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语文作文指导

高考语文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考前指导

为什么作文不能得高分?

——作文无法得高分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读了三年高中,作文却连48分都达不到?在这里,阅卷教师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你看是否是这两个问题阻碍了你提分的脚步?

一、作文不“作”,缺乏全局意识

作文之所以叫“作文”,其实包含了写作者结构文章的意识,文章也会彰显写作者谋篇布局的功夫。而如果缺少了匠心,大多数文章就很难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变成一盘散沙。

二、面目可憎,语言丧失可读性

语言是文章的细胞,离开语言,写作就无法进行了。而语言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一篇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如何表达也非常关键。同样的内容,换一种不同的说法,就能让人感到别开生面,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如今的学生阅读量小,效率低,体验差,语言平庸甚至庸俗,文章品质自然大打折扣。如何改变呢?

一、精挑细选,学会一材多用

许多考生抱怨自己积累的素材太少,到了考场上又心情紧张,时常会出现大脑“清零”的状态。其实,与其广撒网,不如专注于个别素材,只要素材的品质好、价值高,拥有一棵大树就等于拥有了整片森林。

素材举例:英国作家毛姆与其作品《月亮与六便士》

片断一人生来就注定会被贴上繁复的标签——公众、父母、儿女、配偶、职员……这些标签成了一块块沉重的砖头。那些普世的价值观与伦理观垒起了禁锢自称的高塔。而理想,追求,个性统统都只能被束缚在无法网见光的高塔中。凡夫俗子里也有人不时想过要冲出高塔,却又惧于塔的高度,望而却步。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在正值壮年时,勇敢地选择了跳出高塔,远走他乡,摆脱掉一个个身份,摆脱掉层层伪装,赤裸裸地冲向他的理想。诚然,作为一个俗世之人,他将生活摔得支离破碎,但同时也让灵魂变得伟大。

片断二不由得想起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查尔斯,他藐视现实,纯粹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他绝不耽于食色,即使一片面包与牛奶也能让他度过一天。他抛下了现实中的一切,只身跳进了那个散发头上丝丝寒气的冰窟窿中。他不畏惧,因为他的精神纯粹得可以驱走一切黑暗。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选择了那一轮明月。

片断三正如《月亮与六便士》中那个几乎放弃一切地追求艺术理想的查尔斯,这熙熙攘攘的俗世里,总有一些人追逐的成功,不在人人争羡的此岸,反在那个只属于自己的心,哪怕它是千古荒原。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往往是你是否得到了那“六便士”,然而,他们真正珍视的却是那一段“月光”。

亮点总结:一部说不上大众化的名某种,一个个性鲜明、经历奇特的主人公,面对梦想、精神追求、专注本心等多个主题,考生都能如同变魔术一般,撑赶快文章的举例认证部分。

二、审题准确,耐心而细心地读材料

“审题决定生死,立意决定高下”,这句口头禅,很干脆地表明了审题立意的重要性。2015年高考作文出现任务驱动型写作这一新题型,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因而可以说,其审题难度下降,但是要求考生更细心、耐心地去审读材料。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厦门大学94岁高龄教授潘懋元,79年执着于一件事,研究高等教育学,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之先河。

某大学生热衷于参加选秀节目,渴望一夜走红,登上人生巅峰。

更有一种人羡慕“官二代”“富二代”,希望像他们一样坐享其成……

这三种人中,你最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最佳立意: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工匠精神”首次进入《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传统匠人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专注于一件事,对细节同样高要求,以趋完美和极致,而内在根源则是淡泊明志,心怀信仰。从此角度出发,考生可立意为“大道至简,大音稀声”。

常规立意:从社会现象出发,可以批评第三种人的庸俗、低级的人生价值观,及其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慵懒心态。由此,考生可以写成带有时评味道的杂文,用批判性与先锋性取胜。

审题总结:考生审题时要注意,题目问的是“这三种人中,你最欣赏谁?”,从这个

角度上说,从正面进行立意更符合出题人的意图。而第二个立意则是侧重从反面、批判的角度展开。另外,“大道至简,大音稀声”的立意不管是从内涵上还是表述上都体现了写作者的眼界与阅读积淀,更见水准。

三、美妙的“作文语感”,精心营造

文学具有审美性,是明显区别于口语的,但是现在的考生在写作时却常常满篇大白话。真正的文学语言应该是精粹、优美、生动的,具有多维性,富于高度的文化内蕴。一个人的文字,如同一面镜子,能忠实地照出作者思想的层次。

为什么这段文字特别美?

萨特说:“如果说,我们对它既是不能忍受的,同时又与它相处得不错,你会更多我的意思吗?”我想,我们身处的时代就是一个这样的存在。我们热爱它,又痛恨它,又不得不与它纠缠到死,又常常感受不到自己身处其中。可我们忘了,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这个时代的分泌物,当我们说爱一个人,或一样物品时,就是在说我们爱这个时代,爱这个世界。

当人们只看到战乱和鲜血时,战地记者玛丽·科尔文用她的生命庄严地提醒我们:这世界是有爱的。是的,人性不可能没有弱点,所以我们要看清它,然后抑制它的弱点。

有那么一群人,一直在顽强地寻找自己。所谓寻找,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返回原点:让社会不再是工厂,让法律不再是模具,让工人不再是驱赶牲灵的牲灵,让政治家和革命家不再是被权威支配的权威,让每个人成为自己,让世界回到那个天光明澈,风物灿烂的原点。

玛丽很欣慰,因为她知道自己不再是卡珊德拉、西蒙娜薇依、昂山素季……已经有一些人与她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时间的迁流和改变可以抹杀世间的许多事物,但是,人性深处点燃的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只是燃烧、燃烧,一次又一次地升腾起来,成为穿过黑暗的一道幽光。而古往今来的所有玛丽们,则是这火苗燃烧所需要的一块块碎片,辉煌的碎片。

语感总结这一段精彩的论述,有萨特名言的引用,恰如其分;有比喻论证,鞭辟入里。而文章选择的词语,同样雅观颇具匠心,比如形容原点的“天光明澈”“风物灿烂”,词语不落俗套,颇有陌生化的效果,读来朗朗上口。同时,在节奏急促的时候,考生运用排比手法增强气势,而在舒缓处整散句结合,让文段错落有致。

文章的美感,就在考生这样一层层的营造当中渗透出来。更加难得的是,在冷静而理智的深入剖析之外,考生的热情同样浸润在字里行间,激荡着读者的情绪,让语言的美别具张力。

四、笔头够“细”,高考作文才有“戏”

很多考生认为细腻是记叙文的要求,是描写时的标准,其实,换个思维,写议论文也不妨从“细”处着笔。于细微处见精神,能使要说的道理更加亲切,引发读者共鸣。

例一位老人,借着熹微晨光,披衣而坐,默默于窗扉间凝神细窥睡眠中的花朵浅眠的模样。他愿意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来呵护那一方自然的美的盛开。这更是一种尊重,无言,却浸透大凌晨清浅的天光里。自然界中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皆是倔强而美好的生灵,怀着尊重与珍视去欣赏,去“迁就”她们,才能领略到最自然、最美的感动。

精评细节点金:本段文字由“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这句话发散开去,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主人公看花时的情境。这个细节让整个场景充满美感,用有画面感的句子冲击读者的思维,本身就蕴含说服力。

什么作文能得高分?

作文要力求做到:

一、有精神:工匠精神、博爱精神、创新精神、英雄精神。

二、有看点:影响力、人生观、追梦人。

三、有文化:文学大家、翻书有方、艺术殿堂。

四、有力量:国之崛起、生之信念、学之奋发。

五、有思想:传承与革新、人类与科技、规则与生活。

六、有情感:恻隐之心、荣耀之歌、品行之效。

七、有视角:冷视角、理视角、反视角。

八、有智慧:简单生活、心灵咖啡、陶冶情操。

九、有颜值:议论精辟、记叙生动、抒情饱满。

十、有好句

一、有精神

对于阅卷老师来说,记住一篇作文,首先记住的是这篇作文的精神。

什么是作文的精神?

精神内涵决定一篇作文的层次。就高考作文而言,精神体现在作文的主旨、立意是否符合当今时代精神。高考作文考题一定是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热点紧密结

合的。因此,考生立意时,要在作文中展现出时代精神,走到命题人心中的最佳位置,是提高作文层次的最好方式。

1.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蕴含着三点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三个词,十二个字,却苛刻得令人敬畏——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能克服困难。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更多地在于坚持匠人精益求精的态度,琢中国制造时代之影。“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的号召,这预示着它已成为当今时代精神的重点。

关键词:专注、执着

例徐立平:大国工匠为国铸剑

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所的高级技工,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这是一项极度危险的工作,全中国不到20人可以胜任,而这里面最出色的就是徐立平。

28年来,徐立平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但这位被人们称为“大国工匠”的技师,却因长年以同一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身体変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与他同时进厂的工友们都已离开或调换岗位,只有他一直坚守。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呐!”

素材点睛: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阅读正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超过800字的文章。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这一号召,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们看来,过去中国制造的形象更多地体现在“量”上,如今强调的则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让中国制造也拥有高品质的形象。

例文可敬匠人精神,制造可畏奇迹

2015年中国春节期间,约45万中国游客在日本豪亿人民币抢购电饭煲、电动马桶盖等商品,不少商场被“扫荡”一空。赴日旅游的中国消费者疯抢马桶盖,固然有废止跟风、缺乏理性的成分,但某些人一味地谴责消费者微末有失公允。这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痛点。

司空见惯的马桶盖,为何会赢得众多中国游客的青睐?随着生活水平产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愿意为新技术、新体验买单。过去中国制造的形象更多地体现在“量”上,而今我们的制造业应该立足新情况,加强对市场的研究和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把握,不断反思和创新,向精细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这在根本上立足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培养。

“寿司之神”小野二朗的匠人之行:为使章鱼口感柔软,不似橡胶那么僵硬,要对之按摩40分钟;为呵护米饭的弹性,其温度要贴近人的体温;做学徒,先要练习拧滚烫的毛巾,随之是用刀和料理鱼,大约年后,学徒才获准煎蛋。哪怕“制造”的是微不足道的寿司,他秉承的信仰也是“不好吃,就不能端给客人”,无怪乎食客在面对这一家“值得用一生去排队”的小小寿司店时会幸福地感叹:“这么简单的东西,味道怎会如此有深度!”

日本高中学生的文章《凝聚日本精神的工匠技艺和便当》,通过日常生活中小小的便当来挖掘母亲们心中的匠人魂的深意,并认为“日本人从飘落的樱花、平家的故事、新选组的末路等这些“消逝的”事物中发现了美:耗尽最后一丝生命,然后消失得干干脆脆”。而在便当的制作过程中,母亲们不求辛苦制作的成果能永远存留,也有着“消逝的美学”的意味。这从微小的便当中即可管窥的工人精神,可敬可畏,而且生发出哲学意味。

倘若对物有天然的敬畏,便会怀揣着神圣的心情,哪怕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也要追求技艺的完美,在重复中精益求精。这种认真严苛的自律,也许就是中国制造业目前所欠缺的。其实,工人精神从本质上说,不仅是市场和竞争的需要,更是匠人们内心的生命要求,是精神驱动和自我修行的结果。因为,好的产品会说话,而点点滴滴的付出,上帝能看到。

2.博爱精神博爱是人类理性的理想表达,它反映了人类对处于危难和困境中的同类表现出的怜悯、情怀和关心。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在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在全社会提倡博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例扎克伯格:一位父亲的爱与责任

2015年12月1日,FACEBOOK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为庆祝女孩儿麦克斯出生,在网上公布了一封写给女儿的信。他宣布将捐出自己所持公司股份的99%做慈善,旨在提倡平等及儿童权益,为女儿打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部分股份当时市值约450亿美元。

比起捐出巨额财富的扎克伯格,对他自己更有意义的称谓也许是:给女儿麦克斯写信的新爸爸扎克伯格。他在信中写道:“像所有父母一样,我们希望你在一个更好的世界中成长。”

以真金白银的方式,袒露一颗赤子之心——扎克伯格的举动,感动了全世界很多人。我们要看到45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更要看到一种立足人间的信仰。所以,艳

羡扎克伯格的捐赠之前,不如先想想怎样的世界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富豪。

素材点睛为了中国能变成“一个比今天更好的世界”,为了未来的中国也能出现慷慨捐赠的“扎克伯格”,每一个人都有道义上的责任,都有可努力的空间。

关键词:弱势群体、仁德之心

3.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种敢于抛弃旧思想、早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李克强总理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他表在2014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在《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创新、创业的重要性。

关键词:开拓、创新

例刘慈欣:科幻小说特别注重创新

2015年8月,被称为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第73届雨果奖在美国揭晓。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独特的语言,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等都成为其小说的重要文学特色。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同时也是对科学的解读,实现了科学与文学的有效融合,这为我国小说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富贵的经验。

科幻文学近年来愈发繁荣,读者数量、作品影响力都有大幅度提高。但科幻作家群仍然不大。刘慈欣认为,跟主流文学不太一样,科幻小说特别注重创新和变化,如果达一到这个标准,就写不出好的科幻作品。

※越来越多的人遥望大洋彼岸思考,为什么那里可以出现扎克伯格和乔布斯这样的人。其实本质上,他们都受到了某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感召,相信人要独立创造,并且改变这个世界。布赖恩切斯特敢于行动,并且专注,于是他成功了,过程当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这也是年轻的创业者们的富贵财富。

中国有句话叫“三思而后行”,而关于创造财富的犹太人有句谚语“马上解决”。其实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如果有了成熟的想法,不妨大胆创业,谨慎前行,成功有时候并不遥远。如果条件朱成熟,厚积薄发也未尝不可,毕竟静水流深。

4.英雄精神“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纵观中华民族史上的远近碑记会发现,我们的英雄本质上是崇高精神的践行者,他们给时代烙下永恒的精神印记。

关键词:正义、智勇

例官东:奋不顾身拯救乘客的当代大学生

在2015年6月2日“东方之星”沉船救援现场的潜水救援行动中,官工凭借过硬的潜水技术和机敏的临场反应,成功救出两名幸存者。

事发当天中午,官东身穿负重设备,潜水摸到了沉船的一个房间展开施救。在成功救出一个老人后,生命探测仪又探测到一位志幸存者,官东再次下水,搜索到了蜷缩在舱室里的一名男子。但由于体力消耗过大,幸存者已无力穿戴设备。官东果断摘下自己的装备,套在幸存者身上,将其送出舱室,交给其他两名潜水员护送上岸,自己则从江底潜游出水。

参与救援时,官东是海军工程大学的潜水员,虽然是一名90后,却已经多次参与救援任务。“在最危急的那一刻,我只想着赶紧救人。”事后,再次回忆生死攸关的那一刻,官东表现得非常平静。

素材点睛来不及思量,就一跃入水,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唯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二、有看点

高考近千万份作文考卷中,你如何脱颖而出?在立意都相似,文笔都差不多的境况下,你的作文的看点在哪里?——当然是素材的选择和运用。有看点的素材,让阅卷老师看一眼便产生兴趣;有头脑的运用,让阅卷老师妙懂你的立意亮点。

1.影响力对社会、国家,甚至世界有影响力的人物,自然是一大看点。这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往往也拥有丰富的素材点。例如屠呦呦,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同样是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个角度切入,随着级别的升高,片断也越发有看点,有深度。对于这类人物,考生切忌停留在表面论述,应结合社会热点,拓宽眼界,丰富意义。

2.人生观人生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一个人在衡量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的人生观尤为可贵。在如今的社会中,有着这样人生观的人是我们真正的精神榜样,将他们写进作文,能成为作文的一大看点。

3.追梦人追梦赤子心。追逐梦想,为梦想努力奋斗,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在任何时代,总是能打动人。追梦之人,往往蛰伏数年甚至数十年,默默耕耘,默默积淀,等到一飞冲天之日,梦想对于他们便有了新的意义。也正是这个过程,令追梦人的故事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有看点的屠呦呦就在眼前,该怎么写才不浪费?

少侠级获奖,好光荣!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与两位海外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她给国家带来了荣誉,她是千千万万中国科研人员的代表!

大侠级人们将力量结合在一起,可以做出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引发国内轰动。实际上,提取青蒿素时,她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起点已然不人低;在研发的过程中,也有团队成员的配合与贡献,有来自其他专业领域的支持与互通有无。站上了科学巅峰的屠呦呦没有忘记这一点,她总是反复强调:“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掌门级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不仅是科学界的富贵财富,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富贵财富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名字。屠呦呦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不仅是科学界的一笔宝贵财富,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富贵财富。将其名字特别提出,无论是对科学界还是对各行各业而言,都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和鞭策,激励和鞭策人们,不畏艰难、勇于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备考支招除了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被写入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有关屠呦呦不可不说的素材,是她的一大看点。以上三个级别的片段,其实展现了一个素材从现象到本质的挖掘过程,如果能以这样的思路探讨这些有看点的人物,最终在文章中呈现出掌门级的片断,自然能让素材“物有所值”。

例题赏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12月,著名户外品牌THE NORTH FACE 创始人道格拉斯汤普金斯在智利落水身亡。古稀之年的汤普金斯还是死于觉的老年疾病,而是死于他终身热爱的极限运动。真正的探险家们大多像汤普金斯一样,不顾一切,勇敢、疯狂。他们不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为了征服自己内心的怯懦。

请定一篇作文,谈谈你的看法。

头顶的灿烂星空

康德曾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时常、反复思索,它们越会充满光辉,那就是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而我们,当今社会的芸芸众生,是不是应该停下脚步,捫心自问:我们的头顶,可有一片灿烂星空?抑或我们可还在憧憬着一片灿烂星空?

小的时候,老师问我们的长大后檙要做什么,大家一般都会说“科学家”“宇航员”。而如今,再问起这个问题,至少一大半的人会说“找个好工作,能养活自己就行了”。而那些已经立足社会的人们呢

三、有文化

文章真正要有底蕴,很难通过硬背几句名言或古文达到效果。积淀不够,就应学会钻研。创作者是一方面,作品又是一面,将这两面连接起来的是创作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以这样的逻辑进行钻研,一则简单的素材就能发出深邃的内涵,文章自然充满文化底蕴。

同样是写一位文学大家,为什么在有些作文中,文学大家始终“大”不起来;而在有些作文中即使寥寥数笔,也能尽展大家风范?问题在于不少考生没有搭好文化类素材的三脚架,要么只写作家的故事,要么只写作品的内容,而没有用作家的观点将二者结合起来,这样写很容易让步阅卷老师产生堆砌素材的感觉。

1.文学大家不是所有作家都能被称为“大家”,著作的数量、名气都不是衡量“大家”的关键。作文中选择的文学大家,一定要有大气魄、大境界、大灵魂和大情怀,却单单缺少见风使舵和随波逐流的“精明”。我们从他们身上可以获得思想的启迪和对抗困难的勇气,这一类作家,值得我们关注。

2.翻书有方书中的观点、文字,甚至故事本身都可以成为一篇作文非常有说服力的素材。从一本书中选择、挖掘素材都要讲究方法,若对一本书泛泛而谈,很难达到证明观点的作用。作品不应和作家分离,作品的思想内核往往与作家的观念分不开。想要真正理解文字的内涵,还得从理解作家的创作背景和思想观点入手。

3.艺术殿堂除了文学大家,艺术家也往往有着对世界的深刻思考。他们将自己的思考展现在艺术作品中,如音乐作品、建筑作品、美术作品等。换一种形式,换一个角度,即使对同一个主题的探究,也往往能给人多维度的启迪。选择有代表

性的,有重量的艺术家作为写作素材,不仅可以避免素材撞车,还能展现出考生视野的开阔。

四、有力量

一篇让阅卷老师感觉到力量的作文,既要能在逻辑上说服人,也要能在情感上取得与阅卷老师的共鸣。这就需要考生在选材和语言上下功夫。

1.2016年“两会”今时今日,我国“两会”既牵动着国内人民的心,也吸引了西方各国的视线。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2020年我国的小康目标能否实现,202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会是如何情况,本次会议将对此进行全面部署。以“两会”入文,既能展现考生对社会时事的思考,也能体现考生对大素材的驾驭能力。

2.巴黎恐怖袭击法国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当一个文明国度失去了安全,当安宁的欧洲遭遇了血与火的袭击,世界和平面临巨大的威胁。巴黎恐袭带给我们的,是当今时代人们对战争的思考,对和平的探索,对生命的尊敬。高考作文考查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关注巴黎恐袭的素材十分必要。

3.2015年诺贝尔奖每一年的诺贝尔奖都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因为其中既有现代最前沿的发明研究,也有为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做出的巨大贡献。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为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国人目光多聚集于此。2016年高考,对诺贝尔奖的关注切不可少。

以“写”的力度展现作文的深度

一、写对有力量的作文所用的素材十分有分量,绝大多数是关于国家、民族、世

界的发展,涉及未来、希望、生命、时代、担当等话题。

二、写深写出力量需要考生抓住这类素材的着力点,可以细节展示力量,可从该

素材对生命的意义、对世界发展的意义等切入。

三、写活有力的语言表达同样重要:用词应理性,视野应开阔。

五、有思想

有思想的作文的同类评语还有:有深度。一篇有深度的作文多以观点本身取胜,而这观点,就来自同学们对事件的深入挖掘。作文的思想如何体现?

高考作文中,论据、论证皆为论点服务,而论点本身,就能在第一时间决定这篇作文能否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有思想的作文大多更是在对论点的挖掘、总结中正点足了功夫。而从争议性事件中学习、总结论证方法,提炼论点的方式,看待事件的视角等,能使考生的思维获得集中而有针对性的训练。

1.传承与革新不论学生还是老师,对文化界总会比对其他领域多投入一些关注,文化界发生的争议性事件在引起人们热议的同时,也会吸引老师的眼球。对文化争议类事件阐发议论,既能体现考生对文学的关注,也很能见出考生思考的深浅。

提炼观点·方法:将事件放到文化界、文艺等大范围去思考,或干脆跳出事件,从其中各人表现出的姿态进行考虑,如尊重、传承等,都是值得挖掘的角度。

2.人类与科技科技界的新发现、新成果是人类智慧的集大成体现,将这类事件用到作文中可以为作文添彩。但考生若不能提出独到的观点而只是堆砌素材,就会白白浪费素材的价值。

提炼观点·方法:科技类素材本身既关系到人类的最高智慧,又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将此类素材放到这两个语境下都是合适的。此外,越受到关注的领域、事件,越容易激起公众的不理智反应。从公众反馈、群众围观心理等角度去剖析亦能提出独树一帜的观点。

3.规则与生活根植于社会的素材能让阅卷老师感到亲近,发生在身边的事件也更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对此类事件,阅卷老师往往已经在心里有了评判,这就使得考生们在提出观点时,一定要有理、有据、有逻辑,能够说服阅卷老师,体现出自己的议论能力。此外,选择全新的视角去切入,是既取巧又能获得认可的方法。

提炼观点·方法:这类素材多放在社会语境下去剖析,如民众的围观心理,无谓起哄,网民的浮躁,缺乏思考等。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杀手机器人是指在未来20-30年内,可能动漫人完全自治化的机器人。它可以被部署在战场上代替士兵执行危险任务,但潜在的隐患是,杀手机器人可能无法正确识别战场上的平民和战斗人员。

世界各地的军队均表示,这种机器人令人“非常兴奋”,因为可以让它们独自参加战斗,避免人类军队亲临险境。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人权观察在《丧失人性》的报道中则提出,这项蒸蒸日上的技术超越了道德标准,应该在政府开始采用这种机器

人之前下达禁令。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六、有情感

一篇感情充沛的作文,其使用的素材本身往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且语言能够直提事情关键,挖掘出人们被感动的原因。

1.恻隐之心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就在于人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即对遭遇灾祸或不幸的人的关怀,它来自人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的心理机制,又被称作同理心。看到街上破衣烂衫的流浪者,看到暴力加身的受害者,人们大多不忍。正是人性中的这种关怀使我们的社会充满人情味,使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感动关键词:关怀、尊重、生命、希望

人性和社会这两个关键词,既是高考作文常考的话题,亦是相关素材可以运用的方向。

2.荣耀之歌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大奋斗,也一直在自卑。但近几年来,祖国的发展、进步让世界不得不对我们刮目。母亲的强大,我们一直与有荣焉,但这份感情却甚少被关注,被表达。

感动关键词:理性、认可、民族自豪感、新生

祖国的进步,恰是我们往年忽视而近期表现得尤为惹眼的话题。

3.品行之效君子文化从几千年前传承至今,君子早已成为人们立心之所向。德行可以跨越国界,更是当今时代人们、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在尤为重视国人素质的今天,考生对此需特别关注。

关键词:师德、操守、原则、公平

价值取向和国人素质这两个关键词是高考作文题常引导考生思考的方向,只要涉及这两类考题,考生均可使用此话题下的素材。

以情感素材入文需要找准人心“痛点”

情感入文三步走

步骤一选素材:感情充沛的素材往往自带“感人”光环,这体现在素材中出现了“网友们为此感动不已”“激起了人们心中的同情和慨叹”之类的话。或者其指向的人、事、物十分感人,如孩子的作文中,摄像师镜头里呈现出的场景。再或者其能引发共鸣,如“9.3”阅兵。

步骤二抓感情点:能带来感动,大多是因为这种情感已经很久没有产生过了。如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了弘扬,民族尊严得到了维护等。

步骤三深入分析:联系相关的正反面素材,着眼于社会大众的心理进行分析;抑或就某种普遍现象深入挖掘,对这种感情源于何处,为何会在社会中大行其道进行议论和思考。

七、有视角

看事物的角度决定思考的深度。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从本质上讲,正是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思考深度。

用好三种视角,文章深度自现

例读故事,解深意

年终的一次同学聚会上,一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满怀深情地说:“现在想来,父母给我的最大财富就是让我吃苦,让我在创办和经营企业的过程中,能够有勇气、有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并最终做大做强。”

在一个成才交流会上,一位孩子事业成功的母亲自豪地说:“我最大的欣慰就是,孩子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让他吃过苦。给他足够的零花钱,让他交了很多朋友,懂得了大度,收获了自信,为他后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性格基础。”

冷视角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只是其中之一。

理视角成功之路不可复制,因材施教是人成才的关键。

反视角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真正促进人成功的是自身的努力。

1.冷视角即秉持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在论述问题时,考生需持冷静、理智的态度,切忌人云亦云,被大众的观点牵着鼻子走;或是过于偏激,只顾宣泻自己的情感。

直击考场高分范本2015年的春晚,传统文化与创新意识再一次完美融合。

眼花缭乱,手指发颤,屏幕上红包乍现,让人心花怒放。感谢网络将遥远的距离变短,将生硬的亲情变暖,将春节的味道变醇。时代变了,社交方式变了,过年再一次成为人们心中的期盼。不忘记传统,能更新生活,这样的春节,谁不喜欢?红包里裹的是温暖,是团圆,是和美的年味儿,来年肯定还会更新。(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二高分作文《千帆竞渡,数尽风流》)

精评:在很多人感慨“抢红包”让春晚失去意义时,考生冷静地思考其中的益处,认为“抢红包”这一创新之举反而让步亲情更加浓厚,让春节与时俱进。

冷视角关键词:冷静理智、洞悉事物本质

2.理视角指考生运用哲学理论、人生道理或禅理来分析事物,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一思维方式可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思辨性。

直击考场高分范本冯骥才曾道:“植物死了,将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存在诗句里。”“言为心声”,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常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或无意的性格流露,或刻意的志节寄托,作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与广远,承载着作者的追求与修养。(2015年浙江卷高分作文《一杯春醪寄余心》)精评:考生为论证作品能真实地反映人品这一观点,运用了富含哲理的名人名言。以理服人,一气呵成。

理视角关键词:人生启示、哲学寓意

3.反视角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打破常规思维,逆向思考事物的本质,或看到事物的另一面。考生能在作文中写到别人看不到的一面,自然更胜一筹。

直击考场高分范本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为伴,与日月同行。然而,他们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源,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人类,改造自然。与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既可亲自感受自然,又可了解有关自然的一切,远近结合地感知自然之魅力。(2015年广东卷高分作文《远近结合,感受自然》)

精评:在众人批判现代科技摧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时,考生却从相反的视角出发,看到了科技对人类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的作用,观点独到新颖,颇有见地。

反视角关键词:人生姿态、不为他人左右

八、有智慧

考生要走出只有写“高大上”情节的作文才能得高分的误区。那些体现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从生活细节中展现人生智慧的作文也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为那是一种思考生活的智慧,更“接地气”。

以题为例,解说“智慧”“智慧”一词对高中生来说较为抽象,他们喜欢将其简单地归结为“有才能”,这个解读显然过于表面化。真正的智慧是“大智若愚”,与知识、才能有关,更与人生境界有关。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便以“智慧”为题,考查考生对“智慧”的理解。原题如下:智慧是一种经验,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真题详解:这则高考作文材料重在考查考生对智慧的认知,需要考生洞悉材料背后所蕴含的辩证性思维。第一句话强调的是智慧的一般性,“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而第二句话则指出“智慧也有其自身景象”,“自身”即是题眼,需要考生做出个性化的理解,在作文中体现出自己的思考。

怎样围绕“智慧”做文章

1.简单生活简单生活,即从日常生活中悟出生活的本真,回归自我。但简单生活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物质上必须极度精简,它重内容而轻形式,看重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考生只要抓住这一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便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

立意对比

立意误区:面对“简单生活”这类写作主题,考生极易停留在字面意义的理解上,普遍立意为“克制物质欲望,生活精简朴实”“追求精神境界”等。虽然说考生紧扣“简单生活”这一主题写作不致偏题,但立意欠缺深度、角度不够新颖,仅能达到中等作文水平。

最佳立意:物质与精神是时代关注的话题,考生从这方面对“简单生活”进行立意不失为一种保险的办法,但这显然缺乏辩证性思考。考生要透过“简单生活”背后的深意立意,比如在物质充盈的社会,人们面对物质仍能初心不改,才是真正的“简单生活”——其在心,不在远离物质。

人生境界:于尘世中寻求心灵安静生活理念因人而异

2.心灵咖啡“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静,何处染尘埃!”心灵体现着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心灵需要美好事物的滋养,才能得到净化。“心灵”类写作主题,往往考查考生对生活和自我的思考。

立意对比

立意误区:遇到“心灵”类写作主题,考生不能将其“化小”,等同于“无私奉献”“慈善”等。比如以人物事例为论据,从正面歌颂人的崇高品质,显得“假大空”,在套作之嫌。

最佳立意:“心灵”较为抽象,不易直面论述。因此,考生可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将“心灵”融入平常生活之中,揭示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及其对自己心灵的影响,让阅卷老师具体可感,产生共鸣。

人生境界:轻形式,重内容用实力逆袭人生

3.陶冶情操论及“陶冶情操”这类话题时,考生不能一味地大谈其好处,对人生的积极影响。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太过空泛,缺乏说服力。考生应将笔触放在对“陶冶情操”这一主题的理解上,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立意对比

立意误区:大多考生会直接围绕“陶冶情操”立意,如陶冶情操可以提高个人修养,提升精神境界等,缺乏对这一主题的深入理解。

最佳立意:考生要跳出对“陶冶情操”的一般认识,不是人们读一本书、吟一首诗、作一幅画就能陶冶情操。陶冶情操的本质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对生活的感受,是一种人生乐趣,它与功利、实用无关。

人生境界:人生的乐趣与闲适告别野蛮与低俗

九、有颜值

“颜值”入选“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有人说,大众进入“颜值”时代。而在考场上,考生若能提高作文的“颜值”,即让语言表达更出彩,定能为作文锦上添花。

就像锥子脸与圆脸有不同的美,不同的文体的作文也有各自的“高颜值”标准。对议论文来说,论述鞭辟入里,说理逻辑清晰是关键;对记叙文来说,对事物的生动描述是成败的关键。另外,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情感表达都非常重要。在论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以有节制的情感为辅助,可以让文章更打动人。

1.议论精辟一篇议论精辟的作文必定不会掺杂过多的空话、套话,而是以一针见血的语言剖析社会现实,论述观点。

核心要素:言之有文、见解独到、观点犀利

晒“颜值”: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急着去表达什么,努力要一鸣惊人,死亡正是个好题材,因为觉得死亡刺激、神秘、旷远。那些动不动就死人的青春小说,那些因为主题苍白无力而格外考究辞藻、格外大声疾呼的作品……声嘶力竭的摇滚,是演给恐慌着却未曾经历过的人看的。

渐渐知道,生与死这样重大的主题,就是该轻声说的。重的东西,要轻轻地拿,轻轻地放。(节选自《重的东西,要轻轻地放》)

“颜值”评定:文段直白犀利,不过百来字,便将那些内心怯弱,不经世事的人的浮躁之气尽数道来。

2.记叙生动语句诙谐幽默、底蕴十足或修饰语丰富的作文,更易将人带入语境之中,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它能拉近考生与阅卷老师之间的距离。

核心要素:幽默风趣、文化底蕴、善用修辞

晒“颜值”:“逐臭之夫”,字典上说;“犹言不学好下向之徒。”这与我们要讲的无关,接着解“喻嗜好怪癖异于常人”,这便是此篇文章的主旨。你认为是臭的,我觉得很香。外国人亦言“一个人的美食,是另一个人的毒药”,实在是适者珍之。

是明显的例子就是榴梿,强烈的爱好或特别的憎恶,并没有中间路线可走。我们闻到榴梿时喜欢得要命,但报纸上有一段港闻,说有个意大利人到旺角花园街,见有群众围着,便争先恐后地挤上前,东西没看到,只嗅到一阵“毒气”,结果六人之中,有五人被榴梿的味道熏得晕倒。此事千真万确,可以寻查。(《一个人的美食,是另一个人的毒药》)

“颜值”评定:以典故开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要命”“争先恐后”等鲜活词语的运用,使文段生动有趣。

3.抒情饱满抒情饱满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或堆砌大量华丽

高考作文备考:名师指导高考作文升格写作3篇(附:升格点评)

高考作文备考:名师指导高考作文升格写作3篇(附:升格点评) 立德树人,吾辈自强国自盛(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升格点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2020年考前终极预测之立德树人】“百行以德为首”,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有着尊重道德的文化传统。然而在今天,我们听到“缺德”这个词的频率要比赞美德行的词的频率高。“德“仿佛成了教科书上干枯的文字,成了离人们很遥远的历史中的印象。理想社会也应是道德社会,我们不能让道德与我们渐行渐远。关于坚守道德,遵守社会公德,你是怎么看的? 学校召开一次立德与树人报告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 学校召开一次立德与树人报告会,请你写一篇倡议书。 学校举办一次立德与树人征文比赛,请你写一篇征文。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升格作文】 立德树人,吾辈自强国自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和是:《立德树人并举,我辈自强国盛》。 当家长教育孩子只顾好好学习,要学“聪明一点,教室内便多了一份宁静,世间却多了一份冷漠;当家长教育孩子到外面要讲道德,少几个看热闹的人群,多几双援手时,你是否觉得自己真的进步许多。因为你听从父母建言,尊重别人,德来了人,自然做好了。 在我看来,没有人不愿意自己成为一个被人赞美之人,讲究道德,学会做人,不会成为我们前路沉重的负担,反而让我们走的更远,成为优秀的青年。因此,立德树人并举。

百善孝为先,百行德为首。古人言:“国无德不兴,家无德不旺,人无德不立。”一个人立德做人,对于兴国与旺家是多么重要!尊道重德的文化传统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贯穿始终。曾子杀猎,讲究诚信立德;商鞅立木求信,立德施信。可见,立德是立身之本,更是治国之道;身不立,无诚无信;国不信,不能治,事理皆然,同理可证。 以人为本是立德县体体现。关爱他人,生命为先。孔子家的马棚生火,孔子回家先问:“伤人乎?”后问:“伤马乎?”这是儒家以人为本的最早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最早体现。然而今天,突然暴富起来的人们,美德元素确急骤减少。不仅摒弃了“吃亏是福”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美德即吃亏”的反惯常思维。在诸多要素中,唯独扔掉“美德元素”无人在乎,甚至相安无事。我们应学习无数热心的志愿者,地铁上那个为她人清理呕吐物的的美少年。看完那个镜头,他形象霎时高大起来,而我渺小得无影无踪。 理想社会更应是道德社会。一个理想的社会更离不开道德,千年前桃源人的朴实善良,那是我们一代代人追求的共同理想。憧憬的理想生活,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近;但物质利益诱惑是横亘在立德树人间的障碍。追求利益,放弃道德;追求便捷,放弃公德。少一点私心,多一点公心,才能让公德渐行渐近。德不应成为历史过度现实的模糊印象,应是承传发展。 我们是祖国未来民族希望。应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培育“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气。通过帮助他人“学聪明”的同时,讲道德,接物待人;言必行讲信德,出门在外讲公德,立德树人并举。人,才能为新人;德,才能成为美物。 当干枯的文字变为实践,当古老的文明焕发青春。我们生活的社会,必将是一个遵道重德,蔚然然成风的和谐社会。朋友,从你我做起,做一个守德之人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升格指导】(727——985字) 一是题目《立德树人,吾辈自强国自盛》精准地揭示材料和文章的中心;二是遵守

2015高考作文指导(二):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训练

*2015高考作文指导(二)*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及训练 一、故事引入: 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 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基本符合题意]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符合题意] 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有新意] 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可见审题立意要准要深要新。 审题审得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审题立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 二、审题和立意的概念: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文章审题,力求做到不漏、不改、不误。所谓“不漏”,即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所谓“不改”,即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的要求;所谓“不误”,即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的要求。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考生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趣等。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审材常见问题:⑴脱离材料随意而为;⑵朦胧感知似是而非;⑶抓一鳞而弃全鱼;⑷抓现象而弃本质。 一般所给的材料主要有: ⑴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⑵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⑶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⑷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⑸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⑹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⑺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三、审题和立意: 审题立意的基本要求: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④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⑤见解新颖。 材料作文在审题上有一定难度。它首先要求考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材料在作文中必须引用,而由材料引发其他联想,通过分析、议论,表达自己对人对事对物比较深入的思考。虽然标明文体不限,实际上受材料本身所限制,还是以议论为主,不像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可引可不引,只要在话

中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2012中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1997年高考卷作文题 材料1 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一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六年一千多个日子。 材料2 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材料3 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2006全国卷I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全面理解材料:1、分清材料的层次;2、理清材料中的角色及其言行;3、分析角色及其言行所表达的意思或价值取向 三、新材料作文如何立意 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①从老鹰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 ②从乌鸦的角度看:自不量力或未学到别人本领的实质必然失败。 ③从比较老鹰与乌鸦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反之必然失败;东施效颦是不能成功的。 ④从牧羊人的角度看:忘乎所以、自不量力是非常可笑的。 ⑤从孩子的角度看:尽管乌鸦自不量力,但还有敢于尝试的可爱一面。 ⑥从比较牧羊人和孩子的角度看:看问题还是全面一点好。 课堂演练 例1: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07年春季上海高考) 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又忘记;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高考语文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课 课题:作文怎样做到“有创意”?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历年来优秀作文的分析,引导学生把握构思的技巧,开阔思路,勇于创新。 二、教学步骤 1、导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初中读过赵翼的《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诗说明了诗歌贵在创新。哪怕是诗仙诗圣,也不能永远垄断诗坛。诗歌如此,文章亦然。古人云:“文章切忌随人后。”又道是:“文若华贵出新。”作文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有生气,才有活力,才能动人,才能洗人耳目。所以《语文高考说明》写作要求“发展等级”中列出了一条“有创新”。 2、考点讲解 《高考说明》对“有创新”的具体要求是: ①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②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③有个性特征。 以下进一步阐释: ①见解新颖。要有新颖独到的见解,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正面思维——立意更高更新更全面; 逆向思维——反其意而用之; 联想悟思创新——变换角度,出奇制胜。 ②材料新鲜。现实中的鲜活材料;精心比较后选出的典型材料;虽旧而有新意、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的材料。 ③构思新巧。这是作文创新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也是考生最能发挥创新精神的地方,应该充分展开想象,以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选择新的角度,新的形式,新的体裁,构思出独具慧眼,极富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来。如下面选的几篇例文都是在构思方面各具特色、值得称道的。

④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能突破思维定势,推导出与一般人不同的原因或结果:想象奇特、独到,或恢奇瑰怪,或新颖别致,或含意深长,耐人寻味。 ⑤有个性特征。文章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能表现自己独特的人性感悟,能抒发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不是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东西。 3、实例分析 分析 2001、2002、2003几篇满分作文,看看他们是怎样做到有创新的 《赤兔之死》江苏考生蒋昕捷 《唐伯虎之死》江苏考生 《独眼龙的求职信》江苏考生 《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 《莫把情云遮慧眼》湖北考生 4、归纳总结:怎样做到有创新 ①改变观念,勇于创新。 不要“怕失求稳”,只敢写保险文,不敢写“放胆文”,因而在构思时不敢大胆创新,不敢施展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缩手缩脚,怎能写出有创新的文章呢?其实话题作文的放开性,就是让你施展才华的。只要你围绕话题,不违背题意,无论怎么写,都不算跑题,所以我们要改变观念,走出“怕失求稳”的误区,大胆创新。越是“怕失求稳”,失分可能越多,只要大胆创新,才能获得高分。 ②突破思维定式,开展创造性思维。 会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以获得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学会将侧向与反向、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合等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形式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文思泉涌。 ③大胆想象,独辟蹊径,形式新颖。 这几年的话题作文,体裁非常丰富,各种文体应有尽有,除一般记叙文、议论文外,有研究型的小论文、诗歌( 2001年重庆有诗歌获一类分的)、小说、寓言、童话、剧本、相声、书信,以及病历、广告、证明题一类的杂文等,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些可以给我们以启迪。 ④依托名著,嫁接移植,花样翻新。 这几年的创新作文有很多是依托名著,选取某一细节,加以嫁接移植,写出新意来的。《唐·吉诃德新传》《赤兔之死》《阿 Q新传》《朱贵开店》《新西游后记》都是如此。这也可以给我们以启迪。应该下功夫阅读名著。消化熟悉一两部名著,根据话题加以嫁接移植,可能会产生奇特的效果。

2020高考二轮语文 专题8第1节精准提升2 组合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组合型材料作文是从材料形式上来讲的,指命题材料以多则名言、诗文,多个关键词,多个事件或现象等组合出现,考生可以自由选择、组合其中某几则材料进行立意、写作的作文题。这种题目在之前的高考作文中曾出现过,但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提出来是在这两年,2019年天津卷作文题“爱国情怀”,2018年全国卷Ⅰ作文题“‘世纪宝宝’中国梦”、全国卷Ⅲ作文题“改革开放三部曲”,2017年全国卷Ⅰ作文题“用关键词读懂中国”、全国卷Ⅱ作文题“化育后世的诗文名句”等,从材料形式来看,都是组合型材料作文。

一、组合型材料作文题的命题形式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发现,组合型材料作文题主要有以下三种命题形式。 1.事件组合型 作文题的材料,是由几个相对独立的事件组成的。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的作文题,就是将“世纪宝宝”出生、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等事件组合起来作为材料的,这些事件都是先后发生在我国的独立的事件。 2.关键词组合型 这类作文题是将几个有影响力的关键词列举出来,要求考生从中选择两到三个进行写作。 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名言组合型

名师指导:高考作文组材点拨及范文欣赏

名师指导:高考作文组材点拨及范文欣赏本文是关于名师指导:高考作文组材点拨及范文欣赏,感谢您的阅读! 名师指导:高考作文组材点拨及范文欣赏 组材点拨: 好的作文离不开材料。考场上,一些考生动辄引用“爱迪生发明电灯”、“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居里夫人提炼镭”这样的材料,这样的作文早就让阅卷老师感到视觉疲劳。因此,平时积累些素材,充实自己的作文资料库,对于高考发挥大有裨益。 科学本身充满了艺术美,一个简单的数字零,在科学家的眼中却颇有王者气象。科学与艺术是一对分不开的翅膀,科学可以通过艺术的想象来启发灵感,艺术又离不开科学抽象的支撑。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有许多例子来证明。同学们可以从张衡、爱因斯坦、达芬奇、苏步青、钱学森的事例中选择典型材料来证明论点,也可以从沈致远对“数”的美丽描述中来说明观点。 理论论据: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 科学家可借艺术之瓦,攻科学之坚;艺术家可借科学之梯,攀艺术之峰。——爱因斯坦 陀斯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爱因斯坦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李政道 科学与艺术——一枚硬币的两面。——李政道 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吴冠中 事实论据: 爱因斯坦几乎每天都要拉琴,他在紧张思索光量子假说和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每当遇到困难,就放下笔,拿起琴弓。那优美、和谐、充满想象力的旋律,激发他对物理学的深思,引导他在语文王宫里作自由、创造性的遐想……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有造诣的小提琴家,而且还能弹一手好钢琴。最意味深长的动人的情景是,他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弹钢琴是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的,则是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量子论和相对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物理学科的两大支柱,在科学上面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中,他们同样能奏出扣人心弦的和声。 除音乐外,爱因斯坦还推崇文学。他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斯妥耶夫斯基和萧伯纳的作品。在他青年时代,他常常同友人在一起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大家知道,高斯是十八、十九世纪的德国伟大的语文家,可是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陀斯妥耶夫斯基比高斯更重要。 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值得追求,还因为它们体现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这一几何命题

【高考作文指导】高考写作指导

高考写作指导_速度话题作文导写 【作文材料】 每周六上午,海尔中高级经理人都要进行互动式培训。在一次培训中,面对70多位中高层经理,海尔集团的CEO(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出互动培训的主题是“推进流程再造”,并首先出了一个很像“急转弯”的问题:“你们说,如何让石头在水上飘起来?” 首先提出了一个很像“急转弯”的问题:“你们说,如何让石头在水上飘起来?” “把石头掏空!”有人喊,张瑞敏摇摇头。 “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又有人答道。张瑞敏又摇摇头说:“没有木板!” “做一块假石头!”大家哄堂大笑。张瑞敏还是摇摇头说:“石头是真的。” 此时,海尔集团见习副总裁喻子达顿悟道:“是速度!” “正确!”张瑞敏面带笑容斩钉截铁地说,“《孙子兵法》上有这样一句话:‘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大家可能都记得,儿时在河边用石头打水漂,石头之所以能在水面上连续跳跃而不沉下去,就是因为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速度。同样,在信息化时代,速度决定着企业的成败,海尔流程再造就要以更快的响应市场速度来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 读罢这则材料,请以“速度”为话题,深入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第1页共4页

【写作导引】 材料本身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生存与发展理念,即“速度制胜”,在写作时无论如何叙说或阐发,一般都应建立在这一基点之上。言之有点,立意为先,具体立意取向主要有两种选择—— 一是“一是一,二是二,说一不二说二不一”,即感点集中,主要从一个方面展开即可,专攻一点不及其余。 这里选择的感点一般应围绕速度的正面意义来谈相应经历、故事及其认识,其他尽可避而不谈,以求笔力集约。 另一选择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即辩证、系统地分析问题,既肯定追求速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又指出 片面追求速度的危害,由此提醒人们科学、理性地认识和践行“速度制胜”的理念。 无论如何立意、作何文体,都应同时做到—— 言之有物。从选材角度来讲,要联系实际,以典型素材为支撑,或典型情境、经典事例、名言警句,或个人所见所闻之实例,而不是絮絮叨叨、粗泛笼统地谈对“速度”的理解,让人感觉言而无味。 言之有理。不论引介何种类型素材,都不能简单转引或复述、“只叙不议”或“引而不析”,必须有自己的分析,说理不可空而不实、泛而不深,而要切中要害点到为止。 言之有序。从结构角度看,要根据自身立意取向把握文章的具体架构。详略安排上,如取前一立意,“集中 优势兵力”之下,相应事例、印证可稍加详细铺展。而在后一立意取向中,因为要从两点结合分析,一般宜“先分 后合”,“兵分两路”后再“合兵一处”,相应事例、印证的处理最好简洁一些。因为应考作文,字数相对限定,一篇文章呈现两个感点,“分兵”之下,如果笔力不够精当、匀称,难免会因“兵力分散”而导致整体不够深刻、浮光掠 第2页共4页

2012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材料作文如何不偏题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材料作文如何不偏题 离高考两月余,高三学子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一线名师认为,只要注意复习方法和技巧,语文学科仍有较大的提升成绩空间。记者将邀请几位省、市级资深语文名师,针对高考试卷中的作文和阅读两大部分,撰文进行专题分析,从材料作文的写法以及高考语文的易错点等方面入手,为考生最后冲刺复习指点迷津,帮助考生在考场中避开“陷阱”,稳操胜券。 1.关注一个细而不微的变化 2011年全国卷的作文题目是材料作文,要求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告诉我们,如果仅仅根据材料所提炼的观点作文,即使文章的立意与作文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做到“意合”,而不提及或适当引用题目所供材料,那么这样的文章也有偏题之嫌。比较稳妥的做法是:既根据材料蕴含的观点作文,做到“意合”,又在行文中根据文章的立意恰当地转述材料,做到“明合”。如果“暗合”与“明合”两兼顾,那就无偏题、套题之忧了。 这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方式大体是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三种题型。话题作文开放程度高。材料作文往往只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立意,至于在考试作文中有无提及、转述考题中所提供的材料,题目中并不做硬性要求。但仔细比较分析2011年高考作文的全国卷,细心的人就会发现,2011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目有了一个细而不微的变化。 2011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是: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注意,在2001年的高考全国卷中已出过“诚信”话题作文,2009年高考的全国卷中也出现过“善良与诚信”,那么2011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与2001年、2009年的高考作文题有何不同呢?最大的不同在于两点: 一、2001年全国卷的作文题目是属话题类的题目。而2009年、2011年全国卷的作文题目是材料作文。 二、更重要的是2011年高考作文题所提出的要求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这个要求告诉我们,如果仅仅根据材料所提炼的观点作文,即使文章的立意与作文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做到“意合”,而不提及或适当引用题目所供材料,那么这样的文章也有偏离题目要求之嫌。 2.要“意合”还要材料契合 按照上道作文题目的要求作文,不仅要做到“意合”(暗合),还要做到材料契合(明合)。这一点在上海市2011年的高考评卷中也得到证明。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高考评卷专家李强说,上海2011年作文试题如果仅仅“围绕着关键词:辩证、态度决定一切、信念等展开,再也不论及材料,被认为是审题偏差,一般也在36分上下”,这种观点已基本成为语文高考评卷中的共识,这一点也从书刊上登载的高考作文中得到了证明。 例如,一篇题为《让诚信永驻心中》的考场作文,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不诚,无以立根;不信,无以立本。诚信之至,方可固根本,行天下。”然后由古及今。但文章存在一个硬伤:全文从头到尾只字未提题目所提供的“北京一彩票业主为他人垫资代买彩票,中大奖后如数交给彩民”的材料,没有提及互联网调查人们对这一事件反应的材料,尽管这篇文章语言不错,但结果得分却自然受到了影响。 相反,从一些满分作文来看,作者既做到了立意上的“暗合”(“意合”),又做到了材料上的“明合”。例如,河北省一满分卷《呼唤诚信》,全文紧紧围绕“呼唤诚信”这一主题来写。文章开头即写:“北京市彩票店一业主替彩民垫资购买中奖后,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指导.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指导 2018-01-11 【单个材料】 一、提炼中心法:通过(事),表达(看法、想法、道理、情感、态度等)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指导】指导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1】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指导】通过指导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2】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

2012高考材料作文指导训练及范文

2012高考材料作文指导训练及范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表遗失,因遍寻不获,便决定悬赏寻表,要农场上的小孩帮忙寻找,谁能找到手表,赏金500美元。众小孩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搜寻,奈何谷仓内到处都是成堆的谷粒和稻草,大家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结果一个个都放弃了。只有一个小孩,为了那笔巨额赏金,仍不死心地继续寻找。当天色渐黑,众人离去,谷仓静下来之后,他突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刻停下所有的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也响得更为清晰。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偌大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手表。 静是大自然的赏赐,静是一种奇妙的心态,静是一种和谐温馨的社会风情画…… 请以“静的魅力”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结合命题材料,尤其是材料第2段充满智慧的点评,认真审读文题“静的魅力”,可以体悟到,文题的中心语是“魅力”,关键的修饰语是“静”,此篇作文要以“静”为思维基点,以“静的魅力”即“静”所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和净化心灵、提升心灵为主旨下笔行文。 静的魅力 刘菲菲 静水流深,不显不露。静,以外观默默无闻的姿态隐藏着内在的力量、深刻的思想。一个“静”字,竟是如此深邃,如此富有禅意,富有魅力。 身静,方可心无旁骛;专心思索,方能得大智慧。佛家禅宗似乎是最早领悟到这一要诀的。禅宗的必修课,也是入门功夫——坐禅,就要修行者身静入定,诵经冥想。双目一闭,便将滚滚红尘、污垢尘埃尽闭于心门之外;身静入定,便不为外物所役而细品沉思。自印度莲花大师始,不少僧人在喜马拉雅山挖洞面壁而居,饥餐荨麻,渴饮雪水,形容枯槁而终于“静”思得佛门真谛,成为一代高僧。面壁,或思过,或悟道,成功的前提就是身静。身如静水,不显不露,方能让思想纵横千里。 心静,方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单纯的身静,心中依然万念错杂,自然不可得道。身静的同时,更要心静。不去想那人间的纷杂,只将一片冰心浸入雪水,感受静的冰凉怡人,放松精神。而到了更高层的境界,即便身不能打坐入定,心依旧可如止水。于是,你不必奇怪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受,只因为他“心远地自偏”;你不必奇怪苏东坡被贬黄州,仍能于赤壁之下高歌放舟,只因为他从不变的静中,悟出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大境界,于是便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智者在静中修身悟道,在静中羽化登仙,在静中凝聚起了千年的智慧和深不可测的力量。但他们还是保留着那份静,或许是习惯已成为自然。直到有一天他们打破了沉默,你才惊讶他们的智慧与博大,于是才有那“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感慨。《天龙八部》中第一高手,竟是少林一个默默无闻的扫地僧;助魏公子窃符救赵的侯生原本也只是大梁夷门的一个守门人;智慧象征的诸葛亮,出茅庐之前也只是躬耕于南阳的农夫……他们往日的静正反衬出有朝一日力量爆发的可怕,就如同火山的静,那不是单纯的沉默,而是为了蓄积之后的爆发! 于是不难理解嵇康在面对前呼后拥,大讲排场来拜见他的钟会时,仍旧不理不睬,只在熊熊的炉火和铿锵的锤声中默默忙碌的举动。圣贤的静,岂容俗世的嘈杂来打破?智者乐水,

1.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

新材料作文“当今教育状况”升格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针对现在的教育状况,学者王汎森说:“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容许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现在的教育,想把全部学生都训练成全国第一名,他们忘了社会是多样性的,我们应该在多样性社会里面生存,这样才会有很多籍籍无名而又各具特长的人冒出来。”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作文题源于一个社会热點问题:一方面,学业优异者必然是少数,多数是学业一般的中等生;另一方面,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杰出人才。两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学校、社会出现多元思维,形成激烈的交锋,这就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背景,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有利于优秀作文的诞生。 写作时,考生既可以从赞成学者王汎森观点的角度立意作文,又可以从否定他观点的角度来立意。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1.因材施教。适宜的教育使人的长处得以发挥,弱项得以弥补,而不合适的教育则可能使人偏离了方向,做一些无用功。

2.扬长避短。万物都在发扬自己的特长来适应自然,适应优胜劣汰的社会。若一味追求全面发展,追求第一,那无异于邯郸学步,最终遗失自己的本性。因此,要选择一条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路,发挥我们的特长,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3.展现个性。人,生而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价值,人生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体现自身的价值。然而,却有太多人随波逐流,渐渐埋没了自我,以致能真正发掘自己优势的人少之又少。 4.做自己人生的主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每个人的人生都独一无二,别人的成功永远属于别人。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让别人为你鼓掌。 5.做最好的自己。当所有人都以同样的标准竞争的时候,只会有一个胜利者。难道其余的人都是失败者吗?非也。就纵向而言,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奋斗,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事业的成功者,从而成为最好的自己。 6.踮起脚尖。人要想获得成功,品味人生的甘甜,就要勇于“踮起脚尖”。其实在很多场合,我们缺乏的只是勇气与自信,有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目标,只要你愿意“踮起脚尖”去争取,去尝试,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就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与甘甜!

高考材料作文指导训练及范文一

2012年高考材料作文指导训练及范文(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表遗失,因遍寻不获,便决定悬赏寻表,要农场上的小孩帮忙寻找,谁能找到手表,赏金500美元。众小孩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搜寻,奈何谷仓内到处都是成堆的谷粒和稻草,大家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结果一个个都放弃了。只有一个小孩,为了那笔巨额赏金,仍不死心地继续寻找。当天色渐黑,众人离去,谷仓静下来之后,他突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刻停下所有的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也响得更为清晰。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偌大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手表。 静是大自然的赏赐,静是一种奇妙的心态,静是一种和谐温馨的社会风情画…… 请以“静的魅力”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结合命题材料,尤其是材料第2段充满智慧的点评,认真审读文题“静的魅力”,可以体悟到,文题的中心语是“魅力”,关键的修饰语是“静”,此篇作文要以“静”为思维基点,以“静的魅力”即“静”所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和净化心灵、提升心灵为主旨下笔行文。 静的魅力 刘菲菲 静水流深,不显不露。静,以外观默默无闻的姿态隐藏着内在的力量、深刻的思想。一个“静”字,竟是如此深邃,如此富有禅意,富有魅力。 身静,方可心无旁骛;专心思索,方能得大智慧。佛家禅宗似乎是最早领悟到这一要诀的。禅宗的必修课,也是入门功夫——坐禅,就要修行者身静入定,诵经冥想。双目一闭,便将滚滚红尘、污垢尘埃尽闭于心门之外;身静入定,便不为外物所役而细品沉思。自印度莲花大师始,不少僧人在喜马拉雅山挖洞面壁而居,饥餐荨麻,渴饮雪水,形容枯槁而终于“静”思得佛门真谛,成为一代高僧。面壁,或思过,或悟道,成功的前提就是身静。身如静水,不显不露,方能让思想纵横千里。 心静,方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单纯的身静,心中依然万念错杂,自然不可得道。身静的同时,更要心静。不去想那人间的纷杂,只将一片冰心浸入雪水,感受静的冰凉怡人,放松精神。而到了更高层的境界,即便身不能打坐入定,心依旧可如止水。于是,你不必奇怪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受,只因为他“心远地自偏”;你不必奇怪苏东坡被贬黄州,仍能于赤壁之下高歌放舟,只因为他从不变的静中,悟出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大境界,于是便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智者在静中修身悟道,在静中羽化登仙,在静中凝聚起了千年的智慧和深不可测的力量。但他们还是保留着那份静,或许是习惯已成为自然。直到有一天他们打破了沉默,你才惊讶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作文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赫胥黎 【开头例析】 例1、“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赫胥黎的话语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渺小与未知世界的广袤。人类正处于世界中心的海岛,唯有持续开拓,方能安然行走在文明的大道上。所以,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开拓与职责》) “人类正处于世界中心的海岛”,显然对材料中的“小岛”的含义没有理解好。但对材料的核心思想理解是准确的。 引用材料+议论+引用材料(作为观点)。 例2、正如赫胥黎所说:“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而这句话所体现的便是让我们去开拓那未知事物,去追求那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追求?未来》) 下文把“追求属于自己的未来“作为写作重点了,跑题了。 引用材料+解释其含义+观点。 例3、“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限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则。”这是赫胥黎对人生作出的感悟,未知永远大于已知,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开拓进取,探索未知的步伐,但是,自然不会凭白无顾的呈

上我们还不了解的未知领域的答案,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开拓。(《争脱 束缚,勇于开拓》) 题目中的“争脱”应为“挣脱”。文中的“凭白无顾”应为“平 白无故”,“职则”亦应为“职责”。在开篇的百多字中就有三处错误,有的甚至是抄错的,实属不该。 全引材料,直接抄录,这样的引材料是不好的,是边引边议。从 作者引用材料后的解说看,材料句子间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好在抓住 了关键词。 引用材料+解释说明+观点。 例4、已知总是有限的,而未知往往是无穷的。想要在未知中找到星星点点,必要探索。探索在无边的未知中便需创新。创新才可在汪 洋之中开辟小岛。我认为:生活中必有创新,创新推动着社会发展。(《创新无止境》) 又是一个开头就跑了题的作文。本来他注意到了关键词“开拓”,转意为“探索”,是符合题意的。不过,他又在“探索”上提出一个“创新”问题。“创新”离关键词“开拓”的距离就远了。当然,探 索需要创新,但是,在这里,开拓、探索是总问题,而创新是子问题。用“局部问题”代替等于“整体问题”是不能够的。 引用材料+解释含义+提出观点。 例5、自从人类使用工具的那一天起,人类便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并且从未停止。探索,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正如赫胥黎所说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 一个人的职责。"不过探索不易,只有学会探索,才能在探索的道路上 顺利的行进。(《学会探索》) 题目是“学会探索”,开头的落脚也是“学会探索”,表现出良 好的思维一致性。

高考作文名师指导:多一些相信,少一些怀疑 (作文标题 经典段句 文章结构)

高考作文名师指导:多一些相信,少一些怀疑(作文标题经典段句文章结构)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校门外有一家杂货店,店子生意非常好。经常有学生在店里买东西时忘记带钱,如果他们对老板说:“我没带钱,晚上给您送来,好吗?”老板总是回答:“没问题!”奇怪的是,老板从不记账。有人问:“你不怕学生不还吗?”老板说:“没关系,我相信他,他会还的。” (2)明代文人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句话:“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3)卢新宁在北大的演讲中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相信与怀疑”,青少年常常有很多困惑。楚鹏中学高三某班准备就这个问题开一个班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一份发言稿。要求:自拟标题,明确立意,不得套作或抄袭,书写工整,800字以上。 审题评析 第一则材料通过一个小事件说明一个现象:对他人的信任。有使人向善的力量。 第二则材料是一句古文,其大意是:如果一个人听说别人做好事就表示怀疑,听说别人做了恶事就相信,那么他的内心里对这个世界其实是充满敌意的。这句话陈述了一种现象:疑善信恶。这样的人,内心非常阴暗。 第三则材料通过卢新宁的话表达了一种忧虑——有一些年轻人不再相信真善美,呼唤人们相信真、善、美。 三则材料合起来形成互补关系。第二、三则材料既陈述了怀疑的现象,也暗含了怀疑的后果——“满腔杀机”;第一则材料则告诉我们,我们应当相信人之善。

综合起来得出的立意有: (1)多一些相信,少一些怀疑。 (2) 怀疑与相信,需要理性。 结构标题示例 (一)【好题目】 《信疑有度方显智慧》刘益铭 《相信为纲书写华章》周仪 《登信任船游世界海》李月 《让信任之光照亮怀疑之心》陈婧 《不吝信任亦要怀疑》王靖 (二)【构思范例】 1.《相信美创造美》(刘亚恒) 发现美,相信美。 相信美,创造美。 相信美,但不迷信。 2.《去相信莫怀疑》(高若云) 相信承诺,别怀疑。让相信拉近你我的距离。 相信善意,别怀疑。让相信搭建爱的人间。 相信希望,别怀疑。让相信带领你我步青山,登云天。 3.《相信至善》(周恒一) 相信,如定海神针,平定心海翻涌。 相信,如三月春风,温暖严寒隐疾。 相信,如长夜灯火,驱散世间黑暗。 4.《心存善念理性相信》(岳琪原) 人可生如蝼蚁而美如神————相信可涵养心灵。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相信可以引人向善。

高考作文书写指导

在全国卷的高考中,历年的书面表达大部分是书信,一小部分是通知或者是话题作文。书信是高考书面表达考查的重中之重。所有的书信都属于应用文。 我看来,应用文就是生活中时时发生的真实情景和双方真情实感的交流在试卷上的文本反映。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书信等应用文的时候,不能脱离应用文的本质,而独立枯燥地去写一篇作文,不能把高考书面表达看成是考试题。 我们需要根据试题上的文本,把这个“试题”还原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再推己及人,设身处地的去分析。 如果自己是在这样的真实情景下,我会怎么说?我应该怎么说?我需要说什么才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我应该怎么安排我要说的内容才能够使交流有逻辑,达到行文的流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书信第一段写作思维 在写书信第一段的时候,需要认真审读题干,需要一字一句地慢慢审读,因为题干的每一句话都会影响我们是否能够把题还原到真实情景中去,或者说,题干就是真实语境中交流的产物。我们在审读题干时,需要把自己融入到那个真实交流语境中去。现从以下几个思维进行详细的分析。

1 Who am I? who am I writing to? Is it necessary to introduce myself? 在写书信开头的时候,很多学生生搬硬套,不管题干所给的写信对象是谁,不仔细审读题干所反映的真实交流语境,提笔就写:I am Li Hua.在写书信第一段的时候,我们是否要自我介绍取决于写信的对象,题干呈现的真实语境。 例1 [2019年全国卷3]假定你是李华,你校将举办音乐节。请写封邮件邀请你的英国朋友Allen参加,内容包括:…… 审读题干后,我们知道写信的对象是“你的英国朋友”,所以我们不需要自我介绍。我们可以写一句客套话,比如:How are you doing? 例2 [2019年全国卷1]假定你是李华,暑假在伦敦学习,得知当地美术馆要举办中国画展览。请写一封信申请做志愿者,内容包括:…… 分析题干后得知,此封信是申请信,写信的对象并不是已经熟悉的朋友等,所以我们需要进行自我介绍:I am Li Hua, currently studying in London. 但是,有些学生写成这样:I am a student called Li Hua, who is now studying in London.这个句子也是在介绍自己,但并不符合英语这门语言

2021新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2021新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文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灰尘和污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甚至会改变生活中的 我们。 有的人每天照一次镜子,看看脸上有没有灰尘和污物。端盆 热水,洗去征尘,容光焕发地继续上路。 有的人十天也不愿照一次镜子,只顾埋头赶路。弄得灰头土脸,没人愿与为伍。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②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灰尘和污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甚至会改变生活中的我们。”围绕这个中心点,材料内容里列举了两类人,“一类人每天照镜子,洗去脸上的污物和灰尘;一类人十天也不愿照镜子,弄得灰头土脸。” 面对这样的材料,你首先会从哪个角度去思考?会从哪个方面去选材?对于材料作文来说,第一要务是将材料的中心较为明确地提炼出来,然后对号入座,选择与之吻合的内容素材去展现这个中心意图。 材料作文的写作提示中,倘若出现了某种具体的“物”,一定要与抽象的情与理结合起来。灰尘与污物可以指代什么?它可以是我们某段时间之内主观认知的偏颇,低落的心情、消极的情绪、迷茫的心态等;也可以是在某段时间之内,来自客观环境的压力与不可预知的风险;或者是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负能量,给自己带来的困扰与不安等。

但如果把文章的内容仅仅定格在对所谓的“灰尘”与“污物”的描写之上的话,那只解读了一半,还有另外一半更加重要的内容便是对于“镜子”这个事物的具体阐释。如若按照上面的标准,将“镜子”的内涵深挖,那么,与“镜子”相对应的抽象情理,或许是指面对迷惘时的积极心态,或许是指面对挫折时的睿智提醒,或许是指心情低落时的温暖举动,因为这些“镜子”的力量,将自我的灯芯点亮,将自我的蒙蔽驱散。 俞俪彤同学的文章从自我成长的角度选材,设置特定的情境,将自我的成长领悟定格在画室这个场景之中,难能可贵的是,她写出了对于画不锈钢器皿的变化,由之前代表“灰尘”与“污物”的畏惧不前到后来代表“镜子”的老师的提醒,其间的心理刻画细腻真实,真切感人。这样的选材不但切近材料意旨,而且切近日常生活,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材料作文的选材取向,可以此为切入,作为素材备选。 与俪彤同学相似选材的是金思敏同学的作文,不同的是,思敏同学将着眼点放在考试科目的学习之上,视角范围限定在学校区域,这样的选材如果笔力不够清新,往往会流于俗套。好的是,思敏同学能够极其真实地还原当时情境,人物的对话简洁有力,整篇作文充满了视觉张力。 李鼎铭同学的作文从客观环境的角度取材,将自我领悟与环境压力联系在一起,着重于刻画升学带来的迷惘、困惑、不安、纠结。因为写作的着笔点在于外界的风险压力,所以,他的文章里有很多笔墨都在渲染自然景物,冬日的冷寂、万物的凋零,以充满伤感色彩的景物渲染内心的负面情绪,读来很有代入感和情境感。如此多元素的着笔,既需要作者笔力分散,又需要作者笔力集中,能把景、情、理三者融于一体,还要能切合主旨,写出内心拭去“灰尘”与“污物”的过程,这样的选材角度,值得借鉴仿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