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孩子必经的3次叛逆期,家长应对大全(值得收藏)

孩子必经的3次叛逆期,家长应对大全(值得收藏)

孩子必经的3次叛逆期,家长应对大全(值得收藏)
孩子必经的3次叛逆期,家长应对大全(值得收藏)

孩子必经的3次叛逆期,家长应对大全!(值得收藏)

亲爱的一起欢乐成长的朋友们:

你们好~

在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叛逆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找出叛逆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表现,更好地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如果我们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并能针对孩子的不同问题和矛盾,找到恰当的方法去帮助孩子理性应对,就可以实现良好的亲子沟通,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在经历叛逆期时,很奇怪,不可理喻,家长怎么做都没用,拿孩子一点办法没有。

2-4岁,鸡蛋碰上石头

第一“反抗”期

反抗:

顾名思义就是说一方对另一方不满意,从言行上给予对方有声或者无形的反对。拿到家庭教育中来,就是孩子情绪反作用在家长身上,在家长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张力。

对于2—

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经常会看到他们有不听话现象,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有时弄的家长急了,就吼孩子两嗓子。甚至还有性急的家长,在指挥命令无效状态下,给孩子几巴掌,结果弄的孩子哇哇大哭。还有的家长一安排孩子做什么事,孩子马上说不,或者干脆坚持自己的想法,任凭家长怎么讲道理,怎么说劝都无法改变孩子的想法,气急之下的家长不是批评就是干脆暴打一顿。

看到这些现象,我经常会想到:孩子有时像“鸡蛋”,家长抓在手里,任凭你怎么用力,鸡蛋都不会破——

家长拿孩子一点办法没有。而有时看到一些家长那种强行想改变孩子的粗暴的作法,我感觉更像“石头”——冰冷、无情、生硬。

追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并不难找出原因:

原因之一:我要表达,我有想法

对于2—

4岁左右的孩子,从最初的吱吱呀呀对大人们来说所有点不知所云,到清晰说出来话来想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绝对是一个质的飞跃。这说明宝宝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他们的话有时更倾向于描述所看到眼前的事——

尽管有时很“夸张”,有时还会向大人们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和要求——

尽管有时无法“兑现”。但是由于宝宝们掌握的字、词汇量很少,无法真实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时一些家长缺乏耐心,又不认真观察,不了解孩子心理特点的家长

便会错误理解孩子的本义,孩子本来说向东,家长理解成了向西,这难免让宝宝不满意,甚至闹情绪了。

而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特别是很多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的家长,哪能任凭宝宝们不“听话”呢。这还了得,这不坏了我们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

我是你爹你娘,不听话还了得!在劝说无效下,结果是非打既骂,企图逼孩子就范,可是已经有了表达能力的宝宝们,此时已经不再情愿受爸爸或者妈妈“摆布”了。

当一方要求:你必须听我的。另一方却是我要说我的,我要做我的。呵呵,再看,亲子矛盾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吧?

原因之二: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游戏心理

家长们常常会忽略2-

4岁的孩子们有一种游戏心理。当大人们经常制止的事,他们反而会认为很好玩儿。

比如大人说:那个加电的插座很危险,千万别动,当心电着你,可是有的宝宝偏就在家长的提醒下非要关注一下,要么用手去捅一捅,要么用小棍什么的去动一动。还比如,当大人强调:快点吃饭,别磨磨蹭蹭的了,再看宝宝,就在那给你拖拉啊,磨蹭呀。有时气得大人恨不得给两巴掌。可是又怕孩子吃不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有时大人干脆就在孩子身后追着喂饭,弄的一顿饭吃的鸡飞狗跳墙。这样的例子很多,家长们可以环顾四周去观察,在此不多举例了。

原因之三:孩子的“单向思维”不容忽视

“第一反抗期”的孩子思维是属于单向的。孩子们经常会大脑不转弯,想什么就是什么,不管你怎么劝,总会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干,面对这种不可逆转的想法,家长只需要冷处理,或者装看不到,或者采用延迟满足要求的方法,便可以摆脱眼前的困境了。

比如孩子走到楼下了,把玩具忘家里了,这时如果你说:我们已经下楼了,下次再拿吧,可是看看孩子偏就不,就让你上楼去拿,怎么办?还比如几个宝宝在一起玩,你的宝宝护自己的玩具,别人动哪件都不行,别的小朋友一动,他就要、争、抢,结果弄的哇哇大哭,场面很不好控制,怎么办?

对于“第一反抗期”里孩子们的表现,不管顶嘴也好,还是游戏心理也罢,都需要家长们冷静面对,用不着去和孩子们着急,也不用去焦虑。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方法一:走到孩子身边,蹲下来告诉孩子“我需要帮助”

当你要求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只需要提醒或者郑重告诉孩子一遍或者两遍就够了。如果他们仍在自顾自地做着手里事,或者在专注于玩儿时,请不要再说第三

遍了,如果你这样做了,就等于白白浪费你的感情。因为孩子压根就没听你说啥,更没有去执行的意愿。如果你喋喋不休的话,就等是废话了。

面对充耳不闻的孩子,请家长冷静地走到孩子身边,不妨蹲下来,静静地看着孩子,这时你会发现专注于手里事情的孩子,会逐渐把目光转移到你的身上。抬起头望着你,这时做为家长,当能和孩子进行目光交流,表情交流时,意味着你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孩子你要做什么的时候了。这里要提醒家长一点:尽可能不要用命令的话语,而是用请求帮助的口吻。因为对于这么大的宝宝来说,非常愿意帮助人,甚至他会毫不推辞地愿意接受你的请求。但如果你命令孩子“你马上去干某某事”时,孩子可能会反驳“凭什么是我去,为什么不是你去?”,呵呵,一句话,便会让你哭笑不得。

方法二:制定家庭规则,少去唠叨说废话

很多家长忽略制定家庭规则这点,这对于引导孩子遵守家庭教育秩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不利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庭教育中必须要关注规矩,让孩子清楚,规矩是大家都共同遵守的,不是给你小孩子一个人用的。当我们的父母都来做遵守规矩的模范时,孩子便也习惯于遵守了。

对于处于游戏状态下的亲子沟通,比如孩子越制止越不听,越追越不老老实实吃饭的宝宝们,请家长们干脆还是不要做无谓的叮嘱了,比如对于吃饭,实行分餐制,一人一份,饭前做好就餐规定:必须认真吃饭,如果拖拉磨蹭,大家都吃完了,你还没有吃完,不好意思,我们就收拾碗筷了,没有饭吃,你就饿到下一顿吧。

当孩子真看到因为磨蹭而被收走眼前的碗筷时,下一次,他自然就有了经验和教训,不用多说,自然就会老实多了。如果孩子还拖拉,如法,几次后,孩子便自觉了。家长全然不用担心孩子会饿坏了,只要饭后不给零食,不去给孩子骄纵,好的饮食习惯很快就会养成的。

在这里郑重提醒家长们:不要唠叨孩子,唠叨孩子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唠叨会让孩子抓不住重点,唠叨会让孩子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

用简洁的话,合适的语调,走到孩子身边,在目光交流的前提下告诉孩子,你想要做什么,或者让孩子做什么,这就足够了。

方法三:巧妙运用注意力转移法应对孩子的单向思维

对待“第一反抗期”的宝宝们,家长无需急三火四地给他们讲道理,更用不着武力来制止孩子,只需要冷静一些,用注意力转移法,将孩子一心想做的事,想要的玩具,或者非要实现的想法给转移了,便可以让孩子顺着你的思路走了。

有时一些家长非要给孩子讲一番道理,来证明孩子是错的。这种方法不可取,对孩子来说,一方面孩子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对于成人语言并不会完全理解,这时对孩子讲道理,试想,正处于情绪里的孩子,哪能听得进去呢,相反家长会越讲心里火气越大。另一方面孩子的单向思维仅关注事本事,并不会一定要实现,只是想法罢了。

比如有个三岁宝宝晚上要吃饼干,天已经黑,不方便去买,这时家长何不采用想像的方法来和宝宝“画饼充饥”呢,可以和宝宝一起想像,对我们要买一个大大的饼干,我们要买好多好多的饼干,我们要那种巧克力的饼干……当和孩子一起展开丰富的想像时,过一会儿再看宝宝,基本上就会忘记买饼干这件事了,也不再闹着要饼干了,一切都在快乐的想像氛围中解决了。

注意力转移法,家长要灵活运用,在宝宝们闹情绪的时候,不妨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暂时给自己一个寻找方法的间隙,同时也避免了激起孩子的倔强的心理。

7-9岁:当矛遇上了盾

第二“反抗”期

对于矛和盾来说,两者属于进攻和防御工具。

此时如果把家长比喻成“矛”的话也未尝不可。且说家长之“矛”一般都会体现在试图改变,甚至打破孩子的很多毛病或者坏习惯方面。比如有一些孩子对学习逐渐不感兴趣时,家长便想着办法想解决这种现象,先是说教,当说教不起作用时便批评,当批评也不起作用时,便会动用武力,企图用强力来改变孩子。

比如有些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拖拉、磨蹭的习惯,不管家长如何督促,如何大嚷大叫,仍然于事无补。还比如有些孩子的耐性差,做什么事都坚持不了几分钟,不管家长如何去鼓励,去打气,仍然会半途而废等等,所以当家长再锋利的手段“矛”遇到孩子时,可能也奈何不得孩子的心理之防御“盾”。

再看看孩子们心理防御之“盾”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思想在逐步走向独立,特别是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们,此时已经有强烈的独立的思想意识,当思想有独立意识时,行动的独立便会逐渐表现出来。

比如,孩子们经常会放学在路上和同伴玩儿,回到家写完作业后,也会急不可待地去楼下找小伙伴去玩儿,周末更是如此。当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如此疯狂地玩儿后,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气在肺腑之上。因为很多家长非常不情愿看到自己给孩子设计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被孩子们就这样玩掉。

于是家长们便会阻止孩子去玩儿,或者把孩子关在家里写作业,不允许随便出去玩儿,或者不允许看电视,或者不允许用电脑等,结果呢,当孩子感觉到自己没有自由时,在父母的严格的督促之下,也只好不情愿地呆在家里,没有自由和活泼做为吸引和动力的学习,也只是流于形式,于是便可以看到很多孩子边写作业边玩儿,这还不算,作业中经常会发现有错误,字也会写的很潦草,橡皮擦留下的痕迹让作业总显得邋里邋遢。

孩子们为什么会在心里逐渐构起了防御之“盾”呢?

最关键有以下几点,被很多家长忽略掉了,甚至根本不知道这是孩子所需要的。

第一点,孩子是在玩耍中让自发性得到成长的。

小学二、三年级,也就是孩子在7-

9岁的时候,这一阶段还被称为“小团伙时代”。相互投机的孩子们组成“党徒”在一起疯来吵去,或跑到老远的地方去玩耍。这是孩子确立自我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对孩子心理了解的话,就很容易去片面地限制孩子的自由。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自由时,第一反应就是反抗,表现出来的行为,诸如:顶嘴,父母让让这样,孩子偏不,并且会说出一大堆理由。或者有的孩子在反抗无果的情况下,干脆就沉默下来,用不说话来反抗。这样一来,亲子沟通关系就急转直下,让家长有些束手无策了。其实,在与小朋友的玩耍中,孩子们的自发性会不断地发展着。

如果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过分地加以强制,往往会孩子心情压抑,不能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爱,使孩子人格形成发展受阻。如果家里有这样的孩子,请家长首先要思考一下了,你是否过度地限制孩子玩耍这一天性和自由,如果有,就需要我们的家长赶快解除紧紧束缚孩子自由心灵的绳索吧。

第二点,培养孩子的学习意愿。

缺乏学习意愿是自发性发育迟缓的缘故。孩子缺乏自己思考,自己决定想做的事情,不依赖于他人而能自主一切的能力。家长也应该反省一下,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是在于前期的发展受阻,而不能归于孩子自身。更不要用打击性、诱导性的言语来说教孩子,比如“不好好学习,大了只能捡破烂了”,“不学习就没有好出路”,“孩子,父母都是为了你好呀”等等,这种说教反而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甚至反抗心理,或者出现对于目的的错误判断。

“无言之行”比空洞的说教更具说服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孩子学习的意愿就逐渐形成了。如果想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家长必须要明确告诉孩子:你自己的时间由你来支配,爸爸和妈妈不会每天限制你,督促你,因为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儿,玩儿也是你自己的事儿,一样重要!对于学习和写作业,是你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事儿,因为明天老师要检查你的课外作业。但是如果你每天及时、认真完成作业,你就会获得更多玩儿的时间,否则你的拖拉和磨蹭只会让你学也学不好,玩儿也玩不尽兴。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时间成本计算,让孩子明白他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有多少,花在玩儿上的时间有多少,让孩子在对比中通过效率提高来减少学习时间,增加用在娱乐和玩耍上的时间,这样就会增加孩子对待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点,发觉孩子的潜能,认真地培养一项优点或特长。

时下,在孩子学习兴趣或者特长方面,“一窝蜂”,随大流的现象比较常见。很多家长往往会给孩子安排特长培训,比如同时给孩子安排几项特长班的学习,比如钢琴、舞蹈、书法、英语等的培训,在家长的陪伴下,在周末或者课余时间里,往往让孩子疲于奔命。

当孩子对特长逐渐失去了好奇心、兴趣感时,便在枯燥和无奈下应付了事,时间长了家长看在眼中,自然会情绪失控,当孩子在批评和指责中产生厌烦的情绪时,随之而来的就是抵触,甚至会磨灭孩子对于其中一种可能产生的兴趣。

所以,如果家长们不认真去观察孩子对哪方面有潜能的话,盲目给孩子报兴趣特长,无异于饮鸩止渴,到头来家长和孩子都会烦恼和痛苦。细细想来,孩子到了初中以后,还有多少人在坚持学习特长呢?几乎绝大部分孩子都因学习紧张而放弃了。那么与其这样,为什么还要让孩子牺牲大好的自由玩耍天性呢?

所以,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讲,自由选择或许比毫无意义的强加干预更能发掘孩子的潜能,成人的态度与选择强加于孩子身上往往会受到相反的效果,其结果招致逆反或罢工,以至于关系紧张。

第四点,父母要勇于认错,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批评与建议。

孩子的眼睛是透明的,看待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往往与成人有很大不同。很多家长看孩子戴着强烈的世俗色彩,比如会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去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和不足,结果会发现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结果让孩子非常受伤害。甚至让孩子越来越不信任父母。

当家长失去孩子的信任时,试想,家长的话还有权威性吗?孩子还能认真听家长的安排和布署吗?特别是很多家长带着强烈的自我情绪批评、指责、打骂孩子后,更会回避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有时我们家长应该适当倾听一下孩子的批评与建议,必须要态度坦诚,勇于认错和反省,平等地和孩子交流。这种态度的重要性在于“以身作则”的教导孩子,让家长身上的“自我反省”成为最好的诚实示范。

第五点,给孩子充分的思维与娱乐空间。

现在的家长往往过多的限制了孩子的思维自我发展,并把自己的观点不加节制的转达给孩子,以学习为理由剥夺了孩子的娱乐空间,让孩子在“无理由、无快乐”中成长,个性受到了限制,一旦忍耐到一定限度,孩子也会爆发。

比如有一个家长最近在咨询中向我倾诉:“韩老师,我最近特别感觉到焦虑,我家儿子动不动就和我说,唉,活着真没劲,还不如死了算了。你说孩子才8岁,为什么就死啊活啊的?”

我告诉这位家长,你们的强迫式教育,已经让孩子感受到了无比的压抑,有时甚至是愤怒了,当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时,肯定会朝消极负面的方向去发展,严重者会心里出现问题,造成人格和心灵出现激变现象。所以家长要放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加以节制。自由的身心发展是孩子生理、心理年龄同步成长的重要保障。

第六点,要给孩子正面树立“好孩子”的评价标准。

经常会听一些家长唠叨,嫌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其实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完全是走入了一个误区。有些乖顺而不让大人操心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自发性发育缓慢的结果,过于听话的孩子往往隐藏着更严重的成长危机。

成人如果不能改变评价标准,“好孩子”往往会成为“问题孩子”。“捣蛋”,“嬉戏”,“胡闹”,“吵架”往往是孩子的自我自发性的体现,不能一味地进行打击,要在有所限制中进行保护。

在面对孩子出现的上述现象时,家长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在道德品质方面并不一定出现什么问题,而是由于教育和引导不力,或者运用错误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走向错误的成长方向。

比如有些孩子虽然有些小问题,小毛病,家长如果总是指责和埋怨,时间久了,孩子便会认为自己在父母眼中一无是处,反正我没有什么好的,随便你们说什么好了,于是便真的破罐子破摔了。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理性地告诉孩子,好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至少应该是乐于帮助人,善于团结友爱人,诚实热情地去积极做事等等。

总之,家长一定要重视第二反抗期这一特殊的成长阶段。这时所产生的各种问题,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观念上必须及时进行更新,认真了解孩子的心声,做好亲子沟通的改善,否则,会让在第一反抗期中沉淀下来的问题,再同时带上第二反抗期所产生问题继续成长。如果真的是这样,孩子的问题会慢慢变成顽疾,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将会无法去做转变。到那时,亲子关系将会因为孩子关闭了交流的大门而无法沟通。

12-16岁:火星撞地球

第三“反抗”期

当如水的时光,在孩子们嬉戏玩耍中悄悄流走时,青春期岁月悄悄来临了,就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家长们蓦然间便感觉孩子们如那雨后的春笋一样,茁壮成长起来。

走过了懵懂无知活泼任性的第一个反抗期,又度过了自我感觉良好倔强坚持的第二个反抗期,家长在与孩子们磕磕碰碰的接触中,不知不觉中已经度过了十多个春秋寒暑。然而,成长总不会是风平浪静的,成长中也总会伴着无数的快乐和幸福,也会伴有寒冬、酷夏,甚至是惊涛骇浪。当家长们突然意识到孩子的教育又面临一个前所未所的压力时,心情又开始了五味杂陈。

案例一

小雪,女14岁,初中二年级,在爸爸和妈妈眼中,属于小公主型的宝贝,成长的过程中享受着全家人无微不至的呵护。而当女儿进入青春期后,那个曾经很温顺乖巧的小公主形像,一天天变了,变得让妈妈非常担心,又非常焦虑。女儿对学习索然无趣,也极少花心思去用在学习上,相反却在吃穿打扮上花尽心思。一谈到学习,小雪便会和妈妈大发脾气。一谈到做家务,小雪也会把责任完全抛给妈妈,只认可自己是孩子,做家务这些事,是全职在家妈妈应该干的事。最让妈妈无法接受

的是,女儿小雪开始早恋了,这还怎么了得啊,真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中,寝食难安。

案例二

小兵,男13岁,学习成绩一般,脾气暴躁,喜欢网络游戏,爸爸和妈妈把家中电脑上了密码,加了锁后,小兵开始在家庭以外寻找一切可以玩网络游戏的机会,去同学家,去网吧等。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劝也劝了,求也求了,一切皆无济于事。看着学业一天天荒废的小兵,爸爸和妈妈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青春期,这个让无数家长头痛且无奈的人生成长阶段,就这样来临了。

之所以把“青春期”这个独特的人生成长阶段定义为“第三反抗期”,我是想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把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区别开来。更不想把家庭教育问题与心理咨询问题完全混为一谈,因为就家庭教育而言,其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宽泛,也更灵活,也更艺术。

将“第三反抗期”的孩子比喻为“火星”,我想应该从孩子的性格和脾气这些心理和行为特点上来浓妆淡抹地形容一番。“火星”之火,有时只是微弱的火苗,而有时会燃起无名之烈火,再看家长这颗“地球”,不小心便会被闯入大气层的“火星”给碰撞一下腰部。那么,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诸如男孩儿,亦或是女孩儿,都有哪些特立独行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呢?

特点一:自我意识更强烈。

第三反抗期的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的能力,这时的孩子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形成,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和家长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时如果家长们去人为干涉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往往会发生亲子矛盾和冲突。比如案例一中的小雪,当妈妈看到孩子在穿衣打扮方面有些消费过度时,便劝女儿,可是换来的却是一顿白眼和斥责:“同学都有名牌,为什么我不可以有?你就这么小气?”几句话让妈妈感觉气愤又无奈。

特点二:经常与家长“南辕北辙”。

你说东来我偏要向西,这样的行为特点,往往让很多家长非常恼火,本来家长认为孩子不能这样做的事,现在想好心劝孩子不要这样做,可是孩子呢?偏就不听,偏就我行我素。比如还是案例中的小雪,平时妈妈想让女儿打扫一下自己的房间,女儿则一扬眉:“你做为全职太太,这点活还用得着我吗?再说我也不会用拖把啊。”再瞧小雪妈妈,几乎是欲哭无泪,事后一想,自己还真没有教育和引导过孩子做过家务。

特点三:行为标新立异。

第三反抗期的孩子们,常常是喜欢追求潮流的一代,这点往往让家长非常难于接受。比如在电脑和网络应用上,家长越是担心孩子们迷恋网络,耽误学习,越是

想制止孩子们,可是到头才发现根本阻不住这个口子,就像对待洪水猛兽一样。尽管有的家长去追查孩子的网名,到头来却发现连个网名都无法输入查找之中,原来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反侦察,发明了“火星文”,那种奇怪的符号简直让家长束手无策。比如有一个16岁的女孩儿,让妈妈感觉很不理解,女儿每天晚上睡前把白运动鞋子擦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可是第二天早晨却胡乱用清水抹一把脸就跑了,家长甚至并不明白女儿头上乱糟糟和脚下白白的鞋子,是到底为什么。

特点四:请不要窥探我的隐私。

很多家长常常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在琢磨什么,因为大多数家长与孩子沟通产生了问题,甚至是障碍,孩子有什么话也不给你说,这不是急死个人的事儿?于是很多家长便想着办法窥探孩子的隐私。比如有一位妈妈担心女儿有早恋的现象,便经常关注女儿的QQ空间,经常关注女儿的日记和抽屉。可是有一天,女儿突然怒气冲冲地告诉妈妈:“请您以后不要再私自翻我的抽屉了,好吗?拜托了,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我有自己的隐私空间了。”女儿的话让妈妈傻了眼。事后,妈妈终于弄明白,原来女儿设了机关,做了记号,只要自己动女儿的抽屉,就会被女儿察觉。

特点五:我在做我喜欢的事,别管我。

经常看到一些孩子迷恋于网络游戏,或者热衷于读网络小说,没事折腾QQ空间,再去看孩子们的家长,不是赌气,就是指责,甚至还有干脆断网的现象发生,这样做,几乎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对于孩子们的个性化喜好,很多家长缺乏支持和理解的态度,仍然把全部目光都放在学习和成绩之上,如果看到孩子心思不在学习上,没有按自己要求去做,便会很不高兴,可是家长们没有想到的是,越反对,孩子越去做。

特点六:坏习惯已经让某些行为产生了惯性。

在家庭教育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一类问题,就是孩子学习兴趣不浓,成绩不理想。很多家长非常苦恼,道理说了千百遍,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孩子该稀里糊涂地玩儿还是玩儿,根本没有危机感。比如有一位家长,看到即将中考的儿子仍然在我行我素,看在眼中,急在心上,没有什么办法,有时一提醒孩子,儿子便会说:“你考试?还是我考试?我都不急,你急什么?要不你考算了。”一句话,差点没把家长给晕倒。事实上,家长完全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从小没有给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反,懒散的坏习惯倒是越大越显现出来。

面对“第三反抗期”的孩子心理和行为特点,家长们又该如何去调整自己的观念呢?如何解决亲子沟通中遇到的矛盾呢?我想给家长们一些建议。

第一,放弃系在孩子身上的束缚,还其自由。

在孩子成长的几个阶段中,特别是到了“第三反抗期”——12—

16岁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基本上已经到了独立放飞的阶段,如果这时家长们仍然紧

紧束缚着孩子,必然要招致孩子的强烈抗争,上述几个特点分析中,都不难看出,孩子面对家长的管束,几乎都表现为一种张力。所以,对待“第三反抗期”的孩子们,与其如堵洪水一样,莫如用疏导的方式,给孩子们以自由,还他们飞翔的天空。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们体验到翱翔的快乐后,认真对待爸爸和妈妈的意见和建议了。

第二,家长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尊重孩子。

在现代育人观念中,尊重孩子的家庭平等地位,在很多家庭中严重缺乏。这源于很多家长总把已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仍当几岁的小孩子来看待。如果家长能够让孩子们多参与一些家庭事务的商量和决策,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会让孩子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的。同时让孩子多了解父母工作、生活和教育的艰辛,也会唤醒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之心,当感恩之情被激活后,孩子自然会多体谅父母,认真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比如做一些家务,比如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比如合理安排用电脑学习,或者安排游戏时间等。

第三,面对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要冷处理。

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与孩子在沟通中火冒三丈,而孩子呢,也往往是针锋相对,毫不示弱。面对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我想告诫家长们:您一定要冷静下来!当“火星”光顾“地球”时,眼前要做的事,必须要调整星球的姿态和轨道,完全没有必要正面相撞,对于两者俱伤的后果,为何不选择避让来解决呢。“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在亲子关系中仍是非常适用的,特别是针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讲,家长的情绪会主导着孩子的情绪,家长退让了,孩子也就成了一只巴掌,拍不响了。

第四,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理性应对。

很多家长缺乏对青春期孩子身心特点的了解,平时也缺乏学习和积累相关的资料,这就导致家长们对孩子读不懂,看不透,更不知道如何针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去沟通和交流了。事实上,“第三反抗期”的孩子们正值生理发育的高峰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分泌,让男孩儿和女孩儿们身体内充满着躁动和不安,特别是感情的变化,注意力的转移,往往让孩子们更容易出现看待问题的偏激。而这时,家长必须要在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去理性做好亲子沟通,从说话的语气、尊重的方式、事情的选择等方面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

第五,家长要多了解时代接受新生事物,破解“代沟”

很多家长总爱陷入一种经验式的思考问题方式。动不动就拿自己当年的经历或者观点来管教孩子,这样做的家长恰是忽略了时代在进步,时代不同了,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果家长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接受新生事物,不更新观念,在亲子沟通中必须要出现“代沟”。当孩子感觉家长不理解自己时,慢慢也就不愿意和父母去废话了。比如网络之于很多家长,由于家长不学习、不了解、不实践,对网络就有一种戒备之心,这恰会造成与孩子之间无法沟通,甚至无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合理应用网络这种先进的工具。

第六,树立良好的形像少去唠叨和指责,榜样示范。

明智的家长,一般不会随便开口去指责孩子的,总会先冷静观察孩子的言行,弄明白孩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后果都有哪些等等,然后再运用技巧去和孩子做沟通。同时家长还要充分重视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做好自身的榜样示范!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眼睛是雪亮的,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父母如何做事,如何说话。如果家长们在自己的形像上多下点功夫,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修养,通过勤奋培养自身好习惯,面对孩子时,正应了:桃李无言,下自成溪。孩子对父母自是多了几分敬重,自然也就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而做事了。

第七,家长要对孩子个性化的行为特点,正确引导。

吾爱破解论坛

孩子叛逆期特点以及家长应对指南大全之欧阳歌谷创作

在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叛逆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找出叛逆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表现,更好地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如果我们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并能针对孩子的不同问题和矛盾,找到恰当的方法去帮助孩子理性应对,就可以实现良好的亲子沟通,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欧阳歌谷(2021.02.01) 孩子在经历叛逆期时,很奇怪,不可理喻,家长怎么做都没用,拿孩子一点办法没有。 24岁,鸡蛋碰上石头 第一“反抗”期反抗 顾名思义就是说一方对另一方不满意,从言行上给予对方有声或者无形的反对。拿到家庭教育中来,就是孩子情绪反作用在家长身上,在家长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张力。 对于2—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经常会看到他们有不听话现象,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有时弄的家长急了,就吼孩子两嗓子。甚至还有性急的家长,在指挥命令无效状态下,给孩子几巴掌,结果弄的孩子哇哇大哭。还有的家长一安排孩子做什么事,孩子马上说不,或者干脆坚持自己的想法,任凭家长怎么讲道理,怎么说劝都无法改变孩子的想法,气急之下的家长不是批评就是干脆暴打一顿。

看到这些现象,我经常会想到:孩子有时像“鸡蛋”,家长抓在手里,任凭你怎么用力,鸡蛋都不会破——家长拿孩子一点办法没有。而有时看到一些家长那种强行想改变孩子的粗暴的作法,我感觉更像“石头”——冰冷、无情、生硬。 追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并不难找出原因: 原因之一:我要表达,我有想法 对于2—4岁左右的孩子,从最初的吱吱呀呀对大人们来说所有点不知所云,到清晰说出来话来想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绝对是一个质的飞跃。这说明宝宝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他们的话有时更倾向于描述所看到眼前的事——尽管有时很“夸张”,有时还会向大人们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和要求——尽管有时无法“兑现”。但是由于宝宝们掌握的字、词汇量很少,无法真实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时一些家长缺乏耐心,又不认真观察,不了解孩子心理特点的家长便会错误理解孩子的本义,孩子本来说向东,家长理解成了向西,这难免让宝宝不满意,甚至闹情绪了。 而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特别是很多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的家长,哪能任凭宝宝们不“听话”呢。这还了得,这不坏了我们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我是你爹你娘,不听话还了得!在劝说无效下,结果是非打既骂,企图逼孩子就范,可是已经有了表达能力的宝宝们,此时已经不再情愿受爸爸或者妈妈“摆布”了。 当一方要求:你必须听我的。另一方却是我要说我的,我要做我的。呵呵,再看,亲子矛盾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吧? 原因之二: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游戏心理 家长们常常会忽略24岁的孩子们有一种游戏心理。当大人们经常制止的事,他们反而会认为很好玩儿。 比如大人说:那个加电的插座很危险,千万别动,当心电着你,可是有的宝宝偏就在家长的提醒下非要关注一下,要么用手去捅一捅,要么用小棍什么的去动一动。还比如,当大人强调:快点吃饭,别磨磨蹭蹭的了,再看宝宝,就在那给你拖拉啊,磨蹭呀。有时气得大人恨不得给两巴掌。可是又怕孩子吃不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有时大人干脆就在孩子身后追着喂饭,弄的一顿饭吃的鸡飞狗跳墙。这样的例子很多,家长们可以环顾四周去观察,在此不多举例了。 原因之三:孩子的“单向思维”不容忽视

青春期孩子叛逆的案例

案例简介: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本周张女士打来电话:“儿子,16岁,高一,成绩退步,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听讲,性格倔强,自尊心强,逆反心理严重,经常和老师顶撞,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在学校常因为头发不符合学校要求,不按时完成作业及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老师的批评,他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与老师顶嘴,坚决不承认错误。对于有的老师说了一些过激的话,那这门课就干脆上课睡觉,不听讲,作业不写。”不知该怎么办? 咨询师分析 该生的行为是青春期以后出现的。原来学习较好。许多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发生的变化是父母没有预料到的,过去和父母的关系很可以,现在对立起来,动他的东西不可以,回来爱呆在自己的房间。在这一时期,亲热的爱抚动作,说教和唠叨会使他们反感,过多的限制和粗暴的指责会激起他们的反抗。他们有的把老师和父母当作敌人,他们的批评和教育当作是和自己过不去。他们要争取自己的权利和独立。经过咨询该孩子逆反的原因: 1、青春期的孩子对老师和父母的反抗,认为是英雄主义。 2、家庭的不良的教养方式:孩子得不到父爱,母亲不了解孩子的内心变化和需要,对孩子简单粗暴,遇到问题是训斥和打骂。 3、个别老师不懂孩子的心理特点,没有处理好孩子所犯的错误。 心理辅导主要从下面几点着手: 1、从小到大,无论生活、学习、交友,妈妈没有一样不干涉的,什么都是他们说了算,,但妈妈不让孩子发表任何意见,感觉没有一点自由。可见,父母过于专制的管教,引起了张某的敌对情绪。家长改变方式方法,多沟通,和风细雨,

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责骂,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尊重孩子的意见。 2、教师:避免直接批评,不要当众批评,保护孩子的自尊,以柔克刚,个别耐心交谈帮助,多发现优点,多鼓励和欣赏。 3、本人的自我调节:心理咨询师辅导,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他交流沟通,让他认识自己,理解老师和父母,慢慢走出逆反的情绪。 4、多阅读伟人科学家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走出心理误区。 辅导效果:孩子逆反心理逐渐消除,情绪平稳,学习进步。

给青春叛逆期孩子的一封信

给我亲爱儿子的一封信 儿子: 你好!老爸这两天在教育你的过程中没能控制住情绪,失手打了你,自己心里一直很沉痛!那天你下了晚自习回来,推开我的房门,你简单的一句:“爸,我错了!”,让爸爸再也控制不情绪,小泪流满面。哭不是为别的,哭是因为爸爸为打了你而自责,为没有尽一个父亲的职责而自责;哭是因为儿子长大了,儿子懂事了,那是激动而又欣慰的泪! 这几天我一直在反思自己,想换一种方式和你交流,这样可能会说的更清楚,让你更明白些,希望我儿能用心去触摸爸爸灵魂深处这份父爱! 儿子,如今你长大了,不想再被父母称为孩子,你希望得到应有的尊重,有时想自己管理自己;而老爸却忽略了这个年龄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目光仅仅还只停留在你的营养发育上、你的吃行冷暖上,你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上,在情感上没能及时和你及时沟通交流,在方法上没能及时跟进完善,在你稍稍出现一些逆反问题的时候,就采取粗暴的方式,动手打了你,这是老爸心痛、内疚的又一个原因。 儿子!你思维敏捷、聪明上进、善良有正义感,相信你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能认知这一点。三岁那年,你就能背记四十多首唐诗;四岁时,你上幼儿园,部队幼儿园条件不好,幼儿园厕所里常有大老鼠出没,有一次,三岁的小老乡欠欠不敢上有厕所,是你壮着胆子送她去,还不停地安慰她。你六岁那年上了一年级,驻地小学修路,驻地百姓家孩子捐5元,你说咱家比他们有钱,你非要捐10元;你四年级时,我们从XX小学转学时,数学老师千不舍万不舍放你离开;在XX,全校仅6个人参加奥数比赛,你仅转校仅三个月

就被选中,在XX小学,班主任多次动员我让你报考“XXX”学校,说你肯定能考上。儿子,你用你的热情和真诚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你的赞誉。这一件件虽然都是小事,但这件件小事,都足以让爸妈引以为骄傲! 儿子,你虽然长大了,但你毕竟才14岁还不到,你和你的同学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期、迷茫期,老爸作为过来人想谈一些我的人生感悟,谈一些我对你的希望和嘱托,如果不对,请你批评。 一、儿子,请你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 儿子,我先给你讲一下爸爸的故事吧。爸爸小时候正处在改期开放的初期,有头脑的人买个青菜手里都会有点零花钱,可爷爷、奶奶都是乡下老实巴交的农村人,自己家种的菜烂在地,他们都不会拿到街上去卖,因为他们觉得见了熟人不好意思,所以那时候家里非常穷。我初中是在XX中学上的,因为当时那里的教学质量相对要好一些。XX离咱们老家有20多里路,每个星期回家一趟,用洗干净的化肥袋子背上一袋子镆,吃上一个星期。每个星期走的时候,你爷爷、奶奶会给我两块线。每天的饭就是吃着干馍,就着镆锅水。好的时候,能花五分钱买上一碗麻糊(咸稀饭),那就是改善生活了。冬天还好,要是到了春天、夏天,馍会干的摔都摔不烂,有的裂开口子,长了好长的毛。那时,往来XX和XX之间有公交车,车票是5毛钱,但我从不舍得坐。去学校的时候,背上一袋子馍太沉,都是你小叔(我的弟弟)骑车子送我,你小叔比我小一岁,当时的他个子还不够高,连自行车跳板都够不着,你小叔就骑在自行车的前杠上骑车, 往来一趟差不多50里路,有时屁股都磨烂。 那时候,因为我的成绩比你小叔成绩好,家里实在供养不起,只能保一

小孩子的叛逆期处理方法

小孩子的叛逆期处理方法 幼儿在某个阶段会表现出很强的违拗意识,这是人的第一个叛逆期. 在7-8岁的时候出现第二个叛逆期. 在13-18的时候出现第三个叛逆期,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青春期. 通常认为的叛逆期就是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小孩很不好管,是最最懵懂的时期,在很多事情中,他们都是,似懂非懂,可偏偏喜欢装的什么都懂似的,因为他们老是喜欢跟别人唱反调尤其是大人(老师跟家长),大人么觉得这样他们就那样,总觉得,按大人们的方法做就很受委屈很不甘心( 觉得凭什么他们说怎样我们就怎样) 他们就是有这种心灵 ..... 所以称之为叛逆!!! 这个阶段的家长要(一)避免两极教育误区家长应辩证看待小孩的青春叛逆期,该阶段是小孩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个性和创造性都恣意升腾,侍机张扬;同时,由于小孩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确引导小孩。但在现实的教育中,一些家长却很容易陷入教育两极分化的误区。误区一:全面打击。有的家长面对小孩的叛逆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小孩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小孩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非打即骂。渐渐地,小孩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小孩”,实际上,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爸爸妈妈交流的大门。误区二:放任自流。在现实中,一些家长面对难教的小孩,在几度管教而无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小孩放任自流。此时,无论小孩的言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小孩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小孩的一生。小孩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以帮助小孩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自主权“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诸如此类的话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建议家长们面对叛逆期的小孩尽量少说这样的话,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已是大人的小孩是不会接受这种命令的口吻的。发言权“考不上大学就去扫马路”等话语,不少家长都对小孩说过,虽然是为了小孩好,但他们的耳朵已经长茧,叛逆期的他们对这些话可以说是“百毒不侵”了。这时家长应少说多听,了解小孩到底在想什么。时间支配权这个时期的小孩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长不要自作主张,将小孩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满满的,要

青春期孩子叛逆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

李锋教育叛逆专题https://www.sodocs.net/doc/2110577334.html,/wtzl/pnzt/青春期孩子叛逆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 许多时候,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缺少的可能不是钱,不是房子,不是环境,而是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这绝对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秘密武器。走进家庭教育,不是为别的,就是要寻找这一“秘密武器”。 -----------------顾晓鸣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 A、家长:“孩子小学时很懂事乖巧,叫她做什么就做什么。自从上了初中后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老说我唠叨,多说一句就厌烦我,摔门而走。这段时间老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把门插上,不知道弄些什么。星期天不吃早饭就被几个男男女女的同学叫走了,问去干什么了,也不说。我为她做了这么多,还不领情。” B、家长:今天早上“战争”终于爆发了,我老公用皮带打了儿子,但儿子的变化,真的伤透了我们的心。这个学期由于成绩的退步,青春期叛逆期脾气的增大,你跟他说什么,他都听不进,真的是软硬不吃。这段时间早上起床要叫好几遍,也没反映,照睡他的觉,今天居然说不去上学了,我听了真是晴空霹雳,心酸呀!养了他14年,今天居然说了这样的话,请大家帮我想想办法,青春期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作为家长我真的很失败。 C、家长:我女儿最近简直疯了,满屋子都是那个歌星的照片,吃饭、走路、甚至睡觉嘴里也唱着那个歌星的歌。家长说一句就跟你急,说两句就不再理你了。真没办法,孩子大了,管不了了,随他去吧。 D、学生张某,上中学后不久父母就发现孩子突然变了,把头发染成了红色,妈妈给卖的衣服也不穿了,自己搞了些新奇怪状的服装。任凭父母怎么说,都摆出一副洋洋得意,不以为然的神情,把家长气的要死。 E、陈某,男,13岁,初一学生。进校时,学习成绩中上,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课堂上,爱插嘴,以显示自己的能力,爱钻牛角尖。 再来看看学生的心声(学生作文) 青春,是一个花季,而我们告别了童年的时光,成为一个个朝气蓬勃的花季少年。 青春,想象中本应是充满活力充满阳光的,而珊珊来迟的青春期却带来了孤单,独立,我们的活力,阳光中多了叛逆。 青春的叛逆是可怕的。 进入青春期的我们,自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渴望自主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渴望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而爸爸妈妈过多的干预和唠叨总会让自己很厌烦,哪怕是爸妈多一句的叮咛,都是一种啰嗦。我们随着年龄长大,心理也在不断变化,心里积攒了好多秘密,想找一个“谁”来诉说,这个“谁”又会是谁?想告诉父母,却又不愿接近,认为他们思想老套,落后,不能够理解我们;想找一个朋友,却又不知道朋友会不会出卖自己,会不会认为自己话多;想写在日记本里,却又担心父母偷窥,虽然法律有明文规定,不许偷看他人隐私,但父母是长辈又是监护人,小小的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自己充满了矛盾,因找不到倾诉的对象,而将自己渐渐封闭,很少与别人交流。往往造成为了一点小事儿冲动,对别人大发脾气,自己也因

孩子叛逆期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许多的青少年甚至是儿童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叛逆行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听家长的话,你让他干啥他越不干啥,偏要和你反着来,一下子和家长的关系变得特别糟糕。面对这些现象,家长该如何疏导与应对呢? 一、多和孩子沟通他感兴趣的事 多创造和孩子沟通的机会,叛逆期的孩子不喜欢太过刻意的谈话,特别是教育式、道理式的、指令式、强制式的谈话,要多融入孩子的世界,在玩与娱乐中和孩子沟通,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和孩子建立一个比较融洽顺畅的沟通氛围,然后再把你的想法融进去。 二、不要极力否定孩子的想法 叛逆期的孩子和父母的想法必定有一些差异,不要一遇到不统一的意见和看法,就极力否定孩子,否则,还没等你说你想说的,沟通的大门已经关上了,如果反复出现几次这样的现象,也许孩子永远都不想和你沟通了。要跟孩子一起心平气和的商议解决双方差异的方法,孩子也有判断能力的。如果双方差异大,父母也别太着急,用耐心和事实慢慢的和孩子进行解释。减少差距,尽量避免过多的冲突。

三、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变化,转变和孩子相处的方式。 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叛逆,家长必须先冷静下来,好好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找出孩子变化的原因。不要以强硬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的反叛。这时候的孩子就像紧绷的橡皮筋,你越是用力,他们的反弹会越加厉害,因此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对孩子的行为不要以暴制暴,这是不可取的。也可以从学校老师或者孩子身边朋友那里打听一下孩子近的反常原因,必须先找到症结所在,才可以慢慢找出化解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叛逆行为,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叛逆行为,家长们也应该找到恰当的处理方法。 晨曦心理咨询师建议家长可以适当放开对孩子的限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无疑使是最重要的那个角色。所以在孩子青春的“叛逆期”里,家长也要时刻关心陪伴,用爱和关怀帮助孩子化解叛逆,顺利的度过这一时期,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给叛逆期孩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孩子: 最近爸爸妈妈和你的关系有些僵,可能当面我们也讲不好,所以爸爸妈妈学着写这一封信,请你耐心看完,有些 什么想法,比如我们写得不对的地方,或者你认为我们应 该怎么做,希望你能告诉农们,写一封信给我们也行。 今天我们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家长与他们的青春期孩子沟 通的方法,我们感到后悔和自责。原来我们与你的关系变 成现在,主要责任是我们。你快15岁了,进入青春期,这 是所有孩子必须经过的成长过程,你的反应是绝大部份孩 子都会有的,现在需要是我们要学习如何去适应你的成长,如何去与你沟通。 孩子,我们尽最大努力照顾和培养你。我们希望你今后 有愉快幸福的一生。我们是平常人,自认为不是那种非常 优秀的家长,我们教育孩子的经验也是从空白开始学习, 随着你的成长而提高。有时我们的水平还落后于你的成长 速度,你还记得吗,比如你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变得 贪玩,拿家里的钱去买校门口的玩具,甚至有一天早上不 肯上学,从校门口跑到旁边的楼顶上。这些变化让我们措 手不及。所以,在关照和教育的过程中,肯定会犯了一些 错误。我们有脾气,有时还很固执、尤其是爸爸,他成长 的家庭子女众多,爷爷奶奶忙丁糊口。根本无暇家庭教育,爸爸从小学开始住校,基本没有家庭教育的一点借鉴。我

们有时也会在坚持我们认为是正确的同时,在感情上伤到 了你,我们请你原谅,我们向你道歉。 现在我们也正在学习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我们 一定会改进与你的沟通方式。每当我们看到一些孩子(就象 羽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亲亲热热,我们就斗常羡慕,就回 想你小时候的美好时光。现在希望我们能亡羊补牢。希望 你也理解我们,看到我们的改变,让我们重新成为幸福和 睦的一家人。 爸爸会尽力改掉易怒的脾气。我们也希望你也学会尽 量控制你的脾气,学会调节情绪。妈妈也多次提醒你一定 要学会控制你的怒气,否则我们非常担心这样今后会让你 吃亏。这样的例子社会上举不胜举,包括你的舅舅也吃过 和老师斗气的亏,受到本可以避免的处分,差点不能入党 不能当高校老师。 说到学习,其实我们也很矛后,中国的教育体制如今 就是这样,我们非常反感但无力改变,心痛你学习的辛苦,但还是要硬着心肠催逼你,让你听了就很烦,我们自已也 觉得哆嗦。就像一个家长说过,“我给你一个快乐的童年, 谁给你一个幸福的人生,诚然,凭你的聪明,考上一所一 般的大学是不难的,但我们看到那些来妈妈单位来应聘的 大学生,就算是三峡大学这所中等水平大学的毕业生,50 多人竞争一个月薪只1200元的岗位,被用人单位象选白菜 一样挑肥选瘦地挑来挑去,我们就替他们心酸。生活不易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子女教育出了问题,不要那么强硬得态度,比如骂孩子,打孩子,赶着孩子纠正、因为这个就是不可能短时间完成得,需要一个过程、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第一、关注孩子得成长过程?处于青春期得孩子为什么会容易发怒,说话也很偏激?因为这个阶段得孩子正处于身体急剧变化得时期,比如男孩子开始长胡须,声音也变粗了,甚至会有遗精得现象;女孩子乳房开始发育,有了月经、这些变化,对于她们来说,往往就是很突然得,假如事先没有准备,她们会惊慌不安,会烦恼,以为自己得身体出了问题,尤其她们不了解别人其实也与她们一样面临同样得烦恼,因而,这种“与众不同”得感觉让她们变得特别敏感,也特别自卑。 作为家长,要很早就告诉孩子这些常识,让孩子能从容应对,情绪上得波动相对也少些。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得孩子瞧一些这方面得书。例如:美国学者詹姆斯·杜布森博士写得:《预备青春期》与《正当青春期》、这两本书家长应该与孩子一道来读。 读完这两本书,家长大致就可以知道青春期得孩子面对哪些困惑,然后,对照自己得孩子来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做。除了孩子自身得困惑外,家长们还应该主动与孩子谈一谈性,谈一谈爱情,告诉孩子一些她需要掌握得科普知识。因为您不谈,孩子也多得就是地方去了解这些信息,比如网络,比如现在很流行得一些校园文学,还有手机短信,不健康得信息多得就是渠道!而这样得来得信息往往会贻误孩子。有得家长可能听说过,现在就

有中学生在网上结婚,而且为数还不少!所以,家长不去争取孩子,网络、影视等传媒就会把孩子争取过去! 第二,培养孩子得自信心 帮您得孩子确定学习目标时,一定要先瞧瞧她得现状与她得潜能,尤其对于那些目前成绩不就是很理想得孩子比较切合实际得办法就是,您可以帮孩子制定一个分阶段得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以她现在得成绩为基点、假如她这次只考了50分,那么,您最好不要期望她一下子可以升到80分或90分,当然这样得奇迹也可能会发生,但不论怎样,我们得期望值不妨低一点,比如说她下次及格了,您就可以奖励了。这样对于孩子得压力小一些,而且当她得成绩大大出乎我们意料地好时,我们可以与孩子一道分享这难得得喜悦!而这,更能增强她得自信心。?第三、给孩子一个笑脸 不要把工作或者工作以外得不愉悦得心情带回家、即使自己在外面多么得不如意,也要记得在进门之前提醒自己:调整好心态,当孩子开门迎接您得时候,给她一个笑脸。这点很重要。让孩子瞧到笑容满面您,其实也减轻了她得心理压力,让她觉得您很容易接近,这样一来,她对您就少了一份戒备心理与抵触情绪,有话也愿意与您说。?青春期得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有倾诉得欲望,家长们最好做一个认真一点得听众,因为这表明您重视她,这种倾听本身就就是对她得一种安慰。否则,她会觉得受到冷落、受到冷落怎么办?到外面去找能安慰她得人。为什么有得小孩子会结交不良少年,会早恋?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根本得一点,就就是缺少家庭得关怀,缺少亲情得温暖。 第四、多陪陪您得孩子?现在得独生子女,都很孤单,缺少玩伴,所以,做父母得就又多了一个任务,陪孩子玩,经常与

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怎么办

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怎么办 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怎么办,一直是家长们面对的教育难题,管的松了怕孩子走上邪路,管的严了亲子关系就紧张,让家长很头疼烦恼。叛逆是青少年成长必然出现的现象,家长要科学对待,来听听晨枫教育对于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怎么办的建议吧。 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怎么办,家长可以这样做: 1、给孩子们更多的自主权 孩子在长大,会寻求自主权,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这是成长的必然现象。家长们要正视这种现象,要给予孩子们更多自主处理事情、解决困难的机会。自己可以“退居二线”,给子女们出谋划策,提供一些成熟的建议,但要把最后的决定权交还给子女。 2、不要怕孩子犯错 每个人都会犯错的,失败乃成功之母,犯错也是一种成长的方式。家长不要怕孩子犯错,孩子们或许会因为自己错误的判断,作出错误的决断,受到一定的挫折和打击,这种失败的经验 对于孩子是宝贵的,他们能够从中汲取到宝贵的人生经验。父母要做的是给孩子做坚强的后盾,避免孩子受到严重的伤害,或者做一些违反道德、违法犯罪的事情。 3、做孩子朋友,降低自身的地位 在面对逆反期的孩子们,不要总是把自己放在父母的角色上,对孩子颐指气使。不妨先降低自身的地位,去做孩子的朋友,像去朋友一样和孩子相处,给予孩子尊重和平等。这样才能能够帮助父母走进孩子的心灵,和孩子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我们父母的“指令”才会真正被孩子所认同和尊重,并起到有效的作用。 4、改变粗暴的管教方式和态度 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秉承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所以很多家长总是喜欢用命令的口吻、“粗暴”的管教方式来处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这极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引来孩子一次次的叛逆和挑战。父母要改变的粗暴的管教方式和态度,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多引导、少批评,尊重孩子的想法。 5、家长要多跟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 家长应该常与孩子沟通,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试着了解彼此,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大人应有的行为与态度中,试着解开束缚,与孩子来个忘年之交,彼此的代沟也会降到最低。青少年也不应把父母排斥在外,结自己一个机会,并试着调适自己的态度与情绪,如果真的无法控制,后来也应该道歉,这样家庭的气氛才不会搞僵了。

家长写给老师的道歉信精选5篇

家长写给老师的道歉信精选5篇 小孩子经常犯错,给老师带来麻烦,该怎么道歉信?下文是精心为大家搜集的家长写给老师的道歉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尊敬的老师:对于今天孩子所犯的错误我们深感愧疚,是我们放弃了与学校老师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配合,放松了对孩子的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我们表示自我检讨。我们支持您今天对孩子的处理意见,今后我们要吸取教训,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尊敬的老师: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以及我们做家长的不理智的行为表示深深的歉意,在此向您说声对不起,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今后我们将积极与老师一起,共同研究思考更加正确的教育方式,指导孩子走上正轨。 尊敬的老师:今天孩子在学校的不礼貌行为,知悉,在对对孩子的不理智行为表示歉意,希望老师不计前嫌,能够宽容的看待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为,给他们一点时间,冷静下来思考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此致敬礼。 尊敬的老师:家长为孩子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感到内疚和难过,同时,为孩子的成长感到担心。 7岁至10岁,是一个个人性格

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孩子已经进入小学阶段,开始学习并掌握一定文化科学知识,逐渐形成独立思维能力。这个时期,孩子还比较好动,不注意控制自己,甚至受同伴、玩伴、电视剧中人物的影响,表现出不遵守课堂纪律,过于表现自我等。在这个关键的成长期,从好的方面看,适当加以引导、教育,可以造就和维系他们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为将来成才打下良好的空间基础;从坏的方面看,可能导致孩子目中无人,肆无忌惮,归入 __人群族类。 知道这个成长时期特点,我们就可以因材施教,一是学校、老师和家长积极配合,通过课内、课外的教育,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例如: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思维难度,让他们知道,将来他们面临的难题比现有所对应的年级知识还要多、还要深。另外,让孩子多参加校内校外的社团活动、知识竞赛和体育比赛,使他们多迎接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的勇气和能力。二是适当进行与之相适应的体罚。 __总理普京认为,没有体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每个学生将来都可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知道“竹子上下都有节”的道理(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语),必须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我们知道,国家行为规范是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不可越雷池半步,否则将会受到制裁。由小到大,我们必须教会学生遵守纪律、违反纪律必将受罚这个受用一生的基本道理。这就是为什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有处罚内容的内在原因。体罚,还可以对学生产生挫折感,让他们不要妄自尊大。

巧妙处理孩子2岁叛逆期

巧妙处理孩子2岁叛逆期 国外的妈妈们当听到孩子对自己说“不”的时候会兴奋地跳起来,因为,她们认为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标志(2岁左右),说明自己的孩子是健康成长的。而孩子唯唯诺诺、百依百顺并不是好现象,长大以后他可能会成为“问题”少年,用制造麻烦代替说“不”。 当听到自己的“小尾巴”对自己说“不”的时候,我们的妈妈不要有受伤或者失败的想法。 孩子的否定行为表明孩子开始产生自主意识,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建立自己的好恶观念,表达个人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表现为孩子对妈妈的话说“不”。虽然孩子有“自我主张”是一件积极的事情,如果妈妈处理不好,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的原因 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学习思考问题,开始形成自己处世的观点,并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这时,身体和动作的发育使他们可以通过动作表示反抗,抵制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虽然,独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但父母不要忘记,两岁左右的孩子还太小,不知道行为的后果,不能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因此,除了保护好孩子的安全外,父母还应教他们学习考虑他人的感受,重要的事情一定得和父母商量。 二、怎样的反抗表现是“正常”的 在孩子独立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以下种种事情: 1、拒绝父母的要求; 2、和父母唱反调; 3、不理睬父母; 4、不要父母搂抱,不和父母亲热; 5、不呆在父母身边,从父母身边跑开。 从孩子一岁开始,这些事情就时有发生,在两岁左右更加频繁和激烈。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功能没有发育完善,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思,因此不能完全执行父母的意思,而且,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所以,在父母会感觉,孩子是和故意他们对着干。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类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类 孩子进入初中后,开始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而现实是一方面他们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因此逐渐进入逆反期。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不厌其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从而产生反抗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逆反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 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结果造成孩子的对抗情绪。 专家建议,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父母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父母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 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这话不假。上了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叛逆是由青春期孩子的成长规律决定的,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不叛逆反而是不正常的。 01

孩子叛逆期家长应做好七步

孩子叛逆期家长应做好七步 中学生的教育,是一个很大的题目。特别是孩子青春期教育,许多家长问:有什么好办法?有什么灵丹妙药? 今天,老师通过以下七大原则想告诉各位家长,孩子进入青春期并不可怕。坚持这七大原则,你会发现和孩子相处真的很简单。 第一条原则:父母以身作则 这是老生常谈,但是还要谈。子女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 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如果父母亲自己平常言行起坐,不能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自然无法要求子女,父母亲的话也就没有权威。 中国父母对子女最普通的要求是,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如果你在城市家庭做调查,绝大部分好学上进学生,都出在家庭的父母本身热爱学习。 这不是说父母一定要天天读书。学习可以是各种不同的文化爱好,热爱戏剧、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历史、热爱科技等等,父母和父母的朋友圈子都有爱好、有文化品位和追求,子女就比较能够发展起上进心。 第二个原则是:家长要学会保护子女。

在处理子女教育问题上,有两个错误的倾向,或者是完全偏袒子女,不信任学校和教师;另一个是完全信任学校,信任老师,不信任自己的子女。 现在的孩子即是小皇帝,也是小奴隶。在学校里压力很大,学业压力、考试焦虑、人际关系压力、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压力,不可能个个同学都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实际上大部分同学是学习一般的学生。 到初中以后,少男少女还有体相烦恼压力,体相烦恼,对自己的长相很在乎,对同学的评价很敏感,还有生理和身体迅速发育带来的种种困惑与烦恼,等等。 第三个原则:忌唠叨,会倾听,与子女平等交流 父母和子女之间总会有所谓代沟的。 在初中到高中阶段,是子女容易产生叛逆的一个阶段、逆反的一个阶段。 子女生理发育迅速,长成半个大人,个头与父母差不多,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从各种媒体接受了很多信息,有自己的主见,但也常常过分地自以为是。

给叛逆期孩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孩子: 最近爸爸妈妈和你的关系有些僵,可能当面我们也讲不好,所以爸爸妈妈学着写这一封信,请你耐心看完,有些什么想法,比如我们写得不对的地方,或者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希望你能告诉我们,写一封信给我们也行。 今天我们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家长与他们的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方法,我们感到后悔和自责,原来我们与你的关系变成现在,主要责任是我们。你快15岁了,进入青春期,这是所有孩子必须经过的成长过程,你的反应是绝大部份孩子都会有的,现在需要是我们要学习如何去适应你的成长,如何去与你沟通。 孩子,我们尽最大努力照顾和培养你。我们希望你今后有愉快幸福的一生。我们是平常人,自认为不是那种非常优秀的家长,我们教育孩子的经验也是从空白开始学习,随着你的成长而提高,有时我们的水平还落后于你的成长速度,你还记得吗,比如你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变得贪玩,拿家里的钱去买校门口的玩具,甚至有一天早上不肯上学,从校门口跑到旁边的楼顶上。这些变化,让我们措手不及。所以,在关照和教育的过程中,肯定会犯了一些错误。我们有脾气,有时还很固执、尤其是爸爸,他成长的家庭子女众多,爷爷奶奶忙于糊口,根本无暇家庭教育,爸爸从小学开始住校,基本没有家庭教育的一点借鉴。我们有时也会在坚持我们认为是正确的同时,在感情上伤到了你,我们请你原谅,我们向你道歉。 现在我们也正在学习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我们一定会改进与你的沟通方式。每当我们看到一些孩子(就象羽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亲亲热热,我们就非常羡慕,就回想你小时候的美好时光。现在希望我们能亡羊补牢。希望你也理解我们,看到我们的改变,让我们重新成为幸福和睦的一家人。 爸爸会尽力改掉易怒的脾气。我们也希望你也学会尽量控制你的脾气,学会调节情绪。妈妈也多次提醒你一定要学会控制你的怒气,否则我们非常担心这样今后会让你吃亏。这样的例子社会上举不胜举,包括你的舅舅也吃过和老师斗气的亏,受到本可以避免的处分,差点不能入党不能当高校老师。 说到学习,其实我们也很矛盾,中国的教育体制如今就是这样,我们非常反感但无力改变,心痛你学习的辛苦,但还是要硬着心肠催逼你,让你听了就很烦,我们自已也觉得啰嗦。就象一个家长说过,“我给你一个快乐的童年,谁给你一个幸福的人生!”,诚然,凭你的聪明,考上一所一般的大学是不难的,但我们看到那些来妈妈单位来应聘的大学生,就算是三峡大学这所中等水平大学的毕业生,50多人竞争一个月薪只1200元的岗位,被用人单位象选白菜一样挑肥选瘦地挑来挑去,我们就替他们心酸。生活不易啊。同时我们也看到好大学毕业的有能力的人,过着稳定、体面、有前途的生活。有时我们也无可奈何地自我安慰:每个人过什么样的人生是命中注定。但是你是我们最亲最爱的孩子,我们多么希望你今后的生活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所以在学习上我们恨不得将所有的好经验教给你,替你找出学习中的不足让你去修正改进,有些学习上的事情反复讲,现在想是有些啰嗦,希望你能体谅我们的心情,不过我们现在也在改正,你看现在学习上的事情我们知道你嫌我们讲得太多,我们现在讲得少了,不是不愿意讲了,而是忍着不敢讲了(虽然我们心里还是着急)。好多生活上的细节我们也管得少了,也应该少管了。希望你在逐渐脱离父母管教的同时,在学习上

叛逆期的孩子放弃学业怎么办

叛逆期的孩子放弃学业怎么办 孩子厌学判逆有轻和重之分,轻的孩子厌学判逆是一切正常的反映,难以避免;重的孩子厌学判逆则会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趋势,务必造成重视。叛逆期的孩子放弃学业怎么办? 1、家长要协助孩子对事情造成自学能力。 可以用感情鼓励法、自身发觉法、探讨分析法、实践活动操作方法等都能使孩子造成巨大的自学能力。孔子曰:“知之者比不上好之者,好之者比不上乐之者。”对每一个一切正常的孩子而言,规定学习培训原本便是一种必须,但学习培训枯燥乏味,必定压抑感孩子的求真冲动,伤害到孩子的学习培训主动性。 2、家长要更改不合理的教育理念。 孩子假如常常挨父母的责骂和处罚,就会造成厌学情绪。家长应当为孩子造就溫暖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摆脱厌学情绪很重要的一点是开展心里健康文化教育,家长让孩子了解到自身并不是各层面都差。 3、用赏析而不是苛刻的目光去看看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放弃学业怎么办?假如父母能从各个领域器重孩子,而不是严厉打击和抵触得话,孩子的信心就会提升,能感受到父母的接纳和认同,亲子沟通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进。

4、释放出来孩子本性,让孩子情绪释放压力。 如今孩子还小,喜爱玩。你需要陪孩子一起玩,在玩的全过程中具体指导他写作业,跟孩子讲话心态要柔和,无论他犯错什么都不要对他闹脾气,那样你才可以变成他的盆友,他也会想要听您得话。十分关键的是,看待孩子一定要细心。 5.以公平重视的盆友式的方法与孩子沟通交流。 常常要想指责、斥责孩子的情况下,先想一想:我这话说出来,孩子会有哪些体会?是否会损害孩子?孩子能接纳吗? 针对以前给孩子导致的损害,家长要有胆量向孩子认错并真心实意致歉,那样一方面家长与孩子的心以贴得更近,另一方面家长的楷模功效也有益于孩子认清和纠正自身的缺点。叛逆期的孩子放弃学业怎么办 作为父母,一定要为孩子的未来承担责任。文化教育时刚柔相济,留意具体方法,细心仔细,孩子的发展也会一帆风顺的。 11年来在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帮助指导下,按家庭教育的道法术的结合,成功帮助近5000个孩子重新回到学校上课。

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原因

当今的青少年,往往虽未进入社会,但却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距离,表现出一种不适应,常常处于一种困惑的矛盾胶着状态。孩子不知道叛逆的危害,父母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叛逆的孩子,下面我们给找一下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年龄与生理条件。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老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同时,也和青少年知识经验不足以及思维的片面性有关。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特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他们不久之前毕竟还是小孩,许多家长、教师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青少年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青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第二,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时期,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在认知问题上,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认识。同时,许多青少年,由于他们的学习目的不同、需要不同、动机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每个人内部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青少年在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社会所要求的行动上来。因而极易产生叛逆心理。 第三,好奇心的驱使。青少年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你越禁止,我越要干。禁止的事物带有神秘色彩,引起猜疑推测,所以寻根究底,小作尝试。 第四,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质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固执已见,走向极端。这些青少年往往自尊心、虚荣心很强,但却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把教育者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损伤。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上,出现了在口头上加以回驳,在行动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 第五,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青少年的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跃进式地大幅度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审美需要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与阻碍,从而产生难以自解的挫折感。挫折和心理冲突是人的心理发展过程的必然,由于各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反映出来的强度大小也不尽相同。纳川教育总结,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正确对待一切事物,比较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有能力把自己心理冲突的频率减弱,保持正常平静的心理状态。然而,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有时难于正确对待一切事物,调节不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能力把心理冲突平息下来。结果,挫折所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不断扩大,反控制情绪膨胀,“逆反心理”就会随之而来。 第六,过分强调自我,偏激和片面地看问题。因为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做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批判态度。当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面对孩子叛逆期很多家长处理不当

面对孩子叛逆期,很多家长处理不当! 面对孩子叛逆期,很多家长的处理方法其实是有欠妥当的,那么,到底家长应该如何处理才比较稳妥呢? 抚养孩子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在途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而叛逆期也许是路上的一座高山了。 孩子叛逆,是让父母们最头疼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当孩子总说“不”,当孩子对我们的所有要求都顽强抵抗时,当我们对孩子无计可施时,我们通常脱口而出:“这个孩子太叛逆了! 有人说孩子的叛逆期有两个,有人说三个。管它有几个,我们又不是拿来作研究的。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区分自己的需求、孩子的需求、孩子成长的需求。只有区分清楚这三者,才能设立明确的目标,才能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也才能让这三个需求变成一致。 所以,学姐从孩子生理成长角度: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的一些案例,来为各位家长们见招拆招。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搞懂“叛逆行为”和“叛逆期”的不同之处:

在不同年龄段,孩子会表现出不同的“叛逆行为”,但这并不代表孩子处于叛逆期。 比如,六七岁的孩子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往往会变成“为什么”先生——不停地问“为什么”,并且一副“你不说个清楚,我就不照着做”的架势。当父母们无法回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时,就会觉得孩子像小魔头一样难缠。 但实际上,这些行为只是一种独立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这时,他们显得比任何一个时期都强调自己的意见和价值,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尊重。 而“叛逆期”是指成长到一定阶段时,孩子会快速集中地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和能力,并且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抗衡,显示自己的价值。但他们往往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低估别人的力量,这些特点和表现,需要父母客观地认识和对待。 青少年期 渴望获得尊重的小大人 9岁也就是处于三四年级的孩子,会出现更多的“叛逆行为”。在经历过幼儿时代的敏感期后,这是他们再次强调“自己”的开始。 这个阶段,孩子对于自己的隐私、权利、意见都非常敏感。父母们发现孩子们会突然锁门,会要求父母进自己的房间要先敲门,会开始注意外形,会不愿意透露好朋友的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