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医学化学讲稿8

医学化学讲稿8

医学化学讲稿8
医学化学讲稿8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第9周第1页

实验:用pH计测定缓冲溶液的pH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原理。

2、学会用pH计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

二、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pH计(亦称酸度计),型号较多,结构各异,常用的有刻度指针显示和数字显示两种,但它们的原理相同,操作类似。本实验以25型pH计为例,若使用其他型号pH计时,详见仪器操作说明。

25型pH计的外形见图1所示。由图可见,电极安装在pH计右侧的金属架上,安装程序如下:(1)放下电极架使托盘(1)与实验台面接触,并用螺丝(5)固定,移动电极夹(6)至电极架的顶端。

(2)取下甘汞电极的橡皮帽,将其上端夹入电极夹的大孔中,而将玻璃电极的上端夹入小孔中,并使甘汞电极连在它的接线柱(10)上(222型甘汞电极无导线可不接,因为电极架与接线柱在仪器内部是接通的),使玻璃电极的插头全部插入其插座(8)中。

图125型pH计

1、托盘

2、待测液

3、玻璃电极

4、甘汞电极

5、螺丝

6、电极夹

7、电极架

8、玻璃电极插座9、读数开关10、甘汞电极接线柱11电表12、电源开关

13、指示灯14、温度补偿器15、定位调节器16、电源插头

17、范围选择器18、零点调节器19、pH-mV选择开关

3、校正

(1)将电源插头(16)接电源,开启电源开关(12),指示灯(13)发亮,预热5分钟,取小烧杯注入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即标准pH溶液)至半满,置于托盘上,缓缓移下电极夹,使电极的下端浸入溶液的中部,轻轻摇动烧杯,使电极接触的溶液均匀,注意在下移电极夹和摇动烧杯时,勿使玻璃球与烧杯接触,更不允许碰撞。

(2)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若溶液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较长,可以室温作为测定时的温度),然后调节温度补偿器(14)至所测温度。

(3)先将pH-mV(19)选择开关拨向pH档,并把范围选择器(17)拨向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pH值的范围(7-0)。在使读数开关(9)在弹起的位置(此时仪器与电极不同,而是内部接触),调节零点调节器(18)使指针在7的位置。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第9周第2页(4)按下读数开关并略加转动,使其固定在按下的位置(此时仪器与电极接通)。旋转定位调节器(15),使电表(11)的指针读数恰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pH值一致(在室温下,通常为4.01)。放开读数开关,再检查零点(看指针是否还在7处)。必要时重调“零点”及“定位”。

(5)放开读数开关,取出电极,用蒸馏水洗电极,必要时用质地软的滤纸轻靠电极,吸去电极上的水,或吸取少量待测溶液冲洗亦可。

三、实验方法和实验后处理

1、缓冲溶液的制备

取小烧杯3个,标上号数,用吸量管按下表所列的体积量取0.10mol·L-1HAc和0.10mol·L-1NaAc 溶液,搅匀盖好,待测。

烧杯编号

试剂量

123

0.10mol·L-1HAc 0.10mol·L-1NaAc 18

2

10

10

2

18

理论(计算)pH值

2、缓冲溶液pH值的测定

(1)将电极浸入盛有1号待测缓冲溶液的烧杯中,轻轻摇动,使溶液均匀。

(2)测量待测缓冲溶液的温度,最好是调节待测溶液的温度与标准pH溶液温度一致,否则可调节温度补偿器至所测温度。如果电表指示针偏离7,可用零点调节器调至7。注意切勿旋动定位调节器。

(3)按下读数开关,电表指针所指读数即为欲测溶液的pH值。如指针指向刻度以外,用改变范围选择器所指的范围,然后再行测定。

(4)测定后将读数开关放开,并洗净电极。

依上述方法测定2号和3号待测缓冲溶液的pH值。

3、实验后处理

(1)将范围选择器拨向零,关闭电源开关,拔下电源插头。

(2)用蒸馏水洗净电极,取下甘汞电极,戴上橡皮帽,放回盒中;玻璃电极仍浸于清洁的蒸馏水中。

(3)倾去溶液,洗净容器,将桌面擦干净,请教师检查后,离开实验室。

四、学生分组实验(教师作巡视指导)

五、布置实验报告(指导学生书写实验报告)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最新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20141407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标准与GB18218—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魏利军、刘骥、多英全、师立晨、高进东、孙猛、于立见、张海峰、杨春笋、彭湘潍。 本标准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二次修订。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化学演讲稿.doc

化学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展师表风采,树师德风范》。站在这里,我很骄傲,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望着大家,我很自豪,因为我和你们一样,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师,这是个多么温馨的名字啊!古往今来,无数的哲人、诗人饱含深情地歌颂教师,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无私奉献的蜡烛,虽生活清贫但精神富有;虽工作平凡,但事业崇高。 的确,我们选择了教师的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意味着无止境的付出和牺牲,意味着放弃荣华富贵和高官厚禄,意味着蜡烛般的毁灭和粉笔般的磨损.但是,孩子那灿烂天真的笑脸是天底下最美丽迷人的图画,教室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是世界上最美妙动听的音乐,为了挚爱的教育事业和全体学生,我们付出了全部心血,于是我们成了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记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如此,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能和同学心贴心. 从教以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付出爱的过程是美好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几何时,我也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半夜找

不到学生而心焦如焚,曾为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和同学及亲朋好友比起来,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而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看到学生改正缺点,重新做人时;当听到他们骄傲的谈起”我们老师……”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努力,班级取得好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便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会有爱的回报.这时又燃起了工作热情,又充满了事业的执着,再忙再累也心肝情愿了.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这是教师职业鲜明的旗帜!新课改的浪潮把我们教师推向了历史的又一个巅峰。机遇在我们手中,挑战在我们面前,此时此刻,我们民族的教育事业不单单需要我们有满腔赤诚,一身正气,它还需要我们勇于开拓,大胆改革,学习不断,创新不停。 教师形象是教师智慧与才能的升华!教师形象是教师人格与价值的象征,让我们做一个无私奉献、品德高尚的教师;做一个创新型、全能型,现代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生活的这个伟大的时代,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称号! 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用自己的爱心去创造美好的未来,爱我所爱,无悔青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 镁条燃烧 (1)现象:①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2)结论: 镁+氧气 氧化镁 Mg O 2 MgO 2、 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 )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 2 H 2 3、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铜 +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 2SO 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一、从问题开始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一、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 试管 酒精灯 烧杯 锥形瓶 水槽 点燃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氧化工艺作业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 氧化工艺作业试题 一、填空题 1.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分为甲、乙两大类。 2.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分为三种: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和分离储存。 3.典型的化学反应主要有氧化还原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烷基化等。 4.在使用化学品的工作场所吸烟,除可能造成火灾和爆炸,还可能中毒。 5.爆炸品储存仓库一般库温控制在 15—30摄氏度为宜,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 65%-75%。 6.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来调节温湿度。 7.为防止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品发生燃烧或爆炸,动火检修前应对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品置换、吹扫、清洗。 8.毒害品根据毒性的强弱不同,分为剧毒品、有毒品、有害品。 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共八章 102 条。 10.呼吸防护用品主要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 11.三大公害是指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12. 工程技术措施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主要有以下方法治理粉尘: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 13. 单位临时需要购买剧毒化学品的凭准购证购买;生产、科研、医疗等单位经常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凭购买凭证购买。 14. 在发生重大化学事故,可能对厂区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企业在最高建筑物上应设立“风向标”。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必须根据不同事故,做出具体规定,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 15. 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危险化学品,其包装应该采取避光措施。 16.个人不得购买农药、灭鼠药、灭虫药以外的剧毒化学品。 17.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 42V 、 36V 、 24V 、 12 V 、 6V 。 1 / 12

最新医学生物化学复习大纲

医学生物化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考核内容】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第三节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考核要求】 1.掌握蛋白质的重要生理功能。 2.掌握蛋白质的含氮量及其与蛋白质定量关系;基本结构单位——是20种L、α-氨 基酸,熟悉酸性、碱性、含硫、含羟基及含芳香族氨基酸的名称。 3.掌握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熟悉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两性解离及等电点;高分子性质(蛋白质的稳定因 素――表面电荷和水化膜);沉淀的概念及其方式;变性的概念及其方式;这些理化性质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核酸化学 【考核内容】 第一节核酸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核酸的化学组成 第三节 DNA的分子结构 第四节RNA的分子结构 第五节核酸的理化性质 【考核要求】 1.熟悉核酸的分类、细胞分布及其生物学功能。 2.核酸的分子组成:熟悉核酸的、平均磷含量及其与核酸定量之间的关系。核苷酸、核 苷和碱基的基本概念。熟记常见核苷酸的缩写符号。掌握两类核酸(DNA与RNA)分子组成的异同。熟悉体内重要的环核苷酸——cAMP和cGMP。 3.核酸的分子结构:掌握多核苷酸链中单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磷酸二酯键及多核 苷酸链的方向性。掌握DNA二级结构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碱基配对规律;了解DNA的三级结构——核小体。熟悉rRNA、mRNA和tRNA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熟悉tRNA二级结构特点——三叶草形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4.核酸的理化性质:掌握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DNA变性、Tm、高色效应、复性及杂 交等概念。 第三章酶 【考核内容】 第一节、酶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酶的结构与功能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的生产实际有液氨储存区一个单元。对本公司搬运、使用或储存的液氨、乙炔等危险物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1、重大危险源辨识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我厂的危险源为单一品种液氨,存量14.2吨大于临界量10吨即

q>Q,所以我厂的液氨站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式: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取值表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质的①组成和结构;②性质和变化规律; 2、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如:燃烧、腐蚀、生锈、酿酒、酿醋、食物腐烂(变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燃烧引起的爆炸等。 (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解、结晶、挥发、粉碎、变形、压强增大引起的爆炸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腐蚀性等。 (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凝固点、着火点、溶解性、导电导热性等。 4、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变化是一个过程,而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在语言描述上,性质通常用“能、 可以、会、容易、是、具有”等词描述。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实验观察的内容: 变化前: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 变化中:观察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是否变化、是否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药品取用的原则: 三不原则:不闻药品气味;不尝药品味道;不能用手触摸药品。 节约原则:按实验规定用量取药,不要浪费。若没说明,应取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剩药处理原则: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意丢掉,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3、基本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药品的取用: (1)块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粉末状固体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的取用:①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液污染; 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标签; ③瓶口紧靠试管口,防止药液溅出浪费。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 (1)给固体加热:①加热前先预热,使试管受热均匀,防止试管破裂;

危险化学品十六种安全作业终审稿)

危险化学品十六种安全 作业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危险化学品十六种安全作业: 指从事危险化工工艺过程操作及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维修、维护的作业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作 指光气合成以及厂内光气储存、输送和使用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一氧化碳与氯气反应得到光气,光气合成双光气、三光气,采用光气作单体合成聚碳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制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制备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2.氯碱电解工艺作业 指氯化钠和氯化钾电解、液氯储存和充装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氯化钠(食盐)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钠、氢气,氯化钾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钾、氢气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3.氯化工艺作业 指液氯储存、气化和氯化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取代氯化,加成氯化,氧氯化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4.硝化工艺作业 指硝化反应、精馏分离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直接硝化法,间接硝化法,亚硝化法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指压缩、氨合成反应、液氨储存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节能氨五工艺法(amv),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法、凯洛格法,甲醇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醇法,纯碱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碱法,采用变换催化剂、氧化锌脱硫剂和甲烷催化剂的“三催化”气体净化法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6.裂解(裂化)工艺作业 指石油系的烃类原料裂解(裂化)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热裂解制烯烃工艺,重油催化裂化制汽油、柴油、丙烯、丁烯,乙苯裂解制苯乙烯,二氟一氯甲烷(hcfc-22)热裂解制得四氟乙烯(tfe),二氟一氯乙烷(hcfc-142b)热裂解制得偏氟乙烯(vdf),四氟乙烯和八氟环丁烷热裂解制得六氟乙烯(hfp)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7.氟化工艺作业 指氟化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直接氟化,金属氟化物或氟化氢气体氟化,置换氟化以及其他氟化物的制备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8.加氢工艺作业 指加氢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不饱和炔烃、烯烃的三键和双键加氢,芳烃加氢,含氧化合物加氢,含氮化合物加氢以及油品加氢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医学生物化学重点总结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蛋白质分子组成 一、组成元素: N为特征性元素,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16%.———--测生物样品蛋白质含量:样品含氮量×6.25 二、氨基酸 1。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除脯氨酸外属L—α-氨基酸,除了甘氨酸其他氨基酸的α—碳原子都是手性碳原子。 2。分类:(1)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甘、丙、缬、亮、异亮、苯、脯,甲硫。(2)极性中性氨基酸:色、丝、酪、半胱、苏、天冬酰胺、谷氨酰胺。(3)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4)(重)碱性氨基酸: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三、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两性电解质,兼性离子静电荷+1 0 —1 PH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20140331发布20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标准与GB18218—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魏利军、刘骥、多英全、师立晨、高进东、孙猛、于立见、张海峰、杨春笋、彭湘潍。 本标准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二次修订。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GB20592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3.2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十六种安全作业

危险化学品十六种安全作业: 指从事危险化工工艺过程操作及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维修、维护的作业 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作 指光气合成以及厂内光气储存、输送和使用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一氧化碳与氯气反应得到光气,光气合成双光气、三光气,采用光气作单体合成聚碳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制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制备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2.氯碱电解工艺作业 指氯化钠和氯化钾电解、液氯储存和充装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氯化钠(食盐)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钠、氢气,氯化钾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钾、氢气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3.氯化工艺作业 指液氯储存、气化和氯化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取代氯化,加成氯化,氧氯化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4.硝化工艺作业 指硝化反应、精馏分离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直接硝化法,间接硝化法,亚硝化法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5.合成氨工艺作业 指压缩、氨合成反应、液氨储存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节能氨五工艺法(amv),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法、凯洛格法,甲醇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醇法,纯碱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碱法,采用变换催化剂、氧化锌脱硫剂和甲烷催化剂的“三催化”气体净化法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6.裂解(裂化)工艺作业

指石油系的烃类原料裂解(裂化)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热裂解制烯烃工艺,重油催化裂化制汽油、柴油、丙烯、丁烯,乙苯裂解制苯乙烯,二氟一氯甲烷(hcfc-22)热裂解制得四氟乙烯(tfe),二氟一氯乙烷(hcfc-142b)热裂解制得偏氟乙烯(vdf),四氟乙烯和八氟环丁烷热裂解制得六氟乙烯(hfp)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7.氟化工艺作业 指氟化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直接氟化,金属氟化物或氟化氢气体氟化,置换氟化以及其他氟化物的制备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8.加氢工艺作业 指加氢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不饱和炔烃、烯烃的三键和双键加氢,芳烃加氢,含氧化合物加氢,含氮化合物加氢以及油品加氢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重氮化工艺作业 指重氮化反应、重氮盐后处理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顺法、反加法、亚硝酰硫酸法、硫酸铜触媒法以及盐析法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10.氧化工艺作业 指氧化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甲醇氧化制备甲醛,对二甲苯氧化制备对苯二甲酸,异丙苯经氧化-酸解联产苯酚和丙酮,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天然气氧化制乙炔,丁烯、丁烷、c4馏分或苯的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邻二甲苯或萘的氧化制备邻苯二甲酸酐,均四甲苯的氧化制备均苯四甲酸二酐,苊的氧化制1,8-萘二甲酸酐,3-甲基吡啶氧化制3-吡啶甲酸(烟酸),4-甲基吡啶氧化制4-吡啶甲酸(异烟酸),2-乙基已醇(异辛醇)氧化制备2-乙基己酸(异辛酸),对氯甲苯氧化制备对氯苯甲醛和对氯苯甲酸,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苯甲酸,对硝基甲苯氧化制备对硝基苯甲酸,环十二醇/酮混合物的开环氧化制备十二碳二酸,环己

最新电大-医学生物化学

电大 01任务_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酶化学修饰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 A. 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B. 乙酰化与去乙酰化 C.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D. 聚合与解聚 E. 酶蛋白与cAMP结合和解离 2. 下列脱氧核苷酸不存在于DNA中的是() A. dGMP B. dAMP C. dCMP D. dTMP E. dUMP 3. 下列关于ATP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含五碳糖 B. 含嘧啶碱 C. 含有三分子磷酸 D. 含有二个高能键 E. 是体内能量的直接供应者 4. 氰化物是剧毒物,使人中毒致死的原因是( ) A. 与肌红蛋白中二价铁结合,使之不能储氧 B. 与Cytb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 C. 与Cytc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 D. 与Cytaa3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激活氧 5. 下列描述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的是( ) A. A+C=G+T B. T=G C. A=C D. C+G=A+T E. A=G 6. 以下辅酶或辅基含维生素PP的是()。 A. FAD和FMN B. NAD+和FAD C. TPP 和 CoA

D. NAD+和NADP+ E. FH4和TPP 7. 一氧化碳是呼吸链的阻断剂,被抑制的递氢体或递电子体是( )。 A. 黄素酶 B. 辅酶Q C. 细胞色素c D. 细胞色素aa3 E. 细胞色素b 8. 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 ) A. 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 B. 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C. 酶原是一般蛋白质 D. 缺乏辅酶或辅基 E. 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9. 下列属于蛋白质变性和DNA变性的共同点是( ) A. 生物学活性丧失 B. 易回复天然状态 C. 易溶于水 D. 结构紧密 E. 形成超螺旋结构 10. 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有的酶都含有辅酶或辅基 B. 都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C. 所有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 D. 都能增大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加速反应的进行 E. 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 11. 有关cAM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AMP是环化的二核苷酸 B. cAMP是由ADP在酶催化下生成的 C. cAMP是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 D. cAMP是2',5'环化腺苷酸 E. cAMP是体内的一种供能物质 12. 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有( ) A. 分子中的3',5'-磷酸二酯键 B.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C. 肽键 D. 盐键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完整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辨识G B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20592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危险化学品dangerous chemicals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单元unit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辨识依据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表1和表2。 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a) 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 b) 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表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

药物化学讲稿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按治疗的疾病或药物作用分类。主要有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镇痛药和中枢兴奋药。这些药物对中枢神经活动分别起到抑制或兴奋的作用,用于治疗相关的疾病。 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发展历史中,有三位科学家在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三位科学家分别在2000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G?teborg University Rockefeller University Columbia University G?teborg, Sweden New Y ork, NY, USA New Y ork, NY, USA 1923 - 1925 - 1929 - 第一节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s 镇静药和催眠药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此类药物,在使用小剂量的时候,对中枢神经系统仅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可消除患者的紧张和不安,患者仍能保持清醒的精神活动和自如的运动机制;使用中等剂量时则可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 镇静催眠药的研究历史: 1、很早发现乙醇,鸦片等有镇静、催眠作用。 2、早年无机溴化物曾用作镇静药,但易产生毒副反应,而且溴离子在体内有积蓄作用。 3、不久被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所代替。 4、其后又相继出现了三聚乙醛、索佛那(Sulfonal)及氨基甲酸乙酯等。 5、1903年费希尔(Fischer)等确证了巴比妥类的药效后,相继合成了一系列巴比妥类药物。 6、20世纪60年代以后,苯二氮卓药物问世,成瘾性小,安全范围大,逐渐替代了巴比妥类药物。 7、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新型结构的唑吡坦,在发达国家成了主要使用的镇静催眠药物。

【人教版八下册英语单词表】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试题答案

【人教版八下册英语单词表】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试题答案 【--入党申请书提纲】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分享了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试题及答案给大家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以下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活性炭放进冰箱内除去异味 B.被蚊子叮咬后涂抹肥皂水 C.用醋酸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D.食品放置一段时间以后变质了 2.科学饮食是健康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⑴维生素和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⑵豆腐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⑶锌、硒等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⑷骨头汤中含有钙元素,青少年应经常食用以防患佝

偻病 ⑸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A.(1)(2)(4) B.(2)(4)(5) C. (1)(3)(4) D. (1)(2)(4)(5) 3.右图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氯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均可分 D.能助燃的物质不仅只有氧气,氯气也可以支持氢气的燃烧 4.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对一些知识归纳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现象与解释: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B.家庭卫生与相关原理:水中加入洗洁精去油污——溶解油污 C.实验操作与安全:稀释浓硫酸——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D.环境问题与相关物质:温室效应——CO2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固体遇稀盐酸有气泡放出,则固体可能含碳酸根 B.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一种营养素 C.合金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耐腐蚀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危险化学品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附件1: 危险化学品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 基本要求 1.1本规定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设备检维修中的动火作业。 1.2 本规定所称动火作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以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主要包括: a)各种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 b)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火炉、电炉等明火作业。 c)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破拆地面等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 d)生产装置和罐区联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和电动工具。 e)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作业。 1.3 本规定所称易燃易爆场所,是指GB50016、GB50160、GB50074中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乙类区域的场所。 1.4 动火作业涉及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安全作业证。 2 分工与职责 2.1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是动火作业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方案及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2.2 企业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审核吹扫、处理方案(含盲板图);组织现场盲板加、拆的检查确认工作;督促、协调动火及作业环境气体采样分析工作。 2.3 企业设备(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审核安全作业方案,督促和检查施工单位制定施工方案,落实专业安全措施;负责组织、协调盲板加、拆工作,参与现场盲板的检查确认;负责组织、协调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4 动火作业部位所在单位,负责制定动火作业方案及工艺吹扫处理方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负责作业现场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安全监护等工作。 2.5 动火作业人职责 2.5.1 动火作业人应持有有效的本工种作业证。 2.5.2 动火作业人应严格执行“三不动火”原则,即没有经批准的《动火安全作业证》(见附件1)不动火,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对不符合要求的,有权拒绝动火。 2.6 动火监护人职责 2.6.1 动火监护人应有岗位操作合格证;了解动火区域或岗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有处理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6.2 应参加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的监护人培训班,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管理部门发放的《监护人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2.6.3 在接到《动火安全作业证》后,监护人应在安全技术人员和基层单位负责人的指导下,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检查动火现场情况。监护人应佩戴明显标志,动火过程中不得离开现场,确需离开时,应收回《动火安全作业证》,暂停动火作业。动火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2.6.4 发现动火部位与《动火安全作业证》不相符合,或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有权制止动火;当动火出现异常情况时,有权停止动火;对不执行“三不动火”又不听劝阻时,有权收回《动火安全作业证》,立即停止动火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动火作业负责人的职责、动火部位负责人的职责、动火分析人的职责、动火作业审批人的职责可结合本企业管理实际及参照AQ3022-2008的相关内容补充制定。 3 动火作业分级 3.1 固定动火区外的动火作业一般分为特殊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三个级别。遇节日、假日、夜间或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即在原定动火级别的基础升高一级。 3.2 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

GB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GB18218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适用范围中明确厂外运输不包括在辨识范围内[见第1章d),2009年版的第1章d)]; ——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见3.1、3.4,2009年版的3.1、3.4); ——增加了混合物的定义(见3.7); ——修改了重大危险源分类,分为生产单元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重大危险源(见4.1.1,2009年版的4.1.1); ——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名称(见表1,2009年版的表1); ——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分类方法(见4.1.2,2009年版的4.1.2); ——增加了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的确定方式(见4.2.2); ——增加了对混合物的辨识要求(见4.2.3); ——增加了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方法(见4.3)。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利军、王如君、多英仝、师立晨、张圣柱、于立见、罗艾民、杨

春生、宋占兵、杨国梁、李运才、赵文芳、王家见。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8218—2000、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危险化学品的厂外运输(包括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000.2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2部分:爆炸物 GB30000.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3部分:易燃气体 GB30000.4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4部分:气溶胶

常见化学元素性质 全讲课讲稿

H 核内无中子;原子半径最小;在IA族中,但属非金属;唯一能形成裸露阳离子的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电子总数=电子层数=周期数=主族序数。H2为最轻的气体。第ⅠA族中能形成共价化合物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其数目改变,质量分数变化不大;与O可生成两种液体(H2O、H2O2)。 He最外层电子数(2个)是电子层数的2倍,是最轻的稀有气体,一般不参加反应。 Li最轻的金属(密度最小的金属)。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的一半(1/2)=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1/2);次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周期数=主族序数的2倍。唯一不能形成过氧化物的碱金属元素。密保存于石蜡中。 Be相同质量情况下与酸反应放出H2最多的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次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总数的一半(1/2);周期数=主族序数。 B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1。硼酸(H3BO3)可用于洗涤不小心溅在皮肤上的碱液的药品;硼砂(Na2B4O7?10H20)为制硼酸盐玻璃的材料。 C 12C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气态氢化物含氢量最高;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金刚石是天然矿物中最硬的物质;石墨是一种有金属光泽且能导电的混合晶体单质。次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1/2);主族序数=周期数的2倍;最高正价=最

低负价的绝对值。CO2通入石灰水生成沉淀再消失;CO2灭火;CO2充汽水。氧化物CO、CO2;简单氢化物CH4,正四面体结构,键角109°28′;最高价含氧酸H2CO3; N氮元素是植物所需的三大元素之一;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且溶解度最大;气态氢化物可以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化合反应;液态时可以做致冷剂;其单质化学性质较稳定,可用于填充灯泡、储存粮食和焊接金属的保护气;HNO3为实验室中常备的三大强酸之一。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3个;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2。氢化物NH3;氧化物形式最多(6种);含氧酸有HNO3,HNO2;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唯一呈碱性;常见离子化合物NH4C1中含配位键;NH4+正四面体结构;HNO3与金属不产生氢气。 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H20)常温下呈液态;单质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它们对生物的生存均有重大意义。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电子层数的3倍;主族序数=周期数的3倍;周期数与主族序数之和为8;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外层电子是次外层的三倍;地壳含量最多;空气体积的21%;与金属生成金属氧化物;H2O2、H2O、Na2O2等化合物特殊形式;O2能助燃。 F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能与稀有气体反应,无正价;其单质与水剧烈反应是唯一能放出O2的非金属;氟单质与其氢化物均有剧毒,

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八年级全一册 绪言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古代化学: ①、人类学会了使用火和简单的工具,改善了自身的生存条件。 ②、中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近代化学(进入物质研究的微观阶段)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些 观点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其本质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 了近代化学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 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目前,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 有几千万种。 4、化学现象: (1)、纳米铜属于纳米材料(金属材料)具有超塑延展性,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2)、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 (3)单晶硅为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提供了基础材料 (4)用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制成的船体。 5、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 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

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属的活动性、(在....条件下)能与....发生反应等 性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4、重点实验 (1)右图仪器的名称:研钵和研杵 (2)颗粒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实验现象:固体减少,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烧杯中导管口冒气 泡,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现象: ①向硫酸铜溶液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溶液有蓝色变无色 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③记住下列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蓝色固体硫酸铜白色固体 胆矾溶液(硫酸铜溶液)蓝色液体氢氧化铜蓝色固体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1)点燃前:白色固体,质地较软,有气味,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密度比水小。 (2)燃着时:黄色火焰,发黄光,发热,冒黑烟,熔化成液态后又凝固。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内 焰最暗。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另一个烧杯内壁的澄清 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3)熄灭后:冒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