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810772170.html,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

作者:刘桂华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22期

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它起着桥梁的作用,既是文字学习的延伸和运用,又是表达的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采用多种形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教师引路,学生自主学习

学会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在教学中,一定要学生充分去朗读,读后,首先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信息:再想一想,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把这些和老师或同学交流,讨论,或是借助其他工具、方法去解决。再由教师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指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然后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感知课文,使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教学《窃读记》一课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最想解决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窃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窃读?让学生抓住“窃读”这一线索,以中心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为切入点,围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快乐和惧怕”展开思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质疑到主动解疑,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喜悦的过程,慢慢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还可以抓住重点词句去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让学生充分的朗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再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学生学会这种方法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去追问,去体会。享受朗读带来的快乐,成功,自信。

有的课文结构非常鲜明,写法也类似。如经常见到的总分结构,总分总结构,并列结构等,或者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等,碰到这类课文,我就以其中的某一段落作为范例,渗透学习方法作为引路,引导学生悟出方法,然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索学习其他段落。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做好引路人。每次在教学之后,都要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每个步骤是什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等等,让学生在类似的课文中进行扎实的训练,达到“学一篇明一类”的效果。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