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题汇编修订版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题汇编修订版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题汇编修订版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题汇编修订版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

题汇编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时事地理 | 地理视角下的港珠澳大桥

2017年7月7日,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后,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从1983年第一次提出港珠澳大桥构想,到2003年立项,再到2009年动工,至今已有34年。?一桥飞架三地。“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古人的诗句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

1港珠澳大桥简介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新的公路运输通道。港珠澳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整座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它是全球第一例集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大桥;沉管隧道,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也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它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2修建中面临的困难

水文状况: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虽属弱潮河口,但其下有两个深海沟,即便是无风天气,看似平静的海面,也会形成凶猛的涌浪。涌浪是风停止后或风已削弱,改变了原来风向,在海面上留下的波浪。涌浪是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远处的风),或已经过去的风所引起的波浪。“无风三尺浪”指的就是涌浪。

风浪是由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涌浪与风浪的区别

气候:季风气候,多暴风雨,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

地质: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底地质状况复杂,对施工影响大;

其它: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

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横跨三个区域,协调困难等。 ?

3大桥为何要用“桥隧'构造

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伶仃洋位于中国广东珠江口外,为一喇叭形河口湾。又称零丁洋、珠江口。其范围北起虎门,口宽约4千米,南达香港、澳门,半径60公里内有14个珠三角大中城市、7个机场。此地经过珠江主航道,经过该海域的海上运输繁忙,香港机场航线起落较多,同时该水域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为了减少对海上航道、飞机起落和中华白海豚生存区域的干扰(海洋生态的保护),就在相应的区域采用了这种海底隧道+岛+桥的方式。

4大桥建成对三地的影响

大桥建成后可以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加速大珠三角城市区域发展;

有利于珠港澳城市等级提升,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规模扩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

有利于缩短三地间的行程,完善区域间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有利于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拓展城市经济腹地;促进旅游发展等。

5地理题中的港珠澳大桥

例1港珠澳大桥全长近50千米,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7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 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B. 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 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

D. 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

2.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 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

B. 极大破坏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C. 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D. 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3. ?海底隧道两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

A.方便游人观景 ? ? ? ? B.方便旅客休息 C.抵御地震台风 ? ? ? ? D.利于桥隧转换

BCD?? 1、从图上可知,海底隧道并没有缩短通行距离,A错。海底隧道建设成本更高,难度更大,C错。图示隧道埋在海底,应不能欣赏水下风景,D错。海底隧道建设在珠江的主航道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珠江主航道的正常通航,B对。

2、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间距离,有利于促进三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澳门的物流业在区域中不占主导地位,香港占主导地位,大桥修通后澳门也不会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需要澳门自己的发展,AD错;大桥建设对珠江口生态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会太大,B错。

3、人工岛建在桥隧交界处,并非主要目的地,为方便游人观景,建有观景台,并不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A错;隧道两侧的人工岛,从图上可知,是隧道的出入口,其主要功能是为桥隧转换提供必要的空间场所,D正确;该大桥通过时间短,旅客不下来休息,B 错;整个大桥的桥岛隧都会考虑抵御地震或台风的影响,并非人工岛的主要功能,C错误。

例2港珠澳大桥工程浩大,是迄今行业内最大的投资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路、桥、隧、岛等多项工程。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的跨海通道。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影响港珠澳大桥修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结合区域位置,分析大桥建设过程中将成为施工障碍的自然条件。???

(3)简述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

(1)经济因素?(分析:工程浩大,行内投资最大)

(2)夏秋季节的台风,海上的风浪、潮汐;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岸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3)完善了粤港澳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使珠海西岸地区与香港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更加密切,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能力。

例3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总投资达720多亿元的港珠澳大桥于2010年12月15日在珠海举行开工仪式。大桥跨越珠江口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 578公里,岛隧工程全长约7 440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示意图。

(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桥

造价昂贵的原因。(6分)

(2)分析港珠澳大桥中部采用隧道而

不采用桥梁的原因。(4分)

(3)运用城市中心地理论,简述港珠

澳大桥通车对香港、珠海、澳门三城

市的主要影响。(4分)

(1)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海底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气候条件复杂,对施工的影响大;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回答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2)该处海域海水深度较大,采用隧道比采用桥梁在运行时的安全性要高、维护更方便;该处是重要的海运通道,采用隧道对船舶运输不会产生影响。(每点2分,共4分)

(3)城市等级提升;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职能种类可能增多,甚至转变城市职能;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规模扩大。(回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例4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粤港澳大湾区陆地面积、常住人口、GDP 总量分别占全国的0.6%、0.5%、l 2 1%,有三个港口排名世界前十。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级区域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泛珠江经济协作区规划的

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图6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 9公里的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大桥于2009年12月正式动工,2016年9月27日全线贯通。

(1)简述粤港湾大湾区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8分) (2)根据深圳港湾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为其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建议。(8分) (3)从自然环境角度简析建设港珠澳大桥面对的主要困难。(6分)

?(1)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好,对外经贸合作便利:(3分)通过发达的水路交

通网,能带动广阔经济收地(泛珠江流城)的发展;(2分)工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对外联系经验丰富(答出2项得2分),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强。(l 分)

(2)提升港口服务水平:(l 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先进制造业的比重,发展高端服务业(创新设计的服务业);(3分)加强区内外合作,加工环节向西部地区转移,利用香港对外经贸的渠道(开拓对外经贸集道); (3分)注重环境保护,加大开放力度。(答出1项得1分)

(3)海洋多风浪、大雾,施工和保障难度较大;(2分)海洋沉积物深厚,桥墩埋设深度大;(2分),处干多台风地区.工程防台风标准高;(2分)海洋空气中的水汽盐分高,桥梁防腐蚀标准高。(2分)答出3项得6分。

高考地理小专题——港珠澳大桥

(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桥造价昂贵的原因。(6分)(2)分析港珠澳大桥中部采用隧道而不采用桥梁的原因。(4分)(3)运用城市中心地理论,简述港珠澳大桥通车对香港、珠海、澳门三城市的主要影响。(4分) 典型例题三: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粤港澳大湾区陆地面积、常住人口、GDP总量分别占全国的0.6%、0.5%、l 2 1%,有三个港口排名世界前十。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

级区域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泛珠江经济协作区规划的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图6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 9公里的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大桥于2009年12月正式动工,2016年9月27日全线贯通。 (1)简述粤港湾大湾区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8分) (2)根据深圳港湾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为其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建议。(8分) (3)从自然环境角度简析建设港珠澳大桥面对的主要困难。(6分) 典型例题四: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是连接核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迺道,全长55千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由中央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斥资七百多亿元,于2010年开始修建,建成通车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小时。港珠澳大桥预计使用寿命120年,比目前世界跨海大桥普遍使用寿命长20年。 (1) 港珠澳大桥工程宏大,试分析该工程得以实施的社会经济原因。 (2) 说明影响港珠澳大桥使用寿命的因素。 典型例题五: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港珠澳跨海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该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也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该大桥所在海城每天有上千艘轮船和数百架飞机经过。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列举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建设需要克服的困难。 (2)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没有全部采用桥梁构造而是建造了6.7千米海底隧道的原因。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题汇编

时事地理 | 地理视角下的港珠澳大桥 2017年7月7日,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后,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从1983年第一次提出港珠澳大桥构想,到2003年立项,再到2009年动工,至今已有34年。一桥飞架三地。“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古人的诗句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 1港珠澳大桥简介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新的公路运输通道。港珠澳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整座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它是全球第一例集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大桥;沉管隧道,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也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它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2修建中面临的困难 水文状况: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虽属弱潮河口,但其下有两个深海沟,即便是无风天气,看似平静的海面,也会形成凶猛的涌浪。 涌浪是风停止后或风已削弱,改变了原来风向,在海面上留下的波浪。涌浪是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远处的风),或已经过去的风所引起的波浪。“无风三尺浪”指的就是涌浪。 风浪是由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涌浪与风浪的区别 气候:季风气候,多暴风雨,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 地质: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底地质状况复杂,对施工影响大; 其它: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 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横跨三个区域,协调困难等。 3大桥为何要用“桥隧'构造 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伶仃洋位于中国广东珠江口外,为一喇叭形河口湾。又称零丁洋、珠江口。其范围北起虎门,口宽约4千米,南达香港、澳门,半径60公里内有14个珠三角大中城市、7个机场。此地经过珠江主航道,经过该海域的海上运输繁忙,香港机场航线起落较多,同时该水域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为了减少对海上航道、飞机起落和中华白海豚生存区域的干扰(海洋生态的保护),就在相应的区域采用了这种海底隧道+岛+桥的方式。 4大桥建成对三地的影响 大桥建成后可以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加速大珠三角城市区域发展; 有利于珠港澳城市等级提升,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规模扩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 有利于缩短三地间的行程,完善区域间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拓展城市经济腹地;促进旅游发展等。 5地理题中的港珠澳大桥 例1港珠澳大桥全长近50千米,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7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 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B. 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 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 D. 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 2.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 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 B. 极大破坏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C. 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D. 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3. 海底隧道两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 A.方便游人观景 B.方便旅客休息 C.抵御地震台风 D.利于桥隧转换 BCD 1、从图上可知,海底隧道并没有缩短通行距离,A错。海底隧道建设成本更高,难度更大,C错。图示隧道埋在海底,应不能欣赏水下风景,D错。海底隧道建设在珠江的主航道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珠江主航道的正常通航,B 对。 2、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间距离,有利于促进三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澳门的物流业在区域中不占主导地位,香港占主导地位,大桥修通后澳门也不会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需要澳门自己的发展,AD 错;大桥建设对珠江口生态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会太大,B错。 3、人工岛建在桥隧交界处,并非主要目的地,为方便游人观景,建有观景台,并不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A错;隧道两侧的人工岛,从图上可知,是隧道的出入口,其主要功能是为桥隧转换提供必要的空间场所,D正确;该大桥通过时间短,旅客不下来休息,B错;整个大桥的桥岛隧都会考虑抵御地震或台风的影响,并非人工岛的主要功能,C错误。 例2港珠澳大桥工程浩大,是迄今行业内最大的投资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路、桥、隧、岛等多项工程。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的跨海通道。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港珠澳大桥修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结合区域位置,分析大桥建设过程中将成为施工障碍的自然条件。 (3)简述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 (1)经济因素(分析:工程浩大,行内投资最大) (2)夏秋季节的台风,海上的风浪、潮汐;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岸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3)完善了粤港澳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使珠海西岸地区与香港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更加密切,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能力。 例3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总投资达720多亿元的港珠澳大桥于2010年12月15日在珠海举行开工仪式。大桥跨越珠江口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 578公里,岛隧工程全长约7 440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示意图。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题大全

时事地理 | 地理视角下的港珠澳大桥 2017年7月7日,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年底具备2003年立项,再到2009已经变为现实。 1港珠澳大桥简介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长达120年。 2修建中面临的困难 水文状况海面,也会形成凶猛的涌浪。 涌浪气候地质其它:3大桥为何要用“桥隧'构造 港、澳门,半径60公里内有14为了减少对隧道+岛+桥的方式。 4大桥建成对三地的影响 大桥建成后可以加快港珠澳有利于珠港澳城市等级提升有利于缩短三地间的行程有利于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拓展城市经济腹地;促进旅游发展等。 5地理题中的港珠澳大桥 例1港珠澳大桥全长近50千米,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列各题。 1.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7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 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B. 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极大破坏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C .抵御地震台风 ? ? ? ? D .利于桥隧转换 A 错。海底隧道建设成本更高,难度更大,C 错B 错。 D 正确; 。 ??? 2010年12月15日在珠海举行开工仪式。大桥跨越珠江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 578公里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示意图。 (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桥造价昂贵的原因。(6分)

(2)分析港珠澳大桥中部采用隧道而不采用桥梁的原因。(4分) (3)运用城市中心地理论,简述港珠澳大桥通车对香港、珠海、澳门三城市的主要影响。(4分) (1)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海底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气候条件复杂,对施工的影响大;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回答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2)该处海域海水深度较大,采用隧道比采用桥梁在运行时的安全性要高、维护更方便;该处是重要的海运通道,采用 隧道对船舶运输不会产生影响。(每点2分,共4分) (3)城市等级提升;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职能种类可能增多,甚至转变城市职能;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规模扩 大。(回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例4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 世界第四大湾区。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港口 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粤港澳大 湾区陆地面积、常住人口、GDP 总量分别占全国的0.6%、 0.5%、l 2 1%,有三个港口排名世界前十。2017年国务院 政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级区域战略,粤港 澳大湾区规划是泛珠江经济协作区规划的升级,粤港澳大湾 区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图 6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是连接香港、 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迄今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由6.7 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 9公里的 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 个人工岛。大桥于2009年12月正式动 工,2016年9月27日全线贯通。 (1)简述粤港湾大湾区成为引领我国经济 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8分) (2)根据深圳港湾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为其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建议。(8分) (3)从自然环境角度简析建设港珠澳大桥面对的主要困难。(6分) ?(1)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好,对外经贸合作便利:(3分)通过发达的水路交通网,能带动广阔经济收地(泛珠江流城)的发展;(2分)工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丰富(答出2项得2分),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强。(l 分) (2)提升港口服务水平:(l 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先进制造业的比重,发展高端服务业(创新设计的分)加强区内外合作,加工环节向西部地区转移,利用香港对外经贸的渠道(开拓对外经贸集道); ( 保护,加大开放力度。(答出1项得1分) (3)海洋多风浪、大雾,施工和保障难度较大;(2分)海洋沉积物深厚,桥墩埋设深度大;(2分),处 区.工程防台风标准高;(2分)海洋空气中的水汽盐分高,桥梁防腐蚀标准高。(2分)答出3项得6分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题汇编修订版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 题汇编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时事地理 | 地理视角下的港珠澳大桥 2017年7月7日,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后,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从1983年第一次提出港珠澳大桥构想,到2003年立项,再到2009年动工,至今已有34年。?一桥飞架三地。“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古人的诗句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 1港珠澳大桥简介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新的公路运输通道。港珠澳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整座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它是全球第一例集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大桥;沉管隧道,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也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它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2修建中面临的困难 水文状况: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虽属弱潮河口,但其下有两个深海沟,即便是无风天气,看似平静的海面,也会形成凶猛的涌浪。涌浪是风停止后或风已削弱,改变了原来风向,在海面上留下的波浪。涌浪是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远处的风),或已经过去的风所引起的波浪。“无风三尺浪”指的就是涌浪。 风浪是由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涌浪与风浪的区别 气候:季风气候,多暴风雨,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 地质: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底地质状况复杂,对施工影响大; 其它: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 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横跨三个区域,协调困难等。 ? 3大桥为何要用“桥隧'构造 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伶仃洋位于中国广东珠江口外,为一喇叭形河口湾。又称零丁洋、珠江口。其范围北起虎门,口宽约4千米,南达香港、澳门,半径60公里内有14个珠三角大中城市、7个机场。此地经过珠江主航道,经过该海域的海上运输繁忙,香港机场航线起落较多,同时该水域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为了减少对海上航道、飞机起落和中华白海豚生存区域的干扰(海洋生态的保护),就在相应的区域采用了这种海底隧道+岛+桥的方式。

港珠澳大桥 地理

一、大桥修建中面临的困难: 1、水文状况: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虽属弱潮河口,但其下有两个深海沟,即便是无风天气,看似平静的海面,也会形成凶猛的涌浪。 涌浪是风停止后或风已削弱,改变了原来风向,在海面上留下的波浪。涌浪是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远处的风),或已经过去的风所引起的波浪。“无风三尺浪”指的就是涌浪。 风浪是由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涌浪与风浪的区 2、气候:季风气候,多暴风雨,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 3、地质: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底地质状况复杂,对施工影响大 4、其它: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横跨三个区域,协调困难等。二、大桥为何要用桥隧构造: 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伶仃洋位于中国广东珠江口外,为一喇叭形河口湾。又称零丁洋、珠江口。其范围北起虎门,口宽约4千米,南达香港、澳门,半径60公里内有14个珠三角大中城市、7个机场。 此地经过珠江主航道,经过该海域的海上运输繁忙,香港机场航线起落较多,同时该水域内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为了减少对海上航道、飞机起落和中华白海豚生存区域的干扰(海洋生态的保护),就在相应的区域采用了这种海底隧道+岛桥的方式。 三、大桥建成对三地的影响: 1、大桥建成后可以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加速大珠三角城市区域发展; 2、有利于珠港澳城市等级提升,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规模扩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

2018学年第一学期嘉定高二地理一模

嘉定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 所有试题均为简答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 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 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8年11月5日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这是我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 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有利于我国 A.获得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 B.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C.提高进口商品的技术标准 D.降低进口商品关税 2.2018年7月27日晚,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观察到了月全食。此时,日地月的相对位置(白 色为光照面)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2018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建站(74°50′S)举行选址奠基仪式。此后三个月内,罗斯海新建站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 D.先变小再变大 4.玄武岩具有出色的抗压抗折性能,是修筑公路、铁路、机场跑道的良好材料。形成玄武岩 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喷出冷凝 B.侵入冷凝 C.高温变质 D.固结成岩 5.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表形态。它们包括: ①红海②地中海③东非大裂谷④阿尔卑斯山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右图是我国云贵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是 N A.北陡南缓的山地 B.北缓南陡的山地 C.北陡南缓的“天坑” D.北缓南陡的“天坑” 7.不同的天气系统产生不同的天气现象。下图所示的天气系统为 A.台风 B.冷锋 C.暖锋

2019届高三地理热点-港珠澳大桥

2019高考地理热点追踪:珠港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 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 珠江入海口的三个城市所处位置、成三角状分布于珠江口的大洋两侧、城市之间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海洋!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之前三地之间往来、只能选择坐船或者从深圳绕行走东莞的虎门大桥,所耗费时间从一个钟头到3个小时不等,如遇上堵车或者其他事情耽搁,时间成本将是更多。毕竟虎门大桥是我国最堵大桥,堵上几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根本不是事。

首先是技术创新上的意义。中国部分桥梁的使用寿命都是五十多年,而港珠澳大桥作为一个全长55公里的桥梁,使用寿命竟高达120年,东、西体结构采用深插式大直径钢圆筒和抛石斜坡堤组合结构。 连接大桥东、西人工岛的沉管部分是中国建设的首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为什么港珠澳大桥耗费巨资修隧道? 这是迪拜的教训, 我国提前避免 迪拜修筑过类似的工程,但没有考虑到桥周围会有泥沙的淤积,从而造成水流速度的减缓。而在之后迪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甚至花费了巨款来修缮。海底通道,不仅可以解决船只的问题,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海上事故发生。 为什么港珠澳大桥被修建成曲线而不是直线?原因其实有4点

2020高考地理热点:聚焦港珠澳大桥

2020高考地理热点:聚焦港珠澳大桥 锁定热点 1.港珠澳大桥简介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完成验收,于同年9月28日起进行粤港澳三地联合试运。 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桥隧全长55 km,其中主桥29.6 km、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 km;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 km/h;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 269亿元。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 港珠澳大桥是全球第一例集桥、岛、隧道为一体的、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沉管隧道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大桥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它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2.修建中面临的困难 (1)水文状况: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虽属弱潮河口,但其下有两个深海沟,即便是无风天气,看似平静的海面,也会形成凶猛的涌浪。 (2)气候:季风气候,多暴风雨,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 (3)地质: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底地质状况复杂,对施工影响大。 (4)其他: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横跨三个区域,协调困难等。 3.大桥为何要用“桥隧”构造 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此地经过珠江主航道,经过该海域的海上运输繁忙,香港机场航线起落较多,同时该水域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为了减少对海上航道、飞机起落和中华白海豚生存区域的干扰(海洋生态的保护),就在相应的区域采用了这种海底隧道+岛+桥的方式。 了解热点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意义: 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桥将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脊梁”,可有效打通湾区内部交通网络的“任督二脉”,从而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极大地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作为中国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题大全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 题大全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时事地理 | 地理视角下的港珠澳大桥 2017年7月7日,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后,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从1983年第一次提出港珠澳大桥构想,到2003年立项,再到2009年动工,至今已有34年。?一桥飞架三地。“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古人的诗句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 1港珠澳大桥简介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新的公路运输通道。港珠澳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整座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它是全球第一例集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大桥;沉管隧道,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也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它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2修建中面临的困难 水文状况: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虽属弱潮河口,但其下有两个深海沟,即便是无风天气,看似平静的海面,也会形成凶猛的涌浪。 涌浪是风停止后或风已削弱,改变了原来风向,在海面上留下的波浪。涌浪是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远处的风),或已经过去的风所引起的波浪。“无风三尺浪”指的就是涌浪。 风浪是由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涌浪与风浪的区别 气候:季风气候,多暴风雨,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 地质: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底地质状况复杂,对施工影响大; 其它: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 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横跨三个区域,协调困难等。 ? 3大桥为何要用“桥隧'构造 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伶仃洋位于中国广东珠江口外,为一喇叭形河口湾。又称零丁洋、珠江口。其范围北起虎门,口宽约4千米,南达香港、澳门,半径60公里内有14个珠三角大中城市、7个机场。此地经过珠江主航道,经过该海域的海上运输繁忙,香港机场航线起落较多,同时该水域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为了减少对海上航道、飞机起落和中华白海豚生存区域的干扰(海洋生态的保护),就在相应的区域采用了这种海底隧道+岛+桥的方式。 4大桥建成对三地的影响 大桥建成后可以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加速大珠三角城市区域发展; 有利于珠港澳城市等级提升,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规模扩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 有利于缩短三地间的行程,完善区域间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有利于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拓展城市经济腹地;促进旅游发展等。 5地理题中的港珠澳大桥 例1港珠澳大桥全长近50千米,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7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 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B. 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 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 D. 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 2.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 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 B. 极大破坏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C. 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D. 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3. ?海底隧道两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 A.方便游人观景 ? ? ? ? B.方便旅客休息 C.抵御地震台风 ? ? ? ? D.利于桥隧转换 BCD?? 1、从图上可知,海底隧道并没有缩短通行距离,A错。海底隧道建设成本更高,难度更大,C错。图示隧道埋在海底,应不能欣赏水下风景,D错。海底隧道建设在珠江的主航道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珠江主航道的正常通航,B 对。 2、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间距离,有利于促进三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澳门的物流业在区域中不占主导地位,香港占主导地位,大桥修通后澳门也不会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需要澳门自己的发展,AD 错;大桥建设对珠江口生态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会太大,B错。 3、人工岛建在桥隧交界处,并非主要目的地,为方便游人观景,建有观景台,并不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A错;隧道两侧的人工岛,从图上可知,是隧道的出入口,其主要功能是为桥隧转换提供必要的空间场所,D正确;该大桥通过时间短,旅客不下来休息,B错;整个大桥的桥岛隧都会考虑抵御地震或台风的影响,并非人工岛的主要功能,C错误。 例2港珠澳大桥工程浩大,是迄今行业内最大的投资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路、桥、隧、岛等多项工程。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的跨海通道。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港珠澳大桥修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结合区域位置,分析大桥建设过程中将成为施工障碍的自然条件。??? (3)简述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 (1)经济因素?(分析:工程浩大,行内投资最大) (2)夏秋季节的台风,海上的风浪、潮汐;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岸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3)完善了粤港澳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使珠海西岸地区与香港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更加密切,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能力。 例3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总投资达720多亿元的港珠澳大桥于2010年12月15日在珠海举行开工仪式。大桥跨越珠江口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大桥全长为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 578公里,岛隧工程全长约7 440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示意图。 (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桥造价昂贵的 原因。(6分) (2)分析港珠澳大桥中部采用隧道而不采用桥梁 的原因。(4分) (3)运用城市中心地理论,简述港珠澳大桥通车 对香港、珠海、澳门三城市的主要影响。(4 分) (1)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 埋藏深,技术要求高;海底地质复杂,施工难度 大;气候条件复杂,对施工的影响大;海水腐蚀性 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回答3点即可,每点 2分,共6分) (2)该处海域海水深度较大,采用隧道比采用桥 梁在运行时的安全性要高、维护更方便;该处是重 要的海运通道,采用隧道对船舶运输不会产生影 响。(每点2分,共4分) (3)城市等级提升;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职

高考模拟训练+港珠澳大桥

地理迎二练备考(三) 风滚草是植物中的“流浪汉”,当干早来临时,其根部从土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左图)。在风滚草找到合适环境后,重新扎根,发出新芽。移动中的风滚草受栅栏、建筑等阻挡堆积(右图),对生活、生产和生态产生广泛影响。读图完成1~3题。 1.风滚草的主要习性为 A. 耐寒 B. 耐旱 C. 耐风 D. 耐渍 2.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 旱灾 B. 水源 C. 大风 D. 障碍物 3.风滚草的滚动传播可能会导致 A. 环境污染 B. 土地退化 C. 生物入侵 D. 生物多样性增多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在游客步行上山的游览路径两侧,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历山舜王坪草甸(2100~2358m)进行野外地理实践活动,分别在距离游览路径两侧0m、4m、8m、12m处设置样带,调查物种丰富度(植物种类的数量)、物种均匀度(不同种类植物的数量差异)的变化。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下图为舜王坪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与物种均匀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推测影响舜王坪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海拔高度 B. 地势起伏 C. 坡面朝向 D. 人类活动 5.据图判断优势物种最不明显的地区位于游览路径两侧 A. 0m处 B. 4m处 C. 8m处 D. 12m处 6.舜王坪山地草甸物种均匀度呈现单峰规律。对该分布规律成因解释合理的是 A. 0m处人类干扰最大,植物生存自然环境恶劣 B. 4m处人类干扰较大,少数耐性较强植物优势较大 C. 8m处人类干扰较小,植物种类较多 D. 12m处人类干扰最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题汇编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题 汇编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时事地理|地理视角下的港珠澳大桥 2017年7月7日,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后,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从1983年第一次提出港珠澳大桥构想,到2003年立项,再到2009年动工,至今已有34年。一桥飞架三地。“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古人的诗句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 1港珠澳大桥简介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新的公路运输通道。港珠澳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整座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它是全球第一例集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大桥;沉管隧道,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也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它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2修建中面临的困难 水文状况: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虽属弱潮河口,但其下有两个深海沟,即便是无风天气,看似平静的海面,也会形成凶猛的涌浪。 涌浪是风停止后或风已削弱,改变了原来风向,在海面上留下的波浪。涌浪是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远处的风),或已经过去的风所引起的波浪。“无风三尺浪”指的就是涌浪。 风浪是由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涌浪与风浪的区别 气候:季风气候,多暴风雨,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 地质: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底地质状况复杂,对施工影响大; 其它: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 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横跨三个区域,协调困难等。 3大桥为何要用“桥隧'构造 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伶仃洋位于中国广东珠江口外,为一喇叭形河口湾。又称零丁洋、珠江口。其范围北起虎门,口宽约4千米,南达香港、澳门,半径60公里内有14个珠三角大中城市、7个机场。此地经过珠江主航道,经过该海域的海上运输繁忙,香港机场航线起落较多,同时该水域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为了减少对海上航道、飞机起落和中华白海豚生存区域的干扰(海洋生态的保护),就在相应的区域采用了这种海底隧道+岛+桥的方式。 4大桥建成对三地的影响 大桥建成后可以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加速大珠三角城市区域发展; 有利于珠港澳城市等级提升,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规模扩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 有利于缩短三地间的行程,完善区域间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有利于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拓展城市经济腹地;促进旅游发展等。 5地理题中的港珠澳大桥 例1港珠澳大桥全长近50千米,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7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 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B. 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 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 D. 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 2.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 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 B. 极大破坏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C. 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D. 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3. 海底隧道两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 A.方便游人观景 B.方便旅客休息 C.抵御地震台风 D.利于桥隧转换 BCD 1、从图上可知,海底隧道并没有缩短通行距离,A错。海底隧道建设成本更高,难度更大,C错。图示隧道埋在海底,应不能欣赏水下风景,D错。海底隧道建设在珠江的主航道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珠江主航道的正常通航,B对。 2、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间距离,有利于促进三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澳门的物流业在区域中不占主导地位,香港占主导地位,大桥修通后澳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题汇编

时事地理 |地理视角下的港珠澳大桥 2017 年 7 月 7 日,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年底具备 通车条件后,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 3.5 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从 1983 年第一次提出港珠澳大桥构想,到 2003 年立项,再到 2009 年动工,至今已有 34 年。一桥飞架三地。“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古人的诗句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 1 港珠澳大桥简介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新的公路运输通道。港珠澳大桥的起点是 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 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整座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 准建设。它是全球第一例集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大桥;沉管隧道,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 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也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能抗16 级台风、 8 级地震,它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 120 年。 2修建中面临的困难 水文状况: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虽属弱潮河口,但其下有两个深海沟,即便是无风天气,看似平静的 海面,也会形成凶猛的涌浪。 涌浪是风停止后或风已削弱,改变了原来风向,在海面上留下的波浪。涌浪是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远处的 风),或已经过去的风所引起的波浪。“无风三尺浪”指的就是涌浪。 风浪是由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 涌浪与风浪的区别 气候:季风气候,多暴风雨,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 地质: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底地质状况复杂,对施工影响大; 其它: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 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横跨三个区域,协调困难等。 3 大桥为何要用“桥隧' 构造 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伶仃洋位于中国广东珠江口外,为一喇叭形河口湾。又称零丁洋、珠江口。其范围北起虎门,口宽约 4 千米,南达香港、澳门,半径60 公里内有14 个珠三角大中城市、7 个机场。此地经过珠江主航道,经过该海域的海上运输繁忙,香港机场航线起落较多,同时该水域内有国家Ⅰ 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为了减少对海上航道、飞机起落和中华白海豚生存区域的干扰(海洋生态的保护),就在相应的区域采用了这种海底 隧道 + 岛 + 桥的方式。 4大桥建成对三地的影响 大桥建成后可以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加速大珠三角城市区域发展; 有利于珠港澳城市等级提升,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规模扩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 有利于缩短三地间的行程,完善区域间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拓展城市经济腹地;促进旅游发展等。 5地理题中的港珠澳大桥 例1 港珠澳大桥全长近 50 千米 , 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读图完成下 列各题。 1.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7 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 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B.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 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 D.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 2.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 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 B.极大破坏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C. 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D. 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3.海底隧道两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 A.方便游人观景 B .方便旅客休息 C .抵御地震台风 D .利于桥隧转换 BCD 1 、从图上可知,海底隧道并没有缩短通行距离, A 错。海底隧道建设成本更高,难度更大, C 错。图示隧道埋在海底,应不能欣赏水下风景,D错。海底隧道建设在珠江的主航道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珠江主航道的正常通航,B 对。 2、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间距离,有利于促进三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澳门的物流业在区域中不占 主导地位,香港占主导地位,大桥修通后澳门也不会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需要澳门自己的发展,AD 错;大桥建设对珠江口生态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会太大, B 错。 3、人工岛建在桥隧交界处,并非主要目的地,为方便游人观景,建有观景台,并不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 A 错;隧道两侧的人工岛,从图上可知,是隧道的出入口,其主要功能是为桥隧转换提供必要的空间场所, D 正确;该大桥通过时间短,旅客不下来休息, B 错;整个大桥的桥岛隧都会考虑抵御地震或台风的影响,并非人工岛的主要功能,C错误 例2 港珠澳大桥工程浩大,是迄今行业内最大的投资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路、桥、隧、岛等多项工程。港珠澳大桥建 成后将成为世界级的跨海通道。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影响港珠澳大桥修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结合区域位置,分析大桥建设过程中将成为施工障碍的自然条件。 (3)简述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 (1)经济因素(分析:工程浩大,行内投资最大) (2)夏秋季节的台风,海上的风浪、潮汐;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岸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3)完善了粤港澳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使珠海西岸地区与香港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更加密切,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 济协调发展,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能力。 例 3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总投资达 720 多亿元的港珠澳大桥于2010 年 12月 15 日在珠海举行开工仪式。大桥跨越珠江口海域,是连 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 578 公里,岛隧工程全长约 7 440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受 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