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初三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一、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太阳和月球:

1)太阳的基本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太阳活动与人类:常见的太阳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太阳表面的许多黑斑点称为_________,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_________年。黑子数最多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_________;黑子数少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_________。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_________。耀斑爆发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向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看到的是光球层。

光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_________,在色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

3)月球的基本概况: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_________卫星。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太阳的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

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月球上既没有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

月球没有大气,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度差达300℃。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

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弱,造成物体在月球上很轻.(跳高跳远)

月球的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_________,是由于陨石坠落的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

4)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

四季的星空月相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_________。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_________,平均为_________天。

2、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光。(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

(1)三者成一直线时:地球——月亮——太阳(___月农历______ 朔)

月亮——地球——太阳(___月农历____________ 望)

(2)三者成垂直时:

月亮地球——太阳

(上弦月初七初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地球——太阳月亮

4、月相变化的规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5、月相的形成变化图:上半月为正“D”形,下半月为反“D”形。

6、月相变化规律和农历的关系:

月相名称从左向右依次为______(朔)、______、______(望)、______,出现日期依次为农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历中的阴历是根据月相变化的周期来决定的。)

5)太阳系

太阳系的总体构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等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天体系统。在______和______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彗星由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彗核由冻结的氨、甲烷和一氧化碳等组成,著名的哈雷慧星公转周期是______年。

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是:______、______,有固体的核心和几万千米厚的氢、氦等构成的大气,体积大,卫星多,并且有光环。

______离太阳最近的固体星球,无大气层,布满了环形山,表面情况与月球相似。

______(表面有很厚的大气层,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称“蒙面逆子”)

______(类地行星,与地球相似但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

______和______有点像地球,是固体星,表面有大气,但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______(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______(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最大的特征是表面有大红斑)

______(第二大行星,最大的特征有很多光环和卫星)

6)四季的星空

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阳历就是以__________________运

动作为根据。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约为365。2422天,

既通常所说的一年。

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划分的,是阳

历成分,其在公历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地球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太阳高度变化情况:(对于北半球来讲)

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来回移动

(N23026/——S23026/),春分时节,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随着季节的变化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秋分时节,直射点在赤道,冬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从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______夜______,太阳的高度______;春分昼夜______;从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______夜______,太阳的高度______;秋分昼夜______;从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______夜______,太阳的高度______。在上图中注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星图

1、天空中的亮星大多数是______。2、星座是天空中的区域,全天星座有______个。3、星等:星星的明暗程度。星等越小,星越亮。肉眼可见的最暗的星为6等星。

4、记住几个重要的星座的形状: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鹰座、天琴座。

5、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北斗七星位于北方天空,四季变化时斗柄指向随之改变:

斗柄东(左)指,天下皆春;斗柄南(下)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右)指,天下皆秋;斗柄北(上)指,天下皆冬;

北极星位于北天星空的正中间,是北半球晴朗夜晚指北最好的标志,全年可见。

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利用北斗七星的斗前二星的连线,向斗口方向延5倍距离即是。

银河系和宇宙

宇宙:广漠空间和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宇宙是______的、______的、______的。

宇宙中有上千亿的星系,平均每个星系又有上千亿的恒星和各类天体。

运动着的物质将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就成为我们所说的宇宙。

哈勃太空望远镜还看到了什么?

发现1、所有的星系都在______我们而去。发现2、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______;发现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______

大爆炸理论主要观点----勒梅特于1931年创建

大约_____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_____、极大的_____,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宇宙的将来

永远膨胀下去,不断地扩大,我们将看到所有星系的星球老化、死亡,剩下我们孤零零的,在一片黑暗当中。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其实,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也不能确定起始爆炸中心。

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地心说;哥白尼与“日心说”

太阳系的形成:“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科学假说)

太阳系是由一块______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

理论依据:八大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

________性—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________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轨道的_______

太阳系的形成——星云说(科学假说)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直径大多十几光年

太阳系家族的诞生

50亿年前原始太阳星云因万有引力作用而收缩凝聚;凝聚的星云,绕着中轴旋转,形成中间增厚的大园盘;继续旋转,盘面形成几个同心圆的圆环;中心部份质量较大形成恒星----太阳;圆环部分形成一顆顆行星及卫星

?决定恒星寿命的因素只有一个——质量!

?质量愈大,寿命愈短!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组成部分。

地球内部结构和煮熟的鸡蛋很相似:

蛋壳——地壳

鸡蛋蛋白——地幔地球

蛋黄——地核

2、地壳运动

(1)地壳是变动的:地壳结构及其表面形态由于其本身或地球其他部分的物质与能量在内力作用下不断地循环和转化而产生或变形的运动,又称

“构造运动”。下表是两个最好的例证。

海陆变迁实例证据

海洋——陆地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陆地——海洋台湾海峡海底有

地壳变动后的地质结构——褶皱、断层。

褶皱是在地壳运动的水平挤压作用下,使岩层发生弯曲,叫做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褶曲,形成波状弯曲变形,叫做褶皱。喜马拉雅山系是板块在运动中碰撞推挤,发生褶皱而形成的山。如果岩层受挤压过度,会形成断层。

断层是在地壳运动的强大压力或张力作用下,岩石受礼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的相对移动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和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等都是断层结构。(2)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火山的成因:火山活动一般常在一些不寻常的地质背景上发生,其中大多数都在构成岩石圈的庞大的板块边界处。约80%的地球活火山及其相关的火山活动都发生在两个板块相聚,并且其中一个俯冲到另一个下面的地方。俯冲下去的板块,一方面因挤压而造成局部压力增加,一方面其自身也融为岩浆;这时,上面受挤压的板块如果出现裂口或薄弱处,压力极大的岩浆就会从这些地方喷发出来,形成火山。

火山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火山的喷发物:气体、液体和固体喷发物。

火山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眠火山可以复苏、死火山也可以复活。

火山对人类的利和弊:火山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火山弹、火山岩烬、火山砾、火山灰、火山尘等。不仅熔岩所到之处一切化为灰烬,而且还会引发地震;火山灰遮天蔽日,随风飘到很遥远的地方,影响时间长的有好几年;火山还会喷出有毒气体,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不过火山对人类也有好的一面,例如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是很好的建材;火山附近常有地热及温泉;对科学研究来说,火山的喷出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火山的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地震的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发生地震时你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考点1 四季星空

了解:描述阳历(包括节气)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识别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根据具体的月相说出农历的大致日期;知道农历中的阴历成分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设置的。(衢州)3.开化县的龙顶茶享誉全国,其春茶的开采时间一般是3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过赤道,上述春茶开采时间在哪个节气前后?

A.春分B.夏至C.冬至D.大寒

(衢州)21.为了纪念意大利科学家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撩开太阳系神秘的面纱400

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这个天文年对我们浙江也有特殊的意义,今年的7月2 2日上午9时左右,在杭州、宁波、舟山一带将会看到百年不遇的日全食,这一天是农历初一,这天的月相是。

(金华)11.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昼夜交替B.昼夜长短变化

C.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晖D.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

边的“地方时”来得早

(09宁波3分)6.“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项倡议。

我市也倡导在2009年3月28日20:30分起熄灯1小时,以支持该活动。下列关于这项活动的说法,错误

的是【】

..

A.该活动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B.选择3月28日(农历三月初二)是因为天上有满月

C.由于区时不同,这是一次全球性的熄灯“接力”活动

D.在平时也应有这种“暗夜意识”,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09绍兴3分)12.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将发生日全食,那天的月相接近下图

中的【】

(09嘉4分)18.下列新增的法定节假日中,哪一个属于阳历成分的节假日【】

A.清明B.端午C.中秋D.除夕

(09湖州3分)3.“端午节”(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该日的月相最接近【】

A.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2010金华)11.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而产生的【】2010年3月大

22

A白昼和黑夜B.昼夜交替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的变化

(2010嘉兴)8.右图是一张日历,据此判断这一天晚上的月相是

(2010温州)11.上海世博会中国地区馆的外墙采用篆书来装饰,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是【】

A.地球绕太阳公转B.地球自转C.月球绕地球运动D.太阳活动的强弱(2010湖州)11.下列以农历确定的节日中,可以观测到满月的是【】

A春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

(2010模拟)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四季更替,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的

B.天文观察发现,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间的距离都在不断增大,这说明宇宙处在不断膨胀之中

C.清明节、元旦、春节都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确定的

D.大爆炸宇宙论、大陆板块构造学说、太阳系形成的星云说都是得到证实的科学结论(2010实验模拟)1、“天狗食月”(月食)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个传统节日?【】

A、春节

B、端午节

C、重阳节

D、中秋节

(2010模拟)17.2009年7月22日出现的日全食奇观是近500年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全食最长持续时间为6分38.8秒,因此被称作“世纪日食”。如下图所示,一位美术爱好者在观察时,绘成了几幅图画。根据日全食过程判断,下图正确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A.B.C.D.

(第8题图)

①②③④

A.③②①④B.④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

(2010模拟)2. 北京时间2009年10月1日(农历8月13日)早上9:00阅兵仪式准时开始。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于:【】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D.下弦月

(2010模拟)10.2010年中考将在6月13日结束,这一天昼夜长短和太阳直射点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北半球,昼长夜短B.太阳直射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南半球,昼短夜长D.太阳直射南半球,昼长夜短

考点2 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了解:描述太阳的基本概况(太阳的大小、温度、外部大气组成);描述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的大小、状况、环形山);列举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太阳黑子、日珥);列举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描述太阳系的总体构成;识别八大行星;描述彗星的构成,知道哈雷慧星;知道人类探访月球的历程;知道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2009.杭州)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

B.人工降雨时,往云层中撒播干冰,可以增加云层的湿度,促使降雨

C.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

D.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色球层

(义乌)26、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可以看到本世纪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在上海和杭州地区,人们可以“享受”

到大约5-6分钟的日全食时间。

(1)现代的日全食研究课题大都集中于太阳物理学领域,如日冕温度反转、太阳磁场、

太阳射电、太阳活动等,其中常见的太阳活动有 、耀斑、日珥等。

(2)专家提醒,在观察日全食时千万要小心,直接观察太阳会灼伤眼睛,甚至可能对

眼睛造成永久性上海。其原因之一是人眼对光的作用相当于 ,对光

线又汇聚作用。

(2010模拟)2010年1月15日下午3时32分左右在我国发生的日环食,是本世纪首次

在我国出现的日环食,也是未来1000年里持续时间最长的日环食。那次日环食从非洲中

部开始,经印度洋、印度南部、缅甸等国家最后进入我国,全程将持续约5个小时,环

食带宽达500千米以上。但温岭并不在日环食带上,人们只观测到了“日偏食”这一天

文奇观,如图10所示。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日偏食”产生可以用_____ ____ ____来解释. 这天晚上的月相是_____ ________。

(丽水)4.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童谣中的“星星”多数属于【 】A. 恒星 B. 流星 C. 行星 D.

人造卫星

(丽水)8.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完成定点着陆,撞

月成功,中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地面对卫星的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

B. 卫星撞击月球时,会对月球产生很大的作用力

C. 由于卫星受到月球的重力很小,所以撞击时不会形成坑洞

D. 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听不到撞击产生的爆炸声

(台州)11.1610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对土星进行了细致地观察研究。下列太阳系示

意图中表示土星的是【 】

(温州)28.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

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A

B

C D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

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温州)19.第一颗由两岸天文爱好者共同发现的彗星——鹿林彗星,今年2月经过地球附近,之后逐渐远离太阳系,将永远从太阳系消失。通过研究,鹿林彗星每秒散发出将近3.6吨水。下列关于鹿林彗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B.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C. 它的组成成分中含有冰

D. 它绕日公转的周期为76年

(09湖州)26. 2007 年10 月,举世瞩目的“嫦娥一号”卫星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探测的目标天体是▲。考点3 银河系和宇宙

了解:描述银河系的构成、大小;描述银河系的形状(正面观和侧面观);知道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知道超新星爆发;知道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知道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

应用:从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恒星的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起源与演化中领悟人与自然的

关系;知道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09嘉4分)15.下列有关地球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银河系属于太阳系的一部分B.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影响

C.地球绕日公转形成四季更替D.宇宙是永恒不变的

(2010衢州)1.如图所示,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观察此

过程中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化。该实验是模拟【】

A.板块的运动B.细胞的生长C.分子的运动D.宇宙的膨胀

(2010衢州)2.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A.托勒密B.哥白尼C.牛顿D.哈勃

的是【】

(2010义乌)6 .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错误

..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

C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

D .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

考点4 地球

了解:知道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列举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知道经线、纬线;知道在地球仪

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不考)。

理解:学会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2009.杭州)11.下列各项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A.月相变化

B.太阳东升西落

C.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D.地球仪上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丽水)6.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主

要原因是【】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的自转

C.月相的变化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台州)24.2009年5月16日,甬台温沿海高速铁路完成了铺轨。甬台温铁路采用

第24题图“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先进技术,动车组列车在上面行驶,不再有“咣当”、

“咣当”的声音,非常平稳,且运行时速可达250千米。

(1)甬台温铁路起自宁波,经台州至温州,在台州境内总体呈▲走向;

(2)如此高速的铁路上,要杜绝横穿行为。若有人在列车前方

500米处横穿铁路,以250千米/小时速度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只需▲秒就能到

达行人的面前;

(3)动车组列车到站时,减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250千米/小时减至90千

米/小时,期间停止供给动力,列车仅凭惯性继续前行,电机线圈被带动而产生感应电流,所发的电自动输入电网;第二阶段从90千米/小时开始进行机械刹车至停止。下列

关于第一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①列车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和内能②减少了机械磨损③减少了噪音,保护环境

(温州)21.温福、甬台温铁路即将贯通,届时能有效串联温州部分县市,标志着温州进入“高速铁路”时代。

(1)右图标出了温福、甬台温铁路在温州境内的八个站点,据图可知苍南站位于新温州站的▲方向;

(2)新温州站到瑞安站高速铁路线长22.87千米,开通高速铁路客运后,如果火车以200千米/时的速度从新温州站开往瑞安站,则行驶时间为▲小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5.(09宁波3分)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嫦娥一号”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o、南纬1.50o的预定撞击点。此前,它传回了大量的数据和图片,其中包括月球的赤道平均半径1737646m和极区半径1735843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月球上也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B.月球形状与地球相似,也是一个正球体

C.减少太空垃圾是“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的原因之一

D .科技人员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一号”运动轨迹的

考点5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了解:描述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壳是变动的;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知道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描述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运动的最主要原因;知道流水、风、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知道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识别主要的地形特征。

理解: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抗灾能力;解释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应用: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2009.杭州)29. (4分)现在的南极大陆常年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南极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主要的存在形式是

▲ 。科学家在南极科考中发现,南极大陆的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煤炭。我们知道煤炭是由古代的植物埋藏在地下,在千百万年的时间里经过复杂的变化生成的。对南极大陆地下煤炭的来源,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 ▲ (填序号)

①南极大陆在千百万年前有耐寒植物生长

②千百万年前的南极大陆温度适合植物生长

③南极大陆在数亿年前在中低纬度地区,有茂盛的植物生长,后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义乌)25、某同学的家乡在山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随海拔高低的增加而降低,海拔高

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O C.如图所示是该地区的等高线图。

根据此等高线的分布特点,箭头所指的甲地的地形部位为▲ ;当

A 地的气温为36o C 时,

B 地的气温为▲ o C

(义乌)3.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以下有关地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

B 、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和地幔两层

C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D 、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

(台州)15.右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公里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第15题图 (百万年) 海床移动方向 海床移动方向 现在 洋中脊山脉

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了【】

A.板块是运动的B.地球是一个球体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

(09嘉4分)10.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B.火灾发生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

考点6 土壤(不考)

了解:列举土壤是由水分、空气、矿物质和腐殖质等构成,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识别不同的土壤类型,说出不同性状的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感知植被对土壤有保护作用;知道我国和当地的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土壤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知道保护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列举保护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主要措施。

考点7 天气和气候(不考)环境问题要知道的。

(2009.杭州)22.2009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义乌)18、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6帕,(760MM汞柱)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

高中地理11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具准备 课本插图和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也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体会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很多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许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师精讲] 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点点,这些都是天体,你能认识哪些天体? 生:(可能的答案)月球、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北极星、流星、彗星…… 师:很好,不少同学都能认识很多的天体。宇宙中的天体还有很多,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放映录像:有关宇宙的片段,对各类天体及天体系统的介绍) 师:录像中都有哪些天体呢? 生:(多人分别回答)闪烁的恒星、云雾状的星云、不断移动的行星、拖着长尾的彗星、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知道科学宇宙的概念、明白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1、掌握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3、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4重点、难点 、宇宙处于有序状态之中,是有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1、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天、地、人系统。2、地球的特殊性和普通性。3[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绪论,知道了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主要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目录]: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3)。各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第四单元)。 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单元遵从:宇宙——太阳系——地球,这一顺序,学习了人类社会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 [问题]关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随便说)? 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尸子》一书:“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即宇宙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探寻宇宙的奥秘。一、宇宙: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关于对宇宙的认识,建议:如果有时间,读一本书——霍金的《时间简史》 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

(1)物质性: 对于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天体, 仰望夜空,我们会发现形态多种多样的天体: [问题]会看到哪些天体(随便说)? 这些天体在其物质组成,大小,质量,温度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观察图1—1—1中的天体: A猎户座星云是一块巨大的暗星云中的一部分,这里不断诞生着新星球。猎户座上这块美丽的星云,为我们揭开恒星诞生的奥秘提供了宝贵的观测资料。蟹状星云:这是一个超新星的遗迹,好像是一只螃蟹,所以,我们就叫他蟹状星云。它是900年前一颗超新星爆发之后遗留下来的星云物质。在星云的边缘,我们可以看见一些集中的绿色的、红色的和黄色的细丝,这些东西都是在当时的超新星爆发中被喷射出来的。《宋会要》中记载:“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这是关于一颗超新星的记载,它的残骸,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蟹状星云。 B太阳: C土星:距离太阳的第六行星,有美丽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土星的平均密度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阳系唯一比水轻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土星环是由无数个小卫星构成的物质系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 D卫星: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月亮就是地球的卫星。卫星反射太阳光,但除了月球以外,其它卫星的反射光都非常微弱。卫星在大小和质量方面相差悬殊,它们的运动特性也很不一致。太阳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以外,其它的行星各自都有数目不等的卫星。E彗星:1997年能用肉眼观测到的彗星,称为“世纪彗星”。 哈雷彗星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命名。周期为76年。 拖着一条长尾巴在满太阳系横穿的彗星从来就是地球的一大威胁。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时,曾有预言说它将和地球相撞,造成许多受不了极度恐惧的人先行自杀。直到5月21日,地球安然通过了哈雷彗星稀薄的彗尾,世界才透过一口气来。 彗木相撞,《彗星撞地球》。彗星撞击木星事件”号9苏梅克-列维“日的22日至17月7年1994.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F流星:运行于星际间的尘埃颗粒和固体小块称为流星体,如果闯入地球大气,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热,从而使尘埃颗粒气化。在该过程中发光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称为流星现象。未燃尽落到地球上的残骸称为陨星。 狮子座流星雨:最壮观的流得雨,1966年11月17日美国西部都能看到辉煌无比的狮子座流星雨流星雨,每个时的流星数超过10万甚至达到14万,持续时间为4小时。2001.11.17夜23点~2001.11.18晨5点:最多一小时1000多颗,每分钟40颗。 (2)运动性: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具体表现在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观察图1-1-2 各种天体系统。 地月系: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 太阳系:由中心天体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完整详细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准备 ●教学分析 ?学习者分析: 本节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新的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学生的思维特点既有初中的活跃的特点,也拥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本节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天文宇宙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适当增加趣味性,为学生的地理知识搭建一个从初中向高中过渡的平台。 ?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第一章,是自然地理知识的开端。本节是这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本节的重点是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难点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本节课的德育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并且培育学生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表1-1 教学内容分解表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描述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要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 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八颗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什么是宇宙以及宇宙中有哪些天体类型,认识恒星和星云这两种最基本的天体,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能说出太阳系的成员,了解中心天体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彗星等的简要特征。能够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关于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图,培养分析图片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阅读太阳系模式图以及表格—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培养自主探究和比较分析能力,并能够分析并归纳出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运动与结构特征,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结论。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存在生命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观。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天体及天体系统,并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 境,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运用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与体积等数据 的对比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难点;结合资料,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 命的特殊行星。 ●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法: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doc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① 标准分析: 1.注重学生资料分析能力 新教材应该以能力立意,新教材的评价也应该以能力为主,所以从高中地理一开始,就体现了这一要求。课标中描述地球所处的地理环境并不是需要我们的学生掌握繁琐的天文知识,而是通过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即地球所处的环境资料来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描述只是一种铺垫或者是资料的呈现,后者才是重点,运用哪些资料,怎么去分析这些资料,是我们的一个重点,而通过师生对资料的分析示范,提高学生分析图表和资料的能力是我们的教学的灵魂所在。 2.让学生关注生活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更好适应今后的生活,或者为以后更好的生活创造条件,那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关心现在的生活,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宏观的环境和微观的环境,地理学习中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我们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同时也要求我们的学生关注我们的宇宙环境。从了解地球的环境来看,要从我们的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入,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宇宙中有什么,她的物质存在形式,这些物质存在形式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我们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在太阳系中是处于什么样的条件?这些环境为我们的生命物质存在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为了人类的更好的生存我们应该和我们所处的环境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等等这些,让我们从好奇到关注,从关注到关心,从关心到珍惜,树立恰当的环境观念,理解人类和环境的共生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分解: 1.知道各种天体的基本特征 2.知道天体系统的含义、层次和各层次的天体系统名称 3.在图上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以及宇宙中的空间位置 4.运用资料说明地球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5.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物质的条件 6.在图上了解太阳系内主要天体的排列顺序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初三科学总复习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浙教版

初三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主题一、人类生存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仅差0.33%,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5种方法) (1)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环地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在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4)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结果:出现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造成星空的周日变化 2、地球仪和地图 1)经线和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与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首先知道地球东西半球是以东经1600和西经200来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来划分的;看天体的平面图应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看地图和经纬网应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平面示意图 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也叫地图的基本语言) 主题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太阳和月球: 1)太阳的基本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太阳活动与人类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太阳表面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少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1998年开始为第23周。

宇宙中的地球详细教学设计

人教版02年审定通过高中地理“人类认识的宇宙”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本节主要学习两个问题,其一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应该掌握一个大致的我们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宏观认识;第二个问题是能够知道并理解地球在太阳 系中的位置及地球作为太阳系的一颗行星,既普通又特殊。 【教材分析】 教科书分析:本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们目前观测到的宇宙”,二是“宇宙中的地球”。其中第二个内容是重点,包括对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的理解; 难点是宇宙中的地球空间的认识,这个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能够 脱离于日常的生活经验,在没有接触到参照系的物理基础上去认识我们地 球自身。 视频短片分析:此视频由一种新的不断延伸视角去认识我们的宇宙,可以逐渐的引导学生对宇宙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作为高一新生,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对高中数学和物理基础的框架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而本课作为高中地理学第一课,学生基本上 需要重建整个地理思维。鉴于初中地理的直观性,学生的惯性思维将影响 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因此需要反复的强调和视、声、乐等多种感官 的综合利用与刺激,才能增加直观性和可理解性。 【设计理念与思路】 创造激发式学习条件,让学生逐渐的产生对宇宙乃至地理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基本思路:提供一定的资料和当前的最新报道——发现问题——激发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总结。 设计理念:人本主义教学(从第一节课起激发学生自我思考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宇宙的基本意义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知道宇宙是物质的变动的。 2知道宇宙的单位是巨大的,同时了解天体系统的四大层次关系。 3理解地球在宇宙,尤其是太阳系中的位置,并且能够知道这种位置关系对地球生命存在的影响。 4识记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基本次序。 过程与方法:1运用课本插图和多媒体演示让同学们去认识我们当前的宇宙基本知识。 2教师的引入和讲解,推荐学生自我学习的方式和媒体。 3归纳总结,逻辑化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结果。 4用一个小的题目或者十万个为什么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宇宙中地球的认识,培养一定的宏观思维能力。

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教学设计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教材分析:该专题内容作为高二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的第一个专题,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影响很大。教材包括天体系统、太阳系、太阳和只有一个地球四部分以及五个“专栏” 、七个“思考与实践”题,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和开放。本专题的学习对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有重要意义,亦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下面的专题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 作为普通中学的学生,课前课后的任务完成质量较差,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立足于课堂。从学生的心理上来看:刚开始的地理课学生好奇心强、情感单纯而热烈,高中阶段正处于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的阶段。学生们受到多种传媒的影响,有着较广的知识面,对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所以作为教师要根据现状和学生的特征,找到学生们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再展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一定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天体系统的层次并用图表表示,知道主要天体类型及特点 ②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的基本概况(日地距离、能量源泉),太阳大气的分层和特点,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③能列表说出八大行星分类及特征,能在“太阳系模式图”中熟练判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根据材料归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①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对相关图、表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归纳总结; ②学会从相关资料中获取所需的知识,最后启发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③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他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敬畏心,唤起对浩瀚宇宙的求知欲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在探究地球生命物质存在条件和地外文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关心和爱护地球环境的意识,培养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 ①天体系统的层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②八大行星的分类及特征,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2、难点:如何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初步达成正确宇宙观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①引导启发式 ②探究式教学 ③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 发现学习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引入:06年8月国际天文联合会决议将冥王星赶出九大行星之列! (以热点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直接进入主题)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第一课时) 一、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教师简单介绍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盖天说→浑天说→地心说→日心说(伟大的哥白尼)其中突出日心说的科学家,使学生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精神。 通过浏览第4页“专栏”使学生简单了解宇宙大爆炸

高中地理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湘教版必修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教学难点]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八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汉语中对“宇宙”两个字的定义么?“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从这个角度来看,宇宙包含了地理学研究的两大视角“空间”和“时间”。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板书】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讲解】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初三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一、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太阳和月球: 1)太阳的基本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太阳活动与人类:常见的太阳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太阳表面的许多黑斑点称为_________,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_________年。黑子数最多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_________;黑子数少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_________。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_________。耀斑爆发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向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看到的是光球层。 光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_________,在色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 3)月球的基本概况: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_________卫星。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太阳的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 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月球上既没有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 月球没有大气,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度差达300℃。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 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弱,造成物体在月球上很轻.(跳高跳远) 月球的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_________,是由于陨石坠落的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 4)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 四季的星空月相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_________。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_________,平均为_________天。 2、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光。(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 (1)三者成一直线时:地球——月亮——太阳(___月农历______ 朔) 月亮——地球——太阳(___月农历____________ 望)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及分析: 课程标准对学习本章内容的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本节教材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该标准,一是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主要要求能够用天体系统的层次来说明地球的宇宙环境。二是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的行星,从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体积等方面来说明。三是介绍了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分析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三部分联系密切,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先讲宇宙环境,然后提供资料,让学习者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最后从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教材重点分析了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通过提供了阅读材料“探索地外文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供活动题让学习者探究,需要到什么样条件的外星球去寻找外星人,从而学会分析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同时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通过分析给学生这样的价值体验:在太阳系中目前还找不到适合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其他星球建立起庞大的人类生活基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保护好我们唯一的家园。 二、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从各种媒体了解宇宙与地球的相关知识,但多数不系统,更不能聚焦于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个核心上,发散度高。另外学生对宇宙的一些概念常常含糊不清,教学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纠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物质性与运动性;理解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天体;通过太阳系模式图了解九大行星特征,并培养学生看图读图、分析表格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图文结合,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 四、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六、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2篇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2篇 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compulsory 1 lesson plan of eart h in the universe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2篇 前言: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 2、篇章2: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 篇章1: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的理由:是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2006年中考练习题《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中考练习题《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主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四季的变化 考点: 1. 阳历和地球公转:了解阳历(包括节气)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2. 农历与月相: (1)识别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根据具体的月相说出农历的大致日期 (3)说出农历中的阴历成分是以月相为周期设置的 考题训练 1.下列农历日期中,可能发生日食现象的是( ) A 、初一 B 、初七、初八 C 、十五、十六 D 、二十二、二十三 2.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 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 3.下列关于产生月相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月球是一个球体 ②月球本身不发光 ③月球绕地球运动 ④月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变化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4.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的过程的是( ) A 、A → B → C → D → E → F → G → H →A B 、 E →A →G →B →F →C →H →D →E C 、F →A →G →B →F →C →H → D →F D 、 E →D →H →C → F →B → G →A →E 5.某星期六小龙外出旅游,一早起来只见弯弯的月亮挂在东方天边,此时约为农历( ) A 二十六、二十七 B 十一、十二 C 十七、十八 D 初七、初八 6.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________天,称为_________。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到新月,周而复始.我国农历中月份是根据_______________确定的。 7. 历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历法。它是根据 周期制定出来的,通常的 日为一年,同时,每 年中设立 个 日的闰年,以便和四季更替的周期相一致。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四季更替周期划分的二十四段,节气来临的日期在公历中每年都是固定的,两个相邻节气一般相隔 天左右。 8.读月球运行轨道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A 、B 、C 、D 处所观测到的月相及相应的农历日期 A 处的月相_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 B 处的月相_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 C 处的月相_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 D 处的月相_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 (2)在图中A 、B 、C 、D 处所示的月球内绘出相应的月相。 (3)月球由C 处出发,经过B 、A 、D ,然后又回到C 处所需的时间约为________天,也是月相变化的一个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月。 (4)A 、B 、C 、D 四处可能发生日食的是__________处,可能发生月食的是________处。 (二)太阳与星际航行 考点: 1. 太阳和月相 (1) 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 (2) 了解月相的基本概况 2. 太阳活动与人类 (1) 列举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 (2) 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3. 太阳系 (1) 描述太阳系的总体构成 (2) 知道九大行星 4. 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为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 (1) 了解万户与中国古代火箭等 (2) 了解阿波罗登月 5. 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了解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以来在航天事业上的成就 考题训练: 1.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 ) A .土星 B .地球 C .火星 D .木星 2.有时在天空中会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冰球,它们是( ) A .恒星 B .彗星 C .行星 D .卫星 3.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是( ) 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4.在太阳系中( ) (A)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金星 (B).离地球最远的大行星是冥王星 (C)与地球自转、公转周期最接近的是金星(D)类地行星位于巨行星与远日行星之间 5.下列现象可能是由太阳活动强烈而引起的( ) ①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②发生日食现象 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④地球的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神舟五号胜利升空,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开辟了新篇章,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的神舟号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如下所示时,在A 点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 ) A A .上弦地 B .满地 C .下弦地 D .新地 7.月球上背面有一座环形山是用中国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叫 ( ) A.万户 B.孟子 C.僧一行 D.沈括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干扰 通讯;可引起地球上的 ,加大 对皮肤的伤害。 9.太阳系中,与地球相临的两颗行星是 和 ;体积最大的是 ;有光环的是_____ 日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

【课题】必修一第1章第1节地球在宇宙中 【所需课时】 1课时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地理课程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是整个高中地理教材的开篇部分,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积极进入高中地理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科学认识地理环境的态度,珍惜地球的情感。 本节教材从宇宙谈起,先简单介绍了人类认识宇宙环境的发展历程,紧接着提出了宇宙范围和组成物质。对这部分内容,教材图文并茂,由外及里,由表象到实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认清宇宙环境的物质运动规律。 在介绍宇宙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着重分析了太阳系的组成和物质运动特征。这一部分内容教材采用图表和示意图的形式来介绍太阳系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球普通性的理解。 最后,教材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简单介绍了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和原因,从而引出了地球的特殊之处。教材的案例探究以地球的近邻火星为例,介绍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及火星的基本情况,加深了学生对地球特殊性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珍惜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这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第一课,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入门课,对学生以后学习地理课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整体来看,学生对于高中地理课程的具体内容、学习方法还比较模糊,从本节来说,学生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但对知识的了解不够系统,对地理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本课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在学习过程上,创设情景,加强引导,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和地理情感;在知识架构上,引导学生系统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帮助学生架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宇宙中天体的类别,理解天体系统中天体间的运动关系,以及宇宙中各级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②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理解地球的普通性,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总结地理资料的能力。 ②通过绘制天体系统的层次图、太阳系八大行星图,培养动手能力和地理空间想象思维能力。③通过阅读图表,培养对比分析地理数据、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表达地理观点的能力。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设计 作者:李玉来(高中地理青海省西宁市地理四班) 评论数/浏览数: 4 / 708 发表日期: 2011-07-01 10:36:02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阅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图,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从的结构特征。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

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教学难点】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方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高中地理必修课“宇宙中的地球”优秀教学设计[学习资料]

高中地理必修课“宇宙中的地球”优秀 教学设计 文科资料地理Ⅰ(必修·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宋安辉 【教学内容分析】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是形成科学的宇宙观的基础,为此,教材主要讨论了3个问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和存在生命的行星等。教材中利用了6图2表加以说明,运用这些图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

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阅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图,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从的结构特征。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宇宙》 并展示有关宇宙的名言语录: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 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那 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康德 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硕果,展望科学的未来,人类将 高举科学的火炬登上宇宙的天堂。——霍金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 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温家宝 第一部分: 利用导学案,并让学生带着问题组织学生自主阅 读教材。1、仰望苍穹,我们能看到茫茫宇宙中有 哪些天体呢?2、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 视频展示天体图片,让学生欣赏宇宙的美,感受 宇宙的奥妙…..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特点 指导学生总结天体的概念,了解天体的分类,归 纳宇宙的特征 1.宇宙中有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以及人 造卫星等物质;这些物质通称天体。 2.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3.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 物质世界,具有无限性的特点(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 上无始无终) 。 4.认识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创设情境:重温儿时的童谣“太阳大,地球小,太 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 跑。”——引出运动的天体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 体系统。 师生共同探究:地球是孤立地存在于宇宙空间吗, 它和其他天体之间有无联系呢? 星光闪闪,夜空茫茫;亿万星辰,交相辉映。宇 宙是由无以数计的各类天体组成的庞大空间,地 球只是巨大宇宙中的一颗微尘而已。 自主探究活动: 学生自行设计天体系统层次图,表示地球的位置 认真看视频,并 且认真思考。 阅读教材,并填 写好导学案里 的知识框架。 认真欣赏天体 图片,并发出美 的感慨 在轻松的情境 中思考问题完 成学习任务 自主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对本节课内容 有了一定的了 解 带着已了解的 知识,进一步 认识宇宙物质 形态 学生对宇宙环 境的感性认识 在感性认知的 水平上,激发 学生继续探索

初中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知识总结

宇宙空间科学 主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四季的星空 1.星图上的方位判断 星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2.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1)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的周期为365.2422天。 (2)阳历日、月时间的依据 阳历月份天数是依据四季更替的周期和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安排的。由于四季更替周期为365.2422天,故采用大小月,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2月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 (3)阳历闰年的安排 阳历在每400年中设97个366日的年(闰年),其余的303年为365天(平年)。公元年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世纪年必须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 3.农历与月相的关系 (1)月相的含义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月相变化的成因 ①月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②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3)月相名称及其出现时间的判断 ①当日、月、地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居中时为新月(朔),时间为农历初一,地球居中时为满月(望),时间为农历十五、十六。 ②当日、月、地三者相互垂直时,月球向日、地另一侧运动时为上弦月,时间为农历初七、八;月球向日、地中间运动时为下弦月,时间为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③月相 ④月相变化的周期29.53天。 (4)农历月天数的安排农历月中。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大小月相间分布,所以要安排闰月的方式与公历保持一致。 (二)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1.太阳和月球 (1)太阳的基本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l500万℃,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着太阳运动,绕着太阳旋转一周需要一年时间。 (2)月球的基本概况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月地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月球本身不发光。月面的阴暗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低地地区,月面的明亮部分属于月球表面的高原、山地地区。月面有众多的环形山。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大约为一个月,它同时也在不停地自转,周期恰好也是一个月,所以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都是同一副面孔。 2.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