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Cat in the Rain- Critique and Summary

Cat in the Rain- Critique and Summary

Cat in the Rain-  Critique and Summary
Cat in the Rain-  Critique and Summary

Cat in the Rain – Critique/Summary

Summary:

The story “Cat in the Rain” written by Ernest Hemingway is about a couple that stay in Italy. The woman in the story sees a cat abandoned outside in the rain under a table and wants to get him and bring him into her hotel room. When she finally convinces her husband to let her go out and get him, it is gone. She returns to the room with out a cat and her husband is still propped up on a pillow reading his book. He insists she lay down and read a book, when she starts talking about how much she wants a cat, how she wants it to be sitting in her lap as she brushes her hair. A short while later one of the hotel workers who helped her try to find the cat the first time had discovered his presence and bought him to her.

Critique:

The story “Cat in the Rain” talks about a cat stuck outside in the rain, but I don’t think that this is what Hemingway meant when he wrote this story. I like how Hemingway started the story off with describing the setting, where the two Americans were and how they were the only ones stopping in to this particular hotel. It gives the reader something to picture right off the bat. I think that Hemingway could have described the characters in more detail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m. Also I think the in-depth description of the hotel wasn’t necessary I would of liked to see the description put in to the characters more. I really liked the way Hemingway’s character the American Woman acted because it felt very real to something in real life. The way Hemingway portrayed the woman at first was more along the lines of a nagging wife, but when she goes to the window to see the cat her persona changes, I liked this because it made me get into her head and see how she was feeling Hemingway started in a unique way because I very rarely see a story start like this, and he pulled it off very well. The description of the location and setting pulled me right into the story, I liked this because it kept me interested and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I think the title that was given to the wife as the “American Wife” lacks individuality and has no special meaning, signifying that she is just a mere American Woman and nothing else. I think that the title Hemingway chose was to portray that the wife felt that she was condoned to George her husband and that he never really paid much attention to her. This lack of attention makes her feel that she does not have much freedom to express herself and keeps much of her feelings inside. She definitely feels the restraint that George has put on her, and in order to please him, she attempts to make herself compact just like the cat.

I think this is why Hemingway makes it seem that she is so attached and drawn to helping the cat out of the rain.

秦朝文字统一

秦朝文字的统一 殷商以降,文字逐渐普及。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但是时期的兵器、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存在着区域中的差异。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统一中原后,下令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 秦朝时期各国文字 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总结。此举受到的赏识,遂将他释放,还提升为御史,命其“定书”,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秦朝是我国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王朝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其中文字的统一对政治经济的统一和文化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期,“文字异形”。古代文字经历长期的演变发展,在全国各地有很大的分歧,而且这些千变万化的文字写法也没有一定的体系和结构规律。这就给政令的推行和各地的文化交流造成重重阻碍。到秦统一后,诏书至桂林一带一般人都不认识,可见统一文字已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公元前221年下令“书同文”,由丞相和赵高、胡毋敬等人整理文字,以简化秦文“小篆”作为标准字体,用于公文法令,通行全国,废除了其它各种异体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字用研究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字用研究《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以下簡稱上博九)的問世,引起了學術界的熱烈關注,掀起了楚簡文字研究的熱潮。就其竹簡内容而言,涉及到文學史、文化史、思想史等諸多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學者們在竹簡編聯、文字釋讀等諸多方面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然而對通假字或異體字進行全面考察的卻不多見。本文以此爲突破口,試圖通過梳理上博九中的通假字、異體字,進一步分析其用字現象,從而更準確、更全面地把握楚簡文字的使用規律。 本篇論文共包括三章:第一章爲緒論部分,主要對本文的选题缘由、材料範圍、研究目的、研究意義、寫作思路、文章結構等作簡要介紹,回顧了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字用學研究方面的相關成果。第二章全面系統地梳理了上博九中的異體字,根據異體字所屬性質的不同,做了分類:(1)因形體簡化而形成的異體字;(2) 因形體繁化而形成的異體字;(3)因義符、聲符替換而形成的異體字;(4)因結構性質不同而形成的異體字;(5)因受類化影響而形成的異體字;(6)因偏旁易位或變 動而形成的異體字。 第三章對通假字的定義、確定標準在總體上做了一些交代,並根據“本字”與“借字”之間的聲韻關係加以分類:(1)雙聲疊韻通假,即聲母和韻部完全相同;(2)雙聲通假,即聲母相同而韻部不同;(3)疊韻通假,即韻部相同而聲母不 同;(4)聲韻相近通假,聲母和韻部雖不同,但有通轉、旁轉、對轉等關係,或屬於同一聲系。結語部分對文章的總體内容做一個高度的概括,以總說異體字和通假字的特點為主,從整體上把握上博九中異體字和通假字的形體變化規律。 最後再淺談幾點個人的看法,以及在整理材料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論文

战国文字中的“宛”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附补记)

战国文字中的“宛”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附补记) 赵平安[搜索該作者其他文章] 战国时期有一个写作下列诸形的字: 释法很多,影响较大的有释宫、释邑、释序、大邑的专字等四种。[1]可以说各有各的依据。因为它的某些写法(如K和G、H之类)确实很像宫和序,它和邑的形体、用法也似乎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这些释法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它的各种写法中最流行的是A、B之类,和宫、序相似的写法只是偶而为之,并不具有代表性;它和邑的用法实际上有较严格的区分,和邑相似的形体,来源并不相同(详后);至于说它是大邑的专字,字形上根本无从证明。(补记:新蔡葛陵简甲三:275号中有“大邑”、“中邑”和“小邑”,甲三:348简有“大宛”,可以证明大邑专字说是错误的。)因此有必要重新考虑它的释读。 我们认为这个字应当释为宛。论证如下: 《侯马盟书》诅咒类一0五:三有字作 L 整理者隶作惌,解释说: 惌——借为冤字,音渊(yuan),冤屈的意思。《说文》以为惌是怨的古体字。《一切经音义》:“怨,屈也。”《诗·都人士》注:“苑,犹屈也。”《说文》:“冤,屈也。”故惌字

可与冤字通用。[2] 诅辞“不卑众人惌死”就是“不俾众人冤死”,文义顺畅,足见整理者的释读正确可从。有人把惌改释为悒[3]或[4],实际是没有必要的。 新近发表的上博藏战国楚竹简《缁衣》第六简和第十二简有下面一组字: 整理者隶作命或令,[5]完全是依样画葫芦的产物。在今本《缁衣》中,与之相对应的字都写作“怨”,因而也有学者直接把它隶作怨。但李零先生有不同意见,他指出:“怨”,……都是假“宛”字为之,其写法,可参看《说文》卷十下、《汗简》40页正、《古文四声韵》卷四第19页背和40页正的古文“怨”,不是“命”或“令”字。[6] 李说正确。《汗简》、《古文四声韵》和《说文》古文怨都是从心从宛省,应隶作惌,通怨。(补记:冯胜君先生在《释战国文字中的“怨”》中认为上博《缁衣》M、N、O都应释为夗,其中M是在N、O上加声符O(圆),目的是为了和令区别开来。持这一看法有两点需要进一步解释,一是较早出现的侯马盟书L所从上部没有一横画,二是具有重要区别标志的M形反而不如简体普及。冯文发表于《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曾侯乙墓竹简第12号有一个被释作邻的字,作 P 之形。这个字简文用为地名,释邻讲不通。联系上博简中N和O的写法,应改释为。《战国策·西周策》“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章载韩庆为西周谓薛公曰:“君以齐为韩、魏攻楚,(九)[五]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韩、魏,今又攻秦以益之。”知楚有宛地,即宛之增累字。简文“连东臣所驭政车”即“宛连敖东臣所驭政车”。[7] N、O和P所从宛同《汗简》、《古文四声韵》以及《说文》古文怨所从宛结构相同,

战国文字学习参考书目

戰國文字學習參考書目 (以下為馮勝君先生授課筆記,其所述意見不代表筆者觀點) A、工具書 1、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1,中華書局,1998年,北京。 備注:此書的特點是按韻編排,每韻下按聲紐排列,如對古音較熟悉的話,查找比較方便,相對當時來説,收字較多。不足之處在於手工摹寫有失真之處,引用時需核對原始著錄。因成書相對較早,郭店簡等大批材料未及收入。 2、湯餘惠等:《戰國文字編》2,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福州。 備注:此書收字整體上來説不如《戰國古文字典》,另外字形有修補,很多字形因此面目全非,釋字方面的問題也不少。 3、*容庚:《金文編》3,中華書局,1985年,北京。 電子版有臺灣黃沛榮編 4、嚴志斌《四版〈金文編〉校補》,吉林大學出版社,2001年,長春。 5、李守奎:《楚文字編》4,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上海。 是作者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擴充而成,目前第一部戰國文字的分域文字編,楚文字收集較全,能夠反映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 6、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5,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武漢。 戰國楚系簡帛文字收集較全,包括一些尚未公開發表的資料。 7、華東師大:《戰國楚文字檢索系統》。 使用尚方便,有原篆,但釋字水準不高。 8、*曾憲通:《長沙楚帛書文字編》6,中華書局,1993年,北京。 9、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7,文物出版社,1994年,北京。 10、*張守中:《中山王器文字編》8,中華書局,1981年,北京。 11、*羅福頤:《古璽文編》9,中華書局,1981年,北京。 是與《古璽彚編》10相配合的,釋字文字較多,可參看吳振武先生《〈古玺文编〉校訂》,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12、張頷:《古幣文編》11,中華書局,1986年,北京。 吳良寶先生正在做新的古幣文編,在釋字上肯定有很大進步,尚未見。 13、高明、葛英會:《古陶文字徵》12,中華書局,1991年,北京。 釋字水準不高。 14、張光裕、曹錦炎:《東周鳥篆文字編》13,翰墨軒,1994年,香港。 1H121-61 H273 閔行五樓參考閱覽區 2H121 T239 閔行五樓參考閱覽區 3K877.3 R262C 閔行四樓圖書借閱區;閔行一樓保存本閱覽區 4H121 L417 2003閔行五樓參考閱覽區 5K877.53 T291閔行五樓參考閱覽區 6K877.9 Z242閔行一樓保存本閱覽區 7H121 Z364S閔行工具書庫;閔行一樓保存本閱覽區 8H121 Z364閔行五樓參考閱覽區;閔行一樓保存本閱覽區 9K877.63 L921閔行一樓保存本閱覽區 10J292.42 G562閔行四樓圖書借閱區(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81.12) 11K875.64 Z353閔行四樓圖書借閱區;中山北路社會科學開架書庫;閔行一樓保存本閱覽區 12K877.93 G244閔行一樓保存本閱覽區 13本校無此書。但有曹錦炎《鳥蟲書通考》,上海書畫出版社, 1999,以圖、摹真為載體,研究了秦至漢初文字八體之一的“鳥蟲書”,內容有鳥蟲書的構形、吳國器、越國器等,可資觀覽。現藏閔行一樓保存本閱覽區H121 C212 1999

战国文字通论

战国文字通论 详细描述: 何琳仪,男, 1943年8月生,汉族,安徽大学古文字学专业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文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1967年,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1年,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古文字方向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计有专著10部,其中独立完成者3部:《战国文字通论》、《古币丛考》、《战国文字声系》,在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论文120余篇,涉及先秦文献、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汉文字、音韵、训诂诸领域,亦有较高的学术水平。2007年3月31日去世。享年64岁。人物履历编辑 何琳仪 何琳仪 1943年8月生。 1967年,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 1981年,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古文字方向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此后,先后在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和安徽大学中文系工作。在安徽大学时期担任博士生导师。 2007年3月31日去世。享年64岁。 学术生涯编辑 何琳仪教授,古文字学家,江西九江人,1967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70年代末开始在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攻读古文字方向研究生课程,1981年获硕士学位,历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讲师、副教授,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文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何琳仪著作 何琳仪著作 先生一生勤于笔耕,专著有10余部之多,其中独立完成者3部,即《战国文字通论》、《古币丛考》、《战国文字声系》。这三部书是先生学术研究的代表作,同时也代表了当代战国文字研究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发表论文120余篇,涉及先秦文献、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汉文字、音韵、训诂、古史地理等诸多领域。 何先生是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尤其在战国文字研究领域造诣颇深,所著《战国文字通论》是第一部战国古文字通论性著作,已成为海内外古文字学者案头必备工具书之一。战国文字研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古文字学的一个独立分支。随着新材料和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实际工作迫切要求有关研究成果的传布与普及。何先生的大作应时而作,对战国文字研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战国文字通论》不仅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战国文字作了科学的五系划分,而且全面论述了《说文》、三体石经、《汗简》和《古文四声韵》中古文的来源及其与战国古文的关系,举证翔实,评说允当,拓宽了战国文字研究以至整个古文字研究使用对勘资料的路径。书中还总结了各区系文字的风格特点、战国文字形体演变的规律,提出了战国文字释读的方法,观察至细,分析入微,归纳精准。所有这些,在当时乃至于现在都对战国文字研究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此外,书中处处凝结着何先生对战国文字具体材料研究的辛勤汗水:如释江苏盱眙南窖庄出土铜壶中“重金某某”的后两字为“络镶”、指出赵国相邦春平侯等铍“左右伐器”之伐器犹言兵器、申述中山王方壶之“”为绝字、分析“主”“示”形体演变之迹,等等,均为不刊之论。

战国文字

第三章战国文字 第一节战国文字的内容及研究概况 一战国文字的内容 战国文字是战国时期使用的文字。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上限一般确定在前475年(周元王元年)1,下限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前221年。研究战国文字主要依靠的是战国时期的材料,除此以外,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字以及秦统一后的文字也是研究战国文字的重要参考资料。 战国文字的种类繁多,不象商周文字那样单一。我们可以把甲骨文看作是商代的代表文字,把金文看作是西周、春秋时代的代表文字,但却不好把某一种文字看作是战国时期的代表文字。已出土的战国文字有铜器铭文、石器文字、货币文字、玺印文字、简帛文字、陶文以及盟书等。这些文字的名称有些是从书写材料的角度提出来的,如铜器铭文、石器文字、简帛文字和陶文,有些则是从书写内容和用途的角度提出的,如玺印文字、货币文字和盟书等。 (一)铜器铭文 战国早期的铜器铭文和春秋时期铜器铭文的内容大体相同。作于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4年)的羌编钟,记述作者跟随韩君征秦讨齐,受到韩君的封赏。这种风习至战国中期仍保留在个别器物中。1978年河北平山县出土的中山王大鼎、中山胤嗣圆壶,是白狄别种鲜虞国君及其嗣子所作,时代在前309年或前308年之后。二器记述齐王破燕,燕国君臣易位的事件,同时颂赞了老臣相邦的德行。鼎铭长469字,洋洋洒洒,充满了儒家的说教色彩。 从战国中期开始,出现了一种“物勒工名”式的铭文。所谓“物勒工名”,就是在器物上勒刻作器官吏、工匠的名字,以保证器物的质量,如有不合格者,便于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如三十二年邺令戈铭:“卅二年,业(邺) (令) (狄),石库工 (师)臣,冶山。”邺令是邺(今河北磁县)地之长官,是此戈的监造者,“狄”是其名。“工师”属工官之长,是主持造戈的人。“库”是制造、保管兵器的地方。“冶”即冶铸工匠,是器物的真正制造者,“山”是其名字。 在战国时期的铜铭文中,最发达的是兵器铭文,占的比重很大,这与当时的战争形势有关。除此以外,战国的铜器铭文还出现在量器和符节上,如“商鞅方升”、“郢大府量”、“新郪虎符”、“鄂君启节”等。 1或确定在前481年(《春秋》终年)、前468年(周贞王元年)及前403年(三家分晋)。

战国文字中“=”符研究

战国文字中“=”符类考 魏红燕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战国时期文字形体纷繁复杂,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道:“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这就给今人在释读这一时期的文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战国文字中的“=”符,学者多已有论述。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符在战国文字中所起的功能作用做一全面系统的考察,以期能够窥探这一纷乱文字现象之一隅。 关键词:战国文字;“=”符;辅助性笔画;装饰性笔画;文字笔画 众所周知,战国时期文字形体纷繁复杂,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道:“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这就给今人在释读这一时期的文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战国文字中的“=”符,学者多已有论述。本文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符在战国文字中所起的功能作用做一全面系统的考察,以期能够窥探这一纷乱文字现象之一隅。 一、辅助性笔画 这一说法乃借自汤余惠先生《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但在内容性质上与其有所不 同。所谓辅助性笔画,是指古人在书写文字时通过添加“=”来提示帮助阅读者阅读。具体又可分为:1、表重文 重文,有些学者称之为借字,“是指一个独立形体用借字符号或不用借字符号重复一次记录功能的写词方法。[2]”在这里,我们仍然依据传统称为“重文”。根据有没有使用重文符号,可把重文分作两类。 而没用使用重文符号的重文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具体可参阅裘锡圭《古文字论集》中《甲骨文中重文和合文重复偏旁的省略》和《再谈甲骨文中重文的省略》两篇文章。至于重文符号“=”,大致产生于甲骨文晚期。如《殷墟粹编》第二六五片:“王受又=,囗其用”,郭沫若、裘锡圭等人认为“又= ”中“=”为重 文符号,当读为“有祐”。又如商代晚期的小子卣“乙子=令小子先以人于堇”,裘锡圭先生认为“子 ”中“=”也为重文符号,“应读为‘乙子(巳),子令……’”[3]。但这种重文符号在甲骨文时期用例很= 少,多为不加任何记号而直接将重文省去。西周金文对重文符号的使用有所发展,到了战国时期则大量使用,所有的重文都添加“=”符来表示重文。这标志着汉字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根据重文的读法,可将其细分为两类: 1)连读,即单音语素的重复。如: 穆=鲁辟,应读为“穆穆鲁辟”。(梁十九年鼎) 麀鹿速=,君子之求,应读为“麀鹿速速,君子之求”。(《石鼓文·车工》) 惮=业=,应读为“惮惮业业”。(中山王错鼎) 梦=墨=,应读为“梦梦墨墨”。(长沙帛书) 吴人并=人修教备信,应读为“吴人并越,越人修教备信”。(中山王错鼎) 吞则=则神=则下=则定=则固=则明=……,应读为“吞则,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 固则萌,萌……(行气玉铭) 2)回读,即把加重文符号“=”的字作为一个整体单位重复一次,它既可以是词、词组,也可以是一

第二节 古书中的用字

第二节古书中的用字 ●一、古今字 ●二、通假字 ●三、异体字 ●四、繁简字 一、古今字 ●古今字: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就叫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後的叫今字。 ●如:暮,古字爲“莫”,後來爲暮,在昏暮的意義上爲一組古今字。 (一)、古今字的形體 ●古字加形符 ●其萁;采(才采);員圓;韋圍;取娶;昏婚;州洲; ●改變形符 ●說悅;赴訃;斂殮;沒(歹殳);振賑;張脹; ●略加变形 ●母毋;不丕;大太;闲间;陈阵 ●形体无关,通假字造成的:亡无;伯霸;(上自下幸)罪 (二)、古今字形成的原因和通假字 ●1、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上古文字量少,一个字可能负担许多词义,为了加以区别,旧对某个词义另造一个新字,于是就形成了古今字。所以,古今又叫区别字。 ●2、古今字和通假字 ●中学教学并不区分古今字和通假字,只是笼统的称为通假。大学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研究,才提出这一问题。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 ●研究的角度不同:古今字是从时间的先后来看;通假字是从语音相同相近来看。 ●两者的具体内容有部分交叉,为解决假借问题而形成古今字也不少。 ●的影响不同:古今字的出现使文字表达更加细蜜准确,但给阅读古籍带来一定困难; ●通假字基本上是给文字增加了一些冗余,给文字的使用和识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假借字 ●(一)、什么是假借字: ●假借字:凡文献中的字,如果记录的词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 ●许慎的定义:假借者,本无其字,因声托事,令长是也。 ●假借字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不考虑形体因素而造成的。 (二)、假借字的两种情况 ●1、造字假借: ●有些字原先并没有专门为之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同音字来记录它,就叫造字假借,又称本无其字的假借。 ●2、用字假借: ●某些次原先已为之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二是另外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就是用字假借。又叫通假。 假借字举例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列子汤问》 ●子子孙孙、穷:用的本义或引申义。 ●无:本义舞蹈的舞的初文。这里是没有的意思。没有的意思应该是“亡”。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战国时期文字

战国时期文字 1.导入 本节课我们学习战国时期文字,主要介绍如下内容: (1)战国文字概说 (2)关于六国文字的资料 (3)六国文字的特点 (4)秦系文字的资料 (5)秦系文字的特点 2.1战国文字概说 春秋之前,贵族阶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占有统治地位,文字也为贵族阶级所垄断。春秋战国之交,旧的贵族阶级逐渐为新型的封建阶级所取代,文字开始扩散到民间。战国之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文字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文字的形体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异体字的迅速发展上。 春秋时代的各个诸侯国中,由于周平王东迁,秦国因袭了宗周故地,忠实地继承了西周王朝所使用的文字系统。进入战国之后,秦国由于比较落后,低地处西方偏僻之国,因此秦国的发展较东方各国缓慢。秦国文字大约从战国中期开始,俗体字迅速发展。而东方各国的俗体则发展迅速,正体字和俗体字的差别很大,俗体字使用较为广泛,传统的正体字可说是溃不成军。

在正体和俗体的关系上,东方各国和西方秦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秦系文字:正体字因袭了西周王朝的文字传统,侧重于使用方折、平直的笔法改造正体,俗体字形跟正体字形有明显的联系,秦国的正体字后来演变为小篆,俗体字演变为隶书,俗体虽然对正体有影响,但是始终没有打乱正体系统,继承旧传统的正体字依然保持重要地位。 东方各国文字:战国时期东方各国通行的文字,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代传统的正体字,相比,可谓是面目全非。 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把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与东方各国的文字区别开来,他把春秋时代秦国的文字和秦代的小篆合称为秦系文字;东方各国的文字称为六国文字,实际上不止齐、楚、燕、韩、魏、赵等六国,泛指东方各国的文字。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收录的籀文,大抵属于春秋时期的秦系文字,与秦的石鼓文相似,收录的古文则属于战国时的六国系文字,与战国简帛文多见相同之处。 2.2记录战国时期六国文字的资料 战国时代遗留下来的实物上的文字资料种类较多。主要有: (1)金文 西周后期到战国早期,铜器铭文中常见的内容并无太大变化,大多是做器的主人叙述做器的缘由,以及希望子子孙孙永远保有器物等。

谈战国文字中的“凫”单育辰

談戰國文字中的“鳧” 單育辰[搜索該作者其他文章]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 (首發) 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墓竹簡中記有一種旗,作“A旃”,辭例爲: A1(旃),墨毛之首。簡46 A2(旃),朱毛之首。簡86 A3(旃),翠首,貂定之頸。簡89 A分別作: A1、 A2、 A3 雖然不算太清晰,但它們的筆畫還是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來。爲了明瞭起見,我們再把《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中簡46、簡86、簡89有關此字的摹本轉揭於下:[1] A1(摹)、 A2(摹)、A3(摹) 就筆者所見,到目前爲止,學者們對此字主要有以下幾種釋法: 1、裘錫圭、李家浩二先生說:“”從“鳥”從“”,“”即“堆”字。174號簡“”字所從“隹”旁原文作“”,與此字右半相同。據此,“”當是“”字的異體。望山二號墓竹簡記車上的旌旗有“(堆)(旌)”,“堆”亦當讀為“”。《說文·鳥部》:“,祝鳩也。從鳥隹聲。隼,或從隹一。一曰鶉字……古代旌旗上畫有鳥。《周禮·春官·司常》:“鳥隼為旟。”此謂畫隼於旟。《禮記·曲禮上》:“前有水,則載青旌;前有塵埃,則載鳴鳶;前有車騎,則載飛鴻。”此謂鳥畫於旌。簡文“旃”疑是指畫有隼的旃。望山二號墓竹簡“旌”疑是指畫有隼的旌。[2] 2、滕壬生先生說:,說文所無。[3]

3、何琳儀先生說:隼,從隹,下加圓點(筆者按,此指“集成”122.1《者鐘》之“”形)或短橫(筆者按,參下文“隼”字所列字形)爲分化符號。短橫或與豎筆演變爲厹,遂作,或簡省作。[4] 4、李守奎說:曾簡《考釋》所釋“鵻”、“難”二字聲旁,當隷作“”……“隼”、“隹”聲可通轉,用為聲旁可構成異體,“”可視爲“堆”字異體,“”“”二字最終依舊可釋爲“鵻”“難”二字。[5]又,李守奎先生的《楚文字編》把A收入“”字條。[6] 5、李零先生說:,應釋。[7] 第1種釋法認爲A應隸定爲“”,是“”字異體,又引《說文》“隼,或從隹一”,認爲“”即“隼”字。但其關鍵的一點是把A字右半“隹”下“土”上的“”形忽略掉了,從字形角度看是有缺陷的,其所釋“”自然難於成立。 第2種說法考慮到了A字右半邊“隹”下“土”上的“”旁,但把其隸定爲“冂”,於“”形不能吻合。 第3種說法有兩個問題:一是《者鐘》(“集成”122.1)的所謂“隼”字作“”形,實是“隹”形加圓點贅飾,參同銘的“隹”(“集成”132.1)作“”。且其辭例爲“隹(唯)越十又九年”,自不能讀爲“隼”。二是戰國文字“隼”形很多見,作“”(“”,曾侯乙簡45)、“”(“”,曾侯乙簡206)、“”(“”,包山簡24)、“”(“”,《鄂君啓車節》,“集成”12110)等形,[8]和A差別很大。何先生認爲“(隼的)短橫或與豎筆演變爲厹(筆者按,即“”),遂作,或簡省作。”其問題是其假設的字形演變不合理。首先,上舉“隼”字所從的“隹”的左

古代常用书法字体资料

古代常用书法字体 书法字体,就是书法风格的分类。就像自然科学对动物、植物的分科,如猫、虎、豹等,都属猫科动物。书法字体,传统讲共分行书字体、草书字体、隶书字体、篆书字体和楷书字体五种,也就是五大类。在每一大类中又细分若干小的门类,如篆书又分大篆小篆,楷书又分魏碑唐楷之分,又有二王体、瘦金体之说。 书法字体概览 书法字体对照表 篆书体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

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谁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 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

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仁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 大篆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小篆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战国文字「殷」字补释

戰國文字「殷」字補釋 (首發) 蘇建洲 彰化師大國文系 《包山》楚簡有個作為姓氏使用的字作: (63)(63)(182)(184)(186)(191) 字形从「」从「邑」,一般釋為「啟」字。1李零先生認為上引諸字應分析為从邑从殷。2他的根據應該是《容成氏》53「(殷)」作: 徐在國先生也根據《容成氏》「(殷)」字,認為上述《包山》諸字就是「殷」,並指出《璽彙》2581-2582「」均應改釋為「殷」:3 (2581)(2582) 張新俊先生也根據《容成氏》53「(殷)」字的寫法,對「啟」、「殷」二字提出分辨的方法:《容成氏》簡34的「啟」字作「」,與簡53「(殷)」字有別。戰國時期的「啟」字,一般是从「戶」从「攴」(或从「又」)从「口」;「(殷)」字上部與「啟」相同,下則從「邑」。但是他認為《璽彙》2581舊釋為「肇」,能否改釋為「殷」,有待證明。同時《璽彙》2578「」字,與《曹沫之陣》44同形,應依《曹沫之陣》整理者李零先生的意見釋為「啟」。4《三

晉文字編》532頁本有「殷」字,但787頁卻將《璽彙》2576-2578「」字直接隸定為「」,而不歸於「殷」字下,可見也不認為後者是「殷」。 謹案:《祭公》10「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殷」字作: (《祭公》10) (2576)(2577)(2578)(《曹沫之陣》44) 可見上引《璽彙》2576-2578、《曹沫之陣》44確實應該釋為「殷」。施謝捷、周波兩位先生曾對六國、秦至西漢前期「殷」字寫法的變化有很好的歸納,文中已指出「」應釋為「殷」5: 秦、西漢前期用「殷」表示國名、殷姓之﹛殷﹜常見,用「」表示﹛殷﹜僅 見於銀雀山漢簡《六韜》(二見)和漢印(一見)。(原注:此承施謝捷示知,「」釋爲「殷」亦從施說。)銀雀山《六韜》簡686-687:「今彼(殷)商,眾口相 惑」,簡741:「(殷)民……」,「」字分別寫作、(左形稍殘)。 「」所从「殷」字寫法與石經古文「殷」作形近(石經古文从「疒」當出於形 訛)。漢印有「(殷)便私印」(《漢印文字徴》13.13),「」字寫作。 六國文字多用專字「」、「」表示殷國、殷姓之﹛殷﹜。(原注:「」字或釋爲「啓」(參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744頁,中華書局,1998年),不確。)「」字見於晉璽(《古璽彙編》2576-2580),均用作殷姓之﹛殷﹜。(施謝捷 指出《古璽彙編》2581、2582號首字與《古璽彙編》2576-2580號「」字區別僅在於从「土」與否,均應當釋讀作殷姓之「殷」(徐在國亦有類似看法,參徐在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