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语文教学中的伪问题现象举证

语文教学中的伪问题现象举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b11124248.html,

语文教学中的伪问题现象举证

作者:解作东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02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对话教学俨然成为时下大家实施新一轮课改的主流形式,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对话,在对话中引领学生体验学习,几乎成了老师们课堂创新与改革的不二法门。

对话教学离不开师生间的你问我答或我问你答。《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悦而解。”意思是善于发问的老师,就像砍坚硬的树木,先砍容易砍的地方,后砍结节的地方。积累久了,师生就都高兴地解决了疑难。可见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善问的老师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成为联系师生思想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遗憾的是,笔者在聆听了诸多公开课后,总感觉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并非真心向学生发问,其所谓有目的的导入和情境创设只是为倡导“对话”,为倡导学生“探究发问”而问,有人戏称为教师的“秀场”。总结起来,无非有以下几点:

一无疑而问

有一个已经沦为笑谈的“经典性”教学故事。一位教师教《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中两句

是“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该教师便提问学生:“春风杨柳多少条?”学生异口同

声答道:“万千条!”教师非常满意。紧接着,教师问得更“精彩”了:“六亿神州怎么尧?”学生齐答:“尽舜尧!”台下听课者一片哗然。真是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样的对话视野狭窄,

毫无价值可言,乃徒具对话之形式实无对话之实质的“伪对话”,是对学生的极端不负责任。

类似的例子还有:“海燕怎么飞啊”,学生则回答“高傲地飞”;“远远的街灯怎么样啦”,“明了”。李海林老师在《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评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一文中也给我们列举了一些无疑而问的现象:教师教《群英会蒋干中计》,问:“蒋干为什么会中计?”(为什么中计呢?一个人中计不就是因为他不聪明、警惕性不高,或者不了解情况吗?这是无疑而问。)“韩麦尔先生的爱国言行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爱国言行当然表现了爱国思想,这里有疑难吗?)教《春》,问:“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要描写春天呢?”(朱自清怎么就不能写春天呢?这里有什么“矛盾”和“疑难”吗?所以学生的回答是:打个电话问问就知道了。)无疑而问,无难可疑,这样的“问题对话”注定是无效的。因为它对话的结果不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而是让学生弱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