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课 (2)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课 (2)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课 (2)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课 (2)

我觉得这节课有这么两个出彩的地方: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这节课中,老师的话语不多,寥寥数语,起到衬托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今天整节课陈话语不多,他把说话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们。整堂课孩子们学得主动,说得高兴,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耳畔回响的不是老师富有激情,高亢的声音。而是孩子们欢乐,稚嫩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难道不值得我们称赞吗?二、教学设计巧妙.我注意到这么一个细节设计,类组的同学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把问题抛给其他同学。其实他们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但是他们故意卖个关子。老师在这当中的角色也颇具玩味,答案早已了然于心。但是老师偏偏把这个问题抛给全班同学思考.打开思维的闸门,集思广益,让孩子们的思维在交流在碰撞在沟通,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同时又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团结协作.真所谓一举多得,一箭多雕。

首先很感谢望一小的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一节精彩的综合实践中期反馈课。李老师作为一名今年下半年才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就能够这么深入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落落大方地上出这么目标明确、环节清晰、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富有自己教学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知道,综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具有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不再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主动地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实践中学会了学习。这就对我们综合实践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非常感谢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舞台。

接下来我就想借此机会,谈谈从李炜老师这节课上获得的几点启示和几点思考:

启示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这节课中,老师的话语不多,寥寥数语,起到衬托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整堂课孩子们学得主动,说得高兴,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耳畔回响的不是老师富有激情,高亢的声音。而是孩子们欢乐,稚嫩的话语。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当一个小组汇报完活动方案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评价、交流、讨论,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启示二:活动评价贯穿始终

让我们明白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完全可以贯穿在我们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的课堂之中.这节课李老师就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启示三:方法指导润物无声。?

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属于中期反馈课,在课中老师除了了解学生在课外了解到的情况外,还对学生进行了润物无声式的研究方法指导。比如在课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段学生采访的视频。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独具匠心的。一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视频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二者也向学生介绍了活动开展情况;最重

要的是在不露痕迹之中向学生介绍了另一种研究的方法,运用手中的DV机,拍摄调查的情况,以使研究更富真实性和可信性。

启示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大价值。而今天的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形式多样的前期活动设计与安排,不仅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不是痛苦的,而是快乐的、幸福的,从这点来讲,这样的课堂也发展着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这也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又一课程价值.我们很清晰地看到四年级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天空中得到的各种能力的提升: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采访调查的能力、汇报展示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甚至编排活动的能力等等.因此我想不论是教师的逐步引导还是学生的自主超越,只要得到了锻炼就是好的。

思考一:中期反馈课与总结交流课应有何区别?

上课的时机是不同的;学生完成活动的状况是不同的;教师指导的侧重点也应是不同的.可能这节课在这个整体把握上还不是很准.

思考二: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指导得更实、更细、更深入?

只要是为了学生真正的发展,哪怕是学生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小小问题都可以拿来讨论商量一节课;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方法指导我们都可以进行几节课的反复学习实践;老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对策,然后与孩子们一起来突破这些难点,让孩子在失败中、困惑中、体验中活动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这节课老师的指导是否还可以更加细致。

再次谢谢李老师的课给了我一些难得的启示和思考,以上纯属自己的一点主观感受,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2019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全册评课稿

2019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全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1 开开心心上学去 2 拉拉手,交朋友 3 我认识您了 4 上学路上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5 我们的校园 6 校园里的号令 7 课间十分钟 8 上课了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9 玩得真开心 10 吃饭有讲究 11 别伤着自己 12 早睡早起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3 美丽的冬天 14 健康过冬天 15 快乐过新年 16 新年的礼物

2019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全册评课稿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1 、开开心心上学去评课稿 这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单元的第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比较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角色转换带来的快乐;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方法;初步尝试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2、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懂得学校与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不同。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 年级学生刚入学,他们对小学生活既充满好奇、渴望,同时又存在很多担心和疑虑。学校生活到底怎么样?与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上学有意思吗? 老师、同学会喜欢我吗?带着这些好奇、疑问、孩子们走进了学校的大门,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形式,帮助孩子消除疑虑,引导孩子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感受到上学的快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开始新的生活。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做的: 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真实感受。“爱新书,爱书包”是学生入学后经历的- -件大事,让学生看图,回想领新书的情景,说出内心的感受,学生不约而同地表达出高兴、激动的情感。再让学生讨论:书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帮助?你是怎么和新书交.上朋友的?怎样保护好书?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爱护书本的重要性,知道爱护新书的方法,懂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贴近生活,让综合实践活起来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内容提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生活合作探究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自我意识,勇于参与活动,积极动口、动手、动脑,体现出“动”的特点,并将“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只有将“活”与“动”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明确,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题材的广泛新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质。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体现“实践”与“活动”的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 如:在教学主题《平安每一天》时,我首先让他们进行危险活动的调查以及

该怎样处理遇到的危险。这类主题是每个学期每个年级每个学生每一天都必须注意的问题,然而每天的强调却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我首先把安全话题列入本学期的学习目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并没有直接让他们对安全进行调查,而是对危险进行调查。他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危险的存在与发生危险时付出的代价。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时,他们格外的认真。一开始让学生觉得很没有必要研究的课题,却让我们越研究越深,甚至在研究危险在哪时,他们想到了工厂,想到了医院,想到了在工厂和医院出现的安全标志。孩子们对于图画总是比对文字感兴趣,当安全主题研究到安全标志图时,每个学生都积极踊跃,主动动脑,让我们的这个主题在生活中发挥到极限。以至于以后在进行其它主题时,孩子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注意安全,不知不觉运用到了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2、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实践,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做”。而学生实践的载体就是生活,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所以,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 如:我们学校在开学初进行了《我们的压岁钱》的主题活动,让他们去自由组成小组,自己采访、调查、询问,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由于这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进行本主题时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并且教会了他们要合理理财。这为学生以后的生活理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综合实践就是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二、实践活动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打电话 教学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正题 师:小朋友,你们谁家有电话呢?请举手。 生举手。 二、初步了解打电话的知识 1、师:谁打过电话?请说说你是怎么打电话的好吗?下面请打过电话的小朋友告诉大家,希望大家注意听。 指名生答,教师适时规范学生用语。 2、师:谁还能说一说? 指名生答…… 3、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那么,打电话应注意什么呢?请你们认真听讲。请小朋友记住,通话时要热情大方,用礼貌语言,并且语言要简洁明了。讲话时要面带微笑,声音不要过高。不要忘了开头要问好,结束了应说再见。 三、创设情景、模拟表演,尝试成功的喜悦 1、师:小朋友,打电话时注意的问题,你们记住了吗? 生齐答。 2、师:好,下面我们来玩打电话的游戏。 3、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跟谁玩电话游戏呢?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更不是给叔叔、阿姨,而是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假如今天是你的好朋友小亮的生日,你要通过电话来表达对好朋友小亮生日快乐的祝愿。谁来扮演小亮和他的好朋友来打一打这通电话? 指名生表演。 师适时点拨、引导、点评。

小小医院 教学目标: 1、通过扮演医生、护士等角色,帮助学生了解医护人员的辛勤劳动,从而唤起学生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2、通过扮演小患者角色,帮助学生养成在公共场所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初步了解患者看病的顺序。增加社会生活小常识。 学生全面、公正、客观地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 认识到每个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服务 一、导入。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背景资料,引出学生发现“医院看病是怎样的顺序”。 二、活动过程。 1、想一想。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开个小小医院应该做哪些准备?”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收集来的信息回答问题。 2、玩一玩。 进行体验于实践。设计下面几种情况: 医护人员互相配合得非常好,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 医护人员互相配合不默契,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医护人员态度和蔼、配合默契,但患者却在诊室大喊大叫…… 医护人员态度生硬,患者、陪者小心回答着各种问题…… 对于以上的各种表演情况,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因为这些情况在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对于表演非常好的组及时表扬和鼓励。 3、议一议。 针对学生表演的几种情况,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反思于交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医患之间的关系。 三、活动评价。 在评价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活动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上。学生还可以自由地交换意见、发表看法。 四、活动延伸。 在课下进行,学生可以向周围的人去了解医护人员是怎样工作的,然后进行汇报、交流,并试着练习用体温表测体温。练习用体温表测体温。

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中》评课稿

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中》评课稿 听了卢国超老师所上的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中》一课,我认为亮点较多。卢老师首先从平安出行知识点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整堂课以安全常识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从整体上说是一节很成功的常规课。纵观整节课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学习: 一、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原则。但选用什么样的教学素材,这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本节课卢老师选取常见的生活安全素材,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安全常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哪些行为是有危险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学生躲避危险的能力。 二、情境材料选用精确。 课程标准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学会把日常生活场景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并把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正确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这节课卢老师所选用的材料,比较“精确”。主要运用图片、事例等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自觉躲避危险的意识。 三、教学理念体现明确。 这节课,立足于“安全第一”,卢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卢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较多。 四、教学方法采用正确。 教学方法的选择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本节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评课稿

综合实践《包饺子》评课稿 西河乡中心学校李朝霞10月21日我们在本校教研,听了一节张翠萍老师的综合实践课,下面我就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这个侧面入手,谈一谈对《包饺子》这节课的几点认识吧。 一、我觉得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非常好,因为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才能引起学生研究的兴趣,并发挥其研究的价值。本节课的开始,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饺子,看视频资料了解冬至吃饺子的传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自己所喜欢的饺子的认识,切入主题《包饺子》,大大地激发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想研究饺子的欲望。 二、研究课题来源于学生对身边相关事物的观察与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要求学生研究自己发现的问题,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和思考确定的课题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完成课题的动力。本节课,在主题《包饺子》确立后,教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关于饺子,你最想了解和研究什么?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及对饺子相关知识的思考提出了大量的问题(如,饺子有哪些做法?饺子都有哪些名称?全国各地的饺子一样吗?),在学生合作交流与教师的适当指导下,自然地确立为一个个小的研究课题。 三、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完善,来自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性要求,当研究课题确定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制定一个好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规划和设计活动方案,也是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节课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设计制定与完善活动方案。当确定了每个小组的研究课题后,教师先给了学生一段独立思考“准备如何制定活动方案”的时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活动方案。接着,又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展开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互评后,要求学生根据其它小组提出的建议,对活动方案再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这样,当活动方案经历了制定、完善、再完善的过程后,就为下一步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当然,在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完善过程中,也离不开教师的适当点拨。例如,当学生没有建议时,教师适当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采访时,要先打电话预约,注意使用礼貌用语。”等;学生提出建议时,适当给予补充总结等 四、活动要求的提出,来自于教师有创意的“温馨提示”。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在学生完善活动方案后,要对即将进行活动时,所要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指导。本节课,教师有创意地设计“温馨提示”这一小环节,不但较好地达到了这一目标,而且自然地结束了本节课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教师通过让学生根据主题《包饺子》的确立,自主提出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创新设计研究方案、汇报交流、互评方案

浅谈我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浅谈我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运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其 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实践与研究的历程,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的正确态度,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普遍反映综合实践活动难教,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 容及特点把握不准,老师们平时不愿意多花时间去潜心研究。我却认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能有效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成为 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这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重要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基于以上这些理解,本学期本人对这一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尝试,下面,根据本人的理解和实践,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谈一些想法。 1.恰当确定实践课的内容 上数学实践课,首先要确定实践课的内容。在确定实践课教学内容时,我认为教师要按照4条原则进行选择: 1.依据新教学大纲。“新大纲”对各个年级实践课的内容都提出了原则性的 意见,这些意见是教师确定实践课内容的主要依据。 2.依据各册教学内容。“新大纲”对实践课内容只是原则性地规定,并没有具体规定,教师在确定实践课内容时,要依据各册教学内容,哪一部分教学内容适宜学生联系实际,教师就根据这部分教学内容确定实践课的内容。 3.从各地实际出发。根据城乡不同情况,从学生所在周围环境出发,恰当地确定实践内容。 4.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小学里,每个年级学生的知识范围、独立活动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等存在着较大差异,各个年级在确定实践内容时,应考虑该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恰当确定实践课的内容。 2.着眼活动的实践性,灵活运用实践课的活动形式 数学新标准中提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活动中应着眼让学生深入实践,自己收集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例如:“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这是个现实的问题,又是个开放的问题,因为问题的结论是不 唯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为了解决这个现实的、开放的、富有挑战的问题,首先 把这节课的内容渗透至课前,让学生走向社会,调查本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把学到的统计知识运用于实践。其次是在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一定统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作多角度地猜想。最后让学生设想出提高空气质量的方法,并请各小组以空气质量为题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告诫人们或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通过 "设想"与"设计"环节的安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空气质量的好于坏对大自然所造成的影响,唤起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课的内容确定之后,实践课的活动形式就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根据实践课的内容, 可以在室外上,也可在室内上。如有的老师上三年级的“我们的试验田”实践课时,在学校操场上把学生分成麦地主人、玫瑰园主人、菊花园主人、白菜园主人、萝卜园主人等5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活动,每组活动后再变换活动,使每个学生各项活动都能参加。而四年级的“图案的欣赏与设计”就在室内上。还有的实践课,先让学生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或实际测 量,在调查或实际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和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在室内进行交流。 如有的老师在上四年级的“我们去春游”的实践课,我先让学生用15分钟帮向阳小学的学生 们解决在春游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完成任务后回到室内再进行交流。在上实践课时要注意: 1.分组活动时,确定每组人数,选好小组长,确定小组交换的顺序。 2.准备好实践课的用品。 3.室内交流时,组织好教学环节,一般

小学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选择是从学生身边事物开始,其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展开。 二、学生分析: 1、通过一学年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本科学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2、虽然经过一学年多的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3、对活动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三、教学活动目标: 1、学生的发展,围绕发展学生潜能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学生、教师、教材、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2、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其获得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自由活动,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3、在教学过程中相机对学生进行品德与法制教育,如在教学《吹吹肥皂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安全质量法》,通过《交通法规要记牢》对学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通过学习《爱护绿化成果》引导学生学习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通过学习《地震与防护》相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法制意识,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4、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5、使学生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四、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课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课材料 ? 评课内容:工农兵小学? 刘莹《我是奥运小志愿者》 ?评课人:?? 工农兵小学? 付雅娣 ?一、活动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 教师选择“我是奥运小志愿者”作为活动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仅仅靠讲道理他们肯定难于接受、难于理解的。而教师设置了一系列活动和游戏,以比赛和游戏的形式进行,而这正是孩子们所愿意参与的。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争当小志愿者的热情,让他们感受到担任小志愿者的自豪感和光荣感,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教育目的。也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的课型特点。 二、环环相扣、主线清晰明了。 教师首先让学生对志愿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学生对志愿者充满了好奇,激起了学生想要担任志愿者的热情。然后教师顺势问道:你们愿意当志愿者吗?在学生们响亮的“愿意”声音中教师又设置了招募志愿者、培训志愿者的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到了身为一名志愿者的不易。 三、尊重学生、体现出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特点。 比如在岗位培训这一环节中,刘老师让学生自行选择岗位,自由组合、自我评价,既发挥了学生的特长,也从中体现出学生不同的个性爱好,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媒体运行小组,教师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们自己设计板面,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看到学生们不负众望,将板面设计得较为科学、合理、美观,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教师的“胆量”,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们去做,他们一定会做好。试想如果教师指定学生进行某某项目的培训,也许就收不到较好的效果。 四、教师融入活动,成为活动的一员 活动过程中,刘老师重视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教师在课堂上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活动因有教师的引导、参与、鼓励才更有向心力,凝聚力。 五、情境创设比较成功。恰当的音乐选取使学生置身在一个亢奋状态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六、参与面比较广。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和融洽,全班学生几乎都能融进去。在场馆培训这个环节中,刘老师让学生七嘴八舌说出场馆名称、用途,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七、重视课堂孩子的点滴亮点,精彩评价让课堂生辉。 评价本身也是一个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刘老师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的感受。不论学生答对达错,刘老师都能适时点评、并送给学生一个鼓励的微笑,让学生有敢于发言、愿意发言的冲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发言的好习惯。 不足之处: 1、多媒体如采用液晶大屏幕,学生看得会更清楚、效果会更好。 2、在岗位培训环节,两个小组的活动各自为政,教师有些手忙脚乱,组织得不算太好。还有就是礼仪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准备工作,让学生课前将顶在头上的道具书备好,不要现准备,以免耽误时间。 体验新版博客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垃圾分类》教案 平等小学欧皓玲 教学目标: 1、认识垃圾箱上“可回收”、“不可回收”和“废旧电池”的标记,知道它们的含义。 2、初步了解简单的垃圾分类方法。 3、知道垃圾分类可保护环境,萌生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 小卡片、垃圾筒图、自制垃圾筒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1、认识垃圾箱上的相关标记。出示黄色和蓝色垃圾筒图在黑板上,并请生说出黄色与蓝色垃圾筒代表的意思。 师:这画的是什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指名生答。 2、颜色不同,黄色和绿色分别代表什么?(相机贴上“可回收”、“不可回收”标志) 指名生答。 3、揭示课题:《垃圾分类》 二、解惑新知 1、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师:“可回收”垃圾是什么意思? 指名生答。 师小结: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多次循环利用的垃圾。 2、不可回收是什么意思? 指名生答。 师小结:不可回收垃圾就是指不能再收回利用,在自然条件下易于分解的垃圾。 3、哪些是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呢? 出示卡片:废纸、果蔬皮、泡沫塑料、剩菜剩饭、破损书籍、废铁、口香糖残余物、树叶等,请生指出是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并把纸片贴到相应位置。 指名生答并把卡片贴到相应位置。 4、还有哪些垃圾也是可回收垃圾呢? 板书:废纸、塑料、玻璃制品、金属、布等 5、(拿一张纸撸鼻涕,详装不知扔哪个垃圾筒)那这张用过的面纸是可回收垃圾吗?大家讨论一下。 指名生答。

师小结:其实像用过的面巾纸和卫生纸已经被污染了,没有办法再利用,而且这些纸很容易被水溶解,所以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6、还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呢? 指名生答。 师小结:厨房里的剩菜剩饭、菜叶、骨头,瓜皮果壳,树叶等很容易在自然条件下分解,所以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7、认识有毒垃圾。 老师这还有一张卡片,谁能告诉我它应该回哪个家? 出示卡片:费旧电池 (1)废电池属于什么垃圾?为什么会单独放呢?(出示废电池回收箱——有毒垃圾) 同桌讨论,指名生答。 师小结。 (2)除了废旧电池你还知道哪些是有毒垃圾呢? 指名生答。 师小结。 8、说说垃圾分类的益处。 指名生答。 三、活动延伸 1、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家里会产生哪些垃圾?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分别写在两张小卡片的正面上,然后我们分组上来把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 2、选部分卡片师生共同点评。 四、任务驱使 1、师小结,并布置小小宣传员任务。 2、出示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小篮子,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 布置课后作业。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评课

听课记录 执教人:杜润好科目:政治 年级:八年级 课题:《国家权力机关》 场景:观看视频 前些日子,我观看了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视频,杜润好老师整堂课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情景,将学生引入到一个主动探究知识、积极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精炼、准确,重点突出,紧密围绕三维目标进行教学,既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双基训练又重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整堂课给我的感觉是丰富、深刻、流畅。具体表现为: 1.教学理念体现新课改 整堂课教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积极创设合理、生动的生活化情境,设计驱动性的活动,营造和谐激情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既给学生搭建开放平等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与合作,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

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彰显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教学目标意识较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还在于老师目标意识强。这节课学生应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学会什么,教师心中有数;对难点、重点、关键了如指掌。从课堂上看老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从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认识规律出发,确定科学具体的“三维”目标,以提高自己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 , 自觉热爱国家权力机关。增强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崇敬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以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明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能够辨别区分人大的职权为能力目标。以知道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 认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识记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识记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为知识目标。老师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地位,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分别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位准确科学。整堂课的教学自始至终围绕目标设计安排,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都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复习导入,为实现目标铺设了桥梁;新课开始前,提出目标,有的放矢;新课教学中,步步引导达到这个目标,教学评价科学民主,“三维”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并达成。 3.教材处理精心合理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主张教师“用教材教”,反对“教教

综合实践课评课稿

综合实践课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了范老师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缝沙包》,在整堂课中,教师能够在活动中做到扶、放结合,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又给了学生适时的指导与帮助,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沙包的缝制方法和注意事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了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就一定会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做人品质。这节综合实践课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的方面有很多。 1、创设情境,积极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教师能贯穿始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上课伊始启发学生谈话,你最喜欢的课间活动是什么?沙包能做什么游戏?最后引导学生自己亲自动手缝沙包,这样环环相扣,激发了学生缝制沙包的热情,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的沙包激发了学生缝制自己喜欢的沙包的热情。 2、始终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课程核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活动中强调学生要有不同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做到了只要有学生举手就让他现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还给予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对有特别想法的学生给予鼓励,这些做法都指向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课程核心。教师精心制作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针法,缝制沙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实践的参与。本节课学生缝制沙包的针法是多样的,缝制出来沙包的款式也是多样的,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教师角色把握恰到好处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老师的角色

搭建舞台放飞青春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老师的角色中国古云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当中的“阅人无数”可以理解为:生活阅历、生活实践经验丰富。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会出现“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初衷吧! 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用书中是这样定义这一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一类新型课程①。从中我们不难理解,所谓的综合实践活动主体是学生,并以学生的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也就是说,“实践”是这课程的主线,这地位之重可想而知。 纵观本地区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很多教师拿着课本可以讲是“老鼠拉龟”——无从下手。要不就是跟孩子们呆在教室里,就着教科书上的问题,看着书中的图案一个一个讨论,一个一个分析,一个一个总结,如教改前上语文课一般。为何导致这种现象?我大胆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农村小学的教师其实都是身兼多科教学的全能教师。就我自己而言,我就身兼6个学科的教学了。迫于其它科或学校其它杂务的压力,没能分身或已经没有精力研究这门课程。导致对这门课程的落实不到位。其二,由于任教综合实践的教师们是没有经过任何专门培训的,导致有部分教师对这一课程认识度不足,缺

乏理论和实践的准备,缺乏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素质。 由于以上两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变成了自编、自导、自演的“绝对主角”,而学生则成了“忠实观众”。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什么角色出现?又将起哪些作用呢? 我觉得要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势必要先转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同时必须落实“实践”这条课程的主线。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转型与落实。 一、做好学生的“参谋长”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改变以“科学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综合实践课程正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这里说到的“引导”我们该如何引导呢? 在国家军队当中,只要是团以上的单位都有“参谋长”一职,他的主要职责是整理战斗信息,为军事首长提供资料并提出一定的建议。我觉得这“参谋长”一职也适用于班级的综合活动中。因此我们在活动的开始就要把活动的“策划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童年眼光去关注那些自己所感兴趣的人和事,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研究那些贴近自己生活的问题。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教师会提出质疑“在综合活动的开始阶段就有一系列的‘大动作’要准备,如‘选择研究课题’、‘设计活动研究方案’等,这么繁重的任务要求小学生自主完成,能行吗?还不是老师越俎代庖的事!”是啊,以前我们的老师总是喜欢走在前面,牵着学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李方方 听了顾志刚老师所上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我认为亮点较多。顾老师首先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入手,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出自己对法律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接着以一副十字路口交通混乱图片开始了对法律特征的探究。整堂课以时政背景材料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从整体上说不失为一堂成功的常规课。 该课之所以说是一节好课,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的结论。一、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原则。但选用什么样的时政材料,这同样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要有对“时政的敏感度”,哪些时政将会成为考试关注的热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这种敏感度,就不是个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这节课主要围绕着法律的三大特征为主线贯穿本堂课。 二、情境材料的选用精。 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学会如何把时政热点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并把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正确的问题。老师们可以看到:对一段同样的时政材料,有的教师所出的题精要,有的教师出的题很表面。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这节课顾老师所选用的材料,比较“精要”。在导入中主要运用图片:法律制定机关、国家强制力、高官落马等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时代性、时效性强,针对性强。 三、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

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顾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较多。 四、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教学的预案。它不同于房屋设计图,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顾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不仅使学生能得到“答案”也能得到“途径”。 下面我提几点建议: 课堂上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很融洽,如果教师教学能进行适度的学科渗透,教学效果将会更好。其次,在分析问题时,让学生不仅动脑,而且结合题目动动手动动笔,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课堂结束前教师应作全面深入课堂小结。本堂课此环节较为薄弱。 以上评课仅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认识蔬菜》评课稿

《认识蔬菜》评课稿 博乐市第一小学文洪波 听了刘老师所上的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认识蔬菜》一课,我很受启发,以下是我对刘老师所上这一课的一些感受: 根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标准》,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在活动指导时,不应该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成果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刘老师在课上导入时这样说:“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蔬菜吗?你都认识哪些蔬菜?谁来说一说?”这一导入,开门见山的奠定了本节活动课的活动主题,目标明确,直奔主题——认识蔬菜,毫无旁赘。 同时,本节课围绕蔬菜所展开的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能力去参与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着自己对蔬菜的认识程度、认识经验,完全发自于自己对生活的感知体验,这样也使得学生们在交流中丰富了他们的经验。 本节活动课,刘老师采用了师生互动和做游戏的方式来组织教学,首先让学生介绍他们自己所带的蔬菜,每个人带的蔬菜种类大体都不一样,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只做为一名指导者,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经验。然后,刘老师进行了“我能行”这一环节,出示了自己所带的一些蔬菜,以小组有奖竞赛的形式组织学生说出蔬菜的名称,激发了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使本节活动课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接下来,刘老师用了“看图片,说名称”和“考考你”这两种具体组织环节,使学生的活动体验得以巩固。其中,刘老师做了“特色菜——恰马古”的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弥补了学生对于蔬菜的认识经验。最后,刘老师用了“摸蔬菜”和“你来比划,我来猜”这两个小游戏做为本次活动课的结尾,学生参与性空前高涨,学生通过合作游戏,感触直接,获得了切身体验,让此次活动课在高昂、热闹的学生参与氛围中结束,给学生以“意由未尽”之感,为学生们在今后依旧能喜欢动手实践、积极参与活动埋下了伏笔,在学生的心中悄悄播撒了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之种”。 本次活动内容难易适当,分量适当;学生活动方法得当,符合学情;教师指导方法得当,讲解时间合理,大致在整堂课时间的四分之一;从活动效果而言,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此次活动,不足之处在于: 1、活动内容缺乏综合性; 虽然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但是,就活动内容而言,略显单一,如果在活动中能设计一处综合性内容较强的环节就更好了。比如:可以“浅谈蔬菜营养搭配”。

综合实践活动中方法指导课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方法指导课

————————————————————————————————作者:————————————————————————————————日期: 2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方法指导课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方法,是指活动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方法。就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需要来看,这方法主要涉及的是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何设计活动方案、如何搜集与处理资料、如何撰写活动总结或报告、表达与交流、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进行调查、怎样进行访谈、怎样进行实验、怎样进行手工设计与制作、怎样利用网络与计算机开展活动等。对于学生而言,在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方法,是学生顺利地开展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必要的保障。对教师而言,方法指导则是一个系统的活动操作过程,这为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具有最真实、最实用的指导价值,使得学生在今后的活动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方法指导,就是为了服务学生,服务于活动,其本身就是关注着学生的需求,具有直接的价值。 所以,方法指导课,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原先的活动操作过程中,我们会感觉教师自己对指导比较松散,比较拖沓,因而造成学生信息处理的无效性增多,活动收效性不大,活动成果的收益较少。因而,使得教师在后期的活动指导和学生在后期的成果汇报中,显得结论散,内容空,体验浅,指导难! 方法指导的形式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等途径来实现,而对认知结构较浅,认知水平不高的小学生来说,联系活动实际的方法指导课是比较直观可行的操作方式。 一、活动总结方法,有物可感 活动方法的集中指导,并不等同于学科知识的系统讲授,应当借助学生参与的具体主题活动,结合实际的活动过程来进行,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边体验,边反思,边总结,边提高。 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围绕活动的主题,在教师指导下经过了一个周期的探究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大量的资料和信息,也包括丰富的体验和感受。然后,在交流课中,把这些学生活动阶段性成果有效地展示出来,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是活动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在这些阶段中,学生展示自己活动成果,也是学习如何有效地进行展示交流的过程。所以,结合具体的主题活动,在适当的阶段进行有关方法的集中指导,能贴近学生的活动实际,避免学生出现被动接受的感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方法的学习和形成典型方法。 二、明晰活动目标,体现需求

小学二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小学二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诗乐园 二年级四班 教学目标: 1、诵读已学过的近50首古诗。通过一系列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兴趣。 2、体会古诗词用词的奇妙之处,激发研究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激发培养对古诗词的诵读兴趣和研究兴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小组比赛成绩表(纸)、白板笔两支(红蓝) 学习形式: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堂。 师:看着这个标题,你们能猜出今天的课堂内容和什么有关系吗?(诗,古诗)同学们,我们已经会背近50首古诗,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到(诗乐园)去畅游一番,好不好?说起古诗,我们自然会想起写古诗的人。你最喜欢的诗人是谁?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这节课我们仍然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学习,我建议就用自己最喜欢的诗人的名字给小组起名字好吗? 二、畅游诗乐园 1、你说我猜 课件显示学过的古诗词题目或诗人的名字或诗句。每小组派两名代表到台前,并根据本组同学的叙述猜词句。每组答题时间1分钟。每答对一道题得10分。 2、快嘴快舌 规则: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课件显示一组古诗词共10首,本组的同学在1分钟内要根据题目背诵出古诗,每背出一首得10分,若全部背出加20分。要求小组成员每人至少背一首。 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①快乐点击。课件显示《山居秋暝》《山行》《赠刘景文》《小池》四首古诗的画面及题目。请一位同学根据画面选择正确的题目,并拖动鼠标,把题目拉到选中的画面中。(照顾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困生) ②标新立异。 请大家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诗句)。要说的有理且标新立异。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再发表意见。并组织同学们评议:谁说得更好!(生生互评) 4、吟诗配画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画面,有感情地吟诵古诗。(自由、指名) ②组织学生评价:谁朗诵的最好听,为什么? ③评出诵读得最好的一个同学领诵古诗。 5、妙趣横生 课件显示一组古诗名句,每句都含有一个植物名,请大家试一试填一填,体会其中的奥妙。(人手一张练习纸,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指名一人在实物投影仪上板演,做完集体校对。) 三、兴趣拓展、课外延伸(作业) 1、小结课堂,引发兴趣。师:今天大家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其实古诗中还有很多奥妙,只要我们细心,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现在我请大家喝香浓的奶茶(课件显示),请大家一边喝茶,一边品味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显示:《山居秋暝》、《山行》《赠刘景文》,并启发学生发现他们都是描写秋天的古诗。) 2、拓展延伸。 老师打算开一次《秋之声赛诗会》,请同学们帮忙收集描写秋天的古诗。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课 (2)

我觉得这节课有这么两个出彩的地方: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这节课中,老师的话语不多,寥寥数语,起到衬托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今天整节课陈话语不多,他把说话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们。整堂课孩子们学得主动,说得高兴,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耳畔回响的不是老师富有激情,高亢的声音。而是孩子们欢乐,稚嫩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难道不值得我们称赞吗?二、教学设计巧妙.我注意到这么一个细节设计,类组的同学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把问题抛给其他同学。其实他们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但是他们故意卖个关子。老师在这当中的角色也颇具玩味,答案早已了然于心。但是老师偏偏把这个问题抛给全班同学思考.打开思维的闸门,集思广益,让孩子们的思维在交流在碰撞在沟通,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同时又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团结协作.真所谓一举多得,一箭多雕。 首先很感谢望一小的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一节精彩的综合实践中期反馈课。李老师作为一名今年下半年才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就能够这么深入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落落大方地上出这么目标明确、环节清晰、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富有自己教学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知道,综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具有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不再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主动地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实践中学会了学习。这就对我们综合实践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非常感谢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舞台。 接下来我就想借此机会,谈谈从李炜老师这节课上获得的几点启示和几点思考: 启示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这节课中,老师的话语不多,寥寥数语,起到衬托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整堂课孩子们学得主动,说得高兴,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耳畔回响的不是老师富有激情,高亢的声音。而是孩子们欢乐,稚嫩的话语。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当一个小组汇报完活动方案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评价、交流、讨论,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启示二:活动评价贯穿始终 让我们明白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完全可以贯穿在我们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的课堂之中.这节课李老师就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启示三:方法指导润物无声。? 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属于中期反馈课,在课中老师除了了解学生在课外了解到的情况外,还对学生进行了润物无声式的研究方法指导。比如在课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段学生采访的视频。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独具匠心的。一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视频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二者也向学生介绍了活动开展情况;最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