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湿和污染跑道的运行管理咨询通告

湿和污染跑道的运行管理咨询通告

湿和污染跑道的运行管理咨询通告
湿和污染跑道的运行管理咨询通告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

编号:AC-121FS-XXX

下发日期:2008年12月XX日

编制部门:航务管理处

批准人:蒋怀宇航空承运人湿跑道和污染跑道运行管理规定

1、目的

1.1近年来,国内外航空公司已经发生多起飞机在湿跑道或污染道面上着陆时冲出或偏出跑道的事故征候,加强对飞机在湿跑道和污染跑道上的运行管理已经迫在眉睫。民航局领导对此非常重视,要求飞行标准司制定有关湿滑和污染跑道运行管理的规定。通过在全国民航范围内广泛征求对湿跑道和污染跑道运行管理和相关要求的意见和建议,参考了飞机制造商的推荐,结合我司多年来从事运行管理的经验和运输航空公司的信息反馈,制定了本咨询通告。

1.2 本通告是对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121部《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和CCAR-135部《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中有关湿滑跑道运行要求的进一步细化,为航空承运人(以下简称航空公司)进行湿跑道和污染跑道上的运行及实施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1.3 本通告供局方对航空公司在湿跑道和污染跑道上的运行进

行审批和监察时使用。

2、适用范围

本通告适用于按CCAR-121部运行的航空承运人。依照CCAR-135部和CCAR-91部运行的商业航空承运人也可参考本通告组织实施湿跑道或污染跑道上的运行。

3、定义:以下定义适用于本通告,可能与其他资料中的定义有所区别。

干跑道:跑道的需要距离和宽度范围内的表面上没有污染物或可见的潮湿条件,包括那些经过铺筑,专门准备有沟槽或透水孔,即使在有湿气时也能保持“有效干”的刹车效应的跑道。

污染跑道:表面可用部分的长和宽内超过25%的面积(单块或多块区域之和)被超过3毫米(0.125英寸)深的积水,或当量厚度超过3毫米(0.125英寸)深的融雪、松雪,或压紧的雪和冰等污染物污染的跑道。此外,如果跑道的重要区域,包括起飞滑跑的高速段或起飞抬轮和离地段的跑道表面被上述污染物覆盖,也应该定义为污染跑道。

湿跑道:表面被浸湿而且反光,但重要区域并没有积水的跑道。

注:湿跑道定义中的道面反光特性并不是必要条件,如果跑道既不是干跑道也不是污染跑道,就可以被认为是湿跑道。

审定着陆距离:根据CCAR-25部第125条规定所得到的着陆距离,未考虑任何安全余量的增加。审定着陆距离通常不等于实际着陆距离,因为25部第125条并没有要求考虑所有影响着陆距离的因素。例如,审定着陆距离是基于在标准温度下干的、水平(跑道无坡度)道

面上得到的,并且没有考虑自动刹车、自动着陆系统、HUD引导系统或反推等的使用。

实际着陆距离(ALD):根据报告的气象和道面条件、跑道坡度、飞机重量、飞机构型、进近速度、自动着陆系统或HUD引导系统的使用,以及预计着陆时将要使用的减速设备等条件所对应的着陆距离。该距离中不包括任何的安全余量,代表了飞机在此条件下的最佳性能。

飞机的地面减速设备:着陆地面滑跑中用于滑跑初段减速或提高减速率的任何设备。这些设备可能包括但不局限于:刹车(人工刹车或自动刹车),扰流板和反推。

到场时刻:本通告中是指考虑到飞行机组的工作负荷和冲突监控,尽可能接近目的地机场的一点所对应的时刻,以便获得最接近实际着陆条件下的气象和道面条件信息,但不得晚于进近程序的起始点或目视进近起落航线的加入点。

刹车效应报告:在航空业中广泛地使用了下列刹车效应报告,该报告通常由空中交通管制员提供。下列定义是与本通告中这些术语的使用一致的。

良好–在非受限跑道(也就是跑道的可用着陆距离大于所需着陆距离)上所表现的刹车效应好于典型状态下的减速效果。但是,即使着陆操纵良好并且尽全力刹车,着陆距离将仍然大于在干道面上的审定着陆距离(不考虑安全余量)。

正常/中等–刹车效应明显变差。预期并准备面临更长的着陆

距离,例如在跑道被压紧的雪所覆盖的条件下着陆。

差–刹车效应严重降低并伴随有滑水的可能性。预期并准备面临显著增加的着陆距离,例如在积冰跑道上着陆的情况。

零–预期刹车效应为零,并且滑跑方向难以控制。

注意:对应刹车效应为“零”的条件是不安全的,因此不应该实施这种条件下的运行。当报告或预期的道面的刹车效应为零时,不要试图在该道面上运行。

所需着陆距离:在CCAR-25部中第125条所要求的审定着陆距离基础上再加上适用的运行规章所定义的飞行前的计划安全余量所得到的着陆距离。(例如:干跑道条件下,CCAR-121部第195条中关于放行所要求的所需着陆距离为审定着陆距离除以0.6。) 可用着陆距离:公布的跑道可用着陆距离。该距离可能会比跑道的总长度更短,例如跑道入口内移这种情况。

气象条件:任何可能影响着陆距离的空中或地面段的气象条件,譬如风向和风速、气压高度和气温等。举例来说,对于尾臵发动机的飞机,如果手册提供了相应数据,考虑到方向舵偏转时的遮蔽效应,侧风对反推推力大小的影响就必须考虑。

可靠的刹车效应报告:就本通告而言,是指关于某架喷气机所提交的关于着陆性能的刹车效应报告,而且相应的着陆性能与该飞机的运行条件相一致。

道面磨擦或道面磨擦系数:有相对运动时跑道表面阻止物体运动的阻力,就如道面磨擦测量装臵所测出的一样。由道面磨擦系数决定

的该阻力等于磨擦系数乘以物体的重力。

增大道面磨擦的物质:任何可以增大道面摩擦力数值的物质。

安全余量:跑道的着陆可用距离(应为需用着陆距离)超过实际着陆距离的数值。安全余量可以表示为在实际着陆距离上的一个固定的距离增量或者一个增加的百分比。

4、背景

目前,现有法规中并没有明确给出跑道表面条件的定义,航空公司通常参照飞机制造商给出的定义运行,这些定义并不完全相同。

多数航空公司只要求在放行前满足所需着陆距离小于等于可用着陆距离即可,并没有在手册中合适的地方给出在到达时评估实际着陆距离是否足够的政策,甚至当相关条件(包括跑道、气象、道面、飞机重量、飞机构形和预计使用的减速设备) 不同于和差于放行时的预计条件时也是如此。在到达时执行了实际着陆距离评估的航空公司也并不是都有考虑了跑道表面条件或较差的刹车效应报告的程序。

许多在到达时执行了实际着陆距离评估的航空公司没有在预计的实际着陆距离基础上加上安全余量。那些在预计的实际着陆距离上加了增量的航空公司也没有采用一致的方法。

飞机飞行手册(AFM)中的审定着陆性能数据是在取证试飞中,在不代表实际运行条件的情况和准则下得到的。(注意: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实际着陆距离数据)。审定试飞所得到的着陆距离是为了在给定飞机重量并由试飞员操纵的条件下演示飞机的最短着陆距离,根据运行规章要求,再加上附加距离,才能得到所需着陆距离,以确定最小

的运行场地长度。为了尽可能地缩短着陆距离的空中段,在确定着陆距离的试飞和数据分析中,会采用高的接地下降率(高达8英尺/秒) 和-3.5度的进近角。接地后尽早使用最大人工刹车,用于尽可能地减小着陆距离的地面段。因此,依据CCAR-25部第125条得到的着陆距离会短于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着陆距离。

湿道面和污染道面的着陆距离数据通常是基于审定中所获取的干的、平坦的、硬质道面上的着陆性能数据加以分析计算得到的。因此,手册中的湿道面和污染道面的相关数据可能并不能表现实际运行中的着陆性能。由于运行的着陆性能无法基于试飞数据重现,再加上影响着陆距离的变量众多,在放行前的着陆性能计算中就需要在相关条件下的审定着陆距离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明显的安全余量。但是,现有法规并没有为到达时的实际着陆距离评估指定一个特定的安全余量。这个安全余量主要是由航空公司和/或飞行机组自行决定。

制造商不会以一种统一的格式提供建议的着陆距离信息。但是,多数喷气机制造商所提供的着陆距离性能信息适用于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根据不同的飞机减速设备和设定,所得到的各种跑道或刹车效应条件。取决于制造商,这种性能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报告文件来表示。

当跑道道面条件不如平坦的干道面时,制造商所提供的着陆性能数据通常是基于干道面的着陆性能数据,根据特定的道面条件,将飞机可用的磨擦系数降低,再加以分析计算得到的。多数情况下,跑道受雪、融雪、积水或冰等污染时的着陆性能数据是依照欧洲航空安全

署(EASA)和联合航空当局(JAA)的适航审定以及运行的规章的相关规定来得到的。局方认为,根据欧洲的关于污染道面的审定或运行要求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如果适用,在到达时可以被用于污染道面的着陆距离评估。

在一些关于着陆距离的咨询信息中,着陆距离的空中段,也就是飞机从50英尺高过跑道头到接地点的距离都是1000英尺的相同长度。飞机飞行手册(AFM)中的干道面审定着陆距离对应的是飞机在取证试飞时的演示着陆距离。这些审定着陆距离所包括的空中段距离会随飞机重量变化而变化,但名义上仍然约为1000英尺。在实际飞行运行中,飞机着陆距离的空中段并不总是1000英尺。此外,自动着陆系统(autoland)和其他着陆引导系统(例如抬头显示系统)的使用会导致着陆距离的空中段更长。航空公司应该根据他们的特定运行条件、运行实践、程序、训练和经验等来相应调整着陆距离的空中段长度。

5、湿跑道和污染跑道的测定和报告

跑道的表面状态可以用数种描述性的术语来报告,包括:污染物的种类和厚度,跑道磨擦测量设备的读数,飞机的刹车效应报告,或者机场车辆的刹车条件报告等。目前,航空业界和多国政府部门的测试未能在不同条件下的跑道磨擦、跑道污染物的种类、刹车效应报告和飞机的刹车性能之间确立起一种可靠的相互关系。为了找出跑道磨擦测量设备的读数与飞机的刹车性能之间的直接关系,相关人员做了大量的测试。但是,这些测试还没能针对所有跑道污染物种类给出一

个可复现的决定性的结论。因此,航空公司和飞行机组不能只根据跑道磨擦测量表的读数来进行着陆距离的计算。同样地,由于飞行员的刹车效应报告较为主观,其他飞行机组必须正确判断才能利用这种报告以预测其飞机的刹车性能。例如,在相同条件下在同一条跑道着陆的两架相同型号的飞机的飞行机组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刹车效应报告。两架飞机的特性、重量、驾驶员技术、相似条件下驾驶员的经验、驾驶员总的经验和驾驶员的预期等方面的不同都有可能导致最终报告的差异。另外,受降水量、气温、跑道的使用情况和污染物的处理等因素影响,跑道的道面条件可能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会明显地变差或好转,也就可能与上一份报告的情况大为迥异。飞行机组必须考虑所有可用的信息,包括道面条件报告、刹车效应报告和磨擦测量等。

航空公司和飞行机组应该使用适用的最不利的可靠的刹车效应报告,或者预期最坏的跑道或跑道部分道面条件,在着陆前进行所需着陆距离的评估。航空公司和飞行机组在确定实际着陆距离时,应该考虑如下因素的影响:报告的时效、报告发布以来当前的气象条件、发布该报告的飞机型号或所用减速设备、报告发布后道面是否被处理过以及道面处理的方法等。航空公司和飞行机组应该正确判断来决定相关信息对于其飞机的着陆性能的适用性。

表1给出了刹车效应、道面条件与磨擦系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意:在极端寒冷条件下,上述关系变得更不可靠,刹车性能可能会比上表中更好。

6、湿跑道和污染跑道的运行要求

6.1 飞机维护

实施湿跑道或污染跑道运行的飞机其地面减速设备应该进行重点检查。

6.2 飞机性能分析

a. 在计算飞机的起飞重量时要重点考虑加速停止距离的限制。

b. 在污染道面上起飞时,应使用飞机性能软件计算或飞行手册查得的V1/V R/V2值,不得直接使用FMS显示或快速检查单(QRH)查出的相应数值。

c. 预计将在湿跑道或污染跑道上着陆时,需进行着陆分析。如存在着陆限制,则应提供着陆重量分析表。如果预计是污染跑道,无

论是否存在着陆限制,都应提供着陆重量分析表。复飞?

6.3 签派放行

a. 签派放行时应重点关注湿跑道或污染跑道的天气实况和预报,严格放行标准。

b. 起飞限制的签派放行要求

(1) 在湿或污染跑道上起飞时,飞机的起飞重量不得大于相同条件下干跑道的最大起飞重量。

(2) 跑道表面有超过13毫米(含)深积水或当量厚度的其他污染物时禁止起飞。

c. 着陆限制的签派放行要求

(1) 在有关的气象报告和预报表明目的地机场跑道在预计着陆时刻可能是湿的时,该目的地机场的有效跑道长度应当至少为CCAR-121部195条(b)款所要求的跑道长度的115%,否则,该飞机不得起飞。如果在湿跑道上的实际着陆技术证明,对特定型号的飞机,已经批准了某一较短但决不小于195条(b)款要求的着陆距离,并且已经载入飞机飞行手册,则可以按照手册的要求执行。

(2) 在有关的气象报告和预报表明目的地机场跑道在预计着陆时刻可能是污染的时,该目的地机场的有效跑道长度应当至少为以下距离中的较大者:CCAR-121部195条(b)款所要求的跑道长度的115%,以及根据认可的污染跑道着陆距离数据确定的着陆距离的115%。否则,该飞机不得起飞。如果上述污染跑道的道面已经进行了特殊处理,而且实际着陆技术证明,对特定型号的飞机,已经批准

了某一较短但决不小于CCAR-121部195条(b)款要求的着陆距离,并且已经载入飞机飞行手册,则可以按照手册的要求执行。

6.4 到达时的着陆距离评估要求

局方要求航空公司为飞行机组提供相关的程序以便其根据到达时的实际条件来进行着陆性能的评估,而不是签派放行时的假定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气象条件(机场气压高度、风速和风向等)、跑道条件、进近速度、飞机重量和构型以及将要使用的减速设备等。根据上述条件得到实际着陆距离(ALD)后,应该再加上15%的安全余量,并且仍然不大于跑道的可用着陆距离。非紧急情况下,飞行机组使用上述相关程序进行了着陆距离的评估之后,如果不能保证至少15%的安全余量,就不应该进行着陆。

上述安全余量代表了到达时的预计实际着陆距离与着陆可用距离之间必须有的最小距离余量,而且考虑了相应气象和道面条件、飞机构型和重量条件下以及预计要使用的飞机地面减速设备的影响。也就是说,将要使用的跑道的可用着陆距离必须能够保证飞机在实际条件下以着陆时的构型实现全停,并且仍然留有至少15%的安全余量。

航空公司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满足上款之要求,从程序上来说,应该采用最适合航空公司当前程序的方法。在运行手册系统中应该清晰地向有关人员说明相关程序。下列方法并没有包括全部选择,也不能作为任何特定方法的认可,仅仅是符合性方法的一些范例:

a. 基于最恶劣的气象和道面条件,针对航空公司的全部机队或机队型号建立能够符合本指导意见的所需最短跑道长度要求。

b. 本款之要求可以与飞行前其他适用的着陆距离计算要求,以及基于计算时的相关条件和构型调整起飞重量以便符合到达时的相关限制等要求合并考虑。相关的信息,包括计算中所考虑的相应条件/构型等,应该作为放行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飞行机组,以便飞行机组在到场时刻进行计算。(但是,如果在到达时的相关条件/构型等与飞行前计算所考虑的条件不同,本方法就有欠缺;因此,飞行机组需要使用适于当前到达条件的着陆性能数据。)

c. 将基于相关参数能够得到着陆距离的图表数据提供给飞行机组和/或合适的签派员,并体现在航空公司的程序中。

d. 能够基于相关参数实现着陆距离计算的电子飞行包设备。

注意:上述只是符合性方法的一些示例。还有不少的其他方法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项评估并不意味着每次着陆前必须进行一个特定的着陆距离计算。多数情况下,由于起飞前的计算准则已经计入了较大的安全余量,所以在到达时的着陆距离能够满足至少15%的安全余量要求。只有在航路飞行中目的地机场的相关条件(譬如,道面条件、将要使用的跑道、风、飞机的着陆重量/构型/速度/减速设备等)变差的情况下,或者起飞是基于CCAR-121部195(e) 款或135部385(e)款来实施的前提下,通常就需要采用计算或其他方法来确定实际的着陆距离。航空公司应该建立相关程序来确定何时必须采用计算或其他方法来确定预计的实际着陆距离,以保证到达时至少有15%的安全余量。

航空公司可以要求飞行机组来执行这项评估,或者建立其他的程

序来完成此项评估。不管航空公司建立了何种方法,其程序都应该考虑所有的放行前的计算条件和到达时的实际情况。

几乎所有的航空器制造商都提供了在污染道面情况下飞机的性能数据和计算方法以及推荐的操纵技术。局方要求航空公司为了满足本通告中关于实际着陆性能评估的规定而利用相关程序和数据所得到的结果,至少与相关条件下飞机制造商被批准的或其建议的性能数据一样保守。

局方要求,如果在飞机飞行手册(AFM)中没有可用的湿道面或污染道面着陆距离的数据,就应该使用表2中的系数与符合相关运行规章(例如,121.195 (b) 款或135.385 (b) 款) 的放行前干道面所需着陆距离的乘积来确定在湿跑道或污染跑道上的着陆距离。只有在没有上述数据的情况下才应该应用表2。表2中的系数包括了本指导中所推荐的15%安全余量,并且也考虑了正常运行实践中的着陆空中距离的情况。因此,航空公司不必再对上述乘积所代表的距离进行修正以求符合本指导中的推荐。

* 表2中的干道面所需着陆距离必须是基于在跑道的有效长度60%以内作全停着陆得到的,即使某些运行在放行前计算所对应的该比例不是60%(例如,基于135部的某些运行)。为了利用干道面上的

审定着陆距离数据,先要将干道面的审定着陆距离乘以1.667,以得到干道面的所需着陆距离,才可应用表2来计算。

注意:表2中的系数是基于使用最大人工刹车、使用自动扰流板(如果装备)以及反推工作前提下得到的。对于无反推的运行(或不能使用反推),表2中的计算结果还要再乘以1.2。表2中的系数不能用于评估自动刹车条件下的着陆距离要求。

在可行的前提下,着陆距离的评估应该尽可能地在接近飞机到达时完成,并且利用当时最新的信息。考虑飞行关键段的工作负荷,推荐做法是在收到自动天气通播(A TIS)或抄收落地条件后,在下降顶点前的进近简令中计算并评估所需着陆距离。基于可靠的刹车报告或跑道污染物报告(或预计的跑道表面条件,如果没有相应报告)的在着陆将要使用的跑道范围内的最不利的刹车条件,应该用于实际着陆性能的评估。例如,如果跑道表面条件报告为从中等到差,或者在中段是中等,而在末段为差,那么在进行实际着陆距离的评估时,跑道表面条件就应该被假定为差。(本例中假定飞机将使用跑道的全长来完成着陆)。着陆性能评估完成后,如果在着陆以前相关条件发生了变化,飞行机组需要考虑继续着陆是否更安全,或者再次计算着陆距离,并且制定并在复飞或中断着陆时执行备用方案。

6.5 运行手册要求

几乎所有的航空器制造商都提供了在污染道面情况下飞机的运行标准、性能计算方法和推荐的操纵技术。局方要求航空公司的运行手册中应包括不低于上述标准的运行政策,并体现在训练大纲和SOP

中。对于严格依照手册运行的情景意识和决断能力的训练应不仅限于允许范围内操纵技术的训练,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模拟飞行设备上适当体验超标准运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也会增强驾驶员识别风险的能力,但有意利用飞机性能裕度的操作应被禁止。

6.6 机组标准操作程序(SOP)要求

在湿跑道或污染跑道上运行,为了防止冲出跑道,良好的SOP 是降低风险的主要工具。这些程序必须针对和关注其最终用户,即飞行机组。一旦SOP被制定,飞行机组切实的执行SOP是强制性的。作为最低标准,SOP应包括以下与防止冲出跑道相关的程序:(1)稳定进近,包括进近参数在稳定进近标准之外执行复飞的程序。

(2)对到场时刻着陆距离的再次评估。

(3)使用刹车和其它减速装臵。

(4)污染道面的运行政策。

7、飞行操纵

在湿跑道或污染跑道上着陆,飞行机组尤其应该严格保持飞机过跑道头的高度和速度并在正确的接地点接地。

7.1 预测会阻止高效刹车或方向控制的不对称效应(如, 侧风, 单反推工作);

7.2在污染的跑道上, 建议使用高或中度自动刹车以确保接地后刹车立刻工作,或者在接地后立即进行最大人工刹车。(不同制造商的程序有所不同,譬如空客飞机在着陆时不采用高档位的自动刹车)

7.3保持稳定进近,也就是在正确的下滑道上并以合适的最后进近速度进近。

7.4 瞄准接地区。

7.5 执行扎实接地(以防止滑水并确保主起落架机轮的旋转)。

7.6 接地后尽快使用最大反推(因为在高速时,反推功效高),注意保持方向。

7.7 确认地面扰流板的放出,如果没有自动放出,立即人工放出。

7.8监控自动刹车的工作(在污染跑道上, 可能不会获得所选择的减速率, 因而指示获得所选择的减速率的指示灯不会燃亮)。

7.9主轮接地后立即放下前轮,以增加机轮上的正压力从而增加刹车效应,和起动与前起落架传感器相关的系统(如, 防滞系统参考速度)。

7.10根据需要, 或当从自动刹车接管时,用稳定的压力正常踩刹车。

7.11根据需要,使用方向舵脚蹬和差异刹车用于方向控制(也就是, 不用前轮转弯手轮)。

7.12 若有必要使用差异刹车, 在需要的一侧踩刹车并完全松开对侧的脚蹬。

7.13 达到刹车速度后, 小心使用前轮转弯。

8、飞行训练

航空公司的飞行机组和签派员的训练大纲中应该包括湿和污染跑道运行中各方面知识的要点。相关训练应该着重于决定了每架、每

种型号和每个系列飞机的着陆距离的地面减速设备、设定和飞行操纵方法(例如,着陆距离的空中段)等方面因素。相关要点,诸如刹车效应报告、飞机构型、最佳的减速技巧、停止余量、速度过大的影响、减速设备投入使用的延迟、着陆距离的确定方法以及其他飞行操纵技巧等,都应该被涵盖。局方要求,航空公司在从事污染跑道上的运行之前,所有的签派员和飞行机组成员都应该就这些要点进行训练。这种训练的完成方式,应该与航空公司传达类似知识给飞行运行人员的方法一致。这种训练可以通过运行/训练公告的形式来实施,或者,如果适用于航空公司当前的训练方法,也可利用延伸学习系统。

在污染道面上获得最佳停止性能的程序应该包括在飞行训练大纲中。应该使所有飞行机组成员都知道他们所运行的每一架/每种型号/每个系列飞机的这些程序。这种训练的完成方式,应该与航空公司传达类似知识给飞行运行人员的方法一致。这种训练可以通过运行/训练公告的形式来实施,或者,如果适用于航空公司当前的训练方法,也可利用延伸学习系统。此外,如果目前的训练大纲中没有包括,这些程序应该被整合进每一架/每种型号/每个系列飞机的获得初始资格的每架飞机或模拟机的训练课程中,或者是适当的差异训练课程中。所有的飞行机组成员都应该参与这个训练,并在下一次飞行训练课目中检验掌握这些程序的熟练程度,除非之前已经在本公司就相应的飞机/机型/系列进行过演示。

有效的训练大纲是提供与着陆性能相关理论知识的另一个工具。有效的训练同时增强了对理论知识和SOP在驾驶舱中的实践应用。

航空公司的训练大纲应至少包括以下直接与防止冲出跑道相关的内容:

(1)航空公司特定的SOP;

(2)稳定进近;

(3)各机型在飞机飞行手册或经局方批准的目的地机场分析中的着陆距离原始资料和条件;

(4)飞行前对着陆距离的计算;

(5)在到场时刻对着陆距离的重新评估;

(6)过大速度导致的后果;

(7)超过预计接地点接地导致的后果;

(8)各机型刹车,包括自动刹车的使用和减速装臵的使用;

(9)滑水现象;

(10)着陆距离的简易计算方法;

(11)复飞的原因和动作

这些训练内容应被整合至型别等级训练,航空公司的训练大纲和142部训练中心的核心课程中。

9、监督检查

强调针对飞机着陆性能的有效的检查是保证在湿跑道和污染跑道上的运行安全,防止冲出或偏出跑道的有效工具。考试员、教员、检查员应在实践考试和熟练检查中,在具备冲出跑道隐患的情景下着重关注驾驶员的决断和风险管理能力。

降低冲出跑道风险的策略应被运用在飞行训练和检查中,用于确

认驾驶员能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上述原理。例如:非预计的风向、风速、着陆跑道、道面状况变化等条件就需要驾驶员重新评估着陆性能。教员和考试员能够依此迅速确定驾驶员是否已经掌握了基本原理和对着陆安全的影响。在口试和笔试中应包括相关的内容,用于确认驾驶员在实践考试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各航空公司应当按照本通告要求,抽出人力和时间,重新审查本公司的运行手册、机组标准操作程序(SOP)和训练大纲中有关湿跑道和污染跑道运行的内容,需要修改的,应立即进行修改并按需报所属地区管理局审批。各航空公司还应根据修改后的内容组织飞行机组人员进行研讨,使每一位机长和副驾驶都能够正确理解湿跑道和污染跑道运行的特点,以及使用SOP和训练等方法降低在湿道面或污染道面的着陆过程中与冲出跑道有关的风险。必要时,地区管理局应当进行此方面的专项检查。

10、其它事宜

10.1 航空公司应根据湿跑道和污染跑道运行的特点,制定相应机型的MEL或在MEL中增加针对性的条款,需重点考虑地面减速设备等。

10.2当实际的条件显著区别于预报的条件或有系统故障时,改航至条件更好和/或侧风分量小些的机场。

10.3 在无防滞系统或防滞系统不工作以及单反推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在污染的跑道着陆。

10.4 对于影响刹车或升力阻尼能力的不工作系统, 参考适用的:

a. 对于空中故障,FCOM 和QRH。

b. 对已知放行条件,最低设备清单(MEL) 、状态偏移表(CDL) 或放行偏差指南(DDG) 。

10.5 轮胎的胎面(tread)条件对刹车作用影响很大,严重磨损的轮胎不适于在湿跑道或污染跑道上运行。

本咨询通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航空公司应对照本通告进行检查和整改,地区管理局应进行相应措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在2009年3月31日前满足本通告的要求。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标准版) 1、目的 为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公司正常的生产秩序,同时防止环保设施事故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2、职责 各车间负责环保设施检修、维护、保养等的管理。 行政办公室负责督促检查环保设施运行。 3、要求 台帐建立 1)各车间建立运行台帐 2)各车间建立检(维)修台帐 检(维)修计划 1)各车间在每年11月制定下年度设备、设施检(维)修、费用、备品备件计划,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检(维)修期间监督 1)各车间在检(维)修期间前要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安全设备、设施检查、现场安全监管人员落实。 2)办公室要督促检查检(维)修现场安全措施落实状况。 环保设备、设施的使用 1)各车间在环保设施投入使用前,组织相关人员制定设备设施操作规程。 2)设备、设施操作人员操作前,由设备所在部门对其进行设备操作规程的培训。 环保设备、设施的日常点检 1)各车间做好环保设备设施的日常点检,并保存点检记录。 2)环保设备点检内容: (1)环保设备、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行; (2)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正常; (3)环保设备、设施润滑、清洁情况; (4)其他需要点检的项目。

污染跑道的学习

相关定义: 潮湿(DAMP):当道面不干,但在它上面的水并没有闪亮的外表时,跑道是潮湿的。 湿性(WET):当道面一薄层水显得闪亮时跑道被看作是湿,当这薄层不超过3mm深时,没有实质性的滑水危险。 积水(STANDING WATER):很大的降雨和/或I不足的跑道排水引起,具有3mm以上深度。 雪水(SLUSH):是水中饱含着雪,人稳步在其中行走时,雪水飞溅,当温度在5℃左右并且密度在大约0.85公斤/升时会遇到这种情况。 湿雪(WET SNOW):是一种在那里雪被手压了后会粘在一起并且趋于手形成雪球的情况,它的密度大约为0.4公斤/升。 干雪(DRY SNOW):是如此一种情况,那雪如果松的话,能被吹起,或如以压了后,在手松开时又重新散落,它的密度大约为0.2公斤/升。 实雪(COMPACTED SNOW):是雪被压缩的一种情况(典型的摩擦系数是0.2)。 结冰(ICY):摩擦系数为0.05或更小时的情况。 1、湿跑道的等同物:是当跑道覆盖着少于: --2毫米(0.08英寸)雪水 --3毫米(0.12英寸)积水 --4毫米(0.16英寸)湿雪 --15毫米(0.59英寸)干雪 2、污染跑道 在雪水(SLUSH)和雪(SNOW)的深度之间,线性等值已被界定: --12.7毫米(1/2英寸)湿雪等同于6.3毫米(1/4英寸)雪水(SLUSH) --50.8毫米(2英寸)干雪(DRY SNOW)等同于6.3毫米(1/4英寸) 雪水(SLUSH) 警告:不能在结冰(ICY)跑道起飞。

注意: 1、在潮湿(DAMP)跑道上不必考虑性能降等。 2、建议不在2英寸/50.8毫米干雪(DRY SNOW)或1英寸/25.5毫米湿雪(WET SNOW)跑道上起飞。 对于污染跑道,性能数据建立在下列假设的基础上 --因轮子滚动阻力引起的阻力. --因污染物喷溅在飞机结构和起落架上引起的阻力. --反喷使用在减速阶段. --最大推力使用.性能数据建立在下列假设的基础上 --在跑道整个长度上的污染层的深度和密度是一致的. --防滞(刹车)和扰流板是工作的. --摩擦系数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并在实际验证中,通过检查. --起飞段末尾的35英尺高度被15英尺所取代. 在污染跑道情况下,运行要求如下: (1)签派员在获得有关跑道道面状况信息后,应判断跑道是否处于污染状态,并将有关信息通报执行航班任务的机长; (2)刹车效应、MOTNE (欧洲航空气象电讯网)跑道状态信息代码以及摩擦系数可分别从气象报告(MATER 或SPECI)和雪情通报(SNOWTAM)中获得,也可以从ATIS、空中交通管制员提供的信息或机场当局的相关报告中获得; (3)对于污染跑道,签派员应根据有关的性能数据对已有的起飞(或着陆)重量限制进行必要的修正,并就有关重量限制与执行航班任务的机长达成一致意见;此后还应尽早将当时条件下的最大允许起飞全重通报配载部门。飞机在污染跑道上着陆之前,如签派员发现飞机不适合在当时的道面上着陆,应尽早拟定出可行的处置方案,并及时通报机组和有关的地面保障部门。 (4)跑道摩擦系数和刹车效应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为加强环境污染防治设施(以下简称防治设施)的管理,保证防治设施有效地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1、本办法所称防治设施,是指为防治环境污染而建设的各种处理、净化、控制和综合利用污染物及防治其他公害的设施。 2、公司拥有防治设施的单位,应制定考核指标,将防治设施的管理纳入本单位的管理体系。 3、拥有防治设施的单位应做到: (1)、经防治设施处理后的排放物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防治设施的实际处理能力和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达到防治设施的设检要求。 (2)防治设施与产生污染物的相应设施同时运转,同时维护; (3)有专门操作防治设施的人员和管理人员,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操作规程、监视监测等制度; (4)建立防治设施日常运行情况记录台帐,并按规定定期向公司主管部门填报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表。 4、需暂停、拆除、闲置、改造或更新的防治设施,应经设备部审核后报安全环保部审批。 5、防治设施因事故停止运转,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情况,防

治设施停运可能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应立即停止排放污染物。 6、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责令其限期改正外,对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并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并处100-200元罚款。 (1)拒报、谎报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2)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同意,擅自停用防治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 (3)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污染事故的。 XXXXXXXXX有限公司 年月日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规定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规定 一﹑环保装置运行管理 一)﹑环保装置是指除尘设施﹑粉尘处理设施、煤气脱硫装置﹑防止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装置,如湿法脱硫装置和炼焦除尘车等。 二)﹑凡使用环保装置的单位必须做到: 1﹑环保装置必须与生产主体设备同时运转、同时维护保养; 2﹑环保装置由专人管理,按其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做好运行记录; 4、出现故障应及时维修,杜绝“带病”运行,确保设备完好; 5、加强管理,调整好配风系统,防止滴、漏,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6、除尘设施运行效果实行年检测试,要认真做好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7、实行环保装置停运报告制度,使用环保装置如发现有问题,环保装置因发生故障不能运行的,要向公司生产安全处提交《环保装置停运报告》,由公司生产安全处上报公司,经公司环保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方可停机检修。报告中应说明环保装置故障、抢修措施、修复日期等。 8、公司生产安全处定期对重点环保装置进行检查﹑监测,检查﹑监测结果及时通报有关单位,并随时检查各单位环保装置运行记录和运行档案。 三)﹑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公司将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或者100-1000元罚款: 1、擅自拆除或闲置环保装置的;

2、有意造成设施不能正常使用,使排污严重超标的; 3、更新、改造环保装置,引进、安装不符合环保规定的技术设备,致使工程不能验收的; 四)、严格遵守本办法,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按公司安全生产 奖惩规定给予奖励和表扬。 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一)﹑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废水生物脱酚处理设施和废水零排放 系统设施。 二)﹑污水处理设施的单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经设施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方可进入公司生产用水系统或循环使用。 2、设施必须配备专门操作人员,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操作规 程等规章制度,操作人员必须按规程操作做好设施运行记录、监测 结果记录。 3、污水处理设施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报公司生产安全处审 查和批准: (1)、需暂停运转检修的; (2)、需拆除或闲置的; (3)、需更新改造的。 4、污水处理设施因事故停止运转,要立即采取措施,将废水送 入事故废水排放池,严禁废水外排,并报公司生产安全处。 5、公司内不许乱设排水口。 三)﹑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其情节轻重,对责任单位的主要领 导进行批评,并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责任单位警告、责令改正或者100-1000元罚款: (1)、操作者不按规定进行操作的;

污染治理设施管理制度

浙江***有限公司 污染治理设施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排污口规范化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的基础工作之一,目的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和污染治理,加大环境监理执法力度,更好地履行“三查、二调、一收费”的职责,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的科学化,定量化管理。 2、排污口规范化应遵循便于采集样品,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 第二章排污口的规范化 3、一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燥声)的排放口(点、源),均需进行规范化整治。 4、以整治污水排污口为主,兼顾整治废气、固体废物、燥声排放口(点、源)。 5、以整治重点污染源为主。对列入国家和省、市级重点排污单位的排放口首先进行整治。 6、以整治列入总量控制指标的12种污染物(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化学耗氧量、石油类、氰化物、砷、汞、铅、六价铬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污口为主。 第三章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 1、污水排放口的整治

2、合理确定污水排放口放置。 3、按照《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设置采样点。如:工厂总排放口、排放一类污染物的车间排放口。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和出水口等。 4、应设置规范的、便于测量流量、流速的测流段。 5、列入重点整治的污水排放口应安装流量计。 6、一般污水排污口可安装三角堰、矩形堰、测流槽等测流装置或其他计量装置。 7、凡厂界燥声超出功能区环境燥声标准要求的、其燥声源均应进行整治。 第四章排污口立标、建档要求 1、排污口立标要求 2、一切排污污染源排放口(源)处置场,必须实行规范化整治,照国家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的规定,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3、开展排放口(源)处置场规范化整治,必须使用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统一定点制作和监制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4、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设置位置应距污染物排放口(源)及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或采样点较近且醒目处,并能长久保留,其中,燥声排放源标志牌应设置在距选定检测点较近且醒目处。设置高度一般为: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上缘距离地面2米。 5、一般性污染物排放口(源)或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处。设置提示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1)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xxxxx有限公司 2018年

1 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环保设备的设施运行和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环保设备设施的运行效率,提高环保设施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的作用,确保环保设施稳定高效运行,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环保设施的运行和监督管理。 3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有关环保法规 4 环保设施分类 废气治理设施 锅炉的除尘设施、脱硫设施、烟气净化设施; 生产废气处理设施; 防止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的其它设施。 废水冶理设施 生产废水、锅炉废水、生活污水排放设施; 废水回用设施等。 固废治理设施 锅炉产生的炉渣等的堆存设施和场所;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收集、贮存、处置各类固体废物的设施场所等。 5 设施管理 公司安环科负责对投入运行的环保设备进行监督管理,检查其排污、运转情况,指导各使用单位解决设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环保设施的管理要纳入各车间的生产管理体系,配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建立健全

岗位环保责任制、环保设施操作规程和各项环保设施规章制度。对环保设施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做好环保设施资料收集和管理,包括污染治理设施的环评、“三同时”资料,各项设施的技术资料、管理资料、技术改造资料、环境监测资料等,掌握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 对环保设备、设施要建立健全检查、维修验收制度,保证环保设施、设备运转率达到考核指标,并确保备品备件的正常储备量。 保证环保设备设施运行及管理的资金投入,按照规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费用进入产品成本,公司安环科要定期对各单位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实行环保设施停用报告制度。各单位环保设施如需拆除或停运,必须提前10天提交申请,说明停运原因、补救办法及预后效果、停运时限等事项,经公司经理批准后,方可拆除或停运。 6 设施使用和维护 新建的环保设施,须经环保监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环保设备设施要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行、同时保养、同时维修。 严格执行公司环保设施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本单位环保设施、设备运行台帐,对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维护情况进行记录。 生产单位要对环保设施统一管理,有效利用环保设施,防止环保设施超负荷运行,保证其处理能力。 加强环保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保养、检测和调试,出现故障应及时维修,杜绝“带病”运行,确保环保设备设施的完好和运行。 环保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标准是达标排放、正确操作、健全记录。 环保处理设施需暂停运转、拆除或闲置或更新改造必须报公司安环科审查和批准。 环保设施因发生故障不能运行的,应及时向公司安环科提交报告,报告中应说明环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充分发挥起作用,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污染防治设施、设备。 3职责 设备科负责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的督促检查、编制年度维护、维修计划。 设备科负责协调污染防治设施、设备检验检测。 使用部门具体负责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关记录。 维修队负责设施、设备的检修、维修。 4程序内容 4.2污染防治设施是指废水、废气、噪声、固废污染防治设施及相关的检测、监控设施、设备。 4.2各部门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日常维护检查,必须如实反映设施运行情况,做好各项记录。 4.3加强对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设备科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管理,建立健全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的管理台帐并向环保部门申报和备案。

4.4设备科建立污染源和污染防治设施分布图,重点污染防治设施要设立标志。 4.5污染物排放点按规范要求设置检查点位,并配套检测辅助设施。 4.6所有污染防治设施必须做到正常运行。 4.6.1污染防治设施必须寓所配套的生产系统或装置同步运行。 4.6.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其工艺运行控制指标和运行效果必须符合设施正常运行的条件,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要求。 4.6.3应加强设备管理,确保其在良好状态下运行。对长周期运行或易发生故障的设施、设备、配件,应有备用的设施、设备和配件。 4.6.4应制定污染防治设施的应急预案,在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因故障或其他情况不能正常运行时,立即向安保科和上级环保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防止污染物超标排放。 4.6.5必须将污染防治设施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操作规程等的内容制成图板,放在操作岗位或值班室的明显位置。 4.7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工艺监测必须有记录,记录要完整、准确、及时、规范,各项记录内容应妥善保管,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doc

1 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环保设备的设施运行和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环保设备设施的运行效率,提高环保设施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的作用,确保环保设施稳定高效运行,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环保设施的运行和监督管理。 3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有关环保法规 4 环保设施分类 4.1废气治理设施 4.1.1各种锅炉、炉窑的除尘设施、脱硫设施、烟气净化设施; 4.1.2生产工艺粉尘处理设施; 4.1.3防止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的其它设施。 4.2废水冶理设施 4.2.1生产废水、锅炉废水、生活污水排放设施; 4.2.2各类有毒有害废水净化处理设施; 4.2.3废水回用设施等。 4.3固废治理设施 4.3.1燃煤锅炉产生的粉煤灰、炉渣等的堆存设施和场所; 4.3.2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4.3.3收集、贮存、处置各类固体废物的设施场所等。

4.4噪声消声设施 炉顶消声器等 4.5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 5 设施管理 5.1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对投入运行的环保设备进行监督管理,检查其排污、运转情况,指导各使用单位解决设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2环保设施的管理要纳入各单位的生产管理体系,配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建立 健全岗位环保责任制、环保设施操作规程和各项环保设施规章制度。对环保设施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5.3做好环保设施资料收集和管理,包括污染治理设施的环评、“三同时”资料,各项设施的技术资料、管理资料、技术改造资料、环境监测资料等,掌握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 5.4对环保设备、设施要建立健全检查、维修验收制度,保证环保设施、设备运转率达到考核指标,并确保备品备件的正常储备量。 5.5保证环保设备设施运行及管理的资金投入,按照规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费用进入产品成本,公司环保部门要定期对各单位环保设施运行管理

飞机航线运行应进行的性能分析

飞机航线运营应进行地飞机性能分析 .目地 本通告为航空承运人申请某种机型在某一航线地运行资格进行飞机性能分析提供指导. 本通告是对现行民用航空规章 中有关飞机性能要求地归纳和细化,民航地区管理局对航空承运人为某种机型申请某一航线地运行资格进行审定时,可使用本通告.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适用范围 按部运行地航空承运人. .发送范围 主发 咨询通告 各管理局、运输航空公司 抄报 总局领导 抄送 航安办、规划司、运输司、适航司、机场司,空管局、安技中心,机场设计院(所),学院,各航站、通用航空公司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相关规章、规定 《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分部“航路地批准”、分部“飞机性能使用限制”;---《关于制定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地通知》;《民用飞机运行地仪表和设备要求》、、、、、.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背景材料 -部《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分部对航路批准地基本要做出了具体规定,飞机对于航线地飞机性能地适应性是其中地一部分. 地分部“飞机性能使用限制”对飞机在机场和航线运行地使用性能要求做出了更具体地规定.航空承运人地运行规范分部“航路批准、限制和程序”中也包含了飞机性能使用限制地内容.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为了准确地执行-部地有关规定,结合民航运行管理地实际情况,我们将飞机从起飞到着陆整个运行过程应考虑地飞机性能使用问题进一步细化和归纳,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地基础上,制定了《飞机航线运营应进行地飞机性能分析》咨询通告.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对飞机航线运营应进行地飞机性能分析地批准办法 航空承运人地某种机型开辟或加入某一航线运行,要参照本通告对飞机使用性能要求地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后,作为航线运行资格申请地附件之一报地区管理局.地区管理局对将所附地飞机使用性能分析作为对航空承运人该种机型在这一航线运行资格进行审查地重要内容之一,连同其它项目审查合格后最终通过修改运行规范地方式予以批准. 通告中所述地某种机型开辟或加入某一航线需了解机场服务方面地事项,诸如配餐、给排水、垃圾处理等是否满足要求,这本身不是飞机性能使用问题,但为使航空公司不遗漏这些项目,我们也把这些要求列入通告中.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飞机航线运营应进行地飞机性能分析,详细内容见附录. .对飞机性能分析地要求 航空承运人作飞机性能分析时要按交叉检查地原则至少要有名飞机性能工作人员进行. 在航空承运人获得该机型在该航线地运行批准后,要将为飞机航线运营所做地飞机性能分析存盘.地区管理局和航空承运人各保存份.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实际运行时地做法 飞机在每次飞行时,要按根据当时地跑道状况、实际业载、机场和航路地温度、风计算地起飞重量、航线油量实施运行.不要拘泥于分析中给出地该机型在该航线冬夏两季地参考起飞重量和参考业载.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附录

最新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应加强对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安排专人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管理,建立健全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的管理台帐。 第三条废水排放点按规范要求设置监测点位 第四条所有污染防治设施必须做到正常运行。 (一)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所配套的生产系统或装置同步运行。(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其工艺运行控制指标和运行效果必须符合设施正常运行的条件,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要求。 (三)应加强设备管理,确保在其良好状态下运行。对长周期运行或易发生故障的设施、设备、配件,应有备用的设施、设备或配件。 (四)在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因故障或其他情况不能正常运行时,立即向环保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防止污染物超标排放。第五条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工艺监测必须有记录,记录要完整、准确、及时、规范,各项记录内容应妥善保管,记录应包括如下内容。

(一)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前检查记录。 (二)污染防治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及停运原因记录。 (三)污染防治设施、设备运行过程中监控点的温度、压力、流量、投入物料的起始分析值,终结分析值、中间过程分析值,进系统及出系统物料的量及有关污染物的含量等。 (四)污染处理介质(包括活性碳、各类酸、碱中和液、生物提取液等)更换记录、台账和档案。 第六条污染防治设施不得擅自停止运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报请市环保部门审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一)须暂停运行的。 (二)须拆除或闲置的。 (三)须更新改造的。 第七条应高度重视污染防治设施的技术创新工作,针对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情况,适时组织协调科研及设施维护部门,强化对污染防治工艺改进和治污设施可靠性的研究,不断提升治污效果,增强设施运行的本质可靠性。 第八条要加强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按时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业务培训,改进和完善治污设施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治污设施的管理水平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湿和污染跑道的运行管理咨询通告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 编号:AC-121FS-XXX 下发日期:2008年12月XX日 编制部门:航务管理处 批准人:蒋怀宇航空承运人湿跑道和污染跑道运行管理规定 1、目的 1.1近年来,国内外航空公司已经发生多起飞机在湿跑道或污染道面上着陆时冲出或偏出跑道的事故征候,加强对飞机在湿跑道和污染跑道上的运行管理已经迫在眉睫。民航局领导对此非常重视,要求飞行标准司制定有关湿滑和污染跑道运行管理的规定。通过在全国民航范围内广泛征求对湿跑道和污染跑道运行管理和相关要求的意见和建议,参考了飞机制造商的推荐,结合我司多年来从事运行管理的经验和运输航空公司的信息反馈,制定了本咨询通告。 1.2 本通告是对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121部《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和CCAR-135部《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中有关湿滑跑道运行要求的进一步细化,为航空承运人(以下简称航空公司)进行湿跑道和污染跑道上的运行及实施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1.3 本通告供局方对航空公司在湿跑道和污染跑道上的运行进

行审批和监察时使用。 2、适用范围 本通告适用于按CCAR-121部运行的航空承运人。依照CCAR-135部和CCAR-91部运行的商业航空承运人也可参考本通告组织实施湿跑道或污染跑道上的运行。 3、定义:以下定义适用于本通告,可能与其他资料中的定义有所区别。 干跑道:跑道的需要距离和宽度范围内的表面上没有污染物或可见的潮湿条件,包括那些经过铺筑,专门准备有沟槽或透水孔,即使在有湿气时也能保持“有效干”的刹车效应的跑道。 污染跑道:表面可用部分的长和宽内超过25%的面积(单块或多块区域之和)被超过3毫米(0.125英寸)深的积水,或当量厚度超过3毫米(0.125英寸)深的融雪、松雪,或压紧的雪和冰等污染物污染的跑道。此外,如果跑道的重要区域,包括起飞滑跑的高速段或起飞抬轮和离地段的跑道表面被上述污染物覆盖,也应该定义为污染跑道。 湿跑道:表面被浸湿而且反光,但重要区域并没有积水的跑道。 注:湿跑道定义中的道面反光特性并不是必要条件,如果跑道既不是干跑道也不是污染跑道,就可以被认为是湿跑道。 审定着陆距离:根据CCAR-25部第125条规定所得到的着陆距离,未考虑任何安全余量的增加。审定着陆距离通常不等于实际着陆距离,因为25部第125条并没有要求考虑所有影响着陆距离的因素。例如,审定着陆距离是基于在标准温度下干的、水平(跑道无坡度)道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规程5.1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规程 一、目的 为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充分发挥作用,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废气污染防治设施、设备。 三、职责 生产部负责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的督促检查、编制年度维护、维修计划。 生产科负责协调污染防治设施、设备检验检测。 使用部门具体负责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关记录。 维修人员负责设施、设备的检修、维修。 四、程序内容 4.1污染防治设施是指废气处理设施; 4.2 所有污染防治设施必须做到正常运行。 4.2.1 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配套的生产系统或装置同步运行。 4.2.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其工艺运行控制指标和运行效果必须符合设施正常运行的条件,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要求。

4.2.3应加强设备管理,确保其在良好状态下运行。对长周期运行或易发生故障的设施、设备、配件,应有备用件。 4.2.4 应制定污染防治设施的应急预案,在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因故障或其他情况不能正常运行时,立即向综合部和上级环保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防止污染物超标排放。 4.3.污染防治运行前检查。 4.3.1污染防治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及停运原因。 4.4污染防治设施不得擅自停止运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安保部、市环保部门审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4.4.1 须暂停运行的。 4.4.2 需拆除和闲置的。 4.4.3 需更新改造的。 4.5财务部制定年度财务计划及生产部制定生产装置检修计划时,其内容应包括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和检修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4.6应高度重视污染防治设施的技术创新工作,根据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情况,适时组织协调技术科及设备、维护部门,强化对污染防治工艺改进和设施可靠性的研究,不断提升治污效果,增强设施运行的本质可靠性。 4.7 加强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按时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业务培训,改进和完善治污设施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治污设施的管理水平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洛阳世纪阳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2020.01.01

夏季运行风险及防范

夏季运行风险及防范 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夏季雷雨季节,大风、雷雨、强降水、强对流天气等气象条件频繁出现,连续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备降。特别是六月份以来,行业内连续发生多起事故征候,对飞行安全造成较大威胁。为进一步加强夏季安全工作,保证夏季复杂天气下的安全运行,飞行部特此发布《夏季运行风险及防范》,希望全体飞行员认真学习,共同保障好航班生产的安全正常运行。 驾驶舱窗户防冰故障处置 夏季高温天气下太阳的长时间暴晒,加之个别件号的WHC (WINDOW HEATER COMPUTER)的警告触发阈值较低,容易导致触发虚假的驾驶舱窗户防冰故障。当出现此故障时机组首先应对警告的真假进行识别: 尽量降低驾驶舱内温度,使用湿毛巾或水对玻璃外表面降温,等待5分钟后重置WHC跳开关(位置为X13和W13),如果故障消失则为虚假警告,否则故障原因是传感器、WHC或线路失效。 如果为虚假警告,无后续维护措施,飞机可以正常放行;如果故障不能消除或不能判断为虚假警告,则可以参考MEL保留故障。 高温天气下过站短停飞机构型设置

随着高温天气的不断增多,为避免因触发“AIR L(R)WING LEAK”ECAM警告而导致不必要的航班延误,特此重申空客公司关于高温天气条件下飞机构型设置的有关规定,以及公司就高温天气下加油的有关程序做出的补充规定。 FCOM PRO-NOR-SOP-23 P1/2原文如下: 着陆后 襟翼....................................................收回 襟翼手柄设置到0位。 如果在结冰条件下进近,或如果跑道被雪水或雪污染,在发动机关车后并且地面人员证实襟翼和缝翼没有结冰后,才能收起襟翼和缝翼。 在地面,炎热的天气条件可能会引起机翼中的引气管道周围探测到过热情况,导致"AIR L(R) WING LEAK"(引气左(右)机翼泄漏)警告出现。在过站期间,当OAT超过30℃时,将缝翼保留在形态1可以避免此类警告。 为了避免对RTLU(方向舵行程限制组件)机械止动位的损伤,在所有ADIRS同时设至OFF前,缝翼/襟翼应收上。 公司根据空客公司建议,结合CAAC关于为航空器加注燃油的相关规定,作出如下补充规定: 飞机在高温天气,过站短停期间,外界温度超过30℃时: 1关于缝翼设置:加油期间,襟翼、缝翼完全收起,在加油完成后,缝翼放出到1的位置。

防治污染设施管理制度

防治污染设施正常运行管理制度 为保证防治污染设施正常运行,保护环境,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防治污染设施,是指为防治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所建成的处理处置、净化控制、再生利用设施,以及配套的设施运行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处理利用设施、工业废水处理利用设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设施、生活垃圾处理利用设施、自动监控系统等设施。未经上级环保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停用、拆迁或损坏。 2、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是指从事环境保护设施操作、维护、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处置和利用的活动。 3、各部门应建立健全治污设施的维护保养、检修、操作运行等规章制度。 4、防治污染设施运行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4.1自行运行:是指污染物产生的单位对自己建设的防治污染设施进行运行/维修和管理,对污染物处理处置和利用,并承担相应环境责任的活动; 4.2委托运行:分为代理运行和社会化运行。代理运行: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事业单位,接受污染物产生的单位的委托,对其防治污染设施运行、维护和管理,对污染物处理和利用,并承担相应环境责任的活动。社会化运行:是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事业单位,接受污染物产生单位的委托,利用社会投资或自己建设的防治污染设施,为其提供污染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的社会化服务,并承担相应环境责任的活动。 5、自行运行防治污染设施达不到污染排放标准要求的,必须实行委托运行。 6、各班应加强对防治污染设施的巡检,并做好防治污染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定期对防治污染设施进行清扫、检修,确保完好率100%,做到治污设施与主体生产设施同步运转。 7、防治污染设施投入运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7.1有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施施工和建设,无工艺设计缺陷和工程质量问题,设施建设应优先采用“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推荐的技术; 7.2能满足所处理处置污染的需要并能连续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能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要求; 7.3通过防治污染行政主管部门的项目竣工验收; 7.4配置设施故障或污染事故发生时的预警和污染预防应急处理设施; 8、已建成的防治污染设施,严重不符合建设要求的,应限期进行技术改造,达到要求后方可投入运行。 9、防治污染设施运行实行资质许可制度。所有从事防治污染设施运行的单位必须取得防治污染设施运行资质许可证书;未取得防治污染设施运行资质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活动。 10、防治污染设施运行现场操作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制

环保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制度

环保设备运行管理制度 (草稿) 1.目的 为加强环保设备管理,提高设备除尘、排污的效果,满足生产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达标排放”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与管道事业部防腐一分厂、二分厂、复合管、特钢所(配重)有环保设备如除尘设备、废水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地运行管理。 3.职责与要求 生产部(防腐、复合管) 生产负责环保设备的使用、日常维护,以及设备及周边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有: 制定环保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确认岗位操作人员,规范操作行为。 负责设备的操作和运行,确保环保设备与生产设备同启动同运行。 在运行时要做好设备的操作点检工作,发现设备缺陷如粉尘泄漏、漏风、效果不佳,应及时反馈给当班设备人员。 按照要求进行每班的排渣、吹扫工作。每班清理的尘渣必须于当日运往指定的渣场堆场。对渣包的更换和运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以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对渣包进行重量统计记录工作,建立运行台账。 按照要求定期维护,如滤筒、灰斗、除尘箱的除尘、吹扫等维护工

作,参与设备维修、抢修如更换布袋、滤筒等工作。 定期对设备及其环保设备周边区域进行打扫,如发现场地异常污染,应及时反馈至设备人员,由设备进行及时处理。 设备部 设备部是环保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环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环保设备运行达到环保达标排放要求和生产运行的需求,保证除尘设施的完好率在98%以上,除尘设备随主体设备的运转率达到100%。 把环保设备纳入生产设备的管理体系,实施点检定修制度:建立相应的点检标准和日、周期点检卡;根据发现的隐患和周期项目组织人员进行定修维护,并做好现场的协调、监督工作; 对现场的突发故障及时组织抢修,尽量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排放不达标;对于采取临时措施应记录在交接班和点检表上,以便后续定修处理;需要停机处理的,应与生产沟通,共同协调处理。 平时负责环保设备的相关备件、工装、配件等日修工作. 建立相关的维护记录,连同点检卡和定修立项单统一归档,形成有效记录文件。 负责环保设备的备品备件的管理工作,对所需备件及时上报采购备件,并跟踪落实到位。同时做好相关图纸和技术资料的标准化工作,并建档、存档。 负责环保设备的技改技措工作以及新设备的技术选型工作,以便适应环保需求。 安环部

污染跑道资料

SOP中关于各类跑道条件起飞或着陆的操作及注意事项规定。 污染跑道的学习 08-09-16 12:12 发表于:《飞行技术讨论版》分类:未分类 相关定义: 潮湿(DAMP):当道面不干,但在它上面的水并没有闪亮的外表时,跑道是潮湿的。 湿性(WET):当道面一薄层水显得闪亮时跑道被看作是湿,当这薄层不超 过3mm深时,没有实质性的滑水危险。 积水(STANDING WATER):很大的降雨和/或I不足的跑道排水引起,具有 3mm以上深度。 雪水(SLUSH):是水中饱含着雪,人稳步在其中行走时,雪水飞溅,当温 度在5℃左右并且密度在大约0.85公斤/升时会遇到这种情况。 湿雪(WET SNOW):是一种在那里雪被手压了后会粘在一起并且趋于手形成雪球的情况,它的密度大约为0.4公斤/升。 干雪(DRY SNOW):是如此一种情况,那雪如果松的话,能被吹起,或如以压了后,在手松开时又重新散落,它的密度大约为0.2公斤/升。 实雪(COMPACTED SNOW):是雪被压缩的一种情况(典型的摩擦系数是0.2)。 结冰(ICY):摩擦系数为0.05或更小时的情况。 1、湿跑道的等同物:是当跑道覆盖着少于: --2毫米(0.08英寸)雪水 --3毫米(0.12英寸)积水 --4毫米(0.16英寸)湿雪 --15毫米(0.59英寸)干雪 2、污染跑道 在雪水(SLUSH)和雪(SNOW)的深度之间,线性等值已被界定: --12.7毫米(1/2英寸)湿雪等同于6.3毫米(1/4英寸)雪水(SLUSH)

--50.8毫米(2英寸)干雪(DRY SNOW)等同于6.3毫米(1/4英寸) 雪水(SLUSH) 警告:不能在结冰(ICY)跑道起飞。 注意: 1、在潮湿(DAMP)跑道上不必考虑性能降等。 2、建议不在2英寸/50.8毫米干雪(DRY SNOW)或1英寸/25.5毫米湿雪(WET SNOW)跑道上起飞。 对于污染跑道,性能数据建立在下列假设的基础上 --因轮子滚动阻力引起的阻力. --因污染物喷溅在飞机结构和起落架上引起的阻力. --反喷使用在减速阶段. --最大推力使用.性能数据建立在下列假设的基础上 --在跑道整个长度上的污染层的深度和密度是一致的. --防滞(刹车)和扰流板是工作的. --摩擦系数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并在实际验证中,通过检查. --起飞段末尾的35英尺高度被15英尺所取代. 在污染跑道情况下,运行要求如下: (1)签派员在获得有关跑道道面状况信息后,应判断跑道是否处于污染状态,并将有关信息通报执行航班任务的机长; (2)刹车效应、MOTNE (欧洲航空气象电讯网)跑道状态信息代码以及摩擦系数可分别从气象报告(MATER 或SPECI)和雪情通报(SNOWTAM)中获得,也可以从ATIS、空中交通管制员提供的信息或机场当局的相关报告中获得; (3)对于污染跑道,签派员应根据有关的性能数据对已有的起飞(或着陆)重量限制进行必要的修正,并就有关重量限制与执行航班任务的机长达成一致意见;此后还应尽早将当时条件下的最大允许起飞全重通报配载部门。飞机在污染跑道上着陆之前,如签派员发现飞机不适合在当时的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制 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405-11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条为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应加强对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安排专人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管理,建立健全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的管理台帐。 第三条废水排放点按规范要求设置监测点位 第四条所有污染防治设施必须做到正常运行。 (一)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所配套的生产系统或装置同步运行。 (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其工艺运行控制指标和运行效果必须符合设施正常运行的条件,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要求。 (三)应加强设备管理,确保在其良好状态下运

行。对长周期运行或易发生故障的设施、设备、配件,应有备用的设施、设备或配件。 (四)在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因故障或其他情况不能正常运行时,立即向环保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防止污染物超标排放。 第五条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工艺监测必须有记录,记录要完整、准确、及时、规范,各项记录内容应妥善保管,记录应包括如下内容。 (一)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前检查记录。 (二)污染防治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及停运原因记录。 (三)污染防治设施、设备运行过程中监控点的温度、压力、流量、投入物料的起始分析值,终结分析值、中间过程分析值,进系统及出系统物料的量及有关污染物的含量等。 (四)污染处理介质(包括活性碳、各类酸、碱中和液、生物提取液等)更换记录、台账和档案。 第六条污染防治设施不得擅自停止运行,有下列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公司正常的生产秩序,同时防止环保设施事故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2、职责 生产车间负责环保设施检修、维护、保养等的管理。 安环部负责督促检查环保设施运行。 3、要求 台帐建立 1)生产车间建立运行台帐 2)生产车间建立检(维)修台帐 检(维)修计划 1)生产设备部在每年11月制定下年度设备、设施检(维)修、费用、备品备件计划,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检(维)修期间监督 1)各车间在检(维)修期间前要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安全设备、设施检查、现场安全监管人员落实。 2)安环部要督促检查检(维)修现场安全措施落实状况。 环保设备、设施的使用 1)生产车间在环保设施投入使用前,组织相关人员制定设备设施操作规程。 2)设备、设施操作人员操作前,由设备所在部门对其进行设备操作规程

的培训。 环保设备、设施的日常点检 1)生产车间做好环保设备设施的日常点检,并保存点检记录。 2)环保设备点检内容: (1)环保设备、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行; (2)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正常; (3)环保设备、设施润滑、清洁情况; (4)其他需要点检的项目。 环保设备、设施的定期保养 1)环保设备、设施使用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做好日常的清洁、润滑等工作。保养由使用部门负责监督。 2)环保设备、设施保养过程中发现异常,必须马上查明原因;报各车间维修。 环保设备、设施的维修 1)环保设备、设施维修人员按年度检修计划或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对环保设备、设施进行检修,并保存检修记录。检修完成应由设备使用人签字确认。 2)正在修理的环保设备、设施在环保设备、设施显著位置放置安全警告标志标牌。并在设备开关处设置“禁止合闸”等标识牌。有必要时拉出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域。 检测环保设备、设施的定期检验、校正 1)生产车间负责按规定的周期实施检测环保设备、设施的检验、校正。 2)生产车间保管好检验机构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并将检验合格的标签张

vocs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VOCs 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规范公司内部环境管理,控制公司VOCs 挥发,使公司环境监管制度化、常态化,从根本提升公司环保管理水平,降低公司环境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内容与要求 公司环境安全生产办为主要管理部门,公司采购仓储、车间、污水、废气处理站各配备兼职环保专员1名,各部门主管为本部门环保负责人。 1. 环保巡检。为掌握公司VOCs 现状,及时排查环保隐患,使公司环保巡查形成制度化、常态化,查漏补缺,确保公司生产现场无明显异味。 环境安全生产办负责编制巡检计划及检查台账、整改单据,并组织实施。对公司废气气味控制、隐患检查、整改情况进行跟踪与考核。 环境安全生产办下属废气处理工日常检查要求每天一次, 检查结果填写“检查保养记录表” , 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当事部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毕, 到期不能完成整改的须上报情况说明, 环境安全生产办将对各部门整改情况进行跟踪。 环境安全生产办定期组织各部门主管,联同安全主任进行环保、安全联合检查,对所查出问题进行统计,并进行通报,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应及时通知环境安全生产办进行验收。

自查中不能现场解决的隐患要逐项进行分析研究。定措施、定进度、定人员,定责任、定标准,落实整改要求。资金需要量较大的项目列入大修计划, 上报公司领导。 内容包括:污染防治设施和设备运行情况、排污口情况、生产工作中污染事故隐患、生产现场设备、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 2. 污染治理设施管理。为加强公司VOCs 治理设施的管理,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能力和设备利用率,使公司达标排放运行、减少VOCs 排放的目标得到有效保障。 治理设施包括公司车间排放收集管道、活性炭吸附包等,环境安全生产办负责公司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工作, 对各部门污染治理 设施运行状况进行检查, 提出整改要求,并监督落实。 污水站负责公司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营维护,保证正常运行;负责 设施的日常管理。 各部门的环保治理设施必须与生产设施同步运行,设备划分到人,经常性地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3. 公司VOCs 控制。要求公司各部门高度重视环保问题,从产废源头摸排、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控制VOCs 排放的目的。 环境安全生产办负责建立公司环保各类迎检数据,保存好涉及大气防治的相关资料、通知等。及时发布上级环保信息, 及时了解上级政策和检查情况, 发布相关消息, 规避检查所带来的风险。 生产车间、污水站要时刻关注厂区气味大小情况,遇气味较大时,应及时排查气味来源,采取必要整改措施,降低气味浓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