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政治生活学案第二课

政治生活学案第二课

政治生活学案第二课
政治生活学案第二课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立足基础】

根据你课前预习的内容与我提出的问题,请详细整理本课的知识点!并标记出有问题的地方。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的选举方式有哪些?

2、区分选举方式

3、选择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有哪些?我国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

【知识拓展】

警示

(1)选举权与选举权利:选举权是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选举权利的范围更广,包括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还包括其他选举的权利,如选举村委会干部。

(2)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哪种方式更好,必须从多个角度认识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并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分析、判断、理解我国选举方式的采用。

【探索新知】

探究一:辨析观点

1.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2.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3.“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

4.差额选举限制选民的自由,但能够使当选者结构比较合理。

5.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差额选举优于等额选举。

探究二:

下课后,几名高一学生在神神秘秘地讨论。小明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镇政府的老李为了弟弟能当选村委会主任,正在到处拉票,昨天老李送给我爸爸一条毛毯,要我爸爸投他弟弟一票。”小刚说:“有这事!我们去告他。小强说:“多一事不如少

一事,反正我们是未成年人,别多管闲事啦。”

你认为公民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选举权利?

【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

【基础检测】

一、选择题

1.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共有2965名代表出席大会,他们是( )

A.由我国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 B.由等额选举产生的

C.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 D.由各省党委推荐产生的

2.2013年,某村在村委会选举中要求,规范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提名方式。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产生,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根据上述要求,可以判断我国村委会的选举实行的选举方式是( )

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差额选举④等额选举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3.2013年,某县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可见,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 )

①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②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

③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④有利于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4.下列说法中对我国选举方式认识错误的是( )

A.我国选举方式有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B.我国公民可以直接选举县级人大代表

C.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确定候选人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

5.某乡人大换届选举中,个别人用“小恩小惠”拉选票的行为( )

①危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②妨碍了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③违反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

④破坏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候选人按照既定的规则,采取演讲、答辩等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开展竞选。这种选举方式主要指的是 ( )

A.直接选举 B.间接选举 C.等额选举 D.差额选举

2.上题中的这种选举方式有助于( )

A.选民了解决策内容B.选民了解选举程序

C.选民了解候选人D.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3.在某省2013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实行指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不指定候选人)。与差额选举相比,“海选”的局限性主要在于( )

①增加了选举成本②加剧了被选举人之间的竞争

③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④不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4.近年来,北京市18个区、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出现了一种声音──“我要自荐参选北京市区、县人大代表一职”。有一位自荐参选者说:“人大代表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我参加选举的目的是维护选民的权利。”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这表明(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B.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C.人大代表是直接选举产生的

D.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

5.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6.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 )

①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

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7.选举是关系到把权力交给什么样的人掌握的大事情。下列哪一项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 A.选择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的方式

B.采用等额选举还是差额选举

C.选举人大代表还是选举政府工作人员

D.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材料二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材料三2010年,我国选举法修改,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材料四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于2013年1月选出,共计2987人。这次选举的最大特点是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进行选举人大代表。其中,按照人口数分配的代表名额为2000名,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人口数计算的名额数,按城乡约每67万人分配1名。

根据材料,分析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历程表明了什么?具体原因是什么?

【高考链接】

1、(2010年高考·山东卷21)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2010高考·广东卷27)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

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1高考海南卷10)20lO年4月,某县一选区6 444名选民,投票罢免了一名县人大代表。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

①人大代表参加行使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②人大代表必须满足和实现选民的利益诉求

③县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④选民可以对本选区人大代表提出控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立足基础】

根据你课前预习的内容与我提出的问题,请详细整理本课的知识点!并标记出有问题的地方。

一、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具体是什么?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有哪些?具体内容有什么?

二、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

【知识拓展】

正确认识社会听证制度

(1)听证会的参加人员主要包括:听证会的组织机构、听证会申请人、听证会记录员等。

(2)听证会注意事项:①各方代表的比例要合理,特别是相关利益群体代表的比例不能太低。他们还享有咨询相关情况、查阅相关资料等权利。②政府部门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③听证会应邀请媒体参加,以保证足够的透明度。

(3)社会听证制度的作用:①对于政府来说,听证制度有利于政府做出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通过听证制度,政府可以广泛地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呼声,及时将反映公众利益的意见全面、准确地吸收到决策中来,以便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使公众的利益在政府决策中得到体现。②对于公众来说,提高了自身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听证于民,就要让公众知情参与,通过听证使公众获得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机会,可以发表意见、反映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探索新知】

探究一:辨析观点

1.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2.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3.网络参政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拓宽了民主渠道,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

探究二:2013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保法二审草案再次进行审议。公众可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意见征集截止日期为2013年8月18日。去年环保法一审草案曾进行公示,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因意见过大,立法机关对环保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较大修改。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

(1)材料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种方式?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

【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

【基础检测】

一、选择题

1.社会听证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在作出决策时经常采用的方法。近年来,各地举行的各类听证会达数千次,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听证制度( )

A.表明公民是直接决策者 B.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表现

C.能让决策反映每个公民的利益 D.有利于决策反映民意,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2.2013年7月23日,洛阳市城市居民生活供暖价格改革调整听证会举行。这一听证会的召开( ) A.体现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表明公民有更多的机会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C.说明人民民主具有法律的、物质的保障

D.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

3.在古代,辅助商汤的伊尹、力助武王克商的姜子牙都具有智囊性质。如今,我们把为决策者出主意、想办法的专业人士称为“外脑”。在战略决策中,专家学者对决策机关的决策起着积极、正面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的主要体现是( )

①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使他们成为决策者

②有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③借助“外脑”作用,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

④集中专家学者的智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4.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在制定居民阶梯电价实施方案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对阶梯电价的实施范围、档次划分、户数认定等方面进行认真论证。实施方案进行价格听证后实施。这表明( )

①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②保障公民权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

③公民的广泛参与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④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5.古代中国政治智慧对今天仍然有着深刻启示。观察右侧漫画《民意》,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下列选项与漫画的寓意相吻合的是( )

①“众而不可欺者,民也”

②“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③“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④“川不可防,言不可弭(消除)。下塞上聋,邦其倾也”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2013年“两会”召开前,多名农民工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向“两会”提交一份关于农民工医疗、养老等

问题的提案。农民工的行为是 ( )

A.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B.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C.依法直接参与民主选举 D.依法间接参与民主选举

2.目前,我国上网人数已超过5亿,各地政府开通网站已超过3万个。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在制定重大政策时经常通过网络征求公众意见。公众通过网络可以 ( )

①自由地行使民主权利②传递民意,建言献策

③了解民意、汇聚民智、科学决策④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3.政府的决策牵涉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 )

A.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B.赋予公民以充分的知情权

C.召开信息发布会 D.决策机关审慎用权

4.漫画《逢听必涨》旨在说明( )

①民意是政府科学决策的根本保证

②要严格规范听证程序,确保决策科学

③要加强遴选,使听证代表客观反映民意

④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交予群众民主决策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5.近几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政府网、新华网和人民网与网民在线交流,听取网民对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意见和建议。党和国家重视网络和网民交流的原因是( )

①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

②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④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是落实社会公众对选人用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据此回答6~7题。

6.对干部进行任前公示,其目的就是让群众参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将本来属于人民的权力还给人民。这种“还权”的结果,不仅从机制上保证了将选用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而且激发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用人失误或用人腐败。这说明( )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加与民主决策

③公民直接决定干部能否任用

④公民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有知情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这种公示制度( )

A.有利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B.体现了公民享有对党政干部的任免权

C.说明公民享有选举权 D.说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不断扩大

二、非选择题

8.2013年7月30日,珠海市自来水价格调整听证会举行。自7月12日市物价局公布听证方案以来,有关水价调整的话题已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焦点。听证会上,围绕自来水定价成本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假如你作为听证会的组织者,应邀哪些方面的人员参加听证会并分别说明理由。

【高考链接】

1、(2010年高考·上海卷)某高一学生希望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地铁站跗近设置自行车停车点或租赁点,以方便市民出行。他表达这一意愿的方式可以是

①过人大代表转达②给“市长信箱”留言③拨打“市民热线”④向“新民晚报”反映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013上海)古建筑是城市的记忆,也是现代城市的时尚之源。就上海市打造“世界第六时尚之都”,市民小张提出一个保护本市古建筑的方案。他可以

①向相关行政部门递交方案②投寄新闻媒体发表方案

③旁听市“两会”时提出相关议案④通过人大代表向人大转交方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立足基础】

根据你课前预习的内容与我提出的问题,请详细整理本课的知识点!并标记出有问题的地方。

一、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1、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方式有哪些?

2、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机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具体分析?

3、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是什么?

二、共建祥和文明社区

青少年如何参与民主管理?

【知识拓展】

1、我国的政权机关包括国家主席、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军事机关。

2、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基层政权组织,也不属于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指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城镇社区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都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形式。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二者是相互区别的。

【探索新知】

探究一:辨析观点

1.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2.发展和完善村民自治、居民自治,有利于加强我国基层政权建设。

3.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是村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效途径。

4.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5.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6.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探究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发展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的必要性。

【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

【基础检测】

一、选择题

1.2013年,全国有许多地方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不少地方在选举中用了“海选”方式,设立秘密划票间,候选人向村民发表治村演讲,公开唱票、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绝大多数村庄选出了群众满意的村委会领导班子。这表明( )

①村民选举是村民参与政治的一种重要途径

②村民选举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村民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海选”是产生村民满意的村委会领导班子的唯一合法途径

A.①④ B.①② C.①③D.②④

2.在多次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某村村务公开目录》编制出台,它明确了村务公开的内容、方法、时间和形式。村务公开有利于( )

①农民依法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②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③农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④确立农民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3.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提出一个事关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 )

A.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 B.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C.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D.报请有关行政部门批准

4.下边漫画反映了在我国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个别现象。此

类现象( )

①说明差额选举方式不适合我国的村民自治

②说明我国村民自治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③不利于公民行使法定的选举权

④表明在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贿赂村民的现象,应加强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规范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5.党中央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基层民主高度重视,强调要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包括建立健全既保证党的领导又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这就要求( )

①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②完善村务公开,村民监督制度

③坚持党的领导、基层民主和依法办事的统一

④加强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直接领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我国的村民自治组织、城市居民自治组织都是( )

A.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

B.人民对机关进行监督、批评、申诉的有效途径

C.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组织

D.确保国家机关体现人民意志的根本途径

2.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城市,构建文明和谐社区的重要民主管理机构是A.业主自治委员会B.城市居民委员会

C.街道办事处 D.物业管理委员会

3.我国某地全面推广了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民主提案——民主议案——民主表决——创业承诺——监督实施。每年春节前后召开“五步法”决策会已成为该地农村惯例,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村里的人代会”。“五步法”被广大群众认可和接受,是因为它( )

①有利于保障村民直接行使基层民主权利

②有利于保障基层政权机关的有效运行

③是促进基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④是村民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

A.①④B.①③ C.②③D.②④

4.2013年10月20日至22日,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举行。在我国,村长是A.居委会主任,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

B.村党支部书记,由村党支部党员直选产生

C.基层政权组织负责人,由村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D.村民委员会主任,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5.村里的事务,不是乡长做主,也不是村长做主,而要坚持由村民做主。农村办事要广泛听取农民意见,要一切相信农民,一切依靠农民,这是大道理,要管一切小道理。这是因为(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村民自治可以充分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

③村民自治可以保证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④村民自治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D.①④

6.目前,我国96%的农村已经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80%以上的村庄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91%的农村建立了民主理财、财务审计、村务管理等制度。这表明( )

A.村民自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B.我国村民自治的法律体系已经完全建立

C.村民自治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D.村民自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建设

7.《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这一要求有利于( )

A.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保障农民民主权利

B.实行村务公开,完善民主决策

C.巩固基层民主政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D.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村民自治

二、非选择题

8.《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同学甲说:“除了重视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安徽的发展还要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许多与百姓利益攸关的事情要靠他们自我管理,这样才能共创幸福美好家园。”

请你运用民主管理意义的知识评说同学甲观点的合理性。

【高考链接】

1、(2010高考·北京卷)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提出一个事关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 )

A.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

B.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C.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D.报请有关行政部门批准

2.(2013江苏)2012年,某县开始实施以“阳光理财、民主议事、群众公决”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工作法,探索如何把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这一做法

A. 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B. 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的发展

C. 加强了对基层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 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3.(2012广东版)27.近年来,广东某市委市政府以城乡社区民主自治和社会组织“自立、自主、自律”发展为两大着力点,推动法律、体制、能力三大建设,形成了“党委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为主体、人民群众为主人”的社会管理新机制,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和拥护。这说明()

①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获得了行政权力

②新机制使政府、社会与公民的关系定位更合理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

④新机制有利于调动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A.②④B.②③ C.①④ D.①③

4.(2012北京)29. 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下列内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

A. 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

B. 牲畜毁坏他人作物被打死不赔偿

C. 村委会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

D. 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

5.(2012海南)11. 我国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平台。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建成社区服务中心1.4万个、社区服务站4.9万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8.5万个,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达28.9 万个。社区建设的实践表明

①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是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途径

②提供社区公共服务是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

③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实现社区民主自治的决定因素

④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2013上海)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

①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②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

③提升了政府直接管理社区的能力④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立足基础】

根据你课前预习的内容与我提出的问题,请详细整理本课的知识点!并标记出有问题的地方。

一、选择民主监督方式

1、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有哪些?如何区别?

二、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我国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行使监督权有何意义?

【探索新知】

探究一:辨析观点

1.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是弱者对强者进行监督,不起任何作用。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人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

探究二:截止到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接近6亿。网络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一项调查显示,网民中有87.9%的人“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然而,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网络监督存在着滥用网络、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关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公民为什么关注网络监督。

(2)你认为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网络监督权?

【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

【基础检测】

一、选择题

1.山东某市引入社会评议制,城管局因连续两次在信访民主社会评议中名列末位,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降职调任处理。该市政府实行“信访民主社会评议制”,体现了尊重公民的( )

A.提案权B.监督权 C.质询权D.议政权

2.中国有近6亿网民,网民参与的普遍性和不受控制性,使得网络监督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形成一张群众监督的“天网”。网民通过这个平台发表意见建议,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表明网络监督( )

①成为有力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民主进步的平台

②成为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切实消除腐败现象的关键

③为公民直接参与民主监督、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渠道和方式

④成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防止权利受过多约束的途径

A.②③B.②④ C.①④D.①③

3.公民行使监督权有许多合法渠道,下列方式中不可取的是( )

A.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提出批评建议

B.给国家机关写举报信,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C.把自己的意见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

D.广发手机短信,反映领导问题

4.监督听证会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之一。除此以外,我国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还有( )

①信访举报制度②民主评议会③网上评议政府④舆论监督制度

A.②③B.①③ C.①② D.②④

5.“首都之窗”是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通过网站,可以加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民的沟通,有利于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督。下列行为中,属于公民民主监督的有( )

A.通过“政风行风热线”,反映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问题

B.参加“网上调查”,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

C.通过“办事服务”,反映小区停车位紧张,向有关部门求助

D.通过“市长信箱”,发表对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的反对意见

【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多种合法的渠道。主要有( )

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④专家咨询制度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2.在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实行民主监督从国家的角度看,有利于( )

A.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

B.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C.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3.2013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强调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是因为( )

A.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的特点

B.舆论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C.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推进社会民主与进步

D.有利于根治不正之风,构建和谐社会

4.2013年6月,张某通过书信的方式向当地检察院反映本单位领导有受贿贪污行为,之后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最终牵出了一连串的行贿受贿案。这是张某通过________渠道,行使公民的________权。( ) A.舆论监督制度言论自由 B.信访举报制度监督

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举报 D.行政裁决制度投诉

5.如今,人们可以看到包括微博在内的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群众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公众来说,多了一种快速监督的途径。对领导干部而言,也多了一种约束自己的机制。以上材料说明( )

A.监督权是我国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

B.网络监督是监督政府的最有效形式

C.公民行使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方式

D.网络监督可以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6.公安部部长在宁夏调研公安工作时表示,要充分依托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与社会、群众沟通的能力,通过建立网上公安局、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和QQ群、微博等方式,着力搭建警民联系新平台。公安系统着力搭建警民联系新平台( )

①表明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②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

③有利于改进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④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激发公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漫画《监督》对我们的启示是( )

A.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民要敢于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B.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要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D.公民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

二、非选择题

8.近年来毒胶囊、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屡屡被曝光。我们应该感谢媒体,为我们揭开真相,通过曝光引发社会关注。不过,有些记者在曝光过程中为了吸引眼球进行不实报道,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请运用公民的相关知识对记者的曝光行为进行评价。

政治生活导学案(2)

【经典训练】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对人民实行民主 B.对敌人实行专政 C.阶级性 D.人民当家作主 2、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 - 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的,该飞机航班中有154名中国人。在得知航班失去联系的消息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外交部和我有关驻外使领馆加强与所在国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搜救进展情况,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中国公民善后工作。政府高度关注中国公民的安全,根本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物质保障 C.国家的专政职能 D.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3、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历史性 B.社会性 C.阶级性 D.民族性 4、2014年6月山东省公安厅启动反恐“一分钟处置”机制,提升反恐防暴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以坚决态度、有力措施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B.只要坚持专政职能,就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C.对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D.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已成为各项工作中心 5、2014年5月,为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新疆发布了《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的通告》。这表明()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国家专政职能同样适用于民族、宗教问题 ③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 ④人民民主专政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这一规定() ①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充分体现②折射出了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 ③反映了我国公民权利实现具有保障④为公民实现基本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7、2014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长者,也有朝气蓬勃、初露头角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这充分说明我国() A.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物质保障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上是() A.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B.全民的民主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什么是国家?它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1)含义:从产生上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什么是国家性质?它由什么决定? (1)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不同地位。 (强调谁是统治者,谁掌握国家政权) (2)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国家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其区别是什么? (1)根据国家性质的不同,国家可以划分为: 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其中,前三种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 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分别是什么?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每个特点的表现又有哪些? (1)广泛性: ①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②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提示: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真实性: ①不仅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②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③还表现在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 提示: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A人权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最根本的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还有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少数民族的权利等。 B促进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主权是全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主权高于人权。 C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必要性: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D特点: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即一个国家的人权及其实现,是受该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制约的,不可能超越该国的具体国情。所以说,人权不能超越国家主权。 7.我国专政职能的对象、措施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1)对象: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2)措施:①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②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3)目的:①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②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③保障人民民主; ④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什么? (1)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①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②两者含义也不相同: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专政是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政治生活第二课 教案

第二课公民的政治参与 全课概述 本课分析我国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式,理解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作用,感悟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本课可分为4个框题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第一框题《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结合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说明影响选举选举方式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镜头一的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镜头二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实行差额选举。 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难度大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权力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缺点:选举的成本较低,便于组织,但影响选民真实意愿的表达。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高中《政治生活》第三课 第一框学案教案

****学校09级政治学案(淄川一中编制)《政治生活》第三课第一框编辑人: 审核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关键词:政府,职能,作用) 四、达标检测,挑战自我 1.下列对我国政府性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②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③国家权力机关④全体公民意志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活动中,属于履行政府职能的是 ①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夺得32枚金牌②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③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学习好、宣传好十七大文件的通知④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⑤党的十七大修改党章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 A.②③④⑥B.④⑤⑥C.①③⑤⑥ D.②④ 3.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严打”斗争,集中力量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等。我国的严打斗争是在行使 A.保障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4.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有 ①国务院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原则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②2008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 ③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④2007年10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和调整第四批行政审批项目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5.由于雪灾造成了铁路中断,百万旅客滞留广州。广州市政府从2008年2月2日早上7时起启动琶洲预案,将进入广州乘火车的旅客全部疏导安置到广交会琶洲展馆的各个分区,并为旅客提供吃饭、保暖、卫生、医疗等服务。这体现了市政府积极履行A.建设政治文明的职能B.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C.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D.维护社会安定的职能 6.政府履行职能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新生婴儿到派出所登记户口 ②政府办学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破产导致工人下岗 ④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供人们日常使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7.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J市发展了“我为构建和谐J进一言活动”。市政府通过网络、报纸、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向全市人民征求意见。广大群众积极献言献策,仅网上留言每天就达上百条。市政府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建设和谐J的重点。第二,千方百计破解长期困扰老百姓的“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问题。第三,开展评选“知荣明耻十佳公民”等活动,提高全民的道德素养。第四,坚决整治制药厂、造纸厂等企业的污染问题,保护和治理环境。第五,健全多渠道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经常性的严打工作,坚决铲除社会黑恶势力,维护社会安定。第六,建设和谐社区,充分发挥村委会、居委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社会治安功能。第七,实行政务公开,开展“群众评议政府”活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该市政府行使了哪些职能?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九年级政治第九课学案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共建和谐社会; 2. 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 3. 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二、重难点: 1.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三、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多媒体辅助 四、课前预习: 1、小康——最早出自《诗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是首先提出的。 2、我们的最高理想是。 3、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4、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是什么? 5、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走进共同理想 【活动一】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 ﹡经济上: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眉开眼笑,过上清闲殷实的日子; ﹡政治上:民主制度极大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政通人和,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文化上: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精神生活充实,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 ﹡教育上: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享有更加良好接受教育的机会。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活动二】○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历史启示我们: ﹡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共产主义理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 ﹡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它始终是激励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断奋斗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 ——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政治生活》第二课学案及答案

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课时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考点展示】 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考点解读】 考点一: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选举方式的比较 (2011温州模拟)某村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参加村委会主任换届选举。此前,3名候选人已经进行了13场演讲和答辩,面对面地回答了村民提出的160多个问题。据此回答例1-2题: 【例1】该村村民对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属于 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等额选举④差额选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例2】这种选举有利于

①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人②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③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④为选民提供了选择的余地⑤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2、确定选举方式的依据 (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3、我国的选举方式: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 【例3】目前,在我国举行一次全国性的乡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至少需要433万人的人力投入,3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县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至少需要533人的人力投入,6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而实际的支出远高于此数。这表明 ①选举方式的选择与我国的国情密切相关②我们进行直接选举的条件还不具备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④我国不能采用直接选举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为什么? 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2)怎么做? ①不断提高自己民主选举的素养 ②态度:积极参加选举。 ③能力: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例4】某社区在进行新一届居委会选举中,想了不少办法来吸引年轻人,但效果不明显。不少青年居民并不热心,反应冷淡。作为社区青年居民,应该在居委会选举中 ①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选出令人满意的人大代表②增强选举参与感、责任感,积极参加选举③提高政治素养,透出自己神圣的一票④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考点二: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高中政治生活第二课第二框

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学习目标】 1.了解民主决策的基本形式,知道现代社会生活中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 2.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和概括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 3.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感受现代社会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的力量,为确立民主意识打下一定的认识基础。 【基础梳理】 一、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政府的重大决策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2.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间接参与决策 通过________,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保证。 (2)直接参与决策

【特别提示】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间接方式和直接方式之分 【妙招点拨】区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的方法: (1)概念不同: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这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方式不同: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自下而上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社会公示制度是自上而下发布草案或征集意见。 (3)时间不同:“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更多是在决策之前;“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更多是在决策之后。 (4)作用不同: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主要强调的是征求意见的过程,是为了形成决策;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强调的是决策结果的公布,便于人民监督。 二、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 1、公民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的重要环节。 2.从决策者的角度看 ⑴有助于决策充分,体现决策的; ⑵有助于决策广泛,增强决策的。 3.从公民的角度看 ⑴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推动决策的; ⑵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 的。 【问题探究】 1、自主探究 判断:(1)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普通民众参与民主决策意义不大。() 2、情境探究 2012年6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听取中国工程院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的汇报。温家宝指出,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制定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强调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专家论证,是我们加强科学民主决策的一项重要制度,应长期坚持下去。(1)材料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种形式?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知识点归纳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框题一 : 民主选举: 1. 选举方式: P16(1)直接选举(优点: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 己最信赖的当家人;缺点: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 组织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比较高。适用范围:县或县级 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村委会、居委会选举) ( 2)间接选举(优点:成本较低,便于组织。缺点: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 系不直接,可能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适用范围:县级以上 人大代表的选举;乡镇级以及乡镇级以上工作人员)( 3)等额选举(正式候选额 =应选额;优点: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 合理性;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优点: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 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缺点:若不加以有效规范,易发 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①采取何种选举方式,由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决 定。 P16 ②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P17 3.我国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4.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P17-18 ①公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直接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5. 公民应如何行使选举权: P18 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框题二:民主决策: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P20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2)专家咨询制度(论证会、座谈会)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 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会)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P22 (对决策者)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对决策者)其次,有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对公民)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对公民)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框题三:民主管理:

完整版政治生活第二课练习题

如果你向神求助,说明你相信神的能力如果神没有帮助你,说明神相信你的能力。 课题: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习学年高三一轮复16-17 整理人:闫鹏 校对人:张花竹习题组编学号班级姓 名)期第(15 )某市规定,对下派社区的工作事务,实行清单管理:属于各卷文综政治162016年高考全国11.(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需要社区协助的事项,应当为社区提供必要/部门的经费和工作条件。这一规定②创新了社区组织管理形式①彰显了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 ④旨在提高基层政府行政效率③有利于推进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 ③④②③ D.A.①③ B.①④ C.)为缩短学生上学路程与保障学生安全,某村村民希望新修一162卷文综政治.(2016年高考全国2条便道。村党支部、村委会为此建立基层协商民主理事会。理事会就工程要不要建、由谁建、资金来源等问题广泛征求民意,经过民主协商,是终决定修建便道。村理事会的建立②维护了村民的切身利益①改变了村民自治的主体④规范了村民的行为方式③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③④ C.②③ D.①④A.①② B)省政府参事一般由专家、知名企业家和退休但经验丰富的学者型领31(2016年高考浙江文综政治3导等担任,他们可以以个人身份向政府建言献策,所提建议可以通过“直通车”的方式,快速传至省委省政府,乃至国务院。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公民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②每一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不同的④公民拥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力③公民对政府决策的作用和影响是相同的①④ C. ②③ D. ①③A. B. ②④)年高考北京卷文综政治.(2016344 关于这张选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选票所反映的信息,可判断该选举为间接选举 1 如果你向神求助,说明你相信神的能力如果神没有帮助你,说明神相信你的能力。 B.根据选票所反映的信息,可判断该选举为差额选举 C.根据选票,该区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农村人大代表的4倍 D.在另选人姓名栏内填写自己的姓名,并在上方符号栏内划“○”,该选票无效 5(2016年高考江苏政治13)某市民政局统计显示,目前该市居民委员会承担的行政性工作占其总工作量的85% 以上, 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政治生活学案第二课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立足基础】 根据你课前预习的内容与我提出的问题,请详细整理本课的知识点!并标记出有问题的地方。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的选举方式有哪些? 2、区分选举方式

3、选择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有哪些?我国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 【知识拓展】 警示 (1)选举权与选举权利:选举权是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选举权利的范围更广,包括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还包括其他选举的权利,如选举村委会干部。 (2)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哪种方式更好,必须从多个角度认识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并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分析、判断、理解我国选举方式的采用。 【探索新知】 探究一:辨析观点 1.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2.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3.“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 4.差额选举限制选民的自由,但能够使当选者结构比较合理。 5.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差额选举优于等额选举。 探究二: 下课后,几名高一学生在神神秘秘地讨论。小明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镇政府的老李为了弟弟能当选村委会主任,正在到处拉票,昨天老李送给我爸爸一条毛毯,要我爸爸投他弟弟一票。”小刚说:“有这事!我们去告他。小强说:“多一事不如少 一事,反正我们是未成年人,别多管闲事啦。” 你认为公民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选举权利?

【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 【基础检测】 一、选择题 1.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共有2965名代表出席大会,他们是( ) A.由我国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 B.由等额选举产生的 C.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 D.由各省党委推荐产生的 2.2013年,某村在村委会选举中要求,规范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提名方式。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产生,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根据上述要求,可以判断我国村委会的选举实行的选举方式是( ) 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差额选举④等额选举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3.2013年,某县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可见,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 ) ①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②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 ③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④有利于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4.下列说法中对我国选举方式认识错误的是( ) A.我国选举方式有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B.我国公民可以直接选举县级人大代表 C.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确定候选人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 5.某乡人大换届选举中,个别人用“小恩小惠”拉选票的行为( ) ①危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②妨碍了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③违反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 ④破坏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二框教案

1.2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教学重点 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进行新课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全册:第9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学案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共建和谐社会;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2.能力目标 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认识到:促进和谐人人有责、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共享和构建和谐社会;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重难点: 1.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 里程碑?3.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4.你如何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多媒体辅助 四、课前预习: 1、小康——最早出自《诗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是首先提出的. 2、我们的最高理想是 . 3、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4、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是什么? 5、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7、我们应该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8、我们所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9、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0、什么是艰苦创业的精神? 五、学习过程 一、我们的共同理想 1、走进共同理想 【活动一】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 ﹡经济上: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眉开眼笑,过上清闲殷实的日子; ﹡政治上:民主制度极大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政通人和,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文化上: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精神生活充实,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 ﹡教育上: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享有更加良好接受教育的机会.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活动二】○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历史启示我们:

高考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课本背诵内容电子版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国家是阶级统治(本质)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 特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特点 ①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②真实性:不仅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4.专政: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民主: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专政就是阶级的统治。 5.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人,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6.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政治权利与义务 (1)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年满十八周岁公民都享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此权利是参与管理国家的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是社会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政府和公务员等)。 (2)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体现。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权利与义务统一

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二课复习讲义460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考点一: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一)内容: 1、选举方式的选择: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都有各自的优点,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和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我国的选举制度: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公民行使好自己选举权利的重要性。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公民如何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2)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①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②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二)点拨: 重点把握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异同(具体见《优化方案》P74表格)(三)应用:高考中,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重点考查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的区别。 考点二: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一)内容: 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专家咨询制度。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4)社会听证制度。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1)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二)点拨: 1、注意比较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具体见《优化方案》P74表格)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其意义可以从对决策者和对公民两个角度来分析。谈意义型题目,一定要阐明对谁有意义,有何意义,由近及远,由内到外,由个别到一般,运用发散思维来分析。(三)应用:高考中,本考点多以以选择题为主和材料分析题出现,选择题主要考查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考点三: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一)内容 1、村民自治: (1)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形式:①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基础、主要途径)(选举) ②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决策) ③通过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管理)

2政治生活第1课学案

济南七中(2011级)政治生活第一课学案 【自主学习】 1、什么是国家?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国家的本质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 ...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如何理解?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 对最广大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什么特点? 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为:民主权利的 ..... 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主要表现为:人...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 4、我国宪法有关人权的规定? 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5、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7、什么是民主?我国的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8、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哪些新的要求? 9、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必须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

游行、示威)政治自由、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检举、申诉和控告权)。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 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0、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注意:这里的平等,不是 ..立法平等,也不是 ...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11、在中国,公民应如何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合作探究】 2、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政治生活》第二课政治权利和义务教学案(教师版)

第二课时政治权利和义务 【知识体系】 【核心知识】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注:1.我们全部的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的。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 由以及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3.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①内容: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3)监督权: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即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政治责任):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注: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 ※注: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注: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地位: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2)含义:指公民平等的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的适用法律。 (2)表现: ①任何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②无论公民有何差别,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③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②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 和途径。 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④公民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⑤在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促使公民 更加自觉地履行义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就能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的要求: 第一,我们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第二,我们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原因: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要求: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辨析正误】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知情权。 2.在我国,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4.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5.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