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标准对数视力表:验光检查更准确

标准对数视力表:验光检查更准确

标准对数视力表:验光检查更准确
标准对数视力表:验光检查更准确

标准对数视力表:验光检查更准确

视力表检测验光是视力检查传统而常用的方法,而视力表的使用也分有国际标准视力表、兰氏环形视力表、标准对数视力表等等。标准对数视力表的运用可谓是视力检查技术的一大进步,在现在的验光检查中,对数视力表也适应较广,儿童青少年一般体检,招生、招工等体检的测定,临床方面等都可使用。视客眼镜网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近视一族”对于标准对数视力表一定不陌生,在电脑验光未普及前,视力表检测眼睛视力情况是配镜的基本前提,当然即使是当下电脑验光的趋势下,标准对数视力表验光依旧凭较高的准确率受人信赖。

该图由视客眼镜网提供

标准对数视力表

从图中可见,标准对数视力表视标为E字,共14行。对数视力表,是以5米距离测试,能辨第11行,为标准视力,记以5.0(相对应的视力为1.0)。在对数视力表中,视标E字母按几何级数每增加1倍,视力的对数就减小0.1。因此,相对应每每一行E字母,视力为0.1、0.12、0.15、0.2、0.25、0.3、0.4、0.5、0.6、0.8、1.0、1.2、1.5、2.0。

验光时,一般矫正到1.0的视力即可,偏低会看不清楚,偏高会眼睛发胀。如果是初次配镜,建议选择这类方法验光,更全面了解自己的视力情况。当然,标准对数视力表只是检测眼睛屈光度数,眼睛其他情况还需要更专业的检测。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隐形眼镜度数换算表

2、视力表插片验光准确率高

3、国际标准视力表,健康视力测试

4、视力表换算以及验光参数详解

原载:视客眼镜网

文章:标准对数视力表:验光检查更准确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方法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方法 默认分类2009-04-15 17:35:48 阅读27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综合验光仪,顾名思义乃是具有综合功能的验光设备,在科技先进的国家流行使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改进更新,已形成较为完善统一的模式。我国的视光技术发展滞缓,从人工插片发展到视网膜检影或电脑自动验光结合人工插片,已经历了漫长的时日。随着国外先进的视光产品涌入市场,综合验光仪也顺理成章地被我国的视光产品经销商所接受。然而多数验光师却认为该设备使用麻烦耗时,坚持使用者往往也仅开发其插片功能。仔细推敲,综合验光仪并无突破性的功能,仅将通常使用的验光手段集而合之,取其方便规范而已。初学者感到使用不便,盖因对其认识不足,未遑熟能生巧。有鉴于此,本文将该设备常用功能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分次介绍,以报读者。目前综合验光仪的类型虽多种多样,但用于验光之功能, 大致如本文所述。 第一讲基本认识(上) 1.验光盘验光盘,俗称“牛眼”“猪肺”,主要部件、名称及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1)顶架用于悬吊验光盘。 (2)固定手轮用于调节并固定验光盘位置。 (3)旋转调节手轮用于调整验光盘平面与被检者面部的相对位置。 (4)水平手轮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水平相位置。 (5)水平标记显示验光盘水平倾斜状态。 (6)瞳距刻度测定瞳孔间距,以mm为单位。 (7)瞳距手轮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瞳孔的相对位置。 (8)旋转棱镜用于测定被检眼隐斜视及双眼视觉平衡。 (9)旋转棱镜手轮用于调节旋转棱镜的底向和棱镜度。 (10)辅片手轮用于转换不同的辅助检查镜片,完成多种视功能检查。 (11)球镜焦度读窗显示球面镜片顶焦度。 (12)细焦度轮盘用于增减O.25D球面焦度。 (13)粗焦度手轮用于增减 3.OOD球面焦度。 (14)柱镜焦度读窗显示圆柱透镜焦度。 (15)柱镜手轮用于增减一O.25D圆柱透镜焦度。 (16)柱镜轴位手轮用于调整圆柱透镜轴位。 (17)柱镜轴位刻度显示圆柱透镜的轴方位角度。 (18)交叉圆柱透镜用于精调散光的轴位和焦度。 (19)翻转手轮用于变换交叉圆柱透镜的轴方位。 (20)柱镜轴位对照刻度用于与交叉柱镜的轴位进行对照。 (21)视孔放置矫正镜片或辅助检查镜片。 (22)额托手轮用于调节验光盘与被测眼的相对位置。 (23)额托利于被测者额部紧靠并固定。 (24)角膜位置读窗用于测定被测眼角膜顶点距矫正试片后顶点的距离。 (25)护颊片夹用于夹持护颊片。 (26)集合手挚用于调节两验光盘面的集合程度。 (27)近观标刻度杆旋钮用于固定近观标刻度杆。 (28)近观标刻度杆槽口用于夹持近观标刻度杆头端。

综合验光仪做视觉功能检查方法隐斜检查

综合验光仪做视觉功能检查方法隐斜检查 马氏杆(Maddox rod)检查水平隐斜法 被检查者两眼屈光不正完全矫正 右眼前置一水平向马氏杆(RMH), 左眼处于打开状态(0) 注视远处或40cm处的点光源,询问其看到的点与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测量过程中要间断遮盖一眼,充分打破融合 正位眼所见:点线重合,如下图: 线在右侧,点在左侧:如下图。同侧性复视,内隐斜患者所见,加BO△测量内隐斜的量

线在左侧,点在右侧,如下图。交叉性复视,外隐斜患者所见,加BI三棱镜测量外隐斜的量

垂直向隐斜视的检测 被检查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 右眼前置一垂直向马氏杆(RMV), 左眼处于打开状态(0) 注视远处或40cm处的点光源,询问其看到的点与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点线重合,说明不存在垂直隐斜 如线在上方,点在下方,为左上隐斜在右眼前加底向上的三棱镜测量左上隐斜的量 如线在下方,点在上方,为右上隐斜在右眼前加底向下的三棱镜测量右上隐斜的量 Von Graefe法测水平远/近隐斜 标准照明;以受试者最好视力上一行单个字母作为视标(远距在5米、近距在40厘米处);右眼前放置12BI左眼前放置6△BU,12△BI作为测量镜;询问受试者是否看到右上左下两个视标,如果不是,予以调整;对受试者以适当的语言进行检查的指导;以2△/秒的速度减少右眼棱镜度;第一次对齐后向同方向转动棱镜直至患者又看到两个视标;反方向转动棱镜直至又将两个视标对直;标准记录两次对齐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以及作出判断。 远距垂直向隐斜的测量 被检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远用瞳距 让患者闭上双眼,将旋转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置6△BU(分离镜),左眼放置10△BI(测量镜) 视标为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个远视标

综合验光仪做视觉功能检查方法调节幅度检查

综合验光仪做视觉功能检查方法调节幅度检查 前文发布视频资料介绍了全面使用综合验光仪的方法。本文将视频中提到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一些其他常用的视觉功能检查方法用文字表述,方便同学们使用时查阅学习。 使用双眼立体视检查图检查立体视 使用双眼立体视检查图(人民卫生出版社金贵昌),受检者手持红蓝滤色眼镜,放在视力矫正的双眼前,红色片在左、蓝色片在右),使用第四部分《立体视锐度检测图(检查图7~17)》,指导被检者在良好的照明下,距离图40CM双眼同时看图,找出被检者能看到的最小视差的图,参照P28检查图答案记录视锐度秒数。 可以这样描述检查结果: 立体视:使用双眼立体视检查图(人民卫生出版社金贵昌), 能看到 图查立体视为″ 使用双眼立体视检查图(人民卫生出版社金贵昌)检查,正常一般在100″以上。 推进法测量调节幅度 被检者远距全矫,在40 cm处使用近点卡,合适照明,近用瞳距;遮盖非测试眼,让被检者注视比他的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行视标并保持视标清晰;将视标慢慢移近(速度为2cm/s)被检者直至视标变模糊。衡量从病人镜片平面到视标的距离再折算成屈光度即调节幅度,并正确记录;遮盖。已测眼,使用同样方法测量另一只眼。调节幅度的正常值随年龄而不同。 负镜片法测量调节幅度: 被检者远距全矫,在40 cm处使用近点卡,标准照明,近用瞳距,双眼打开;遮盖非测试眼,让被检者注视比他的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行视标并保持视标清晰;眼前每三秒增加-0.25D的镜片,边加边询问视标是否变模糊了,如果模糊在3-5秒内恢复,可以继续增加屈光度,但如果超过5秒仍没有恢复,停止测试,所加的负度数总和加工作距离屈光度(2.5D)就是调节幅度,并正确记录;遮盖已测眼,使用同样方法测量另一只眼。调节幅度的正常值随年龄而不同。

体检内容、标准及要求

附件1: 体检内容、标准及要求 为确保新员工招录质量,依据国家《劳动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年3月15日国家卫生部第23号令)、《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制定本标准及要求。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2018年资源资本国际部招聘的新员工。 二、体检项目 (一)内科常规检查:指血压测定,心、肺、腹部检查,甲状腺,咽喉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肝、胆、脾、肾B超,胸部X射线摄片。 (二)眼科:指视力、色觉检查。同时对耳、鼻检查。 (三)综合检查:重点检查残疾、畸形、智障、遗传性疾病,其它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未能控制的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疾病。 三、体检合格标准 (一)视力色觉 1、远视力(对数视力表):两裸眼≥4.0(即对应小数视力表0.1),矫正视力≥4.8(即对应小数视力表0.6)。 2、色觉:无色盲,无红、绿、黄色弱。 (二)听力 双耳平均听阈≤30db(语频纯音气导)。 (三)血象 血红蛋白≥120g/L(男) 血红蛋白≥110g/L(女)白细胞≥4.5×109/L血小板≥110×109/L (四)尿检呈阴性。 (五)身高、体重标准 1、男性身高不低于165厘米;女性身高不低于160厘米。 2、体重过低或肥胖者,不予录用。判定体重过低或肥胖者按以下方法: 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中规定的中国的分类标准是:体重指数(BMI) <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体重正常,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 体重指数(BMI)计算方法: 以体重(公斤,Kg)除以身高(米,m)的平方,即BMI=体重/身高2(Kg/m2)。 (六)其他 1、无严重的呼吸、循环、消化、血液、内分泌、泌尿、免疫系统疾病。 2、无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病史或晕厥史,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和影响手脚活动的脑病),无严重皮肤疾病,无严重的视听障碍、恶性肿瘤。 3、无残疾、先天性畸形、遗传性疾病、结核病、其它器质性(如器质性心血管系统疾病)或功能性疾病(肝、胆、肾、脾),无未能控制的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疾病。 4、妇女不得处于妊娠期。 四、有关要求 (一)参加体检人员须持身份证、体检通知,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公司职工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

综合验光仪做视觉功能检查方法融像性集合范围

综合验光仪做视觉功能检查方法融像性集合范围 水平融像性集合范围检查: 远距水平融像性集合范围 双眼视孔调整为被检者的屈光不正度和远用瞳距;将双眼旋转棱镜“0”标记位置于垂直方向,注视5米远处单个远视标(最佳视力上一行);以2△/s的速率在双眼前增加BI棱镜,分别记录下被检者报告视标模糊(模糊点)、视标变为两个(破裂点)的值,并以同样的速率减少BI棱镜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又变为一个(恢复点)的值。 同法进行BO棱镜的检查 正常值(Morgan测试值):远距:BI X/5-9/3-5 BO 7-11/15-23/8-12 近距水平融像性集合范围 双眼视孔调整为被检者的屈光不正度和近用瞳距 将双眼旋转棱镜“0”位置于垂直方向,注视40cm近视标卡上垂直单列视标 以2△/s速率在双眼前增加BI棱镜,分别记录下被检者报告视标模糊(模糊点)、视标变为两个(破裂点)的值,并以同样的速率减少BI棱镜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又变为一个(恢复点)的值 同法进行BO检查 正常值(Morgan测试值):近距:BI 11-15/19-23/10-16;BO 14/14-18/7-15 垂直融像性集合范围检查 远距融像性集合范围 双眼视孔调整为被检者的屈光不正度和远用瞳距 将双眼旋转棱镜“0”位置于水平方向,注视远处单个远视标(最佳视力上一行)以2△/s的速率在一眼前增加BU棱镜,记录患者报告破裂点时的棱镜度 减少棱镜度数至患者报告又恢复为单个视标记,记录其值(恢复点)

同法加BD棱镜进行检查 一般情况下选择主导眼做注视眼,在非主导眼前分别加底向上和底向下三棱镜,记录其破裂点/恢复点值,正常值:破裂点3△ -4△;恢复点 1.5△ -2△ 近距垂直融合范围 双眼视孔调整为被检者的屈光不正度和近用瞳距 将双眼旋转棱镜“0”位置于水平方向,注视40cm处近视标卡上水平单行视标以2△/s的速率在一眼前增加BU棱镜,记录患者报告破裂点时的棱镜度 减少棱镜度数至患者报告又恢复为单个视标,记录其值(恢复点) 同法加BD棱镜进行检查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分析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 内置辅镜: O:加平光镜片的打开状态; O:不加任何镜片的打开状态; OC:关闭状态; R:视网膜检影片,67CM处不需要换算; PH:针孔镜片,查看矫正是否正确,??? P135(P):右眼135°偏振片;检查是功能时配合左眼偏振片一起使用; P45(P):左眼45°偏振片; RL:右眼用红色片;配合左眼绿色片使用; GL:左眼用绿色片; +/-0.50:交叉圆柱镜; RMH:右眼用水平红色马氏杆; RMV:右眼用垂直红色马氏杆; WMH:左眼用水平白色马氏杆;测试旋转隐斜时使用,一般不用; WMV:左眼用垂直白色马氏杆; 6△U:右眼用,基底向上的6个棱镜度; 10△I:左眼用,基底向内的10个棱镜度; 调整部件: 调整垂直平衡手轮至水平中心;

所有手轮归零;散光轴位为90°;调整高度; 调整瞳距; 打开集合掣; 调整额托手轮至镜眼距为12MM;

屈光检查流程: 1.第一步永远都要检查裸眼视力; 2.如戴镜则需要检查佩戴原镜视力; 3.用焦度计检查原镜焦度; 4.用电脑验光仪或检影检查患者客观度数; 5.将客观检查结果置入综合验光仪(电脑验光仪或检影结果),检查客观验光后视力; (此时置入检查结果时,应先置入球镜,再置入柱镜轴位,最后入职柱镜度数); 6.雾视:关闭左眼(将左眼内置辅镜调整到OC的位置上),右眼为打开状态,按置 入客观结果后的视力而决定雾视度数,适量加入,下拨屈光手轮,使其单眼视力逐渐降至0.2模糊可分辨,0.3不可分辨,使眼镜的调节逐渐放松,(雾视也许酌情处理,如出现0.3可分辨,可下拨屈光手轮后,0.3不可分辨,而0.2也不可分辨的情况,按小弟的想法,则不去掉此时的雾视量,目的是为了不影响雾视的连续性); 7.先做右眼雾视后位左眼雾视,操作流程两眼相同; 8.雾视最后一步,进行双眼雾视,将双眼内置辅镜调至O状态上,使双眼视力能达到 0.3模糊可分辨,0.4不可分辨,注视0.3单行视标3-10分钟,此时时间可酌情处 理,在此时间内需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出现反感,如患者又说0.3视标清晰了,此时应酌情再下拨屈光手轮增加雾视度数,直至患者说0.3模糊可分辨为止,雾视过程结束; 9.雾视后,将左眼关闭(内置辅镜在OC状态上),检查右眼,如有散光,则去掉散 光,此时的散光为客观检查后的散光度数,可记录下来作为参考,上拨屈光手轮,直至远视力为0.6左右即可,酌情处理;

第二部分 双眼视功能检查

第二部分双眼视功能检查 一、BCC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0.25~+0.75D。 1.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0.50转至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处的FCC视标。 2. 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 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NRA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 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 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PRA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 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调节灵活度是采用±2.00D翻转拍(Flipper拍)进行检查,测量每一分钟的循环次数,其单位为cpm。调节灵活度代表了调节能力、速度、持久力,在无法进行NRA、PRA检查或者低龄儿童不合作的情况下可快速估测调节是否正常、调节和放松哪部分出现问题。正常值为单眼12cpm,双眼8~10cpm。 1. 被检者戴屈光不正全矫眼镜,右眼处于打开状态,左眼关闭。注视40cm 处的0.6近视标检查卡。

学校标准对数视力表使用标准

学校标准对数视力表使用标准 一、使用器材:标准对数视力表。悬挂高度应使视力表5.0行视标与多数受检者的双眼呈水平位置。视力表的照度约300~500勒克斯。 二、检查方法: 1、受检者在距视力表5米处站立,用遮眼板将左眼轻轻遮上,先查右眼,后查左眼,均为裸眼视力。 2、可先从5.0一行视标认起。如果看不清再逐行上查,如辨认无误则逐行下查。要求对每个视标的识别时间不超过5秒。规定4.0~4.5各行视标中每行不能认错1个;4.6~5.0各行视标中每行不能认错2个;5.1~5.3各行中每行不能认错3个。超过这一规定就不再往下检查,而以本行的上一行记为该受检者的视力。 3、如5米处不能辨认视力表最上一行视标时,令受检者站立于距视力表2.5米处或l米处进行检查。所得视力值应分别减去校正数值0.3或0.7后,记为该受检者的视力。 4、凡视力小于5.0者即为视力低下。其中,小于5.0大于4.8,为轻度视力低下;4.6~4.8,为中度视力低下;4.5及4.5以下,为重度视力低下。 5、视力记录方式:将受检者的左、右眼裸眼视力分别记录下来,以便对比。 三、注意事项: 1、检查视力前,应向受检者讲解检查视力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他们的配合。配戴眼镜者应摘去眼镜(包括隐形眼镜),检查裸眼视力。 2、检查如采用自然光线,应选择晴天,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以便前后对比。 3、检查前不要揉眼,检查时不要眯眼或斜着看。检测人员应随时注意监督。 4、用遮眼板时,检测人员要提醒受检者不要压迫眼球,以免影响视力。 5、不宜在长时间用眼、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即刻检查视力。至少要休息10分钟以后再做检查。检查若在室内进行,受检者从室外进入后也应有15分钟以上的适应时间。

综合验光仪的高级使用

综合验光仪的高级使用 一、步骤: 融合交叉柱镜(FCC)初步确定老视附加 负相对性调节/正相对性调节(NRA/PRA) 测量精确调整老视附加 最后确定老视附加 1、融合交叉柱镜(FCC)初步确定老视附加: 在完成远距离屈光矫正的基础上进行,近瞳距,双眼放置±0.50D交叉柱镜,40厘米处放置方格视标,合适照明。询问被测试者哪条线更亮更清晰,如有老视存在,被测试者会报告水平线比垂直线清晰,以每次+0.25D在双眼前同步逐渐增加正镜,直到被测试者诉水平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近增加度数为老视的初步老视附加量 2、负相对性调节/正相对性调节(NRA/PRA)、测量精确调整老视附加 NRA/PRA测量的目的是检查被测试者在总的辐辏需求固定双眼视的情况下增加和降低调节的能力。如老视附加适当NRA/PRA的绝对值应当相等。 NRA/PRA测量是在获得老视初步附加的基础上进行,双眼处于“O”位, 近视力表置于40厘米处,注视对最好近视力上一到两行的视标,先测NRA:同时加正镜,每次+0.25D直至第一次出现持续性的模糊。第一次持续性的模糊是指最初看到的清晰视标不再那么清晰,但可能还是可以阅读,记录总的加光量,回到初始值,重新确定视标是清晰的。 测PRA加负镜,每次-0.25D直至第一次出现持续性的模糊,记录总的加光量。 老视的附加精确调整: (NRA+PRA)/2+老视初步附加=老视附加量

最后确定老视附加:根据被测试者的习惯距离进行±0.25D的调整,并进行试镜架试戴即可完成老视的验配。 综合验光仪作视功能检测 一、隐斜的测定: Von Grafe技术测定水平隐斜和垂直隐斜 步骤:1、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为与“O”位,右眼前放置12个棱镜度底朝;左眼前放置6个棱镜度底朝上。 2、用0.6到0.8的单个视标。 3、询问被测试者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位于右上,一个位于左下。 4、如果被测试者只看到一个视标,检查是否有单眼遮盖或视超出视野围, 5、如果视标超出视野围,适当减小棱镜度数。 6、如果视标位于左上和右下则增加底朝的棱镜度数,直至视标位于右上和左下。 A、测定水平隐斜: 指导被测试者注视左下方的视标并保持视标的清晰,告诉被测试者同时注意上方的视标,你会移动上方的视标使其向下方的视标靠近,直至两个视标在垂直上对齐成直线。以每秒两个棱镜度的速度往外移动底朝的棱镜,直到被测试者报告两个视标垂直成一直线,记住此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沿同一方向继续移动棱镜,直至被测试者报告视为左上和右下,往相反方向移动棱镜,直至两个视标在垂直上重复对齐同直线记住此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如果上一步骤中两次测量的结果相差小于3个棱镜度取测量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如果相差大于3个棱镜度重复测量。 B、测量远垂直隐斜: 与测量水平隐斜的步骤相同步骤: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双眼视功能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双眼视功能(图) 更新时间:2009-2-17 来源:点击数:1521 双眼测试 目的:了解在静态和动态环境下双眼视存在的情况,以及在自然条件下是否使用双眼视,了解在动态环境中,双眼融合和分开的能力,双眼代偿复视的能力。 1.隐斜的检查:使用柱状视标,相当于6/9的视力,戴CAMP眼镜,双眼同时观察,一般情况下,右眼前加底向内(外)的三棱镜12,左眼前加底向上(下)的三棱镜6-9,破坏病人的融合,在双眼分视的情况下,检查其隐斜程度。加三棱镜后,柱状视标变成上下左右两个部分,先检查病人水平隐斜,旋转底向内(外)三棱镜,将左右的视标逐渐靠拢,成为一个等号,病人抵抗底向内(外)三棱镜的能力就是水平隐斜。同样旋转底向上(下)三棱镜,使分离的等号变成一个减号,重新回到双眼单视状态,病人抵抗底向上(下)三棱镜的能力就是垂直隐斜。远近检查方法相同。 2.融合功能的检查:分为远处,近处,水平,垂直,不同方位的辐辏和分开功能检查。 ①水平负融合(NRC)也称为远处的融合性辐辏,5米远,戴CAMP 眼镜,柱状视标,相当于1.0的视力,或病人的最好视力,双眼同时加BI三棱镜,适合的速度为4Δ/秒,三棱镜的速度太慢,病人会产生过强的三棱镜耐受,太快,病人又可能调节不过来。尽量使鼓励病人保持视标单一,出现复视为破裂点,并保持5秒以上,由复视回退到重新变为单视为恢复点,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负水平融合没有模糊点出现,如果有模糊点出现,说明屈光矫正不佳,远视欠矫,近视过矫。正常的水平负融合为x/6/4。(模糊点为X,破裂点6Δ,恢复点为4Δ) ②水平正融合(PRC)也称为远处的融合性分开,检查方法与水平负融合相同,只是双眼同时加BO三棱镜,而且有模糊点存在,正常的水平正融合为8-10/16-20/9-11(模糊点为8-10Δ,破裂点为16-20Δ,恢复点为9-11Δ) ③垂直融合功能:垂直融合的检查与水平融合功能的检查大体相仿,但不需要双眼同时加三棱镜,一般情况下选择主导眼做注视眼,在非主导眼前分别加底向上和底向下三棱镜,记录其模糊/破裂/恢复三点,临床意义不是很大。 ④近处融合功能的检测与远处融合功能的检测相同,只是在40厘米处,如果有下加光度,一定给予下加后再测量其融合,并适当地在测量中增加局部照明,近处负融合(BI)的正常

综合验光仪做视觉功能检查方法

综合验光仪做视觉功能检查方法(一)——调节幅度检查 推进法测量调节幅度 被检者远距全矫,在40 cm处使用近点卡,合适照明,近用瞳距;遮盖非测试眼,让被检者注视比他的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行视标并保持视标清晰;将视标慢慢移近(速度为2cm/s)被检者直至视标变模糊。衡量从病人镜片平面到视标的距离再折算成屈光度即调节幅度,并正确记录;遮盖。已测眼,使用同样方法测量另一只眼。 负镜片法测量调节幅度: 被检者远距全矫,在40 cm处使用近点卡,标准照明,近用瞳距,双眼打开;遮盖非测试眼,让被检者注视比他的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行视标并保持视标清晰;眼前每三秒增加-0.25D 的镜片,边加边询问视标是否变模糊了,如果模糊在3-5秒内恢复,可以继续增加屈光度,但如果超过5秒仍没有恢复,停止测试。 调节幅度=所加的负度数总和+工作距离屈光度(2.5D), 并正确记录;遮盖已测眼,使用同样方法测量另一只眼。 调节幅度的正常值随年龄而不同。最小调节幅度公式D=15-年龄/4,低于这个值,同时有视疲劳症状,一般表现为调节不足。 使用双眼立体视检查图检查立体视 使用双眼立体视检查图(人民卫生出版社金贵昌),受检者手持红蓝滤色眼镜,放在视力矫正的双眼前,红色片在左、蓝色片在右),使用第四部分《立体视锐度检测图(检查图7~17)》,指导被检者在良好的照明下,距离图40CM双眼同时看图,找出被检者能看到的最小视差的图,参照P28检查图答案记录视锐度秒数。 可以这样描述检查结果: 使用双眼立体视检查图(人民卫生出版社金贵昌)检查,正常一般在100″以上。 综合验光仪做视觉功能检查方法——融像性集合范围 水平融像性集合范围检查: 远距水平融像性集合范围 双眼视孔调整为被检者的屈光不正度和远用瞳距;将双眼旋转棱镜“0”标记位置于垂直方向,注视5米远处单个远视标(最佳视力上一行);以2△/s的速率在双眼前增加BI棱镜,分别记录下被检者报告视标模糊(模糊点)、视标变为两个(破裂点)的值,并以同样的速率减少BI棱镜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又变为一个(恢复点)的值。 同法进行BO棱镜的检查 正常值(Morgan测试值):远距:BI X/5-9/3-5 BO 7-11/15-23/8-12 近距水平融像性集合范围 双眼视孔调整为被检者的屈光不正度和近用瞳距 将双眼旋转棱镜“0”位置于垂直方向,注视40cm近视标卡上垂直单列视标 以2△/s速率在双眼前增加BI棱镜,分别记录下被检者报告视标模糊(模糊点)、视标变为两个(破裂点)的值,并以同样的速率减少BI棱镜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又变为一个(恢复点)的值 同法进行BO检查 正常值(Morgan测试值):近距:BI 11-15/19-23/10-16;BO 14/14-18/7-15

综合验光仪做视觉功能检查方法调节反应灵活度

综合验光仪做视觉功能检查方法调节反应灵活度 正相对调节和负相对调节测量 被检者远距全矫,在40厘米处使用近点卡,合适照明,近用瞳距,双眼打开;让被检者注视近距单行的视标,以+0.25D的级率逐渐双眼增加镜片直至病人报告首次持续模糊,所增加的正镜片即为负相对调节;让病人注视视标,以-0.25D 的级率逐渐增加镜片直至病人报告首次持续模糊,所增加的负镜片即为正相对调节;正确记录NRA/PRA。正常值:负相对调节 +2.00----+2.50;正相对调节 ≥-2.50 调节反应BCC 当给予一定调节刺激时,人眼将作出相应的调节反应,根据反应量是否精确分为调节超前,调节滞后和正常调节反应。 被检者远距全矫,在40厘米处使用近点卡BCC(或称FCC)视标(十字线,如图),近用瞳距,双眼打开;加+/-0.50D的交叉柱镜,在昏暗的照明下让被检者注视十字线;让病人报告哪一组线比较清晰。如果病人报告垂直线比较清晰,减低照明度;如果病人仍报告垂直线比较清.可翻转+/-0.50D的交叉柱镜再次询问,如病人仍诉垂直清楚,则停止测试并记录垂直线嗜好倾向;双眼以+0. 25D的级率增加镜片度数直至病人报告两条线同样清晰为止;记录加镜片的总量为BCC 结果。如加镜片的总量为正值则说明是调节滞后,如加镜片的总量为负值则说明是调节超前。BCC检查的正常参考值是:+0.25D~+0.50D(非老视的病人) BCC(或称FCC)视标 调节灵活度测量 标准的检测方法是使用±2.00flippers镜片,在40厘米处,或在病人习惯的阅读距离视标相当于0.6或最好视力上一排视标。初始将+2.00D放眼前,反转到-2.00D开始计时,看清晰后再次反转到+2.00D,再次清晰后为一个周期。测定一分钟内被测眼完成几个周期,记录一分钟内的反转次数及是否在某一步有困

视力和近视度数有什么关系

标准对数视力表图 标准对数视力表与小数记录视力表的换算 查视力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用视力表。以前视力1.5就是最好了,对一些概念比较根深蒂固的人来说,对于现在的视力表记录方法感到不太直观,需要进行视力表的换算。现在的视力表不再采用0.1-1.5这样的小数记录方法,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视力5.0、4.0之类,这种新的方法叫做标准对数记录法。 这两种视力表换算规则如下: 标准对数视力表小数计数视力表 4.0 0.1 4.1 0.12 4.2 0.15 4.3 0.2 4.4 0.25 4.5 0.3 4.6 0.4 4.7 0.5 4.8 0.6 4.85 0.7 4.9 0.8 4.95 0.9 5.0 1.0 5.1 1.2 5.2 1.5 根据上表的视力表换算情况我们发现标准对数视力表比小数记录视力表更为精确。 0.12、0.15、0.25这样的等级划分,在小数记录视力表中原本是没有的。 正确使用视力表

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设计的。所谓视角就是由外界两点发出的光线,经眼内结点所形成的夹角。正常情况下,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所形成的视角为最小视角,即一分视角。视力表就是以一分视角为单位进行设计的。 使用视力表测量视力时,被测者应距视力表5米(如不满可利用镜面反射),1.0及以上是正常视力。一般是从视力表较低的水平往高水平辨别,直到不能辨认这样来测定;不过实际操作时由于整个群体的视力水平还算不错,为了节省时间会有一些施测者喜欢从最难的开始让测试者辨别,说到这里小编就想起一件趣事。 小编以前在学校测视力时经常让负责测试的同学从2.0那排开始,小编至今仍然记得那一排E字表(据小编观察E字表就这么几款,后来的经历证明我测的这款是比较多见的。)从左到右的顺序是“左左右下左下右上”。其实这种做法就是自欺欺人,现在小编视力已经一年不如一年啦。读者诸君请千万把我当作反面教材,引以为鉴。 有些朋友视力的确很糟糕,他们在5米内还是看不清0.1处E字缺口。此时可让其走近直到能看清为止,这时他的视力为:视力=0.1×距离(米)/5。如果在半米内仍然看不清视力表上的E字缺口,那么就要测试者辨认指数,测手动、光感等。按检查情况记录视力。 视力表上的数值与屈光度的换算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屈光度的概念。人们口中的近视度数与屈光度关系密切。1屈光度被定义为光线在通过镜片在镜片后一米处形成焦点。以D表示,f表示焦距就有公式D=1/f。距离如果镜片焦距是0.5米那么这个镜片的屈光度就是1/0.5=2,习惯上人们喜欢把这个叫做200度。 很多朋友想搞清视力表上的视力跟屈光度(近视度数)的关系,其实这两个概念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没有绝对准确的换算关系。 一般来说屈光不正的人视力都不太好,屈光度数越高,裸眼视力也就越低。但这也不绝对,有人屈光度不高,但是视力缺很低,因为影响视力好坏的不只屈光度一个因素。如果眼睛有其他疾病或网膜成像功能、视神经功能受损等也会使视力下降。而屈光度不变不表示视力不能改变,所以近视的朋友们不必太过灰心,使用合理的干预,慢慢积累的成果可能会使你摆脱眼镜。 小窍门:教你看懂配镜方 小编无法告诉您如何用视力表换算屈光度,因为它们本来就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

综合验光仪使用与维护.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与维护 目录 第一讲基本认识 (2 一、验光盘 (2 二、辅助镜片 (3 三、视标 (4 第二讲准备工作 (9 第三讲雾视法 (12 一、原理 (12 二、操作 (13 第四讲视网膜检影验光 (15 一、评价 (15 二、原理 (16 三、检测方法 (17 第五讲综合验光仪的日常维护保养,故障及排除 (20 一、学习目标 (20 二、操作步骤 (20 三、注意事项 (22 附1:综合验光仪验光规范程序 (23

附2:综合验光仪老视验光 (25 顾名思义,综合验光仪乃是具有综合功能的验光设备,在科技先进的国家流行使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改进更新,已形成较为完善统一的模式。我国的视光技术发展滞缓,从人工插片发展到视网膜检影或电脑自动验光结合人工插片,已经历了漫长的时日。随着国外先进的视光产品涌入市场,综合验光仪也顺理成章地被我国的视光产品经销商所接受。然而多数验光师却认为该设备使用麻烦耗时,坚持使用者往往也仅开发其插片功能。仔细推敲,综合验光仪并无突破性的功能,仅将通常使用的验光手段集而合之,取其方便规范而已。初学者感到使用不便,盖因对其认识不足,未遑熟能生巧。有鉴于此,本文将该设备常用功能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详细介绍。目前综合验光仪的类型虽多种多样,但用于验光之功能,大致如本文所述。 第一讲基本认识 一.验光盘 验光盘,俗称“牛眼”,主要部件、名称及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1顶架:用于悬吊验光盘。 (2固定手轮:用于调节并固定验光盘位置。 (3旋转调节手轮:用于调整验光盘平面与被检者面部的相对位置。(4水平手轮: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水平相位置。 (5水平标记:显示验光盘水平倾斜状态。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 t辅镜: O :加平光镜片的打开状态; 0:不加任何镜片的打开状态; 0C :关闭状态; R:视网膜检影片,67CM处不需要换算; PH :针孔镜片,查看矫正是否正确,??? P135 (P):右眼135。偏振片;检查是功能时配合左眼偏振片一起使用; P45(P):左眼45。偏振片; RL:右眼用红色片;配合左眼绿色片使用; GL:左眼用绿色片;

+/-0.50 :交叉圆柱镜; RMH :右眼用水平红色马氏杆; RMV :右眼用垂直红色马氏杆; WMH :左眼用水平白色马氏杆;测试旋转隐斜时使用,一般不用; WMV :左眼用垂直白色马氏杆; 6△J:右眼用,基底向上的6个棱镜度;10△:左眼用,基底向内的10个棱镜度; 调整部件: 调整垂直平衡手轮至水平中心;

所有手轮归零;散光轴位为90 ° ; 调整高度;调整瞳距; 打开集合掣; 调整额托手轮至镜眼距为12MM;

屈光检查流程 1.第一步永远都要检查裸眼视力; 2.如戴镜则需要检查佩戴原镜视力; 3.用焦度计检查原镜焦度; 4.用电脑验光仪或检影检查患者客观度数; 5?将客观检查结果置入综合验光仪(电脑验光仪或检影结果),检查客观验光后视力; (此时置入检查结果时,应先置入球镜,再置入柱镜轴位,最后入职柱镜度数); 6.雾视:关闭左眼(将左眼内置辅镜调整到0C的位置上),右眼为打开状态,按置 入客观结果后的视力而决定雾视度数,适量加入,下拨屈光手轮,使其单眼视力逐渐降至0.2模糊可分辨,0.3不可分辨,使眼镜的调节逐渐放松,(雾视也许酌情处理,如出现0.3可分辨,可下拨屈光手轮后,0.3不可分辨,而0.2也不可分辨的情况,按小弟的想法,贝U不去掉此时的雾视量,目的是为了不影响雾视的连续性) 7.先做右眼雾视后位左眼雾视,操作流程两眼相同; 8.雾视最后一步,进行双眼雾视,将双眼内置辅镜调至O状态上,使双眼视力能达到 0.3模糊可分辨,0.4不可分辨,注视0.3单行视标3-10分钟,此时时间可酌情处理,在此时间 内需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出现反感,如患者又说0.3视标清晰了, 此时应酌情再下拨屈光手轮增加雾视度数,直至患者说0.3模糊可分辨为止,雾视过程结束; 9.雾视后,将左眼关闭(内置辅镜在OC状态上),检查右眼,如有散光,则去掉散光,此时的散光 为客观检查后的散光度数,可记录下来作为参考,上拨屈光手轮, 直至远视力为0.6左右即可,酌情处理;

视力普查场地要求和视力检查方法

视力普查场地要求和视力检查方法 学校视力普查是学生近视防控的重要环节,也是视光学流行病学调查的核心内容。本文介绍学校开展视力普查活动时的查视力方法和场地要求。 场地: 有遮光窗帘,可以形成暗房,安放2~4个标准视力表灯箱。 灯箱和反射镜:1.0视力行与被检查者的眼睛位置平行;镜子放置于距离墙面 2.8m标记处并正对灯箱的位置。距灯箱视力表平面1m、2m处分别做标记。距灯箱视力表平面1m 处向灯箱方向能看到最大的E视标(0.1)时视力为0.02,向镜子方向能看到最大的E视标(0.1)时视力为0.08;距灯箱视力表平面2m处向灯箱方向能看到最大的E视标(0.1)时视力为0.04,向镜子方向能看到最大的E视标(0.1)时视力为0.06。 灯箱下的椅子:要求可以调节高度。 1.安装视力表的注意事项 (1)表面须清洁平整。 (2)表的高度以表上1.0视力(对数视力表上5.0)的标记与被检查的眼等高为准。

(3)表上必须有适当、均匀、固定不变的照明度,一 般为400~1000Lux,且必须避免由侧方照来的光线,及直接照射到被检者眼部的光线。阴晴不定的自然光线亦不适宜,以免引起不准确的检查结果。 (4)表与被检者的距离必须正确固定,国际标准视力表,患者距表为5米。如室内距离不够5米长时,则在2.5 米处置一平面镜来反射视力表。此时最小一行标记应稍高过被检者头顶。 2.检查与记录方法 (1)检查前应向被检者说明正确观察视力表的方法。 (2)两眼分别检查,先查右眼,后查左眼。查一眼时,须以遮眼板将另一眼完全遮住。但注意勿压迫眼球。戴眼镜的学生查完裸眼视力还应该查戴镜视力。 (3)检查时,让被检者先看清最大一行标记,如能辨认,则自上而下,由大至小,逐级将较小标记指给被检者看,直至查出能清楚辨认的最小一行标记。如估计患者视力尚佳,则不必由最大一行标记查起,可酌情由较小字行开始。 国际标准视力表上各行标记的一侧,均注明有在5米距离看清楚该行时所代表的视力。检查时,如果被检者仅能辨认表上最大的“0.1”行E字缺口方向,就记录视力为“0.1”;如果能辨认“0.2”行E字缺口方向,、则记录为“0.2”;

医院眼科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一、BCC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0.25~+0.75D。 1.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0.50转至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处的FCC视标。 2.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NRA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1.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 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 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PRA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2.50D。 1.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调节灵活度是采用±2.00D翻转拍(Flipper拍)进行检查,测量每一分钟的循环次数,其单位为cpm。调节灵活度代表了调节能力、速度、持久力,在无法进行NRA、PRA检查或者低龄儿童不合作的情况下可快速估测调节是否正常、调节和放松哪部分出现问题。正常值为单眼12cpm,双眼8~10cpm。 1.被检者戴屈光不正全矫眼镜,右眼处于打开状态,左眼关闭。注视40cm 处的0.6近视标检查卡。 2.检查者将±2.00D翻转拍镜片的正镜片置于被检者右眼前,嘱被检者注

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18年第51号

附件1 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 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规范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以下简称角膜塑形镜)产品上市前的临床试验,并指导该类产品申请人在申请产品注册时临床试验资料的准备,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制订本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随着角膜塑形镜产品以及眼科学诊疗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制定等情况的变化,本指导原则将会不断地完善和修订。 一、适用范围 结合法规的具体要求,要求其进行完整的上市前临床试验时,适用于本项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采用塑形方法暂时改变角膜形态,达到暂时性矫正屈光不正为预期目的的硬性透气接触镜产品的临床试验。 特殊设计的角膜塑形镜产品须结合申报产品自身特点另行制定其上市前临床试验方案,原则上不应低于本项指导原则的要求。 二、基本原则 申请人应当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 —1 —

要求设计、实施、监查、记录、总结临床试验结果,并保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真实、科学、可靠和可追溯。 三、临床试验方案 (一)临床试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角膜塑形镜产品的临床试验目的是评价申报产品是否具有预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试验中推荐使用LogMAR视力表(也称为EDTRS视力表),也可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应采用标准的方法检查视力。如为多中心临床试验,不同的临床试验机构中使用的视力表须一致。同时涉及屈光度检查时,均应以受试者主觉验光值(包括球镜度及柱镜度)为准,客观验光数值(包括球镜度及柱镜度)应记录并作为参考。 (二)临床试验设计 以申请角膜塑形镜上市为目的的临床试验应是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应当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中进行,如按照同一临床试验方案在3个以上(含3个)临床试验机构实施的临床试验将视为多中心临床试验。对照用医疗器械应选择中国已经批准上市的同类产品,其主要功能原理必须与受试产品一致,配戴方式必须一致,不建议采用历史对照或非平行对照。 (三)临床试验样本量 主要评价指标:30天的产品有效率。有效定义:当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均达到如下临床评价要求时为“有效”: —2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