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

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

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
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2009.11 今日南国2009年11月(总第139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11,2009(Cumulatively ,NO.139)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一种新现 象,反映了当代时代的总体特征和主要 趋势。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 心、包含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 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 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自吉登斯提出了全球化的完整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 高,学者关注的角度和程度都不一样。这 些研究所涉及的面很广,很少有学者对 这些研究进行整理,因此,本研究就这些 研究的一个方面进行整理是必要的。 二、文献搜索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国内文献搜素中,首先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中以“全球化文化”为“主题”或“关键词”或“题名”,限定学科为社会学和统计学进行搜索。因为关于“全球化文化”的文章最早出现在1993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所以搜索年限是从1990年以后开始的。由搜索的结果整理可以看出:各学科对全球化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年份的研究成果呈现上升趋势。三、研究内容在所学者对此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文化认同。认同就是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定位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即一种自我意识。文化认同即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文化认同表现在众多方面,政治、经济、伦理、宗教、语言和观念凡同人类的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几乎都是文化的领域,因此都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即使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在21世纪并不会随大流,丧失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中显示出独有的地方性。麻国庆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文化的 选择性使得族群的认同、地方文化的认同与跨国文化圈———华人文化圈的认同在一种良性的状态下展开。民族文化的“无意识的传承” 传统,进行着“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这种“生产”和“消费”并没有脱离固有的文化传统。同 时,这一过程,也从单一的民族文化的领 域进入到地域共同体之中。 张卫东教授选择中国饮食和西方麦当劳在饮食目的、饮食的制作和饮食的 选择三个方面的碰撞和互动的案例,证 明了中国饮食并没有被西化,但是另一 方面也没有阻碍西方快餐。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正因为文化认同,致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丧失。吕传庭等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由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侵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文化认同的背景下,所获取的外来文化都是肢解的、片断的直观印象,并非是真正的文化内涵。2.文化冲突。刘晓研和胡永辉指出全球化已对各国的很多社会活动产生了不同影响,尤其是西方霸权文化伴随这 一浪潮不断扩张,使人们的文化意识逐 渐“西化”。同时,他们也批判了在东西方 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失却自己民族身份的 作者和批评家。他们提出民族国家在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应坚持自己 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从历史来看,伴随经济、军事、政治而来的往往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强势国家会借助经济、军事、政治上的优越地位,迫使他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 本身的异质性也是产生价值冲突的重要 根源。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对国家集体利益重视的差别,对人性善与恶的不同认识,对人的私利行为与利他行为的不同评价,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等不同的文化传统都隐含着自己的价值系统,并显示在社会风俗和社会政治制度层面,这标志着文化及其价值的异质性差异。 霍志钊在他的研究中,阐述在乡村都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在发展中造成文化变迁二者所产生的矛盾,探讨了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自觉是文化保护的思想基础。 四、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尽管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就社会学这一领域来说,对此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大多都是围绕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对待西方文化侵入的反应和表现,同时他们提出了应对“西化”的措施。但是却很少有学者从更深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 其次,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在这些研究中,有少数的学者提到了休闲和消费文化,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研究得不够,甚至是没有。 最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上,大多都是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文献为主的研究方法占绝大部分。 全球化仍然对各国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是怎样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地方性、本土性,这些都值得学者关注,以个人、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领域对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参考文献] [1]韩勇.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社交[J].青年探索,2006,(4). [2]王金宝.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深度解读及其批判[J].哲学研究,2007,(6). [作者简介]符琼(1985-),女,湖北恩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社会学专业硕士。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符琼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 [摘要]全球化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国内外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里 索所有关于文化全球化的文章,对所有文章进行简单地梳理。在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两方面。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文化冲突[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11-0236-01 236

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资本研究 一、社会资本的产生 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网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网研究的重点之就是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各种外在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的,正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格拉诺沃特和林南提出并发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理论,可以说是开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河。 70年代初,格拉诺沃特在对个人寻职行为和结果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或朋友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而获得的,这与一般人的想象似乎正好相反。格拉诺沃特对此的解释是: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某人有较强同质性的人才可能与他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因此,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也和他差别不大。而与此人关系较疏远的那些人则由于较强的异质性,也就更有可能掌握此人及其周围圈子内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1973,1982)。在此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的理论。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一个分层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的行动为工具性行动时,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但前提是这种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本人更高而不是更低的社会地位)。林南的这个“社会资源”概念与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其他学者的“社会资本”概念已无太大的差异,在后来的研究中,林南有时也将“社会资源”改为“社会资本”。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988年,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 Coleman)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布特南(Robert D.Putnam)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对制度绩效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等”。这三种定义分别从社会文化、理性选择和政治学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内涵给予了确认,使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概念具有了合理性。 科尔曼(Coleman)在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中,从社会资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研究综述 本研究报告中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综述从两个角度来阐述:学前儿童和早期教育。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早期科学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研究综述中也会把早期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概括。 一学前儿童认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有关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 1、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研究: 研究表明:个案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表现出较大的个别差异。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中班上学期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得分高的儿童在大班末时得分仍然偏高。儿童的基数概念、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以及书面加减运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如在学习兴趣、注意力、自控力与坚持性方面高得分组有明显的优势。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的家庭教育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周欣,黄瑾等,4-6岁儿童书面数符号表征和理解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2、儿童运算能力发展研究: (1)该研究表明,幼儿6岁时的加减能力比5岁时有显著提高;在5-6岁期间,幼儿解决三种不同呈现方式加减问题能力的发展速度不同,符号加减题的解决能力发展最快。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与口诀背诵的教法,而更为重视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许晓晖,庞丽娟,陶沙,韩小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幼儿加减能力的发展) (2)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大多数是关于测量估算和计算估算的研究。许多研究已分析了计算估算所使用的策略种类,也有研究已经接触到计算估算技能与其他能力之间的关系,但关于数量估算的研究很少。根据现有的研究,估算能力不是一种整体的能力,即不同类型的估算任务,如数量估算和计算估算似乎需要不同的能力,并且在各种估算任务之间似乎不容易进行能力的迁移或转化。一个好的计算估算者并不必然是一个好的数量估算者。估算任务的多样性和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赵振国,儿童估算发展研究综述) 3、儿童排序能力研究: 该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戴佳毅,王滨,4-6岁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 4、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研究: 从生态观的角度研究儿童早期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数学问题解决是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来看,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其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认知加工与情感态度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与知识建构的共生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渐进过程。(魏勇刚,庞丽娟,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 5、数感研究: 从数感的定义、教感的发展、数感的评佑及教学四个方面对国外学前儿童数感发展进行详细综述。(浦晓黎,国外学前儿童数感研究综述) 6、儿童科学、数学能力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家庭与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关系:该研究从近年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出发,进一步证明家庭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为孩子提供和

大学生专业认同对个人就业倾向的影响

大学生专业认同对个人就业倾向的影响 您好,我们是碧泉书院16级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有关专业认同对个人就业倾向的影响的调查,想邀请您用几分钟时间帮忙填答这份问卷。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题目选项无对错之分,请您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谢谢您的帮助! 第1项:您的性别 ○男 ○女 第2项:您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第3项:您的专业 ○文史类 ○理工类 ○艺体类

○其他 第4项:您就读此专业是出于何种考虑○父母意愿 ○他人建议 ○自身兴趣 ○就业前景 ○学校调剂 ○其他 第5项:您就读前对此专业有多少了解○很了解 ○比较了解 ○一般 ○比较不了解 ○很不了解 第6项:您觉得自己专业的前景如何○很好 ○一般 ○很差 ○不清楚

第7项:您对此专业的知识掌握程度是○高 ○中 ○低 第8项:您有过转专业的念头吗 ○有,并付诸行动 ○有,但没有行动 ○没有 第9项:您在课外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是因为○课程需要 ○自身兴趣 ○其他 第10项:您会向他人推荐自己的专业吗○肯定会 ○可能会 ○不知道 ○可能不会 ○一定不会

第11项:您认为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未来就业有帮助吗○有,而且很多 ○有,但是很少 ○没有 ○无所谓 第12项:您毕业后会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吗○一定会 ○可能会 ○不确定 ○可能不会 ○一定不会 第13项:您毕业后的打算是 ○读研 ○公务员 ○找工作 ○创业 第14项:如果您的选择是读研,您会 ○继续深造此专业

○读相关专业 ○读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专业 ○不读研 第15项:您参加过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或社会实践吗 ○有参加过 ○没有参加过 第16项:您倾向于选择以下何种类型的工作 ○挑战型 ○稳定型 ○潜力型 ○无所谓 ○其他 第17项:您想在哪里就业 ○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三线城市 ○乡镇农村 第18项:您觉得大学的就业指导课对未来就业有什么意

企业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南京理工大学课程论文 作者: 学号: 学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 题目: 企业文化研究文献综述任课教师:

企业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让企业在竞争中能够保持竞争优势,将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大挑战。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对企业提高组织绩效的意义重大。本文对企业文化内涵、形成要素及其测量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力求系统地理解管理理念,进而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进行理论铺垫。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精神财富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Enterprise Culture Research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ow to make business to maintain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competition, will become a big challenge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rporate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and valuabl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of busines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enterprise to improv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significant. This article on corporate 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elements and measuring other aspects of research were reviewed and combing, and strive to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thus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corporate culture, in order to pave the way for further theoretical studies. Keywords: corporate culture core competitiveness spiritual wealth

大学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的文献综述

大学生专业认同度文献综述 摘要:相对于外国而言,我国大学采取的是分专业形式。基于这种现象,大学生选择的专业对于将来就业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认识有多少呢?大学生对于自己选择的专业的认同度有多少呢?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呢?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就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字:大学生认同专业影响因素 笔者与2014年9月23日在“知网”中以“大学生专业认同”为检索词,分别以“题名”、“摘要”、“关键词”为检索词进行了跨库检索(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跨度是2014年9月23日至2014年9月24日,匹配度为“精确匹配”。共检索到1793篇。其中用题名在结果中检索到文章129篇,其中硕士17篇,博士4篇,期刊110篇,关键字检索文章4篇,其中期刊4篇,摘要检索2篇,期刊2篇。 在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据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已经达到2468.1万人次。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国家建设的主体力量,其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已经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大学四年,作为为国家各个领域输送各种人才的准备阶段,“人才”们的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为了为将来希望从事的工作打好基础,大学生对于自己在大学所选择的专业至关重要,那么对于自己的专业到底多少人有过深度的了解,专业认同感又有多少?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作为一个新兴名词,很多人可能还是第一次接触,专业英语解释文professional,新华字典中对于专业的解释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一种需要特殊教育训练之后才能从事的职业,他们的主要工作通常是为其他人提供特别的技术顾问与服务。从事这种工作的人,称专业人士,通常会以它为一种志业。中国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各种专业。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认同英语为identity,认同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的判断和评估。人无论怎样都需要被肯定,但是很多人却得不到它,因为自己不够优秀,更确切地说是因为标准不适合自己,个体长期处于得不到承认的境地,体验到的更多的是疏离感,就会出现过多的我没有用我没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即认同感缺失。认同主要分成以下两种,一是自我认同,是个人认同,是指自己对自我现况、生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情境、未来希望、工作状态等各层面的觉知,统合而

社会认同理论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社会认同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并一直处于持续而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外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出这么一种趋势:即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元到多元,从重人文到重实证以及从理论到应用的发展趋势。我国对社会认同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该领域也取得丰富的成果。 一、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关注始于2001年,然后逐渐得到学者关注,尤其是郑航生教授2009年发表《中国社会发展报告———社会认同的挑战》一书后,社会认同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到现在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一)社会认同的界定 近十年来,社会学者、心理学者、政治学者、教育学者均对社会认同提出理论性界定与操作性定义,心理学者多数遵循塔弗尔的原初定义,社会学者则往往结合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中国文化与国情对社会认同作出界定。 李友梅教授给出了社会认同的三个基础性领域或核心领域:社会组织、意义系统和福利渗透。从以阶级认同为轴心的社会认同体系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认同定义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1]。

郑杭生教授[2]则是从社会学中的社会互构论视角界定社会认同,即个人和群体对其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也就是以利益为基点,以文化为纽带,以组织为归属,在多种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人和群体对其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 方文教授凸显群体资格在社会认同中的核心地位:社会认同是“行动者对其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membership)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3]。 此外,在社会学的有关实证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研究需要对社会认同作出一些操作性界定。 比如,按照王春光[4]的定义,社会认同是“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 总之,虽然各个学者对社会认同理解的出发点不同,但在本质上社会认同是一种群体性的观念,是增强社会内聚力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 (二)社会认同的结构 国内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社会认同的结构主要由四个维度组成,即认知、情感、动机、行为。 1.认知维度 指相比其他群体,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

最新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1 2 3 自从1979年Pettigrew在《管理科学季刊》发表《组织文化研究》一文,以4 及Pondy与Mitroff在《组织行为研究》发表《跨越组织的开放系统模式》一5 文后,文化模式的研究概念即在组织管理界孕育而生,组织文化成为组织管理6 与企业管理事务的主流语言。1980年,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以醒目标题报道7 “组织文化”问题,接着美国权威性杂志《斯隆管理评论》、《哈佛商业周刊》、8 《加州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等,先后以突出篇幅讨论“组织文化”问题。9 从此,组织文化成为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 10 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Krell认为,组织文化的兴起,11 可以理解为对三种危机的反映:一是竞争的危机。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12 让美国人感到了威胁,所以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工具,从而提高竞争优势。二是13 组织理论的危机。传统的理论仅仅关注组织结构、职业类型、任务设计、动机14 方案,这样的理论过于简化,需要寻找一个更加复杂的、考虑到意识、符号处15 理以及体系的复杂属性的模型。三是社会危机,即意义和社会导向的深层危机,16 也就是我们现在较为熟悉的西方的“后现代社会综合症”。同时,美国的管理17 学界还认识到,当时美国的管理思想存在着三大缺陷:一是忽视了人及人的感18 情因素,二是忽视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三是过分强调定量分析。这促使美19 国的学者迅速把目光聚焦在本国企业的文化上,发起了追求卓越,重塑美国的20 热潮,从而形成了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21 一、组织文化的内涵 22 1、国外学者的定义 23 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 1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9809615.html,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作者:马珂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在不同的职业类别或工作场所,人们所拥有的工作身份并不相同。然而,人们可 以在不同的工作身份之间进行转变。本文就针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其影响因素和转变过程,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转变 身份转变指脱离原来核心的、行为锚定的认同,转向探索新的可能自我,并最终形成新认同的过程。身份转变经常伴随着职业变化的产生,因此工作身份转变逐渐成为组织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与工作身份转变相关概念的定义,然后对工作身份转变的影响因素及转变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有关问题做出了展望。 一、概念的界定 1.身份认同。首先理清“身份”、“认同”及“身份认同”间的关系。三个概念源自同一个英文“identity”。对identity概念的早期研究以哲学范式为主,并翻译为“认同”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同性恋者、少数族群等群体运动风靡欧洲,关于identity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仍将其译为“认同”。八十年代,Ashforth 和 Meal(1989)将社会认同理论引入到组织研究中,并将组织认同界定为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此对identity的研究分化为两个词汇:“identity” 与“identification”,其对应的中文分别为“身份”与“认同”。“身份”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张淑华等(2012)把身份总结性的看成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地位的标识和称谓。对认同的定义,Weeks (1998)认为认同即你和一些人有何共同之处,以 及你和他者有何区别之处。个人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相异、相似的比较构成了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身份,认同也就融合了身份认同的意思。身份认同的含义错综复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同群体所指的身份认同是不同的。Deaux(1993)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何洪涛(2010)认为,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2.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试图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作中,我(我们)是谁?针 对工作身份概念的问题,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Dutton等(2010)认为工作身份指在 群体、团队、组织或职业活动中与成员关系相关联的员工身份与自我定义。Buche(2008)认为,工作身份是对个体对自己与雇佣环境相互交往的自我感知的一种社会性、建构性的表示。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董磷茜(2012)将工作身份认同界定为人们对于工作角色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以及人们愿意在工作角色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并通过其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心理状态。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自从1979年Pettigrew在《管理科学季刊》发表《组织文化研究》一文,以及Pondy与Mitroff在《组织行为研究》发表《跨越组织的开放系统模式》一文后,文化模式的研究概念即在组织管理界孕育而生,组织文化成为组织管理与企业管理事务的主流语言。1980年,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以醒目标题报道“组织文化”问题,接着美国权威性杂志《斯隆管理评论》、《哈佛商业周刊》、《加州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等,先后以突出篇幅讨论“组织文化”问题。从此,组织文化成为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 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Krell认为,组织文化的兴起,可以理解为对三种危机的反映:一是竞争的危机。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让美国人感到了威胁,所以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工具,从而提高竞争优势。二是组织理论的危机。传统的理论仅仅关注组织结构、职业类型、任务设计、动机方案,这样的理论过于简化,需要寻找一个更加复杂的、考虑到意识、符号处理以及体系的复杂属性的模型。三是社会危机,即意义和社会导向的深层危机,也就是我们现在较为熟悉的西方的“后现代社会综合症”。同时,美国的管理学界还认识到,当时美国的管理思想存在着三大缺陷:一是忽视了人及人的感情因素,二是忽视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三是过分强调定量分析。这促使美国的学者迅速把目光聚焦在本国企业的文化上,发起了追求卓越,重塑美国的热潮,从而形成了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一、组织文化的内涵 1、国外学者的定义 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组织正式依赖于这些文化来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将其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 (1)Schein的研究 相对而言,影响最为广泛的是Schein(1992)对组织文化的定义。这个定义侧重描述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一个群体在适应外部环境和进行内部整合时,

社会资本文献综述1

政治关联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现象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尤其在正式制度欠发达的转型经济和新型经济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在政治关联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在分析政治关联的内涵、获取途径以及度量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构建动机,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政治关联;获取途径;度量方法;动机 一、“政治关联”的提出: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高阶理论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Ports,1998;张宏文,2003;周晓红,2005)最早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的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现有的与可能存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是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网络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个体提供支持,提供他们赢得名誉的证明。”(Bourdieu,1986)。而后又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资本,包括科尔曼的社会资本功能观(Coleman,1990)、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的社区观(Robert Putnam,1993)以及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Lin,2005),现在影响较为广泛的是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它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解释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取或调动的资源”。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社会资本”主要应用于宏观层面的讨论分析,见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Zak& Knack,2001)。而在管理学的研究中,“社 会资本”多从微观层面入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社会资本”的研究又分为以个体为对象和以组织为对象的研究。前者主要关注个体(如企业家)镶嵌于社会网络中所获取的资源是否能够影响组织的发展(Peng & Luo,2000;Moses Acquaah,2007)。后者主要关注组织外部资源及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Nahapiet & Choshsl,1998;Landry,2002)。 高阶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决策首要领导者——高管团队对组织的发展发挥 着重要的指挥和协调作用。Hambrick和Mason(1984)指出:组织是其高层管理者的缩影。高管团队的内在认知、价值观、洞察力以及预测能力等特征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高阶理论让我们开始重视高管团队的作用,也为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了参考依据。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究综述

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究综述 对“辽海文化”这一概念,虽然国内很多同行对此也下过一些定义,但是往往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所以难免有些偏颇和疏漏。而且对辽海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研究也还不够深入,本文试图通过对前人的论述加以整理和归纳,从中找出其共性或者达成一定的共识,为以后辽海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深入研究奠定基础。辽宁作为经济大省地位,早就毋容置疑,不过辽宁要想成为文化大省,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通过对辽海文化深入研究,不断扩大辽海文化影响,深度发掘辽宁省的历史文化资源,从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同时,也能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复兴和“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标签:辽海文化;内涵;特点;研究综述;文化强省;智力支持 一、辽海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是什么 《辽宁文化通史》总主编曲彦斌基于“大文化”的理念“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概念:1.物质文化层面: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2.制度文化层面: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的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3.行为文化方面: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4.精神、心理文化层面:指人们在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①这种提法,在辽宁的地域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本人也比较认同此观点,把它作为研究辽海文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二)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 2007年,程琳曾给地域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该地域的成员,在既定的时间、空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社会制度,以及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② 2012年张亚冰对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作过辨析,他认为:“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也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地域文化重在研究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其所包含的境界是模糊的、动态的,不受国家行政区域甚至疆域的限制;区域文化论述的范围是依从于国家的行政区划,具有人为的规定性。”③ (三)辽海文化与辽河文化 2004年10月,辽宁省历史学会等单位在大连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对于“辽海”一词的概念,学者们大多赞同以其作为“辽河流域黄渤海以北广大地区”的代表性的区域文化符号。④此即辽海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上,顾奎相、陈涴、董守

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编号 本科生毕业论文 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Their Learning Attitudes ——Take Social Work as an Example 学生姓名宋滨含 专业社会工作 学号151221210 指导教师张荣艳 学院法学院 二〇一九年六月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承诺书 1.本人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是认真学习理解学校的《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保质保量独立地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内容,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工作内容。 2.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均在文中加以注释或以参考文献形式列出,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注明。 3.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论文和相关材料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同意学校保留毕业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公布其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以上承诺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 月???日

摘要 高校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是决定其对专业热爱程度和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习情绪、学习认知、学习倾向、学习行为分别与行为性认同、适切性认同、情感性认同与倾向性认同均存在着正向关。可以看出专业认同感同学生的学习态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直接影响其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是学生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需要详细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的关系,找出提升大学生专业认同以改善学习态度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认同;学习态度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 目录[隐藏] 社会资本理论的概述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 社会资本理论的解释力 社会资本理论的困境 社会资本理论(Social capital theory) [编辑本段] 社会资本理论的概述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组织理论以及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一个概念,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所谓社会资本,一般是指个人在一种组织结构中,利用自己特殊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能力。一般就是指个人的亲戚、朋友、同学、老乡等关系,一个人能从这些关系中获取得利益越高,那么他的社会资本就越高。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前沿和焦点问题,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学科都从学科的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研究,以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社会资本甚至被西方国家的决策圈看成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思路,即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国内学者也对社会资本理论做了深入研究,虽然社会资本理论有强大的解释力,但是社会资本理论也有其局限和困境。 [编辑本段]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 关于社会资本理论,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布迪厄是第一位在社会学领域对社会资本进行初步分析的学者;科尔曼对社会资本做了较系统的分析;帕特南从政治的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研究。本文将遵循上述思路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探讨。 1.布迪厄对社会资本的先驱性研究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其关系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场域” 和“资本” 概念。“场域是以各种社会关系连接起来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社会场合或社会领域??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是由不同的社会要素连接而成的,社会不同要素通过占有不同位置而在场域中存在和发挥作用。场域就像一张社会之网,位置可以被看成是网上的纽结。位置是人们形成社会关系的前提,“社会成员和社会团体因占有不同的位置而获得不同的社会资源和权利。”布迪厄认为场域作为各种要素形成的关系网,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动力是社会资本。布迪厄把资本划分为三种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集中研究了资本之间的区分及相互作用。认为资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布

职业认同开题报告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 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历史重任。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1]。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认高低与其是否适合和喜欢从事教师职业有直接的关系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而师范生作为我国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职业认同感的高低则关系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成败兴衰。从知网数据库搜索1979-2011关于师范生的研究大约有3896篇,涉及到师范生各个方面,对于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研究有24篇,可见已经有人认识到研究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并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对于职业技术师范师范生的研究仅6篇,也仅是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涉及面非常狭隘。而对于职业认同的研究,则空空如也。 面对这一空白研究,作为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使我感到进行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职教教师将决定职业教育的现在和未来。但是,新时期的职教师资建设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强调教师职业人对该职业思想和行为上的认同。而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作为职业教育建设队伍的后备力量,他们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是否认同直接关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兴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虽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但同时也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职业院校的教师职业是否得到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现阶段职教师资建设的效果。因此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力图以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切入点,探寻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特点,反思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 [1]程巍,王在勇,王瑶.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08,20(5):45—48. 1 培养模式,从而在完善教师教育理论的同时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实践的指导。

国外组织文化研究综述

国外组织文化研究综述

国外组织文化研究综述〔1〕 李唐周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正文】 [摘要]本文扼要回顾本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组织文化研究的主要动向。全文分三部分阐述。首先,从组织文化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组织心理学研究本身等方面分析组织心理学重视文化研究的主要原因。其次,考察有关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定义及其内涵,并就不同的组织文化定义作简短评价。再次,概括组织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运行机制;跨文化组织心理研究;组织文化的功能。 *** 进入本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文化的内容日益成为组织心理学重视研究的一个主题,尤其是跨文化研究这一新潮流地崛起,更增大了文化

在组织心理学研究中的比重。本文试对组织文化研究作简要介绍。 1组织心理学探讨“文化”的原因 “文化的观念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新的是它不但在学院内,而且在实践中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1]组织心理学重视文化是有其原因的。 参考已有的文献可以发现,组织文化研究的热点在美国,这一方面与其社会进步和科学(尤其是组织心理学)发展较快的现实有关,但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和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是组织文化研究被重视的重要原因。首先,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国家中容纳了不同种族以及相应的不同类型的文化,因而其组织理论与实践就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其次,美国是一个幅员广阔、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美国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历史决定了它始终采取一种内投(Inward)的视野,即它不必象日本等这样一些地域小、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那样,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将视野外投

(Outward),从而寻求其它国家的资源补给。然而,当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继被日本和一些西欧国家赶超之后,它才对自己的现状作出深刻的反思,重视文化差异的研究或许就是对这一反思的具体反映;再次,美国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多数是以美国的大中学生和成人为被试”。[2]而做跨文化研究寻求被试则较为麻烦且花费颇多,这也正是美国组织心理学研究的薄弱点,它促使其组织心理学研究去弥补这一缺陷;第四,世界经济的巨大变化给美国经济发展带来一些“真正的”冲击。70年代末和80个代早期,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石油危机、国外竞争者在钢铁、制鞋、电器等行业的压力都促使美国商人反审自身,他们开始对自己控制组织生活的管理能力提出疑问。[1] 从组织心理学研究本身看,它的一些主要的研究内容开始引起人们的不满。这些内容涉及到科学管理、组织结构以及经营策略等概念,也包括70年代影响美国的一系列理性规划技术(Rational Planning Techniques),如波士顿咨询小组的“部长管理模型(Matrix fo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