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美学课 美学论文 悲剧与美的关系浅谈

大学美学课 美学论文 悲剧与美的关系浅谈

大学美学课  美学论文  悲剧与美的关系浅谈
大学美学课  美学论文  悲剧与美的关系浅谈

一种凄凉,十分沉醉

——浅议悲情之美及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

田梦丽2007112160

有一种美,它使人柔肠寸断却又余香满口;有一种美,它也许不能激起我们面对壮美事物油然而生的昂扬情绪,却让我们永远保持对于优美事物微妙韵味的敏锐感知;有一种美,它并不惊天动地却能刻骨铭心;有一种美,它看似黯然然而这黯然中别有一种销魂滋味——是的,这就是悲情,带着忧郁与感伤的悲情之美,它就像一声轻轻的叹息,貌似消极,却润物细无声般深入心扉,带给个体心灵以澄澈的生命感悟,让我们在悲情的洗礼中更接近自我以及生命的本质。悲情之美渗透在每一个生命的每一段历程中,从童年时期隐约的孤独到成年之后莫可名状的伤感与惆怅,这种悲情成为古今中外文人笔下历经千年而不衰的吟咏对象和审美客体,与中学语文教学同样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本文拟就悲情之美以及悲情之美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略述一二,以期廓清认知,并对中学语文相关内容的教学有所指导。

一、概念的界定:“悲情”与“悲剧”

何谓悲情?正如法国浪漫主义诗人代尔在《罗马的废墟》中所写:“那是给痛苦以抚慰的同情,把健康与宁静轻轻唤醒,多么悦耳…忧郁之神啊,你的音乐多么甜蜜!”,本文所探讨的悲情是指人的忧郁、悲伤、痛苦的情怀,是一种柔性的美。人生失意,愿望与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喟叹是悲情,所谓“此事古难全”。从生活中的生离死别、爱情受挫、考试失志到个人人生理想的失落、个体追求的不可得到,凡此种种,均在此列。然而人生中也同样难免这样的时刻:无所追寻,亦无所谓失去,但却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惆怅孤独与空虚萦怀,挥之不去。亦即诗家所谓“闲愁”。正如纳兰性德词中所言“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也如贺铸词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数此列。“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这些对于生命流逝对于美好瞬间流逝的微细感知与哀叹,也让人产生“流水落花春去也”般难以自持的惆怅,也是悲情体验之一。悲情是一种感伤情怀的柔性之美,它蕴含的是人与自然、现实、历史的矛盾,个体有限性与宇宙无限性的矛盾,于此相对应的,美学中有另外一种表现冲突与毁灭、抗争与拼搏的刚性之美——悲剧。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是一种社会冲突,正如恩格斯所言,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正义但是暂时弱小的一方,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发生冲突,正义的要求不可能实现,总是遭到挫折、失败、牺牲与毁灭,这样就构成了悲剧。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还表现抗争与拼搏,其中蕴含着巨大而又动人心魄的力量感,是惊心动魄、轰轰烈烈的。悲剧与悲情都表现矛盾和失落及其后产生的“悲”感,但是笔者所探讨的“悲情”更倾向于生命个体内部的失落体验,而悲剧不同于悲情,悲剧不是自我感伤,不是轻轻地喟叹,不是默默流泪,悲剧是带着崇高和悲壮感的抗争,更多表现的是社会冲突,是悲剧主体的受难与挣扎以及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如果说悲情作为一种柔性的美,让审美主体感到心灵的纯净、

澄澈,是对自身生活和生命的思考和清醒,那么悲剧则是一种刚性、坚韧和深沉的美,让审美主体感到震撼、兴奋,并由此而产生巨大的力量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并且与中学生心灵更为切合和贴近的,自然是作为柔性体验的“悲情之美”。

二、以悲为美:既是“悲”,何来“美”?

如上所述,悲情是由于人生失意或孤独、流逝所引起的忧郁、惆怅、痛苦和伤感情绪,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命的这种种情绪所引起的“悲”是强烈的痛感,与沮丧相联系,是一种消极的生命体验,既如此,“美”又从何而谈?因此,“以悲为美”是有条件的。动力心理学有这样的观点:一切不受到阻碍的活动都导致快乐,反之,一切受到阻碍的活动都导致痛苦。也就是说,即使是最痛苦的消极情绪,只要能被自由畅通的表达出来并得到理解和疏导,那么由此就可能产生快乐。所以人能够沉醉于种种凄凉情绪并从中得到快乐亦不足为怪。人生失意、孤独、伤感所产生的忧郁悲伤,都是愿望受到阻碍或者挫折的结果,是一种痛苦,但是如果我们深切的去体验和感受这种痛苦,这种体验和感受本身又是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使痛苦得以发散,使郁结的情绪畅快淋漓的发泄出来,就会产生一种快乐。肉体的发散和宣泄只是情绪的消极宣泄,并不能产生美,只有艺术才能达到深切的感受和体验,达到理解和超越,才能“以悲为美”。

叔本华和尼采时代的浪漫诗人曾经热烈的崇拜和歌颂忧郁,在“空中一片沉寂,只有蝙蝠发出短促尖细的叫声,拍翼翱翔”时,诗人们披着深黑如夜色的斗篷,垂下眼睛,漫步在一个乡村教堂的墓地,游荡在荒凉的山村,或者是孤寂的林间小道,,回味着已然逝去的爱情,吟咏哀伤的诗句,在叹息中追寻那些不幸而遥远的往事的影子,这样的时刻可以从中感到一种令人愉快的美。英国诗人雪莱认为:“最甜美的诗歌就是那些诉说最忧伤思想的诗歌”,诗人自有诗人的睿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锦瑟》,以其朦胧然而又无比诱人的伤感情绪使多少读者唏嘘落泪,这样的悲情,在审美主体的内心体验中,未尝不别有一番甜蜜滋味。“那逝去的一切,在回忆中都将变成甜美”,的确,悲情之所以能成为“美”,是因为悲情体验的主体在体验的过程中即已达到了理解和超越,并且在理解和超越之后对于人生的认识渐臻化境,正如美国作家露意莎·梅·奥尔柯特在作品《小妇人》中说到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三、悲情之美与中学语文教学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的诗歌散发轻倩浪漫的悲情;“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散文流淌的是所得非所求的苦闷悲情;“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屈原的《离骚》述说着千古不变孤独者永恒的悲情;“她唱生活中的忧伤和痛苦,从前发生过,今后也这样”,华兹华斯《孤独的收割人》吟咏着生命中蒙昧却又生生不息的哀伤的悲情。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悲情”之作举不胜举,这些关乎悲情的作品无疑带给读者美的熏陶,并且几乎都是历久而不衰的经典篇目,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初识愁滋味”的中学少年。故此,悲情之美与中学语文教学有着天然不可割舍的联系。

感悟悲情之美,对于中学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意义非凡。“诗言情”,而诗中之情大抵属于悲情。孔子曾说,“《诗》可以怨”,肯定了艺术家可以在诗文中抒发

自己的愤懑与愁苦。“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乐府古辞《悲歌行》同样证实诗歌的本质是对于悲情的抒发。司马迁《报任安书》有云:“《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正是诗人的悲情体验造就了诗歌的不朽,而作为后代读者的中学生则在这些充满悲情之美的诗文中品味生命的苦痛和哀伤,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悲情之美在古代诗文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因此对于中学语文而言,引导学生感悟悲情之美,理解和懂得生命中这些难以承受的哀痛,无疑对古诗文的教学会有极大帮助。古代诗文美则美矣,毕竟与现代中学生的生活有很大距离,语言理解方面也存在不小的障碍,中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有普遍畏难情绪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教师能够从“通情”的角度出发,挖掘出诗文中“悲情”的古今共通之处,从人性深处寻找生命的共鸣与理解,将学生自己生命中类似的悲情体验加入到古诗文的理解之中,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古诗文的阅读期待,也许古诗文的教学会因此别开天地。

另外,将这种“悲情”的审美体验贯穿于作文教学,可以以此激发学生写作欲望,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摆脱写作的枯涩和失真状态。时代发展日趋迅疾,“现代化”进程催逼着一切生命在高度压力之下紧张运转,“少年不识愁滋味”已经成为历史。在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作为少年和青年的中学生也已过早品尝到诸如孤独、苦闷、伤感、失落等诸多消极情绪。学习压力过大使他们本渴求自由和快乐的心灵不堪重负,于是转而从友谊甚至爱情中寻求解脱,但中学生自我中心的心理特征注定了他们在情感关系中需索多于付出,所以极易有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受挫感,由此产生悲观失落情绪。中学生本处于多思善感的年龄,对于“悲情”体验极易引起共鸣,生活乐趣的被剥夺、不被理解的孤独、对于自由和爱情等的渴求在严苛现实中的不可实现,凡此种种使学生本身便时时处于“悲情”的生命体验之中。“我手写我心”,这种儿童与成人过渡、蜕变之中的成长之痛,必将在学生敏感脆弱的心灵打下深深的烙印,强烈的情绪之下自然生出宣泄的欲望,所以“悲情”体验是中学教师不可不挖掘的真实而又极具价值和深度的写作素材。中学生反感空洞教化充满虚伪道学气息题材的写作,普遍不擅长枯燥的论说文章,所以对于更接近中学生心理和生活真实的“悲情”审美体验,如果教师能够加以谨慎挖掘和合理利用,引导学生将这种充满“悲情”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进行转化,使之进入作文,定然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和创作激情,并且还天然具备写作应有的真实性和思考的深度,何乐而不为之?

对于“悲情之美”的体验更有助于丰富心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惆怅隶属于善良,关于伤感和哀愁的悲情体验能让生命个体内心更加丰富柔软。“人生苦短”,懂得生命有其自身局限,处事便不至于陷入偏执;感悟到美好事物包括生命本身的短暂易逝,自然会更懂得珍惜;体会

过“求而不得”的苦恼,便知道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天然差距,面对失败也不至于过分沮丧。所以无论阅读体验也好,写作宣泄也罢,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悲情之美”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让教师和学生同时在这“一种凄凉”中得到“十分沉醉”,未尝不可营造一片别样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张法.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夏承焘等. 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认识美(美学论文)

认识美 中心思想:美,无处不在,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只要灵感一现,就能发现它,也许很平常、很自然、很普遍的事物,但就其作为存在来讲,就是美的。审美的人性化表明美使人成为人,人自身的劳动、活动本身就产生了美。在此,不是人规定了美,而是美规定了人,是人与美的相互生成。而作为审美来讲,研究美必然会到达一定境地,这同时又凸显出美的境界的另外一面——真善美,真、善作为美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就是美。人生活于世界上,一直以来都与自然、社会打交道,而人与自然、社会的交往实践中,本身就产生了美。并且在相处中,也体现了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及人自身的美。 关键词:人的主观能动性审美解放真善美人与自然和社会 美的存在极其普遍。美存在于自然、社会及人类活动中,关键在于只要灵感显现就会发现美。而美学在学术上是作为感性学来讲的,其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也即美。因此,美学必然关联于人的感性、感官和感觉。作为感性学来讲,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它研究美、美感和艺术,关于美学的理解,还包括美的理论和艺术理论等。 关于美学,古希腊是美学产生的摇篮,而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及其问题,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古希腊对于美学的论述,主要是建立在哲学思考之上,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每位先哲的观点,都对美学的发展起奠基性作用。前苏格拉底美学时期,美学可归结为宇宙论美学;而柏拉图把美的本质规定为理念,就是纯粹理念自身,是美的万物的根源,是万物的最高品质,他认为,真实的东西并不是具有真善美或者美的个别事物,而是真善美自身。他的理念高度理性化,并没有落于实际东西,从而形成抽象的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与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诗学》是诗意理性的科学,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美产生于大小及秩序;二,美产生于一定尺度,不能不及,也不能过。他将美的行为归结为秩序、匀称、明确,因而,美是由形式而体现的。他的观点使人的思维得到拓展,所以画家在美上就有了一席之地。 美,从哲学上分析主要与三条道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我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唯心主义思想,即客观事物本身并不存在美,必须从主观角度出发才能发现美。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精神世界才得以独立,精神世界是由物质世界衍生出来的,由此,人的精神文化建立在物质世界条件之上,所以灿烂的人类文明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且由人制造出来的。而“实践唯物主义表明了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建表明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人创造了美。”1“必须承认,实践唯物主义道路突破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困境,唯美的本源找到了新的出路。但他们三者有一个共同之处:都试图在美之外给美找一个根源。这一根源成为了美的本质,但对于我们来说,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指出美,而是美自身之后的某种本质,是显示出美作为美自身是如何生成出来的。”2 研究美学思想,必然牵扯到什么是人的问题。宽泛的讲,人就是动物,有血有肉、有欲望等;从严格讲,人却会思考,“人与动物根本界限在于理性,理性成为人的最高尺度,并成为人思考、言说和行动的准则。凭借理性,人规定自己并规定对象;将存在作为人与动物的界限,因为存在的人是活生生的人,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生有死”3前者界限是古希腊到近代确立的界限,后者则是现代思想界限。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美主要有七种用法:用于事物自身描述、美感、良好、完美、善良、艺术、审美而审美主要是以这七种方式展开的。审美应是非功利性的活动,审美本身唯一有 1《美学》,彭富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第62页 2《哲学美学导论》,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05,第49-50页 3《美学》,彭富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第112页

美学论文范文

美学论文范文 美学研究 之前虽是一名学艺术的学生,但是对美学的了解甚微。但是在学习了这个课程之后,对美学算是有了初步的认识。 艺术是美的核心对象,是美学研究的主体。美在艺术中得到最为鲜明的体现,对艺术的研究历来是美学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从艺术上研究美,从美的角度考察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的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从美的角度考察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从美学的角度去探讨艺术、研究艺术、创造艺术,是艺术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升华,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重要前提。因此对艺术的美学原理的研究,是艺术发展、艺术进步和艺术创新的重要任务。 那么,何为美学呢?要知道何为美学,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美?美无处不在,秀丽的山川是美,无限的草原是美,奔腾的河流是美,辽阔的海洋是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社会生活的领域中,在文学艺术的殿堂内,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到处留下美的踪迹。 有的人认为美是观念,是主观感受的产物,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人感到它美。有的人认为美是形式,对象的美,美就在于形式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谐及适当的批例等。认为美观念完全否认了美的客观存在,认为美是形式对象的美虽然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方面来寻求美的根源,但却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忽视了人的社会实践,忽略了人

的主观臆断和主观感受。把美仅仅归结为事物的某种自然属性。可以说,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要洞察美的本质,定义美的概念,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密切联系人类丰富的审美活动。从人类丰富的审美活动中去探索美的本质。那么,美是什么呢?美在哪里?在于物,在于心?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还是人的主观意识?美既不在于物,也不在于心?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还是人的主观意识?美的根源深深地 隐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是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美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生活活动。而人在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中所显示出的品质,性格、思想、情感、理想、愿望、智慧、才能等等。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体现,美离不开人凭自己的本质力量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里,一切美的形象都生动地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由于具体的,可感的,光辉的形象能激发人的情绪,可能使人产生美感,因此,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那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呢?这要从美学研究的对象说起,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这是因为美是艺术的基本特点,只有艺术和人发生的关系才主要是审美的关系。艺术不但充分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反映了人对现实的审美观点。 因此,只有通过艺术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只有把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才能使美学成为一门有客观标准

浅谈音乐的悲剧美

浅谈音乐的悲剧美 发表时间:2014-09-02T08:41:37.68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4年11月总第187期供稿作者:周明镜[导读] 音乐的悲剧美是重要的音乐美的范畴,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与其他艺术表现类型的悲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周明镜贵州省赤水市第一中学564700 摘要:音乐的美有很多,其中悲剧美是音乐美中极具光彩的一部分。鲁迅先生针对悲剧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的时候,总是能给人的心灵以震撼的。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音乐悲剧美审美 音乐作品中的悲剧美是重要的审美形态。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的美学范畴与一般美学的范畴息息相关。优美、壮美、喜剧、崇高、欢乐、悲剧是音乐美的六个基本范畴。其中,悲剧美是最具有深刻性的。悲剧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悲剧”,也不同于戏剧体裁中的悲剧,而是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所以它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 一、音乐的悲剧美概况 音乐的悲剧美是重要的音乐美的范畴,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与其他艺术表现类型的悲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音乐的悲剧美,是在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与赞扬,并且将人们的崇高品质和修养与音乐的悲剧美相联系,使人在进行音乐的欣赏活动后,产生深沉的同情感和心灵震撼,以其特殊的艺术感染力,净化人的灵魂,给人以激励启示,引发人们的美感。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一个具有音乐悲剧美的很典型的例子,在有这首乐曲之前,我们都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但是在音乐作品中,大家印象最深的不光是小提琴优美的旋律以及青年男女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主题,还有乐曲中大锣和低音管弦乐器深沉而不安的音调带来的那种强烈的悲剧色彩。铜管乐器代表凶暴残酷的封建势力,散板节奏的独奏小提琴代表英台的悲痛与惊惶,强烈的快板衬托出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用音乐的美来赞美人生存的悲剧性过程,让我们感觉到美的悲壮、死亡的崇高,使音乐作品的悲剧因素更能很好地得以体现,国外很多评论家都称这部作品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在音乐创作中的悲剧美及其感染力 悲剧是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即以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悲剧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是崇高的集中表现。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学家们把悲剧性看作是最高的一种伟大(即崇高),也许是正确的。” 对于音乐来说,更是有许多的音乐家,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和人生经历,甚至是国家、民族的悲剧性命运进行自己的音乐创作,将自身满腔的的热忱投入到音乐的创作过程当中,使自己的作品充满着美感和感染力,比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运用了壮阔、深切的语言,热情歌颂了黄河的雄姿,赞美了五千年的文化,颂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情绪,那时候,我国国难当头,正处在日本的侵略之下,冼星海的创作,正是结合国家的命运,利用音乐的手段,反映出其悲剧美。 三、音乐中的悲剧美——以《二泉映月》为例 《二泉映月》是一种美丽的二胡独奏乐曲,但是在对其进行鉴赏的过程当中,很多人受乐曲标题的影响,认为其是一首诗情画意的乐曲,甚至在欣赏过程中,仅仅是围绕着“泉”和“月”做为研究对象,但是,在欣赏时候,在充分了解音乐家阿炳的生平后,便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到乐曲底蕴的深厚博大,正如有人所言:“《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和他的音乐是相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这便是《二泉映月》悲剧美的深刻内涵,当我们走近阿炳的一生和他生活的时代,我们发现,他的一生有着太多悲苦的经历,其生活的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黑暗的年代之一。这一切构成了阿炳特殊的人生经历,乐曲中那两个迂回曲折、一唱三叹的主题及其变奏正犹如阿炳坎坷不平的一生,具有悲剧者强烈的色彩,这首乐曲就是阿炳悲剧性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正是这首乐曲悲剧美的真实体现。 当然,一首好的音乐作品,还离不开传神的二度创作。例如《江河水》的悲剧美同样体现在演奏家的高超演奏技艺之中。闽惠芬演绎的《江河水》无疑是最优秀的代表。著名二胡演奏家闽惠芬的演奏,完全是将身心与胡琴和为一体,用生命去演奏,时而幽咽呻吟,时而满腔悲愤,时而柔情诉说,时而长歌当哭,似乎要将所有的生死苦痛全部诉诸那把二胡之中,其感染力之强叫人肝肠欲断,裂人心肺!总之,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参考文献 [1]彭锋美学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前王次昭著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5。 [3]刘洁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美[J].成功(教育),2010,(2)。

第二单元:音乐美之悲剧美与喜剧美

第二单元: 音乐的美之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彭芳 一、授课时间:2013年9月22日-----9月28日 二、课型:音乐欣赏课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 五、教学内容: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第二单元《音乐的美》第三节《悲剧美与喜剧美》 六、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悲剧美与喜剧美的代表作 教学难点: 分析两种音乐美的特点及歌曲片断的演唱 七、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的美,结合听赏的作品和课本上的知识,口述两种美的基本概念,内涵及音乐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比较、弄清楚,音乐悲剧美与喜剧美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 能认真听赏《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松花江上》、《跳蚤之歌》、《这一仗打的真漂亮》四首作品,能够分辨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电影《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曲。 提问:这是一部具有什么色彩的影片?(学生讨论后回答) 2、师简评引出课题 这是一部具有悲剧色彩的影片,德国法西期残暴地杀害了600多万犹太人,奥籍犹太裔作曲家勋伯格根据这一题材写出了一部震惊世界的音乐作品——《一个华沙的幸存者》。 什么是悲剧?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的时候,总是能给人的心灵以震撼的。 二、新课教学: A、音乐的悲剧美 1、播放《一个华沙的幸存者》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1)这首作品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朗诵、合唱、乐队综合表现的形式) (2)这首作品使用了什么样的音响,其用意何在?

(不和谐的音响,描写了集中营的紧张、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2、播放《松花江上》 (1)、学生对照歌谱,欣赏视频《松花江上》音乐片段,回答问题。 ①、这首作品表现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情景? (抗日战争时期) ②、歌曲的情绪与前面欣赏到的作品有何不同? (悲伤,苍凉等) ③、歌曲的哪些音乐要素突出表达了这种情意? (旋律的起伏跌宕,悲伤激奋,下行音阶的运用,以及缓慢的速度……) 师:刚才的歌曲表达了悲伤的情绪,这就是音乐的美之悲剧美!(2)、再次感受《松花江上》 ①、你认为歌曲的哪一部分最具悲剧美,最能引起你内心共鸣? ②、根据歌词给歌曲分段,并说说每段旋律的特点。 第一段:旋律起伏跌宕、悲伤激愤。 第二段:旋律具有呼号、痛苦、悲愤和呻吟。 尾声部分:旋律呼天喊地,悲痛欲绝。 ③、演唱《松花江上》第二、三段,老师先范唱,范唱结束后给学生伴奏,学生再亲身体验,有感情的演唱。 3、通过已欣赏的歌曲找出悲剧美音乐的特点。 节奏——沉缓、滞重 旋律——如泣如诉,婉转低回或暗淡,浑沉或刚烈悲愤 力度——爆发式 4、小结:

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浅谈我的看法

就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浅谈我的看法 广告0602班潘蔚 12号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作出了多种多样有关美的本质的学说如:“美在形式”说、“美在主观”说、“美在统一”说等等,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以下是三种中外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代表性学说,以及我的粗浅看法。 一、“美在形式”说: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 西方美学史中,美在形式即形式美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美学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早在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创建美学学科的时候,就在感性学的意义上关注美的问题。此后,形式与感性的关系就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自费希特以来,在审美与艺术研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审美经验受到了重视。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而在现代,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贝尔的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见解,是一种“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但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然而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格式塔”概念更强调经验的整体性。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 我的看法:“美在形式”这一学说观点是从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我认为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就如一幅画并不意味着什么,它的图形结构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形式美或不美完全是人类主观的产物。当人们见到对称,平衡,比例,节奏及多样统一的事物外

艺术美学论文

美学研究 之前虽是一名学艺术的学生,但是对美学的了解甚微。但是在学习了这个课程之后,对美学算是有了初步的认识。 艺术是美的核心对象,是美学研究的主体。美在艺术中得到最为鲜明的体现,对艺术的研究历来是美学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从艺术上研究美,从美的角度考察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的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从美的角度考察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从美学的角度去探讨艺术、研究艺术、创造艺术,是艺术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升华,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重要前提。因此对艺术的美学原理的研究,是艺术发展、艺术进步和艺术创新的重要任务。 究竟何为艺术呢?这是一个抽象而且带广泛性的概念。就像万事万物都具有矛盾,时时处处都存在矛盾一样。艺术也具有普遍性,社会、自然界,无处不存在艺术。我们身边充满艺术。比如说我们手中的一支笔,一本书是艺术,窗台上的一盆花是艺术,画家手中的一幅画是艺术,书法家所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门艺术。就我们穿的衣服,我们头上的发型,我们的举手投足都是艺术。然而,这些艺术是需要加工、创造的。比如说一幅模具,全是经过设计师的精心构想,设计加工而成的。一幅画是经过画家认真仔细的创作而成的。它凝结了画家辛勤的劳动;一句话是经过说话人动脑筋思考之后才说出来的。同是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是不同的效果,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语气说出来也是不同的效果。因此说艺术是需要加工的,创造的。而有些艺术实体并没有加工和改造的载体而要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臆想去主观创造,去虚构和设计。比如小说创作,有的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完全是虚构的。可以看出,“艺术是艺术家凭人工创造的某种对象”。艺术描述的不是已发生的实有的事,他是一种创造,它可以而且应该虚构。 那么,何为美学呢?要知道何为美学,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美?美无处不在,秀丽的山川是美,无限的草原是美,奔腾的河流是美,辽阔的海洋是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社会生活的领域中,在文学艺术的殿堂内,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到处留下美的踪迹。 有的人认为美是观念,是主观感受的产物,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人感到它美。有的人认为美是形式,对象的美,美就在于形式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谐及适当的批例等。认为美观念完全否认了美的客观存在,认为美是形式对象的美虽然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方面来寻求美的根源,但却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忽视了人的社会实践,忽略了人的主观臆断和主观感受。把美仅仅归结为事物的某种自然属性。可以说,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要洞察美的本质,定义美的概念,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密切联系人类丰富的审美活动。从人类丰富的审美活动中去探索美的本质。那么,美是什么呢?美在哪里?在于物,在于心?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还是人的主观意识?美既不在于物,也不在于心?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还是人的主观意识?美的根源深深地隐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是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美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生活活动。而人在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中所显示出的品质,性格、

从《名优之死》谈谈悲剧之美

从《名优之死》谈谈悲剧之美 摘要 《名优之死》是伟大的戏剧家田汉以晚清京剧名角刘鸿声为原型,创作了一代名伶刘振声“艺术至上”的崇高艺术家形象,剧中描写一代名优刘振声精心培养的女弟子,抵挡不住代表社会黑暗势力的杨大爷的腐蚀而堕落。为此,刘振声与杨大爷奋力抗争,最后殉难于舞台。该剧通过刘振声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不人道的人类社会及其罪恶,旨在揭示旧社会戏曲艺人的苦难遭遇,具有深沉的悲剧意识。本文将针对《名优之死》探究悲剧之美,包括其渊源形成、发展和审美之所在,感受悲剧美的力量。 关键词:悲剧理论;矛盾冲突;艺术至上;审美愉悦;崇高感;美的毁灭;情感升华;理性美 ABSTRACT "Famous dead" is a great dramatist Tian Han opera star in the Late Qing Hong Liu sound as the prototype, created a generation of famous actor Lau Chun sound "art first" noble artist image, carefully cultivated female students of the play description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famous Lau Chun-sound, could not withstand the representativecorrosion of the dark forces of society Yang uncle and fell. To this end, the sound of Lau Chun Y ang uncle struggled for the last martyrs in the arena. Through the tragic experiences of Lau Chun-sound, the play reveals the inhuman human society and its evil, designed to reveal the sufferings of the old social drama artist, with a deep sense of tragedy.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famous dead" to explore the beauty of the tragedy, including the power of its origin of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aesthetic where, feel the tragedy of America。 Key words:Theory of tragedy; conflicts; supreme art; aesthetic pleasure; sense of sublimity; the destruction of America; emotional sublimation; rational beauty

第一章 美及美的本质

第一章美及其本质 美是什么? 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 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 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5.羊大为美。 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美是理念 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 休谟:美是主观观念 4. 美恶皆在其心 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 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 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 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二节美的根源 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 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 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 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 第三节美的本质 一、什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1.从人不同于动物的物种特征来理解,在于“自由”“自觉”。 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第四节美的特征 一、非功利性 (一)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 (二)主体对客体不作实际功利性评价 二、形象性 (一)美以形象呈现 (二)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感悟 三、感染性 四、创造性 第五节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美和真、善的区别 二、美与真、善的联系 1.美以真为基础,离不开真。 2.美以善为依托,表现了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美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掌握美的特征及其与真、善的关系,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使学员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审美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员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美的本质及根源 2、美与真、善的关系 课后练习: 1.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美的本质。 2.试论美与丑的关系,如何理解波特莱尔的“以丑为美”? 阅读书目:1.宗白华《美学散步》 2.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 2 -

美学论文

美学论文 09研赵辉 2010年2月

《美学》期末论文题目与要求: 1、请从下面选择一个题目,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论文, 1)简论黑格尔对传统美学的批判 2)论黑格尔《美学》中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3)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4)论黑格尔对艺术类型和门类的划分 2、所有参考和引用均需注明出处,期刊需注明哪一期,著作需注明作者、出版社,年代和页码。凡引用别人的话不注明出处的,视为抄袭,以零分处理; 3、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清楚;段落划分合理,句子与句子,段与段之间衔接自然。错别字超过3个,一个字扣一分,扣完为止。

论黑格尔的艺术理念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黑格尔认为艺术,宗教,哲学三者是内容相同,形式不同的绝对精神的反应。作为绝对精神的三个阶段,艺术是最直接的低级的反映,哲学是抽象的最高阶段,而宗教则介于两者之间。宗教是对艺术的否定,哲学又否定宗教。我们可以从黑格尔对这三者的辩证关系中窥见其以理念为中心的美学基调,以及客观唯心的辩证哲学思想。 一,黑格尔对艺术,宗教,哲学之间关系的分析基点。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源于他对美的定义。而黑格尔的美学定义又基于他的哲学思想。 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理念。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整个真实世界是一个绝对理念,它是抽象的理念或逻辑概念和自然对立而统一的结果。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直接影响其美学观点,例如:客观唯心思想下黑格尔认为理念是一切美的本质;而辩证发展的观点中主要包含了,矛盾统一,发展变化,否定之否定等原理。根据矛盾统一原理,黑格尔认为美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只有自身的矛盾统一的艺术才是美的追求;根据发展变化和否定之否定的原理,黑格尔认为艺术直接显现真理,是肯定的,宗教是对艺术的否定,哲学则是对宗教的否定,是对艺术的否定之否定,只有经过了这种变化发展,精神就达到了哲学的高度。我们了解了黑格尔的哲学轮廓就不难理解他的美学概念了。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认识。”1这里的“理念”曾在黑格尔美学中反复出现。 与“概念”,“意蕴”,“神”,“绝对精神”,“普遍的力量”等是相同的意义。 朱光潜对黑格尔的评论中谈到:“存在”有三种形式,理念在逻辑的抽象阶段的那种存在只是“潜在”,“虚有”或“抽象的有”,在自然的阶段的那种存在是“自在”或“实有”,而体现于人类精神的那种存在就是“自在又自为”的。2这就是说美是心灵的,是不仅“自在”而且“自为”的。 因为艺术,宗教,哲学都是“自在自为”的绝对精神所以虽然形式各异,但其内容是相同的。 二,艺术与宗教与哲学的辩证关系 1黑格尔《美学》138页

最新整理大学生美学论文_0

大学生美学论文 《“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 一、美学与日常生活的渊源 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自美学思想产生至今两千余年来,美学与生活一直有着很深的渊源。 文化研究者们认为,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口传文化时期、印刷文化时期和电子文化时期。在不同的文化时期,审美与生活由合一到分离,最后再次走向融合。 在口传文化与手写文化前期,审美与生活曾经是混沌一体、不分彼此的。那时审美是生活的一部分,譬如渔猎时代的弓箭既是工具也是心爱的审美艺术品(如果当时有所谓的“审美”观念的话)。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或者说当时

审美还没有从生活中分娩,人的审美意识还萌动在生活实践的母胎中。 譬如中国古代的玉璧以及佩戴的各种美玉,既是当时的审美艺术品,同时也是祭祀用品和某种观念的象征物,具有原始宗教、伦理道德、政治活动的实用意义。即使到了孔子那个时代,审美仍然很难同生活分得那么清,诗、乐、舞,并不是后来人们观念中的纯粹艺术。甚至中古时期(如魏晋)的佛教和石窟壁画、雕像,很难说当初有多少人是带着审美意识把它们当作“艺术品”去塑造的。西方亦如是,古希腊戏剧当初也是酒神节祭祀仪式的一部分。 在手写文化后期,纸张出现了,审美意识逐渐“独立”了,此时审美与生活开始疏远。这对审美艺术的独立发展是一个重大促进,特别是印刷时代的到来,为审美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可能。此时,它以“精英化”、“贵族化”甚至“神圣化”姿态与“生活”拉开距离,审美被供奉在高高的奥林匹亚山顶上。人们认为,正因为审美与生活不同,它才是审美艺术,而且,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远,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好的审美艺术。

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

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 摘要: 中西方拥有各自的民族意识和审美观念,使中西方的悲剧有着巨大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美学特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主人公,悲剧结局以及悲剧的价值来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中西方的悲剧都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西方文化里的悲剧体现了现实的悲剧性和文化的悲剧意识。东方文化里的悲剧以惨绝悲极的苦戏吸引人的眼球。中西悲剧有着无穷的魅力和巨大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悲剧主人公;悲剧价值;中国悲剧;西方悲剧 引言: 悲剧是美学审美对象的范畴,有着重要的美学地位,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恐惧和怜悯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这种净化作用也就是美学意义上的崇高。崇高是悲剧的基础,本文将从中国的悲剧《窦娥冤》,以及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悲剧主人公祥子,西方的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悲剧来看悲剧的美学特征,并简要陈述中国和西方不同的悲剧价值。 正文: 一、中国式的悲剧主人公 悲剧人物是指在全剧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悲剧主人公,不包含剧里的其他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整部剧大局,决定悲剧的属性。中国古典悲剧的主要人物形象源自于民间,多为弱小善良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民形象,重视写悲剧人物的的无辜性,让观众产生怜悯和同情感,富有人情味。中国悲剧美感的显现,主要是由于其力量弱小,但本性善良,但善良的本性却和悲苦的结局所产生的巨大反差正是悲剧美感的具体显现,不尽的怜悯和同情油然而生。由此使剧外的观众对悲剧主人公的命运不由自主的思索。在思索中去省视社会、思考人生,具有实质性的价值。 备受摧残的娇小柔弱女子悲剧形象 《窦娥冤》正名为《感动天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是元杂剧悲剧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窦娥冤》写的是窦娥被无赖张驴儿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故事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用窦娥冤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的极端黑暗、残酷混乱的悲剧年代。窦娥只是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民弱小者形象,自幼丧母,父亲窦天章为考官名无钱还债,把自己的女儿送到蔡家当童养媳,窦娥长大成人后把家事料理的很好。深受蔡婆喜爱,与丈夫结婚后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勤俭持家,体现出了中国最质朴、传统的妇女形象。悲剧的开始是从窦娥丈夫的去世开始的,蔡婆的身上表现出胆小怕事的社会底层人物形象,所有事情能妥协的就妥协。在面临重大的家庭变故时,窦娥表面看似柔弱,娇小,但内心却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在面对不公正时,敢于据理力争,但力量太过弱小,无济于事,无法与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相抗衡,酿成了最后的悲剧。窦娥善良的心灵感动周围的百姓,对婆婆百般照顾,遵规守纪,在自己即将被处死时仍然顾及婆婆,但时代,社会并没有让她躲过命运的捉弄,最后含冤而死。窦娥的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社会的悲剧,作品在艺术上,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超现实的情节,六月晴天骤变,大雪纷纷,接着又是大旱三年,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一出悲剧让观众对窦娥产生无限的同情和怜悯,以悲剧主人公窦娥去窥探黑暗的社会现实,使观众对腐朽的统治产生恐惧、厌恶的心理。窦娥的外柔内刚,代表着当时黑暗社会现实下众多的贫民女子形象,她们外柔内刚,

大学美学课 美学论文 悲剧与美的关系浅谈

一种凄凉,十分沉醉 ——浅议悲情之美及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 田梦丽2007112160 有一种美,它使人柔肠寸断却又余香满口;有一种美,它也许不能激起我们面对壮美事物油然而生的昂扬情绪,却让我们永远保持对于优美事物微妙韵味的敏锐感知;有一种美,它并不惊天动地却能刻骨铭心;有一种美,它看似黯然然而这黯然中别有一种销魂滋味——是的,这就是悲情,带着忧郁与感伤的悲情之美,它就像一声轻轻的叹息,貌似消极,却润物细无声般深入心扉,带给个体心灵以澄澈的生命感悟,让我们在悲情的洗礼中更接近自我以及生命的本质。悲情之美渗透在每一个生命的每一段历程中,从童年时期隐约的孤独到成年之后莫可名状的伤感与惆怅,这种悲情成为古今中外文人笔下历经千年而不衰的吟咏对象和审美客体,与中学语文教学同样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本文拟就悲情之美以及悲情之美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略述一二,以期廓清认知,并对中学语文相关内容的教学有所指导。 一、概念的界定:“悲情”与“悲剧” 何谓悲情?正如法国浪漫主义诗人代尔在《罗马的废墟》中所写:“那是给痛苦以抚慰的同情,把健康与宁静轻轻唤醒,多么悦耳…忧郁之神啊,你的音乐多么甜蜜!”,本文所探讨的悲情是指人的忧郁、悲伤、痛苦的情怀,是一种柔性的美。人生失意,愿望与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喟叹是悲情,所谓“此事古难全”。从生活中的生离死别、爱情受挫、考试失志到个人人生理想的失落、个体追求的不可得到,凡此种种,均在此列。然而人生中也同样难免这样的时刻:无所追寻,亦无所谓失去,但却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惆怅孤独与空虚萦怀,挥之不去。亦即诗家所谓“闲愁”。正如纳兰性德词中所言“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也如贺铸词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数此列。“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这些对于生命流逝对于美好瞬间流逝的微细感知与哀叹,也让人产生“流水落花春去也”般难以自持的惆怅,也是悲情体验之一。悲情是一种感伤情怀的柔性之美,它蕴含的是人与自然、现实、历史的矛盾,个体有限性与宇宙无限性的矛盾,于此相对应的,美学中有另外一种表现冲突与毁灭、抗争与拼搏的刚性之美——悲剧。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是一种社会冲突,正如恩格斯所言,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正义但是暂时弱小的一方,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发生冲突,正义的要求不可能实现,总是遭到挫折、失败、牺牲与毁灭,这样就构成了悲剧。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还表现抗争与拼搏,其中蕴含着巨大而又动人心魄的力量感,是惊心动魄、轰轰烈烈的。悲剧与悲情都表现矛盾和失落及其后产生的“悲”感,但是笔者所探讨的“悲情”更倾向于生命个体内部的失落体验,而悲剧不同于悲情,悲剧不是自我感伤,不是轻轻地喟叹,不是默默流泪,悲剧是带着崇高和悲壮感的抗争,更多表现的是社会冲突,是悲剧主体的受难与挣扎以及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如果说悲情作为一种柔性的美,让审美主体感到心灵的纯净、

论美的本质王东岳

论“美”的本质 王东岳 关于美和美学的问题,讨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讨论美学的具体范畴,涉及美学和审美的一般问题;另一种是讨论美的本质,也就是问美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而第二种讨论方式只能是一种哲学方式。我今天是在哲学的意义上讨论美的本原,因此,各位同学可能会认为它和美离得比较远,然而,正因为离得比较远,于是它才可能真正把握美的本质。 一 我们首先谈谈美的问题的提出。 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美的本质” 问题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以苏格拉底和他人对话的方式,讨论了这个问题,得出的唯一结论是“美是难的”。柏拉图认为,“美”这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几乎是无法说清楚的。在此篇中,苏格拉底用归谬法的方式否定了对“美是什么”的所有回答。换一句话说,柏拉图用这样的方式是想告诉人们,美的问题用多因素分析的方式得不出结论,必须找到它的单因素决定方向,否则这个问题就讨论不下去。 为什么说“美的本质”是一个哲学问题呢?我简单谈谈哲学的含义。哲学不同于其他学问的地方,就在于哲学是追究终极原因的学问。也就是说,它不在一般的或直观的浅层上追问形成事物个相的原因。比如说,我们讨论健康,如果站在一般的因素层面上讨论,1000个因素都说不完。哲学不这样讨论问题,而我们通常的科学或一般的学问都是多因素的讨论问题。多因素讨论问题的方式使得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成立,因此多因素讨论问题的可成立性是大可怀疑的。而哲学是追究终极因素,是讨论问题的单因素。因此,罗素对哲学有个说法:哲学和神学很有相似之处,因为哲学和神学所探讨的问题都是终极问题。哲学和神学的不同点是,哲学是用理性探讨终极问题,神学是用信仰抵达终极关怀。从另一方面说,哲学和科学又有相似之处,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使用理性这个工具,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哲学探讨的是终极问题,而科学探讨的是具体问题。“美的本质”这个问题,从具体层面上是探讨不了的,因此,探讨这个问题必须从哲学说起。 美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齐白石有句名言:美就在似与不似之间。也就是像与不像之间,他说,如果太像,就有媚俗之嫌,如果完全不像,就有欺世之嫌。美一定在似与不似之间,也就是说,美是一个很飘忽的东西。古代最早讨论美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是一个主观理念。也就是说,美不是一个客观派生的东西。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提出不同的看法。亚里斯多德认为,美是有一定客观性的,美是外部对象的一种和谐。比如我们说一个人美,他一定要头有多大,四肢有多长,躯干要是怎样的状态,恐怕美包含在这种协调关系里。哲学继续发展,所有的哲学家都在探讨美的问题。到了康德和黑格尔,美的问题再度转化到纯理念方面。那么,美到底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美到底是什么?既往哲学家那种讨论方式,我认为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得出结论。我们今天换一种方式,从远距离来讨论“美是什么”。 二 讨论“美是什么”,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感知”和“精神”是什么,因为美是一种精神现象,或者说,是精神现象中一个心理层面的反应。如果“精神”的起源搞不清,“美”这个问题就无从谈起,或者“美的本质”就无从谈起。 我们现在把二十世纪的系统科学拉开一个幅面,那么,我们在哲学上,或者说在精神的起源上,似乎可以找到另外一个讨论问题的方式。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导出了

美学期末论文.

美与生活 --------自然之美 作者:李梦杰 1引言 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的被定义为“美”和“丑”,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类型和本质。现在,对美学的研究对象还有争论。 第一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本身。在持这种意见的人看来,美学要讨论的问题不是具体的美的事物,而是所有美的事物所共同具有的那个美本身,那个使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 第二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的哲学。这个观点在西方美学史上得到了相当一批美学家的认同。 第三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这种意见是随着19世纪心理学的兴起,主张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和研究一切审美现象,把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置于美学研究的中心。 总之,以上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各种意见虽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亦有各自的缺陷,因而都难以取得学术界的公认。[1]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应揭示和阐明审美现象,帮助人们了解美、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一般特征和规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美学学科本身,并从而提高人的审美欣赏能力外,针对当今社会,它尤其还要提高人的精神,促使人生审美化,亦即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 关于美学,它几乎是没有界限的,所有事物有其丑陋的一面,也有其美的一面,正如易经的道理所言,万事万物有其阴阳,正反。在大自然中,天地有时会发出它的怒吼,地震,台风,暴风雪,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是我们人类存在的基础,我们能从它那里得到食物,水和空气,但除了这些,还有自然对我们的心灵的美化,自然无处不在,它滋养着我们,带给了我们无尽的美,我在这篇文章中所论述的,便是自然的美。 关键词:美学;发现;自然 2材料与方法 本文于2016年在云南农业大学的图书馆,自习室,自主学习中心撰写,资料于图书馆,网络查找。各种研讨与自习室进行。 3正文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它们一直都伴随在我身边。比如:明媚的阳光、绿色的草坪、清澈的流水

浅谈《魂断蓝桥》中的悲剧之美

浅谈《魂断蓝桥》中的悲剧之美 人文1101 李政 《魂断蓝桥》可谓彻头彻尾的悲剧,通过英国上校和舞女的凄美爱情,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等级制度的无情。这出悲剧是多方面引起的,具体而言,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时代悲剧 或许时代悲剧可以划进命运悲剧的范畴,但我认为又稍有不同,因为前者中,人物是置身大时代中被迫选择,而后者则是命中注定的无法选择。英国上校罗伊·克劳宁,影片以他在二战前夕独自凭栏回忆往事开始,以回忆中一战的悲惨故事结束告终,这是对影片背景的最好交待。同时,男女主角邂逅于滑铁卢桥,女主角死于滑铁卢桥,这种暗中的前后呼应,给我对战争有了强烈的反感,甚至第一感受就是认为造成主角二人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无情的战火。没有那个连夜赶回军营的命令,二人早就共结连理枝了。但转一细想,罗伊出身煊赫,年轻有为、富公民意识的他,是很难,甚至根本不能拒绝为国争斗的要求,这大概就是时代的悲剧吧。 二、性格悲剧 若说时代悲剧主要针对的是罗伊,那么性格悲剧主要体现在玛拉身上。如众多影评人所言:“女主人公不仅把生命留在了这座桥上,还把自己的爱情、信念和灵魂一同埋葬在这座桥上……”玛拉选择这么一个结局,只因为她做错了一件事情。在我看来,就是这一件事改变了她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决定让她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爱情,埋葬

了自己的幸福,成就了故事的悲剧。 当她无意间在报纸上得知了罗伊阵亡的消息时,她的爱是那么的脆弱,她拒绝接受克宁劳夫人的帮助,违背了罗伊走之前的叮嘱。她的爱没能战胜感性,战胜死亡。要知道一个心中强烈牵挂和爱的人是不会轻易死在战场上的。我认为,即使罗伊死了,她该做的不是逃避,不是离开罗伊的一切,相反的,罗伊是克宁劳家独子,罗伊死了,作为罗伊准妻子的玛拉应该去安慰和照顾罗伊的家人,共同期待也相互扶持。而就是玛拉这个“拒绝”的决定,让一切都不对了。当在车站招揽生意的玛拉,见到“已死”的罗伊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当两人紧紧相拥时,玛拉滑落的晶莹的泪滴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喜悦、激动,掺杂的还有悔恨、无奈。正因为如此,自此至影片终,这泪都未曾离开玛拉的双眸。面对罗伊的再一次求婚,玛拉的心中比喜悦更多的却是撕心裂肺的痛,而一切又错在那一时。假如玛拉能够爱得更加坚定,她能够听从罗伊的,放下包袱与克劳宁夫人一起生活,那么当罗伊“死而复生”时,那么一切都会是美好的,结局也就成了另一个美好的开始。 三、命运悲剧 罗伊和玛拉的悲剧,同样让人感到一种冥冥中注定般的命运悲剧。试想,倘若玛拉真的嫁给了罗伊,他们的婚姻会长久吗?我想很困难,没有任何时代的婚姻能够跨过地位的鸿沟。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本就出身卑微,后遭蒙尘的玛拉,哪怕冲破了自卑的纸枷锁,大家庭中的固有思维和僵化制度,恐怕也会令她苦不堪言,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