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驳复仇议阅读题及答案.doc

驳复仇议阅读题及答案.doc

驳复仇议阅读题及答案.doc
驳复仇议阅读题及答案.doc

驳复仇议阅读题及答案

《驳复仇议》出自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驳论性的奏议,这篇奏议阐述了"调"即"和谐"在处理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驳复仇议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驳复仇议》阅读原文

臣伏见天后①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予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日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

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向使刺谳②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

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③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

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注】①天后:武则天。②刺谳:刺,探寻;谳,议罪。

③推刃:往来项杀。

《驳复仇议》阅读题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窃独过之过:认为不对

B.旌其可诛,兹谓僭僭:僭越

C.不愆于法愆:罪过

D.不宜以前议从事从事:处置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而又何诛焉王问:何以知之?

C.我乃杀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元庆杀了父亲的仇人后投案认罪。陈于昂建议,先处死徐元庆,再在他的家乡表彰他,并把这个案例编入法律文书中。作者认为,陈子昂的建议是错误的。

B.作者认为,礼与刑根本作用一致,但在实际运用中有区别,不能对同一个人既施死刑又行褒奖。自相矛盾的做法,公之于众,只会让天下人无所适从。

C.作者认为;徐元庆与杀父仇人不共戴天,想方设法,不惜生命报杀父之仇,既符合礼的要求,也表现出孝与义,并称赞他是通达事理、明白道义的人。

D.针对陈子昂亲亲相仇,其乱谁救的说法,作者明确界定了仇的范围,把因违法犯罪而被处死的情况排除在外,这对于澄清认识具有开创性的积极意义。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

(2)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

(3)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

《驳复仇议》阅读答案

4.C.(愆:超越)

5.A(A均为连词,和。B副词,为什么;代词,什么。C副词,就;副词,却。D连词,并列关系;连词,转折关系。)

6.D(是礼界定了仇的范围,开创性意义之说有误。)

7.(10分)

(1)处死当受表彰的人,这就叫滥杀,是严重亵渎刑法的行为。

(2)推求事情的起因,那么刑和礼的运用,就能清楚地加以区分了。

(3)现在如果能采取上述标准,来评断双方相杀的案件,就符合礼了。

(重点词语:旌,滥,黩;原,端,判然,离;此,断,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