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心理学面谈技术(非言语技巧)

心理学面谈技术(非言语技巧)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25分钟) 1、单项选择题(30题) 1.对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1.遗传力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具有决定性 2.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的可能的范围或限度 3.环境决定了在遗传所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4.教育是能力发展的关键 2.心理现象可分为()和人格两大类。 1.性格 2.心理过程 3.情绪情感 4.需要 3.属于外部感觉的是:()。 1.味觉 2.运动觉 3.平衡觉 4.机体觉 4.巴甫洛夫所做的实验是这样的:每次给狗吃食物之前都给它一个灯光,经过灯光和食物的几次结合之后,灯光一亮,狗就要流口水。这时,灯光成了食物的信号。下列各项中,引起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刺激物是:()。 1.口水 2.铃声 3.食物 4.灯光 5.以下哪一概念不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 1.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2.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3.操作性条件性反射 4.动力定型 6.皮亚杰的认知研究所采用的临床技术实际上是一种()。 1.观察法 2.谈话法 3.问卷法 4.实验法 7.不能够反映注意分配的是()。 1.边听讲边做笔记 2.自言自语 3.边吃完饭边看书 4.自拉自唱 8.以下对需要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1.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2.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 3.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4.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9.个体早期的想象大部分是()。 1.幻想 2.无意想象 3.有意想象 4.空想 10.很多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而()则难于适应,因为它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第7课笔记

教育心理学第七课笔记 第1页:今天从77页开始讲。昨天结束了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今天开始讲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比普通心理学还要难一点。今天从第一章开始。教育心理学,一看到教育这两个字,心里会有简单的概念。强调的是与教育、学生、教师有关的。第一章简单介绍教育学这门学科是什么,然后介绍这个学科的发展。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都是围绕学生和教师展开的,教育心理学主要强调与学生有关,所以会研究学生心理、学生学习、学习心理,所以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考得比较多,与教师有关的考的较少。占80%以上第4页【解析】概述主要涉及两节,一节是教育心理学的内涵,还有一节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以客观题形式考查 第5页【解析】考试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如果出题也是一道选择题。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涉及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性质。考试以研究内容为主,考查最多。如何学、如何教、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解析】1.教育心理学强调的是教育教学情境中,在学校情境中产生的,是学与教基本规律的学科。提到教育心理学想到的是在学校情境中产生的。除了在学校情境中产生以外,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学。涉及到学生如何学习、有什么心理特点。第二部分是老师如何教学。第三部分涉及到学与教的相互作用。只需要知道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基本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所以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五个要素: (1)学生:首先涉及到的是学生。学生主要起的是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配合老师的教学。学生是有差异的,考试考得比较细会出现学生的差异:①群体差异:男生女生是不一样的,喜好不同。年龄也会产生群体差异。②个体差异:每个人都不一样,学习方式、兴趣、需要都是不一样的。 (2)教师:学校情境中的,一定会有老师。老师在整个学校情境中起的是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 (3)教学内容:老师会传递一些知识、技能给学生,这就构成了教学内容。知识、态度、价值观都是教学内容。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五.名词解释 1.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 2.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3.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4.感觉后象: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5、道德感:个体根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 的一种情感体验。 6、能力: 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2.简述情绪、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情绪情感具有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形式,又有千姿百态的表情行为,并且伴随着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显著变化,此外,情绪情感还在多维度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情绪情感虽然也是脑的机能,但它并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它是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反映。 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1854年,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律、中间色律和代替律。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两色之间的中间色。代替律: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 4.什么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二者的关系如何? 差别感受性:是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二者关系成反比,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1、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及其应用。遗忘先快后慢,不均衡,所以要经常复习,先密后疏。 3、简述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重要作用 4、感觉和知觉的有什么异同? 同:感觉是对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对整体属性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异:感觉介于心理生理之间,知觉是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 5、能力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力知识技能分别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会产生发展停滞和衰退的阶段能力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能力,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史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彼此互促进相互系。 七.论述题 1.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 (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象,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象。 (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普通心理学口诀

普通心理学22个记忆口诀 1.如何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选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强查货主)(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记忆技巧:突袭参选 2.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力?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3)加强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培养。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结果等。 记忆技巧:母鸡指路很骄傲 3.记忆的品质有哪些? (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记忆技巧:准备吃米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 (3)学习程度; (4)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 记忆技巧:程序要义 5.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一)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四)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五)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六)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记忆技巧:副经理主管多组 6.如何有效组织复习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2)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记忆技巧:室内约会方法多样 7.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二)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 (三)想象力训练 (四)引导学生积极幻想 记忆技巧:换表之恋 8.简述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 (2)思维的深刻性; (3)思维的敏捷性; (4)思维的灵活性; (5)思维的独立性; (6)思维的批判性。 记忆技巧:光身肚皮灵敏 9.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①强烈的刺激; ②新异的刺激; ③变化的刺激; ④对比的刺激; ⑤起指示作用的刺激

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实用口诀记忆

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实用口诀记忆 在学习每一门科目,进行备考和准备,可以采用编口诀的方式进行背诵和记忆一些单选题的记忆,那么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些单选的 口诀编制: 夸美纽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教育学之父,写了一本书《大教学论》,这本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同时, 关于他的考点还有以下几点: 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教学制度:系统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 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 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看到这些内容,我想如果想一字一句的背下来的话,内心多少有些崩溃了吧。那么一个小小的口诀可以将这许多的内容,化简利于 理解和记忆,“夸的独立与大范,班级百科循自然”,这短短的14个字,就把这么多的内容消化记忆了。 夸——夸美纽斯; 独立——《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大——《大教学论》; 泛——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 班级——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 百科——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循自然——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涉及几个人物,培根、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 培根——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提出来。 夸美纽斯——写了《大教学论》标准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赫尔巴特——写了《普通心理学》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提出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 “课堂中心”。 杜威: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提出者,。 所以我们在记忆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我们也可以记忆这样的口诀:“培根首提出,缪斯来实现。巴特去规范,杜威去实用。” 编制口诀记忆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那么大家就开始动手去试一下,帮助自己去记忆。在结束之际,再送给大家一个口诀来记忆 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人物: 姆有三分掌握;——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提 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纳来结构发现;——布鲁姆《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 瓦根找范例;瓦根舍因创立范例式教学理论。 高度赞发展;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 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 习过程。 全面和谐好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 系统的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

三人行 普通心理学 重难点分析

普通心理学 作者:三人行考研辅导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认知过程;情绪情感与意志;能力和人格;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在实验心理学P23页,将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个案观察法和调查研究法;并涉及到一项观察方法:无干扰观察法。) 观察法的特点:直接性和描述性;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法分为: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3测验法:采用经过标准化的测验(量表)的形式来测量心理品质。 使用心理测验要注意信度和效度两个基本要求 4调查法:用提问的方式(问卷提问/访问提问),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一般分为问卷条查和访问调查。 5个案法:通过对某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这种方法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而来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个体,缺乏代表性。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 铁钦纳,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并强调内省方法。 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3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实验法。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温勒。主张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完型。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霍妮也和精神分析有关)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重视人格,强调人的本质是好的,强调自我实现。 7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奈塞尔,重视对认知过程的研究,把人看成是认知加工的系统。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脑内处理信息的单位却是神经回路)他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神经元的组成: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胶质细胞的作用带着看一下) 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注意比较: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的电位变化:神经元内部电流是由外“正”内“负”转变到外“负”内“正”。而脑内神经元信号的传递方式主要是: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 2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结出的部位。 作用:使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与它临近的另一个神经元。 结构: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脊髓:中央是灰质,外面是白质; 其作用: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 延脑-------生命中枢,与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密切关系,支配呼吸,排泄,吞咽等。 桥脑-------与调节睡眠有关。

中学生《普通心理学》想象的品质

《普通心理学》:想象的品质 一、想象的主动性 想象的主动性是指想象的目的性、意识性的程度而言。它使人的想象有方向、有中心。在前面的想象的分类中我们已经知道,根据新形象的形成有无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主动性主要体现在有意想象之中。无意想象占优势的人,他们能按照预定目的和计划来展开自己的想象,而是无目的、无意识地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任其驰骋,莫知所之,莫知所止;有意想象占优势的人,他们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唤起自己的想象沿着一定的方向前进,能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一般说来,想象的主动性强的人,他们都善于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会在创造性活动中有所成就。 二、想象的丰富性 想象的丰富性是指想象内容的丰富程度而言。它一方面取决于头脑中已有表象的多样性,因为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旧的表象越多样,越具体,越容易产生联想,想象的形象也就越丰富;另一方面取决于对当前的事物的理解程度。例如,有绘画知识的人与不懂绘画的人,想象的丰富性是不同的。绘画的知识越多,对画的理解越深刻,想象的形象就越丰富。人的想象的丰富性存在着差异,有的人想象丰富多彩,内容充实,有的人想象贫乏单调,内容不充实。一般来说,作家、艺术家、创造发明家等都有很丰富的想象。 三、想象的生动性 想象的生动性是指想象表现的活泼、鲜明的程度而言。想象的生动性是以表象的生动性为转移的。一般说来,表象越富有直观性,则由之而形成的想象也就越富有生动性。如果一个人的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味觉表象、嗅觉表象、触觉表象等,就像直接看到、听到、尝到、嗅到、触到时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则由这些表象所构成的想象自然也就生动、鲜明。他们头脑中的形象如同是他们所见所闻,有如身临其境之感。而想象死板呆滞、色彩暗淡的入,他们在头脑中构成某一形象时,既不能“看到”“听到”什么,也不“尝到”“嗅到”“触到”什么。 四、想象的现实性 想象的现实性是指想象与现实相符合的程度而言。任何想象总是超越现实,但又不能绝对摆脱现实。想象的现实性使人的想象可望可及,超前而又科学、可靠。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积极的幻想理想)都是如此。消极的幻想(空想)与现实完全脱节,可望而不可及。一个富于积极幻想的人,他的想象虽然走在现实的前面,但却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经过一定努力可以实现的。这样的幻想对人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常常是人们事业的巨大推动力。 而一个空想的人则不然,他的想象远远跑在现实的前面,并且不符合现实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这样的幻想只能给事业带来巨大的危害,把人引向歧途,使人碌碌无为度过一生。 五、想象的新颖性 想象的新颖性是指想象所构成的形象的新异程度而言。想象的新颖性是通过表象的改造而实现的。想象所构成的形象越是出乎意外,越是异乎寻常,则它越富于新颖性。有的人想象新颖、独特,能够把已有表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地进行创造。有的人的想象则缺乏新颖性,他只能把已有的表象简单地、机械地拼接起来,这种人很难进行创造活动。一般来说,从事创造活动的人,其想象都需要有高度的新颖性。

18武大心理学初试经验贴

18武大心理学初试经验贴 考研结果出来了,我被武大哲院应用心理学预录取。一路走来有些艰辛,好在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在高兴的同时,内心充满了感恩,所以想把这份温情传递下去。 1、自我介绍 首先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一名二跨生,本科就读于武汉某211院校自动化专业,跨考武大心理学,考研初试成绩:政治65、英语一80、专业课220,总分365。 2、心理准备 选择考研是一个可能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决定,在做人生里重大的决定时,我希望你能慎重考虑,理智行事。首先你要非常了解自己,这是做一切决定时最重要的大前提,如果你不了解自己,那么你做的选择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因而很可能是不适合自己的;其次你要广泛收集做决定所需要的真实而尽可能全面的信息(考研VS工作。强调真实主要是让你多找人了解同一件事,这样可以排除个别人的主观臆断造成的偏差,这在心理学里叫做排除被试之间差异造成的影响;强调全面主要是因为做决策时如果信息不足,很容易导致灾难性的结果。比如你买股票,如果你什么信息都没有,那你极有可能是要赔钱的,相反,如果你什么信息都知道了,就像上帝一样,那你应该比巴菲特牛逼一万倍。做到全面这点不容易,需要借助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辨证思维,比如正反,优缺等等,作为成年人,思考要有条理性和逻辑性);最后你要根据你收集到的信息结合实际冷静客观地分

析(结合实际包括分析你的各种条件是否支持你读研,包括家庭条件,自身的性格、身体条件等等;冷静客观指的是不要感情用事,不要为了面子考研,不要为了逃避而考研,一定要理性分析,理性!),然后得出结论。 建议是:多找比你层次高的人聊天,从他们那里获取信息、咨询他们的看法和意见——比如自己的老师、参加工作的学长学姐(本科&研究生)、研究生在读的学长学姐,以及学校里做心理咨询的老师等等。 你可能觉得上面的话有些啰嗦(其实我还仅仅只是点到即止,真要展开可能就要写大几千字了),你可能会说我已经想好了,下定决心要考研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怕就怕不是这样。比如,要是你当时做决定时只是感情用事,那当你后续在冰冷的现实面前被迫理性思考时,你可能会对自己的决定产生怀疑,进而产生动摇,一旦动摇,完了,百分之九十考不上了。不管你考研的理由是什么,你最好打心底里认同它,不然它总有一天会对你产生阻碍。一旦你打心底里认同考研这件事,你会非常坚定,而坚定,是我们考研最最需要的,坚定意味着你能心无旁骛、潜心学习;意味着你会全力以赴;意味着你能排除万难坚持到底;意味着你能成功! 至少于我而言,我打心底里认定的事,最后基本都做成了,而且做的时候乐在其中,这些事也成了我一生的财富。 3、备考经验 3.1专业课

普通心理学第2课

普通心理学第2课感知觉&记忆 第2页:1.冷色产生深远感,有 向后方退的感觉,指的是()。A.感 觉的适应B.感觉的相互作用C.错觉 D.联觉 2.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教学地图 时,铁路用白色,公路用红色,河流 用蓝色,学生便可清晰地将它们区别 开来。该教学所体现的心理效应是感 觉()。A.后像B.对比C.适应D.相互 作用 【解析】1.联觉指的是一个刺激 产生两种以上的感觉。如果单选题最 优选项选D项,如果是多选题选择B、D两项。【选D】 第4-5页:感觉从四方面进行讲解,知觉同样从四个方面进行讲解: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种类、知觉的基本特征(考试考得最多,客观题形式备考)、观察(知觉的高级形式)。 【解析】看到一堆水果,立马认出苹果,利用了知觉,强调的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要跟感觉相区分。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通常涉及到单一的感觉器官,比如对于苹果只看见是红色的,只尝到是甜的,是感觉,如果是“命名为”“认出”则是利用了知觉。再比如看到一个旗子能认出是五星红旗是知觉,因为要从颜色等各个特征来判断,再比如看到一朵花立马知道是玫瑰花,也是知觉。再比如看到一个旗子能认出是五星红旗是知觉,因为要从颜色等各个特征来判断,再比如看到一朵花立马知道是玫瑰花,也是知觉。考查通常为“下列属于知觉的是?”,考查单选题。 1.知觉的种类单选题备考,以客观题的形式,例子的形式考查。知觉有三种(多选题),分别为空间、时间、运动。(1)空间知觉:有个多选题,即空间知觉包含几个方面,简称为“形大方深”。 ①“形”指的是形状,小朋友最先认识的形状是圆形,对于小朋友来说,圆形没有棱角最安全。形状知觉就是对于形状的认识。②大小知觉:比如他们知道大人吃大的,小朋友吃小的。③方位知觉:比如上下、前后、左右。小朋友最先分清左右,一般是7岁以后。④深度知觉(重点掌握,考试考查过):有个实验证明了深度知觉的存在,即“视崖实验”,山东省考查过,要知道“视崖实验”证明了深度知觉的存在。拿小朋友做实验,中间有玻璃挡板,妈妈在对面招呼他,随着小朋友年龄的增大,越来越不敢爬过去,当小朋友9个月之后有了深度知觉就不敢爬了,证明了深度知觉的存在。 【注意】空间知觉的就是对空间位置的认识,有四个方面,包含两个考点:(1)空间知觉包含哪四个方面?(2)视崖实验证明了深度知觉的存在。 2.时间知觉:对时间的认识。比如到年底了,过的时间过得快,一眨眼就到了年底。再比如上课的时候或者看新闻的时候觉得度日如年,30分钟感觉好几个小时,而追剧的时候时间特别快。“荒淫岁月短,寂寞嫌夜长”,“岁月如梭”“时光飞逝”。 3.运动知觉:(1)真动知觉:事物真的在动,比如风刮着树叶动,电风扇转的时候真的在转。(2)似动知觉(考查较多):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动,我们觉得在动,另一种是连续播放,我们觉得动了。】 ①动景运动:联动,比如拍照连拍,然后把照片放在电脑上播放的时候会觉得是连续运动的。再比如看小人书,快速翻动的【注意】区分诱导运动和运动后效:1.诱导运动:两个物体是同时出现的,两个物体一动一静。 2.运动后效:两个物体是相继出现的,方向必须是相反的。时候,会觉得小人在动。电影、电视也是动景运动,快速的呈现觉得它是联动的。最早拍摄电影的方式就是用胶片快速呈现。【注意】动景运动的例子:拍照(连拍播放)、电影、电视、小人书、连环画、霓虹灯。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试题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试题 一、单选题: 1.(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A觉知 B感觉 C知觉 D认知 2.看到一张桌子,听到一首乐曲,闻到一种菜肴的芳香,微风拂面感到丝丝凉意等,这些都是( B)现象。 A认知 B知觉 C感觉 D觉知 3、()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A动物心理 B个体心 理 C团体心理 D社会心理 4、()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区别开来。 A认知过程 B情绪 C意志 D心理特性 5、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6、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7、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8、在现代心理学流派中,主张采用内省方法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的是( ).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9、在心理学研究中,能够有效揭示事件因果关系,并对结果进行重复验证的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10、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月时间里接受两次测验,所得成绩相差很大,那么我们说这两次测验的 ( )不好. A(效度 B(施测时间 C(信度 D(常模 11、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作为一种研究取向,仍活跃在心理学的某些应用研究领域中,下面哪一项不是行为主义研究在实践中 的运用?( ).

普通心理学第3课

普通心理学第3课《思维&想象》 第2页:1.李小明同学今天参加物理考试时,对于一些简单而熟悉的力学公式,却怎么也想不起。其中涉及的遗忘理论主要是()。A.衰退理论B.干扰理论C.动机性遗忘理论D.提取失败理论 2.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致使学过的一些内容怎么也想不起来。这种遗忘现象最合适的解释是()。 A.衰退说 B.干扰说 C.压抑说 D.提取失败 3.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防止遗忘应该()。A.分散复习B.集中复习C.及时复习D.过度复习 【解析】1.D项指话到嘴边想不起来,提笔忘字,缺乏线索。【选D】2.题干中,“情绪过分紧张”关键词,所以选压抑说(动机说),弗洛伊德。【选C】3.【选C】 第3页:【解析】三、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良好记忆的特点,怎么样防止遗忘。1.良好记忆的特点(1)敏捷性:强调速度的快慢,过目成诵。过目不忘更强调敏捷性。(2)持久性:强调时间上的持久,如记忆的快,记忆的久这样就是记忆的品质很高,持久性好,终身不忘。(3)准确性:强调记忆的正不正确准,如“倒背如流”。(4)准备性:应用的时候运用准备性,是敏捷性、持久性和准确性的综合体现,如“出口成章”,有些人记忆的很好,但是考试的时候就会把知识忘记,考完才会想起来,这就是准备性的欠缺,准备性不足。【注意】客观题出现,常用成语对应记忆的特点。过目不忘:过目,更强调敏捷,不忘强调持久。准确性:倒背如流。准备性:是综合体现。准备性:出口成章,体现了准备性。 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简答题备考。1.与现实相关,应该有目的的去记忆。(目的)2.在记忆的时候要多

去理解,运用意义记忆。(意义)3.在记忆的时候,要进行深度的加工,即精加工。(精加工) 4.组块: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把信息分为一组一组会记忆的比较快,运用记忆编码和组块记忆。5.口诀:目的、意义、精加工、组块、编码、重复习。 【解析】防止知识遗忘:简答题备考。1.回顾上节课: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认为遗忘是先快后慢的,不均匀的,复习应该及时复习。(1)时间:①及时复习、经常复习②合理分配时间。(2)方法: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如临考前一周进行突击复习,是集中复习。如果四五月份考试,每天学一点,临近 考前一个月集中学习,这样效果是很好的。②复习方 法多样化。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 2.防止遗忘的方法简答题,想要不忘,就要从时间上,合理分配时间,及时的经常的复习。从方法上,注意多样,多种方法,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口诀:法官及时反配散中。 【解析】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1.良好记忆的特点:(1)敏捷性。关键词速度快。(2)持久性:时间长(3)准确性:正确。(4)准备性:提取和应用。 2.简答题:(1)提高记忆能力方法:口诀:目的、意义、精加工、组块、编码、重复习。(2)防止遗忘方法。口诀:法官及时反配散中。 【解析】记忆:1.记忆概述:(1)记忆概述。(2)记忆分类(重点)。①根据内容来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动作记忆。②按照时间来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记忆过程:(1)识记。(2)保持:遗忘(3)回忆与再认。 3.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1)良好记忆的特点:单选。(2)简答题:提高记忆能力方法:防止遗忘方法。 第9-11页:【解析】思维这一节从思维的概述、过程、基本形式进行讲解,考试中考查最多的是思维的概述,重点复习。 1.思维的概念,考试中没有考过,但是需要我们了解。 2.间接、概括构成了思维的特征(多选题)。 思维的特征:客观题、例子的形式考查。1.间接性:通过中介,进行一种推断。关键词“由…推出…”“推断”,如地震,地震的工作者,根据自然界的异常行为,推断哪里会地震。在如考古学家,通过文物的纹理推断文物是哪个朝代的。医生通过给病人把脉,推测病人的病情。 2.概括性:(1)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对本质特征加以概括。可以概括出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如人的共同属性是会吃饭的、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思考的、有语言的、会用工具的高级动物;强调概括实物的本质。(2)通过以往的经验积累,得出结论、规律。关键词“得出结论或规律”如农民伯伯总结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规律。这就是思维的概括性。【注意】思维本身是抽象的,关键词对应。1.间接性的关键词是“推断” 通过中介进行的。2.概括性:(1)概括事物的本质。 (2)得出结论,找出规律。题目:早晨起来推开门,发现 地是湿的,推断昨天下雨了——间接性。 【解析】思维的品质:考查不多,例子或者成语进行 考查。1.(单选)中心品质是思维的逻辑性。如老师评价 一个老师讲课好不好,会说他讲课的逻辑是否是清晰的。2. 灵活性:反映是否灵活,关键词概括“随机应变”,能否进 行变通; 3.深刻性:对问题的分析能够一针见血,强调有 深度。如跟人聊天时,有的人聊天比较浮现,但有些人聊天 很深刻。4.敏捷性:强调快,关键词当机立断。5.广阔性: 思路广泛,面面俱到。 6.批判性: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 判断是好是坏。小学生的批判性比较薄弱,会把老师当成女 神,但是初高中的学生有批判性,能够判断老教的好坏。强 调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判断好坏。7.独立性:我们能 够独立思考,不过分依赖别人。 【注意】考点:(1)选择题:中心品质是逻辑性。(2)随机应变强调灵活性,当机立断强调的是敏捷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代表作业中出现过的题 数字为红色的代表多次出现的题 简答题(请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思维是人的重要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其特征是: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2.简述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广度又称注意范围,是指个体在一瞬间内能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数量。 二、注意稳定性是指人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即通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四、注意转移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一种活动转移另一种活动上去的 过程。 3.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知觉以感觉信息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感觉和知觉反映的内容不同; (2)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性质不同; (3)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不同。 二、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 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人对某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越丰富、越精确,由此形成的知觉就越完

整、越正确,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个体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基本的生理需要位于下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 (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种需要是以一种渐进的层次表达出来,即必须先满足某些需要,才能满足另外一些需要,也就是个体总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然后才关注较高层次的需要。 5.简述知情意三者的关系。 答: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一)意志过程与认识过程具有密切关系。 首先,意志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 其次,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影响。 (二)意志过程与情绪和情感也存在着密切关系。 首先,情绪和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人的理智。 6.简述思维过程。 答:思维过程是人脑中心智的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操作,包括: (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归类 (三)抽象与概括 (四)体系化与具体化 7.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答:智力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与发展的。其影响因素有:(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①家庭与智力发展; ②文化与智力发展; ③教育与智力发展; ④实践活动与智力发展。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代表作业中出现过的题 数字为红色的代表多次出现的题 简答题(请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思维是人的重要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其特征是:(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2.简述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广度又称注意范围,是指个体在一瞬间内能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数量。 二、注意稳定性是指人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即通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四、注意转移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一种活动转移另一种活动上去的 过程。 3.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知觉以感觉信息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感觉和知觉反映的内容不同; (2)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性质不同; (3)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不同。 二、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 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人对某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越丰富、越精确,由此形成的知觉就越完

整、越正确,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个体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基本的生理需要位于下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 (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种需要是以一种渐进的层次表达出来,即必须先满足某些需要,才能满足另外一些需要, 也就是个体总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然后才关注较高层次的需要。 5.简述知情意三者的关系。 答: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一)意志过程与认识过程具有密切关系。 首先,意志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 其次,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影响。 (二)意志过程与情绪和情感也存在着密切关系。 首先,情绪和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人的理智。 6.简述思维过程。 答:思维过程是人脑中心智的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操作,包括: (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归类 (三)抽象与概括 (四)体系化与具体化 7.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答:智力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与发展的。其影响因素有: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①家庭与智力发展; ②文化与智力发展;

普通心理学题库-普心第十章题库

第十章题库 一单项选择 1.个体有意识地收集有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的记忆属于(外显记忆) 2.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动作记忆) 3.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限是(1分钟) 4.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 5.下列属于短时记忆的是(工作记忆) 6.早晨起床后背诵外语单词效果好,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前摄抑制) 7.记忆过程包括下列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8.(语义记忆)是人类特有的记忆方式 9.没有意识参与的记忆属于(内隐记忆) 10.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学习较长的系列材料时,开端和末尾部 分一般遗忘的较少,而中间遗忘的较多 11.当过去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我们能够识别出来的心 理现象是(再认) 12.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应进行(及时复习) 13.过去经验过的事物或对象虽然不在眼前,但能够在头脑中被反映叫(回忆) 14.感觉记忆的存储时间大约为(0.25-2秒) 15.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了无意识影响的记忆叫(内隐记忆) 16.形成和提取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认知过程,一般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记忆是(内 隐记忆) 17.在意思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影响即(外显记忆) 18.能随意的提取记忆信息,能对信息进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的记忆是(外显记 忆) 19.经过练习形成运动机能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 20.(定位说)理论认为,脑的机能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是 由脑的特定部位产生的 21.(反响回路说)能够较好的解释短时记忆的生理机制 22.各种感觉的后象就是(感觉记忆)的不同表现 23.具有加工信息与存储信息的双重功能的记忆叫(工作记忆) 24.(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失的 结果 25.(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26.潜移默化涉及的是(内隐记忆) 27.头脑中呈现当年老师做实验来说明油比水轻时的样子是(情景记忆) 28.进入到瞬时记忆阶段的信息,如果受到(注意)就会转入到短时记忆阶段, 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29.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在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 于(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30.斯滕伯格对短时记忆的研究发现,对短时记忆项目的提取采用的是(系列全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8章 语 言)【圣才出品】

第8章语言 1.试述语言的含义及其特征。 答:(1)语言的含义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语言的基本结构是词。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结合在一起,构成短语和句子。一般所讲的语言,指的是用于交际的所有语言,它包括各种具体语言及这些语言的变体。 (2)语言的特征 ①创造性 语言的创造性表现在,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这些语句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过或听到过的。 ②结构性 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离散、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存在的。 ③意义性 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交流。 ④指代性 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者抽象的概念。正是由于语言具有一定的指代性,人们才能理解抽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⑤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行为既是一种社会行为又是一种个体行为。语言活动是一种个体使用符号与他人进

行交际的活动,具有社会性。但同时,语言行为和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具体条件密切相关,具有个体性。 2.什么是语言的表征?语言的加工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1)语言的表征 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存储的。语言的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由于语言具有不同的层次,语言表征也具有不同的层次。表征既可以是词语的表征,也可以是句子的表征、课文的表征。语言以何种方式表征还存在争论,它或许是以表象的方式表征的,或许是以命题的方式表征的,或者两种表征方式都存在。在语言表征的研究中,人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心理词典。 (2)语言加工的类型 ①根据语言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资源参与的程度,语言的加工可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控制的加工两种形式。 自动化加工是无需注意资源的参与,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启动的实验范式是研究语言自动加工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相反,受控制的加工则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资源,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 ②根据语言加工时各种成分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语言的加工又可分为模块化的加工和交互作用式的加工。 模块化的加工认为,语言各成分的加工是单独进行的,各成分间不存在相互作用。交互作用式的加工则认为,语言各成分间的加工不是单独进行的,它们存在着相互作用,如词汇的加工影响句子的加工,句子的加工也会影响词汇的加工。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考点归纳整理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考点归纳整理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认知过程;情绪情感与意志;能力和人格; 信息加工的客观过程(认知) 感觉知觉注意意识记忆思维语言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在实验心理学P23页,将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个案观察法和调查研究法;并涉及到一项观察方法:无干扰观察法。) 观察法的特点:直接性和描述性;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法分为: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3测验法:采用经过标准化的测验(量表)的形式来测量心理品质。 使用心理测验要注意信度和效度两个基本要求 4调查法:用提问的方式(问卷提问/访问提问),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一般分为问卷条查和访问调查。 5个案法:通过对某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这种方法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而来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个体,缺乏代表性。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 铁钦纳,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并强调内省方法。 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3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实验法。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温勒。主张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完型。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霍妮也和精神分析有关)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重视人格,强调人的本质是好的,强调自我实现。 7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奈塞尔,重视对认知过程的研究,把人看成是认知加工的系统。 2.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脑内处理信息的单位却是神经回路)他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神经元的组成: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胶质细胞的作用带着看一下) 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注意比较: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的电位变化:神经元内部电流是由外“正”内“负”转变到外“负”内“正”。而脑内神经元信号的传递方式主要是: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 2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结出的部位。 作用:使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与它临近的另一个神经元。 结构: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脊髓:中央是灰质,外面是白质; 其作用: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