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二苯基羟基乙酸的合成

二苯基羟基乙酸的合成

二苯基羟基乙酸的合成
二苯基羟基乙酸的合成

二苯基羟基乙酸的合成

摘要用二苯乙二酮作为反应物,以氢氧化钾和乙醇为催化剂,制备二苯基羟基乙酸。产物为白色细晶

体,净重1.56g,产率56.9%;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测定产物纯度是100.05%。

关键词二苯基羟基乙酸,多步骤有机反应,混合溶剂重结晶技术,滴定方法

1引言

本实验即应用上回实验的产物二苯乙二酮制备二苯基羟基乙酸。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此实验掌握混合溶剂重结晶技术,并了解多步骤有机反应。

2合成原理

二苯乙二酮为α-二酮,与氢氧化钾溶液回流,重排成α-羟基酸盐即二苯乙醇酸钾盐,称为二苯乙醇酸重排。由于反应中形成稳定的羧酸盐,使此重排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二苯乙醇酸也可直接由安息香与碱性溴酸钠溶液一步反应来制备,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图表 1 制备过程反应式

图表 2 二苯乙醇酸重排机理

3滴定原理

3.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原理

本实验产物二苯基羟基乙酸的滴定以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标准溶液,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通过邻苯二甲酸氢钾进行。

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氢氧化钾作用而得,分子量为204.22g/mol。常用做滴定分析中的基准物质,用作制备标准碱溶液的基准试剂和测定pH值的缓冲剂,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钾钠。通过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式为:

C NaOH(aq)=m邻邻邻邻邻邻邻

204.22×1

V NaOH(aq)

3.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原理

图表 4 酸碱滴定反应式

图表 3 邻苯二甲酸氢钾结构式

产物二苯基羟基乙酸作为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式量比为1:1。事先在二苯基羟基乙酸中滴加两至三滴酚酞试剂作为指示剂,当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恰好显浅粉色且半分钟只内不退色时即为滴定终点。通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二苯基羟基乙酸的质量计算式为:

m邻邻邻邻邻邻邻=C邻邻邻邻邻邻邻邻×V邻邻邻邻邻邻邻邻×228.2注意事项:由于从二苯乙醇酸钾盐制备二苯基羟基乙酸的过程用到了盐酸,遗留在二苯基羟基乙酸中的盐酸很可能会导致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得到的结果偏大,纯度甚至超过百分之百;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洗涤产物时应尽量将产物多清洗几次,测定pH值至洗涤废液pH值接近7为止。

4实验部分

4.1实验条件

实验试剂:二苯乙二酮,乙醇,氢氧化钾,蒸馏水,浓盐酸,刚果红试纸,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邻苯二酸氢钾,酚酞溶液。

实验仪器:圆底烧瓶,茄形瓶,烧杯,磁力搅拌器,油浴装置,球形冷凝管,减压抽气装置,漏斗,花式滤纸,玻璃棒,烘箱,锥形瓶,加料漏斗,布氏漏斗,酸式滴定管。

4.2二苯乙醇酸钾盐的合成

在5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二苯乙二酮2.52 g与15 mL 95%乙醇,加热溶解,滴加氢氧化钾2.7 g 溶于5 mL水的溶液,磁力搅拌反应并回流30 min。然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到小烧杯中,在冰水浴中放置析出二苯乙醇酸钾盐的晶体。抽滤,并用少量冷乙醇洗涤晶体。

4.3二苯基羟基乙酸的合成

将过滤出的钾盐溶于70 mL水中,滴加2 滴浓盐酸,少量未反应的二苯乙二酮成胶体悬浮物,加入活性炭脱色约两平勺,趁热过滤。滤液冷却至室温,用5%的盐酸酸化至刚果红试纸变蓝,保持搅拌保证产物松散,在冰水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抽滤,用冷水洗涤几次以除去晶体中的无机盐和盐酸。产物在8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4.4滴定过程

4.4.10.1 mo l·L -1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准确称取4.0 g 氢氧化钠溶于1 L蒸馏水中,配制0.1 mo l·L -1的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0.4 g至0.6 g 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两份分别于两个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40至50 mL水使之溶解,加入3 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 l·L -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保持半分钟内不退色,即为终点。

4.4.2产品纯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产品0.4 g至0.5 g,用30 mL乙醇/水(1∶1)溶液溶解,加入3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保持半分钟内不退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两次。

5结果与讨论

5.1产物产量分析及讨论

本次实验应用二苯乙二酮制备二苯基羟基乙酸。产物二苯基羟基乙酸外观为白色细晶体,理论熔点150℃,分子量为228.2g/mol。

本次实验使用二苯乙二酮2.52g,约0.012mol。二苯基羟基乙酸的理论产量计算

W

二苯基羟基乙酸(理论)=n

二苯乙二酮

×M

二苯基羟基乙酸

=0.012×228.2g=2.7384g,最终制得二苯基羟基乙

酸实际产量为1.56g,即二苯基羟基乙酸产物产率为W实实实实

W实实实

×100%=1.56

2.74

×100%=56.9%。产

率较低的原因推测如下:(1)反应物二苯乙二酮纯度较低;(2)制备二苯乙醇酸钾盐的加热回流时间不够充足;(3)制备二苯乙醇酸钾盐的结晶过程中冰水浴时间不够长,中间产物析出不够充分。

5.2产物纯度分析及讨论

123

m

初/g

16.4054 15.8592 15.6842

m

末/g

15.9923 15.4280 15.1869

Δm/g0.4131 0.4312 0.4973

表格 1 基准物质邻苯二酸氢钾的称取

123

V 末/ml

18.50 19.12 22.38

V 初/ml

0.40 0.28 0.63

ΔV/ml18.10 18.84 21.75 C NaOH

C NaOH

相对平均偏差0.09%

表格 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

12

m

初/g

13.7196 13.3063

m

末/g

13.3063 12.8709

Δm/g0.4133 0.4354

表格 3 产物二苯基羟基乙酸的称取

12

V 末/ml

16.94 17.29

V 初/ml

0.77 0.24

ΔV/ml16.17 17.05

m

二苯基羟基乙酸

0.4133 0.4358

相对平均偏差0.05%

表格 4 产物二苯基羟基乙酸的滴定

由上表可知,制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是0.1120mol/L,相对极差为0.09%;测得产物二苯基羟基乙酸的平均百分含量为100.05%。产物纯度超过百分之百的可能原因推测如下:在抽滤分离二苯基羟基乙酸的过程中,由于洗涤产物不充分,同时也未进行洗涤液pH值的测定,致使盐酸和无机盐遗留在产物中;同等质量的盐酸和产物,盐酸可消耗更多的氢氧化钠,导致测得的二苯基羟基乙酸含量超过标准值。

参考文献

[1] 李妙葵, 贾瑜, 高翔, 李志铭.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 上海: 复旦大学. 2006.9

[2] 邢其毅, 裴伟伟, 徐瑞秋, 裴坚. 基础有机化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

[3] 吴性良, 孔继烈. 分析化学原理.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7

[4] 赵滨, 马林, 沈建中, 卫景德.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8

Synthesis of Benzilic acid

ABSTRACT In this experiment, 1,2-diphenylethanedione was taken as the reactant, Potassium hydroxide and alcohol was used as the catalytic centre, and Benzilic acid was made. Product Benzilic acid was white fine crystal, net weight was 1.56g, yield was 56.9%. The purity measured by titration using sodium hydroxide was 100.05%.

KEY WORDS Benzilic acid; Multi-steps organic synthesis; The recrystallization of the mixed solvent; Titration

亚氨基二乙酸的生产技术

亚氨基二乙酸的生产技术及其应用 亚氨基二乙酸(IDA)又名氨二乙酸,外观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白色斜方晶体粉末, 无毒,分子式为C 4H 7 NO 4 ,分子量为133.11,比重为1.56,沸点为126-127℃(1.8 千帕),熔点247.5℃(易分解),燃烧值为396.3千卡。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丙酮、苯、四氯化碳和乙醚,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并能和多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 亚氨基二乙酸的生产方法有氢氰酸法、氯乙酸法、氯乙酸-甘氨酸法、氨基乙酸法等。亚氨基二乙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它在农药、染料、化工、水处理、医药、功能高分子、电子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生产技术 1.1 氢氰酸法 美国孟山都公司最早采用氢氰酸法生产亚氨基二乙酸。该法是用氢氰酸与甲醛、六甲基四胺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催化合成亚氨基二乙腈,加入氢氧化钠使之水解成亚氨基二乙酸钠,再用浓硫酸(或浓盐酸)酸化,调节pH值,结晶分离、洗涤、干燥,得到亚氨基二乙酸成品。反应式如下: (CH 2) 6 N 4 +HCN+HCHO→NH(CH 2 CN) 2 +H 2 O NH(CH 2CN) 2 +H 2 O+NaOH-+NH(CH 2 COONa) 2 +NH 3 NH(CH 2COONa) 2 →(H+水解)→NH(CH 2 COOH) 2 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的亚氨基二乙酸是直接利用丙烯腈装置副产的氢氰酸尾气为基本原料,其优点为:①所用氢氰酸来自丙烯腈生产的三废处理装置,具有很好的环保效益;②技术成熟,可以大规模运行,生产效率高;③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缺点为能耗高,生产周期长,安全防护要求高。我国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建立氢氰酸的生产装置,但是所用的氢氰酸并非来自丙烯腈副产,而是由天然氨和氯合成所得,其浓度较低,需要浓缩后才能用来生产亚氨基二乙酸,与孟山都公司相比,生产成本差距很大,缺乏市场竞争力。孟山都公司采用生产丙烯腈副产物-氢氰酸这一资源优势,是我国很多企业的劣势,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仿效。建议国内大型丙烯腈生产企业以及有氢氰酸原料优势的企业可采用氢氰酸直接合成法建设亚氨基二乙酸生产装置,这不仅可以解决

对羟基苯乙酮的合成

科研探索 知识创新 与。对羟基苯乙酮在医药、农药、 染料、液晶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不同生产方法的主要区别在第二步。 方法1:苯酚和乙酐加氯化锌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经柱层析可得到对位异构体40%,邻位异构体38%;此方法得率较高, 但反应时间较长,且生成的邻位取代物较多。 方法2:采用三氯化铝——氯化钠复盐作催化剂 合成了对羟 基苯乙酮,收率58.5%纯度98.68%。 综上,我们采用方法3,即以苯酚和乙酐为原料,先进行酯化反应,再通过三氯化铝催化Fries 重排得到产物对羟基苯乙酮,并对酯化反应是否添加催化剂与第二步重排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探究。此方法催化剂易得,产率较高,纯度经精制后很高,是可行的合成方法。3实验 3.1乙酸苯酯的合成 将一定比例的苯酚和已酐混合后加入到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3滴浓硫酸,加热回流一定时间,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洗涤至PH 值为6~7,分去水层,保留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常压蒸馏,收集190~194℃的馏分,测折光率分析产品。3.2对羟基苯乙酮的合成 在烘干的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和上部带有干燥管的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酸苯酯和溶剂A ,在剧烈 搅拌下分三次加入一定量的无水三氯化铝,加完后开始加热使反应温度保持在t ℃左右反应一定时间,停止加热。搅拌下加入一定量的水分解多余的无水三氯化铝。将反应液进行水蒸气蒸馏至澄清,将其转移到敞开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加入 一定量的一定浓度的稀盐酸,至PH 值为1~2。冰盐浴冷却到-2℃析出白色晶体,过滤得对羟基苯乙酮粗品,干燥称重。将粗品转移至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水浴加热,分去油层后冰盐浴冷却,过滤得白色针状晶体,再次称重,测熔点和红外。 3.3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反应时间对乙酸苯酯收率的影响 采用酐醇摩尔比1.2,改变反应时间,当回流时间为2h 时, 产率为46.04%,2.5h 时,产率为60.95%,3h 时,产率为67.7%。可见,随着反应时间相对减少,收率逐渐降低。其原因可能是反应时间过短,反应不完全,反应时间过长,逆反应进行程度较大。 3.3.2反应温度对对羟基苯乙酮收率的影响 采用乙酸苯酯、氯苯、催化剂无水三氯化铝摩尔比1:1.2:1.1,改变反应温度,结果表示,随温度升高,对羟基苯乙酮的收率先增加后减少,在70℃时收率最高,大致成抛物线型变化。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 随着温度的升高,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活化分子数增多,从而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内反应物 分子的有效碰撞的频率,导致反应速率增大

化学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的合成

乙酸乙酯的合成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通过乙酸乙酯的制备,加深对酯化反应的理解; 2、 了解提高可逆反应转化率的实验方法; 3、 熟练蒸馏、回流、干燥、气相色谱、液态样品折光率测定等技术。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 本实验用乙酸与乙醇在少量浓硫酸催化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243323252H SO CH COOH CH CH OH CH COOC H H O ++ 副反应: 24 32322322H SO CH CH OH CH CH OCH CH H O ???→+ 由于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只有2/3的物料转变为酯。为了提高酯的产率,通常都让某 一原料过量,或采用不断将反应产物酯或水蒸出等措施,使平衡不断向右移动。因为乙醇便宜、易得,本实验中乙醇过量。但在工业生产中一般使乙酸过量,以便使乙醇转化完全,避免由于乙醇和水及乙酸乙酯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物给分离带来困难,而乙酸通过洗涤、分液很容易除去。 由于反应中有水生成,而水和过量的乙醇均可与乙酸乙酯形成共沸物,如表一表示。这些共沸物的沸点都很低,不超过72 ℃,较乙醇的沸点和乙酸的沸点都低,因此很容易被蒸馏出来。蒸出的粗馏液可用洗涤、分液除去溶于其中的乙酸、乙醇等,然后用干燥剂去除共沸物中的水分,再进行精馏便可以得到纯的乙酸乙酯产品。 表一、乙酸乙酯共沸物的组成与沸点 三、 主要物料及产物的物理常数 表二、主要物料及产物的物理常数

四、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100mL三口烧瓶;滴液漏斗;蒸馏弯头;温度计;直形冷凝管;250mL分液漏斗;50mL锥形瓶3个;25mL梨形烧瓶;蒸馏头;阿贝(Abbe)折光仪;气相色谱仪。 试剂冰醋酸;无水乙醇;浓硫酸;Na2CO3饱和溶液;CaCl2饱和溶液;NaCl饱和溶液。 五、实验步骤及现象 表三、实验步骤及现象

药物合成反应复习

第一章 卤化反应 一、烯丙型、苄基型化合物自由基卤化反应 卤化试剂:NBS 、卤素 溶剂:CCl4、氯仿、苯、石油醚或反应底物自身 二、芳香环上的亲电卤化反应 (一)卤素单质为卤化剂的亲电取代反应 (二)氢卤酸及其盐为卤化剂的卤化反应 (三)胺氮卤化剂为卤化剂的卤代反应(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 ,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N-溴代乙酰胺NBA ,N-氯代乙酰胺NCA ) (四)次卤酸及其衍生物的卤化剂的卤化反应 三、芳香烃卤甲基化反应(Blanc 反应 ) 卤甲基化试剂:甲醛-卤化氢、多聚甲醛-卤化氢、卤甲醚等。 质子酸:硫酸、磷酸、乙酸和Lewis acid 等均可催化反应。 四、不饱和烃与卤素的亲电加成反应 机理: 1桥金属离子历程 2碳正离子历程 OEt O NBS O Br Br CH 3Br hv / Br 2160 ~ 180o C Br Br 85%+Cl 23Cl +HCl MeO CONMe 2MeO CONMe 2Cl TBHP / HCl +MeO CONMe 2 50%35 : 65S H 3C S H 3C X X = Cl 94% Br 83%NXS / solvent 4H 3 CO H 3CO H 3CO Cl Cl t-BuOCl / (C 2H 5)3N-3HF 0o C / CH 2Cl 265%4% ++HCHO +HCl ZnCl 2 Cl

五.不饱和烃与卤化氢、氢卤酸的亲电加成 六、羰基化合物α-位卤化反应 卤化剂:X2、N-卤代酰胺、 次卤酸酯、硫酰卤 溶剂:CCl4, CHCl3, Et2O, AcOH 七、羟基的置换卤化反应 卤化剂:卤化氢、氢卤酸、卤化磷、含硫卤化物 (基本规律:1苄醇=烯丙醇>叔醇>仲醇>伯醇2HI>HBr>HCL>HF) 二章 硝化反应 直接硝化(电子云密度高的芳烃) HO Br HO 2+2Me H H Et Me H H Et Me H H Et Cl Cl Cl OAc Me H H Et AcO Cl + 52% 13% 33%LiCl 69% 8% 21%LiCl CH 3CH=CH 2CH 3CHBrCH 3CH 3CH 2CH 2Br 无过氧化物过氧化物Markovnikov 加成反Markovnikov 加成 O MeOOC HO Br 2O MeOOC HO Br ROH +HX RX +H 2O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制备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制备 制药081(10084349)刘朝阳 1前言 1.1目的 D-对羟基苯甘氨酸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本文总结了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性质、用途、主要生产路线和生产开发情况。 1.2产品介绍 D-对羟基苯甘氨酸(简称:D-p-HPG)是一种重要的医药精细化学品,主要用于合成β-2-内酰胺类半合成抗菌素,如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克罗、头孢立新、头孢拉定等抗菌药物。这些药物用途广泛,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弓形体、螺旋体等均有杀灭作用;同时它也用于多种多肽类激素及农药的合成、人工甜味剂的重要中间体。 【结构式】 D-对羟基苯甘氨酸(D-p-hydroxylphenylglycine,D-p-HPG),化学名D-α- 氨基对羟基苯乙酸,分子式(OH)C 6H 4 NH 2 CH 2 COOH,分子量167.2。 【性状】 白色片状结晶,熔点204℃(分解),微溶于乙醇和水,易溶于酸或碱溶液生成盐。 1.3研究意义 D-对羟基苯甘氨酸是一种重要是合成广谱抗生素羟氨卞青霉素和羟基头孢菌素的重要原料,用途广泛。中国是抗生素类药物的生产和需求大国,而且中国制药行业已把半合成青霉素和半合成头孢菌素作为发展重点,因此对D-HPG新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合成方法综述 合成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生物酶催化选择性合成D-HPG,该法选择性高,污染小,但因生物菌培养问题,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有一定技术难度;另一类是采用化学方法合成得到外消旋体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PG),再经拆分得到具有光学活性的D-HPG。 2.1D,L-HPG的合成 化学合成是工业上生产D-HPG普遍采用的,但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生物酶技术在手性氨基酸药物中的研究的不断进展,利用生物催化合成 D-HPG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2.1.1生物催化合成法 与化学合成方法相比, 生物催化法具有环境污染小、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和转化率高等优点,但生物菌种的筛选较为困难,投资大,生物酶容易失活,无法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因此生物催化合成法仍以实验室研究较多。对于生物催化合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D,L-对羟基苯海因(D,L-HPH)为原料经酶催化合 成D-HPG上。 第一步使用D-海因酶作用在底物D,L-HPH上,使其进行不对称开环生成N-氨基甲酰-D-对羟基苯甘氨酸,第二步再将N-氨基甲酰 -D -对羟基苯甘氨酸用化学方法水解脱去氨甲酰基得D-HPG。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D-海因酶能选择性水解D-HPH,而L-HPH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自发消旋为D,L-HPH,底物的利用率达到100%,但反应第二步采用化学方法水解,污染问题仍较为严重。 2.1.2化学合成法 化学合成因其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目前国内外所有文献一致倾向于先合成出外消旋化的D,L-HPG,然后再进行拆分获得D-HPG的两步法。有些方法还包括将不需要的L-HPG进行消旋化。 D,L-HPG的化学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2.1对甲氧基苯甲醛法 该法是早期用于工业生产D,L-HPG的合成方法。对甲氧基苯甲醛与氰化钠在水溶液或醇溶液中,经环合、加压碱水解和脱甲基,得到D,L-HPG。

培训4--乙酸正丁酯的合成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一. 实验内容: 1.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 2.称重并计算产率。 3.完成实验报告和思考题。 二.基本原理: 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 H+ CH3COOH+CH3CH2CH2CH2OH CH3COOCH2CH2CH2CH3+H2O 为了促使可逆的酯化反应向右进行,可让某一原料过量或连续地移去产物(酯和水)中的一种或全部的方式来达到。 本实验用浓硫酸作催化剂,等量的乙酸与正丁醇反应,采用分水器分水提高乙酸正丁酯的产率。 乙酸正丁酯、正丁醇和水的共沸物组成 组成(质量%) 共沸物沸点/℃ 正丁醇乙酸正丁丁酯水正丁醇-水93.0 55.5 44.5 乙酸正丁酯-水90.7 72.9 27.1 正丁醇-乙酸正丁酯117.6 67.2 32.8 正丁醇-乙酸正丁酯-水90.7 8.0 63.0 29.0 三. 主要仪器、试剂及材料: 1. 主要仪器 圆底烧瓶(50mL)、分水器、球形冷凝管、量筒、分液漏斗、温度计(200℃)、锥形瓶、三角漏斗、直形冷凝管、蒸馏头、尾接管、梨形瓶或圆底烧瓶烧杯(25mL)、台秤、电热套、脱脂棉、阿贝折光仪 2. 试剂及材料 正丁醇11.5mL、冰醋酸7.2mL、浓硫酸0.5mL、10%碳酸钠、无水硫酸镁

四. 实验装置: 五. 实验步骤: 在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1.5mL(0.125mol)正丁醇和7.2mL(0.125mol)冰醋酸,摇匀。再小心地进入3~4滴浓硫酸,并加入2~3粒沸石。按装分水器和球形冷凝管,并在分水器中预先加水至略低于支管口,接通冷却水,用电热套加热回流,把反应一段时间生成的水逐渐分去,保持分水器中水在原来高度,约30~40分钟后不再有水生成,表示反应完毕,停止加热,记录出水量。 冷却后卸下回流冷凝管,在分水器中加水将有机层排入反应瓶中。将反应瓶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用10mL水洗涤,分出下层水层,上层有机层用10mL10%碳酸钠溶液洗涤,试验是否仍呈酸性(若仍呈酸性,继续用碳酸钠溶液洗涤直至呈微碱性),分去水层,将酯层用10mL水洗涤至中性。 有机层转入锥形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0~30min。 搭好蒸馏装置(使用的玻璃仪器应干燥),小心地将酯液通过漏斗过滤到30mL梨形烧瓶内,加入2~3粒沸石。加热蒸馏,收集124~125℃之间的馏分。 产品称重,计算产率。 用阿贝折光仪测其折光率。

亚氨基二乙腈对合成双甘膦的影响研究

亚氨基二乙腈对合成双甘膦的影响研究 亚氨基二乙酸法(IDA 法)是目前国内草甘膦合成工艺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被开发,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该工艺根据原料不同又可分为亚氨基二乙腈法(IDAN法)和二乙醇胺法(DEA 法)。然而在国家商务部于2004 年11 月终裁决定对原产于日本、美国、伊朗、马来西亚、我国台湾地区和墨西哥的进口二乙醇胺征收反倾销税致使二乙醇胺的价格飞涨以后,现阶段的DEA法和IDAN法相比,已无优势可言。国内的研究机构已经对IDAN 法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实践证明,采用IDAN法合成双甘膦,中间体亚氨基二乙酸的收率高低严重制约着双甘膦的收率,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了亚氨基二乙腈的碱解工艺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双甘膦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优质的原料不可缺少,实验考察了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亚氨基二乙腈合成的双甘膦在含量、收率及外观上的差异,为原料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试剂 亚氨基二乙腈(95 %,工业级),甲醛(37 %,工业级),

亚磷酸(98 %固体),盐酸(31 %,工业级),氢氧化钠(液体,30 %,工业级)。 1.2 合成原理 (1)亚氨基二乙腈的碱解 NH(CH2CN)2+2NaOH+2H2O→NH(CH2COONa)2+2NH3 (2)亚氨基二乙酸钠盐的酸化 NH(CH2COONa)2+2HCL→NH(CH2COOH)2+2NaCl (3)双甘膦的缩合反应 NH(CH2COOH)2+H3PO3+CH2O→ (HO)P(O)CH2N(CH2COOH)2+H2O 1.3 实验步骤 1.3.1 亚氨基二乙腈的碱解 将计量好的液碱和水投入1000 mL三口瓶中,启动搅拌,分批次地投入已称量好的亚氨基二乙腈,控制温度为45± 2 ℃。水解投料约1 h,投料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1 h。 保温结束后加热升温至110 ℃,除氨浓缩至42 %左右,停止脱溶。然后用冷却水降温至70~80 ℃,滴加31 %的盐酸中和,控制滴加后溶液的pH在4.5左右。最后经活性炭脱色,过滤,即得中间体亚氨基二乙酸单钠盐溶液。分析测定该溶液中亚氨基二乙酸单钠盐的含量,并计算亚氨基二乙酸收率。

对羟基苯乙酮的合成-20110617

实验七对羟基苯乙酮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Fries重排重排反应的基本原理。 2、熟悉减压蒸馏和水蒸汽蒸馏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醇与酸作用生成酯的反应称作酯化反应。酚类化合物虽然也能起酯化反应, 但比醇困难。这是因为酚中存在的p-π共轭效应,降低了氧周围的电子云密度, 使其亲核性比醇弱。所以酚不能直接与酸成酯,而要与酸酐或酰氯作用才能成酯。 酚酯化在三氯化铝存在下加热,酰基可重排到羟基的邻位或对位,称Fries重排。 通常在低温下易于生成对位异构体。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实验设备与仪器 电动搅拌器、水蒸气发生器、长颈圆底烧瓶、量筒、梨形分液漏斗、蒸馏瓶、直 型冷凝器、球形冷凝器、空气冷凝器、三角烧瓶、尾接管、三口瓶、烧瓶、温度 计。 2、实验材料与试剂 苯酚、醋酐、四氯化碳、硝基苯、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无水三氯化铝、盐 酸、氢氧化钾、无水硫酸镁、三氯甲烷、无水氯化钙。 四、实验操作步骤 1.乙酰苯酚的制备 取500mL长颈锥形瓶(没有就用500mL三颈瓶替代),加入23.5g苯酚,再加入160ml (10%)NaOH溶液,后加入175g碎冰,最后加入32.5g(30mL)醋酐,猛烈振摇反应容器5min,反应液乳化,生成乙酰苯酚,将混合液倾入500 mL分液漏斗中,加入10 mL CCl 4振摇,静置,分层。水层再用10ml CCl 萃取、合并。酯层用5%~10% NaHCO3 40 mL 4

溶液洗涤至pH7到8,酯层(即CCl 4层)置于250mL三角锥瓶中。用适量无水CaCl 2 约 6克干燥,不时地振摇约1h,然后滤至100 mL蒸馏烧瓶中,旋蒸除去CCl 4 ,然后减压蒸馏收集常压下192~197℃的馏分,称重,计算收率。(油浴开始加热,阶段梯度加热(10+10+5+5+5…℃,当油浴锅指示温度为115℃,温度计指示温度为74℃时开始有馏出液溜出;馏出液呈无色透明。) 2.对羟基苯乙酮的制备(Fries重排反应) 在烘干的装有转子、温度计1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乙酸苯酚10g,硝基苯 25mL,剧烈搅拌下分数次缓慢加入无水三氯化铝16g,加完后开始油浴加热回流 升温至60℃反应2h,停止加热,慢慢倾入到150g冰水中,并迅速搅拌。滴加 6mol/L的盐酸(36%的浓盐酸:水=1:1)酸化至pH1~2,用500mL分液漏斗分出 硝基苯层,用5%~10%KOH溶液中和至微酸性或中性,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 至硝基苯蒸净为止(约1h),水层用CHCl 3 提取三次(20mL、15mL、10mL),合并 CHCl 3 提取液置于100mL干燥的三角烧瓶中,加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干燥,摇匀后 放置约20min,滤除硫酸钠,蒸馏除净CHCl 3 后得粗品。(棕黄色) 3.精制 将对羟基苯乙酮粗品和20 倍量的蒸馏水加入反应瓶中加热至沸腾。分去油 层后添加少量活性炭, 在沸腾状态下脱色 15 m in, 趁热过滤得无色透明液体, 室温下静置, 冷却, 结晶后过滤, 真空干燥得白色针状结晶对羟基苯乙酮。(文 献熔点,对羟基苯乙酮的熔点108~111℃) 五、实验注意事项和该思考的问题 1、(以下为一位同学针对其中一个现象的分析,同学可以思考以下,是否正确) 以硝基苯作溶剂乙酰苯酚在无水三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进行Fries重排,得 到对羟基苯乙酮;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后,使反应液的温度降低,三氯化铝水解生 成氢氧化铝,溶于水相,对羟基苯乙酮形成其铝盐也溶于水相,这时,反应液分 成三层,上层为水层,中间为絮状的氢氧化铝,下层为硝基苯层,反应液呈酸性, pH为3左右,这是由于三氯化铝水解和对羟基苯乙酮酚羟基上的氢离子电离; 用盐酸酸化至pH1~2,这时,对羟基苯乙酮酚羟基上的铝离子离去而得到氢离子, 不溶于水相而溶于硝基苯;用KOH溶液调pH至中性或微酸性,通过水蒸气蒸馏 出去有机溶剂硝基苯,水层用三氯甲烷(对羟基苯乙酮易溶于三氯甲烷)萃取,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班级:工艺一班 实验组号:1-8 同组姓名 实验时间 撰写实验报告时间:2011 年12 月10 日

1 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和掌握化工产品开发的研究思路和实验研究方法。 (2)学会组织全流程实验,并获得高纯度的产品。 (3)学会分析实验流程及实验结果,提出实验改进方案。 二、实验原理 酸与醇反应制备酯,是一类典型的可逆反应: 为提高产品收率,一般采用以下措施: 1、使某一反应物过量; 2、在反应中移走某一产物(蒸出产物或水); 3、使用特殊催化剂 用酸与醇直接制备酯,通常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共沸蒸馏分水法,生成的酯和水以沸臃物的形式蒸出来,冷凝后通过分水器分出水,油层回到反应器中。 第二种是提取酯化法,加入溶剂,使反应物、生成的酯溶于溶剂中,和水层分开。 第三种是直接回流法,一种反应物过量,直接回流。 制备乙酸正丁配用共沸蒸馏分水法较好。为了将反应物中生成的水除去,利用酯、酸和水形成二元或三元恒沸物,采取共沸蒸馏分水法。

使生成的酯和水以共沸物形式逸出,冷凝后通过分水器分出水层,油层则回到反应器中。 三、仪器、试剂与装置 仪器蒸馏装置玻璃磨口仪器、球形冷凝管、分水器、圆底烧瓶(250ml)、温度计(200℃)、锥形瓶(50ml)、烧杯(400ml)、油浴锅、分液漏斗、量筒(10ml、50ml)、电热套、铁架台、铁夹及十字头、铁圈、橡胶水管、天平 试剂正丁醇(23ml,0.25mol)、冰醋酸(16.5ml,0.28mol稍微过量)、KHSO4 1g (催化剂)、NaCl、无水硫酸镁、冰块、沸石、甘油、pH试纸 装置

邻羟基苯乙酮生产工艺

邻羟基苯乙酮项目技术调查报告 有机0911 朱耀 43 第一章产品及原料介绍 1.1 邻羟基苯乙酮 中文名称:2-羟基苯乙酮;1-(2-羟苯基)-乙酮;邻羟基苯乙酮;邻乙酰基苯酚;英文名称:1-(2-hydroxyphenyl)-Ethanone;o-hydroxy-acetophenon;1-(2-hydroxyphenyl)ethanone;;2'-hydroxy-acetophenon CAS: 118-93-4 ,分子式: C8H8O2 ,分子质量:136.15 ,沸点: 213℃,熔点: 4-6℃,性质描述: 浅绿至黄色油状液体。沸点 213℃/95.6kPa(717mmHg),106℃/2.3kPa(17mmHg),相对密度 1.131,折光率 1.5584,闪点98。 用途: 心律平的中间体。 结构式: 1.2苯酚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94.11,密度1.071,熔点(℃)40.3,沸点(℃)182 ,折射率1.5425(41),毒性LD50(mg/kg) 大鼠经口530。 性状:无色或白色晶体,有特殊气味。在空气中因为被氧化而显粉红色 溶解情况: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等。易溶于有机溶

液,常温下微溶于水,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用途:用于制染料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和农药、水杨酸等。作外科消毒,消毒能力大小的标准(石炭酸系数)。 制备或来源:由煤焦油经分馏,由苯磺酸经碱熔。由氯苯经水解,由异丙苯经氧化重排。 其他:加热至65℃以上时能溶于水(在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有毒,具有腐蚀性如不慎滴落到皮肤上应马上用酒精(乙醇)清洗,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粉红色。在民间有土方用石炭酸来治皮肤顽疾,以毒攻毒,如用来治脚底起泡。 1.3乙酐 中文名称:乙酸酐,英文名称:Acetic Anhydride。别名:醋酸酐;醋酐;乙酐;Ac2O 无水醋酸; 分子式:C4H6O3;(CH3CO)2O。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类似乙酸),其蒸气为催泪毒气。分子量:102.09 。蒸汽压:1.33kPa/36℃ 闪点:49℃。熔点:-73.1℃。沸点:138.6℃ 溶解性: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渐溶于水(变成乙酸)。 密度:相对密度(水=1)1.08;相对密度(空气=1)3.52 。 折光率:n20D 1.450 。稳定性:稳定。 1.4氯苯 中文名称:氯苯、一氯代苯。英文名称:chlorobenzene、monochlorobenzene CAS: 108-90-7 。分子式: C6H5Cl 。分子量: 112.56 。熔点(℃): -45.2 沸点(℃): 132.2 。相对密度(水=1): 1.1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9 饱和蒸气压(kPa): 1.33(20℃) 。临界温度(℃): 359.2 。临界压力(MPa): 4.5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84 。闪点(℃): 28。引燃温度(℃): 590 爆炸上限%(V/V): 9.6。爆炸下限%(V/V): 1.3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不愉快的苦杏仁味。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二硫化碳、苯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作为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乙酸乙酯的制备

\\乙酯的制备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及方法,掌握可逆反应提高产率的措施。 2. 掌握分馏的原理及分馏柱的作用。 3. 进一步练习并熟练掌握液体产品的纯化方法。 二、 实验原理 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乙酸或其衍生物与乙醇反应制取,也可由乙酸钠与卤乙烷反应来合成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酸催化下由乙酸和乙醇直接酯化法。常用浓硫酸、氯化氢、对甲苯磺酸或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等作催化剂。若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其用量是醇的0.3%即可。其反应为: CH 3COOH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CH 3CH 223CH 2OCH 2CH 3H 2O +CH 3CH 2OH 24 H 2O +CH 2CH 2主反应:副反应: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提高产率的措施为:一方面加入过量的乙醇,另一方面在反应过 程中不断蒸出生成的产物和水,促进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但是,酯和水或乙醇的共沸物沸点与乙醇接近,为了能蒸出生成的酯和水,又尽量使乙醇少蒸出来,本实验采用了较长的分馏柱进行分馏。

四、 实验装置图 蒸馏装置 五、 实验流程图 4ml 乙醇5ml 浓硫酸2粒沸石 10ml 8ml 73-80 的馏分,℃ 六、 实验步骤 在100ml 三颈瓶中,加入4ml 乙醇,摇动下慢慢加入5ml 浓硫酸,使其混合均匀,并加入几粒沸石。三颈瓶一侧口插入温度计,另一侧口插入滴液漏斗,漏斗末端应浸入液面以下,中间口安一长的刺形分馏柱(整个装置如上图)。 仪器装好后,在滴液漏斗内加入10ml 乙醇和8ml 冰醋酸,混合均匀,先向瓶内滴入约2ml 的混合液,然后,将三颈瓶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到110-120℃左右,这时蒸馏管口应有液体流出,再自滴液漏斗慢慢滴入其余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和馏出速度大致相等,并维持反应温度在110-125℃之间,滴加完毕后,继续加热10分钟,直至温度升高到130℃不再有馏出液为止。 馏出液中含有乙酸乙酯及少量乙醇、乙醚、水和醋酸等,在摇动下,慢慢向粗产品中加

二苯基羟基乙酸的合成

二苯基羟基乙酸的合成 摘要用二苯乙二酮作为反应物,以氢氧化钾和乙醇为催化剂,制备二苯基羟基乙酸。产物为白色细晶 体,净重1.56g,产率56.9%;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测定产物纯度是100.05%。 关键词二苯基羟基乙酸,多步骤有机反应,混合溶剂重结晶技术,滴定方法 1引言 本实验即应用上回实验的产物二苯乙二酮制备二苯基羟基乙酸。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此实验掌握混合溶剂重结晶技术,并了解多步骤有机反应。 2合成原理 二苯乙二酮为α-二酮,与氢氧化钾溶液回流,重排成α-羟基酸盐即二苯乙醇酸钾盐,称为二苯乙醇酸重排。由于反应中形成稳定的羧酸盐,使此重排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二苯乙醇酸也可直接由安息香与碱性溴酸钠溶液一步反应来制备,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图表 1 制备过程反应式 图表 2 二苯乙醇酸重排机理 3滴定原理 3.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原理 本实验产物二苯基羟基乙酸的滴定以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标准溶液,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通过邻苯二甲酸氢钾进行。 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氢氧化钾作用而得,分子量为204.22g/mol。常用做滴定分析中的基准物质,用作制备标准碱溶液的基准试剂和测定pH值的缓冲剂,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钾钠。通过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式为: C NaOH(aq)=m邻邻邻邻邻邻邻 204.22×1 V NaOH(aq) 3.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原理 图表 4 酸碱滴定反应式 图表 3 邻苯二甲酸氢钾结构式

产物二苯基羟基乙酸作为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式量比为1:1。事先在二苯基羟基乙酸中滴加两至三滴酚酞试剂作为指示剂,当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恰好显浅粉色且半分钟只内不退色时即为滴定终点。通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二苯基羟基乙酸的质量计算式为: m邻邻邻邻邻邻邻=C邻邻邻邻邻邻邻邻×V邻邻邻邻邻邻邻邻×228.2注意事项:由于从二苯乙醇酸钾盐制备二苯基羟基乙酸的过程用到了盐酸,遗留在二苯基羟基乙酸中的盐酸很可能会导致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得到的结果偏大,纯度甚至超过百分之百;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洗涤产物时应尽量将产物多清洗几次,测定pH值至洗涤废液pH值接近7为止。 4实验部分 4.1实验条件 实验试剂:二苯乙二酮,乙醇,氢氧化钾,蒸馏水,浓盐酸,刚果红试纸,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邻苯二酸氢钾,酚酞溶液。 实验仪器:圆底烧瓶,茄形瓶,烧杯,磁力搅拌器,油浴装置,球形冷凝管,减压抽气装置,漏斗,花式滤纸,玻璃棒,烘箱,锥形瓶,加料漏斗,布氏漏斗,酸式滴定管。 4.2二苯乙醇酸钾盐的合成 在5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二苯乙二酮2.52 g与15 mL 95%乙醇,加热溶解,滴加氢氧化钾2.7 g 溶于5 mL水的溶液,磁力搅拌反应并回流30 min。然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到小烧杯中,在冰水浴中放置析出二苯乙醇酸钾盐的晶体。抽滤,并用少量冷乙醇洗涤晶体。 4.3二苯基羟基乙酸的合成 将过滤出的钾盐溶于70 mL水中,滴加2 滴浓盐酸,少量未反应的二苯乙二酮成胶体悬浮物,加入活性炭脱色约两平勺,趁热过滤。滤液冷却至室温,用5%的盐酸酸化至刚果红试纸变蓝,保持搅拌保证产物松散,在冰水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抽滤,用冷水洗涤几次以除去晶体中的无机盐和盐酸。产物在8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4.4滴定过程 4.4.10.1 mo l·L -1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准确称取4.0 g 氢氧化钠溶于1 L蒸馏水中,配制0.1 mo l·L -1的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0.4 g至0.6 g 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两份分别于两个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40至50 mL水使之溶解,加入3 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 l·L -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保持半分钟内不退色,即为终点。 4.4.2产品纯度的测定

1-α-羟基苯乙酸拆分工艺研究

16 1-α-羟基苯乙酸也就是扁桃酸,通常情况下被称之为苦杏仁酸,在其分子结构中由于存在一个手性碳又被称之为手性分子。在制药过程中,1-α-羟基苯乙酸有着加强的使用范围,在治疗血管堵塞疾病中通常对其合成的药物进行临床运用,同时在减肥药物以及抗肿瘤药物中也有着相应的运用。另一方面,1-α-羟基苯乙酸具有较强的分解性能,是当前较为常见的有机酸种类拆分剂,致使其拥有较为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主要对一种完善的化学法进行使用对1-α-羟基苯乙酸进行拆分,也就是将使用钙离子沉淀剂转变为使用镁离子、钙离子沉淀剂,科学有效的对非对应异构体盐进行分解。 1?实验仪器与方法1.1?实验仪器 该实验主要使用型号为WZZ-1的自动指示旋光仪、型号为AB104的电子分析天平、熔点仪、恒温水浴锅等仪器;使用的相关试剂为含量≥95%的1-α-羟基苯乙酸,含量≥95%的盐酸伪麻黄碱、无水乙醇、C 4H 10O、 C 6H 6等。 1.2?试验方法 首先,实验拆分原理。该实验的拆分原理主要是依据?p o Ca d d Ca d d ..2?? 这一化学反应式进行的。其次,拆分工艺流程。研究人员在实际研究实验过程中利用相关设备称取3.8g 1-α-羟基苯乙酸,在将其溶解在20mL的无水乙醇中进行搅拌处理,使两者之间充分的进行融合,称取3.4g的盐酸伪麻黄碱将其与20mL的无水乙醇进行充分融合,通过对其进行搅拌处理提高两者之间的融合度,之后在将两种溶解进行融合并放置在温度为40℃的水溶液 中保温1h左右,对乙醇进行回收,获得相应的胶状物质, 再添加相应的沉淀剂,如含有?? 2Ca n n ?与???Э? 2Mg ??比例为2∶1的 50mLNaClO 3溶液中,使其静止4h,进一步获得颜色为灰白色的固体物质,也就是伪麻黄碱1-α-羟基苯乙酸钙盐的沉淀物质,通过过滤以及抽滤等方法对伪麻黄碱1-α-羟基苯乙酸钙盐进行获取。再次,1-α-羟基苯乙酸钙盐水解。研究人员利用相关设备将钙盐放置在100mL的烧瓶中,添加10mL的蒸馏水,对其进行充分的搅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添加高东渡氯化氢,对其pH值进行调整使其为1,对其仍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成为固体物质,将其安放在温室中放置10min左右,进行3次乙醚萃取,融合成乙醚液,无水硫化钠干燥,对乙醚进行回收,获得白色的固 体物质1-α-羟基苯乙酸1.7g左右,mp值为119℃指120℃(文献值通常为119℃),光学纯度为99.2%。最后,1-α-羟基苯乙酸纯化处理。研究人员利用设备将1-α-羟基苯乙酸放置在100mL的圆底烧瓶内,再添加15mL的苯,对其进行回流加热至沸腾状态,当固体全部融化溶液成为透明时停止加热,将其安置在温室环境等待结晶现象的发生。在发生结晶现象以及冷却后进行抽滤处理,再使用相应数量的石油醚对结晶体进行洗涤,提高其干燥速度。最终获得白色、重量为1.5g的结晶体,对其旋光度以及熔点等进行检测。 2?实验结论 该实验项目主要是将盐酸伪麻黄碱与1-α-羟基苯乙酸融合形成盐,再通过使用钙离子与镁离子沉淀剂形成d.d-Ca盐沉淀物质,其中DL-盐酸肉碱主要存在于水中,致使1-α-羟基苯乙酸与d-α-羟基苯乙酸进行充分分离。通常升恒的d.d-Ca盐主要为拆分技术中的重要工作项目对拆分效率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拆分期间研究人员应对d.d-Ca盐与d.d-Mg盐进行充分的检测。 在对相关图谱进行分析过程中得知,1-α-羟基苯乙酸碳酸根的吸收峰值在达到1617cm -1时,成盐开始消失,进一步导致d.d-Ca盐羧酸根负离子峰值到1647cm -1,盐酸伪麻黄碱—NHR峰值快速消失。另一方面在d.d-Ca盐中铵盐吸收峰值达到2478cm -1时,可证明1-α-羟基苯乙酸碳与盐酸伪麻黄碱形成盐,其中核磁共振图像也可对其进行证明,其中钙离子对已有结构的影响则不能进行相应的显示,致使出现沉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缺乏相应的明了性,需科研人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对镁离子进行添加是1-α-羟基苯乙酸拆分工艺优化的重点,同时在钙离子与镁离子摩尔比达到2∶1时,其拆分效果最为明显。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1-α-羟基苯乙酸拆分工艺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相应的原理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镁离子与钙离子的同时使用进一步对1-α-羟基苯乙酸拆分工艺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熊正龙,吴桂荣.1-α-羟基苯乙酸拆分工艺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1). [2]吴桂荣,杨晓芝.一种由钙离子参与的光学拆分[J].大学化学,2016(5). 1-α-羟基苯乙酸拆分工艺研究 安雪飞 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 山西 大同 037300 摘要:主要对1-α-羟基苯乙酸拆分工艺进行分析,结合当下1-α-羟基苯乙酸拆分工艺的发展现状,从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结果与解析、实验结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1-α-羟基苯乙酸拆分工艺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1-α-羟基苯乙酸?拆分工艺 沉淀剂 Resolution?process?of?1-α-hydroxy?benzene?acetic?acid? An?Xuefei Sinopharm Weiqida Pharmaceutical Co.,Ltd.,Datong 03730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describes?the?resolution?processes?of?1-α-hydroxy?benzene?acetic?acid,covering?the?experimental?instruments?and?reagents,experimental?results?and?analysis?as?well?as?experimental?conclusions?on?the?basis?of?the?current?development?status?of?the?processe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e?processes. Keywords:1-α-hydroxy?benzene?acetic?acid;resolution?process;precipitation?agent

亚氨基二乙酸合成工艺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a8363745.html, 亚氨基二乙酸合成工艺优化 作者:李金辉张钢强 来源:《当代化工》2020年第01期 Optimization of Synthesis Process of Iminodiacetic Acid ;;;LI Jin-hui1,ZHANG Gang-qiang2 (1. College;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Yan'an;University,;Shaanxi;Yan'an;716000,;C hina; 2. Xinjiang Xuan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 Ltd., Xinjiang Hami;839000,China) 含氮類化合物作为农药、医药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1-4],亚氨基二乙酸作为目前用量最大的除草剂草甘膦主要原料之一[ 5-8],其年需求量约为4万t/a,同时亚氨基二乙酸也是重要的螯合剂,在电镀、生物、化工、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 9-12 ]。 目前合成亚氨基二乙酸的方法有近十种,其中以工业化或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方法为氢氰酸法、羟基乙腈法、氨基乙酸法、二乙醇胺脱氢法[13,14]。氢氰酸法采用氢氰酸、甲醛、六亚甲基四胺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亚氨基二乙腈,在氢氧化钠作用下水解为亚氨基二乙酸,盐酸酸化后得到亚氨基二乙酸,该方法技术成熟,产品质量稳定,目前,国内具有氢氰酸资源厂家均采用此方法进行生产。但中和过程产生较大含盐废水,使得环保压力和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羟基乙腈法采用羟基乙腈、氨气、阻聚剂为原料,反应生成亚氨基二乙腈,进一步在碱水溶液中水解得到亚氨基二乙酸钠,盐酸酸化后得到亚氨基二乙酸,虽然该方法规避了成本较高的六亚甲基四胺原料,采用廉价的氨气,具有能耗低、成本低的优点,但含盐废水仍是目前有待处理的难题。氨基乙酸法将氨基乙酸中和得到氨基乙酸钠,氯乙酸中和得到氯乙酸钠,两者在缚酸剂碳酸钠作用下中和、结晶得到亚氨基二乙酸。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原料易得,中和后的废水量是氢氰酸法、羟基乙腈法的二倍以上限制了其发展。二乙醇胺脱氢法将二乙醇胺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在金属活性催化剂下反应,反应过程副产等化学计量比氢气,该过程无三废排放,原料易得,但目前二乙醇胺法存在收率较低,无法实现工业化[13,14]。 针对目前二乙醇胺法合成亚氨基二乙酸存在收率低问题,以铜镍负载分子筛为催化剂,采用响应面法对二乙醇胺法工艺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比例等对亚氨基二乙酸收率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报告 学号:1120132970 实验日期:2015年3月27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练习巩固回流蒸馏基本操作; (2)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 (3)了解液体的干燥方法; (4)复习巩固酯化反应的机理。 二、复习内容 (1)萃取和洗涤—分液漏斗的使用; (2)回流; (3)干燥和干燥剂; (4)常压蒸馏基本操作。 三、反应原理 (1)萃取和洗涤 萃取和洗涤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进行分离、提取或纯化的操作。 萃取和洗涤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只是目的不同。从混合物中抽取所需要的物质,叫萃取或提取;从混合物中除去不需要的杂质,叫洗涤。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 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根据分配定律,在一定

温度下,有机物在两种溶剂中的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即:利用分配系数的定义式可计算每次萃取后,溶液中的溶质的剩余量。 设V为被萃取溶液的体积(mL),近似看作与溶剂A的体积相等(因溶质量不多,可忽略)。 Wo 为被萃取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g ),S为萃取时所用溶剂B 的体积(mL),W1为第一次萃取后溶质在溶剂A中的剩余量(g ),(Wo -W1) 为第一次萃取后溶质在溶剂B中的含量(g )。 则: 设W2为第二次萃取后溶质在溶剂A中的剩余量(g ) 设Wn 为经过n次萃取后溶质在溶剂A中的剩余量(g ) ,则:因为上式中KV/ (KV+S) 一项恒小于1,所以n越大,Wn就越小,也就是说一定量的溶剂分成几份多次萃取,其效果比用全部量溶剂做一次萃取为好。萃取和洗涤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只是目的不同。从混合物中抽取所需要的物质,叫萃取或提取;从混合物中除去不需要的杂质,叫洗涤。 (2)干燥和干燥剂 干燥是用来除去固体、气体或液体中含有有少量水分和少量有机溶剂的方法。它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操作之一。此项操作较为简单,但其完成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有机反应的本身以及纯化和分析产品 时的结果。因此,操作者必须严肃对待,严格操作。 干燥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

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合成

不同催化剂对合成乙酸正丁酯影响的探讨 邵明栋 周颖 指导老师:李红缨 (肇庆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2010化学班)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学习酯类化合物的制备一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带分水器的回流冷凝操作 3、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催化效果 二、 实验原理 乙酸正丁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是染料香料等的重要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涂料,制革,香料,医药等工业.传统的酯化方法是浓硫酸作催化剂直接酯化,但存在硫酸用量大 ,反应选择性差,副反应多,设备腐蚀,废酸污染等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开发了一系列新型催化剂,其中包括一水合硫酸氢钠, 三氯化铝,十二水硫酸铁铵等。为了考察以上不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笔者做了一系列实验.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本文分别选用浓硫酸,一水合硫酸氢钠,十二水硫酸铁铵,三氯化铝作为催化剂制备乙酸正丁酯. 主反应 副反应 H +C 4H 9OH + H 2O 2C 4H 9OC 4H 9 三、试剂与仪器 CH 3COOH +H +C 4H 9OH CH 3COOC 4H 9+ H 2O 催化剂催化剂

1.试剂:乙酸正丁醇浓硫酸一水合硫酸氢钠三氯化铝十二水硫酸铁铵10ml饱和食盐水10%碳酸钠溶液 2.仪器:斜三颈烧瓶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分水器蒸馏头接引管锥形瓶分液漏斗水银球温度计阿贝折光仪 四、物理常数 1、主要反应物、产物的物理常数 化合物分子量密度熔 点℃ 沸 点℃ 溶解度 乙酸60.15 1.0492 16.6 117.9 任意混溶正丁醇74.12 0.8098 -89.53 117.25 7.920 乙酸正丁酯116.16 0.8825 -77.9 126.5 0.7 正丁醚130.23 0.7725 -97.9 142.2 不溶于水2、正丁醇、乙酸正丁酯和水形成的几种恒沸化合物 恒沸化合物沸点 /℃ 组成的质量分数/% 乙酸正 丁酯 正丁醇水 二元乙酸正丁酯-水90.7 72.9 27.1 正丁醇-水93.0 55.5 44.5 乙酸正丁酯-正丁醇117.6 32.8 67.2 三元乙酸正丁酯-正丁醇- 水 90.7 63.0 8.0 29.0 五、反应装置及实验操作 1.实验装置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