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鲁教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

鲁教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

鲁教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
鲁教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

地理必修1

第一部分 从宇宙看地球

知识点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饶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级别:2

地球 安全的宇宙环境

特殊性 稳定的太阳光照

(存在生命) 地球表面均温22℃

水多以液态存在

大气层的存在

知识点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维持地球表面温度,促进表层物质运动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如煤、石油),维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存与发展

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主要类型:黑子、耀斑

太阳活动 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对地球的影响 产生磁暴, 极光

对天气和气候产生影响

知识点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 周期: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角速度:每小时15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方向:自西向东

d 速度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角速度:1度/ 线速度:30千米/秒 2、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自转:赤道平面

3、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 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地方时 换算:经度没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换算原则:东加西减

时区的划分: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区时 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换算: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 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

北京时间=东8区时=120°的地方时≠北京地方时

4、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偏转原因:受地转偏向力作用

使地表水平运动

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 物体方向发生 偏转规律 赤道:不偏转

偏转 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 举例: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

5、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

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

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

四季的更替 空间分布 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

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

气候四季:3, 4, 5月春季,依次类推 第二部分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知识点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

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壳上层:硅铝层,是一个不连续圈层

地壳下层:硅镁层,是一个连续圈层

知识点5: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三大类岩石: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

变质岩(大理岩、片麻岩、板岩)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知识点6:地表形态变化

1、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背斜:常形成山岭,但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较发育,易遭侵蚀而成为谷地

向斜:常形成谷地和盆地,但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遭侵蚀而成为山岭

断层: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上升

一侧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庐山、华山等,下降一侧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

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河谷,有时有泉、湖泊。

2、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流水作用:瀑布、峡谷、冲积扇、三角洲

形成的主要地貌 风力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沙丘、沙垄

冰川作用:冰川U 谷,刃脊、冰斗、角峰

知识点7:大气受热过程

保温作用

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吸收作用: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2、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吸收

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热量损失

案例: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初春的早晨,为什么农民在田埂上放烟雾驱赶昨夜的寒气?(增强大气逆辐射)3、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

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风由海洋吹向

大陆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风由大陆吹向

海洋形成“陆风”。(如右图)

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

空气沿山坡上升,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夜

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

滑,流入谷地,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形成山风。(如图)

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

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知识点8:全球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6个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南亚西南季风2、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的影响,气候特点:温暖湿润。

(2)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特点炎热干燥;

冬季受西风影响,气候特点温和湿润。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气候特点高温多雨;

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气候特点低温少雨。

知识点9:主要天气系统的特点

1、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定义: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冷锋过境时的天气:阴天、刮风、下雨

锋面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定义: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暖锋过境时的天气:阴雨天气

过境后的天气: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受冷锋影响:寒潮、沙尘暴天气;受静止锋影响:梅雨天气

2、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气旋(低压)垂直气流:上升

气旋与反气旋天气:阴雨天气

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反气旋(高压)垂直气流:下沉

天气:晴朗天气

受气旋控制:台风现象;受反气旋影响:伏旱,“秋高气爽”的天气

知识点10:水循环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意义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改造地表形态,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

知识点11:洋流

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定义: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暖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

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低

中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分布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纬40度附近海区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寒暖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

上升流海区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污染范围扩大;污染程度降低

第三部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知识点12: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知识点1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意义:如厄而尼诺与全球气候,秘鲁渔场;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

知识点14: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解环境的差异性及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热量为

基础,水分条件也是重要作用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受水分

控制,中纬度比较明显

原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表现: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纬度越低,山体越高

自然带越丰富,如乞力马扎罗山

第四部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灾害

知识点15: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路线分布的影响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 河流较多的平原地区:多呈带状

地区: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如: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

古代城市的分布 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等) 原因: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

平原: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地形 高原: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地

河谷低地:山区城市的分布地 帆船马车运输时代:河流大道汇合处

交通 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公路、铁路枢纽及沿线

高速公路和航空时代:城市分布模式将有更大变化,各个时代城市主导区位不同

知识点16: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植被的破坏

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导致海平面的上升

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知识点17: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变化

知识点18:自然灾害

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概念: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类型:台风、 洪水、 干旱 、地震、 火山、滑坡 泥石流

洪水成因:强降水 冰雪融化 河道堵塞 堤坝溃决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直接损失:淹没农田 村镇 工厂 造成人畜伤亡等 间接损失:交通 能源供应中断,商业活动的停止,生活秩序的紊乱

地理必修2

第一部分 人口与城市

知识点19:人口增长模式

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1)三个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阶段及特点

原始低增长阶段:农业社会,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

速增长状态;原因:丰收或灾荒,战争或瘟疫影响

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化初期;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急剧增长;原因:

科技发展和某些疾病得到控制

增长减速阶段:始于20世纪50年代;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降至低水平,人口增长减缓;原

因:生活水平提高,观念的转变,保险福利发展,国家人口政策的实施

低速增长阶段:现代发达国家;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有些国家出现零或负增长

(3)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快,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4‰ 措施:计划生育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措施:鼓励生育

知识点20:人口迁移

结合实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原因:地理大发现,人口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流

向未开发地区

新兴城

原因: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知识点21:人口数量与环境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 人口合理容量: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标准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知识点22:城市空间结构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

形成原因:城市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竞争,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积聚,形成城市功能区

住宅区:最基本的功能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

功能区比较 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商业区:呈团块状或条状,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是城市的核心区

历史因素:如北京市中心为行政区 经济因素:土地租金、付租能力

社会因素:职业、收入水平、民族、宗教信仰

才能租用

功能区分布: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及次高地区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

住宅区;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形成工业区

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未来田园城市模式

例题:(1)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2)住宅选择B 的原因 便于上下班和购物

(3)地租水平高低取决于 地理位置(离市中心远近) ,

还与 交通通达度 有关。

知识点23:城市服务功能

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和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城市对区域的作用:城市对区域发展起到主导作用。它既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

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2)城市体系的概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中心地”理论。

:长三角地区的副中心城市 :制造业功能突出,受上海影响较大

镇江、扬州、南通、湖州(更次一级层次):辐射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域内大

多数城镇和乡村

知识点24: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当代城市化的新特点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前者速度慢,水平高,出现逆

城市化;后者速度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

2、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量土地被占用,大致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短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知识点25: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对城市和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在:

影响建筑景观:纽约、芝加哥:市中心摩天大楼,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欧洲:保持传统风格,高楼很少

影响建筑格局:杭州是典型的山水城市,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北京:皇宫雄踞中心,其他建筑物沿城市中轴线排列,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东

西向)和白宫(南北向)两条轴线及交汇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

现资本主义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第二部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知识点26:农业区位因素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等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等

技术条件:如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

注: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影响:破坏森林和土地资源

自身特征: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分布:亚洲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区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水稻种植业自然因素:气候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地形较平坦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特点: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

量大;科技水平低

概念: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混合农业分布: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澳大利亚小麦—牧羊混合经营的优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地时间安排;

灵活的农业生产规模安排

知识点27: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

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工业地域形成过程: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产品方面的联系

工业联系 地理空间上的联系

信息上的联系

现象: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多出现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

工业 原因: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集聚 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影响: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 堵塞、原料燃料等问题

堵塞、原料燃料等问题

知识点28: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强度过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农业生产发展引起植被、

地表环境、地表辐射特性、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过牧、不合理灌溉。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

2、工业地理对环境的影响:

工业生产对原材料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突出;

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知识点29: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1)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2)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

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高速化(如火车的每次提速)、大型化、专用化(如集装箱)、网络化

通信一般分为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

商业贸易的环节:收购、调运、储存、销售

(3)根据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

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运行速度快、连续性强等;一般情况下,短途选择公路,中途选择铁路,长途选择水路

知识点30:交通与聚落、商业网点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城乡聚落:聚落形态大致可分为:块状、带状、星状等。

交通运输布局和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聚落形态及其扩展方向。

例如,历史上水运为主的时代,江、河是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城市沿河道伸展,聚落形态多呈带状;现代快捷交通运输方式(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赋予城市形态以更多、更灵活的变化。我国南方城市多沿河布局;北方城市多沿交通干线布局;

(2)商业网点:交通便利的地方,商业比较容易得到发展,即交通优先原则。

山区的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大。

商业中心往往与交通枢纽结合在一起,通过交通枢纽集散周围地区的各种产品。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易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原因: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

第三部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知识点3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1)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人对环境是依赖和恐惧;

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谋求协调: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2)人地关系思想演变

a、地理环境决定论

核心思想: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评价:该理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的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b、人类中心论

核心思想: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评价:人类中心论一味地从人类自身需求出发,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结果是人地关系对立,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地关

系越来越紧张。

c、人地伙伴论

核心思想: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评价:倡导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

知识点32:环境问题

1、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①由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过度,目前人类面临的是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能源)和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

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过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污染加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

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和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地域差异: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

知识点33:可持续发展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⑴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

⑵内涵: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和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⑶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

地区之间。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共同性原则。

④阶段性原则

2、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的新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清洁生产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

公众参与、绿色消费

3、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以中国为例)

(1)走可持续的必要性——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生存和发展的压力):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资源短缺令人担忧(种类多、总量大、类型全,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用量增长过快)

c、深刻的环境危机(城市中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

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2)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总战略,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a、人口战略: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资源战略: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c、环境战略: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

d、稳定战略: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4)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公众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管理者;应积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参与,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工厂清洁生产、社会公众选购带环境标志产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自备篮子购物、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节水等等。

深刻影响

地理必修3

第一部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知识点34、区域含义

了解区域的含义

含义: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的含义特点:区域是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形状或界线;区域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指标:可采用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来划分;可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也可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

类型:均质区(方言区、平原区等)

功能区(城市经济区、浦东新区)

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知识点35、区域差异

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1)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不同区域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人类活动人类活动的在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差异

(2)以英国和日本为例

产生原因: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两侧,地理位置和地形等不同

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可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

产资源等要素入手

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

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产生原因:经济发展起步早晚和发展过程方面的差异,加上人口数

量悬殊,自然环境差异,文化传统不同

(3)中国三大自然区

划分依据:地形、气候

名称: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界限: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半干旱区以400毫米降水线为界,青藏高寒区北部以昆仑山—阿

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以横断山脉(3000m 等高线)为界。

知识点36、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a 、初期阶段

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

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b 、成长阶段

特点: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

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

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c、转型阶段

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区域优势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失业率增高,人口减少

人地关系:加剧恶化

d、再生阶段

特点:一方面,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知识点37、产业转移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地理环境

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产业转移

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影响因素:重要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严重等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b.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c.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如导致产业移入区环境污染加剧

d.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珠江三角洲”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模式也属于产业转移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a)西气东输

路线:轮南—上海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

的发展。

②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②促进经济发展。

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b)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水,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优点:水量大,可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小;前期投资少,工期短;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

需抽水北送,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中线工程(路线: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再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优点:可自流供水;缺点:需挖河道,工程量大。)

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优点: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可自流供水;缺点: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

积极意义: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北方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

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调水区为例):

(1)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期,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2)还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3)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4)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渍化

(5)由于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第二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38、区域环境与发展

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原因:自然因素: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人为因素(主要):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

危害: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使黄河泥沙巨增,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治理措施:基本措施:合理利用土地,挑战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开展煤区土地复

垦工作

具体措施: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即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2、西北的荒漠化

原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植被稀少、河流稀少、土质疏松、生态脆弱人为因素(主要):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造成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不合理灌溉)危害: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退化、草场沙化,沙尘暴盛行

治理措施:人口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资源问题:合理利用土地、草场、水资源以及能源,退耕还林、还草等

生态建设: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沙障工程等。

知识点39、流域的开发

结合实例,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以长江流域为例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原因:流程最长(6300余km),流经11个省市;流域面积最广(180万km2);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

(1)长江流域地理条件

A:自然条件

自然环境:地貌类型齐全(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大多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流域面积广,干支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

自然资源:水资源居全国首位;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水能资源森林和旅游资源

B:社会经济条件

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而且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交通:宜宾以下河流都可以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

工农业基础:上游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

中游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

下游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

(2)长江流域开发以及综合治理重点

a、长江上游:开发重点:水能资源(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

治理重点:生态保护

b、长江中游:开发重点: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治理重点:防治水患,整治湖泊

c、长江下游:开发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和综合性工业基地;

治理重点:环境污染

知识点40、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持续发展

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说明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以东北地区为例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自然环境:基本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地貌格局:半环状,外侧是河流,中间是山脉山地丘陵,内侧是平原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植被:寒温带针叶和针阔混交林

3、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最多;宜农荒地最

多);土地开发(三江平原):“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4、农业生产和布局

全国重要基地: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农业布局A: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20XX 年高中毕业会考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Na 、K 、Ag 、H :+1 F :—1 Ca 、Mg 、Ba 、Zn :+2 Cl :—1,+1,+5,+7 Cu :+1,+2 O :—2 Fe :+2,+3 S :—2,+4,+6 Al :+3 Mn :+2,+4,+7 N :—3,+2,+4,+5 2、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 失——升——(被)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 4、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AgBr 、 AgI 、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 2CO 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NH 3·H 2O 、H 2O 等),气体(CO 2、SO 2、NH 3、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 -,H +和CH 3COO -)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1.1 认识区域 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点: 1.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概念 2.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 教学方法:讲授法新-课-标-第- 一-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提出问题“什么是区域”,可以结合初中所学的世界和中国地理,列举出一些区域类型。 (新授)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划分指标 举例 举例按指标性质 分类 单一指标自然要素 综合指标人文要素 3.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注意: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 不一定。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干湿区)。 4.划分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1.区域有多种类型,一般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 (1)均质区:指那些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划分的依据可以是某一自然要素也可以是人文要素,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 (2)功能区:某些功能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它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注意:凡是以区域物质内容为指标的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于均质区范畴;凡是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功能区范畴。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特 点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我国的民工流 ★人口迁移的影响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16亿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8-9亿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发展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对外开放程度⑤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⑥消费水平(负相关)。 3、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坚定不移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化及其特点 1、概念: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020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2020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共40分) (本题4分)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2分)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等级的天体系统,下列选项中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月球系 B .③—总星系 C .②—太阳系 D .④—银河系 2.(2分)有关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是某一天体系统的成员 B .所有天体是在宇宙中诞生时同时形成的 C .银河系的半径约为8万光年 D .星系是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本题4分) 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是“人类大陆图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2分)图中甲、乙两地区呈带状分布,造成两地成带状分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沿一条山脉分布 B .甲处沿铁路分布 C .乙处沿河流分布 D .乙处受山脉限 制 4.(2分)①②③④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主要是( ) A .①是纬度太高 B .②是沙漠分布 C .③是地势高 D .④是海洋分布 5.(本题2分)北京某教室的窗户在冬季上午9-11点间可接受到阳光入射,该窗户朝向为 A .东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北 (本题4分) 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2分)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哈雷彗星 7.(2分)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A .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 B .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近,只有约35光年 C .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 D .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 (本题6分)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8.(2分)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2分)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2分)中国人口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描述,可信的是( ) A .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死亡率大幅返弹 B .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生育观的转变 C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D .育龄妇女的大幅减少 (本题4分)美国前太空人卢杰指出,足以毁灭城市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比科学家早前预期的还要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2分)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可能来自于( )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知识点汇编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圈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㈠纬线和经线 ★㈡经度和纬度 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 ,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 °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 纬度km 。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 N S 120°E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④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⑤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示的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示的实际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2.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②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和注记 二、地形图的判读 ★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几条等高线的重合处,常用“”符㈢地形剖面图: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 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得用到地形剖面图。地 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沿等 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如图1.3-14所示)。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直观地 看出地面高底起伏状况。 ㈣等高线的应用 ⒈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 ⑴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 高度差相等。因此,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 坡度缓。 ⑵图幅大小相同的多幅图中,等高线疏密一致 ①若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②若比例尺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⒉相关计算 ①估算山顶的海拔:离山顶最近等高线的值﹤H顶﹤离山顶最近等高线的值﹢等高距 ②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均在等高线上,算出的相对高度是确定值;任一点不在等高线上,算出的相对高度是范围值. ③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值是H低,最上部等高线值是H高,该图等高距是d,该地区的相对高度H高-H低≤H相﹤H高-H低+2d ④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假设陡崖处有n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 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流: ⑴河流位置: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脊往往是河流的分水岭。 ⑵河流的流向:由于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从海拔高处流向低处,而山谷等高线的特征是凸向海拔高处,故根据等高线突出方向可判断地势高低,进而判断出河流的流向。 ⑶河流与地势高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已知河流流向也可判定地势的高低。 4.水库大坝的建设:如图1.3-30 ⑴水库大坝的选址: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 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⑵水库范围的确定: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 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 5.交通线路的选择: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路的修图1.3-30 km

2015鲁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15鲁教版地理第二册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0,=0,<0,人口总量分别增加不变减少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影响、措施 ①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上年儿童比重过大。影响:加大了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压力。经济增长缓慢,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措施:计划生育 ②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力短缺,政府财政压力增大。 造成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措施:鼓励生育、延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③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数量高。人口老龄化。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人口素质较低。措施:计划生育。延迟退休,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打击非法胎儿鉴定。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迁移与流动 ① 15-16世纪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②二战后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迁移形式多样化。 ③欧洲由迁出区→迁入区。美国仍然是主要的迁入国。拉美由迁入区→迁出区。中东等石油国家成为迁入区。

④20世纪60到70年代美国东北部迁往西部和南部的原因? 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较冷湿,环境污染严重;南部和西部建立新兴工业部门,增加了就业.发展了旅游业,并且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因而吸引了大批人口. 4、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迁出地: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对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产生积极作用。但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②对迁入地、: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补充了劳动力,节省了教育和技术培训费用。但对交通、城市、经济生活秩序造成压力,易自生排外情绪。 5、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早,工商业发达)、南亚和东亚(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农业发达)、北美五大湖地区(工业和金融业发达) 6、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①地形②气候(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影响人口分布,降水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分布)③水资源和土壤(人口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的分布)④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显著)②生产活动方式③交通运输条件④政治⑤文化⑥科技 7、为什么非洲自然增长率高,欧洲自然生长率低? ①非洲:经济、科技、医疗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但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高,成为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②欧洲:经济发达,科技、医疗先进,人口死亡率很低。生活条件优越,有不愿生育的观念,使得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负增长,成为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1、工业革命以前,城市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工业革命后,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 2、城市化的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标志: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 4、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①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发展时期漫长。第一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 ②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30%小于70%,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集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doc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填在第Ⅱ卷的密封线内和机读卡上。 2.将第Ⅰ卷答案填在第Ⅱ卷的指定位置上,在试题上答题无效。第Ⅱ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3.考试结束,请将机读卡和第Ⅱ卷交给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2006年的冬季气温相对以往达到一个新的峰值,这种异常的现象被称为“暖冬”你 认为造成今年冬天“暖冬”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的发展排放大量的废热引起 B、臭氧层空洞的扩大导致到达地球太阳紫外线增多引起 C、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表现 D、地球气温的变化是波动起伏的,今年恰处在气温的高峰期 2、下列概念中,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B、太阳系—地月系—地球 C、太阳—木星—哈雷彗星 D、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 3、在我们考试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运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运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运动 4、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读“2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图1),回答5—6题。 5、该版面景观表示 A、桂林山水 B、长江三峡 C、杭州西湖 D、九寨沟风光 6、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非常好)

2015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有机化合物 物质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表示。约为6.02x1023 N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M m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Vm 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 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 V nB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 ×v ×M ②.称量③. 溶解 ④.转移 (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 ) <10-9 10-9 ~10-7 >10-7 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 用于 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 2 CO 2 NH 3等 强酸HCl H 2SO 4 HNO 3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碱NaOH KOH Ca (OH )2 Ba (OH )2 大多数的盐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碱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 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 4+ 检验:加入NaOH 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 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 (SCN )3 Al 3+检验:加入NaOH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七、原子结构 质子 Z 原子核 1、原子 A Z X 中子 N = A-Z 核外电子 Z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篇一: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1 鲁教 版必修1】 第一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昼夜交替和地转偏向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理解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的原因;掌握晨昏线及判。掌握地转偏向力产生的原因及物体的偏转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和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中国是受台风侵袭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从卫星影像可以看出,途径我国东部海域的台风中心,其气流旋转呈逆时针方向;北半球江河中的旋涡也呈逆时针方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教师]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请同学们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说明)教师在观察学生演示时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在学生演示后,教师一定要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一般而言,学生容易犯错误有:地球自转的方向;地轴的倾斜方向等。 [播放课件]地球的自转.swf [教师提问]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请你画出示意图。 [学生归纳] 侧视:自西向东 俯视 南极上空顺时针旋转 [板图讲解]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承转过渡]地球自转速度分为线速度和角速度,所谓角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绕过的角度,根据角速度的定义,结合演示,请同学们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并归纳地球上任意点的角速度的规律, [学生活动]演示、思考、得出结论: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o每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 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 [播放课件]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分组讨论] 线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走过的弧长。 地球表面各点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否相等?如何计算?如果不等,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教师指导]从全球角度观察,让地球自转一周,地表各点的线速度即可算;引导学生回忆纬线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上题答案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变化规律是:随纬度增加 而降低。图1-2-2,纬度60o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播放课件]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提出问题]根据前面的计算,思考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学生总结]南北两极点角速度、线速度都为0,即南北两极点既无角 速度,也无线速度。 [承转过渡]昼夜交替 [模拟演示]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的平行光,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自转运动。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教师演示,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 2、我们有时处在白天(昼半球),有时处在黑夜(夜半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3、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界线——晨昏线,说出晨昏线的特点:(1)晨昏线的形状组成,与赤道的关系 (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3)移动规律 (4)如何判读晨昏线? (说明)对于晨昏线的判读是一个难点,要结合不同的图形进行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从中总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则为晨线 4、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它有何意义? [教师总结]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它制约着人们的起居作息,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这个周期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特 点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与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得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就是引起人口迁移得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得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1、自然环境因素:就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与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得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得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我国得人口分布特点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得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得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与交通便利得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得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得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特定地区得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得情况下,所能承受得最大人口数量,就是个警戒值。16亿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就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与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得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得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8-9亿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得因素: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发展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对外开放程度⑤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⑥消费水平(负相关)。 3、我国得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得地理国情,坚定不移得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得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与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化及其特点 1、概念: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得过程。 2、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得比重上升与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得主要标志:通常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得比重。 4、城市化得新特点: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得城市化差异加大。发达国家起步早,目前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原因:大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向乡村迁移;乡村地区与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通信日益方便快捷。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目前速度快,城市化水平低,出现郊区化。郊区化原因:城市中心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人口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 ★城市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A.劳动力B.土壤C.技术D.市场 2.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人口素质不断下降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流动性小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4.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4.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的自然环境 图1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5-6题。 5.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

7.下列选项与逆城市化成因无关的是() A.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 B.城乡之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D.乡村人口出生率高 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8-9题。 8.若图2为海陆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为水循环环节, a为陆地,b为海洋,则() A.①为降水 B.②为蒸发C.③为水汽输送 D.④为径流 9.若图2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示意图,则洋流①②③④为西风漂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过程,与陆地内循环相比,海上内循环缺失的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 C.径流 D.水汽输送 11.以前农民傍晚在田间地埂上燃放烟雾,用以驱逐夜晚的寒气,它的科学道理在于() A.烟雾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B.烟雾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辐射 C.烟雾吸收大气反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D.烟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图3为“海洋与陆地夏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12.据图可推断出() A.甲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B.乙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C.甲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D.乙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13.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图3 图2图1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 Br 80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 B.干馏 C.结晶 D.萃取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玻璃棒 C酒精灯 D容量瓶 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 HI B. NaOH C. H 2 D.NaCl 4.某物质仅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A单质 B纯净物 C混合物 D化合物 5.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二氧化碳 B银 C硫酸钡 D烧碱溶液 6.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 A B C D 7.下列物质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甲烷 B.盐酸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8.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NaCl B.SiO 2 C.C 3 H 8 D.Al 9.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

.乙烯 B.苯C.甲烷 D.乙醇 10.下列有关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纤维素没有甜味 B.糖都能水解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糖类是人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11.把abcd四种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原电池,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电流由d到c,ac相连c为正极,bd相连b 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这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序列为() .abcd B.acdb C .cabd D. bdca 12.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H 2(g)+I 2 (g)2HI(g) 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 B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含量不再变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molI 2 同时生成2molHI 13.下列有关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天然气的燃料 铝粉与二氧化锰的反应 D生石灰变成熟石灰 14.锌粒与稀盐酸反应时,下列因素不会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是() 盐酸的浓度 B 用同质量锌粉替换锌粒 C溶液的温度 D 加少量硫酸钠 15.向FeCl 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Cu 2+、Fe3+ B.Fe3+、 Fe2+ C.Cu+、 Cu 2+ D. Fe2+、 Cu 2+ 16.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最新山东高一地理(鲁教版)合格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

2018年山东高一地理(鲁教版)合格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 1.天体:宇宙间物质存在形式的统称。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自然天体)是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的系统。 3.八大行星分类 分类 特点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冕层。其中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 主要成分:氢和氦 表面温度:6000K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能可再生、稳定、廉价、无污染。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①青藏高原成为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大气中尘埃含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②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5.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 黑子,暗黑斑点,温度低于周围地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总星 河外星 银河系 恒星系 太阳系 行星系 地月系 地球 月球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知识复习与归纳(复习大纲)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知识复习与归纳(复习大纲)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从人类出现至产业革命——缓慢增长;产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炸性增长(迅猛增长);20世纪70年代以后----增长有所减缓。 特 点 人口迁移是永久或长期变更居住地,人口流动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 ★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 1.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最主要因素。 2.古代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土地开垦的吸引、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原因。 3.15世纪末至19世纪因为地理大发现,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区流向为开发区。 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该时期社会经济因素是促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主要表现:①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③新兴城市出现而引发的人口不断涌入。④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的人口的迁移。 4.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①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②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人口迁入的原因:①经济发达②劳力短缺③较好生活条件④较多的就业机会⑤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人口迁出的原因:①人口增长快劳力过剩②经济发展慢③生活条件差④环境恶化 对迁出地带来的影响:①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 ②利于提高经济收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③造成人才外流等 对迁入地:①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②加剧迁入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人口流动 1、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4、我国的人口流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民工流”。 5、流动人口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6、人口流动的作用:(1)增强社会活力。 (2)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1、人口移动的动因: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最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 (2)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2、人口移动的效应: (1)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 (2)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明显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②促进了经济发展。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人口密度。但两个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却不尽相同。 2、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世界人口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与丘陵地区。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 ★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特点:①最显著的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不等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一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于希腊当地时间(东二区)2008年3月24日11时5分在雅典古奥林匹亚遗址举行。其时,北京时间为:( ) A.2008年3月24日17时5分 B.2008年3月25日17时5分 C.2008年3月23日5时5分 D.2008年3月24日5时5分 2.当地球运动至图1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读图2,完成3~4题。 3.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a B.b C.c D.d 4.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A.山岭 B.褶皱 C.断层 D.隆起

读图3,完成5~6题。 5.图3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读图4,完成7~8题。 7.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日期18日19日20日21日 平均气温(℃) 2 -1 -2 -4 气压(百帕)1002 1004 1006 1008 天气状况晴转多云阴转小雨夹雪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多云转晴 9.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反气旋 C.暖锋 D.副高 10.图5所示时期,我省大部分地区() A.低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炎热多雨 11.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地带修建,主要因为河谷地带() A.植被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水源较充足 D.地势相对和缓 12.2008年1月底2月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冰冻天气, 其造成的主要危害有() ①交通严重受阻②电力供应部分中断③引发地震④农作物普遍绝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6,完成13~14题。 13.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A.1970年 B.1980年 C.1990年 D.2000年 14.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 A.年降水量增大B.上游围湖造田C.植被覆盖增加 D.水土流失加重 15.下列对图7的分析,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