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言语理解理论框架

言语理解理论框架

言语理解理论框架
言语理解理论框架

第二章语境分析

第一节:语境概述

例子:女生在图书馆走来走去,图书馆管理阿姨就问你找啥,女生说我在找丈夫

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中国乒乓球谁都打不过,中国足球谁都打不过

一、含义:语言环境,包括语言因素(上下文,字词句构成)非语言因素(时间,空间,场合,地点等等)

二、分类

言外语境:背景知识,文化(中美夸赞人的不同表现),社会(李白杜甫的分格和其所处的社会)常识

言伴语境:作者态度,写作风格,行文基调,感情色彩

言内语境:前后句,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最重要)

第二节上下文关系分析(解释关系、反对关系、递推关系、联合关系)一、解释关系

含义:上下文之间构成解释说明的关系

判定有标志:

1.同义互换词:无异于、也就是说、举例来说、换句话来说

2总结词:可见、综上、总而言之、总之正是

3.指代词:这些、那些、那

4标点符号:冒号、破折号

无标志

1.空前空后是对空缺处进行的具体说明

2.空缺处是对前后内容进行的评价

3.空缺处是对前文信息进行的总结

4.空缺后的内容是对空缺处进行的举例说明

解释关系应用:正确词语是对呼应点的理解概括

二、反对关系

(一)含义:上下文之间构成方向不一致的关系

(二)判定标志

1.转折词:却、然而、但是、事实上、实际上、可是

2.对照词:不是…而是…、过去…现在、并非…而是、比较而言、相较于、打破…建立

3.变化词:从…向、变得、转化、从…到

4.否定词:不、没有、并非

(三)应用:找呼应点的反义词或者背离词

背离词:话题趋势相反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三、递推关系

(一)含义:上下文构成递进或推断关系

(二)递进判定标志:

1.递进词:甚至、更、上升到、何况、以至于

应用:选择与呼应点一致的词语,注意语意轻重的变化。

保持一致(近义词、一致词:词性一致、感情色彩一致、趋势,发展方向一致)

推断关系判定标志

1.因果词;因而、所以、结果、由于、导致

2.假设词:即使…也、如果…那么、如果…就

3.条件词:只有…才、只要…就、除非、否则

4.顺承词:顺序承接,先有某一过程再有某一结果

于是、最终、然后、终于,后来、继而、接着

应用:对呼应点进行合理的推断

四、联合关系

(一)含义:上下文构成并列或者选择的关系

并列:方向一致,她漂亮而且善良

方向不一致:人生有许多可能,有时会风平浪静;有时会惊涛骇浪

选择:方向一致,吃饭,吃面条或者米饭

方向不一致:减肥,吃或者不吃

(二)判定标志

并列关系:

1.并列词:和、且、与、有时有时、同时、同样、既…又、另外、此外、

2.标点符号:分号、顿号、

3.修辞:排比、句式一致

选择关系:

1.选择词: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

(三)应用:方向一致选择近义词、一致词

方向不一致的选择反义词、背离词

第三章词语辨析能力

第一节、辨析方法以及差异角度

一、辨析方法

(一)语素联想法(联想某个词的含义)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人是语素、蜘不是语素和蜘蛛在一起才是。常见的外来词汇,咖啡

作用:1.辩析

有相同语素

①悚然(惊悚,害怕的样子)②圣地(神圣-宗教圣地)

愕然(惊愕,惊讶的样子)胜地(知名度较高,风景优美的地方)

③不容置喙(喙:鸟嘴。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

不容置疑(疑:怀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

④不屑一顾(不屑:不值得。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颇有微词(颇有:有不少;微词:隐含批评和不满的话语)--有很多批评和不满的话语,表示对某人某事不满{贬义词}

2、猜词义

①削足适履: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生搬硬套。

②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

理困难的问题。

(二)遣词造句法:可通过熟悉的词语重新造句的方式来确定词语的含义及差异。

宣传/鼓吹(宣传企业文化,鼓吹种族歧视,崇洋媚外--贬义)着急/匆忙(着急—心理上,匆忙—行为上)

2.猜词义

安之若素:遇到困难像平时一样安定

(二)遣词造句法(把词放在自己熟悉的语境中)

作用:1.词语辨析

宣传:学术宣传、活动宣传、虚假宣传

鼓吹:鼓吹功效

学校的企业宣讲会

2.猜词义

耳濡目染王羲之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终成一代大家。

二、差异角度

(一)意义角度

1.含义侧重:终止、中止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①蜕变(破茧成蝶,质的改变)退变(退化,坏的方向)

②目光如豆(眼界小)鼠目寸光(眼界短)

③中止(中途停止—中止电视剧插播广告)终止(最终结束,不再继续)

2.语义轻重:批评、批判、失望、绝望

3.词义范围:积累、积淀=积累+沉淀

(二)色彩方面

1.感情色彩:褒贬中

2.语体色彩:书面和口头商量、商榷

3.形象色彩:蚍蜉撼树、螳臂当车和自不量力

(三)用法方面

1.搭配对象:(1)日常搭配:发扬精神、发挥作用

发挥(特长、优势)发扬(精神,美德)侵占(领土,领域)侵犯(主权,权益)

(2)专业术语:质询、认知

上访(群众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

认知(用于哲学、心理)调控(用于经济领域)

质询(专指代议机关成员向其他国家机关官员提出质疑或询问并要求答复的活动,法律术语)

(3)主谓搭配:动宾,动词后面接宾语

2.适用范围(人、物)

年龄: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性别:豆蔻年华、风流倜傥

尊卑:爱护、爱戴

物:囚禁具体的物、禁锢抽象的东西

(3)词性和句法功能

词性:以实词为主,名词、动词、形容词

句法(定)主(状)谓(补)(定语)宾

形/名名/代副/形动/形名/代

第二篇片段阅读

第一章题型概述

一、题型特点和趋势

1.主观性强(分析时应该立足题干,文段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阅读量大(200*17,需要我们提升阅读速度)

3.问法灵活

因此,很多同学会认为片段阅读是一大难点,在做题时会出现这么几种问题:读得慢、读不懂、读懂了选错了。其实只要掌握了做题技巧,正确率自然会迅速提高的,请大家不要担心。

二、题型分类:

这样划分的原因是:不同的提问方式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因此根据提问方式将片段阅读划分为八大类题型。

1、主旨观点题(重点题型—比例:11/17)

2、标题添加题

3、道理启示题(与主旨观点考查基本一致,略)

4、细节判断题(选项与题干内容是否相符)

5、细节查找题

6、文意推断题

7、承接叙述题(续写后文内容)

8、词句理解题(对某词/某句进行重点关注,国考只考词语,现

只讲词语理解)

大家在做题的时候,要重点关注提问方式,才能选出有针对性的答

案。

第一章题型概述

副省:片段阅读12~13,语句表达2~4,逻辑填空15,文章阅读10 地市:无文章阅读

第二章主旨观点题

1、什么是主旨观点?从材料中抽丝剥茧地找出作者的观点及重点。

2、提问方式: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意在强调、主旨是、主要内容是、对材料概括最准确的是?

3、那如何在一段材料中找到它的主旨观点呢?

(1)解读标题:拿到一段材料时先通读一遍,忽略文段中的次要信息,将长材料读短,筛选出重点内容。

(2)那如何筛选出重点呢?那其实就需要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对文段中的重要内容敏感,才能在遇到重要信息是有所反应。接下来讲解阅读敏感。

第一节阅读敏感(找的快)

为什么要对表达方式敏感?不同的表达方式,文段的敏感点及重点的位置是有所不同的。

一、表达方式敏感(宏观)

1、议论:重点关注作者的观点态度看法

西安市是一个宜居城市。首先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旅游资源丰富,

大家能够体验到不同的历史文化。其次,西安作为省会城市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年轻人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

2、说明:重点关注说明对象以及特征

3、记叙:重点关注结果以及道理启示

史泰龙(出生时由于医生误用助产钳而面部瘫痪,父母离异后为了生计,迫不得已开始打零工,卡车司机、送披萨等,但生

活的艰辛并未阻挡他追寻梦想的心,大学时学习喜剧,正是

因为他的坚持不懈和对演艺事业的热爱和执着,造就了他成

为美国著名的导演和演员)

二、关键词句敏感(微观)地图定位北京,表达方式定位在东亚,

关键词句就在华北,甚至是北纬40,东经120

1、议论性文段

关键词:(1)关联词:因果词、转折词、递进词、推断词等

(2)总结词:可见、因此、综上、总而言之、这意味着

(3)引出观点词:谁指出、预测、强调、依谁来看

关键句:(1)首尾句

(2)感叹句

(3)对策句,也包括条件句和假设句、评论句

(4)问句:反问句、我难道不喜欢你吗

设问句自问自答我难道不喜欢你吗?我喜欢

疑问句,出现句首不用太在意,句尾出现表现出作者的怀疑态度

2、说明性文段

关注说明对象以及特征

2、记叙性文段

结果以及道理启示

第二节、主题词筛选能力

一、含义:文段围绕的中心话题、论述对象

二、作用:筛选选项,排除错误选项,正确选项要包含或者接近主题词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作者意在强调什么

小时候的邮票很珍贵,对新娘的思念,对母亲的怀念,对家乡的思念三、主体词的筛选方法

(一)高频词:出现次数多、频率高

(二)关键句中的论述对象,回想我们之前学习的关键词句敏感里的关键句

第三节、行文脉络分析

一、知识铺垫

(一)含义:作者写文章的布局安排、写作思路

(三)分析步骤

1.分析句义

2.分析句间关系,进行语句归类

3.根据句子作用,确定文段重点

二,简单文段

转折文段

(一)标志词

然而、但是、却、事实上、实际上、不过

问:当我们在一个文段中看到转折标志词我们就可以确定是转折文段吗?

不是通过关联词直接确定是因果文段,是需要在分析句义、语义归类的基础上,若划分的层次在关联词前面,才可确定。①②/□③因此,我们还需要从整体去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确定主旨观点(二)行文脉络以及主旨

1.话题转换--------转换之后是重要

西安是一个宜居城市。首先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不同风格的历史文化。其次,西安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枢纽,交通便利适合人们的出行旅游,最后西安是新一线城市,经济发达年轻人有着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近几年雾霾围城愈演愈烈,很多人选择逃离西安。

2.话题对比--------俩者同等重要

西安是一个宜居城市。首先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不同风格的历史文化。其次,西安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枢纽,交通便利适合人们的出行旅游,最后西安是新一线城市,经济发达年轻人有着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北京和西安一样,也是宜居城市。

在求职中,学历固然重要,但不可否认的是能力也很重要。

因果文段

(一)标志词:所以、因而、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二)行文脉络以及主旨

1.分析-------得结论,结论是重点

2.分析---------得对策,对策是重点

3.分析---------客观事实,客观事实产生的原因是重点

1.去相亲,聊天的时候发现都喜欢泰戈尔,喜欢美食,喜欢摄影,民谣等等是一个有趣的人,因此他认为他之间会有故事。

2.回家之后,他就想要想升华一下纯洁的革命情谊,喜欢美食的人都希望有人和她一起分享,喜欢摄影的人喜欢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因此他决定,带她看东边的日出,西边的日落,去北方的田野,去南方的古镇。

3.后来啊,他们就没有后来了。这个姑娘离开了,离开时只说了一句话,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他明白她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他们

之间已经已经结束了。之所以结束是因为他们的世界不会有任何的交集。

总分文段

(一)行文脉络以及主旨观点

1.提出观点------举例论证观点重要

2.提出观点------具体阐述观点重要

3.提出观点------原因分析观点重要

小明去上公务员的培训班,出门的时候他爸就交代要好好学习,他说嗯,他爸觉得很敷衍,就让他回来语重心长的告诉你,隔壁老李家孩子考上了公务员,提亲的人门槛都踏破了,他爸一天在村里地位多高啊。(举例)然后你爸又告诉你公务员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员工福利的工作人员(具体阐述),最后你爸告诉你你这个性格比较沉稳,而且喜欢这个行业,让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原因分析)

分总文段

(一)标志词

1.总结词:可见、总之、总而言之、综上、综上所述

2.引出观点词:谁认为、指出、预测、强调

(二)行文脉络以及主旨观点

1.事实介绍----得出结论重点在结论

老师我有一米8,双眼皮,性格又好,可见我找到女朋友不难。

2.事实介绍----说明做法重点在做法

但是,太瘦,还驼背,皮肤差,还有眼袋,要想和女朋友过下去,大家认为我应该去韩国整容。

3.事实介绍----评价说明重点在评价

老师我经常给女朋友买口红,有时间就去逛吃逛吃,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称职的男朋友

4.举例说明----整体说明重点在整体

5.提出问题----回答问题重点在回答

总分总

(一)行文脉络以及主旨观点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重申观点

主旨观点:观点以及重申观点同等重要

并列文段

(一)标志

1.词语:同时、另外、此外、一方面…另一方面

2.标点:分号,只有一句话,由分号进行隔开

3.无标志,不学习的男人,不学习的女人

(二)主旨观点:并列的都是重点,进行归纳就可以了

1.内容加和

2.提取共性

顺承文段

顺序承接,有先后,不可逆,前后文联系紧密有时间逻辑顺序(一)行为脉络

1.时间顺序一定要有紧密的关系。1949新中国成立,1978年

改革开放,1991年苏联解体,2003年伊拉克战争。不是顺承文段

2.逻辑顺序先,再,最后,有先后

(二)主旨观点

提取共性

顺承文段要注意段首,会提示文段的论述对象。

三、复杂文段:简单文段的嵌套

四、隐性主旨

(一)行文脉络以及主旨观点

1.事实介绍-----危害分析有针对的解决问题

小明做事粗心大意,容易急躁,不仅影响自己的个人发展更影响了整个团队的业务进展。

2.事实介绍----指出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最近整个团队的业务进展很不理想,这都是小明的粗心大意,做事急躁和我管理失职导致的。

3.事实介绍---错误认识提出正确认识

最近整个团队业务进展很不理想,出乎意料的是大家竟然认为都是老李管理失职的问题。

第四节、选项分析能力

一、干扰项类型

(一)偏离文段重点

(二)内容片面化

(三)内容泛化

(四)推断过度

(五)主客体关系混乱国家要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人利益要符合国家利益

第三章、道理启示

(一)提问方式:文段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给我们的启示是?(二)解题要点

1.紧扣主旨

2.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简单的主旨概括、有高度和深度)

亡羊补牢、乌鸦喝水

3.符合常理(国家大政方针、主流价值观)

第四章、标题添加题

一、文段类型

(一)议论性文段

体现作者的态度观点看法

(二)说明性文段

体现说明对象以及特征神奇的转基因

(三)记叙性文段

概括主要内容

(四)抒情性文段

多以散文为主,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用词优美

体现神韵、文学色彩

《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六)新闻性文段

对人对事的记录,区别是“新”:有价值、信息含量大、吸引人

用硬币请自取,多个城市街头现“硬币箱”结果出乎意料

二.解题要点

1.内容上要紧扣主旨

2.形式上短小精炼

3.分格上形象生动

出现三类满足的情况较少,此时需满足紧扣主旨是第一位

第五章、承接叙述题

一、尾句分析能力

(一)尾句类型以及承接方式

1.尾句提出新的论断----------具体阐述、原因分析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单身或于遗传因素有关

2.尾句提出新的论证对象(概念、话题)-----具体解释

与以往毕业节大学生急着就业不同的是,最近流行起了慢就业

3.尾句提出问题-------原因分析、解决对策(俩者同时出现,选择原因)中国拉下想光棍危机的警报,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衡,近3000万的男性面临打光棍的局面。

4.提出一种做法-------评价做法、具体落实

为了解决光棍危机,政府决定放宽对外国人来华结婚的条件

5.隐含作者倾向------与倾向保持一致

二、选项分析能力

(一)排除无关信息(和尾句无关、和文段无关)

(二)拍除本文信息(已经出现过的)

(三)排除跳跃信息(出现问题,选项有原因分析和对策)

第六章、词句理解题

一、考察类型

(一)词语理解题

(二)句子理解题

二、解题原则及方法

原则:以文解文

(一)词语理解题

1.指代类--------就近查找

2.修辞类(比喻)----找修辞的特征(结合喻体特征)

我载着你就像载着阳光

3.概念类--------概括属性、特征

(二)句子理解题

1.主旨句--------对其他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有人说老师是一个老人,因为我是一个80后,而且聊天用上世纪70、80、年代的表情包。问:我是一个老人指

2.修辞句---------辨析作者的意图

第七章细节判断题/文意推断题

一、提问方式

细节判断:以下选项符合/不符合原文内容的是

以下选项对原文理解正确/不正确的是

文意推断:以下选项可以/不可以从原文推出的是

二、选项

细节判断可以选择细节项和推断项

文意推断只能选择推断项

一带一路旨在借古丝绸之路,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细节项;一代一路是关乎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体

推断项:一带一路有利于沿线国家和中国的发展、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三、解题要点:先看选项,勾画信息在比对材料

四、选项设错类型

(一)无中生有

判断类:是、不是、可以、不可以、允许、升高

比较类:比、更、相较于、对比之下

(二)正话反说

判断类、比较类、趋势类:降低、升高、减弱

(三)混淆范围(扩大或者缩小)

范围类:全球、美国、西北地区、全部、部分、所有、一些(四)偷换概念

概念以及属性,概念多以名词为主

牛肉面和老婆饼,印度洋和印度的洋

(五)绝对表述

程度类:一定、必须、绝对、最、根本、只要…就

(六)强加因果

因果类:因为…所以、因此、因而、导致、引起、引发

(七)混淆时态

时间词2018 时态词:将、已经、….了、目前、现在、将来(八)混淆条件

条件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否则

…是…的前提/关键/基础

把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搞错了

第三篇、语句表达

第一章、语句排序

一、解题技巧

(一)结合选项、筛选首句

2015年行政能力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详细笔记整理

行测考试绪论 考试类型及特点:国考/联考/省考 题量大,时间短分值要求高 考试目标要求:行测总分在65-70之间 国考联考各模块题量分布 国考春秀季联考常识判断20 20 言语理解40 30-40 数量关系15 10-15 判断推理40 30-35 资料分析20 15-20 模块汇总135 120-125 2012-2014年国考、联考各模块分值分布 考试类别2014国考2013国考2013春季 联考辽宁2012春季 联考辽宁 2012春季 联考福建 常识判断0.7 0.7 0.9 0.9 0.8 言语理解0.8 0.8 0.8 0.8 0.9 数量关系0.7 0.7 0.9 0.9 0.8 图形常规0.7 0.7 0.7 0.7 0.8 图形分组0.8 0.8 0.7 0.7 0.8 逻辑判断0.7 0.7 0.7 0.7 0.8

定义判断0.7 0.7 0.7 0.7 0.8 类比推理0.8 0.8 0.7 0.7 0.8 资料分析0.7 0.7 1 1 0.8 【行测命题技术点拨】 1.统卷思路:概览性命题模式 【作答原则】从易到难 【作答策略】题量:10+X+10=120-135 时间:110+10=120 【行政答题策略概述】 【取舍策略】49秒/题-55秒/题(扣除10分钟涂卡) 一题都不放——必死无疑时间并非平均分配 难度有取舍——笑到最后 (130-15)X(100/130)X75%=66.35——易+中 15X(100、130)X25%=2.88——难 66.35+2.88=69.23——总分 1.考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2.考查题型及题量:逻辑填空——20题 阅读理解(片段阅读)——约15题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模块概述 1.各类考试中言语所占比重 2.言语模块总分 3.言语模块作答要求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 1. 考查能力: 2. 考查题型及题量: 3. 时间管理: 4. 题型综述: 片段阅读 语句表达 1.主旨概括题 2.意图判断题 3.标题填入题 4.细节理解题 5.态度观点题 6.词语理解题 7.代词指代题 1.语句排序题 2.语句衔接题 3.结语推断题 逻辑填空 1.实词辨析题 2.成语辨析题 5. 考试学相关的命题原理: (1)题干的来源和选择 (2)提问方式的设置 (3)正确答案和干扰选项的设置 6. 做题顺序 (1)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明确题型分类)(寻找正确答案的标志) (2)正确答案的标志——精简压缩/同义替换 【原文 1】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 【选项 1】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原文 2】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

(3)干扰选项的设置 ① 无中生有 ② 概念混搭 ③ 曲解文意(各种偷换,如概念、主体、时态等等) 言语秒杀十五大技法 言语技法 TOP1:主体排除法 言语技法 TOP2:成分分析法 言语技法 TOP3:指代引导法 言语技法 TOP4:表达倾向法 言语技法 TOP5:标点符号法 言语技法 TOP6:分步解题法 言语技法 TOP7:替换压缩法

言语技法 TOP8:背景铺垫法言语技法 TOP9:援引观点法言语技法 TOP10:举例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1:反面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2:原因推断法言语技法 TOP13:选项差异法言语技法 TOP14:排同求异法言语技法 TOP15:相对绝对法一、逻辑填空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六大答题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六大答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作为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已成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最稳定的考试题型。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这部分的题量为40道,是行测五大模块中题量最多的一个模块,所占的分值相对较高。把握好这一部分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 接下来给考生介绍解答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几项重要技巧。 一、意义匹配法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中,尤其是选词填空题,要注意重点分析词语的意义,包括词语本身的意义,语境意义以及搭配意义。 例题:在当前的涨价风潮中,有的商品确系成本增加而导致的终端消费价格上涨,但是也有不少商品却属于无须涨价之列,只不过看到其他产品涨价,便想搭上涨价的顺风车,为自己私利。这种跟风涨价的势头,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牟取遏制 B. 谋取遏制 C. 牟取遏止 D. 谋取遏止 技巧分析:浏览题干,看到第一空,“为自己私利”,根据这句话的感情色彩应该选用一个贬义词,所以第一个空应填“牟取”。再看到第二空,“遏制”指制止并加以控制。“遏止”指用力阻止根据词语本身的意义,“遏制”更合适,而且,“遏制势头”是固定搭配。故答案为A。 二、选项排除法 排除法关键在于分析选项,由选项本身的正误来确定正确答案。此方法可以在分析题干后仍得不出相应结论的情况下适用。 1、利用常识排除 2、排除表述太绝对或以偏概全选项 3、排除无中生有的选项 4、排除混淆概念的选项:在细节判断题中,选项会常出现混淆时间、混淆数量,混淆范围、混淆逻辑关系等表述。 5、慎重选择推论过度选项:在言语理解的选项当中,许多选项都是从文段当中做出的推论,常见的有,“所以我们不得不”,“因此我们必须”,“我们要”,“人们应该”这样一些说法很明显就是从材料当中得出的一个推论,是来迷惑考生的,这种推论往往是基于考生习惯的一种思维,但他不一定是作者的一个思路,所以选项中凡是推论都要慎重分析。 6、根据感情色彩来排除

言语理解笔记

前提性说明: 主旨做题顺序:看问题定题型——扫描文段靠标志找重点句——看选项找核心语义相同 一、主旨题的实质: 1、选择主要意思作答案,次要的不选; 2、不要对选项抱有任何希望,选择核心语义作答案,求同存异(语义相同即可,可以有不同的表达)。 二、判别方式 “这段话主要讲述”、“对这段文字概括准确的是”、“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文字支持这样一种观点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最能准确概括这段文字核心内容的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注意:“意在说明、表明、强调...”都是主旨题 黄金十六条(独孤十六剑): 一、二大原则: 1、汉语核心语义后置原则:重点在后 2、从形式出发靠标志解题:相当于路标、指示牌——数字、关联词、引号 二、十条核心:解题核心方法 (一)递进的前项不重要,后项是答案 1、不但A 而且B 甚至C :B重要——“甚至”表示程度之深(有夸张意味)c不是答案。 2、不但——替换:不仅、不仅仅、仅仅、仅、除了、不只不独不光不单 而且——替换:也、还、更、重要的、主要的、尤其、特别、依然、仍然关键的核心的(引导答案) (二)假设的不重要,正面论述是答案 代表词:如果、假如、否则、若、倘若 补充:1、A如果B,A要成为答案的条件:A必须是一句完整的结论,如果不是,通过假 设的内容转化成正面的论述是答案。

2、如果A,那么B中,A是重点;如果说A,那么B则B是重点。 (三)引用的不重要,作者自己的论述是答案 1、引用:直接引用:;间接引用 2、也就是说、这就是说、换言之、意味着引导的是答案 (四)转折的前项不重要,后项是答案 代表词:但是、可是、却、不过、然而、事实上、实际上、不是...而是...其实当然只是,遗憾的是 例如:A但B:1、A 2、B 3、A和B 2、3均为答案,1不可作答案 有助于、有利于、推动了、牺牲了、扩大了、强化了、改善了、拓展了...这一类词语出现,我们可以概括为“意义重大”、“重要价值”“重要性” (五)关联词的连用,前面的不重要,最后一个是答案 例如:不但A,而且B,不过C,但是D,尤其E,实际F。——F是答案 (六)因果关系中,结论是答案(注意“结论”非“结果”) 1、区分结论与结果 结论:是论点、主要观点、主旨——人们主观上对客观事实的认识 结果:客观事实——客观上发生的事实 2、因果关系概括方式有三:(1)某某认为什么什么是因为.......(2)“解释”某某的原因;(3)结论词引导的是答案 表示结论的词语:认为、说明、由此可见、看来、总之、所以、因此 (七)举例的不重要,前面一句是答案 举例方式有四种: 1、专有名词举例:人名、地名、事物名称——例如渐学山庄、孔子、北京 2、数字举例:用数字说明问题的,数字本身不重要,用数字说明的论点才重要 3、“据”字结构举例:根据(=按照)、据说、据统计、据调查、据研究 4、普通举例:例如、比如、像、以...为例,...就是证明/例证 例子里面的关联词(但、却等),不重要

言语理解笔记整理

言语理解核心知识点系统总结 第一章片段阅读 第一节中心理解 一.提问方式 辨识标志:主旨、主要、主题、核心、中心、重在、强调、概括 意在、想、推出、告诉、意图 具体提问方式:这段话的主旨是 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这段文字想表达的是 等等…… 二、解题思路 中心句匹配选项 中心句的特点: 1.表达观点——观点句 2.提出对策——对策句 原则:忠于原文,先判断话题,再纠结选项 三、解题技巧 关联词: 1.转折:典型格式:虽然A,但是B。 替换词语:虽然=虽是、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 答题要点: 1)转折之后是重点。 2)同一主体,不同时间段,强调前后转变。 3)引用+转折,注意把握前后话题。 2.因果:典型格式:因为A,所以B。 替换词语: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故而=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

=照此看来 答题要点: 1)重点关注结论。 2)宏观指代词,有时同样具有总结作用 3. 条件关系 a.必要条件:典型格式:只有A,才B。 替换词语: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 答题要点:条件(对策)是重点 注意:关联词省略的情况 同义替换: 只有A才B = A是B的必要条件/ 必然要求 =A是B的前提/ 基础/ 保障/ 途径/ 方式/ 方法 =不A则不B b.周遍条件:典型格式:无论A,都B。 答题要点:“无论”对前文有总结作用,后边结果是重点 4.并列关系:显性并列: (1)单用:而=又=同样=同时=与此同时=另外=此外= 再说=并且=加上等。 (2)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 有的……有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隐性并列:标点符号、段落分层、相同句式 答题要点:不分主次、不可偏颇、全面概括 拓展一:引导对策的表述 1.直接引导对策:需要、应该、要求、亟需、应当、务必 2.间接引导对策:为了、如何 3.反面论证法引导对策 拓展二:主体排除法 1.主体:文段反复重现,着重论述的人、物、概念 2.话题:与主体相关的事件 3.答题要点:抓住主体/话题——匹配选项 行文脉络 1.总-分-总:总起-分说-总结/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中心句居首尾。中间为阐释。 (2)对策是重点 2.总-分:中心句+ 解释说明 中心句居首句,承载段落核心。 3.分-总:各种列举+ 总结 中心句居尾句。多为结论或对策。 4.分-总-分:各种列举+ 总结+ 解释说明 背景铺垫举例论证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词语表达作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部分的主要题型,其侧重考查的是考生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的基本能力。下面重点阐述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词语表达题的解题技巧。 首先是选词填空,对待选词填空这类题,关键点在于应试者必须拥有大量的词汇储备,对常用词的词义、词的用法、词的结构、词的惯用句式应了如指掌。还应将每个词和句意环境联系起来,即在句子中分析、理解词义,这样才能对词义把握得更准确一些。除此之外,应试者应加强自己的语感练习,可通过多读、多写来达到这个目的,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即讲的是语感增强后,含义便会出来了。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一个词只有应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具有确切的意义。换句话说,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把一个词汇理解得准确、具体、透彻。因此,对付这种题型的一个关键是应试者头脑中应当拥有大量的词汇,而且对常用词汇的词义、用法等等都是比较熟悉的;关键之二是应试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整个语句试图表达的意思,也即应当有比较好的语感才行。解答选词填空,应试者一靠理解句义、词义,二靠语感,三靠尝试,即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将每个词都放在空里尝试一下,默念一番;看哪个更通顺、更自然,则选择该词;如果一个词放在空里看着别扭、读着绕口、生硬,便不能选择该词。这种逐一尝试的方法,也可称作排除法。 在这种题型的训练中,语感的强化主要是靠诵读来获得,也就是把每一个词汇放到句子中去,然后默默地诵读一遍或几遍,直到找到语感为止。这是解题的技巧之一。同样重要的是,对每个词汇的准确理解是准确答题的基本条件。如果连词汇的意义都把握不准,是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的。因为对词义的正确辨析必须建立在对每个词语的词义的理解基础上。当然,在本测验中,出现的词汇都将是一些主要的常用词,而不会出现偏僻的词汇。词汇量的增加与对词语的运用能力,尤其是语感,必须靠日常的训练和积累。

公务员 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归纳

一主旨概括题 主旨概括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进行概括、把握中心主旨。纵观近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可以发现主旨概括题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因此值得考生重点复习。 通常带有“主旨”、“主要”、“核心”、“主题”、“中心”、“概括”等提法的题目可以看做主旨概括题。 【提问方式】:“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准确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等。 对于主旨概括题的正确选项要: 一方面要能表达出文中的核心观点;另一方面又要兼顾其他语句的表述容,并进行高度概括总结。 主旨概括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寻找解题思路,即: 一通过行文结构寻找主旨句; 二通过文段容寻找关键词。 下面分别对其进行论述。 一、通过行文结构寻找主旨句 能够承载文段主要容并表明重点的核心语句,我们称之为主旨句。对于主旨概括题,有些我们可以从文段中寻找到主旨句,然后再从备选项中选出一项与主旨句意思最大程度上的匹配,就能得到这道题目的正确答

案。 文段的主旨句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主要有: (一)转折式 主旨句出现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但是”、“可是”、“只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等。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是讲求策略的,通过转折这一方式引起对方注意恰好符合这种语用策略。因此考生只要在浏览文段的过程中迅速寻找到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进而找到主旨句即可准确作答。 (二)总分式 总分式通常有以下三种:总领式、总结式和总分总式。 第一种总领式,一般是主旨句出现在段落前面部分,起到总领本段容的作用。 第二种总结式,一般是出现在段尾部分,在一段话结束后都要用结论性的语句总结概括,从而达到重申重点的目的。通常用表示结论关系的关联词表达出来,如“因此”、“所以”、“因而”、“可见”、“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等。 第三种总分总式:这种结构是总领和总结的复合形式,即段首部分总起,中间部分进行分点论述,段尾再进行总结。在总结的位置出一般作为文段的主旨表述出来。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去寻找结论型的表述语句,这些语句往往就是该文段的主旨句。 (三)递进式

言语理解个人学习小结

言语理解与表达(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题型 片段阅读和选词填空(国考) 篇章阅读和语句表达(省考) 一.片段阅读(重点) 1阅读顺序: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审设问——考官出题要点 通过这段文字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言外之意)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原文主要内容 读题干——寻找同义替换的选项(很重要) 2题型分类 第一类主旨概括题 1提问方式: A主旨类(找重点):主要强调和说明,核心意思,主要意思,观点,表明,说明,主要讨论谈论,主旨,主要含义,支持的观点,直接论述的观点,旨在说明 B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概括,复述,归纳,总结(主旨最准确的概括) 所谓重点就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2做题原则:寻找文段中的重点(主题句),通常主题句是解决问题的对策,或者是核心的观点,在选项中找到重点的同义替换,不能是引申(一般意图推断类:提问应该是作者最想表达的观点) 3做题方法(两个方面) A从微观入手寻找关联词(标志) 考点一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递进强调后者),既又(并列无强调)不但而且甚至(两级递进强调最后项) a递进之后是重点 b不但=-不仅,不只,不单,不独,不光 而且=也,还,并且,还 更=尤其,特别,甚至,重要的是,核心的是,关键的是 c一级递进和二级递进同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d不但可以省略,而且不能省(因此要学会找到而且),有不但一定有而且,有而且不见得有不但。 反面论证(要强调否则前面的内容) a通过反面的论证来加强正面的内容,本身不重要(阅读时可以省略) b标志:否则,不然,如果不(直接可以往前看) 句子成分分析法——长难句找主谓宾 必须,只有,除非——通常引出解题的对策(同义替换,差异=多样性,必须=必不可少)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转折 考点二因果关系 a结论之后是重点 b因为和由于引导原因,问原因时才看,结论才是重点 c之所以,是因为是倒装,强调原因,原因是主旨重点 d导致,后面是结论,是重点 e所以=可见,看来,因而,因此 考点三举例(数据型,文字型) 目的是论证观点(阅读时可以省略) 标志:例子,例如,以为例,为一个例证 选项:涉及例子的不选。 考点四冒号和破折号(解释说明) 如果没有问到解释的内容,就不用看了,不是重点。

粉笔学霸笔记言语理解表达

第三讲言语理解与表达 理论部分(基础差的同学请先看易错题整理部分) 一、主旨概括题 (一)提问方式: 1、主旨类:中心、主题、中心议题、关键词、核心、主要、重在(观点、介绍、讲述、 讨论、强调、说明); 2、概括类:概括、归纳、总结、复述。 (二)解题思路: 1、主旨类:中心思想即重点; 2、概括类:全面(重点+其他)。 (三)重点出现的位置: 1、微观: (1)关键词:①标志词:重要的是,关键的是,这使得,有趣的是;②主题词:核心词。 (2)关联词: ①转折: a、典型格式:强转:虽然……但是……;弱转: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 当然。 b、替换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c、考点:转折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虽然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②递进: a、典型格式:不但……而且……;不但……而且……甚至/更/还……。 b、替换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只、不光、不独;而且:并且、并、也、还、 甚至、更。 c、考点:递进后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不但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③因果: a、典型格式: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b、替换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因此、故而、总之、看来、由此可见、综上所 述、概而言之、总而言之、正因如此、有鉴于此。 c、考点:结论是重点;倒装原因是重点;替换词可以任意搭配;原因部分可以省 略。 ④必要条件: a、典型格式:只有……才……;除非……才……;应当、必须、应该、需要、 必要、必要条件是。

b、替换词语: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 否则不……;如果不……那么不……。 c、考点:“才”前是重点,即必要条件是重点;“只有”、“除非”可以省略;解决问 题对策的标志词。 ⑤并列: a、典型格式:既……又……。 b、替换词语:是……是……;有的……有的……;一边……一边……;也…… 也……;不是……而是……;是……不是……。 c、考点:并列关系的符号如“;、。”;注意词语,如同时、同样、此外、另外、 与此同时、和、又、以及、及、而;注意杂糅在一起考;注意并列中的两个关系,一个是并 存,如美貌与智慧,一个是相对,如好与坏。 ⑥顺承: a、典型格式:首先……然后……;首先……其次……;先……接着……后来……; 先……随后……;……紧跟着……就……;……便……。 b、考点:主旨为 A+B+C;与并列的区别在于有先后顺序。 ⑦充分条件:只要……就……;一旦……就……。

言语理解总结

言语理解之复习总结(By Plucky) 序言 言语理解一般主要考查两种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中理解能力主要通过片段阅读和篇章阅读来考查,而表达主要通过逻辑填空和语句表达来考察。时间上,我们一般控制在30-45秒/题,40题一共用20-30分钟。 具体说来,言语理解部分一共可以分为三大模块: 一、片段阅读 二、语句表达 三、逻辑填空 接下里我们看一下上述题型分别包括什么题型。 一、题型综述 (一)片段阅读题主要包括以下题型: 1,主旨概括题 2,意图判断题 3,细节理解题 4,态度观点题 5,词语理解题 6,代词指代题 7,标题填入题 其中前三种题型是必考题型,后四种题型是选考题。 (二)语句表达题主要包括以下题型: 1,语句排序题 2,结语推断题 3,语句衔接题 其中语句排序题一般是2-3题,语句衔接题1题,结语推断题偶尔会出现。(三)逻辑填空题主要包括以下题型 1,虚词辨析题 2,实词辨析题 3,成语辨析题 题型看完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说一下做题顺序: 二、做题顺序 1,审题干 2,读题面 3,看选项 先审题干的原因是我们先看一下题干,可以了解我们要做的题目是什么题型,从而有针对性的阅读,采用相关的技巧,从而快速解题。 三、正确答案的标志 正确答案一般是对原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替换,替换可以采用2种形式: 1,同意替换比如是否=也许,差异=不同 2,精简压缩 了解了上述基本内容后,接下来,我们对上述题型逐一进行一个分析,首先看一下片段阅读。

第一部分片段阅读 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知道片段阅读里有其中题型,其中主旨阅读题是最重要的,也是做其他题的基础,那么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主旨概括题。 一、主旨概括题 (一)主旨概括的辨别标志 1,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2,这段文字的主旨、关键词、中心议题、旨在说明? 3,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通过上面的辨别标志,我们可以发现,主旨题主要让我们对原文进行概括,主要、主旨、概括等是这种题型的显著标志。 (二)做题原则 1,找重点,即文章的主题句 2,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或精简压缩) 3,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4,优选忠于原文的选项 (三)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微观(关联词语) 宏观上主要是文章结构,微观主要是逻辑标志。 接下来,我们就将对微观方法进行一个剖析。 (四)微观法 1、递进复句 递进复句的典型关联词是:不但…而且…,这是一重递进,在考试过程中我们还经常遇到二重递进,即:不但…而且…甚至…。 在关联词语上,还有如下的对等词语: 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上述同义替换是必背的。 总结:1,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2,一级递进和二级递进同时出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穿插技巧1: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论证正面的观点。 主要有2种类型: 1)正+反(否则、不然) 2)(正)+反(如果不/没有,就/则) 其中第2种类型省略了正面论证,我们可以从正面论证推出反面论证。 注意:围绕反面论证的论述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观点引导词: 显示、表明、指出、说明等常引导观点句。 穿插技巧2:表达倾向法 1)正确答案的倾向性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2)积极的倾向性一般可以从文中看出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积累

“解衣盘礴赢”强调的是不拘礼节 “循规拘礼”指遵循规则、拘泥礼节 “循规蹈矩”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一泻千里”形容水往下直注流下,又快又远,呈现气势奔放流畅之景象“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 “一望无际”意为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两项多用来形容静态的风景 “反客为主”指客人反过来成为了主人; “主客颠倒”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 “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事物的位置。“太阿倒持”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疲软”指行情价格跌落,很难回升 “搁浅”比喻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 “停滞”指停下来,滞留不能进行 “沉寂”可指十分安静,也可指没有任何消息 “蔚为大观”含有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之意 “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弹性”指事物可依据实际需要加以调整 “韧性”侧重强调顽强持久的精神 “粉墨登场”指坏人经过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含贬义 “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望而却步”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排查”指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单位、设备等进行逐个检查或审查 “甄别”指审查辨别 “光怪陆离”形容五光十色,形象奇异 “乏善可陈”指说不出有什么优点,没有什么好称道的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裹挟”指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 “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大行其道”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多含贬义色彩 “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 匠心独运是指独具创新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文学艺术等方面构思巧妙。 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斧神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高超,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与巧夺天工是近义词 洞见肺腑是指很清楚地看见人的内心,形容襟怀坦白,待人诚恳。 举重若轻是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昏天暗地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日薄西山比喻腐朽的事物衰败接近灭亡。 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如履薄冰和如临深渊均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目光如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言语理解与表达超全面知识点概括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考查能力】 理解→片段阅读+ 篇章阅读 表达→选词填空+ 语句表达 【做题顺序】 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作对比 【正确答案的标志】 转换的两种模式: ▲同义替换 ▲精简压缩 片段阅读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主要等)的是? 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 【做题原则】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文章结构 微观(关联词语)▲逻辑标志 知识点: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否则”,反面论证,起到再次强调先前论述的正确性,之前的内容也就是文章重点所在。}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标志词:的→定语(前置)(重点)地→状语(前置)得→补语(后置) 知识点:转折复句 【典型格式】虽然……,但是……(强转折)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弱转折) 【关联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总结】 ▲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 ▲弱转折与强转折同现时,强转折是重点。 知识点:观点援引法 ▲援引目的: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援引之后的语句很重要。 ▲援引类型:正向援引(如:正如) 反向援引(一家之言,如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认为、 人们认为、传统认为) 知识点:因果复句 【典型格式】因为……,所以…… 【关联词语】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 =概而论之 【特殊格式】之所以……是因为、导致、造成、使得、致使 【总结】 ▲正常语序下,原因为结论服务,结论之后是重点。 ▲“之所以……是因为”通过倒装的形式来强调原因,符合汉语核心语义置后的原则。 ▲注意不能因果倒置。 【技术链接】▲举例论证法 ▲例子的作用是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例子可以由数据、故事、事例等来充当。 ▲标志词:例如、比如、、、、为例、、、、就是一个例证等。 ▲围绕举例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必要条件复句 【典型格式】只有……,才…… 【关联词语】显性: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何=怎样等 隐性:才{尤其要注意“才”,其实是隐含了“只有……才”这样的结构} 【典型例句】 1)传统相声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 常考成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 常考成语辨析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 【释义】 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色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深人或提高,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学习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按部就班,逐渐提高的过程。 【纠错】句中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高”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一定的步骤,而是逐渐深入提高,因此用“循序渐进”要比“按部就班”更为恰当。 2.八面玲珑vs面面俱到 【释义】 八面玲珑:侧重指为人处事圆滑事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面面俱到:侧重指每个方面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他做起事情来八面玲珑,你就放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 【纠错】句中“八面玲珑”的感情色彩过于消极,与全句的感情色彩不搭配,因此应该改用“面面俱到”一词。 3.白驹过隙vs时光荏苒 【释义】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一样短的距离一样,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寸光阴。 时光荏苒:“荏苒”即渐渐的意思。指时光一点点流逝,渐渐过去。 【误用】数学考试的考场上一道题目难住了我,时光荏苒,几分钟后这道题目还是解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放弃这道题目。 【纠错】句中提到几分钟后意味着时间很短,过得飞快,因此不能用“时光荏苒”。 4.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 【释义】 百依百顺: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侧重指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 唯命是从:不管什么样的命令都听从,侧重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误用】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整天围着领导转,百依百顺只知道拍马屁的人。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拍马屁的意思,所以选用“唯命是从”更好,更符合句中消极的感情色彩。 5.博闻强识vs见多识广 【释义】 博闻强识:侧重指人的见闻广博、知识面广、记忆力强,书面语色彩较强。 见多识广:侧重阅历丰富、很有经验,带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误用】老李去过的地方太多了,这使得他博闻强识,什么活计都能揽下来。 【纠错】老李的经验都是来自于实践当中,所以通常用“见多识广”来表达,而“博闻强识”则多指来自书本的知识,不适合用于此句中。 6.不负众望vs不孚众望 【释义】 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不孚众望:指不被众人所信服,辜负了别人的期望。

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总结

言语题脉络知识点 1、言语模块(以A形式题居多) A、主旨概括题:基于原文重点的同义替换 意图推断题:言外之意 B、词语理解题:定位原文,临近原则 代词指代题:定位原文,临近原则 C、语句衔接题:关联词搭配,小语境逻辑关系 语句排序题:关联词搭配,小语境逻辑关系 言语模块题型综述 (一)主旨概括题(题目1——56) 1、关联词语(有重点部分) A、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B、结论:因为····所以 C、转折:弱——其实。强——但是 D、必要条件:只有、必须、应该,“才”之前 2、关联词语(无重点部分) A、并列(a+b形式,全面概括) 宏观行文脉络(用宏观的行文脉络确定主题句,然后用微观的关联词语找重点,多用于多个关联词的文段中) 1、类型 A、总-分-总 B、总-分(例题46——53) C、分-总 2、特点 A、首尾原则,文章段落以及段落之间的首尾句很重要 B、辅政原则:地位为辅,作用为证。(辅政不重要,阅读时可省略,用辅政去寻找前后的 观点,围绕辅政表述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a 举例:例如、比如、以····为例。例证——看前后(例题46——50) b 原因:因为、由于——看前后(例题51——53) c 反证:否则、不然、如果···不——看之后 关联词语 1. 并列复句 知识要点:1、没有重点,前后均为重点。主旨题应概括全面,不可偏颇。正确答案应该为A+B形式。 2、关联词可以省略,用其他表示。(用标点符号表示有“;。,”使用逗号时需要句式相同) (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同类项关系,互为解释,补充说明) 【关联词语】单用的“又、同样、同时”等,这些词语多用在后续分句中。双用的“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而用两句结构一致的句子表示并列关系。 (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反义项,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展开讨论)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积累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积累 今天为大家提供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积累,请大家在平时分类记忆这些词语,做好归纳总结!相信这类题一定难不倒你! 测考试中五大题型,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推理。通过大量的数据以及考生反馈,难易程度比较大的两个地方分别是,数学运算、言语理解与表达。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言语理解与表达如何学习的经验。 我们都知道言语理解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语言功底,对词语的理解以及语句间的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构成主要是两大块,第一逻辑填空部分,要求考生对词语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其次还要对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进行准确的辨析,准确找到他们的区别,当然整个审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呼应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最终答案。这时问题来了,如何积累词语,我们生活常用词语的数量,据百度数据显示,人们日常生活用语56008个,而考试常用词汇占10%计算,我们要了解五千到六千的词汇量,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如何记忆,总不能让大家去背诵一整套的汉语字典,此时我们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总结了一系列的考试常用词汇,词汇的类型主要是词语与成语。 而这些词语和成语我们又可以按照写作素材的角度进行分类,例如:关于人体形态、内心、神态的词汇,也可以是描写各种景物、动物的词汇。 关于感官的“看”的词汇:

词语:凝视、注视、扫视、环视、俯视、窥视、巡视、远望、眺望、瞭望?、张望、探望、仰望、观察、瞻仰、鸟瞰、视察、欣赏、观赏、浏览。 成语: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瞻前顾后、极目远眺、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望洋兴叹、瞠目结舌、目不转睛、全神贯注、高瞻远瞩、赏心悦目 关于语言表达“说”的词汇 词语:讨论、议论、谈论、交流、交谈、诉说、倾诉、告诉、谈话、叫嚷、责骂、质问 成语:妙语连珠、娓娓而谈、口若悬河、口口声声、说古道今、口密腹剑、婉言危言、评说怒斥、耳濡目染、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伶牙俐齿、出口成章 表示“第一”的词语 词语:首先、冠军、魁首 成语:首屈一指、名列前茅 上述方法是按照词语、成语的方式进行对应的方式总结词汇,当然除了有比对的形式进行词语的积累外,我们还可以按照季节的变化、数量的多少,以及颜色的变化进行积累。 关于“季节”的成语: 春: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轻拂、春光明媚;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答题技巧

密招抗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答题技巧 密招抗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答题技巧 —— 2-1-3分步解题法 无论是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省市公务员考试,都对考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体现在试卷中就是题量大、时间短,要求每道题目的平均作答时间仅在40~50秒之间。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考生在处理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文段时切记一定要按照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解答,否则就可能造成误选或浪费时间。 一般一道题目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原文)——1 请问×××××××××××××××××××××××?(问题)——2 A.××× B. ××× C. ××× D. ×××——3 【纠错】很多考生都会按顺序阅读,即先看原文的内容,然后阅读一下问题,最后看完选项再回到原文中进行寻找、对比,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点睛】科学有效的阅读顺序应该是2-1-3分步解题。在时间有限,效率关键的前提下考生应该首先从“问题”入手,根据提问的方式确定考查题型与考查要点,之后有的放矢地阅读原文,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提问的相关答案和语句所在,最后查看选项并进行对比,选择最大程度地吻合原文的选项为正确答案。这就是我们的2-1-3分步解题法。 ——同义替换法 很多考生在对比原文与选项时往往徘徊不定,并为选择错误的答案而苦恼不已。实际上这是因为考生没有揣摩到出题人的心理。作为公务员选拔的考试试题,必然要体现出考试的效度与难度,因此在设置选项时必定会出现迷惑性与干扰性,在此基础之上通常为了保持试题的难度,出题人会将原文中需要命题的语句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即同义替换的方式表达出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词语替换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词语替换(解析) 1. A[解析]“扶助”有“帮助”之意。 “协助”意为“辅助”,处于副地位。 抚养:爱护并教养,用于父母对子女,上对下。 赡养:多用于晚辈对长辈。 2. D[解析]“冲击”在本句中的意思用“影响”替换最合适。 撞击:撞。 打击:敲打,攻击。 冲锋:迅猛前进。此题比较简单。 3. A[解析]摸索:试探着(行进),有探索之意。 摸黑:在黑夜中行进。 探索:多方寻求,试探着解决问题。 “发展”与题意不符。 4. C[解析]坚定不移:形容(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不动摇。 坚持不懈:坚决保持不松懈。 毫不动摇:一点也不动摇。 可见坚定不移和毫不动摇都含有“不动摇” 之意,可相互替换。 5. C[解析]奉行:遵照实行,有实行之意, 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 实施:实行(法令、政策等)。 实行与奉行的意义要接近,所以选“实行”。 6. D[解析]繁琐:繁杂琐碎,有繁杂之意。 零碎:细碎,琐碎,没有“繁”的意思。 繁多:多。 繁琐和繁杂都有“多”、“乱”的意义,可相互替换。 7. B[解析]转化:转变,改变,可以和“转变”相替换。 变化:新的状况。 转换:改变,改换,意在“换”。 转让: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意在“让”。 8. A[解析]摆脱:脱离(牵制、困难等),可和“脱离”相替换。 走出:离开。 “离开,甩掉”与“贫困”不能搭配。 9. D[解析]攻克:攻下,也可用于比喻,攻克难题。 克服:多于用克服困难。 攻坚:攻打敌人的坚固防御工事,多用于战争。 攻下:攻打,进攻。 解决:处理问题,使有结果。 可见,“攻克”可用“解决”替换。 10. B [解析]崇高:高尚。 伟大:超出寻常。 宏伟:宏大雄伟。 高大:又高又大。 “崇高”有“高尚”之意,可用“高尚”替换。 11. B [解析]周密:周到而细密。 缜密:多指思想细致。

总结一些言语理解方面的秒杀方法

总结一些言语理解方面的秒杀方法 阅读理解方面的题一直是我的弱项,每套题基本都错半数左右,高中时候语文就不太好导致现在恶补都来不急,不过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也总结了一些秒杀的方法,我认为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此分享给广大考友,希望大家今年都能成“公”! 阅读理解可以分为四种题型:主旨题,引申题,细节题,关联对应题 以下方法,都是先看问题在看选项,因为都得题只看选项就能做到秒杀,不必要非得再看文段浪费时间 下面就分类给大家讲解一下: 一、主旨题 提问的标志性语言:主要、观点、概括、旨、中心思想、标题、主要意思是、核心观点是、概括的最准确的是、这段文字旨在说明、这对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是(也可能是细节类型题)、通过这段话可以知道、本段文字最适合的标题是、如果选下列中的一项作为标题应选择的是、这段文字是针对那种现象谈的 口诀:选项对策与全面,先看但是后看果 带有对策的选项常常是正确的选项 文段只有问题没有对策,那么该段的主要意思就应是问题(对策和问题都有时对策优先) 公文的结构:开始+(转折)问题+论证+对策+结果 所以,开头通过欲抑先扬,说明成绩是主要的,不足时局部的 论证不是答案,如原因、数据和实例,一般在文段中看到这些大可跳过不看,以免浪费时间 文段中开头是转折,关键词“但是”“但”“可”“可是”“而”“实际上”“事实上”等其答案在转折之后 文段中结尾是结果,关键词“如果……不”“否则……才”其答案在结果之前

二、引申题 提问的标志性语言:作者意在表达、作者想表达的是(这里一定要注意与主旨题的区别:作者旨在表达) 口诀:选项带对策,故事要引申 选项中的“应”“要”等字眼可为验证,即对策 讲故事的文段,答案肯定不会是文段中的原句或者列举的实例,答案一定是有关联的引申 三、细节题 提问的标志性语言:提问句含“正确”“不正确”“准确”“不准确”“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文章可以推出的是” 还有某类细节的问题,比如“这段话是针对什么问题阐述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口诀:部分相对主将段,全部必须最比已点,原因条件无关换 回答这类题正确的选型一定是较为相对的语气,就像答申论一样,中庸和平 部分:修饰正确选型的主语和宾语 相对:谓语呈推测性表达语气 主要:限定词 将:表时态 段:时间段,阶段性 而错误的语句一般都有以下特点: 全部:修饰主语宾语 必须:修饰谓语 最:修饰形容词 已经:时态 点:时间点,瞬时 比:比较,不能无关比较 原因:不能增加无关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