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

Chapter 1 Introduction

案例1-1

案例名称:甚至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也不全是美国生产的

案例适用:国际经济间的相互依赖性

案例来源:萨尔瓦多著朱宝宪吴洪等译《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9月第1版第1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市场销售的IBM公司个人电脑,许多零部件其实是国外生产的,表1表明:生产成本总计860美元,其中625美元用于海外生产零部件的成本(其中230美元花费在美国自己在海外开设的工厂上)。如果所有的海外生产都在国内进行,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成本从而提高个人电脑价格。实际上,IBM公司1992年的新型PS/55laptop完全是在日本生产的。

案例评析: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经济隔绝的状态下生存。一国经济的各个方面,诸如工业、服务部门、收入和就业水平等等,都与其贸易伙伴的经济紧密相连。国家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案例中,IBM的个人电脑是美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各个国家进行国际分工的产物,在美国国内只能完成构成其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在总成本860美元中,美国自己工厂所占的部分仅为230美元。因此,其不仅是属于美国的,更确切的说,应是属于世界的。这仅仅是一个例子。这种国际分工合作的产品在当今世界是普遍存在的,已经没有多少产品可以只依靠国内资源来获取生产的竞争优势。当然,这也仅是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的一种简单表现。

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复杂问题,在不同国家之间以及一个特定国家中的不同部门之间经常会产生强烈而不均衡的影响。同时,国家间相互依赖也表现为一国的经济事件和经济政策将对其他国家产生重大的影响(反过来也是如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具备一些国际经济学的知识以正

确看待和了解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各类事件。Chapter 2 Labor Productivity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Ricardian Model

案例2-1

案例名称:蜡烛工的请愿

案例适用:比较优势理论

案例来源: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著海闻蔡荣等译《国际经济学》 2002年4月第1版第28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在重商主义哲学盛行时期,保护主义蔓延,被激怒的法国经济学家Frederic Bastiat(1801—1851年),通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压倒了保护主义者。巴斯底持在1845年虚构的法国蜡烛工人请愿的故事中,最成功地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现摘录如下:

我们正在经受着无法容忍的外来竞争,他看来有一个比我们优越得多的生产条件来生产光线,因此可以用一个荒谬的低价位占领我们整个国内市场。我们的顾客全都涌向了他,当他出现时,我们的贸易不再与我们有关,许多有无数分支机构的国内工业一下子停滞不前了。这个竞争对手不是别人,就是太阳。

我们所请求的是,请你们通过一条法令,命令关上所有窗户、天窃、屋顶宙、帘子、百叶宙和船上的舷窗;一句话,所有使光线进入房屋的开口、边沿、裂缝和缝隙,都应当为了受损害的工厂而关掉。这些值得称赞的工厂使我们以为已使我们的国家满意了,作为感激,我们的国家不应当将我们置于一个如此不平等的竞争之中……仅仅因为或部分因为进口的煤、钢铁、奶酪和外国的制成品的价格接近于零,你们对这些商品的进口就设置了很多限制,但为什么,当太阳光的价格整天都处于零时,你们却不加任何限制,任它蔓延? 如果你们尽可能减少自然光,从而创造对人造光的需求,哪个法国制造商会不欢欣鼓舞?如果我们制造更多的蜡烛,那就需要更多的动物脂,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牛羊,相应,我们会见到更多人造草场,肉、毛、皮和作为植物生产基础的肥料。

案例评析:

比较优势原理指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各国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和较高生产率的产品,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使世界福利增大。通过贸易使得各国获利。

案例中当时盛行贸易保护主义,认为进口产品会威胁本国产业,进口限制可以保护国家利益。因此政府应当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的进口。而比较

优势理论有力的压倒了贸易保护主义者。巴斯底持在1845年虚构的法国蜡烛工人的故事更有力的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太阳可以看作是能高效生产太阳光的厂商,生产成本为0。由于有了这个“厂商”使得国内“太阳光”厂商失去了国内市场,倘若没有太阳,国内会生产并出口人造光。根据贸易保护主义,太阳光威胁到了国内人造光市场,应该禁止使用太阳光。但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会禁止使用太阳光,而自己进行生产。原因就在于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该国应该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太阳光。一国的资源是有限的,该国停止生产“太阳光”会节约资源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商品。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

Chapter 3 The Specific Factors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案例3-1

案例名称:埃尔切事件

案例适用: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

案例来源:张翔:“埃尔切纵火事件与中国的全球化”载于《21世纪经济报道》 2004年10月14日,第三版。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位于西班牙东南部阿利坎特省,人口约20万的埃尔切市,一直为欧洲的鞋业中心之一,鞋业作坊有六七百家之多,依靠发展制鞋业一度富庶。中国鞋商1998年才正式进入埃尔切市,由于中国产的鞋子款式、设计制作美观新颖,再加上价廉物美,在欧美很受普通百姓的欢迎。该市由华侨华人开的鞋业公司、制鞋工厂和仓库式批发零售商店已增至60多家。在西华人鞋商的销售额占当地的20%左右,很多西班牙商人也在大量进口并销售中国鞋,仅去年西班牙就从中国进口鞋子6190万双,占其鞋类进口总额的47%,价值高达2.2亿欧元。以温州鞋为代表的中国鞋,2002年才开始零星进入埃尔切市场,但是温州鞋进入埃尔切之后,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已占到埃尔切鞋类批发量的30%,对当地的制鞋工业形成了客观威胁。一部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鞋厂由于缺乏竞争力纷纷倒闭。近30年来,该市制鞋工人失业率增长了30%。

2004年9月17日,西班牙东部城市埃尔切的中国鞋城,16个货柜、价值约800万元温州鞋被当地不法分子烧毁,价值十多亿元的温州鞋也遭受着被焚烧的威胁。“烧鞋事件”如不尽快得以妥善处理,将严重影响当地中国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尚危及今后中国产品出口西班牙等欧洲市场。甚至有报道称,这是“西班牙有史以来第一起严重侵犯华商合法权益、野蛮排斥华人的暴力事件”。

中国鞋被焚事件惊动了埃尔切这座20万人口的西班牙小城。多数埃尔切市民对中国商人持同情态度,认为商业竞争不可以成为烧鞋的理由。埃尔切的Casimir Gomez先生说,这两天的烧鞋事件震动了该市。他还说:“中国鞋质量好,价格便宜,我每过一两个月就会带着妻子去逛一逛。商人之间的竞争应该采取正当手段,烧鞋的人非常不理智。”还有的市民愤愤不平地说:“烧鞋的行为真

是愚蠢!”

案例评析:

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下,李嘉图模型提出不仅所有的国家从贸易中获利,而且由于贸易没有影响收入的分配,每个个人的福利也都得到改善,那么国家间的相互贸易应是受人欢迎的。然而在现实中,贸易对国家内部的收入分配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贸易收益的分配是非常不均等的。特定要素模型的分析表明,贸易会使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益,使与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损,对流动要素的拥有者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有着不均等的影响,原因有两个:第一,生产要素不能迅速地、无成本地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第二,各部门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有所不同——提高某一种产品的产量一般会减少对某些生产要素的需求,同时会提高对另外一些生产要素的需求。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也许某项贸易对一个国家来说整体上是有利的,但是它通常也会对这个国家的不少利益集团带来不利影响。

在本案例中,埃尔切的鞋商和鞋业工人可以看作与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一方面,他们在与中国鞋商的竞争中缺乏优势而失业;另一方面,其在贸易中的损失不能有效的从其他途径得以解决,寻找新的工作或转行都是需要时间和成本的。对他们而言,其在贸易中是受损的。而对其国内的鞋类消费者而言,由于贸易的发生,进口鞋商的进入,导致竞争的加剧,使得他们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鞋类产品,他们是贸易的受益者。因此,他们对烧鞋事件进行了严厉的指责。埃尔切纵火事件的发生正反映了贸易在一国范围内产生的收入分配效应。

在现实世界中,国际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使得受损者和受益者同时存在,这也是为什么贸易自由化迟迟不能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这对于我们理解当代世界经济中贸易政策的指导思想也是非常关键的。

Chapter 4 Resources and Trade: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

案例4-1

案例名称:中美贸易

案例适用:赫克谢尔—俄林理论的验证

案例来源:罗伯特·J·凯伯(Robert J. Carbaugh)著原毅军陈艳莹等译《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第72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俄林理论的研究。研究者根据技术密集度将131个样本产业分为10组。第一组中的产业技术含量最高,而第十组的产业技术含量最低。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集中在高技术产业;第1组至第3组占美国对中国出口的77.8%。相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集中在低技术产业,中国对美国出口的40.7%集中在第9组和第10组。

案例评析:

根据赫克谢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是国家间比较优势的源泉,在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各国的贸易模式。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其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其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正如我们所知,美国人力资本(技术)丰富,而非熟练劳动力稀缺。相反,中国则拥有大量的非熟练劳动力。那么根据赫克谢尔—俄林理论,美国在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将向中国出口富含大量熟练劳动力的产品,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向美国出口包含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产品。上述案例中,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集中在杂志、办公与计算机设备,客机及零部件、工业无机物,机械、涡轮机、油脂和石油等高技术产业组;而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集中于编织、羊毛、皮革加工和制成品,童装、非橡胶鞋等低技术产业组,中美之间的这一贸易模式非常符合赫克谢尔—俄林理论的预测,验证了赫克谢尔—俄林理论的结论。

Chapter 5 The Standard Trade Model 案例5-1

案例名称:日本向缅甸的转移支付

案例适用:国际转移支付

案例来源:张曦:“日本对中国的政府开发援助”《世界经济》 2004年第2期, 第63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日本从1954年开始对缅甸进行赔偿, 除给缅甸的帕尔羌水库大坝提供资金以外, 还为缅甸制定了四大建设计划。但是所有的援助资金, 都由缅甸在日本进出口银行开设账号, 并在日本购买设备、零部件及大部分劳务。四大建设援助, 即建设轻型车辆制造工厂的32195亿日元最终回到马自达公司的账号, 建设重型车辆制造工厂的2513亿日元、建设农机制造工厂的15189亿日元、建设电机制造工厂的30195亿日元也分别返回日野公司、久保田公司及松下公司的金库。

日本对缅甸的赔偿期结束后, 缅甸被援建项目的国产化却并未实现, 缅甸必须从日本进口零部件才能继续生产。为了维持生产, 缅甸不得不又成为日元借款的对象。1969年日本将108亿日元作为商品借款借给了缅甸, 而这笔商品借款最后也因在日采购零部件又回流到日本。从接受日本经济援助直到现在,缅甸仍然不能生产重型车辆。诸如此类的例子,在接受日本援助的世界各地均不同程度的存在。

案例评析:

国际转移支付,如国外援助和战争赔偿,可能会影响一国的贸易条件,使世界相对需求曲线发生移动。如果受援国将其收入用于其出口产品的比例高于捐赠国,那么转移支付就会使受援国出口产品的世界相对需求增加,改善受援国的贸易条件,除了收入转移的直接影响外又为受援国带来了间接利益从而增加了最初收入转移的利益。另一方面,如果受援国将其额外收入用于出口产品的比例比捐赠国低,那么转移支付就会使受援国的贸易条件恶化,抵消了部分收入转移带来的直接利益。

从理论的分析上来看,战争赔偿和对外援助等国际转移支付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以上说明的仅是国际转移支付对受援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当然这种转移还存在其他潜在的经济效应,如转入资金用于国内投资,可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等。

在本案例中,不论是前期日本对缅甸的赔偿还是后期对其的借款,从贸易这一角度来看,这种转移支付恶化了缅甸的贸易条件。其获得的所有援助资金都被要求用于在日本购买设备、零部件和大部分劳务,借款资金用于从日本进口零部件,资金都用于对日本的进口。

可以看出,日本的这种赔偿和对外援助是一种自我利益的追求,带有“掠夺性”,是一种条件附加型的援助。受援国被要求所获得的援助资金应用于购买日本的商品或劳务,这就极大的限制了受援国从收入转移中所能获得的经济效应。如缅甸在日本的赔偿期结束后,被援建项目仍不能实现国产化,必须从日本进口零部件才能进行生产;缅甸仍不能生产重型车辆。

案例5-2

案例名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损害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吗?

案例适用:贸易条件

案例来源: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著海闻蔡荣等译《国际经济学》 2002年4月第1版第98~99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许多观察家警告说,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发达国家的繁荣构成一种威胁。一些喜欢小最大作的人认为,来自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是收入的分配,而是整个发达国家的实际收入由于这些新竞者考的出现而已经或将减少。例如,欧洲委员会(欧洲共同体的行政机构)1993年的一份报告指出,造成欧洲经济困难的所有原因中,最重要的事实是“其他国家的逐渐工业化并且在成本方面变得很有竞争力.使得我们甚至在自己的市场上都无法与之竞争。“另一份由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私人组织发表的报告的观点更甚,认为低工资国家生产率的增长对高工资国家造成巨大的压力以至达到“许多国家的生存都危若累卵”的程度。

1970—1997年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

上图显示了1970—1997年间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出口与进口价格比。他们的贸易条件曾在1973—1974年间因石油危机恶化,并于1979—1980年因石油价格的上升而再一次恶化.贸易条件在1985—l986年间因油价格的下降而好转。可见,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主要受石油价格影响,否则不会有很大的变动。即便使如此,在整个这段时期内,贸易条件的恶化也只有6%。

案例评析:

经济增长分为出口型偏向增长和进口性偏向增长。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称为出口偏向型增长。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

界的扩张偏向于进口产品的经济增长称为进口偏向型增长。出口偏向型增长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但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利。进口偏向型增长有利于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但世界其他国家则为此付出代价。因此一国的经济增长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影响并非必然是负面的。只有当扩张方向正好是针对其他国家的出口时,这种增长才会通过贸易条件的恶化而减少其他国家的实际收入。

案例中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主要受石油价格的影响,而石油价格的上涨并非完全由新兴工业化国家需求推动的,还受到国际石油供给的影响。即便完全是新型工业化国家造成的,但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引起发达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只有6%,对发达国家收入的影响也是很小的。因此发达国家因新兴工业化国家日益上升的竞争力而遭受损失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Chapter 6 Economies of Scale,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案例6-1

案例名称:1964年北美汽车贸易协定

案例适用:产业内贸易

案例来源: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著海闻蔡荣等译《国际经济学》 2002年4月第1版第133~134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1965年以前.加拿大和美国的关税保护使加拿大成为一个汽车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进口不多出口也少得可怜。加拿大的汽车工业被美国汽车工业的几个大厂商所控制。这些厂商发现,在加拿大大量建立分散的生产体系比支付关税要划算。因此,加拿大的汽车工业实质上是美国汽车工的缩版,大约为其规模的1/10。

但是,这些美国厂商在加拿大的子公司也发现小规模带来的种种不利。一部分原因是在加拿大的分厂比其在美国的分厂要小;但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美国的工厂更加‘专一”——集中精力生产单一型号的汽车或配件。而加拿大的工厂则不得不生产各种各样不同的产品,以至于工厂不得不经常停产以实现从一个产品项目向另一个的转换,不得不保持较多的库存,不得不少采用专业化的机器设备等等。这样加拿大汽车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的要低大约30%。

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通过努力在1964年同意建立一个汽车自由贸易区(附有一些限制条件)。这一举措使汽车厂商得以重组生产:这些厂商在加拿大各子公司大力削减其产品种类。但是加拿大的总体生产及就业水平并没改变。加拿大一方面从美国进口自己不再生产的汽车型号,另一方面向美国出口加拿大仍生产的型号。在自由贸易前的l962年,加拿大出口了价值1600万美元的汽车产品然而却进口了5.19亿美元的汽车产品,但是到1968年,这两个数字已分别成为24亿美元和29亿美元。换而言之,加拿大的进口和出口均大幅度

增长。

贸易所得是惊人的。到20世纪70年代初,加拿大汽车工业的生产效率已可与美国的同行相媲美。

案例评析: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或厂商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一种或少数几种款式,从其他国家进口该类产品的其他款式。产业内贸易的产生是为了利用生产的规模经济。一国通过从事产业内贸易,能够在减少自产商品花色的同时却增加国内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种类。由于自产商品种类的减少,一国能在更大规模上从事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消费者也可从更广泛的选择中获利。

案例中美国和加拿大通过建立一个汽车自由贸易区,促进了两国汽车行业内贸易的发展。加拿大不再生产所有型号的汽车,只生产少数几种型号的汽车,然后从美国进口自己没有生产的型号的汽车,出口自己生产的型号的汽车。由于减少了自产汽车的型号,加拿大的厂商可以集中精力生产单一型号的汽车,由于规模经济其成本降低,效率迅速提高。几年之后,加拿大汽车工业的生产效率达到了美国的水平。

案例 6-2

案例名称:好莱坞经济学

案例适用:外部经济

案例来源: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著海闻蔡荣等译《国际经济学》 2002年4月第1版第143~144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娱乐业在1994年为美国在海外取得超过80亿美元的收入,美国制作的影片和电视节目在世界各地上映,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好莱坞财政收的支柱之一,尤其是动作片,在海外的收入经常比在美国本土高。

一部主要针对法国或意大利市场的影片,由于法国和意大利的市场规模比美国的要小很多,因此制片中不可能达到大部分美国影片那样的预算要求。因而来自这些国家的影片主要是戏剧和喜剧,但又常常无法负担配音和字幕的费用。然而美国影片却能只借其恢宏的制作和壮观的特技效果而超越语言的障碍。

美国在娱乐业中霸主地位的形成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即娱乐公司在好莱坞的大量集中。虽然最终产品是由电影制片厂和电视网所提供的,但它实际上是自由独立制片人、演员挑选及演员的代理人、法律公司和特技效果专家等等诸多方面构成的复杂网络共同努力的结果。影片结尾通常列出参与电影制作人员的名单,每个看过这些名单的人都会明白电影制作对劳动力市场共享的需求。每部影片都需要一支巨大但临时性的工作队伍,它不仅包括摄像师、化牧师,还包括音

乐家、特技演员和一些神秘职业如领班和包工头(自然还有男女演员)。

案例评析:

当规模经济存在于行业内而不是单个厂商内部时,就被称为外部经济。发生外部经济时,整个行业在一个或几个地点集中生产从而降低了该行业的成本,而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规模仍可能很小。案例中美国娱乐业的霸主地位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主要有三大优势:

1. 大量厂商集中在一起完全可以联合起来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使各种各样的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案例中美国拥有一个庞大的娱乐市场,娱乐公司在好莱坞大量集中,使得制片商可以专门集中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把其他方面的业务包给别人去做,促进了专业化队伍的形成。提高了影片的质量,降低了成本。

2. 厂商的集中能为拥有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创造出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案例中美国娱乐公司在好莱坞大量存在,各种专业化人才集中在好莱坞。当市场上对娱乐产品的需求增加时,公司可以很容易的雇佣到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从而能够增加公司里利用商业机会的可能性。

3. 当一种行业集中分布在一个相当小的地区时,知识的非正式扩散经常非常有效,因为行业的集中分布使得公司员工自然的混杂在一起并自由的谈论技术话题。娱乐业是否能产生知识外溢尚无定论,但如果存在的话其在好莱坞的效果比其他任何地方要好。

Chapter 7 The Instruments of Trade Policy

案例7-1

案例名称:羊肉关税损害了美国消费者

案例适用:进口关税的成本与收益

案例来源:罗伯特·J·凯伯(Robert J. Carbaugh)著原毅军陈艳莹等译《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第117~118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美国的养羊生产商长期依靠政府。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一直接受羊毛补贴,直到1995年国会颁布农场政策改革,补贴才被取消。由于失去了援助,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又面对鸡肉、牛肉和猪肉的竞争,羊肉生产商提出了减少进口避免国外竞争者的请求。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羊肉进口都来自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国家在农业上拥有绝对优势。美国羊肉产业联盟非但不采取措施与这些国家竞争,反而在1974年的贸易法案中写入了一条“逃离条款”,为受到进口冲击的产业提供暂时的喘息空间。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确定进口是否给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如果是这样,可以提请救援措施,该措施的采纳、修改或者否定由总统全权负责。在1999年2月份,ITC并没有发觉国内产业受到严重损害,但却接受了处于劣势的国内生产者提出的进口是损害根源的说法。ITC没有取消进口计划,只是建议对超出上年的进口征收20%(在4年内逐步递减)的关税。然而政府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比ITC的建议更加严格。在现有关税基础上,第一年对所有的进口都征收9%的关税(2~3年降至6%,然后到3%),超过去年的进口征收40%的关税(2~3年降至32%和24%)。

美国羊肉产业联盟主席高兴地宣布,这一变化会给市场带来稳定。征收羊肉进口关税的决定虽然在国内没有引起多少注意,但却被其他国家纷纷仿效。这一决定拆穿了美国政府对自由贸易地花言巧语,使其在让其他国家开放市场上所做的努力前功尽弃。减少进口的预期达到了,但保护羊肉产业的目的却并没有最终实现。在这一极端地迫使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农民及官员把美国告上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贸易争端解决委员会。

案例评析:

关税对福利的影响包括收入效应、再分配效应、保护效应和消费效应。其中,收入效应代表政府获得的关税收入;再分配效应是消费者剩余向国内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商转移的部分,是收入由消费者向生产者的转移;保护效应说明了资源浪费给国内经济造成的损失;消费效应则是由于产品价格人为的提高而导致的消费量下降。保护效应和消费效应共同构成了关税造成的无谓损失。

对小国(即进口只占世界市场供给量的很小一部分的国家)来说,由于其进口商品面对的是固定的世界价格,对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会全部以价格上升的形式转移给了国内消费者。对一个大国(即其进口量的变化会影响进口商品的世界价格)来说,施加在进口产品上的关税一部分以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转嫁给了国内消费者,另外一部分通过降低出口价格被外国出口商消化。外国出口商承担的关税构成了本国的福利收益。这些收益弥补了部分或全部那因关税的消费效应和保护效应造成的无谓福利损失。但是无论是小国还是大国,国内消费者都是受损的,其承受了因关税所带来的产品价格上升。

本案例中,美国养羊生产商强烈地呼吁政府取消羊肉进口来保障自身利益,虽然政府并未采取取消进口计划,但是政府实施的对进口羊肉征收关税的贸易限制措施中,其仍获得了收益;而消费者则必须为羊肉价格的上涨而多支付或减少消费,其利益受到损害。正如美国羊肉产业联盟主席所宣称:这一变化会给市场带来稳定。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生产者一说稳定,消费者就要遭受宰割。

最后,我们的分析不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若一个国家能对别国征收进口关税时,那么同样的别家也可以对该国征收关税,进行报复。正是由于这种报复的可能性,使得因征收关税所导致的福利损失更大。

案例7-2

案例名称:美国食糖进口

案例适用:配额

案例来源: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著海闻蔡荣等译《国际经济学》 2002年4月第1版第190~191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美国食糖问题的起因与欧洲农业问题有些相似,联邦政府保护的国内价格高于世界市场的价格水平。但与欧盟不同的是,美国国内的供给没有超出国内需求。因此美国政府可以运用配额制度使其国内食糖价格一直保持在目标水平。

美国食糖进口配额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在美国销售食糖的权力被分配给了外国政府,然后由外国政府将这种权力分配给各自的厂商。因此食糖进口配额形成的“租”由外国人获得。配额将美国食糖进口量限制在大约213万吨,因而美国市场的食糖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40%还多一点。作为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食糖进口配额说明了保护的倾向:给一小部分生产者提供保护,使每个生产者获取很大的利益;由广大消费者来支付这些代价,但每个消费者只负担很少一点。但是从食糖生产者的角度而言,进口配额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美国的食糖工业只雇佣可约12000人,食糖生产者从进口配额中的所得,表现为一种隐含的约每人9万美元的生产补贴。这也就难怪美国的食糖生产者会极力维护进口配额。

反对实施进口配额保护的人经常试图从进口限制所“保留”的每个工作机会所产生的消费者成本,而不是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角度来提出批评意见。研究过美日食糖行业的经济学家们都相信,即使实行自由贸易,大部分的美国食糖生产者仍将生存下来,只有2000到3000人可能失业。因此,被“保留”的每一个工作机会的消费者成本超过50万美元。

案例评析:

进口配额指的是对可能进口的商品实行直接的进口数量限制。这种限制通常是以向一些个人和公司颁发进口许可证来得到实现。进口配额总是抬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的。当进口被限制时,立即出现的结果就是在初始价位上,国内的需求超过国内供给加进口,于是价格不断上升直到市场达到均衡为止。最终,进口配额抬高国内价格的幅度会达到同样限制水平的关税所抬高的幅度一样。

由于配额是通过颁发进口许可证来实现的,许可证的持有者能够从外国购买进口品并在国内以高价出售,他们获得的利润就是所谓的配额租金。如果把国内市场销售的权力给予出口国政府,“租”也就被转移到国外,致使配额的成本大大高于同等情况下的关税成本。

案例中美国为了保护食糖产业,对食糖实行配额制, 将美国食糖进口量限制在大约213万吨.配额引起国内食糖的稀缺,国内价格上升,国内食糖产量会增加。价格的提高降低了美国政府维持食糖支持价格的成本,同时也使的美国消费者剩余减少。由于食糖的配额是由出口国管理的,美国进口商是竞争性的买者,所以大部分收益效应由外国出口商获得。配额制下食糖价格的上涨也会促进美国食糖替代品的发展。尤其是含糖量高的谷物糖浆和各种各样的人造糖料被生产出来,并卖给原来用糖的行业。

美国食糖的配额也会产生国际影响。美国大约一半的食糖需求是由进口满足

的,而这些进口的食糖大部分来自贫困的发展中国家。限制市场给这些国家带来财政问题。

Chapter 8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Policy 案例8-1

案例名称:加利福尼亚用水问题

案例适用:市场失灵

案例来源: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著海闻蔡荣等译《国际经济学》 2002年4月第1版第215~216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北美自自贸易协定的重要结果之一是美国打开了从墨西哥进口蔬菜和水果的大门。蔬菜和水果进口量的增加抑制了美国国内尤其是南加利福尼亚州的农产品生产。

南加州的农业几乎完全依靠人工灌溉;而且由于某些复杂的政治和历史原因,南加州的农民以极低的补胎价格获取灌溉用水。南加州是块贫瘠的土地,其用水完全取自美国西部诸州。因为要修建和养护大量的水坝、水渠及各种输水设备,所以成本高昂。另外,在环保方面造成的代价虽然难以具体估量但非常值得注意。尤其自加州经历旱灾时,不得不经常实行供水配给.巨额的社会经济成本可想而知。但是农民支付的灌溉用水价格却非常低廉,仅仅只有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1/7。

蔬菜和水果进口的增加导致南加州农业的萎缩,但是它节省了大量的灌溉用水—这些水资源由于价格低廉被大量使用,所产生的边际社会产出非常之低。蔬菜和水果进口的潜在收益也有很多,包括:城市居民将不再经常面临用水短缺;政府不必继续大量投资于水坝和水渠的兴建;环保的压力也会趋于缓和。蔬菜与水果进口的这些间接收益是惊人的:据估计,美国每年由此得到的收益超过1亿美元。

案例评析: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发挥应有功能。市场失灵理论实质上是次优理论的特例,认为在任何一个市场上,只有所有其他市场都能正常发挥作用时,实施自由放任才是最理想的政策;如果不是这种情况的话,政府干预造成的某一市场激励机制的扭曲可能可以通过抵消其他市场失灵的结果而增加社会福利。市场失灵理论常常为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创造一个通用的前提。

在处理国内市场失灵过程中有一个普通原则:尽可能直接地处理国内市场失灵,因为间接的政策会无意中导致对社会其他部分行为的扭曲。使用贸易政策来处理国内市场失灵永远都不是最有效的对策,他们只是“次优”而非“最优”。但是非自由的贸易政策太容易为一些特殊的利益集团所左右,而忽视社会整体福利。自由贸易可能最终还是更好的选择。

案例中美国加州用水市场失灵,其最优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制定与水的实际边际社会成本相当的水价来引导居民节约用水,保护资源。但是有关灌溉用水应低价计费的法律条文,是通过政策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却将大多数的成本分散摊派在大多数人头上,这在政治上是不可能的。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自由贸易。因此美国国内灌溉水市场的失灵反而通过贸易得以弥补。

Chapter 9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and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案例9-1

案例名称:经常账户的赤字会减少美国的就业机会吗?

案例适用:经常账户与经济增长

案例来源:罗伯特·J·凯伯(Robert J. Carbaugh)著原毅军陈艳莹等译《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第318页。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近几年,美国经常账户的大量赤字使人们开始担心,美国的就业机会会因此而减少。随着亚洲国家低成本产品的进口,美国国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美国公司面临着解雇工人的压力。由于美元坚挺,福特公司在海外汽车市场的价格上升,销量下降。别的出口商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因此它们也开始裁员。最后,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减少了对美国商品的需求,这也使波音公司等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就业机会受到了影响。人们除了担心经常账户赤字会对就业造成影响之外,还害怕美国公司会为了利用国外的低劳动力成本而关闭国内工厂,将生产活动转到其他国家。

然而,虽然人们担心进出口的变动会使美国的就业机会减少,但就业统计数据显示,经常账户赤字和低就业率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在20世纪90年代,失业率稳步下降,1998年达到25年来的最低水平,而经常账户的赤字量却不断攀升。那么,人们担心国际贸易会减少美国的就业机会会是杞人忧天吗?

案例评析:

经常账户与经济增长有什么联系呢?一般而言,产出和就业的快速增长往往伴随的是大量的、不断上升的贸易和经常账户赤字;而当产出及就业的增长放慢时,贸易和经常账户通常发生大量的、不断增多的盈余。

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通常存在长期的经常账户赤字,这源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总是与强劲的投资结伴而行这一事实。投资的资金必定来源于存款,假如一国的国内储蓄不足以为所有盈利的新投资项目提供资金,该国就将借助于外国储蓄来弥补资金的缺口。于是,资本发生净流入,外国获得投资收益,对应的就是经常

账户赤字。当经常账户赤字反映的是具有高额利润的投资项目时,就会提高产出和就业增长的速度,而不会破坏生产和就业机会。

从整体上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不会对就业造成威胁。经常账户上的高额赤字可能确实会使一些公司和产业因进口商品的不断增加,或国外商品对国内商品的替代而进行裁员,但是,就整体经济而言,经常帐户赤字与国外资本流入量持平。国外资本的流入为投资支出提供了资金支持,而投资支出又会支撑就业。当把经常账户赤字看做是外国投资资本的净流入时,这些赤字就会为经济总体创造就业机会:既会直接增加投资导向的产业的就业量,又会通过投资支出的增加间接改善经济整体的就业水平。

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是由投资的增长引起的。投资增长有助于扩大就业和增加产出,但不能仅仅由本国的储蓄来负担。国外借款提供了扩大投资所需的额外资本。如果没有国外借款,美国利率可能会更高,由国内储蓄资金支持的投资就不可避免地会收缩。因此,要是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不实行经常账户赤字,资本的积累、产出和就业的增长都会下降。大量的经常账户赤字没有牵制生产及就业的增长,相反却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改善了经济福利。

Chapter 10 Exchange Rates and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 Asset Approach 案例 10-1

案例名称:美元坚挺的惊讶

案例适用:预期对汇率的影响

案例来源:《纽约时报》1989年8月7日第D1页。

案例内容:

“有一种看法认为,经济正在朝‘软着陆’方向运动,经济增长明显放慢,通货膨胀降低,但并没有发生衰退。这种前景对美元是有利的。原因有二:软着陆并非像衰退那样具有破坏作用,因此,对美元起支持作用的外国投资很可能持续下去。而且,软着陆不会迫使联储为刺激增长而降低利率。利率的下降会对美元产生贬值的压力,这是因为,利率的下降使美元证券对外国人的吸引力下降而促使人们卖出美元。此外,由软着陆预期而产生的乐观因素甚至抵消一些由利率下降带给美元的压力”。

案例评析:

利率的变动会引起汇率的变动,一国的汇率会随着该国利率的上升而上升,随利率的下降而贬值,原因在于利率的变动会改变一国存款的预期收益率,引起资本的流动,迫使汇率发生变动。同时利率变动引起人们对未来汇率预期的变动

也会影响均衡汇率。

案例中如果美联储降低利率,即使人们对未来汇率预期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预期收益率发生了变化,美元仍然会贬值。如下图所示:美元利率由R 变为R ’, 美元汇率会由E 变为E*。

E

R ’ E

E

*

R

rates of return (in dollars)

现在如果存在软着陆,当美联储不改变利率时,美元不会贬值。当美元利率小幅度下降,如下图所示:从R 到R", 如果此时人们加剧对美元贬值的预期,利率平价曲线会移动,如下图所示:由I 移动到I ’, 汇率则由E 移动到E";如果人们对未来美元贬值的预期不变,则汇率会移动到E*。因此人们对未来汇率预期的改变会影响最终的均衡汇率。

E

E R

rates of return (in dollars) E ”

E *

R ”

Chapter 11 Price Levels and the Exchange Rate in

the Long Run

案例11-1

案例名称:欧元疲软为美国游客带来好运

案例适用:汇率与物价水平

案例来源:罗伯特·J·凯伯(Robert J. Carbaugh)著原毅军陈艳莹等译《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第339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1999年,美国到欧洲旅游的人数陡增。欧洲的共同货币欧元汇价暴跌,几乎与美元等值。于是,欧洲大陆成为美国人度假的一个物美价廉的目的地。他们住高档宾馆,在环境幽雅的餐馆里用餐,尽情享受疯狂购物的乐趣。

1999年,欧元的价值从1月4日发行当天的1.19美元/欧元跌至7月份的1.01美元/欧元。由于欧元区11个国家的货币都与欧元保持固定汇率,因此,欧元下跌后,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德国马克、和其他主要欧洲货币开始贬值。1美元在1999年1月相当于5法郎,但到7月份,却可以买到大约6法郎。

伴随着欧洲货币的贬值,往来欧洲的飞机票也降价了。这吸引了更多的美国人到欧洲旅游。因此,航空公司增开了横跨大西洋的喷气式飞机,甚至将飞往亚洲的巨型航班挪到这条航线,因为亚洲的经济不景气。据统计,1999年,共有1150万美国人到欧洲旅游,创历史记录,比1998年增长了5%。

美国游客利用几种方式享受欧元疲软的好处。比方说,美国航空公司从芝加哥到巴黎的往返机票价格为7428美元,但是如果买两张单程票,一张以美元支付(3700美元),另一张用法郎支付(折合2511美元),总价就会降到6211美元,同样的航程可以节省16%的价钱。

更好的路线是从芝加哥经由多伦多飞往巴黎,因为在多伦多,美元比加元坚挺,整条航线的票价降到了4357美元,其中包括由芝加哥飞到多伦多的头等舱机票。虽然航空公司并不愿意这样打折,但由于汇率下跌,却不得不这样做。

美国游客还可以通过欧洲的互联网站订票,这样,票价就可以按当地货币计算。信用卡公司将欧洲货币兑换成美元,游客就能利用对他们有利的汇率。如果游客认为美元相对于欧元将继续坚挺,他们会尽量避免提前支付,分批支付旅行费用,而不采取一揽子购买的方式。一旦到了欧洲,他们就会用信用卡支付一切费用。等账单到达后,汇率可能变得对他们更有利了。

案例评析:

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该国国内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同样,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它在本国具有购买力。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绝对形式和相对形式。绝对形式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相对形式说明的是在两个时点内汇率的变动。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将汇率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段时间中的物价水平或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汇率作为联结国内外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纽带。一方面,汇率的变动受制约于一系列的经济因素,但另一方面,汇率的变动又会对其他经济因素产生广泛的影响。汇率的变动包括升值和贬值两种形式。不论何种形式的变动,

其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是不一致的。

本案例中,反映的是1999年欧元的贬值对美国游客的好处。由于欧元的疲软,从1月份的1.19美元/欧元跌至7月份的1.01美元/欧元,那么对美国游客来讲,一方面,其以欧元计算的财富增加了,收入提高了,从而增加其对欧洲旅游的需求;另一面,其美元的相对购买力提高了,欧元的贬值使欧洲各国的商品、劳务、交通、导游和住宿等费用变得相对便宜,这也增加了对美国游客的吸引力。反之,对欧洲的游客来说,由于欧元的贬值,美国的商品、服务等物价水平相对提高了,使得其到美国旅游的成本大大提高,从而减少了对美国旅游的需求。

案例11-2

案例名称:为什么日元汇率不断上升?

案例适用:购买力平价

案例来源: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著海闻蔡荣等译《国际经济学》 2002年4月第1版第405~406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在1950—1971年间,日元对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固定在360日元/美元的水平,可以上下波动正负1%。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随着浮动汇率制度的实行,情况发生了变化,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由浮动。从那时起,日元对美元不断升值。1995年春,汇率首次突破1美元免换80日元的大关: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将近80%!

尽管在1950—1971年期间名义汇率固定在大约360日元/1美元上,但是由于日本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P J(日本国内商品价格指数)比P US(美国国内商品价格指数)上升的更快。所以即使名义汇率固定实际汇率保持上涨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在经历了1973—1974年的高通货膨胀后,日本领导人倾向让本国的通货膨胀低于美国。在1950—1962年间,日本的年均通货膨胀率是5.3%,而同期美国的年通货膨胀率只有2.6%:在1960—1971年间,美国的年均通货膨胀率上升到3.4%,但是同期日本为5.5%,依然大大高于美国。因此P J比P US上升的慢,但是日本的名义汇率上升得更快。日本的实际汇率仍然保持不断上升。

案例评析: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购买力平价反映的是价格水平与名义汇率的关系,而认为实际汇率不会发生变化,至少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案例中日元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不断的在上升,因此这一现象不能用简单的购买力平价理论解释。可以用扩展的长期名义汇率理论来解释。

由于日本贸易品生产率的增长相对较快,而非贸易品部门生产率增长相对慢的多。贸易品生产率的上升有助于提高整个国家的工资水平。而非贸易品的生产

商通常不得不以提高价格的方式来对付工资成本上升的压力。这样在日本,以贸易品来衡量的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一直在上升。因为美国的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差异较小,美国贸易品生产率的提高比非贸易品生产率只多出13.2%,而日本贸易品生产率的提高比非贸易品多出73.2%。以贸易品衡量的非贸易品价格在两个国家中均会上升,但日本上升的更快。从理论上讲,上述效应会导致以美国商品篮子来衡量的日本商品篮子价格不断上升。即日元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不断上升。

Chapter12 Output and the Exchange Rate in the

Short Run

案例12-1

案例名称:廉价出口品?没有那么快

案例适用:汇率调整与国际收支

案例来源:罗伯特·J·凯伯(Robert J. Carbaugh)著原毅军陈艳莹等译《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第409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1997年,东亚爆发金融危机时,许多分析家预测将有大批廉价的东亚出口品涌入美国。然而,事实证明,东亚的出口繁荣遇到了阻碍。

东亚金融危机为维格国际公司总裁王玉冷提供了一个机会。与向美国大型零售商出口手工艺品和服装的很多亚洲中间商一样,维格公司的总部设在台北,生产活动却都集中在中国的低成本工厂。当中国人民币保持稳定,而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和菲律宾比索相对于美元的价值却在一夜间缩水了一半时,王预感到,应当将生产转移到东亚地区。1998年,王在东亚转了一圈,结果却是空手而归。

对于萧条的东亚经济来说,这种情况很令人失望。他们原本希望便宜的货币能够大幅度提高所有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计算机芯片到玩具,让他们的国家从经济萧条快速走向复苏。然而,很多出口商的这一期望化成了泡影。东亚出口商虽然能够以折扣价格出售商品,但却不能从美国竞争对手那里抢占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当胆小的地区性供应商害怕本币进一步贬值,要求以美元支付时,东亚出口商遇到了更大的阻力。其他主要的供应商破产。而且,东亚地区的金融系统崩溃,以至于许多生产商得不到资金生产出口产品。对于许多普通生产商来说,想要从遭受巨大打击的亚洲银行那里取得出口融资几乎是不可能的。金融危机过后,东亚融资成本仍在上升。尽管恐慌的中央银行竭力稳定货币,但一些国家的利率仍然上升了3倍,达到30%。融资成本的上升增加了出口商品的成本。

在美国,零售商最初期望,因为贬值,他们从东南亚国家购买商品的价格会下降35%~75%。然而,东亚生产商却发现,没有能力让价格削减超过10%。

这阻止了廉价出口品大批涌入美国。而且,亚洲经济危机加强了美国生产者的努力,他们下了更大力气,降低成本和价格,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

案例评析:

货币贬值通过改变商品和劳务的国际相对价格来影响一国的贸易平衡。贸易赤字的国家可以降低相对价格,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扭转贸易逆差的失衡。降低相对价格的方法即可以是在自由市场上允许汇率贬值。货币贬值的最终效果要取决于一国进口和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

汇率贬值能否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依赖于是否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贬值国家进口的需求弹性与国外对该国出口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只有满足这一条件,汇率的贬值才能改善收支失衡的状况。

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东亚许多国家期望通过汇率的贬值,能够大量增加出口,从而使得国家尽快从经济萧条中走出来。而外国进口商们也期望从东亚国家货币的贬值中获得大量廉价的商品。然而,各方所期望的结果最终并未出现,汇率的贬值并未迅速地促进各贬值国的出口及使经济从萧条中复苏过来,廉价出口品也未充斥于国际市场。这是为什么呢?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认为马歇尔—勒纳条件条件在这些国家并未得到满足,从而汇率的贬值不能有效的促进国外对本国商品的需求。

从实际层面看,一方面,大多数东亚制造商渴望得到外国订单,但他们极度缺乏资金,根本没有办法购买开工所需的进口原材料,出口的生产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为生产而进行的融资成本的上升也增加了制造商产品的成本;另一面,其他国家竞争对手为保持自身市场份额,也降低了成本和价格。最终的结果使得东亚国家利用汇率贬值以获得竞争优势的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增加出口的期望未能真正实现。

客观说来,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确实使东亚制造商的劳动力成本更有竞争力。但是,由于大多数东亚制造商从国外购买原材料和零部件,所以货币贬值引起的高进口成本抵消了这一优势。

案例12-2

案例名称:日本生产商对日元升值的反应

案例适用:汇率波动与企业竞争力

案例来源:罗伯特·J·凯伯(Robert J. Carbaugh)著原毅军陈艳莹等译《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第405~409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从1990~1996年,日元相对于美元的价值上升了近40%。日元的大幅升值会给日本制造商的国际竞争力带来毁灭性的后果。那么,日本制造商又是如何应

国际经济学--论述题

论述题索引: 1.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福利影响如何? 2.贸易的动态利益有哪些? 3.试分析大国经济增长后的福利效应 举例说明国际贸易对各要素所有者利益的不同影响决定他们对自由贸易政策的态度。(自P41) 根据特定要素模型可知:自由贸易会降低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收入水平,共同要素的收入水平则不定,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收入水平会提高。正因为如此,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自由贸易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例如:在英国走向自由化的历史过程中,曾发生了关于《谷物法》是否应该废除的大辩论。地主阶级极力反对废除,而新兴的资产阶级极力主张废除。原因就在于废除《谷物法》,允许廉价谷物进口,不利于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这场辩论中,工人阶级的经济利益居中。 4.阐述新贸易理论的意义。 5.李斯特的保护贸易观点及其政策 6.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怎样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间的竞争优势的? 7.如何看待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性? 8.试述一国参加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 9.试述中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10.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1.我国已经于2001年加入WTO,试论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 12.对比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替代战略的利弊 13.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当代国际贸易的影响 14.发展中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度会带来哪些后果? 15.试述浮动汇率下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 16.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的初期往往采取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 1.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福利影响如何? 对进口国来说,国际贸易提高了进口国消费者集团的福利水平,降低了进口国进口竞争生产者的福利水平,因为商品的进口使商品的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消费者增加了对该商品的需求。但是国内的生产者在产品价格下降之后减少了供应,供应小于需求的部分只能由进口加以弥补,这样就造成了消费者剩余增加了,生产者剩余减少了,即商品的进口提高了消费者集团的福利水平,降低了生产者的福利水平。但是,从进口国总体来看,增加的福利比减少的福利要多,所以国际贸易使进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对于出国来说,则正相反,国际贸易降低了消费者剩余,提高了生产者剩余,也就是说商品的出口提高了出口国生产者的福利水平,降低了出口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增加的比减少的多。所以,国际贸易使出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所以,从总体上看,国际贸易提高了所有参加国的净福利水平。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习题答案要点

〈〈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习题答案要点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与国际收支 1、如问题所述,GNP仅仅包括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在国民收入账户中,如果进口的中间品价值从GNP中减去,出口的中间品价值加 到GNP中,重复计算的问题将不会发生。例如:美国分别销售钢材给日本的丰田公司和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其中出售给通用公司的钢材,作为中间品其价值不被计算到美国的GNP中。出售给日本丰田公司的钢材,钢材价值通过丰田公司进入日本的GNP,而最终没有进入美国的国民收入账户。所以这部分由美国生产要素创造的中间品价值应该从日本的GNP中减去,并加入美国的GNP。 2、(1)等式12-2可以写成CA =(S P-I)? (T -G)。美国更高的进口壁垒对私人储蓄、投资和政府赤字有比较小或没有影响。(2)既然强制性的关税和配额对这些变量没有影响,所以贸易壁垒不能减少经常账户赤字。 不同情况对经常账户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关税保护能提高被保护行业的投资,从而使经常账户恶化。(当然,使幼稚产业有一个设备现代化机会的关税保护是合理的。)同时,当对投资中间品实行关税保护时,由于受保护行业成本的提高可能使该行业投资下降,从而改善经常项目。一般地,永久性和临时性的关税保护有不同的效果。这个问题的要点是:政策影响经常账户方式需要进行一般均衡、宏观分析。 3、 (1)、购买德国股票反映在美国金融项目的借方。相应地,当美国人通过他的瑞士银行账户用支票支付时,因为他对瑞士请求权减少,故记入美国金融项目的贷方。这是美国用一个外国资产交易另外一种外国资产的案例。 (2)、同样,购买德国股票反映在美国金融项目的借方。当德国销售商将美国支票存入德国银行并且银行将这笔资金贷给德国进口商(此时,记入美国经常项目的贷 方)或贷给个人或公司购买美国资产(此时,记入美国金融项目的贷方)。最后,银行采取的各项行为将导致记入美国国际收支表的贷方。 (3)、法国政府通过销售其持有在美国银行的美元存款干预外汇市场,代表美国金融项目的借方项目。购买美元的法国公民如果使用它们购买美国商品,这将记入美国国际收支账户经常项目的贷方;如果用来购买美国资产,这将记入美国国际收支账户金融项目的贷方。 (4)假定签发旅行支票的公司使用支票账户在法国进行支付。当此公司支付餐费给 法国餐馆时,记入美国经常项目的借方。签发旅行支票的公司必须销售资产(消耗 其在法国的支票账户)来支付,从而减少了公司在法国拥有的资产,这记入美国金融项目的贷方。 (5)、没有市场交易发生。 (6)离岸交易不影响美国国际收支账户。 4、购买answering machine记入New York收支账户的经常项目借方,记入New Jersey 收支账户经常项目的贷方。当New Jersey的公司将货款存入New York银行时,记入New York的金融项目的贷方和New Jersey金融项目的借方。如果交易用现金进 行支付,则记入New Jersey金融项目的借方和New York金融项目的贷方。New Jersey 获得美元现钞(从New York进口资产),而New York则减少了美元(出口美元资产)。最后的调整类似于金本位制下发生的情况。5、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生产者剩余 答: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2.罗伯津斯基定理 答: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 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3.产品生命周期 答: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4.购买力平价 答: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5.市场内部化 答:市场内部化是指企业为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生产和投资风险,而将该跨国界的各交易过程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 6.黄金输送点 答: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 7.要素禀赋 答:要素禀赋,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赫克歇尔-俄林 定理认为,要素禀赋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 8.比较优势 答:比较优势也称为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李嘉图通过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阐明,比较优势是一国 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小的 劣势,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根据各自的 比较优势来来确定国际分工并进行贸易往来,双方便都可以获得比较利 益。 9.人力资本 答:所谓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然们通过劳动力进行投资(如进行教育、职业培训、保健等),可以提高原有 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从而对一个国家参加国际 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与影响。 10.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1年所实行的金汇兑本位制。这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特征简而言之便是“美元

国际经济学最新理论.pdf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更大的规模经济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其“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一步。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代表的凯恩斯在国际贸易方面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弗雷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 1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 (1)以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为代表的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认为: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2)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 (3)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第4章【圣才出品】

第1篇国际贸易理论 第2章世界贸易概览 2.1复习笔记 1.经济规模与进出口总额之间的关系 (1)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现实证明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其进出口总额息息相关。把整个世界贸易看成整体,可利用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来预测任意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引力模型方程式如下: 其中, T是i国与j国的贸易额,A为常量,i Y是i国的国内生产总值,j Y是j国的国 ij 内生产总值, D是两国的距离。引力模型方程式表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 ij 贸易规模与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 (2)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 引力模型之所以能较好地拟合两国之间的实际贸易现状,其原因在于:大的经济体收入高,因而大量进口产品;大的经济体能生产更多品种的系列产品,因而更能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进而大量出口产品。在两国贸易中,任一方的经济规模越大,则双方的贸易量就越大。 (3)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 当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与依照引力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相差较大时,就需要从其他因素进行分析,如文化的亲和性、地理位置、运输成本等因素。事实上,这也是引力模型的重要用

途之一,即有助于明确国际贸易中的异常现象。 (4)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 距离、壁垒和疆界对国际贸易有负面作用,会使得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大大小于根据引力模型所计算出的结果。另外,在各国GDP和距离给定的情况下,有效贸易协定(trade agreement)比无效的贸易协定更能显著增加成员国的贸易量,这也是美国与其邻国的贸易量明显大于其和相同大小的欧盟的贸易量的原因之一。 2.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 (1)世界变小了吗? 人们认为,现代化的运输和通讯可以超越空间距离的束缚,世界因此成了小“村落”。事实的确如此。但是,有时候政治的力量可以超过技术进步的作用,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及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等都严重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并且用了几十年才得以恢复。 (2)交易内容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工业制成品是主要的交换产品,所占比重最大。矿产品特别是现代世界不可或缺的石油依旧是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引人注目的是发展中国家已经从初级产品出口国转变为主要的制成品出口国。另外,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凸显重要,并且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3)服务外包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随之出现。服务外包也称之为离岸服务,是一种新兴的国际贸易现象,使得曾经必须在一国国内实现的服务现在可以在国外实现。 (4)旧规则依然可行吗?

国际经济学 案例分析

一、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1.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掀起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主张货币金银是一个国家财富的证明,货币金银及贵重金属,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贵重金属的流入可以增强国家的国力,流出则是国家的损失,主张对贵重金属的流动进行经济干预以增加贵重金属存量。重商主义前期,重商主义这较为注重限制贵重金属的流出,而在重商主义流行的后期,重商主义更加注重重金属的顺差,此时的重商主义也被称为是贸易差额理论。 1.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对于国际贸易的看法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产生国际分工,导致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从而产生了国际贸易。 每单位所需的劳动(小时) 酒棉布 英国 4 2 葡萄牙 2.5 5 两个国家的社会生产情况 上图表示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分别所需的时间,及他们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为时间的倒数,分析出英国在生产棉布上有绝对优势,葡萄牙在生产酒上具有绝对优势,在此情况下,如果两国在生产上进行分工,分别生产其生产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同时向对方国家进口比国内原来生产的产品更为便宜的同类产品,这样两国的综合生产率就得以提高,同时资源也得到的更加合理的配置利用,两国的福利水平也得到了改善。 然而这样的绝对优势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中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如果一个国家的两种产品相对于另外一个国家的产品都具有绝对优势的话,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于重商主义的否定,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划下了历史新的一页,重商主义的没落,世界走向了自由贸易的时代。 1.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绝对优势的局限性,解释了在一个国家两种产品都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的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 (2)在一国范围内生产要素可以再各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但是在国与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 (3)商品在两个国家内可以自由流动,不存在人为障碍 (4)假定没有运输成本 (5)两个国家都只生产两种产品 (6)产品的夹着仅由其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数量决定 (7)两国的劳动数量是给定的,而且是被充分利用的,既不存在资源的闲置和剩余(8)当劳动力在两个部门之间相互转换时不存在机会成本 (9)一个国家在生产两种产品时相对于另外一个国家都具有比较优势 (10)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存在货币之间的交换,只有物物交换 劳动数量(小时/ 年)劳动生产率(单位/1小时) 酒棉布 英国1000 0.1 0.2 葡萄牙1000 0.5 0.25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K135班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资源或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2、倾销:海外的货物以低于同样货物的销售价格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的出售。 3、国际收支(广义):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4、提供曲线:就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的交换比率。 5、关税同盟: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取消区域内关税或其他进口限制,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6、贸易条件: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也就是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用出口价格指数比进口价格指数。 7、外汇管制: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本国对外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管制,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 8、汇率:又称为汇价。是不同货币在外汇买卖过程中形成的交换比率。 9、开放经济:一个经济与其外部存在着经济往来关系,如对外贸易、资金流动、劳动力流动等对外经济关系。 10、资本国际流动:指资本从一个国家、地区或经济体,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地区和经济体的过程。 二、判断题 1、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小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大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郡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益。√ 3、贫穷化增长适用于长期以来人口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国家。× 贫穷化增长适用于经济是典型的单一经济,离开单一产品的的生产和出口,该国就会陷入困境的发展中国家。 4、社会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同满意感的商品消费组合。√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不会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6、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7、跨国企业是指向六个以上不同国家出口的企业。× 跨国企业是指在数个国家设有生产工厂的企业。 8、在实施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是关键货币。√ 9、区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最常用但并不完善的指标是人均GDP。√ 10、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英国,美元相对于英磅升值。× 若美国的通货膨胀速度低于英国,则美元相对于英磅升值。 11、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在贸易中两个国家均能通过出口其比另一国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品获益。√ 12、共同市场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13、战略性贸易政策常常用来支持处于竞争激烈产业中的企业。× 战略性贸易政策常常包括对高技术企业的补贴和其他支持。 14、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成员国采取浮动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成员国采取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15、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本原因是国内货币供给大于国内货币需求。√ 16、在金本位制下,一国的高利率和资本流入将有助于该国自动调整国际收支赤字。√ 17、一价定律认为关税不能影响进口产品价格。× 一价定律认为关税能影响进口产品价格。 18、如果德国的利率高于美国,则马克将在远期市场上贴水卖出。√ 19、从日本进口汽车应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贷方。× 从日本进口汽车应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借方。 20、若美国通货膨胀高于英国,美元相对于英磅贬值。√ 三、选择题 1、设一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8.2345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前一年上升8%,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 A ) A.8.3870 B.8.085 C.10.2931 D.6.5876 2、列昂惕夫反论包括以下解释,除了( B )。 A美国对劳动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B美国实际上比其贸易伙伴拥有更多的劳动力 C美国的出口产品密集使用了熟练劳动力 D美国倾向于出口需要大量科学和工程技术投入的高技术产品 3.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美国为4%,那么( C ) A 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4% B美元相对于英镑贬值4% C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6% D美元相对于英镑贬值6% 4、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C ) A. 垄断竞争理论 B. 规模经济理论

国际经济学

多选 1. 根据斯托尔帕—萨谬尔逊定理,自由贸易将会使贸易参加国(ABCD) A.商品价格均等化 B.土地得到相同的报酬率 C.所有工人得到相同的工资率 D.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E.供给和需求模式趋同 2. 18世纪中叶,指出重商主义理论存在重要缺陷的经济学家包括(AB) A.斯密 B.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休谟 E.杜阁尔 3. 下列关于共同市场的叙述,正确的有( ABC ) A 成员国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B 实现了商品自由贸易 C 实现了生产要素与服务的自由流动 D 成员国间需要在技术标准、税收制度、金融法规等方面加以协调 4. 以下哪些组织形式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ABCD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E.北约 5. 一国实行对外开放后,从打破国内垄断中可以获得的利益包括() A.消费者享受较低的国际价格 B.企业产量不断增加 C.本国福利水平提高 D.形成公平的竞争格局 E.企业竞争力增强 判断 1. 根据西方比较普遍的看法,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2. 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只有当一个国家至少有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绝对高于其它国家时,才有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取贸易利益的可能。() 3.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理论提醒发展中国家应尽量少出口,把重点入在国内市场上。() 4. 根据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具有新技术优势的企业,第一步总是以产品出口获利,有着独占市场的性质。() 5. 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态。() 6.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7.移民会对移出国造成财政收入和支出效果的损失。() 8.相对技术差异论提示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9.按照H-O定理,一国应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10.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利用所谓的"后发优势"提供了理论基础。() 11. 根据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具有新技术优势的企业,第一步总是以产品出口获利,有着独占市场的性质。() 12.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态。() 13.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14.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 15.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考试重点

绝对优势: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的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李嘉图模型:是一个单一要素模型,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不同国家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唯一的不同之处,也是决定国际贸易的唯一因素。李嘉图模型的中心含义是如果每个国家都能够专门生产并出口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那么他们之间的贸易就会给每个国家带来利益,他的两个核心含义: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和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至今仍能得到事实支持。 机会成本:是指因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有替换物或失去最好机会的价值,即是指经济决策中影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 要素比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是指从资源禀赋角度对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差异做出解释的国际贸易理论。其内容是:各国的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的价格存在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成本有高有低,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因为各国生产要素价格有差别,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又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密切相关。生产要素丰裕,其商品价格自认就相对低一些,生产要素稀缺,其价格相对高一些。生产要素丰裕度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出口偏向性增长:是指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出口产品生产能力提高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就是使生产可能性边界扩张偏向出口产品。 福利恶化性增长:是指一国整体福利水平恶化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在严格假定下可能出现的一种极端情况。一国的出口偏向性增长可能导致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因此,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极强的出口偏向性,那么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抵消生产力提高带来的正面效应,使得该国整体的福利水平恶化。 出口补贴:是指国家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对出口商品给予的现金或财政上的补贴。 动态收益递增:成本随着累计产量下降而并非随着当前劳动生产率的上升而下降的情形就是动态收益递增 倾销: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价格,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商品的行为。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规模和产量的扩大而使单个企业平均成本下降或收益增加的经济现象。 边际收益:在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的数量均保持不变情况下,新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投入要素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量。 幼稚工业论:认为新兴工业在发展初期需要国家提供保护以免在外国强大的竞争下夭折,并随着新兴工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增强而逐步取消贸易保护,为自由贸易的实行创造条件。垄断竞争: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这种结构下既存在垄断,又存在竞争。 价格歧视:一家企业在销售同样的商品时,对不同的顾客索取不同价格的做法 完全垄断:完全排斥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 内部规模经济:单个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时,由其自身内部引起的平均成本不断下降,收益不断增加的经济现象。 相互倾销:不同国家生产同种或类似产品的厂商都对出口产品制定一个低于国内市场价的价格并进行双向贸易的现象。 行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同国家之间就同一产业的产品所进行的贸易。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教学文案

案例名称:蜡烛工的请愿 案例适用:比较优势理论 案例内容: 在重商主义哲学盛行时期,保护主义蔓延,被激怒的法国经济学家Frederic Bastiat(1801—1851年),通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压倒了保护主义者。巴斯底持在1845年虚构的法国蜡烛工人请愿的故事中,最成功地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现摘录如下: 我们正在经受着无法容忍的外来竞争,他看来有一个比我们优越得多的生产条件来生产光线,因此可以用一个荒谬的低价位占领我们整个国内市场。我们的顾客全都涌向了他,当他出现时,我们的贸易不再与我们有关,许多有无数分支机构的国内工业一下子停滞不前了。这个竞争对手不是别人,就是太阳。 我们所请求的是,请你们通过一条法令,命令关上所有窗户、天窃、屋顶宙、帘子、百叶宙和船上的舷窗;一句话,所有使光线进入房屋的开口、边沿、裂缝和缝隙,都应当为了受损害的工厂而关掉。这些值得称赞的工厂使我们以为已使我们的国家满意了,作为感激,我们的国家不应当将我们置于一个如此不平等的竞争之中……仅仅因为或部分因为进口的煤、钢铁、奶酪和外国的制成品的价格接近于零,你们对这些商品的进口就设置了很多限制,但为什么,当太阳光的价格整天都处于零时,你们却不加任何限制,任它蔓延? 如果你们尽可能减少自然光,从而创造对人造光的需求,哪个法国制造商会不欢欣鼓舞?如果我们制造更多的蜡烛,那就需要更多的动物脂,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牛羊,相应,我们会见到更多人造草场,肉、毛、皮和作为植物生产基础的肥料。 案例评析: 比较优势原理指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各国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和较高生产率的产品,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使世界福利增大。通过贸易使得各国获利。 案例中当时盛行贸易保护主义,认为进口产品会威胁本国产业,进口限制可以保护国家利益。因此政府应当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的进口。而比较优势理论有力的压倒了贸易保护主义者。巴斯底持在1845年虚构的法国蜡烛工人的故事更有力的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太阳可以看作是能高效生产太阳光的厂商,生产成本为0。由于有了这个“厂商”使得国内“太阳光”厂商失去了国内市场,倘若没有太阳,国内会生产并出口人造光。根据贸易保护主义,太阳光威胁到了国内人造光市场,应该禁止使用太阳光。但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会禁止使用太阳光,而自己进行生产。原因就在于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该国应该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太阳光。一国的资源是有限的,该国停止生产“太阳光”会节约资源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商品。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 案例名称:埃尔切事件 案例适用: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 案例内容: 位于西班牙东南部阿利坎特省,人口约20万的埃尔切市,一直为欧洲的鞋业中心之一,鞋业作坊有六七百家之多,依靠发展制鞋业一度富庶。中国鞋商1998年才正式进入埃尔切市,由于中国产的鞋子款式、设计制作美观新颖,再加上价廉物美,在欧美很受普通百姓的欢迎。该市由华侨华人开的鞋业公司、制鞋工厂和仓库式批发零售商店已增至60多家。在西华人鞋商的销售额占当地的20%左

国际经济学试题答案1-4

国际经济学试题答案1-4

国际经济学精选习题集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划分的基本经济单位是(D)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 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B) A.国际商品流动 B.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C.国际收支平衡 D.国际人员流动 3.从国际间经济资源流动的难易度看,流动最容易的是(B)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二、判断分析题 1.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一门分支科学。 √。大部分国际经济学应用了宏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如无差异曲线、需求曲线、企业产量按照MR=MC确定等,但是国际经济学理论本身也获得了许多理论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的国际经济学研究又推动了一般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 三、问答题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国际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有何联系?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家之间经济和金融的相互依存性,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外汇市场以及国际收支、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大部分国际经济学应用了宏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但是国际经济学理论本身也获得了许多理论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的国际经济学研究又推动了一般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 2.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的范围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的原因和效果。二者统称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因为它们把单个国家看成基本单位,并研究某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3.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国际经济问题是什么? 深度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迅速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汇率的过度波动和失衡以及全球危机;美国的结构失衡、欧洲和日本的缓慢经济增长,以及转型经济的重组问题;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深度贫困;资源匮乏、环境恶化、气候变化下和不可持续发展。 第2章比较优势原理

国际经济学

第一讲导论一、国际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西方经济学的一支重要的分支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国际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的崩溃——欧洲货币体系的出现) 2.国际金融组织与机构的建立及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3.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及发展。(二战后,出现了许多世界性的与区域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关贸总协议即世界贸易组织。它为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也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日趋紧密的一个重要因素。) 4.贸易方式与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简单的进口与出口——补偿贸易——租赁贸易——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5.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国际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如何搞好国际性企业的财务管理,各国又如何加强对国际性企业经营活动的监控与管理。) 6.资本输出有了新的内涵。(战前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的资本输出一般都带有强制性和掠夺性——战后各国主动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并控制外资的投向,使其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7.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由美国纽约——到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法兰克福——日本东京——中国香港,它们为世界各国资金的余缺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推动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大发展。 8.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的发展。(美元、黄金、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与特别提款权——德国马克、瑞士法郎、英国英镑、日本日元——欧元)9.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上述变化,推动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也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它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传导机制极其发展规律。具体地说,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关系,但这种国际经济关系并不指某些具体的个别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即具有理论抽象性的国际经济关系。这种抽象性的国际经济关系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各国经济政策协调与相互作用。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宏观与微观的分析方法。由前可知,国际经济学是由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两大部分组成的。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则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2.综合分析法。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详细占有资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揭示国际经济关系的传导机制及其运动规律。 3.历史与逻辑的分析方法。既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国际经济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又要从逻辑的角度来研究和设计国际经济学学科体系。只有将历史与逻辑的发展统一起来,才能构造一个科学的、逻辑严谨的国际经济学体系。4.实事求是的方法。对于西方国际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9章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 一、概念题 1.约束(binding) 答:在国际贸易中,约束一般是指税率的约束,即“约束”关税的税率。约束税率是指经过谈判达成协议而固定下来的关税税率。按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各国应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有选择的产品对产品的方式,或者为有关缔约国所接受的多边的程序进行谈判,谈判结果固定下来的各国税则商品的税率为约束税率,汇总起来形成减让表,作为总协定的一个附属部分付诸实施。按关贸总协定规定,关税减让谈判有四种减让形式来约束关税的税率:①降低关税并约束在降低了的关税水平;②约束现行关税税率;③约束在现行关税水平以上的某个关税水平;④约束免税待遇。 2.支持自由贸易的政治依据(political argument for free trade) 答:支持自由贸易的政治依据是指,尽管理论上可能还有比自由贸易更好的政策,但从政治上认可和支持自由贸易的原则更重要。现实中的贸易政策经常会由具有特殊利益关系的集团所左右,而不考虑国家的成本与收益。虽然从理论上可以证明某些选择性的关税和出口补贴政策能够增进整体社会福利,但现实中,任何一个政府机构在制定一套干预贸易的详细计划时都有可能被利益集团所控制,从而成为在有政治影响的部门中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如果上述观点正确的话,那么倡导自由贸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3.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 答:集体行动是指关于经济活动中个人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理性。如果某项活动或者

福利的获得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集体行动问题就出现了,即决策集体的每个成员必须单方面决定是否参与提供某种集体产品。因为集体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所以使得不为集体产品的提供付出成本的集团成员也可以获得集体产品。集团越大,分享收益的人越多,个人的行动对集团利益的影响越小,集团内的成员“搭便车”的动机就越强烈。这就意味着仅仅依靠个人的自愿,集体产品的供给将是不足的,集体产品不可能依靠个人的自愿提供来解决。因此,个人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理性,个人理性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4.特惠贸易协定(preferential trading agreement) 答:特惠贸易协定是指各签约方之间相互减让关税或实行其他贸易优惠措施,但不将其给予非签约方的贸易优惠协定。由于这种协定违反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因而一般被世界贸易组织所禁止。但是,如果它能够促进签约方之间的自由贸易,那么世界贸易组织就允许其存在。如下两种方式的特惠贸易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 (1)自由贸易区,各签约方设立对外关税率,但相互之间免除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 (2)关税同盟,各成员国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率,而成员国之间则是“特惠”的。 5.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答: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参加同盟的国家划为一个关税区域,在区域内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自由贸易,同时对区域外采取统一的关税及其他贸易限制等措施。关税同盟是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关税同盟可以分为完全关税同盟和不完全关税同盟。完全关税同盟是指将各加盟国的关税完全废除,这种关税同盟按惯例不受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约束。但事实上,当关税同盟成立时,各国原有的关税并不能立即完全废除,为避

精选-国际经济学复习课后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生产和消费只取决于相对价格? 答: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考虑的是所有商品的价格,而不是单一价格因素。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是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 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 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 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不一定一致,x 商品的价格是Px/Py ,而y 商品的价格是Py/Px.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第二章答案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 、Y 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6 2 15 12 表2 X 、Y 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10 4 5 5 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表2-2(a )和表2-2(b )部分的内容) 2.假设A 、B 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

表3 X 、Y 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4 2 8 4 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 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3.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具有比较优势吗? 答案提示:不一定,比较优势的确定原则是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最劣。 5.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万单位的劳动,X 、Y 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答案提示:2000000004 151=+Y X L L ;X L X 51=;Y L Y 41= 6.根据上一题的条件,再加上以下几个条件,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角形。 (1)X 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 (2)进口为2,000个单位。 答案提示:封闭条件下,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Y X P P =-=-455 141 。因为X 的国际相 对价格为2,所以此国出口X 进口Y 。出口1,000个单位的X 可以换得2,000个单位的Y 。贸易三角是C A DA ’(见图2-5(a ))。 7.在图2—2(b )中,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否有界限?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有界限的,因为一国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是有界限的。 8.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 (1)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 利可图; (2)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 (3)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