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部编版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

部编版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

部编版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
部编版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

部编版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测试题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图表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二概括其原因。

(2)综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工业革命的推动。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解析】

【分析】

【详解】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趋势是城市人口不断增长。根据所学和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可知,增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可知,这说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

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 (1851)

年英国为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修建了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根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业革命有何影响?(不得摘抄原文,答出四点,材料二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这年6月,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

——引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答案】(1)工厂制出现;女性经济独立或提高了妇女地位或解放了妇女;促进了科技教育的发展;英国积累了大量财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巩固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每点,任意4点得,不得摘抄原文。)

(2)环境污染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出现;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2)根据材料二“泰晤士河,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材料,联系所学分析出各题的答案,如抓住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联系所学分析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影响,即可回答,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出现;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分析材料二时抓住“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这些关键信息可知,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3.赏析名人名言,对话名家名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此名言出自谁之口?他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材料二“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2)此名言出自谁之口?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材料三“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3)这是谁的呼喊?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4)通过探究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向这些文学艺术大师学习哪些精神?

【答案】(1)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

(2)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3)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或《英雄交响曲》)

(4)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牛顿的名言,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提出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建立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2)南京材料二“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爱因斯坦的名言。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推动了物理学的革命,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3)根据材料三“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贝多芬的名言,贝多芬的代表作是第三交响曲(或《英雄交响曲》)。(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向命运屈服、勇于挑战的精神。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全国91%的食盐生产;法国的亚麻辛迪加垄断了全国约90%的麻织品生产。

材料二到1900年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其中,英国占有3270万平方公里,人口3.6亿;法国占1098平方公里,人口5600……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所建立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强大竞争对手……德、日、美三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呼声最高。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新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

——《世界文明史》(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哪两个国家展开?

(2)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必备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以上三则史料均从不用角度论证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请你根据材料概括。

(3)“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必备的另一核心素养。根据所学知识,绘一个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的年代尺,至少出示三项发明。

(4)根据以上探究,你认为如何才能学好历史?

【答案】(1)美国,德国

(2)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增长

(3)言之有理即可(要求必须时间,事件相对应)

(4)牢固掌握基本知识;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多种方法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是走在前面的国家。

(2)依据材料一“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全国91%的食盐生产;法国的亚麻辛迪加垄断了全国约90%的麻织品生产。”可知,材料一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依据材料二“到1900年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其中,英国占有3270万平方公里,人口3.6亿;法国占1098

平方公里,人口5600……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所建立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强大竞争对手”可知,材料二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依据材料三“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可知,材料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增长。

(3)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次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牢固掌握基本知识;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多种方法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等。

5.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由于采用了栽种水稻的新技术和新型工具,使生产效率和产量大幅度提升,从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富余产品。随着可以用于交换的农产品的增多,贸易日益发达,制造业愈加兴旺,最后出现了……中产阶级。

——摘编自麦克莱伦第三等《世界科学技术通史》材料二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悉尼0.8222.548.2

材料三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就得以生存下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列举中产阶级在宋朝出现的条件。

(2)据材料二表格和图片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三概括其原因。

(3)综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新技术和新型工具的使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2)趋势: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并逐渐超过农村人口比例。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宋朝由于采用了栽种水稻的新技术和新型工具,使生产效率和产量大幅度提升,从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富余产品。随着可以用于交换的农产品的增多,贸易日益发达,制造业愈加兴旺,最后出现了一个闲暇时间很多的中产阶级。”,可知中产阶级在宋朝出现的条件是新技术和新型工具的使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2)据材料二表和图中数据可知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是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并逐渐超过农村人口比例。据材料三“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就得以生存下来。”可知其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

(3)综合上述信息,能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6.材料 1885年在实验室中,一个伟大的发明诞生了。卡尔本茨将内燃机改进成汽油发动机安装在三轮车上,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的雏形出现了……虽然这辆车的时速只有16公里,但在当时马车流行的时代,这样的速度已经足够让人“瞠目”了。然而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顺利,由于当时欧洲封建宗教居于统治地位,这台在实验室诞生的三轮汽车被封建宗教界视为“怪物”,并预言这东西会毁灭人类,并要将卡尔本茨送到宗教审判台进行审判,卡尔本茨听到消息后,不得不逃到瑞士避难。尽管如此,1886年1月29日,

卡尔本茨向德国皇家专利局申报的专利获得了批准,取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制造专利权”。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1886年为世界汽车诞生年。这辆三轮汽车被命名为“奔驰1号”。

汽车虽然制造出来了,可这个不断散发臭气的家伙总是半路“抛锚”,再加上操作性不是很好,经常撞墙,遭到了人们的嘲讽,由于担心在大庭广众面前出洋相,再加上封建势力的阻挠,卡尔本茨尽管进行了多次技术改进,却从来不敢开着它上街。就在这个时候,卡尔本茨的妻子贝尔塔站了出来…1888年8月的一天,早上5点多钟,贝尔塔唤醒了两个孩子,把汽车推出来,一起向100多公里之外的福尔兹海姆进发,去探望孩子的祖母。行驶到14公里,燃料没有了,只好到一家燃油店去购买汽油;行驶到70公里以后,又被一个陡坡拦住了去路,只好让小儿子来驾驶,贝尔塔和大儿子在后面推;发动机的油路堵塞了,贝尔塔就用发针把它修好;电器设备发生短路,就用丝袜作绝缘垫。一直开到黄昏,母子三人才又累又饿地到达目的地。孩子的祖母惊叹不已,小镇上的人们都跑出来看这个“怪物”。兴奋的贝尔塔立即给丈夫拍了一封电报:“汽车接受了考验,请速申请参加慕尼黑博览会。”卡尔本茨接到电报后两手发抖,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他很快就办妥了参展的手续。在慕尼黑工业博览会上,卡尔本茨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汽车,吸引了大批客户的目光。

——选自百度百科(1)根据以上材料可知哪两个人对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汽车与当时流行的交通工具相比具有什么特点?汽车发明和使用的开始阶段,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请分别概括?

(3)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汽车成为大众交通工具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

【答案】(1)卡尔本茨和贝尔塔。

(2)速度快。有利因素:国家对发明创造的支持;内燃机的发明、卡尔本茨的不断进行技术改进;贝尔塔的勇于实践。不利因素:封建宗教势力的阻挠;人们对新事物的排斥和技术的不完善。

(3)从实验室发明到应用到实践的历程。

【解析】

【详解】

(1)分析材料可知,卡尔本茨制造了汽车,卡尔本茨的妻子贝尔塔使用了汽车,成功了,所以卡尔本茨和贝尔塔对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分析材料“虽然这辆车的时速只有16公里,但在当时马车流行的时代,这样的速度已经足够让人瞠目了”可知,汽车与当时流行的交通工具相比具有速度快的特点。由材料“卡尔本茨向德国皇家专利局申报的专利获得了批准,取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制造专利权。”可知,其有利因素包括国家对发明创造的支持;由材料“卡尔本茨将内燃机改进成汽油发动机安装在三轮车上,卡尔本茨进行了多次技术改进”可知,其有利因素包括内燃机的发明、卡尔本茨的不断进行技术改进;由“卡尔本茨的妻子贝尔塔站了出来,把汽车推出来,一起向100多公里之外的福尔兹海姆进发”可知,其有利因素包括贝尔塔的勇于实践。由材料“当时欧洲封建宗教居于统治地位,这台在实验室诞生的三轮汽车被封建宗

教界视为怪物,并预言这东西会毁灭人类,并要将卡尔本茨送到宗教审判台进行审判”可知,不利因素包括封建宗教势力的阻挠;由材料“汽车虽然制造出来了,可这个不断散发臭气的家伙总是半路抛锚,再加上操作性不是很好,经常撞墙,遭到了人们的嘲讽”可知,其不利因素包括人们对新事物的排斥和技术的不完善。

(3)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汽车成为大众交通工具经历了一个从实验室发明到应用到实践的历程。

7.观看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注:电是一种高效的便于输送的能源。19世纪初,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法拉第关于电磁感应的发现,为制造电动机和发电机提供了科学的基本原理,法拉第还制造出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实验模型,在许多科学家长期研究的基础上,1866年,德国科学家韦纳西门子试制出一种实用、轻巧的发电机。这为人类利用电力这一神奇的能源开辟了光明的前景。电力出现后,很快就被应用到炼钢、建筑、纺织、制鞋等生产行业,以及电车、地下铁路等城市公共交通部门:不久,家庭也成为电力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图一:是1900年举行的巴黎博览会,大量使用了人类发明不久的电灯来照明。

图二:1879年,美国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对这项新发明,纽约一家报纸惊喜地报道:这种灯不会产生有毒气体,也不会释放出烟和难闻的气味儿;它没有火焰、没有危险,也不需要用火柴去点燃。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

图三:1876年,美国波斯顿大学教授贝尔成功地发明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并于次年成立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电话的发明,大大缩短了时空的距离。

(1)从上面文字和图片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根据所获取的信息,电这个新能源的应用有什么影响?

【答案】(1)可以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科学原理、实用发电机的发明时间和发明人、电的作用、电灯的发明人和发明时间、电灯的优点、电话的发明时间和发明人等角度表述。(2)运用到生产领域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运用到交通领域提高了交通效率;运用到社会生活领域优化了生活,电话的发明,大大缩短了时空的距离。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科学原理: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法拉第关于电磁感应的发现,为制造电动机和发电机提供了科学的基本原理。实用发电机的发明时间和发明人:1866年,德国科学家韦纳.西门子试制出一种实用、轻巧的发电机。电的作用:很快就被应用到炼钢、建筑、纺织、制鞋等生产行业,以及电车、地下铁路等城市公共交通部门;不久,家庭也成为电力的主要使用者之一。电灯的发明人和发明时间:1879年,美国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灯的优点:不会产生有毒气体,也不会释放出烟和难闻的气味儿;它没有火焰、没有危险,也不需要用火柴去点燃。电话的发明时间和发明人:1876年,美国波斯顿大学教授贝尔成功地发明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话。

(2)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电这个新能源的应用产生了巨大影响,它运用到生产领域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运用到交通领域提高了交通效率;运用到社会生活领域优化了生活,电话的发明,大大缩短了时空的距离。

【点睛】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

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角逐移到了会议桌上,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继召开,从而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认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能不能长久保持?

(2)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1)不能。因为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能长久保持。

(2)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能不能长久保持。因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形成的。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所以它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它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是他们分赃和妥协的产物。但是体系的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这个体系所依据的帝国主义之间的实力对比势被打破,潜伏的种种矛盾必日益尖锐,新的争夺不可避免,这就决定了这个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通过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形成的。它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是他们分赃和妥协的产物。它的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认识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这一体系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是他们分赃和妥协的产物。它的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9.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同时也是不平衡的。迄今为止,历史上共同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它们在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面貌的同时,对世界局势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辉煌远去)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统计

(1)依据上表说明中国科技成就在世界的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

(巨浪西来)

材料二铁甲舰冒着滚滚黑烟而来,朽木布帆撑起的水师怎能相对。乾隆爷的威武大将军炮在西洋小炮前竟不堪一击,高举的大刀长矛未照敌面就已断折。割地、赔款、开埠似乎成了必须的选择,帝国大厦在西来的巨浪击下摇摇欲坠。

(2)“铁甲舰”的动力来源于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哪项成果?“割地、赔款、开埠”起始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

(惊涛拍岸)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迪生、贝尔、西门子、本茨等登上各国媒体的头版头条。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1910年,德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么二位。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3)美德两国工业总产值能够跃居世界前两位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一系列爱国救亡运动,请举一例说明。

(追波逐浪)

材料四 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农业科技的“星火计划”。1986年底,制定《中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

(4)请举两例说明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5)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答案】(1)中国科技由先进变为落后。

(2)蒸汽机;《南京条约》;

(3)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技。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4)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等;(任意两点即可,2分)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勤奋、善思的精神品质。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等。(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1)问,由表格数据可以得出“1-1500年”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1501-1840年”中国古代科技远远落后于世界。第(2)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当时轮船主要是以蒸汽为动力,材料中“‘割地、赔款、开埠’起始于中国近代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南京条约》中“割地、赔款、开埠” 起始于中国近代史。第(3)问,依据材料中“19世纪末20世纪

初”“1910年”等时间信息可以判断出美德两国工业总产值能够跃居世界前两位的关键性因素是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技;又依据时间信息可以得出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一系列爱国救亡运动,进行了戊戌变法运动。第(4)问,依据材料中“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民,新中国成立以后后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等。第(5)问,综合以上材料的分析,得出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勤奋、善思的精神品质。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等。

10.合作探究一工业革命与人口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请回答

(1)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2)工业革命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1)工业革命促进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政局稳定。

(2)1.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

2.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促进工农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由于科技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政局稳定等等,这些因素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同时,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题

第12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归纳和整理 基础训练 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生产技术的积累 B.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C.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D.海外市场需求的增加 2、工业革命是( )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变革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D.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3.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 A.毛纺业B.棉纺织业 C.造船业D.机器业 4.英国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发明制造是( ) A.凯伊发明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D.水力织布机 5.京九铁路、青藏铁路等大动脉的建成,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建设步伐。而人类社会最早的火车机车是( ) A.蒸汽火车 B.内燃机车 C.电气列车 D.磁悬浮列车 6.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850年,英国棉纺织老板可以( ) A.使用汽船运输产品 B.在电灯下制作棉衣样品 C.用电话谈生意 D.驾驶汽车欣赏泰晤士河夜景 7.近代交通工具首先突破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 ) A.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建立的君主立宪制 C.英国首先开始的工业革命 D.英国无产阶级进行的宪章运动9.“1801—1831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两倍多。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宪章运动 1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工业革命后果的是( ) A.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人口不断流向农村,农民大量失业C.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D.工厂遍及城乡,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拓展训练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70年一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 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

两次工业革命练习题1

两次工业革命测试题 1、工业革命最先产生于: A、棉纺织业B、毛纺织业C、麻纺织业D、丝织业 2、19世纪中期,如果从伦敦到巴黎作短期旅行,下列哪些交通工具可以使用: A、汽车、火车、飞机B、火车C、汽船D、火车、汽船 3、“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这段话说明了: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热情C、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D、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统治了一百年4、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政治条件是: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B、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大量生产技术和知识的积累D、同于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5、英国人对他们的发明很是骄傲,但下列成就中有一项不属于英国人的是: 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C、火车D、汽船 6、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 A、17世纪50年代、19世纪70年代B、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期 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D、都发生在20世纪初期 7、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B、整个革命进程的时间缩短 C、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D、科学与技术结合得特别紧密 8、在电气发明中,首先制成发电机的是: A、卡尔·本茨B、贝尔C、西门子D、马可尼 9、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应用 C、飞机的研制成功D、垄断组织的出现 10、20世纪初,人类可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是: A、汽船B、火车C、汽车D、飞机 11、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发明于: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2、下列有关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史蒂芬孙——汽车 C、富尔敦——汽船 D、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3、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你可以通过下列()的方式到达欧洲A.坐飞机B.搭汽船C.开汽车D.乘马车 14、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A、蒸汽机成为动力之源 B、水力织布机的出现 C、铁路交通运输迅速发展 D、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1 第13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试题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夯实基础典型题 1、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是() A.16世纪中期B.17世纪晚期C.18世纪60年代D.19世纪上半期 2、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 A.交通运输业B.呢绒业C.棉纺织业D.丝织业 3、发明了飞梭代替抛梭,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纱供不应求的是 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史蒂芬孙 4、能纺16至18支棉纱,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的发明是() A.飞梭B.珍妮纺纱机C.骡机D.水力织布机 5、机器的广泛应用需要方便而有效的动力,成功解决这一难题的是()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史蒂芬孙 6、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的时间是() A.1689年B.1715年C.1785年D.1825年 7、在纺织工业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很快也采用了机器生产的部门有() ①服装业②冶金业③采矿业④运输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 8、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A.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B.采矿、治金等部门也使用机器生产 C.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9、1863年,一名记者从欧洲出发前往华盛顿采访美国总统林肯,他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 是()A.汽车B.蒸汽轮船C.飞机D.火车 10、世界上第一辆火车的发明者是()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史蒂芬孙 11、在促进陆上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的飞跃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有() ①富尔顿②瓦特③哈格里夫斯④史蒂芬孙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12、下列交通工具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下列交通工具中,在动力的使用方面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紧密关系的是()A.汽船 B.汽车 C.飞机 D.磁悬浮列车 14、小明在参加“调查家乡工厂生产管理状况”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想追寻近代大工厂制度的产生情况。他应该查阅下列哪方面的资料()A.工业革命B.殖民掠夺C.海外贸易D.资产阶级革命 15、下列有关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B.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C.富尔顿——汽船D.史蒂芬孙——汽车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6、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C.国内外市场扩大D.资产阶级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17、19世纪初,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运用,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意义在于 () A.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和交往范围 B.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建立 C.极大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D.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 18、交通运输工具的突破,首先发生在()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 2、能力方面: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垄断组织形成的讲述,培养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分析其异同点,培养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运用举实例的方法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特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分析。 3、采用释义说明的讲解法对“垄断组织”这一概念进行解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与生产密切联系并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这一突出特点,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归纳分析垄断的形成、影响,认识到垄断组织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难点:垄断组织的形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方法1 以奔驰和福特汽车为切入点,通过提问学生这两种汽车是哪个发明国家和发明者是谁,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等问题展开话题,得出最早出现的时间是第二次

工业革命期间,从而进入课题的学习。 方法2 通过想象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开着汽轮点着油灯的生活的情景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人晚上在明亮的灯光下,听着音乐,打着电话给远方的朋友送去问候的生活情景对比,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导入到新课中。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背景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只有英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俄美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开展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物质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原料)。 (3)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4)技术条件: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的进展 19世纪,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 2、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 19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动机开始被用来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等各种电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具的出现,产生了对电的大量需求。(联系书上的图“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工业提供了方便而价廉的新动力,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如电力工业(发电、输电、配电)和电气设备工业(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世界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含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测试题(含解析)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校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突代,已里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下图反映了18-20 世纪世界的变化。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材料三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宋代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些发明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各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什么成就?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答案】(1)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2)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和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和飞机;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3)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4)环境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突代,已里巅峰状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项宋代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是指

高一历史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有答案)

高一历史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有答案)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1.(2007海南卷)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2.(2008江苏)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3.(2008宁夏)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4.(2009广东文基)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5.(2009山东文综)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6.(2009上海历史卷)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霎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C.丙 D.丁 7.(2009全国卷1、2009山西文综)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题(带答案)(2)

一、选择题 1.日本是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2.如图为英,美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据此推知 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发展迅速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英国的实力 C.英美两国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垄断组织 3.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域市人口和农村人() 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发展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4.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5.右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1873 3.3 5.0未统计 3.8 1874~1890 1.7 5.2 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美、德后来居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D.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6.一位19世纪的法国伟大批判现实主文作家曾说过:“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材料中的“他”是 A.巴尔扎克B.列夫托尔斯泰C.高尔基D.伏尔泰 7.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 B. C. D. 8.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与之相关的理论是( ) A.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B.亚里土多德的逻辑学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的光学分析 9.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改良蒸汽机 D.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10.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是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精选]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单项选择 1.“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量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意大利 3.1765年,织布工出身的他发明了一种新式的手摇纺纱机,以其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这里的“他”指的是()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斯蒂芬森 4.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们发现水力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河流;风车又必须在有风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水力和风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A.更广的销售市场 B.更多的工业原料 C.更好的机器动力 D.更大的生产场地

5.“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材料中的“它”是() A.珍妮机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蒸汽机车 D.汽船 6.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恒定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部门的技术变革。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的产生 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 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 7.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回顾火车诞生的历史,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为火车的发明奠定了动力基础 B.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出现在美国 C.火车的发明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D.火车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8.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二、组合列举 9.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的里程碑,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1)1733年,凯伊发明了________,提高了织布速度。 (2)进入19世纪,传统的____________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____________的开始。

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 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 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 ( )2、苏联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 固有需要……。”好奇心是人天生就有的求知欲望。因为好奇心而改进了蒸汽机的人是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史蒂芬孙 D.富尔顿 ( )3、洋务运动中,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乘坐一种叫“明轮”的海上交通工具。为这种“明 轮”提供动力的应该是 A.人力、风力 B.蒸汽机 C.内燃机 D.电力 ()4、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 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 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 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6、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蒸汽机车B.内燃机车C.电力机车D.汽车 ( )7、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 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 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出现的什么重大变革的需要 A.农业灌溉的需要 B.旅游观光的需要 C.工业革命商品运输的需要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8、从下图提供的历史信息可以判定 蒸汽机车繁忙的码头蒸汽轮船 ①蒸汽机引发了生产和生活领域的革命②文明的进步必定会导致环境的牺牲 ③工业革命消除了封建等级观念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 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 具的改进。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瓦特B.斯蒂芬逊C.富尔顿D.莱特兄弟 ( )2、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 ( )3 A.工业化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4、“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这充分说明瓦特蒸汽机解决 了工业发展中的 A.动力问题 B.资金问题 C.市场问题 D.劳动力问题 ()5、19世纪初的一则名人讣告是这样评价该名人所研制的成果的:“它武装了人类,使虚 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里的“它”是指该名人研制的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 ()6、“创造出一个个诸如工厂、车间那样的东西,这些东西都集中在城市里,来搞生产、 流通、交换、分配、消费;不仅远离自然,还要把大自然作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包括森林、矿藏、木材、淡水,一直到整个自然的一切,乃至生物和动物,都作为我们征服的对 象、战胜的对象,甚至是破坏和消灭的对象”。文中所指的文明类型是 A.采集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后工业文明 ( )7、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 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 和匮乏。”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概念和内容及特点。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及对世界的影响。知道并了解本茨和莱特兄弟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家。能够列出本茨和莱特兄弟的主要发明,简述汽车和飞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分析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的文字、图片或者其他资源,展示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通过阅读与学习,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表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对世界的深刻影响,感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认识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和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能源领域的巨变,电的发明,汽车、飞机的发明。 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授课过程:1、导入新课: 在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中,我们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下面我们来回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主要能源是蒸汽,因此被称为“蒸汽时代”,动力机是蒸汽机,以它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是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社会面貌。在它发生后一百多年,世界再次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就来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2、讲述新课: 它包括电气时代的来临、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先阅读“能源领域的巨变”、根据课文完成表格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为能源,被称为电气时代,动力机为内燃机,交通工具是本茨发明的汽车、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第二次工

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电的广泛使用是它最大的特点。从那时起直到今天,我们的生活和电密不可分,电和使用电的电器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可以说人类社会已经离不开电。 现在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电,没有了这些电器,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比如说:没有电、电灯,晚上如何照明?没有了电话,你如何和远方的亲戚通信? 我们已经知道这些电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提高生活质量,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一旦没有了电和电器,许多我们以往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将会消失,许多原本轻而易举就可以办到的事情变得困难重重。由此可见,电和电器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所以当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发明并开始广泛使用电之后,人们把这一时代称为“电气时代”。 不过电和电器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困扰。比如:发电站利用煤炭、石油来发电,所带来的能源消耗、空气污染问题,我们使用过的旧电器变成了电子垃圾,它们如何无害的处理?这都需要我们把它们逐步解决。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电和电器的广泛使用使我们进入电气时代,这是人类文明取得的巨大进步。 在“电气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而在“蒸汽时代”广泛使用的动力机“蒸汽机”也随之被“电气时代”的动力机“内燃机”所取代。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影片,看看蒸汽机如何被内燃机取代,而使用内燃机的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又是如何发明的? (播放影片) 从影片中我们知道从蒸汽机到内燃机的转变,许多象奥托、戴姆勒、本茨这样的科学家耗尽了毕生的心血,人类前后花费了近200年的时间。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燃料的改变起了推动作用,从固体-煤炭到气体-煤气到液体-从石油提炼的汽油、柴油。燃料的改进促使人们不断改进动力机,最终发明高效、实用的内燃机,最终由本茨首先把它运用到汽车上。 卡尔本茨先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后来他建立了自己的汽车制造厂。1926年它同戴姆勒汽车制造厂合并,成为今天著名的汽车制造集团戴姆勒-本茨汽车公司。 在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后的最初的几十年间,汽车造价高昂,成为少数富裕人群的奢侈品,成为身份的象征。这种情况到了1913年由福特打破,他的汽车公司采用流水线装配工艺,提高产量,降低价格,使汽车成为大众所接受的普通商品。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练习题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练习题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 (1851) 年英国为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修建了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根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业革命有何影响?(不得摘抄原文,答出四点,材料二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这年6月,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 ——引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答案】(1)工厂制出现;女性经济独立或提高了妇女地位或解放了妇女;促进了科技教育的发展;英国积累了大量财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巩固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每点,任意4点得,不得摘抄原文。) (2)环境污染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出现;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2)根据材料二“泰晤士河,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材料,联系所学分析出各题的答案,如抓住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联系所学分析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影响,即可回答,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出现;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分析材料二时抓住“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这些关键信息可知,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2.(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模拟试题: 两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二)两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650~1749年,英国小麦价格下跌33%,工业品价格下跌29%,而建筑行业工人实际工资却提高了33%,其他行业工人实际工资也多有增长。“缺乏人手的抱怨到处都可以听到”。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商品价格下跌导致经济衰退 B.工资增长致使技术创新乏力 C.贫富差距拉大加剧社会矛盾 D.经济状况呼唤传统产业变革 解析:选D题干比较了商品价格下降与工人工资增长,物价与经济衰退不构成前因后果的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缺乏人手的抱怨”,说明需要机器解决劳动力问题,故B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贫富差距问题,故C项错误。 2.18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中,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 800根大头针。如果他们彼此无关独立工作,一个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头针。 这对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是() A.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 B.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 C.对生铁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 D.专业分工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分工合作提高效率,这有利于工人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工业革命的发生,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3.(2019·太原一模)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 这客观上反映出() 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解析:选B由材料“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可知工业依然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可知工业革命促使生产规模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规模而非工业分工,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4.(2019·大连测试)自中世纪晚期开始。在英格兰东部、西部以及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这表明() 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进行 C.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B.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D.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解析:选C根据材料“‘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得出在英国农村已经出现了包买商,通过加工订货统一销售,拓展市场,促进了乡村制造业的发展,可知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故C项正确。 5.(2019·衡水中学联考)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完整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一、本课概述 1870年以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得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本课主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重大科技成就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目“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重点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同时也阐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科学研究成果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目“垄断组织的出现”和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形成”,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世界市场的形成两个方面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此外教材运用大量图片、文字说明等资料,既充实了教材内容,又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与知识性。教学时,要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些中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二、课标要求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认识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基础知识、熟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和特点,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理解:分类归纳和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就、领域和影响,从而以表格的形式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从世界交流的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总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创设情境,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兴趣; 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的对话,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③利用 材料、图片等,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历史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由此以知识背景和能力背景两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夯实基础典型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A.18世纪下半叶B.19世纪下半叶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2、电磁感应原理在生产与生活中广泛应用,这应该得益于() A.法拉第B.爱迪生C.狄塞尔D.贝尔 3、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 A.电磁感应原理的提出B.内燃机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4、一百三十年前,定居美国的英国人贝尔发明了() A.电话B.无线电报C.汽车D.飞机 5、19世纪90年代,在英、法两国之间试验,成功实现了横穿英吉利海峡的无线电发报的() A.贝尔B.马可尼C.法拉第D.狄塞尔 6、继蒸汽机之后应用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是() A.电磁感应原理的提出B.内燃机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7、设计创制了以柴油为燃料的自动点火内燃机——柴油机的是() A.法拉第B.爱迪生C.狄塞尔D.贝尔 8、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有() ①法拉第②亨利·福特③卡尔·本茨④威尔伯·莱特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9、右图是一款世界著名的汽车商标图案,你知道它与下列哪一个人物有关吗?() A.爱迪生B.史蒂芬孙C.莱特兄弟D.卡尔·本茨10、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将人类这一理想变成现实最早是在() A1870年、英国 B.1885年、德国 C.1903年、美国 D.1901年、中国 1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A.水力B.蒸汽C.电力D.石油 12、下列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试题附答案(3)

一、选择题 1.1771年阿克莱特创办了第一个棉纱厂,雇佣了5000多名工人……他将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中实行了12小时的工作时间,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表明A.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B.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C.现代工厂制度建立D.棉纱厂生产效率提高 2.九班同学在课堂上讨论文艺复兴的实质,哪位同学的观点最为正确 A. B. C. D. 3.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中,在动力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 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斯蒂芬森 4.导致下表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简表 年份1801182118311841 占比70%60%55.7%51.7% ——摘编自艾莎·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A.光荣革命B.商业革命C.议会改革D.工业革命 5.“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

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表明 A.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C.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机器主宰了人们的社会生产 6.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下列反抗活动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巴黎公社运动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D.埃及华夫脱运动 7.《兴盛与阴谋·拜占庭帝国》的叙述力求引人入胜,不落俗套。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形象、每一桩轶事、每一件史实,都会让您耳目一新——让你感受到那遥远年代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在该书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有() ①曾经被西方国家征服②因内部矛盾而导致国力衰落③拜占庭灿烂的文化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 ①佛教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D.①③ 9.“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种情况最早应始于 A.17世纪B.18世纪 C.19世纪D.20世纪 10.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的现代化是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现代化的常规途径的,也是走得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B.《权利法案》的颁布 C.“光荣革命”的胜利D.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11.下图是《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外来人口的增加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如:电的应用 ,爱迪生的发明,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教师组织题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配一段解说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 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电灯) 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铃,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电话) 一只箱子方又长,两条辫子竖顶上,接上电线跑得欢,接送乘客忙又忙。(电车) 这些谜底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呢?(与电有关) 同学们还能说出在生活中与电有关的哪些器物?(电视、冰箱、电梯、空调、电饭锅、电熨斗、电脑、电热水器等等) 同学们列出这么多电器,可见“电”这种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发电机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领域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 1.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材料一: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科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特科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只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提示:(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大部分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知识。因此,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和科学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