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七章 创意服装的立体裁剪

第七章 创意服装的立体裁剪

第七章 创意服装的立体裁剪
第七章 创意服装的立体裁剪

教案

第一节立体裁剪与形式美法则

立体裁剪制作的服装作品其整体美感的产生与形成,造型要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离不开服装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主要体现于服装款式构成、服装色彩的合理搭配以及各种材料的组合运用、肌理效果的表现等。要处理好服装立体造型美的各项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如轻重、大小、多少、明暗、新旧、长短、厚薄等),就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与品位,凭借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法则,使各种造型要素在量与质上达到统一和谐的整体美。

一、对称法则

对称为造型的最基本的构成形式,无论是在传统造型艺术中,还是在各种现代造型艺术中,对称法则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如各种生活器皿、建筑物、家具、装饰艺术、音乐、诗歌等都体现了对称的形式美感。

从构成艺术的角度来讲,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的对称轴两侧或中心点的四周在大小、形状和排列组合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对称具有严肃、庄重、平稳,理性的特征,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中庸审美心理。在服饰艺术中,无论是汉民族,还是各少数民族的服饰中都具有较多的体现,如被称为国服的中山装就是追求一种四平八稳的着装理念。需要指出的是过度的对称,往往产生一种呆板的感觉。所以我们在利用对称法则进行立体裁剪设计时应在合理利用对称法则的同时,需考虑到适当的变化,这也是后文将要提到的对比、均衡等形式法则。

(一)轴对称

轴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在大小、形式和排列上会基于某个直线形式一一对应关系,这种状态叫做对称轴,这条直线称作轴对称。对称轴两侧的形体或设计要素分别处于与轴相同的距离上,尤如镜面的反射原理,从力学角度和审美心理上给人以稳定感、平衡感。根据轴数目的不同,分别叫做单轴对称、双轴对称和多轴对称。在进行立体裁剪造型设计时各种设计要素的搭配,可以在对称轴的上下、左右、前后进行设计,从生理解剖学角度来看人体也是以人中线为轴,基本左右对称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立体裁剪纸样设计时,只需做出半身,另外半身复制即可。

(二)回旋对称

回旋对称又称总对称或旋转对称。是以点为中心,将图形或物体以一定的角度旋转,就能得到从这一点到中心距离相等的对称图形,这时将中心点叫做对称点。在对称法则中,回旋对称与轴对称相比,在视觉上突破了过于四平八稳的构成局面,在平稳中求变化,相对较“活”。在立体裁剪造型时这种回旋对称的法则是通过不同视觉感和触感的面料搭配、色彩的呼应、肌理效果、局部造型形式、装饰物基于对称点回旋地排列组合来实现的。

(三)局部对称

局部对称是指在服装整体的若干局部采取对称形式。这种局部对称法则是在服装整体设计中,围绕服装整体风格而进行的一些局部对称设计。一般在袖口、裤口、肩部、胸部、腰部利用拼色,拼接配饰来完成的。

二、均衡法则

均衡是指图形中轴线两侧或中心点四周的形态大小、疏密、虚实等虽不能重合,但以变换位置、调整空间、改变面积等取得整体视觉上量感的平衡。

均衡法则与对称法则的平稳严肃相比,富有动感。在立体裁剪造型中,主要是通过各设计要素通过空间形态、大小、疏密、虚实的变化,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以及心理上的平衡。与对称时取得的平衡相比就不显得单调、僵硬,这样的平衡不是物理上的平衡,大多都是视觉上的平衡。

三、比例法则

比例是指同类数、量之间的一种比较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受不同时期的社会审美因素的影响,为了达到符合当时社会审美的理想人体比例,除了在发型,帽子,鞋子及饰物等方面做一些适当调整外,主要的方法途径还是通过服装款式的变化及服装款式与着装人体之间的比例关系,调整着装人体的重心来实现的。如朝鲜族女性民族的服饰,采用高腰节的设计,从视觉上拔高人体。阿拉伯国家的服饰,印度纱丽等的包缠式,撇开其他功能不谈,都是通过头部与身体的整体着装加上衣服的垂直褶来提高人体视觉重心,达到视觉上的增高效果。

立体裁剪设计时除了正确表达设计效果图及客户要求外,还需从美的角度来考虑,并加以调整变化,力求把一个作品做到尽善尽美。在做整体设计时,一般将设计的重点放在服装的上半身,提高人体重心,避免得下部做的过于累赘或沉重,有下坠感。也不能过于强调上部,而导致头重脚轻,有上下快要颠倒的不稳定感,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度。不光是款式设计、饰件设计,同时也要考虑到色彩的轻重感在服装整体上的比例关系。

四、对比法则

对比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对置时所形成的一种直观效果。在艺术设计、文学作品、影视艺术、绘画作品中常常采用对比的法则强调矛盾作用。如中国画中的疏密对比、大幅的留白与精心描绘之间的对比、文学作品的人物性格的对比、影视艺术矛盾刻画的张弛对比等。

对比法则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尤如佐料中的辣椒,突出和强化作品的审美特征,使本来不愠不火的艺术效果变得更加强烈和醒目,从而达到突出设计重点的作用。(一)色彩对比

色彩是服装的灵魂,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的整体形态(亚光色和荧光色)应用在服装上的不同空间位置,所形成的对比关系对于服装影响很大,不但影响到款式特征,重心高度,还影响到服装的风格特点,甚至会改变服装的精神面貌。(二)款式对比

在服装设计中,许多不规则褶皱、堆积、编织、抽褶、装饰造型及一些极富立体感的款式,都是通过立体裁剪来实现的。通过各造型部位之间的大小、长短、疏密、松紧、多少、高低、曲折、凹凸、虚实的对比而达到不拘一格的款式。这样,不仅丰富了款式设计的空间,而且创造出了许多异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五、视错法则

视错分为分割视错和对比视错两种形式.

(一)分割视错

分割视错是指对同一物体采用不同形状的线加以分割,能使人产生不同的视错效应。如用垂直线和水平线分割的两个相同的正方形,垂线分割的正方形看上去显得稍长,而水平分割的正方形则显得略宽。原因是一根竖的线条能引导视线上下伸展,使人感觉线在竖直方向延长,而横的线条则引导视线向左右扩张,使人感觉线在加宽。利用视错法则进行服装立体设计与制作时,应科学考虑服装的内外结构线及面料的线型、格型图案,发挥视错规律及作用。采用竖线条的内部结构分割和外部轮廓线造型设计,能在视觉上增加着装者的高度感,发挥线条在立体空间中的延伸作用。而瘦长体型的人,宜采用横向的内部结构分割线和外部造型线,在视觉上作横向引导,增加宽度感,给人以丰腴的感觉。

在面料选择上,同样的面料因其方格的大小不同,着装上的视觉效果也不同,大方格有丰硕、扩张的视错感,体胖者不宜穿着;而小方格有“远看色,近看格”的效果,具有相对收缩感。

(二)对比视错

对比视错是指两个局面结构并列后,相互之间的对比所形成的视错。如大帽子、宽肩设计会使人的面部显的娇小,身材瘦小者穿浅色衣服会有肥大感。

对比视错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形态大小及长短的对比,色彩明暗带来的视错感等,对比视错效果因对比局部其距离远近程度及身体形态的量之间差异而不同。距离越远,对比局部之间量的差异越小,对比越不鲜明,视错感也随之削弱,反之亦然。

在立体裁剪进行服装设计制作时,应对于着装者的体型加以分析研究,合理利用材料设计法则进行设计,扬长避短,弥补形体上缺陷不足,使服装与人体显得和谐统一。如脖子短的人可采用V字领设计,因V形具有箭头的方向感,会使脸部、颈部显得修长;胸部较平的女性可在胸部采用花边设计、多层波浪褶、有凸起的面料肌理设计,使得胸部看上去更加丰满;胖体型不宜采用过多的设计,可用一些简练的垂线型设计,以免愈加臃肿;瘦弱体型的服装宜明度高的颜色,暖色可以使视觉上增强丰满感。在进行分割设计时,腰部可采用冷色系或明度低的色彩,以达到收腰的视觉效果。在进行立体设计时,有意识地利用视觉上对色彩的视错,弥补体型上的先天不足,也可利用配色达到不同的效果。

六、反复法则

反复是指同一事物的重复或交替出现。在立体造型中反复是款式构成的基本因素之一。例如,某一个设计元素有规律的连续运用交替出现,同一元素在不同部位的重复利用,都可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反复法则的运用使得设计元素在量加重比例与设计元素的单一出现相比往往呈现出较强的震撼效果。

七、调和法则

调和是指几种互不相同的构成要素放在一块时,相互间不发生矛盾冲突,仍然保持各自的特征,而且比单独使用时更美,并保持一种秩序和统一关系。在立体裁剪中,调和主要是指各构成要素之间在形态上的统一和排列组合上的秩序感,应分别研究设计语言的各要素,最后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作品的特征。

立体裁剪服装造型更需注重从空间角度上考虑各方位,各层面的设计要素间的调和,在服装的整体结构中,一般前后分割、装饰、拼接应保持风格一致;在局部结构的设计中,特别是在系列化的设计中,需要在各局部中寻求类似的形态作为统一的媒介,从而达到整体的统一。如领子、袖子、下摆或装饰形态等用相近的形态进行统一的处理,以达到调和的效果。

调和与对比相比,调和是寻求各要素间的相互统一,而对比则是寻求各要素之间的差异,无论是调和还是对比都应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过于统一又会显得单调,太强调对比,会使得设计语言显得无主次,设计风格显得模糊。因此,在立体造型时,

即要把握各要素的大小、疏密等的对比关系,又要考虑整体的和谐,使之既调和又富于变化。

八、旋律法则

旋律本是音乐术语,指的是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立体裁剪中借用旋律这一术语,是指服装造型中点、线、面、体及各设计要素等经过精心设计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节奏变化的美感。

旋律变化的关键,在于造型因素的重复以及这种重复的合理使用。旋律的重复变化有三种,有规律的重复,无规律的重复和等级性的重复,见彩图24与25。

总之,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获得更美的效果,没有一条规律不可被破坏”。我们在进行立体裁剪设计时为了达到更美的效果,应在实践的基础上,打破旧的规律,创造出更新的服装设计形式来。

第二节作品的综合性设计

一、作品欣赏

二、课程综合练习

1. 查阅资料.

2. 构思主题 .

3. 画款式效果图 .

4. 立体裁剪各部位的造型 .

5. 作装饰制作定型 .

6. 拍照.

7. 写出实验报告.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许丽莎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使同学们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及其历史与发展 2、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3、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 4、了解立体裁剪的用具并做准备 教学重点: 1、立体裁剪的优点以及如何学习立体裁剪 2、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 3、人体模型的补正教学方法:讲述法、举例法、图示法 学时:2 教具:粉笔、人体模台、大头针 作业: 1、查阅相关资料 2、收集立裁图片 教学内容: 第一节立体裁剪简介 一、立体裁剪的含义 立体裁剪是主要采用立体造型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服装结构的形状,完成服装款式的纸样设计。具体的说,立体裁剪就是以立体的操作方法为主,直接用布料在人台或人体上进行服装款式的造型,边裁边做,直观地完成服装结构设计的一种裁剪方法。 二、立体裁剪的历史与发展 立体裁剪诞生于西方,人类从比拟身材式样的仿效裁剪,到科学合理的平面裁剪,前后经历了从立体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立体与平面并存的结构设计方法的演变过程。平面与立体相辅相成,兼而用之。

三、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1、确定基本服装款式。 2、根据穿着者的体形选择人台,必要时适当地补正人台。 3、以坯布或面料为材料,以剪刀和大头针为工具,在人台或人体上边裁边做,进行服装初步造型。 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 5、平面布样整理。 6、假缝。 7、试样修改。 8、划样、裁剪、缝制。 四、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 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同为服装结构设计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二者殊途同归、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立体裁剪离不开平面裁剪的支持。立体裁剪的最终目的是平面纸样。在批量化的工业生产中,还要结合平面推档技术将纸样进行系列化 平面裁剪离不开立体裁剪。平面裁剪来源与人体的原型,而原型的确定就是大量立体裁剪原型结构的分析与归纳。另外,立体试样又为观察修正服装和累积平面裁剪经验提供了参考和源泉。 五、立体裁剪的优点 1、立体裁剪造型直观准确,既适合初学者的掌握,也适合专业人员的提高。更利于服装设计者的创作。 2、立体裁剪造型快捷、随意,既有利于结构简单的普通服装,也可用于形态新颖款式多变的流行时装。 3、立体裁剪便于理解和加深平面裁剪的理论。 4、立体裁剪易处理特殊体形。

服装立体造型课程标准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立体裁剪》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在教学中以学习立体裁剪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为基础;通过面料的抽缩、编织、堆积、填充、折叠、悬垂、缠绕、饰缀等众多的处理手法,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强化对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提高对服装服装设计的感性认识,努力实现设计者所构想的艺术造型。从而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平面造型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以达到从事服装工作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要求,缩短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差距,实现学院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真正结合。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立体裁剪的来历 2、掌握服装原型的立体裁剪方法 3、掌握在人台上获取衣片的方法 4、学会制作可装卸的手臂 5、掌握服装的省道、分割、抽褶等变化规律 6、能独立进行生活装、创意装的立体裁剪和缝制 (二)能力目标

1、具备利用人台进行服装设计的能力 2、能运用坯布直接进行成衣造型设 3、具备把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相结合的能力 4、能用立体坯样进行纸样转化 5、能进行样版调整、版型制作,以及样衣制作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竞争意识、组织协调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表现、与人沟通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且在服装设计与工艺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的专业课,是集综合性、设计性、技术性于一体的特色课程。在专业知识链中,本课程是服装结构设计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完成服装设计造型环节,另一方面为工艺设计提供样版,因此其课程承上启下、融会贯通服装相关课程的作用。 为使本课程的内容结构、教学方法能适应企业实际的需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方向,改革教学内容,服装设计专业方向侧重服装的立体裁剪操作技巧项目,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对服装市场的把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服装立体裁剪》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 (2分) 服装立体裁剪的产生于西方服装造型发展的哪个阶段? A. 非成型阶段 B. 成型阶段 C. 半成型阶段 D. 原始阶段 错误 本题总得分0分 2 【单选题】 (2分) 以下哪一点属于立体裁剪的不足? A. 对于人体部位的尺寸把握不能直观呈现。 B. 操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面料,操作时间较长,生产成本较高。 C. 对于对面料的性能影响到服装的造型效果也不能准确地感受 D. 在松量的控制上有据可依,便于初学者掌握与运用。 错误 本题总得分0分

3 【判断题】 (2分) 立体裁剪优于平面裁剪。 A. 对 B. 错 错误 本题总得分0分 4 【判断题】 (2分) 平面裁剪的理论可以用来指导立体裁剪,而立体裁剪也能够充分说明和理解平面裁剪。 A. 对 B. 错 错误 本题总得分0分 5

【多选题】 (3分) 以下哪些属于立体裁剪的优势? A. 立体裁剪是进行三维设计造型的具象操作过程。 B. 立体裁剪表现出较强的直观性、适体性和准确性。 C. 立体裁剪的尺寸较固定,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 D. 立体裁剪在服装款式造型上更加多样和灵活。 错误 本题总得分0分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 (2分) 在立体裁剪里通常可以不标识的基准线是哪一条? A. 背宽线 B. 公主线 C. 颈围线 D. 胸围线 错误 本题总得分0分

2 【单选题】 (2分) 下面哪一项基准线的标识原则是不正确的? A. 表示基准线的起始点尽量设在人体模型的右侧 B. 人体模型的高度应该与操作者的眼睛平齐为宜 C. 人体模型必须放置成水平状态,不要倾斜和晃动 D. 基准线的状态一定要光滑、圆顺、流畅 错误 本题总得分0分 3 【单选题】 (2分) 下面哪一项基准线的标识方法是不正确的? A. 袖笼弧线是过肩点、前腋点、后腋点围绕臂根做流畅弧线 B. 肩线是侧颈点到肩点之间的连接 C. 侧缝线是从肩点处向下延伸做垂直地面的连接 D.

第七章 创意服装的立体裁剪

教案

第一节立体裁剪与形式美法则 立体裁剪制作的服装作品其整体美感的产生与形成,造型要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离不开服装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主要体现于服装款式构成、服装色彩的合理搭配以及各种材料的组合运用、肌理效果的表现等。要处理好服装立体造型美的各项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如轻重、大小、多少、明暗、新旧、长短、厚薄等),就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与品位,凭借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法则,使各种造型要素在量与质上达到统一和谐的整体美。 一、对称法则 对称为造型的最基本的构成形式,无论是在传统造型艺术中,还是在各种现代造型艺术中,对称法则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如各种生活器皿、建筑物、家具、装饰艺术、音乐、诗歌等都体现了对称的形式美感。 从构成艺术的角度来讲,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的对称轴两侧或中心点的四周在大小、形状和排列组合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对称具有严肃、庄重、平稳,理性的特征,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中庸审美心理。在服饰艺术中,无论是汉民族,还是各少数民族的服饰中都具有较多的体现,如被称为国服的中山装就是追求一种四平八稳的着装理念。需要指出的是过度的对称,往往产生一种呆板的感觉。所以我们在利用对称法则进行立体裁剪设计时应在合理利用对称法则的同时,需考虑到适当的变化,这也是后文将要提到的对比、均衡等形式法则。 (一)轴对称 轴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在大小、形式和排列上会基于某个直线形式一一对应关系,这种状态叫做对称轴,这条直线称作轴对称。对称轴两侧的形体或设计要素分别处于与轴相同的距离上,尤如镜面的反射原理,从力学角度和审美心理上给人以稳定感、平衡感。根据轴数目的不同,分别叫做单轴对称、双轴对称和多轴对称。在进行立体裁剪造型设计时各种设计要素的搭配,可以在对称轴的上下、左右、前后进行设计,从生理解剖学角度来看人体也是以人中线为轴,基本左右对称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立体裁剪纸样设计时,只需做出半身,另外半身复制即可。 (二)回旋对称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 吴丽萍 教学目的:学会立体裁剪的的基本方法,区别平面裁剪的不同。教学重点;确定比例,放置裁剪线,坯布在人台上的贴身处理。教学材料:白坯布,白色织带,线,针教学步骤: 第一章概述 服装立体裁剪是相对于平面裁剪而言的服装造型分析的方法,也是纸样设计的一种直观形式。 一、概念平面裁剪:通过测量人体采取尺寸,然后使用原形、比例等方法的操作来完成纸样设计。立体裁剪:在人台上或人体模型上直接进行造型分析,确定服装衣片的结构形状,完成服装款式的纸样设计 二、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立体裁剪技术并不是一种新的裁剪方法,她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起源:原始社会,人类将兽皮、树皮、树叶等材料简单的加以整理,在人体上比划求得大致得合体效果,加以切割,并用兽骨、皮条、树藤等材料进行固定,形成最古老得服装,这便产生了原始的裁剪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学会了简单的数据运算和绘制几何图形,于是又产生了平面裁剪技术。由于平面裁剪方便快捷,人们渐渐淡化了立体裁剪。发展:十三世纪,欧洲服装开始注意和谐的整体效果,在服装上表现为三维造型意识。十五世纪,歌特时期,耸胸、卡腰、蓬松裙身,立体造型兴起。十八世纪,洛可可服装风格确立,强调三围差别,注重立体效果的服装造型。文艺复兴后,立体裁剪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真正运用立体裁剪作为生产设计灵感手段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设计大师玛德琳?维奥尼(Madeleine Vionnet ),她认为“利用人体模型进行立体裁剪造型是设计服装德唯一途径”,并在设计的基础上首创了斜裁法(bias cut),使服装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打破了平面裁剪上用于直纱、横纱的风格。国内情况:我国一直以平面裁剪为主,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平面裁剪理论。随着现代服饰文化与服装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服装产品进入了个性化品牌时代,人们对服装款式、档次、品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服装设计与裁剪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裁剪技术已成为品牌竞争的核心技术和新元素。虽然平面裁剪快捷、方便,但在个性化服装的造型上却有其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的发展,而立体裁剪有平面裁剪所没有的优越性及互补性。 三、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比较 (一)立体裁剪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1. 可边摸索边改进,及时观察效果并纠正2. 在进行立体裁剪时,可以发现新的轮廓线条,为创作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引发设计灵感) 3. 对服装的垂直与平衡——稳定感、对特体或贴体服装、对服装的病历分析和纠正都很有效4. 可帮助理解服装各部位的省、褶、裥以及归、拔、推等工艺的处理立体裁剪可以解决平面裁剪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不料厚薄的估算、悬垂程度、皱褶量的大小等)、可以帮助对平面裁剪的理解,是确定各种平面裁剪方法的依据 (这几款均通过立体裁剪方法完成的) 不足:1. 需用特定的人台(衣架)2. 用料大3. 费时一般意义的立体裁剪是依据人台进行的,如果能在人体上进行立裁更为理想,因为,人台是静体。所以,在活动量方面应参照实际人体状态加以充分考虑。 (二)平面裁剪的优势 1. 平面裁剪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2. 平面裁剪的尺寸较为固定,比例分配相对合理,具有较强的操作稳定性和广泛的可操作性(如传统的比例分配法,设计制作一套服装只需一些基本尺寸,如胸围、肩宽、袖长、衣长、臀围、腰围、裤长即可,对于加工生产或成

智慧树知到《服装立体裁剪》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服装立体裁剪》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服装立体裁剪的产生于西方服装造型发展的哪个阶段? 原始阶段 非成型阶段 半成型阶段 成型阶段 答案: 成型阶段 2、以下哪一点属于立体裁剪的不足? 对于人体部位的尺寸把握不能直观呈现。 对于对面料的性能影响到服装的造型效果也不能准确地感受 操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面料,操作时间较长,生产成本较高。 在松量的控制上有据可依,便于初学者掌握与运用。 答案: 操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面料,操作时间较长,生产成本较高。 3、立体裁剪优于平面裁剪。 对 错 答案: 错 4、平面裁剪的理论可以用来指导立体裁剪,而立体裁剪也能够充分说明和理解平面裁剪。对 错 答案: 对

5、以下哪些属于立体裁剪的优势? 立体裁剪是进行三维设计造型的具象操作过程。 立体裁剪表现出较强的直观性、适体性和准确性。 立体裁剪在服装款式造型上更加多样和灵活。 立体裁剪的尺寸较固定,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 答案: 立体裁剪是进行三维设计造型的具象操作过程。,立体裁剪表现出较强的直观性、适体性和准确性。,立体裁剪在服装款式造型上更加多样和灵活。 第二章 1、在立体裁剪里通常可以不标识的基准线是哪一条? 背宽线 胸围线 公主线 颈围线 答案: 背宽线 2、下面哪一项基准线的标识原则是不正确的? 人体模型必须放置成水平状态,不要倾斜和晃动 人体模型的高度应该与操作者的眼睛平齐为宜 表示基准线的起始点尽量设在人体模型的右侧 基准线的状态一定要光滑、圆顺、流畅 答案: 表示基准线的起始点尽量设在人体模型的右侧 3、下面哪一项基准线的标识方法是不正确的? 肩线是侧颈点到肩点之间的连接 侧缝线是从肩点处向下延伸做垂直地面的连接

《立体裁剪》课程标准2017

《立体裁剪》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立体裁剪》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立体裁剪》课程是高职高专服装设计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服装设计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本课程既是对服装平面制版的深入理解和补充,也是服装立体结构的全面掌握,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课程作用本门课程主要学习服装原型立体裁剪方法、服装结构原理、各品类服装立体裁剪技法、服装褶皱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学生能否学好本门课程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实现从手绘服装效果图、款式图到三维成衣的空间转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结构制版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制版技术的追求目标,提高利用服装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将学习的平面制版技术提升到立体空间领域,实现,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版师。学生通过把立体裁剪的理论运用到制版实践的训练过程,掌握一技之长,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

(三)课程基本理念 《立体裁剪》这门课程以学生在企业制版工作岗位需求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方面为出发点进行设置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服装制版人员行业人才需求为依据,面向服装生产企业单位相关职业岗位,以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和职业技术技能为宗旨。同时课程还为从事服装设计岗位工作需要提过必要的技术支持。服装立体裁剪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本位;二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三是适应企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四是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灵活性。 (四)课程设计思路 服装立体裁剪技术是服装技术应用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在实践方面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已经广泛被专业人员所认可。随着服装制版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立体裁剪技术越来越成为现代服装制版师造型公认的手法。服装立体裁剪技术在服装成衣领域借助其直观性、创造性、独特性的优势,必将有着宽广的应用空间。根据基于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开发思路,本学习领域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入繁,以学生动手实操的教学方法,集科技性、艺术性于一体,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真确认识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理论、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技能,实现服装面料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的转换,把设计、材料、制版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内容做一次总结和提升,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能独立完成较复杂服装款式的立体裁剪制版工作。将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内容分为9个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一览表

服装立体裁剪设计课程教案教学大纲.doc

《服装立裁造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服装立裁造型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方法和技巧,并利用项目化教学,将课程的知识点、能力要求体现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利用服装立裁造型设计来体现设计意图;用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使服装结构造型设计更准确;用立体裁剪制作高级礼服。培养学生具有勤奋刻苦、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素养,为提高学生服装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2、要求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职业行动能力;坚持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培养具备服装产品设计能力、服装板型设计能力、服装工艺设计能力,能够适应服装行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重点及难点 重点:服装设计理念与人体结构的合理结合;服装与人体空间关系的科学处理。 难点:能依据形式美法则、面料性能及流行趋势进行各类成衣构思与设计;能根据客户要求对各类成衣进行立裁设计。 (二)教学基本内容概况(共64学时) 第一章服装立体塑形技法(8学时) 服装立体塑形技法(4学时) 布置作业并辅导课题设计(4学时) 第二章立裁衣身褶饰制作(4学时) 第一节抽褶衣身(0.5学时) 第二节垂褶衣身(0.5学时) 第三节分割线与抽褶衣身(0.5学时) 布置作业并辅导课题设计(2.5学时) 第三章衣领的立体造型设计(4学时) 第一节立领(0.5学时) 第二节翻折领(0.5学时) 第三节变化领款(0.5学时) 布置作业并辅导课题设计(2.5学时) 第四章衣袖的立体造型设计(4学时) 第一节圆装袖(0.5学时) 第二节连袖与插肩袖(0.5学时) 第三节变化袖款(0.5学时)

服装立体裁剪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同学们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及其历史与发展 2、了解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3、理解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 4、理解立体裁剪的优点以及如何学习立体裁剪 5、掌握人体模型的补正 二、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抓合别 答:将两块布的边沿对齐合拢,大头针沿着欲缝合的位置扎别,是立体取样及造型的常用针法。 2、重叠别 答:两块布平摊着搭在一起,在重叠处用大头针固定,要察看两层布结合是否平服。 (二)填空: 1、人体模型按用途分大致有三种,包括立体裁剪用、成品检验用、()。服装展示用 2、童装用人体模型的特征是()。腹部比胸部突出 3、立体裁剪之前要在一整块面料上取下一块准备立体裁剪用,一般取得所需布料采用()。撕开法 4、日本文化式人体模型从放松量上区分属于()。裸体模型(三)问答题 1、何谓立体裁剪? 答:立体裁剪是直接将面料覆合在人体或人台上,通过分割、折叠、收省、抽缩、提拉等技术手法制成预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再从人台或人体上取下布样

在平台上进行修正,并转化成服装纸样的技术手段。 2、立体裁剪有哪些特点? 答:(1)立体裁剪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2)立体裁剪便于理解和加深平面裁剪的理论 (3)立体裁剪可以边裁剪边设计 (4)立体裁剪易处理特殊体型 (5)立体裁剪易于工业性生产 (6)立体裁剪能更好地体现人体与服装的立体性 3、立体裁剪的产生与发展是怎样的? 答:(1)立体裁剪的产生 立体裁剪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在漫长的原始阶段,为了抵御自然的侵害,原始人将兽皮、树皮、树叶等披在身上进行简单地整理,并用皮条、筋骨、树藤、贝壳等自然材料加以固定,从而形成了最古老的服装,这就是现代服装立体裁剪的开端,在人类还不懂得几何图形的绘制与计算时,原始的立体裁剪便产生和应用了。 (2)立体裁剪的发展 ①、西欧立体裁剪的发展:立体裁剪技术在西欧应用较早,西欧人在美学上强调以人为主,讲究立体空间意识,他们从13世纪起,依据复杂的人体立体裁制成体形型服装,形成了独特的西欧服饰文化,立体裁剪技术一直被延用至今,在欧洲无论是高级定制还是普通裁制服装,立体裁剪已经成为制作服装样板的基本工艺。现在各国著名的服装设计大师直接在人体模型上设计和塑造服装。 ②、我国立体裁剪的发展:我国对人体形式上表达的更为含蓄,自周朝的章服至近代的旗袍,基本上都是以平面结构的衣片构成平面形态的服装,更趋向于平面裁剪方法。到目前为止,我国服装界仍然以平面裁剪为主,立体裁剪技术仍处于发展尚待普及的阶段。然而单一的平面裁剪已无法满足当代人对服饰美的要求,迫切需要引进、开发立体裁剪技术,以提高服装造型设计的水平和质量,适应千变万化服装市场的需求,因此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是相辅相成、兼而用之,但平面裁剪注重计算,立体裁剪注重造型,各自发挥其特点。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与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韩耀红 【摘要】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是服装技术教育的主体之一。服装造型是服装产品研发的技术核心所在。立体裁剪的发展与完善对提高服装造型技术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通过对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旨在提高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效果,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立体裁剪;服装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韩耀红(1973 ),女,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服装造型设计、服装样板设计、服饰文化 一、引言 九十年代年初期,我国服装行业在全国蓬勃兴起,为了适应服装市场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各地纷纷开办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服装专业、及服装教育形式。服装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发展思想、理念较为朴素。服装加工业较较强,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开发来说较为薄弱。未来的服装业发展向着多样化、高级化、个性化发展,服装生产也就向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新产品开发推进。这样就对我们的服装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服装教学里,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是技术教育的主体,也新产品研发实施的关键所在。 二、服装立体裁剪与平面结构对比 立体裁剪主要利用人体模型或人台为工具,将面料直接覆盖在上面,整体或局部的将服装结构分解成基本部件的设计过程。是利用材料的性能,将面料通过折叠、收省、聚集、提拉、增减等手法制成一个三维的立体布样造型后,再进一步制作出生产用服装样板。立体裁剪能够直接直观的展示服装的样貌,随时调整服装造型以达到理想状态。从理论与技术上能满足服装生产、创新的这种要求,对服装造型设计的研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高品位的服装设计中,立体裁剪的作用更是十分重要。在服装业发达的欧美国家,立体裁剪方法一直是学习服装结构设计技术的主导方法。 长期以来,在国内无论是教学上还是在企业里,一直以平面结构设计为主。因为平面裁剪以公式推算为主,方便简单所以备受推崇。平面裁剪不能直观反映出服装的面貌。需要制作样衣来实现对产品的检验,对于变化较为复杂造型要求高的时装,它也显得能力较弱。 三、立体裁剪课程教学发展 在立体裁剪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不断地整合优化教材实用内容和实效结构,使课程教学的应用性技术与服装工业化生产的标准规范相对接。课程教学按生产需求分类细化,引入适合市场变化需求的大众实用款式进行造型设计分析制作,强化服装立体造型设计流程的教学和实践应用。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各种教学手段,采取多层次、多单元和标准化的服装造型实训形式,目的是将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发展为科学实用、结构合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立体裁剪教学的发展是与服装市场发展、学生成才志向相对接的;是以项目化综合设计为载体,将应用技术和专业素质转化为服装造型创新能力的教学新模式。 四、立体裁剪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改进方法 (一)立体裁剪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其他院校服装立体裁剪教学多为跟进式教学,不仅占用了大量课堂教学时间而且资源利用较少。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及教师的演示,给予学生大量的信息资源,通过电脑储存信息使学生能够反复的观摩演练。同时,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使得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参考学习。运用现代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既能开阔眼界,又能学有所长,培养他们的钻研精神和求知欲,得到了良好反响。 (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大量收集中外服装设计作品。包括中国国际时装周、巴黎、米兰、纽约、伦敦时装周各流行季的发布会,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光盘资料,使教学更直观。将其分门别类,从服装形态、服装造型、服装面料三部分展开,对其设计风格、造型、款式结构、制作工艺、流行风格、图案应用、面料材质等方面展开研究及探讨。 (三)实施互动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重点强调学生的沟通能力,因为服装立体裁剪强调对服装款式设计的正确理解,设计与制作人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们在学习中配合、互补作出设计作品,很好的完成服装立体造型制作的全过程。 五、立体裁剪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一)教学思路。在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的开始到教学的终止,让其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系统。分析、归纳立体造型知识、能力、素质要素,遵循教育规律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二)调整改进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在课程设置上,针对本专业、本地区、本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制定与行 · 361 ·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原型的立体裁剪 一、教学要求 了解与掌握原型立体裁剪的原理、操作步骤与方法;了解制板的方法;了解布料的使用纱向对服装成形与板型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提要 1. 原型的立体裁剪 2. 立体裁剪中省的运用 1.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胸省及变化的操作方法; 掌握衣身立体造型的手法及板型制作。 2.解决方法:给学生做示范,并安排4学时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 四、课时安排 12学时 五、检测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实际操作 六、教学内容 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1、基本确定服装款式。 2、根据穿着者的体形选择人台,必要时适当地补正人台。 3、以坯布或面料为材料,以剪刀和大头针为工具,在人台或人体

上边裁边做,进行服装初步造型。 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 5、平面布样整理。 6、假缝。 7、试样修改。 8、划样、裁剪、缝制。 第一节原型的立体裁剪与制版(4学时) 原型衣是指覆盖人体躯干,且位于腰节线以上部分的纸样造型。它既不是人体体表的展开,也不是服装的具体款式,而是构成各种服装造型的基本型,是服装样板设计的基础。胸部是衣身设计的重点,胸、背部的自然形态为其结构的依据。 立体裁剪原型衣的目的,旨从根本上了解原型结构的真正由来,使我们对服装结构设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熟悉立体裁剪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过程,也为掌握成衣的立体裁剪奠定基础。 1原型的立体裁剪 1.1布料的准备 1、确定长度:根据需要决定衣长,可按模型上的颈肩点到腰节处的长度为基本长度,再加上3~4cm(缝份与松份)。 2、确定宽度:按模型1/4胸围为基本宽度,再加上6~8cm(前中心的预留量、松份与缝份)。

服装立体裁剪培训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服装立体裁剪培训心得 篇一:立体裁剪的培训心得 上学期参加了中职服装教师立体裁剪的统一培训,对立体裁剪的概念及意义有了深一步的理解。服装立裁,是在人体或模型上,直接以平面的服装纸样,对人体或模型的外表形状装饰。它区别于平面制图凭借着经验和想象,以平面的服装纸样对人体或模型的外表形状装饰。它把我们从对平面服装的简单认识带到对立体裁剪的丰富构思,不仅教会我们立体裁剪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我们学会了空间构思以及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这次培训主要学习的是旗袍的立体裁剪,陈尚斌老师主讲,整个教学过程由分解师范操作和实训两部分。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知识,看着老师讲的那么细心认真,而我听的云里雾里,把我最初的那点信心都消磨殆尽了。不过,等到自己动手做了几个衣片以后,懂得了其中的一些要领,知道了一些诀窍,我又感觉信心倍增,而且来了兴致。随着成衣的一步步完善,困难越来越多,问题越层出不穷,

省道问题最多,总拿捏不准,一会儿太紧,一会儿又松,显得衣服很不服帖,尺寸有大有小,看来要多实践积攒经验,才能从容应对。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我的衣服马上要大功告成了,心里难免有一些激动。回想制作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无论我们立体塑形的时候多么准确,等按照划线缝合好以后,再穿到人台上,总是差强人意。虽然细节谈不上精致,但是整体还算合体、美观,至少比我开始预料的强多了。 暑期参加了中职服装教师服装cAD的统一培训,主要学习与服装设计相关联的两个软件photoshop图象处理和用corelDRAw完成服装款式矢量图的绘制。 photoshop是图形图象处理软件,主要是用来做后期合成。软件学习起来并不难,关键是一些创意灵感和素描、色彩(色调)的处理运用。 corelDRAw是个矢量图绘制软件,出格出图,是服饰业 的理想解决方案。具有多种强大的工具和功能,准确性高且使用简便,能够协助建立服饰设计,是绘制服装款式图的最重要软件。 corelDRAw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而且功能也比较强大,至于难点只是你对绘图软件不太了解的原因。学习的时候要举一反三,注意灵活变通,例钢笔工具,在ps中有,在AI 中也有,cD中也有,功能和使用基本相同,这就是举一反三,还有你应这样想,你思想上认为可以实现的功能,软件基本

立体裁剪教案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备课教案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 班级:2012级(春)服装 学科:服装立体裁剪 周课时: 6 课时 教师:何晓梅 2012年至2013年第二学期教学内容:服装立体裁剪概述 教学目的: 1、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及其历史与发展 2、了解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3、了解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立体裁剪的优点以及如何学习立体裁剪 2、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 教学难点:无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准备:教案、PPT、人台模型等 课型:理论教学时间:2(第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请问同学们什么是立体裁剪?(举手发言)

二、新课 (一)立体裁剪概念 立体裁剪是相对于平面裁剪而言的一种服装造型手法,是使用白胚布直接在人体模型上进行服装款式造型,同时制作其样板型的一种技术。 (二)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 立体裁剪起源于欧洲,随着人们订制服装要求的提高逐渐得到了发展,在许多国家得到普及与应用。 (三)立体裁剪的特点(分别举例说明) 直观、实用、适应、灵活、易学五大特点 (四)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1、基本确定服装的款式 2、根据穿着者的体型选择人台,必要时适当地补正人台 3、以坯布或面料为材料,以剪刀和大头针为工具,在人台或人体上边裁边做,进行服装的初步造型。 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 5、进行平面布样整理,并用大头针假缝,使服装基本成型。 6、在人台或人体上试样,审视服装的造型以及合体性,加以调整修改。 7、划样、裁剪、缝制。 (五)立体裁剪作品欣赏(图片)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立体裁剪概述,让大家对我们这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希望同学们下来多看看书预习预习。 四、作业布置 预习教材2页致4页内容 五、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立体裁剪的准备 教学目的: 1、了解立体裁剪有哪些所需材料 2、掌握针包的缝制方法 3、基本掌握大头针的别法 教学重点: 1、立体裁剪所需要的工具 2、针包的缝制 教学难点:大头针的别发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

《服装立体裁剪》教学大纲

《服装立体裁剪》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935014 总学时:48学时(讲课32学时,实训16学时) 总学分: 3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与特色模块课(限制性选修课)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 一、预修要求: 掌握服装设计的基础理念以及服装构成等相关知识。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美感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服装类专业的主要课程。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常见的服装裁剪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识别方法,假缝补正的方法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审美观,一定的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一般礼服的立体设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如上课示范、媒体展示、作业讲评、课堂讨论等形式。 三、教学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学时:10学时(讲课8学时,实训2学时)了解服装造型的发展与产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方法,及其原理。 本章讲授要点:服装造型的发展与产生、现代立体裁剪、原理及其基础。 重点:现代立体裁剪的原理。 难点:合理分配服装松量与正确处理面料丝缕是立体造型的关键。 第一节立体裁剪概述 一、立体裁剪的概念和术语 二、立体裁剪的历史和发展 第二节材料和工具 习题:准备的工具和材料。 第三节人体模型的准备 一、人体模型表示线的标定 二、布手臂的制作 习题:布手臂的制作。

服装立体裁剪授课总结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总结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是服装专业的主要课程,通过立体裁剪知识的学习和实训练习,学生可以了解服装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构的变化规律,熟练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有目的的服装立体裁剪的操作。 本次《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任课班级为15级服装2班,这个班级的同学是二年级的学生,有比较扎实的服装制板和工艺制作基础,因此在教学和实训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比较顺利,课程也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本学期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把立体裁剪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但其中也存在很多不足:1.个别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每次集中示范时候在后面玩,自己做时候发现不会,不主动提问。2.立裁需要用许多工具,许多学生在中途用完材料之后就不在购买。3.实践课程相对课堂教学纪律上较难管理,个别班级学生自觉性较差。 《服装立体裁剪》是一门动手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要求同学在通过学习学会观察基本人体结构和特征,了解立体裁剪的操作手法和步骤的基础上,将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结合起来,人体结构与服装的关系及立体构成手法综合到一起,完成设计的全过程。 此次课程通过大量针对性作业的训练强化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基本技能的能力,完成从构思到成品立体裁剪的全过程。在知识的难点方面,如特殊部位的造型和工艺等,通过反复讲解和演示操作,结合习作辅导,并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教学。对基础较差的加强

对其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要求,能力较强的在保证扎实的基础之上对其作品的精细程度和创造能力都做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同学们也能更好地接受课程所设计的知识点,掌握所传授的知识,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每节内容,我都能亲自动手制作演示,在演示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将正确的知识内容和操作方法传授给同学,在实训练习时不断进行认真的指导和示范,这样同学们就能有最直观的认识。通过对典型立体裁剪作品的分析,启发和引导同学们进行思考和创作。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标准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是高职高专服装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服装类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本课程主要教授服装立体裁剪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法,共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授立体裁剪基础知识以及立体裁剪的人台标线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教授衣身原型立体裁剪方法和省的变化以及立裁人台胳膊的制作;第三部分主要教授裙装连衣裙制板;第四部分教授衣领和衣袖立体裁剪;第五部分教授裤装立体裁剪。 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结构制板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制板技术的追求目标,提高利用服装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将学习的平面制板技术提升到立体空间领域,实现从手绘绘服装效果图、时装画和款式图到三维成衣的空间转变,培养真正意义上的板师。学生通过把立体裁剪的理论运用到制板实践的训练过程,掌握一技之长,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基础。 (二)课程训教目标 通过《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础知识、立体裁剪的基本手法、对服装制板技术有一个完整的认识,通过作业练习,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为参加比赛和实习就业打好基础,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服装板师、助理板师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训教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教学内容适用于高职服装设计相关专业的教育需要,符合服装行业和岗位需求特点,集科技性、艺术性于一体。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正确认识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理论、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技能、实现从设计效果到成衣的转变。把设计、材料、制板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做一次总结和提升,拓展专业就业领域,可以使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得到提升。 (四)课程内容 1.根据社会需求合理化整合教学内容 服装立体裁剪技术是服装技术应用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在实践方面是重要性和科学性已经广泛被专业人员所认可。随着服装制板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立体裁剪技术越来越成为为现代服装板师造型公认的手法,服装立体裁剪技术在服装成衣领域借助其直观性、创造性、独特性的优势,必将有着宽广的应用空间。我院服装设计专业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

服装立体裁剪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服装立裁造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服装立裁造型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方法和技巧,并利用项目化教学,将课程的知识点、能力要求体现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利用服装立裁造型设计来体现设计意图;用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使服装结构造型设计更准确;用立体裁剪制作高级礼服。培养学生具有勤奋刻苦、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素养,为提高

学生服装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2、要求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职业行动能力;坚持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培养具备服装产品设计能力、服装板型设计能力、服装工艺设计能力,能够适应服装行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重点及难点 重点:服装设计理念与人体结构的合理结合;服装与人体空间关系的科学处理。 难点:能依据形式美法则、面料性能及流行趋势进行各类成衣构思与设计;能根据客户要求对各类成衣进行立裁设计。(二)教学基本内容概况(共64学时) 第一章服装立体塑形技法(8学时) 服装立体塑形技法(4学时) 布置作业并辅导课题设计(4学时) 第二章立裁衣身褶饰制作(4学时) 第一节抽褶衣身(0.5学时) 第二节垂褶衣身(0.5学时) 第三节分割线与抽褶衣身(0.5学时) 布置作业并辅导课题设计(2.5学时) 第三章衣领的立体造型设计(4学时) 第一节立领(0.5学时) 第二节翻折领(0.5学时) 第三节变化领款(0.5学时) 布置作业并辅导课题设计(2.5学时) 第四章衣袖的立体造型设计(4学时) 第一节圆装袖(0.5学时) 第二节连袖与插肩袖(0.5学时) 第三节变化袖款(0.5学时) 布置作业并辅导课题设计(2.5学时)

《立体裁剪》教学大纲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FZ11010090 课程名称:服装立体裁剪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总学时:64 其中讲授学时:22 实践:38 复习学时:4 计划学分:3 先修课程: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服装材料学, 讲授语言:汉语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期末成绩70%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学生通过立体裁剪知识的学习和实训,了解服装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构的变化规律.熟练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有目的的服装立体裁剪的操作。具备分析服装结构、进行服装造型创作、完成平面样板的基本能力,以达到从事服装设计专业、服装制版专业工作的职业素质要求。 三、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服装立体裁剪》白琴芳章国信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 参考书:《服装立体裁剪》李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 1、服装立体裁剪基础(讲授:4学时实践4学时) 理论教学内容:讲述立体裁剪基础概况,了解立体裁剪的用具与准备,掌握上衣原型的立体裁剪与制板方法。 实训教学内容:完成人台标志线的固定、人台的补正、胳膊的制作过程。完成上衣原型及胸省转移的立体裁剪操作及样板制作。 基本要求:让学生掌握人台标志线确定方法、人台补正方法、胳膊制作方法、上衣原型立体操作方法以及版型修正方法。分析人台结构特点,学习胸省转移的立体操作技巧,分析掌握立体与平面的省移原理。 2、裙子造型的立体裁剪(讲授:4学时实践8学时) 理论教学内容:学习掌握裙子基础款式及变化款式的立体裁剪操作方法及样板调整方法。实训教学内容:完成基本裙型及变化裙型的立体造型操作及样板制作。 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各种裙子款式的立体裁剪与版型修正方法。理解裙子的结构要领与变化原理。分析各种裙子立体造型的处理方法,理解裙子立体造型与平面结构样板之间的关系。 3、衣领造型的立体裁剪(讲授:4学时实践6学时) 理论教学内容:学习掌握基础领型及变化领型的立体裁剪操作方法与技巧。 实训教学内容:完成基本领型的及变化领型的立体设计、立体造型与样板展开。 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各种领型的立体裁剪操作方法。训练学生对各种变化领型的立体造型

服装立体裁剪

第一课时 一、教学节数:3节课 二、教学内容:服装立体裁剪基础知识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服装立体裁剪的认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本学期立体裁剪的学习奠定最初的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立体裁剪的概念、特点与历史 2.教学难点:A掌握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区别 B.培养审美情趣 五、教学方法:PPT教学、视频欣赏、讨论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1.服装有哪些(三种)裁剪的方法? 2.请为这三种裁剪方法排序? 【新课教授】 一、概念解释: 1.服装平面裁剪:设计好的衣服在思路中具体化,参照预先设置好的人体 计测值,绘制成平面设计展开图。 2.服装立体裁剪:将面料或者材质相近的试样布,覆盖在人台或人体上, 通过分割、折叠、抽缩、堆积等手段,按预想直接构成服装造型。 3.服装CAD裁剪:通过服装电脑制版完成。 二、服装立体裁剪与服装平面裁剪的区别与联系: 1.服装立体裁剪与服装平面裁剪的区别: 【导入】从两种裁剪方法的概念上观察,你能总结他们各自的优势吗? 平面裁剪法:理论性→稳定性→可操作性→提高生产率→放松量的控制 立体裁剪法:直观法→实用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可靠性 2.两种裁剪法的实践使用情况: 【导入】欣赏视频—夏奈尔高级定制服的精湛技艺。 备注: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同为服装结构设计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 A.以立体构成为主,平面构成为辅。 形成布样→款式纸样→修正→样板 B.立体构成、平面构成并举 立体形态简单的服装:平面构成→立体裁剪→修正→样板 三、服装立体裁剪的起源 立体裁剪起源于欧洲,是随着服装文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西方服装史对服装的造型分类为:非成型、办成型、成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了西方服装史的发展过程。而立体裁剪产生于服装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也就是哥特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人文主义哲学和审美观的确定,在北方日耳曼窄衣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强调女性曲线的立体造型,从此这种造型成为西方女装的立体造型。 1.服装非成形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