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学数学教学论

中学数学教学论

中学数学教学论
中学数学教学论

第一章

1.三张"通行证":1.学术通行

2.职业通行证

3.开拓通行证<填空>

2.中学数学教学论(简称数学教学法)<名词解释>

它是研究在中学教育系统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内容、数学教学的规律、方式、方法和手段的一门科学。

3.综合性和边缘性<简答>

(1)数学学科:对象、特点、内容结构、数学方法、数学语言等。

(2)教育学和教法: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方法等。

(3)心理学/数学方法论/逻辑学:心理原则和学习方法、中学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规律。(4)计算机科学:各种高效率教学方式、方法手段。

(5)哲学:一切重大的教学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唯物辩证法的指导。

4.数学教学工作的特点:a.规律性b.科学性c.复杂性d.艰巨性

5.复杂性体现到:

(1)在工作一定的社会和学校环境内.

(2)在教育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在一定的教育工作系统中进行的.

(3)多层次,多因素的工作(教材,学生,教师,学法和教法等).

6.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1)启发学生思维的艺术性.

(2)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3)知识传授的条理性和生动性.

(4)板书和演示教具规范性.

(5)分析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正确性.

(6)处理学生偶发事件技巧性.

(7)学生学习思想教育工作全面性.

(8)学生学习质量的测量与评定严肃性

(9)个别学生学习辅导针对性.

第二章

1.中学数学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进行

2.中学数学教学目标、主要的依据是:

(1)中学教育的性质;

(2)数学学科的特点;

(3)中学生的特点.

3.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几个基本内容

(1)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数学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搜集整理信息能力,探究能力,建模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等.

(3)德育:创新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个性品质.

4. 国内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概况

1985年5月,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年4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9年6月,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0年,教育部对大纲进一步作了修订.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

5.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目标: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6.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

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

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7. 课程的基本理念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第三章

1.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填空>

2.新课程阐述的三大关系: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3.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多是以遵循严密的学科体系而组织起来的,课程标准则是对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做出最低的,共同的要求.而且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作为和"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

4.新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主要在于: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5.当前课程内容的改革

(1)课程内容的基础性(2)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实用性

(3)课程内容的综合性(4)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和选择性(5)课程内容的人文性6.学习方式:<名词解释>

学习方式又称学习风格,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一贯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7.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规划),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1)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

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两者在学习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 " 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

(2)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

"独立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表现为"我能学".

(3)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元认知"即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

8.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

合作学习具有如下特点:1.互助性2.互补性3.自主性4.互动性<填空>

合作学习中的互动,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的互动与交往,从而使教学成为立体的互动网络.其中特别强调生生之间的互动,希望通过突出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9.新课程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1)课程评价的理念: 重视发展性,关注学生整体的素质

(2)课程评价的标准:关注整体发展的多维标准

(3)评价中心:从结果转向过程

(4)评价方法:多样化、尤其强调质性评价

(5)评价主体:走向多元

10.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1)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2)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

(3)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

11.课程运作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1)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2)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

12.工作方式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1)教师之间的合作(2)教师与学生的合作(3)教师与家长的合作

13.职业发展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1)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者(2)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

1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教学行为

(1)教学方式:从灌输到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首先,教师应平等地参与教学过程.

其次,教师应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再次,教师应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2)师生关系:从控制到对话.

15.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交往方式:

(1)对话与合作,理解宽容(2)真诚真实

(3)民主平等(4)对话交流

(5)相互期待

第四章

1.教学原则

根据教育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它是教学经验的概括总结,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

2.数学教学的"三原则"

(1)现实背景与形式模型互相统一的原则(现实材料模型化).

1>数学模型:使学生会从现实材料中抽象出形式化的模型.

2>"模型化"是数学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特征.

(2)解题技巧与程序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解题过程的技巧化与程序化).

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灵魂,其特点在于技巧化和程式化.

(3)学生年龄特点与数学语言表达相适应的原则(用简约的数学语言表达丰富的数学思想) 数学语言表达及特点

3. 教学方法:

是师生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由许多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体系,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

现代教学方法六个鲜明的特点

(1)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

(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为基本特征;

(4)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5)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6)对传统教学方法适当保留并加以改造.

16.教学模式:

(1)教师教授模式

(2)师生谈话模式

(3)学生讨论模式

(4)学生活动模式

(5)学生独立探究模式

(6)上海青浦经验

(7)合情推理教学模式简介(简称“MM”实验)

第五章

1. 桑代克(1874~1949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教授,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他创立了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2.学习的实质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学习的条件是是:活动与行为的参与;

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尝试与错误;

学习的结果是:吃一堑,长一智;

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 理论对数学学习的作用:

(1)激励学生作好充分准备.

(2)刺激学生联结.

(3)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

4. 斯金纳(1904~1990年):

是形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反射和强化为基础,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5.学习的实质是: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

学习的条件是是:动机、行为参奖惩;

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刺激—反馈—强化;

学习的结果是行为塑造—熟能生巧;

规律:小步快进,积极反应,及时反馈,低错误率,自定步调

6.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

1.三点启示:

(1)将复杂内容分块(简单化).

(2)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及时作出评价.

(3)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强化.

7.布鲁纳的数学学习原理

(1)建构原理

(2)符号原理

(3)比较和变式原理

(4)关联原理

第六章中学数学的逻辑基础

1.内涵:指反应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是质的方面

例如:“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意味着是“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就是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的内涵。

2.外延:具有概念所放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是量的方面

例如:三角形这个概念就是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全体,这就是概念的外延。

3.关系:

1)质和量的关系

教学时要概念明确,从逻辑的角度来说,基本要求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即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具有什么本质属性,明确概念所指的是哪些对象。

2)反变关系

内涵越丰富,外延范围越小。如: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

4.概念间的关系(依据外延划伤)

1)同一关系(也称全同关系)

2)属种关系(从属,真包含关系)

3)交叉关系

4)全异关系

(1)矛盾关系(2)对立关系

5.下定义的方法:

(1)"属+种差"式定义

(2)发生定义:有的种差是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产生或形成的情况.

(3)关系定义:以事物间的关系作为种差.

(4)语词定义:规定或说明语词意义.分两种:

一种是说明的语词定义; 另一种是规定的语词定义.

(5)外延定义:Ds是属,而Dp是几个种的并.

(6)递归定义:在数学中,被定义的事物与自然数性质直接有关时,常采用递归定义

(7)公理定义:如群的定义可看做公理定义

(8)充分必要条件定义.

6.简单命题:就是不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分为性质命题和关系命题.

7. 复合命题

[例] 求下列复合命题的真值:

(1)p∧ p

(2)[(p→q)∧(q→r)]→(p→r) **

解:(1)依据合取和否定的定义<最后一道题> P →p p∧→p

1 0 0

0 1 1

(2)依蕴涵与合取的定义,有:

p q r p-q q-p p→q∧(q→r) p→r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0 0 0 1 1 0 1 0 1 0 1 1 1 0 0 0 1 0 0 1 O 1 1 1 1 1 1 1 0 1 0 1 0 0 1 1 0 0 1 1 1 1 1 1 0 0 0 1 1 1 1 1 8.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1) 同一律(2) 矛盾律(3) 排中律(4) 充足理由律

9.数学中的推理

(1)归纳推理1)完全归纳法2)不完全归纳法

(2)演绎推理1)关系推理2)联言推理——分解式、组合式

3)选言推理4)假言推理

(3)类比推理

10. 证明:引用一些真实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真实性的思维形式.<定义>

11.数学证明的方法

(1)直接证法 a.综合法有因导果 b.分析法指果索因

(2)间接证法 a.反正法 b.同一法

(3)数学归纳法

第七章

1.数学概念的特点

(1)普遍性(2)本质性(3)双重性

2.数学定理证明的关键环节

(1)帮助学生寻找证明定理的思路

(2)在“定理的证明中学习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如: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几何变换法

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构造法

第八章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关系的概括与间接地放映

2.数学思维品质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目的性创造性《例题》

3.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1)在数学知识学习的教学中,应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2)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3)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创造性的重要性。

4.数学能力:一个人的能力迅速成功地完成数学活动(数学学习活动,数学研究活动)的一种个性特征。

5.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1)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总和。

(2)关系:知识是后天获得的。能力既与先天有关又与后天有关。知识是无止境的发展的,,能力相对来讲是有限的发展慢。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获得知识过程中形成能力,能力提高获得知识的速度,深度和广度。

6.中学数学能录培养的基本途径

(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是培养能力的前提

(2)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

(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是培养能力的重要条件

(4)注意各科知识的渗透,综合,是培养能力的重要措施

(5)提高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是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条件

第九章

1.数学思想:

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对数学的认识的过程中提炼上升的数学观点。它在认识活动中被反复运用,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建立数学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2.数学思想方法的几次重大转折

(1)从算术到代数

(2)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

(3)从必然数学到偶然数学

3.中学数学常用的思想方法

1)方法思想2)函数思想3)转化思想

4)分类讨论思想5)逼近思想6)数形结合的思想

4.转化方式

(1)由陌生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

(2)由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3)抽象与直观相互转化

(4)一般与特殊的相互转化

(5)命题形式的转化

第十章

1.数学建模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阅读审题(2)建模(3)合理求解纯数学问题(4)解释并回答实际问题

2.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1)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获得亲身参与研究和探索的体验

(2)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与人沟通和合作,学会分享

(4)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

(5)培养学生对深灰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6)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一种现代学习方式

(7)激发各科学习中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8)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第十一章

1.备课:教师在课前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2.组织教学的基本功(教学设计技能)

(1)合理安排教学结构

(2)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

(3)适当运用姿势语言组织课堂

(4)灵活,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5)形成师生心理相融的局面

教学课堂导入的设计

1)直接导入法2)生活实例导入法3)数学是导入法4)旧知识导入法5)实验(实践)导入法6)悬念(问题)导入法7)经验导入法8)游戏导入法9)故事导入法10)多媒体导入法

(完整版)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郭耀京、丁振棠、邓振新、邓燕、曾敏芝、高月、王星赞、杨桂春 一、模式研究背景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是用词或符号来概括事物的本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数学知识的基石,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时时接触概念,不断地学习概念,加深对概念的正确认识,同时运用概念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而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 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前提,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是解决例题和练习题的依据。但在传统的数学概念课教学中,老师轻视概念的形成过程,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学生自己看课本或教师运用讲授法进行讲解,然后学生就做例题和练习题。这种概念课的教学方式,产生的后果是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很浅,理解一知半解;学习得到的概念太死板,不能灵活运用到学习中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和培养,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造切实可行的高效课堂。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初中数学学科一直致力于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吸取先进教学理念,探索适合自身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真正做到了知识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互动化、活动结论规律化、问题解决书面化、反思简记习惯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从而学生思维的打开、飞跃、完善过程暴露无遗,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基本模式 数学概念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感性经验和知识,去感知理解材料,经过思维加工产生认识飞跃(包括概念转变),最后组织成完整的概念图式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概念、发展认识能力,必须扎扎实实地处理好每一个环节。数学概念教学模式为:引入—形成—巩固与深化。(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引入这一概念”以及“将如何建立这一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提取有关知识,为建立概念的复杂智力活动做好心理准备。新课程标准提倡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教师努力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协作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因此,在引入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理解数学概念的各种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一般可采取下述方法: 1.联系概念的现实原理引入新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有关事物、模型、图识等,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概念,理解概念的实际内容,搞清楚这些概念是从什么问题上提出来的。例如:在圆概念的教学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取一条定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图板上,另一端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所画出来的图形,归纳总结出圆的定义。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了西方第一本专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大教学论》的内容:1.在教育目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而大教学论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2.较系统地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 3.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万物的严谨秩序,力求教得彻底、迅速和愉快,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 4.在理论上首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的优越性,主张采用集体教学的新形式; 5.讨论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方法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里程碑,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的内容:1.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手段;2.该书依据观念心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生联系和统整的过程;3.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和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方法;4.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目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大教育哲学命题。提倡实用主义 三大教育哲学命题:1.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计课程,倡导活动课程;2.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来进行教学。 杜威现代教学论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各种流派分为两个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方面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方面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方面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手段方面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人本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视为一种个性交往、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的过程,以价值实现、情感满足、艺术感受、心灵沟通等为教学的基本追求,在课程方面突出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推崇即兴发挥、灵感直觉和主观感悟。(要知道两者的区别) “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代表了当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的不同方向。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课程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2015秋9月华师本科中学数学教学论在线满分作业

实用文档 业作 题1.第1“在同一时间内,从同一个方面,对于同一个思维对象,必须做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是逻辑思维的 A.排中律 B.同一律 C.矛盾律 D.充足理由律A 您的答案:4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第2题2 下列命题中,等值式复合命题的是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它一组平行且相等A. B.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此两角相等C.菱形是平行四边形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大全. 实用文档 A 您的答案:4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 3题3.第下列哪一项不是确定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原则 基础性原则A. 可行性原则B. 衔接性原则C. 实际性原则D.D 您的答案:4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 5题4.第说课的基本要求包括 科学性、理论性和严谨性A. 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B. C.思想性、严谨性和实践性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D.D 您的答案:4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 大全. 实用文档 6题5.第由教师对所授教材做重点,系统的讲述与分析、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的教学方

法是 A.谈话法 B.讲解法 C.练习法引导发现法 D.B 您的答案:4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题.第76 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含义,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数学来自于学习生活 B.数学研究本身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有数学问题 C. 人类生活是数学发展的源动力 D.A 您的答案:4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 9题.第7 我国数学教学的传统方法不包括大全. 实用文档 讲练结合法A. B.讲解法C.抛锚式教学法D.谈话法C 您的答案:4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 题8.第10 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 阅读教材A. B.分析教材C.板书设计D.师生关系B 您的答案:4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11题9.第)的总和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应的( 属性A.大全. 实用文档 B.对象的本质属性 C.本质属性对象 D.本质属性C 您的答案:4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题10.第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教学测量是教学评价的一种,但不唯一A. 教学评价与教学测量完全不同B. C.教学评价就是教学测量D.教学评价是教学测量的一种方法A 您的答案:4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 题.第1311 当前数学改革的三大趋势是 大众数学、服务性科学、问题解决A. B.大众数学、实用数学、服务性科学问

中学数学全套课件制作实例(最全版)

中学数学全套课件制作实例(几何画板) 1、《几何画板》:绘制三角形内接矩形的面积函数图像 2、《几何画板》:求过两点的直线方程 3、《几何画板》:验证两点间距离公式 4、《几何画板》:绘制分段函数的图像 5、《几何画板》:绘制某区间内的函数图像 6、《几何画板》:运用椭圆工具制作圆柱 7、《几何画板》:绘制四棱台 8、《几何画板》:绘制三棱柱 9、《几何画板》:绘制正方体 10、《几何画板》:绘制三角形的内切圆 11、《几何画板》:通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点绘制圆 12、《几何画板》:给定半径和圆心绘制圆 13、《几何画板》:绘制棱形 14、《几何画板》:绘制平行四边形 15、《几何画板》:绘制等腰直角三角形 16、《几何画板》:旋转体教学 17、《几何画板》:画角度的箭头 18、《几何画板》:“派生”关系进行轨迹教学板 19、《几何画板》:制作“椭圆”工具 20、《几何画板》:显示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21、《几何画板》:研究圆切线的性质 22、《几何画板》:“垂径定理”的教学

23、《几何画板》:证明三角形的中线交于一点 24、《几何画板》:验证分割高线长定理 25、《几何画板》:证明三角形外心和重心的距离等于垂心与重心的距离的一半 26、《几何画板》: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7、《几何画板》:验证三角形面积公式 28、《几何画板》:验证勾股定理 29、《几何画板》:验证正弦定理 30、《几何画板》:验证圆弧的三项比值相等 31、《几何画板》:巧用Excel制作函数图像 32、《几何画板》:绘制极坐标系中的曲线函数图像 33、《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的幂函数图像 34、《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的正弦函数图像 35、《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的抛物线函数图像 36、《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的圆函数图像 37、《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直线函数图像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3-03-14T14:50:22.85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2-2013学年21期供稿作者:盖玉顺 [导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 山东省东营市陈庄镇中学盖玉顺 1.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心理学认为“由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又可称为下位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再去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属于下位学习了.下位学习所学知识“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有利于牢固地固定新学习的意义,”即使新知识能够较顺利地纳 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学习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 第二,有利于记忆.布鲁纳认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学习基本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记忆的丧失不是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在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无怪乎有人认为,对于中学生“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第三,学习基本原理有利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布鲁纳认为,“这种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曹才翰教授也认为,“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观念,对于新学习是有利的,”“只有概括的、巩固的和清晰的知识才能实现迁移.”美国心理学家贾德通过实验证明,“学习迁移的发生应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学生需先掌握原理,形成类比,才能迁移到具体的类似学习中.”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实现学习迁移,特别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从而可以较快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数学能力. 2.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层次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材中明确给出的,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层知识后,才能进一步的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 深层知识蕴含于表层知识之中,是数学的精髓,它支撑和统帅着表层知识.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那种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层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表层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3.中学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由于中学生认知能力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限制,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而对有些数学思想不宜要求过高.我们认为,在中学数学中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思想主要有三个:集合思想、化归思想和对应思想.其理由是: (1)这三个思想几乎包摄了全部中学数学内容; (2)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掌握; (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这些思想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比较多; 4.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 数学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教学中的辩证统一性.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给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一个教学模式: 操作——掌握——领悟。对此模式作如下说明: (1)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较好地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2)“操作”是指表层知识教学,即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操作”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础; (3)“掌握”是指在表层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表层知识的掌握.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数学表层知识,是学生能够接受相关深层知识的前提; (4)“领悟”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掌握的有关表层知识的认识深化,即对蕴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悟,有所体会;

新型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新型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课前预习—巩固预习—自学讨论—拓展延伸—当堂训练” 薛秋萍 摘要数学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持续学习和创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课前预习—巩固预习—自学讨论—拓展延伸—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目标,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实践、讨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具体操作步骤:一、课前预习,发现疑难。二、巩固预习,再现疑难。 三、自学讨论,合作交流。四、拓展延伸,教师点拨。五、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关键词新型教学模式课前预习巩固预习自学讨论拓展延伸当堂训练 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数学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持续学习和创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就是以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而设计的。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目标,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实践、讨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因此,近几年来,我大胆地进行了“课前预习—巩固预习—自学讨论—拓展延伸—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卓有成效。 一、课前预习,发现疑难。 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这是“课前预习—巩固预习—自学讨论—拓展延伸—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基础,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在刚开始预习时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准确地找出预习内容的重点和关键,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份预习提纲和预习作业,并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在预习提纲中,有的问题学生可能回答出来,有的问题可能还不太明白;同时在预习作业中,有些类型的题目学生会解决,有些类型的题目学生无法解决,要求学生在不懂之处做上标记,有待课上解决。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方》的一节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预习的:在上课的前一天,给学生们留下如下预习任务:

《中学数学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中学数学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1.绪论 一、中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该课程起源于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1919年秋,陶行知先生提出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此举为政府所接受。 总的研究对象仍然是“数学教学”,主要任务仍然是解决“教什么”与“如何教”的问题,当然也涉及“为什么教”和“教给谁”的问题。 中学数学教学论主要从教师角度来研究数学教学过程。 其研究任务可划分为三个方面: 1)数学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解决数学教学为什么教,教给什么样的对象,教什么样的内容三个问题; 2)具体数学活动的教学; 3)数学教师的日常工作。 中学数学教学论的特点 1)中学数学教学论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独立的学科; 2)中学数学教学论与实践的关系十分直接; 3)中学数学永远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 中学数学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1)必须广泛地学习并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 3)开展实验研究。 第一章中学数学教学论的课程基础 研究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依据 1)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的任务; 2)数学的特点和作用; 3)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按照我国的规定,基础教育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后续的高中教育。 数学活动实质上就是数学思维活动。 数学思维活动的三个特点 1)思维对象的抽象性以及思维过程中抽象方法的特殊性; 2)严谨性与非严谨性的结合; 3)自然语言与符号语言相结合。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青少年思维的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层次: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各大快数学内容的具体目标。

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中学数学教学论》考试用时120分钟 系别数学系年级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 分) ★1、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 的一门科学。 ★2,、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3、数学记忆包括:获得、保持、再现三个阶段。 ★4、概念间的关系有:同一关系、属种关系、全异关系、交叉关系。 ★5、备课的主要程序:备教材、被学生、备教法、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6、数学课的类型主要有:综合课、练习课、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测验课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分)

1、确定数学教学方法的因素不包括(D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环境 D、教学时间 2、数学能力的三大基本能力不包括(C) A、运算能力 B、空间想象能力 C、观察能力 D、逻辑思维能力 3、数学教育的自身特点下列正确的选项是(B ) ①综合性②实践性③实用性④发展性⑤灵活性⑥科学性 ⑦教育性⑧主体性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⑥⑦ C、①②④⑥⑧、 D、①②③⑤⑦ 4、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C ) A、解题能力 B、推理能力 C、实践能力 D、想象能力 5、数学中的“双基”指的是(A )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C、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式 D、基础知识和基本命题 6、下列那项不是复合判断。(D ) A、假言判断 B、负判断 C、联言判断 D、关系判断 7、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是(A) A、分析教材 B、阅读教材

C、师生关系 D、分析学生 8、判断分为:(B ) A、性质判断与关系判断 B、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 C 、负判断与联言判断D、选言判断与假言判断 9、教师是学习的(D)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以上都是 10、说课的基本要求包括(C ) A、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 B、科学性、理论性和严谨性 C、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 D、思想性、严谨性和实践性 三、判断题(小题1分,共5分) 1、评教学目标,既关注预设,又关注生成目标,但手段和目的不一定一致。(×) 2、理论基础是构成数学教学模式诸要素的核心和灵魂。(√) 3、若a>0或a<0,则2a>0是命题合取运算。(×) 4、教学方法是宏观的而教学模式是具体的。 (√)

初中教师数学教学方法1

初中教师数学教学方法1 初中教师数学教学方法1 结合初中数学大纲 就初中数学教材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要通过对教材完整的分析和研究,理清和把握教材的体系和脉络,统揽教材全局,高屋建瓴。然后,建立各类概念、知识点或知识单元之间的界面关系,归纳和揭示其特殊性质和内在的一般规律。例如,在“因式分解”这一章中,我们接触到许多数学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这是学习这一章知识的重点,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些方法,按知识──方法──思想的顺序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就能运用它们去解决成千上万分解多项式因式的问题。又如:结合初中代数的消元、降次、配方、换元方法,以及分类、变换、归纳、抽象和数形结合等方法性思想,进一步确定数学知识与其思想方法之间的结合点,建立一整套丰富的教学范例或模型,最终形成一个活动的知识与思想互联网络。 初中教师数学教学方法2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将数学思想方法有机地渗透入教学计划和教案内容之中教学计划的制订应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综合考虑,要明确每一阶段的载体内容、教学目标、展开步骤、教学程序和操作要点。数学教案则要就每一节课的概念、命题、公式、法则以至单元结构等教学过程进行渗透思想方法的具体设计。要求通过目标设计、

创设情境、程序演化、归纳总结等关键环节,在知识的发生和运用过程中贯彻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一体化。 应充分利用数学的现实原型作为反映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问题解决或构建所做的整体性考虑,它来源于现实原型又高于现实原型,往往借助现实原型使数学思想方法得以生动地表现,有利于对其深人理解和把握。例如: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始终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中。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所讨论的对象进行合理分类(分类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标准统一、分层不越级),然后逐类讨论(即对各类问题详细讨论、逐步解决),最后归纳总结。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好分类的方法原则,形成分类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应根据教学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般在知识的概念形成阶段导入概念型数学思想,如方程思想、相似思想、已知与未知互相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互相转化的思想等等。在知识的结论、公式、法则等规律的推导阶段,要强调和灌输思维方法,如解方程的如何消元降次、函数的数与形的转化、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有哪些常用思路等。在知识的总结阶段或新旧知识结合部分,要选配结构型的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相互转化,分数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在所有数学建构及问题的处理方面,注意体现其根本思想,如运用同解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应注意为简便而采取的移项法则。 初中教师数学教学方法3 重视课堂教学实践

中学数学六种类型课教学模式.

中学数学六种类型课教学模式 中学数学"六种类型课"是指概念课,规律课,例题课,习题课,总结课,讲评课六种课;教学"模式"是指在讲这些课的基本规律中所形成的具有较普遍应用意义的模型或样式. 基本内容 1.概念课 讲好概念,是讲好数学的基础.其主要步骤和要求是: (1)引入 (2)定义 由学生或教师给概念下定义.下定义应注意合乎下定义的原则,要注意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给概念下定义的能力. (3)剖析 (4)应用 (5)小结:系统总结概念的有关问题和注意事项等. 2.规律课 这里的规律是指:定理,公理,推论,公式,法则.规律是数学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所谓学数学,主要就是学规律.讲规律课的主要步骤和基本要求是: (1)发展规律 (2)证明规律 (3)剖析规律 注意:形式要灵活多样,要突出为应用服务. (4)引申规律 规律的一般形式(一般不应超教材);特别是规律的特殊形式(那些常用的,需要特殊记忆和掌握的形式). (5)应用规律 这是学习规律的目的. 注意:针对性,梯度性,灵活性,多变性(如一题多变). (6)小结 系统总结规律的有关问题,形成更完善的认识结构和注意事项. 3.例题课 例题课是揭示概念和应用规律的课,它与一般的练习不同,核心是揭示解题规律.它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例题课要做到: (1)课前准备 例题课的课前准备有特殊意义,必须做到: ①精选例题 例题要有典型性(便于揭示规律),针对性(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或需巩固加深的基础知识,技能,数学方法),这是基本的,还要重视启发性,多解性,要少而精. ②合理安排 用于揭示应用规律的例题,要用典型性最强,又较容易的例题;巩固,深化应用规律的题,要由易到难,要有梯度性,联系性.

中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吐血整理)

填空题:5*4 1、中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任务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方面,一是数学教学的理论基础,二是具 体数学活动的教学,三是数学教师的日常活动 2、确定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一是国家的教育方针与基础教育的任务,二是数学 的特点与作用,三是学生的认知与心理特征 3、数学认知结构在适应新情况的需要时有两个途径:顺应与同化,顺应是改变自己原有的 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情况,同化则是融合新的情况于现存的认知结构中 4、据安德森的记忆扩散激活理论,要向数学证明能否顺利完成的因素有:一是思路点的正 确性,二是扩展力,三是推理能力,四是证明的方法与思考的方法 5、数概念的教学扩充模式是 6、影响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因素,一是社会方面的因素,二是数学本身的因素,三是教育 方面的因素 7、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总体目标,学段目标与各大块数学内 容的具体目标 8、初中数学课程内容框架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时间与综合应用这四个 学习领域 9、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指数学概念与数学定理的学习 10、数学知识的有意义的学习(获得意义并且保存下来的过程)分为三种类型:归属学习, 总括学习与并列结合学习 11、学生获得概念有两种基本的方式: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 12、中学数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数学技能是:能算,会画与会推理 13、结合现代教学论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较一致的观点是把解题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理解问题,制定解题计划,完成解题计划,回顾。 14、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强调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是提高 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15、为了使概念的定义正确合理,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即是定义要清晰,适度,简明,不使 用负概念 16、中学数学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化归,数形结合,分类整合,函数与方程,几何变换 17、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数学模型的主要功能有解释,判断,预见 选择题:5*4 改错题:2*6 P103证明的规则 简答题:2*6 1、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要求 答:(1)使学生认识概念的由来和发展 (2)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表达形式 (3)使学生了解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会对概念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一定的概念体系(4)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概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10-11-18T17:00:56.39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张常青 [导读]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 张常青(陕西省周至县哑柏镇初级中学710406) 摘要: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而想学、乐学,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应逐步转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变苦学为乐学,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着“四重四轻”,即:重知识传授,轻引导启发;重教学设计,轻学法指导;重课堂训练,轻实践应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因此,我们在吸取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我国现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下面我粗浅地谈谈在数学教学方法上的一点认识。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完成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任务,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课程目标,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特别是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因为它是考核学生成绩和检查、评估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师生均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了“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感情色彩,即教育的情感性。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①对教师外表形象的期待;②对教师言谈举止的期待;③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期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性,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作为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会导致厌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普遍降低。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做到:①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②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教学生去学,既要帮助学生学会,也要帮助学生会学。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效果。③运用探究式教学。教学中,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 例如:①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②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③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④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⑤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能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能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 例如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有很多学生都知道它的证明方法,知道其中考查的知识点,但总不能够很好地以“写”的形式将其证明过程展现出来;或者即使写了,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较为混乱,推理过程也不够严密。这些都是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某一侧面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的重要性。“写”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例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框架。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它具有完整性、针对性、简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某一类教学活动情况,便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课堂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东庐也好所有成功的课堂都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为此,在结合我区实际,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初中数学各课型课堂教学模式,供广大教师进行实验研究。 一、基本思路 1.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学会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点。在此理念下,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和情感性目标上,指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上下工夫,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开放性的。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才能针对当前课程及教学内容选用恰当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因材制宜地调控和综合运用最优组合模式,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针对不同课型选择不同教学模式。主要抓好三点:(1)课堂的空间管理,教学环境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教师关注全体学生。(2)课堂的时间管理,要求教师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从完成课时任务为中心转向设计合作教学环境为中心,要重视课堂的二次设计,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活动形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3)课堂的行为管理,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防止课堂上出现“活”而无序、“活”而无效的现象。 3。在教材使用中,教师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从整体上把握重、难点,再从每个知识点每个课时上做文章。不但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不但要遵循课本内容,还要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整合教材,使课堂教学设计更适合自己的学生。 二、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流程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初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总体上都要围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基本的

《中学数学教学论》考试大纲概要

《中学数学教学论》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学教育)(师范本科,必修)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中学数学教学论》是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是从事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学的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数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技巧,为毕业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二、学习用书 1、《中学数学教学概论》曹才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数学教学论》陈德崇吴汉明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十三院校协编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4、《初中数学教材教法》李建才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绪论 1、考核知识点: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2、考核要求:掌握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第一章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和内容 1、考核知识点: 中学数学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2、考核要求: (1)了解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 (2)了解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及编排体系。 (2)掌握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及其深广度。 第二章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1、考核知识点: 五个基本原则(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反馈调控的原则) 2、考核要求: (1)理解上述五个基本原则(2)掌握贯彻上述五个基本原则的途径。 第三章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1、考核知识点: 概念的意义和结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划分、概念的教学;命题的意义和结构、命题的运算、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命题的教学;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推理的种类和方法;证明的意义和结构、证明的规则和方法、证明的逻辑基础;数学习题与解题、解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解题教学;数学基本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教学论试卷二

现代数学教学论期中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数学教学论的基本特点:综合性、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 2.对数学教学论现代化运动的兴起有决定意义的是1959年9月美国“全国科学院”在___________召开的一次会议。 3.数学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 4.数学以现代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其研究对象,它的内容具有高度的_________、逻辑的________和应用的________等特点。 5.按照传统的“双基”涵义,“双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6.数学思维的成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 A.相互作用阶段→输入阶段→操作运用阶段 B.操作运用阶段→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 C.输入阶段→操作运用阶段→相互作用阶段 D.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操作运用阶段 2.下列途径中不属于基础知识教学的基本途径的是() A.讲授 B.预习 C.活动 D.交流 3.()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 A.思维品质 B.数学思维品质 C.创造性思维 D.思维方式 4.义务教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 A.普及性、基础性、实践性 B.广泛性、基础性、发展性 C.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D.普及性、教育性、发展性

5.路程公式: s=vt ; 自由落体公式:s=22 1gt 上述问题属于数学问题类型中的( ) A.开放型问题 B.开拓研究问题 C.综合题 D.数学模型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数学能力 2.数学学习 3.教学设计 4.数学思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数学现代化运动的特点。 2.简述数学教育学的学习方法。 3.简述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 4.在学生通过概念形成区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5.举例简要陈述具体化的两种形式。 五、综合分析(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1.以其中一种数学思维的逻辑方法解答下面的数学问题: 已知,f(θ)=sin2θ+sin2(θ+α)+sin2(θ+β)其中α,β,为常数,且0≤α≤β≤π,试问,当且仅当α,β为何值时,f(θ)为与θ无关的定值?并证明你的结论。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上石桥一中刘成丽 摘要:21世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各个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要大胆改革,,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我们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发展。为此,我们在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上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学生教学方法 对教师来说,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要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最为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解决问题,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总结,自己摸索前进。当然,这里的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不完善的知识。所以,我们在相信学生的同时,还要在引导上多下工夫,讲究“导”的艺术,构建“有效”课堂。在此,我们进行了一种新的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教学方式。、 一.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组织学生开展“短”、“快”的学习热身运动,是学生产生急于解决问题的内驱力,激发其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凝聚学生注意力,缩短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其中,具体的导入方法有直接导入、直观导入、故事导入、实验导入、情境导入、温故导入、设疑导入、悬念导入、活动游戏导入等等。其中,根据各种不同的课型,适当的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二.明确教学目标 是学生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同时,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每个环节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既不降低也不拔高,同时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引导学生认真看,牢记于心,长期坚持,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明确学习内容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必须给指导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己学习,通过老师给的指导学习的方法自己去掌握方法,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要层次分明,意思明确清楚。同时老师给予的指导在注意内容的多少,内容多的需要分几次进行学习,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给予其方法,例如看书如何看,重点知识如何分解开来让学生便于理解识记和运用,例题的格式和步骤是运用知识的同时也是规范解题步骤的典范。学生必须要注重。所有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老师给予的自学指导中都应给予体现,以使得学生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牢记在心。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轻易不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答案,而应该让学生之间相互探讨,自己去解决问题,在相互的争论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动脑动手的能力。 四.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课堂板演,一种是课堂作业。 要选择适合的检测题,如何设计检测题呢?操作要领(三点): 1.检测题实际就是例题的变形,其题型,难度应与例题相当,题量不宜过大,一般以 两三道为宜。 2.检测题要紧扣教材,尤其要用好课后题。课后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例题 类似的难度较小的题,另一类是综合性较强的,需要联系和运用过去学过的旧知识 才能做的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