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三级技能复习笔记整理大全

基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三级技能复习笔记整理大全

基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三级技能复习笔记整理大全
基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三级技能复习笔记整理大全

基础心理学复习150329

期年龄(岁)理论人物理论

新生儿0-30天

婴儿0-3岁布吉森视觉悬崖装置试验幼儿3-6、7

童年6、7--12、13 皮亚杰三山实验、对偶故事

法少年11、12--15、16 奥尔松思维摆脱具体内容青年17、18--35

中年35--60

老年60以后

P248---249 婴儿期:出生到三岁;幼儿期:3岁到6、7岁;童年期:6、7到12、13岁;少年期:11、12岁到15、16岁;青年期:17、18岁到35岁。中年期:35岁到60岁。幼儿认知具有自我中心特点,童年期处于脱自我中心阶段,表现出脱离自我中心的变童年期化过程。皮亚杰著名的“三山实验”揭示了幼儿的认知存在着自我中心现象,即指幼儿仅从自己的角度表征世界,认识不到他人的表象与观点不同于己,并认为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就是他人的体验和想法。后来也有学者改变实验设计提出不同的看法。我国的一项“三山实验”式的研究(李文馥),利用绒毛动物模型(用熊猫、

公鸡和波斯猫三种绒毛动物代替三座山),考察4 ~13岁儿童认知的自我中心现象和脱自我中心化(实验程序同“三山实验”)。第一,4—7岁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现象,但并不是认知的主要成分。可见,不能简单、笼统地认为幼儿认知特点就是自我中心的。第二,9岁以后儿童的正确认知结果占主导地位,并基本上摆脱了自我中心的影响。从中看到,正确结果明显提高,这一提高是与自我中心现象下降相对应的是,自我中心现象与正确结果消长的动态变化第三,8岁组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段,8岁组儿童自我中心形式选择率最高

1、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的过程叫反馈。

2、条件反射正在进行的时候突然出现的强烈刺激,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条件反射的这种抑制叫外抑制。不再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而产生的条件反射的抑制叫消退抑制。

3、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动力定型。

4、反映——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绝对感受性的高低可以用(刚刚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来度量。

6、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声音掩蔽。

7、站在铁路上看两根铁轨,距离越远看起来两根铁轨的距离越近,到视线的尽头就交叉到一点了,这在判断距离时提供的线索叫()。

(C)线条透视。

8、距离知觉,又叫深度知觉、立体知觉。人们是根据什么线索来判断物体距离的远近的呢?一、肌肉运动线索 1,眼睛的调节作用 2,双眼视轴辐合二、单眼线索 1,对象的重叠 2,线条的透视作用 3,空气的透视作用 4,明暗、阴影 5,运动视差三、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9、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A)语言记忆(B)意义记忆

(C)语义记忆(D)内隐记忆。

10、记忆的种类:按照记忆内容分为五种: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11、可以用语言传授并一次性获得,但需要意识的参与才能加以提取的记忆叫陈述性记忆.需要通过多次识记才能获得,在利用时又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的记忆叫程序性记忆。

12、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A)识记、保持、遗忘(B)再认、回忆、遗忘(C)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D)保持、记忆、遗忘。

13、看了《阿Q正传》后,头脑里可以呈现出阿Q的鲜明形象,这是()。(A)无意想象(B)幻想 (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依据描述和图示,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

程。再造想象:依据现成的依据面熟和图示,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

14、据脑电波的变化,睡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身体放松吗,易惊醒;第二阶段,(睡眠锭)很难叫醒;第三阶段脑电波频率继续降低,波幅更大,有时会有睡眠锭;第四阶段,深度睡眠。(以上90分钟左右)。快速眼动睡眠阶段(5-10分钟)后重复以上四阶段。每次出现的快速眼动都比前一次时间长,直至最后一次可长达1小时。

15、注意是一种()。(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 (C)意志过程(D)心理活动的状态。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于,集中于某些对象。所以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并不反映任何事物,也不反映事物的任何属性。注意只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所以注意不是心理过程,只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

16、需要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指的是能力;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指的是情绪和情感;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指的是动机。P64

17、社会需要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如求知、成就、交往等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所以又

叫获得性需要。缺失性需要即生理需要。缺失性=生理性需要,获得性需要=社会性需要。

18、存在于机体内部的动机因素是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外部的动机因素是诱因。

19、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是按照()作标准区分出来的。(B)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的目的。

20、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好是指当人的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便成为人的爱好了。兴趣:心理,爱好:活动。

21、情绪和情感是以()为中介的一种反映形式。(A)认识过程(B)需要 (C)动机(D)人格。

22、情绪和情感是以()为其反映形式的。(A)形象(B)概念(C)内心体验或感受(D)外在表现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体验。

23、增力和减力是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从()上度量的表现。(A)激动度(B)紧张度(C)动力性(D)强度。

24、心境(心情):微弱、持久、弥漫。激情: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应激: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P75 。

25、两种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目标的时候,人们只好选择对自己损失小的,避开损失大的目标,叫做双避式冲突。都不想做,没有好处的。

26、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权衡利弊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是()。(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P77 某年轻女性同时被两男人追求,其中一人英俊但经济条件差,另一人富有但年龄大,此时该女性难以作出决定是因为面临()?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由两种可能的选择引起。当两种选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时,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就会处于双重趋避冲突中。

双趋冲突心理冲突的一种,当两个目标都是自己想实现的,但一个目标的实现会使另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就会产生双趋式的冲突。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趋避式冲突:是指个体的目标既可以满足需要,但又对自己构成威胁,使得个体想接近这个目标的同时又想躲避它。这类冲突是最为普遍的个体从“利”与“得”一方面考虑,又倾向于躲避。贪官心理。

27、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A)意志(B)情感(C)能力(D)智力.

28、1、按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分为——能力、才能、天才。2、按能力的结构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3、按能力与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分为液体能力(先天禀赋予,液、Y、遗.....,)和晶体能力(后天学习获得)。 3、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4、按创造程度可将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29、影响能力发展的遗传因素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B)素质

30、构成人格的主要成分包括()。(A)需要和动机(B)能力和智力

(C)气质和性格(D)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

31、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使人具有独特的精神风貌,说明人格具有()。(A)独特性(B)整体性 (C)稳定性(D)功能性

32、外界环境的剌激只有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即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说明人格具有()。(A)认知性(B)情绪性

(C)稳定性(D)功能性

33、人格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方面的人格特征,性格则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34、巴甫洛夫指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它们又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三个基本特性。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气质类型说:1、体液说:希波克拉底;2、体型说:德国精神病医生雷奇米尔,美国医生谢尔顿,心理学家斯蒂文斯;3、血型说:谷川足二;4、激素说:美国心理学家伯曼。区分高极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

35、气质类型,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没有好坏之分,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36、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叫()。(A)个性(B)人格 (C)性格(D)气质。人格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方面的人格特征;性格则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性格是一

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不同于气质,它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意义,直接反应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所以,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37、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态度是:一个人对人、物、思想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它是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

38、性格的动态结构指的是()来考察性格。(B)从性格结构的几个方面的联系上,从不同的生活情景中。

39、荣格把人格分为()等类型。(A)内隐和外显(B)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C)内向型和外向型(D)思维型和艺术型。

40、卡特尔找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并据此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A)个人特质(B)核心特质 (C)表面特质(D)根源特质。

41、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年。(A) 1879 (B) 1897 (C) 1908 (D) 1924

42、F.H.奥尔波特(1924)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的学科”。(B)社会意识

43、社会学家C. A.艾尔乌德(1925)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D)社会互动

44、勒温(1936)关于社会行为的公式B =f (P,E)中,B表示行为,P代表个体,E表示()。(A)行为(B)个体(C)个体所处的情境45、社会行为是人对()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A)社会因素(B)现实生活 (C)周围环境(D)即时情境

46、社会心理是()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A)社会认知(B)社会意识 (C)社会规范(D)社会刺激

47、在社会心理学领域里,态度属于()的研究内容。(A)个体层面(B)人际层面 (C)群体层面(D)社会层面

48、在社会心理学领域里,时尚属于()的研究内容。(A)个体层面(B)人际层面 (C)群体层面(D)社会层面

49、E. P.霍兰德(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50、时间知觉可以借助的线索:1、计时器提供;2、自然昼夜交替;

3、四季周期变化;

4、人生理活动周期变化;

5、人心理活动周期变化。

51、似动现象又叫动景现象,是一种运动知觉。物体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A)叫似动现象(B)叫动景现象 (C)叫Φ现象(D)是一种视觉的运动错觉

52、四类错觉:长短,方向,面积,相互作用...不同感觉器官相互作用形成的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

53、( )等都属于不同感觉器官相互作用形成的错觉。(A)线条长短的错觉(B)面积大小的错觉(C)视听错觉(D)形重错觉。

54、记忆的内容包括()。(A)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B)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 (C)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D)当前的欲望和要求。A是感知觉,D是动机。

55、记忆的划分:1、按内容分:形象、情景、情绪、语义、动作记忆;2、按是否意识:外显、内隐记忆;3、按是否能加以陈述:陈述性、程序性记忆。

56、按照是否意识到,可以把记忆分为( )。(A)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和无意识记忆(B)自主记忆和自动记忆 (C)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

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57、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为()。

(A)语言文字材料是语音的记忆

(B)语言文字材料是听觉的记忆

(C)非语言文字材料是形象的记忆

(D)对非语言文字的材料是程序性的记忆

在短时记忆里,对语言文字记得是他们的声音,即听觉的记忆。对非语言文字记得是他们的形象。

短时记忆:语言文字材料是语音和听觉的记忆,非语言文字材料是形象的记忆。长时记忆是语义和形象。瞬时记忆:形象。

语言文字材料:语音+听觉,非语言文字材料:形象

58、遗忘的原因:衰退+干扰

59、首因效应也叫首位效应,近因效应也叫新近效应。

60、思维的特点有()。

(A)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B)通过思维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念

(C)人们借助于概念又可以认识那些还没有认识的事物

(D)因为有了思维使人的认识具有了超脱现实的性质

60、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甚至能对根本不能

直接感知到的客观事物。2.概括性: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61、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

(D)通过思维可以从已知推断出未知(A)思维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B)思维可以把事物的特性抽取出来,加以分类并用词把其标示出来 (C)通过思维可以形成概念(D)通过思维可以从已知推断出未知D不是概括性是思维的认知性@慨括性:思维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并用词把它概括出来思维可以把事物的特性抽取出来,加以分类,并用词把其标示出来,通过思维可以形成概念

62、思维的加工过程是4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63、思维根据形态:动作、形象、抽象。探索问题的方向: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再造性和创造性。64、概念的形成或叫概念的掌握: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个体掌握概念的层次反映了他的思维发展水平。

65、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是认知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用来进行概念形成研究的实验材料。

人工概念是()。(A)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

(B)经过人工修饰的自然概念

(C)认知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用来进行概念形成研究的实验材料

(D)认知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用来进行思维的间接性研究的实验材料。

66、下面选项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A)迁移的作用(B)定势的作用

(C)原型启发的作用(D)有无错觉的参与。

67、下列选项中属于迁移作用的例子有()。(A)学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 (B)会骑自行车的人刚骑三轮车时不如不会骑自行车的人顺利 (C)学了普通心理学再学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会觉得容易(D)鲁班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了皮肤而发现了锯子 B是负迁移D原型启发

68、原型启发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意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原型启发是一种创新思维方法。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个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在头脑中可形成“原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问题解决者在“原型”中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关知识,形成解决方案,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原型启发理论有助于人们更清楚的认识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

(A)瓦特看到水开时蒸气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B)牛顿看到苹果掉到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阿基米德洗澡觉得身体受到水的浮力发明了浮力定律

(D)鲁班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了皮肤而发明了锯子

69、言语的特点包括()。(A)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B)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C)言语是一种社会现象 (D)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

70、语言

语言外部语言

口头语

对话语

独白语

书面语言

内部语言特点

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

言语的减缩性

速度快

71、表象是()。(A)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B)属于形象记忆的范畴 (C)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

(D) 一种再造想象的过程

72、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觉知就是觉察。意识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

为的评价。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它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和、管理和调节的作用。

73、无意识的内容包括()。(A)没有觉察到的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刺激

(B)无需意识控制的自动化的行为 (C)没有觉察到的行为 (D)梦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它指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它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

74、在快速眼动的睡眠阶段里()。

(A)能觉察到外界刺激

(B)出现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的脑电波

(C)眼球开始上下左右快速移动

(D)梦境开始出现

REM阶段是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而不是觉察,比如你尿床了会在梦中反应为正在游泳。快速眼动时期:出现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的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这一阶段大约持续五到十分钟。

75、梦有很多特点,如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梦境的不连续性,即梦中的思想、行为或情景会突然变成与原来无关的其他的思想、行为或情景。

76、注意的起伏是()。(A)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 (B)人人都有的普遍的现象 (C)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

(D)是由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引起来的

注意起伏是稳定注意中的一种性质,和稳定相反的是分心,分散。注意起伏不影响注意的稳定性。

77、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注意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条件是其中一些活动必须是非常熟练的,同时活动之间有内在联系。如边听讲边做笔记、边拉边唱等。不能在同一感觉通道内完成,或者说不能用同一心理操作完成,如很难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A)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

(B)活动不能在同一感觉道内完成

(C)活动不能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

(D)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78、需要都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人除了生理的需要之外,还有社会性的需要,而且人的需要受到社会的制约,带有社会性。需要又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当旧的需要得到满足,不平衡消除之后,新的不平衡又会产生,人们又会为满足新的需要去追求新的对象。所以,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A)都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B)受社会的制约,带有社会性

(C)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D)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79、可以激发动机的因素有()。(A)需要(B)内驱力 (C)情绪(D)诱因

80、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又叫驱力或内驱力,如:吃饭、穿衣、休息、性欲等)和社会性动机(如: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兴趣爱好)。 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定势)。 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外在动机不损害内在动机时才是积极的)。81、兴趣的品质:倾向性、效能、持久性、广阔性

8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只能有一种动机起作用

(B)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对推动人的行为、活动都能发挥作用

(C)外在动机只有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条件下才是积极的

(D)个体的活动主要靠外部奖励推动的话,就会有损于内在动机

8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84、情绪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认识过程反映的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体验;认识过程是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反映的。情绪情感有外在表现形式。情绪情感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

情绪、情感和认识活动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上。(A)反映的内容(B)反映的形式 (C)是否有外在表现(D)是否有生理变化

85、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

(A)情緒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

(B)情绪适用于动物和人;情感只适用于人

(C)情绪是感情的体验或感受,情感是感情的表现方式

(D)情绪具有情景性和易变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情绪这一概念既可以适用于人类,也可以适用于动物。情绪具有情景性和易变性。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只适用于人。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86、情绪和情感具有()的功能。(A)适应(B)动机 (C)组织(D)信号

87、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表现在情绪和情感的()上。(A)动力性(B)强度

(C)紧张度(D)激动度

88、分情绪状态的划分标准包括速度、强度、时间,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89、心境的特点有,心境()。(A)的强度比较小但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B)并不是对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事件

(C)的产生都有其原因但这种原因人们又常常意识不到

(D)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健康都会发生重要的影响。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部分复习提纲

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复习提纲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P1) 1.咨询准备工作:应有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 2.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 3.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反复申明保密原则,说明保密例外。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性质。 7.向求助者说明其权利及义务。 8、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方式 二、初诊接待的注意事项(P5) 1、避免紧张情绪; 2、语言表达:语速适中,吐字清楚;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5、心理咨询时,还应该注意仪态。 三、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P5) 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2、确定提问方式 3、倾听。 4、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 5、对会谈内容归类 6、结束会谈 四、摄入性会谈切入点——确定会谈目标、内容与范围(P5) 确定会谈目标、内容与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有五个: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五、对会谈内容归类(P7) 1.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挫折和不良行为) 2.现实生活状况 3.婚姻状况 4.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5.身体方面的主观感觉(主观症状) 6.情绪体验、生活态度 7.其他 六、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P10 答:(1)身份资料。(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 (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4)对家庭的看法。(5)早年回忆。(6)出生和成长。 (7)健康及身体状况。(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10)娱乐。(11)性欲的发展。 (12)婚姻及家庭资料。(13)社会基础。(14)自我描述。(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 (16)对未来的看法。(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汽车理论考试必备资料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5.汽车动力因数D=Ψ+δdu/g dt。 6.汽车行驶的总阻力可表示为:∑F=Ff+Fw+Fj+Fi 。其中,主要由轮胎变形所产生的阻力称:滚动阻力。 7.汽车加速时产生的惯性阻力是由: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对应的惯性力组成。 8.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地面附着系数。 9.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不应小于滚动阻力、加速阻力与坡道阻力之和,同时也不可能大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乘积。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国际上常用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欧洲为代表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每加仑燃油所行驶的距离。2.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循环工况一般包括:等速行驶,加速、减速和怠速停车多种情况。 3.货车采用拖挂运输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主要原因有两个:(1)带挂车后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b下降(2)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即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较大。 4.从结构方面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措施有:缩减轿车尺寸和减轻质量、提高发动机经济性、适当增加传动系传动比和改善汽车外形与轮胎。 5.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种类、设计制造水品;另一方面又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有关。 6.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于等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与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7.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结构形式。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系指:发动机的功率和传动系的传动比;它们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评定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止住为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它的值取决于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和发动机是否结合等因素。 3.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或最大制动器制动力)和起始制动车速。4.汽车在附着系数为Φ的路面上行驶,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为Φo,若Φ<Φo,汽车前轮先抱死;若Φ>Φo,汽车后轮先抱死;若Φ=Φo,汽车前后轮同时抱死。 5.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有两个:(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转向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互相干涉)。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复习要点》(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一、学习目标:学会按心理咨询原则与求助者进行第一次接触。 二、工作程序(共8点) (一)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1、合理配置心理咨询场所.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 (1)能显示专业的特点。 (2)具有保密的功能。 (3)能提高适当宽敞的空间. (4)配置舒适的座椅。 (5) 配置必需的设备。 2、表现出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仪态 3、与求助者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 4、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技巧的使用 (二)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 (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1、需要心理咨询师保密的内容。 2、保密例外。 3、遵守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七)向求助者说明其权利与义务 (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三、相关知识 (一)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二)危机的处理 (三)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P4) 四、注意事项 (一)避免紧张情绪

(二)语言表达 (三)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四)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五)心理咨询时,在仪态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 一、学习目标 学会确定摄入性会谈法的目标、会谈内容与范围。 二、工作程序:(6点) (一)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二)确定提问方式 (三)倾听 (四)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控制会谈和转移话题的技巧:) 1、释义:也称内容反应,即把求助者说的内容中重要的部分反馈给求助者. (重复求助者话语的重要内容,并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 2、中断:指在会谈中暂时休止一下。(替他倒一杯水,请他取一样东西过来。) 3、情感反射:指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刺激一下求助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 问题。(初次会谈尽量不使用此办法,治疗中也需慎用。) 4、引导:指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不是转换,而是引申出新话题)(五)对会谈内容归类(非经同意不得现场记录) 1、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经受的挫折或不良行为等) 2、现实生活状况 3、婚姻状况 4、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5、身体方面的主观感觉(直观症状) 6、情绪体验、生活态度 7、其他 (六)结束会谈(结束会谈时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

心理咨询师-三级

2008年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业:心理咨询师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卷册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关于职业良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如果公司老板对员工好,那么员工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有职业良心 (B)公司安排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是职业良心的本质 (C)职业良心是从业人员按照职业道德要求尽职尽责地做工作 (D)一辈子不“跳槽”是职业良心的根本要求 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A ). (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个人主义(D)利己主义 3、关于职业技能,正确的说法是( B ). (A)职业技能决定着从业人员的职业前途(B)职业技能的提高,受职业道德素质的影响 (C)职业技能主要是指从业人员的动手能力(D)职业技能的形成与先天素质无关 4、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的修养境界是( D ). (A)诚信(B)仁义(C)反思(D)慎独 5、对待工作岗位,正确的观点足(A )。 (A)虽然自己并不喜爱目前的岗位,但不能不专心努力(B)敬业就是不能得陇望蜀,不能选择其他岗位 (C)树挪死,人挪活,要通过岗位变化把本职工作做好 (D)企业遇到困难或降低薪水时,没有必要再讲爱岗敬业 6、关于诚信,正确的说法是( C ). (A)忠诚单位领导(B)任何时候都不说假话 (C)真实无欺,遵守约定和践行承诺(D)善意的谎言体现了诚信的社会价值 7、关于办事公道,正确的说法是( A ). (A)坚持办事公道,要求当事人不讲人情(B)人们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东西,是为公道 (C)一个人做了一件公道的事情就说明他是公道的人(D)公道自古不变,其标准历来是统一的 8、关于节约,正确的说法是( D ). (A)节约与以人为本的理念不相符合(B)在物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无须崇尚节约 (C)今天所倡导的节约主要指物质生产领域,而非个人生活领域 (D)不管职位高低,人人都要厉行节约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9、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 AB ). (A)鲜明的行业性(B)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C)法律强制性(D)利益相关性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 ABCD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1l、职业技能的特点包括(BD ). (A)遗传性(B)专业性(C)层次性(D)综合性 12.坚守岗位的基本要求是( ABC ). (A)遵守规定(B)履行职责(C)临危不俱(D)相机而动 13、从业人员做到真诚不欺,要( AC ).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和答案

三、名词解释 1、坡度阻力与道路阻力 2、等速百公里油耗 3、动力因素 4、后备功率 5、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 6、制动效率与利用附着系数 7、制动器抗热衰退性与抗水衰退性 8、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 8、接近角与离去角 10、牵引系数与牵引效率 11、附着力与附着率 12、同步附着系数 13、滑水现象 14、制动跑偏与制动侧滑 15、滑动率与制动力系数 四、简答题 1、滚动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在高速路上行驶时,轮胎气压高些好还是低些好?为什么?若在松软的沙土路面或雪面上又如何? 3、为追求高的动力性,应如何换档?若追求低油耗,又该如何换档? 4、在设计传动系各档传动比时,应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 5、为降低空气阻力可采取哪些措施? 6、从保证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出发,对制动系的要求是? 7、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分为哪三种类型?一般汽车应具有什么样的转向特性? 8、汽车满载和空载时是否具有相同的操纵稳定性? 9、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VSC)的控制原理是什么? 10、在制动过程中,若只有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会出现什么情况?如

果只有后轴抱死或后轴先抱死又如何?最理想的制动情况是? 11、纵向通过角和最小离地间隙对汽车通过性有何影响? 12、横向稳定杆起什么作用?其装在前悬架与后悬架效果有何不同? 五、计算题 1、已知某汽车的总质量m=3000kg,C D =0.75,A=3m2,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δ=1.06,坡度角α=5°,f=0.015,车轮半径r=0.367m,传动系机械效率η=0.85, 加速度du/dt=0.25m/s2,u a =30km/h,计算汽车克服各种阻力所需要的发动机输出功率?(g=9.81m/s2)。 2、设一F.F驱动轿车轴距L=2.6m,质心高度h g =0.57m,其前轴负荷为总 重的61.5%。确定其在?=0.2和?=0.7路面上所能达到的极限最高车速与极限 最大爬坡度及极限最大加速度(在求最大爬坡度和最大加速度时可设F W =0)。其 它有关参数为:m=1600kg,C D =0.45,A=2m2,f=0.02,δ=1。 3、已知某车总质量为m=2000kg,L=4m(轴距),质心离前轴的距离为a=2.5m, 离后轴的距离为b=1.5m,质心高度h g =0.6m,在坡度i=3.5%的良好路面上下坡 时,求前后轴的轴荷分配系数(注:前轴荷分配系数m f1=F z1 /F z ,后轴为m f2 =F z2 /F z )。 4、设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其车身部分固有频率f =2Hz,行驶在 波长λ=5m的水泥接缝路面上,求引起车身共振时的车速u。若该车车轮部分的 固有频率f 1 =10Hz,在砂石路上常用的车速为30km/h,问由于车轮部分共振时,车轮对路面作用的动载所形成的搓板路波长λ=? 5、已知某型货车满载时有关参数如下:总质量m=9290kg,质心高度 h g =1.17m,轴距L=3.95m,质心到前轴距离a=2.95m,制动力分配系数β=0.38。 1)求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表达式(制动强度z的函数),并求出同步附着系数; 2)求当行驶车速u=30km/h,在?=0.8的路面上车轮不抱死的制动距离。(计 算时取制动系反应时间τ 1=0.02s,制动持续时间τ 2 =0.2s,制动距离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性力量 (B)道德是领导意志的集中体现 (C)个体的道德表现差异很大,判定一个人的道德优劣是不可能的 (D)普遍良好的道德,仅仅是人的善良愿望而已 2、与法律相比,道德()。 (A)产生得时间晚(B)比法律的适用范围广 (C)内容上显得十分笼统(D)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3、关于企业形象,正确的说法是()。 (A)文明礼貌是企业形象的核心与关键 (B)企业形象的本质是企业的环境卫生和企业员工的服饰状况 (C)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 (D)通过持久、大规模的媒体宣传,就能树立起企业形象 4、在企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企业礼俗(B)企业价值观(C)企业作风(D)规章制度 5、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 (A)企业存在着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两种形式 (B)人是有形资产,人作为资产通过劳动产生价值 (C)人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神秘的物质 6、员工处理与领导的关系时,正确的做法是()。 (A)即使知道领导的决策是错误的,也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B)对于领导含糊交办的任务,要含糊执行 (C)如果不同意领导的意见,要敢于随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D)一般不越级汇报工作 7、科学发展观指的是()。 (A)科学发展,高效发展,健康发展 (B)以科学为本,科学、平稳、顺利发展 (C)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以人为本,科学、高效、健康发展 8、关于职业劳动,正确的说法是()。 (A)职业劳动是人们无奈的选择 (B)职业劳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C)职业劳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加剧的结果 (D)职业劳动是人生的全部内涵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复习题·.doc

2012下半年海南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A)不熟悉的人(B)上下级(C)第一次见面的人(D)亲密的人 2、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 (A)客我(B)反思自我(C)镜我(D)物质自我 3、处于日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A)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 (B)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 (O道德判断受儿童ti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⑴)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4、婴儿偏爱注视() (A)灰色(B)正常的人脸(C)静止不动的物体(D)扭曲的人脸 5、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饮食(B)睡眠(C)游戏(D)学习 6、童年期思维的基木特征是(). (A)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发展为以抽象思维为主 (B)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C)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形象逻辑思维的过渡(D)以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的过渡 7、()是指思维活动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转换,进而认识事物的不变性。 (A)辩证思维(B)思维的可逆性(C)补偿关系的认知(D)守恒 8、青春期同伴关系的特点是()。 (A)交友范围扩大(B)交友范围缩小 (C)知心朋友是异性(D)团伙人数最多 9、巴普洛夫通过()来解释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A)现象描述结果(B)精神病学结果 (C)试验研究结果(D)心理研究结果 10、“思维内容障碍”不包括() (A)强迫观念(B)音联义联(C)妄想(D)超价观念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汽车理论笔记

1汽车六大性能及指标 动力性: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经济性: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制动性: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操纵稳定性: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情况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统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平顺性: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舒适程度和保持货物完好的性能 通过性:汽车可以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坏路、无路地带、障碍的能力动力性:最高速度、加速时间、爬坡度 经济性:百公里燃油消耗或一定燃油消耗下的行驶里程 制动性: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跑偏、侧滑)操稳: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稳定性因数、静态储备系数、转向半径之比;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固有频率、阻尼比、反应时间、首峰值时间平顺:车身加速度、相对动载、动挠度均方根值 通过:支撑通过性(通过坏路或无路)---牵引系数、牵引效率、燃油利用指数几何通过性(通过障碍)---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半径、转弯通道圆 2驱动-制动对比 2.1法向载荷 驱动: ma L h F F F ma L h F F F 2ZW 2ZS 21ZW 1ZS 1g g Z Z +-=--=

加速度越大,轴荷向后转移(由于驱动考虑了空气升力和坡度,所以形式比制动的复杂) 制动: 制动强度越大,轴荷向前转移 2.2附着利用 (驱动强度、结构、分配) 附着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动力作用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即对于一定驱动强度,不发生滑转所要求的的路面最低附着系数。 利用附着系数:对于一定制动强度z,不发生车轮抱死所要求的最小路面附着系数。 1类问题:已知路面和制动强度(等效坡度)下,判断是否有车轮抱死滑移(滑转)(直接FX/Fz求Cφ,与φ比较即可) 2类问题:已知汽车性能即制动强度(等效坡度),设计路面即最低附着系数 3类问题:已知路面即附着系数,得知汽车可发挥性能即最大制动强度(等效坡度) 对两驱车,会研究1类问题; 对四驱车,会研究2、3类问题; 对制动,会研究2、3类问题;此时附着率和利用附着系数对比更好; 由于汽车理论计算题的驱动更多研究2驱,因此比制动简单,也不需要研究附着最大利用效率(因为最大一定是1) 当Cφ1=Cφ2=φ时,地面附着被充分利用,此时q=φ(驱动) 当φ=φ0时,同时抱死且地面附着被充分利用,此时z=φ(制动)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复习资料

心理咨询师复习考点——技能部分 (一)心理测验技能 一、㈠、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 1.包括6个言语测验和5个操作测验。 2.一般按先言语测验后操作测验的顺序进行。 3.算术、图片排列、木块图案、物体拼凑、数字符号和图画填充有时间限制,另一些测验不限制时间。 4.不限时间的项目,则按反应的质量给予不同的分数,有的项目通过时记1分,未通过记0分,如知识测验;有的项目按回答的质量分别记0、1、2分,如领悟、相似性和词汇等。 5.分测验的原始分转化成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量表分。 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按韦氏智力平均分100,标准差15换算。 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①言语测验中被试表现出高于常模分数的有? ②百分等级是多少?高于一个标准差为84,高两个98,低一个16,低两个2 6.智力等级分布(考) 智力等级:正常90~109、均分100,上下±10分为一级。 往上:高于平常、超常、不小于130极超常; 往下:低于平常、70为边界,低于69有智力缺陷。 7.智力缺陷的分等(考)智力缺陷分等:35~49为中度,上下±15,往上:轻度;往下:重度、极重度8.(考)为了克服测验程序复杂费时的缺点,韦氏三个智力量表均有简式版本。如: ?二合一:词汇和木块图案估计智商为最理想的二合一简式组合。 ?四合一:选用词汇、算术、图片排列和木块图案四个分测验。 ?二合一至六合一:龚耀先计算了韦氏各分测验与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和全量表得分的相关,结果言语部分以知识、相似性和词汇分测验为代表测验,操作部分以图画填充、木块图案和图片排列三个分测验为代表测验,这六个分测验可组合成各种形式的二合一至六合一简式。 使用简式量表要慎重,因其效度和信度比全量表为低。 ㈡、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1.适用于6-16岁的少年儿童。 2.言语测验与操作测验交叉进行,为的是使整个测验过程更加有趣并富于变化。 3.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共有12项分测验。一般用10个,2个备用。 4.主试者和受试者隔桌对坐。 5.要尽可能使全部测验一次施行完毕。如有困难,可分两次进行,但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㈢、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的解释 1.总智商(FIQ)的分析:通常可用测得的IQ值加减5(85%—90%的可信限水平)的方法判断IQ值的波动范围。 2.(考)分量表的平衡性分析:各年龄组相差到10,IQ便达到0.05水平。韦氏本人提出VIQ与PIQ的差异达15分时才有意义。 3.(考)比较各分测验的差异:可根据考夫曼的加减3分的方法,只要分测验高于平均分3分以上,则该测验是强点,标S记;而低于平均分3分的是弱点,标W记。 4.某些情况下V-P差异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5.VIQ>PIQ言语比操作好,听觉加工模式发展比视觉模式发展好,可能在完成实际行动或任务上有困难,可能操作能力差,可能有运动性非言语技能缺陷。 PIQ>VIQ操作好于言语,视觉加工好于听觉,可能有阅读障碍,可能有言语的

心理咨询师三级--各种疗法总结

心理咨询师三级 各种疗法总结咨询技能笔记 1、系统脱敏疗法(交互抑制) 系统脱敏疗法,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训练。 基本原理:让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注意事项:对焦虑情境施行逐个脱敏;想象的次数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焦虑等级隔不要太大;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的,应考虑其他方法。 2、冲击疗法(消退抑制) 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暴露疗法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为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细心地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冲击疗法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恐惧的行为,让恐惧自行 基本程序:筛选治疗对象;鉴定治疗协议;治疗准备工作(确定刺激物);实施冲击治疗(4次,每天或隔天1次) 基本原理:尽可能迅猛地引起求助者极强烈的焦虑或者恐惧反应,并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

给以任何强化,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情绪反应自乃至消除,即所谓消退抑制。 注意事项:让求助者对此方法有足够的了解,协商后可采用;无法忍受时可中止;求助者出综合症、头晕或休克时应停止治疗。 3、厌恶疗法(经典条件反射) 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反应。可用于治疗强迫症、各种性变态行为以及精神分裂症等适应不良行为。 基本程序:确定靶症状;选择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如电刺激、药物刺激、想或其他刺激);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基本原理:经典条件反射。反复实施厌恶刺激,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刺激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良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了避免厌恶体验,不得不中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 注意事项:不具备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能采用厌恶疗法;求助者和咨询师一定要鉴定知;靶症状要单一而具体。 4、模仿法(社会学习理论) 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治疗适应症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3) 李本强 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复习重点(打印电子版)

2012年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复习重点(技能)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收集整理 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1、心理咨询室的面积一般为十平方米为宜、良好的咨询关系建立是心理咨询成功的必要条 件、社会心理学强调第一印象是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工作重点不在于解决求助者的困扰,而是给求助者提供释放压抑的空间,帮助求助者有机会深层地觉察自己,陪伴求助者一起探索求助者的问题与困扰。 2、心理咨询师应该服装整洁,坐姿端正,表情平和,与求助者保持正常社交距离,1.5米 左右 3、保密例外的内容P3 1)求助者同意;2)司法机关要求提供; 3)针对心理咨询师的诉讼;4)法律规定的限制 5)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或死亡威胁 6)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 4、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5、初诊接待中的注意事项P5 1)避免紧张情绪 2)语言把握 3)反复说明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5)仪态方面注意,不吸烟,不应作多于的下意识动作 6、初诊接待的工作程序见书P2-4 1)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万事预则立准备先) 2)使用礼貌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当然要使用礼貌方式和 语言,否则谁理你啊?) 3)简单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不问清求助者哪方面需 要帮助如何工作哦?)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是否能向求助者提供帮助(问清楚问题才能知道自 己能不能做哦?是不,不能做的你也接不是害人吗。)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这样求助者才敢告诉你 哦,亲)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先立于不败之地!!!) 7)向求助者说明起权利和义务 8)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真题及答案

2009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真题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所进行的() (A)“荣”与“辱”的判断(B)“真”与“假”的判断 (C)“有”与“无”的判断(D)“美”与“丑”的判断 2、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爱国主义(B)利己主义 (C)功利主义(D)集体主义 3、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标准是() (A)慎独、克己、复礼(B)正义、公道、忠恕 (C)无私、仁爱、奉献(D)忠诚、审慎、勤勉 4、下列说法中,符合“公道”本质要求的是() (A)见仁见智,不存在普遍认可的公道 (B)执行领导的决定是从业人员坚持公道的根本依据 (C)千人一致、万人一律的一视同仁体现了公正的本质要求 (D)坚持人格上的平等是实践公正职业规范要求的重要原则 5、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B)为人民服务 (C)团结协作(D)集体利益至上 6、关于职业化管理,正确的说法是() (A)职业化管理是一种主要靠直觉和灵活应变来从事职业活动的管理方式 (B)职业化管理是一种以业绩结果为导向而不再强调过程管理的管理方式 (C)职业化管理要求员工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 (D)职业化管理十分注重人性化的需要,而不是一味强调僵硬标准的管理 7、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只有经过多次“跳槽”的经历,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 (B)如果个人的潜能在某一岗位上无法充分释放,就可以考虑调换岗位 (C)忠诚于企业,时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D)数虽然不可以随便挪动,但人需要时时调换岗位 8、同事间建立信赖关系,合宜是做法是() (A)要敢于当面批评同事的不当言行 (B)同事间相互认同 (C)恩威并用,以威信促信赖 (D)敢于两肋插刀,赴汤蹈火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9、某员工将“乌鲁木齐”的字样写成了“鸟鲁木齐”,结果给企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这一事例说明() (A)该员工做事总是粗枝大叶 (B)无论怎样强调敬业精神都不过分 (C)细节影响得失 (D)严格管理十分重要 10、对于从业人员而言,讲求“信用”包括() (A)择业信用(B)岗位责任信用 (C)离职信用(D)物质信用 11、下列做法中,符合领导对员工的要求的是() (A)不强制下属工作 (B)经常征求下属的意见 (C)善于从下属的角度考虑问题 (D)下属出现工作失误时,不予处罚 12、从业人员做到践行“公私分明”的具体要求是() (A)要有法律意识(B)要有慎微意识 (C)要有大局意识(D)要有利己意识 13、彼得·圣吉说,“真正的自由绝非摆脱的自由,而是创造我们之所真心之所向往的自由。”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不用摆脱束缚也能够获得自由(B)自由都是相对的 (C)自由是靠创造的实践活动取得的(D)自由是一种主观想象 14、在职业活动中,践行“节约”规范的具体要求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