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

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

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
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

深圳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读书报告成绩

专业建筑学课程名称、代码居住建筑与社区

年级2014级姓名张帅帅

学号2140140525 时间2015 年1 月7日任课教师刘尔明

读《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一书的报告21世纪,是中国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的腾飞,第三产业的兴起,交通、技术以及高科技信息产业进步在促使大城市向后工业化时期买进的同时,也将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变化。作为建筑学的一名学生,希望能通过理顺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发展为建筑设计提供合理的城市依据。《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一书主要分为上篇——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布局与发展对策;中篇——中国大城市住宅层数的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下篇——中国城市住宅的发展历程与展望。本文着重从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布局与发展对策篇来进行探讨。通过了解西方城市与居住空间的演进过程;分析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的现状以及建设对策,来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进行梳理,并以深圳为例,更加深入的获悉城市与居住空间发展的相关知识脉搏。

一、西方城市与居住空间的演进过程

背景:

18世纪下半叶爆发的工业革命,引发了城市形态的重大变革,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传统城市格局被打破。前所未有的出现了大片工业区,商贸区。工人住宅区等城市智能区划。但也日益出现了人口爆炸、居住条件恶劣等问题,推进了对理想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形态的探索。

发展阶段:

1、20世纪60年代以前。

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城市规划实践的演进中,城市与居住空间的互动是明显的,城市病及大城市人口过渡聚集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及居住空间分布的调整,城市对居住空间的作用体现在以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带动居住空间的分布,在宏观城市空间结构框架下形成居住空间的良性发展格局。比如以柯布西耶为代表强调城市效率的城市集中主义(强调功能,控制城市用地,疏散城市中心,重视快速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主张以城市人口高密度、建筑低密度来解决城市问题,提供绿地、阳光和空气。在居住空间的建设上将日照、通风、绿地、人口居住密度作为权衡居住空间优劣的标准,提出利用高层住宅提高居住密度并空出大量绿地,从而改善城市的拥挤状况并提供优美的绿色环境。);和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为代表重视人的生活的城市分散主义(把现代城市的种种弊端归咎于高度集中的城市形态,主张,分散和消解大城市形成,强调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有1)大城市与卫星城共同形成的城市体系。2)对大城市沿交通线形成放射形结构),两种相互对立的城市结构理论。在居住空间的塑造上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趋势:城市分散主义强调城市居住空间与自然环境融合,追求低密度的居住方式,在居住区位上希望通过控制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使过剩人口向城市郊区及卫星城疏散。并探讨了居住空间的多种分布模式,如卫星城、城市指状发展模式。城市集中主义倡导以人口低居住高密度和住宅高层低密度,集中城市居住人口,空出大量绿地以改善现代城市人与自然地关系,以高科技手段塑造现代城市的形态环境。

虽然这一时期大城市仍以单中心同心圆结构为主,但卫星城模式及指状城市结构的出现为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为以后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积累了必要的经验。

2、20世纪60年代以后。

20世纪60年代是城市与居住空间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空间结构上,西方大城市走过从单中心同心圆结构向多中心的城市体系的转变,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带动下和社会发展促动下,转而向城市边缘及城市外围发展。在城市和居住空间组织结构上,表现为不断摆脱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念的束缚,从强调功能分区向重视功能复合转变,从等级化的组织结构向多元化网络化组织结构转变,从重视物质形体环境的优美向重视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转变,从强调远期静止的规划结果向注重控制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转变,并由此使功能社会主义以及在同样的规划理念下出现的邻里模式经过不断地反思而最终被放弃,城市与居住空间的建设观从物质之上的功能主义向人本主义回归。

3、20世纪80年代以来。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后工业城市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日益明显。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在信息产业的促动下,城市将进一步向功能的复合化发展单一功能的纯居住空间将逐步被包容居住、工作、休闲等功能综合性的居住空间取代。中国大城市仍没有走出单中心圈层扩展的城市发展模式,目前城市边缘方兴未艾的住宅开发不断支撑着大城市蔓延,并由此带来了多方面的的城市问题;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上也呈现出了后工业城市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布局1、建立现代化的城市大交通网络,以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线为发展轴,尽量减弱发展轴之间的横向延展,避免居住空间的无序蔓延;2、在交通网的节点上城市高效率集中,建立城市新居住区3、城市功能在多中心的城市区域内分散,并结合城市分中心合理布局居住空间和工作岗位,从而避免居住地与工作岗位间钟摆式交通;4、保证绿地系统的合理布局,提高城市的居住质量。

二、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的发展现状(以深圳城市发展为参照)

1、80年代以前。

80年代以前中国大城市都是在解放前已经存在的老城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结构。城市以工业用地为主体,城市依时序性呈现“年轮”状的圈层发展;城市外围的工业区和卫星城呈现“飞地”式布局,弱化了对城区的吸引力。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建设也使城市空间总体上形成了从市中心向外由行政、商业和旧居住区向新居住区和工业区过渡的同心圆结构。旧体制下的计划经济也对居住空间的发展产生影响:职、住接近型、单位住宅大院等居住者依托业缘关系形成居住上的地缘关系。导致城市职能空间分布的无规律性和城市用地强度的随意性,过高的工业用地比例、严重不足的居住用地和住宅数量等等。

2、现阶段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发展的问题。

1)居住空间郊区化:由城市郊区低廉的土地价格导致城市从向心聚集转向离心分散,城市人口、工业、商业等向城市郊区迁移的过程称为郊区化。居住空间的郊区化是在土地价值规律作用下各种城市职能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动态配置的物化反映,客观上是现代主义功能分区式的结构模式。我国大城市郊区化具有明显特征:a、与西方城市郊区化不同,表现为向心郊区化,向心力大于离心力。b、郊区居住空间中的居住人口并非富裕阶层。c、交通方式,与西方郊区化的私人汽车不同,我国大城市人口的外迁呈现短距离、蔓延式扩散有别于西方。

2)城市建成区内的空间演化:城市建成区用地功能依照土地价值规律通过空间置换逐步调整。表现为伴随产业结构调整的企业外迁后部分用地转为居住用地的土地功能置换以旧居住区改造为中心的大规模旧城改建通过土地置换和大规模的旧城改建,居住空间在城市中的区位分布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居住空间逐步迁出城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使得城市内部不合理的结构格局得以改变。

3)当前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模型: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目前呈现的是复杂而多元的形式,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转型期,城市正处于打破旧模式建立新秩序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平衡还远没有完成。

中国大城市特有的在旧体制下形成的“年轮”式同心圆结构被多中心,职能空间分化的城市空间结构所取代,中国城市内部功能空间分化会越来越明显。

在居住空间方面也将表现为a、居住空间配合新建城市区域的有序扩展b、居住空间辅助已有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重构。

3、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内在原因。

在目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大城市居住空间的建设也在这一宏观背景下迅猛的发展着,表现为城市地域空间的扩展、居住空间在城市边缘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在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居住空间在区位分布。不同区位建设模式和用地强度等方面都呈现出规律性。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下的居住空间建设是城市职能在土地上的物化投影。其外显形式必然随城市各职能在城市格局中的变化而变化。目前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发展,一方面涉及在城市扩展和城市新区建设中的居住空间开发;另一方面涉及城市建成区中伴随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旧城改建中的居住空间建设。这两个方面发展都涉及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建设的协同。居住空间也在经济学,社会学和城市规划与设计规范对居住空间的控制等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居住分异现象。

三、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的建设对策

目前中国城市规划仍没有摆脱和超越功能主义的规划理念,表现为重视城市职能空间的功能分化,注重形体空间塑造,以静态的主观预期制定规划结果,缺乏对各种变化的动态反映。在居住空间规划上,居住区多以单纯解决城市居民的居住需求为主,采用邻里单元模式为基础的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组织形式,使空间功能过于单纯,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形成功能分区的实质结果;同时在城市层面缺乏对某一地段的详细规划和控制手段,与居住区相关的就业、休憩等功能配置发展很不平衡。另外目前中国居住空间的建设模式多采用以邻里单位模式为蓝本的居住区和居住小区模式,在居住模式与不同人群的多元化生活的对应上具有先天的不足。应该避免功能单纯的居住区,以功能混合代替功能的单一以及功能间彼此的隔离,并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社区型居住模式。现实情况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出应对。

1、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居住模式。

1)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布局:城市地域空间由同心圆圈层扩展模式转变为沿交通轴为延展轴形成的轴向扩展方式,城市边缘控制城市

空间扩展的绿环逐渐被城市延展轴间的楔形绿地取代;城市空间结构逐

步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伴随城市郊区化,逐步形成郊区的副中心以

及城市外围的卫星城。

2)城市规划中职能空间的混合:在城市规划中各类元素均衡分散布局,尝试不同职能空间混合,将就业。居住、交通、购物等要素混合起来,使

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复杂性和兼容性,同一空间中各种职能相互联系、功

能互补,是城市结构由人工规划的城市向自然生成的城市回归的必由之

路。

3)以社区理念指导居住空间规划:社区理论把人与所居住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并更加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生活与物质环境的对应,追求

以多层次的环境与多元化的生活模式复合,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环境的

心里和情感上的认同。从而应该否定以功能主义为先的以邻里单位模式

的居住空间。

总之:通过城市规划中缩小居住空间的规模、改善居住空间的组织机构以及引入多种规划模式应对多元化社会阶层的多样化需求,改善目前的居住空间规划模式,从而使居住空间的塑造真正向关怀人的生活及心灵的社区与邻里模式回归。

2、地价与居住空间的高效益配置。

我国城市用地规模过度膨胀,城市土地供给严重失衡。居住用地也处于相似的现实。在引起城市规模扩大的因素中,目前城市边缘住宅区的大规模建设,引起大量耕地转变为居住用地。应该保持居住用地保持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合理价位。定量的居住用地供给避免了土地的盲目开发和住宅的无序建设;而市场机制下的高地价使城市职能在地域空间结构上产生明显的分化,不仅促使居住空间在地价作用下的在分布,同时也体现了城市发展中效率的原则。

3、从公众参与入手追求对居民意愿的尊重。

城市真正生活的的主体是居民,居民对居住模式和居住区位的权衡、选择与决策都直接影响着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布与发展,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可以使市民作为政府的监督,确保政府维护公众利益,确保规划的结果符合城市居民的生活理念与实际需求。

总结:

针对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发展现状,从城市层面应该做到:1、提出从规划入手,通过建立良好的城市结构宏观格局,带动居住空间的合理布局,形成多中心城市体系下的居住空间分布模式,避免目前大城市“摊大饼”般的扩展模式;同时在规划中避免目前的功能分区以及以主观预期为主导的静态规划观,做到功能空间的混合布局,并在居住空间规划中提倡以“社区”理论指导规划,尊重居住空间主体——居住者的精神需求,通过在居住空间规模、组织结构、功能配置方式等方面对现有居住空间规划模式做出改善,避免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先验小区模式成为居住空间规划的唯一理想方式。2、建议从城市角度建立量化的居住空间评价体系,避免单纯以物质空间的完整、形体环境的优劣作为品评居住空间的主要标准。3、提出在居住空间建设中提倡公众参与的方式,并借鉴国外成熟的操作方式,通过公众参与与使居住者的意愿和要求反映到居住空间从规划到建设乃至后续发展的全过程中。

以规划、土地和公众参与这三个层面作为完善我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建设对策是因为:城市及居住空间规划不论控制指标还是规划结果,都代表了政府的控制以及专业设计人士的意见;土地代表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其结果影响着受市场调控、追求最大利益的开发商的意图;而公众参与代表了居住者的意愿。规划、土地、公众参与代表了居住空间建设涉及的三个层面,即政府控制,市场调节以及居民选择,在其中也反映着设计者、开发商、居民间的相互关系。居住空间建设是在这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制约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只有理顺这三方的关系并做到协同有序才有助于居住空间建设的良性发展,在居住空间建设中体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深圳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

深圳城市空间结构以工业为先导,随后是住宅和商业设施的相继建设,由于城市化速度较快,其工业、居住和商业等内部空间演变的特征和阶段具有特殊性,但聚集型空间扩展仍是其主要的空间增长方式,城市空间结构从核心点集中发展到核心—外围结构的轴线扩展,最终形成了放射圈层式的结构模式。

80年代初是深圳以罗湖和蛇口为核心点的形成阶段,此时城市形态尚未成型,人口密度很低,城市功能单一,用地类型较少。伴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用地异质性增强,用地结构发生变化,以罗湖为核心向四周扩张,圈层式格局出现,内圈层的用地格局变化剧烈,整体以集中发展为主。

90年代后,城市建设规模逐步扩大,一方面特区内福田、南山的建设兴起,预示着城市副中心的出现;另一方面,1993年,宝安县撤县建区,特区外沿广深、深惠路向外珠链式扩展到宝安和龙岗,使得特区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特区内和特区外两部分组成的“核心—外围”结构形成,功能圈层开始分化,内圈层形成了明显的居住和商业功能区,中圈层为居住、工业、教育、交通等用地的混合区域,外圈层的用地结构混合化,出现新增的工业和居住用地。

2000年以后,深圳进入全面城市化阶段,工业外迁,居住郊区化、新区建设和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空间“西进东拓”,以特区为核心,对外公路为骨架,外围城镇呈梯度分布的城市放射状圈层结构逐渐形成。这一时期,不同圈层的增长速度与差异明显,其中外圈层的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中圈层,中圈层的增长速度已经相对趋缓,内圈层用地主要以城市更新为主,实现功能转化与置换。内圈层的居住、商业功能强化,南山的崛起使得之前位于中圈层的教育和高新产业纳入到内圈层的范围,突出了内圈层的空间异质性和功能多样化。随着高铁和地铁建设,中圈层的居住和交通功能增强,而工业进一步向外圈层转移。

总体来说,深圳城市空间最初是从散点状布局发展起来,再迅速蔓延或沿轴扩展,使城市因发展先后的不同而形成放射圈层式的结构模式,并具备以下特征:

(1)城市内部用地功能组合较多,不同圈层的功能组合有所不同,外圈层的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

(2)第三产业和旧居住区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工业中心则向外围地区转移。

(3)居住空间随工业逐渐由城市核心区向新区迁移。

深圳城市规划大事记:

1980年的第一部总体规划《深圳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1982年的《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大纲》根据深圳带形地形特点,初步提出带状组团式空间发展模式,

1986年的《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1986-2000》总体规划最终确定的带状多中心组团模式,为后来深圳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88年《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在法律上确立了特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有偿转让、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土地使用权进入流通领域的土地管理体制

1989年的《深圳市城市发展策略》开始对城市规划体系进行改革探索,在无先例可循的条件下,它把特区内外作为整体规划范围,考虑了深港及珠三角的对接等相关政治、经济、区域国际联系等多方面问题后,提出“全境开拓”方案。此后,区域规划研究遂成为深圳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1990年《城市规划法》正式实施

1996年编制完成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这些城市规划法规、制度的公布与建立,使深圳城市规划最终从技术性转向制度性,从而也成为深圳城市规划成熟与进步的标志。

1998年,参照香港做法,把规划委员会确定为常设机构,并吸纳社会人士加入,使规划管理决策走向民主化

深圳城市规划对国内其他城市的借鉴意义:

20余年的深圳规划与建设,深刻记载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深圳城市规划所做的不懈努力,也折射出城市自身的社会结构演变及文明变迁。面对现今全国范围的经济体制转型,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实际可看作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缩影。在“模仿、转换、吸收、定型及形成自身文化过程”中,深圳城市规划完成了从“技术性”向“制度性”的转变,体现了西方、香港及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对其的影响,而这也正是深圳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历史特征。深圳城市规划实践对国内其他城市建设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深圳是中国探索自身城市规划理论的试验基地,其城市规划的基本经验无疑将成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法定图则的研究、城市规划条例的颁布、规划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等等,这些理论与实践都将极大地丰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体系。

参考资料:

《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聂兰生,邹颖,舒平著

《城市蔓延》,李强,杨开忠著

“高速发展与空间演进——深圳城市结构的选择及其评价”,作者:赵燕菁

“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及其范型的历史研究”,作者:李百浩王玮

“深圳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作者,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世界级建筑设计师作品欣赏——未来建筑创意发展形态未来建筑设计欣赏(图文结合)4学习资料

更多建筑欣赏收集作品分享请登录我的百度空间下载 百度用户名:yem123456 迪拜城中城“侏米拉花园”设计 2010-05-14 共查看:2280 次 迪拜似乎不知道金融危机的存在,一项新的工程正在筹备当中。侏米拉花园是项巨大的工程,由Maraas控股集团投资,芝加哥SOM公司负责该项目总体规划,这是一项多功能开发项目,集低、中、高密度区域的商务、住宅、零售、休闲和娱乐为一体——城中城的设计,预计耗资950亿美元。 其中三座大厦由来自芝加哥的建筑师Adrian Smith和Gordon Gill负责,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座大厦是阿联酋第三高的大厦——迪拜一号。这座摩天建筑由三部分组成,高3218英尺(981米),三座大厦之间用玻璃悬空天桥连接。玻璃桥非常大,上面甚至种植了棕榈树,可以在远处看到。大厦底部的巨大拱形门甚至能让船只通过,直达中央区域。项目还包括酒店、住宅、商业零售和娱乐区等,总面积达80-90万 平方米。

然后,还修建有Park Gate,由六个高层中大楼构成,互相对立组成一个巨型花园,能产生一个阴凉的微 气候——特别针对沙漠气候设计的。 阴凉区是由连接六座大楼上的拱形天棚产生的,天篷下面的空间则被设计成绿色的洞穴。植物缠在天篷和高楼的外部阳台上,形成一个360度可持续花园,这将是给人印象深刻的城市大厅。六座大楼的每一座都有30-40层,发展成住宅、商务、零售、酒店和娱乐区。 公园街1号大厦高1968英尺(600米),流线形外观。“……象征着迪拜同水之间的历史关系——同海湾是平行的,城市建在海湾附近,在将来水路将把旅客送进城里。”这个多功能大厦总建成区域占地面 积为35万平方米。 整地工作已经开始,项目将会在2020年完工。

略谈城市规划在调整城市居住空间中的作用

略谈城市规划在调整城市居住空间中的作用 略谈城市规划在调整城市居住空间中的作用 摘要:城市的居住空间是城市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各功能建筑的空间组合,同时还是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形成的统一空间系统。在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住空间的分异化程度不断加大,甚至在同一区域内出现了极化和对立的现象。因此需要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对居住空间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整,以解决城市居住问题。 关键词:城市居住空间;现状;城市规划;调节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空间分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阶层分化的结果,适度的居住空间分异属于正常现象,可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但是过度分异将会影响城市的发展,导致不公平现象产生。通过城市规划的调节能够满足不同社会阶层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对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现状 目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不断产生,并且出现了不同档次的居住区域,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 豪华居住区:主要是一些高收入阶层,他们并非城市的主体,但是豪华的特征却很鲜明的表现出来。他们所居住的区域多是城市中最好位置的公寓或别墅。 中高档居住区:由中高收入阶层所拥有,一般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在新城区或近郊新建的环境较好的商品房。 从居住条件来看:以上两种居住区划为中高档类型居住区。这类居住区基本都是环境资源优越,设施配套齐全,区域文化成熟,生活氛围浓郁的区域,其每个地块都具有稀缺的价值,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中占有重要一席。 中低档居住区:由一般工薪阶层所拥有,这类居住区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其住宅多为单位自建房。经过几十年的使

城市学概论期末总复习

城市学概论期末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城市是大量人口和非农产业活动在较大地域空间的集聚,是构成对社 会生活起重要作用的人居中心,是人类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的高级形式。 2、城市学:城市学是从整体上研究城市产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城市发展:城市发展是指城市的演变和进化过程,包括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 从历史上看,无论城市量的扩张还是质的发展都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制约。 4、集聚效益:指在一定集聚和协调程度上城市活动的效果和水平,是在投入基础上产生的综合效益,是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5、城市地域结构:指各种城市功能分区及其空间组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由职能分化带动形态分化而形成的结构。 6、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和社会物质实体在空间形式普遍联系的体系,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和空间形式,主要包括城市内各种物质实体的密度、位置(布局)和形态3个方面。 7、城市运行:是指与维持城市正常运作相关的各项事宜,是政府、市场与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而共同作用于城市各结构要素产生的动态过程。 8、城市功能: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中所负担的任务和作用,以及由于这些作用的发挥而产生的效能。 9、城市功能的优化:指在现有资源、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依据城市功能发展的客观规律,调整城市功能的合理结构和空间布局,确立城市功能运作的有效方式,对原有城市功能中不合理部分进行调整,使城市功能系统更加有效的运行,提高城市竞争力,以实现城市价值的不断增值。 10、城市社区:指在特定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和社会分工的密集人口组成的社会,即以非农业或第二、第三产业为基础的,规模较大、结构比较复杂的社区。 11、社区服务:广义:泛指为居民提供的所有服务。 狭义:主要是为基本日常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便利问题。 社区服务既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基层管理的组成部分。 12、城市规模:有两个含义:一是城市总规模,即国家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它表示城市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二是单个城市规模,即每个城市的人口数量、用地数量和经济实力。 13、城市IT级别指数:是指综合了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全市总人口、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主要电子信息产品销量、软件业规模、上网计算机数量等各项指标,考察了城市IT市场发达程度,并通过精细的调查研究、计量研究和案例研究,形成了对中国城市IT环境的现状倾向性、变化趋势和规律性的重要发现——城市分级标准。 14、城市管理:指城市各职能部门对城市各部分及各子系统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使城市能够正常运转。 15、城市文化:指城市社会成员在特定城市区域内,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为该城市社会成员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6、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

精选的描写城市美丽的句子大全

精选的描写城市美丽的句子大全 1、下班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路人,车水马龙的街道,及风驰电掣的摩托车,谱成了一首紧张而刺激的“惊愕交响曲”。 2、首都机场候机大厅好像水晶宫,灯火辉煌,宽敞明亮。 3、照明灯洒下桔色的光晕,整个商场显得典雅、素洁,仿佛步入长长的画廊。 4、一走进自动开启的宾馆大门,人们仿佛不是进入了宾馆,而是来到了充满鸟语花香的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大自然的景象,近处,花草繁茂,清泉潺潺,红鲤青卿,漫游其间。远处,假山重叠,怪石嶙峋,山上有亭,翘角飞檐,金顶红栏,小巧玲珑,煞是奇绝。亭下有泉,先成渠水,汩汩流出,倏然间,又沿山崖飞流直下,形成飞瀑,宛如玉带轻飘,明珠四溅,演奏着一曲天然交响乐。山上铁树峥峥,棕榈青青,新竹吐翠,芭蕉含情。各种鲜花,争芳斗艳。 5、夜色中,更富有神秘的色彩,在四周景物的衬托下,大桥显得更加雄伟,更加壮观,五座高如铁塔似的灯群就像五个星座一样,把整个桥面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6、机场真大啊!椭圆形的飞机跑道旁有一片空旷的草坪,正中央有一座华丽的航空指挥台。 7、纵横交错的交通设施,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推动着古城大踏步迈向现代化国际城市。 8、一幢幢高楼大厦屹立在金沙江两岸,像是保卫钢城的威武士兵。

9、月明星稀的夜晚,家家户户的窗户里射出明亮的灯光,就像天上的群星陨落人间。 10、在荷花盛开季节,茶亭公园内绿树成荫,荷包满塘,清香远溢,令人流连忘返。茶亭公园永远微笑着等候您的到来! 11、唐乐宫以它那新颖、独特的建筑艺术,吸引着每一位来古都西安游览的客人。在宫前,游人们赞叹不绝地观看那翘起的飞檐。它们有的像将要腾空飞起的雄鹰;有的像顽皮的小猴子,骄傲地翘起了美丽的尾巴:有的像奋起的金蛇,把头伸向蓝天。 12、每当夜幕降临,整个攀钢一片灯火辉煌,就像天上闪烁的星星,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好看,还要富有吸引力。红的,绿的,蓝的,黄的,聚成一片,就像一簇簇放射着灿烂光华的鲜花。灯光一闪一闪的,更像建设者们智慧的眼睛。 13、一进公园,顿时感到心旷神怡,那绿色的山连着绿色的水,绿色的水倒映着绿色的山,再加上山顶白塔耸立,岸旁杨柳拂动,湖光山色,异常美丽。 14、登览万春亭环顾远眺,只见南面故宫的金色琉璃瓦顶,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中,西面的白塔似一只白玉瓶,北面的亚运新村高楼林立。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城市居住形态_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_秦红岭

·总第435期· 理论界2010第2期□秦红岭 城市居住形态: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 作为居民日常生活展开的主要场所,作为城市空间主要的组成元素,居住空间在城市形态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我国大城市,2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引发的居住空间郊区化的现象,便是城市形态形成“摊大饼”式的圈层扩展和蔓延的重要因素;又如,高低档次不一、类型不同的住宅区组成了城市形态的“马赛克”式的镶嵌图,形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和极化,以至出现城市的“富人区”和“贫民区”。〔1〕居住空间形态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整个城市形态的功能和城市效率的实现。尤其是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城市居住空间格局上的阶层分化趋势,涉及空间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大问题,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隔离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芝加哥学派针对当时美国城市出现的两极分化、居住隔离等社会现象,借用了生物界自然竞争的生态学规律来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指出人群居住的空间区位是分化与竞争的结果,强调经济因素、土地价值对城市居住形态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居住空间结构的三大模型,即伯吉斯(E.W.Burgess)的“同心圆”模式(the concentric zone model)、霍伊特(H.Hoyt)的“扇形”模式(the sector model)、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的“多核心”模式(the multiple nuclei model)。上个世纪70年代在芝加哥学派和冲突理论基础上,一些城市社会学研究者提出了住房资源对社会分层的意义,指出不同地理(或空间)区域意味着不同的生存机会,居 住的空间区位与个体其他社会资源的拥有具有密切的关系。近几十年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后福特主义城市转型的主要特征是社会空间分异加剧。城市变得更加“分化”、“碎化”和“双城化”:一极是精英阶层在舒适豪华的典雅社区居住,这些社区通过围墙、保安杜绝外人的自由接触,形成所谓防卫型社区(gated community);另一极是城市下层、低收入人群或有色种族在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密集居住。〔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居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分层的加剧,对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居民按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居住在不同的地段和社区,同时分异人群逐渐转变为贫富差异,并由此导致了城市低收入和贫困人口聚居化的现象。如李志刚等学者对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分异指数,发现当前上海存在严重的住房分异,“城市从相对均质型的‘簇状’单位大院向异质型的以社区为单位的新的居住空间的转变。”〔3〕冯健对北京市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调查,指出北京社会空间分异的趋势日益明显,社会要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4〕沈关宝、邱梦华以广州为例,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加剧,局部已出现极化与隔离的现象,严加防护、外人不得入内的高级别墅区和治安混乱、外人轻易不敢入内的城中村就是证明。〔5〕刘玉亭则以南京市为例,具体着眼于城市贫困阶层的空间分布和居住空间状况展开了调查分析,发现城市贫困阶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对集中的趋势,且主要集中于城郊结合部。其中城市户籍贫困人群多分布在一些早期建设的居民小区内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居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分层的加剧,对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适度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过度分化与隔离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尤其是富裕与贫困阶层之间社会距离扩大并引起居住空间形态上强烈反差的社会现象,却可能隐藏诸多负面问题,影响社会和谐。达成居住空间融合的方式,除了摸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混合居住模式以外,还应当强调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住房规划与建设政策。 关键词:城市居住形态;空间分异;空间融合 〔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10)02-0192-03 注: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成果。 [收稿日期]2009-06-25 [作者简介]秦红岭,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授,从事伦理学和建筑文化研究。 【社会观察】 192

昆明城市空间形态.

昆明城市空间形态 演变 10级建筑学3班 程轶 学号 100202031118 一:空间形态演变历程 1.点状积聚期(从南诏至清末民初 昆明城始建于唐广德二年,其“城际滇池,三面皆水”,形成了昆明的雏型。元中庆城在拓东城的基础上,向北扩展,形成一座南北长、东西窄的土城。明洪武十五年改中庆城为云南府,城池北移,将圆通山、五华山、祖遍山、翠湖纳入城中,形成“三山一水”的城市格局,直到清末民初,昆明城基本保持这一空间特征。 2.块状发展期(民国初年至1937 年 1905 年昆明自辟商埠对外开放,在“明城”外围东南部形成近2km2 的商埠,1910 年滇越铁路全线开通,打通了昆明东南方向对外联系的通道,1922年在昆明东南部建立了当时中国第二个飞机场— 巫家坝机场。借助对外交通条件改善、对外经济兴起等外力作用,城市空间由“点”扩展到“面”,具有沿主要外向经济流和交通流方向的外溢趋势,表现为紧凑的块状积聚形态。 3. 组团跳跃发展期(1937 年~1978 年 1937 年~1949 年抗战时期,众多的沿海和内地工厂、机关、学校相继内迁,昆明城市人口激增,经济高度增长,城市迅速扩张,成为昆明近代史上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城市空间的拓展形成两种趋势:城市内部在“明城”基础上向四周连片扩张,具有

明显的向心集中趋势;城市外部的工业布局有意避开中心区,按分工协作关系安排在郊区或周围城镇。这种布局形式既保护了昆明古城原有的空间格局,又在远离城市中心区北、西、西南三个方向上形成独立的工业组团,城市空间表现出组团跳跃式发展的趋势。 4.放射组团式发展期(1978 年~1990 年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昆明城市基本形成了“二环九出口”的环形放射状道路系统,加强了昆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为昆明城市20 世纪90 年代的迅速扩张奠定了基础。城市内部空间以旧城改造和填空补缺为主,呈现同心圆的扩张趋势;城市近郊八个工业区沿放射路向心拓展,大多数工业区逐步与中心区连在一起,20 世纪80年代末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一主八片”放射组团状的星形结构。 5. 同心圆圈层拓展期(1990 年至今1990 年以后,昆明城市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期,三个国家级开发区、99 昆明世博会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促进了中心区空间与规模的跳跃发展,导致单一中心蔓延外溢式扩张,中心区与市郊工业区连片发展,原有的“放射组团”格局被打破,昆明城市形态呈现出“以中心区为核心,东西两翼面状延展,南北沿交通线轴向发展”的蔓延扩张之势。组团之间的空地逐渐填满,城市形态趋向紧密的团块状。昆明城区范围已经从20 世纪80 年代的32km2,发展到目前的250km2,面积扩大了近8 倍,单中心圈层拓展的空间形态愈发明显(图1。

城市居住形态初探

城市居住形态初探 摘要:居住形态的建设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基本生存活动之一。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环境同时也改造了人类本身。从原始人到现代城市人,其实就是人类的一条不间断的“文”化之路。人类为改善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生存环境而进行了大量的建构活动,并不间断地改进着居住生活空间形态,人们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生产活动的一切特性以及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意识形态均在他们所建设的空间环境中有所反映。 关键字:居住形态邻里社区城市历史发展环境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载体。居民定居在城市中,城市的居住生活建设是居民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据统计,在工作、居住、交通、游憩等城市各项职能空间中,居住占整个城市空间的50%以上。居民在定居生活中产生共同的利益关系,形成城市的居住生活社会,满足个人、家庭和多层次社会生活的物质及精神范畴的生活需求。 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继续深化发展,按照Robert Ezra Park和Louis Wirth 等人的城市理论划分出的城市三要素凸显的力度进步加大: (1)众多:文化和职业上脱胎分化,导致分工很细的职业结构,增加职业往来的功利关系性质的交往,改变了原有传统的道德观念。 (2)密集:人间接触表面性、短暂性、局部性和匿名性增加,相互认识凭“印

象”。虽然居民间空间距离缩小,然而精神距离却扩大了,反社会行为增加。 (3)异质性: 它又分为三个方面 1)门第世系观念少了,社会流动性大,个人努力作用增大,阶层结构进一步复杂化; 2)空间流动性加大,乔迁多了; 3)大家互不相识状态的持续性加大。 有此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1)城市空间关系决定社会关系,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行为; (2)城市空间的不合理,是导致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3)我们可以通过考虑空间的布局来解决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 (4)需要研究空间布局,研究人口分布原因和空间布局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 (5)空间的整体组织对行为活动使用模式的影响是有规律可循的; (6)把社会可变因素和建筑空间形式联系起来,建立理想的居住形态是建筑对健全社会生活的贡献! 一、居住形态的历史发展 城市居住形态在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中主要经历了八个历史阶段,即: 1、最初的街坊 坊——街坊——街坊扩大 2、“扩大街坊”

国际大都市上海

国际大都市上海 四(2)班韩思顗上海是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市,它座落在中国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繁华热闹的大都市。波光粼粼的黄浦江穿过市区,把上海一分为二,分成了浦东和浦西。 上海是万国建筑的博览会。黄浦江的西岸是一幢幢用花岗石筑起的具有异国风情的大楼,是上海外滩的精华所在。这52幢建筑,风格迥异,其中哥特式、巴洛克式、西班牙式、罗马式、中西合璧式等等最具代表,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但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就像是“凝固的音乐”,看到它们,我仿佛置身于世界各地。 上海是一座美食的天堂。上海的饮食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更显独特。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辉煌灿烂的中华美食文化,还可以不出国门,用味蕾环游全世界。 上海是一座灯红酒绿的不夜城。华灯初上,各大百货商店发出的光芒,让人趋之若鹜。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你足不出“国”,便能购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各式酒吧和咖啡馆是夜上海的主角,无论是美式的、英式的、日式的……都十分讲究异国风情的正宗地道。夜晚的上海流光溢彩,宛如白昼。 在上海,各种桥梁星罗棋布。有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卢浦大桥等等。卢浦大桥就像是一架巨大的“竖琴”,横卧在黄浦江上。它北起浦西鲁班路,南至浦东济阳路,全长8.7公里,是当今世界第一钢结构拱桥,也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形桥。大桥为全钢结构,全长750米,主桥按六车道设计,引桥按六车道、四车道设计,设计航道净空为46米,通航净宽为340米。就像澳大利亚悉尼的海湾大桥一样具有旅游观光的功能。卢浦大桥将观光平台按在巨弓般的拱肋顶端,不但使观光高度更高,而且需要游客沿拱肋的“斜坡”走300多级台阶步行观光,增加了观光性,趣味性和运动性。当游客登上拱肋顶端,站在篮球场大小的观光平台中眺望,浦江美景尽收眼底。 上海这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发展迅猛,它日新月异的变化,终将成为世界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关于城市优美的句子

关于城市优美的句子 其实,旅行教给我最大的一个道理是:世界上原来真的有很多很多种人,用五花八门的方式生活着,他们拥有不一样的价值观,让这个世界显得纷繁复杂又有趣,让理解他们的人有共鸣,不理解他们的人有话题。他们是苦行僧,是赌徒,是艺术家,是商业巨子,是农民,是隐居者,是灵修者,是城市漫游人……不旅行,我就无法遇见他们,纵然我把省下来的钱买十部QQ轮流开,也不会比现在过得更满足。 要了解一个城市,比较方便的途径不外乎打听那里的人们怎么干活,怎么相爱,又怎么死去。 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平静一点,哪怕一个人生活,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走过一个又一条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见证一次又一次别离。然后在别人质疑你的时候,你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虽然每一步都走的很慢,但是我不曾退缩过。 依然习惯被爱的感觉,也许某天在喧哗的城市中,你我擦肩而过,我会停住脚步,凝望着那个正在远去的背影告诉自己,那个人…。。我曾经爱过。 在兵荒马乱的城市里,我们一直都在不断的告别与相遇之中,孤独又沉默地成长。这一本书,彻彻底底地汲走了这些年的离合、悲欢。都是最真切、最深挚的爱。这些年的吉光片羽,无论是清淡家常的倾谈,还是孤绝颓靡的看穿,都于此刻静定下来,凝结于此。

没有星星的城市夜空美丽的霓虹万窗灯火一样让人平静只是又有几个人放下那般繁华用心赏一回这个城市本真的美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 昨天,我爬出窗口,站在十七层高的窗口看黄昏的落日……我一定不是这城市里唯一的怪人,一定有一个人和我一样,空虚时对着夜空唱歌到天明,也许我永远也遇不到他,但我熟悉他的心情。 我发现人不能多年在同一座城市待着,疑似认识的人太多,聊天的时候会发现周围熟人千丝万缕导致不敢放开吹牛逼的痛苦。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做梦,然后,开始日复一日的奔波,淹没在这喧嚣的城市里。我不会了解,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一个你,只有你能让人回味,也只有你会让我心醉。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相信,有一种人可以百看不厌,有一种人一认识就觉得温馨。 雨后的城市,寂寞又狼狈。路边的座位,它空着在等谁。 所有的城市都是疯狂的,然而是华丽的疯狂,所有城市都是美丽的,然而是冷酷的美丽。 愿本着光鲜亮丽的背后就是衣衫褴褛。国际化大都市,就像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焦点,都会聚集在镁光灯照射的地方。观众能看到的,只是华美壮丽的一面,可这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即便是有灰尘,甚至死耗子。谁有会注意呢?我不是说江州。纽约、巴黎、东京都一样,几乎你数得出名字的大城市,都有一种让你

城市空间形态解析

城市空间形态解析 摘要/城市空间形态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香港为例,由城市概况说起,再详细介绍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空间形态变化。将香港中环作为当地独具特色的街区,分时间段对各阶段的发展和地标性建筑物进行大致介绍。最终从香港的城市空间形态及规划中,得到启发。关键词/城市规划中国香港空间形态用地街区 前言 中国香港是亚洲繁华的大都市,地区及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条件优越的天然深水港,1842年至1997年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香港的主要产业包括零售业、旅游业、地产业、银行及金融服务业、工贸服务业、社会和个人服务业。香港把华人的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的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与内地很多城市相比,香港在社会经济发展很多方面有很多值得内地城市学习的地方。同时在城市规划方面,香港城市发展也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城市概况 香港位于东经114°15′,北纬22°15′,地处华南沿岸,在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以东,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内陆地区,以及262个大小岛屿(离岛)组成。香港北接广东省深圳市,南面是广东省珠海市万山群岛。香港与西边的澳门隔江相对61公里,北距广州13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此外,香港现有人口700多万,98%以上属于中国国籍。平均每平方公里为634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因其人多地少,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也成为香港的地每年都会下降3厘米的原因之一。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积分别是,香港岛约81平方公里;九龙半岛约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个离岛约共976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仅大于全中国面积的万分之一,土地和水域的管辖总面积2755.03平方公里,水域率59.9%。香港的已发展土地少于25%,郊野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多达40%。 城市设计与空间形态结构发展历程 香港当局和政府历来重视香港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其城市结构和城市形态的发展是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控制和指导下有序地进行着。香港特殊的发展历史,客观上导致了香港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多元文化和边缘文化的特征。 香港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步发展阶段,1841年英国人强占了香港岛,并对香港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他们开发香港的主要目的是把香港建设成”自由贸易港城”。香港开埠时期正值英国维多利亚鼎盛时期,因而,这一时期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主要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这一时期香港的城市空间形态深刻地刻下了英国殖民文

哈尔滨大都市圈规划

哈尔滨大都市圈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有效调控哈尔滨大都市圈内城镇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省市共建”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绥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以及其它相关文件,特制订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宏观引导和调控哈尔滨大都市圈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大都市圈内城镇发展与布局、区域与城市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配置、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土地利用等均应以本规划为依据。本规划同时指导大都市圈内各级城镇规划和大中型建设项目的选址。 第3条本规划的范围为《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所确定的以哈尔滨为核心的哈尔滨城市经济区的范围,包括哈尔滨市区、阿城市、双城市、尚志市、五常市、肇东市、呼兰县、宾县、方正县、依兰县、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延寿县、绥化市区、望奎县、兰西县、青冈县、庆安县、明水县、绥棱县、海伦市,共22个市县,总面积8.443万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为2001—2020年,近期为2005年。远景考虑到2040年左右。 第二章哈尔滨大都市圈城镇体系发展的总体战略 第5条哈尔滨大都市圈应发展成为中国东北北部现代工业、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密集区,全国和东北亚地区的产业密集区之一;在先进生产方式的发展方面具有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接轨能力的城市地区;黑龙江省“二次创业,富民强省”战略的主要载体,实施“省市共建”策略的基本调控空间;哈尔滨中心城与外围地区构建合理经济社会联系、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人为分隔的有效平台。 第6条作为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哈尔滨市在东北、全国、东北亚和世界的定位是:东北北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东北亚地区的制造业基地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重要中心城市,寒冷地区国际性城市,世界冰雪文化名城。 第7条哈尔滨市的职能定位是:以装备工业、绿色食品产业、冰雪旅游、以北药为代表的寒冷地区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以及金融业、物流业和中高层次管理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为主要职能。 第8条继续强化哈尔滨市的“冰城”形象。同时发展哈尔滨面向未来的新的城市形象,即“冬夏风光如画、多元文化荟萃、经济开放繁荣、人居环境优良的北方大都会”。 第9条哈尔滨市的远景目标是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中心城市,有创新能力的国内 一流城市,有国际竞争力的东北亚大都会。

浅谈城市居住空间分布及其规划调节思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c12824222.html, 浅谈城市居住空间分布及其规划调节思路 作者:李慧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1期 摘要:随着城市居住空间的快速变革,居住空间分异程度不断加剧,以至于一些区域局 部出现了凸显的极化与对立现象。本文从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现状和调节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思路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居住;空间分布;规划调节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现状 现阶段,以不同收入群体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居住空间分异状况逐步加剧,并随之出现了不同档次的居住区划和类别: 豪华居住区:由高收入阶层所拥有,虽然不是城市的主体,但鲜明的豪华特征却将其凸显、标识出来。它们往往是城里位置最好的公寓或是市区边缘风景秀丽的高档别墅。 中高档居住区:由中高收入阶层所拥有,一般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在新城区或近郊新建的环境较好的商品房。 从居住条件来看:以上两种居住区划为中高档类型居住区。这类居住区基本都是环境资源优越,设施配套齐全,区域文化成熟,生活氛围浓郁的区域,其每个地块都具有稀缺的价值,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中占有重要一席。 中低档居住区:由一般工薪阶层所拥有,这类居住区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其住宅多为单位自建房。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这类居住区房屋基本陈旧,设备基本老化,设施基本不全,且人均面积较少、小区环境较差。 低档居住区:多为住房面积小、房屋质量劣、居室采光弱、环境卫生差的旧城区房屋、廉价私房或搭建的棚户、城中村及一些历史民居等。这里主要聚集着低收入阶层、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此类居住区大都缺乏生活配套设施,缺少公共资源,且人口密度较高。 政府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经适房等。这类住房大都分布在城市边缘甚至更远的郊区,主要面向居住面积不足一定标准的城市低收入群体。 二、运用规划手段调节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思路

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

深圳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读书报告成绩 专业建筑学课程名称、代码居住建筑与社区 年级2014级姓名张帅帅 学号2140140525 时间2015 年1 月7日任课教师刘尔明

读《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一书的报告21世纪,是中国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的腾飞,第三产业的兴起,交通、技术以及高科技信息产业进步在促使大城市向后工业化时期买进的同时,也将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变化。作为建筑学的一名学生,希望能通过理顺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发展为建筑设计提供合理的城市依据。《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一书主要分为上篇——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布局与发展对策;中篇——中国大城市住宅层数的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下篇——中国城市住宅的发展历程与展望。本文着重从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布局与发展对策篇来进行探讨。通过了解西方城市与居住空间的演进过程;分析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的现状以及建设对策,来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进行梳理,并以深圳为例,更加深入的获悉城市与居住空间发展的相关知识脉搏。 一、西方城市与居住空间的演进过程 背景: 18世纪下半叶爆发的工业革命,引发了城市形态的重大变革,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传统城市格局被打破。前所未有的出现了大片工业区,商贸区。工人住宅区等城市智能区划。但也日益出现了人口爆炸、居住条件恶劣等问题,推进了对理想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形态的探索。 发展阶段: 1、20世纪60年代以前。 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城市规划实践的演进中,城市与居住空间的互动是明显的,城市病及大城市人口过渡聚集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及居住空间分布的调整,城市对居住空间的作用体现在以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带动居住空间的分布,在宏观城市空间结构框架下形成居住空间的良性发展格局。比如以柯布西耶为代表强调城市效率的城市集中主义(强调功能,控制城市用地,疏散城市中心,重视快速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主张以城市人口高密度、建筑低密度来解决城市问题,提供绿地、阳光和空气。在居住空间的建设上将日照、通风、绿地、人口居住密度作为权衡居住空间优劣的标准,提出利用高层住宅提高居住密度并空出大量绿地,从而改善城市的拥挤状况并提供优美的绿色环境。);和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为代表重视人的生活的城市分散主义(把现代城市的种种弊端归咎于高度集中的城市形态,主张,分散和消解大城市形成,强调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有1)大城市与卫星城共同形成的城市体系。2)对大城市沿交通线形成放射形结构),两种相互对立的城市结构理论。在居住空间的塑造上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趋势:城市分散主义强调城市居住空间与自然环境融合,追求低密度的居住方式,在居住区位上希望通过控制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使过剩人口向城市郊区及卫星城疏散。并探讨了居住空间的多种分布模式,如卫星城、城市指状发展模式。城市集中主义倡导以人口低居住高密度和住宅高层低密度,集中城市居住人口,空出大量绿地以改善现代城市人与自然地关系,以高科技手段塑造现代城市的形态环境。 虽然这一时期大城市仍以单中心同心圆结构为主,但卫星城模式及指状城市结构的出现为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为以后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积累了必要的经验。

上海市 浦东2017-2018 高二地理二模试卷

浦东新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 2018.04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考场和座位号、班级。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选择题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综合分析题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7年9月,北美、北欧多地受太阳活动影响,迎来绝美极光。在两极地区引发极光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2.2018年1月31日夜,天空上演152年来首次“超级蓝色月全食”,该日的月相是A.新月B.满月C.上弦月D.下弦月3.4月11日15:15(当地时间),一架飞机从英国伦敦西思罗国际机场起飞,约11小时后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A.12日2:15B.12日10:15C.12日11:15 4.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光下人影始终朝向北方,则该地可能位于 D.13日2:15 A.里约热内卢(约230S,430W)C.北京(约400N,1160E)B.新加坡(约10N,1030E)D.海口(约200N,1100E) 5.板块相对运动造就地球表面基本面貌,受板块张裂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 ①海沟②洋脊③岛弧④裂谷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大自然中有许多“天生桥”。下图酷似象鼻的“天生桥”位于广西桂林,其形成原因是A.风力堆积作用 B.海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7.厄尔尼诺是大气与洋流相互作用的产物。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太平洋东部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南赤道暖流会增强B.会出现暴雨天气 1/7

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休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有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基本的形式有: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也是居住区的规划因素,主要有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目的是要求将规划构思及规划因素,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全面、系统地组织、安排、落实到规划范围内的恰当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一)居住区住宅的规划布置 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住宅及其用地不仅量多面广,而且在体现城市面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住宅应布置在居住区内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在不同的气候区,住宅布置应考虑不同的环境因素对于住宅的影响,如日照、通风、保温、除湿、防风沙等。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居住区按住宅层数可分为低层居住区、多层居住区、高层居住区或各种层数混合的居住区。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与合理的层数结构。 (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满足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而配套建设的。所配套建设的项目多少、面积大小及空间布局等,决定着居住生活的便利程度和质量。公共服务设施应合理设置,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三)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

美丽的城市作文500字

美丽的城市作文500字 篇一:美丽的欧洲城市[500字]陈康瑞 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是一个古老繁忙的海港城市,五颜六色的房子很漂亮,有很多古老的尖顶的哥德式教堂,城市由很多岛连成的,岛连着湖,湖连着海,据称是欧洲北方的威尼斯。 我和妈妈去古老的皇宫参观,皇宫在一个山坡上,是一个大回字形古老建筑,门口站着一个穿着鲜艳礼服的士兵,戴着银色的漂亮钢盔,他把钢枪的枪托撑在地上,手紧紧的握着枪,身子笔直笔直地站着,眼睛注视着前方,显得那么帅气,英俊。我走进皇宫一看,满墙的油画把皇宫装贴得格外漂亮,无数的游客在拍照、合影,虽然没有了以前贵族的气氛,但我依然感觉到了能当上皇族的骄傲和地位。我再走进去一看,皇宫内的广场面积让我吃惊,中央有一个大广场,可容纳整整一个师的人,有一角已经有人在摆摊了,很多人在喝咖啡晒太阳。我们穿过皇宫从另一个门走出去,我就看见三名卫兵举着枪,在巡视皇宫,瑞典所有的18岁年轻人又要入伍,每个人都有机会为国王站岗一天,所以这里的士兵高矮胖瘦一点也不像中国一样整齐统一,据说瑞典有14个军区,每个军区才三千人。我们沿着铺满碎石头的皇宫道路走出来,突然,有一辆老式马车拐了个弯,向我面前的马

路走来,我在中国还没有见过马车呢!我赶紧拍下了,回去给朋友看,原来是瑞典的城市观光游览马车,驾车的是两位金发的年轻阿姨,随叫随停,可惜我等了很久,没有再来马车经过,倒是身边很多男男女女骑着高大的自行车飞驰而过,马路上小小的汽车顶上不是皮划艇就是自行车,这里的人真爱运动。篇二:美丽的江南水乡[500字]蒋丽婷冬,犹如一位烟视媚行的新娘,嫁到了苏州,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太阳暖暖地照着苏州这座南方的城市,碧天飘着几丝白云,像蓝瓷盘上印着的素花,泛着光,微微透出点儿粉色。 水是柔柔的,水是美的,如米开朗基罗用柔美的线条勾勒出的夜神那样——是一个美丽的灵魂。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这种美,是在苏州,在拙政园。 我错过了夏天的繁花嫩叶,蜂拥蝶舞,冬的宁静、祥和迎接了我。在园林中,还依稀可见暮秋渐远的背影,湿树的寒枝上还有几片未凋零的残叶,可更多看到的是早春的气息,垂柳婆娑的身姿和苍翠的树,让我无法忘怀。更让我惊叹的是它的水,那是怎样一种气质,一种无法抹灭的柔美,或者用“娴静而如镜”来形容才恰如其份吧! 风轻拂着水面,嘴里哼着一首小夜曲,那声音轻柔、甜美、透明,仿佛轻轻滑过钢琴的键盘,从肖邦指间滑出。水边的垂柳,翠竹也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与水幽远而贴进

长春大都市区形成发育特征和空间发展形态调控

第37卷第2期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7N o.2 2005年6月JOU RN AL O F N ORT HEAST N ORM AL U NI VERSIT Y June2005 [文章编号]1000 1832(2005)02 0117 05 长春大都市区形成发育结构 特征和空间发展形态调控 曹传新1,2,韩守庆3,李诚固3,包红玉3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 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 3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 要] 大都市区是当今城市发育到高级聚集阶段的空间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长春大都 市区资源禀赋、发展规模、产业空间、生态环境等形成、发育、结构的分析诊断,论述了长春大都 市区空间发展形态结构调控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建议性提出了未来长春大都市区空间发 展形态结构调控的三种不同组织方案. [关键词] 长春大都市区;结构特征;空间形态;调控;方案 [中图分类号] F291 1 [学科代码] 170 4520 [文献标识码] A 二战以来,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已成为世界空间载体发展的不可阻挡的趋势[1].纽约、东京、伦敦等成为世界性的中心城市和大都市,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区出现了世界性的城市连绵带和城市群体.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外向化,城市功能日益国际化,城市空间扩展日益广域化,逐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辽中南地区等城市连绵带,以及依托这些城市连绵带的大都市区,譬如上海、广州、北京、天津、沈阳等.在这一进程推进的同时,我国大都市发展又面临着许多困境,其中,在空间扩展上,大都陷入了 摊大饼 的怪圈,处于近域无序蔓延阶段,广域扩展严重不足. 长春是我国超过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之一,是我国集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社会化、生态化等多重现代化任务于一体的重要城市之一,是工业化阶段和信息化阶段并重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目前,长春大都市区空间扩展形态上已经陷入了 摊大饼 的怪圈,因此,长春大都市区的空间形态应该如何构建调控,是当今长春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长春大都市区形成发育结构特征分析 1.1 资源禀赋结构 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区位资源、丰富的冰雪资源和历史遗留的人文资源、较高水平的科技资源、以汽车为主导产品的产业经济资源、相对丰富的农牧资源,是长春大都市区形成发育的资源禀赋基底. 1.2 发展规模结构 目前,长春大都市区约占全省1/10的国土,居住了全省约1/4的人口,集聚了全省近1/2的财富, [收稿日期] 2005 01 2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1040) [作者简介] 曹传新(1973-),男,博士,注册城市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李诚固(1960-),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