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

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

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
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

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

提要本文对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疏理和论述。认为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本体论追问,对艺术的形而上沉思,对诗与思、语言的人本学阐释体现了西方现代哲学的理论深度。海德格尔把存在问题与艺术问题联系起来思索,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与理解西方近现代哲学和美学传统;他试图把艺术生成和真理发生统一起来,引导人们重新确立现代艺术价值尺度;他主张在人学层次上把诗、思、语言三者贯通,尤其把语言与存在联系起来考察,为更深入地透视和把握人的生存境界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但由于海德格尔完全忽视了人的存在的社会历史结构,忽视了艺术创造的社会历史维度,忽视了思维与语言的社会本性和实践功能,使他的艺术哲学难免陷入非历史、非科学和非理性的境地。

关键词存在烦艺术真理诗思语言

***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是西方现代哲学史上一个有独创性的思想家。他对许多重要的哲学问题都有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他在漫长的哲学生涯中,酷爱文学艺术尤其是诗,并发表了数量不太多,但足以启人心智,引人沉思的理论著述。正如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与人文科学学院教授欧文斯(

W.D.Owens)所说,海德格尔对艺术的哲学兴趣尽管未导致任何被称为完整的艺术哲学这样的东西,然而为人们留下了极为重要的启示。〔1

〕海德格尔把艺术问题与存在问题联系起来思索,在更为宽泛而深邃的文化背景上把哲学与诗学统一起来,从而将艺术哲学引领到一个崭新的理论境界。这在西方现代哲学与美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在众多的西方现代哲学家和美学家眼里,海德格尔代表了西方现代艺术哲学或美学的深度。但是,人们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理解远非统一,评价更众说不一。本文试图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对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或美学进行剖析评价。

一、对存在的本体论追问

海德格尔的哲学与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存在的本体论追问。正是这一追问以及对这一追问的回答,展开了他对哲学上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基本观点,表露出他的美学、艺术、诗等问题的主要看法。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本体论的基本问题是"存在"的问题。他说:"任何存在论,如果它未曾首先充分地澄清存在的意义并把澄清存在的意义理解为自己的基本任务,那么,无论它具有多么丰富多么紧凑的范畴体系,归根到底它仍然是盲目的,并背离了它最本己的意图。"〔2〕他认为传统哲学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所追问的不是"存在",而是"存在者";回答的又不是存在者"怎样",而是存在者是"什么"。传统形而上学以"何者存在"的方式去追问,并自称为本体论,但其实追问的是"作为全体的存在者"(das

Seiende im gamzen

),它无非是论究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即存在者的存在性(Seiend-heit)的。在传统哲学那里,存在被遗忘了,被隐蔽起来了,因此,这种本体论只是一种"无根的本体论"。

那么,"存在"是什么呢?海德格尔认为:"存在"(sein)与"存在者"(Seiende)不同,

存在者是已经存在且已显示出存在的东西。存在优于存在者。因为任何存在者,必须首先存在,然后才能是既定的存在者,否则,存在者就不可能呈现在那里,存在在那里。然而,以往的哲学家所关心和讨论的都只是"存在者",而不是"存在"这个更为根本的东西。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存在"呢?什么是存在者的前提,或者说使存在者能够存在的"存在"呢?海德格

尔回答是"人的存在",或"自我存在"(Dasein或译为"此在","亲在")。

海德格尔把能够作为研究存在问题出发点的人称作"亲在"。人之所以能够作为研究存在问题的出发点,是因为人是一个在其存在过程中领会自己的存在的存在者;同时,这个存在者所领会的又总是自己的存在。海德格尔强调,人是与众不同的存在者,因为他是以领悟自己的存在的方式而存在着的,相反,人以外的那些存在者虽然也存在着,但它们并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正是在存在的过程中,人领悟到自身的存在,并认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也正是在存在的过程中,人与外部世界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外界存在的意义产生了认识。

正是基于对"亲在"的分析,海德格尔对人的本质特征,人的本真状态,人的现实图景,以及人的可能性与限制等等,都作了十分独特的描述,并提出了不少迥异于前人的见解。

海德格尔根据人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存在方式,把人称为"亲在",这是从本体论方面对人的规定。"亲在"概念主要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它是从可能性方面揭示人,而不是从现实性方面表示人。人是什么?人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存在是一个过程,正是在存在过程中可能性方能变为现实性。人有多种可能性,究竟哪一种可能会变成现实,完全取决于其存在方式。其二,它具有个体的和"我的"性质,而不具有普遍性的和"类的"性质。人首先作为一种个体存在,同时意识到自我存在,并以自己特有的眼光去观照,去理解他人的存在,社会的存在、人类的存在。"我的"性质规定了"类的"性质,而不是相反。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者是依存在的方式而成为存在者的,人之成为存在者(是什么)要依他的存在方式和过程来决定。因此,只有从存在的角度去规定人,才能达到对人的本质的见解。

海德格尔认为,亲在不是孤立的主体。亲在就是人生在世,就是"在世界中存在"。而人生在世之本就是"烦"(cura),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海德格尔并未对"烦"下一明确定义,只是在论述存在的整体结构及其展开过程时,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作了描述性界说。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如下要义:

(1)"烦"是人生在世的本真状态,具有形而上的意义。

亲在不是一个"主体",而是包容了"主体"和"客体"的"在世"。因此,亲在在世作为"烦",也就无所谓"烦"的主体与客体。"烦"不是某种心理意义上的人之活动,不可以问"谁"烦,烦"什么"。"烦"就是"烦",是一种不知其何来,不知其何往的纯情绪状态。这种"烦"不是人生在世的具体过程中为某个确定的事情"烦忙",也不是为某个确定的个人"烦神",而是为人生在世的整体本身"烦心"。看上去似乎什么也不"烦",是"全无",其实,什么也不"烦"方能什么都"烦",是"全有"。这种"烦"具有形而上的意义,类似于人的"原罪",是人生在世的基本状态和原始状态,因此也是最本真的状态。

(2)生存的整体结构就是"烦"的展开结构,

它是人日常生活情态的根据。"烦"作为生存的整体结构,由现身情态、筹划领会、沉论三个环节构成。其中,现身情态和筹划领会属于"无"的领域,属于可能的层次;而沉沦就是从"无"沉入"有",从"存在"沦入"存在者",因此它属于存在者的领域,属于现实的层次。人生再世的过程,就是这种不断地从"无"到"有",从"存在"到"不存在"的过程。人不断地亲临存在,又不断地被从存在处抛开。人生在世就其日常生存而言,就是与他物打交道和与他人打交道,就是"寓于上乎事物的存在"和"共他人的存在"。这便是一种"沉沦"。这种"沉沦"并不具有道德评价的含义,它乃是人类本性所致,是整个人类都无法避免的"原罪"。人生在世的日常过程就是"沉沦"。沉沦的核心在于放弃存在本身。按照海德格尔的分析,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是甘于堕落,甘于沉沦的。

(3)在"烦"的帷幕后面,

隐藏着人生在世的真实图景和真正的价值。人即使处在原罪般的沉沦境界中,仍然有两种选择,即选择"是自己本身"或选择"不是自己本身",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甘于堕落"或"不甘于

堕落"。沉沦与不甘沉沦,堕落与不甘堕落,这是人的宿命,也是人的使命。沉沦--浮升--再沉沦--再浮升,这就是人生在世的一幅最真实的图景。这是一个巨大的炼狱,真与假、善与恶、有与无、生与死在此进行殊死的决战。人的崇高与卑下,伟大与渺小,永恒性与有限性都在此得到充分显示。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被抛入沉沦却不甘于沉沦。不甘沉沦是人的自由,当然也是人的宿命,换言之,人仿佛被判处"自由的徒刑",不能不自由。自由就本质而言,就是跳出沉沦的苦海,摆脱存在者的羁绊,达到存在的澄明境界。

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的全部目标在于追问存在的意义,在于揭示人之存在的本真状态与现实图景。哲学不仅闪耀着理性的、智慧的光辉,而且放射着感性的、诗意的光芒。而艺术尤其诗,是人之存在的呈现与表证,它同样可以展示存在的真理。艺术以感性之光,也以理智之光照亮存在境界。美学,不作为形而上学的附庸,委身于哲学之下,又凌架于艺术之上。美学所扮演的角色是:把哲学与艺术整合起来,把思与诗统一起来,共同展示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真理,以洞见直至达到存在的澄明境界。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美学和诗学在此找到了自身存在的全部理由和发展的最后根据。

二、对艺术的形而上沉思

对艺术的本质和起源的考察与沉思,是海德格尔整个艺术哲学的重心所在。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本质和起源的考察方法与传统方法不同。在西方,一般人认为,艺术作品的起源是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活动。但海德格尔认为,艺术家恰恰因其作品才是艺术家,"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3〕在艺术家和作品及其相互关系中,

它们都有赖于先于它们的第三者,那就是艺术。艺术"也就是使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获得它们的名称的东西"〔4〕。在海德格尔看来,

艺术家是艺术的专家,艺术品是艺术的作品,两者都起源于艺术本身。因此,只有对艺术本身的本质进行考察,方能把握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本质和起源。

海德格尔反对用传统的"经验的比较方法"和流行的"理念论的推演方法"来研究艺术本质问题。他所主张的是一种循环的方法:作品--艺术--作品,即"从作品到艺术和从艺术到作品"〔5〕。

他对这种方法的运用很自信,说"步入这种循环之途是思想的力量,继续这种论证是思想的盛举"。他的这种循环方法是建立在他的"存在论"思维原则基础之上的。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的考察,来发现艺术之为艺术的本质规定,又通过对艺术本身的存在的分析,来见出艺术作品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从而揭开艺术作品的本质即起源之谜。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本质不是物质性,在西方美学史上,无论从物质属性的承担者的角度来界定艺术,还是从感性的多样统一性的角度来归纳艺术,抑或从质料与形式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艺术,都不能把握艺术作品的起源,真正切近艺术本身的本质。艺术作品不是器具用品,不是被配加,附着了审美价值的器具。在海德格尔看来,以传统的眼光,从"存在者"而不是"存在"的角度来考察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本质特性是不会向我们敞开的。他说:"仅当我们思索在者之在时,作品中的作品特性,器具中的器具特性,以及物之为物的特性,才会接近我们。"〔6〕海德格尔正是从"在者之在"的角度,

对艺术本质及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揭示和描述。

(一)艺术作品是展示着存在者的存在,而作品之中产生存在者的真理。海德格尔说:"艺术作品以它自己的方式开放了在者之在。这种开放即去蔽,即在者的真理发生在作品中。在艺术作品中,存在事物的真理已置设自身于作品。艺术是置设自身于作品中的真理。"〔7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本质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真理显现于作品中,作品是存在者的真理住所。真理不是被艺术家置入作品的,不是从别处拿来置入其中的,相反是纯存在的真理自己自动显现自己。所谓艺术,就是真理创造出自我的东西。

(二)美是真理存在的一种方式,美是真理在艺术作品中的显现。海德格尔说:"如果真理

自行置入作品中,真理便显现于其中,作为在作品中的真理的存在的显现就是美(Schoenheit)。"〔8

〕这里美的显现,即审美并不是不计功利的快感,它既不可以用主观标准也不能用客观标准加以衡量。美的存在是真理的本真存在,是真理的自行显现自身的技巧,是真理的自我创造的特定方式。说"真理的存在的显现就是美",有三层主要含义:其一,美是生成的,而不是既定的。它既不是客体所固有的,也不是主体所赋予的,而是随存在过程的展开逐步产生和显现出来的。其二,美是真理的自我显现,是真理的光辉。真理的本性的"aletheia"(去蔽)。"真理是作为某种所在事物的在的去蔽性。真理是在的真理。"美并不是同这种真理相并行或相分离而发生的。"美的东西属于真理的显现,真理的定位。"〔9〕其三,

真理和美都根源于"在者之在",两者都是由存在创生的。当"在者之在"得以开展,真理便自我创生,真理光辉即美就显现。总而言之,"美是真理作为去蔽性而发生的一种方式"。〔10〕(三)艺术创作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艺术的本质是创造真理。海德格尔说:"作品之成为一件作品,就是真理生成和发生的一种方式。"〔11〕艺术创作是一种生成,艺术作品也是生成的,它们都完全依赖于真理的发生和真理的本性。真理在存在中创造它自身,在作品中确立它自身。"作品中真理的确立,是一种在的生成,它是从前不曾有过的,也永远不会再次发生。这种在的生成,以这样一种方式将这种在置于开放之中:所生成的东西首先澄明了它所进入开放的开放性。这种生成明确地造就了在者的开放性,或者造就了真理,而这里所发生的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创作就是这样一种生成。"〔12〕而"作品的创作性,其意思就是指:凝聚于形象的场景之中的真理的在。"〔13〕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的本质是创造真理这是对艺术的最高规定

(四)艺术的欣赏与享受的本性,和创作一样必须从作品的存在性中去理解。对艺术的爱好和欣赏,并非所谓审美的体验欣赏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审美观照,而是对作品中自我置入的存在真理的注视。没有创造,作品就不能形成;没有注视,作品也就不能发生作用。对作品的注视,不是把人引向其个别的体验,而是使人移向于、从属于作品中产生的真理。因而,"艺术的本质是创造真理,在这一规定中,讲到了两件事:其一是艺术自我装置的真理所产生的东西,它产生于创造中;其二是由于(人)在作品中出行(可理解为接触作品--译者)而产生的东西,它产生于注视中。因此可以说,艺术就是(人)对真理之作品的创造性注视。"〔14〕

(五)艺术在本质意义上是历史,它是使真理成为历史性真理的一种特殊方式。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为诗而发生,它在本质上是历史性的。这不仅指艺术在外部意义上,在时间进程的意义上具有一种历史性,而且是指艺术在这种进程中,与众多其它事物一起出现、变化和消失,为历史学提供了变化的维度。因此,"艺术在它奠立历史这个本意义上是历史。"海德格尔说:"艺术是历史性的,作为历史性的艺术,艺术是作品真理的创造性的保存。"〔15〕他主张从历史性的角度去揭示艺术的本源。他指出:"艺术作品的本源--亦即创作者和保存者的本源,涉及一种人的历史存在,这种本源就是艺术。所以是这样,因为艺术在本性上就是一种本源:真理发生,即亦真理成为历史性的一种特殊的方式"〔16〕

正是从"在者之在"的角度,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本源进行了深入揭示,对和艺术本源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艺术的生成与创造,艺术的真理性与真理之显现即美,艺术的现存性与历史性等等,进行了形而上的沉思。他认为这些重要问题关涉艺术之谜,艺术本身之谜。而他的反思,远非声称要解开此谜,只是理解此谜。

三、对诗与思、语言的人本学阐释

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具有浓郁的人本学色彩。他站在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立场,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诗",进而对"诗"与"思"、"语言"作出了迥异于前人的阐释和新结论。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性是真理,也就是诗。他说:"真理作为在的东西的澄明和隐蔽,

发生在被创作的东西之中,象一位诗人创作一首诗那样。一切艺术,都是这样的,作为使关于在的事物的真理发生,本质上都是诗意的。"〔17〕当艺术作品使存在之真理创生显现,便放射出真理的光芒,也就是诗意的光辉。说艺术的本性是真理,也就是诗,并非意味着"真理"和"诗"完全同一,两者是同一事情的两个不同名称。艺术是真理的创造与生成,而诗是真理的显现和光辉。

海德格尔并不是孤立地就诗论诗,而是把诗与思维、思维与语言、语言与诗联系起来考察。换言之,他是把诗放在思维和语言的大背景下加以讨论的。

关于"诗","思"、"语言"的总体关系,海德格尔指出应从"存在"的角度去理解。他说:"诗是存在的神思。"〔18〕而"语言是存在之家。"〔19〕把握了存在,就抓住了它们之间关系的根本。

关于"诗"与"思",海德格强调了两者相互依存的相随性。一方面,思维是使诗作成其为诗作的本质根据,"一切诗作的根源是思维","诗作的本质寓于思维之中"。另一方面,诗作又是思维成其思维的本质根据,"思维是在思维者历史性对话中创造的存在真理","思维必须是在存在本身之谜中进行创造的东西"。因此,"一切沉思的思维是诗作,一切诗作是思维","诗作和思维是互以对方为必要条件的。"〔20〕

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认真辩析,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思"或"思维"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关涉对海德格尔整个艺术哲学的理解。在海德格尔那里,与"诗"相对应的"思",并不是指一般科学意义上的理性思维,也不是指人们日常所讲的艺术的直觉思维,而是"对存在的沉思",即对"存在"的观照、审视,对存在之真理的把握,昭示。这种"在者之在"的"思",不是纯科学、纯理性的,也不是纯艺术、纯直觉的,而是人本学意义上的理性与非理性的交融。"思"是"在"之"思"。"思"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过程,"在"也就是一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在"通过"思"显现,并通过"思"达到澄明境界。

这里可以澄清一个问题:有人批评海德格尔将"诗"等同于"思",混淆了"诗"与"思"的界限,这是对海德格尔的一种误解。海德格尔不是在一般科学意义上将"诗"与"思"混同起来,而是在人本主义哲学的高度,从"存在"的特定角度,把"诗"与"思"统一起来。正是在这里,体现出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理论深度和辩证性,从而克服现代西方一般艺术哲学的浅浮和形而上学缺陷。在科学层次上,也在哲学意义上割裂"诗"与"思"的辩证关系,恰恰是导致现代西方美学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海德格尔看来,对"思"的探索有助于理解"诗",而对于"语言"的探索又有助于把握"思"。语言是更为根本的东西。他把语言视作理解"思"、"诗"乃至"存在"之谜的一把钥匙。

什么是语言?按传统观点,语言是人创造出来用以交流思想,表达观念,交流情感的符号。我们只有借助语言,才能标明人之外的世界的万事万物,才能沟通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海德格尔认为,这种语言观完全丧失了语言的原初意义,否认了语言之为语言的本质特征。它在语言之前假设了"人"和"世界"的二元存在,而把语言视为人的创造,人的工具。这样,语言就委身于我们的意愿,听任我们作为工具,来对存在进行统治。其实,不是人创造了语言,而恰恰相反是语言创造了人。"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古老定义,应当训为"人是说话(语言)的动物"。而这个命题的真实意义,就在于向我们表明:首先存在的是"说"(语言),"人"只是"说"(语言)的产物。语言也创造了"世界",因为我们所了解和把握的世界,只能是"说"出的"世界"。

海德格尔认为语言不是交际的工具,而是存在的家园。他说:"所有存在者的存在都栖居于词语,所以有了这样的说法:语言是存在之家。"〔21〕

"语言是存在之家"这一命题,有以下重要内涵:首先,存在是通过语言被给予的,即"在"是被"说"出来的。存在不能自行显现出来,存在要"给"出来,这就必须通过语言,在语言中"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命名"。正是通过"命名",通过"说",存在之"在"才得以显露。换言之,

"说"(语言)是存在之"在"的特定方式。其二,语言展开了存在的开放结构,使世界向人敞开。语言在交往过程中,不仅用词语陈述交往的东西,而且把它作为某种所在的东西,引入"在"的开放结构之中。"在没有语言的地方,象在石头、植物和动物的在之中,也就没有在的东西的开放性,因而也就没有非在的东西和无的开放性。"〔22〕其三,存在在语言中"给出",而这种"给出"具有两重性,即它是存在"既澄明又遮蔽的到来"。这是由语言的本性所决定的。语言的本性就在于去"说",而我们总要从说出的东西去领会"说"本身,于是产生了"存在者对存在的威胁"。在日常的"说"中,为了他人能够听懂,我们必须遵循公众的逻辑,使用公众的语言,从而给出某种"说出的东西"。在这种"说出的东西"中,"存在"本身隐匿消失,沦入晦蔽。可见,语言也"创造了存在之威胁和迷误的公开场所,亦即存在之丧失的可能性"。〔23〕

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就是存在。"说话"(说语言)的意思就是:存在被展示于人。在"说话"这个单纯事态中,隐藏着存在与人之间的整个关系。语言是存在之家,而人以语言之家为家。人"说"语言,就居住在"存在"的近旁,沐浴着存在之光,走向澄明境界;同时,人"用"语言,也就遮蔽了存在之光,沦入晦蔽境地。在语言的两重性中,人也就证实了自己存在的两种性。

海德格尔说:"在本质意义上,语言本身是诗。"〔24〕语言是最原始的诗,它保存了诗的最原初的本性。诗在语言中发生。语言使存在之境既澄明又遮蔽,使人对存在之境永远保持一种"接近--远离"的双重关系。而诗正是对存在之境的切近,即对存在真理的显现。

海德格尔把诗歌称之为狭义的诗,而把语言称之为本质意义的诗。他认为,诗歌或者说狭义的诗,是本质意义的诗的最具独创性的形式。他认为,建筑和造型艺术,同样发生在语言和命名的开放之中,它们是在的事物澄明之中的一种特殊诗化。

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是存在之家,而人以语言守护着存在,其途径是通过诗与思。思和诗从存在的角度看是同一的,而从人的角度看是可以对话的。他说:"思与诗的交谈的目的在于揭示语言的本质,以便使凡人重新学会寓居于语言中。"〔25〕由此可以见出,海德格尔注重诗与思的探讨,用心在于揭示语言的本质,为人们寻觅存在的家园。

四、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意义与局限性

西方学术界一般都把海德格尔视作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本人却宣布他跟存在主义毫无瓜葛,而自诩为真正的人道主义者。他受萨特著名演讲《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所激发,写了《论人道主义》一文,阐明"存在主义"名称仅适合于萨特哲学而不适于他的哲学。海德格尔屡次提醒人们,他所关心的是人"存在"本身,而其他哲学则将它遗忘了。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萨特和海德格尔都在各自著述中突出"存在"范畴,都关心人之"存在",并都自我标榜为"真正的人道主义",然而一个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者,一个却否认自己是存在主义者,那么,两者的区别或不同点究竟何在?澄清这一问题有助于理解海德格尔哲学和美学的总体风貌。简明地说,萨特是站在现代人类学的高度透视人的"存在"境遇,更多地关怀人"存在"的可能性和前景,而海德格尔则是立于哲学本体论的基点追问人"存在"本身,更多地理解人"存在"的本源性和传统。他们分别在激进与保守两个极端上,在现实与传统两个维度上,企图揭示人之为人的真实图景。然而,他们都脱离开人类社会历史结构,脱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揭示、理解、阐释人的"存在",因此,他们的"人道主义"被蒙上了虚幻的、非历史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浓郁色彩。

(一)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本体论追问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对西方现代哲学和美学重视认识论而轻视本体论的有力反拨;二是启迪人们去重新认识与理解西方哲学和美学的传统。

研究重心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近现代哲学和美学的一个重要趋向。象古典哲学和美学所关注的"世界是什么?"、"存在是什么?"、"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这类形而上

命题,在众多的现代哲学和美学流派那里,已经变成了虚假的或无意义的命题。现代哲学和美学所注重的是"如何认识世界?"、"如何把握存在?"、"如何体验或经验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在那里?"等认识论问题。这种重认识论而轻本体论的倾向,造成了科学的发达、知识的扩张和学术的繁荣,但也导致了形而上学的沉落,终极关怀的丧失,永恒价值的萎缩。哲学和美学科学化、知识体系化了,也实证化、技术理性化了。认识论筑起了自己的凯旋门,而本体论却隐退消逝了。海德格尔以世人皆醉他独醒的姿态告诫人们:现代哲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流而无源,认识论成了无根的知识体系,真正的"存在"本体被"遮蔽"起来了。他声称要恢复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无上地位,把被"遮蔽"的"存在"昭示天下,让它的光芒重新照亮现代哲学和人类知识的天空。海德格尔的声音惊世骇俗,对西方现代哲学和美学轻视本体论倾向无疑是一有力反拨。

因此,西方学术界不少人认为海德格尔是激烈的反传统者。其实,海德格尔所反对的是亚理斯多德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哲学传统,尤其是近现代的重认知轻本体的哲学传统;他所要恢复和倡导的是西方更古老的哲学传统,即前苏格拉底和前柏拉图哲学传统〔26〕。他认为西方文明的活水源头在古希腊,西方哲学的真正传统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前,而现代人们把亚理斯多德到笛卡尔再到康德、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哲学视作真正传统,这无论如何是一种误解和绝对错误。在他看来,"存在"在哲学中被"遗忘"是从亚理斯多德开始的,到了近现代,"存在"完全被哲学知识体系"遮蔽"起来了。所以他断言,亚理斯多德以降的一部西方哲学史,是"存在"逐渐被"遗忘"并不断被"遮蔽"的历史。海德格尔把前苏格拉底和前柏拉图哲学视作西方哲学的真正源头,目的在于重新认识和理解西方近现代理性的、思辨的、科学的哲学传统,并力图摆脱这一强大传统对现代哲学发展的巨大束缚。以及对现代文明演进的负面效应。正是在对待传统这一点上,我们认为海德格尔哲学与尼采哲学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著名英国学者霍夫曼说:海德格尔只是欧洲近现代哲学传统的叛逆,他所要恢复的是比亚理斯多德传统更古老的古典希腊传统,在这一点上,尼采是他的先驱。〔27〕正是尼采动摇了现代欧洲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僵化理解和盲目信仰;正是海德格尔,从哲学层次上启迪人们去深入反思、重新认识和理解这一传统。

(二)海德格尔对艺术的形而上沉思,在两个维度上深化了西方现代美学或艺术哲学:一是把艺术本源和人之存在联系起来,从而明晰了艺术创造的界限;二是把艺术生成和真理发生统一起来,从而确立了艺术的价值尺度。

黑格尔之后,西方美学或艺术哲学的研究重心逐渐转移。西方现代哲学家和美学家们,已经失去了对"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之类问题作形而上学沉思的兴趣,他们所感兴趣的是诸如"审美经验"、"艺术发生或生成"、"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之类带有实证色彩,可以进行科学分析,能够诉诸逻辑语言的问题。但海德格尔并不随波逐流,他始终坚持其基本哲学立场,决不放弃对艺术作形而上沉思。有人又据此批评他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对现代艺术问题缺乏应有的兴趣和敏感。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海德格尔并不忽视现代艺术问题,只不过对这些问题不甘于作纯实证的分析、研究与回答,而乐于作形而上的追问、沉思和省悟。他认为现代艺术与艺术哲学的主要危机之一,便是失去了博大而深沉的形而上精神,变得过于实际和技术理性化。他在1972年所作的一首散文诗中指出:"算计的人越急,社会越无度。运思的人越稀少,写诗的人越寂寞。心中有数的人越走途无路,越感到有数的暗示越辽远。"〔28〕表达了他对于在物质现实重压下,在技术理性规范下,在"诗与思"中的"存在"被遗忘"被"遮蔽"的一种莫大遗憾与忧虑。

海德格尔试图在形而上的层次上去切近和窥探艺术之谜,但他不同于历史上那些思辩哲学,以一个不证自明的元概念为基点去推论艺术是什么,然后又从一个确定无疑的所谓艺术本质演绎出艺术价值尺度。海德格尔也试图解决那些至关重要的"现代艺术问题",但他迥异于同时代那些理性主义者,执着科学解剖刀把原本统一完整的艺术或审美过程切割得七零八落,

然后又以所谓科学而精确的逻辑语言把它描述出来。海德格尔以人本主义哲学观为轴心,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这个"最敏感的现代艺术问题"切入,把艺术本源与人之存在联系起来,又把艺术生成与真理发生统一起来,得出了诸多启人心智的新论点,为人们进一步猜想艺术谜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说海德格尔体现了西方现代美学或艺术哲学的深度与高度是有根据的。然而应当指出:海德格尔对艺术进行形而上沉思时,缺乏科学社会历史观维度的透视,所在在他那里,艺术本源与人之存在的联系是玄思的而非现实的,艺术生成与真理发生的统一是虚拟的而非实践的,而他所界定的艺术限度(艺术品与非艺术品、艺术创造与非艺术创造、艺术创作与工业复制等等),以及他所确定的艺术价值尺度(艺术质量的优劣高低、艺术意蕴的深厚高雅与浅薄庸俗,艺术的永恒与速朽等等),不免让人感到玄虚、迷惘、难以把握甚至有几分荒谬。

(三)海德格尔对诗与思、语言的人本学阐释,拓展了现代美学或艺术哲学的思维空间和研究疆宇,尤其他把"语言"与"存在"联系起来考察,更为全面透视和把握人的生存境界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在西方哲学和美学史上,讨论"思"、"诗"、"语言"问题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人们这类讨论有两个特点:一是把它们分别纳入某一相对独立的学科(如把"思"纳入逻辑学,把"诗"纳入诗学或文艺学,把"语言"纳入语言学或语义学等等)加以分门别类的实证性的研究;二是在此基础上将它们整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然后对它们各自的特点,彼此间的区别和联系作出符合逻辑的界说,符合理性的概括,符合某种价值尺度的阐释。在这里,哲学扮演的是科学奴仆和理性侍从的角色。海德格尔不以为然。他反对在科学层次上将"思"、"诗"、"语言"分割开来,而主张在人学层次上将三者统一起来。他从"存在"的角度去理解"思"、"诗"、"语言"的总体关系,把"思"视作"存在的神思",把"诗"视作"存在之真理的显现",把"语言"视作"存在的家园"。他把"存在"视作树之根,而把"语言"、"思"和"诗"视作存在之根生发的树干枝叶。人可以通过"思"(对存在的神思)领悟存在之境界,通过"诗"(对存在之真理的显现)观照存在之本源,通过"语言"(对存在本身的言说)之途到达存在的家园。

海德格尔思想中最受人青睐的成分,大概是他对"语言"本性和功能所作的迥异于前人的阐释。"语言是存在之家"这句话,已成为西方现代哲学和语言(语义)学的一个经典命题。人们在探讨现代哲学和美学的"语言学转向"时,很少有人不提及海德格尔。这里需要澄清一个问题:海德格尔是一个人本主义色彩极浓的思想家,他的"语言学倾向"根本不同于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莫里斯·韦兹(Morris

Weitz)等人的"科学主义的语言分析倾向",也迥异于弗尔特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等人的"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倾向",而和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的"语言符号学倾向"比较接近,和汉斯·乔治·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

)的"哲学阐释学"有更多的相通之处。探讨海德格尔和西方现代哲学"语言学倾向"的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仅指出,海德格尔对"语言"本性与功能的界说,在学术上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他把语言本性与人存在本性联系起来考察,打破了对语言本质和功能的狭隘理解,启迪人们在人与世界最基本关系的链条上去理解语言问题。应该说这种影响是积极的。另一方面,他在谈论人的存在与语言问题时,完全忽视了人的存在的社会历史结构,忽视了人的语言的社会实践功能,引导人们纯形而上地、纯个体化地、甚至非理性地去理解语言问题。应该说这种影响又是消极的。

我们认为,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外壳",而且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也不仅是"交往的工具",还是人与外部世界的一种基本关系,即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中介。但语言并不就是一切。

语言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主客体关系得以建立,主体与客体得以统一的中介,但并不是主客统一体本身;语言是理解宇宙意义、解释世界秩序的一把钥匙,但并不能取代宇宙意义和世界秩序;语言是观照人类活动、透视人类文化与文明的一个焦点,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人类活动、文化和文明。总之,语言是通向存在之路,但并不就是存在之家。因此,我们对海德格尔关于语言本性与功能的界说,关于语言与存在关系的观点,只能批判地吸收,而不能全盘接受。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之家"这一命题,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值得进一步批判研究的命题。

最后,应该指出:海德格尔是一个思想体系非常复杂的哲学家,他一生各个时期的理论观点并非一成不变和完全统一的。但他无论早期的"人学",还是晚期的"诗学",也无论追随"现象学",还是转向"释义学",他都始终没有放弃对"存在"的追问与沉思。他因此成为西方现代最有深度也最有争议的思想家之一。正如英国知名学者乔治·斯坦纳所指出的:"即使(或正由于)海德格尔提出关于生存本性和意义的问题显然不可能得到答案,它们仍然具有不可置疑的核心性。通过一遍又一遍地追问它们,他已经使人类行为、社会和思想史的许多领域纳入了新的视野,使它们引起了激烈的争论。......"〔29〕(作者:《哲学大视野》常务副主编、副教授责任编辑:刘伟林)*

注释:

〔1〕参见欧文斯:《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载《英国美学杂志》,1989年春季号。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15页,三联书店,1987年。

〔3〕〔4〕〔5〕〔6〕〔7〕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载《外国美学》第6辑,第336、356、357、375、376页,商务印书馆,1989年。

〔8〕海德格尔:《林中路》,转引自《西方著名美学家评传》下,第405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

〔9〕〔10〕〔11〕〔12〕〔13〕〔15〕〔16〕〔17〕〔22

〕〔24〕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载《外国美学》,第7辑,第354、330、334、336、337、350、351、345、346-347、347页,商务印书馆,1989年。

〔14〕〔20〕今道友信:《存在主义美学》,第10、114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18〕〔23〕海德格尔:《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载《荷尔德林的诗歌解释》,第42、34页,德文版,1944年。

〔19〕〔21〕海德格尔:《语言的本质》,载《走向语言之途》,第166、166页,德文版,1959年。

〔25〕海德格尔:《诗中的语言》,载《外国美学》,第4辑,第366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

〔26〕参见张祥龙:《海德格尔与古希腊的前柏拉图哲学》,《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27〕参见W·考夫曼编著:《存在主义》,第1章,美国世界出版社,1956年。

〔28〕转引自熊伟:《海德格尔是一个哲学家》,载《现代外国哲学论集》,第二辑,第26页。

〔29〕乔治·斯坦纳:《海德格尔》,第21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本文1996年8月收到。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年)与现象学的相遇,几乎构成了其存在哲学形成的必要条件。海德格尔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存在问题,但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现象学方法使他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虽然胡塞尔曾经非常器重海德格尔,甚至说过“现象学,就是海德格尔和我”这样的话,但是无论作为学生还是作为助手,海德格尔都不是胡塞尔理想的继承人,因为从一开始他与胡塞尔之间就存在着分歧。 胡塞尔创立现象学的目的是建立一门精密科学性的哲学,即通过现象学方法,弄清科学认识的活动以及生活中的意识活动的结构,以先验还原得到“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一切知识提供先验的基础。所以在胡塞尔心目中,作为方法的现象学的目标是成就作为哲学体系的现象学。在这个意义上说,胡塞尔是一个很“科学”的哲学家。现象学对海德格尔的启发是:在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之前”或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本源的世界。即是说,在自我的主观世界与对象的客观世界的背后,存在着一个统一的本源世界,而现象学方法就是描述和直观这个本源世界的有效方法。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分歧主要在于:海德格尔始终将现象学只看作是一种方法而不是先验哲学;对他来说胡塞尔的“纯粹意识”还不够本源,存在比它更源始;与胡塞尔的“科学情结”相反,海德格尔关注的是科学的局限性。总之,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才是哲学应该关心的问题。胡塞尔后来也意识到了海德格尔与他的分歧。1929年读《存在与时间》时,胡塞尔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柏拉图,吾更爱真理”。看到自己心爱的继承人与自己分道扬镳,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的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看作是认识的外在对象的方法乃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所以海德格尔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通过对广义的意识活动的描述、直观,展示存在在此的“显现”。 人们通常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即“海德格尔I”和“海德格尔II”,前期的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自30年代起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某种“转向”(Kehre)。不过,这一“转向”并不是彻底断裂式的思想变化,而是思想的进一步深入。换言之,海德格尔的问题没有变,仍然是存在问题,只是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深入到了更为本源的境域。正如海德格尔自己所说,“海德格尔I”与“海德格尔II”之间的区别只有在下述条件下才可成立:“只有从在海德格尔I那里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概念(一)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概念(一) 摘要:世界与大地一显一隐,一开放一锁闭,它们的统一构成作品自足体宁静的自持;作品的两大特点是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世界和大地的争执以及这种争执进入澄明与遮蔽的争执中的实现从而使真理在作品中出现并自持;从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及相向运动可以得出艺术的本质。 关键词:世界大地争执真理 一 “世界”(Welt)与“大地”(Erde)是海德格尔艺术哲学中的一对核心概念,它是海德格尔对“生存空间”的双重建构,这种建构后来发展成为“天、地、神、人”的四重建构。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与大地的对抗与统一构成了艺术作品,而后者是世界与大地的承受者与体现者,只有从艺术作品入手,才能对实现对二者的解蔽。但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是归于“无”的。因此我们无法直接找到艺术作品的作品存在,而须从作品最直接的现实性──物因素──入手。在分析了传统的物的概念以后,发现那不过是对物的扰乱而不能给人以存在意义上的物的概念,它无非是人们将制作器具的过程强加到物上去罢了,但是这却给我们以启示。器具,它具有物因素,但不具有物的自身构形的特性,因此它不是纯然物;它也和作品一样是被制作存在,但又不具有作品的自持。因此在纯然的物与作品之间它是一个处于中间地位的存在者。也许能从器具入手来分析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而且,事实证明,在海德格尔对凡?高的一幅画《农鞋》的分析中:“通过这一幅作品,也只有在这幅作品中,器具的器具存在才专门露出了真相”。1) 然而——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沾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定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归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自持,保持着原样。2) “器具之器具存在”在这一幅画中达到它的无蔽状态,即“器具之本质存在的充实”3)充分显露出来,这种充实海德格尔称为“可靠性”(Verl?sslichkeit)。可靠性是“器具之器具存在”的根据,“凭借可靠性,这器具把农妇置入大地的无声的召唤之中,凭借可靠性,农妇才把握了她的世界。世界和大地为她而存在,为伴随着她的存在方式的一切而存在,但只是在器具中而存在……可靠性才给这单朴的世界带来安全,保证了大地无限延展的自由。”4)那么,这种“可靠性”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农妇劳动时对鞋想得越少,看得越少,对他们的意识越模糊,它们的存在也就益发真实。”在农妇这里,物本身并不显露出来,因为它已被有用性所遮蔽。5)这就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讲的“上手状态”:“每一场所先行上到手头的状态是上手事物的存在,它在一种更源始的意义上具有熟悉而不触目的性质。”6)可是,在我们对作品的观照中却不是这样,当人远离了现实于目前的、感性上手的事物即“意义”的“世界”,而沉入那种“非意义”中去,沉入那人与物交相一体的整体中去,器具的器具存在便更加真实了。但是这里所说的“非意义”并不是“没意义”,可以说是一种“无意义的意义”,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言的“大地”。因此,“可靠性”指的是器具不断地沉潜于大地、向大地的归属性。在这种归属中,农妇才得以把握她的世界及大地的意义。世界与大地在这里得以呈现它们自己:世界是显露出的意义领域,而大地则是凭借可靠性得以归属之“非意义”所在。在如此这般对这幅画的分析中,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及它们处于相互联系中的特征得以向世人开放: “这个建筑作品阒然无声地屹立于岩地上。作品的这一屹立道出了岩石那种笨拙而无所促迫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经典)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 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 《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林中路》《路标》 海德格尔的前期哲学将存在与时间联系起来,使形而上学-存在论呈现为完全不同的局面。海德格尔的后期哲学则探索了通往存在的不同道路。 结构: 一、存在问题 二、此在的世界 三、此在的沉沦 四、向死而在 五、海德格尔与老庄 一、存在问题 《存在与时间》(1927) 海德格尔前期思想的代表是《存在与时间》。《存在与时间》的出发点,也是海德格尔从现象学接受过来的思想,就是要破处传统西方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深入到主体客体分化之前更深层次的源始境域里去解决存在问题。 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了,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柏拉图 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抽象的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 (1)玫瑰花、牡丹花……“花”; (2)花、草、树、木……“植物”; (3)植物、动物……“生物”; (4)生物、非生物……存在物; (5)所有的存在物……“存在”。 作为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科学思维方式看起来似乎越向上抽象越接近客观实在,而实际上归根结底封闭于主观性之中。而且存在是不可能通过无限的抽象获得的,不仅如此,存在与存在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的问题,并不是抽象到最高的层面才会抽象出存在,实际上最高层次的存在物与最低层次的存在物都“存在”。 在的遗忘 存在是什么=存在物是什么 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别 存在(Sein,Being) 存在:Being-to be Sein-zu sein 存在=去存在 =生成的境域 =生生不已的源泉 那么,我们怎样追问存在的意义?虽然存在者都是因存在而存在的,但是一问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与存在有“存在论”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存在者是由存在规定的,它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它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Dasein)。 一切在者都因存在而存在,但当它们存在时,存在却隐而不显了,唯独“此在”这种在者其本性独特,它始终处在“去存在”(zu sein,to be)的过程之中,因而它的存在就是存在的显现。我们不要把自己与自己的存在看作是两回事:我们始终存在着,存在在我们的行动中存在出来,显现了出来。因此,此在是存在的“澄明”或“林中空地”(Lichtung)。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 伦理性与宗教性(一) 1【单选题】西方文明主要是以(C)来重构古希腊罗马文明? A埃及文明 B伊斯兰文明 C希伯来文明 D阿拉伯文明 2【单选题】克尔凯戈尔把人类文化性的生存方式分为三种,其中最低级的是(B)? A政治的 B审美的 C伦理的 D宗教的 3【判断题】相较于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更侧重于审美性?(×) 4【判断题】在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相似的文学现象在不同文化结构当中尽管位置不同,它的价值和作用是类似的?(×) 伦理性与宗教性(二) 1【单选题】儒家的仁和基督教的博爱之间的差异在于,儒家的仁强调区分(B)? A地域联结 B等级秩序 C信仰对象 D经济阶层 2【单选题】(C)认为德性就是力量? A尼采 B黑格尔 C康德 D歌德 3【判断题】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上层社会主要受审美和伦理的影响,宗教的因素很少?(√) 4【判断题】墨家的伦理强调爱人若爱其身?(×) 伦理性与宗教性(三) 1【单选题】与基督教相比,儒家最大的特点是(C)? A阶级性与整体性 B阶级性与独立性 C合群性与整体性 D合群性与独立性 2【单选题】下列思想中,强调安于现实的富乐的是(C)? A基督教 B佛教 C儒家思想 D伊斯兰教 3【单选题】宗教最大的功能是(A)? A超越死亡 B慰藉个体的孤独情怀 C寻找希望 D提供帮助 4【判断题】儒家的教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宗教的作用?(√) 伦理性与宗教性(三) 1【单选题】斯宾格勒认为西方文化是一种(C)文化? A神曲

D荷马史诗 2【单选题】(D)将中国文化中反对不知餍足的追求极端化了?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3【单选题】儒家经典如《尚书》中出现的“上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与西方的概念类似 B是无限绝对的主宰 C是天人合一的文化表现 D指代人间实际的统治者 4【判断题】西方文化中“天”主要指代自然,而中国文化中“天”主要指代主宰?(×) 伦理性与宗教性(五) 1【单选题】(B)认为尼采是西方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 A萨特 B海德格尔 C胡塞尔 D德里达 2【单选题】下列任务中,对基督教进行了更为严厉批判的是(D)? A拜伦 B雪莱 C雨果 D尼采 3【单选题】尼采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基督徒,即为(D)? A尼采自己 B教皇 C马丁·路德 D耶稣 4【判断题】夏志清认为,中国的文学理念缺乏一种宗教信仰的阐释,使中国文学缺乏深度?(×) 泛审美主义与泛科学主义(一) 1【单选题】庄子哲学的伦理趋向是(C)? A礼 B法 C合 D分 2【单选题】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A)? A中国文化具有更突出的审美特征 B西方文化具有更突出的审美特征 C中国文化不具有科学特征 D西方文化不具有科学特征 3【单选题】儒家的伦理体系构建是由(A)开始的? A诗 B书 C礼 D乐 4【判断题】法国哲学家?美学家鮑姆嘉通被誉为“美学之父”?(×) 泛审美主义与泛科学主义(二)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文论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文论 存在主义出现在20世纪的初期和上半叶,是直接渊源于现象学的一种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家致力于揭示存在的真理,尤其是现代人生存的真理。存在主义文论直接派生于哲学理论且就是哲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用理论的方式较为严密地推出了存在思想,是广义的存在主义思潮的直接肇始者和确立者,其存在主义文论博大精深,有非常独特的见解。当然这避免不了其中一些纯概念理论的玄化,使之难以理解,所以这里只对德格尔的我能理解的主要文论思想加以论述。 一、从“此在”到“存在” “存在”一词是海德格尔整个存在主义的核心,所以我们首先从它谈起。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其思想直接发端于现象学,不过很快,海德格尔与老师发生分歧。他认为,作为老师知识确定性的基础“纯粹的先验自我”只是一种科学理想而并非真正的“实事本身”,事实上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被抛在时空中并不得不与他人共在的具体的个人,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此在”才是思想应回到的实事本身。由此,早期海德格尔建立了他自己的“此在的基础本体论”,历史性的个人生存开始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但是,即使在早期对“此在”的思考中,海德格尔的最高哲学旨趣也不只是探索“此在”的问题,而是企图经由“此在”的分析而揭示“存在”的意义。只不过在探究途中,海德格尔发现“路”反了,不应从“此在”走向“存在”,应从“存在”走向“此在”,亦即对“此在”的理解必须从“存在”出发才能有可能,貌似唯有把一个历史的具体的个人放在广阔无垠的时空中,才能看出它的意义。 “存在”(德文sein,英文being)一词在西语中乃是联接主语和谓语的系词的名词化,它表示语言表述中主语和表语之间的意义关联,不能把它理解为在汉语语境中表实在的汉语语词“存在”,而应理解为语言活动中发生的意义所在。对“存在”的思考即对“意义之在”的思考。显然,只有把握了“意义之在”(存在)才有可能理解“人的存在”(此在),因为人的存在在本质上即意义之在的历史性发生。 “存在”与语言的一体相关性使后期海德格尔转向语言的思考。在荷尔德林等诗人诗作的启示下,海德格尔发现诗是最本质的语言,对诗语的沉思会走上通向“存在”的道路而领悟“存在”的真理。因此,海德格尔后期特别关注诗以及诗性艺术,并在走向“存在之思”的道路上,建立了自己的诗论和艺术论。由此可见,其诗论和艺术论并非一般文艺学学科意义上的诗学和艺术学,而是他整个存在之思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更显得使之别开生面,富有新意。 二、艺术与“真”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沉思是作为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直接反应和进一步思考存在之真的问题而发生的,其中至关重要的是重新思考真理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来思考艺术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对艺术作品的界定。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思考是从艺术作品入手的,他认为艺术作品有自身存在的特殊本源。在他看来,如果艺术家创作了作品,作品也成就的艺术家,两者互为因果,就存在一个“第三者”将它们联系起来,即它们的共同本源“艺术”。海德格尔的“艺术”亦有其特殊含义,它是一场历史性的事件,这事件即他所谓的世界与大地的冲突。“世界”与“大地”这对概

海德格尔的物论和他的艺术理论_唐根希

第5卷 第1期南 京 邮 电 学 院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V ol.5 N o.1 2003年3月Journal of N 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 elecommunications (Social Science)M ar.2003 文章编号:1008-603X(2003)01-0024-04 海德格尔的物论和他的艺术理论 唐根希 (南京邮电学院宣传部,江苏南京 210037) 摘 要:海德格尔的艺术理论与他的物论密切相关。对物的分析与梳理构成了海德格尔的物论,但是由 此建立的艺术理论,既缺少可操作性,也带来了主观随意性,并且,海德格尔自己在艺术批评的实践中也背离了他的理论主张。关键词:物论;作品;艺术理论 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2-04-05 海德格尔于1935年写成的5艺术作品的本源6,集中表达了他对于艺术作品的看法。在这篇文章中,海德格尔是从对物的分析入手提出他的艺术理论的。因此,弄清楚他的物论,对于理解其艺术理论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海德格尔对物的分析,不足以为他的艺术理论提供一个坚实的根基;他的艺术理论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存在着诸多的疑问,缺乏说服力。兹详论如下: 关于海德格尔的物论,陈嘉映在5海德格尔哲学概论6第6章第1节中作了介绍:海德格尔对/物0这一概念的外延有过两种区分。第1种区分把物分为三层:1./凡非子虚乌有,都叫物。0如数字、文辞、计划、信仰、死亡、上帝,都是某种东西。2.多数情况,我们不情愿把富有精神和生命的东西叫做/物0。因此,上帝、人、动物被排除在物的范围之外,只剩下无生命的自然物和器具。3.更狭窄的用法,把器具也排除在外,只把无生命的自然物称作/物0,是纯粹的物。第2种区分出自5艺术作品的本源6,物也是分成三类:艺术作品、器具、纯粹的物。 海德格尔对纯粹物的关注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按照陈嘉映的论述,20年代的海德格尔,以原始性排序列出了三种物:上手用具、现成事物、物。关于现成事物,海德格尔认为,传统认识论把认识当成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错误的。认识是在世的一种存在方式。此在首先烦忙于世界。只有烦 忙活动发生某种残断,世内存在者才在其纯粹外观中照面。而上手用具则是寻视首先与之打交道之物。寻视是先于认识的领会,是对世内存在者的原始揭示。至于物,那时的海德格尔尚未认真对待。 在5艺术作品的本源6一文中,海德格尔对物的分析是从批判自古希腊以来对物的三种解释开始的。这三种解释为:1.物是其特征的载体。海德格尔说:/人人都自以为知道,物是那个把诸属性聚集起来的东西。于是人们大谈物的内核。0[1](P.6)这种解释与西方语言构造相仿。说明物之属性的命题是由主词与谓词构成,这只是把自己理解事物的命题方式强加给事物本身,并不能反映物的结构。2.物是感官上被给予的多样性的统一体。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从未首先并且根本地在物的显现中感觉到一种感觉的涌逼,,,物本身要比所有感觉更切近于我们0,因此,/对物的第一种解释仿佛使我们与物保持着距离,而且把物挪得老远;而第二种解释则过于使我们为物所纠缠了0[1](P.10)。哪里有脱离事物的抽象感觉呢? 3.物是赋有形式的质料。/给物以持久性和坚固性的东西,同样也是引起物的感性涌逼方式的东西,即色彩、声响、硬度、大小,是物的质料0,把物规定为质料,同时也就已经设定了形式。/有了质料与形式的综合,人们终于寻获了一个物的概念,它对自然物和用具物都是很适合的0[1](P.11)。把形式与质料的统一作为自然物的概念,再与用具、艺术作品一道排排队行不行?海德格尔给出的回答是否定的,/质料和形式绝不是纯然物的物性的原始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导读:读书笔记《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在二十九岁时所著述的一本东西方文化比较著作,也是他部分的演讲集。我最初看这本书是源于我系邓俊辉老师在“人文清华”里推荐书目里提到这本书,遂借来拜读。 身处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的时代,民国的知识分子普遍感受到迷茫。列强凌辱的时代所去不远,老祖宗几千年的国粹和文化,也越来越被恨铁不成钢的知识分子所诟病和摒弃。胡适、林语堂为代表的一群西方文化的拥护者,批孔反儒,主张从语言、文字到风俗思想全盘的西方化。 年轻的梁漱溟,以研究佛学出身,对待这个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说何为东方化、何为西方化……我们先说这个问题是个很紧迫的问题,并非是个很远的问题,可以俟诸将来解决的……于是大家都传染了一个意思,觉得东西文化一定会要调和的,而所期望的未来文化就是东西文化调和的产物。 【《东》P11-P13】 也就是说,梁漱溟并不觉得西方化完全的好于东方化,甚至怀疑东西调和的可能。在他的观点下,首先应该弄清楚何为东方化、何为西方化,两者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而后再探讨西方化的可能和利弊。

首先声明的是,这本书的后面若干部分是梁先生讨论西方化和东方化的可能,这一部分据梁老自己描述都是“晚年看来颇多幼稚,不忍卒读”,而我也没有细读只是略看,所以读书笔记的重点放在前面梁漱溟对于中国、西方、印度三方文化和哲学的分析和比较上,这可以说是本书的精华和要义。 梁先生首先提出了几个其他的同时代对于东西文化的见解,仅仅是只言片语,已然打开了思路,例如 前三四年只看见我的朋友李守常先生做了一篇《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的文章,他在这篇文章里面,大要以为东方文明之根本精神在于静,西方文明之根本精神在动。 初次读到便觉得惊艳,后面的解释里提到大抵意思是:西方总认为这一切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中;而印度文化哲学则几乎彻底在俗世失去念想,认为生活即是受苦,大乘佛教里的苦行、禁欲、转世,都是推崇来生的那片极乐净土,而在实际生活里完全一任向后而回避需求。 而后,梁也对民主和科学两大西方的核心精神作了阐释。事实上,这也和新文化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民主,是一个中国走过帝制之后一直呼唤的理念,而它也正是西方政治、社会思想的核心。令人惊奇的是,梁漱溟在书中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当头泼了一桶冷水,他说:若要提民主,则要看自由和权利……然而中国人的意思里,第一层便是有权、无权打成两截;第二层便是有权的无限有权,无权的无限无权。

11-12. 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

第十一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 一、存在与此在 (一)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 关于存在,历来有很多“成见”,正是这些成见造成了对存在的遗忘。这些成见主要有: 1.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一直是在种属的意义上理解存在的普遍性的。但“‘存在’的‘普遍性’不是族类上的普遍性。”这 表明:存在概念仍然是晦暗不明的。 2.存在是不可定义的。既然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不能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加以定义。存在的不可定义性并没有取消存在的意义问题,反倒使这个问题 愈加突出。 3.存在是自明的概念。西方语言就是“存在(是)”的语言,离开了这个“存在”,西方人根本无法言说。所以,存在被认为是自明的。这种所谓的自明 性恰恰遮蔽了存在的真实意义 (二)此在(Dasein,Being-there)的优先地位 1.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要把握存在的意义,就应当从一种存在者入手。 这种可以作为切入点的存在者不是一般的存在者,而是这样一种存在者: 它和存在本身有一种“存在”关系 2.这个存在者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那种存在者。“对存在的领会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的规定。”在海德格尔之前,康德和黑格尔等人倾向于用“Dasein” 指称任何(有限的)存在者。 鉴于近代以降“人”、“意识”、“主体”、“自我”等概念带有过多传统形而上学的烙印,海德格尔用“Dasein”这个在形式上就和“存在”(Sein) 有所关联的词专指人的存在。 (三)此在的与众不同之处 与其他存在者相比,此在有下述两个显著性质: 1.此在的存在是“生存”(existence)。此在的本质在于它去存在,在于“它 所包含的存在向来就是它有待去是的那个存在”。就是说,此在不是一种“现 成存在”,而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存在。 “在这个存在者身上所能清理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不是‘看上去’如此这般的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属性’,而是对它说来总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 方式,并且仅此而已。”在一切存在者中,只有此在真正生存着。 2.此在的存在总是我的存在。这也和现成存在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现成存在 者的存在对这种存在者本身是‘无关紧要’的”。而此在则始终具有向来我 属性(mineness)。 海德格尔据此区分了两种存在状态:本真状态(authenticity)与非本真状态(inauthenticity)。当此在向着本己的可能性筹划自身时,它就 处于“本真状态”;反之,当它混迹于他人之中从而跟随他人为它选定的可

艺术哲学与审美问题期末答案

哲学代表一种修养 1 【单选题】丹纳是(A)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A、法国B、德国C、英国D、美国 2 【判断题】艺术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艺术是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之一 1 【单选题】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的三个领域,其中不包括(D)。A、哲学B、宗教C、艺术D、科学 2 【多选题】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是(ABC)。A、哲学B、艺术 C、宗教 D、科学 3 【判断题】哲学的研究、思考的活动是经验的。(×) 什么是创新的源泉 1 【单选题】什么是创新的源泉?(C)A、艺术B、宗教C、性灵D、知识 2 【判断题】哲学是思辨,是在理性的形式当中展开精准的思考和推论。(√)美与真理的关系 1 【单选题】艺术哲学何以取代美学?(D)A、由对美的表象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B、由对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学理论的探讨 C、由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D、由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转变为对艺术本性的讨论 2 【判断题】艺术批评的停止,表示这个民族的艺术创作的衰落。(√) 3 【判断题】 我们始终在接触作品的过程中从事着最起码的艺术批评。(√)艺术判断 1 【单选题】下列属于审美判断的选项是(D)。A、这朵花很香 B、这朵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C、这朵花的价格很贵 D、这朵花是美的 2 【判断题】主观的感觉判断具有个体相对性。(√) 3 【判断题】在艺术和审美的领域,我们都是为自己做判断。(×) 审美判断的普遍性 1 【单选题】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的是(C)。A、本质和原理B、概念和内涵C、本体和作用D、理论和实践 2 【多选题】关于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美是非逻辑的B、美感不以概念做基础 C、美是有规律可循的,具有逻辑性 D、美是客观的、普遍的 3 【判断题】艺术的历史表明美具有客观性,这一点毋庸置疑。(×) 4 【判断题】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的主题是探讨人类社会的自由如何可能,善如何可能。(√) 哲学与科学的差别 1 【单选题】美的判断不是感官刺激引起的,而是对对象本身的形式做了判断,因判断而生愉悦。这一观点出自(B)。A、黑格尔B、康德C、拉康D、叔本华 2 【判断题】艺术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建构审美事实、艺术事实、审美经验的东西。(√) 审美判断究竟是什么 1 【判断题】马克思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感性活动。(√) 2 【判断题】美根源于人类心灵的感性自由。(√) 艺术实践的根据在哪里 1

由海德格尔的存在观浅谈人与物的关系存在(精)

“无”中生“有” ——由海德格尔的存在观浅谈人与物的关系存在(201.3.30 古今中外都有人从宇宙抽象出理的世界。 各科学都在此一理的世界中自划范围,并把登堂入室的人隔在门外。 不断有人钻研理学,摸索宇宙,则不但各科界限打破,连把登堂入室的人隔在门外的门限也把不住。 于是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就是说,既可说又不可说。 理的世界皆可说,理的世界之外皆不可说,但还在宇宙(天地之内。 被隔在门外的这个人也还在天地之内。 这个人是谁?无论他是谁,只消他是一个有名有姓的衣冠动物,他就是一个在者,那么他就还在门坎之内,各科学就可以解答他的一切问题。 要找到门坎外的这个人,除非找到的不是他的在者(fushui:xiang,而是他的在。 但是只有谁自己”在”,谁就体会到自己的在; 旁人的在是谁也抓不到的。所以抓住在的总是自己。这自己就是我,我就是我自己。 宇宙天地之大,我自己只有一个。这才是真正的我。其他各处各人说的我都只能算武断的我。 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就是从这个地方来讲在。在就是我在,而且就是我在世。 要在才有哲学,不在则只有科学,根本还没有哲学。

可以说,存在就是哲学,哲学就是存在。 而且不存在则已,一存在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也就是海德格尔说的我在世。 不在则已,一在就是我,也就是世。这才叫并生为一。古今中外许多人都有此天地而达到哲学境界。在天地中,是可以说:“万物皆备于我矣”,而且还“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连道德境界美学境界都出来了。还有陆象山说“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也未尝不可。孟子当然不是说,抓住我这一个人,就抓住万物了。陆象山也不是说,把我的心脏挖到手,就抓住宇宙了。这些话都是在天地中,在哲学境界中说的话。 不在天地中,不在哲学中,就说不出,也听不懂。听不懂当然可以。不但可以,而且也阻止不了。不仅阻止不了,而且还可以反过来说:有什么听不懂,说不出的呢?客观上有了你,你就是个我嘛,你就有吾心嘛。 你怎么是我呢?要我自己才是我嘛,你和我还毫不相干嘛。你有了吾心,你就是个在者嘛,还看不见你是怎么在的嘛,你的在也还毫无头绪嘛。所以你的这个我和吾心还完全莫名其妙。 问题在于,从今以后,是不是大家都停留在这莫名其妙中呢?是不是就完事了呢?完得了完不了这个事呢?是不是从今以后再没有人在天地中了呢?再没有人在哲学中了呢? 海德格尔就是在这个地方接过胡塞尔的“事情本身”这个口号,但他指出的事情本身还比胡塞尔更加鲜明。 胡塞尔取消了康德的物自身而只讲现象的现象学,所指出的事情本身还是讲意识及其对象性。主要是把意识与对象性混为一谈,也就是把主客、物我(心、内外混为一谈。这一点意思几乎为二十世纪以来所有各派所袭取,包括阿芬那留斯、怀特黑德以至分析学派都难免。这也是各家都来对付马克思主义批判的一个诀窍。

古代东西方文化对人类的贡献

古代东西方文化对人类的贡献 中文摘要:古代东西方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发展,同时推动着社会制度、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不一样的东西方文化都对人类做出了贡献。 关键字:东西方、文化、发展、推动 1、古代东西方文化特点 1.1、古代东方文化特点 东方文化是指世界东方即整个亚洲和非洲北部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它包括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这三大文化体系各有特点,差异也很大,但也有一些属于共性的特点:第一,怀旧情感浓重。东方人的思维特别重视承续性,先人如何说,祖宗如何说,是东方人普遍比较重视的。古代东方先民直观思维的遗风,很容易使人们把远古初民与想象中的神明连结到一起,并加以理想的描绘,涂上一层神圣、贤明的光圈。第二,注重神(天)人合一,物我相混。由这种天人合一、物我相混的思维定式而形成一种模糊的世界观,它有利的一面是为人类认识的发展准备了宏深的条件,表现出人类灵性的一种自然状态,容易产生由人及物,由爱人到爱物的激情,有利于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不利的一面则是往往限制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不容易激发出科学技术的发明。第三,神秘主义色彩浓郁。这种神秘主义贯穿在东方人对神人之际、天人之际、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方面。它通过非常规的认识途径来昭示存在和生命的意义,提示人生真谛,它们对于直观和体悟的过分强调,往往使人们从感觉出发而最终又摆脱感觉经验。尽管这样,神秘主义还是从负面反衬出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信心和理想,而且,只要社会尚未达到理想的美好境界,人类受到社会变化的压力,自然有一种对精神慰藉的需求,获取理想的补偿。第四,重感悟而轻理性。在宗教气氛非常浓郁的东方世界,流行着创世说、启示真理说、灵魂不死说等非理性主义产物,是通过直观、内省、神秘主义的个人体验而获得的一种认识。 1.2、古代西方文化特点 1.2.1、民主与法制精神 古希腊人所创设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典文化中最富有魅力的文化成就之一。而雅典的的民主政治制度则是其中的楷模。在雅典,公民民主制达到了极致。一切官职均由选举和抽签产生,权力的世袭、垄断和特权制得以废除。这种民主政治制度体现了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和政治上人人平等的原则。这是古代世界发展最充分、最完备、最典型的民主形式。民主和法制是密不可分的。民主政治必然要求健全的法制,而法制则会保证民主政治得以顺利实施。希罗多德早就体会到了其真义。他借别人之口宣传民主政治的首要优点在于“它的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的演讲中更具体阐述了民主政治的特点。他讲道:“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公私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真正的才能。”罗马共和时代也曾实行过民主政治,虽然日后的罗马走向了帝制的道路,但民主体制和民主思想的影响却一直贯穿其中。在帝国时代,帝国范围内罗马公民权的扩大和统一,以及遍及帝国境内的自治城市的繁荣不仅使民主政治得以延续,而且还对古典传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正如论者所言:“古典文化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与现象学得相遇,几乎构成了其存在哲学形成得必要条件。海德格尔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存在问题,但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得方法,正就是现象学方法使她在困境中瞧到了希望。虽然胡塞尔曾经非常器重海德格尔,甚至说过“现象学,就就是海德格尔与我”这样得话,但就是无论作为学生还就是作为助手,海德格尔都不就是胡塞尔理想得继承人,因为从一开始她与胡塞尔之间就存在着分歧。 胡塞尔创立现象学得目得就是建立一门精密科学性得哲学,即通过现象学方法,弄清科学认识得活动以及生活中得意识活动得结构,以先验还原得到“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一切知识提供先验得基础。所以在胡塞尔心目中,作为方法得现象学得目标就是成就作为哲学体系得现象学。在这个意义上说,胡塞尔就是一个很“科学”得哲学家。现象学对海德格尔得启发就是:在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式得认识论框架“之前”或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本源得世界。即就是说,在自我得主观世界与对象得客观世界得背后,存在着一个统一得本源世界,而现象学方法就就是描述与直观这个本源世界得有效方法。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得分歧主要在于:海德格尔始终将现象学只瞧作就是一种方法而不就是先验哲学;对她来说胡塞尔得“纯粹意识”还不够本源,存在比它更源始;与胡塞尔得“科学情结”相反,海德格尔关注得就是科学得局限性。总之,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才就是哲学应该关心得问题。胡塞尔后来也意识到了海德格尔与她得分歧。1929年读《存在与时间》时,胡塞尔在书得扉页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得名言:“吾爱吾师柏拉图,吾更爱真理”。瞧到自己心爱得继承人与自己分道扬镳,她得心情就是可以理解得。 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就是存在者得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得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瞧作就是认识得外在对象得方法乃就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得根本原因。所以海德格尔给自己提出得任务就是通过对广义得意识活动得描述、直观,展示存在在此得“显现”。

艺术作品的本源 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的本源 海德格尔,孙周兴译 -------------------------------------------------------------------------------- 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使某物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那个东西,我们称之为某件东西的本质。某件东西的本源乃是这东西的本质之源。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追问就是追问艺术作品的本质之源。按通常的理解,艺术作品来自艺术家的活动,通过艺术家的活动而产生。但艺术家又是通过什么成其为艺术家的?艺术家从何而来?使艺术家成为艺术家的是作品;因为一部作品给作者带来了声誉,这就是说,唯作品才使作者以一位艺术的主人身份出现。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不可或缺。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全部包含了另一方。无论就它们本身还是就两者的关系来说,艺术家和作品都通过一个最初的第三者而存在。这个第三者才使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获得各自的名称。那就是艺术。 正如艺术家以某种方式必然地成为作品的本源而作品成为艺术家的本源,同样地,艺术以另一种方式确凿无疑地成为艺术家和作品的本源。但艺术竟能成为一种本源吗?哪里和如何有艺术呢?艺术,它还不过是一个词,没有任何现实事物与之对应。它可以被看作一个集合观念,我们把仅从艺术而来才是现实的东西,即作品和艺术家,置于这个集合观念之中。即使艺术这个词所标示的意义超过了一个集合观念,艺术这个词的意思恐怕也只能在作品和艺术家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存在。或者事情恰恰相反?唯当艺术存在而且是作为作品和艺术家的本源而存在之际,才有作品和艺术家吗? 无论怎样决断,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都势必成为艺术之本质的问题。但由于艺术究竟是否存在和如何存在的问题必然还是悬而未决的,因此,我们将尝试在艺术无可置疑地起现实作用的地方寻找艺术的本质。艺术在艺术作品中成其本质。但什么和如何是一件艺术作品呢? 什么是艺术?这应从作品那里获得答案。什么是作品,我们只能从艺术的本质那里获知。任何人都能觉察到,我们这是在绕圈子。通常的理智要求我们避免这种循环,因为它与逻辑相抵触。人们认为,艺术是什么,可以从我们对现有的艺术作品的比较考察中获知。而如果我们事先并不知道艺术是什么,我们又如何确认我们的这种考察是以艺术作品为基础的?但是,与通过对现有艺术作品的特性的收集一样,我们从更高级的概念作推演,也是同样得不到艺术的本质的;因为这种推演事先也已经有了那样一些规定性,这些规定性必然足以把我们事先就认为是艺术作品的东西呈现给我们。可见,从现有作品中收集特性和从基本原理中作出推演,在此同样都是不可能的;在哪里这样做了,也是一种自欺欺人。因此我们必得安于绕圈子。这并非权宜之计,亦非缺憾。走上这条道路,乃思之力量;保持在这条道路上,乃思之节日——假设思是一种行业的话。不仅从作品到艺术的主要步骤 与从艺术到作品的步骤一样,是一种循环,而且我们所尝试的每一个具体的步骤,也都在这种循环之中兜圈子。 为了找到艺术的本质,找到在作品中真正起支配作用的东西,我们还是来探究一下现实的作品,追问一番:作品是什么,它如何成其为作品。每个人都熟悉艺术作品。人们在公共场所,在教堂和住宅里,可以见到建筑和雕塑作品。不同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 前段时间,根据老师的推荐,我借阅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刚开始只是翻看了一下序言,就觉得这是一本必读的好书了。由于个人平时知识储备确实有限,且不爱思考,再加之这本书的语法逻辑与现代有些相异,因此我只是粗略的通读了一遍,略懂了本书的内容与主旨,下面是我的一点读书心得。 一.内容浅析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作品,当时的中国正是被西方人用火炮利器轰开大门的时期,无论从器物、制度、还是文化,西方文化都潮涌般的侵蚀着人们的心理,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东方文化步步后退,到了是否要存在的必要的地步了。面对这种形势,梁先生写了这本书,对东西文化的内涵和优劣势进行了深入的比较。 从这本书的框架看,其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其一,什么是东方化和西方化;其二,世界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在第一个问题中谈及西方化时,梁先生在这本书的第二章中给出了对于文化的看法: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的生活样法,而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也就是说“生活的根本在意欲而文化不过是生活之样法。”意欲不同,生活的样法不同,文化也就不同,而所有人类的生活大致可分为三个路径样法::(一)向前面要求(二)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三)转身向后去要求。根据这三种不同的路向,梁先生把世界文化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特征,“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它的要求;换一句话说,就是奋斗的态度。遇到问题都是对前面去下手,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二是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特征在于,“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是在这种境地上求得自我满足”;“他并不想奋斗的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他所持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的意欲调和罢了”。这种精神态度的典范,在梁先生看来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三是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对于这三种文化的优劣,梁先生认为不能进行简单的比较,他认为人类文化是由发展阶段的,这三种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虽然三条路在实际中是“共时”的存在,因此在当今现实中发生冲突,但在理念上却是一个“历时”的序列。他认为:现在的西方文化以改造外在环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当人们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人们会开始注重情感

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

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 提要本文对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疏理和论述。认为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本体论追问,对艺术的形而上沉思,对诗与思、语言的人本学阐释体现了西方现代哲学的理论深度。海德格尔把存在问题与艺术问题联系起来思索,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与理解西方近现代哲学和美学传统;他试图把艺术生成和真理发生统一起来,引导人们重新确立现代艺术价值尺度;他主张在人学层次上把诗、思、语言三者贯通,尤其把语言与存在联系起来考察,为更深入地透视和把握人的生存境界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但由于海德格尔完全忽视了人的存在的社会历史结构,忽视了艺术创造的社会历史维度,忽视了思维与语言的社会本性和实践功能,使他的艺术哲学难免陷入非历史、非科学和非理性的境地。 关键词存在烦艺术真理诗思语言 ***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是西方现代哲学史上一个有独创性的思想家。他对许多重要的哲学问题都有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他在漫长的哲学生涯中,酷爱文学艺术尤其是诗,并发表了数量不太多,但足以启人心智,引人沉思的理论著述。正如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与人文科学学院教授欧文斯( W.D.Owens)所说,海德格尔对艺术的哲学兴趣尽管未导致任何被称为完整的艺术哲学这样的东西,然而为人们留下了极为重要的启示。〔1 〕海德格尔把艺术问题与存在问题联系起来思索,在更为宽泛而深邃的文化背景上把哲学与诗学统一起来,从而将艺术哲学引领到一个崭新的理论境界。这在西方现代哲学与美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在众多的西方现代哲学家和美学家眼里,海德格尔代表了西方现代艺术哲学或美学的深度。但是,人们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理解远非统一,评价更众说不一。本文试图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对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或美学进行剖析评价。 一、对存在的本体论追问 海德格尔的哲学与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存在的本体论追问。正是这一追问以及对这一追问的回答,展开了他对哲学上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基本观点,表露出他的美学、艺术、诗等问题的主要看法。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本体论的基本问题是"存在"的问题。他说:"任何存在论,如果它未曾首先充分地澄清存在的意义并把澄清存在的意义理解为自己的基本任务,那么,无论它具有多么丰富多么紧凑的范畴体系,归根到底它仍然是盲目的,并背离了它最本己的意图。"〔2〕他认为传统哲学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所追问的不是"存在",而是"存在者";回答的又不是存在者"怎样",而是存在者是"什么"。传统形而上学以"何者存在"的方式去追问,并自称为本体论,但其实追问的是"作为全体的存在者"(das Seiende im gamzen ),它无非是论究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即存在者的存在性(Seiend-heit)的。在传统哲学那里,存在被遗忘了,被隐蔽起来了,因此,这种本体论只是一种"无根的本体论"。 那么,"存在"是什么呢?海德格尔认为:"存在"(sein)与"存在者"(Seiende)不同, 存在者是已经存在且已显示出存在的东西。存在优于存在者。因为任何存在者,必须首先存在,然后才能是既定的存在者,否则,存在者就不可能呈现在那里,存在在那里。然而,以往的哲学家所关心和讨论的都只是"存在者",而不是"存在"这个更为根本的东西。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存在"呢?什么是存在者的前提,或者说使存在者能够存在的"存在"呢?海德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