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悼亡诗

悼亡诗

悼亡诗
悼亡诗

一、何为悼亡诗?

【概念】

所谓悼亡,古代专指纪念亡故的妻子。在我国古代妇女地位不如今日可与男子平等,且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束缚,在丈夫亡故之时,也多不过是哭上一回、撒几滴眼泪以示其悲情,少有用诗悼亡的。虽然古代才女也不少,但用《悼亡》作诗题的,也只有一个,便是明末才女商景兰追悼丈夫祁彪的《悼亡》诗作,

可说是唯一的例外。

【特点】

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和悲哀。所以悼亡诗是一种悲情诗歌,完全靠深挚的感情打动人。人生自古伤心事,无非生离和死别。(一写生离的惆怅,一写死别的哀伤),纵观古代的送别诗和悼亡诗,不难发现,都有一条情的血脉贯穿其中。尽管“言志抒情”原是中国古代诗歌数千年间积淀而成的一种民族特色,而非独为送别诗和悼亡诗所专有,然而这两类诗尤其是悼亡诗在抒情方面较其他类属作品却来得更为真挚、深厚、强烈。正如前人所说:“古伤逝之词,一披咏之,愀然欲泪者,其情真也。”情感最具有穿透力,所以悼词诗也最易

打动人心,感染人心。

【缘由】

1、悼亡诗悲情感人的一个原因是,悼亡诗,应该说这类作品在数量上远不能同其它类别的诗相比。因为每位诗人一生都难免体验到几次离别的辛酸,却未必人人都有亡妻的经历。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封建社会伦理纲常观念的作用。在封建宗法社会里,“男尊女卑”既是人们普遍承认和接受的伦理观念,也是夫妻关系的基本准则。因此,在当时社会男人的意识中,“儿女情”与“英雄气”是对立的,“儿女情长”则必“英雄气短”,不是好男儿、伟丈夫。然而唯其如此,夫妻之爱这种万物人伦中最淳美的感情在封建社会里便弥足珍贵了。而悼亡诗的作者们一旦故妻亡化,竟能在诗中毫不掩饰地抒写自己的伤悼之情,则不独勇气过人,而且倘无真情,也是写不好的。诸如“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三遣悲怀》),“如今悔恨将何益,肠断千休与万休”(韦庄《悼亡姬》)等,都可

以证明这一点。

2、悼亡诗悲情感人的另一个原因,它展现出主体意愿与严酷现实的矛盾,集中体现为“抚存感往,物是人非”,以感情的悲剧性冲突和心灵的巨大波荡唤起读者的共鸣、同情与悲悯。举首诗为例:窗尘岁时阻,闺芜日夜深。流黄夕不织,宁闻梭杼音。凉霭漂虚座,清香荡空琴。蜻蚓知寂寥,蛾飞测幽阴。乃抱生死悼,岂伊离别心?(江淹《悼室人》)一首悼亡。夫妻恩爱,自当白头偕老,而尘芜日积,斯人既已,一可哀也;犹望一闻梭杼之音,然已无人为织流黄,二可哀也;室中所余,唯虚座空琴而

已,物是人非,三可哀也;彼虫类尚知寂寥,探幽觅偶,唯我独罹凄寂之苦,四可哀也。可见,正是这种主体意愿与客观现实的严重背违导致了作者渐次腾涌的感情冲突,从而使作品染上一层

浓郁的悲剧色彩。

3、倘若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逢坎坷,其送别诗或悼亡诗还可以裹挟着个人的身世之感。“伤禽我是笼中鹤,沉剑君为泉下龙”(元稹《六年春遣怀》),“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因悼亡日近不去,因寄》),一个于江陵贬所把自己比作“笼中鹤”,一个在屡遭朋党排斥的背景下隐痛“难遣”。在这些悼亡诗里,意愿与现实的矛盾,理想同时运的冲突,如此交相错杂,显现出

更加引人注目的悲剧色彩。

自古才子佳人难成眷属,既成,幸福者几人?尽管这类作品在整个全集中比重很小,却有着独特的地位。正如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所说:“无此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诗?就千年论,不可无此诗。”

【人物】

历代著名诗人如潘岳、鲍照、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直到明代的于谦和清代的吴嘉纪、厉鹗等,都有悼亡诗流传。出现得比较早的以“悼亡”为题的诗,

当属西晋时潘岳的《悼亡诗》。潘岳在当时与陆机齐名,作品多谄事权贵和抒写伤春悲秋之情,文辞华靡,无甚可取。倒是他的《悼亡诗》写得情真感人:“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坏永幽隔。……望庐思其人,回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诗甚长,摘几句以见一斑。全诗以时光流逝、幽明永隔,而所居之庐、室,所用之屏、翰墨等物犹在,人面却已不知何处的悲情道其深情,倒也不失为名作,开悼亡诗之新风。

另外唐代与白居易齐名,号称“元白”的元稹,也有两首诗是悼念亡妻的名作,一首《遣悲怀》,另一首《六年春遣怀》。其一云:“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儿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期然。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其情切切,所以后人读之犹可感受到

一种真情。

而悼亡的风格,到了苏东坡手里则为之一变。写悼念亡妻深情的,文学史上有两篇词堪称“悼亡词双璧”,苏轼的这首悼亡词,表现了夫妻间生死不渝的恩爱之情,千古而下,读来仍令人

黯然神伤。

二、绝唱传千古?

——苏轼·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时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

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花丛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化争艳,

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

【背景】:

元稹有离思诗五首,这是其中第四首,都是为了追悼亡妻韦丛而做。韦丛为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幼女,二十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无半分怨言,元稹与她两情甚笃。七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这一首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曾经经过沧海的人,再看到其他的水,不是壮阔可观的水,看过巫山的云之后,便觉得别地方的云都不值得一看;即使从成千的美女

中走过,都懒得回过头看他们一眼,一半固然是为了修身治学,一半是没有忘情于你呀!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词意豪壮,用笔极妙。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成为唐人悼亡诗中的千古名篇

【背景】三:

陆游与唐婉邂逅之后,出走京城求取功名,他的文才颇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称赏,被赐进士出身。以后仕途通畅,一直做到宝华阁侍制。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也写下了大量反映忧国忧民思想的诗词。到七十五岁时,他上书告老,蒙赐金紫绶还乡了。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唐婉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此番倦游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对旧事、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常常在沈园幽径上踽踽独行,追忆着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这时他写下了“沈园怀旧”二首。

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其二: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背景】六:

陆游八十五岁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觉到身心爽适、轻快无比。原准备上山采药,因为体力不允许就折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春游》,此时的陆游已八十四岁: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此后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了。

【背景】七:

关于陆游与唐婉这段悲痛绝人的爱情故事,以及围绕着沈园的这些传唱千古的诗词,近人陈衍游沈园之后留下了一句评语:

“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

《沁园春》

——纳兰性德

序: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背景】:

这首《沁园春》是纳兰性德众多悼亡诗词作品中最哀婉痛彻的一首,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

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产后受寒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关氏,并有侧室颜氏。值得一提的是,纳兰性德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集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婿”。可惜她在与纳兰性德相处一年之后,纳兰性德就去世了,这段短暂的爱情又以悲剧告终,年仅三十一岁。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苏轼“悼亡词”一首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背景】

先叙述一下这首词的背景吧。苏东坡的结发妻子王弗,是眉山青神人,16岁时与比他大3岁的苏东坡成婚,婚后两人恩爱,生有一子苏迈。他的妻子王弗极贤慧有淑德,其敏而静的气质有如神光天香笼罩着他们夫妻谐睦温馨的家庭生活。东坡《亡妻墓志铭》写道:“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颇有“红袖添香夜伴读”的味道。有道是恩爱夫妻不到头,他的这位贤娇妻、贤内助竞于27岁上不幸病逝于京师,连老苏明允都为之悲痛不已,“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必葬诸其姑之侧。’”(《墓志铭》)意谓应将她与苏轼的生母葬在一处,可见对这位贤儿媳,老苏也是挺疼惜的。王弗去世,苏轼黯然神伤,哀思绵延。十年之后,将近50岁的苏轼对亡妻仍是一往情深,难以释怀,十年后的一个夜晚,苏轼在密州作了一个梦,梦见与亡妻住日的缠绵,醒来不禁泪下,作了这首有名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追思亡妻。宋词在后世也是声誉颇高的,但运用词的形式来悼亡,则以东坡此作为首唱,本词是文学史上第一首

悼亡词。

【译文】

十年漫漫生死隔两茫茫。不用去细思量,你的形影我难忘。千里遥远的孤坟,竟无处向你诉满腹凄凉。纵然是夫妻再相逢你也许认不出我,灰尘满面,两鬓如霜!夜里做了个渺茫的梦忽然返回故乡。在那小门窗,她正在梳妆。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淋淳热泪千行。料想得到,她为电念我年年痛断柔肠的地方,就在

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导读】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生死永诀、幽明路隔,何况“十年”、“千里”,于时于空,都绝无相逢的可能!“不思量”,故作决绝语,实际上是思量得太深、太苦了;偏生“自难忘”,刻骨铭心,自然挥不去、躲不开了。“不思量,自难忘”,正是极度相思痛苦之情的强烈爆发。

2、“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凄凉冷漠尚可忍,最难耐苦楚无人说!唠叨死者孤坟的寂寞凄凉,既是疲于奔波他乡,疏于祭扫妻坟的自责,更是伤心怀妻悲痛之情的流露。“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让我们懂得了作者永久的深情与悲哀。

3、“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逝者留给生者的是永恒不变的思念,不住地给活着的人添加着憔悴与衰老,另一方面,生活际遇的飘泊不定,生活处境的凶险恶劣,令词人心身疲倦,鬓发过早地变得霜白。这样,即使能与妻子相见,词人也

不希望妻子认出自己,以避免妻子伤感难过。词人极希望与妻子相见却又害怕被妻子认出的矛盾心里,真是生者的最大悲哀。

4、“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离家愈久,思乡之情也就愈切。因时势的动荡不安,政治生活的苦闷,辗转奔波的词人自然产生了浓郁的怀乡情绪。幽幽沉梦之中,魂游久违的故乡,第一眼所见便是爱妻面窗梳妆那熟悉的身影。这第一眼目光所及,生动逼真地铺写了一幅夫妻久别乍逢的感人场面,实在是词人思妻痴情的自然流露。最喜欢“夜来幽梦忽还乡”中的“梦”字和“忽”字的意境,着一“梦”字,“梦”者,“意”也,不管怎么说,也许对于一对阴阳之隔的人来说,梦见总比见不到要好多少倍!而“忽”却并不忽然,“日有所思,夜有所

梦。”

5、“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词人日思夜梦,不知有多少心事要向情侣倾诉!两地相思情切切,一朝对面却无言。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泪眼凝望,正是“情到深处无处说,唯有点滴在心头。“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又该是何等的惆

怅!

【影响】

读这样的词的时候,让我们很难相信这就是那位怀抱铜琵琶,高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不过正是这样真情钟情痴情的东坡,才更让我们如此的喜欢他,千百年来,一如既往的喜欢着!

以上《江城子》为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悼亡词,为他的代表作之一。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并理解了这一首词,而词中苏轼对妻子的深情和思念获得了千古的传颂,甚至成为中国人重情的表现

之例子:

二、贺铸“悼亡词”二首

(一)贺铸的《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

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

挑灯夜补衣!

【作者】

宋代词人中,贺铸的名气虽然不及柳永、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大家那么显赫,但是,这位以一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出名的“贺梅子”,却自有他在词坛上遮掩不住的光辉。特别是他的词,英雄豪气与儿女情长并存,在两宋词坛上尤其难得。

贺铸长相奇丑,又因为个性耿介,得罪过不少豪门显贵,因此,他一生都只能混迹于下层官员的职务上,郁郁不得志。而妻子赵氏则是他人生最亲近最钟爱的人之一,贺铸夫人赵氏,勤劳贤惠,贺铸曾有《问内》诗写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夫妻俩的感情是很深的。她的早早过世,实在是贺铸人生之一大不幸(“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是古时人生之三大不幸)。下面,就让我们从他这首悼亡词《鹧鸪天》,即《半死桐》中来感受一下词人真挚凄婉的情感和词风。

【译文】

作者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阊门是苏州著名的城门,用来借指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当贺铸不久因事要离开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哀叹:“好好一起来的,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树木凋零,落叶萧索;而池中原先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肯定也经历了失伴之苦吧!那晨光初露的草原,东方才刚刚发白,躺在草丛上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儿,须臾之间就不见了。人生原来就是这样短暂啊!(晞,xi 晒干了)在那新垒起来的坟头前,作者默默地哀悼着亡妻;在从前两人住过的地方,作者更是久久留恋,不肯离去。回到家里,躺在死者睡过的床上,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

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作者沉痛地表现出了对亡妻患难与共、相

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

这是一首典型的悼亡词,充满着对亡妻低徊的怀念之情。从分量和成就上看,这首词丝毫不逊于东坡的《江城子》,但词因人名,从流传范围上看,这首词只有少数研究宋词或对宋词极感兴趣的朋友知道,而后者却几乎是所有了解宋词的人都耳熟能详的。(当然这也是有几分原因的,苏词是有词以来第一首悼亡词。

题外话,不多说了。)

【导读】

1、“同来何事不同归?”这首词的“同来何事不同归”一问,也问得十分奇怪——贺妻又何尝愿意先词人而去呢?这实际上是文学往往讲“情”而不讲“理”的,极“无理”之辞,正是极“有情”之语。作者撕肝裂肺的悲怆,已全然包含在泪尽而继之以血的一声呼天抢地之中了。这句令人联想到《北梦琐言》中所记名倡徐月英的送人诗:“惆怅人间万事违,两人同去一人回。”以及赵令畴《候靖录》载蔡确悼亡妻诗:“伤心瘴江水,

同渡不同归。”

2、“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最喜欢的是这两句"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以梧桐树半死、鸳鸯鸟失伴来喻自己的丧偶,且兼词人此时已是年老,用头白二字非常

形象。白香山《为薛台悼亡》诗中也曾用“半死梧桐老病身”来喻自己丧偶之痛。此二句用“比”体,以树鸟比喻失偶,恰是化用了孟郊《烈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之意,形象地

刻画出作者的孤寂和悲凉。

3、“原上草,露初晞。” “晞”:干掉,指死亡。“原上草”二句感叹人生短促,又是化用了古乐府《薤露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的诗句,恰当地表现了主题。此句兼用“比兴”,承上启下,上承“梧桐”句构

成博喻。

4、“旧栖新陇两依依。”下面接下去写道,更进一步抒发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以往住过的老房子和你的新坟两两相依,后面的不尽之意是:我和你虽已隔世,但我们的心却永远在一起。

5、“谁复挑灯夜补衣!”结句更是提炼出“挑灯夜补衣”这一细节,体现了作者心绪之细,感情之真。此句最为世人所称道。它用了生活小事中的细节,活脱脱地来传达亡妻的贤慧勤劳,传达出伉俪之爱的温馨,糟糠夫妻,情逾金石。无怪乎词人当此雨叩窗棂,一灯如豆,空床辗转之际,最最不能忘怀的却是妻子“挑灯夜补衣”的感人形象。全词至此戛然而止,就把这哀惋凄绝的一幕深深地嵌入了千万读者的心扉,铁石人也不容不潸然泪下了,这正是“情到深处无处说,唯有点滴在心头”啊!这里必须提到的是古人有“夜夜常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的说法,自己

的丈夫或妻子远离或已不在,晚上睡觉时,将被子空下一半位置,留待思念中的人魂魄归来相会。这里:“空床卧听南窗雨”一句就暗含此意。南窗雨让人饱尝淋雨之苦与孤寂凄凉,南窗雨让人怅然于挑灯补衣恩爱体贴之一去不返,极曲致地传达出对妻子的挚爱。这最后一句敲响了全词的最强音符,将全词的意境推向了高潮。读之无不令人潸然泪下。

【特色】

这首词很多地方是由前人诗句脱骨而来,却仍为千古绝唱,正如叶梦得《贺铸传》所言:“掇拾人所遗弃,少加隐括,皆为新奇。”比兴之法用之娴熟,细节之描尤为感人。

在两宋词坛上,悼亡词写到如此地步的,也许只有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能与之媲美,而我认为,在意境的塑造上,《鹧鸪天》不在《江城子》之下,而在点睛之笔上,《鹧

鸪天》却是更胜一筹!

(二)贺铸的《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导读】

这首词是方回较有争议的作品,千年以下,无数文人学者对此词内涵和象征作出各自评论。有说是苦等佳人而不至之后,词人心怀怅惘而作(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篇下此词解题);也有说是因为作者禀性刚直,不谀显贵而在政治上受排挤,报复得不到施展,心中怨愤不平而作的,(张颢瀚《古诗词赋观止》),但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

东南大学中文系主任王步高教授认为,此词是贺铸除《半死桐》而外的另一首悼亡词,并言可由词中的“凌波不过”,“芳尘”,“断肠句”等处道出。究竟如何,还是先让我们逐词逐句

地说说这首词吧。

1、首句“凌波不过横塘路。”用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典故。凌波,形容女子走路轻盈的样子,这里借代为词人心中的佳人。“横塘”是地名,约在今苏州某地。心中女子未到“横塘”便先已殒去,“不过”二字已明白道出。

2、下面“但目送,芳尘去。”此句最痴,“尘”,踪迹,与“芳”连用,本指佳人的踪迹,但细味此句,可以品出这里的“尘”,不是一般的“罗袜生尘”之“尘”,而是心上人的一缕芳魂。你虽没到横塘就先我而去,那就让我在这里送送你吧,我

要目送你的芳魂离我远去,虽然我看不到,但是毕竟能感应得到

的。

3、下句“锦瑟年华谁与度。”用的是李商隐著名的无题诗《锦瑟》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语典,锦瑟,绘着彩色花纹的瑟,锦瑟年华即是美好的年华。你离我而去,剩我在这清冷的尘世里,这漫长年华与谁共度呢?你究竟去了哪里?是在你我经常幽会的“月桥”上,“花院”里?还是把自己深锁在“琐窗”之下,“朱户”之中呢?这一切谁也不知道,

“只有春知处”。

4、过片“碧云冉冉蘅皋暮。”“冉冉”是云流动的样子。“横皋”: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词人站立在水边深情的寻视,希望能寻觅到她的影子,但映入眼中的只是流动的白云。化用了江淹《休上人怨别》诗中“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语意。

5、下句“彩笔新题断肠句。” “彩笔”即妙笔,喻文采很高。《南史,江淹传》中载:“淹少时以文章显,晚年才思微退。……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美丽而惆怅的典故抒写出惆怅的悲哀。“断

肠”二字最能透露词中信息。

悼亡诗词鉴赏

第四讲悼亡诗词鉴赏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古代诗歌中的独特类型——悼亡诗(词)及其概念内涵。 二、了解悼亡诗的特点和常用的抒情方法。 三、熟知悼亡诗的起源与著名篇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悼亡词的不同风格;对悼亡情感的理解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古代哀祭文、悼亡诗词综述 哀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文,有大致相同的体式和结构。 唐之后,悼念亡妻的诗词,多不以“悼亡”为题。总起来看,悼亡之作远不如哀祭文那样众多,这是因为悼亡诗词毕竟是诗(词)人们的即兴抒情之作,有妻子去世而且要先于诗(词)人的事,也毕竟是极少数。诗人中,以唐之元稹和李商隐的悼亡之作最有名。词人中,以宋·苏轼和清·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最有名,尤其是纳兰性德,词题中明标有“悼亡”、“梦亡妇”、“亡妇忌日”、“亡妇生辰”等字样的词即有五、六首之多,其他无题而语中可能涉及悼亡的词远不止此数。 二、《诗经》中的悼亡诗 悼亡诗《诗经·邶风绿衣》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赏析】此诗说一男子手抚妻子遗物衣裳,悲戚不已,追忆旧时情谊,感念妻子对自己的照顾和耐心规劝,感伤着再也没有另一个人如此的贤德美惠,可以理解自己的心了 三、魏晋南北朝悼亡诗 悼亡诗三首(之一)晋·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重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千百年来,男人值得一夸的最高褒赞就是“才过宋玉,貌赛潘安”——潘安就是潘岳。“掷果盈车”、“傅粉檀郎”等等成语典故皆出于这位倜傥男儿。潘岳与结发妻子杨氏伉俪和谐,始终如一。 四、唐代悼亡诗 遣悲怀三首(选一) 〔唐〕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唐代悼亡诗的抒情模式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 (2) 一、抒情主客体 (3) 二、抒情主题 (4) 三、抒情方式 (5) (一)景物抒情 (5) 1.借景抒情 (5) 2.触景生情 (6) 3.咏物抒情 (7) (二)今昔对比 (7) (三)用典抒情 (8) (四)写梦抒情 (8) (五)写泪抒情 (9)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0)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唐宋悼亡诗的抒情模式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唐宋悼亡诗的发展概况,具体探析其抒情模式的内涵:丈夫和亡妻分别为抒情主客体;“抚存悼亡,感今怀昔”是其抒情主题;其抒情方式有景物抒情,今昔对比,用典抒情,写梦抒情和写泪抒情等。 关键词:唐宋;悼亡诗;抒情模式 Lyric Patterns of the Elegiac Poetry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development situations of the elegiac poetry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conducts in-depth analysis of connotation of lyric patterns of the poetry-- a husband is the lyrical subject and a deceased wife is the lyrical object;"to mourn for the deceased wife and comfort the living through recalling the past days and expressing the feeling of life nowadays"is the lyrical theme;and main lyrical styles are listed as follows: taking advantage of a scene or an object, comparing the present with the past,making use of allusions, describing a dream and writing tears to express emotions. Key word: Tang and Song; the elegiac poetry;the lyric pattern 悼亡诗是伴随着人类情感和民俗文化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祭悼文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种特殊的古代诗歌类型。它以抒发悼亡之情为中心,是一种典型的抒情性作品,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情感价值。悼亡诗古已有之,潘岳之后正式成为专指悼念亡妻的诗作的专有名词。悼亡诗以潘岳悼亡诗为范式因袭演进,唐宋时期到达第一个发展高峰。唐宋时期可谓是悼亡诗发展史上的成熟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唐宋悼亡诗一方面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成形并获得初具规模的发展的悼亡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了前代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又为明清时期悼亡诗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唐宋时期的的悼亡诗不管在主题,还是表现方法上都已经相当成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唐代出现了韦应物、元稹、李商隐、韦庄等悼亡大家,元稹《三遣悲怀》至今脍炙人口。作为“一代之文学”[1]的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唐一代的悼亡诗也蔚为大观。悼亡诗的数量大大增多,名作纷呈,如杜审言、李白、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赵嘏等都或多或少有悼亡诗名作。就悼亡诗数量分布而言,唐代悼亡诗多集中于中晚唐时期,初盛唐诗作中悼亡诗寥寥无几。 宋代悼亡诗亦成绩斐然,梅尧臣、苏轼、张耒、王十朋、陆游、戴复古、刘克庄、吴文英等都有悼亡名作传世。而且,宋代,词为其“一代之文学”,悼亡诗发展到宋代自然也出现了悼亡词,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贺铸的《鹧鸪天?半死桐》更是传唱千古而不衰。而词,其实是诗的一种特别的形式,

中西方悼亡诗比较

从中西方悼亡诗看妻人格 苹果 摘要:古人云“东向望着,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本文正是试图以这种观点为指导对中西方悼亡诗的进行分析,对悼亡诗中对妻人格的塑造做客观全面的探寻。由于人性的共通,中西方悼亡诗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首先,妻人格在中西方都存在,并且都选择悼亡诗为其塑造的载体。其次,关于妻人格理想模式的建构和彰显上,中西方悼亡诗表现出共性。再次,对妻人格的感怀,中西方悼亡诗都表现出以悲哀为主的情感基调,但又暗含着对生命价值积极的态度倾向。但不同的文化心理、宗教背景又使得中西悼亡诗中的妻人格存在一致性的同时又呈现出异样之美。 关键词:悼亡诗亡妻人格 一首首真挚凄美的悼亡诗似中西方纷繁夺目的诗歌花园中异彩独呈的美丽奇葩,经久弥香、常开不衰,在文学艺术园地中始终占有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吸引人驻足观赏和留恋。所以,向来都不乏悼亡诗作的探求者和研究者,然而大多都是从个体作家作品入手的,或倾向于分析诗人的泣血神伤、或倾向于探求诗作的艺术魅力。似乎较少有人关注悼亡对象或者说成是诗人抒情的对象——亡妻。而假使我们抛开诗中对亡妻的书写,悼亡诗就会显得不合逻辑、不通情理、更无光彩可言。所以,悼亡诗之所以能历代繁衍不衰,其打动人心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诗人内心的真情和诗作本身的魅力,更在于悼亡诗中所塑造的体现着美与善的妻形象、折射着人性光辉的妻人格。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亡妻成就了诗人的诗情,催生出悼亡诗这样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对于灵心善感的诗人来说爱妻的死亡激发出了内心永不停歇的激情和无限的创作动机,他们怀着悲痛的心情追悼妻子的前尘往事,追寻缅怀昔日的甜蜜相守,发现体悟因妻之死所彰显出的妻永恒的善或美。这也从一个侧面应证了死亡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它可以充分展示某种较之生命更加真与善的价值,而在悼亡诗中所谓“真与善的价值”,其实质就是诗人所怀念赞扬的美好高洁的妻人格。所以,中西方的悼亡诗无形中就成为探寻妻人格一个独特的视域。我们在对中西方的为数众多悼亡诗进行咀嚼、对比后,不难发现中西方诗人所塑造的妻人格,由于人性的共通且都浸染着诗人对亡妻刻骨铭心的爱恋,其存在的载体、彰显的理想模式、被感怀的情感体验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但不同的文化心理、宗教背景使得中西悼亡诗塑造的妻人格又呈现出异样之美。 一妻人格的载体 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悼亡诗之所以成为中西方诗人对妻人格塑造载体一个共同的的选择,从根本上说是由中西方普遍存在的对女性的歧视、女性地位低下的状况造成的。正如伍尔夫描述的那样“要到那些几乎没有灯光的历史长廊中去寻找,在那儿,幽暗朦胧的,忽隐忽现地,可以看见世世代代妇女们的形象。”[1](p398)而如若把文学作为历史的倒影,妻形象又是女性形象中最为模糊而没有光芒的,妻人格也就自然缺少了被言说的空间。于是存在着这样一种质疑“妻也有人格?”这里引述李建中教授在《臣妾人格》中对人格的一段论述,给出妻人格一个正面的价值判断:每个人都有“其异与面”的人格形象,也有深藏于心的属于他(她)自己的人格结构,“外在形象”和“内在结构”合起来便是一个人的人格。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他(她)人格也许是高洁的,也许是卑下的,也许是二者兼而有之。我们只能说他(她)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格,

潘安《悼亡诗》原文及赏析

潘安《悼亡诗》原文及赏析 潘安《悼亡诗》原文及赏析 潘安悼亡诗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黾勉恭朝命,回心返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芳菲,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萋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尤可击。 --------------------------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茵帷张故房,朔望临尔祭。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潘安悼亡诗赏析 这一首《悼亡诗》作于何时?大约是杨氏死后一周年,即晋惠帝永康九年(299)所作。何焯《义门读书记》说:“安仁《悼亡》,盖在终制之后,荏苒冬春,寒暑忽易,是一期已周也。古人未有丧而赋诗者。”结合诗的内容考察,是可以相信的。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是第二部分,写诗人就要离家返回任所,临行之前,触景生情,心中有说不出的悲哀和痛苦。看到住宅,自然想起亡妻,她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进入房间,自然忆起与爱妻共同生活的美好经历,她的一举一动,使诗人永远铭记在心间。可是,在罗帐、屏风之间再也见不到爱妻的形影。见到的是墙上挂的亡妻的笔墨遗迹,婉媚依旧,余香未歇。眼前的'情景,使诗人的神志恍恍忽忽,好像爱妻还活着,忽然想起她离开人世,心中不免有几分惊惧。这一段心理描写,十分细腻的表现了诗人思念亡妻的感情,真挚动人。这是全诗的最精采的部分。 潘岳的悼亡诗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富于感情。此诗也不例外。陈祚明说:“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所嫌笔端繁冗,不能裁节,有逊乐府古诗含蕴不尽之妙耳。”(《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这里肯定潘岳悼亡诗的感情“淋漓倾注”,又批评了他的诗繁冗和缺乏“含蕴不尽之妙”,十分中肯。沈德潜对潘岳诗的评价不高,但是对悼亡诗,也指出“其情自深”(《古诗源》卷七)的特点。的确,潘岳悼亡诗感情深沉,颇为感人。 由于潘岳有《悼亡诗》三首是悼念亡妻的,从此以后,“悼亡诗”成为悼念亡妻的专门诗篇,再不是悼念其他死亡者的诗篇。

悼亡诗:李忱《吊白居易》原文翻译及赏析

悼亡诗:李忱《吊白居易》原文翻译及赏析 吊白居易 唐代:李忱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注释 ① 吊:哀悼。 ② “童子”二句重点突出白居易的两篇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 赏析 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一位诗人作悼亡诗,这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由此可见唐宣宗李忱对白居易其人的器重、对其诗的喜爱,也从 侧面表现出了白居易卓越的才能。 诗的首联使用比喻,巧妙概括了白居易一生的艺术成就。“缀玉 联珠”是形容他诗文的艳丽光彩,而“六十年”,则指他的创作生涯。“诗仙”,是溢美之辞,是对白居易的高度评价。 “谁教冥路作诗仙”一句其悲可见,其哀可闻。唐宣宗是说,对 于这位世间不可多得的诗仙,我敬重不够、仰慕不够呀!你怎么就突 然间走到冥路上去了呢?读到这里,读者似乎能够看到一位多情的皇帝,正眼含热泪,仰望长天,低声呼唤,令人感动。 诗的颔联则表达了诗人无比惋惜之情。唉!浮云,造化也没有办 法挽留住白乐天了,他永远地去了,我又有什么回天之力呢?只有扼

腕长叹罢了。这里使用对仗和互文的修辞,将作者对白居易的浓浓思 念之情凝聚在精练的语句中,情愫深,意韵长。 接下来的颈联,借白居易的两篇代表作《长恨歌》与《琵琶行》 来赞美他的艺术成就与巨大的影响力。“童子解吟”“胡儿能唱”蕴 涵深意:其诗所知人多,所晓域广,通俗易懂,音韵和谐,圆润悦耳。作者没有直接说他的诗多么美、多么富有魅力,而只让读者自己去品味。 尾联则进一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白居易的器重、难以割舍和对白 居易去世的无比悲怆之情。这是在颈联基础上的更进一步,“文章已 满行人耳”,白居易的诗如风一般流行,与行人形影不离:你只要出 行在外,就能听到吟诵白诗的声音。而作者听到吟诵之声,就会牵动 起思念白居易的感情,内心充满无比悲伤与哀痛。 全诗语言通俗凝练,感情真挚,既表现了对白居易仙逝的哀痛, 又表现了对他诗歌的赞赏,同时突出了白诗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元稹、李商隐悼亡诗比较 (人教版作品赏析)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元稹、李商隐悼亡诗比较 (人教版作品赏析)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元稹、李商隐悼亡诗比较 (人教版作品赏析) →教学文摘→“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元稹、李商隐悼亡诗比较 (人教版作品赏析) --7 引言 悼亡诗古今有之,中西有之。西方表现哀怨的抒情诗种类很多,但专为怀念亡妻的悼亡诗则极为少见,而在我国古代则是极为常见。悼念亡妻的诗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这一首首伉俪情深的悲歌是文学长河中不朽的小夜曲,更是中国文人至情至性的最好证明。如果说,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如果说,爱情有尽头,生命是爱情的尽头,那么悼亡诗就是爱情在时间的永恒延续。 历代有很多悼亡的佳作,悼亡诗史有《诗经》,还有晋代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唐代元稹的《遗悲怀》三首等,李商隐、韦应物、韦庄、苏轼、贺铸、黄庭坚、纳兰性德都留下了感人肺腑的作品。这整个过程中,诗人星星点点,诗作连篇累牍。本文选取唐代元稹与李商隐的悼亡诗作,在悼亡诗同样的伤逝主题下都采用感物伤怀、由梦达情这两种表现模式来展示诗人内心强烈的思念与绵绵的哀痛。但二者的不同经历、个性气质、迥然的艺术追求又使他们的悼亡诗又有很大的不同。元稹的悼亡诗以居家环境和日常生活的细节的描写为主要内容,用平常语道平常事,大胆表露内心情感,形成浅近通畅、明晰直率的风格。而李商隐的悼亡诗作以自己的主观情思为线索,运用象征、比兴、典故等艺术手法,含蓄曲折表达内心世界的绵绵哀愁,诗歌呈现隐约朦胧的风格。 一、如出一辙的表现模式 (一)景存人亡,感物伤怀 唐代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P)元稹与李商隐的悼亡诗都通过景存人亡,感物伤怀的情感模式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那些特定的景致旧物又成了观照者情感的特定载体。这些特定的载体曾被悼祭对象所触摸,所光临,所制作,足迹、印迹等都是亡者留给生者的美好形象。当这些景象被对象化、情感化后就成了伤逝主题中密不可分,休戚与共的情感表现模式。而这种景存人亡,触发诗人感物伤怀,巨大的悲伤从心底涌出。悼亡诗拥有爱情主题和死亡主题叠加的特殊性,面对自己曾经共同生活挚爱的妻子离去,思念便会长久折磨诗人,看到曾经旧物,往事幕幕,自然会颇多感触,引发回忆。景存人亡的强烈效果,传递出一种哀婉伤悲的悼亡情绪。 元稹就常从未泯之遗迹,追忆妻子生前的一切和与之共有的人间生活,从而抒发因死亡导致的恩爱不续的惆怅和忧伤。如《遗悲怀三首》(之二)“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中西文学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之文学 诗歌比较 (一)不同的历史传统 大致的说,西方重叙事诗,但有向抒情诗发展的趋势;中国诗歌重抒情,但也有叙事诗。 西:叙事诗——荷马史诗—圣经中的“雅歌”—中世纪英雄史诗—弥尔顿、拜伦、雪莱、 抒情诗——萨福、品达、维吉尔、奥维德 中:《诗经》《楚辞》“劳者歌其事”“诗缘情”“愤怒出诗人”“诗言志”抒情小诗居多弱化叙事重表现论以抒情诗为主的中国诗歌,也不乏叙事诗的作品叙事文学诗化 《诗经·大雅》“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孔雀东南飞》《木兰辞》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象西方“英雄史诗”那样大规模的叙事诗呢? 丰华瞻 ①与中国哲学有关。孔子、老子 ②中国文学歌颂英雄,不是用诗而是用历史、小说来歌颂。 ③中国自古以来认为,诗的功能在于抒情,陶情冶性,而不在于叙事。 ①中国哲学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感的浅薄。 ②西方民族生性好动,其理想的人物是英雄;中国民族个性好静,理想的人物是圣人。 (二)田园诗 1.中:兴起于魏末西晋,山水诗以谢灵运为代表,田园诗以陶渊明为代表。 盛唐时期的王孟诗派 2.西:又称牧歌,创始人是古希腊的忒俄克里托斯 维吉尔《牧歌》十首、《田园诗》四卷,其地位远不如中国诗歌中那么重要,这与《圣经》的极大影响有关系。文艺复兴时期才有了改变,锡德尼《阿卡迪亚》、斯宾塞《牧人月历》 19C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露西》拜伦雪莱济慈 3.山水田园诗主要产生于退隐生活的基础上。中国的山水田园诗人大多是中小地主知识分子中较为软弱的一群。中西隐逸诗人,都有不满现状,逃避现实,归隐田园,自寻乐趣的倾向, 中西山水田园诗,都表现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和赞美,表现了中西诗人向往自然,反朴归真的思想。 4.不同: ①西方田园诗多写牧民生活,中国侧重农民生活。 ②西方田园诗多写爱情主题,中国的田园诗往往涉及政治。 ③不同的宗教观念:西方诗人受基督教影响,置身大自然时,会情不自禁感到上帝的存在。中国田园诗中,参佛和求仙的思想时有反映。 ④表现了不同的哲理思考。西方田园诗除了上帝和爱情之外,还常常表现一些发人深思的哲理。中国诗人的哲理思考,往往涉及宦海浮沉,穷通蹇达的个人遭遇,

论王士祯悼亡诗

论王士祯悼亡诗 悼亡作为古典诗歌的一个类型,自唐代韦应物、元稹之后,艺术表现方面的开拓大体已完成,以后的诗人似乎再没什么创新的余地。自元代傅与砺以降,明清两代诗家赋悼亡者甚众,名诗人如王彦泓、王夫之、屈大均、尤侗、厉鹗、杭世骏集中都有悼亡之作,但引起关注的只有清代诗人王士禛和尤侗。但即便是这两位诗人,近代陈衍也认为:“语云欢娱难工,愁苦易好。而悼亡诗工者甚妙。王阮亭、尤西堂不过尔尔,则以此种诗贵真,而妇女之行多庸庸无奇。潘令、元相所已言,几不能出其范围也。”。那么,悼亡诗的艺术成就果真到唐代就再无发展了吗?我觉得还不能这么说。起码就王渔洋的作品看,虽然艺术表现未必有多少新颖之处,但其多章组诗的规模化制作仍在体式上有所发展,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在唐宋以前,悼亡诗多为零星短章,多章组诗的规模化制作出现于清代,其始作俑者或许就是王渔洋。多章组诗体制上的庞大首先意味着内容表达的量化需求,大量生活细节的文学化是这种需求的直接原因。明清以后,由于制度或经济的原因,官员仕宦常不能携眷而往,对妻室在乡侍亲课子的艰辛,也往往难以体会。一旦妻子亡故,中馈无主,丈夫顿失左右臂,于是长忆亡人,增伉俪之重。李梦阳正德十一年(1516)五月丧妻,撰《封宜人亡妻左氏墓志铭》,有云:李子哭语入曰,妻亡而予然后知吾妻也。人曰何也,李子曰:往予学若官,不问家事,今事不问不举矣;留宾酒食,称宾至,今不至矣,即至弗称矣。往予不见器处用之具,今器弃掷弗收矣,然又善碎损。往疏酱盐豉弗乏也,今不继旧矣。鸡鸭羊豕时食,今食弗时,瘦矣。妻在内无嘻嘻,门予出即夜弗扃也。门今扃,内嘻嘻矣。予往不识衣垢,今不命之浣不浣矣。缝剪描刺,妻不假手、不袭巧成足师,今无足师者矣,然又假手人。往予有古今之忾,难友言而言之妻,今入而无与言者。故日妻亡而予然后知吾妻也。唐宋以前的女子墓志,多空洞的装饰辞藻而少生活细节的铺陈,像李梦阳这样很具体的叙写,时代越往后越常见。而相应地,悼亡诗的篇幅也越来越大,花样则日益翻新。不但以诗悼念亡妻,有的还代妻作诗诀别。如清代马先登《勿待轩诗集存稿》卷一就有代妻诀诗,卷二有《悼亡》四十绝句。类似这样的悼亡组诗,明清两代颇不鲜见,但只有王士禛的作品进入批评家的视野。清末杨子毕《芳菲菲堂诗话》已注意到:“阮亭三咏悼亡,一哭张宜人,再哭陈孺人,又哭张孺人,此老不幸亦云甚矣!然诗以哭张宜人者为最凄惋,如‘门第河东双戟围’云云、‘病中送我向南秦’云云、‘帖子宜春认旧题’云云、‘药炉经卷送生涯’云云,诸语不必絮絮言情,而情思自觉怆绝,读之肠结,固不在唐人之‘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下也。”当代学者对王士禛的悼亡诗也有特别的关注,提出一些很好的见解。本文拟就王士稹三次悼亡及其作品的不同特点再作一些补充性的分析。悼亡不是一次,而是三次,并且后两次也各写作了一组12首七绝的悼亡诗。 张宜人去世不久,老父担心士禛生活无人照料,翌年十月就为续取济宁陈氏,时年16岁。陈孺人性婉嫣闲静,来京邸未几,内外井井有条,家人咸称贤淑,王士稹也稍纾张宜人去世的悲痛。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二十日,陈孺人生三女于京邸,因士稹不久就膺詹事府(俗称宫詹)少詹事之命,遂名之为阿宫。十一月士禛奉命祭告南海,嘱从侄启沃护送家室归里。六年后陈孺人再来京服侍,丈夫每迁一职,“必相岛勉以清勤酬主知”。京官俸薄,“孺人手司出纳,往往以樽节佐之”。康熙三十年(1691)因哭母丧而病肺,医药无效,越明年四月十二日而殁。遗言日:“君受国恩深重,致身九卿,当黾勉服官以图报称。遇下人当以

中国古代十大悼念诗词

第一首——《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诗经·唐风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译文】: 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田野。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居处? 葛生长覆盖酸枣树,蔹蔓生在坟头。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睡眼? 角枕灿烂啊,锦缎被子鲜明啊。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白日? 夏季的天酷长,冬季的夜漫漫。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长。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背景】: 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关于这首《葛生》的主旨,历代学者多有争议。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说。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诗从葛藤写起,或者正是坟墓之地,触动情思,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诗写亡人的独处无人陪伴,正是为了写活着的人的孤独无亲,从而见出生前的相亲相爱,同心同德,以致于发出死后同穴的悲号。诗反复抒写无法忍受的独处的时日,都是为了表达当初同处和和谐美好。《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悼亡诗的滥觞,那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 第二首——《诗经·邶风·绿衣》之: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衣 ——诗经·邶风#

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_略论中西悼亡诗之异同_姚春美

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略论中西悼亡诗之异同 姚春美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摘 要] 悼亡诗作为抒情诗的一个“亚种”,在不同的国域呈现出不同的风情。“梦”框架的建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之一,但在梦中悼亡者追忆的意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中国“越琐屑,越见真至”;西方往往和性、宗教等相关联。这一差异源于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 中国;西方;悼亡诗;意象;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I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535(2009)04-0069-04 Her Sweet Soul Is Gone with the Wind, Her Sorrows but a Dream, Drifting into the Night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morial Poetries Yao Chunmei (Wuzhou University, Wuzhou 543002, China) Abstract: Memorial poetry, as an “inferior kind” of Lyric, often demonstrates different customs in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frame of “dream” is one of their common features, but the images of dreams are quit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n China they often relate to the “trivial bits”, while in the west, they often relate to sex, religion, ect. Those differences come from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Key words: China; the West; memorial poetry; image; cultural difference 悼亡诗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追忆已逝之人的一种悲情哀歌,是抒情诗的一个“亚种”。已逝之人,常用来特指亡妻,因此悼亡诗往往是指那些痛悼已失去的爱情,抒发对亡妻思念之情的诗歌。《辞源》《辞海》中有“晋潘岳妻死,赋悼亡诗三首”之说。细观中西悼亡诗,可发现灵心惠质、敏感多才的诗人通常喜欢将悼亡置于一个梦的框架中,在梦中,诗人悲泣的灵魂在追寻着心灵的慰藉。故而, 收稿日期:2009-03-02 悼亡诗读来句句皆情深意切,令人不禁为之潸然泪下。但是,同样的悲苦,在不同的国域却呈现出不同的风情,特别是梦中追忆时出现的意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中国“越琐屑,越见真至”;西方往往和性、宗教等有关联。中西方悼亡诗对梦中意象选择的差异来源于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梦的框架 中国悼亡诗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诗经》里的《绿衣》和《葛生》,人们一般都认为是纪念诗。而真正的悼亡诗,专指悼 第19卷第4期梧 州 学 院 学 报No.4V ol.19 2009年8月JOURNAL OF WUZHOU UNIVERSITY Aug.2009

分析潘岳悼亡诗对后世的影响

分析潘岳悼亡诗对后世的影响 【摘要】:文章通过比较潘岳和李商隐各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际遇以及个性气质,探析二者在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上异同点,并由此进一步地挖掘其中深层次的联系。为此选取李商隐典型的悼亡诗诗作《房中曲》来说明潘岳的悼亡诗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潘岳;悼亡诗;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诗学领域中,“悼亡诗”是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若是寻找它的源头,《诗经》则是首开悼亡诗的先河。《诗经·邶风·绿衣》写一男子目睹故妻的遗物因而触物生情,其后,许多文人墨客都借助文学的形式来表现伉俪之情和刻骨之痛。然而,也有言悼亡诗题材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三首之说。《晋书》本传赞潘岳曰:“藻饰艳丽,善为哀诔文之父”。其情发于其妻杨氏之死,并以此寄托哀思。诗写得情深意长,哀婉动人,被认为是悼亡之传统。 潘岳有他个人的创作理念,也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他的诗作不可避免地有着他那个时代鲜明的烙印,而他的叙悲悼亡作品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此类文学的创作。自此而后,经朝历代,不乏名篇。如唐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宋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贺铸的《半死桐》、陆游的《沈园》二首,清朝纳兰容若的一系列悼亡词等等。然而至今为止,实际上悼亡诗作占的创作比重为数不小的李商隐却被大多数学者所忽视。根据据黄世中先生的说法是“商隐伉俪情深、细检全集,直接、间接发为悼亡之诗在30 首以上”。[1]因此,在研究李商隐的悼亡作品在如何借潘岳先师之鉴的这个领域,仍然有待探究。下面,文章将通过对潘李二人的比较得出结论。 1. 创作缘由:人生坎坷,抒伤逝情怀 这是潘岳和李商隐共同的创作缘起。二人一生前行的道路都不甚平坦,个人遭遇多艰。但具体说来,这其中又有些许差异。潘岳身处乱世,动荡的社会给他留下的,只是死亡和失去。而苦难还不止这些。他年少得志却遭到嫉妒,因而“栖迟十年”;人到中年,功名未就,未免有壮志未酬之悲;就在最艰难的时刻,身边的亲人挚友,一一亡故……祸不单行,谁堪忍受?潘岳不得不直面痛苦的人生,从思念亲朋故友到缅怀悲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这其中,他的悼亡作品从最初的个人感情上升到了一个博爱的高度。相比之下,李商隐处在晚唐时期,虽说没有战乱,但是也多动乱,那是一个王朝没落的时代,随之而来的,也是一批官僚阶层的没落——李商隐即出身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小官僚家庭。李商隐的遭遇,首先要提他婚姻爱情的不如意,有情人却不能终成眷属;再就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痛苦的根源——被卷入“牛李”政治斗争之中。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使得心灵善感、气质沉郁的李商隐不得不用文字浇胸中之愠火,抒心灵之苦痛。刘学锴先生在《李商隐诗选》前言中说:“(李商隐) 特别是悼亡诗,往往在沉痛的悼伤之情中织入浓重的身世之感和对于现实环境的凄冷感受,成为悼亡诗中一个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遣悲怀三首》赏析

《遣悲怀三首》赏析 《遣悲怀三首》是元稹怀念妻子韦丛的作品。这组诗以浅近通俗的语言,娓娓动人的描绘,成为元稹悼亡诗中最为世人所传诵的三首。遣悲怀(三首) 唐元稹 遣悲怀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①,自嫁黔娄百事乖②。 顾我无衣搜荩箧③,泥他沽酒拔金钗④。 野蔬充膳甘长藿⑤,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遣悲怀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⑥,潘岳悼亡犹费词⑦。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⑧。 【赏析】 元稹的元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和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过了七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就病死了,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写了不少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是这三首《遣悲怀》。 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泥”,软缠。“长藿”,长长的豆叶。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

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二首与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 第三首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送别悼亡诗鉴赏及背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讲座: 送别悼亡诗鉴赏及背诵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送别诗和悼亡诗很早就有了。《诗经》里的《邶风·燕燕》、《秦风·渭阳》与《邶风·绿衣》当是现存最早的送别诗和悼亡诗。历代著名诗人如潘岳、鲍照、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直到明代的于谦和清代的吴嘉纪、厉鹗等,都有送别诗和悼亡诗流传。 纵观古代的送别诗和悼亡诗,不难发现,它们虽非一种题材和内容(一写生离的惆怅,一写死别的哀伤),却都有一条情的血脉贯穿其中。尽管“言志抒情”原是中国古代诗歌数千年间积淀而成的一种民族特色,而非独为送别诗和悼亡诗所专擅,然而这两类诗在抒情方面较其他类属作品却来得更为挚厚、强烈。 从创作手法上来看,借景言情,是送别诗和悼亡诗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之一。不同的是,送别诗表现的是恨别之情,而古人送别又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在这样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环境里,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所谓“登山临水送将归”是也。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形态。“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春江渺茫,境界廓大而苍凉,包孕着作者无边的离情别绪。后两句在联想中开发意境,在沉挚的“天涯一望”中深化感情,顿使全诗情景浑成一体。它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莫不如此。这些送别诗多从大处、远处和动处着笔进行描写,不仅使人从其空间的无限扩展和延伸产生一种知交远别的失落感,而且给人以“兰舟催发”、“桂轺不驻”的躁动感和忧烦感,从中体味到离别的惆怅与悲伤。 与此相对,悼亡诗表现的是伤逝之情,而闺阁庭院则是作者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间,因而这个小天地中的种种物象,诸如苔径凉阶、弱蕙衰兰、芜闺尘窗、孤帐空床、残灯虚座、余墨遗芳等,便最能触发和寓托作者悼念亡妻的感情,所谓“抚存感往”、“睹物伤神”是也。这些物象作为诗人情感的物化形态进入作品,便又构成一种凄寂而清冷、衰颓而黯淡的美感形态。诸如“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元稹《三遣悲怀》之一),“有在皆旧物,唯尔与此共。”(梅尧臣《悲书》),率皆类此。这些悼亡诗,多从细处、近处和静处进行描写,不仅给人以“斯人既已”的孤独感和“触物伤摧”的郁塞感,而且使人在时间颓然不流的错觉中产生一种难以自拔的窘促感,从中体味到悼亡的痛楚和哀伤。 虚实相生,是送别诗和悼亡诗创作特色上的又一个共同点,然二者还有不同。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悼亡诗则多在作者身临之

悼亡诗: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原文翻译及赏析

悼亡诗: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读:本文悼亡诗: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清代: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译文这愁绪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滴落在空空台阶上的细雨终于止住,夜晚如此清冷,正是适宜葬花的天气。你离我而去已整整三年,纵然是一场大梦,也早就应该醒来了。你一定是觉得人间没有趣味吧,不如泥土深处的黄泉,虽冷冷清清,但它能埋葬所有的愁怨。你倒是去了那清净之地,而我们生生世世不离不弃的约定,就这样被你抛弃。如果可以寄书信到黄泉该多好,好让我知道你这些年过得怎样,是谁在身旁照顾你。夜深了,我仍然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不忍听他们的续弦之议。让我们来生再结为知己吧,就怕真的有来生,我们两个仍然无法长相厮守。而今,我的泪水已经流尽,纸钱烧成灰,飘忽不定。 注释金缕曲:词牌名。又名《贺新郎》《乳燕飞》,亦作曲牌名。

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葬花天气:指春末落花时节,大致是农历五月,这里既表时令,又暗喻妻子之亡如花之凋谢。夜台:指坟墓。钗钿约:钗钿即“金钗”、“钿合”,女子饰物。暗指爱人间的盟誓。重泉:即“黄泉”、“九泉”,指生死两隔。双鱼:书信,典出古乐府。湘弦:即湘灵鼓瑟之弦。传说舜之妃子溺湘水而亡,后为水神,古代诗词中常用琴瑟代指夫妻,这里指纳兰不忍再弹奏那哀怨凄婉的琴弦,否则会勾起悼亡的哀思。 创作背景 康熙十六年(1677年)卢氏因难产不幸去世,这首词即作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农历五月三十日,为卢氏亡故三周年之时。 赏析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是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代表作。其悼亡词有四十首之多,皆血泪交溢,语痴入骨。此词尤称绝唱。词从空阶滴雨,仲夏葬花写来,引起伤春之感和悼亡之思;又以夜台幽远,音讯不通,以至来生难期,感情层层递进,最后万念俱灰。此生已矣,来世为期?全词虚实相间,实景与虚拟,所见与所思,糅合为一,历历往事与冥冥玄想密合无间。纳兰词“哀感顽艳”、“令人不能卒读”,于此可见一斑。 词起得突兀:“此恨何时已?”此乃化用李之仪《卜算子》词“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成句,劈头一个反问,道出词人心中对卢氏之死深切绵长、无穷无尽的哀思。作者既恨新婚三年竟成永诀,欢乐不终而哀思无限;又恨人天悬隔,相见无由,值此亡妇忌日,这种愁

悼亡诗: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原文翻译及赏析

悼亡诗: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原文翻译及 赏析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清代:纳兰性德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译文 热泪双流却饮泣无声,仅仅痛悔从前没有珍视你的一往深情。想凭藉丹青来重新和你聚会,泪眼模糊心碎肠断不能把你的容貌画成。 离别时的话语还分明在耳,比翼齐飞的好梦半夜里被无端惊醒。你已自早早醒来我却还在梦中,哭尽深更苦雨风铃声声到天明。 注释 凭仗:倚着拐杖。 丹青:指亡妇的画像。 省(xǐng)识:记忆起、忆起。 盈盈:此语含有双关意,既有由省识得来的容貌比眼前的画像清晰之意,又有作者无限伤感充盈于怀之意。 忒(tè):方言,太、特。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在爱妻亡故后,悲痛欲绝,便写了很多悼念亡妻的词。《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首词,它大约写于卢氏 去世不久。 赏析 词的上阕,抒写了丹青重识的悲戚。睹物思人,自然情伤,更不 用说是面对展露容颜笑貌的画像了。放“沮咽却无声”,起句感情凝重。因无声之泣比有声之哭更具酸楚之感,因而它的哀痛之情尤足悲人。“只向从前悔薄情”,语痛情切,读后如见作者对着画像呼唤亡 灵表示悔痛的情景。从前未必薄情,不过言“悔薄情”者,严厉责己,正表现出爱之深、爱之切。“凭仗丹青重省识,一片伤心画不成”, 道出了突然见到亡妻画像时的复杂心情与怆绝感情。生时虽然同床共席,但死别使他们分离,今天凭借画像重新见到了那清俊的面庞,盈 盈的双目,怎能不使他悲伤欲绝呢?“画不成”这个句,用元好问 《十日作》成句,意谓因伤心一片故难以握笔填词,上阕就在这样浓 重的伤情中结束。 词的下阙写回忆诀别的哀痛。“别语忒分明”一句,虽未具体写 别语的内容,但它包含着妻子临终时没说完的肺腑言、衷肠语。如今 它是那样清楚地回响在耳边。当时,他并未意识到这是最后的声音, 孰料它竟成永别的遗言!言犹在耳,痛定恩痛,令人不胜其哀。“午夜”三句,以“梦”喻生,以“醒”喻死。“午夜鹣鹣梦早醒”,喻 他们夫妇如比翼之鸟情深意蜜,却中道分离。这里用“避讳”手法, 不忍言死,既以减轻自己的悲伤,也表现出他对妻子的挚爱。自妻子 死后,他时刻处于思念之中,尤其在深夜,听着风吹檐前铁马,更鼓 声声,痛悼、思念之情,便齐涌心头,常常泣不成声。“卿自早醒侬 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之句,化用唐明皇闻铃总念杨贵妃作《雨淋霖》曲的典故,抒发了这种恨好景不常、好梦易醒,无限思念、无比哀痛的感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