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暴力游戏角色认同与攻击性的关系:道德困境的中介作用

暴力游戏角色认同与攻击性的关系:道德困境的中介作用

暴力游戏角色认同与攻击性的关系:道德困境的中介作用
暴力游戏角色认同与攻击性的关系:道德困境的中介作用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7, 7(3), 341-347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7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2677/ap.2017.73043

文章引用: 石烁, 高雪梅(2017). 暴力游戏角色认同与攻击性的关系: 道德困境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进展, 7(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fication of Violent Video Games Roles and Aggress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Moral Distress

Shuo Shi, Xuemei Gao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Mar. 5th , 2017; accepted: Mar. 21st , 2017; published: Mar. 27th , 2017

Abstract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of identification on aggression. Totally 79 undergraduates were recruited. Before playing violent video game,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video game questionnaire. After playing violent video game for 20 minutes,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identification questionnaire, the moral distress questionnaire and the hot sauces test, which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ir identification, moral distress and aggression separately. Results are follows: 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dentification and moral distress, an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oral distress and aggression. 2) Moral distress played a mediator role between identification and aggression. Thus, moral distress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fication and aggression. Keywords

Violent Video Games, Identification, Moral Distress, Aggression

暴力游戏角色认同与攻击性的关系:

道德困境的中介作用

石 烁,高雪梅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7年3月5日;录用日期:2017年3月21日;发布日期:2017年3月27日

石烁,高雪梅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个体对暴力电子游戏角色的角色认同水平对个体攻击性产生影响的潜在机制。我们招募了79名大学生被试,游戏前使用游戏使用习惯问卷测量被试游戏经验,玩20分钟游戏后,使用角色认同问卷、道德困境问卷和辣椒酱方式分别对角色认同、道德困境和攻击性水平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 角色认同与道德困境存在显著负相关,道德困境与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2) 道德困境在角色认同与攻击性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对暴力电子游戏角色的角色认同水平能够通过道德困境水平对攻击性水平产生影响,即道德困境在角色认同与攻击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关键词

暴力电子游戏,角色认同,道德困境,攻击性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角色认同(identification)被定义为“观察者通过想象将自己置身于某一角色的位置,同时感觉该角色的经历都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一样”(Maccoby & Wilson, 1957)。Christoph 、Dorothée 与Peter (2009)将电子游戏中的角色认同赋予了这样的概念——“玩家短暂地将自我知觉转化成游戏角色的属性值”。当玩家认同他们的角色时,他们会把自己想象成所使用的角色,并且认为是他们自己在做屏幕中的那些活动(Williams, 2011)。

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中把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暴力电子游戏为个体提供了通过操作游戏角色而习得攻击性行为的条件,即观察学习的条件。班杜拉认为观察者与榜样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方面对观察学习的注意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榜样与观察者经常在一起,或者二者相似,那么观察者就经常或容易学会榜样行为(唐卫海,杨孟萍,1996)。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暴力电子游戏引发个体的攻击性可能是由于个体在游戏中习得了攻击性行为,产生了攻击性行为脚本(Bandura, 1973, 2001)。而游戏中的角色与玩家越相似,玩家对游戏角色的认同水平就越高,因此对游戏角色的认同水平可能会影响攻击性脚本的习得。

Konijn 、Bijvank 与Bushman (2007)通过让青少年男生玩不同逼真程度的暴力电子游戏或非暴力电子游戏发现,对暴力游戏角色认同水平越高的被试,在游戏后的竞争反应时任务中所表现出的攻击性越强;Fischer 、Kastenmüller 与Greitemeyer (2010)通过让被试使用自创或默认角色分别玩暴力或非暴力电子游戏发现,自创组对游戏角色的认同水平显著高于默认组,而对于玩暴力游戏的被试而言,自创组具有更高的生理唤醒水平和自激活水平,这些都进一步导致了被试在辣椒酱任务中选择了更多的辣椒。

除了直接对游戏后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直接研究外,还有研究通过测量攻击性认知、攻击性情感等方式发现了对暴力游戏角色的角色认同水平与游戏后攻击性的关联(Lin, 2013; Williams, 2011)。Lin (2013)通过对比玩游戏和观看游戏视频两种媒体交互方式,发现玩暴力游戏的个体(高角色认同水平)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攻击性情感和攻击性认知;Williams (2011)则通过让被试操作与自身相似或者不相似的游戏角色进行游戏,发现游戏后使用与自身相似角色并且玩暴力游戏的被试会表现出更高的敌意水平,而敌Open Access

石烁,高雪梅

意水平通常会被当作为攻击性情感的指标;此外,还有研究者发现对游戏角色的角色认同水平能够调节游戏交互方式与攻击性认知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对高角色认同的被试,体感交互对高敌意的个体的攻击性认知有显著影响(Jung, Park, & Lee, 2015)。

虽然已有不少研究发现了角色认同与游戏后个体攻击性的关联,但角色认同是如何导致个体游戏后攻击性的变化却仍然知之甚少。根据Gollwitzer与Melzer (2012)的研究,个体对游戏角色的认同水平会影响到其对自己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的接纳程度和在游戏中的罪恶感体验,他们把这些定义为道德困境。根据社会学习理论,高角色认同的个体对游戏中的攻击性行为接纳程度更高,游戏中体验道德罪恶感较低,也就是可能表现出更低的道德困境水平。因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一:对暴力电子游戏角色的角色认同水平与个体在游戏中的道德困境水平成负相关。

道德困境水平较低的个体将攻击行为合理化,可能更容易接受和习得攻击性脚本。因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二:个体对暴力电子游戏角色的角色认同水平会通过道德困境水平对个体游戏后的攻击性水平产生影响,即道德困境在角色认同与攻击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招募79名西南大学在校大学生参与试验,其中男性28人(M age = 20.21, SD = 1.62),女性51人(M age = 20.31, SD = 1.87)。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2. 方法

2.2.1. 游戏使用习惯问卷

根据Anderson and Dill (2000)编制的问卷改编而来。要求被试报告最近一年内最经常玩的三款游戏,对于每一款游戏使用Likert七点量表对玩这些游戏的频率(1 = 几乎没有玩,7 = 经常玩)、游戏内容的暴力程度(1 = 非常不暴力/无暴力,7 = 非常暴力)和游戏画面的血腥程度(1 = 非常不血腥/无血腥,7 = 非常血腥或暴力)进行评分。暴力游戏经验= ∑[(游戏内容的暴力程度+游戏画面的暴力程度) × (工作日玩游戏的频率× 5 + 非工作日玩游戏的频率× 2)/7]/3。

2.2.2. 角色认同问卷

选用Hefner等(2007)编制的角色认同问卷,根据Lin (2013)的建议删除三个冗余的项目,剩余问卷共由5个项目组成,采用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的七级评分(α = 0.89),5个项目总分即为角色认同得分。

2.2.

3. 道德困境问卷

道德困境的测量采用Gollwitzer与Melzer (2012)对游戏中道德困境的测量方法。问卷由5个项目组成,采用1 (一点也不)到4(非常强烈)的四级评分(α = 0.69),5个项目总分即为角色认同得分。

2.2.4. 电子游戏

暴力动作游戏《真三国无双3》,该游戏操作简单,ESRB评级T,无血腥场景,适合用于探究游戏暴力因素的影响。

2.2.5. 辣椒酱范式任务(修改版)

实验者将已经调配好的分成7个辣度等级的辣椒水放在实验台上,辣椒水用一次性杯子装半杯依次

石烁,高雪梅

排列,并用标签贴好辣度(不辣到非常辣,其中“1”代表不辣,“7”代表非常辣),辣椒水从色彩和气味上都能分辨出辣的程度。主试告知被试:“楼上的实验室正在做一个有关味觉偏好与人格相关的实验,实验要求给被试喝辣椒水,该试验的研究者为了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保证选择的随机性,需要您帮忙从不辣到非常辣的7种辣椒水中选一个辣度给他们的被试喝。”以此作为攻击性水平的指标,数字越大代表越具有攻击行为(周群,2015)。

2.3. 实验流程

被试达到实验室之后,首先完成游戏使用习惯问卷;接着,玩20分钟《真三国无双3》(所有被试都玩相同的地图,并且为了保证游戏过程的流畅,被试所操作的角色都是不会死亡的);游戏结束之后,完成角色认同、道德困境问卷;最后,完成辣椒酱范式任务。

2.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2.0以及PROCESS插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3. 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

剔除对实验真实性抱有怀疑,以及未按照要求完成游戏的被试,对剩余71名被试(男23名,M age =

20.26, SD = 1.66,女48名,M age = 20.31, SD = 1.90)的数据进行分析(下同),描述性统计见表1。

3.2. 角色认同、道德困境与攻击性水平的相关分析

角色认同与道德困境存在显著负相关,r = ?.52, p < .001,假设一成立;道德困境与攻击性具有显著的负相关,r = ?.30,p < .05 (见表2)。

3.3. 中介效应检验

有研究表明,个体的暴力游戏经验会对个体的攻击性产生影响,因此,在数据分析中以角色认同为自变量,攻击性水平为因变量,道德困境为中介变量,暴力游戏经验为控制变量,按照Zhao等(2010)提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 identification, moral distress and aggression

表1. 各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变量M SD

角色认同22.46 5.95

道德困境9.68 2.44

攻击性 4.01 1.69 Table 2. Correlation between identification, moral distress and aggression

表2. 角色认同、道德困境与攻击性相关矩阵

变量角色认同道德困境攻击性

角色认同 1

道德困境?0.52*** 1

攻击性0.18 ?0.30* 1 注:*p < 0.05, ***p < 0.001。

石烁,高雪梅

出的中介效应分析程序,参照Preacher和Hayes (2004)以及Hayes (2013)提出的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Bootstrap算法的步骤和原理如下,第一基于原有样本(样本量为n)进行有放回的随机抽样,共抽取n 个样本(每个样本被抽到的概率为1/n,抽取的n个样本中很可能存在重复样本);第二,基于抽取的n个样本计算中介效应的估计值??ab;第三,重复上述步骤若干次(记为B,一般设定B = 5000),讲B个中介效应估计值的均值作为中介效应的点估计值,将B个中介效应估计值??ab按数值大小排序,得到序列C,用序列C的低2.5百分数(LLCI)和第97.5百分数(ULCI)来估计95%的中介效应置信区间(陈瑞,郑毓煌,刘文静,2013)。

选择模型4,因为Hayes (2013)开发的Bootstrap检验程序可以对74中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简单中介效应对应的是模型4。如表3所示,样本量选择5000 (即B = 5000),在95%置信区间下,中介效应检验的结果显示,道德困境中介效应显著,区间(LLCI = ?0.52, ULCI = ?0.04)不包含0;在控制了中介变量道德困境的情况下,自变量角色认同对因变量攻击性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区间(LLCI = ?0.30, ULCI = 0.33)包含0。因此,道德困境在角色认同对游戏后攻击性水平的影响中发挥了完全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ab = 0.15,占总效应量的89.58%,假设二得到了验证。

4. 讨论

目前流行的电子游戏大部分都含有暴力内容,并且大部分暴力电子游戏以角色扮演类和第一人称视角进行,这就导致了个体更容易对游戏角色产生高水平的认同,更容易把游戏角色知觉为自己。因此,本研究以探讨个体对暴力电子游戏角色的角色认同水平影响个体攻击性水平的内在机制为目的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关分析显示,角色认同与道德困境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对暴力游戏角色的角色认同水平越高,道德困境水平越低。假设一得到了验证。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中对观察学习的表述(唐卫海, 杨孟萍, 1996),高角色认同水平的个体认为其自身与游戏角色相似性越高,因此更接受游戏角色所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因而感受到较低的到的冲突,体验到较低水平的道德困境。Gollwitzer与Melzer (2012)的研究中,在玩暴力电子游戏后,有暴力电子游戏经验的个体与无暴力电子游戏的个体相比具有更低的道德困境水平。此外,有大量研究证实,长期玩暴力电子游戏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即更具有攻击倾向(Gentile, Li, Khoo, Prot, & Anderson, 2014; Willoughby, Adachi, & Good, 2012; Ybarra, Huesmann, Kor-chmaros, & Reisner, 2014)。因此,道德困境水平与攻击性水平的显著负相关,可能是因为低道德困境水平的个体倾向于将攻击行为合理化,因为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因暴力游戏经验会影响个体的攻击性,因此在回归分析中将游戏经验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是十分必要的。回归分析的结果验证了假设二的观点,即道德困境在角色认同与攻击性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对游戏角色的认同水平越高,个体在游戏中体验到的道德困境水平越低,进而导致游戏之后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水平;相反,低水平的角色认同会使得个体在游戏中对攻击行为产生更强的道德冲突,即较高的道德困境水平,最后表现出较低的攻击性水平。然而,本研究中角色认同水平并不能直接

Table 3. The mediating effect test of identification, moral distress and aggression

表3. 角色认同、道德困境与攻击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变量βBoot SE Boot t Boot p Boot LLCI Boot ULCI 角色认同0.02 0.16 0.11 0.92 ?0.30 0.33 道德困境?0.28 0.12 ?2.31 0.02 ?0.52 ?0.04

石烁,高雪梅

预测游戏后个体的攻击性水平,这与前人发现有所出入(Konijn et al., 2007; Fischer et al., 2010; Williams, 2011)。可能的原因是这些研究者的研究中,大多没有对角色认同水平进行测量,而是通过控制游戏角色的方式,把角色认同水平定义在高和低两个水平上;而本研究中使用相关问卷测量了每个被试对游戏角色的认同水平,保证了该变量的连续性。使用连续变量代替分类变量,可能是导致与前人发现不一致的原因。虽然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存在些许差异,但本研究依旧证实了角色认同能够通过道德困境对攻击性产生影响。

然而,本研究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被试的男女比例不均衡,以及招募的被试都是在校大学生,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不足。这些需要引起以后的研究者的注意。

综上所述,个体在暴力电子游戏中的角色认同水平、道德困境水平与游戏后的攻击性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理论层面,本研究将道德心理相关内容与暴力电子游戏使用集合,就我们所知,本研究是首次将道德困境引入角色认同与攻击性关系的探索。道德心理方面的相关理论可以用来对暴力媒体使用以及暴力媒体的影响进行一定解释,而且将道德心理方面的理论引入暴力媒体领域也能够对这些理论进行验证和修订(Rothmund, Gollwitzer, & Baumert, 2013)。对于两个领域而言,这样的做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层面,已有研究表明,暴力媒体能够引起情感反应并进一步形象个体的行为与自我概念(Fischer et al., 2010);与接触鼓励冒险的媒体相似(Fischer, Greitemeyer, Kastenmüller, Vogrincic, & Sauer, 2011),接触暴力电子游戏能够改变道德自我概念,并可能影响到道德行为的改变。本研究也有相似的发现。这就为干预、缓解暴力电子游戏对个体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攻击性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

高水平的角色认同有助于个体在游戏中愉悦的体验,如何保证个体愉悦的同时,减少其对攻击行为的合理化是干预工作的关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陈瑞, 郑毓煌, 刘文静(2013). 中介效应分析: 原理、程序、bootstrap方法及其应用. 营销科学学报, 9(4), 120-135.

唐卫海, 杨孟萍(1996). 简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5), 30-35.

周群(2015). 电子游戏竞争因素对玩家攻击性的影响. 硕士论文, 西南大学, 重庆.

Anderson, C. A., & Dill, K. E. (2000). Video Games and Aggressive Thoughts, Feelings, and Behavior in the Laboratory and in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8, 772-790.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037/0022-3514.78.4.772

Bandura, A. (1973).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 of Aggress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andura, A. (2001).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Psychology, 3, 265-299.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207/S1532785XMEP0303_03

Christoph, K., Dorothée, H., & Peter, V. (2009). The Video Game Experience as “True” Identification: A Theory of Enjoya-ble Alterations of Players’ Self-Perception. Communication Theory, 19, 351-373.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111/j.1468-2885.2009.01347.x

Fischer, P., Greitemeyer, T., Kastenmüller, A., Vogrincic, C., & Sauer, A. (2011). The Effects of Risk-Glorifying Media Exposure on Risk-Positive Cognitions, Emotions, and Behavior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7, 367-390.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037/a0022267

Fischer, P., Kastenmüller, A., & Greitemeyer, T. (2010). Media Violence and the Self: The Impact of Personalized Gaming Characters in Aggressive Video Games on Aggressive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 192-195.

Gentile, D. A., Li, D., Khoo, A., Prot, S., & Anderson, C. A. (2014). Mediators and Moderators of Long-Term Effects of Violent Video Games on Aggressive Behavior: Practice, Thinking, and Action. JAMA Pediatrics, 168, 450-457.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001/jamapediatrics.2014.63

Gollwitzer, M., & Melzer, A. (2012). Macbeth and the Joystick: Evidence for Moral Cleansing after Playing a Violent Video Gam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8, 1356-1360.

Hayes, A. F. (2013).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Hefner, D., Klimmt, C., & Vorderer, P. (2007).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Player Character as Determinant of Video Game En-

石烁,高雪梅joyment. In Ma, L., Rauterberg, M., & Nakatsu, R. (Eds.), Entertainment Computing—ICEC 2007(pp. 39-48).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007/978-3-540-74873-1_6

Jung, Y., Park, N., & Lee, K. M. (2015). Effects of Trait Hostility, Mapping Interface, and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on Ag-gressive Thoughts and Overall Game Experience after Playing a Violent Video Game.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8, 711-717.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089/cyber.2014.0648

Konijn, E. A., NijeBijvank, M., & Bushman, B. J. (2007). I Wish I Were a Warrior: The Role of Wishful Identification in the Effects of Violent Video Games on Aggression in Adolescent Boy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3, 1038-1044.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037/0012-1649.43.4.1038

Lin, J. H. (2013). Identification Matter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Media Interactivity,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and Video Game Violence on Aggress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3, 682-702.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111/jcom.12044

Maccoby, E. E., & Wilson, W. C. (1957). Identification and Observational Learning from Film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55, 76-87.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037/h0043015

Preacher, K. J., & Hayes, A. F. (2004). SPSS and SAS Procedures for Estimating Indirect Effects in Simple Mediation Mod-els.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Instruments, & Computers, 36, 717-731.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3758/BF03206553 Rothmund, T., Gollwitzer, M., Baumert, A., & Schmitt, M. (2013). The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of Justice in Mass Media. In Tamborini, R. (Ed.), Media and the Moral Mind (pp. 170-187). UK: Taylor & Francis Group.

Williams, K. D. (2011). The Effects of Homophily, Identification, and Violent Video Games on Player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14, 3-24.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080/15205430903359701

Willoughby, T., Adachi, P. J., & Good, M. (2012).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Violent Video Game Play and Aggression among Adolesce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8, 1044-1057.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037/a0026046 Ybarra, M. L., Huesmann, L. R., Korchmaros, J. D., & Reisner, S. L. (2014). Cross-Sectio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Violent Video and Computer Game Playing and Weapon Carrying in a National Cohort of Children. Aggressive Behavior, 40, 345-358.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002/ab.21526

Zhao, X., Lynch, J. G., & Chen, Q. (2010). Reconsidering Baron and Kenny: Myths and Truths about Medi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7, 197-206.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10.1086/651257

期刊投稿者将享受如下服务:

1. 投稿前咨询服务(QQ、微信、邮箱皆可)

2. 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期刊

3. 24小时以内解答您的所有疑问

4. 友好的在线投稿界面

5. 专业的同行评审

6. 知网检索

7. 全网络覆盖式推广您的研究

投稿请点击: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p@https://www.sodocs.net/doc/2a15751286.html,

职业道德案例

职业道德案例 成功源于敬业 案例 1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曰本东京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洗盆子时要刷6遍。一开始他还能按照要求去做,刷着刷着,发现少刷一遍也挺干净,于是说只刷5遍;后来,发现再少刷一遍还是挺干净,于是说又减少了一遍,只刷4遍并暗中留意另一个打工的曰本人,发现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刷6遍,速度自然要比自己慢许多,便出于“好心”,悄悄地告诉那个曰本人说,可以少刷一遍,看不出来的。谁知那个曰本人一听,竟惊讶地说:“规定要刷6遍,说该刷6遍,怎么能少刷一遍呢?”如果你是老板,你希望用哪种心态的员工?国外一家调查显示:学历资格已不是公司招聘首先考虑的条件,大多数雇主认为,正确的工作态度是公司在雇用员工时最优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职业技能,接着是工作经验。毫无疑问,工作态度已被视为组织遴选人才时的重要标准。 案例 2 北京晨报的一则报道说:一公共汽车司机要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猝死,临死前他用最后一丝力气踩住了刹车,保证了车上二十多个人的安全。然后他趴在方向盘上离开了人世。他生命的最后举动,说明在他心里,时刻想到的是要对乘客的安全负责,他虽然是一个普通人,却体现出高尚的人格和职业道德。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案例 3 22岁的汪伟,毕业后被分配到某市人民出版社财务科当出纳员。一次,他核对账目总差八元钱,于是他随手拿起一张已经报销过的发票充抵,这样不仅平了账面,还多出了几元钱零花。就此汪伟产生了歹念。这钱来的容易,何不自筹资金出国?于是采用将旧发票重复报销、直接开支票提取现金等手段在短短一年里贪污3万多元。可好景不长,单位对他经手的账目进行清查,这时汪伟才明白自己走的是一条犯罪的道路。 案例 4 从2003年底到2004年2月,短短的两个月间,国内连续发生了二起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在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中,有忽视生产安全不履行监督职责的班组长;有违反操作规程的一线技术工人;还有平时准备不足而在抢救时忙中出错指挥失当,造成井喷失控,使事故扩大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这起事故造成234人死亡。吉林中百商厦“2·15”火灾惨剧,竟是因商厦一名雇员随手扔出的一个没有摁灭的烟头引起。烟头引燃了仓库,结果大火烧死54人。这名火灾肇事者最后被判刑7年,宣判前,他向记者说:“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药,就是用我的命去换,我也干,哪怕因此仅能挽救一个在火灾中丧生的人也值得……枪毙我都活该。”偶然性里总是有其必然性。在火灾发生前,消防部门就发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并就此向中百商厦下达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中百商厦的主要负责人却没有落实。这二起震惊全国的重大责任事故,让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和吉林市市长二名高官被迫引咎辞职。 案例5 几个人驾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去往南端的菲利普岛(澳洲著名的企鹅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

当今社会的道德困境与对策

当今社会的道德困境与对策 1.中国社会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境况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10.0分) A.物质文明建设成就斐然 B.精神文明建设仍面临巨大挑战 C.道德问题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难题 D.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良好,道德问题不再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难题 我的答案:D√答对 2.在社会加速转型期,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以下对于该时期我国市场经济与资本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10.0分) A.市场经济得以启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资本 B.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经济便无法运行和实施 C.资本积累不是市场经济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

D.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引进资本 我的答案:C√答对 3.树立公共道德典范权威的基本前提条件是政府和政府职员的道德品质必须首先合乎()的基本要求。(10.0分) A.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制度 C.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 D.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我的答案:D√答对 4.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政策的主要原因是()。(10.0分) A.破解资本匮乏的难题 B.引进先进的技术 C.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D.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我的答案:A√答对 1.政府权威降低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政府公信力的下降。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是()。(10.0分)) A.政府与民众信息沟通不畅 B.政府与民间或民众之间的紧张加剧 C.社会上下难以形成良性互动 D.政府与民众互动理解不足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以下对于社会转型的道德文化效应理解正确的是()。(10.0分)) A.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道德问题并不是特例,历史上很多国家也经历了这个过程 B.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道德问题只是特例,与国情有关 C.这一时期出现的诚信缺失等问题,根本上都属于发展中的问题 D.当前的道德状况,既有消极一面,也有复杂、积极的一

关于一些极端道德案例的思考

[本文演讲稿发表于《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我们对陌生者的责任:对一些极端道德案例的思考* 布鲁士·罗素(Bruce Russell) 陈真译 一、第一个问题 我首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顾一个人的主观意愿而牺牲这个人的生命或者说牺牲他的一只脚,以拯救其他几个人,比如,六个人,甚至是六十个人的生命,这种做法是否允许。 二、资料 这里有一些相关的资料:面对一辆失去控制的有轨滑车,人们有两个选择:将一个溜冰的胖子[原文为沉重的人]推向有轨滑车使之脱轨以阻止滑车撞上其他六个人(称这项选择为“溜冰”),或者是什么都不做(称这项选择为“无为”)。在这两个选择之间,人们通常对把那个胖子推上有轨滑车的行为不予认同。然而,如果加上一些其他的选项,人们的答案可能就不一样了。比如,改变有轨滑车的方向把它引上一个岔道,那样的结果是牺牲了三条人命(称这项选择为“岔道”);又比如,让另一辆载有两个人的有轨滑车撞上这辆失控的有轨滑车,用两个人的牺牲换取六个人的生存(称这项选择为“相撞”),这时人们就不会否定先前把一个人推上有轨滑车使之脱轨的做法了。1 同样,如果只有“无为”和“相撞”这两种选择,人们将不会选择让两车相撞从而以两个人的死亡换取六个人的生存。2然而,如果加入“岔道”这个选项,使之成为一个三项选择的情景,大多数的人都不会认为让两车相撞是错误的选择了。3 三、对资料可能的解释 对上述资料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解释:(1)选项的增加以某种方式迷惑了我们,使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变得不清楚了。(2)选项的增加使我们排除了那些歪曲或误导的影响,从而使我们看问题更加清楚了。在次序表述被倒过来的四项选择的情景中,即当选择 *本文根据布鲁士·罗素2004年10月9日在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稿整理翻译而成。罗素是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他在文章中讨论了许多西方哲学界和伦理学界耳熟能详的例子,并针对彼得·安格(Peter Unger)非传统的看法提出了批评。南京师范大学2003级文科强化班的同学参加了初稿的翻译,他们是:陆乐,朱林华,朱娜娜,陈晓,陈娟,花艳,陆晓霞,张娟,张晓庆,李莉,李媛媛。特此表示感谢。——译者 2参见Peter Unger, Living High and Letting Die: Our Illusion of Innoc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第 90至91页。 3同上,第102页,脚注15。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如何面对伦理困境

人力资源管理之人员如何面对伦理困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正确传递与误传诱导之间的区分、企业伦理和职业伦理的冲突、企业利益与雇员利益的平衡、保持隐私与管理需要之间的冲突等四大伦理困境。其直接原因是专业人员工作角色缺乏清晰界定,深层次的原因是专业人员不能有效平衡个体、企业和职业三层面上的伦理标准。而且这种平衡能力的匮乏通过角色多元化得以扩大。另外,外在环境的变化也加剧了专业人员协调的难度。挑选优秀人才,重视价值观的匹配;加强企业伦理制度化建设;提供伦理培训;激励高管道德行为;遵守法律法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走出伦理困境的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不是一个与道德无涉、价值中立的区域,由于面对的是有着强烈伦理诉求的管理客体,因而管理活动无时无刻不经受着道德上的审视。国外商业伦理研究的结果也表明: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已经成为经理人管理实践的主要问题。很多时候管理人陷入无法选择的伦理困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困境导致专业人员决策困难、决策延迟或决策不当。专业人员不能有效决策给企业带来很多负面结果,如企业利润的下降、企业声誉的损失、企业形象的贬损及外部机构的干涉和监管等,而所有这些后果都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和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因此,帮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走出伦理困境成为雇主的一大迫切任务。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伦理困境 研究者认为,当专业人员面对两种或两种以上可选方案,而且每种方案都具有伦理上的合理性时,结果是专业人员无法做出有效选择,伦理困境就产生了。由于诸多条件和因素的制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经常在以下四大问题上陷入伦理困境。 (一)正确传递与误传诱导之间的区分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日益增多,而近年来社会失业率居高不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也面临激烈的职业竞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为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常常做出诸多不道德行为。比如为抬高自己的身价,虚报受教育水平、夸大成功经验、提供伪造的资格证明等;为了招聘到企业急需的人才,向求职者发出错误信息(如美化企业文化和用人政策),承诺企业不能提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明知道雇员工作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但是为维护企业私利而欺骗雇员,使之相信工作场所是安全的等。 (二)企业伦理和职业伦理的冲突 企业在产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待雇员和管理的基本目标与价值取向,并且希望企业的管理者在实践中加以坚持和维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与目标也有着专业化的判断,其所隶属的机构或者专业协会期望他们在工作中贯彻职业的信念与基本的道德操守。企业的价值取向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源管理专业人员屈从于管理压力不得不折中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伦理判断。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接受的职业伦理教育使得他们相信工作中应该保持一个较高的伦理标准,但是现实企业雇佣伦理水平经常不能达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所期望的标准。实际管理工作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伦理标准成为困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难题。经常披露出的现实问题是专业人员成为不道德行为的帮凶,他们协助不良雇主侵犯雇员的隐私、安全与健康,不公正地对待雇员考核、拖欠薪资等。 (三)企业利益与雇员利益的平衡

用功利主义分析道德困境

Ethical Dilemma (Utilitarianism) I. Case study: An American manager pays a visit to a factory in a very poor country, the local manager shows him around. The American manager finds a young girl is working in the factory and asks her name and age, and then he tells the local manager to fire her since hiring underage worker is a violation to the company’s rules. Without the job, the little girl has to become a prostitute to support her and her little brother. One year later, the little girl dies of AIDS, and her little brother has to beg in the street. One year later, the little boy also dies of hunger. Now there is an ethic dilemma, we should judge whether the American Manager does in this case is right or wrong? If he knows the consequence the action brings, will he fire the little girl? II. Presentation: Today, in my presentation, there are totally 3 parts. First, it is the theory of Utilitarianism. Second, I’ll analyze the cas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and in the end, a conclusion will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Utilitarianism. 今天,在我的课堂呈现中,总共有三部分。第一,是功利主义的理论。第二,我会就这个理论分析案例。最后,在功利主义的基础上我会做一个总结。 Now let’s move to the first part. Utilitarianism is a theory that was proposed by John Stuart Mill, a philosopher from Britain. His theory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nsequences of an action, rather than its process. There is a principle that defines the theory, which is called Greatest Happiness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means when we judge if an action is right or wrong, we should evaluate the happiness it brings. 现在让我们进入第一部分。功利主义的理论是由John Stuart Mill提出的,他是一个英国的哲学家。他的理论主要集中于一个动作的结果而非过程。有一个原则能够定义该理论,就是最大快乐原则。这个原则意思是当我们判断一个动作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们应该评估这个动作所带来的快乐。 Next, I will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cas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I hereby divide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ase into 2 parts, one is the pleasure and the other is

会计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 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相互作用 (一)案例综述 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原董事长、法人代表李某因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被司法机关依法予以追诉。此前,该公司其他涉嫌犯罪的相关责任人已分别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公司巨额亏空及造假事件2000年10月经新华社披露后,中国证监会立即组织力量展开调查。经中国证监会查明,该公司上市前采取虚提返利、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虚增利润1 908万元,并据此制作了虚假上市申报材料;上市后3年采取虚提返利、费用挂账、无依据冲减成本及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累计虚增利润l4390万元。 另外,还存在股本金不实、上市报告书重大遗漏、年报信息披露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问题。该公司的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之规定,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李某作为公司的董事长、法人代表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予以追诉。 中国证监会还发现原某会计师事务所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为该公司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2001年9月27日,中国证监会根据有关证券法规对该公司及有关中介机构违反证券法规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对涉嫌犯罪的主要责任人员,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当地公安局于2001年9月对该公司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立案侦查,查明:l997年底,该公司各分公司把1997年的报表报到集团公司财务处,财务处主任都某把公司l997年报表显示严重亏损的情况报告给董事长李某。李某当面指使都某必须完成l997年董事会下达的指标,为1998年公司配股做好准备,报表退回去重新做。 为此,李某还专门召集分公司会议,会上李某要求各分公司必须完成l997年董事会下达的利润指标,呆账不能显示出来,预提返利全部入账,并要公司财务处主任都某督办。会后都某按照李某的指示,让财务处会计周某把l997年的报表退回家电分公司,家电分公司主管会计按照财务处的要求让家电各部再做虚假报表,与董事会下达的指标一致,同时向家电公司的财务经理杨某汇报。 杨某认为这样下去公司会亏空更大,就会同副经理给董事会写了一个报告,交给了总经理卢某,卢某于l998年2月初同都某一起到深圳去向董事长李某汇报。李某不听汇报,指示公司财务报表必须与董事会下达的利润指标一致。按照董事长李某的要求,家电公司重新做报表,造成某公司财会报告虚假。现已查实,该公司家电分公司1997年年底第一次上报的财务报表中显示当年亏损l5429.9万元,重新制作的财务报表显示盈利9369万元。某会计师事务所签字注册会计师对上述不实视而不见,为该公司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该公司依据重新制作的财务报表向社会公开披露。 (二)分析与提示 会计行为的规范化不仅要以会计法律、法规作保证,还要依赖会计人员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质来实现。在现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各种思想观念同时存在,影响、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会计职业道德不可能成为每个会计人员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因此,一方面,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基本行为规范需要会计法律规范予以保障。这就要求把会计职业道德中最起码的要求用会计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强制性的、普遍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会计法规与其他法律一起严肃有力地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显示法律的威力,同时有助于对广大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会计职业道德舆论的开展和效果的提高。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法律义务卓有成效时,可受到不同形式的奖励;在没有履行会计法律义务时,会受到不同形式的处罚,这对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促使会计人员自觉形成和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习惯都具有重要作用。该案例中的某股份有限公司事件是一起严重违反法律、道德的会计处理事件,该公司虚报盈利,骗取在股市的配股权,使广大股民蒙受重大损失。该公司的会计人员违反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作业999.doc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作业_99921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作业 长治市特殊教育学校孔晓东 一、请简述2008年教育部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及其核心与灵魂。 简述回答: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其中:“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二、现代教育外部环境呈现出复杂和多元的特性,据中国日报报道:2010年6月13日下午,湖北仙桃某中学高一(二)班课堂上,班主任胡老师发现学生黄某在课堂上玩手机后,当即将手机收过来,放在讲台前砸烂,然后丢进了垃圾桶。作为一名教师,你对胡老师砸手机的行为如何看,并作分析。 分析回答: 班主任胡老师发现学生黄某在课堂上玩手机后,应该当即将手机收过来,然后做善后事宜。绝不能砸烂,丢进了垃圾桶。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三、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记者问中明确指出:“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请结合一实际案例,谈谈你对关爱学生的理解。 理解回答:

对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的思考-论文

―― 新闻学Xi nw e nxue 对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的思考 □吴馥臻 摘要对职业规范和自身定位的伦理需要。目前中国新闻职业精神面临的困境,是对转型期社会各种急剧变动的反应滞后,也是新闻职业本身发展不成熟的表现。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等因素入手分析造成困境的原因,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新闻体制改革;职业伦理;自律准则作者:吴馥臻,华南理工大学。 当前,中国新闻业正处在从传统行政管理的事业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又面临转型期社会一般道德伦理的变动和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在迅速扩张的市场冲动和不断增大的言论空间面前,传统的职业道德建设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这一代新闻从业者对职业规范和自身定位的伦理需要,新闻职业道德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违反新闻伦理、挑战新闻道德底线的行为,不断降低受众对新闻业的信任度,严重损害了新闻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审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重建新闻职业道德体系,已经成为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新闻职业精神建设的基本内涵以及面临的困境 (一)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及核心原则 新闻职业道德是在一定经济与社会条件下,人们在长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规范自己传播行为的各种观念、习惯、信念的总称。①它是伴随新闻职业化、社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目前,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新闻伦理的核心原则有真实、中立、客观和社会责任。其中,真实原则要求所有新闻从业者努力得到最翔实的信息,从细节到整体,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告诉公众;中立原则要求新闻从业者和新闻媒体独立于具有复杂利益关系的各种利益群体以外,不偏不倚、公正无私地报道事实;客观原则要求新闻从业者和媒体应该而且能够超越阶级、利益、职业、种族等因素,尽可能让受众接收到客观的而不是充满偏见和有意施加倾向性的信息;社会责任原则主张媒介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 (二)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和困境 新闻职业道德的困境正是对上述职业伦理原则的漠视和破坏。学者郑保卫将其概括为“五大害”,即“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低俗新闻”和“虚假广告”。② “虚假新闻”违背了新闻最根本的原则——真实。它 既可能是由于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原因,对细节核查不仔细,报道不准确、不全面所致;也可能是出于某种目的,故意歪曲或制造虚假的信息,混淆视听,误导舆论。“虚假新闻”危害极大,例如2005年发生的“高露洁”事件,一则某报转载外电的报道,称高露洁牙膏含致癌物,立即引发了市场上“高露洁”品牌销量一落千丈,后经新华社从事科技报道的资深记者核实,才发现这是某报记者误解外电报道所导致的“虚假新闻”。 “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都是记者滥用手中的传播权力进行“寻租”的行为。“有偿新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条新闻被刊登,不是凭新闻价值诸要素的衡量来决定,而是根据提供所谓“新闻”的单位是否给予新闻工作者或新闻单位好处来决定;而“有偿不闻”,则是以不报道某条新闻来获取好处。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年的“《新快报》事件”,记者陈永洲收受“三一重工”贿赂,连发十余篇报道攻击中联重科,后被湖南省公安跨省抓捕,还上演了近年来少见的媒体“贼喊抓贼”的闹剧,影响极为恶劣。 “侵权新闻”是指由于新闻报道引发的关于侵犯公民权利的法律纠纷或道德争议,它使人们重新思考新闻“报道真相”的底线何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便携式、隐匿式的摄录设备使偷拍、追拍成为可能,尤其在进行调查性报道中,记者往往借助这些设备获取一些当事人不愿公开的镜头或录音,它既迎合了人们窥探的癖好,又增强了报道的可看性,尽管有时对于揭露性报道是必要的,但仍然引发了侵犯隐私权、名誉权等法律纠纷。 “低俗新闻”指媒体为了吸引人们眼球,大肆炒作、渲染色情、暴力、奇闻怪事等社会新闻、八卦绯闻,刺激受众感官,迎合低级趣味,以增加发行量、收视率的行为。“低俗新闻”是媒体商业化的直接后果。为了追求高利润,媒体就必须聚拢尽可能多的受众注意力,低俗新闻正是迎合了人追求刺激的本能,以牺牲新闻品格和社会效益为代价,沦为不折不扣的“文化垃圾”。 “虚假广告”在近几年的报刊、电视上层出不穷,以夸张不实的语言、故事、镜头欺骗消费者,煽动非理性消 ①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3年,第56页。 ②郑保卫:《新闻长思录III ——新闻热点与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5年,第—3页。 7.2001200290

道德两难十件事例举

道德两难十件事例举 事例一 2006年,江苏南京的彭宇搀扶跌倒在公交站台旁的老人,老人却一口咬定是彭宇将他撞倒。事后法院按“推理分析”,最后判决彭宇赔偿受害人损失4万多元。彭宇本来助人为乐,却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008年发生的郑州版“南京彭宇案”,郑州一大学生扶起一位老太,老太当时称被撞伤腰,2009年12月28日,法院判学生赔偿老太7.9万元。淮安卖豆饼的周老太捡1700元归还后反成被告(参见2009年11月26日《扬子晚报》);南京两小伙发现百元钞票不敢捡,冒雨等警察(参见2009年12月9日《扬子晚报》);两小伙发现一沓现金后冒雨等警察,11人自称失主(参见2009年12月24日《扬子晚报);南京一男子捡到空钱包怕被诬告找来4人作证(参见2010年l月4日《扬子晚报》)。 事例二 在一次全区性的广播操比赛中,我实习所在的班级成绩不错但是一位评委随口问了参赛的一名学生:“你们都是来自同一个班级吗?”“不是,有几个同学是从邻班借来的。”这个同学无意中的回答却导致了班级的落选。原来不符合比赛由同一个班学生组成的要求。事后全班同学都责怪这位同学,这位同学也十分自责,认为自己给集体抹了黑。 事例三 2011年10月,小悦悦事件中的18位路人无一伸出援助之手。我们被围观的“看客”们“见死不救”、“见危不助”、“见难不帮”的麻木和冷漠所激怒,鉴于“彭宇案”我们谴责这18位路人吗?他们该不该伸出援助之手? 事例四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某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典籍毁于一旦。学校上下痛心疾首,一名学生的脸色尤其凝重。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位置,逼迫他作出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将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归还。一场大火使这本书一夜之间成为250本书中的唯一“幸存者”。怎么办?是据为己有,还是主动归还? 事例五 早上,小明匆匆忙忙准备去上学,妈妈问他周末是否可以去看望奶奶,小明随口答应了。可是,老师又请小明在周末帮忙做事,这令他左右为难。请思考小明该怎么做? 事例六 课本中的事例:《“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就有一个两难情境:在距离捕捞开放时间仅仅两个小时的时候,主人翁钓上来一条从未见过的大大的漂亮的鲈鱼,该不该放掉这条鱼呢? 事例七 小洁是一个12岁女孩,妈妈曾许诺过,如果小洁能通过干家务和节省午餐费,攒到足

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题)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题精选 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 【案例分析题1】某区财政部门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本系统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为了使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财政部门就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等分别与会计人员李丽、赵红、陈强等人座谈。现摘录3人的观点如下: (1)李丽认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两者在作用上相互转变、相互吸收。 (2)赵红认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两者的作用范围均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没有区别。 (3)陈强认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全部内容归纳起来就是:一要廉洁自律;二要强化服务;三要诚实守信。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财政部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组织推动,包括以下(ABCD )形式。 A.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相结合 B.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相结合 C.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法执法检查相结合 D.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人员表彰奖励制度相结合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C)。 A.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B.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C.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D.职业道德自我教育 (3)李丽的观点错误,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两者在作用上(D )。 A.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B.相互转变、相互吸收 C.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D.相互补充、相互依托 (4)赵红的观点错误,下列项目中,表述正确的有(AC)。 A.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

B.会计法律制度不仅要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C.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D.会计职业道德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 (5)陈强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不全面。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除廉洁自律、强化服务、诚实守信外,还包括(B )。 A.爱岗敬业、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 B.爱岗敬业、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 C.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客观公正、参与管理 D.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参与管理、爱岗敬业 【案例分析题2】某公司因技术改造,资金周转困难,需要向银行贷款3000万元。公司总经理找来财务主管李某,说:“现在公司资金紧张,急需向银行贷款,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一定要漂亮一点,请你负责技术处理一下。”李某开始感到很为难,心想,自己是公司财务总主管,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十分清楚,做这种“技术”处理是很危险的。在总经理的反复“开导”下,李某认为,公司领导对他十分照顾,自己目前的职位就是总经理提拔的,并加了薪,现在公司有难处,应该知恩图报,况且自己身为会计师,做一些“技术”处理应该不会有太多的难点。于是编制了一份漂亮的会计报告,获得银行汇票贷款3000万元。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应包括的内容有(ABC )。 A、普及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 B、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会计人员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知识,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C、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将受到惩戒和处罚 D、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供技能、参与管强化服务 (2)会计行为的规范化不仅要以会计法律规范作保障,还要依赖会计人员的( D )来实现。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作业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作业 一、请简述2008年教育部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及其核心与灵魂。 简述回答: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其中:“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二、现代教育外部环境呈现出复杂和多元的特性,据中国日报报道:2010年6月13日下午,湖北仙桃某中学高一(二)班课堂上,班主任胡老

师发现学生黄某在课堂上玩手机后,当即将手机收过来,放在讲台前砸烂,然后丢进了垃圾桶。作为一名教师,你对胡老师砸手机的行为如何看,并作分析。 分析回答: 班主任胡老师发现学生黄某在课堂上玩手机后,应该当即将手机收过来,然后做善后事宜。绝不能砸烂,丢进了垃圾桶。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三、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记者问中明确指出:“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请结合一实际案例,谈谈你对关爱学生的理解。 理解回答: 爱是教育的根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职业区别于其它所有社会职业的地方在于,教师所面对的对象不是物,而是活生生的人类个体—学生。例如:当学生完不成作业时,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不会是一个合格称职的教师,一个不尊重学生人格的教师也同样是不合格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受教育地位的学生,他们的人格尊严往往容易受到侵害。特别是对于有缺点错误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歧视,受到教师有意或无意的精神伤害。因此,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

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摘要]’-3前我国会计职业面临诚信危机,这与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有关,也受社会经济, 政治,法制,文化环境的影响,同时还有会计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采 取以下对策:加快会计道德立法进程,提高会计人员的地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 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计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完善会计管理 体制,增强会计工作透明度,提高行业信誉.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困境;会计信息;对策 [中图分类号]B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824(2003)06—0024—03 会计工作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 要的基础工作,会计职业是从事经济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 特殊行业.会计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 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规划编制和工作 安排,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 发展.但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旧有的会计行为规

范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失去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假账盛行,造成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权威失落,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相悖”的矛盾,使会计行业面I临着诚信危机.因此,唤起全社会对这一领域的高度关注,探讨当前会计职业道德面I临的困境及对策,迅速强化各行各业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对会计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我们向500名会计 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收回46O份.调查对象包括各个不 同会计主体中各个层次(如:学历,职称,年龄,职务)的会计 人员,我们认为调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也具有相对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一)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好的和 比较好的,能较好地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从调查的情况看,多数会计人员在敬业爱岗,服务意识 和保守秘密方面做得较好,极少见到因会计人员泄露单位秘密而造成损失的情况.凋查结果还显示,会计人员在依 法办事,客观公正,会计监督和对工作精益求精方面尚有缺欠.因此,我们在评价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时,既要看到绝大

道德两难案例

安乐死:法律道德皆两难 有人为了一点生的希望,在痛苦中挣扎;还有一群人一直在努力的,是为世人争取有尊严死去的权利。 河南男孩郝运(化名),虽然只有22岁,可在这个花开的年纪,他却一直在追寻死亡。 “我想自杀,但是因为不能行动,连选择死亡的权利也没有。现在日盼夜盼,就是安乐死合法化。”郝运说。 郝运,这个只有22岁的河南辉县男孩,2007年6月因意外造成脊髓损伤高位截瘫,全身上下只有脖子以上有感觉会动。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像一个木乃伊、一个植物人,整天躺在那里。身体的残疾让郝运倍感煎熬,但让他最难承受的,是家人的重负。 郝运的家如同很多农民家庭一样,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种地,父母从来都是年头忙到年尾。而这两年多来,郝运吃、喝、拉、撒、睡,都只能依靠父母。更严重的是,由于长期卧床,这个年轻人的抵抗力

很弱,经常会发烧感冒,动不动就要上医院,而搬动他一次,需要全家都上阵。 郝运说,自从我生病以后,爸爸的生活就像拉皮筋,越拉越紧。他只是想努力地支撑着这个家,但这根本都不可能。 “很多次我都想到过自杀,但是因为不能行动,连选择死亡的权利也没有。现在日盼夜盼,就是安乐死合法化。”郝运说。 对于网友,郝运从不避讳说起“死亡”这个想法,而每次都有很多人劝他,就算为了父母,也要好好活着。对于这样的奉劝,郝运并不买账,他每次都直率地回应:“父母是因为亲情而不愿放弃我,可是如果这个家没有我,年迈的父母会过得很幸福。面临高考的妹妹也不用有那么多的顾虑。总之没有我,一切的苦难都会结束。所以说,为了父母而活着,就是胡扯,失去我一个人可以拯救一个家庭。”他打了一个比方:“如果父母的一生是一包肥料,我和妹妹是两块田地,如果父母把他们的所有精力分别给两块田地,秋天的时候将会荒掉两块田地;如果给了一块,秋天就会有大丰收。这就是我期待安乐死合法化的意义。” 和郝运有着共同经历的人有很多,根据卫生部和国家计生委的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死亡人数近1000万,其中有100多万人是在极度痛苦(如癌症晚期的剧烈疼痛)中离开人世的。这100多万死亡者中又有相当多的人曾要求过安乐死,但因无法律根据和保护而被拒绝,因此他们也只能“含痛死去”。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精华)

四,案例分析题 1.某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不肯再读书了,连高中都没上. (1)这位数学实习老师的做法错在哪里为什么 答:⑴这位数学实习教师辱骂,体罚学生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⑵分析: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从理想层面上看,教师要热爱学生;从原则层面上看,教师要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从规则层面上看,教师不准以任何借口歧视,侮辱,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案例中的数学实习教师,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对学生的严格并不错,但必须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可是这位教师,对演示不出数学题目就要骂人,甚至对教了几遍还不会的学生,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甚至体罚学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2)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⑶严重结果:造成了这位学生厌学甚至弃学;其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师德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2.一次公开观摩课上一位二十多年教龄的女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频频去叫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好学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差生的一闪之念.一位女孩刚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的时候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结果是心理过于紧张,老师启而不发满头大汗,不知所措.这时老师让她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说了句:"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只是过于紧张而暂时想不起,以后经

常锻炼就好了."这堂课使人感到,女教师用自己的爱在点燃胆怯者的智慧之火,让学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 (1)为什么说这位教师的爱是公正的,无私的 答(1)这位教师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自己的弟子,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不凭个人好恶,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她既看到了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学生,更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学生.所以说她的这爱是公正的,无私的. (2)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这个案例给了我们许多启发:① 对在道德,智力,体能,运动,交往和情绪上,特别是家庭背景各有差异的学生表示普遍的关切;②对学生的看法公平公正,没有偏见,避免个人感情色彩的影响;③批改作业尺度一致;④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发展条件,能较好地控制课堂上不同学生的发言机会;⑤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谈话时,语气一样;⑥不夸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错误,不掩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错误;⑦不根据学习成绩的差异去处理学生做错的事;⑧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先调查清楚,不急于下结论,不偏袒一方;⑨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育教学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⑩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不同的学生犯了相同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 3.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精华

四,案例分析题1.某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不肯再读书了,连高中都没上. (1)这位数学实习老师的做法错在哪里为什么 答:⑴这位数学实习教师辱骂,体罚学生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⑵分析: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从理想层面上看,教师要热爱学生;从原则层面上看,教师要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从规则层面上看,教师不准以任何借口歧视,侮辱,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案例中的数学实习教师,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对学生的严格并不错,但必须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可是这位教师,对演示不出数学题目就要骂人,甚至对教了几遍还不会的学生,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甚至体罚学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2)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⑶严重结果:造成了这位学生厌学甚至弃学;其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师德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2.一次公开观摩课上一位二十多年教龄的女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频频去叫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好学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差生的一闪之念.一位女孩刚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的时候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结果是心理过于紧张,老师启而不发满头大汗,不知所措.

这时老师让她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说了句:"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只是过于紧张而暂时想不起,以后经常锻炼就好了."这堂课使人感到,女教师用自己的爱在点燃胆怯者的智慧之火,让学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 (1)为什么说这位教师的爱是公正的,无私的 答(1)这位教师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自己的弟子,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不凭个人好恶,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她既看到了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学生,更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学生.所以说她的这爱是公正的,无私的. (2)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这个案例给了我们许多启发:①对在道德,智力,体能,运动,交往和情绪上,特别是家庭背景各有差异的学生表示普遍的关切;②对学生的看法公平公正,没有偏见,避免个人感情色彩的影响;③批改作业尺度一致;④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发展条件,能较好地控制课堂上不同学生的发言机会;⑤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谈话时,语气一样;⑥不夸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错误,不掩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错误;⑦不根据学习成绩的差异去处理学生做错 的事;⑧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先调查清楚,不急于下结论,不偏袒一方;⑨要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育教学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 差异;⑩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不同的学生犯了相同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 3.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