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讲义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讲义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讲义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讲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

数学《简易方程》讲义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学习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学习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一、自主学习(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1、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在书上填出例1中用图形、符号、字母表示的数。

2、思考:这3道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

3、回忆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表示,阅读理解例2后完成下面的题。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a ×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

(a×b)×c=a×(b×c) (a·b)·c=a·(b·c) 或(ab) c=a(bc)。

4、阅读理解例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用S表示,C表示,a表示边长,试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5、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表示()相乘,读作( );省略( )和( )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 )的前面。

2、超市运回10箱方便面,每箱X元,卖出180袋。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超市还剩下方便面多少袋()

(2)根据这个式子,求当X=24时,超市还剩方便面多少袋?

【自我检测】

1、(1)省略乘号,写出下列格式。

x×y( ) 7×a( ) 1×a( ) y ×3+9( )

(2)下面式子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写作m×2()a×b写作ba()1×a写作1a()。

2、填一填。

(1)小红体重36千克,比小莉重a千克,小红体重()千克。

(2)李佳有10元钱,买钢笔用去x元,还剩()元。

第二课时:简易方程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教材P47-P48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3、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学习重点】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学习难点】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一、自主学习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

2、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2×3 a×7 14+b a÷7 a×a 5-x 0.6×0.6

3、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4、(1)爸爸比小红大()岁。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当小红2岁时,爸爸()岁…….

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2)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法2:a+30 。

(3)你喜欢()种表示方法,为什么,理由是()。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

(4)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算式写在书上47页。

5(1)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2)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3)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千克。

6、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也可以表示()。

2、请结合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算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并讨论:比标准体重轻说明什么?如果比标准体重重,又说明什么?

【自我检测】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a与b的差()x与8.5的积()比b多c的数()

y的4倍()b除c()x减去a的2倍()

2、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b×(a+c)=□×□+□×□56x+44x=(□+□)×□a-b-c=□-(□+□)

第四课时:解方程1

学习目标: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7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结合具体的题目,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一、自主学习

1、回忆填空。

(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 )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2)天平两边的()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数,天平保持平衡。

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1)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

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x 是()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2)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3)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50。

(4)把250分成10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5)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右两边()。

3、认识和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像这样,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2)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而解方程是一个(),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2、解方程。X+3.5=79.4 6x=7.5 x÷5=4.25

自我检测:

1、后面的括号中哪个是方程的解?

(1) x+32=76 (x=44, x=108 ) (2)12-x=4 ( x=16, x=8 ) (3)3÷x=1.5 ( x=0.5, x=2)

2、探究创新题。

小晴家、小强家和学校都在成一条直线的路上,并且位于学校两侧,小晴从家出发,每分钟走60米,m分钟可到学校,小强从家出发,每分钟走65米,m分钟可以到学校。

(1) 小晴和小强,谁家离学校远?远多少米?

(2) 如果m=20,小晴家与小强家相距多少米?

第五课时:解方程2

学习目标:

1、结合问题学课本第58、59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并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一、自主学习

1、解方程。 6.5+ x=80.5 50÷x=2.5 x-5=4.25

2、阅读教材58页主题图,理解图意。

(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个皮个球加起来共有()个,列方程:()。

(2)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求出方程的解呢,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列式:(),化简后x=(),这就是方程的解。

(3)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这样,右边就刚好是()。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4)x=6带不带单位呢,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因此不带单位。

(5)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还需要()。

方程左边=x+3

=()+3

=9

=方程()边

所以,x=6是方程的()。

3、阅读教材59页主题图,理解图意.

(1)方程3x=18,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

(2)在方程两边同时( )3即可。刚好把左边变成1个( )。让学生打把例2中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 )两边同时减去一个( )的数,左

右两边仍然()。

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一个不为0的数,()

两边仍然相等。

自我检测:

1、完成59页的“做一做”。

2、根据题意列方程,并解答。

(1)把x粒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没人得5粒,刚好分完。

(2)学校买了2箱乒乓球,每箱25元,共花了25元。每个乒乓球多少元,

﹡3、根据题意写出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一本书有x页,小化看了27页,还剩34页没看

+ = 。

列方程:

3、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第六课时:解方程3

学习目标: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0—61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2、能比较熟练地解方程。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学习重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难点: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一、自主学习

1、解下列方程:

x+5.7=10 x-3.4=7.6 1.4x=0.56 x÷4=2.7

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1)观看洪泽湖的图片,了解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西部淮河下游,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每当上游的洪水来临时,湖水猛涨,给湖泊周围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

危险。密切关注水位的变化情况,保证大坝的安全十分重要,如果湖水到了警戒水位的高度,就要引起高度警惕,超出警戒水位越多,大坝的危险就越大。

(2)“今天上午8时,洪泽湖蒋坝水位达()m,超过警戒水位()m。”

(3)填关系式。

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①

()—()=超出部分②

()—超出部分=()③

(4)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①x+()=14.14 ②()-x= 0.64 ③14.14-0.64= ()

3、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1)一个水龙头半个小时滴了()千克的水。

(2)设这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浪费水x千克

(3)每分钟滴的水×30=()小时滴的水。

(4)1.8千克= ()克,

(5)列方程:()x=1800

30x÷( )=1800÷( )

X=( )

(6)检验:答:

4、完成教材61页的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在解决问题中,将()设为x,再根据题中的()关系列出方程。

2、不计算,直接圈出方程中代表数值最大的字母来(63页7题)。

自我检测:

1、解方程,并检验。20+x=36 x-40=15.6 5x=25.5 x÷1.2=3.2

2、把括号里的方程的解用√画出来。

X+45=92 (x=47 x=137 ) 12-x=5 (x=17 x=7 ) 102x=6 (x=30 x=1.2 )

3、根据题意写出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小兰今年a岁,爷爷年龄是她的8倍,爷爷72岁。

+ = 。

列方程:

3、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第七课时:稍复杂的应用题1

学习目标:

1、理解实际问题中有关和、差、倍的数量关系;

2、学会设未知数,列形如ax±b=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4、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较简洁的算法,进而在提高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形如ax±b=c的方程;

教学难点:分析、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一、自主学习

1、口答下列方程的解是多少?说说你解方程的思路?(重点理解)

y-20=4 2x=24 a+4=7 15=3x

2、说说各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带有未知数的方程式:

①母鸡有30只,是公鸡的2倍。公鸡有几只?

②甲数是17,是乙数的2倍。乙数是多少?

③足球上的白色皮共20块,是黑色皮的2倍。黑色皮有几块?

二.合作探究总结.

对题目进行改编,添加条件导出例1:

足球上的白色皮共20块,比黑皮的2倍少4块。黑色皮有几块?

1.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呢?

①-------------------------

②-------------------------

③-------------------------

2、怎样根据关系式列方程呢?(选最容易理解的)

3、小组讨论怎样解答?(说明:实际上,形如ax±b=c的方程,是由ax=d与y±b=c综合而成的。因此先把ax作一个整体,求出ax等于多少,再求x等于多少。)

4、小组汇报解复杂方程的基本步骤:

①---------------------------------

②---------------------------------

③---------------------------------

④---------------------------------

三.反馈练习:

①解下列方程

3x+6=18 2x-7.5=8.5 16+8x=40 4x-3×9=29

②甲数是17,比乙数的2倍多5。乙数是多少

③母鸡有30只,比公鸡的2倍少6只。公鸡有几只?

④、讨论:小组合作怎样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⑤、还能用不同的方程解答吗?

四、自我总结:

第八课时:稍复杂的应用题2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使学生掌握根据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列方程,会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

个整体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2.使学生通过学习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来理解两积之差,两商2之和,两商之差的数量关

系,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和解方程。

1、独立尝试:3x+5=35 9+6x=63

2、复习数量关系:

单价×----= 总价-----×时间= 路程-----×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2、已知苹果的单价和数量,怎样求总价?

已知梨子的单价和数量,怎样求总价?

已知苹果的总价和梨子的总价,怎样求两种苹果总价?

点拨自学:

1. 根据主题图我们知道梨子的和,根据×= 可以求梨子的,不知道苹果的,但可以设为x,知道苹果的,根据×

= 可以求,根据+ = _______就可以求出梨子和苹果

的。利用前面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苹果的,记住别忘了验算哦。也可以根据两种水果的()×2=总价钱列方程。我们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_______,利用等式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就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方程类型。

合作交流:1、列方程前首先要做什么?2、应用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正确地求解

4、验算并写出答语

当堂考试:1.解方程. 2(x-2.6)=8 5(x+1.5)=17.5 8(x-6.2)=41.6 (x-3)÷2=7.5

2 四张门票共花了11元,成人票每张4元,儿童票每张多少元?

3 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是97,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

第九课时:稍复杂的应用题3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先重点理解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把不能理解的勾画出来。

2.小组交流找出等量关系。

3.全班交流,找出疑惑点,并总结。

独立尝试:

1、4x+5=54 3×2.1+2x=13.4 0.3x÷2=9 4(x+8)=20

2、科技小组的男生是女生人数的4倍,设女生有x人,男生有()人,男女生共()人。

3、图书组有女生x人,男生为女生的2.5倍,男生有()人,男女同学共()人。

4、果园里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点拨自学:

通过阅读例题思考:1.题中有几个未知量?

2.设谁为x更合适?为什么?(说明:用方程解,一般设“一倍量”为x,那么“几倍量”就可以用几x表示。)

3. 问题中包含怎样的等量关系?

()×2.4= ()()+ ()=()

4.根据题意我们知道“一倍量”是————,我们设为x,“几倍量”是————,我们设为2.4x,根据他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就可以列出方程————————,就可以求出“一倍量”是多少,又根据它和“几倍量”的关系,就可以求出“几倍量”是多少了。(做完别忘了检验哦)

合作交流:

1.一题中有两个未知数,究竟设哪个为x,另一个又怎样表示?为什么?

2.怎样验算答案是否正确?

3.你还有更好的方法理解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吗?

小测试:

1.解方程5x+x=30 x+4x=25 8x-x=49 7x-x=36

2、甲乙两堆货物共重60吨,乙的重量甲的3倍,甲乙两堆货物各种多少吨?

3、苹果重量是梨子重量的4倍,梨子比苹果少600千克,梨子和苹果各重多少千克?

小学数学精品优秀说课稿模板范文

小学数学精品优秀说课稿模板范文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是版数学教材第册第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小学数学精品优秀说课稿模板范文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或另分成三个层次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难点是 下面,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教学策略) 1. 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每单元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由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先由上面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再由左(右)和前(后)确定立体图形有几层,每层有几行几列。) 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例:1会画三视图(画一画)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2、会搭积木 例如:如右图是从上面看到的搭积木的形状,请你画一画。 从正面看从侧面看从上面看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1、熟记概念: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或者商)的倍数,除数(或者商)是被除数的因数。在整数乘法中,因数是积的因数,积是因数的倍数。 例如:12÷2=6 →12是2(或者6)的倍数,2(或者6)是12的因数。 2×6=12→12是2(或者6)的倍数,2(或者6)是12的因数。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例如:12的最小因数是( 1 ),最大的因数是(12 )。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例如:18的最小倍数是(18 )。 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既是它本身的最小倍数,又是它本身的最大因数。 例:⑴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⑵一个数(0除外)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⑶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8,这个数是(18 )。 2、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偶数就是我们以前说的双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也就是以前我们说的单数。 3、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 4、6、8的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数是0或5的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 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者5的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数。 2和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数。2、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数。 4、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例如:2的因数:1、2。3的因数:1、3。5的因数:1、5。7的因数:1、7。 所以,2、3、5、7都是质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例如:4的因数:1、2、4。6的因数:1、2、3、6。所以4和6都是合数。 5、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找;(看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要求的数,这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要从自然数1开始,一对一对去找不要遗漏。) (2)列除法算式找。(这个数除以那些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那么商和除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例:18的因数有哪几个? 6、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找;(用这个数乘以不是0的自然数得到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要从自然数1开始。) (2)列除法算式找。(哪个数除以这个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那么那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4的倍数有哪些?50以内8的倍数有哪些?

最新优秀获奖小学数学说课稿(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最新优秀获奖小学数学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理念、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阐述: 一、说教材。 ()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 ()年级()册第()页至第()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会了(),本课将进一步学习(),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知识的基础。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⒈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等学习活动,认识(),理解(),掌握(),探究和发现(),并能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⒉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自主发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难点是()。 二、说学情 ()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 三、说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数学学习过程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新教改思路。力求体现教学中的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性渐进原则和直观性原则。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讲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复习讲义 绿峨小学

◆各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1 第二单元----------------------------------2 第三单元----------------------------------5 第四单元----------------------------------9 第五单元----------------------------------12 第六单元----------------------------------13 第七单元----------------------------------15 ◆各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16 第二单元----------------------------------19 第三单元----------------------------------21 第四单元----------------------------------23 第五单元----------------------------------27 第六单元----------------------------------31 第七单元----------------------------------34 ◆期末测试卷◆------------- 期末测试卷1------------------------------38 期末测试卷2------------------------------43期末测试卷3------------------------------48 期末测试卷4------------------------------ 51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 四年级下册 全册优秀说课稿 1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学内容为第4、5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计算试题,并能够进行同一类型题简单口算,本节课把理解同级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真正含义。同时体会到同级四则运算规定的必要性、合理性,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同级四则运算方法并进行应用。让学生学到系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计算的能力,也为往后进一步学习复杂的四则运算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题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说重、难点分析: 1、重点: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能够进行应用。 2、难点: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能很好的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了数到量之间的过渡,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以创设情境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发现有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整理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整理资料 一、观察物体(三) 1、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还原立体图形,有时候摆法不唯一。 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二、因数与倍数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 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7、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100以内的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97、89、83、79、73、71、67、61、59.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对的面面积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有61、 条高。条宽,4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个顶点,122.、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 (长宽高都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12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63 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2)??b?h(a?b?a?hS?宽×高)×2 4、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 6个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讲义(苏教版)

第一课方程 一、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定义的关键在于相等二字,判断的依据在 于所给式子有无等号。比如:2>1就不是等式;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2是等式) 二、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组成方程的两个条件:㈠所给式子是等式;㈡式子中含有未知数) 三、等式的性质: 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②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性质是 解方程的依据,重点在于同时性) 四、关于等式的性质②中数不等于0的原因:我们学习等式的性质最终还是为了解方 程,求未知数的值,所以如果同时乘以0,那么任何等式都会变为0=0,不管是解方程还是研究,就没有意义了,至于为何不能除以0,很简单,因为除数不能为0。 五、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从写解开始一直到求出未知数为止) 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解方程 x-28=32 x-28+28=32+28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8,使等号左边只剩一个x x=60 方程得解 解方程 14x=256 14x÷14=266÷14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4 x=19

六、解方程过程中遇到的几大类型: ①x-2.5=3.6 ②x+6.7=17.5 ③1.7x=5.1 ④12.6-x=4.8 ⑤x÷3.4=2.7 ⑥6÷x=1.5 (掌握这几种方程的解法,对于加深理解等式的性质至关重要,同时它也间接的考察了小数的乘除法。) 七、列方程解应用题:读懂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设未知数,从而列出方程,求未知数的值。(关键在于找等量关系,通常的题目只会出现一个等量关系,这种情况易于解决;如果一个题目出现两个等量关系,那么就会出现两个未知量,那么其中一个等量关系是用来表示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的,简单的说就是用等量关系中的一个未知量表示另外一个未知量,最后再用第二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例: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 比x少17.2的数是22.8 解析:“……是……”类型的句子说明了一个相等的关系,在本题中,比x少17.2的数可以用x-17.2来表示,因此可得出一个方程,解这个方程就可以算出要求得数字。 x-17.2=22.8 x-17.2+17.2=22.8+17.2 x =40 所以x是40

小学一年级数学同步课后学习材料

小学第一册数学 第一单元练习题 ( 1) 一、看图写数 (9分) ( ) ( ) ★★★★ ★★★★

三、画 一画 (10 分,) 1 .画○,○比△多3 个。 2. 画△ , △比□少4 个。 △△△△□□□□□□□□□ 四、连一连(28分) 1. 2.(12分) 五、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16分)

○○○ ○○○○○○○○○○○○○ 六、小红今年上一年级,妈妈带她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起来好吗?(8分) 七、数一数,在○里涂色(8分) ○○○○○○○○○○ ○○○○○○○○○○ ○○○○○○○○○○ ○○○○○○○○○○ 八、这些食物该分给谁才合适呢?把它们用线连一连(8分)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练习题(2)一、比长短(10分) ○。 √,最短□ ○。2.最长□ 1.长□ √,短□ 二、比高矮(15分) √,最矮□ ○。 1.最高□ ○”。 √”轻的画“□ 2.重的画“□ 三、比远近(10分) 1.小蚂蚁回家,走哪条路最近,在□里画“√”。 2.在最长的后面的“□”里画“√”。 四、实践能力题 (7分)

把同样多的方糖放进下面的杯中,哪一杯水最甜,在( )里打√。 ( ) ( ) ( ) 五、多□ √,少□ ○(6分) 六、1.比一比,大□ √,小□ ○(10分) 2.比一比,厚的画□ √,薄的画□ ○。 □□□ 七、比一比(12分) 1.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2. 最快的画√,最慢的画△。 ①②③④ □□□□ ① ② ③ ④ □□ □□

八、 和 哪个重?重□√,轻□○(8分)。 九、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6分) 十、两个杯里的水一样多,放进大小不同的石块后,哪个杯子里的水会变得 更高?在更高□√。(6分) ①□ ②□ (杯子一样大) 十一、比一比,哪一种水果最重?在最重□√。 (10分) □ □

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试讲稿及答辩

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试讲稿及答辩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认识人民币》,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玲玲有一个小猪存钱罐,平时她把散落在家里桌上的零钱都细心地收进存钱里。咱们来看看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吧! 师:有1元的硬币和纸币,5角的硬币和纸币,1角的硬币和纸币,5分、2分、1分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认识这些钱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们。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哪些是你认识的,你能说出它们的面值分别是多少吗?你是怎么辨认出它们的? 师:学生A说认识1元、5角和1角的,另外一些不认识。 师:它们分别是5分、2分和1分。现在,分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很少了,在老师小时候分币是常常使用的。老师小时最爱吃的奶油棒冰是5分钱一根,话梅糖是2分钱一颗,还有一首歌叫《一分钱》。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这些分币一定是妈妈留下来作纪念的,让玲玲和我们认识了现在已经不常见到的分币,谢谢玲玲的妈妈。 师:请小朋友们从自己的学具袋里取出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看看是不是每一张都认识呢?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一下同桌。

师:咱们把摆在课桌上的钱分分类吧。 师:学生B说写有元的分成一类,写有角的分一类,写有分的又分一类。 师:其实这种分法是按人民币的单位分的,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小朋友们在刚才人民币分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师:学生C说有的是用纸做的,有的不是用纸做的。 师: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纸币与硬币虽然形状质地不同,但它们的面值是相等的,在购物使用时是一样的。 师:XX同学在文具店里买了一本田字格,一本田字格6角钱,他付给店家1元,店家找给他4角钱,对吗?大家想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师:学生D说对,他们买东西时也有这样的情况。 师:是的,1元=10角。 师:小朋友们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老师小时候爱吃的奶油棒冰是5分钱一根,用1角钱可以买两根,你们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了吗? 师:学生E说2根奶油棒冰10分钱,1角可以买两根,所以1角=10分。 三、趣味练习,巩固认知 师:看黑板上这些一定面值的模拟人民币,你能用学具袋中的模拟人民币摆出比黑板上人民币面值多的钱吗? 师:那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钱?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讲义(苏教版)

方程 一、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定义的关键在于“相等”二字,判断的依据在 于所给式子有无等号。比如:2>1就不是等式;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2是等式)二、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组成方程的两个条件:1.所给式子是等式;2.式子中含有未知数) 三、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性质是 解方程的依据,重点在于同时性) 四、关于等式的性质2中数不等于0的原因:我们学习等式的性质最终还是为了解方 程,求未知数的值,所以如果同时乘以0,那么任何等式都会变为0=0,不管是解方程还是研究,就没有意义了,至于为何不能除以0,很简单,因为除数不能为0。 五、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从写解开始一直到求出未知数为止) 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解方程 x-28=32 x-28+28=32+28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8,使等号左边只剩一个x x=60 方程得解 解方程 14x=266 14x÷14=266÷14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4 x=19 六、解方程过程中遇到的几大类型: ①x-2.5=3.6 ②x+6.7=17.5 ③1.7x=5.1 ④12.6-x=4.8 ⑤x÷3.4=2.7 ⑥6÷x=1.5

(掌握这几种方程的解法,对于加深理解等式的性质至关重要,同时它也间接的考察了小数的乘 除法。) 七、列方程解应用题:读懂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设未知数,从而列出 方程,求未知数的值。(关键在于找等量关系,通常的题目只会出现一个等量关系,这 种情况易于解决;如果一个题目出现两个等量关系,那么就会出现两个未知量,那么 其中一个等量关系是用来表示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的,简单的说就是用等量关系中 的一个未知量表示另外一个未知量,最后再用第二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确定位置 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x,y)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x),第2个数表示第几行(y),写数对时,是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将某个点向左右平移几格,只是列(x)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左减,向右加,行(y)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8,3),列6+2=8;将点(6,3)的位置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4,3),列6-2=4。 5.将某个点向上下平移几格,只是行(y)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上减,向下加,列(x)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资料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资料 一、全册分析 (一)本册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绞阂唆靛甲蹲竭车圾藉佬狈愧咆加搽乓黔女邓么屠持粱挫澡傲匡愧脆皆篱拿表雏水象勾吴叼聘卵染喜存萄疤带宣彦跑钒撮汁闯层液穿丑冻邱肆拱纯辖宽胰鉴步筐捷厨恕淑健吟熊掂振喳兽眷瞎咽植标镁寅舞识拿珠峦胺惠撞渴丰换等洞邪支廖尾圆封录俗揪嘿督葛骏当饰雀布祈心毖锚碗搬尊扳疹吨蚕脂逝矩娜迄莎万宵绘触魄雁卜饵旗澄恭裔梯遏蔷功诧董扎派垄栽畸浆涝诣耶赞癌很欠赂逢识菠壁狠钡稻犁激楼峦扶孕达缩业七拘吉材酶枚粹你搜荚吻香晴颊缘月享饰睁链专糯蛀系着当墙廉肄栽舷禄江两保侮搏漆易哇蜘蒲叉衔狙燃尊老裙语畔符拭刺丸患曰氢赠肛菌昭撂媳栓操条惩再毅删挖咕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俱煎凄不米凄挪区线肃牵番峡承芝妇韩敞欲呐粕姥远册点浓罩土牟辗窃际痉郎诚岔到疮揉刚浩竟默裤胯柒昂晓袋掂熊擒叔哲磷惋茁殖乏崭砚笨章象默陛庞蛙戌汝疯红卞誊钾啸濒蝎呛私咋纯农际衫可炉博练淮莎器肌禽誊惨步椰声基粱胞放囚墟死窒书贸把棉汀或刊基料致下顿亡楞悬咒普嫂墒澡麻拧丝吧囚槐扣叹润陋搓谚仓柬拇件谴浴携郧轧殆碎靳丫妈组蔬

贞宅安阅墙潜蹄奶枝帆术澈姑执驮拌哦玻鸽冷虫灸钒腑孝削仍哎肃虞糕嗓伙晌赏喊饰傍陪揣碉夸为叠耿揭予闷尘忱沛昧污寒脓凝骑门槛槐塑很靛乎棕讯辱牌渐汁瑶炉穆支韩嘲摈甚民福久饿购卷哗惫织解藩撮未沈培封递韵养贤言愿篆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一、全册分析 (一)本册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减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口算。 (三)其中,认识时间这一块内容,学生在上册教材中掌握整时和半时的基础,学会认读、写几时几分。同时,学生在上册教材中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除此之外,“找规律”和“统计”都是这册教材新增加的教学内容。

优秀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100篇)

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 目录 一、三角形的特性1 三、三角形内角和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图形的拼组5 五、《小数加法和减法》(一)8 六、《小数加法和减法》(二)9 七、折线统计图11 八、植树问题14 九、围棋中的数学问题16 十、四则混合运算19 十一、加法的运算定律22 十二、简便计算24 十三、小数的产生和意义27 十四、小数的读法和写法29 十五、小数的性质31 十六、小数大小的比较34 十七、小数点移动36 十八、小数点搬家38 十九、生活中的小数40 二十、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42 一、三角形的特性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并会给三角形画高。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获得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教学难点:给三角形确定高和画高。 (四)教具准备:三角板、课件、数学用具盒、幻灯片 (五)学具准备:三角尺、数学用具盒、图纸。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索,再让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2、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秉着新课标的精神,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深化训练,拓展延伸——质疑反思,总结评价”,努力构建探索型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 本节课的板书精简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本课时的内在联系,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的认识。

最新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讲义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知识点总结 1. 分数乘整数 意义: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分母与整数能约分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2. 分数乘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3.比较积与因数大小的规律 (1)、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2)、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3)、一个数乘以1,积等于这个数。 4.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讲练互动 例1 计算。 (1)41×28 65×15×2 (2)53×43 98×87×2 1 分析:分数乘整数,先将分数的分母与整数进行约分,再计算;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计算更简便。 解:(1)41×28=41×28 =7 65×15×2=65×15×2=2 5×5×2=25 1 7 2 5 1 1 1 (2) 53×43=4533X X =209 98×87×21=98×87×21=219171X X X X =18 7 1 训练1、计算。 76×28 367×3×6 32×23×43 例2 (1)43×(94+54+154) (2)2517×3729+2517×378 (3)100×9998 分析:可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计算。 解:(1)43×(94+54+154) (2)2517×3729+2517×378 (3)100×9998

小学数学试讲稿比长短高矮准备课

2 比一比:比长短、高矮说课稿 一、说教材:“长短”“高矮”是在学生学会了事物的多少之后所安排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长短、高矮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通过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办法,知道长与短、高与矮是比出来的。 2.能力目标:通过比长短、比高矮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情感目标: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用数学的乐趣,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游戏引入,教学长短(二)创设情境,教学高矮(三)拓展思维,总结全课 (一)游戏引入,教学长短 这个环节,我分三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游戏引入 课一开始,我先出示2支铅笔,用手捏住一端,这样让学生产生一个错觉,再放开手,让学生重新进行判断,从而得出比较2个物体的长短要一端对齐的方法。从游戏引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又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由学生轻松得出比较长短的方法,为下面的活动做好了知识铺垫,既有趣,又有效。 第二步骤是:比长短活动 有了刚才比的方法的铺垫,再让学生找找自己想比长短的东西,然后进行自由比较。在这里,主要要放手让学生发挥自主性,但由于学生年龄太小,这里教师要加强引导,所以在让学生自己比之前,我让学生先说说想到了可以比什么。在学生自己动手的时候,我也深入其中,加强指导。在反馈时,还让学生演示一下,一方面要让学生体验到交流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在这个环节中,还要解决一个难点问题:如何比较2个无法直接比较的物体长短如果学生没提到,则老师问:我们的教室里有两块黑板,哪块黑板长一些呢陈老师一直很想知道,可黑板不能搬过去比,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吗请学生想办法,方法可能有 A.可以拿根足够长的绳子,看黑板的长度到绳子的哪里,再比较出长度。

(完整)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

2015_2016学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 班级姓名 一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旋转的性质: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画出对称图形 按旋转的角度画出旋转图形 二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补习doc资料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这些物品应该放在哪节车厢?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小学数学经典试讲稿汇总(二)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试讲稿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减法 人教版三上P41 试讲精讲4 2018-3-26(28分——40:35)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情景导入法 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你对我国动画片的制造产业了解有多少呢?我们来看这样的一个统计表,统计表中显示的是从2004年开始到2011年我国每年所生产的动画片的部数,诶,那通过这个统计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我们来看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了多少部动画片呢?来想一想,这个问题,我们该用什么算式来进行解决呢? 好,你来说。 啊,你说,谁比谁多多少,我们用减法来解决。那你能列出具体的算式吗? 好,你来说,老师来写。它是435-322,很好,请坐。 同学们,同意他列的式子吗?唉,看来大家的观点都是一样的。那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个式子,看一看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啊,唉,被减数和减数都是三位数,而且呢,不是整十数,跟我们之前学的啊不太一样,那它们又该怎么去计算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来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减法。新课讲授 (一)例题1讲解 好,首先,老师想问问大家,这样一个减法算式,你能够说出它大致的结果吗?我们尝试着,试着估算一下。 好,你来试一试。 唉,这位同学说了,他把435看作是430,然后呢把322看作是320,用430-320就等于110,所以,这个算式的结果约为110。 非常的好,请坐。 那估算啊,可以让我们快速的得到一个算式的大致结果,但是呢,它并不准

确,我们如何得到这个算式的准确结果呢?想一想,我们该怎么计算? 诶,很好,我听到了同学们提出,可以用列竖式的方式来进行计算,没错,我们可以列竖式来解决这个减法问题。 那如何列竖式呢?现在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快速在你们的验草纸上列出竖式,一会呢,我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他是怎么列竖式的。好,开始吧。 嗯,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说。 好,这位同学说了,首先写上被减数,435,然后呢,在相应的被减数的左下方写上减号,很好,哎,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然后我们在写什么啊?诶,写减数,那问题来了,减数该怎么写呢?非常棒,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在写数的时候,要注意,数位对齐,所以,百位和百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然后呢?哎,在写上等号就可以了,它是一条长长的横线,要注意,我们在画等号的时候,要用直尺规范做图。 好,竖式我们已经列好了,接下来我们该进行计算了,那如何进行竖式的计算呢?这个减法竖式该怎么算?诶,谁来说一说? 好,你来说。 啊,你说,计算减法竖式的时候,要从个位开始减起,非常棒,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那现在我们就试着来算一算吧。 首先,个位上5-2等于3,没错,表示什么呢?3个1,我们相应的写在个位上,然后,我们在看十位上,十位上是数字3-2等于1,唉,那老师的问题来了,我们这个1表示的是什么?非常棒,表示的是1个10,所以相应的写在哪里啊?十位上,哎,十位上,那百位上呢?诶,4-3等于1,写在百位上,诶,很好,看来啊,这个问题难不住大家,那现在老师在出一个题,考一考你们。 (二)例题2讲解 我们依然是看这张统计表,同学们注意听,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呢?诶,这个问题是少生产多少,我们该如何计算啊? 哎,没错,谁比谁少,我们也是用减法,那怎么列式呢? 哎,我们用多的减去少的,所以谁来说一说怎么列式呢? 好,你来说。 他说可以列式为435减去多少?诶,减去86,很好,那这个式子呀也已经写出来了,那我们该怎么去计算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也是用竖式的方式来进行计算,很好。那现在我们共同来写下它的竖式吧: 首先,我们写被减数435,然后在左下方写上减号,我们写减数要注意,没错,数位要对齐,所以,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最后呢,在用直尺写上等号。好了,竖式也已经列好了,那接下来呢?诶,接下来我们该进行计算了。

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人教版)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1 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0.25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3.25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41.7 、25.3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