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组织工作创新实例评选

组织工作创新实例评选

组织工作创新实例评选
组织工作创新实例评选

组织工作创新实例评选

1 建立和完善组织部门新闻发布机制

今年初,制定实施《中共绍兴市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制度(试行)》,及时发布组织工作有关重要政策、重点工作、重大活动以及干部群众普遍关注、需要回应的重点、热点问题。5月份以来已先后召开“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市基层组

织建设”“市县联合竞争性选拔干部”等4个新闻通报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人事报、香港大公报等境内外主流媒体以及省、市媒体应邀参加了相关通报会,为绍兴科学发展大局强化干部、人才和基层组织保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2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

从2004年开始,对县级党政正职人选实施市委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2009年,制定出台《市委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重要干部人选暂行办法》,把推荐提名的范围扩大到部门党政正职人选,并对提名的方法和程序作了进一步规范。县(市、区)对下一级党政正职人选也普遍实行了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2004年以来,市县两级先后对47批次290名正职人选实施了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单位党组织、组织部门、干部群众等多元主体推荐提名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3 实施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专项考察办法

2009年,制定出台《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专项考察实施办法》。专项考察综合运用跟踪了解、实地走访、个别谈话、综合分析等方法,重点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完成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以及处置突发性事件时的表现情况。考察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已对对口支援青川和纵横集团破产重整两个项目进行专项考察。

4 推进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

200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较大规模的市级部门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工作,交流重点是副县(局)级后备干部以及执纪执法、干部人事、项目审批和资金管理等重要职能处室的科级干部。经过宣传发动、民主推荐、考核赋分、双向选择、面试竞岗、组织考察、人选配置等程序,共有74名中层干部交流到新单位、新岗位工作。通过跨部门交流,突破了中层干部交流瓶颈,促进了干部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了干部队伍整体活力。

5 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

为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今年年初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进行了具体规范,明确了向社会、有关单位干部群众、市委常委会成员、全委会成员、其他相关组织和人员等5种不同对象公开的具体事项。信息公开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范围,采用媒体或网络公告、召开新闻发布会和通报会、编发《干部工作情况通报》等方式进行。

6 领导干部研究型培训“绍兴模式”

2005年以来,先后选择了“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危机应对与政府作为、经济转型升级与政府服务创新”等50多个绍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进行专题研讨。采取“集中辅导、现场教学、专题调研、制订计划、研讨答辩、跟踪评估”相结合的模式,让学员带着问题集中学习,带着问题向专家求教,带着问题到现场求证,针对问题思考对策举措,提高了领导干部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市累计举办各类专题研修班72期,培训各级领导干部2500余人次。

7 探索异地联合办班的新途径

今年4月~6月,绍兴市与无锡市联合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两地各选调20名学员参加培训,学制2个月,先后在无锡、延安、绍兴进行理论学习、党性锻炼、专题调研、现场教学、研讨答辩等活动。培训突出对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研究,围绕“十二五”发展主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城乡统筹发展、党的建设等10方面重大问题,形成了一批研究性成果。干部教育培训异地联合办班开创了全国异地合作办班的先河,为整合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拓宽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8 2009人才·科技·创新周

2009绍兴人才·科技·创新周活动,共组织开展了创新发展恳谈、人才智力与创新成果对接洽谈、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大学生创新创业四大类26项活动。共有89位上级领导、院士专家出席活动,30多位院士专家深入21家企业现场,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近1000名海内外硕博士与会,其中有153人次与17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引进了一批紧缺人才,全市357家用人单位推出4500多个招聘岗位,近万人进场交流,达成意向2271人次,创绍兴历届人才交流会之最。

9 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乡镇(街道)团委、妇联副职

为进一步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改善乡镇(街道)干部队伍结构,不断夯实共青团、妇联基层组织基础,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年轻干部培养链,今年8月,面向社会公开考录19名乡镇(街道)团委、妇联副职,采用公务员考录的方式进行,并对“大学生村官”实施加分政策,为引导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导向。

10 干部选任“三会监督”

2003年,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派员列席县(市、区)委、市级机关部门党委(党组、工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会议的暂行规定》,2008年,又增加了会前有关事项报告和会前人事材料审核的环节,形成了会前报告、会前审核、会议列席的监督机制。2008年至2010年5月,共派员参加县(市、区)和市级部门会前审核28次,提醒和纠正11起,涉及干部职位21个,各项整改意见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11 乡镇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制度

2009年,全市建立乡镇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制度。述职内容包括党建工作的有效做法、成功经验、存在问题等五项,分述前准备、述职汇报、述职评议、述后整改四步实施,建立综合评价机制、督促整改机制、组织调整机制等三项机制,保障述评结果运用,增强了乡镇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压力、动力和合力。

12 先锋工程“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

从2004年开始,我市把农村“三级联创”活动的做法拓展到企业、社区、机关事业单位等其他各个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在全市面上广泛部署开展以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主要内容的先锋工程“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五年来,全市共创建绍兴市级“五好”基层党组织500个,绍兴市级“五好”示范基层党组织70个,并涌现了一大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典型。

13 驻村指导员制度

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通过推行“双向选择、竞争择优”的方式,从市、县、乡镇三级机关和事业单位挑选一批素质高的党员干部,派驻到行政村尤其是软弱涣散村、经济薄弱村、环境整治村和信访集中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发挥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富民强村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党务村务的督导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广员的作用。同年,这一做法在全省得以推广。到今年为止,全市已先后下派6批共14508名农村指导员。

14 绍兴党员在线服务平台

绍兴党员在线服务平台是一个集党员管理、教育、服务和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子党务平台,包括党务公开、党员管理、党员服务、网上党课、在线互动和党建短信等六个板块。该平台是全市30万党员的网上“红色家园”,广大党员只要登录“党员在线”,不仅能了解党内各类重要信息、咨询党务工作,还能参加网上课堂在线学习,进入“红色部落”与其他党员进行交流。通过基层党建短信服务系统实现短信发送、信息收集和短信调研等功能,为各级党组织、基层党员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党建信息服务。

15 农村党员干部“承诺与问责”

2008年起,绍兴县在全县村干部、后备干部和农村党员中推行了“承诺与问责”制度。按照村干部、后备干部和农村党员各自不同的身份、职责,确定不同的承诺与问责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承诺、履诺、问责、追责、保障五个环节,力促他们各司其职、各显其能,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活力、战斗力和感召力,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落实。实行农村党员干部“承诺与问责”制度以来,绍兴县2万余名农村党员干部已承诺事项31500件,其中村级承诺办实事1988件,资金投入3.1亿元,95%以上承诺按期兑现。

16 加强市场商会党建工作

中国轻纺城市场现有商会19家,会员4358名,登记在册党员567名,有14家商会建立了党组织。近年来,绍兴县把党组织建在市场商会上,努力把商会会员培养成党员,充分发挥市场党员的“核心会员”作用。积极开展“亮身份、亮岗位、亮业绩,争创示范经营户”

的“三亮一创”活动和“诚信市场创建走在前、文明市场创建走在前、素质提升走在前、招商隆市走在前”的“四在前”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市场党组织、党员队伍的建设,有力促进了轻纺城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17 在推荐提名干部中同步实施公信度测评

诸暨市在民主推荐提名重要干部人选时,向参与推荐的全市正科级领导干部、市委委员发放《民主推荐提名重要干部人选工作公信度测评表》,征求他们对当次民主推荐提名重要干部人选工作公信度的总体评价,以及是否发现拉票等行为。今年初,在配备11名空缺镇乡(街道)、部门党政正职工作中,全市177名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对民主推荐提名工作公信度总体评价“很满意”的占40%,“满意”的占53%;市委委员对民主推荐提名工作公信度总体评价“很满意”的占66.7%,“满意”的占33.3%。

18 村一级按产业设置党小组

2008年村级组织换届后,诸暨市枫桥镇党委打破传统的以地域划分农村党小组的模式,在新择湖村进行试点,将该村党支部89名党员按从事行业不同,划分为废钢经营、防水材料生产、农业、老年等8个党小组,并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和考核办法。从事同一行业的党员经常性开展组织生活,既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又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了组织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

19 设立基层组织建设观察点

2007年,诸暨市确定了1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8个经济薄弱村、6个矛盾突出村以及2个村改居后的农村新社区、21家“凝聚力工程建设”示范企业、7家上级组织部门党建工作联系企业为观察点。诸暨市委组织部机关干部三人一组,由一名副部长带队,负责联系1个乡镇,结对1个村(企),帮扶1户贫困家庭。定期开展“三联系”走访,及时下达上情、上传下情,增强了组织工作针对性、有效性。

20 干部任用能岗相适度改革

2008年起,上虞市探索实行干部任用能岗相适度改革。以岗位职责管理和适岗能力评价为突破口,实施以“自主择岗、考核评岗、组织定岗”为内容的干部选配新方式,开展适岗能力综合量化考评、干部任职意愿申报、后备干部分类储备和职位配备预案管理等。从2008年以来,共组织539名市管领导干部进行择岗意愿申报,对560名领导干部进行综合量化考核,有4612名干部群众参加民主测评,2832名干部群众参与个别谈话。干部任用能岗相适度改革进一步强化了能力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倡导了崇尚能力、选贤任能的用人导向。

21 “大学生村官”创业援助行动

2009年,上虞市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以项目引导、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结对帮扶、资金援助、政策支持等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援助行动,制定出台了创业管理办法和创业优惠政策,着力破解“大学生村官”创业难题。目前,该市59名“大学生村官”落实创业

项目53个,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对“大学生村官”增强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本领、加快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四不出村”工作法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上虞市按照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积极推行“群众办事不出村、矛盾调解不出村、信息咨询不出村、致富求助不出村”为主要内容的“四不出村”工作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基础性作用。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帮助群众办理建房审批、计生服务、户口迁移等各类事项9000多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762起,举办种植养殖技术、市场营销等创业培训班240期,培训农民5332人次,转移就业3999人次。

23 社区党员奉献积分卡制度

近年来,嵊州市在各社区党组织中探索试行党员奉献积分卡制度。社区党组织根据社区实际设立党员奉献岗,并制定积分细则;居民党员根据自身条件认领岗位,通过上岗履职积分;定期公布党员服务积分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年终根据党员积分情况进行评议评比,激励先进。建立互动互惠机制,积分卡上的积分累加计算,居民党员可凭积分卡按分值到社区诊疗养身中心免费诊治,终身受益。全市社区党组织共设立奉献岗178个,发放积分卡3569多份,3000多名社区和机关党员认领岗位。

24 远程教育“党员就业创业工程”

今年以来,嵊州市充分发挥35名专家讲师团骨干、7大培训中心和近千名管理员作用,实施了党员远程教育“党员就业创业工程”。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报名代理制和就业创业信息“月月送”活动,解决信息入户难的问题;利用直播课堂开展实用技术、民生政策和集中党课等网上培训,解决党员集中教育难的问题;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整合各部门力量,提高培训的系统性,提升影响力,解决资源整合难的问题。

25 党员“亮分制”管理

2009年,新昌县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党员中推行了以“亮标准、亮承诺、亮程序、亮结果、亮奖惩”为主要内容的“亮分制”管理,即分类管理亮标准,使党员处事有规矩;设岗定责亮承诺,使党员争优有动力;民主公开亮程序,使党员考评有监督;年度评议亮结果,使党员努力有方向;运用结果亮奖惩,使党员学习有标杆。实行“亮分制”管理以来,党员党性意识明显增强,党员活动明显增多,党群关系明显改善,达到了“党员有动力、组织增合力”的效果,进一步巩固了基层基础,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扎实开展。

26 干部选拔任用公推竞职

主要是通过接受符合条件人员报名,全委会“定岗推荐”,竞职对象开展“调研答辩”,同时接受县级领导、县委委员、“两代表一委员”、乡镇领导、一般干部代表和专家评委的“联席评议”,提交县委常委会“差额票决”等方式,让更多的干部群众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2008年以来,新昌县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公推竞职活

动,对团县委书记职位、4个乡镇(街道)行政正职职位和21个乡镇副职职位进行了公推竞职选拔。

27 “一乡一品”党建品牌建设

新昌县紧紧围绕组织工作创新创优,鼓励乡镇、街道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和当地实际的党建工作方法和载体,通过项目申报、项目建设、项目监理、项目评审和项目推广等系列程序,培育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群众认可、具有较强示范和导向作用的基层党建工作成果,逐步形成“一乡一品”党建品牌格局,并探索建立规范运行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目前,全县已确定乡镇重大事务协理团、党员中心户、远程教育规范化管理等一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党建工作品牌。

28 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

2008年起,越城区创新社区党建共建机制,按照平等自愿、互促互进、灵活便捷的原则,以谈约、签约、亮约、履约、评约“五约”为基本流程,以党建工作共促、党建资源共享、社区服务共搞、和谐社区共建“四共”为主要内容,以社区党建共建网络、组织运行机制、沟通协调机制、评选激励机制“一网三制”为保障,全面实行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工作,着力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为基础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目前,全区51个社区已与569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累计开展各类共建活动1700余次,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7起,解决就业岗位275个,受到了社区群众和共建单位的欢迎。

29 干部选拔任用多元主体推荐提名制度

2008年9月,越城区开始实施科级领导干部推荐提名(试行)办法,采取网上发布职位空缺预告、有关单位和干部群众等多元主体推荐、资格条件审核、综合量化评价的方法进行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扩大了选人用人的民主,较好地实现了科学选才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机统一。目前,全区已开展10次,共推出29个科级领导职位,近2000人次干部群众参与了推荐提名。

30 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

2004年以来,越城区在所有村、社区党组织换届中全面推行“公推直选”办法,即在党内推荐、群众推荐的基础上,由党员直接选举产生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和书记、副书记,同时,全面开展竞职承诺活动,增加竞职演说环节。2008年,又在34个村探索开展“无候选人直选”,今年还在24个社区实行了“差额直选”,进一步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编者按:为总结和弘扬我市组织工作创新典型做法,市委组织部特举办“组织工作创新实例评选”活动。选取近年来组织工作创新典型实例30个,采取书面投票、网上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选出最具推广价值的创新实例10个。网上投票请登录绍兴党建网(https://www.sodocs.net/doc/2d14166147.html,),投票定于9月10日截止(以邮戳为准)。评选结果将在《绍兴日报》和绍兴党建网上公布。

创新工作方法

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 组织工作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组织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要主动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工作着,但工作的绩效却是千差万别,工作的方法和成本也不尽相同,工作的态度、工作的心情更是大不一样的。有些人一工作就要条件要代价,有些人感叹怀才不遇,领导不给他机会,没有施展才华的岗位,整日里牢骚满腹,干起工作来无精打采,做事敷衍潦草、得过且过;有些人对酬薪制度有意见,总说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这样的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抓调研,创新工作思路。调查研究是培养创新能力,启发创新思路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工作创新的重要前提。要努力构建完善的调研机制,通过调研出思路,出对策,出成果;通过调研开拓视野,掌握脉搏,形成科学的认识。对于有创新的调研成果,要敢于放在实践中试验,并注意总结、改进和完善;对一些成熟的经验,要提升为加强组织工作的办法、意见和规定,指导基层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抓重点,创新工作方法。抓住重点探索破解工作难题的新方法新途径,更加有效地促进工作,是推进工作创新的关键和核心。要围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组织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立足本地实际,找准工作的主攻方向,寻求工作的突破口,创新工作方法,大胆涉足“肓区”、探索“特区”、突破“禁区”,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铸造工作品牌。同时,要在抓示范,培育典型上下功夫,努力形成“争相创新,百花竞放”的创新态势,推动整个组织工作不断发展,使组织工作在典型的带动下不断创新,整体推进。 抓结合,创新工作内容。推动创新在于根据不断发展的形势,结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谋划和推动组织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就余庆而言,要紧紧全县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立足“争做科学发展示范”的定位来精心谋划,努力寻找组织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创新活动载体,不断在推动大局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丰富组织工作的内容,增强工作时效,体现工作绩效。 抓效率,创新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组织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围绕组织系统信息建设规划,积极稳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组织工作服务,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和水平,推动组织工作在新的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工作的创新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和新的发展动态,多看看和自己行业有关的新闻动态和管理动态,你会有新的启示,再有管理上以人为本,别把部下当作部下,要当作同一类别的人,只是他们的起跑线不同,你还会新的收获。

浅议公务员如何在工作中实现创新

浅议公务员如何在工作中实现创新 省国资委企干处黄俊辉 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实现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坚持着不断的理论创新,领导着全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创新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力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党中央向各级党组织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观念、强化创新意识,与时俱进,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对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的明确要求。可以说,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在工作中创新,是摆在每名国家公务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什么是创新?从创新理论创始阶段的含义看,创新是一个过程,或是一种有目标、有措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创新理论在经营、管理等实践中的运用与演绎,人们对创新的理解也更加丰富多样。创新,作为一项通用性的要求,已经体现在各级组织的各项工作和对各项工作的要求之中;在工作中善于创新,也成为各级党政组织对广大公务员的突出要求。

从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公务员不在领导和决策岗位,大多在“执行”层面按照相关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开展常规性的工作。但并不是说,这样在工作中就无法实现工作的创新。按照党的科学发展要求,只要找准切入点,一名普通的机关公务员同样可以在工作中实现创新。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工作的目标往往是定责、定性的,而实现行政工作的目标都有一个“如何更好、如何更高、如何更快”的问题,这就有直接针对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其次,公务员的服务对象是相对稳定的,而服务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情景下的要求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有分析工作对象的新需求确定新的目标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再次,机关工作的程序、手段或途径是“程式化”的,而社会的进步、本职工作对社会适应程度的提升会与相对不变的工作程序和方式产生一定的距离,这就有研究自身角色差异明确新的目标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说,创新的切入点或突破口就存在于自身工作的运行之中。公务员的工作创新,就是在本职工作的运行环境之中,踏实、科学地追求自身工作的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 那么,作为一名机关公务员,如何作才能够在工作中实现有效创新呢?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2]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2] 湖北兴山:推广农村党建“两会两评”模式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近年来,特别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兴山县委积极应对农村党建出现的新情况,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凝心聚力为突破口,以培养跟党走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大胆探索“两会两评”模式,着力构建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和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巩固和扩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 包、综合配套改革、两免一补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服务群众缺“配套”。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与群众服务需求不配套。一是服务需求大。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农村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愚人员,生产生活面临重重困难,种田缺劳力、发展缺技能、生活无人管、思想无人问,“年猪就杀不死”的现象普遍存在,急需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二是服务人员少。合村撤组后,村管理面越来越大,干部职数越来越少。兴山县古夫镇平水村,由原来的8个村合并而成,村干部却只有7人。一个村干部平均要服务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农户,精力不济。无职党员服务意识淡化,激励机制不健全,参与的少,坚持的少。三是服务内容少。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停留在盖章子、发票子上,停留在节日慰问、抢险救灾上。无职党员服务群众停留在“结

对子”帮扶上。四是服务手段少。干部还能借助党的惠农政策,无职党员仅能凭借一张嘴、一双腿、一双手服务群众。 二、村民自治缺“实效”。一是自治内容未更新。现在真正体现村民自治的,就是依法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其他自治活动实际上很少开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村集体成了“空壳”。除了公益事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应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大多不存在,群众的关注度降低。群众需要自治的新内容,无人组织,比如产业结构调整、集体文化活动开展等。二是自治程序难到位。无论是召开村民会议,还是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能议事的人都外出务工;即使有群众愿意参与自治,半天才走到村委会,屁股没坐热,就要急着往回赶,“一事一议”难“议”。村民自治过程中,党的领导未落实。三是自治主体不积极。现在的农民是“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普遍认为开展村民自治误工贴钱,还不如抓紧时间干自己的活,缺乏参与自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组织建设缺“活力”。一是书记无责任。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后,农村出现重“村务”轻“党务”、党建工作无人抓的现象。对书记主任“一肩挑”的考核,往往以主任岗位考核代替书记岗位考核,以经济指标考核代替党建工作考核,以党委政府考核代替群众考核,从导向上弱化了党建工作。二是党员无能力。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兴山县6368名农村党员,55岁以上的占51%,35岁以下的仅占11%,且大多无一技之长。三是组织无财力。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兴山县92个村(居委会)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只有32个。财政转移支付村级办公活动经费只有5000元左右,订报、交水电费后所剩无几。“这年头没把米,连鸡都唤不来。”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下降。四是评议无结果。民主评议党员走形式,你好我好大家好,“个别党员不像党员”,组织处理不硬,群众反映强烈。 四、农民思想缺“感恩”。一是农民思想多元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新兴媒体的兴起,农民的思想出现信仰危机、公德缺失、价值观倒置、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只知索取,不讲回报。现在的农民是“有田有粮不理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

浅谈组织工作创新的作用原则及内容

浅谈组织工作创新的作用原则及内容 文章标题:浅谈组织工作创新的作用原则及内容 一、组织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相传早在三千年前,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汤阴羑里城的时候,写作了《周易》一书,在这部书中就提到了“革故鼎新”一词。书中讲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是《周易》64卦之一,主要是谈变革;“鼎”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也是《周易》64卦之一,因为“鼎”能使食物由生变熟,因此引申为更新之意。这说明,中华民族在很久以前就形成了主张创新、与时俱进这一光辉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所谓创新,就是改革,就是突破,就是理论上不拘泥于现成的公式,实践上不停步于已有的成果,思想上不束缚于现成的经验。通俗地讲,创新就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目前,组织工作中还存在着党组织设置形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党建工作部门力量不足、组织生活方式吸引力不强等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脱节的、不相适应的地方。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组织工作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使党的组织充满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组织工作的创新就是要敢于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维观念,敢于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陈规陋习,敢于革除一切影响发展

的体制和机制弊端,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谋划组织工作,用改革的精神增添组织工作发展动力,用探索的思维拓宽组织工作新路子,不断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组织工作创新的原则 1.把握方向性。要认真贯彻“ __”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使组织工作符合中央和省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2.体现时代性。新时期的组织工作要反映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势而作,顺势而为。 3.彰显创造性。着眼于党建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新思路,探索新办法,使工作取得实质性拓展和突破。 4.立足服务性。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是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有动力、有活力、有地位。

组织工作创新实例评选

组织工作创新实例评选 1 建立和完善组织部门新闻发布机制 今年初,制定实施《中共绍兴市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制度(试行)》,及时发布组织工作有关重要政策、重点工作、重大活动以及干部群众普遍关注、需要回应的重点、热点问题。5月份以来已先后召开“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市基层组 织建设”“市县联合竞争性选拔干部”等4个新闻通报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人事报、香港大公报等境内外主流媒体以及省、市媒体应邀参加了相关通报会,为绍兴科学发展大局强化干部、人才和基层组织保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2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 从2004年开始,对县级党政正职人选实施市委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2009年,制定出台《市委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重要干部人选暂行办法》,把推荐提名的范围扩大到部门党政正职人选,并对提名的方法和程序作了进一步规范。县(市、区)对下一级党政正职人选也普遍实行了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2004年以来,市县两级先后对47批次290名正职人选实施了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单位党组织、组织部门、干部群众等多元主体推荐提名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3 实施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专项考察办法 2009年,制定出台《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专项考察实施办法》。专项考察综合运用跟踪了解、实地走访、个别谈话、综合分析等方法,重点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完成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以及处置突发性事件时的表现情况。考察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已对对口支援青川和纵横集团破产重整两个项目进行专项考察。 4 推进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 200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较大规模的市级部门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工作,交流重点是副县(局)级后备干部以及执纪执法、干部人事、项目审批和资金管理等重要职能处室的科级干部。经过宣传发动、民主推荐、考核赋分、双向选择、面试竞岗、组织考察、人选配置等程序,共有74名中层干部交流到新单位、新岗位工作。通过跨部门交流,突破了中层干部交流瓶颈,促进了干部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了干部队伍整体活力。 5 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 为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今年年初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进行了具体规范,明确了向社会、有关单位干部群众、市委常委会成员、全委会成员、其他相关组织和人员等5种不同对象公开的具体事项。信息公开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范围,采用媒体或网络公告、召开新闻发布会和通报会、编发《干部工作情况通报》等方式进行。

浅谈组织工作创新

浅谈组织工作创新 8 浅谈组织工作创新 创新是一切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之源,也是推动组织工作与时俱进的强大动力。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日益艰巨,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推动基层组织工作创新,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先进理念引领组织工作创新 创新组织工作要紧紧围绕组织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着眼于形势发展变化,坚持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工作理念。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组织工作必须主动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自觉将组织工作置于党的工作大局中统筹谋划,在贯彻重大决策部署中确定创新方向,在总结和借鉴经验中拓宽创新思路,在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中发掘创新点,在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中找准着力点,将创新工作的动力汇聚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和动力。去年以来,针对部分党员干部作风漂浮、群众观念淡化问题,创新开展了农村基层党建“双向对接”活动,选派了700多名县乡机关干部深入农村接地气、访民情、解民忧、促发展、保稳定,实现了强根基、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大局

目标。 二要树立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理念。要时刻关注组织工作的新动向,敏锐把握发展的新趋势,认真研究内在规律,特别要善于转换角度、革新思维,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在今年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立足抓根本、强基础,积极探索构建了“1336”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体系,以农村党组织为统领,完善村级民主组织,健全群众组织,发挥群众主角作用,切实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三要树立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组织工作创新的基本价值取向。组织工作必须破除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水平,把组织部门打造成建设服务型机关的模范部门,建成“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党员干部和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二、改进方法,提高效能,切实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做好组织工作必须不断探索新方法,寻找新途径,做到先进经验长效化、成功模式系统化、优秀成果理性化、有效做法制度化。一是求真务实,勤于调研。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探索内在规律,提高工作的可行性、前瞻性和系统性。同时,抓好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敢于在实践中尝试推广、改进和完善。今年,安平县把“大力推动园区人才队伍建设,打

最新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经验交流

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经验交流 一是积极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实现经常化。着眼于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开展“干部教育质量年”活动为契机,依托“发展论坛”、“干部大学堂”以及“行业素质再提升工程”等教育培训载体,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岗位工作和干部成长需求,突出围绕“十二五”规划、社会管理、媒介素养、文化艺术、身心保健、教育理财、企业发展战略等内容,聘请中央党校、海洋大学等党校、高校教授及知名企业家,举办特色专题讲座11期,牵头指导相关部门举办各类培训班120余期,培训干部2万余人次,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实现常态化。二是加强农村后备干部培养管理。针对换届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村庄班子建设后继乏人的问题,采取村党组织推荐、党员推荐和村民代表推荐、镇党委考察备案的办法,建立农村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库,采取结对培养、接受实践锻炼等形式进行跟踪培养,努力提高后备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同时,针对种种原因农村优秀人才入党难的问题,指导镇党委成立人才协会和协会党支部,将镇域范围内各个行业的优秀人才纳入人才协会,进行培养管理择优发展入党,进一步畅通农村优秀人才入党渠道,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 三是扎实开展“我拔尖、我带头”活动。着眼于激发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工作活力,发挥他们在学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从3月份开始,组织开展了以“带头育新人、带头服务基层、带头科研攻关”为主要内容的“我拔尖、我带头”活动,全市77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共确定计划培育新人186名,为基层和服务对象办好事实事

127件,研究攻克有价值的课题95个。统一制定了《“我拔尖、我带头”活动工作考核细则》,采取实地查看、民主测评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分半年和年底两次集中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先选优、奖金发放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是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着眼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行“村党组织+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由镇党委统一分类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后备库”,进行集中管理、重点培养,全市由村党组织领办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000多个,共吸纳会员7.6万名,其中有2.2万名会员被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库”。着眼于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素质能力,整合利用各级农广校、农技推广站、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大规模开展培训活动,并选送一批优秀实用人才进入高校接受学历教育,共有3682名农村实用人才取得中专以上学历。制定了《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每年组织评选100名市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统一进行表彰奖励,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和产业扶持力度,优化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环境。

关于党组织创新工作思考的文章4篇(可供参考)

关于党组织创新工作思考的文章4篇 【篇一】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严格落实基层组织生活制度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中之重,对于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意义重大。 为了解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情况,湘潭市直机关工委专门成立课题组展开摸底调研,先后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4次,发放调查问卷3452份。调研结果显示,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特别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情况有了明显好转。总体上看,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能够认真履行党的各项基层组织生活制度,有的单位还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成绩是主要的,但是通过调查,仍然发现不少问题。 问题 一是制度落实不到位。未按规定要求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调查发现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严格落实“三

会一课”制度,党员组织生活会也并未按规定召开,有的还存在党员领导干部不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情况。党的组织生活开展不认真。部分党支部没有认真严肃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发言缺乏实质性内容,有的甚至将党组织活动简单地理解为收取党费、发展党员、评先评优等活动。 二是形式主义不同程度存在。组织生活会流于形式。部分单位“完成任务”式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现象比较普遍。理论学习教育活动内容枯燥单调、效果不尽如人意。部分基层党组织党课教育形式单一,党员对政治学习缺乏兴趣;有的基层党组织以会议代替学习,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学习实效不明显。 三是现实矛盾比较突出。发扬党内民主不够。个别支部组织生活会上,多是领导批评下属,下属不敢批评领导,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党组织凝聚力也相应减弱。工学矛盾较突出。部分党员在参加支部学习教育时,不能从繁忙的实际工作中脱产出来专心学习,频繁请假或旷课,培训时间得不到保证。 原因 一是思想意识淡薄。党建意识薄弱,制度执行意识不强,从领导、支委委员,到普通党员,对于落实基

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冶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条件。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每所高职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2008年7月,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示院校建设单位,在三年的示建设中,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果 示建设启动以来,根据“立足冶金,突出有色,服务,面向西部,辐射东盟,着力培养矿业支柱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建成6支“名师领军、能教会做”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提升和优化全校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双师队伍建设目标。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全面带动提升专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科研和技术服务、接受业务培训,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职教师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使专业带头人成为专业能力强、教学业务精,善于学习、善于创新且具备整合专业领域各种社会资源的,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高职教育专

家。完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兼职教师师资库,建设满足工学结合专业教学改革需要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省领先、国一流、东盟地区知名”的全国示高职名校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力量。通过国外培训取证,使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经过三年的建设,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截止到2010年底,学校专任教师达到555人,中级职称人数达到389人,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为346 人,其中教授62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257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其中1人为后备人才),省级教学名师4人,校级教学名师26名,专业带头人达到70人,2008~2010年,学校具有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人数达到374人,“双师型”教师达到478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3个;六个重点建设专业聘请兼职教师127人,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教师队伍专兼比例日趋合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基本形成。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具体措施 (一)多渠道提升教师四种能力 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组织工作创新案例经验材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组织工作创新案例经验材料 篇一:党建创新案例20个 一、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最佳案例(共30个) 1浙江嘉兴:以96345党员志愿者服务为载体,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上海浦东:十年磨一剑——浦东“阳光驿站”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3北京朝阳:创新基层党建服务体系,以党建引领社区各项事业发展 4福建福州:“查述问评”建立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责任考评机制 5天津静海:以“五建五强”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6广东湛江:努力实施“失联党员归队工程”,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管理水平7浙江诸暨:“群众档案”——新时期拓展群众工作机制的新举措

8湖南吉首:“红色股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向心力” 9陕西凤县:实施村干部队伍建设“六化”工程的有益探索 10内蒙古林西:推行“1+3”党组织设置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共进 11贵州仁怀:走出一条“支部领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支部创业带富新路子 12山东章丘:实施支部“一加三”,固本强基惠民生 13国家电网丽水供电公司:电力阳光服务便民图的创新与实践 14贵州贵阳: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15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培树“北疆红色堡垒户”,打造祖国北部边疆草原亮丽风景线 16江西丰城:在基层党组织建立矛盾纠纷“金牌调解”的免费“社会法庭”17山东青岛:依托干部网络学院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18湖北英山:打造“智慧党建·英山红网”,以党建信息化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19江苏镇江京口区:构建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工

实现组织工作创新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实现组织工作创新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加入时间:2008-7-28 15:40:14 阅读:23 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都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组织部门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及时适应形势,努力改进方式方法,创造性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实现组织工作的不断创新。 在工作思路上要找准结合点 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必须要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抓好整体与局部的结合。“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组织部门要自觉把组织工作放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去思考、去把握,放到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中去审视、去谋划,使组织工作高起点、高站位,立足整体,总揽全局,彻底克服单纯就干部抓干部、就组织抓组织,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狭隘观念和做法。抓好当前与长远的结合。新时期组织工作点多线长、涉及面广,如果不注意正确的方式方法,往往容易陷入只抓当前、忽视长远、疲于应付的恶性循环。这与组织工作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是背道而驰的。既要集中精力抓住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等中心工作,也要立足长远,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的新举措,使之尽快与形势任务相配套、相适应。抓好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组织工作的政策性、连续性很强,既要继承多

年来形成的好做法、好传统,又要大胆探索创新。当前,社会经济成分和社会组织形式日益多元化,党员干部队伍自身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组织部门必须勇于探索,大胆突破,对已经成熟的做法要尽快形成制度,对尚在探索阶段的要立足实际、积极实践,使组织工作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工作重心上要把握需求点 不同时期组织工作有不同的内涵,必须要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党员干部急切关注的问题,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探索。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要围绕如何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培养选拔“靠得住、有本事”的年轻干部,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重点内容,积极建立健全干部选拔、培养、管理、监督机制,开阔选人视野,拓宽识人渠道。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重要环节,以建设一支能够引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重点,建立合理的人才规划,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要积极推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交流轮岗、全委会票决制等有效措施,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转变思维理念,增强服务意识,通过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合力。在党员队伍管理上,要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认真探索加强

以四个导向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以四个导向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2016年,句容党建突出创新导向、问题导向、严实导向和基层导向,攻坚克难、务求实效,推动组织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实现新作为。 坚持创新导向。创新党建责任落实机制,构建起清单化强责、项目化推进、制度化问责的党建责任落实链条。分类制定乡镇、街道、机关、两新组织等领域党委(党组)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逐层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传递压力。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制度,把重点工作按共性项目和个性项目分解为60个项目,定目标、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限,挂图作战,跟踪问效。在去年出台问责办法、建立问责制度的基础上,试行党建责任审计制度,专门印制党委定期议党记录本,把履行党建责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任前谈话、任中研判、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增强各级党组织书记的主责主业意识,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依托“周末学堂”开设“干部讲堂”,让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干部教、教干部”成为常态;以市镇换届为契机,扎实开展“亚夫式”好干部推荐以及专业型、紧缺型、创新型、担当型干部署名推荐工作,为全市干部群众树立可敬、可信、可学的标杆和榜样,持续放大亚夫精神的示范带动效应。创新人才工作思路,突出“主攻南京、主攻创业、主攻平台”,大力推行“研在高校-创在基地-产业化在园区”的创新模式,使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与南京高校建立无障碍、零距离对接机制;实施“福地英才”“智汇容城”项目聚才工程,围绕全市六大百亿产业和互联网+特色产业,吸引更多人才来句创业;实施“平台载体提档升级工程”,引进市场化专业运营团队,推动平台载体功能向服务功能转型。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难点问题和短板软肋进行全面梳理,确定40个重点项目,其中众筹模式服务企业发展、园区党建等4个项目作为市级重点项目;36个党(工)委书记立足各地各单位实际,主动认领、带头攻坚,确立了36个“书记项目”。对所有“书记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要求,采取市镇(机关)上下联动的方式聚力推动,破解难题。针对2015年度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中发现的5大类169项突出问题逐项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实行销号管理,针对性解决各基层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针对人才工作合力不够问题,建立市领导直接联系人才制度,不定期举行人才座谈会,直接听取人才和企业反映问题。同时,制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商、职能部门联合会办制度,每季度对人才工作重点问题进行统筹调度和督查推进,形成强大合力解决实际问题。 坚持基层导向。以“双型”先进党支部建设为统领,强化基层基础。为每个农村社区设立20万元为民服务专项资金,镇级均建立不低于50万元的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实现基层党组织有钱办事;突出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健全村务联席会议、村务监督机制,深化党内生活规范行动,严格支部生活来落实常态化学习,同时用足用好本土红色资源,发挥好亚夫精神

组织工作创新项目

组织工作创新项目

关于表彰组织工作创新项目的决定 各党(工)委、党(总)支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地委组织部关于“用创新精神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的要求,我部及时下发《关于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中设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实践创新奖”的通知》,鼓励全县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新思路、新经验、新举措,各级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在搭建起的组织工作创新平台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深入实践,探索和总结出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做法和经验,提升了全县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层次和水平。为了鼓励和推动创新,经过推荐和评比,决定对以下四个创新项目进行表彰。 一、党员底线管理 推荐单位:辟展乡党委 主要做法:党员底线管理是专门针对农牧民党员实施的一项管理措施。采取制定方案、定期考评、谈话核实、公开结果、跟踪教育、年度总评、建立档案等程序,对农牧民党员的平时表现、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月考核,并将月考核结果与党员干部评先评优、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三老”人员申报、小额担保贷款等结合起来,作为党员干部年度考核、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党员行为实行底线管理,促使党员自觉坚持党员标准,正确行使党员权利,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对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党员及时教育;对那些不履行义务、徒有其名

的党员,经过多次教育仍不改正的,劝其退党或党内除名。强化党员管理,使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认真履行义务,严格党员的组织生活,进一步健全党员管理监督机制。 二、“党员明白日”活动 推荐单位:吐峪沟乡党委 主要做法:“党员明白日”活动是针对农村党员党性意识不强,组织纪律观念不高的实际,党支部每月月底组织召集“党员明白会”,主要内容为:上一堂党课;村党支部书记代表两委班子汇报本月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及下月工作计划;村“两委”成员以列题纲的方式,对本月所做的主要工作向与会成员进行简要述职;每月安排4-5名党员代表汇报发言,请农民党员对村党支部党员明白日活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议,并举手表决并通过工作汇报;请农民党员提出本村存在的稳定、信访等方面的热难点问题,并商讨解决的办法。通过召开“党员明白会”实现每名党员“五明白”,即:明白当月村党支部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明白当月村委会财务收支情况,明白村党支部下月工作计划,明白村“两委”成员当月工作表现,党员之间互相明白。从而提高党员参与支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增强党员履职尽责意识和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三、党员政策书包 推荐单位:东巴扎党委 主要做法:党员政策书包是党组织为农牧民党员收集和存放各种学习资料和致富信息等而专门设计制作的书包。为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方便党员更好的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将学习资料、书籍、电教片

党支部工作典型经验

党支部工作典型经验 一、典型经验的主要内容 各单位围绕集团公司“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战略任务和本单位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谐稳定的中心工作,创造性地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主要内容包括:党委在抓基层党支部方面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基层党支部按照“班子健全、制度落实、活动正常、作用明显”的要求,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适应新形势采取的行之有效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基层支部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切实调动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四优”共产党员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工作实际创新支部工作活动方式方法,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加强和促进“四个一流”员工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党支部在加强车间(分场)“四好”班子建设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其他典型经验和做法。 二、对典型经验材料的有关要求 1.经验材料应观点鲜明、特色突出、亮点明显、实事求是,做法要具体有效,经验可借鉴推广,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避免面面俱到,空洞无物。 2.题目自拟,文风简炼,以党支部为单位提供的经验材料字数不超过2500字,以党委为单位撰写的经验材料字数

不超过3000字。 3.各分(子)公司负责对所属单位的典型经验推荐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做好所属单位典型经验材料审查推荐工作。各分(子)公司可向集团公司推荐1—3个典型经验材料,其中推荐典型材料2个及以上的,应分别有党委、党支部两个层面的材料。 4.各单位要利用这次契机,对本单位党支部工作进行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查找不做,切实制定整改措施并狠抓落实,推动本单位基层党支部工作上水平。各单位在做好自身总结的同时,应积极就集团公司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由所在分(子)公司汇总后统一报送集团公司。 三、其它要求 1.集团公司在汇总审查各分(子)公司推荐材料的基础上,确定座谈会大会发言材料和书面交流材料,同时编辑集团公司基层党支部工作典型经验汇编。集团公司将根据典型材料推荐情况确定参会代表。 2.材料报送截止时间:2015年3月15日,逾期视为弃权。 3.材料报送方式:各分(子)公司在推荐材料纸质件上加盖公章后寄送集团公司政治工作部,同时将材料电子文档一并报送。

组织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组织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组织工作创新问题,是在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组织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组织工作创新是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发展观,适应和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发展观认为,世界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而且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组织工作也不例外。在发展过程中,事物通过对自我的否定,通过不断的扬弃,从而实现螺旋式上升。这种“否定”或“扬弃”就是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事物就难以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哪一个民族和国家重视创新、善于创新,就充满活力,就发展快,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哪一个民族和国家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失去创造力,就难以发展,就会在竞争中被动挨打。我国过去二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是一个伟大的创新过程。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审时度势,统揽全局,以政治的眼光看经济,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在事关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重大问题上,作出了一系列崭新的判断和突破,使我们党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方面和自然界的各种风险的考验,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也赢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8%。1998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七,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名列第十一位,外汇储备达到1450亿美元,年吸收外资已居世界第二。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许多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困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在于立足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始终坚持改革、不断创新。当今世界变化很快,也很深刻。从国际上看,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正处于大转折之中。从国内看,经历了二十年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进行重大而深刻的调整,经济体制进入转轨过程,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到了关键时期,稳定遇到新的情况。解决这些新课题,必须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创新中实现新的突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组织工作,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及时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其次,组织工作创新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巩固,战斗力日益增强,党的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例如,我们党经过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并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取得明显成效,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再如,我们党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和推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努力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稳步推进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骨干。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党内生活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党员队伍空前壮大。党的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巨大进步?胡锦涛同志在概括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时,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和党的优良传统,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新经验,用新的思想、观点和新的实践,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这一条重要经验的实质,就是不断创新。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近二十年党的建设发展的过程也是党的建设不断创新的过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面向新世纪,党中央领导全党正在继续推进这个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解决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党要按照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以新的面貌

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昆明冶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条件。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每所高职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2008年7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在三年的示范建设中,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果 示范建设启动以来,根据“立足冶金,突出有色,服务云南,面向西部,辐射东盟,着力培养矿业支柱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建成6支“名师领军、能教会做”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提升和优化全校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双师队伍建设目标。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全面带动提升专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科研和技术服务、接受业务培训,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职教师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使专业带头人成为专业能力强、教学业务精,善于学习、善于创新且具备整合专业领域各种社会资源的,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高职教育专家。完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兼职教师师资库,建设满足工学结合专业教学改革需要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东盟地区知名”的全国示范高职名校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力量。通过国内外培训取证,使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组织工作创新思考与建议

组织工作创新思考与建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浏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之年,当前经济发展、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新一届浏阳市委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现围绕组织工作如何服务好浏阳经济建设发展大局,提一些粗浅的建议与看法: 一、进一步丰富教育方式内容,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素质。 教育培训是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教育方式活不活、培训内容实不实将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一是灵活方式,丰富载体,扩大信息覆盖面。对于农村党员,由于居住分散,难于集中,可通过全村广播、手机短信、远教宣传单等途径加强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在手机短信平台内,可将党员群众按产业特色进行分组,如种植水稻类、经济作物类、养殖类等,分类发送信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二是本地观摩,现身说法,增强内容感染力。对于领导干部培训,建议各行业分批次开展专题培训,抽取各行业先进典型乡镇领导现身说法,甚至进行现场观摩,这样典型就在身边,工作环境相以,工作方法更具指导意义,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也会感觉更受用。三是创新手段,加强整合,提升教育效度。对于机关党员教育,建议开发网上教育平台,与现有远程教育网整合,由于网络资源丰富,更新迅速,教育内容将更丰富多样,并且可以设置考勤系统,实时监督学习内容,方便考核。同时无需再到远教中心借阅碟片,将会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二、进一步强化实绩考核导向,不断完善干部考评体系。 凭实绩用干部是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良好的工作实绩是干部“德”与“才”作用的结果,故干部考评应该以实绩考核为先。如何考出真实绩,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一是突出日常实绩考核。建立市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单位日常考核制度,分季度采取电话询访、现场走访等方式了解工作开展进度,及时指导督促工作落实,完善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杜绝年底补材料、应付式的工作方法。二是突出实绩公示。领导干部实绩真不真、实不实,当地群众最有话语权。建议年初增设工作计划公示内容,年终加长实绩公示时间、公示范围,扩大年终考核班子总结和干部述职报告的发放对象,让村干部、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进行评价反馈。 三、进一步创新干部监督方式,不断优化服务发展质量。 失去监督的权力是最可怕的,监督机制建全,才能确保风清气正,决策科学。一是要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全面落实好乡镇党代表常任制,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让党代表甚至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参与到议事的氛围中来。形成权力制衡,杜绝一言堂,让行政决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理念。二是要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建议充分运用组织部长邮箱,设置全市统一的行政效能投诉电话、作风监督投诉电话,并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络、宣传单等媒体广泛宣传,让老百姓的意见能及时反馈上来,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最大限度的发挥监督实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