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二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2章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初步

1. 设有如下语句,请用相应的谓词公式分别把他们表示出来:s

(1)有的人喜欢梅花,有的人喜欢菊花,有的人既喜欢梅花又喜欢菊花。

解:定义谓词d

P(x):x是人

L(x,y):x喜欢y

其中,y的个体域是{梅花,菊花}。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

(?x )(P(x)→L(x, 梅花)∨L(x, 菊花)∨L(x, 梅花)∧L(x, 菊花))

(2) 有人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B(x):x打篮球

A(y):y是下午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a

(?x )(?y) (A(y)→B(x)∧P(x))

(3)新型计算机速度又快,存储容量又大。

解:定义谓词

NC(x):x是新型计算机

F(x):x速度快

B(x):x容量大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NC(x)→F(x)∧B(x))

(4) 不是每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喜欢在计算机上编程序。

解:定义谓词

S(x):x是计算机系学生

L(x, pragramming):x喜欢编程序

U(x,computer):x使用计算机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 (?x) (S(x)→L(x, pragramming)∧U(x,computer))

(5)凡是喜欢编程序的人都喜欢计算机。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L(x, y):

x喜欢y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pragramming)→L(x, computer))

2 请对下列命题分别写出它们的语义网络:

(1) 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

解:

"

(2)高老师从3月到7月给计算机系学生讲《计算机网络》课。

解:

<

(3) 学习班的学员有男、有女、有研究生、有本科生。

*

解:参例

(4) 创新公司在科海大街56号,刘洋是该公司的经理,他32岁、硕士学位。

解:参例

(5) 红队与蓝队进行足球比赛,最后以3:2的比分结束。

解:

ISA

请把下列命题用一个语义网络表示出来:

(1)树和草都是植物;

解:

(2) 树和草都有叶和根;

解:

(3) 水草是草,且生长在水中;

解:

(4) 果树是树,且会结果;

解:

&

(5) 梨树是果树中的一种,它会结梨。

解:

Outcome

>

-

第5章计算智能部分参考答案

对遗传法的选择操作:设种群规模为4,个体采用二进制编码,适应度函数为f(x)=x2,

解:表格的完整内容为:

S01=1100

S 02=1010 S 03=0111 S 04=1100

设某小组有5个同学,分别为S 1,S 2,S 3,S 4,S 5。若对每个同学的“学习好”程度打分: S 1:95 S 2:85 S 3:80 S 4:70 S 5:90

这样就确定了一个模糊集F ,它表示该小组同学对“学习好”这一模糊概念的隶属程度,请写出该模糊集。

解:对模糊集为F ,可表示为:

F=95/ S 1+85/S 2+80/ S 3+70/S 4+90/S 5 或

F={95/ S 1, 85/S 2, 80/ S 3, 70/S 4, 90/S 5}

设有论域 —

U={u 1, u 2, u 3, u 4, u 5}

并设F 、G 是U 上的两个模糊集,且有 F=u 1+u 2+u 3+u 4 G=u 3+u 4+1/u 5

请分别计算 F ∩G ,F ∪G ,﹁F 。

解:F ∩G=∧0)/ u 1+∧0)/ u 2+∧/u 3+∧/u 4+(0∧1)/u 5 =0/ u 1+0/ u 2+u 3+u 4+0/u 5 =u 3+u 4

F ∪G=∨0)/ u 1+∨0)/ u 2+∨/u 3+∨/u 4+(0∨1)/u 5

= u 1+ u 2+u 3+u 4+1/u 5

~ ﹁F=/ u 1+/ u 2+/u 3+/u 4+(1-0)/u 5

= u 1+ u 2+u 3+u 4+1/u 5

设有如下两个模糊关系:

请写出R 1与R 2的合成R 1οR 2。

解:R(1,1)=∧∨∧∨∧= ∨∨=

R(1,2)=∧∨∧∨∧= ∨∨=

R(2,1)=(1∧∨(0∧∨∧= ∨0∨= R(2,2)=(1∧∨(0∧∨∧= ∨0∨=

???

?

?

?????=???

???????=1.09.04.06.08.02.015.004.0012.07.03.021R R

R(3,1)=(0∧∨∧∨(1∧= ∨∨=

(

R(3,2)=(0∧∨∧∨(1∧= 0∨∨=

因此有

??

??

?

?????=4.09.08.04.04.06.021R R

设F 是论域U 上的模糊集,R 是U ×V 上的模糊关系,F 和R 分别为:

求模糊变换F οR 。

解:

{0.40.10.60.40.80.6,

0.40.30.60.60.80.30.40.50.60.80.80}

F R =∧∨∧∨∧∧∨∧∨∧∧∨∧∨∧ ={∨∨, ∨∨,∨∨0 } ={, , }

第6章 "

第7章

不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

设有如下一组推理规则: r 1: IF E 1 THEN E 2

r 2: IF E 2 AND E 3 THEN E 4 r 3: IF E 4 THEN H r 4: IF E 5 THEN H

且已知CF(E 1)=, CF(E 3)=, CF(E 5)=。求CF(H)= 解:(1) 先由r 1求CF(E 2) CF(E 2)= × max{0,CF(E 1)} ¥

= × max{0,}=

(2) 再由r 2求CF(E 4)

CF(E 4)= × max{0, min{CF(E 2 ), CF(E 3 )}}

???

?

?

?????==03.06.08.06.04.05.03.01.0}8.0,6.0,4.0{R F

= × max{0, min{, }}=

(3) 再由r3求CF1(H)

CF1(H)= × max{0,CF(E4)}

= × max{0, }=

(4) 再由r4求CF2(H)

CF2(H)= ×max{0,CF(E5)}

= ×max{0, }=

(5) 最后对CF1(H )和CF2(H)进行合成,求出CF(H)

CF(H)= CF1(H)+CF2(H)+ CF1(H) × CF2(H)

=

设有如下推理规则

r1: IF E1THEN (2, H1

r2: IF E2THEN (100, H1

r3: IF E3THEN (200, H2

r4: IF H1THEN (50, H2

且已知P(E1)= P(E2)= P(H3)=, P(H1)=, P(H2)=, 又由用户告知:

%

P(E1| S1)=, P(E2|S2)=, P(E3|S3)=

请用主观Bayes方法求P(H2|S1, S2, S3)=

解:(1) 由r1计算O(H1| S1)

先把H1的先验概率更新为在E1下的后验概率P(H1| E1)

P(H1| E1)=(LS1 × P(H1)) / ((LS1-1) × P(H1)+1)

=(2 × / ((2 -1) × +1)

=

由于P(E1|S1)= > P(E1),使用P(H | S)公式的后半部分,得到在当前观察S1下的后验概率P(H1| S1)和后验几率O(H1| S1)

P(H1| S1) = P(H1) + ((P(H1| E1) – P(H1)) / (1 - P(E1))) × (P(E1| S1) – P(E1))

= + – / (1 – ) × –

%

= + × =

O(H1| S1) = P(H1| S1) / (1 - P(H1| S1))

=

(2) 由r2计算O(H1| S2)

先把H1的先验概率更新为在E2下的后验概率P(H1| E2)

P(H1| E2)=(LS2 × P(H1)) / ((LS2-1) × P(H1)+1)

=(100 × / ((100 -1) × +1)

=

由于P(E2|S2)= > P(E2),使用P(H | S)公式的后半部分,得到在当前观察S2下的后验概率P(H1|

S2)和后验几率O(H1| S2)

P(H1| S2) = P(H1) + ((P(H1| E2) – P(H1)) / (1 - P(E2))) × (P(E2| S2) – P(E2))

:

= + – / (1 – ) × –

=

O(H1| S2) = P(H1| S2) / (1 - P(H1| S2))

=

(3) 计算O(H1| S1,S2)和P(H1| S1,S2)

先将H1的先验概率转换为先验几率

O(H1) = P(H1) / (1 - P(H1)) = =

再根据合成公式计算H1的后验几率

O(H1| S1,S2)= (O(H1| S1) / O(H1)) × (O(H1| S2) / O(H1)) × O(H1)

= / × / ×

;

=

再将该后验几率转换为后验概率

P(H1| S1,S2) = O(H1| S1,S2) / (1+ O(H1| S1,S2))

=

(4) 由r3计算O(H2| S3)

先把H2的先验概率更新为在E3下的后验概率P(H2| E3)

P(H2| E3)=(LS3 × P(H2)) / ((LS3-1) × P(H2)+1)

=(200 × / ((200 -1) × +1)

=

由于P(E3|S3)= < P(E3),使用P(H | S)公式的前半部分,得到在当前观察S3下的后验概率P(H2| S3)和后验几率O(H2| S3)

|

P(H2| S3) = P(H2 | ? E3) + (P(H2) – P(H2| ?E3)) / P(E3)) × P(E3| S3)

由当E3肯定不存在时有

P(H2 | ? E3) = LN3 × P(H2) / ((LN3-1) × P(H2) +1)

= × / ( - 1) × + 1)

=

因此有

P(H2| S3) = P(H2 | ? E3) + (P(H2) – P(H2| ?E3)) / P(E3)) × P(E3| S3)

=+( / ×

=

O(H2| S3) = P(H2| S3) / (1 - P(H2| S3))

=

(5) 由r4计算O(H2| H1)

先把H2的先验概率更新为在H1下的后验概率P(H2| H1)

P(H2| H1)=(LS4 × P(H2)) / ((LS4-1) × P(H2)+1)

=(50 × / ((50 -1) × +1)

=

由于P(H1| S1,S2)= > P(H1),使用P(H | S)公式的后半部分,得到在当前观察S1,S2下H2的后验概率P(H2| S1,S2)和后验几率O(H2| S1,S2)

P(H2| S1,S2) = P(H2) + ((P(H2| H1) – P(H2)) / (1 - P(H1))) × (P(H1| S1,S2) – P(H1))

= + – / (1 – ) × –

=

O(H2| S1,S2) = P(H2| S1, S2) / (1 - P(H2| S1, S2))

= (1 - =

(6) 计算O(H2| S1,S2,S3)和P(H2| S1,S2,S3)

先将H2的先验概率转换为先验几率

O(H2) = P(H2) / (1 - P(H2) )= / =

再根据合成公式计算H1的后验几率

O(H2| S1,S2,S3)= (O(H2| S1,S2) / O(H2)) × (O(H2| S3) / O(H2)) ×O(H2)

= / × / ×

=

再将该后验几率转换为后验概率

]

P(H2| S1,S2,S3) = O(H1| S1,S2,S3) / (1+ O(H1| S1,S2,S3))

= / (1+ =

可见,H2原来的概率是,经过上述推理后得到的后验概率是,它相当于先验概率的6倍多。

设有如下推理规则

r1:IF E1THEN (100, H1

r2: IF E2THEN (50, H2

r3: IF E3THEN (5, H3

且已知P(H1)=, P(H2)=, P(H3)=,请计算当证据E1,E2,E3存在或不存在时P(H i | E i)或P(H i |﹁E i)的值各是多少(i=1, 2, 3)

解:(1) 当E1、E2、E3肯定存在时,根据r1、r2、r3有

(

P(H1 | E1) = (LS1 × P(H1)) / ((LS1-1) × P(H1)+1)

= (100 × / ((100 -1) × +1)

=

P(H2 | E2) = (LS2 × P(H2)) / ((LS2-1) × P(H2)+1)

= (50 × / ((50 -1) × +1)

=

P(H3 | E3) = (LS3 × P(H3)) / ((LS3-1) × P(H3)+1)

= (5 × / ((5 -1) × +1)

=

(2) 当E1、E2、E3肯定存在时,根据r1、r2、r3有

<

P(H1 | ?E1) = (LN1 × P(H1)) / ((LN1-1) × P(H1)+1)

= × / ( -1) × +1)

=

P(H2 | ?E2) = (LN2 × P(H2)) / ((LN2-1) × P(H2)+1)

= × / ( -1) × +1)

=

P(H3 | ?E3) = (LN3 × P(H3)) / ((LN3-1) × P(H3)+1)

= × / ( -1) × +1)

=

&

设有如下一组推理规则:

r1: IF E1 AND E2 THEN A={a} (CF={})

r2: IF E2 AND (E3 OR E4) THEN B={b1, b2} (CF={, })

r3: IF A THEN H={h1, h2, h3} (CF={, , })

r4: IF B THEN H={h1, h2, h3} (CF={, , })

且已知初始证据的确定性分别为:

CER(E1)=, CER(E2)=, CER(E3)=, CER(E4)=。

假设|Ω|=10,求CER(H)。

解:其推理过程参考例

具体过程略

%

U=V={1,2,3,4}

且有如下推理规则:

IF x is 少THEN y is 多

其中,“少”与“多”分别是U与V上的模糊集,设

少=1+2+3

多=2+3+4

已知事实为

x is 较少

“较少”的模糊集为

较少=1+2+3

请用模糊关系Rm求出模糊结论。

解:先用模糊关系Rm求出规则

IF x is 少 THEN y is 多 所包含的模糊关系R m R m (1,1)=∧0)∨= R m (1,2)=∧∨= R m (1,3)=∧∨= R m (1,4)=∧∨= 《

R m (2,1)=∧0)∨= R m (2,2)=∧∨= R m (2,3)=∧∨= R m (2,4)=∧∨= R m (3,1)=∧0)∨= R m (3,2)=∧∨= R m (3,3)=∧∨= R m (3,4)=∧∨=

R m (4,1)=(0∧0)∨(1-0)=1 R m (4,2)=(0∧∨(1-0)=1 |

R m (4,3)=(0∧∨(1-0)=1 R m (3,4)=(0∧∨(1-0)=1 即:

0.10.30.70.90.30.30.70.70.60.60.60.61

111m R ????

?

?=????

?? 因此有

{}

{}

'0.10.30.70.90.30.30.70.70.8,0.5,0.2,00.60.60.60.61

1110.3,0.3.0.7,0.8Y ??

????=????

??= 即,模糊结论为

Y ’={, , , }

设 &

U=V=W={1,2,3,4}

且设有如下规则:

r1:IF x is F THEN y is G

r2:IF y is G THEN z is H

r3:IF x is F THEN z is H

其中,F、G、H的模糊集分别为:

F=1/1+2+3+4

G=2+3+4

H=2+3+4

请分别对各种模糊关系验证满足模糊三段论的情况。

?

解:本题的解题思路是:

由模糊集F和G求出r1所表示的模糊关系R1m, R1c, R1g

再由模糊集G和H求出r2所表示的模糊关系R2m, R2c, R2g

再由模糊集F和H求出r3所表示的模糊关系R3m, R3c, R3g

然后再将R1m, R1c, R1g分别与R2m, R2c, R2g合成得R12 m, R12c, R12g

最后将R12 m, R12c, R12g分别与R3m, R3c, R3g比较

第7章机器学习参考答案

]

请用ID3算法完成其学习过程。

解:设根节点为S,尽管它包含了所有的训练例子,但却没有包含任何分类信息,因此具有最大的信息熵。即:

H(S)= - (P(+)log2 P(+) + P(-)log2 P(-))

式中

P(+)=3/6,P(-)=3/6

分别是决策方案为“+”或“-”时的概率。因此有

H(S)= - ((3/6)log2(3/6) + (3/6)log2(3/6))

=1

按照ID3算法,需要选择一个能使S的期望熵为最小的一个属性对根节点进行扩展,因此我们需要先计算S关于每个属性的条件熵:

H(S|x i)= ( |S T| / |S|)* H(S T) + ( |S F| / |S|)* H(S F)

其中,T和F为属性x i的属性值,S T和S F分别为x i=T或x i=F时的例子集,|S|、| S T|和|S F|分别为例子集S、S T和S F的大小。

下面先计算S关于属性x1的条件熵:

在本题中,当x1=T时,有:

S T={1,2,3}

当x1=F时,有:

S F={4,5,6}

.

其中,S T和S F中的数字均为例子集S中的各个例子的序号,且有|S|=6,| S T |=| S F |=3。

由S T可知,其决策方案为“+”或“-”的概率分别是:

P ST(+)=2/3

P ST (-)=1/3

因此有:

H(S T)= - (P ST (+)log2 P ST (+) + P ST (-)log2 P ST (- ))

= - ((2/3)log2(2/3) + (1/3)log2(1/3))

=

再由S F可知,其决策方案为“+”或“-”的概率分别是:

P SF (+)=1/3

:

P SF (-)=2/3

则有:

H (S F)= - (P SF (+)log2 P SF (+) + P SF (-)log2 P SF (- ))

= - ((1/3)log2(1/3)+ (2/3)log2(2/3))

=

将H(S T)和H (S F)代入条件熵公式,有:

H(S|x1)=(|S T|/|S|)H(S T)+ (|S F|/|S|)H(S F)

=(3/6)﹡+ (3/6)﹡

=

下面再计算S关于属性x2的条件熵:

在本题中,当x2=T时,有:

S T={1,2,5,6}

当x2=F时,有:

S F={3,4}

其中,S T和S F中的数字均为例子集S中的各个例子的序号,且有|S|=6,| S T |=4,| S F |=2。

由S T可知:

P ST (+) = 2/4

P ST (-) = 2/4

则有:

H(S T)= - (P ST (+)log2 P ST (+) + P ST (-)log2 P ST (- ))

= - ((2/4)log2(2/4) + (2/4)log2(2/4))

=1

再由S F可知:

P SF (+)=1/2

P SF (-)=1/2

则有:

H(S F)= - (P(+)log2 P(+) + P(-)log2 P(- ))

= - ((1/2)log2(1/2)+ (1/2)log2(1/2))

=1

将H(S T)和H (S F)代入条件熵公式,有:

@

H(S|x2)=(|S T|/|S|)H(S T)+ (|S F|/|S|)H(S F)

=(4/6)﹡1 + (2/6)﹡1

=1

可见,应该选择属性x1对根节点进行扩展。用x1对S扩展后所得到的部分决策树如下图所示。

;

在该决策树中,其2个叶节点均不是最终决策方案,因此还需要继续扩展。而要继续扩展,只有属性x2可选择,因此不需要再进行条件熵的计算,可直接对属性x2进行扩展。

对x2扩展后所得到的决策树如下图所示:

扩展x2后得到的完整决策树

7-9假设w1(0)=, w2(0)=, θ(0)=, η=,请用单层感知器完成逻辑或运算的学习过程。

解:根据“或”运算的逻辑关系,可将问题转换为:

输入向量:X1=[0, 0, 1, 1]

X2=[0, 1, 0, 1]

输出向量:Y=[0, 1, 1, 1]

由题意可知,初始连接权值、阈值,以及增益因子的取值分别为:

w1(0)=, w2(0)=, θ(0)=,η=

即其输入向量X(0)和连接权值向量W(0)可分别表示为:

X(0)=(-1, x1 (0), x2 (0))

W(0)=(θ(0), w1(0), w2 (0))

根据单层感知起学习算法,其学习过程如下:

设感知器的两个输入为x1(0)=0和x2(0)=0,其期望输出为d(0)=0,实际输出为:y(0)=f(w1(0) x1(0)+ w2(0) x2(0)-θ(0))

=f*0+*=f=0

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相同,不需要调节权值。

再取下一组输入:x1(0)=0和x2(0)=1,其期望输出为d(0)=1,实际输出为:y(0)=f(w1(0) x1(0)+ w2(0) x2(0)-θ(0))

=f*0+*=f=1

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相同,不需要调节权值。

再取下一组输入:x1(0)=1和x2(0)=0,其期望输出为d(0)=1,实际输出为:y(0)=f(w1(0) x1(0)+ w2(0) x2(0)-θ(0))

=f*1+*

=f=0

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不同,需要调节权值,其调整如下:

θ(1)=θ(0)+η(d(0)- y(0))*(-1)=+*(1-0)*(-1)=

w1(1)=w1(0)+η(d(0)- y(0))x1(0)=+*(1-0)*1=

w2(1)=w2(0)+η(d(0)- y(0))x2(0)=+*(1-0)*0=

再取下一组输入:x1(1)=1和x2(1)=1,其期望输出为d(1)=1,实际输出为:y(1)=f(w1(1) x1(1)+ w2(1) x2(1)-θ(1))

=f*1+*1+

=f=1

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相同,不需要调节权值。

再取下一组输入:x1(1)=0和x2(1)=0,其期望输出为d(0)=0,实际输出为:y(1)=f(w1(1) x1(1)+ w2(1) x2(1)-θ(1))

=f*0+*0 + =f=1

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不同,需要调节权值,其调整如下:

θ(2)=θ(1)+η(d(1)- y(1))*(-1)= +*(0-1)*(-1)=

w1(2)=w1(1)+η(d(1)- y(1))x1(1)=+*(0-1)*0=

w2(2)=w2(1)+η(d(1)- y(1))x2(1)=+*(0-1)*0=

再取下一组输入:x1(2)=0和x2(2)=1,其期望输出为d(2)=1,实际输出为:y(2)=f(w1(2) x1(2)+ w2(2) x2(2)-θ(2))

=f*0+*1 - =f=1

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相同,不需要调节权值。

再取下一组输入:x1(2)=1和x2(2)=0,其期望输出为d(2)=1,实际输出为:y(2)=f(w1(2) x1(2)+ w2(2) x2(2)-θ(2))

=f*1+*0 - =f=1

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相同,不需要调节权值。

再取下一组输入:x1(2)=1和x2(2)=1,其期望输出为d(2)=1,实际输出为:y(2)=f(w1(2) x1(2)+ w2(2) x2(2)-θ(2))

=f*1+*1 - =f=1

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相同,不需要调节权值。

至此,学习过程结束。最后的得到的阈值和连接权值分别为:

θ(2)=

w1(2)=

w2(2)=

不仿验证如下:

对输入:“0 0”有y=f*0+*=f=0

对输入:“0 1”有y=f*0+*=f=1

对输入:“1 0”有y=f*1+*=f=1

对输入:“1 1”有y=f*1+*=f=1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拥有了许多有理数的知识财富!下面这套试卷是为了展示你在本章的学习效果而设计的,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言弃,就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定要沉着应战,细心答题哦!本试卷共120分,用100分钟完成, 一、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52- 的绝对值是 ,52-的相反数是 ,5 2 -的倒数是 . 2、某水库的水位下降1米,记作 -1米,那么 +1.2米表示 . 3、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5与4.5两点的距离是 . 4、已知|a -3|+ 24)(+b =0,则2003 )(b a += . 5、已知p 是数轴上的一点4-,把p 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再向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p 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 6、最大的负整数与最小的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_ 。 7、() 1 -2003 +() 2004 1-= 。 8、若x 、y 是两个负数,且x <y ,那么|x | |y | 9、若|a |+a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0、若|a |+|b |=0,则a = ,b =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你的选择答案填在下表中.) 1 A 0 B -1 C 1 D 0或1 2、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 A 8 B 7 C 6 D 5 3、计算:(-2)100+(-2)101 的是( ) A 2100 B -1 C -2 D -2100 4、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 )A 负 B 非正数 C 非负数 D 正数

《管理会计》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财务会计中,应当将销售费用归属于下列各项中的( A.制造费用 B.主要成本 C. 加工成本 D. 非生产成本 2、 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 ) A. 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 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 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 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3、 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 ) A. 半固定成本 B. 半变动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成本 4、 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A. 成本的目标 B. 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5、 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A. 高低点法 B. 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6、 当相关系数 r 等于 +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基本正相关 B. 完全正相关 C. 完全无关 D. 基本无关 7、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 指降低( )。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半固定成本 D. 单位固定成本 8、 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属于( )。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技术性变动成本 D. 约束性变动成本 9、 下列项目中,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 )。 A. 直接成本 B. 间接成本 C. 产品成本 D. 期间成本 10、 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指( )。 A. 变动成本总额 B. 单位变动成本 C.变动成本的总额与单位额 D.变动成本率 11、 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范围是指( ) A.成本的变动范围 B.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C.时间的变动范围 D.市场容量的变动范围 12、 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 a ,然后 才能计算出b 的 方法时( ) A. 直接分析法 B. 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13、 某企业在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需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据此可以断 定:该企业应 用的是( ) A.高低点法 B.回归直线法 C.多步分析程序 D.同步分析程序 14、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 )。 )。

环境监测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怎样测量污染物排放总量 (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二类污染物。 (2)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如需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和调控处理工艺参数提供依据,应在处理设施进水口和部分单元处理设施进、出口布设采样点。 (3)用某一时段污染物平均浓度乘以该时段废(污)水排放量即为该时段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4.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 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冻方法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如:在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测定氰化物或挥发酚的水样中加入NaOH 溶液调pH至12,使之生成稳定的酚盐。 5.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1)被污染的环境水样和废(污)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多数污染祖坟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共存组分的干扰等,都会影响分析测定,故需预处理。 (2)预处理包括悬浮物的去除、水样的消解、待测组分的浓缩和分离。 14.说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1)利用待测元素原子蒸汽中基态原子对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吸收来进行分析。 (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测定流程 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显示光源—原子化系统—分 光系统—检测系统 16.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有何不同之处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测定灵敏度高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但基体干扰较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严重。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测试卷及答案共2套

单元测试(二)相交线与平行线(A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下列各组角中,是对顶角的一组是( ) A.1∠和2∠ B.3∠和5∠ C.3∠和4∠ D.1∠和5∠ 2.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OE CD ⊥.若140∠=,则AOD ∠的度数为( ) A.120? B.130? C.140? D.150? 3.如图所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 ) A.线段PB 的长度 B.线段PA 的长度 C.线段PC 的长度 D.线段PD 的长度 4.如图,已知70,AOB OC ?∠=平分,//AOB DC OB ∠,则C ∠为( ) A.20? B.35? C.45? D.70? 5.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 与b 平行的是( ) A.34∠=∠ B.13∠=∠ C.24180?∠+∠= D.14∠=∠ 6.如图所示,有下列五种说法:①1∠和4∠是同位角;②3∠和5∠是内错角;③2∠和6∠是同旁内角;④5∠和2∠是同位角;⑤1∠和3∠是同旁内角.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钝角没有余角,但一定有补角

B.若两个角相等且互补,则它们都是直角 C.锐角的补角比该锐角的余角大 D.一个锐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锐角大 8.如图,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矩形纸片的一边上.若135?∠=,则2∠的度数是( ) A.35? B.45? C.55? D.65? 9.如图,小芳从A 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至B 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至C 处,则ABC ∠的度数是( ) A.80? B.90? C.100? D.95? 10.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 C ''的位置.若65EFB ?∠=,则AED '∠等于( ) A.25? B.40? C.50? D.65?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如果35α?∠=,那么α∠的余角等于___________. 12.如图,已知12∠=∠,则图中互相平行的线段是____________. 13.如图,在铁路旁边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了使李庄人乘火车距离最近,请你在铁路边选一点来建火车站(位置已选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4.如图,已知直线12,l l 被直线34,l l 所截,155332,4148,???∠=∠=∠=,则2∠= 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上)第二章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上)第二章测试卷 (A )/ A=30o 、/ B=60o (B )Z A=50o 、/ B=80o 10、如图/BCA=90, CD 丄AB ,则图中与/A 互余的角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 填空题(10*3=30 ) 1、 一个等腰三角形底上的高、 _________ 和顶角的 ________ 互相重合。 2、 在 Rt △ ABC 中,/ C=90度,/ B=25 度,则/ A= ____ 度. 3、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_____________ . 4、 已知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 24cm ,则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_________ cm 5、 Rt A ABC 的斜边AB 的长为10cm ,则AB 边上的中线长为 ____________ 6、 在 Rt △ ABC 中,/ C=90o,Z A=30o , BC=2cm ,贝U AB= ______ c m 。 7、 等边三角形两条高线相交所成的钝角为 __________ 度 1、 2、 、选择题(10*3=30)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A ) 17 ( B ) 22 ( C ) 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有 A 1条 B 2条 C 4、9,则它的周长为( 17 或 22 ( D ) 13 3、 4、 5、 6、 以下列三个数为边长的三角形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 1 ,2 B 5, 8 10 C 6 ,7 ,8 D 3 ,4 ,5 已知△ ABC 的三边分别是 3cm, 4cm, 5cm,贝U △ ABC 的面积是 A 6c m 2, B 7.5c m 2 C 10c m 2 D 12c 三角形内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必在三角形的 A 中线上 B 角平分线上 C 高线上 D 不能确定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2 ( m 2 角平分线上 7、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为 B 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D 一条直角边和一条斜边对应相等 400,则它的底角为( (A ) 100o ( B ) 40o ( C ) 70o (D ) 70o 或 40o &下列能断定△ ABC 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C ) AB=AC=2 , BC=4 (D ) AB=3、BC=7,周长为 13 9、若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 且有一内角为60o,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为 (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管理会计第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课后习题 思考题 1.管理会计对成本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各种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管理会计将成本按各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同需求。 1.按成本经济用途分类: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主要目的是用来确定存货成本和期间损益,满足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 2.按性态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按性态进行划分是管理会计这一学科的基石,管理会计作为决策会计的角色,其许多决策方法尤其是短期决策方法都需要借助成本性态这一概念。 3.按可控性分类: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4.按是否可比分类:可比成本和不可比成本 5.按特定的成本概念分类:付现成本和沉没成本、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差别成本和边际成本、机会成本 6.按决策相关性分类: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 2.按成本性态划分,成本可分为几类?各自的含义、构成和相关围是什么? 按成本性态可以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1)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围,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但是符合固定成本概念的支出在“固定性”的强弱上还是有差别的,所以根据这种差别又将固定成本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选择性固定成本或者任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与酌量性固定成本相反,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因而也称为承诺性固定成本,它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成本,其支出的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性,企业管理当局不能改变其数额。 固定成本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定条件的,这种限定条件在管理会计中叫做相关围,表现为一定的期间围和一定的空间围。就期间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期间具有固定性。从较长时间看,所有成本都具有变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测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若217x -+=,则______5233x x x =-=-;,则_____x =. 2. 已知代数式52x -的值与110互为倒数,则_____x =. 3. 方程119x +=的解是______. 4. 当______x =时,代数式453x -的值是1-. 5. 已知单项式52112n x y --与单项式573x y 是同类项,则_______n =. 6. 已知某商品降价80%后的售价为2800元,则该商品的原价为______元. 7. 一个长方形苗圃,长比宽多10米,沿着苗圃走一圈要走140米,这个苗圃占地__________米2. 8. 已知4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矿泉水一瓶,现有15个矿泉水空瓶,若不交钱,最多可以喝_____瓶矿泉水. 9. 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64元,其中一个赢利60%,另一个亏本20%,则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___________元(填赚或亏的数目). 10. 已知三个数的比是5:7:9,若这三个数的和是252,则这三个数依次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 不解方程,下列各解是方程231342x x =+的解是( ) A .6x = B .6x =- C .12x = D .12x =- 12. 解方程63x -=,正确的是( ) A .解:3x -=6,得2x = B .解:6,3x -=得18x = C .解:3x -=6,解2x =- D .解:6,3x -=得18x =- 13. 要锻造一个半径为5cm ,高为8cm 的圆柱毛坯,应截取半径为4cm 的圆钢( ) A .12.5cm B .13cm C .13.5cm D .14cm 14. 要锻造一个直径为100mm ,高为80mm 的圆柱形钢坯,应截取直径为80mm 的圆钢( ) A .120mm B .125mm C .130mm D .135mm 15. 小明和小刚从相距25.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小明每小时走4千米,3小时后两人相遇,设小刚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列方程得( ) A .4325.2x += B .3425.2x ?+= C .3(4)25.2x += D .3(4)25.2x -=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实数测试题

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实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数:2π , 0 0.23·, 227 ,27, 1010010001.6,1理数个数为( )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2.在实数03 2 -,|-2|中,最小的是( ). A .-错误! B . C .0 D .|-2| 3.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 B 是无理数 C 是有理数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2 (π是无理数 B .3 3是有理数 C .4是无理数 D .38-是有理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一定是正数 B .错误! 是有理数 C .2,2是有理数 D .平方根等于自身的数只有1 7.估计,20的大小在( ) A .2与3之间 B .3与4之间 C .4与5之间 D .5与6之间 8. (-2)2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2 B . ±2 C .-2 D .2 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3- B .3- C 3± D 3=±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B .±4是16的算术平方根 C .-6是(-6)2的算术平方根 D .0.01是0.1的算术平方根 11.36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6 B .6 C .±,6 D . ,6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4=± B.1= 4= 2= 1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5=±5 B .43-27=1 C .18÷2=9 D .24·错误!=6 1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B .错误!=错误!-错误!=1 C .(21-= D =15.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15的点可能是( ) A .点P B .点Q C .点M D .点N 16.如图,矩形OABC 的边OA 长为2 ,边AB 长为1,OA 在数轴上,以原点O 为圆心,对角线OB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 A .2.5 B .2,2 C .,3 D .,5 1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34-=4-3=1 B .)25()4(-?-=4-2)×(-5)=10 C .22511+=11+5=16 D . 32=3 6 18.已知n -12是正整数,则实数n 的最大值为( ) A .12 B .11 C .8 D .3 19.2)9(-的平方根是x , 64的立方根是y ,则x +y 的值为( ) A .3 B .7 C .3或7 D .1或7 20.若||4x =9,且||x y x y -=-,则x y +的值为( ) A .5或13 B .-5或13 C .-5或-13 D .5或-13 二、填空题 1.实数27的立方根是 2.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 -2和a -4,则a 的值是 . 3.-,6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 4.估计,7的整数部分是 5.比较下列实数的大小(在 填上>、<或=)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练习题 五.计算题 1. 密度为1200kg.m的盐水,以25m3.h-1的流量流过内径为75mm的无缝钢管。两液面间的垂直距离为25m,钢管总长为120m,管件、阀门等的局部阻力为钢管阻力的25%。试求泵的轴功率。假设:(1)摩擦系数λ=0.03;(2)泵的效率η=0.6 1.答案***** Z1+u2/2g+P1/ρg+He=Z2+u2/2g+P2/ρg+∑H f Z=0,Z=25m,u≈0,u≈0,P =P ∴H=Z+∑H=25+∑H ∑H=(λ×l/d×u/2g)×1.25 u=V/A=25/(3600×0.785×(0.07 5)) =1.573m.s ∑H=(0.03×120/0.075×1.573/(2×9.81)×1.25 =7.567m盐水柱 H=25+7.567=32.567m N=Q Hρ/102=25×32.567×120 0/

(3600×102) =2.66kw N轴=N/η=2.66/0.6=4.43kw 2.(16分) 如图的输水系统。已知管内径为d=50mm, 在阀门全开时输送系统的Σ(l+le ) =50m,摩擦系数可取λ=0.03,泵的性能曲线,在流量为6 m3.h-1至15 m3.h-1范围内可用下式描述: H=18.92-0.82Q2.,此处H为泵的扬程m,Q为 泵的流量m3.h-1,问: (1)如要求流量为10 m3.h-1,单位质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 单位重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此泵能否完成任务? (2)如要求输送量减至8 m3.h-1 (通过关小阀门来达到),泵的轴功率减少百分之多少?(设泵的效率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⑴u=10/(3600×0.785×0.05)=1.415[m.s-1] Σhf =λ[Σ(l+le )/d](u2/2)

操作系统第二章课后答案

第二章进程管理 2. 试画出下面4条语句的前趋图: S2: b:=z+1; S3: c:=a-b; S4: w:=c+1; 3. 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它们共享系统资源,以及为完成同一项任务而相互合作, 致使在这些并发执行的进程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也就使得进程在执行期间出现间断性。 4. 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因为程序并发执行时,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是 由多个程序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失去了封闭性。而程序一旦失去了封闭性也会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 5. 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为了使程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能并发执行,并能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控制和描述,从而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进程概念。 影响: 使程序的并发执行得以实行。 6. 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 a. 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 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是静态实体。 b. 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其 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c. 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和 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而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7. 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a. PCB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PCB中记录了操 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因而它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和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b. 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其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系统是根据进程 的PCB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8. 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a. 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当进程调度程序为之分配了处理机后,该进程便由就绪状态变 为执行状态。 b. 当前进程因发生某事件而无法执行,如访问已被占用的临界资源,就会使进程由执行 状态转变为阻塞状态。 c. 当前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被暂停执行,该进程便由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9. 为什么要引入挂起状态?该状态有哪些性质? a. 引入挂起状态主要是出于4种需要(即引起挂起的原因): 终端用户的请求,父进程 请求,负荷调节的需要,操作系统的需要。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代数式测试题精品

【关键字】整体、规律、需要 七年级上数学第二章代数式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分,共24分) 1. 代数式4322++-x x 是( ) A. 多项式 B. 三次多项式 C. 三次三项式 D. 四次三项式 2. 下列代数式中单项式共有( )个. A. 2 B. 3 C. 4 D. 5 3. )]([c b a +--去括号后应为( ) A. c b a +-- B. c b a -+- C. c b a --- D. c b a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1π2x 的系数为31 B. 221xy 的系数为x 2 1 C.25x -的系数为5 D. 23x 的系数为3 5. 用代数式表示x 与5的差的2倍,正确的是( ) A.52x -? B. 52x +? C. 25x -() D. 2+5x () 6. 买一个足球需要m 元,买一个篮球需要n 元,则买4个足球、7个篮球共需要( )元. A. 4m+7n B. 28mn C. 7m+4n D. 11mn 7. 原产量n 吨,增产30%之后的产量应为( ). A.(1-30%)n 吨 B.(1+30%)n 吨 C. n+30%吨 D. 30%n 吨 8. 若代数式2x 2+3x+7的值是8,则代数式4x 2+6x+15的值是( ) A .2 B .17 C .3 D .16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3 4.0xy 的次数为 . 10. 多项式154 122--+ab ab b 的次数为 . 11. 写出235y x -的一个同类项 . 12. 化简:111(1)(1)623a a a -++-=_________. 13. 把(x-1)当作一个整体,合并3 434)1(4)1(5)1(2)1(3x x x x -+-----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14. 三个连续奇数,中间一个是n ,则这三个数的和为 . 15. 七年级(1)班同学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小组的有x 人,参加合唱队的有y 人,而参加合唱队人数是参加篮球队 人数的5倍,且每位同学至多只参加一项活动,则三个课外小组的人数共___________人.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测试 一、填空 1、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 2、若函数y= -2x m+2是正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 。 3、已知一次函数y=kx+5的图象经过点(-1,2),则k= 。 4、已知y 与x 成正比例,且当x =1时,y =2,则当x=3时,y=____ 。 5、点P (a ,b )在第二象限,则直线y=ax+b 不经过第 象限。 6、已知一次函数y=kx-k+4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0,-2),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7、已知点A(-2 1,a), B(3,b)在函数y=-3x+4的象上,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____ 。 8、地面气温是20℃,如果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6℃,则气温t (℃)与高度h (m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 9、一次函数y=kx+b 与y=2x+1平行,且经过点(-3,4),则表达式为: 。 10、写出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写出一个即可) 。 (1)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2)图象经过点(1,-3)。 二、选择题 11、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1x (4)y=2-1-3x 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2、下面哪个点不在函数32+-=x y 的图像上( ) (A )(-5,13) (B )(0.5,2) (C )(3,0) (D )(1,1) 13、直线y=kx+b 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则 (A )1 ,12k b =-=- (B )1,12k b =-= (C )1,12k b ==- (D )1,12 k b == 14、下列一次函数中,随着增大而减小而的是 ( ) (A )x y 3= (B )23-=x y (C )x y 23+= (D )23--=x y 15、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b 的符号是 ( ) (A) k>0,b>0 (B) k>0,b<0 (C) k<0,b>0 (D) k<0,b<0 (第15题图)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A B B D B C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A A B A C C D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B C A D D D C B 二、非选择题 1、GUC; UUC; 4;a;;4:1;(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 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用该突变体与缺失 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 的比为1:1;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2:1;宽叶红花 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为2:1 2、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第二极体和卵细 胞;一;一 3、细胞核;能.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21三体综合症患者的细胞 中染色体数目异常,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形 4、AA;AABB;CC;AABBCC

5、初级精母细胞;20;10;第二次分裂后;次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分离;精细胞 6、2;8;8;8;20 7、乙;雌性;a;有丝分裂后期;丙;2;DNA分子复制和有关RNA合成;乙;丙;第二极体或卵细胞;Ⅲ与Ⅳ 8、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16;c、g;g;次级卵母细胞;2、4; 细胞分化;原癌基因、抑癌基因;25% 9、①→③→②;卵细胞和极体;①含有同源染色体,③无同源染色体;①;Ⅱ;1;Ⅰ;间期所处的时间较长;0 10、4;6;极体或卵细胞;1~4和9~13;受精作用;一定的流动性;细胞间信息交流;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11、次级精母细胞;减Ⅱ后期;AbD、abd或Abd、abD; AABB、AaBB、AABb、AaB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1/4; 9/16; 8

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2章程序控制结构 2.1 选择题 1.已知int i=0, x=1, y=0;,在下列选项中,使i的值变成1的语句是( C )。 (A)if( x&&y ) i++; (B)if( x==y ) i++; (C)if( x||y ) i++; (D)if( !x ) i++; 2.设有函数关系为y= 10 00 10 x x x -< ? ? = ? ?> ?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关系的是( C )。 (A)y = 1; (B)y = -1; if( x >= 0 ) if( x != 0 ) if( x == 0 ) y = 0; if( x > 0 ) y = 1; else y = -1; else y = 0 (C)if( x <= 0 ) (D)y = -1; if( x < 0 ) y = -1; if( x <= 0 ) else y = 0; if( x < 0 ) y = -1; else y = 1; else y = 0; 3.假设i=2,执行下列语句后i的值为(B )。 switch( i ) { case 1 : i ++; case 2 : i --; case 3 : ++ i; break; case 4 : -- i; default : i ++; } (A)1 (B)2 (C)3 (D)4 4.已知int i=0,x=0;,在下面while语句执行时循环次数为(D )。 while( !x && i< 3 ) { x++; i++; } (A)4 (B)3 (C)2 (D)1 5.已知int i=3;,在下面do_while 语句执行时的循环次数为(B )。 do{ i--; cout<=0 ); (C)int a=5; while( a ) { a--;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24分) 1.下列各式中不是单项式的是( ) A . 3a B .-51 C .0 D .a 3 2.甲数比乙数的2倍大3,若乙数为x ,则甲数为( ) A .2x -3 B . 2x+3 C . 21 x -3 D .2 1x+3 3.如果2x 3n y m+4与-3x 9y 2n 是同类项,那么m 、n 的值分别为( ) A .m=-2,n=3 B .m=2,n=3 C .m=-3,n=2 D .m=3,n=2 4.已知3221A a ab =-+,322 3B a ab a b =+-,则A B +=( ) A .3222331a ab a b --+ B .322 231a ab a b +-+ C .322231a ab a b +-+ D .322 231a ab a b --+ 5.从减去的一半,应当得到( ). A. B. C. D. 6.减去-3m 等于5m 2-3m-5的式子是( ) A .5(m 2-1) B .5m 2-6m-5 C .5(m 2+1) D .-(5m 2+6m-5) 7.在排成每行七天的日历表中取下一个33?方块.若所有日期数之和为189,则n 的值为( ) A .21 B .11 C .15 D .9 8.今天数学课上,老师讲了多项式的加减,放学后,小明回到家拿出课堂笔记,认真地复习老师讲的内容,他突然发现一道题2 22221131(3)(4)2222 x xy y x xy y x -+- --+-=- +_____________+2 y 空格的地方被钢笔水弄污了,那么空格中的一项是( ) A .7xy - B .7xy C .xy - D .xy 二、填空题(每题4分,计32分) 9.单项式2 r π-的系数是 ,次数是 . 10.当 x =5,y =4时,式子x - 2 y 的值是 . 11.按下列要求,将多项式x 3-5x 2-4x+9的后两项用( )括起来. 要求括号前面带有“—”号,则x 3—5x 2—4x+9=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A)

深刻思考中训练初二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A) 精准训练中剖析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 A、三条高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2、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 B、线段 C、有一个内角是30°,另一个内角是120°的三角形 D、有一个内角是60°的直角三角形; 3、如图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图中四个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入球孔.如果一个球按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出(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射),那么该球最后将落入的球袋是() A、1号袋 B、2 号袋 C、3 号袋 D、4 号袋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周长为() A.13cm B.17cm C.13cm或17cm D.11cm或17cm 5、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其中一边长为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4 B.6 C.4或8 D.8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00°,则它的底角度数是() A.30° B.60° C.40° D.不能确定 7、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 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 12 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

A.15 B.30 C.45 D.60 8、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 A.10 B.7 C.5 D.4 9、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B′,AB′与DC相交于 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DAB′=∠CAB′ B.∠ACD=∠B′CD C.AD=AE D.AE=CE 10、如图所示,l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AD∥BC,现给出下列结论:①AB∥CD;②AB=BC; ③AB⊥BC;④AO=O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写在题中横线上)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它的顶角为度.

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应收账款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不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是(B )。 A. 存出投资款 B. 商业承兑汇票 C. 信用卡存款 D.银行本票存款 2.采购人员预借差旅费,以现金支付,应借记(C )科目核算。 A. 库存现金 B. 管理费用 C. 其他应收款 D.其他应付款 3.预付货款不多的企业,可以将预付的货款直接计入(c )的借方,而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账户。 A. “应收账款”账户 B.“其他应收款”账户 C.“应付账款”账户 D.“应收票据”账户4.企业的存出投资款,应借记(A )账户。 A. 其他货币资金 B. 应收票据 C. 其他应付款 D. 预付账款 5.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200万元(没有其他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5万元;2009年发生坏账8万元,已核销的坏账又收回2万元。2009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1 20万元(其中未到期应收账款为40万元,估计损失1%;过期1个月应收账款为30万元,估计损失2%;过期2个月的应收账款为20万元,估计损失4%;过期3个月的应收账款为20万元,估计损失6%;过期3个月以上应收账款为10万元,估计损失1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3题。 <1>、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是(B )。 A.5万元 B.-1万元(借方) C.-3万元(借方) D.3万元 <2>、甲公司2009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是(A)。 A.5万元 B.4万元 C.3万元 D.-5万元 6.某公司赊销商品一批,按价目表的价格计算,货款金额500000元,给买方的商业折扣为5%,规定的付款条件为2/10、N/30,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代垫运杂费10000元(假设不作为计税基础)。则该公司按总价法核算时,应收账款账户的入账金额为( D )元。 A.595000 B. 585000 C. 554635 D. 565750 7.M公司2011年2月1日销售产品一批给N公司,价税合计为1 170 000元,取得N公司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票据期限为6个月。M公司2011年4月1日将该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且银行附有追索权。M公司实际收到950 000元,款项已收入银行。下列有关M公司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D)。 A.M公司贴现时应按照实际收到的950 000元结转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 B.M公司贴现时应按照账面价值1 170 000元结转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其与收到的950 000元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C.M公司贴现时应按照账面价值1 170 000元结转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其与收到的950 000元之间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D.M公司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附有追索权,所以不应结转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应作为短期借款核算8.总价法下,销货方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会计上应该作为(C )处理。 A. 营业外支出 B.冲减销售收入 C. 财务费用 D. 产品销售费用

第二章 习题答案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2. 假定表2—1(即教材中第54页的表2—5)是需求函数Q d =500-100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表2—1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 =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 =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 d =-ΔQ ΔP ·P 1+P 22,Q 1+Q 22 ),有 e d =2002·2+42,300+1002)=1.5 (2)由于当P =2时,Q d =500-100×2=300,所以,有 e d =-d Q d P ·P Q =-(-100)·2300=23 (3)根据图2—4,在a 点即P =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 e d =GB OG =200300=23 或者 e d =FO AF =23 图2—4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 =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 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d =23 。 3. 假定表2—2(即教材中第54页的表2—6)是供给函数Q s =-2+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表2—2 (1)求出价格(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 =3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 =3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 s =ΔQ ΔP ·P 1+P 22,Q 1+Q 22 ),有 e s =42·3+52,4+82)=43 (2)由于当P =3时,Q s =-2+2×3=4,所以,e s =d Q d P ·P Q =2·34 =1.5。 (3)根据图2—5,在a 点即P =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 e s =AB OB =64 =1.5 图2—5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 =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s =1.5。 4. 图2—6(即教材中第54页的图2—28)中有三条线性的需求曲线AB 、AC 和AD 。 图2—6 (1)比较a 、b 、c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