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教学设计(直属 赖建华)

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教学设计(直属 赖建华)

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浙师大附中赖建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财政、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2、重点理解国家财政的主要作用

3、识记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具体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5、理解财政收支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用系统优化思想来分析经济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国家财政作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的发展,树立民生意识和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

财政的作用

【教学难点】

财政政策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探究法、讨论式教学法、图片演示教学法、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实物展示——我身上带有教师资格证、驾驶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三本证,仔细深入思考,其实这些证件或直接或间接地都与国家财政有关——(教师资格证)教育需要国家财政投入;(驾驶证)驾车行驶的公路需要国家财政投入;(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现在国家自然灾害较多,国家需要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这也需要国家财政支持来组织一批心理专家。所有这些都说明财政的阳光正逐步地普照在百姓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国家财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财政对于社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那到底什么是财政呢?

进入新课:

一、财政:

1、财政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目的: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2、财政收入

(1)含义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2)来源

思考:财政收入有哪些来源?

最重要的来源是什么?

【生】(略)

【师】来源:税、利、债、其他

最重要的来源是: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图片材料展示、解读(略)

引导出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分配政策

因素之二: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

3、财政支出

(1)含义

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2)用途

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思考:国家可以随意收入和支出吗?

4、财政实现的途径:预算和决算

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5、财政收支的关系

收入大于支出——财政结余

支出大于收入——财政赤字

收入等于支出——财政收支平衡(几乎不存在)

那么,如此庞大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二、财政的作用;(上课重点,用时3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最后视频提升)

探究

镜头1—聚焦宁波:立足民生,宁波荣获“中国民生成就典范城市最高荣誉奖”

2011年7月29日,宁波的城市名片上又多了一项殊荣中国民生成就典范城市最高荣誉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城市民生成就推介会暨颁奖典礼上,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海泉上台领奖,并代表获奖城市宣读了中国城市民生宣言。如何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于民,让老百姓感受到生活实实在在的改善,一直是宁波各级政府思考的问题。这几年,宁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保证和改善民生,在社会保障、就业、分配、住房、教育、文化等方面大量投入,将财政支出重点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填写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镜头2——聚焦浙江:面向大海,浙江要向海洋进军!

2011年3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至此,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国第一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第一个国家级经济发展战略。为了给海洋经济发展助力,省委省政府也决定,从2010—2012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用于建立海洋发展专项资金,同时,省财政再安排10亿元用于设立省海洋产业基金。

镜头3——聚焦中国:给力中国,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有计划地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都需要加大财政投入,所以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主要通过税收、补贴、赤字、国债、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是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多年来,针对各个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起伏变化,我国相继选择了不同的财政政策,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持续发展中功不可没:1994—1997年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8—2003实施积极财政政策;2004—2007实施稳健财政政策:2008—至今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请探究: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师】(课堂小结及板书)

一、财政:

(一)财政收入

1、含义:

2.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

分配政策

(二)财政支出

1、含义:

2、用途

(三)财政实现的途径

(四)财政收支的关系

二、财政作用:

1、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备课简要说明:

本课是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内容。它在本单元中起承前启后作用,本框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点特别多,涉及到很多概念和原理。所以如何将这些知识点处理得当,突出重点是本课教学的一大挑战,也是本课成功的一个关键。

另外,要上好本堂课,我觉得除了上面提到的知识点多这一难题外,还存在其他两个难点:①如何设计一个有趣味、生活化的课堂导入;②讲解财政作用时往往使用材料太多、太散、太普通,缺乏新意,理论讲解枯燥乏味。基于以上原因,本人在设计导入时就从身边的材料出发,突出材料的趣味性和生活化;讲解财政作用时精心筛选了材料,从三个镜头聚焦全面展示财政的作用,每段材料都凸显一个主题,让学生能够较为清晰把握材料的脉络。为了突破理论讲解的枯燥性,特意选取了图片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现实感和实效性。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浙师大附中赖建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阐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能力目标:

①通过不同价值观及其作用的比较,提高比较能力;

②分析不同价值观的现象及其实质,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树立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思想;

【教学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研究法,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导课【视频资料】一位四川成都人到江苏常州,在乘坐出租车的过程中丢失了一台价值到达2000万的电脑,这是一台什么样的电脑?他又是如何找回电脑的?请看视频……

师:根据以上故事,请问你是如何认识哲学意义上认识价值问题的?

生:……

师:总结归纳

我们哲学上就把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称为价值,也就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一、价值

1、含义

2、理解价值含义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价值是一种关系,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和功能间的相互关系。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自然环境,还是文学作品,科学理论,只要对我们有积极意义能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那么就认为是有价值的。因此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涵盖了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①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区别

②哲学意义上价值与具体领域中价值区别

3、人生价值

①社会价值

②自我价值

请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图片展示)

探究一、你如何认识18位路人的行为?(分组讨论)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图片展示:

江西南昌十几位农民工集体营救一位被一吨多重汽车重压下的女子,这种行为与上面的小悦悦事件形成鲜明对比。请问同学们:

探究二: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三、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探究三:通过以上学习,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会实践:通过走访、问卷等形式,调查宁波市出租车司机的价值观状况,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宁波市的哥的姐价值观透视》。

板书设计

一、价值

1、价值的含义

2、人生价值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三、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备课简要说明:

本课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目: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一目在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说明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主要看他的贡献。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基于案例情节发展的需要,我把人生地真正价值这一内容安排到最后,以求最后到达价值升华。

本节课教学以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依据,在整节课的设计中都贯穿着情感教育,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真实的情境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形成心灵的碰撞。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课堂中重点设置的两个主要探究活动,都是从生成知识的角度设计的,对学生的分析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学生发言面也较广,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质疑的空间,在活动中,大多数学生都参与、体验到了探索,思考的快乐。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三是课后作业,利用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