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word版)经济法概论、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

(完整word版)经济法概论、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

(完整word版)经济法概论、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
(完整word版)经济法概论、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

第一章企业法

企业:是指依法成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一定法律主体资格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企业的特征:经济组织、营利性经济组织、持续经营的经济组织、企业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

企业的分类: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按组织形式企业分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

企业法:是调整企业设立存续和终止过程中各种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或家庭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是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总称。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的企业。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指中外合作经营各方依照我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规定,通过在合营合同中约定投资或者合作条件,收益或者产品的分配、风险和亏损的分担,经营管理的方法以及合作企业终止时财产的归属而设立的一种企业形式。采用契约式合作经营企业。

外资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包括港澳台)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企业法的特征:规范企业法律地位及其内外部组织关系的组织法。

规范企业本身的组织和运作的行为法

国家对企业进行管理调控的法律依据之一。

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人为一个自然人

个人独资企业的全部财产为出资人所有

个人独资企业以投资人的全部个人财产或家庭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

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

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合伙企业的特征:由两个以上的投资人共同投资兴办

合伙协议是合伙企业的成立基础

合伙企业属于人合企业

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

有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有两个以上合伙人

有书面合伙协议

有合伙人认缴或实际交付的出资

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合伙企业的解散条件: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继续经营

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合伙人决定解散

合伙人不具备法定人数满30天

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无法实现

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销

出现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

合伙企业财产清偿费用顺序:合伙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障费用

法定补偿金

合伙企业欠税款

合伙企业的债务。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特征:由中外合营者共同举办

由合营各方共同投资,其中外方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不得低于企业注册资金的25%

合营各方共同经营管理

合营各方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特征:依法在合同中约定投资或者合作条件

依据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设立不同的组织机构

依合同约定分配收益和回收效益,承担风险和亏损。

外资企业的特征:外资企业是依照中国法律设立的中国企业

外资企业的全部投资由外国投资者承担

外资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不是外国企业或组织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第二章公司法

公司是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并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公司的特征:依法设立

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产权

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公司法是调整公司的组织和行为及其他对内对外法律规范的总称。

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一定人数股东组成的,所有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成立的,有一定人数以上股东组成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特征:第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责任有限性。第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有最大人数限制。第三,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资合公司。第四,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反映。第五,股份有限公司是开放型公司。第六,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程序复杂

公司法的特征:公司法是组织法与行为法的结合

公司法是强行法与任意法的结合

公司法是兼具程序法律内容的实体法。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股东符合法定人数和法定资格(a、2人以上50人以下b、一人公司)

股东出资达到法定最低资产限额(a、一人公司最低10万元b、一般有限责任公司最低3万元)

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有公司住所

股东的法定权利:出席股东会的权利。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和选择经营管理者的权利

被选举为公司董事监事的权利

查阅股东会会议,记录和公司财务报告的权利

按比例获取红利的权利

公司新增出资时,享有优先认购的权利

对其他股东转让出资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认购权

为公司及股东利益起诉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等。

股东的(权利)义务:缴纳所认缴的出资

遵守公司章程

以其缴纳的出资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在公司核准登记后,不得抽逃出资

对公司其他股东的诚信义务。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

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最低限额为500万元)

股份发行,公司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设立的,所定章程还应经创立大会通过

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公司住所。

股份:是指以股票为表现形式,体现股东权利和义务,按等额划分的公司资本的构成单位

股份的特征:股份的平等性、股份的可转让性、股份的权利性、股份的证券性。

股票的特征:股票是有价证券、股票是流通证券、股票是要式证券。

第三章破产法

破产是指债务人不能以其全部财产清偿到期债务,又未能与债权人达成减免或迟延偿还债务的协议,经法院审理,强制执行其全部财产使债权公平受偿,其余无力偿还的则予免除的法律制度。

破产的特征:破产是一种特殊的偿债程序,它以消灭债务人主体资格来实现债务的清偿,

破产必须以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特定条件

破产是一种强制执行程序。

破产法是指调整破产债权人和债务人、法院、管理人以及其他破产参加人相互之间在破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重整是指债务人符合破产或可能破产的情形,但仍有挽救希望,债权人或债务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以期在一定期限内恢复清偿能力的法律程序。

取回权是指财产权利人从管理人接管的财产中取回不属于债务人所有的财产的权利。

别除权是指不依破产程序从企业的特定财产得到单独优先受偿的权利,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

破产抵销权是指破产债权人在破产宣告前对破产企业负有债务,无论其债务同所负债的种类是否相同,债权是否已到期,均可不信破产程序,以其享有的债权抵销其所负债务的权利。

追回权是指破产企业在破产案件受理前的法定时间内和案件受理后实施的,违反公平清偿原则并有损于债权人共同利益而处分的财产,依法由管理人追回该财产的权利。

破产宣告的特征:破产宣告的适用对象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债务人

破产宣告的权力机关是人民法院

破产宣告是破产清算开始的标志。

第四章合同法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合同的法律特征: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之间的协议

合同是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

合同是当事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A.平等原则.B.自愿原则C.公平原则D.诚实信用的原则E。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提出订立合同的条件,希望对方接受的意思表示。

合同的效力: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的履行强制力。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生效要件而不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力的合同。

可撤销合同:是指当事人订立凳理,因意思表示不真实,一方行使撤销权而使其归于无效的合同。

合同的履行:是指债务人全面地适当地完成合同义务,以使债权人的债权得到完全实现的行为。

合同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一方在符合法定条件时享有有对抗另一方履行请求权的权利。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代位权行使的要件: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和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均应合法且到期

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债务人已经陷于迟延履行

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金钱债权。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所为的危害债权的行为,可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合同转让的特点:合同的转让并不改变原有的权利义务的内容

合同的转让使合同主体发生变化

合同转让涉及到原合同当事人、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法定抵销具备条件:双方互负债,互享债权

双方债务的给付为同一种类和同一品质

双方债务均届清偿期

双方的债务均为可抵销的债务。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缔约过程中,当事人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尽的义务,致使另一方信赖利益造成损失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买卖合同:是指出卖人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买卖合同法律特征: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

买卖合同是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买卖合同是诺成合同,有偿合同,双务合同和不要式合同。

赠与合同的特征:赠与合同为转移财产所有权合同

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

赠与合同为单务、无偿合同。

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要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并于租赁期限届满时返还租赁物的合同。承揽合同:是指一方按照他方的特别要求完成一定工作,并将工作成果交付他方,他方按照约定接受工作成果并给付酬金的合同。

第五章工业产权法

在我国工业产权主要指专利权和商标权。

工业产权特征:专业性、地域性、时间性。

工业产权法:是指调整因确认,保护和使用工业产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专利法:是调整在确认保护发明创造的专有权,以及使用专有的发明创造过程中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专利权的客体: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专利权的主体:发明人、申请人与专利权人、专利权的归属。

专利权人的权利:独占权、转让权、许可权、标记权

专利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

商法的基本原则:交易自愿原则,交易便捷原则,交易安全原则,交易公平原则。

商标:是指商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使用于商品或服务上,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这些要素的组立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易于识别的标志。

商标权的客体:注册商标

商标法:是调整因商标注册、使用、管理和保护商标专用权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标的功能:a、区别功能,这是商标固有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首要功能;b、标示来源的功能;c、表示特定质量的功能;d、广告宣传功能,财产功能。

商标注册的原则:a.自愿注册原则 b.申请在先原则 c.优先权原则

商标构成的条件:a、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b、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c、必须是可视性标志d、不得违反法律的标禁止性规定。

驰名商标的认定条件:a、相关公众对商标的知晓程度b、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c、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d、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e、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商标权人的权利有哪些:a、专利权:注册商标人的专有使用权;b、禁用权:禁止他人未经自己许可使用自己的商标;

c、转让权:转让商标获得转让费的权利;

d、许可使用权: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

第六章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垄断的概念:垄断主体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进行的排他性控制或对市场竞争进行实质性限制,妨碍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或状态。

垄断的特征:违法性、危害性。

反垄断法:是现代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旨在规制市场中一系列独占市场,限制竞争,破坏市场竞争机制,损害

社会公平利益行为的法律。

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

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维护消费者利益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反垄断法的目的是维护市场竞争机制,保护多个经营者的经济行为为自由而不是直接地保护特定的竞争者。

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横向垄断协议的表现形式: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联合抵制交易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行政性垄断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

行政性垄断的特征:行政性垄断是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利用行政权力形成的

行政垄断的目的是保护地方经济利益或部门经济利益

行政垄断的形式主要是指定交易和限制资源自由流通

行政性垄断的后果是导致统一市场的人为分割及市场壁垒。

不正当竞争行为泛指经营者为了争夺市场竞争优势违反公认的商业习俗和道德,采用欺诈,混淆等经营手段排挤或破坏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并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的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一种竞争行为

主体为实施违法竞争行为的经营者

具有违法性

具有社会危害性

第七章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是指调整产品质量管理关系和产品抬起头来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所具有的符合人们需要的各种特性。

产品的特性: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经济性。

产品缺陷的类型:制造缺陷、设计缺陷、警示缺陷。

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类型: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

第八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的含义:消费者是指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

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消费者是指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依法交易的原则

国家对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给予特别保护的原则

全社会保护原则

国际消费者联盟消费者的八项权利:得到必需的物质和服务借以生存的权利

享有公平的价格待遇和选择的权利

安全保障权

获得足够资料的权利

寻求咨询的权利

获得公平赔偿和法律帮助的权利

获得消费者教育的权利

享有健康环境的权利。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利:保障安全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获取知识、获得尊重权、监督批评权。

经营者的义务:依法定或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义务简述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经营者的义务?

接受消费者监督的义务

安全保障义务

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

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

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义务

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符合要求的义务

履行“三包”或其他相应责任的义务

公平交易的义务

尊重消费者人身权的义务

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章金融法

金融法:是指调整货币流通和社会信用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金融法的基本体系:金融机构组织法、外汇管理法、票据法、证券法、信托法、保险法。

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基准利率、再贴现、再贷款、公开市场业务。

商业银行贷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

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

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机构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其他规定。

证券:是指记载并代表一定民事权利的法律凭证。

其特征:属于投资证券、属于证权证券、属于流通证券。

证券法:是调整因证券的发行,交易和监管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证券发行:是指发行人以筹集资金为目的,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交付证券的行为。

保荐人制度:是指证券发行人申请其证券上市交易,必须聘请依法取得保荐资格的保荐人为其出具保荐意见,确认其证券符合在交易所上市交易条件的制度。

证券承销:是指证券公司根据与发行人之间的协议,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为证券发行人代销或包销证券的行为。

证券承销的规则:承销协议的自愿性、证券公司的核查义务、承销团承销、证券承销期间、承销商参与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代销发行失败。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投资者为了取得或巩固对特定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在证券市场上购买该上市公司有表决权股票的行为。

要约收购:是指投资者向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发出公开购买其股份的要约以此实现获取被收购公司控制权的行为。

保险的特征:保险的互助性、保险的自愿性、保险的射幸性、保险的补偿性。

保险法是调整保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自愿原则、保险利益原则。

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

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

保险合同是附合合同

保险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

保险合同是诺成性合同。

保险经营原则:分业经营原则、禁止兼营原则、保险专营原则。

第十章税法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据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向纳税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特殊行为规范是税收的法律形式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实体法: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和行为税法。

税法构成要素:税收主体、征税客体、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法律责任。

增值税:是对从事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消费税的纳税主体: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法定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

税收征收管理相关: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地主财政局、海关

税款征收的方式: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其他征收方式。

第十一章劳动法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政府、工会、企业协调劳动关系原则

维护劳动生产秩序的原则

男女平等、民族平等原则。

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法律的主要制度: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

确定劳动标准的法律制度

规范劳动市场的法律制度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劳动权利保障与救济的法律制度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将该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提供劳务,劳动者报酬由用工单位以劳务费的形式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并由其向劳动者代发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

考试汇总

一、名词解释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颁布的使用专利的许可,获得许可后,不必经专利权人同意,就可以实施专利。

债权人会议:依法申报债权的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序并行使权利的决议机构,也是人民法院监督下讨论决定破产事宜的最高决策机构。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的标准下,并且会计核算不键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消费者的获得尊重权:是消费者享有的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过程中,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的权利。累积投票制: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监事时,每一股拥有与应选董事或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投资者依法购买上市公司发行的股份,以达到公司控股或取得控制权的目的。

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指消费者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权利。

不安抗辩权:是指先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因对方当事人欠缺对待履行债务的能力或者欠缺信用拒绝履行合同的权利。

产品质量谁制度: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经过颁发认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活动。

审判监督程序:对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法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经济监督的活动。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税目:经济名词,是税法中规定的应当征税的具体物品,行业或项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它反映了具体的征税范围,体现了征税的广度。

企业法:是调整企业设立,存续和终止过程中各种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先用权:是指专利申请前,已经有人做好制造或者使用的必要准备,则在批准申请人的专利权之后,上述人员仍可在原范围内继续制造或者使用的权利。

实质审查:是指对发明创造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查,可以根据申请有随时提出的请求进行实质审查,也可由专利行政部门自行进行。

集体合同:是指职工一方与企业一方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达成的书面合同,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有单位订立。

违约责任:指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的产生紧合同有效为前提的,是违反有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违约责任形式: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违约金

违约特征:承担主体是合同当事人是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是违约方向相对于所承担的具体补偿性的财产的责任,及违约责任不能对债务人的人身予以实施。

民事权利的概念: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为实现其民事利益而享受法律保障的行为界限。是民法的中心概念。

民事权利的特征:民事权利体现了权利主体的意志自由。

民事权利本质上是民事主体所享受的民事利益。

民事权利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权利

民事权利的分类:人身权(人格权,身份权)与财产权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所调整的,在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特征:平等性,主要根据当事人的意志发生。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

经营者集中:又称企业合并,企业集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或者企业之间通过取得股权或资产合同等方式,使一个企业能够直接或间接控制另一个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全部或者部分由境外投资者投资,依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又称外部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层,不存在与公司有任何可能严重影响其作出独立判断的交易和关系的非全日制工作董事。

二、简答题

1、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是形式上的平等,是特权的对立物,是身份的对

立物。意思自治的原则: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是民法最有代表性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权力不得滥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2、无权代理的概念和发生原因以及效力

概念:无代理权的人以他人的名义实施的代理行为。

发生原因:1自始不存在代理权2曾经有代理权,而该代理权因发生代理权消灭事由已经消灭,而代理人继续以代理人的身份实施代理行为。

3、简述无效合同的种类?

从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经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或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4、我国破产法规定的债务人财产范围

破产申请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

债务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所取得的财产。

担保物的价款超过担保债务数额部分的担保财产

应当由债务人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

5、经济法对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有哪些特点?

经济法对经济法律关系不只是保护,而且要管理,不只要保证经济法律关系有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排除一切妨碍和干扰,而且由外及里地进行指导规划、管理,为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和运行,打好坚实的内部基础。

经济法对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不是等发生问题后再去保护,而是从其产生及运行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地进行管理和保护,在管理中予以事先的切实的保护。

经济法对经济法律关系的管理和保护即是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是直接或间接地保证国家意志。

经济法对经济法律关系的管理和保护,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地管理和保护的。

6、《证券法》禁止的交易行为?

内幕交易的行为、操纵市场的行为、上虚假信息传播行为、欺诈客户的行为、其他禁止的交易行为。

7、简述投保人的义务?

缴纳保险费的义务、保险事故的通知义务、维护保险标的安全的义务、危险程度增加的通知义务、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损失的义务、保险标的转让时的通知义务。

8、简述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已在该单位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劳动合同,无法定不续订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9、简述可撤销合同的概念及种类。

可撤销合同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因意思表示不真实,一方行使撤销权而使其归于无效的合同。其种类: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10、简述税务机关依法可以采取的税收保全措施。

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

11、简述商业秘密概念及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表现。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商业秘密

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

违反约定或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所掌握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应知前述违法行为而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业秘密。

12、简述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

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诉讼。

13、简述法与政策的联系与区别。

政策联系:政策是法的灵魂,是法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核心内容。

法是实行政策的最重要工具

区别:法具有国家意志性,党的政策不具有该属性

法具有规范性,明确肯定具体而政策原则概括。

法具有国家强制性,政策不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政策则较灵活。

14、我国《证券法》禁止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从事的损害客户利益的欺诈行为有哪些?

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

不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书

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

私自买卖客户账户上的证券或者假借客户名义买卖证券

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

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思表示,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

15、论我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合同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在合同关系中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地们是平等的,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合同自由原则:合同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

公平原则:公平原则主要是规范当事人之间对价关系的原则,该原则要求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要对等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合同当事人以诚实的态度和善意的方式签订合同和履行义务,遵守法律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该原则要求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履行等各个环节都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会公德,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16、我国专利权的消极条件(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a、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b、科学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权;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d、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e、动物和植物品种不能被授予专利权;f、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17、有限这人公司股东会对哪些事项必须以特别决议的方式通过?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18、合同履行抗辩权的含义和种类?a、同时履行抗辩权又称不履行抗辩权,是指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当时人一方,在对方未履行之前或者在对方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时,享有不履行或者部分履行的权利,属于延期的抗辩权;b、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先履行合同一方在未履行自己义务的同时,要求对方先履行合同,后履行一方享有不履行合同的权利;c、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应当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对方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享有终止履行合同的权利。

19、无效合同确认的条件和依据?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苏海国家利益的;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为无效合同。

20、有限责任公司债务的承担: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的,所有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均负有限责任。

21、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a.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b.董事会,是由全体董事参加的法定的常设的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机构 c.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 d.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22、合同无效的情形: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3、合同的形式:合同的形式是指合同的表现方式,是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

24、承诺及其特征:承诺,是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做出的接受要约的内容,同意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的基本特点为:a.承诺必须是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做出的 b.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相一致 c.承诺必须是在要约的有限期限内做出

25、专利权人(专利主体)的概念:是指对某项已被国家专利行政部门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享有专利权的人

26、可撤销合同的情形:a.重大误解的合同 b.显失公平的合同 c.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

27、因第三人过错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应由谁承担违约责任?

按违约的原因,可分为由第三人造成的违约和因当事人原因造成的违约,违约是由第三人造成的,为因第三人原因造成的违约

28、发明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发明和实用型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外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29、专利权的终止情形:a.保护期届满 b.没有按规定缴纳年费 c.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 d.专利权被宣告无效

30、缔约过失的情形:a.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b.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 c.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d.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对方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

三.论述题

1.无效合同与撤销合同的区别?

A、法定事由不同,“无效合同”指合同虽已成立,但因其缺乏有效要件,因而自始不产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可撤销合同”指因欠缺法律规定的某些要件,当事人可以通过行使撤销权使已生效的合同归于

消灭的合同。B、请求权人不同,“无效合同”任何人可以主张无效。“可撤销合同”当事人一方可行使撤销权C、确认权的归属不同,前者为法院或仲裁机构,后者为有撤销全的当事人一方D、体现的原则不同,前者为国家干预原则,后者为当事人自愿原则5.请求权期限不同:1年,1个月。

2.资本三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A资本确定原则。又称法定资本制,指公司成立时候,指公司设立时,必须在章程中对公司的资本总额作出明确规定,并由股东全部缴足,否则公司不能成立。这种作法有助于防止公司设立中欺诈行为和保护债权人利益,但容易造成资金闲置浪费,也增加了公司运营成本B.资本维持原则,又称资本充实原则,指公司在存续过程中,应经常保持与其资本额相当的资产,目的是保护债权人利益和防止公司盈利过度分配,影响公司业务发展C.资本不变原则,指公司资本总额一经章程规定和政府核准就不得随意变动

3.合伙人之间的责任的承担

合伙人对于合伙债务的清偿责任的性质属于补充性责任,只有当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合伙债务时方由合伙人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合伙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先向各合伙财产求偿,只有当该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时,才应向各合伙人求偿,合伙人由于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清偿数额超过其亏损分担比例的,有权向其他各合伙人追偿,合伙人发生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相关债权人不得以其债权抵消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也不得代位行使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

4.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

a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b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c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d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5.要约及其特征

要约是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发出的希望和他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基本特点;a要约须以订立合同为目的;b要约是特定的当事人作出的意思表示;c要约的内容必须是具体的、确定的;d要约须表明一经承诺即受约束的意思。

6.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特别决议需要多少人同意?

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章程等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统计学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 统计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统计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差异性、大量性。 总体单位:个体,指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任一概念都包含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特征有总体性、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统计标志:在统计中,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标志是统计研究的起点,总体单位是标志的载体,是标志的承担者,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的,并通过对标志的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 量特征。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或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定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统计调查的好坏,将影响统计资料的正确与否,从而影 响统计质量。统计调查的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系统性。 普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调查范围:1.属于一定时点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如人口普查)。2.反映一定时期现象的总量(如出生人口总数)。优点:所获资料 更详细,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缺点:工作量大,花费时间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主要作用:在于掌握某些关系国计民生、国情国力的数据,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 抽样调查:指从所要研究的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整理得出的数量特征,用以推断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形式。特点:随机性、推断性。优点: 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应用范围:①对总体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但要 掌握总体某些现象的全面数值②用抽样调查资料修正全面调查资料。作用:①承担全面调查无 法或很难承担的调查任务。如气象调查。②与全面调查结合,可以发挥相互补充、校对的作用。 ③进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④用来检验总体特征的某些假设,为行动决策提供依据。抽样调 查的组织形式:纯随机抽样、机械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阶段抽样。 典型调查: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研究总体作全面分析后,有意识地从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优点:节省人力、物力,既可搜集统计资料,又可分析 研究问题。缺点:资料不齐全,缺乏代表性。主要作用:1.弥补全面调查不足(获取其它统计调 查方法不能得到的统计资料;补充完善统计报表;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2.进行估算某些 指标数值。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但这部分重点单位占总体的绝大比重。优点:省事、省力,能用较少的代价及时搜集到总体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趋势。缺点: 资料受重点单位影响大,资料一般不齐全。 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定目的,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建立统计数据库,以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反复需要的工作过程。作用: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过程 的重要阶段,它是实现从个体单位标志值过渡到总体数量特征值的必经阶段,是统计分析的前 提。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的效果。 绝对指标:又称总量指标,有时也称绝对数。是用来说明一定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的总量。它包括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相联系指标的比值。作分母的指标为基数,分子为表数。通过相对指标可反映现象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比关系。一般分为有名数和无名数。种类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数。 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它是度量频率分布集中趋势或中心位置的指标。也是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的综合指标。它是在同质总体内各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一般有两种分类:静态 平均数、动态平均数。

微生物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1.微生物(Microbiology):微小生物的总称 2.芽胞:特殊的休眠构造 3.碳素养料:凡是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素来源地物质 4.氮素养料:凡是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氮素来源的物质 6.选择培养基:根据某种微生物生长的特殊要求或对某些化学、物理因素的抗 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7.鉴别培养基:根据培养基中加入能与某菌的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化学试 剂,从而用肉眼就能识别所研究的细菌而设计的培养基。 8.光合磷酸化:是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作用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 的过程,即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9.发酵作用:是不需要外源电子受体的基质能量转移代谢。 10.有氧呼吸:是指微生物氧化底物时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作用 11.无氧呼吸: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呼吸,包括底物氧化及能量产生的代谢过 程 12.酒精发酵: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丙酮酸转化成乙醇的过程,其产物是乙 醇和二氧化碳。 13.同型发酵:其过程为葡萄糖经EMP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 的催化下由NADH+H还原为乳酸(H为氢离子)参考P56的乳酸发酵的来写。14.异型发酵:发酵的特点是经HMP途径,存在磷酸酮糖裂解反应参考P56的乳酸 发酵的来写。 15.丁酸发酵:即由糖类生成丁酸、乙酸、二氧化碳和水的发酵 16.次生代谢:次生代谢是指生物合成生命非必需物质并储存次生代谢产物 的过程 17.质粒:是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遗传成分 18.野生型(wild type):从自然界分离获得的菌株称为野生型 19.突变体(mutant):细胞中DNA碱基和碱基序列的任何改变称为突变,如果 改变了碱基在复制后稳定地存在于子代中,则成为突变型p89 20.营养缺陷型(auxotroph):需要某种生长因子的突变体称为营养缺陷型 21.转化作用:是外源DNA不经任何媒介被直接吸收到受体细胞的过程 22.转导作用.:通过噬菌体介导的DNA在不同细菌细胞间转移和基因重组的现 象 23.接合作用:通过两种细菌细胞的直接接触而将DNA从一种细菌转移到另一种 细菌 24.普遍转导:在普遍转导中,任何遗传标记都能从供体转移到受体。 25.特异转导:是噬菌体对寄主的特定基因进行非常有效的转移 26.分批培养:采用完全封闭的容器,一次接种,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均可采用 27.同步生长:严格控制培养条件,使群体细胞中每个个体在生活周期中都处于 相同的生长阶段 28.细菌的生长曲线:将少量单细胞微生物纯培养菌种接种到新鲜的液体培养基 中,在最适合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菌体的数量,在以几何曲线表示,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所绘成的曲线称生长曲线。 29.菌落: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胞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 群体

统计学名词解释及公式

第1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一、学习指导 统计学是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它几乎被应用到所有的学科检验领域。本章首先介绍统计学的含义和应用领域,然后介绍统计数据的类型及其来源,最后介绍统计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本章各节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如下表所示。 概念: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 统计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的其他应用领域。 概念: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不同数据的特点。 概念:观测数据,实验数据。 概念: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二手数据的特点。 概念:抽样调查,普查。 数据的间接来源。 数据的收集方法。 调查方案的内容。 概念。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 统计数据的质量。 概念:总体,样本。 概念:参数,统计量。 概念:变量,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 型变量,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 二、主要术语 1.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3.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4.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5.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6.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 7.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8.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9.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0.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抽样调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 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12.普查: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 13.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14.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5.样本容量:也称样本量,是构成样本的元素数目。 16.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7.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8.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19.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 20.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 21.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 22.离散型变量:只能取可数值的变量。 23.连续型变量: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 四、习题答案 1.D 2.D 3.A 4.B 5.A 6.D 7.C 8.B 9.A 10.A 11.C、12.C 13.B 14.A 15.C 16.D 17.C 18.A 19.C 20.D 21.A 22.C 23.C 24.B 25.D 26.C 27.B 28.D 29.A 30.D 31.A 32.B 33.C 34.A 35.A 36.A 37.D 38.B 39.B 40.C 41.C 42.D 43.C 44.D 45.A 46.B 47.C 48.A 49.C 50.D 51.A 52.C 53.D 54.A 55.B

统计学名词解释

1、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 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 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 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 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12、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也称为回置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时,每次抽取一个样本单位时都放回的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也叫不回置抽样,它是在每次抽取样本单位时都不放回的抽样方式。13、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也叫定值估计,就是直接用抽样平均数代替总体平均数,用抽样成数代替总体成数。区间估计是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平均误差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的估计方法。 14、统计指数 广义上来说,它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狭义上来说,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15、综合法总指数 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

合同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四、名词解释: 1、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P2 2、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P21 3、抵押: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用以担保债务履行的担保方式。P10 4、定金: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P12 5、仲裁:仲裁亦称“公断”。是当事人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并负有自动履行义务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P47 6、索赔:索赔是当事人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根据法律、合同规定及惯例,对不应由自己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损失,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给予赔偿或补偿要求的行为。P177 7、建筑工程一切险:建筑工程一切险是承保各类民用、工业和公用事业建筑工程项目,包括道路、桥梁、水坝、港口等,在建造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引起的一切损失的险种。P14 8、固定价格合同:固定价格合同是指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价款不再调整的合同。这种合同的价款并不是绝对不可调整,而是约定范围内的风险由承包人承担。P109 五、简答题: 1、①什么是要约?②要约的有效要件有哪些?③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有哪些?P27 答:①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②要约应当具有以下条件: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③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它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

预备行为,在法律上无须承担责任。这种意思表示的内容往往不确定,不含有合同得以成立的主要内容。

统计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总体:指在同一组条件下所有成员的某种状态变量的集合;或者说是某一变数的全部可能值的集合;或性质相同的个体组成的整个集团. 样本:从总体中取出来用作分析、研究的个体称样本。 随机样本:总体中的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为样本单位,由这种方法抽得的样本叫随机样本.(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出一个部分;等概率抽取的样本。)随机抽样: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体在每一次抽样中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取为样本。 复置抽样:保证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在每次抽样中都有同等的概率被取为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单位数称为样本容量。(样本中变量的个数.) 观察值:每一个体的某一性状测定值叫做观察值。 变数:若干有变异的观察值叫随机变数,简称变数。 连续性变数:指在任意两个变量之间都有可能存在只有微量差异的第三个变量存在,这样一类变数称为连续性变数. 间断性变数:只能取整数的一类变数。 参数:由总体获得的代表总体的特征数.(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如μσ .)统计数:由样本获得的代表样本的特征数。(描述样本的特征数。) 数量资料(数量性状资料):以测量或称重的方式获取的试验资料称为数量资料。 计量资料、质量性状资料 次数资料:凡是试验结果以次数表示的资料称为次数资料。 算术平均数、众数 几何平均数:变量对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反对数, (lg) lg Y G n = ∑ 调和平均数:变量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反倒数, 1 () n H Y = ∑ 中位数:将变量顺序排列,处在中间的变量称中位数,计作M d。极差:一组资料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极差. 方差:变数变异程度的度量,对于总体 ()2 2i Y N μ σ - = ∑ ,对于样本 2 2 () 1 Y y s n - = - ∑ 。 (描述变量平均变异程度的统计量.定义为 2 1 2 () 1 n j j Y y s n = - = - ∑ 。) EMS:期望均方,是对均方MS的期望值。 标准差:变数变异程度的度量,总体标准差: () N Y ∑- = 2 μ σ ,样本标准 差: () 1 2 - - = ∑ n y Y s .(变数的平均变异量.) 标准误:统计数变异度的度量,12 y y y s s - == 。(统计数的标准差。)

《经济法学》名词解释

1.经济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所产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关系的总称。 2.经济法:中国经济法是有关确立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法律地位,以及调整它们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总称)。 3.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经济管理关系即纵向经济关系。包括国家(国家机关及其授权组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宏观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企业等社会组织自身的微观经济管理关系。 4.经济联合关系:是指企业等组织进行合并、兼并(归并)改组经济实体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5.经济协作关系:是指各组织之间进行生产协作,业务往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6.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对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及对经济法制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 7.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在参加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发生的,由经济法律、法规确认和调整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经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8.经济法主体:经济法主体即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9.原生权利:是指经济权利主体依照经济法律、法规、命令等直接取得的,不必依赖特定义务主体的行为即可行使和实现的权利。 10.取得权利:是指经济权利主体必须通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通过特定义务主体为特定行为,才能获得的权利。 11.经济职权: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它们的领导人员、法定代表人等在组织管理经济活动中所依法享有的与本身职务相连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权利。这种权利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性质,故亦称经济权力。 12.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一般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和目的。 13.经济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经济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类,事件是指不依经济法主体意志为转移,与其主观意志、行为无关的那些可以引发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行为是由组织或个人所为的、受其主观意志支配的那些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 14.经济法律行为:是能够引起经济 法律关系产生并依法运行的最主要的 经济行为。 15.经营协调关系:专指经济法所调整 的那部分横向经济关系。 16、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指在企业等 组织之间所发生的一些重要的经济关 系 17、涉外经济关系:是指具有涉外因 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 18、中国经济法:中国经济法是有关确 立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 体的经济法律地位,以及调整它们在 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 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 (总称)。 19、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经济法 所调整的经济关系的各方面和全过 程,以及经济法制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 准则。 20、经济法的体系:是指经济法律(法 规)体系,有时也指经济法学体系, 是在经济法规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 种经济法规性质的异同、关系的亲疏, 按一定的标准和序列,分层次、分系 统排列组合而成的统一体。 21、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在参加经济 管理和经营协调过程中,由经济法律、 法规确认和调整的,并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经济义 务相统一的关系。 22、广义上的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 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参加经济法律关 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 务的组织和个人。 23、狭义上的经济法主体:是指根据 经济法律、法规获得的主体资格和主 体制度。 24、权力机关: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机器常务委员会。 25、管理机关:是指经济管理机关, 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级人民政府 等。 26、社会组织:是指具有独立地位、 实行独立核算或独立预算,从事经营、 管理活动的组织,亦即企业单位、事 业单位、农村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 27、内部组织:是指企业、公司和其 他经济组织的内部组织。 28、工业产权:指人们依法对应用于 商品生产的流通中的创造发明和显著 标记等智力成果,在一定地区和期限 内享有的专利权。 29、财物:是指经济法主体能够控制、 支配的,经济法允许其进入经济法律 关系运行过程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 值的实物形态的物品,以及可充当一 般等价物的货币和有价证券。 30、经济行为:是指经济主体通过经 济法律关系进行一定的经济活动,以 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或效用目的的行 为。 31、智力成果:是指人们用脑力劳动 创造的非物质财富。 32、企业:企业是由一定的生产要素 有机结合而成,依法从事生产、流通 和服务性活动,进行独立核算的经营 性的经济主体。 33、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 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 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承担无限责 任的经营实体。 34、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 其他组织依法设立的普通合伙和有限 合伙企业。 35、合作社:是指不以盈利为经营宗 旨,以成员的互助合作为要旨,决议 事项时贯彻“一人一票”的平等和民 主原则,限制资金分红,实行按劳动 或按贡献分配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 业。 36、国有企业:是指企业的资金全部 或部分属于国家所有,并为国家直接 或间接控制的企业。 37、社会企业:是指通过经营获得盈 余,并将其用于扶助弱势群体或促进 社区发展等公益性企业。 38、全民所有制企业:指由中央或地 方的一个财政主体或一个国有企事业 单位设立的,利用全民所有的财产从 事经营活动,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全 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其相关法规 规制的企业。 39、集体所有制企业:指企业的财产 归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集体所有, 由集体投资或社员入股集资设立的企 业。 40、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指财产属 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 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 会主义经济组织。 41、乡镇企业:指以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 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 各类企业。 42、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全部或部分 由境外投资者投资,依中国法律在中 国境内设立的企业。 43、企业国有资产:是由国家对企业 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 44、关联方:指本企业的董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这些 人员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 45、资产评估:指由经授权的评估机 构按照合法的程序和专业规程,运用 科学的方法对自产某一时点的价值进 行评估和估算。 46、国有资产转让:指依法将国家对 企业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转移给其他

【缩印整理版】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统计学(Statistics):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在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而出现的误差。表现为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差异,以及多个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反映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也间接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均数标准误大小与标准差呈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呈反比,故欲降低抽样误差,可增加样本例数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将样本统计量与标准误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具有较大置信度的包含总体参数的范围,该范围称为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又称可信区间。 参考值范围描述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项指标所在范围;正态分布法(标准差)、百分位数法,参考值范围用于判断某项指标是否正常 置信区间揭示的是按一定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t分布法、正态分布法(标准误)、二项分布法。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可信区间:按预先给定的概率确定的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该范围称为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它的确切含义是:可信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可 能性是1- α ,而不是总体参数落在该范围的可能性为1-α 。 参数统计(parametric statistics) 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和计算参数估计量,直接对比较数据(x)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 变异(variation):对于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同质(homogeneity):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等共性。 回归系数有单位,而相关系数无单位 β为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参数,又称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线性相关系数(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efficient),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statisti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 (control) 对受试对象不施加处理因素的状态。在确定接受处理因素的实验组时,要同时设立对照组 重复 (replication)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或多次观察。整个实验的重复;观察多个受试对象(样本量);同一受试对象重复观察。作用是估计变异大小和降低变异 随机化(randomization) 采用随机的方式,使每个受试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或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I类错误(假阳性错误)真实情况为H0是成立的,但检验结果为H0不成立,这样的错误称为I类错误。其发生的概率用α表示。在假设检验中作为检验水准。一般取0.05或0.01。 II类错误(假阴性错误)真实情况为H1是成立的,但检验结果为H1不成立,这样的错误称为II类错误。其发生的概率用β表示。由于其取值取决于H1 ,因此在假设检验中无法确定。 变异指标是用于描述一组观察值围绕中心位置散布的范围,即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数据越离散,反之越集中。极差 (range);四分位数间距(quartile range);方差(varianc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平均数指标用于描述一组同质观察值的集中趋势,反映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中位数(median);众数(mode) 单纯抽样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编号,从而形成抽样框架,在抽样框架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每个观察对象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按照某种顺序给总体中的个体编号,然后随机地抽取一个号码作为第一个调查个体,其他的调查个体则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系统”地抽取。最常用的方法是等距抽样 分层抽样先将总体中全部个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样本。分层特征与研究目的有关。按各层比例抽样。为减少抽样误差,要求层内误差最小,层间误 差最大。 整群抽样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群”,从中随机抽取 几个群,抽取群内的所有观察单位组成调查样本。 “群”的确定与研究目的无关。为减少抽样误差, 需多抽几个“群”。 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或 F检验,适用于对多 个平均值进行总体的假设检验,以检验实验所得的 多个平均值是否来自相同总体。 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实验:凡同时配置两个 或两个以上处理因素,这些因素的各水平又具有完 全组合的实验,统称为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 实验。 随机区组设计(randomized block design)是事先 将全部受试对象按某种可能与实验因素有关的特征 分为若干个区组(block),使每一区组内的受试对 象例数与处理因素的分组数相等,使每个实验组从 每一区组得到一例受试对象。 单向方差分析(one way analysis of variance)是指 处理因素只有一个。这个处理因素包含有多个离散 的水平,分析在不同处理水平上应变量的平均值是 否来自相同总体。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 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 (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 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 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 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 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 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 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 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或 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 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 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等。 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指取指不能事先确 定的观察结果。随机变量的具体内容虽然是各式各 样的,但共同的特点是不能用一个常数来表示,而 且,理论上讲,每个变量的取值服从特定的概率分 布。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用于观察指标单 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时两组资料变异程度的比 较。用CV 表示。计算:标准差/均数*100% 直线回归(linear regression)建立一个描述应变量 依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直线方程, 并要求各点与该直线纵向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直 线回归是回归分析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故又 称简单回归(simple regression)。 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即直线的斜率 (slope),在直线回归方程中用b 表示,b 的统计意 义为X每增(减)一个单位时,Y平均改变b 个单 位。 相关系数r:用以描述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线性相关 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秩次:变量值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所编的秩序号称为 秩次(rank)。 秩和:各组秩次的合计称为秩和(rank sum),是非 参数检验的基本统计量。 方差(variance):方差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离散情 况,由离均差的平方和除以样本个数得到。 检验效能:1- β称为检验效能(power of test),它是 指当两总体确有差别,按规定的检验水准a 所能发 现该差异的能力。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将n 个观察值从小到大依 次排列,再把它们的位次 依次转化为百分位。百分位数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 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排 除了系统误差后尚存的误差。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 变量一般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统计处 理来估计。 一、统计表有哪些要素构成的?制表的注意事项有 哪些? 一般来说,统计表由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备 注五部分组成。但备注并不是必需的内容,可以根 据需要出现。 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最好一张表突出一个中心, 不易太多中心,如果需要说明多个中心,可分成多 张统计表。 2合理安排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对于表中任意一行, 从左至右,通过简短的连接词,可连成成一句通顺 的句子。 3表中数据要认真核对,保证准确可靠 二、为什么不宜用t 检验对多组均数进行比较? 如果用t检验进行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则会 增加犯I 类错误的概率。 经检验得到拒绝H0 ,认为两组之间有差别的结论 可能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α,不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 1- α.每次判断均不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1- α)k, k为比较的次数,上例α=0.05, k=3,则均不犯错误 的概率为( 1- 0.05)3 =0.86. 至少有一次判断犯I 类错误的概率为1-(1- α)k 三、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按实验设计的类型,将全部观察值间的变异分解成 两个或多个组成部分,然后将各部分的变异与随机 误差进行比较(每个部分的变异可由某因素的作用 来解释),以判断各部分的变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 义,从而推断不同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五、简述直线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回归说明依存关系,直线回归用于说明两 变量间数量依存变化的关系,描述y如何依赖于x 而变化;相关说明相关关系,直线相关用于说明两 变量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此时两变量的关系是平等 的 2.r与b有区别:r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 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 b表示x每改 变一个单位,y平均增(减)多少个单位; 3.资料要求不同:直线回归要求应变量 y是来自正态总体的随机变量,而x可以是来自正 态总体的随机变量,也可以是严密控制、精确测量 的变量,相关分析则要求x,y是来自双变量正态分 布总体的随机变量。 4.取值范围:-∞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第1章绪 名词解释: 1、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简称阈值。 3、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第 2 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名词解释: 1、静息电位:是细胞末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倒转或波动。 3、兴奋- 收缩- 偶联:肌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的中介过程, 称为兴奋-收缩偶联,CeT是偶联因子。 第3章血液 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例如,%NaCI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 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如何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生理意义:可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血容量。 4、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会保持着流体状态答:因为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凝血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的溶解从而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 5、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ABO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分为A型、B 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6、简述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增加的题) 答: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一般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才能输血。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即使在ABC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ABO俞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第 4 章生命活动的调控神经部分:名词解释: 1、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2、牵涉痛:是某些内脏疾病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3、胆碱能纤维:凡末梢能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简答题: 1、简述突触传递过程。 答:突触前神经元的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使突触前膜对Ca2+ 的通透性增大,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小体(神经细胞内),促进突触小体内的囊泡与前膜融合、破裂,通过出胞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于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改变后膜对一些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离子跨膜流动,使突触后膜发生局部电位变化,即产生突触后电位,包括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2、说明自主神经的递质、受体类型及分布、递质与受体结合的效应及受体阻断剂。 自主神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①递质:交感神经(其递质为Ach)和副交感神经(其递质为NA ②受体类型:交感神经:a i、a 2 ,B i、B 2 副交感神经:M、N1、2 分布及效应(递质- 受体结合后): M受体:心脏一抑制,支气管、消化管平滑肌和膀胱逼尿肌一收缩,消化腺一 分泌增加,瞳孔一缩小,汗腺一分泌增加、骨骼肌血管一舒张等。 Ni受体:神经节突触后膜一节后纤维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 N受体:骨骼肌运动终板膜一骨骼肌收缩。 a i受体:血管—收缩、子宫—收缩、虹膜开大肌—收缩(瞳孔—扩大)等。 a 2受体:

统计学名词解释汇总

统计学名词解释汇总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分为哪两大类?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有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类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数据各有什么特点?按采取计量尺度,分类、顺序、数值型数据;按统计数据收集方法,观测、实验数据;按被描述对象与时间关系,截面、时间序列数据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4什么是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举例说明 有限总体指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而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可数的,如若干个企业构成的总体,一批待检查的灯泡。无限总体指总体包括的元素是无限不可数的,如科学实验中每个试验数据可看做是一个总体的一个元素,而试验可无限进行下去,因此由试验数据构成的总体是无限总体 5变量可分为哪几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6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经济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法条分析重点总结

经济法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法条分析题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国家意志所预期的目标的法律规范总称。 p32) 2、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该协议可以以口头、书面或者以其他协同行为作出。(P89)3、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P 95)4、经营者集中: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营者相互合并,或者个或多个经营者通过收购以及其他方式对其他经营者进行控制,从而导致相互关系上的持久变迁的行为(p101) 行政垄断:是指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P104) 注意: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行政垄断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者变相限制竞争的行为,所以说我国反垄断法上规定的行政垄断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机关,也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5、不正当竞争:是指市场主体之间为了争夺商品生产、销售的有利地位,采取不符合法律、商业道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违背自愿、平等、公开、诚实信用的原则,谋取不法利益的市场竞争行为。(p115) 6、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行贿的主体是经营者,受贿的主体是交易对方,贿赂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交易机会,手段是通过回扣、软回扣的形式。(P125) 7、诋毁商誉:或称商业诋毁、商业诽谤,是指在交易过程中,捏造、散步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业声誉,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的行为(P129) 8、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性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满足人们合理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物质、技术、心理和社会特性的总和。主要有适用 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维修性。(P152)9、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负有义务者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义务应受到的法律制裁,包括产品质量的 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P158)10、产品责任:又称为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因缺陷产品损害 了他人的人身、财产权,依法应当追究的民事责任。(P159)11、企业国有资产: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出资形式分为两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