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师生成长共同体活动记录

师生成长共同体活动记录

师生成长共同体活动记录
师生成长共同体活动记录

里辛一中师生成长共同体活动记录

由上面两个图观察看出,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

、归纳: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

、思考:画一次函数的图象至少需要

、观察前面的四个图像:

b 0 b 0 b 0 (二)0k >,y 随的增大而

b 0 b 0 b 0 环节五:巩固练习

函数31y x =-的图像,y 随x 的增大而 ,它的图像可由直线

、将直线4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可得直线 、请写出一个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一次函数。

让师生共同成长

让师生共同成长 瞿晓聪 体育课程改革实验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已进行了两年多,通过参加市、区组织的教师培训和教学观摩,并多次到外省市学习研讨,使笔者不断成熟。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偏重于教师灌输知识,以学生获得运动技能为目标,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造成学生离不开老师,不会自学。不会自学就无法实现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出现了学生喜爱体育,而不喜爱体育课的现象。现在新课改的实行,由封闭走向民主,由教师统领课堂变为师生共同探讨、参与,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体育教学中,能巧妙地设置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有效的手段。笔者时刻用“童心、童行、童语”对学生进行导教导行,充分利用丰富的色彩和多变的图像创造出充满活泼情趣的“境”,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感性认识。例如,在教学“各种姿势起动的自然跑”中,画场地时,先把起跑线涂成红色,其他标记使用各种鲜亮的色彩。这样做既增加了练习的活泼气氛,又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熏陶。学生们看到色彩鲜艳、设计新颖的场地,就围着笔者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什么内容?”笔者故作神秘地说:“保密!”学生急不可待地想知道本节课学习内容,从而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深厚的兴趣中进行探索学习和锻炼。又如,在设计30米加速跑教学时,笔者设计了“开火车”去前方、冲过“敌人的地雷区”这一教学情境。“开火车”是在规定的路线上,由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几路纵队,有节奏地前后摆臂,兴趣盎然地来到阵地,然后加速冲过“敌人的地雷区”完成30米加速跑。同时还将音乐引入课堂,在一曲激情豪迈、节奏感强的军歌《当兵的人》中很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在乐曲声中也感受军人那种豪情

共同体,青年教师的成长的助推器

共同体: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题记: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 近几年我校新进了一批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一支新生力量,涉及学校的各个学科,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青年教师知识结构新,专业基础好,思想活跃,创新思维强,富有朝气,精力充沛。他们满怀教育理想和激情,希望通过学习、教学和反思丰富自身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在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青年教师面临多重挑战和巨大困难——教育教学经验少,教学技能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偏低,无论是师德水平还是教学水平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制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主要有: 1、缺少引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行走在教育路上,只靠个人苦思冥想、闭门造车是不会进步的。如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展示、探究、合作,可能有一些方法,但不一定是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真展示、真探究、真合作。这时,最希望的是得到名师的指导和引领,发现问题、纠正误区、弥补不足、发扬优点,使自己在教学上

切实践行课改理念,获得个人专业素养的提高。 2、缺少氛围。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教育问题,由此产生的困惑、引发的思考就迫切需要与同行交流。教师的个人成长不仅需要个人努力向上,更需要一个志同道合的积极氛围,形成合作、交流,才能实现“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后,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对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缺少支持。上完一节公开课却听不到建设性的意见;没有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课堂教学理念只局限在校级围交流,没有更广阔的舞台展示……。 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长势不旺,甚至枯萎衰败,而众多植物在一起生长时,却长得挺拔茂盛。这就是植物的共生效应。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学校积极探寻青年教师的成长途径,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决定构建“发展共同体”,促进青年教师整体发展。 二、建设学习型共同体,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一)专业学习:提升青年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理念先进的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共同体存在的根基和使命,是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发展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不断学习,尤其是专业学习,是促进青年教师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佘家湾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奖惩制度和方案

佘家湾中心小学 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奖惩制度和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自主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着力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依据《关于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西教发…2016?7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校情,特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任务 “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是以班级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全员育人导师制为主要抓手,以抓实读书活动,创建“三声校园”等为有效载体,以《学生成长周志》为纽带,落实精细化管理,提升自主教育改革实效,全面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师生同成长、共发展的发展目标,具体为“八共八同”,即:在学习上共研讨、同分享;在读书活动中共阅读、同进步;在劳动中共劳动、同友爱;在体育活动中共锻炼、同健体;在第二课堂中共活动、同发展;在生活中共沟通、同和谐;在守纪上共自律、同提高;在小组合作中共欣赏、同分担。 二、组建领导小组: 组长:刘家福 副组长:莫海玲魏巍郭平何昌平李江娥 成员:全体教师 三、方法措施 (一)分组定人,构建“成长共同体” 分组定人就是确定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最小单位——成长共同体小组。成长共同体小组由包导老师和小组内学生组成。

学期初,在政教处、教导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校教师配备情况,确定各班班主任。 2、定导师 教导处根据班主任配备情况将各任课教师分到班级作为该班的导师。 3、定学生 4、班主任综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家庭情况、学生的个性、思想状况)和课任教师思想状况和任教特点,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给每位学生确定一名课任教师做该生的导师。 在定学生组建小组过程中,根据班情,每个小组可由4——6人组成,在构成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因素,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学习奠定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小组间交流、开展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为了便于管理,给每一名组员按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编号,最后由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5、定职责 师生成长共同体其目的是要达到师生同成长、共发展,因而应充分发挥共同体小组内所有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小组内成员的特点和班级管理的需要,设置小组导师(教师担任)、小组长(或小老师)、学科长、卫生长、纪律长等,明确职责,让人人参与小组及班级事务之中,激发小组成员活力,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教学反思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15-07-07T14:07:44.310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7月总第181期供稿作者:魏哲文于秋珍[导读]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魏哲文于秋珍山东省昌邑奎聚街道李家埠小学261326 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科学的“扬弃”和提升水平。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真正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帮助教 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欢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 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的过程。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那种单纯完成授课任务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挖掘教学中更深层次的内涵。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人的发展,教师和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学目标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方面整体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过程是个复杂的活动体系,由于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的人而不是静止的物,因而教学程式不可能一成不变,每一个过程都是一个动态、量变的过程。因此,为了达成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每一次这样的思索和总结都是反思的过程,是调整趋优化的过程,是“再思考——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学反思需要从课堂教学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去进行思考分析,按照学科要求去进行反思。反思主要应围绕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群体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反思等方面进行。具体反思内容是: 一、设计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是否新颖、不落俗套,是否设计了开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内容是否突出重点,是否注重知识的衔接并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各环节时间安排是否得当。 二、教学过程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是否遵循了英语教学规律,是否注重学生“双基”的培养,是否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注重培养学生做事情的能力;教学节奏把握是否得当,是否注意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为学生开辟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空间;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是否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是否关心、尊重、爱护、保护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言行是否得当,教态仪表是否得体,是否起表率作用;是否准确地、灵活地、有效地传授了教学内容;是否注意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和协作,相互学习,互相促进。 四、是否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注入了人文关怀;是否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是否做到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是否发展了学生的心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是否实现了师生间、生生间交流的互动,实现全员参与活动的局面;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学会了与人合作。 教学反思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和信息再加工的活动过程,具有针对性、探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因此,要提高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效率,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一是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方法。教师平时要善于关注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触动较大的事件,以便为事后总结反思提供原始的素材。二是针对教学实践中某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和查阅读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并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方法。这种反思是在反思自己或他人经验与才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广泛地收集与该问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做出必要的调整。 教学反思应从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两方面入手。“得”是针对课堂效果而言的,是指在落实英语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目标上的有效结果。“失”相对于“得”,是指在落实以上目标上的欠缺。通过反思“得”与“失”,保留“得”的经验,摒弃“失”的成分,再把整个过程进行加工完善,为下一个目标有效落实进行铺垫,使教有所长、学有所得。教师要养成勤于反思的好习惯,把反思当作一种钻研、一种追求。平时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时要做有心人,将所想所感记录下来。要通过实践活动,在边学、边做、边研究、边反思中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不断调整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杜绝形式主义,杜绝空泛失真。只有这样,教学反思才会具有实效性,才能真正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三种形式三个层次成长共同体陪伴学生成长-最新文档(word文档良心出品)

种形式三个层次成长共同体陪伴学生成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 指出,要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今,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其缺少与小伙伴起活动的经验,所以合作意识薄弱、依赖性较强。让他们在团体生活中学习社会生活,让他们在学校的组织生活中学会自主生活,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基于此,近年来,山东省胶南市构建了小学生成长共同体,让小学生生活在各种社团组织之中,学会在集体中生活,学会团结与协作,学会过有组织的生活。成长共同体的构建为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其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遵循发展规律,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 学生成长共同体,就是具有共同愿景的学生,在一定時间段 内,按照自愿、平等、互助、互补原则,在教师指导下,以合作、 探究为方式,为了健康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目的,通过有效互动而促进成员共同成长的人数有所限定的教育活动组织。其组织形式主要有以解决学习问题为主的班级内共同体,以发展特长为主的校内共同体和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校外共同体三种。 二、精心组织实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在课堂上构建起“小导师”引领下的合作小组学习成长共同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与协调下,选出若干 “小导师”,以“小导师”为中心,实现学生自愿组合,组成合作小组,成立学习共同体。 首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教室内的座位,以“小导师” 为中心,辐射带动共同体进步。 其次,共同体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小导师”是组织合作学习的关键人物,全面负责共同体内的管理和学习。共同体根据成员特点设有记录员、发言人等。班级交流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发言的顺序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避免优势学生独霸课堂。

师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共同成长

师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共同成长 秦家屯中心小学校徐晓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尽可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把握课堂教学艺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带笑容进课堂 微笑是沟通的开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微笑作为调和剂。常言道:“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作为小学老师,脸也像月亮一样,常有阴晴圆缺。学生从老师进门的那一刻起,便在察言观色中形成了对这节课的一种基本态度,而教师就是质疑基本态度形成的标尺。如果老师容光焕发,微露笑容地走进教室,这种热情愉快的情绪就会立即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轻松愉快、自然明朗的情感,造成积极地情绪和愉悦的心情,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授、加工和贮藏。如果教师脸拉得老长,摆出一幅冷若冰霜、不可冒犯的面孔,学生看到这种“晴转阴”的情况,不知要刮什么“风”,打什么“霜”,顿时情绪就会紧张起来,这样必然会造成学生的思维迟钝、呆板、给传授知识带来不良影响。所以,教师的微笑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使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获得好的心情、好的开始。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应当知道微笑在课堂上的力量,所以要时时注意自己,要给学生一个明朗快乐的学习情绪。 二、丰富的肢体语言 并非丰富的肢体语言只适用于比较感性的课堂,任何课堂都需要师生之间的交流。肢体语言又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好的基础。肢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手势语和姿势语。其中面部表情是最丰富、最具表现力的。教师的和蔼可亲、热情开朗能给学生鼓励和信心,与学生默契配合,增强课堂融洽的气氛,从而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上课时面色阴沉,表情呆板,就会给学生造成恐惧感、冷漠感,学生会渐渐地疏远教师。当然,严厉、严肃有时也很必要,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手势语也是肢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代替言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讲课变得生动、形象。适当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

大庆路小学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无法回答。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是的,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我们如果只强调个人的力量,你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很高的价值。“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山可以不靠山,但人一定要靠人。能聚人者以一当十,善管人者以一当百。团队的志向是共同的事业。只要团队成员,都能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一心一意为 所在的团队而努力,相互之间都.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二、组织领导 组长:王建华 副组长:许国堂 办公室:周海燕 三、组织形式 1、由校长室直接管理,教科室分管。 2、学校内:由学校牵头,在学校范围内,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组长由集体推荐、个人自荐,成员自行组合,每组3-5人,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全面开展,每位教师可参加1-2组,采取多种形式,“师带徒”“青蓝”工程结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四、职责任务 1、学校职责任务 (1)负责学校共同体的组建,建立共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2)负责共同体的管理:组织小组研制共同体的活动计划和学年目标,根据本学科特 点组织并督促各共同体按照计划要求开展活动,完成相关任务。 (3)组织对校共同体建设的考核与评价。每学期一次。 2、教师共同体职责 (1)制定、交流自我发展计划,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措施, (2)每学期至少有1节以上市、区级公开课,所有成员要执教1节校级公开课,承办1 次业务讲座。 (3)每学期至少发表2篇主流期刊文章,在三大杯论文竞赛中获奖不少于3 篇。 (4)共同体至少有一个市级以上课题研究任务。 (5)成员之间开展五个一活动:“同研一个课题、同读一本书、同上一节课,同写教学反思、同建教育博客”等共同研讨活动。 五、评价考核 每学期对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进行考核,设优秀团队奖、达标奖,并在教师专业评比上优先考虑。 2015 年9月7日 分组: 语文3组:任慧芳;周海燕;李惠。 数学2组:李玲;缪书园。 英语组:张凤 品德组:马莉 综合实践组,周海燕 科学组:王生军 艺体组:许国堂 综合组:王建华

留守儿童师生结对帮扶记录表

留守儿童师生结对帮扶记录表

留守儿童师生结对家访帮扶记录表留守儿童帮扶记录六年级 教师杨文 俊时间201701 10 地点留守儿童之家 帮扶 学生 曾梅 学生存在问题 该同学的弟兄姊妹多,父母打工在外,多年未回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负担过重。爷爷、奶奶年龄又偏大,家庭来源主要靠种点园子土地维持。 帮扶措施 对他们在生活上给予无徽不至的关心照顾,在学习上给予耐心细致地辅导。加强沟通联系。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三年级 教师杨文 俊时间201701 10 地点留守儿童之家 帮扶 学生 曽科富 学生存在问题 该同学的弟兄姊妹多,父母打工在外,多年未回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负担过重。爷爷、奶奶年龄又偏大,家庭来源主要靠种点园子土地维持。 帮扶措施 对他们在生活上给予无徽不至的关心照顾,在学习上给予耐心细致地辅导。加强沟通联系。 家访及帮扶过程 把情况上报学校。 号召自己为其生捐款,捐物。从生活上,学习上多关注,关心其生。买一些一些本子,笔什么的学习用品支持其生。 附图片:

20170110上午,在办理“沙坝小学留守儿童假期交接协议书”时,我随着我的妻子(黄庆会)来到该留守儿童之家,进行了学习、生活、安全、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家访关爱活动,并要求该生听从长辈们的话,好好学习,不做不安全的事务,让长辈们和老师放心,在家里度过一个平安而愉快的假期。最后是帮扶了该学生,为其送去了温暖,遗下了笔记本一个。 帮扶效果 该生高兴的说:“老师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 留守儿童师生结对家访帮扶记录表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二年级 教师杨文 俊时间201701 10 地点留守儿童之家 帮扶 学生 张林梅 学生存在问题 该同学的父母打工在外,多年未回家,只能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负担过重。外公、外婆年龄又大,家庭主要来源靠种点园子维持。 帮扶措施 对他们在生活上给予无徽不至的关心照顾,在学习上给予耐心细致地辅导。加强沟通联系。 家访及帮扶过程 把情况上报学校。 号召自己为其生捐款,捐物。从生活上,学习上多关注,关心其生。买一些一些本子,笔什么的学习用品支持其生。 附图片:

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教学

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教学 两天的新课程集中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我们学校虽然也常常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但在骨子里却很少有人真正理解《新课标》的内涵。通过本次学习,我改变了以往的传统观念,更新了自己的对《新课标》的认识。现将此次学习的收获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重新认识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明白了教师应处于什么样的角色 1、对于学生来说,有趣、有效、有用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的。同时,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钥匙,并从学习上走向生活中。 2、教师并不只是把知识教给学生,同时还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对于学生的错误应以宽容的态度去赏识,使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 3、对于后进生或者说学困生,学生不能自暴自弃,老师更不能视之不见。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学生树立自信心。 二、学生学习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其本身,教师的成长同样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1、怎样让学生喜欢老师的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作为老师,要像父母般去关爱每个学生,有宽容大度的胸怀,语

言风趣幽默,而不能像警察一样时时盯着学生不放。作为教师,其本身必须具有真才实学,做到为人师表。 2、教师应该先是课程工作者,然后才是教学工作者。教学不能只顾进度而忽视质量,学生没有掌握本节知识,就绝不前进教学。教师在上课时应具备课堂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及个人的人格魅力。 3、做为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威信并不是让学生怕你,而应该在对学生的宽容与关爱中,树立起来,让学生有感而发。 三、认识到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关系不是静态的、固定的关系,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关系,从学生角度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作用告终。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过程。第斯多惠说得好:“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为教学生,教师必先教自己,以促进学生的学为落脚点,教师自身的教与学在教学中也是同步发展的。 四、教学的三维目标缺一不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是生成性的,而不是教师强加在学生身上的。

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精品教育文档

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主题,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教师专业发展是终生教育的需要、自身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对于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等途径来进行,而教师成长共同体可以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为一体,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1共同体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1共同体成立的必要性 专业发展共同体是让老师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目前,在一些学校,同事之间在教学上互相保守.专业发展共同体可以支持和帮助教师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教学实践,帮助他们解决由于学校改革和变化而出现的危机感和不适应感,以使教师积极应对变化环境和新的挑战,从而为学校走向成功提供适宜的组织与教学 资源. 著名的管理学研究者德鲁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组织是一只美妙的乐曲,不过它不是单个个人的音符的罗列,而是由人们之间的和声所谱成的. 1.2共同体建立的可能性

共同体的建立必须建立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基础上.必须要有共同的愿景和理想.同时需要引领和榜样,领头人可以 来自组织内部,也可以从外面邀请.用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 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宪魁教授的话说,一要有热心人带头;二要有追随者.组内建立共同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共同的专业, 共同的需求,共同的时间,共同的资源. 2我们的做法 2009年9月12日至14日,海峡两岸第三次教育论坛在南 京师大附中召开,主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张建波校长参加 了活动,他对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很感兴趣,这是我们共同体成立的外界条件.而内部条件是我和潘学俊老师都是破格晋升了高 级职称.还有25年左右的教学生涯应该如何度过,难道要像很多人一样平庸下去吗?我们积极思考准备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共同 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交流,2009年11月16日,当我们 把想法告诉组内四位老师时,立即得到积极响应,于是我们制定了学习计划(利用每周四下班之后的两个小时在校内观看全国教 学大赛的录像、观看教育类电影、论文选读、读书交流等活动),当天晚上我们就开展了第一次活动.并在之后不久建立了共同体 的博客(zpmjdz../).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我想,我们应该属于这种境界了.

营造校园学习氛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营造校园学习氛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导读:本文营造校园学习氛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营造校园学习氛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复旦科技园小学魏凤平 两年来,我校领导班子以“教师队伍优质、教学设施先进、育人环境和谐、教育质量优良”为目标,把构建学习型校园与学校发展联系在一起,与教师专业发展融合在一起,与学生成长结合在一起,力求在营造校园学习文化氛围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 一、强化师生学习的意识,激发师生学习的热情 1、塑造“学习型教师”,激发教师学习的情感 学校以培养“学习型教师”为目标,通过阅读思考、观点争论、思想交流等形式,拓宽视野,提高学习能力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每天学习一点、研究一点、积累一点、记录一点”的浓厚学习氛围。每学期教师撰写的随笔,通过传阅、互写感言、再交流并整理印制了《心语集》。小小的册子在教师群体中引发了深刻的感悟。一位老师这么写道:“从这本小册子上,我看到了其它老师的经验与智慧。教育是艺术,想想每位学生身后那么多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吧!做一名让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老师真是很不容易!”还有老师说:“欣赏路灯下默默无闻的电话亭。在手机满天飞的今天,依然独自守候在静静的街角,凭着简简单单的一根细线,传递着世上永恒的主题——

爱,教师的爱——无声、不凡、永恒……我们要像电话亭那样坚守着我们的教育理想,传递我们无私的爱!” 透过教师们真情的话语,我们真切体味到教师们强烈的责任感,学习让教师们深深感悟到平凡师爱中的伟大。 2、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意识,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学校大力为师生营造“人文阅读”、“愉悦阅读”的环境氛围,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在图书馆低幼年级区的建设中,精心设计粉色系花园式造型,书籍排列使用封面向外的开架形式,座位呈弧形阶梯式,铺设趣味地毯,使学生获得自由的阅读感受,从而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情趣与欲望。 学校还举行了“为心爱的书绘制封面”、“我的童谣自己写”、“节约资源,图书共享”、“绿色图书角评比”、“图书跳蚤市场”爱心义卖等活动。同时,图书馆老师定时定点向学生推荐新书,组织学生为同伴推荐好书,建立“红领巾书屋”等等。 以上措施使学校拥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加速了师生的共同成长和精神风貌的改变。 二、搭建有效的学习平台,拓展师生学习的空间 1、开展人文主题教育,提升教师群体的文化素养 两年来,学校坚持有计划、有目的、有主题的开展学习活动。特别是学校组织的每月一次的“人文讲坛”,在请专家作报告的同时,还多次将讲坛的组织工作交付某一个教师群体去合作完成,构建了一

新老教师成长共同体发言稿

新老教师成长共同体见面会发言稿 半程小学赵燕妮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日子,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成长共同体新老教师见面会,更荣幸的是能作为帮扶教师代表发言,这是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也将是对我的一种鞭策和鼓励,更是我不断进取的动力。 其实,四年前我也是一名新教师,回忆自己刚刚走上讲台之初,面对教育教学工作,时常有困惑的时候,有时甚至会感到束手无策。我想对在坐的每一位新教师说一句:我真羡慕你们!在你们教育生涯刚刚起步不久的时候,就有人在注视着你们,关心着你们,搀扶着你们,你们是幸运的! 我结对子的老师是王冠萍。她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今后我会和她一起做好以下几点: 一、虚心学习,踏实工作。多听课,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的方法。抓住课堂,提升素质。王老师我想说:你的帮扶教师并不只是我,我只是你名义上的帮扶教师。其实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你的帮扶教师,尤其是那些与你共事的教师。他们中有些课上得好,有些教学经验丰富,有些班主任工作非常扎实,非常出色,他们中每一个人都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二、关注细节。备好每一次教案,上好每一堂课,讲评好每一次练习,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总结、反思,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变化······只

有把细节做好,才能为自己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把握机遇,展现自我。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但给我们每个人的机会又是不多的,而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要时刻准备着,都要善于把握每一次机会,让机会成为自己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多阅读,勤实践,善思考,摸透学生,找到教学的路子。 四、同舟共济,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没有绝对的帮扶教师,也没有绝对的新教师。希望我们通过这次结对建立真正的友谊,相互信赖、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今天,在这个隆重的“新老教师成长共同体见面会”上,我想代表在坐的帮扶教师们,向大家承诺:从今天起,我们愿意对自己工作上严要求、业务上多提高。我们会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们。当你们遇到困难时一定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扶持你们走出困境。从高从严地要求自己和新教师。 我想,我们学校的新老教师成长共同体,不是一个虚空的形式,它将承载的是一份责任与一份自我体现。我相信,我们结对子的教师一年后能给学校、给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夹河镇师生成长共同体实施计划方案

夹河镇中心小学 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自主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着力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依据《关于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西教发〔2016〕7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校情,特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任务 “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是以班级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全员育人导师制为主要抓手,以抓实读书活动,创建“三声校园”等为有效载体,以《学生成长周志》为纽带,落实精细化管理,提升自主教育改革实效,全面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师生同成长、共发展的发展目标,具体为“八共八同”,即:在学习上共研讨、同分享;在读书活动中共阅读、同进步;在劳动中共劳动、同友爱;在体育活动中共锻炼、同健体;在第二课堂中共活动、同发展;在生活中共沟通、同和谐;在守纪上共自律、同提高;在小组合作中共欣赏、同分担。 二、组建领导小组: 组长:吉森 副组长:王顺波罗光侠 成员:全体教师 三、方法措施 (一)分组定人,构建“成长共同体” 分组定人就是确定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最小单位——成长共同体小组。成长共同体小组由包导老师和小组学生组成。 1、定班级

学期初,在政教处、教导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校教师配备情况,确定各班班主任。 2、定导师 教导处根据班主任配备情况将各任课教师分到班级作为该班的导师。 3、定学生 班主任综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家庭情况、学生的个性、思想状况)和课任教师思想状况和任教特点,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给每位学生确定一名课任教师做该生的导师。 在定学生组建小组过程中,根据班情,每个小组可由4——6人组成,在构成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因素,做到“组异质、组间同质”。组异质为互助学习奠定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小组间交流、开展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为了便于管理,给每一名组员按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编号,最后由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4、定职责 师生成长共同体其目的是要达到师生同成长、共发展,因而应充分发挥共同体小组所有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和班级管理的需要,设置小组导师(教师担任)、小组长(或小老师)、学科长、卫生长、纪律长等,明确职责,让人人参与小组及班级事务之中,激发小组成员活力,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5、定目标

坚持课堂教学改革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收获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构建了“6+1”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通过昨天的观摩,大家对“6+1”教学模式,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我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借此机会,我想就几年来的教学改革谈三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改革是薄弱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当基层中学校长已有20个年头了,亲历了乡办中学办学的三大难:一是“穷”,办学条件简陋;二是“弱”,师资力量薄弱;三是“差”,学生基础不好。 2004年我刚到辛店中学时,学校只有一座三层教学楼,五间平房,围墙,大门,厕所,这就是学校全部的建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师第一学历都是中师,后取专科、本科文凭的教师多数也是专业文凭与所教学科不符,业务水平令人堪忧,看了一些老师的课堂,令人忧心如焚,甚至感觉在作孽,有一种负罪感,好不容易培养起一部分好老师,也留不住,他们想办法调走了。学校地处城郊,城内有4所县办中学巍然屹立,老师们说“辛店中学就像是大树底下的一棵小草,面黄肌瘦,营养不良,不死就是好造化。”学生大部分是基础极差,升学无望,进不了县办中学到辛店中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民子弟,省钱又省事,家长大都对孩子也没抱多大希望,学生来去自由,什么时间不想念书了,卷铺盖走人,谁也留不住,这样的教学环境能有个好质量?每年中

考上线人数都是个位数。上级不满意,家长埋怨多,学生留不住,恶性循环,学校濒临关门的处境。我们要生存,出路在哪里?我们校委会一班人认为,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提高质量的主阵地,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于是,从08年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真真实实的课堂教学改革“硬仗”在辛店中学打响了。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改革使学校走出了困境,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过去那种让人看了心酸的课堂没有了。学生没有睡觉的,没有玩耍的,没打斗的,没画娃娃的,没看小说的,没有眼神默然呆坐的。可以说都投入到了读文本、问组员、讨论、展示、讲解的的活动中去了,学生们在课堂上都有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欲望。师生角色彻底转变了,教师不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而是生命的牧者。 ——小组合作不再是形式,而是有效学习的共同体。在辛店中学课堂上,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没有私心,没有怕超过自己的担心,有的是帮助别人后一脸的成就感。在辛店中学课堂上,没有嫌弃,没有孤独,没有争抢前后座位的现象,这里不养懒汉。这里是一个最阳光的集体,而且特别关注学困生。如果用这种方式把学生从小学培养到高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培养孩子的组织、领导才能。 ——教学效果明显好起来了。过去随着年级的增高,中等学生滑向后进行列,后进学生滑向厌学、辍学行列,现在是学困生向中等学生发展,中等学生向优等学生发展。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看,学生整体成绩提高了,四十分以下的

师生成长

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开出绚丽之花 土门镇中心小学吴敏 陶行知从“教学做”合一的原理出发,倡导教师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他认为,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和思考,创新实施了“师生成长共同体”。 “师生成长共同体”其实就是“小组建设”与“全员导师制”的融合。“小组+导师=师生成长共同体”;从职能上讲,是班级职能下移,分解出来的班级二级组织,每一个“共同体”就相当于一个“小班”,包导教师就是一个小班的班主任。同时,有助于化解班主任直接管理工作量过大的问题。通过学习,老师们明白了师生成长共同体不是加重教师负担,而是给教师减轻工作量,让我们从心理上接受它。 一、合理分组,构建“成长共同体” 1、组建合作小组 学习小组是“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基本单位。本着“异质、均衡、互助、共生”的原则,充分考虑成绩、性别、性格、特长等因素,合理搭配,将班级学生按4-6人分成若干个小组。是否平均分组是决定师生成长体能否顺利推进的键,先由语数两名教师一起结合上年期末成绩,先选一名组长,再由组长选组员的办法组建小组,依次编上号,“成长共同体”的每名成员一人身兼双职(行政长、学科长),每名成员既负责纪律、卫生、宣传、活动等方面管理,还分别兼任各学科学科长。共同体内每名成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模式。 2、包导教师明确目标 每班由语文数学两位教师包联,语数老师各包导班级组数的一半,这样教师的包联责任明确,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任课教师配合的班级共同体模式形成。 3、树立共同愿景 为“成长共同体”命名,确定团队口号,制定发展目标、行动守则等,以此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行动纲领和价值追求。

研教一体,师生共同成长(精)

研教一体,师生共同成长 ——《简便计算》的教研案例 【活动背景】: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其中“简便计算”更是计算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学生学好了简便运算,既能提高计算速度,又能巩固运算定律,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但在五年级的一次作业的批改中,学生简算错误类型统计如下: 现象一: 25×(4+40) 25×(4+40)25×(4+40) =25×44 =25×4+40 =25×4×40 =1100 =140 =4000 (占17%)(占21.5%)(占12.5%) 现象二: 216÷27 (空着不做占13.9 % ) 216÷27=8 (列竖式占10 %) 216÷27=216÷3×9=648 (占3.6 )% 216÷27=216÷3÷9=8 (计算出错占5%) 216÷27=216÷3+216÷9=96 (占3.6)% 现象三: 9.36-(0.33+1.36) 9.36-(0.33+1.36) =9.36-1.39 =9.36-1.36+0.33 =7.67 =8.33 (占3.5%) (占17%) 从以上作业中发现,学生对于简算遗忘严重,错误率极高,让人触目惊心。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数学科组实行了聚焦课堂,引导教师在常态中改进和完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而设计、教学,以求促进学生的成长;聚焦课堂,引导教师切实从课堂实践出发,提升教师的各种能力,以求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我们数学科组把这次的教研活动定题为“研教一体,师生共同成长”。 在活动之前我们查阅相关计算的资料,了解“简便计算”的内涵与地位: 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可作为推理的依

班级成长共同体建设学期计划

班级成长共同体2015年下半年计划 三年七班马翠莲宋雪菊 一、班集体基础质量情况分析 说明:表格中划“——”的为本学期计划暂时不需填写的部分,需要为下学期积累基础数据。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整体完 成情况 重点存在问题及根本原因分析 填写说明 教学质量课 堂 教 学 课堂效果达 标率 语: 72.72% 部分学生的新知接受能力差,思维反应较慢,记忆力较差(王越超、孟凡博、姜东阳、王博 雅、张雪、刘秋爽、杨浩、萨仁高娃、蔡嘉逸、张昕睿、王永靖、林泊翰、袁香怡)。 班级之间互检,根据课堂 学习效果检测结果计算, 5月上旬完成数: 75.75% 综合: 74.59% 学生课堂参 与率 语: 75% 个别学生不爱表现、不爱说话,就喜欢倾听如(袁香怡、张雪、王越超、孙雪松、李泽涵、 姜东阳、蔡嘉逸、韩治博、张博文)。原因:对知识的接受慢,思维反应慢,性格内向。 班级之间互检,根据课堂 学习情态观测结果计算, 5月上旬完成数: 83.58%

综合:79.29% 学习习惯养 成率语: 85% 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佳,有贪玩、溜号(武子凡、王鑫月、王凌微、王紫、邹德茹、张博 文、周子恒、蔡蕊琪、王鹏博、潘明雨、韩治博)现象。成因:这些学生自制力差,缺乏自 我约束的意识; 班级之间互检,根据课堂 学习情态观测结果计算, 5月上旬完成 数: 87% 综合: 86% 学习方法积 累率语: 18% 在各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积累学习方法,适时地加以运用。 根据《学习方法记录本 (和知识笔记本合用)》 检查计算,本学期只摸底数: 15% 综合: 17.5% 阶段测试及格率(笔 试) 语: 100% 平时注重了学困生的指导,才达到了100%及格。 根据上学期末考试成绩 填写数: 100% 综合: 100% 优秀率(笔 试) 语: 87.87% 王越超、张雪、孟凡博、杨浩、姜东阳、王博雅数学没有达到优秀,其中只有杨浩发挥失常, 其他五个学生知识的接收、理解较吃力,符合平时的学习状况。王越超、张雪、孟凡博、姜 东阳、王博雅、萨仁高娃、潘明雨、杨少泽这些学生的语文未达到优秀,这些孩子的记忆力 差,思维反应慢。 数: 90.91% 综合: 89.39%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土壤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土壤 ——国培培训心得 横联中心学校王学杰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以《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土壤》为题谈谈我的收获与感悟。 一、带着问题去学习,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这次国培任务:(1)走出横联,开拓视野;(2)走近专家,专业成长;(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次我带的问题是:各地名校在新课 改的基础上纷纷提出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比如杜朗口模式、洋思经 验等,并且我们有些学校也在学习和模仿这些做法。我在思考,课堂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有效?模式就真的能提高成绩和质量 吗? 二、聚精会神听报告,在学中思、在思中悟 在这次的国培学习中,我真正感受到了学者们理论的高深、语言的精辟、思维的缜密、研究的执着,他们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案例、交流互动的方式把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一一揭开。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智慧、从专业发展到心理健康、从师生关系到文化体育人、从备课上课到评课说课、从有效教学到课堂生成、从教学艺术到教育科研……每章节报告都给我以心灵的震撼,碰撞出了一串串的火花,使我重新梳理了自己三十年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次次

地产生共鸣,迸发出一股股专业成长的冲动。记录了专家讲授的内容框架,记录了专家的观点与我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起到共鸣的案例或做法,下载了精典课件,这样,使自己在学习时不断反思、及时梳理,在线交流。由于报告内容多,一时消化吸收不好,于是我就把那学习中碰撞出的一闪一闪的火花用文字记录在每天的研修日志中,不让他熄灭,然后再在实践中应用、验证,在同事间传播、燎原! 三、学习内容再梳理,感悟颇深、平台交流、共勉 感悟一、当前课堂最需要什么?——“兴趣” 反思当前多数的中学课堂,为什么上课沉闷、无味,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缺失,甚至有些学生上课根本就不翻书、不学习。究其原因,一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家庭环境使得他们对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不正确的理解;二是我们的课堂缺乏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我们的课堂激不起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我们的课堂没有让学生产生惊异。细细分析,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我们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只盯住学生的成绩结果会毁了孩子的一生。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学理念再超前、课堂模式再完美、教师设计得再好都是徒劳无益。因此,教师的智慧应在于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自去发现、去总结。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感悟二、学生课堂兴趣的提高需要教师干什么?——“智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