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课程游戏化项目中期建设措施

1课程游戏化项目中期建设措施

1课程游戏化项目中期建设措施
1课程游戏化项目中期建设措施

课程游戏化项目中期建设措施

我园将在做好自身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全力支持建设园的项目推进,定期组织共建小组到园跟进指导,同时邀请市内课程游戏化研究专家帮我们理清思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一、联动融合,开展多样化研讨。

1. 教师岗位互换。

一是建设园教师到共建园进行跟岗学习活动,在同岗位工作中,建设园教师眼中有了许多的“具象”表现:一日活动的有效衔接、自主餐点的组织实施、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与材料准备、游戏后的分享与总结、物品的自主整理等等,逐步理解到什么是“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在自身工作中取长补短,提高业务能力。

二是共建园骨干教师到建设园进行诊断和指导,如保教主任的互换,在亲身参加建设园的园本教研活动后,可以深入了解两园日常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差异,将自身经验与建设园需求相结合,如研讨内容的选择、研讨形式的丰富和教师体验式教研的模式等,促进建设园不断提高教研工作效率。

2. 助力园本培训。

一是学习先进园所的成功经验。组织两园骨干教师到到本市先进园进行跟岗学习,并及时组织二次培训,让全体教师都能接触新的课程理念。

二是积极参加市级各类培训学习。通过参与现场观摩、专家讲座等研训模式,开阔老师们的视野,帮助教师在交流碰撞中逐步提升业务素

质。

三是助力建设园做实园本培训。提供可行性培训计划,助力建设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以观摩研讨、专题学习等形式,以环境创设、区角活动、自主游戏等为专题,做实做足园本教研活动。

二、互动审议,整合档案资料。

组织我园骨干教师与建设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组成员一起,以南通市课程游戏化相关文件要求为指导,对建设园现场考察档案资料进行重新审议,逐条讨论,提炼必要佐证资料,合理归类,同性质文本不重复准备,减轻教师笔头负担。

三、深入学习,优化户外游戏。

1. 优化教师行为。

一是深入学习、更新观念。组织园内骨干教师带领两园教师线上共读《指南》等专业文件与书籍,引导教师逐步摆脱老思想、旧观念的禁锢,学会放手,把游戏主导权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游戏和活动的主体。

二是学会观察、适宜介入。在组织户外游戏时,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和需要,学会及时观察并记录,并能依据《指南》提供适宜的支持与引导,促进幼儿的核心经验的获得。因此我园将定期到建设园开展“幼儿游戏观察”的专题培训与研讨,提升建设园教师游戏观察与指导能力。

2. 优化游戏环境。

开展户外游戏时,将自主权交给幼儿非常重要,教师应本着“以幼儿为本”的原则为幼儿创设一种既宽松自由,又能让幼儿喜欢的游戏环

境。教师要支持幼儿自主活动的开展,让幼儿的自主性得以发挥。我们拟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专题研讨,以“如何创设轻松自由的游戏环境”为主题,结合本园本班游戏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小组讨论,以思维导图展示交流,在积极互动中找到答案。

二是现场观摩,两园计划在同一主题中开展户外游戏观摩,请对方同级教师来园观摩,以视频方式进行集体研讨,共同诊断问题所在,找出不适宜的游戏环境与材料,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作为共建园,我园将抓住这次发展与提升的机遇,将本园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改造和课程游戏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更加适宜的、互动的游戏化环境,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同时与项目园携手,不断改进,共同提高提升课程游戏化实施水平。

1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汇报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汇报 我园以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为契机,各方面工作紧扣儿童游戏精神,多举措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改进现行课程方案,优化一日活动组织形式,丰富室内外游戏材料等,努力将幼儿园打造为幼儿快乐游戏、健康成长的乐园。现将我园课程游戏化项目自建与两园共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自身建设,推行课程改革。 (一)化零为整,弹性作息。 为减少、消除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消极等待现象,使一日作息时间更加弹性化、合理化,我园在实践过程中尝试通过以下几步来进行。 第一步:反思原有作息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发现问题所在。原有作息安排将幼儿晨间时段分成几个细碎的活动环节,在晨间活动结束后,虽安排了幼儿错时进班盥洗、分组餐点,但因班额较大,自主点心区空间有限,取吃点心时部分幼儿需等待、吃得快的幼儿也需等后吃的同伴,此环节存在等待现象,且存在老师的组织痕迹。 第二步:优化调整出“弹性环节”,形成新的弹性作息表。如春秋季作息时间安排,将原来的入园签到、观察劳动、晨间谈话、自主点心、区域活动等整合为“晨间活动”,将自主餐点与区域活动等相融合,幼儿可在规定时间段内自主完成,而不再固定时间集体进行,尽量避免消极等待。 第三步:明示一日活动时间表,形成秩序,帮助幼儿逐步管理自己的时间。在执行新的弹性作息安排表的基础上,每个班可建立“班本化”作息时间表,教师允许并支持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有自己的节奏,注重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也更加注重幼儿个性化的需要,把时间的自主支配权赋予孩子自己。 (二)优化环境,拓展空间。 为有效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工作深入开展,我们对课程与环境、幼儿发展与环境等进行了思考,对照《指南》找不足,努力为幼儿创造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和活动区域。本年度投入近60万元,对幼儿园室内外活动区重新规划,改造了木船探险区,、新添了户外娃娃家和小舞台,购置了“亿童”户外建构玩具、沙水用具等游戏材料,力争让幼儿园每一处角落都成为幼儿的游戏区域。 1. 户外游戏区改造:废旧车厢改装成户外“娃娃家”,废旧轮胎、油桶配上可钻爬的塑料管道变身小型“野战区”,相依而建乐的“沙水区”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诠释——意义、实质、主要内容及实施路径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完整诠释——意义、实质、主要内容及实施路径 (一) “课程游戏化”的意义 江苏省从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设立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课程游戏化是什么?大家可能有疑问,因为过去对这个问题没怎么提过,或者过去课程和游戏是分开提的,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大家会有一些不同想法。站在质量的高度,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我们应该对课程游戏化作出一个回答。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同时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水平,提升课程实践的水平。我们通过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课程实践水平,来提高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尤其是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课程意识、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此项目是一个从小的切入点去推动整体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 我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抓课程游戏化这件事不是为了项目本身,而是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切入点,这也是当前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抓课程游戏化最核心的是能让我们的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加贴近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因此,不是说幼儿园课程贴一个游戏化的标签,或者游戏活动多一点就是游戏化了。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水平,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根本的任务。所以理解课程游戏化要从提升教育质量的高度来理解,要从儿童发展上来理解。 高质量的教育有赖于科学的实践,游戏化是科学实践的基本路径和指导思想之一。当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我们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就没有真正确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就没有充分地落实。这个课程实践的基本前提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纲要》和《指南》的认识,把里面的观念统一到、融入到当前的实践中。所以,我认为课程游戏化也是贯彻落实《指南》的抓手。如何贯彻落实《指南》可以通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这个项目去引领。所以说,课程游戏化不是在《指南》和《纲要》之外另外给大家增加要求,它本身就是《指

江苏课程游戏化项目六个支架

江苏课程游戏化项目六 个支架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目标: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贯彻落实《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游戏精神:自由、自主、创造、愉悦 在游戏中重新认识儿童:从“儿童是一个无知无能等待教育的容器”转变为“儿童是一个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 用游戏精神重塑教育观:从“教师是真理的掌握者,要把真理教给孩子”转变为“教师是童年的守护者,要向儿童学习,陪伴和支持儿童成长”。 从游戏切入改造幼儿园课程:从“依赖教材、注重集体教学、强调规范统一”转变为“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追随发展需要规划和生成保育教育活动”。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有明确的目标,但尚无确切的路径,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前往目标的道路。 根据省课程游戏化群两个多月的讨论情况,我们整理构建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支架:改造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供大家参考,建议大家实践。 建议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幼儿园管理者尽量减少教师们与课程建设无关的事务性工作,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就不要做,让她们有更多精力用于陪伴和观察儿童。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支架:改造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如果幼儿园实施了下列工作,教师们最多应该在2个月之后,对儿童发展和教师作用的认识有根本性转变,应该能够从内

心认同“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如果不知道具体怎么引导没有关系,那是我们第二步支架要做的。 支架1: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自己用随笔(最好是白描)方式记录,同事们之间以即兴谈话或沙龙方式高频度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也可以正式讨论),坚持做1-2个月。要求:发现儿童令你惊喜的时刻(wow时刻),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和能力,而不是去发现问题,也不需要提供帮助,学习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和积极的赞美者。提示:户外游戏更容易观察。教研人员和园长也要随教师一起观察儿童,并且还要观察教师。 支架2: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自己的观察经历与教育经验,对于每一条目标都举出3个案例。要求:不要死记硬背指南内容,不提倡要求老师书写案例,以口头交流或者QQ群交流分享为主要形式。对于每一条目标如果能够举出6个案例的,属于熟练掌握指南。 支架3:改变活动室内小学化的课桌椅摆布方式。要求:合理灵活地规划活动室空间,恰当布置课桌椅,以方便儿童游戏为基本原则,允许儿童跨区域游戏。 支架4: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要求:打破“安全”的束缚,用“怎么让孩子更具有自主安全意识”去代替“孩子不安全怎么办”,用课程的思路去解决生活问题:尽量减少教师干预,支持儿童制定自己需要的规则,让儿童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支架5:每所幼儿园收集园所附近一定范围之内的各类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机构、基地、材料、有专长的人员等),形成本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地图。要求:江苏省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教育资源地图管理功能将于6月20日之后发布,

课程游戏化建设

课程游戏化建设 课程游戏化要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活动,以构建综合课程为基本思路,以提高教师观察分析、设计创作、应对调适等教育能力为抓手,将游戏理念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形成环境创设、游戏组织、生活活动融为一体的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要加强项目管理,将重点放在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育内容生成、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有效推动项目实施。 开展活动,培养本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骨干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作用,建立课程游戏化建设学习小组,积极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践研究。通过开展观摩、上课、讲座、跟岗、研讨、座谈、活动展示,开发并收集研究成果,收集本土资源和相关资料,并充分依托网络,建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保教质量,推进本园课程游戏化化建设。 实施保障 1.幼儿园要建立课程游戏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适合本园特点的游戏化建设方案。通过课程方案的游戏化,营造课程游戏化的物化情境,构建游戏化活动区域,统筹游戏活动中的各类实物资源,真正落实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 2.加强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指导和考核评估。教科研部门要组织课程专家深入幼儿园,对课程游戏化开展情况进行诊断和指导。幼儿园要落实建设资金,保障硬件建设到位、师资配备到位、日常规范管理到位。

一、幼儿园课程的选定。幼儿园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这样的划分注重了学科的综合性,以趣味性、活动性为主要目的,寓教于乐,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各种能力的发展。这种划分,打破了传统学科科目割裂课程内容的格局,遵循了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教师们大多数还没有跳出“学科课程”的理念和规范,仅仅只是给已进入幼儿园课程的新旧内容重新安排次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授课”而已。 因此,我们把游戏作为解决幼儿课程整合问题的一个突破口,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注重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是全面贯彻《纲要》的需要,是幼儿园课程综合的重要途径。 二、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质。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学科知识和游戏化,将学科知识还原为活动和经验,并在活动和经验的层面上尽可能实现综合和系统化。 三、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应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培养目标指导下,以更为广泛的视角开发和利用多种有益的课程资源,以使幼儿园课程真正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真正做到生活性、综合性和趣味性。 四、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一项需要创新、需要深入实践的工作,设计和实施策略的形成过程都应是理论和实践的双向论证过程。

课程游戏化建设(精简部分)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 一、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意义 学前教育课程以幼儿园为管理主体:在课程的选择、改造、构建中拥有自主决策权。 幼儿园要提高课程建设意识,把课程游戏化作为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实施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引导幼儿园形成以游戏为核心、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的课程建设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二、建设的主要内容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课程游戏化建设应当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忌以教师控制代替自主游戏、以放任娱乐代替有效游戏等现象。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晰课程游戏化理念。项目建设幼儿园要以项目为突破,总结、提炼、明晰教育理念,增强课程意识;项目共建幼儿园也要结合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理念,并体现在日常保教、队伍建设和幼儿园管理中。项目双方都要通过理念提升,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办园品位。 (二)改造课程游戏化方案。基于一套或多套现行课程方案,通过观察、记录、反思、研训等方式,从环境设置、游戏区域、活动组织以及生活起居等各种途径,开展课程方案的游戏化、生活化、适宜性改造,形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全面涵盖幼儿发展领域的幼儿园教育课程体系。 (三)创建课程游戏化环境。环境是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因素,幼儿园要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适时、动态地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调整,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从显性环境到隐性环境,营造课程游戏化的物化情境。 (四)构建游戏化活动区域。以尊重幼儿兴趣爱好、激发幼儿自主活动为宗旨,根据课程实施进展情况,创建数量充足、种类多样、材料丰富、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游戏区域,区域活动中教师注重观察、适当介入、有效指导,为幼儿主动发展提供条件保障。 (五)建设课程游戏化资源。开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幼儿为主体、适合本园特点、有效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课程。统筹游戏活动中的各类实物资源、社会专家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等,形成内容科学、管理有序、应用有效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 (六)提高课程游戏化能力。通过项目建设,丰富课程游戏化的途径与方式,提升游戏化活动的规划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诊断改善能力等,形成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教师团队,普遍提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水平。 三、幼儿园抓实施 项目建设幼儿园和共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活动,以综合课程架构为基本建设思路,以提高教师观察分析、设计创作、应对调适等教育能力为核心,以课程园本化为基本途径,将游戏理念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形成环境创设、游戏设计、活动组织、生活环节融为一体的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要精心设计项目管理方式,将项目管理的重点放在幼儿观察、教育内容生成、教育应对机智培养、教育资源有效利用上,使项目管理成为推动项目研究的有效手段,避免将项目管理变成资料整理。 四、教育行政部门做保障 设立市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绩效评估,通过项目: 练高素质的教育科研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队伍,提升课程的科学性、适切性和有效性。 省财政给予资金扶持,各地要按照承诺,及时落实配套资金。省有关部门进行专项视导,将结果作为后续项目安排的重要参考。 五、教科研部门介入研究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行三年跟踪管理,市级教科研部门每学期要组织课程专家对项目幼儿园进行一次以上专业化诊断和指导。县级教科研部门要经常性深入项目幼儿园,对课程游戏化开展情况进行伴随性、参与式研究。市、县两级教科研部门要充分利用项目研究过程,带动区域内各级各类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建设。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

6月21日,本报刊发了江苏徐州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很多幼儿教师提出疑问:怎样理解课程游戏化?课程游戏化的实质及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 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 记者:我们常说好课程就像是幼儿园的“健康心脏”,近年来,不少地区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探索,比如江苏推行的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您是如何理解课程游戏化这一概念的? 虞永平: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水平,进而提升教育质量,是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最根本任务之一。 我一直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其最核心的目的是让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及兴趣与需要。 那么,什么是课程游戏化?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应该对课程游戏化作出一个回答。通俗地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因此,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 记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课程游戏化是对纲要要求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吗? 虞永平:我认为,两者的精神是完全统一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已提出了“游戏是基本活动”的问题。所谓基本活动,意味着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我认为基本活动内涵有三:一是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这不是个别环节要做游戏,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满这种游戏精神。二是自由游戏时间要保证,不能被“教学”及其他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动环节,尤其像集体教学活动环节,应尽可能采用游戏方式。 不是把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 记者:过去,课程和游戏是分开提的,当它们组合在一起,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同的想法,比如课程游戏化是不是意味着把课程都变成游戏? 虞永平:高质量的教育有赖于科学的实践,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实践的基本路径和指导思想之一,也是切入点之一。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发布稿定稿版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 实施要求发布稿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 (试行稿)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是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也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过程。课程游戏化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根据前一阶段项目实施的情况,结合项目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状况,对照教育厅的项目实施内容和要求,在此提出了五方面项目实施的要求。希望项目幼儿园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全面领会每一项要求的内涵,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索适合幼儿园实际的项目实施的途径和策略,不断转变观念,切实以儿童为本建设幼儿园课程,不断提高课程游戏化的水平。 一、观察和正确解读儿童的行为 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因而幼儿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幼儿实际发生的行为及其情境,借助《指南》,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感受其变化和发展,让自己的教育策略更为有效。 目标: 1.树立观察意识,掌握观察方法; 2.科学解读与评价儿童行为和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3.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实践反思意识,作为课程调整的主要依据。 要求: 1.用便捷的方式(如便签、手机、录像机)对儿童日常行为做简单记录,并尝试解读、努力了解儿童的一般性的学习特点与过程; 2.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如进餐、种植等)的行为,发现并解读儿童在某个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并有针对性的作出课程上的调整。 3.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个体日常情境中的行为,发现并解读儿童自身各领域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儿童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

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 (试行稿)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是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也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过程。课程游戏化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根据前一阶段项目实施的情况,结合项目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状况,对照教育厅的项目实施内容和要求,在此提出了五方面项目实施的要求。希望项目幼儿园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全面领会每一项要求的内涵,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索适合幼儿园实际的项目实施的途径和策略,不断转变观念,切实以儿童为本建设幼儿园课程,不断提高课程游戏化的水平。 一、观察和正确解读儿童的行为 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 效支持”是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因而幼儿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幼儿实际发生的行为及其情境,借助《指南》,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感受其变化和发展,让自己的教育策略更为有效。 目标: 1.树立观察意识,掌握观察方法;

2.科学解读与评价儿童行为和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3.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实践反思意识,作为课程调整的主要依据。要求: 1.用便捷的方式(如便签、手机、录像机)对儿童日常行为做简单记录,并尝试解读、努力了解儿童的一般性的学习特点与过程; 2.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如进餐、种植等)的行为,发现并解读儿童在某个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并有针对性 的作出课程上的调整。. 发现并解读儿童自身各领域 3.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个体日常情 境中的行为,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儿童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做出有 针对性的回应。敏锐捕捉活动中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从课程角度系统反思教育的内容、组 4. 织方式、环境、资源等的适宜性,并进 行调整和改造。开展“有图有真相”的教研活动,支持并鼓励教师基于对儿童的观察发表 5.观点,帮助教师形成观察意识和观察兴趣,鼓励教师做有用的观察,避免单纯地电话、QQ、追求观察记录的篇数;鼓励教师与家长通过多种方式(如便条、微信、为家园合作与家庭教育提供依据与建议。约谈等)分享交流儿童在园的行为表现,将对儿童的观察通过合适的方式(如视频、照片)与儿童进行分享,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儿童行为的意图,提高观察与解读的准确性和教育 过程的有效性。对于初学观察的教师,可以就某一观察对象,多人同时观察,各自形成观 6.察报告(含观察纪录、分析与解读、教育建议),然后比较观察记录的客观性、分析的准确性,策略的可行性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六个支架”的解读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六个支架”的解读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宗旨正如省厅的文件里明确指出的,幼儿园课程游 戏化的目标是“引领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南》“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为抓手,高度重视幼儿园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因此,课程游戏化是江苏省幼儿园课程的一次根本性的改革。只有根本转变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和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理念,从而改变行为,去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首先,在幼儿阶段什么学习对幼儿的一生至关重要?知识技能还是兴趣习惯、学习品质、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是否能看幼儿期幼儿所特有的学习方式?是否认同幼儿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幼儿是在游戏和生活中通过动手操作、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学习的?儿童观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起点。其次,游戏、幼儿园游戏,自主游戏、规则游戏、探索游戏,区域游戏、学习性区域等等名词经常出现在教师的口中,也是教师对目前游戏与区域活动的现状认识模糊的表现。到底如何认识“游戏”,游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作用、什么样的游戏才对幼儿的发展有意义都是需要重新认识及厘清的问题。正确的游戏观需要我们把属于幼儿的游戏还给幼儿,同时鹰架(设计)幼儿园游戏,让幼儿以游戏的方式学习,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究和学习。第三,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到底如何理解和实施幼儿园课程也是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们困惑的问题。特色课程、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等等名词或是这些课程的建构更加使得对幼儿园课程的认识与实施走向迷茫。正确的课程观要求

1课程游戏化项目中期建设措施

课程游戏化项目中期建设措施 我园将在做好自身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全力支持建设园的项目推进,定期组织共建小组到园跟进指导,同时邀请市内课程游戏化研究专家帮我们理清思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一、联动融合,开展多样化研讨。 1. 教师岗位互换。 一是建设园教师到共建园进行跟岗学习活动,在同岗位工作中,建设园教师眼中有了许多的“具象”表现:一日活动的有效衔接、自主餐点的组织实施、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与材料准备、游戏后的分享与总结、物品的自主整理等等,逐步理解到什么是“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在自身工作中取长补短,提高业务能力。 二是共建园骨干教师到建设园进行诊断和指导,如保教主任的互换,在亲身参加建设园的园本教研活动后,可以深入了解两园日常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差异,将自身经验与建设园需求相结合,如研讨内容的选择、研讨形式的丰富和教师体验式教研的模式等,促进建设园不断提高教研工作效率。 2. 助力园本培训。 一是学习先进园所的成功经验。组织两园骨干教师到到本市先进园进行跟岗学习,并及时组织二次培训,让全体教师都能接触新的课程理念。 二是积极参加市级各类培训学习。通过参与现场观摩、专家讲座等研训模式,开阔老师们的视野,帮助教师在交流碰撞中逐步提升业务素

质。 三是助力建设园做实园本培训。提供可行性培训计划,助力建设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以观摩研讨、专题学习等形式,以环境创设、区角活动、自主游戏等为专题,做实做足园本教研活动。 二、互动审议,整合档案资料。 组织我园骨干教师与建设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组成员一起,以南通市课程游戏化相关文件要求为指导,对建设园现场考察档案资料进行重新审议,逐条讨论,提炼必要佐证资料,合理归类,同性质文本不重复准备,减轻教师笔头负担。 三、深入学习,优化户外游戏。 1. 优化教师行为。 一是深入学习、更新观念。组织园内骨干教师带领两园教师线上共读《指南》等专业文件与书籍,引导教师逐步摆脱老思想、旧观念的禁锢,学会放手,把游戏主导权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游戏和活动的主体。 二是学会观察、适宜介入。在组织户外游戏时,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和需要,学会及时观察并记录,并能依据《指南》提供适宜的支持与引导,促进幼儿的核心经验的获得。因此我园将定期到建设园开展“幼儿游戏观察”的专题培训与研讨,提升建设园教师游戏观察与指导能力。 2. 优化游戏环境。 开展户外游戏时,将自主权交给幼儿非常重要,教师应本着“以幼儿为本”的原则为幼儿创设一种既宽松自由,又能让幼儿喜欢的游戏环

课程游戏化项目六个支架

游戏精神:自由、自主、创造、愉悦 在游戏中重新认识儿童:从“儿童是一个无知无能等待教育的容器”转变为“儿童是一个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 用游戏精神重塑教育观:从“教师是真理的掌握者,要把真理教给孩子”转变为“教师是童年的守护者,要向儿童学习,陪伴和支持儿童成长”。 从游戏切入改造幼儿园课程:从“依赖教材、注重集体教学、强调规范统一”转变为“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追随发展需要规划和生成保育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支架:改造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如果幼儿园实施了下列工作,教师们最多应该在2个月之后,对儿童发展和教师作用的认识有根本性转变,应该能够从内心认同“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如果不知道具体怎么引导没有关系,那是我们第二步支架要做的。 支架1: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自己用随笔(最好是白描)方式记录,同事们之间以即兴谈话或沙龙方式高频度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也可以正式讨论),坚持做1-2个月。要求:发现儿童令你惊喜的时刻(wow时刻),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和能力,而不是去发现问题,也不需要提供帮助,学习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和积极的赞美者。提示:户外游戏更容易观察。教研人员和园长也要随教师一起观察儿童,并且还要观察教师。 支架2: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自己的观察经历与教育经验,对于每一条目标都举出3个案例。要求:不要死记硬背指南内容,不提倡要求老师书写案例,以口头交流或者QQ群交流分享为主要形式。对于每一条目标如果能够举出6个案例的,属于熟练掌握指南。 支架3:改变活动室内小学化的课桌椅摆布方式。要求:合理灵活地规划活动室空间,恰当布置课桌椅,以方便儿童游戏为基本原则,允许儿童跨区域游戏。 支架4: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要求:打破“安全”的束缚,用“怎么让孩子更具有自主安全意识”去代替“孩子不安全怎么办”,用课程的思路去解决生活问题:尽量减少教师干预,支持儿童制定自己需要的规则,让儿童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支架5:每所幼儿园收集园所附近一定范围之内的各类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机构、基地、材料、有专长的人员等),形成本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地图。 支架6:尝试实行弹性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除了餐点和午休时间,其他时间允许老师根据活动需要,灵活调配。市县两级教育管理部门不统一规定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表,全园是否统一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由幼儿园自行决定。教师安排时间的原则是:建立稳定、有规律的一日生活流程,满足幼儿自主活动的需要。场地(户外场地、专用活动室等)由老师们根据活动需要,采用预约、协商的办法解决,不提倡幼儿园统一排表。(如果幼儿园一下子做不到自主安排时间,可以先尝试:每天由教师主导发起的集体教学活动不超过1次;加大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个班级的户外游戏材料和活动不少于5种;区域游戏时间不少于1.5小时,每个班级有6个左右的游戏区域,允许儿童自己创造玩法。)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六个支架”地解读汇报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六个支架”的解读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宗旨正如省厅的文件里明确指出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目标是“引领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南》“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为抓手,高度重视幼儿园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因此,课程游戏化是江苏省幼儿园课程的一次根本性的改革。只有根本转变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和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理念,从而改变行为,去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首先,在幼儿阶段什么学习对幼儿的一生至关重要?知识技能还是兴趣习惯、学习品质、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是否能看幼儿期幼儿所特有的学习方式?是否认同幼儿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幼儿是在游戏和生活中通过动手操作、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学习的?儿童观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起点。其次,游戏、幼儿园游戏,自主游戏、规则游戏、探索游戏,区域游戏、学习性区域等等名词经常出现在教师的口中,也是教师对目前游戏与区域活动的现状认识模糊的表现。到底如何认识“游戏”,游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作用、什么样的游戏才对幼儿的发展有意义都是需要重新认识及厘清的问题。正确的游戏观需要我们把属于幼儿的游戏还给幼儿,同时鹰架(设计)幼儿园游戏,让幼儿以游戏的方式学习,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究和学习。第三,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到底如何理解和实施幼儿园课程也是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们困惑的问题。特色课程、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等等名词或是这些课程的建构

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

(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 试行稿)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是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也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过程。课程游戏化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根据前一阶段项目实施的情况,结合项目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状况,对照教育厅的项目实施内容和要求,在此提出了五方面项目实施的要求。希望项目幼儿园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全面领会每一项要求的内涵,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索适合幼儿园实际的项目实施的途径和策略,不断转变观念,切实以儿童为本建设幼儿园课程,不断提高课程游戏化的水平。 一、观察和正确解读儿童的行为 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因而幼儿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幼儿实际发生的行为及其情境,借助《指南》,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感受其变化和发展,让自己的教育策略更为有效。 目标: 1.树立观察意识,掌握观察方法; 2.科学解读与评价儿童行为和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3.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实践反思意识,作为课程调整的主要依据。 要求: 1.用便捷的方式(如便签、手机、录像机)对儿童日常行为做简单记录,并尝试解读、努力了解儿童的一般性的学习特点与过程; 2.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如进餐、种植等)的行为,发现并解读儿童在某个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并有针对性的作出课程上的调整。 3.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个体日常情境中的行为,发现并解读儿童自身各领域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儿童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 4.敏锐捕捉活动中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从课程角度系统反思教育的内容、组织方式、环境、资源等的适宜性,并进行调整和改造。 5.开展“有图有真相”的教研活动,支持并鼓励教师基于对儿童的观察发表观点,帮助教师形成观察意识和观察兴趣,鼓励教师做有用的观察,避免单纯地追求观察记录的篇数;鼓励教师与家长通过多种方式(如便条、微信、QQ、电话、约谈等)分享交流儿童在园的行为表现,为家园合作与家庭教育提供依据与建议。将对儿童的观察通过合适的方式(如视频、照片)与儿童进行分享,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儿童行为的意图,提高观察与解读的准确性和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虞永平对游戏化课程的阐述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完整诠释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完整诠释——意义、实质、主要内容及实施路径 01 “课程游戏化”的意义 江苏省从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设立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课程游戏化是什么?大家可能有疑问,因为过去对这个问题没怎么提过,或者过去课程和游戏是分开提的,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大家会有一些不同想法。站在质量的高度,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我们应该对课程游戏化作出一个回答。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同时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水平,提升课程实践的水平。我们通过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课程实践水平,来提高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尤其是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课程意识、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此项目是一个从小的切入点去推动整体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 我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抓课程游戏化这件事不是为了项目本身,而是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切入点,这也是当前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抓课程游戏化最核心的是能让我们的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加贴近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因此,不是说幼儿园课程贴一个游戏化的标签,或者游戏活动多一点就是游戏化了。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水平,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根本的任务。所以理解课程游戏化要从提升教育质量的高度来理解,要从儿童发展上来理解。 高质量的教育有赖于科学的实践,游戏化是科学实践的基本路径和指导思想之一。当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我们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就没有真正确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就没有充分地落实。这个课程实践的基本前提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纲要》和《指南》的认识,把里面的观念统一到、融入到当前的实践中。所以,我认为课程游戏化也是贯彻落实《指南》的抓手。如何贯彻落实《指南》可以通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这个项目去引领。所以说,课程游戏化不是在《指南》和《纲要》之外另外给大家增加要求,它本身就是《指南》和《纲要》的精神本质之一。此项目推进的过程就是落实《指南》和《纲要》精神的过程。 课程游戏化不是课程改革的唯一路径。课程改革的路径有很多。例如,有些地方提课程生活化,有些地方提课程经验化,有些地方提课程过程化,有些地方提课程情境化。这些提法有相似之处。江苏选择的是课程游戏化,这一切入点比较适合当前幼儿园教师认知水平,较容易与实践靠近,这也反映当前课程实践中基本的问题和焦点。江苏从课程游戏化切入,跟其他省份选择从课程生活化切入,或课程经验化切入等是异曲同工的。从这一意义讲,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很多。 既然生活化就一定要游戏化,既然课程是游戏的,也必然有情境。游戏是一个过程,既然是一个过程就包含经验,这是相通的,只不过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外延稍有差异。如何理解课程游戏化?游戏化的核心是关注质量,关注实践过程。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不是比文章写得多不多,而是教育过程是否有效,幼儿是否得到了发展,幼儿园课程水准是否提高。因此,游戏化的推进最终标准是实际水平的衡量。当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地提升经验,总结经验。经验总结出来,并继续辐射下去,深入下去,就形成江苏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它能体现江苏的基本水准。这是引领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性问题。 02 “课程游戏化”的实质 课程游戏化不是用游戏去替代其他课程实施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有很多,所谓课程游戏化不是把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而是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同时又可以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也就是说,专门的游戏活动时间要确保。确保是指幼儿每天有自选活动的机会,能自选游戏,自由游戏时间应得到保证。2014年是《儿童权利公约》颁布25周年,世界各地开展了很多

课程游戏化感悟

《课程游戏化,六大支架解读》培训感悟 受训人:齐鸣为了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真正做到把自由自主的游戏活动还给孩子,以提升保教质量。近日,我园全体教师集中会议室,进行了园本培训活动——学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六个支架”。活动由我园园长主持。首先,老师们整体学习了课程游戏化的“六个支架”,对支架1中的“133”观察方法进行了学习,接着大家就围绕“怎样进行观察”“怎样撰写观察记录”等展开了交流;对支架4: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结合我园实际情况进行了讨论;支架6:尝试实行弹性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我们也观看了其他幼儿园的一日安排表。本次培训后,我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六个支架”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同时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水平,提升课程实践的水平。我们通过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课程实践水平,来提高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 教师如何在幼儿的游戏化课程中进行合理指导,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大问题,那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进一步加强对《纲要》和《指南》的认识,把里面的观念统一到、融入到当前的课程游戏化实践中来。教师还要不断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更新活动区的材料,教师需要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新的经验。教师的专业化是确保课程游戏化顺利推进的关键。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意识、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品质,所以我们幼儿园现在实施课程游戏化的重点就放在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上面。教师要从三个层面去理解课程游戏化:一是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所谓游戏精神应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不是个别环节要有游戏,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满这种游戏精神,将这种游戏精神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二是自由游戏时间要保证。孩子应有自由游戏时间,这种游戏时间不能被“教学”及其他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动环节,尤其像集体教学活动环节尽可能采用游戏方式。一节课某一环节就是游戏,或整节课本身就设计成游戏。以上三点是我们对老师的期望和要求,也希望能在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能进一步的消化理解及实施,真正达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从而让幼儿园的孩子在愉悦的游戏中获得身心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 我们明白目前课程游戏化建设有明确的目标,但尚无确切的路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努力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前往目标的道路,真正做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让游戏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及总结

山左口乡第四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及总结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是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也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过程。课程游戏化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根据前一阶段项目实施的情况,结合项目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状况,对照教育厅的项目实施内容和要求,在此提出了五方面项目实施的要求。我园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全面领会每一项要求的内涵,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索适合幼儿园实际的项目实施的途径和策略,不断转变观念,切实以儿童为本建设幼儿园课程,不断提高课程游戏化的水平。 一、观察和正确解读儿童的行为。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因而幼儿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幼儿实际发生的行为及其情境,借助《指南》,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感受其变化和发展,让自己的教育策略更为有效。 (一)目标: 1.树立观察意识,掌握观察方法; 2.科学解读与评价儿童行为和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3.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实践反思意识,作为课程调整的主要依据。 (二)要求: 1.用便捷的方式(如便签、手机、录像机)对儿童日常行为做简单记录,并尝试解读、努力了解儿童的一般性的学习特点与过程; 2.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如进餐、种植等)的行为,发现并解读儿童在某个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并有针对性的作出课程上的调整; 3.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个体日常情境中的行为,发现并解读儿童自身各领域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儿童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 4.敏锐捕捉活动中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从课程角度系统反思教育的内容、组织方式、环境、资源等的适宜性,并进行调整和改造; 5.开展“有图有真相”的教研活动,支持并鼓励教师基于对儿童的观察发表观点,帮助教师形成观察意识和观察兴趣,鼓励教师做有用的观察,避免单纯地追求观察记录的篇数;鼓励教师与家长通过多种方式(如便条、微信、QQ、电话、约谈等)分享交流儿童在园的行为表现,为家园合作与家庭教育提供依据与建议。将对儿童的观察通过合适的方式(如视频、照片)与儿童进行分享,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儿童行为的意图,提高观察与解读的准确性和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6.对于初学观察的教师,可以就某一观察对象,多人同时观察,各自形成观察报告(含观察纪录、分析与解读、教育建议),然后比较观察记录的客观性、分析的准确性,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 7.根据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性质,制定持续的观察计划,例如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需要制定长期的跟踪观察计划,用过程和事实说话,防止以偏概全。 二、审议和改造课程方案,提升课程的适宜性。改造现行课程方案是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课程适宜性的重要策略。只有在实践中坚持对现行课程方案的不断调整,课程的适宜性程度和游戏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一)目标: 1. 基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对现行课程方案进行审议,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做出适宜性调整。能关注生活活动的价值,将课程有机地渗透于幼儿的一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六个支架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目标: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贯彻落实《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游戏精神:自由、自主、创造、愉悦 在游戏中重新认识儿童:从“儿童是一个无知无能等待教育的容器”转变为“儿童是一个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 用游戏精神重塑教育观:从“教师是真理的掌握者,要把真理教给孩子”转变为“教师是童年的守护者,要向儿童学习,陪伴和支持儿童成长”。 从游戏切入改造幼儿园课程:从“依赖教材、注重集体教学、强调规范统一”转变为“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追随发展需要规划和生成保育教育活动”。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有明确的目标,但尚无确切的路径,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前往目标的道路。 根据省课程游戏化群两个多月的讨论情况,我们整理构建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支架:改造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供大家参考,建议大家实践。 建议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幼儿园管理者尽量减少教师们与课程建设无关的事务性工作,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就不要做,让她们有更多精力用于陪伴和观察儿童。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支架:改造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如果幼儿园实施了下列工作,教师们最多应该在2个月之后,对儿童发展和教师作用的认识有根本性转变,应该能够从内心认同“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如果不知道具体怎么引导没有关系,那是我们第二步支架要做的。 支架1: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自己用随笔(最好是白描)方式记录,同事们之间以即兴谈话或沙龙方式高频度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也可以正式讨论),坚持做1-2个月。要求:发现儿童令你惊喜的时刻(wow时刻),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和能力,而不是去发现问题,也不需要提供帮助,学习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和积极的赞美者。提示:户外游戏更容易观察。教研人员和园长也要随教师一起观察儿童,并且还要观察教师。 支架2: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自己的观察经历与教育经验,对于每一条目标都举出3个案例。要求:不要死记硬背指南内容,不提倡要求老师书写案例,以口头交流或者QQ群交流分享为主要形式。对于每一条目标如果能够举出6个案例的,属于熟练掌握指南。 支架3:改变活动室内小学化的课桌椅摆布方式。要求:合理灵活地规划活动室空间,恰当布置课桌椅,以方便儿童游戏为基本原则,允许儿童跨区域游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