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科学方法论(科学理论)

科学方法论(科学理论)

科学方法论(科学理论)
科学方法论(科学理论)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第二篇科学方法论第四章

第五章科学理论及其合理性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论论证所组成的体系。

第一节科学理论的结构和基本特征

一.科学理论的结构

1.组成科学理论的基本要素

科学理论是由3个基本知识单元自成的:基本概念;联系这些基本概念的判断即基本原理或定律;由这些概念与原理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的规律和预见。

基本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反映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专有的一些科学概念。例如,几何学中的点、线、面等;力学中的力、质点、速度、加速度、质量、功、能等;化学中的元素、原子、分子、化合、分解、价、健等。科学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石,一个新理论的建立,需要若干新的概念作为它的先导或逻辑出发点,藉以在逻辑上召开它的理论体系。否则,科学理论就会失去它独立存在的支撑点。

基本原理是科学对所研究对象的基本关系的反映,是科学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它在语言、结构上表现为判断的形式,一般用全称判断来表达。牛顿力学中的3个基本定律,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等等都是如此。

科学推理是科学理论中的由基本原理演绎推导出现的结论。它执行着理论解释和预见的功能。例如,狭义相对论中引伸出现的钟慢、尺缩效应,质能关系式等。

在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科学推断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中,各元素不是按照任意的外在的次序排列的,而是有一个严密的、前后一贯的逻辑结构。

2.两类理论——构造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

爱因斯坦曾把物理学中的理论区分为两类:构造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

构造性理论是“从比较简单的形式体系出发,并以此为材料,对比较复杂的现象构造出一幅图象”。1气体分子运动论就是如此。

原理性理论“使用的是分析方法,而不是综合的方法。形成它们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元素,不是用假说构造出来的,而是在经验中发现到的,它们是自然过程的普遍特征,即原理。这些原理给出了各个过程或者它们的理论表述所必须满足的数学形式的判决”。2热力学和相对论就是如此。

爱因斯坦的这种区分虽然是针对物理学的,但对各门基础学科都有普遍意义。这两类理论的构造方法当然是不同的,但是在结构形式中却有共同性,即从若干基本概念(可以作描述性说明而无需定义)出发,通过揭示概念的关系而形成基本原理(可以来自假说也可以从经验中得到),再运用基本原理而推导出(或证明)各种定律,这些定律常常包括由基本概念经过定义而形成的派生概念。比较成熟的理论一般都具有这种结构。例如,经典力学、经典热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都是如此。这显然是一种演绎结构。当然,在许多科学理论中,除了演绎结构之外,还可以看到归纳概括的成分,有些事实材料乃至经验定律并没有完全纳入演绎结构之中,而是作为理论的补充或例外。但是,随着理论的发展,这些归纳成分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109页

2《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110页。

将会逐渐进入演绎结构。

二.科学理论的特征

1.具有客观真理性的内容。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因而具有客观真理性。这是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也是它和假说的根本区别。科学理论的客观真理性要求任何一个科学理论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建立这一理论所凭借的事实材料必须是经过实践复核且证明是真实的。

根据这些事实材料所提出的假定性已经得到实践确认,并经得起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根据这种理论所作出的科学预见已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由于实践是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而科学理论也是一定条件下的历史产物,并在一定的历史的实践条件下受到检验,因此它只能在一定的侧面,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所以,科学理论既有客观性。绝对性的一面,又有条件性、相对性的一面。

2.一定条件下的普遍性。科学理论通过揭示某一领域的共同本质而普遍适用于这个领域,能对这些领域内的复杂多样的现象作出解释,能预言出现在这个领域内的新现象。科学理论的普遍性不是通过形式上的“去异存同”的抽象来达到的,而是通过对深刻本质的揭示而实现的。比如,经典电磁场论通过揭示电磁波的规律性而普遍适用于电、磁、光等现象;量子理论通过揭示波粒二象性而普遍适用于各种微观客体。

3.系统性。科学理论不是各种孤立的概念、原理的简单堆砌,也不是互不相关的各种论点、论据的机械组合,而是根据自然界的有机联系,由它的知识单元(概念、原理、定律)安系统性原则组成的有内在结构的知识体系。

4.逻辑性。科学理论必须概念明确、判断恰当、论证严密即合乎逻辑。理论中的范畴和规律是一个个依次推导出来的、有着前后一贯的内在联系。科学理论一般具有演绎的逻辑结构、逻辑上的无矛盾性和完备性等特点。

第二节建立科学理论的方法

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公理化方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公理化方法

这是从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公设出发,运用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从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

由公理化方法所得的逻辑演绎体系称为公理化体系。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以23个定义、5条公设和5条公理作为出发点,推演出467个数学命题,将古代关于几何学的知识系统化为一个逻辑上完美、严密的体系。《几何原本》不仅奠定的集合学的基础,而且提出了公理化方法的范例(虽然并不严格),对科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理化方法很快从数学领域运用到其他科学领域。阿基米德建立静力学理论体系时,首先提出7条公设,再从公设演绎出15条定理。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运用公理化方法表述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首先,他从力学现象中提出若干基本概念,如质量、动量、惯性、力、时间、空间、绝对运动等;其次,他运用这些概念表述了著名的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再进而推导出动量守恒、能量守恒、角动量守恒等定律;最后再将上述定律、定理运用于宇宙系统中推论出关于行星、彗星、月球、海洋等的运动。牛顿还把公理化方法和观察实验方法恰当地结合起来。他认为,人们创造的公理体系,只有当它可以与观

察到的现象联系起来并得到确证时,才具有科学的意义。

19世纪依赖,公理化方法对数学的严密化和逻辑基础的建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发现的集合论公理化系统中的的悖论推动了人们从逻辑上和数学上深入探讨公理化方法。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的《几何基础》一书,把欧几里得几何学整理为从公理出发的纯粹演绎体系,并把主义力转移到公理体系的逻辑结构,成为近代公理化思想的代表作。

一个严格的公理化体系,需要满足下列条件:①无矛盾性。在公理化体系中要求逻辑上首尾一致,不允许出现相互矛盾的命题。这是科学性的要求。②完备性。指所选择的公理应是足够的。从它们能推出有关本学科的全部定理、定律;若少了其中任何一条公理,有些定理、定律就推导不出来。这是体系完整性的要求。③独立性。这是指所有公理彼此是独立的,其中任何一个公理都不可能从其他公理中推导出来,这样就可以使公理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是公理化体系简单性的要求。

公理化方法在构造科学体系时有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局限性。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说明了,任何一个公理化体系不可能既是完备的,又是无矛盾的。任何公理化体系都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阶段的总结,都不可能是绝对严格的、绝对完备的。

二.逻辑与历史相同一的方法

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人类对它的认识过程,逻辑则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发展发展规律的反映。亦即历史的东西在理性思维中的再现。

历史是第一位的,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是第二位的,是对历史的理论概括。历史的东西决定逻辑的东西,逻辑的东西是由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是从历史中概括抽象出来的。

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可以有两种类型:

①按照逻辑发展程序和自然事物发展进程相一致的原则来建立理论体系。一般来说,经验性较强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是采用这种方法建立来构造的。例如,化学的理论体系是从简单的元素开始,从元素到化合物,从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从小分子到大分子等,这个过程和自然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

②按照逻辑发展程序和人类认识自然历史过程相一致的原则来建立理论体系,一般说来,数学和数学化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是用这种方法来构造的。例如,物理学的发展顺序是:力学从静力学到运动学再到动力学,再到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波动物理学与声学,再进入电磁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它与人类对宏观物理运动的认识的认识发展过程基本一致。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科学理论成熟的标志之一。它不仅对于构造科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自然科学研究具有一般方法论的功能。

一方面,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历史考察,不仅要把握对象的现状,而且要了解对象的历史,展望其未来。掌握对象的历史内容,使科学理论具有可靠的历史依据。但是,历史方法,不能局限于历史现象的描述和具体事例的堆积,而要采用逻辑的方法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凭借理论思维的逻辑力量去把握那些尚处于萌芽状态或表现得模糊不清的东西。

另一方面,人们在科学研究中必须运用逻辑方法,即:从纯粹的抽象的形态上揭示对象的本质,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研究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从而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但是,逻辑分析不能脱离历史事实作纯粹抽象的论证,而要做扎实的历史研究工作,掌握自然事物的历史发展。追溯前人认识自然的历史进程,考察科学概念的历史演变。在充分的历史事实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深刻揭示和概括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达尔文进化论、门捷列夫周期律的建立,是科学史上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方法的范例。

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这也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一条途径。构成逻辑起点的概念开始是比较简单、抽象和贫乏的,随着逻辑的展开,概念的规定越来越复杂、具体和丰富,最后把事物的各种联系在思维中完整地复制出来,即把事物作为整体在思维中再现出来,达到“思维中的具体”。这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也就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构造过程。

经典电磁学就是运用这种上升法来建立其理论体系的。从雷鸣闪电、摩擦生电、磁石吸铁之类的“感性具体”现象中,人们抽象出若干具体概念(如电荷、电势、电场、电流、磁场、磁通量等)和定律(如库仑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定律、比奥·沙伐尔定律、安培定律等)。这些“抽象规定”已反映了某一方面的本质,成为电磁学的起始点。但它们知识反映某一方面的本质,还没有达到对电磁现象的全面而具体的认识。麦克斯韦在此基础上引入“位移电流”的新概念,并建立了一组微分方程用以揭示电荷、电流、电场、磁场之间的联系。它不仅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且揭示出光、电、磁现象的本质的统一性。以此为标志,人们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到达了“思维中的具体”,经典电磁学的理论体系也才比较完整地建立起来。

“思维中的具体”,不是对“感性具体”的简单复归,而是用思维把握具体,把它当作一个“精神的具体”复制出来。这种具体是客观现实内容和主观思维形式的统一。强调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就是要把事物最一般、最本质、最普遍的规定作为逻辑出发点,按照事物本身具有的各种本质联系、再把它完整地在思维中再现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对实物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第三节理论的评价

一.科学理论评价的目标

1.评价目标:科学理论的评价是关于人们如何接受和选择理论的问题,目的是为了促进科学知识的增长,是在理论的竞争中选择更合理、更可靠、更有前途的理论。

2.假说检验和理论评价的关系:假说检验主要涉及到的是假说与一定观察事实之间的关系,要解决的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假说与观察事实是否一致、假说的内在逻辑是否自洽的问题。理论评价则是要研究假说、观察事实和科学家三者之间的关系,要讨论科学家对于科学目标的追求、评价和选择理论的准则。

3.影响评价的因素:

在科学活动中,科学家除了要考虑理论接受检验的情况以外,还要对理论的优劣进行判断。在理论评价过程中,科学家的知识背景、价值观念及其他社会心理因素都可能影响它们对理论的评价。因此不同的科学家对同一理论会作出不同的评价。爱因斯坦和玻尔学派关于量子理论的争论,就是有关理论评价的著名例子。

二.科学哲学家关于科学的目标的观点

近代科学史上,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是由真命题所构成的体系,它提供与意见有别的真知识,即绝对确定的可证明的知识。科学的目标就是追求这种绝对无误的知识。

然而,科学的发展表明,绝对无误的理论是没有的,关于绝对确定的可证明的知识的追求只是一个幻想。于是,逻辑经验主义采取了一种较为温和的观点,从“科学是真命题的体系”退到了“科学是具有一定预言值的命题体系”,认为科学的理论在于提高理论的概率,即得到高概率的命题。命题被看作得到一定概率确证的假说,命题真假被淡化为假说的确证度。

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不同意上述两种科学目标的观点。它指出,无误论者的确定性和逻辑经验主义者的不完全确定性还概率都同样是幻想,科学同确定性的程度、概率还可靠性

的寻求无关;科学永远是猜测和反驳的试错过程,严格地说,科学理论没有一个是真的。但波普尔又认为,科学的进步是对真理的接近,科学目标是提高理论的逼真度,追求逼真度更大的理论。所谓逼真性就是一个理论的真内容减去它的假的内容。假定理论a的真内容和假内容都是可以度量的,那么逼真度就是真内容减去假内容。

人们证明,波普尔的逼真性概念是不成功的,将真内容与假内容加以定量比较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历史主义者劳丹力图避开真理或逼真性问题,而寻求新的科学事业目标。他认为,把真理或逼真性作为科学目标,对哪些愿意接受但会因可望而不可及而遭受挫折的人来说,也许是高尚的和具有启发性的,但是,如果我们试图解释科学理论是怎样进化的,则它们没有多大的用处。他宣称科学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在于获得具有较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论,而问题可以分成经验的和理论的两类。他的关键的假设前提是:一个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判断在逻辑上独立于它的真理或逼真度的判断。因此,他关于科学进步的核心假定有两条:①解决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是科学进步的基本单位;②科学的目的就是把解决经验问题的范围扩展到最大限度,而使反常和概念问题的范围限制在最小程度。因此,进步的合理性就在于后继的问题能够比先前的理论解决更多的经验问题,同时避免或减少异常或概念问题。他自以为他的科学目标的思想的显著优点在于既抓住了一直隐含在科学进步及其合理性讨论中的东西,又避免了关于真理和逼真性讨论中遇到的种种棘手问题。它不是科学的一个预设的目标,而是把科学实际追求的东西作为科学的目标。然而,回避真理问题证实劳丹关于科学目标的致命弱点,这使他关于科学是一种理性的事业的观点受到严重的削弱。

综上所述,科学哲学史上各种关于科学目标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们不能正确地解决真理问题,尤其是不能正确地解决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关系问题。无误论把科学的目标正确地规定为对真理的探求,但把真理绝对化,否定了真理的相对性;逻辑经验主义看到了真理具有相对性,并试图用规律论作为工具来解决问题,但终究不能正确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波普尔表面上承认科学真理的客观性,认识科学事业是对真理的接近,好事,实际上却否认有真的理论的存在;劳丹试图从科学的实际过程中追求科学的目标,却把真理排除在科学之外。

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立场看问题,科学是一种理性事业,它的目标是科学真理,即获得关于对于自然的本质或规律的正确的认识或理论。科学事业是对真理的不断深入的无穷的探索,而真理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在科学发展的特定阶段上获得的被事实所证实的科学理论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它必须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被检验、修改或发展,不断增加它对自然规律反映的逼真性。另一方面,任何被证实的理论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这种成分不会被以后的发展所推翻。科学认识就是一个不断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尽管每代人受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因而对自然界的本质、规律的认识带有局限性,但也具有相对真理性,为绝对真理的长河增添了一滴水珠。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因此,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科学的目标是不断地向绝对真理的逼近。

三.科学的评价原则

在一定的科学目标指引下,一个关于科学合理性的模式必须规定科学活动尤其是科学理论的选择和评价的原则,以在相互竞争的理论中选择出有效的、可靠的、有前途的理论。

在西方科学哲学中出现了以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为代表的预设论(形式主义)的合理性模式,和以历史主义为代表的相对主义(非形式主义)的合理性模式之间的持久的争论。

预设主义和合理性的传统模式,它实际上以两个前提来为科学辩护,其一是逻辑推理作为合理性的形式;其二是以经验检验作为合理性的最终标准。相应地,它具有逻辑主义(或

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特征。

预设主义的观点受到了历史主义学派的相对主义模式的激烈批判。库恩通过科学史表明预设主义的评价或选择模式的片面性,他认为,经验和逻辑能够单独决定对一个理论的接受或拒绝,只是在常规科学中才有可能,不能将评判一个理论在个别研究中的运用标准用于整个理论或范式的批判;相对立的理论或范式不能有观察实验或逻辑形式来决定,对立范式各方的支持者各有一套彼此不同的评判标准,以支持各自的理论。库恩在强调理论评价中的社会、历史、心理、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作用时,忽视了理论评价的逻辑原则方面,他实际上片面地将逻辑评价的认识论或逻辑上的标准转变成为了价值标准。费耶阿本德后来进一步把库恩的观点推向极端,陷入了彻底的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在他看来,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事业,它没有普适的规范性方法,科学中的唯一的方法论原则是:不要任何规定;唯一正确的口号是“什么都行”。

总之,预设主义和相对主义各持一端,都有片面性,需要对立两极的互补。后来的一些科学哲学家,如夏皮尔、劳丹、普南特、图尔敏、瓦托夫斯基等人已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有益。他们都提出了更为合理全面的评价或选择模式。

从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观点看来,既然科学的目标是真理,那么选择或评价理论的标准也就是认识论的真理标准。真理的标准有两方面,一是逻辑标准,二是实践标准,后者更为重要,是最后的标准,而且逻辑标准和实践标准又是统一的。也就是说,理论评价和选择中,既要看相互竞争的理论哪一个更具有简明性和一致性,更重要的是要看哪一个更深入全面地反映自然界的规律和本质。当然,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社会价值因素对于理论选择和评价的影响,这些因素也会加速或延缓对理论的接受,但是,凡是更全面深刻的理论最终必定靠自己的真理性战胜错误的或不太全面、不那么深刻的理论。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大致概括出理论评价的几个要点:

1.理论同经验事实的一致性。即从理论推出的可检验的结论应该与实验检验的结果相符合,以表明理论具有真理性和精确性。理论与实验符合得越好、越广泛,理论被接受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理论内在的逻辑完备性。这个问题从来都在选择和评价各种理论中起重大的的作用。由于自然科学理论是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理论体系,因此必然要求理论内部在逻辑上自洽。理论不仅应保持内部逻辑上的一致性,而且与公认的理论也应该具有一致性。理论内在逻辑的完备性之所以能成为评价科学理论的重要规范之一,还因为自然界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某种理论总可以增加许多辅助性假说,使之与某些事实相适应。因此,只以外部证实作为评价标准是不充分的。我们还应考虑科学理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并许多新理论不是通过实验和科学事实的击落责任建立起来的,而是先构造构造理论,列出方程,演绎出可供检验的结论,然后再由实验加以验证。这种方法既显示了科学认识的相对独立性,也说明追求科学理论内在逻辑的完备性是非常重要的。

3.理论的简单性。理论简单性是指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简单性。自然科学的理论应该具有简单性,即该体系所包含的彼此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最少。这是因为: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越少,则整个理论体系在逻辑上的完备性也越容易判定,理论体系内部的无矛盾性也就越容易实现。②,反映自然界本质的规律表述得越简单。也越容易通过观察实验进行检验,使实验具有容易重复、反复检验的优点。③,科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应尽可能少,意味着每个理论中包含的经验内容尽可能多,这样的理论才具有应用的广泛性。④,理论的简单性也与科学家追求物质世界统一性、追求理论形式的简单、和谐、对称与理论的数学美有关。

4.理论的预见性。科学理论应有广阔的视野,能预言哪些未知的、或在理论建立时未被解释的现象,能超过最初所解释的哪些经验事实,得到大量的研究结果。这样的理论体系

属于进化的研究纲领。科学理论不仅表现为能够解释已知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表现为能够预见目前尚未观察到的、反却能为尔后的科学实践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科学史别名,一个科学理论揭示的自然规律越深刻、越普遍,它的预见性就越强;预见到的现象越多,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就越大。例如,质能关系式E=mc2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个推论,人们运用这个关系式解释原子核的质量亏损现象时,就发现了核内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从而预见了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和重要性。这一预见已为人类利用原子能的实践所证明。

理论评价的标准不是孤立的。与经验事实一致、内在的逻辑完备、简单、预见性等,综合地表现出科学理论既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也是解决有关问题的有效手段。以上的讨论主要针对自然科学理论,对于技术的评价将另行讨论。

科学方法论

1.1.1科学方法论 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 科学是一种基于理性的知识体系,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科学是客观的知识。也就是说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客观实在性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研究必须从这些客观现实出发,科学知识就是对客观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种正确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是具有客观性的一种认识形态。 (2)科学是理论化的知识。科学应该是认识的概括、抽象,因而是一种理论化的知识形态。 (3)科学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知识形态。正如罗素所说的,“科学总是一支未完成的交响曲”。由于人们总是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限制,作为人类认识结晶的科学只能逐渐逼近真理,近似地反映客观实在。 “科学方法论”的界定 在“科学方法论”的语言结构中,“科学”只是个限定词,是对主词“方法论”的内涵和外延的规范。因此可以将“科学方法论”理解为: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证实和证伪的一般认识原则或理论学问。一般而言,科学认识又包括两个层次,即经验认识层次和理论认识层次。所谓经验认识层次是指对事实的积累以及概括、综合、分析,从而获得适用于实际目的的经验规律的阶段。所谓理论认识层次是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并形成具体领域理论体系的阶段。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然哲学时期。16世纪以前,以直接观察,直觉猜测和形式逻辑推理为主要方法阶段。也可以称之为直觉观察时期。该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得谟克里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璧鸩鲁等等。这一时期的科学方法基本属于经验方法范畴。 (2)分析方法为主阶段。16~19世纪,各门学科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各自形成独立的学科和自己的研究方法。1620年,弗朗西斯·培根的《新工具》一书问世,给当时的科学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书中着重探讨了经验归纳法。与此同时,笛卡尔在《谈方法》一书中,从唯理性的演绎论出发,强调理性的推理和分析。 从而奠定了当时以分析为总体特征的科学方法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伽利略、牛顿、休谟等。 (3)辩证方法为主时期。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中叶,由于细胞学、能量守恒与转化论和进化论的出现,自然科学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关注过程以及各种过程的整体性联系的科学,这一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开始采取辩证方法,在研究中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结合起来,动态地考察对象整体的性质和功能,这一方法进一步得到了微观物理学、量子力学、相对论以及天体演化学等现代前沿科学成果的证

《科学与方法》读书笔记

《科学与方法》读书笔记 朱尔。昂利。彭加勒(JulesHenriPoincaré,1854~1912)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天文 学家、物家和家,他以其出众的才华、渊博的学识、广泛的研究和杰出的贡献而遐迩闻名,赢得了同代人和后辈人的赞誉。更甚有人说他是一位“无比伦比的数学家、敏锐的物理学 家和思想深刻的哲学家”。 《科学与方法》一书共有四编十四章,它完整地包容了彭加勒关于事实及其选择的指 导原则的见解。虽然它并没有像普遍流行的某些科学方法论指导书那样构造严谨细密的框架,其中的内容也只是或多或少与科学方法论问题有关,但它无疑要比前者有价值得多, 因为它是由富有智慧的科学大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正确的科学理论。也是彭加 勒通过自己发明富克斯函数的亲身体验,对数学发明的心理机制的探索等,才会有如此深 切地领悟。 书上介绍:数学的真理是用一连串无懈可击的推理从少数一目了然的命题推演出来的,这些真理不仅把它们强加于我们,而且强加于自然本身。每一个实验,通过一系列的数学 演绎,便可推出许多结果,于是每一个实验将使我们了解宇宙之一隅。这便是科学大家对 数学的态度,充满了热情和执着。方法离不开科学,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人类才能更深 层次地探究宇宙的奥秘。科学作为物质利益的源泉和归纳推理的训练学校,对此我们丝毫 没有怀疑,但请我们认真地思考一下:精神世界的巨大财富是有可能在科学的实验室里发 现呢,还是被启示给那些只填满了科学思想、并只以各种科学的方法训练过头脑的科学家?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说过:科学家是在理性的最高法庭上对自然界最忠实的诠释者。但毋 庸置疑的是科学家的头脑只能顾及宇宙之一隅,永远也不能囊括整个宇宙。一位能与高斯 相媲美的数学家,同时拥有着哲学家的身份,他说过“唯有康托尔主义和逻辑斯谛处于考 虑之列,对于某些东西有用的真正的数学,可以按照它自身的原则继续发展,而不必为在 它之外掀起的风暴伤脑筋,数学由于其平常所取得的成就而一步一步地前进着,这些成就 是决定性的,从来也不会被抛弃。”这就是他科学工作的“副产品”。这段话给我的印象 很深刻,因为它使我对科学方法,对数学思想有了新的认识,也给了我很深的启发。人类 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这是肯定的。很多人看到科学带来的进步和毁灭。却从来没有 思考过科学的背后潜藏着的是什么。又有多少人是理智而全面地看待科学与方法的? 简单来说,科学方法就是人类在所有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全部正确方法。而科 学的价值则是带给人类智慧和思考的享受,它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概念。 英国女性作家简·奥斯汀出生于18世纪的英国乡村小镇,她没上过正规学校,但受 到较好的家庭教育,她终身未婚。奥斯汀的作品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了当时英国乡村 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与田园风光,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爱情风波,一扫当时文学界假浪 漫主义潮流。 在彭加勒的世界里,科学是美的。科学是思想上的美,是有深度的美,是独特的美。 而这种美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并且纯粹的理智能够把握它。这种美给予物体,也可以

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科学方法论 教师姓名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研究生专业 所在院系 类别: 硕士 日期: 2013 年11 月11 日

评语 注: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 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简史、当代发展 的困境与其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是在阅读科学方法论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总结而来,主要为读书报告,文中的主要科学论点均援引自文后的参考文献中。 关键字:科学方法论;发展史;困境;现实意义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简史 依据古登(Gutting. G)的观点,我们可以将科学方法论描述为“处于科学的成功追求背后的所有普遍而系统地可表达的程序”[1]。同时,我们将科学方法论的本质归结为三个层面:哲学层面 ,科学家层面 ,科学实践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层面[2]。其中哲学层面的基本特征是基于普遍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之上的方法论追问,科学家层面的基本特征是根据具体科学问题所进行的,同时局限于科学家群体内部的方法论争论,而科学实践层面的特征是根据科学实践的具体历史以及社会特征而对科学方法所进行的一种描述。这种变化是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逐步而来的,下面笔者将简要介绍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 1,古希腊科学方法论的起源 早在古希腊时,哲学家们便已经开始了科学本质与来源的讨论与争辩。泰勒斯说“概括是科学的起源”[3],问题识我们该如何去概括。这里哲学家们分成了两个派别。 其一是唯理论,唯理论所持核心观点是:世界上的知识需要依赖人类的智力中的理性或直觉或理念的洞见才能获致。其中,数学总是知识的理想形式。最早的唯理论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论试图对数学知识的可能性提供一种解释,这种思想根源于毕达哥拉斯[2]。唯理论的表述试图说明存在着一种独立于物理事物之外的另一类事物,例如:给予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个点,通过这个点有一条、并且只有一条平行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这显然不是我们能够通过直接观察而得到,而是通过现实观察之外的理性思考得到的。而它又真实存在,并不以物理事物的形式存在,更像是一种理念式的,而又能被人接受的真实推论。虽然并不真实存在,但却可以确实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理念在柏拉图看来,能够求得对事物的解释、能够洞察理想事物的属性,从而获取关于实在事物的知识。 其二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经验论,其两大核心是:科学在起源上是经验的;科学在内容上是必然的[1]。这一观点与唯理论是完全相反的,认为科学的最终根源不是神圣的权威、人类的想象或者思辨的推理,而是我们对物质客体的感知经验。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明白物质客体的感知经验如何导出极其重要的智力判断,这就造成了经验论最大的弊端,也成为了人们后来进行科学方法论反思的根源。 2,近代科学方法论的革命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只是时间到了近现代,争论的主脚换成了笛卡尔与弗朗西斯?培根。 笛卡尔坚持并发展了唯理论,其关于科学方法论的两个核心主张是::第一,用理念概念取代了本体的理性直觉,也就是“科学的根据不是外在本体的不可靠的智力版本,而是确实认识到了它自身的内容。”[1]第二,丢弃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主张一种新型的数学推理,那就是以连续思维去把握秩序的“演绎法”。从这种观点可以得出科学是从问题或者待证明的事物中能直觉到的东西出发所进行的演绎这种结论。事实上,唯理论的演绎只能揭示前提中所包藏的结论,除非另有一个综合真理已被知道,否则它就不能建立综合真理。对

自然辩证法,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章科学本质论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与构成 一、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由于科学及其活动的多样性,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尽管科学难以定义,但仍可以从不同维度来考量科学及其特性。 (一)科学的各种形象 A、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真理性知识体系——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 B、科学是人类驾驭自然的一种力量——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C、科学是人类的一种典型的、发达的、高级的认识活动——一种方法 D、科学是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 E、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科学的特征 1、客观真理性 2、系统性——科学知识是有结构的体系 3、主体际性——被不同认识主体所理解和接受 4、可检验性——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检验 非科学——凡不具有可检验性 包括两部分: 伪科学(假科学)——实为非科学,却伪装成科学。 宗教、神学、意识形态——中性 伪科学与科学的不同特征 科学 非科学 相关性思维原则 相似性思维原则 追求确证或否证 回避规范检验 精确性、真实性、开放性 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系统化与“积极”统一 零散、负面 科学划界问题的相关理论 (三)科学划界的标准 1、归纳主义的科学观——实证原则 科学始于观察 科学的观察(正常感官、忠实记录、不带偏见)——观察陈述——科学理论的基础 1、归纳主义的科学观 在科学理论能被证明为正确的限度内,它们是在经验提供多少可靠的基础上借助归纳法支持而得到证明的。 证实原则:如果一个命题能用经验事实加以证实,那么这个命题就有意义。 归纳主义科学观的问题 1、如何从有限数目的观察陈述所提供的有限证据基础上得到一般性的不受限制的全称判断? A、观察陈述的数目必定大(必需) B、观察必须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予以重复(必要) C、没有任何公认的观察陈述和推导出的普遍定律发生冲突(必不可少) 2、观察依赖于理论 观察和前提理论难免有错(易谬性) 3、归纳原理如何能被证明是正确的? 正确的逻辑原则: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必是真.(演绎推理) 归纳论证——有可能是:前提为真,而结论为假。 ∴归纳不能单根据逻辑得到证明 2、证伪主义的科学观 波普尔——反对归纳主义用意义标准和证实原则来划界,认为科学与非科学区别在于它们是否具有可证伪性——可证伪性原则。 逻辑依据:全称陈述与单称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不对称性 如何理解“可证伪性”原则? 任何命题或科学假说体系,要被承认具有科学定律或理论的地位,必须满足一个基本条件,即,必须是可证伪的。 可证伪性——如果存在与某个假说相矛盾的逻辑上可能的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那么这个假说就是可证伪的。 如果这个或这组陈述被确定为真,就会证明这个假说是错误的。 证伪主义的条件限制:具有可证伪性的理论,实际上并没有被证伪(尚未出现反例)——非常重要的条件 为什么要坚持可证伪性? 逻辑上的可靠性 只有具有可证伪性的理论,才能提供信息。 可证伪性程度 可证伪度越高,理论就越好。

科学方法论(科学理论)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第二篇科学方法论第四章 第五章科学理论及其合理性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论论证所组成的体系。 第一节科学理论的结构和基本特征 一.科学理论的结构 1.组成科学理论的基本要素 科学理论是由3个基本知识单元自成的:基本概念;联系这些基本概念的判断即基本原理或定律;由这些概念与原理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的规律和预见。 基本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反映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专有的一些科学概念。例如,几何学中的点、线、面等;力学中的力、质点、速度、加速度、质量、功、能等;化学中的元素、原子、分子、化合、分解、价、健等。科学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石,一个新理论的建立,需要若干新的概念作为它的先导或逻辑出发点,藉以在逻辑上召开它的理论体系。否则,科学理论就会失去它独立存在的支撑点。 基本原理是科学对所研究对象的基本关系的反映,是科学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它在语言、结构上表现为判断的形式,一般用全称判断来表达。牛顿力学中的3个基本定律,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等等都是如此。 科学推理是科学理论中的由基本原理演绎推导出现的结论。它执行着理论解释和预见的功能。例如,狭义相对论中引伸出现的钟慢、尺缩效应,质能关系式等。 在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科学推断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中,各元素不是按照任意的外在的次序排列的,而是有一个严密的、前后一贯的逻辑结构。 2.两类理论——构造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 爱因斯坦曾把物理学中的理论区分为两类:构造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 构造性理论是“从比较简单的形式体系出发,并以此为材料,对比较复杂的现象构造出一幅图象”。1气体分子运动论就是如此。 原理性理论“使用的是分析方法,而不是综合的方法。形成它们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元素,不是用假说构造出来的,而是在经验中发现到的,它们是自然过程的普遍特征,即原理。这些原理给出了各个过程或者它们的理论表述所必须满足的数学形式的判决”。2热力学和相对论就是如此。 爱因斯坦的这种区分虽然是针对物理学的,但对各门基础学科都有普遍意义。这两类理论的构造方法当然是不同的,但是在结构形式中却有共同性,即从若干基本概念(可以作描述性说明而无需定义)出发,通过揭示概念的关系而形成基本原理(可以来自假说也可以从经验中得到),再运用基本原理而推导出(或证明)各种定律,这些定律常常包括由基本概念经过定义而形成的派生概念。比较成熟的理论一般都具有这种结构。例如,经典力学、经典热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都是如此。这显然是一种演绎结构。当然,在许多科学理论中,除了演绎结构之外,还可以看到归纳概括的成分,有些事实材料乃至经验定律并没有完全纳入演绎结构之中,而是作为理论的补充或例外。但是,随着理论的发展,这些归纳成分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109页 2《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110页。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整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近代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产生。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不仅推动了各门自然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也纷纷建立起来。例如,现代意义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都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当然,这并不是说近代以前,没有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思想。但现代社会科学却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上。 (2)人文科学的发展 一般来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恒久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人类历史进化的反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现象和活动。从时间上讲,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古代就已产生,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于近现代。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所以,我们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 (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近几年,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现代社会,如果说,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1)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不仅要探讨各种方法,而且要以对多种方法为对象,探讨方法的本体基础、基本性质、中介特点、传导功能和运用原则,以提高研究者和运用者的方法论自觉。因此,方法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2)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论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同时,方法是多样的,也是相互为用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3)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二、世界三。 其二,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而诠释就是理解,就是评价;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在这里,主观和客观、说明和理解、真理和价值是交融的,很难分开。正像王阳明先生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对当代社会科学和社会思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此贡献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的方法论学说。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一书主要选自《自然论文集》,本书由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内的批判性研究、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三篇长文组成,它们分别阐述了韦伯方法论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的内容,是韦伯方法论著作的代表作。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的阅读研究韦伯的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一文,进行浅析。 在《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一文中,韦伯提出人们在大学授课时是否应当宣明他们所赞成的某种伦理的或者建立在文明理想以及其他世界观基础上的实际的价值判断这一问题。针对此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其一是以可以从纯逻辑演绎而得到的事实和经验事实为一方与以实践的、伦理的或世界观的价值判断为另一方的区分是正确的;其二是尽可能在课堂上不讲实际的价值问题。对于上面两种回答,韦伯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大学教师在一切具体情况下,甚至在面临使他的授课内容变得毫无吸引力的危险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向听众,首先向自己宣明,哪些陈述是纯粹从逻辑推理演化而来的或者对纯粹经验事实的说明,哪些陈述是实际的价值判断,并且把这一点看作自己天经地义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第一种回答才可以接受;而韦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赞同第二种回答,认为第二种回答只适于掩盖向听众发表的意见的实际影响,韦伯认为如果让教师放弃实际的价值判断,不能讲激情昂扬的话语,会使听众迷失于各种不同范围的彼此混淆之中。 在讲坛上一般是否应该进行实际的价值判断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政策的问题,因而它最终只能由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而对大学的任务所取的观点来决定。韦伯批评了种种不合时宜的德国教授们在大学课堂的言行,认为“如今的大学生在教室里应当向自己的教师学到的东西,首先是熟练地完成给定的任务的能力;其次,承认事实,即使是令人不堪的事实,然后把关于它们的规定和自己的价值态度区别开来;第三,使自己服从职责,因而首先抑制不必要地表示自己个人兴趣和其他感受的冲动。”提出在每一项职责任务中,承担任务者应当克制自己,排除那些不属于职责的东西,而最需要排除的是他自己的爱与恨。 韦伯认为经验科学只能告诉人们事实怎么样,它可能怎么样,但决不指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因此关于实在的经验认识的科学必须拒绝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从而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科学研究者在涉及社会事实时,应当克制对它公开发表个人见解,韦伯写道:“一个职业‘思想家’如果有什么职责的话,他所迫切要做的便是,面对时下盛行的理想,哪怕是倾人的理想,都要保持个人才智的清醒,倘有必要,就需‘逆潮流而动’。”韦伯深切地认识到研究者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做学术报告时需要回避价值判断,不借科学研究来鼓吹自己的价值观;正是在这些因素之下,韦伯提出了“价值无涉”的概念。 韦伯写《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这篇论文的意图在于,批判德国的教授们利用自己不受攻击的权威在学术讲坛宣扬自己的价值观点,混淆了价值判断和关于经验事实的科学知识之间的界限。在韦伯看来大学教授不能任意的发表其价值判断。即应该做到价值无涉(价值中立)。所谓价值无涉是指要求研究主体按主观愿望选择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应该客观地描述关于所要研究问题的全面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而不管这些资料和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社会或者他人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对立。 价值无涉这一原则首先是由韦伯提出的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原则,今天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依然广为接受的标准。社会科学是否需要坚持“价值无涉”的原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争论。这两种立场在中国社会学界争论了十几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刊登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的郑杭生教授和李金教授之间的争辩。 李金教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价值无涉”的立场是持基本接受的态度。他在《为“价

哲学类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读《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这本《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是由高清海教授所写。整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传统现实与哲学,哲学与创新和人与哲学。我一向认为哲学是人类所特有的,而因为人类,哲学才会产生和发展,因此在这篇读书报告中,我将要就人与哲学关系这个问题对这本书进行一个总结和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人的本性。书中提到,认识“人”的方法论原则应该是:对人只能按照“人的方式”,不能运用“物种”观点去认识。关于人的本性,自哲学产生以来,一直颇有争议,归结起来无外乎“物化”与“神化”,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际上,这两种观点分别是从人的物质本性和精神本性来看的。但是“物化”把人归结为一个物体,这样就忽视了人的主动性以及自我创造性;“神化”则夸大了精神的作用,把人完全归为“纯粹理性”。因此要从人的“生命”入手去理解人的特异本性,即为什么人与其他生物与众不同。的确,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来自于自然,产生于物性,但是人是超然于物性之上。为了理解人的超然物性就需要知道能够联结物性与超然性又能区别它们的节点是什么,这个节点就是人的生命,或说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的生存方式与其他生物有相同之处,即受物种规定支配,简单来讲任何其他生物一样,需要空气、水、食物等等,但人超于其他生物的点在于,人有主动性,可以改变环境使其有利于自己,例如,谁把,发电站等等,人的“生命”也从单一的本能生命,又添加了自主生命。由此可以看出人有双重生命。这种两重性生命表明人要经历两次生成。先经历本能生命,就是为父母所生,遗传父母的基因,获得了生命,汲取父母和自然社会所给的养分。接下来就要经历自主生命,这是需要每个人自己争取和创造,接受文化,讲求“做人之道”。 以上我们可以得出关于人的本性的结论。首先人有物性同时还有超物性,其次人性既存在于个体生命之内,又超越与个体生命之外,既属个体生命的统一性,又表现为多样化的差别性。最后,人性既属前定的本质,又永远在不断生成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本性是复杂的,这使得我们不能再以简单的本性认识我们自己。 接下来,作者从人的本性理解哲学的本性。“哲学”与“人性”是有内在关联的。如历史,地理等学科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但是只有从哲学思维的高度才能把握人的真实本性。作者认为“哲学”是“人”的自我本性的自觉意识,当人认识到自己人的本性的时候,人会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本性,生存意义与其它存在的关系种种问题,换句话说,人们开始思考自己是什么,为什么存在,自己与其他生物、其他人、自然社会是怎样的一个关系的时候,哲学就产生了。而哲学本性也就是“人”的自我本性的自觉意识。当人类完成了自己物质的基本需要时,人类会思索自己未来的生活和道路,而这种思索往往是自由的和自觉的,因为外界无法控制和强迫,哲学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因为不同的人思索自己的方式不同,角度也不同,所以哲学没有统一的对象,固定的性质和终极的结论。哲学也就是多样性的,多面的以及永远发展的。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因为矛盾的不断产生和变化,要求人与哲学的概念也应不断更新。人类的前进方向是由人类自己探索的,而每个人的思维又是不同的,一个人的想法越多,思想延展的道路越多,而这种发展往往外界难以控制,所以会有正面的道路和负面的道路出现,人类也往往迷失方向。但是在人类的“自为本性”中含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人类也会审视并矫正自己走过的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思想会不断产生新的哲学,而这些新的哲学又会指导人类走入某条道路。例如,在书中,作者提到,由于18、19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兴起,人类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前进的道路,“人是人自己的上帝”“知识就是力量”(培根)“人为自然立法”(康德)等观念也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因为人的壮大推动了哲学的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方法论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社会科学方法论》实际上是由选自《科学论文集》的三篇长文组成,分别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领域的批判性研究》、《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阐述了韦伯的的基本思想。 李凯尔特认为,所谓意义就是“对过去的觉醒和对未来的参与”。基于社会生活和精神的特殊性社会科学中的意义也是不同的,人们赋予了社科对象以意义,文化科学即价值和意义的研究。社会科学是依赖于价值理念的。确定某物的意义是它成为研究对象的前提。韦伯认为,社会科学的目标不同于自然科学,不是以寻找实在的规律为目标。自然主义偏见地把社会科学的目标定为必须将现实还原为规律,这有把理想典型与现实掺和的危险。但是韦伯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在科学性上应该是一致的,不应该是两套知识,科学客观性的知识不应该因对象的不同就会有所不同,这也是韦伯方法论所想要解决的。文化科学的对象是有意义的文化事件或实在,其目的是认识实在的独特性质。因此,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的概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理想类型仅仅是认识经验科学的一种手段,不定义、不解释、不实在。而由理想类型得出的结论并不等于历史规律。如果借助经验历史的直观材料澄清理想类型与现实的区分,那么将历史知识表现为理论。但是,对历史的认知应当为主,得出的理论应当为仆,这个主次不能颠倒。否则就会出现规律失灵的危险。国内很多所谓的专家单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得出经济学规律失灵的结论。理想类型只是有计划地将历史事实有效地归属现实原因的手段。所有的理想类型的构思都具有暂时性,需要也不可避免的更新。不同阶层集团的利益形成不同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体系是根据其理想形成的。因此,韦伯则认为社会行动最终是归结到“个人”的,需要把握社会行动背后的“意义”,主张“理解的社会学”。初读此处,我想到这种理解是否也是包含个人的价值判断或者是约定俗成的规律?这似乎将文化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殊性混淆了。韦伯所提到的理解,将其定义为神入,但是也明确了这种理解只是存在事实上的可能性,它的实际效用是有限的。我们假设相同环境、条件以及一样的价值取向的人的内在状态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那么在研究经验历史中的事件即行动时,基于动机的不确定性,目标的合理性就有了推理的一般性,形成

科学方法论案例分析

科学方法论案例分析 ——浅谈微积分思想在大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上的应用 一、案例发生的理论背景: 微积分(Calculus)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它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微分学包括求导数的运算,是一套关于变化率的理论。它使得函数、速度、加速度和曲线的斜率等均可用一套通用的符号进行讨论。积分学,包括求积分的运算,为定义和计算面积、体积等提供一套通用的方法。 微积分学是微分学和积分学的总称。它是一种数学思想,?无限细分‘就是微分,?无限求和‘就是积分。十七世纪后半叶,牛顿和莱布尼茨完成了许多数学家都参加过准备的工作,分别独立地建立了微积分学。他们建立微积分的出发点是直观的无穷小量,但是理论基础是不牢固的。因为―无限‖的概念是无法用已经拥有的代数公式进行演算,所以,直到十九世纪,柯西和维尔斯特拉斯建立了极限理论,康托尔等建立了严格的实数理论,这门学科才得以严密化。 学习微积分学,首要的一步就是要理解到,―极限‖引入的必要性:因为,代数是人们已经熟悉的概念,但是,代数无法处理―无限‖的概念。所以,必须要利用代数处理代表无限的量,这时就精心构造了―极限‖的概念。在―极限‖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概念绕过了用一个数除以0的麻烦,相反引入了一个过程任意小量。就是说,除的数不是零,所以有意义,同时,这个小量可以取任意小,只要满足在德尔塔区间,都小于该任意小量,我们就说他的极限为该数——你可以认为这是投机取巧,但是,他的实用性证明,这样的定义还算比较完善,给出了正确推论的可能性。这个概念是成功的。 微积分是与实际应用联系着发展起来的,它在天文学,力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应用科学等多个分支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的发明更有助于这些应用的不断发展。 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小至粒子,大至宇宙,始终都在运动和变化着。因此在数学中引入了变量的概念后,就有可能把运动现象用数学来加以描述了。 一元微分 定义:设函数y = f(x)在某区间内有定义,x0及x0 + Δx在此区间内。如果函数的增量Δy = f(x0 + Δx) –f(x0)可表示为Δy = AΔx0 + o(Δx0)(其中A是不依赖于Δx的常数),而o(Δx0)是比Δx高阶的无穷小,那么称函数f(x)在点x0是可微的,且AΔx称作函数在点x0相应于自变量增量Δx的微分,记作dy,即dy = Adx。

科学读书报告

《科学方法论》课程报告 220120238 一.课程开设背景 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意义 科技提高生产力,而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和改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科学技术居功至伟,它使人类从野蛮变得文明,增强了人们适应和驾驭自然的能力,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人与人之间距离变短,时至今日,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已经不能想像如果没有科技的支持,人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电器、互联网络、汽车、医疗、能源、农业种植等,科技作为一种改善人们生活的工具和手段,已经如此紧密得与这个世界进行关联,人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能量。 这个世界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推动,而科技的进步需要科学的方法做支持,重视科技必须重视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都有其规律和章法,无论我们是从事行政管理,或是程序编写,还是三维动画制作,也可能从事财务管理,新闻记者等,我们都有其方法做指导。像其他任何职业一样,作为潜心学问的学者,要想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掌握合适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和研究的习惯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科技有多么重要,科学的方法就有多么重要。一切理论的探索,归根结底是方法的探索。在科学创造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科学方法的创新,尤其是在划时代的科学理论诞生时,集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哲学家于一身的哲人科学家,在科学方法的形成和进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独特作用。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和牛顿,是近代科学方法的奠基者。他们在构筑经 典力学的巍峨大厦时,成功地使数学与实验、假设与验证、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诸方法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十九世纪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其中蕴涵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广泛地渗透到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成为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独到的维度或视角。 世界观是在谈世界是什么,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观点,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方法论主要在谈“怎么办”的问题,科学方法论则是方法论的一种,它是科技哲学的范畴,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科学观,科学法则,科学方法论主要在讨论人们用什么方式、方法观察科学现象和解决科学领域的问题,它是对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科学方法论如同哲学是对所有学科知识的概括总结,又指导各学科知识的运用,科学方法论是指导各类科学运用不同的具体方法完成科学实践的重要学科。 三.“科学方法论”的几个重要问题 1. 科学是什么? 吴冲龙教授在“科学方法论问题”讲座中详细讲解科学的概念与分类,引导同学深入认识什么是科学。他通过列举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发现,如四大发明,讨论中国历史上是否有科学。吴教授在讲座中指出,科学的核心是关于世界处于什么状态,以及世界如何运作的系统理论知识。科学是相对于技艺(techne)的认知(episteme)行为和结果,它具有思辨性,并总是猜想新实体、新过程和新机制的存在,直至对可能存在的新世界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我们的祖先对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等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娴熟,但古代中国人并不知道其原理,也没有尝试找出其中的原理规律,并形成系统的理论。所以无论是著名的四大发明,还是郭守敬的天文观测仪器,张衡的地动仪,都只能称为技术,在本质上都是“手段、技巧,是主观思维和操作能力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系统”,而非系统的、规范的、认识事物本质的理论体系。因此,今天的多数

科学方法论论文

科学始于什么? 摘要: 第一,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科学始于观察"。但更多的史实可以证明,“科学始于问题”。 第二,重大的科学突破往往始于凝练出重要的科学问题。提出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提出了,即便你提出问题的人在有生之年没有能解决,其他的科学家或者我们的子孙后代,总有一天会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凝练科学目标,凝练科学问题,在当代显得更加重要。 正文: 有关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科学始于观察"。但更多的史实也可以证明,“科学始于问题”,这则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其实,观察、假说和问题常常是相互重叠的,可以是假说和问题指导观察,也可以是观察引发问题或假说,在科学史上都可以找到各自的证据.在科学处于搜集材料阶段,观察往往先于问题或假说;当科学进入综合阶段,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与日常经验越来越远时,直接观察更为困难,通过假说或发现问题来建立理论或指导实验和观察,已成为科学研究最常见的程序另外,马克思主义指出,自然科学本身是唯物主义的,自然界是辩证法的试金石.因此,研究自然科学为主要对象的科学哲学在若干观点上接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也是很自然的,例如科学哲学家福尔迈在它的专著《进化认识论》中认为,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意识之外的但又能被我们可知的外部世界,在这个世界的所有现实范围之间都有一种连续性(或准连续性)关联.由此可见,科学哲学并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格格不入,科学哲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借鉴和研究的方面,特别是科学哲学各流派对有关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研究的锲而不舍,细致分解,另辟蹊径的哲学思维模式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波普尔认为,从科学发展来讲,科学开始于问题.这是因为理论是一种对自然 界的普遍性的猜测,而猜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一些矛盾和不一致.第一,理论与观察不一致.第二, 理论与理论之间不一致.第三,理论内部不一致有了这些不一致的问题,人们就要对它进行猜测,于是就有了理论.因此他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概述 大纲 一、何谓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基本视域 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基本立场 五、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并不是外在于实践领域的抽象方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基本内容是由实践提供的 3.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是在实践领域中形成的 4.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将自身理解为实践领域的组成部分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方法论中的“方法” 原理与观点 K01:生活经验和现实的区别 K02: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特点 K03:人类总结的两种方式 K04: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基本立场是历史唯物主义 K05:实践性的具体内涵 正文 一、何谓方法 与“方法论”相联系的“方法”不是指经验生活中做事的办法,而是以认识的方式通达真理的道路。认识,无论是作为经验认识、知识体系还是信仰,都以揭示真理为目标。这里说的“真理”是指“确然性”,即“根本存在根据”。获得确然性,就是揭示和确定认识对象的根本存在根据。 真理是通过某种方法即经由某种道路被揭示的。人通过认识首先能确定的是自己的意识。意识固然具有内在性,即自身确定性,但意识并非仅是一种空洞的内在性,意识与世界的“共谋”使意识总能通过经验的方式获得意识自身无法产

生的材料。意识的本性在于它总是试图走向“内在超越”,即从有限的材料中获得具有普遍性的认识。真正的超越,是意识从自身出发把握真理。走向超越的意识所经过的道路即是意识所使用的方法。经过这条道路,意识获得了从既成性的角度来看并不直接包含在纯粹意识自身的内容。 意识加工和激活材料,从而获得各种意识对象以及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意识所获得的关于经验之物的理解是科学,对于先验之物的理解是哲学,对于超验之物的理解是宗教。无论科学、哲学还是宗教,在其体系之下,皆隐含着一个建构自身的道路(或方法)。道路本身就是体系的一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把握现实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以通达和把握现实为根本任务。“现实”当然与“生活经验”有关,但并不等同于“生活经验”。生活经验是流变的和偶然的,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对象的“现实”,则是指生活经验中的确然性基础,即使得生活经验成为生活经验的本质根据;生活经验是通过感知等方式获得的,而现实则是通过反思获得的;生活经验可以直接获得,现实则并非伸手可得的现成之物,而是必须深入经验内部、经由特定的方法或道路方可通达与把握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开启的是大视野,探讨的是时代的根本问题。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等同于日常办事的指南,而应将之视为从根本上理解当代人类生活的道路。 以通达和把握现实为基本目标和任务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是开放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既成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首先是通过经典作家充满艰辛的理论道路构建起来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本身又是不断走上新的构建道路的开放理论框架。 另外,以通达和把握现实为基本目标和任务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是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独立于其理论之外的抽象的、形式化的“马克思主义方法”。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展开过程本身。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是经典作家留下的进入社会现实的道路与线索。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基本视域 马克思主义所试图通达与把握的是当代人类生活的现实。抽象地说,现实当然可以分为“社会现实”和“自然现实”等,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这种抽象讨论是没有意义的。自然与人类社会具有统一性,不能将二者机械地区分开。二者

《政策变迁与学习》读书报告

《政策变迁与学习——一种倡议联盟途径》读书报告 行管1201班陈玉倩121410024 众所周知,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也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在公共政策分析领域实践的工作者们所运用的理论以及测试理论的方法也在 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在本书中,各位作者清楚地介绍了运用倡议联盟框架进行政策分析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于各种公共政策问题和领域。在考察教育、放松航空管制、通讯、能源和环境的案例过程中,萨巴蒂尔和詹金斯-史密斯充分说明和应用了倡议联盟框架,并着眼于未来的研究和分析,对这一方法进行了重大修改。 《政策变迁与学习:一种倡议联盟途径》为我们提供了一本说明理论如何解释政策世界的教科书,也为学者和决策者介绍了倡议联盟框架的最新发展,揭示了这一方法的潜力,它解释了传统的政策分析阶段模型(议程设定、政策形成、政策实施)未能解释的很多因素。书中的表格、图表、方法论附录增强了本书的教学价值。 本书第一部分为理论篇章,介绍了倡议联盟框架的主要内容,倡议联盟框架主要用于分析十年乃至数十年间的政策变迁。在本书的第二章中,保罗认为应当把政策变迁看做几个“倡议联盟”互相竞争的产物。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政策的分析可能改变一个联盟信念体系的次要方面,但是政策核心方面的转变通常是子系统外部元素发生变化的结果。在第三章中则把“以政策为导向的学习”放在较短的时间段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在本书开篇中解释过去30年间美国空气污染政策的演变时,政策的阶段分析方法和传统上政治学家的关注点至少存在两大局限。第一,他们都患了“波托马克热”,即认为几乎所有的重要事件都发生在华盛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大大低估了中央和地方机构在实施联邦法律时的自由裁量权,以及这些机构发起和实施创新性政策的能力。第二,他们都忽略了政策演变过程中“理念”的作用——特别是政策辩论的技术所包含的理念。幸运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被政策的阶段分析方法和大多数政治学家的研究重点所蒙蔽。实际上,郝洛克认为政策变迁是以下过程的共同产物:①大范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迁;②一个政策团体中人们的互动,这种互动既包含对权利的争夺,也包含努力开发更多更好的方法,用以处理政策问题的各个方面。 我们可以得知,倡议联盟框架建立在四个基本前提之上:(1)理解政策变迁的过程要求十年或数十年的时间跨度。短期观察具有不准确性。(2)考察重点是“政策子系统”,观察影响政府针对某个政策问题的决策的各个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情况。(3)政策子系统应该包括政府间的维度。(4)公共政策可以被归结为信念体系,也就是一组价值取向,以及实现这些价值取向的因果假设。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作为案例研究部分,把倡议联盟框架应用于几个政策变迁过程的分析。由于作者希望案例能涵盖大范围的政策领域和政府权限,所以本书案例涵盖了六个不同的政策领域:中等教育、航空管制、供水、电视业管制、能源生产和土地使用。与此同时,这

科学方法论(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案——方法论(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 第二章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或集体),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一个学科(或学说),是否存在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寡和深浅,是表示这学科(或学说)是否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科学认识活动与系统 一.科学认识: 相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认识,以及高度抽象的哲理性认识而言,科学认识是针对进入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对象可提供具体确定的知识并且可以检验的阐述事物本质的认识。 有三性:具体的实证性——知识具体、结论明确,可以重复检验; 深刻性——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机理的解释; 创造性——在实践基础上,揭示了普遍性规律性机理,提出理论。 二.科学认识活动与认识系统 科学认识活动是有结构的过程。包含三要素:主体、客体和中介。 主体:具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价值标准和科学实践本领,参与科学认识活动中的人,居于主动地位,认识受对象制约,但具有能动性。 客体: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中介(两类): 物质性中介:科研中应用的仪器和工具、设备等; 精神性中介:科学方法,包括科学研究一般程序,推理规则、科学语言和符号等。 第二节问题、科学问题和科学研究 一.问题 所谓问题,就是一种已知与未知的结合体,或者是已知与未知的交界。 提出问题的能力虽然有大小,但是人的天性。人的知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认识世界就需要提问。人与外边世界的关系,首先是一种适应与被适应的关系,而后带来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未知和已知的困惑与怀疑引导人类学习、解决问题,从而带来进步,进步就是适应、认识和改造。 存在各种问题。如哲学问题,一般智力问题,科学问题等等。 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导源于怀疑和困惑(《形而上学》982b17-18)。 维特根斯坦说:哲学问题具有的形式是:“我不知道出路何在”(《哲学研究》123号)。 一般的问题是模糊的,不具有清晰的表象。不具有可解性或已经完全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