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

左斌十天的培训,感触良多,收获丰硕。那些学识丰厚、见解独到、极富学术个性的理论专家与实践先驱所作的一场场报告引发了我对自己教学的深层反思与教学生涯的价值考量。

作为江西省语文教育引领者,师大文学院院长詹艾斌教授是这次培训专家里最有名望的一位,他的在语文教学中贯彻“生命教育”的主张对我的触动最大。

“生命教育”并非新兴的说法,1968年美国学者就提出了“生命教育”一说,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生命教育乃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它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教育元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生命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必然特征,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现实的需求来看,“生命教育”有其施行的紧迫性。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充裕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极易导致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等问题,让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以致引发校园欺凌、自残轻生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高中阶段有,甚至在大学阶段也常见。詹艾斌教授与冯昊教授在授课时多次谈到江西师大学生近年来出现的抑郁症高发、自杀轻生、暴力失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仅只是在江西师大存在,甚至

在全国高校都存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案,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杀人案,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案,等等。詹教授与冯教授都将这一问题的原因归结为高中阶段的生命教育不得力,甚至表示这一现象会影响为高考命题的高校老师的高考命题思路,在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高考试题中有意设计有关“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等的话题。

从贯彻习近平“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上看,“生命教育”有其施行的政策背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亦是教育质量衡量的根本标准。“生命教育”就是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一个健康的人,它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让学生在感知生命的过程中知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发的由内而外的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从而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目标。

从推行“语文新课程标准”看,“生命教育”有其突出的意义。“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

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提出的教育要求的精髓所在,就是落实好“生命教育”,培养出拥有健康生命意识与情怀的人。

从现行语文教材的使用看,“生命教育”有其可操作的课程依托。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生命教育”,不能将其架空,为谈生命教育而空谈生命教育,也不可专门拿出课时来讲述,肯定是要将它融汇进日常的语文课中。日常的语文教学以现行语文教材为依托,我们可以从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挖掘出众多生命教育的素材。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蕴含着生命与理想的话题,《荆轲刺秦王》中蕴含着生命与价值的话题,《小狗包弟》中蕴含着生命与反思的话题,《赤壁赋》中蕴含着生命与挫折的话题,《劝学》中蕴含着生命与发展的话题,等等。我们的语文教材为生命教育提供了能深入学生心灵的极为丰富的素材,这为我们在语文课程中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可能。

从高考语文命题看,“生命教育”其实已渗透入高考试题中。在一份高考语文试卷中,里面的试题肯定有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以2018年高考全国卷为例,如文学类文本阅读《赵一曼女士》的文本中引用了赵一曼烈士写给自己孩子的一份遗书:“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

牲的!”这就是生命价值的教育。这道大题中的一道问答题是这样设计的:“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相应的参考答案中有这样的内容“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若要准确做出回答,答题者必须具有正确的生命价值判断。又如诗歌鉴赏题的第二问“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相应的答案是“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若要能作出这样的解读,肯定也要有对待人生挫折、生命坎坷的正确态度。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高考试题也在探寻生命的价值,关注现实生命的生存环境与生命应该有的精神状态,所以我们也必须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渗入“生命教育”。

从我校开展的语文学科特色建设看,“生命教育”有作为主导思想的意义。语文学科特色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我校的语文学科特色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现阶段开展的“课前三分钟”活动与2020届推行的“阅读课程”都只是具体的做法,我们还缺少一个比较宏观且明晰的学科特色建设的目标方向与主导思想。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生命教育”是人的教育的终极形式,实现生命的价值是语文教育的元目的。因此我们的语文学科特色建设可以“生命教育”为旗帜,将所有的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安排都以“生命教育”作为主导思想,贯穿其中,从而使我校的语文学科特色建设具备较高层次的主导基调。

在高中阶段能够承载“生命教育”的学科,数理化不行,政史地

也无力,唯有语文才能担此重任,若能将“生命教育”融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必将推动我校语文学科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