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分析化学第六章酸碱滴定习题答案word版本

分析化学第六章酸碱滴定习题答案word版本

分析化学第六章酸碱滴定习题答案word版本
分析化学第六章酸碱滴定习题答案word版本

第六章酸碱滴定

萧生手打必属精品1.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H2O,H2C2O4,H2PO4-,HCO3-,C6H5OH,C6H5NH3+,HS-,Fe(H2O)63+,R-NH+CH2COOH.

答:H2O的共轭碱为OH-;;

H2C2O4的共轭碱为HC2O4-;

H2PO4-的共轭碱为HPO42-;

HCO3-的共轭碱为CO32-;;

C6H5OH的共轭碱为C6H5O-;

C6H5NH3+的共轭碱为C6H5NH2;

HS-的共轭碱为S2-;

Fe(H2O)63+的共轭碱为Fe(H2O)5(OH)2+;

R-NH2+CH2COOH的共轭碱为R-NHCH2COOH。

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H2O,NO3-,HSO4-,S2-,C6H5O-,C u(H2O)2(OH)2,(CH2)6N4,

R—NHCH2COO-,COO-

C O O-

答:H2O的共轭酸为H+;

NO3-的共轭酸为HNO3;

HSO4-的共轭酸为H2SO4;

S2的共轭酸为HS-;

C6H5O-的共轭酸为C6H5OH

C u(H2O)2(OH)2的共轭酸为Cu(H2O)3(OH)+;

(CH2)6N4的共轭酸为(CH2)4N4H+;

R—NHCH2COO-的共轭酸为R—NHCHCOOH,

COO-

C O O-

的共轭酸为COO-

C O O-H

3.根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写出(1)(NH4)2CO3,(2)NH4HCO3溶液的PBE,浓度为c(mol·L-1)。

答:(1)MBE:[NH4+]+[NH3]=2c; [H2CO3]+[HCO3-]+[CO32-]=c

CBE:[NH4+]+[H+]=[OH-]+[HCO3-]+2[CO32-]

PBE:[H+]+2[H2CO3] +[HCO3-]=[NH3]+[OH-]

(2)MBE:[NH4+]+[NH3]=c; [H2CO3]+[HCO3-]+[CO32-]=c

CBE:[NH4+]+[H+]=[OH-]+[HCO3-]+2[CO32-]

PBE:[H+]+[H2CO3]=[NH3]+[OH-]+[CO32-]

$4.写出下列酸碱组分的MBE、CEB和PBE(设定质子参考水准直接写出),浓度为c(mol·L-1)。

(1)KHP (2)NaNH4HPO4(3)NH4H2PO4(4)NH4CN

答:(1)MBE:[K+]=c

[H 2P]+[HP -]+[P 2-]=c

CBE :[K +]+[H +]=2[P 2-]+[OH -]+[HP -] PBE :[H +]+[H 2P]=[P 2-]+[OH -]

(2)MBE :[Na +]=[NH 4+]=c

[H 2PO 4-]+[H 3PO 4]+[HPO 42-]+[PO 43-]=c

CBE :[Na +]+[NH 4+]+[H +]=[OH -]+[H 2PO 4-]+2[HPO 42-]+3[PO 43-] PBE :[H +]+[H 2PO 4-]+2[H 3PO 4]=[OH -]+[NH 3]+[PO 43-] (3)MBE :[NH 4+]=c

[H 3PO 4]+[H 2PO 4-]+[HPO 42-]+[PO 43-]=c

CBE :[NH 4+]+[H +]=[H 2PO 4]+2[HPO 42-]+3[PO 43-]+[OH -] PBE :[H +]+[H 3PO 4]=[OH -]+[NH 3]+[HPO 42-]+2[PO 43-] (4)MBE :[NH 4+]=c

[CN -]+[HCN]=c

CBE :[NH 4+]+[H +]=[OH -]+[CN -] PBE :[HCN]+[H +]=[NH 3]+[OH -]

5. (1)讨论两种一元弱酸混合溶液的酸碱平衡问题,推导其H +浓度计算公式。 (2)0.10 mol·L -1NH 4Cl 和 0.10 mol·L -1H 3BO 3混合液的pH 值。

答:(1)设HB 1和HB 2分别为两种一元弱酸,浓度分别为C HB1和C HB2 mol·L -1。两种酸的混合液的PBE 为

[H +]=[OH -]+[B 1-]+[B 2-]

混合液是酸性,忽略水的电离,即[OH -]项可忽略,并代入有关平衡常数式得如下近似式

]

[][]

[][][2

1

21+

+

++

=

H K HB H K HB H HB HB

21][][][21HB HB K HB K HB H +=+ (1)

当两种都较弱,可忽略其离解的影响,[HB 1]≈C HB1 ,[HB 2]≈C HB2 。 式(1)简化为 2211][HB HB HB HB K C K C H +=

+ (2)

若两种酸都不太弱,先由式(2)近似求得[H +],对式(1)进行逐步逼近求解。 (2) 5

108.13-?=NH K 10514

106.5108.1/10

0.1/34

---?=??==+NH W NH K K K

10108.533-?=BO H K

根据公式2211][HB HB HB HB K C K C H +=

+

得:

L

mol K C K C H HB HB HB HB /1007.1108.51.0106.51.0][5

10102211---+?=??+??=+=

pH=lg1.07×10-5=4.97

6.根据图5—3说明NaH 2PO 4—Na 2HPO 4 缓冲溶液适用的pH 范围。 答:范围为7.2±1。

7.若要配制(1)pH=3.0,(2)pH=4.0 的缓冲溶液,现有下列物质,问应该选那种缓冲体系?有关常数见附录一之表1。

(1)COO -C O O

- (2)HCOOH (3)CH 2ClCOOH (4)NH 3+CH 2COOH

(氨基乙酸盐)

答:(1) pK a1=2.95 pK a2=5.41 故pH=(pK a1+pK a2)/2=(2.95+5.41)/2=4.18

(2) pK a =3.74 (3) pK a =2.86

(4)pK a1=2.35 pK a2=9.60 故pH=( pK a1+pK a2)/2=(2.35+9.60)/2=5.98 所以配制pH=3.0的溶液须选(2),(3);配制pH=4.0须选(1),(2)。 $8.下列酸碱溶液浓度均为0.10 mol·L -1,能否采用等浓度的滴定剂直接准确进行滴定? (1)HF (2)KHP (3)NH 3+CH 2COONa (4)NaHS (5)NaHCO 3 (6)(CH 2)6N 4 (7) (CH 2)6N 4·HCl (8)CH 3NH 2 答:(1) K a =7.2×10-4 ,C sp K a =0.1×7.2×10-4=7.2×10-5>10-8

(2) K a2=3.9×10-6 ,C sp K a2=0.1×3.9×10-6=3.9×10-7>10-8

(3) K a2=2.5×10-10 ,C sp K a2=0.1×2.5×10-10=2.5×10-11<10-8

(4) K a1=5.7×10-8 ,K b2=K w /K a1=1.0×10-14/5.7×10-8=1.8×10-7,

C sp K b2=0.1×1.8×10-7=1.8×10-8>10-8

(5) K a2=5.6×10-11 , K b1=K w /K a2=1.0×10-14/5.6×10-11=1.8×10-4,

C sp K b1=0.1×1.8×10-4=1.8×10-5>10-8

(6) K b =1.4×10-9 ,C sp K b =0.1×1.4×10-9=1.4×10-10<10-8

(7) K b =1.4×10-9 , K a =K w /K b =1.0×10-14/1.4×10-9=1.7×10-6,

C sp K a =0.1×1.7×10-6=1.7×10-7>10-8

(8) K b =4.2×10-4 ,C sp K b =0.1×4.2×10-4=4.2×10-5>10-8 根据C sp K a ≥10-8可直接滴定,查表计算只(3)、(6)不能直接准确滴定,其余可直接滴定。

$9.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c sp K a (K b )≥10-8就可以直接准确滴定。如果用K t 表示滴定反应的形成常数,那么该反应的c sp K t 应为多少? 解:因为C sp K a ≥10-8,K a =K t ?K w ,

故:C sp K t ≥106

10.为什么一般都用强酸(碱)溶液作酸(碱)标准溶液?为什么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不宜太浓或太稀?

答:用强酸或强碱作滴定剂时,其滴定反应为:

H ++OH -=H 2O

K t =

]][[1-

+OH H =W

K 1

=1.0×1014 (25℃) 此类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

K t 相当大,反应进行的十分完全。但酸(碱)标准溶

液的浓度太浓时,滴定终点时过量的体积一定,因而误差增大;若太稀,终点时指示剂变色不明显,故滴定的体积也会增大,致使误差增大。故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均不宜太浓或太稀。 11.下列多元酸(碱)、混合酸(碱)溶液中每种酸(碱)的分析浓度均为0.10 mol·L -1

(标明的除外),能否用等浓度的滴定剂准确进行分布滴定或分别滴定?如能直接滴定(包括滴总量),根据计算的pH sp 选择适宜的指示剂。 (1)H 3AsO 4 (2)H 2C 2O 4 (3)0.40 mol·L -1乙二胺 (4) NaOH+(CH 2)6N 4 (5)邻苯二甲酸 (6)联氨

(7)H 2SO 4+H 3PO 4 (8)乙胺+吡啶

答:根据C sp K a (K b )≥10-8,p C sp +pK a (K b )≥8及K a1/ K a2>105,p K a1-p K a2>5可直接计算得知是否可进行滴定。

(1)H 3AsO 4 K a1=6.3×10-3, pK a1=2.20 ; K a2=1.0×10-7 , pK a2=7.00; K a3=3.2×10-12, pK a3=11.50.

故可直接滴定一级和二级,三级不能滴定。

pH sp =

21

(pK a1+pK a2)=4.60 溴甲酚绿; pH sp =2

1

(pK a2+pK a3)=9.25 酚酞。

(2)H 2C 2O 4 pK a1=1.22 ; pK a2=4.19

pH sp =14-pcK b1/2=14+(lg0.1/3-14+4.19)=8.36 K a1/K a2<10-5

故可直接滴定一、二级氢,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 (3)0.40 mol·L -1乙二胺 pK b1=4.07 ; pK b2=7.15 cK b2=0.4×7.1×10-8>10-8

pH sp =pcK a1/2=(lg0.4/3+14-7.15)/2=2.99

故可同时滴定一、二级,甲基黄,由黄色变为红色; (4) NaOH+(CH 2)6N 4 pK b =8.85 pH sp =14-pcK b /2=14+(lg0.1/2-8.85)/2=8.92

故可直接滴定NaOH ,酚酞,有无色变为红色; (5)邻苯二甲酸 pK a1=2.95 ; pK a2=5.41 pH sp =pK W -pcK b1/2=14+[lg0.05-(14-5.41)]/2=8.90

故可直接滴定一、二级氢,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 (6)联氨 pK b1=5.52 ; pK b2=14.12 pH sp =pcK a2/2=(-lg0.1/2+14-5.52)/2=6.22

故可直接滴定一级,甲基红,由黄色变为红色;

(7)H 2SO 4+H 3PO 4 pH sp =[(pcK a1K a2/(c+K a1)]/2=4.70

甲基红,由黄色变为红色 pH sp =[(p(K a2(cK a3+K aw )/c]/2=9.66

故可直接滴定到磷酸二氢盐、磷酸一氢盐,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 (8)乙胺+吡啶 pK b1=3.25 pK b2=8.77 pH sp = pcK a /2=(-lg0.1/2+14-3.25)/2=6.03

故可直接滴定乙胺,甲基红,由红色变为黄色。 12.HCl 与HAc 的混合溶液(浓度均为0.10 mol·L -1),能否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 -1 NaOH 溶液直接滴定其中的HCl ,此时有多少HAc 参与了反应? 解:C 1=0.10mol ?L -1 , K a2=1.8×10-5 ,所以 (1)不能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准确滴定HCl

(2)因为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 所以 当pH=4.0时为变色转折点

pH=pKa+lg HA

A -

4.0=4.74+lg

%

1.0%

x x -

x%=15%

$13.今有H 2SO 4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浓度均为0.050 mol·L -1,欲用0.100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试问:

(1)能否准确滴定其中的H 2SO 4?为什么?采用什么指示剂?

(2)如何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混合溶液中(NH 4)2SO 4的含量?指示剂又是什么? 解:(1)能。因为H 2SO 4的第二步电离常数pKa 2=2.00,而NH 4+的电离常数pKa=9.26,所以能完全准确滴定其中的H 2SO 4 ,可以采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2)可以用蒸馏法,即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碱溶液,加热使NH 3逸出,并用过量的H 3BO 3溶液吸收,然后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H 3BO 3吸收液:

O H NH OH NH 234+↑?→?

+?

-

+ NH 3 + H 3BO 3== NH 4+ H 2BO 3-

H ++ H 2BO 3-== H 3BO 3

终点的产物是H 3BO 3和NH 4+(混合弱酸),pH ≈5 ,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按下式计算含量:

4

24424)()()(2)(SO NH HCl

SO NH cV cV w =

$14.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用混有少量的邻苯二甲酸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

(2)用吸收了CO 2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H 3PO 4至第一计量点;继续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对测定结果各如何影响? 答:(1)使测定值偏小。

(2)使第一计量点测定值不影响,第二计量点偏大。

15.一试液可能是NaOH 、NaHCO 3、、Na 2CO 3或它们的固体混合物的溶液。用20.00mL0.1000 mol·L -1HCl 标准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可滴定至终点。问在下列情况下,继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还需加入多少毫升HCl 溶液?第三种情况试液的组成如何?

(1)试液中所含NaOH 与Na 2CO 3、物质的量比为3∶1;

(2)原固体试样中所含NaHCO 3和NaOH 的物质量比为2∶1; (3)加入甲基橙后滴半滴HCl 溶液,试液即成重点颜色。 答:(1)还需加入HCl 为;20.00÷4=5.00mL (2)还需加入HCl 为:20.00×2=40.00mL (3)由NaOH 组成。

16.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下述物质的含量,当它们均按指定的方程式进行反应时,被测物质与H +的物质的量之比各是多少?

(1)Na 2CO 3,Al 2(CO 3)3,CaCO 3(CO 32-+2H +=CO 2+H 2O )。

(2)Na 2B 4O 7·10H 2O ,B 2O 3,NaBO 2·4H 2O ,B (B 4O 72-+2H ++5H 2O=4H 3BO 3)。 答:(1)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2、1∶6、1∶2。

(2)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2、1∶2、1∶1、1∶1。

$17.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

A.滴定突跃的范围;

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C.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D.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E .滴定方向 答:选 D

$18.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

(1)2.0×10-7 mol·L -1HCl (2)0.020 mol·L -1 H 2SO 4 (3) 0.10 mol·L -1NH 4Cl (4)0.025 mol·L -1HCOOH (5)1.0×10-4 mol·L -1 HCN (6)1.0×10-4 mol·L -1NaCN (7)0.10 mol·L -1(CH 2)6N 4 (8)0.10 mol·L -1NH 4CN (9)0.010 mol·L -1KHP (10)0.10 mol·L -1Na 2S (11)0.10 mol·L -1NH 3CH 2COOH (氨基乙酸盐) 解:(1)pH=7-lg2=6.62

(2)2

10

0.102.08)100.102.0()100.102.0(][2

222---+???+?-+?-=H

=5.123210

-?

pH=lg[H +]=1.59

(3)[H +]=W a K CK +=614101048.7100.1106.510.0---?=?+?? pH=-lg[H +]=5.13

(4)[H +]=a CK =34101.21084.1025.0--?=?? pH=-lg[H +]=2.69

(5)[H +]=a CK =71041068.2102.7100.1---?=??? pH=-lg[H +]=6.54

(6)[OH -]=b

CK 510

14

4

1074.310

2.7100.1100.1----?=????= pOH=4.51 pH=9.49

(7)[OH -]=b CK 591018.1104.11.0--?=??=

pOH=4.93 pH=9.07

(8)[OH -]=

10)

()

()(1035.6)

(4

-?=+++

HCN W NH

HCN a Ka C K CKa K

pH=9.20 (9)

10

5

146314

21221105.11055.6100.1109.3101.1100.1][-------

?=??=????=

=

=a a w b b K K K K K OH

pOH=9.82 pH=4.18

(10)[OH -]=1b CK 91.0102.1/100.11.01514=???=--

pOH=0.04 pH=13.96 (11)[H +]=2311012.2105.41.0--?=??=

a CK

pH=1.67

$19.计算0.010 mol·L -1H 3PO 4溶液中(1)HPO 42-,(2)PO 43-的浓度 解:∵

1a CK 。=3106.701.0-??>40K a2 K a2>>K a2

且CK a1=0.01×7.6×10-3

∴ H 3PO 4的第二级、第三级解离 和水的解离均又被忽略。于是可以按一元酸来处理,

又因为40010

6.701

.03

1

2

106.7010.04)106.7(106.72

4][32332

21---+???+?+?-=

++-=

a

a a CK K K H =1.14×10-2mol.L -1

12421014.1][][--+-

??=≈L mol H PO H

18224224

103.6]

[][][--+-

-

??=≈=L mol K H K

PO H HPO a a

=+-

-

]

[][][32434

H K HPO PO a 118213

8321043.210

14.1104.4103.6][-----+??=????=L mol H K K a a $20.(1)250mgNa 2C 2O 4溶解并稀释至500 mL ,计算pH=4.00时该溶液中各种型体的浓度。

(2)计算pH=1.00时,0.10 mol·L -1H 2S 溶液中各型体的浓度。 解:(1) [H 14

10]--+

?=L mol

13421073.35

.01341000250

][--??=?=L mol O NaC

根据多元酸(碱)各型体的分布分数可直接计算有: CK a1=5.9×10-2 , CK a2=6.4×10-5

Na 2C 2O 4在酸性水溶液中以三种形式分布即:C 2O 42-、HC 2O 4-和H 2C 2O 4。 其中:2

112

3

422][][]

[1073.3][4

22a a a O C H K K K H H H C O C H ++??==+++-δ =1668

3

1073.310

686.91010

37.3-----??=???L mol 2

112

1

3

_

42][][][1073.3][4

2

a a a a O HC K K K H H K H C O HC ++??==+++--

δ 131027.2--??=L mol

2

1122

13242][][1073.3][24

2a a a a a O C

K K K H H K K C O C ++?

?==++--

-

δ

=1.41×10-3 mol·L -1

(2) H 2S 的K a1=5.7×10-8 ,K a2=1.2×10-15 ,

由多元酸(碱)各型体分布分数有: 8

22

210

7.51.01.01.01.0][2-??+?==S

H C S H δ =0.1 mol·L -1

8

28

107.51.01.0107.51.01.0][--??+???

==-

HS C HS δ

=5.7×10-8 mol·L -1

8

215

8210

7.51.01.0102.1107.51.0][2----

??+????==-

S C S

δ =6.84×10-2 mol·L -1

$21.20.0g 六亚甲基四胺加12 mol·L -1HCl 溶液4.0 mL ,最后配制成100 mL 溶液,其pH 为多少?

解:形成(CH 2)6N 4—HCl 缓冲溶液,计算知:

1)(43.11000

100140204

22-?===L mol V

n

c N CH

1)

)((148.01

.0004

.012422-?=?=

=

L mol V

C V c N CH HCl

故体系为(CH 2)6N 4-(CH 2)6N 4H +缓冲体系,1)(95.0422-?=L mol c N CH ,

148.0-?=L mol c HCl ,则

45.548

.095

.0lg

12.5lg

42

2422)(())((=+=+=+

H NH CH

N CH a C C pK pH $22.若配制pH=10.00,10.14

3-?==+L mol c c NH NH 的NH 3- NH 4Cl 缓冲溶液1.0L ,

问需要15 mol·L -1的氨水多少毫升?需要NH 4Cl 多少克?

解:由缓冲溶液计算公式+

+=43lg

NH

NH a C C pK pH , 得10=9.26+lg

+

43NH

NH C C

lg

+

43NH

NH C C =0.74 ,

+

43NH

NH C C =0.85 mol

又0.14

3=++

NH

NH C C

则 mol C NH 15.03= mol C NH 85.04

=+

即 需 O H NH 23?为0.85mol 则

ml L 57057.015

85

.0== 即 NH 4Cl 为0.15mol 0.15×53.5=8.0 g

$23.欲配制100 mL 氨基乙酸缓冲溶液,其总浓度c=0.10 mol·L -1,pH=2.00,需氨基乙酸多少克?还需加多少毫升 1.0 mol·L -1酸或碱?已知氨基乙酸的摩尔质量M=75.07g ·mol -1。

解:1)设需氨基乙酸x g ,由题意可知

c MV

m

= ∴ 10.01000

.007.75=?x

g x 75.0=

(2)因为氨基乙酸为两性物质,所以应加一元强酸HCl ,才能使溶液的pH=2.00 。 设应加y mL HCl

HA

A a c c pK pH -+=lg

y

y 0.110000.11.01.0lg

35.200.2-

?+=

y=6.9 mL $24.(1)在100 mL 由1.0mol·L -1HAc 和1.0mol·L -1NaAc 组成的缓冲溶液中,加入1.0mL6.00.1000mol·L -1NaOH 溶液滴定后,溶液的pH 有何变化?

(2)若在100mLpH=5.00的HAc-NaAc 缓冲溶液中加入1.0mL6.0mol·L -1NaOH 后,溶液的pH 增大0.10单位。问此缓冲溶液中HAc 、NaAc 的分析浓度各为多少? 解:(1)101

106

1100611100=

+?+?=

c HAc C mol·L -1 106

94

1100611100=

+?-?=-

C

A C mol·L -1 69.4log

2=+=-

HAc

A a C C pK pH C

74.4log

1=+=-HAc

Ac a C C pK pH

pH 1-pH 2=0.05

(2)设原[HAc -]为x ,[NaAc]为y 。

则 00.5log

1=+=x

y

pK pH a 10.56

16

1log 2=?-?++=x y pK pH a

得 x=0.40 mol ?L -1 y=0.72 mol ?L -1

$25.计算下列标准缓冲溶液的pH (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1)0.034 mol·L -1饱和酒石酸氢钾溶液;(2)0.010 mol·L -1硼砂溶液。 解:(1))][]([2

12

2+-+-+=K HA Z K Z HA I =

034.0)1034.01034.0(2

1

22='?+? 29.0)034.030.0034.01034

.0(250.0log 22-=?-+?=-A r

)log (212'2'1-++=

A r a a pK pK pH 56.3)29.037.404.3(21

=-+=

(2)硼砂溶液中有如下酸碱平衡

B 4O 72-+5H 2O = 2H 2BO 3-+2H 3BO 3

因此硼砂溶液为

-

-3233BO H BO H 缓冲体系。考虑离子强度影响:

3

'1

3

3

2log

BO H BO H

a pK

pH αα-

+=

11

9

10200.0,0200.0,108.53

233---?=?=?=-

L mol C L mol C K BO H

BO H a

溶液中

)(21

323232-+++=BO H BO H Na Na Z c Z c I 020.0)020.0020.0(2

1

=+=

059.0)020.030.0020

.01020

.0(50.0log 3

2-=?-+-=-

BO H r

)(0200.0873.0,873.013

2

3

2-??==--

L mol r BO H O B H

α

)(0200.0,113333-?=≈L mol r BO H BO H α 则18.90200

.00200

.0873.0log

24.9=?+=pH

26.某一弱酸HA 试样 1.250 g 用水溶液稀释至50.00 mL ,可用41.20 mL 0.09000mol·L -1NaOH 滴定至计量点。当加入8.24 mLNaOH 时溶液的pH=4.30。 (1) 求该弱酸的摩尔质量;(2)计算弱酸的解离常数Ka 和计量点的pH ;选择何

种指示剂? 解:(1)由

0412.009.0250

.1?=M

得 M=337.1g/mol (2)a

b

a C C pK pH log

+= 90.424

.85024

.809.02.4109.024.85024.809.0log

=+?-?+?-=pH pK a K a =1.3×10-5

,

20W b K CK >>Θ400>b

K C

62106.5][--?==∴CK OH

75.826.51414=-=+=pOH pH

故 酚酞为指示剂。

$27.取25.00 mL 苯甲酸溶液,用20.70 mL0.1000mol·L -1NaOH 溶液滴定至计量点。 (1)计算苯甲酸溶液的浓度;(2)求计量点的pH ;(3)应选择那种指示剂。 解:(1)设苯甲酸的浓度为x

则 1000.070.2000.25?=x 得 x=0.08280 mol ?L -1

(2)当达计量点时,苯甲酸完全为苯甲酸钠,酸度完全由苯甲酸根决定.

,400>b

K C

W b K CK 20> 15102584.0][---??==L mol CK OH b

pOH=5.58 pH=8.42

(3)酚酞为指示剂。 $28.计算用0.1000 mol·L -1HCl 溶液滴定20.00 mL0.10 mol·L -1NH 3溶液时.(1)计量点;(2)计量点前后±0.1%相对误差时溶液的pH ;(3)选择那种指示剂? 解:(1),

20W a K CK >Θ400>a

K C

Cl NH 4∴的[H +]=5

10529.0-?=a CK

pH=5.28

(2)26.600.326.998

.19201.098.1998.19201

.002.0lg =-=+?+?+=a pK pH

30.402

.401

.002.0lg =?-=pH

(3))26.6~30.4(∈pH Θ

∴甲基红为指示剂。 $29.计算用0.1000 mol·L -1HCl 溶液滴定0.050 mol·L -1Na 2B 4O 7溶液至计量点时的pH (B 4O 72-+2H ++5H 2O=4H 3BO 3)。选用何种指示剂? 解:在计量点时,刚好反应 1

331.0][-?=∴L mol BO H 211

1100,500,

25a a a W a K CK K C

K CK >>>Θ 51011076.0108.51.0][--+

?=??==

∴a CK H

pH=5.12

故 溴甲酚绿为指示剂。

$30.二元酸H 2B 在pH=1.50时,-=HB B H δδ2;pH=6.50时,--=2B HB δδ。 (1) 求H 2B 的K a1和K a2; (2) 能否以0.1000mol·L -1NaOH 分步滴定0.10mol·L -1的H 2B ; (3) 计算计量点时溶液的pH ; (4)

选择适宜的指示剂。

解:(1)B

H 2+

-

+H HB 则]

[]

][[21B H HB H K a -+=

当 pH=1.5时

-≈HB B

H δδ

2 则 K a1=10-1.50

同理 -

HB +

-

+H B

2 则]

[]

][[22

-

-+=HB B H K a 当 pH=6.50时 --≈2B HB δδ

则 K a2=10-6.50

(2)CK a1=10-8且

52

1

10>a a K K ,所以可以用来分步滴定H 2B 。 (3)51

!12110827.7][-+

?=+=a ep ep a a K C C K K H :

则 pH=4.10 二级电离 102

21101.3)

(][-+

?=-=ep W a a C K CK K H

则 pH=9.51

(4))51.9~10.4(∈pH Θ

∴分别选择选用甲基橙和酚酞。 $31.计算下述情况时的终点误差: (1) 用0.1000mol·L -1NaOH 溶液滴定0.10 mol·L -1HCl 溶液,以甲基红(pH ep =5.5)

为指示剂;

(2) 分别以酚酞(pH ep =8.5)、甲基橙(pH ep =4.0)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 -1HCl

溶液滴定0.10 mol·L -1NH 3溶液。

解:(1)%006.0%10005

.01010%5

.85.5=?-=

--t E (2)酚酞

15.0106.51010][10

5.85

.83

=?+=+=---+a a NH

K H K α %100)]

[][(%3?--=-+NH ep

a

t C OH H E α %15%100)15.005

.010(5

.5-=?--

=- 甲基橙 6

106.5][3-+

?=+=

a

a NH K H K α

%20.0%100)]

[][(%3=?--=-+NH ep

a

t C OH H E α $32.在一定量甘露醇存在下,以0.02000 mol·L -1NaOH 滴定0.020 mol·L -1H 3BO 3(C 此时K a =4.0×10-6)至pH ep =9.00, (1) 计算计量点时的pH (2) 终点误差

解:(1)400100.4100.102000

.0,20100.4100.102000.06

146

14>??=>???=----b W

b K C K CK Θ L mol CK OH b /100.510

0.4100.1202000.0][66

14

----

?=???==∴ 70

.830.500.14,

30.5=-=-==∴pOH pK pH pOH w

(2)

%

070.0%100)][][(%004988.0][][333

3

=?+-

-=∴=+=+-+

+ep a

ep

ep BO H t a

BO

H C

H OH E K H H αα

(3)选用何种指示剂?

解:pH=8.70时应变色,所以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33.标定某NaOH 溶液得其浓度为0.1026 mol·L -1,后因为暴露于空气中吸收了CO 2。取该碱液25.00 mL ,用0.1143 mol·L -1HCl 溶液滴定至酚酞终点,用去HCl 溶液22.31mL 。计算:

(1) 每升碱液吸收了多少克CO 2?

(2) 用该碱液滴定某一弱酸,若浓度仍以0.1026 mol·L -1计算,会影起多大的误

差?:

解:(1)设每升碱液吸收x 克CO 2

因为以酚酞为指示剂,所以Na 2CO 3被滴定为NaHCO 3 . 则可知: HCl HCl NaOH CO CO NaOH V c V M m c =?-

)(2

2

(0.1026-

02231.01143.002500.0)44

?=?x

x=0.02640g?L -1

(2)

%

60.0%100025.01026.002231.01143.0025.01026.0=???-?==

的物质的量

总的的物质的量过量的NaOH NaOH E t

$34.用0.1000 mol·L -1HCl 溶液滴定20.00 mL0.10 mol·L -1NaOH 。若NaOH 溶液中同时含有0.20 mol·L -1NaA C ,(1)求计量点时的pH ;(2)若滴定到pH=7.00结束,有多少NaA C 参加了反应? 解:(1)400,

20>>b

W b K C

K CK Θ 87

.813

.5/104.710.0][6==?=?

=∴--pH pOH L mol K K OH a

W

(2)

mol

V C V C n ep

HAc

ep HAc ep NaAc ep HAc ep HAc HAc 535

77102.21000.40108.1100.1100.100.4000.2020.0-----?=???+????===δ 35.称取含硼酸及硼砂的试样0.6010g ,用0.1000mol·L -1HCl 标准溶液滴定,以甲基红为指示剂,消耗HCl20.00 mL ;再加甘露醇强化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2000mol·L -1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30.00 mL 。计算试样中硼砂和硼酸的质量分数。

解:根据 5H 2O+Na 2B 4O 7?H 2O+2HCl=4H 3BO 3+2NaCl+10H 2O 可得:

O H O B Na w 2742?=

%46.63%1002274210=????总

m M V C O

H O B Na HCl

HCl =%46.63%1006010

.042

.381202000

.01000.0=??? %100)24

(3333???-

=

BO H HCl HCl HCL BO H M m V C c w 总

=

%58.20%10083.616010

.0)

24

02000.01000.0030000.02000.0(=????-

?

36.含有酸不容物的混合碱试样1.100 g,水溶解后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用去HCl 溶液(T HCL/CaO =0.01400g ·ml -1)31.40 ml ;同样质量的试样该用酚酞做指示剂,用上述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用去13.30 ml 。计算试样中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质量分数。

解:解:由滴定过程可知,试样可能含有NaOH ﹑NaHCO 3﹑Na 2CO 3 ∵31.40mL>2×13.30mL

∴试样中含有NaHCO 3﹑Na 2CO 3

于是

14993.008

.561000

201400.01000

2-?=??=

??=

L mol M T c CaO

CaO HCl HCl

用于滴定NaHCO 3的量为: 31.40mL-2×13.30mL=4.80mL

%

71.17%100100

.199.10501330.04993.001.8400480.04993.0100.1%

100)

(%32231=???+??-=

?+-=)

(总

总m M V c M V c m w CO Na HCl HCl NaHCO HCl HCl

37.某试样中仅含NaOH 和Na 2CO 3。称取0.3720 g 试样用水溶解后,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0.1500mol·L -1HCl 溶液40.00 ml ,问还需多少毫升HCl 溶液达到甲基橙的变色点?

解:设NaOH 为X mol ,Na 2CO 3为Y mol , 则 X+Y=0.04×0.15=0.006 40X+105.99Y=0.3750 得 X=0.004 Y=0.002 故ml V HCl 33.1310001500

.0002

.0=?=

38.干燥的纯NaOH 和NaHCO 3按2:1的质量比混合后溶于水,并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使用酚酞指示剂时用去盐酸的体积为V 1,继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有用去盐酸的体积为V 2。求V 1/V 2(3位有效数字)。

解:20.401

.844022322

1===m m

M m M m V V

CO Na NaOH

$3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 3PO 4或NaNH 2PO 4或Na 2HPO 4,或是它们不同比例的混合

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48.36 mL1.000 mol·L -1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接着加入甲基橙,再用33.72 mL1.000 mol·L -1 HCl 溶液回滴至甲基橙终点(橙色),问混合后该溶液组成如何?并求出各组分的物质的量(m mol )。

解:由题意得,混合液由H 3PO 4和NaH 2PO 4组成,设其体积分别为X ml ,Y ml 。

由2V1+V 2=48.36 V 1+V 2=33.72 得 V 1=14.64 ml V 2=19.08 ml

故 C 1=1.000V 1=14.64 m mol C 2=1.000V 2=19.08 m mol 40.称取3.000g 磷酸盐试样溶解后,用甲基红作指示剂,以14.10 mL0.5000 mol·L -1HCl 溶液滴定至终点;同样质量的试样,以酚酞作指示剂,需5.00 mL0.600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

(1)试样的组成如何?

(2)计算试样中P 2O 5的质量分数。

解:(1)同样质量的磷酸盐试样,以甲基红作指示剂时,酸的用量

)(050.75000.010.14mol m n HCl =?=;以酚酞作指示剂时的碱用量,

)(000.3mmol n NaOH =;NaOH HCl n n >。此处磷酸盐试样由可溶性-42PO H 与

-24HPO 的钠盐或钾盐组成。

(2)试样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分别滴定时

-

-??24425222HPO PO H O P ,

则试样中P 2O 5的含量为:

%10000

.310])()[(21

%5

2352???+=-O P NaOH HCl M CV CV O P

%78.23%100000

.3295

.14110)000.3050.7(3=????+=

- $41.粗氨盐1.000g ,加入过量NaOH 溶液并加热,逸出的氨吸收于56.00 mL0.2500 mol·L -1H 2SO 4中,过量的酸用0.5000 mol·L -1NaOH 回滴,用去碱1.56 mL 。计算试样中NH 3的质量分数。 解:

%36.46%100000

.103.17)200156

.05.025.0056.0(2)2(2%3

42423=???-?=

?-

?=

s

NH NaOH

NaOH SO H SO H m M V c c V NH

42.食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是将按下法测得N 的质量分数乘以因数6.25即得结果。称2.000 g 干肉片试样用浓硫酸(汞为催化剂)煮解,直至存在的氮完全转化为硫酸氢氨。再用过量的NaOH 处理,放出NH 3的吸收于50.00 mL H 2SO 4(1.00 mL 相当于0.01860 g Na 2O )中。过量的酸需要用28.80 mL NaOH (1.00 mL 相当于0.1266 g 邻苯二甲酸氢钾)反滴定。计算肉片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 解:

L

mol M T c O

Na O Na SO H SO H /3000.000

.621000

01860.01000

224242/=?=

?=

L mol M T c KHP KHP NaOH NaOH /6199.022

.2041000

1266.01000/=?=?=

%509.8%100000

.201

.14)202880.005000.0(2%42=??-

=NaOH

SO H C C N

蛋白质%%19.5325.6%=?=N

43.称取不纯的未知的一元弱酸HA (摩尔质量为82.00g ·mol -1)试样1.600 g ,溶解后稀释至60.00 mL ,以0.2500mol·L -1NaOH 进行电位滴定。已知HA 被中和一半时溶液的pH=5.00,而中和至计量点时溶液的pH=9.00。计算试样中HA 的质量分数。 解:解:设试样中HA 的质量分数为A 。

(1)当HA 被中和一半时溶液的pH=5.00 , 有: HA

A a c c pK pH -+=lg

∵HA A c c =-

∴pH = pK a 即 K a =10-5.00

(2)设质量分数为W ,当HA 被中和至计量点时,可得:

13252.00600

.000.82600.1-?=?=??=

L Wmol W

V M W m c HA ∵ NaOH NaOH HA HA V c V c = ∴ W W c V c V NaOH HA HA NaOH 07805.02500

.00600

.03252.0=?==

则 W

W V V V c c NaOH HA HA HA A 07805.00600.00600

.03252.0+?=+=

-

b A K

c OH -=-][

00.900

.51007805.00600.00600

.03252.010

--?+?=

W

W

W =0.51

因为 cK a >20 K w

400>a

K c

故使用最简式计算是合理的。 44.在20.00 mL0.1000 mol·L -1HA (Ka=1.0×10-7)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NaOH 溶液20.02 mL ,计算溶液的pH 。

解:设过量的NaOH 的浓度为c ,则此溶液的PBE 为: c + [H +] + [HA] = [OH -]

因此溶液显碱性,故上式可简化为:c + [HA] = [OH -]

]

[][][+

++=+++-H K K H c H c V V V V w a ep

HA

NaOH HA NaOH HA NaOH

]

[100.1][2

/1000.0][1000.000.2002.2000.2002.207+

-++=?+?+?+-H K H H w 解之:[H +]=1.0×10-10 mol/L pH=10.00

奔波在俗世里,不知从何时起,飘来一股清流,逼着每个人优秀。

人过四十,已然不惑。我们听过别人的歌,也唱过自己的曲,但谁也逃不过岁月的审视,逃不过现实的残酷。如若,把心中的杂念抛开,苟且的日子里,其实也能无比诗意。

借一些时光,寻一处宁静,听听花开,看看花落,翻一本爱读的书,悟一段哲人的赠言,原来,日升月落,一切还是那么美。

洗不净的浮沉,留给雨天;悟不透的凡事,交给时间。很多时候,人生的遗憾,不是因为没有实现,而是沉于悲伤,错过了打开心结的时机。

有人说工作忙、应酬多,哪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啊?记得鲁迅有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

不明花语,却逢花季。一路行走,在渐行渐远的时光中,命运会给你一次次洗牌,但玩牌的始终是你自己。

坦白的说,我们遇到困扰,经常会放大自己的苦,虐待自己,然后落个遍体鳞伤,可怜兮兮地向世界宣告:自己没救了!可是,那又怎样?因为,大多数人关心的都是自己。

一个人在成年后,最畅快的事,莫过于经过一番努力后,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学会了独自、沉默,不轻易诉说。因为,更多的时候,诉说毫无意义。

伤心也好,开心也好,过去了,都是曾经。每个人都要追寻活下去的理由,心怀美好,期待美好,这个世界,就没有那么糟糕。

或许,你也会有这样的情节,两个人坐在一起,杂乱无章的聊天,突然你感到无聊,你渴望安静,你想一个人咀嚼内心的悲与喜。

透过窗格,发着呆,走着神,搜索不到要附和的词。那一刻,你明白了,这世间不缺一起品茗的人,缺的是一个与你同步的灵魂。

没有了期望的懂,还是把故事留给自己吧!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颠沛流离,浪迹天涯。有时候,你以为找到了知己,其实,你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花,只有在凋零的时候,才懂得永恒就是在落红中重生;人,只有在落魄的时候,才明白力量就是在破土中崛起?.

因为防备,因为经历,我们学会了掩饰,掩饰自己内心的某些真实,也在真实中,扬起无懈可击的微笑,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困扰。

人生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逝去的当作最美的风景。所以,不要活在虚妄的世界,不要对曾经存在假设,不要指望别人太多。

有些情,只可随缘,不可勉强;有些人,只可浅交,不可入深;有些话,只可会意,不可说穿。

或许,有这么一段情,陪你度过漫长冰冷的寒冬;有那样一个人,给你抑郁的天空画上了温暖的春阳。

但时光,总会吹散很多往事,把过去一片片分割,移植到不同区域,并贴上标签,印着不同的定义,也定义着自己的人生态度。

正如庄子所说:“唯至人乃能游于世不避,顺人而不失己。”外在的世界,只是一个形式,而你内在的世界,才是真正的江山。

丰富自己,取悦自己,随缘,随顺,随境,你的心才会敞开,才会接纳更多的有可能。这样的人生,眼睛里的笑意,尽是踏实与真味。

年少时,那些说给蓝天白云的梦想,早已遗忘在风中,再也飞不到岁月的枝头。褪去稚气与懵懂,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心里撑着宽阔,却不动声色。

沉淀滴定法.

第五节沉淀滴定法 教学目的: 1、掌握沉淀滴定法对反应的要求。 2、掌握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原理。 3、明确分级沉淀及沉淀转化的概念。 4、理解测定氯化物的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一、方法简介 沉淀滴定法(precipitation titration):也称容量分析法(volumetric precipitation method),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用作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反应速度快,生成沉淀的溶解度小; (2)反应按一定的化学式定量进行; (3)有准确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 应用范围:含量在1%以上的卤素化合物和硫氰化物的测定。 解释:沉淀反应很多,但能用于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并不多,因为很多沉淀的组成不恒定,或溶解度较大,或形成过饱和溶液,或达到平衡速度慢,或共沉淀现象严重等。目前比较有实际意义的是生成微溶性银盐的沉淀反应。 Ag++ Cl- = AgCl↓ Ag++ SCN- =AgSCN↓ 以这类反应为基础的沉淀滴定法称为银量法。主要测定Cl-、Br-、I-、Ag+及SCN-等。 如有一些沉淀HgS、PbSO4、BaSO4等也可用于沉淀滴定法,但重要性不及银量法。

二、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 莫尔法 银量法佛尔哈德法 法杨司法 1、莫尔法 什么是莫尔法?以铬酸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测定卤素化合物含量。 (1)指示剂作用原理: Ag+ + Cl- AgCl↓白Ksp(AgCl)= 1.8 ×10-9 Ag+ + CrO42-Ag2CrO4↓橙色Ksp(Ag2CrO4)= 2 ×10-12 因为AgCl和Ag2CrO4的溶度积不同,因而发生分级沉淀,当AgCl沉淀完全后,稍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与K2CrO4指示剂反应生成Ag2CrO4↓砖红色(量少时为橙色)。 平衡时,[Ag+]·[Cl-] = Ksp AgCl 设溶液中[Cl-] = [CrO4]2-= 0.1mol/L Ksp AgCl 1.8 ×10-10 [Ag+]AgCl = = = 1.8×10-9(mol/L) [Cl-] 0.1 Ksp(Ag2CrO4) 2 ×10-12 = = = 4.5×10-6(mol/L)[Ag+]Ag 2CrO4 [CrO42-] 0.1 由此可见:[Ag+][Cl-]首先大于Ksp AgCl,则AgCl开始沉淀。 [Cl-]消耗完之后,AgNO3和CrO42-生成Ag2CrO4沉淀。 (2)铬酸钾指示剂的适合用量的计算 根据溶度积原理: Ag++ Cl- = AgCl K SP = 1.8×10-10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公式

分析化学 酸碱滴定法 公式 2010级化学一班 李海波 2011-11-04 一、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活度:i i i c a γ= (i γ为活度系数,浓度很小的溶液近似等于1) 稀溶液中,离子强度:2 1 21i n i i z c I ∑== 二、分布分数δ ※一元(HA ,Ka ) [][] + + += H Ka H HA δ [] + += H Ka Ka A δ []HA C HA δ?= [] -?=- A C A δ ※多元(H n A ,Ka 1、Ka 2、Ka n ) [][][][]n n n n n A H Ka Ka Ka Ka Ka H Ka H H H n 2 1 2 1 2 1 1 ++++= -+-+++δ [][][][]n n n n n A H Ka Ka Ka Ka Ka H Ka H H Ka H n 2 1 2 1 2 1 1 1 1 1++++=-+-++-+- -δ [][] [] n n n n n A Ka Ka Ka Ka Ka H Ka H H Ka Ka Ka n 21212 11 21++++= -+-++- δ 三、溶液中PH 的计算 (1)强酸 强碱 (2)一元弱酸(碱)溶液PH 计算 1、计算时要先判断环境是酸性还是碱性。 2、像硫酸这种第一步解离完全,第二步不完全解离的不满足上式,但与上式的推

导过程类似,应用质子守恒列方程,[OH-]太小,忽略。 (3)多元弱酸(碱)溶液一般都按二元酸处理,Ka太小省略掉。 (4)两性物质溶液pH的计算 ①酸式盐,eg:NaHA ②弱酸弱碱盐(1:1型),eg:CH2ClCOONH4(CH2ClCOOH→Ka,NH3→Ka')

高中化学知识讲解《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学习目标】 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初步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中和滴定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的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关键: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4、指示剂的使用。 ①用量不能太多,常用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量增多或减少。 ②指示剂的选择。 选择指示剂时,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的颜色改变:颜色变化对比明显。 如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到达终点时,pH变化范围很大,可用酚酞,也可用甲基橙;强酸滴定弱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一般不用石蕊试液,原因是其溶液颜色变化对比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较大。 要点二、中和滴定操作。 1、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试剂。 ①仪器。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氢氟酸)、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等。 ②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蒸馏水。 2、准备过程。 ①滴定管的使用: a.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碱式滴定管同样检验)。 b.洗净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润洗2~3次,并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 c.注入液体: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 mL~3 mL处,并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d.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 满反应液(如果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应快速放液以赶走气泡;除去碱式

《分析化学》第七章沉淀滴定法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组织教学】 1、师生互致问候语 2、考勤、组织教学。 【导入】 用于沉淀滴定法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1.生成的沉淀应具有恒定的组成,而且溶解度必须很小; 2.沉淀反应必须迅速、定量地进行; 3.能够用适当地指示剂或其他方法确定滴定地终点。 其中,银量法应用较为广泛,根据滴定方式、滴定条件和选用指示剂的不同,将银量法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及发扬司法,本次课程主要学习这三类方法,并通过习题巩固本章知识点。 【课堂教学】 7.4沉淀滴定法 7.4.1摩尔法(Mohr)-用铬酸钾作指示剂AgNO 3 滴定NaCl 1.原理:Ag+ + Cl- = AgCl↓(白色)—滴定反应 Ag+ + CrO 42- = Ag 2 CrO 4 ↓(砖红色 ) —指示剂反应 计量点时:[][] 4.7 10 Ag Cl +-- ===1.25?10-5mol/L 2.指示剂浓度:K 2CrO 4 的最佳浓度为5.0?10-3mol/L3. pH:最宜范围为6.5-10.5(中 性或弱碱性). 4.适用范围:直接滴定Cl-、Br-。 5.干扰:凡能与CrO 4 2-或 Ag+生成沉淀的离子都干扰测定。如:Ba2+、Pb2+、Hg2+以 及PO 43-、AsO 4 3-、S2-、C 2 O 4 2-等。

7.4.2佛尔哈德法(Volhard)-铁铵矾(NH 4Fe(SO 4 ) 2 )作指示剂1.直接滴定法 -在硝酸介质中,用NH 4 SCN标准溶液滴定Ag+。(1)原理:Ag++ SCN- = AgSCN↓(白)滴定反应 Fe3+ + SCN- = FeSCN2+(红)指示剂反应 (2)溶液酸度控制在0.1-1mol/L之间 (3)Fe3+浓度一般控制在0.015 mol/L 2.返滴定法-测定鹵素离子(1)优点:选择性高。 (2)缺点:终点时,过量的SCN-易使下列反应发生: AgCl + SCN-=AgSCN+ Cl– 所以,溶液出现的红色不稳定,随着不断地摇动溶液,红色又逐渐消失,得不到正确的终点。 解决措施:分离AgCl沉淀 b.用有机溶剂将AgCl沉淀表面覆盖,使其不与溶液接触。 C.提高Fe3+的浓度以减小终点时SCN-的浓度,从而减小滴定误差。 7.4.3法扬司法(Fajans)-吸附指示剂吸附指示剂是一类有机燃料,当它被吸附在胶粒表面之后,可能是由于形成某种化合物而导致指示剂分子结构的变化,因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AgNO 3 滴定Cl-,用荧光黄作指示剂。HFI=H++FI- AgCl?Ag++ FI-(黄绿色)=AgCl?Ag+?FI-(淡红色) 注意: (1)应尽量使沉淀的比表面大一些。 (2)被滴定离子的浓度不能太低 (3)避免在强的阳光下进行滴定。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总结 在历年高考命题中,通过图象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pH与起始浓度的关系、有关混合溶液pH的计算、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盐类水解、守恒关系的应用以及沉淀溶解平衡 等知识的题目是必考题,具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试题通常以酸碱滴定过程为基础,涉及电解质水溶液中离子 浓度的等量关系、大小关系以及水的电离程度等知识和规 律,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一、解题方法: 1.要仔细分析所给图象,确定图象各点的成分和溶液酸 碱性,充分挖掘图象信息中的隐含条件,如图示中的最高点、最低点、交汇点、突变点都是提供解题信息的关键点。 2.用守恒法、不等式(先主次、后大小)等方法解决问 题。 (1)三大守恒:①电荷守恒,②物料守恒,③质子守 恒。 (2)一个不等式: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①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含水解和不水解)溶液主要 以电离产生的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②弱酸、弱碱主要以弱电解质的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

中。 ③可水解的盐溶液中可水解的离子的水解程度极小、弱 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程度极小。 ④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需要讨论酸式酸根水解和电 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3.对于混合溶液的离子平衡图象题,解题思维必须触及:混合溶液有无反应、反应物是否过量、电离与水解何者强、 溶液体积变化有无影响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等。若不发生反 应的混合溶液,则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若恰好完全反应的 混合溶液,生成的是酸或碱则考虑电离,生成的是盐则考虑 水解。若反应物过量,则根据过量程度考虑电离或水解。若 有定量计算,则要考虑混合溶液的体积变化。 4.一定要理解透坐标用对数表示的含义。结合平衡移动 原理确定变化量到底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5.选择题中的曲线图通常有以下几种: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图象。该类试题中,图象中 一般会同时涉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酸碱混合液的pH与离子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图象。 (3)沉淀溶解平衡图象。 无论哪种图象题,主要的命题点都无外乎以下几方面: (1)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判断。

分析化学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答案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因为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一沉淀,在相同质量时,颗粒越小,沉淀结构越不稳定,其溶解度越大,反之亦反。综上所述,在进行沉淀反应时,对无配位反应的强酸盐沉淀,应主要考虑共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弱酸盐或难溶酸盐,多数情况应主要考虑酸效应,在有配位反应,尤其在能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而沉淀的溶解度又不太大时,则应主要考虑配位效应。 4.共沉淀和后沉淀区别何在?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对重量分析有什么不良影响?在分析化学中什么情况下需要利用共沉淀? 答:当一种难溶物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时,溶液中的某些可溶性杂质会被沉淀带下来而混杂于沉淀中,这种现象为共沉淀,其产生的原因是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吸留和包藏等。后沉淀是由于沉淀速度的差异,而在已形成的沉淀上形成第二种不溶性物质,这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特定组分形成稳定的过饱和溶液中。无论是共沉淀还是后沉淀,它们都会

大学化学的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的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篇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 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 溶液) 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 二、实验原理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的酸(或碱)溶液跟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 c(NaOH)? c(HCl)?V(HCl)c(NaOH)?V(NaOH) 或 c(HCl)?。 V(NaOH)V(HCl) 三、实验用品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 0.1000mol/L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2~10) 1、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

2、酸碱中和滴定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其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 3、滴定管和量筒读数时有什么区别? 三、数据记录与处理 四、问题讨论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 篇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培养同学们“通过实验手段用已知测未知”的实验思想。 2.学习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3.实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滴定台一台,25mL酸(碱)滴定管各一支,10mL移液管一支,250mL 锥形瓶两个。 药品:0.1mol/L NaOH溶液,0.1mol/L盐酸,0.05mol/L草酸(二水草酸),酚酞试剂,甲基橙试剂。 三.实验原理:中和滴定是酸与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通过实验手 段,用已知测未知。即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完全中和未知浓度的碱(酸)溶液,测定出二者的体积,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二者的化学计量数,求出未知溶液的浓度。酸碱滴定通常用盐

分析化学第五版-第四章-酸碱滴定法课后答案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思考题 1. 从质子理论来看下面各物质对分别是什么? 哪个是最强酸?哪个是最强碱?试按强弱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 答:HAc (Ac -)Ka=1.75×10-5;H 3PO 4(H 2PO 4-)Ka 1=7.52×10-3; NH 3(NH 4+)Ka=5.7×10-10;HCN (CN -)Ka=6.2×10-10 HF (F -)Ka=6.8×10-4;(CH 2)6N ((CH 2)6NH +)Ka=1.4×10-9 HCO 3-(CO 3-)Ka 2=5.61×10-11 酸的强弱顺序: H 3PO 4>HF >HAc> (CH 2)6N 4H +>HCN> NH 4+> HCO 3- 碱的强弱顺序: CO 3->NH 3>CN ->(CH 2)6N 4>Ac ->F ->H 2PO 4- 2.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 答:(1)NH 4CN [HCN] + [H 3O +] = [NH 3] + [OH -] (2)Na 2CO 32[H 2CO 3] + [HCO 3-] + [H 3O +] = [OH -] (3)(NH 4)2HPO 4 2[H 3PO 4] + [H 2PO 4-] + [H 3O +]= [NH 3] + [OH -]+[PO 43-] (4) (NH 4)3PO 4 3[H 3PO 4] + 2[H 2PO 4-] +[HPO 42-]+[H 3O +] = [NH 3] + [OH -] (5) NH 4H 2PO 4 [H 3PO 4] + [H 3O +] = [NH 3] + [HPO 42-]+2[PO 43-]+[OH -] 3. 欲配制pH 为3的缓冲溶液,应选下列何种酸及其共轭碱 二氯乙酸(1.30)二氯乙酸(2.86) 甲酸(3.74) 乙酸(4.76) 苯酚(9.95) 答:选二氯乙酸(缓冲溶液pH ≈pKa=2.86) 5. NaOH 标准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 2,当用于滴定(1)强酸;(2)弱酸时,对滴定的准确度各有何影响? 答:滴定强酸时:(1) 若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pH ≈4,消耗2mol 强酸,即2molNaOH 与CO 2反应生成1molNaCO 3仍消耗2mol 强酸,基本无影响 ; (2)若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pH ≈9,生成NaHCO 3,即2molNaOH 与CO 2反应生成1molNaCO 3只消耗1mol 强酸,有显著影响。滴定弱酸时:只能用酚酞作指示剂,有显著影响。由Hcl NaOH NaOH Hcl V V c c 得:用NaOH 滴定HCl ,V NaOH ↑,c Hcl 偏 高;用HCl 滴定NaOH ,V Hcl ↓,c Hcl 偏高。 6. 标定HCl 溶液浓度时,若采用(1)部分风化的Na 2B 4O 7·10H 2O;(2)部分吸湿的Na 2CO 3;(3)在110℃烘过的Na 2CO 3,则标定所得的浓度偏低、偏高还是准确?为什么? 答:(1)偏低 (2)偏高 (3)不影响 7. 下列各酸,哪些能用NaOH 溶液直接滴定?哪些不能?如能直接滴定,应采用什么指示剂? ⑴蚁酸(HCOOH ) Ka = 1.8×10-4 ⑵硼酸(H 3BO 3) Ka 1 = 5.4×10-10 ⑶琥珀酸(H 2C 4H 4O 4) Ka 1 = 6.9×10-5 , Ka 2 = 2.5×10-6 ⑷柠檬酸(H 3C 6H 5O 7) Ka 1 = 7.2×10-4 , Ka 2 = 1.7×10-5, Ka 3 = 4.1×10-7 ⑸顺丁烯二酸 Ka 1 = 1.5×10-2 , Ka 2 = 8.5×10-7

酸碱滴定实验详细步骤

酸碱滴定实验详细步骤酸碱滴定实验详细步骤 用已知物质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 把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注入事先已用该盐酸溶液润洗过的酸式滴定管,至刻度“ 0”以上,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轻轻转动下面的活塞,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且无气泡。然后调整管内液面,使其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刻度,并记下准确读数;把待测浓度的NaOH溶液注入事先已用该溶液润洗过的碱式滴定管,也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夹上。轻轻挤压玻璃球,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且无气泡,然后调整管内液面,使其保持在“ 0”或“ 0”以下某一刻度,并记下准确读数。 在管下放一洁净的锥形瓶,从碱式滴定管放出25.00 mL 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加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立即呈粉红色。然后,把锥形瓶移到酸式滴定管下,左手调活塞逐滴加入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同时右手顺时针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随着盐酸逐滴加入,锥形瓶里OH-浓度逐渐减小。最后,当看到加入1滴盐酸时,溶液褪成无色,且反滴一滴NaOH溶液又变回红色说明反应恰好进行完全。停止滴定,准确记下滴定管溶液液面的刻度,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盐酸的体积。为保证测定的准确性,上述滴定操作应重复二至三次,并求出滴定用去盐酸体积的平均值。然后根据有关计量关系,计算出待测的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具体计量关系为C(A)*V(A)=C(B)*V(B),其中A(Acid)为酸,B(Base)为碱。 【酸碱中和滴定的注意事项】 一摇瓶时,应微动腕关节,使溶液像一个方向做圆周运动,但是勿使瓶口接触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溅出。 二滴定时左手不能离开旋塞让液体自行流下。 三注意观察液滴落点周围溶液颜色变化。开始时应边摇边滴,滴定速度可稍快(每秒3~4滴为宜),但是不要形成水流。接近终点时应改为加一滴,摇几下,最后,毎加半滴,即摇动锥形瓶,直至溶液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准确到达终点为止。滴定时不要去看滴定管上方的体积,而不顾滴定反应的进行。加半滴溶液的方法如下:微微转动活塞,使溶液悬挂在出口嘴上,形成半滴(有时还不到半滴),用锥形瓶内壁将其刮落。 四每次滴定最好从“0.00”ML处开始(或者从0ML附近的某一段开始),这也可以固定使用滴定管的某一段,以减小体积误差 【阅读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人们在实践中发现,有些有机染料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能显示不同的颜色。于是,人们就利用它们来确定溶液的pH。这种借助其颜色变化来指示溶液pH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它们的变色原理是由于其分子和电离出来的离子的结构不同,因此分子和离子的颜色也不同。在不同pH的溶液里,由于其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的比值不同,因此显示出来的颜色也不同。例如,石蕊是一种有机弱酸,它是由各种地衣制得的一种蓝色色素。如果用HIn代表石蕊分子,HIn在水中发生下列电离: 如果在酸性溶液中,由于c(H+)增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c(HIn)增大,因此主要呈现红色(酸色)。如果在碱性溶液中,由于c(OH-)增大,OH-与HIn电离生成的H+结合生成更难电离的H2O: 使石蕊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于是c(In-)增大,因此主要呈现蓝色(碱色)。如果c(HIn)和c(In-)相等,则呈现紫色。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都是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生的,我们把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pH范围叫做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各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由实验测得的。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法试卷

概论及酸碱滴定法作业 一、填空题 1. 写出下列物质的PBE : 1)NH 4HCO 3水溶液的PBE 为( )。 2)NaNH 4HPO 4水溶液的PBE 为( )。 2. 一元弱酸HA 在溶液中以( )和( )两种型体存在,若一元弱酸的解离常数为Ka ,则两种型体的分布分数分别为:δHA =( ), δA -=( )。当pH=pKa 时,δ HA =δA -=0.5;当pH pKa 时, δHA ( )δA -,溶液中以( )为主要的存在型体。 3. 用0.2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0.10 mol·L -1酒石酸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 个突跃范围。(酒石酸的1pKa 3.04=,2pKa 4.37=) 4.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OH -的共轭碱是 。 5. H 2C 2O 4的pKa 1=1.2, pKa 2=4.2。当pH=1.2时,草酸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当[HC 2O 4-]达最大值时的pH=______。 6. 酸碱滴定曲线是以 变化为特征的。滴定时酸、碱的浓度愈 ,滴定突跃范围愈 。酸碱的强度愈 ,则滴定的突跃范围愈 。 7. 某酸碱指示剂的pK =10.1,则该指示剂的pH 变色范围大约为 。 8. 有一碱液,可能是NaOH ,或Na 2CO 3,或NaHCO 3,或它们的混合物溶液。今用标准盐 酸滴定,若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盐酸V 1 mL ;若取同样量的该碱液,也用盐酸滴定,但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耗去盐酸V 2mL 。试由V 1与V 2的关系判断该碱液的组成; (1)当V 1=V 2时,组成是 (2)当V 2=2 V 1时,组成是 (3)当V 2>2 V 1时,组成是 (4)当V 1<V 2<2 V 1时,组成是 (5)当V 1=0, V 2>0时,组成是 9.已知NH 3的K b =1.8×10-5, 当NH 3-NH 4Cl 缓冲溶液的pH=9.0时, 该溶液中 [NH 3]/[NH 4Cl]为_ _。 10.用同一 NaOH 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 H 2SO 4和 HAc 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则H 2SO 4和 HAc 两溶液的浓度关系为 。 二、选择题

高中化学精讲酸碱中和滴定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 34、酸碱中和滴定 1.复习重点 1、 理解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滴定的正确步骤,了解所用仪器的结构(两种滴定管)。 3、 理解指示剂的选用原则和终点颜色变化判定。 4、 学会误差分析及成因 2.难点聚焦 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 1、中和反应:酸+碱 正盐+水 如:①Hcl+NaOH===NaCl+H 2O ②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 ③N 3PO 4+3NaOH====Na 3PO 4+3H 2O 注意:①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 ②由于所用指示剂变色范围的限制,滴定至终点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时,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2、中和滴定原理 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 HA + BOH====BA+H 2O 1mol 1mol C (HA).V (HA) C (BOH).V (BOH) 即可得 C (HA).V (HA)=== C (BOH).V (BOH) ) HA () BOH ()BOH ()HA (V V .C C = 若取一定量的HA 溶液(V 足),用标准液BOH[已知准确浓度C (标)]来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可读出(V 读)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得C (HA ) 定 读标V V .C C )HA (= 若酸滴定碱,与此同理 若酸为多元酸, HnA + nBOH===BnA+nH 2O 1mol nmol C (HA).V (HA) C (BOH).V (BOH) 则有关系:) HB () HA ()BOH ()HA (V .n V .C C = 3、滴定方法的关键 (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 (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操作要点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带铁架台)、锥形瓶(或烧杯+玻棒)、量筒(或移液管)。 (2)操作:①滴定前的准备:查漏、洗涤、润洗、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 ②滴定:移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③计算。

分析化学第六章酸碱滴定习题解答

第六章酸碱滴定 萧生手打必属精品1.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H2O,H2C2O4,H2PO4-,HCO3-,C6H5OH,C6H5NH3+,HS-,Fe(H2O)63+,R-NH+CH2COOH. 答:H2O的共轭碱为OH-;; H2C2O4的共轭碱为HC2O4-; H2PO4-的共轭碱为HPO42-; HCO3-的共轭碱为CO32-;; C6H5OH的共轭碱为C6H5O-; C6H5NH3+的共轭碱为C6H5NH2; HS-的共轭碱为S2-; Fe(H2O)63+的共轭碱为Fe(H2O)5(OH)2+; R-NH2+CH2COOH的共轭碱为R-NHCH2COOH。 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H2O,NO3-,HSO4-,S2-,C6H5O-,C u(H2O)2(OH)2,(CH2)6N4, R—NHCH2COO-,COO- C O O- 。 答:H2O的共轭酸为H+; NO3-的共轭酸为HNO3; HSO4-的共轭酸为H2SO4; S2的共轭酸为HS-; C6H5O-的共轭酸为C6H5OH C u(H2O)2(OH)2的共轭酸为Cu(H2O)3(OH)+; (CH2)6N4的共轭酸为(CH2)4N4H+; R—NHCH2COO-的共轭酸为R—NHCHCOOH, COO- C O O- 的共轭酸为COO- C O O-H 3.根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写出(1)(NH4)2CO3,(2)NH4HCO3溶液的PBE,浓度为c(mol·L-1)。 答:(1)MBE:[NH4+]+[NH3]=2c; [H2CO3]+[HCO3-]+[CO32-]=c CBE:[NH4+]+[H+]=[OH-]+[HCO3-]+2[CO32-] PBE:[H+]+2[H2CO3] +[HCO3-]=[NH3]+[OH-] (2)MBE:[NH4+]+[NH3]=c; [H2CO3]+[HCO3-]+[CO32-]=c CBE:[NH4+]+[H+]=[OH-]+[HCO3-]+2[CO32-] PBE:[H+]+[H2CO3]=[NH3]+[OH-]+[CO32-] $4.写出下列酸碱组分的MBE、CEB和PBE(设定质子参考水准直接写出),浓度为c(mol·L-1)。 (1)KHP (2)NaNH4HPO4(3)NH4H2PO4(4)NH4CN 答:(1)MBE:[K+]=c

高考化学复习-酸碱中和滴定

2009届高考化学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 1.复习重点 1、 理解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滴定的正确步骤,了解所用仪器的结构(两种滴定管)。 3、 理解指示剂的选用原则和终点颜色变化判定。 4、 学会误差分析及成因 2.难点聚焦 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 。 1、中和反应:酸+碱 正盐+水 如:①Hcl+NaOH===NaCl+H 2O ②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 ③N 3PO 4+3NaOH====Na 3PO 4+3H 2O 注意:①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 ②由于所用指示剂变色范围的限制,滴定至终点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时,但应尽 量减少误差。 2、中和滴定原理 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 对于反应: HA + BOH====BA+H 2O 1mol 1mol C (HA).V (HA) C (BOH).V (BOH) 即可得 C (HA).V (HA)=== C (BOH).V (BOH) ) HA () BOH ()BOH ()HA (V V .C C = 若取一定量的HA 溶液(V 足),用标准液BOH[已知准确浓度C (标)]来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可读出(V 读)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得C (HA ) 定 读标V V .C C )HA (= 若酸滴定碱,与此同理 ; 若酸为多元酸, HnA + nBOH===BnA+nH 2O

1mol nmol C (HA).V (HA) C (BOH).V (BOH) 则有关系:) HB () HA ()BOH ()HA (V .n V .C C 3、滴定方法的关键 (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 (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 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操作要点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带铁架台)、锥形瓶(或烧杯+玻棒)、量筒(或移液管)。 (2)操作:①滴定前的准备:查漏、洗涤、润洗、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②滴定:移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③计算。 (3)滴定管“0”刻度在上。 二、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随着标准液的滴入,溶液的PH 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何特征为何能用指示剂判定终点是否到达如何选用合适的指示剂 1、滴定曲线 请看两个实例 . 实例1:用L NaOH 溶液滴定L HCl 溶液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 [学习目标]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 2、初步学会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酸碱中和的有关计算和简单误差分析。 [学法指导与知识提要] 中和滴定是化学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滴定操作技术要求比较严格。本节重点是掌握中和滴定的方法,难点是中和滴定的操作技术和实验误差分析。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1、实质:H + +OH - =H 2O 酸、碱有强弱之分,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不变。 例:HCl+NaOH =NaCl+H 2O CH 3COOH+NaOH =CH 3COONa+H 2O H 2SO 4+2NH 3·H 2O =(NH 4)2SO 4+2H 2O 反应中,起反应的酸、碱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如: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由 H 2SO 4---------NaOH 1mol 2mol C 酸·V 酸 C 碱·V 碱 则C 碱= 碱 酸酸V V C 2 2、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中和滴定。 二、中和滴定操作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烧杯、滴定管夹、锥形瓶、铁架台。 2、试剂:标准浓度的溶液,待测浓度的溶液,指示剂。 3、滴定前准备 (1)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 (2)玻璃仪器洗涤: ①水洗 ②用标准液润洗装标准液的滴定管 ③用待测液润洗装待测液的滴定管 (3)向用标准液润洗过的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液。调整液面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注意O 刻度 在上方),排除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记下刻度读数。 (4)往锥形瓶中加入一定体积(一般为20.00mL)的待测液 注意: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 ,一定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结果会偏高,锥形瓶取液时 要用滴定管(或用相应体积规格的移液管),不能用量筒。 (5)向锥形瓶中加入2滴指示剂。 指示剂的选择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要灵敏,变色范围最好接近等当点,且在滴定终点由浅色变深色,即:碱滴定酸宜用酚酞作指示剂,酸滴定碱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过程中一般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 注意:指示剂用量不能过多,因指示剂本身也具有弱酸性或弱碱性,会使滴定中耗标准液量增大或减小,造成滴定误差。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一、酸碱滴定 原 理 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基 本 反 应 H++ OH- = H2O 滴定曲线与直接滴定的条件 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定弱酸强酸滴定弱碱 cK a≥10-8cK b≥10-8 多元酸的滴定混合酸的滴定多元碱的滴定 c o K a1≥10-9 K a1/K a2>104 两种弱酸混合: C HA K HA≥10-9 c o K b1≥10-9 K b1/K b2>104

c HA K HA/c HB K HB>104 指 示 剂 酚酞、甲基橙酚酞、百里酚蓝甲基红、溴甲酚绿 指 示 剂 原 理 指示剂在不同pH下颜色不同 影响滴定突跃围因素1.Ka:Ka越小,滴定突跃围越小,甚至不会出现滴定突跃,Ka影响的是滴定曲线的前半部分 2.滴定剂浓度:浓度越小,滴定突跃围围越小 标准溶液酸标准溶液碱标准溶液HCl NaOH 基 准 物 质 无水碳酸钠、硼酸邻苯二甲酸氢钾、苯甲酸 应 用 硼酸的测定、铵盐的测定、克氏定发、酸酐和醇类的测定等 酸 碱 溶 液 一元弱酸两性物质

p H 计 算 二元弱酸 缓冲物质 二、配位滴定 原理 配位滴定是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基本反应 M+Y=MY 酸效应αY (H ) 干扰离子效应αY (N )

配合 物的 稳定 常数 溶液酸度越大,αY(H)越大,表示酸效应引 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αY(H)=1+β1[H+] +β2[H+] 2+β3[H+] 3+β 4[H+] ?+β? [H+] ? [Y]越小,αY(N)越大,表示干扰 离子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αM(OH)、αM(L)及 总副反应αM Y的总副反应αY 条件稳定常数K’MY αM越小,αY越小,K’MY越小,配合物稳 定性越大 滴定 条件 准确直接滴定的条件 K’MY≥10-6 分别滴定的条件 K’MY≥10-6,△lgK≥5 配位 剂 1.无机配位剂 2.有机配位剂:EDTA、CyDTA、EGTA、EDTP等 指示 剂 铬黑T、二甲酚橙、钙指示剂、PAN等 指示 剂原 理 指示剂游离态与配合态颜色不同

第三章分析化学酸碱滴定法

第三章分析化学酸碱滴定法 第三章酸碱滴定法 一、选择题 1.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是() (A)KaKb = 1 (B)KaKb =Kw (C)Ka/Kb =Kw (D)Kb /Ka =Kw 2.H2PO4-的共轭碱是() (A)H3PO4 (B)HPO42- (C)PO43- (D)OH- 3.NH3的共轭酸是() (A)NH2- (B)NH2OH2- (C)NH4+ (D)NH4OH 4.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HCN-NaCN (B)H3PO4-Na2HPO4 (C)+NH3CH2COOH-NH2CH2COO (D)H3O+-OH -

- 5.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A)H2CO3-CO32- (B)NH3-NH2- (C)HCl-Cl- (D)HSO4--SO42-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2O作为酸的共轭碱是OH-(B)H2O作为碱的共轭酸是H3O+ (C)因为HAc的酸性强,故HAc的碱性必弱(D)HAc碱性弱,则H2Ac+的酸性强 7.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A)中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碱性物质 (D)两性物质 8.浓度为0.1 mol/L HAc(pKa=4.74)溶液的pH是() (A)4.87 (B)3.87 (C)2.87 (D)1.87 9.浓度为0.10 mol/LNH4Cl (pKb=4.74)溶液的pH是() (A)5.13 (B)4.13

(C)3.13 (D)2.13 10.pH 1.00的HCl溶液和pH 13.0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是() (A)14 (B)12 (C)7 (D)6 11.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A)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B)指示剂应在pH 7.00时变色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12.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A)中性 (B)碱性 (C)酸性 (D)不定 13.将酚酞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无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A)中性 (B)碱性 (C)酸性

分析化学习题(第4章滴定分析法)

习题 1(酸碱滴定一) 1.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的甲酸溶液,化学计量点pH是多少?计算用酚酞做指示剂(pH=9.0)时的终点误差。(参考答案) 答: 2.用mol·L-1的HCl溶液滴定20.00 mL mol·L-1的,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是多少?若用酚酞做指示剂(PT为9.0)计算终点误差。(参考答案) 答: 化学计量点前0.1%: 3.用0.1000 mol·L-1 HCl溶液滴定20.00 mL0.1000 mol·L-1的NaOH,若NaOH溶液中同时含有0.1000 mol·L-1的NaAc。计算化学计量点以及化学计量点前后0.1%时的pH。若滴定到pH7.0,终点误差有多大?(参考答案)

答: (1) 化学计量点时,体系中有0.0500 mol·L-1 NaAc。 4.用0.2000 mol·L-1HCl溶液滴定0.2000 mol·L-1一元弱碱B(p K b=6.0),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和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若所用溶液的浓度都是0.0200 mol·L-1,结果又如何?(参考答案) 答: (1)化学计量点时

(2)当浓度为0.0200 mol·L-1时

5.计算0.1000 mol·L-1NaOH滴定0.1000 mol·L-1至pH=5.0和pH=10.0时的终点误差。(参考答案)

答: 滴定至pH=5.0,相当于滴定至

6.用克氏定氮法测定试样含氮量时,用过量的100 mL0.3 mol·L-1HCl吸收氮,然后用0.2 mol·L-1NaOH 标准溶液返滴。若吸收液中氨的总浓度为0.2 mol·L-1,计算化学计量点pH和返滴到pH为4.0及 7.0时的终点误差。(参考答案) 答: 化学计量点体系中的主体成份为 7.下列物质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使用什么标准溶液和指示剂。如果不能,可用什么方法使之适用于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 (1) 乙胺;(2) ; (3) HF ; (4) NaAc ; (5) ; (6) 硼砂;(7) 苯胺 ; (8) (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2)掌握中和滴定实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中和反应实质、中和滴定原理的分析、实验操作,体会化学家是怎样利用中和反应来设计化学定量测定方法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到中和滴定方法等相互之间的联系的分析,理解化学反应在工农业、科研中的应用。培养逐步从定性角度转向定量角度的认知态度,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中和滴定的计量依据和计算公式,以及对pH 突变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情景激学、实验促学、构建导学、迁移博学。 四、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探究一】酸碱中和滴定 (一)问题探究(正误判断) 1.[2014.全国卷Ⅰ12(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2.[2014.全国卷Ⅰ12(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3.[ 2017.全国卷Ⅲ9(A)]为取20.00 mL 盐酸,可以在50 mL 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 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小结】 (二)实验探究NaOH 溶液的浓度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每组取20.00 mL 待测NaOH 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 滴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 次,记录数据并完成下列填空:

(mL) 1 0.10 20.00 2 0.10 20.00 3 0.10 20.00 (1) 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 (2) 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 ,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 嘴部分充满碱液。 (4) 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填字母序号)。 A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 B .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 .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三)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依据原理: c (待测)= c (标准)g V 标( 准 ) ,因c (标准)与V (待测)已确定,因此只要分析出不正 V (待测) 确操作引起V (标准)的变化,即分析出结果。 以上述实验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 步骤 操作 V (标准) c (待测) 洗涤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取液 碱式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滴定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读数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渎数 1. 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原理2.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3.指示剂选择原则 【针对练习 1】 (2015.广东理综,12)准确移取 20.00 mL 某待测HC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 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 NaOH 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 pH 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活动探究二】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 1. 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