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形政复习讲稿

形政复习讲稿

形势与政策

几个思考题(后面有讲稿)

1.1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始末

1.2中国和菲律宾为什么在黄岩岛发生争端建设海洋强国应从哪些方面做起

2.1埃及叙利亚目前形势2.2试用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来分析西亚北非动荡的教训

3.1深入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全面深化改革的15个领域和60项任务是什么

3.2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哪些改革关键词是你最关心的,为什么

3.3大学生如何投入改革的洪流,既做改革的拥护者和追随者,又做改革的践行者和开拓者

第一讲

海洋战略与海洋经济

海洋现在空前地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从来没有过党中央的全会公报里面提出来要发展海洋经济的,从来没有过我们有一个五年计划专门有一章说要来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原因是我们国家现在的处境变了,世界变了,另外还有我们现在的领导的认识和世界的认识也变了。

今天讲四个方面:一、海上当前的国际争端二、科技发展和海洋经济三、人类认识海洋的过程四、海洋文明和振兴中华的关系。

一、海上当前的国际争端

亚洲东部,从2010年以来,到处都是岛屿之争。从俄罗斯和日本的北方四岛,到韩国和日本之间的独岛或叫竹岛,然后南北朝鲜之间的延坪岛,一直到我们的钓鱼岛。特别厉害的是南海诸岛,现在周边国家都在纷纷挖掘势力。

为什么岛屿会这么热门起来,这和联合国的海洋公约相关的。这些事情在三十年前根本没有过,都是在最近的十几年里才炒热的。原因之一是在1994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了这个公约后就分出了各国的专属经济区和人类共有的海域。

所谓专属经济区是你旁边这个国家特有的,从一个岛屿往周围划200海里,这一块都是这个国家的,即海底的财富都是这个国家的(主要指的是海底石油和矿产)。这个联合国的海洋公约上世纪70年代提出,80年代通过。它要多个国家同意,到目前美国还没有同意,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同意了,中国是其中一个积极的推进分子。

介绍一些关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自然地理的知识:陆地是黄颜色的,外面有一个概念叫做领海,所谓领海是指当年用炮弹可以打到的范围(12海里),当然现在不同了;毗邻海区2 4海里(一个海里是1.85公里),而专属经济区是200海里,再外面是大陆架,大陆架不能超过350海里。大陆架再外面就是国际共有的,所谓国际海域,不管是哪个国家都可以去。

怎么会有大陆架的呢?实际上大陆架是两万年前的陆地,两万年前有三分之一的陆地被冰层

覆盖,后来冰化了,所以海平面上涨了100多米。东海就是这个情况,在当时其实是陆地,所以两万年前,上海骑着自行车就可以到东京去。

海洋法公约在1994年生效以后,海岸线和海岛一下子就升值了。1867年,俄国沙皇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价钱相当于一美分三亩地(五美分一公顷)。沙皇还认为美国傻,买一个不毛之地。现在我们知道阿拉斯加有美国第一大的油田,还有各种矿藏。真正傻的是沙皇。

日本人比沙皇英明的多,日本人现在盯着冲之鸟岛。下沉中的珊瑚礁石,低潮时出露1m, 涨潮时出露6 cm。日本以冲之鸟礁为中心划定的200海里专属经济海域可达38万平方公里,日本本土连冲绳只有37万km2 。隶属东京都,冲之鸟岛登记户籍122人全是东京都议会议员,领头的是石原慎太郎。

我们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南海。南海、西沙、东沙、中沙两百多公里。除了东沙在台湾手里,其它都是有矛盾的。西沙在我们手里,但是越南始终不干,现在这个形势是最严峻的。中国自己认为的界限是九段线,但是我们没有非常明确把它划为境,现在矛盾非常大,他们认为你划到我家门口了。更糟糕的是美国、甚至日本都参与进来。

我们在南沙不占优势,南沙最大的岛屿是太平岛,现在在台湾手里,我们两边现在工作都是非常配合的。

越南也很厉害,它现在一个主要的据点是南威岛,它在上面造飞机场。

马来西亚的中心是燕子岛,他们的副总理上去过。

菲律宾有竹叶岛,在上面也造了一个飞机场。我们和菲律宾最大的争论是黄岩岛,在菲律宾旁边。

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越南。越南的威胁是我们南海面临的最大威胁。日本也想插手。日本海上自卫队2011年7月与美国、澳大利亚两国海军在濒临南海的文莱海域举行首次联合军演。日本护卫舰、美国驱逐舰、澳大利亚巡逻艇共3艘开展海上通讯演习。海上之争说到底还是实力问题。

我们现在海上的国际之争从海面转变到了海底,从近岸转变到了远洋,从大炮转变为了科技之争,这些变化是很深刻的,因为这一百年来,科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洋一直是中国的软肋,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陆地国家,总是讲90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没有说我们海上怎么样。其实,中国的落后就是从海上开始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都是在海上打的,甚至于南京大屠杀。1937年,我们的陆军是很厉害的,而日本的军队就是从海上来的,从金山卫登陆的。

二、科技发展和海洋经济

以前,所谓的海洋经济都在海面上,和海底没有关系。交通、打渔、晒盐这是古时候就有的,现在还是及其重要。但是今天的海洋经济已经与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四大海洋支柱产业是海洋石油、滨海旅游、现代海洋渔业、海上运输业。

海底的石油现在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海洋支柱。现在海上第一资源不是别的,就是海洋石油。

海洋石油越采越深。三千米的水深,七千米的海底,需要有一万米的钻头去采集石油。现代石油的储量和二十年前也完全不一样了,越采越多,导致大西洋周边的国家得益最多。

深海石油三大热点区域:北海的石油促使挪威经济上升。同样巴西也受益较多,巴西90%石油都是深水石油。同样美国的墨西哥湾依靠石油得益很多。现在的问题,南海会不会成为世界上另一个深海石油基地?有可能。但是南边好,北边差。好石油都在南沙那边。

同样石油运输也是一个问题。海洋对于中国来说还是重要的石油进口通道。海洋经济,石油占第一位,滨海旅游占第二位,渔业等排后面。中国海洋产值逐年增长,2010年比2009年增长12.8%。

什么叫海洋经济?这个概念世界各国和中国的不一致。我们把渔业、交通排在最前面,还有滨海旅游等,这个概念是很模糊。什么叫滨海旅游,到上海来是滨海旅游,但这是海洋经济吗?所以这个概念不清楚,列进去的意义不是特别大。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我们国家主要的海洋经济和国际上的是不一致的。

国际上主要的是海洋石油,我们排第一位的是滨海旅游,然后是交通运输和渔业这三样,这三样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产业为主。所以说我们经济结构的改变有很大的前景,理由之一就是海上经济的前景我们还有很大的余地,还没有发挥。

三、人类认识海洋的过程

世界上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但是对海底的了解都不及对月球的了解。海水的平均深度在3800米,人类对于海洋的认识都在最近几十年的了解。古希腊人认为地球就是一个盘子,周边翘起,有水围绕着。世界都围绕地中海,中心是爱琴海。出了地中海就是世界的尽头;直布罗陀海峡的“赫克拉斯石柱”就是地狱之门。

16世纪以前人类不知道海洋有多大。20世纪以前,人类不知道海洋有多深。20世纪晚期以来,深海又成为另一个因素。

世界上的海水占97.2%,大路上的水只有一点点,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还剩下这一块基本上是地下水,而地面的河水和湖水,只有一点点,占百万分之一,海水才是世界上最多的水。

隔了这层水,人类对于海底的了解非常少。人类对洋底的了解还不如月球,甚至还赶不上金星和火星!比月球都少很多,对于海洋没有办法遥感。

几千米的海水,底下这么大的压力。人们以为海水是不能运动的,其实海底是在运动的,海底有很大的流。以前有说法是海水六百米以下是舞动带,但是在一百多米以下都是黑的。

人们认为六百米以下是没有生物的,但是人们在铺海底电缆的时候,人们发现海底还有生物,改变了观点。上次蛟龙号在三千多米以下还发现了生物。

深海生物还能自己发光,发出银色的光,而且还比较大。深海的生物个子小无法储藏能量,所以都是个子大的。图:千米深海中的皇带鱼。

古时候测海底都是用绳子,垂线法,这样测出来的海底是平的。十九世纪德国人发明了声波测量法,发现了海底不是平的。有很深的海水。海底最深的地方在马里亚纳海沟,在太平洋板块的边上,最深一万一千米。世界海底的起伏比陆地上都大。

大洋中间就像人类的脊椎骨一样,现在还在变化,程度像长指甲一样很小。地球板块是在移动的。

人类正在逐步进入海洋内部。深海探测较难。不仅仅会被淹死,而且10米就是一个大气压,在2000米海底就有200个大气压。所以下去要用钢球装起来放下去,潜水球下去。深海女王,一位了不起的女性科学家,海洋深潜记录创造者。

潜水球。创造深潜记录。1953年,瑞士一个教授,造了一个深海潜艇。让他儿子和另外两位科学家下去,下去了20分钟,一直下到了10900米,还看到了鱼,这个记录至今没有打破。

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可以下到4000米,还可以在海底走。

我们的“蛟龙号”也有这个设备,是照着那个造的,也可以用机器人下去,不要人下去。

美国人在试验水下滑翔机,但是美国的技术对中国保密。

现在我们可以把显微镜丢在海里,信息找回来进行研究,以前要拍好回来再分析。加拿大用八百里的电缆把实验室丢在海里,可以进行研究三千米水深的情况。

现在海底的板块运动,人们都在观测,海底裂缝中间有岩浆,海水下去,变热再浮上来,这样的温度有三百到四百多度,这样的环境可以产生新生物。海底有热液,海水形成海底的硫化物,形成黑色的烟。主要都是硫化物的矿产。在边上还会产生热液生物,表面都是细菌。

海底生物非常有价值。海洋微生物资源也需要开发,这需要几种设备,如:深潜器、观测网,还有一种海底大钻。30多年来美国一直主持国际大洋科学钻探研究。2003年以来,日本造了一个钻探船比美国的大三倍。

四、海洋文明和振兴华夏的关系。

世界上文化两大类,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中国是大陆文化。

前几年有部片子“大国崛起”,讲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的崛起。十六世纪,葡萄牙控制了全球。他们发现了从里斯本绕过好望角到印度,从此控制了这个海域。欧洲很多的航海家其实就是海盗。

中国在他们走向海洋的时候,却把所有的船都收了回来,到十九世纪就变成了一个海上的败国。

中国经济最盛的时候不一定是汉朝,宋朝也很厉害,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是宋朝经济的延续。郑和下西洋是一个悲剧,完全没有考虑经济,政治因素太多。

郑和和哥伦布比,早了很多年。哥伦布的船的吨位,条数、人数等等都比不上郑和。但是,哥伦布改变了世界历史,而郑和下西洋还需要国内的宣传,原因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大明的强盛,完全没有经济头脑。而哥伦布就是为了经济,改变了世界,被欧洲人发现。郑和下西洋的失败主要是我们中国对于海洋不重视,不需要经济。

中国的古文化里,中国有很大的能力到别的大陆去。在明朝的时候,郑和时代海上的海军在当时是最强的,但是中国对海洋文化没有兴趣。在清朝也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康乾盛世,康熙的时候只喜欢开发陆地,他对海洋也不感兴趣。不像俄罗斯的皇帝,到别国学习各种技术。还有一个光绪的革新。

世界古文明的分布为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四大古文明都是靠近河流,比如爱琴海文化。欧

洲最早的文明都是在海上发现的。荷马史诗写的特洛伊木马,打的都是海战。欧洲有各种海战。但是中国历史上的战争都是陆战。伦敦很多纪念碑都是海战纪念碑。我们古代从汉朝开始强盗都是匈奴人,于是开始造长城。欧洲的强盗都是维京人,都在海边抢劫。中国治水都是河水,而欧洲都是黑海啊,地中海啊。又比如徐霞客,到过很多地方,看的很多都是山,没有海。

所以,中国文明缺乏海洋意识。中国人的这种思路影响了很多代,比如父母在不远行,没有到远方远行的意识,和西方的意识不一样。乾隆皇帝和英国谈海上贸易,问题很多,谈不成贸易。古代中国是一个河流文化,之后就是海禁。但是现在需要改变,海洋安全就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安全,经济的前景还是非常重要的。

思考题

1、2012年,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事件始末。

2、中国和菲律宾为什么在黄岩岛发生争端?

3、建设海洋强国应从哪些方面做起?

第二讲持续动荡的西亚北非

2012年,经历“阿拉伯之春”冲击的西亚北非地区继续呈现动荡不宁局面,危机仍在深化发展,阿拉伯国家面临痛苦的集体转型。地区新老热点问题联动升温,埃及等转型国家面临政局动荡挑战,叙利亚内战持续蔓延扩大,巴以再度爆发冲突,伊朗核问题僵局依旧并不时导致局势紧张,政治伊斯兰势力纷纷上台引人瞩目,恐怖主义重新抬头。与此同时,地区内外各种势力大家投入,地区问题更趋复杂化,地区格局继续加速演化。

一、埃及等国政局动荡、社会不稳

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西亚北非地区正经历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动荡,目前仍看不到结束的迹象。

当前“阿拉伯之春”已由起初的抗议阶段转至建立新机制、新体制的新阶段,但其间仍充满动荡与暴力冲突乃至血腥战争,伊斯兰政治势力抬头,世俗与宗教两大力量冲突加剧,民族与宗教矛盾凸显。

埃及、突尼斯、利比亚、也门等国虽然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但“革命”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局势依然脆弱。埃及总统穆尔西上台后大力推行新政,巩固权力,但遭到国内重重阻力,政局动荡。突尼斯局势总体稳定,但执政联盟与反对党围绕国体政体、宗教地位等问题分歧较大。利比亚新政府成立后,大力开展经济重建,但安全形势严峻,实现民族和解任重道远。在也门,虽然萨利赫总统下台,但新政权基本延续前政权政策,国内安全形势严峻,政局动荡难止。

尤其是作为阿拉伯世界龙头老大的埃及,自前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后大规模抗议活动此起彼伏,政坛斗争异常激烈,世俗主义与伊斯兰主义两大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展开激烈争斗,造成埃及政局动荡,社会不稳,不时引发外界对埃及可能爆发“二次革命”的担忧。

连绵不绝的危机、无休无止的抗议、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充分显示了“后穆巴拉克时代”埃及民主过渡的艰难,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其他阿拉伯国家经历“革命”后的政治现状,也给我们观

察今后埃及乃至地区国家政局发展走向带来诸多启示。

第一,政局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可能成为埃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政治社会发展的常态特征。

第二,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国家正处于历史性阵痛期,重新寻找并确立新的国家特性与定位任务艰巨。埃及社会围绕世俗主义和伊斯兰主义之争已发生严重分裂,这两大派别的斗争主导埃及政治发展并形成恶性循环,将成为长期影响埃及政治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大方向的关键因素。作为阿里阿伯世界的“领头羊”的埃及能否打破世俗主义和伊斯兰主义这一对传统对立魔咒,在阿拉伯世界也将具有示范意义,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阿拉伯世界转型的未来。

第三,埃及局势持续动荡表明,正义、自由弥足珍贵,但发展、稳定也不可或缺,这八个字一个也不能少。虽然“革命”推翻了穆巴拉克政权,实现了“自由”和“正义”,但革命前存在的问题迄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自由、正义是否真正实现,也值得商榷。

第四,阿拉伯世界长期被压抑的各种政治力量纷纷抬头,街头政治、抗议罢工、民众高度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当前阿拉伯世界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左右政治局势的重要力量。如何引导大众的政治热情并防止被一小撮人利用,防止大众政治转向暴力和无序,协调解决好各种群体和派别之间的矛盾与利益诉求,已成为对阿拉伯政治家新的重要考验。

二、叙利亚危机持续恶化,内战不断蔓延扩大

从2011年3月爆发反政府抗议活动以来,叙利亚危机不断深化,暴力冲突持续扩大,并呈现地区外溢危险动向,一向稳定的叙利亚已陷入大规模内战和地区性教派冲突之中,国家支离破碎,生灵涂炭,有人甚至直言“叙利亚已死”。未来叙利亚可能陷入长期政局动荡、教派纷争不断乃至国家分裂的局面。

叙利亚危机性质也在逐步发生嬗变,由最初零星、非暴力反政府抗议活动逐步演变为零星暴力冲突,进而又由局部地区冲突发展为大规模内战,目前叙利亚内战又向外部势力在叙利亚的“代理人战争”和地区教派冲突方向发展。叙利亚冲突日益呈现规模扩大化、手段暴力化、思想激进化、性质教派化等特征。大规模内战给叙利亚国家造成巨大破坏:政局动荡、政府近乎瘫痪,经济陷入崩溃边缘,外交上遭严厉制裁,日以孤立,并被剥夺在阿拉伯联盟(A L)和伊斯兰会议组织(IOC)席位。

当前叙利亚危机外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量难民流入邻国,给接受过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安全难题。据联合国统计,截止2013年3月6日,叙利亚外逃难民已超过100万人,其中黎巴嫩33.2297万人,约旦32. 4543万人,土耳其18.5205万人,伊拉克10.6697万人,埃及等北非国家5.2927万人。

二是叙利亚与周边国家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民族和宗教渊源。叙利亚内战已演变为牵涉周边邻国的大规模民族与教派间冲突。如地区及周边国家的逊尼派和什叶派分别站队,支持叙反对派和叙政府。

三是叙内战与该地区原有矛盾、冲突相互渗透,不同地区势力趁机卷入以谋取利益,导致叙与周边多国发生边境武装冲突。叙利亚传统上一直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是阿拉伯世界的反西方前沿国家,围绕叙危机,俄罗斯与美欧等西方国家也各支持一边,展开激烈斗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前叙内战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叙利亚、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为代表的什

叶派与以沙特、卡塔尔为首的阿拉伯逊尼派势力的对抗,是上千年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两大民族矛盾的当代延续。正因为此,联合国任命的独立调查委员会警告,叙利亚冲突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教派冲突性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警告,不断扩大的冲突正撕裂叙利亚社会,叙内战已演变为教派冲突,教派裂痕和仇恨在增大。

一年来,国际社会为推动叙问题政治解决做了大量努力,联合国以及阿盟、俄罗斯、中国、伊朗等多方就推动实现停火、开展对话多方斡旋,并提出各种方案,但效果均不佳。

从目前来看,虽然政治解决面临重重阻力,但鉴于僵局短期难以打破以及国际社会对叙局势完全失控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担忧,各方对叙危机政治解决都仍有兴趣,国际社会普遍倾向政治解决。

为推动叙利亚问题妥善和平解决,中国政府做了大量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政府处理叙利亚问题的今本原则和立场是:第一,尊重叙利亚人民的意愿,尊重叙利亚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强调叙利亚政府应认真听人民要求变革、发展等合理诉求;第二,坚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尊重叙利亚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坚决不干涉内政原则,由叙利亚各方通过协商、自主解决;反对外来军事干预、不赞成实施武力干预或强行推动所谓“政权更迭”,反对任何人借“人道主义”问题之名行干涉叙利亚内部事务之实;第三,反对暴力和武装冲突,双方要立即停火,通过政治对话解决分歧;支持联合国及阿盟在推动政治解决危机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为推动叙利亚问题早日得到妥善政治解决,中方在劝和促谈、支持国际社会斡旋调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根据叙问题现实情况,综合考虑有关各方面立场和意见,先后提出了促进政治解决的“六点主张”和“四点倡议”,展示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叙利亚问题,并一直为叙利亚问题的和平、公正和妥善解决而做出积极努力的正义立场,得到了包括叙冲突双方、阿盟、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欢迎。

叙利亚危机短期内很难解决,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叙利亚未来面临长期内战或分裂的威胁。政局动荡、教派分权、世俗与宗教力量激烈冲突、国家四分五裂、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肆虐等可能成为重要特征。

三、新老问题联动升温,地区动荡难止

进入21世纪以来,中东地区新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如伊拉克问题、伊朗核问题、“阿拉伯之春”、叙利亚战争等,他们与该地区既有矛盾和冲突如巴以冲突、民族与教派矛盾、恐怖主义等相互交织,彼此联动,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助推地区动荡局面。

(一)巴以和平继续陷入停滞状态

巴勒斯坦问题一直被视为中东问题的核心,关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以土地换和平”原则遭到严重质疑,和平进程大大倒退,双方重回冲突与对抗的恶性循环之中。

中国政府在推进中东和平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13年5月,中国政府同时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华,分别作双方工作,劝和促谈,受到国际高度关注和称赞。

不过,和平进程前景依然黯淡。首先,以色列方面,2013年1月以色列大选后,右翼势力

主导政坛,以色列拒绝在犹太定居点问题上让步;其次,巴勒斯坦内部分裂,缺乏共识,同时巴坚持将以色列停止修建定居点作为恢复谈判的先决条件;第三,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核心利益之一是保护以色列的安全,美不会扮演公正、诚实的调停者角色,不会改变对以色列的偏袒政策。过去的历史已一再证明这一点,这也是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长期反美的重要根源。

(二)伊朗核问题僵局依然未能打破

伊朗从事核开发由来已久。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伊朗曾在美国和德国等支持下从事核开发活动。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1980年伊美断交,伊美关系开始由盟友转向敌对。伊朗和问题逐步成为美国对伊朗政策中的最关注问题之一。美国开始指责伊朗以和平发展核能为幌子秘密发展核武器。90年代初伊朗重启核开发计划,并与俄罗斯开展和电站建设合作。

伊朗核问题,既是全球核不扩散问题,也是地区安全问题,但实质还是美伊关系问题,是由美伊敌对关系性质所导致的。

短期内伊朗核问题会谈想要取得实质性突破,彻底解决伊朗核问题恐怕不现实。主要理由:一是伊朗与西方敌意未除,双方对彼此意图都持深深怀疑态度。二是当前谈判时机不成熟。近年来西方对伊朗制裁不断加码,武装海湾盟友对抗伊朗,企图通过试压、威慑来使伊朗让步。三是伊朗要求维护自己的和平发展核能权利,要求西方先取消对伊朗的制裁,而西方只愿意取消小部分制裁。

(三)伊拉克虽经济高速增长,但动乱持续不断

一年来,伊拉克虽然国内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条件堪忧,电力严重缺乏,但是经济却保持了高增长态势,成为当前世界增长最快经济体之一。这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伊石油产量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2012年伊原油产量达到300万桶每日,为198 9年以来最高点(2003年战争前为230万桶每日),石油出口约260万桶每日(2011年为220万桶每日)。2012年伊石油出口收入940.3亿美元,同步大幅增加了13%。石油业发展抢进拉动经济增长,国际金融协会IIF预测,2012年伊GDP增长率达11%,在全球名列前茅。

但是,美军撤出后的伊拉克局势依然动荡不宁,教派冲突愈演愈烈,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发展方向仍旧不明。

今年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十周年,十年来原本相对安全稳定的伊拉克日益划入动荡和分裂的深渊。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萨达姆政权支持恐怖主义,企图发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单方面对伊动武,并最终推翻了萨达姆政权。战后调查表明美对伊的指责完全是谎言,是美国政府为发动战争而编造的借口。实际上,美国发动战争的目的在于推翻中东地区长期反美的萨达姆政权,并以战后“民主伊拉克”为样板,对中东国家强行实施“民主改造”,以消除来自该地区的对美安全威胁,彻底实现对中东的控制。伊拉克战争虽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是给伊拉克乃至整个地区造成巨大破坏,并深刻影响着地区和国际的格局。战后伊拉克陷入严重动荡之中,国家面临分裂威胁,教派冲突严重,恐怖主义泛滥,并给伊拉克带来巨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十万伊拉克平民死亡,百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伊战还打开了地区动荡的“潘多拉盒子”,破坏了伊拉克以及中东地区的稳定,使伊拉克变为中东的动荡之源。美国也为战争付出了政治、经济和人员伤亡代价。据统计,从2003年3月伊战爆发到2011年年底美军完全撤出伊拉克,驻伊美军4486人死亡,32223人受伤,直接战争费用达8000多亿美元,简介战争费用高达2万亿美元。伊战严重损害了美国

的国际形象。

四、地区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但依然脆弱

受“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地区局势动荡影响,2011年阿拉伯国家经济与2010年相比大幅下滑。但2012年以来,受高油价以及部分国家战后重建的大力拉动,地区经济形势日益好转,经济增长已恢复到“阿拉伯之春”爆发前的水平。

从受地区局势动荡冲击最为严重的几个国家情况来看,大部分国家恢复较快,个别国家仍然情况糟糕。如,曾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利比亚石油产量已恢复到2011年战前水平。伊拉克保持高增长态势,是全球GD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正遭受战争破坏的叙利亚经济增长连续大幅收缩,2011年GDP增长率为-3%,2012年为-20%。而因核问题而不断遭到西方制裁的伊朗经济也因石油出口大幅下降而下滑,2011年伊朗GDP增长率仅有1%,2012年为-1%,2013年预计为0.6%。

据统计,因地区动荡和未来发展不确定等因素,包括私人资本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内的外部资本流入中东数量持续下降,2010年为314亿美元,2011年骤降为158亿美元,201 2年进一步下降致131亿美元。此外,引发“阿拉伯之春”的地区性高通货膨胀、高失业、腐败现象严重等问题依然突出,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两年前,在西亚北非局势的动荡中,一大批充满理想的阿拉伯青年曾是狂热的参与者。两年后,他们向往的政治清廉、社会公平、生活安宁等没有如期而至,他们开始反思昔日的冲动,重新思考国家的出路和民族的未来。西亚北非变局及其现状昭示我们,政治和社会的变革,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复杂过程;仅凭一时冲动、期望一蹴而就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根本不存在。必须处理好改革(变革)同稳定、发展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住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三者的关系把握住了、处理好了,就能纵览全局,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同时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这三者的关系把握不住、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严重代价,造成社会动荡,改革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西亚和北非乱局还警醒我们,外部势力的插手、干预是地区动荡的重要根源。从阿富汗到伊拉克,从利比亚到叙利亚,从突尼斯到埃及,正是美国及其领导的西方的军事干预和幕后煽动,使这些国家坠入了动荡不安的深渊。西方的政策并非如其所宣扬的那样,是出于善意,为了地区的民主,其实总是从其狭隘的自身利益出发,为其国家安全和利益服务的,我们不能被其外表包装的“民主”、“自由”等字眼所迷惑。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

思考题:

1、从“改革、发展与稳定” 的角度来分析西亚北非动荡的教训

改革新起点

——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一、三中全会简况

1、党中央全会召开有何规律?一中和二中全会主要内容通常是人事机构变动上。

一中全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后第二天召开,选举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成员,决定中央其他部门成员。会后新中央领导班子与中外记者见面。

二中全会:次年的年初,在人大会议前召开,布置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共军委换届选举的人事安排。此次会议提出新的各中央机构人选,然后将名单推荐给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

三中到六中。从党代会第二年起,中间三年将召开这四次中央会议。

七中全。一般在下次党代会开幕前一周左右召开,完成承前启后作用。这次会议将决定下一次全国党代会的召开时间。一般来说,此前中央政治局会给出一个建议时间供讨论。

2、历届“三中”回顾,重要改革政策多在三中全会提出。

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35年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承担着改革攻坚的重要使命,历经35年改革,中国走上了富裕之路,但也进入了社会矛盾高发期,如何通过下一步改革,实现稳固发展、公平正义、真正富强,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要解决的问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自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社会建设新时期。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由此,中国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1988年十三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确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这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扫清了道路。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出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政策方向。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出“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等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须遵循的方针。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企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其中规划了今后十年的经济改革蓝图,提出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并明确了“国有制不等于公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别是股份制也是公有制”,以及“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非公有经济都可以进入”。从此,中国改革进入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推进农村改革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出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逐步缩小征地范围等原则,中国农村改革迈上了新征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都具有标志性意义,诠释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启动、展开,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改革决策,都是在党的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从党的十四大以来,一中全会和二中全会主要是人事工作方面的部署安排,而三中全会则是出台重要改革政策和体现新一届领导施政纲领的会议。七中全会则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

3、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什么特别令人期待?

第一,“三中全会”富于象征意义。35年前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一转折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包括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清理了历史重大问题,恢复了民主集中制,作出了改革开放和农村改革的新决策。一句话,这是一次改革中国历史和未来的会议。

第二,包含着人民群众对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的期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不管是开局的中央八条规定,还是习近平、李克强一再强调谈改革的重要,让人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正是由于良好开局和对深化改革的重视,而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拓展了人们的想象空间。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党的执政理念一般通过会议决定表达,同时这一届班子上任一年,到了为今后五到十年设定蓝图的时候。

第三,中国社会乃至党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矛盾和问题,已经到了无法绕过,必须迅速解决的时候。十八届三中全会处在新的历史转折期、发展期,或者说处于新的历史座标点上。中国已经取得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发展成就,但同时也积累大量矛盾,这既有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同时还有政治领域的,所有矛盾问题都带有深层次性,非小修小补所能解决,必须进行深层而又全面改革。由此而言,是内在的需要决定普遍的吁求。

二、三中全会精神

1、三中全会传递了哪些主要精神?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打出“改革”的旗帜,并且是“全面”和“深化”,这已经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和尺度。这甚至说包含两大含义,一个是邓小平确立的改革开放发展道路将得到继续,另一个是十八大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会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

第二,改革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政治任务。决定强调,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意味着我们对现有的体制制度现实状况有清醒认识,同时有对改革复杂性和难度有充分准备。强调长期的政治任务,决定已经告诉我们:“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第三,宪法法制仍然是改革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决定进一步强调,“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这实际上强调的是中国在继续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第四,明确了改革的目标、路径、原则和要求。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路径、原则和要求:“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政府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第五,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原则。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中的平衡点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原则和要求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六,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对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哪些亮点?

《决定》突出了5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二是以改革为主线,突出全面深化改革新举措,一般性举措不写,重复性举措不写,纯属发展性举措不写。三是抓住重点,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四是坚持积极稳妥,设计改革措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五是时间设计到2020年,按这个时间段提出改革任务,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在框架结构上,《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按条条谋篇布局。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16个部分,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第二至第十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经济方面开6条(第二至第七部分),政治方面开3条(第八至第十部分),文化方面开1条(第十一部分),社会方面开2条(第十二至第十三部分),生态方面开1条(第十四部分),国防和军队方面开1条(第十五部分)。第十六部分构成第三板块,讲组织领导,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亮点1 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决定》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

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新一届党中央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进军号角。对于《决定》的特点和蕴含的思想,主要有五点:

一是主题全面。这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

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二是主线清晰。《决定》提出“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如第一个主线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是说,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宏观调控等经济领域的所有改革,都要围绕这个主线来展开和推进。提出每个领域各自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三是重点明确。《决定》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与此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占了所有改革任务近一半。之所以如此,主要考虑是,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根本上说还是发展问题。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众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我国已到了必须主要依靠改革红利释放活力、实现发展的阶段。这次把改革的时间目标定位在2020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相一致,也是这个道理。

四是力度空前。《决定》2万字左右,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每一句话的内涵十分丰富,落实下去都会使该领域的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在起草和修改过程中,有两个原则让我记忆深刻,一是只写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发展的任务原则上不写;二是修改时,对于有可能削弱改革力度、弱化改革举措的,除非理由特别充足,一般不接受。而增加的改革内容,只要有最大公约数的、有一定共识的都写上。我听到很多参会人员说,没想到,很意外,改革力度前所未有。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改革决心和勇气,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有胆有识、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的气魄。

五是行动扎实。通过一个好的《决定》固然重要,但要把改革任务落实下去,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变为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抓好落实。这次《决定》的落实是有保证的,体现在:组织落实,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时间落实,鲜明提出到2020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改革进程是可检查、可评估的。这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抓工作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

亮点2 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治理主体多元,方式法治化,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理。这是《决定》的亮点之一,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过去我们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角度提出的。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目标。这样,发展的目标与制度的目标就衔接起来了。

这个新目标有几层理解:第一,内涵是全面的,是整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治理体制;第二,制度是成熟的,国家治理水平是检验社会制度是否完善、定型的重要标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要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制度体制,而不是缺乏定势、变来变去的体制机制;第三,主体是多元的,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就在于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党、人大、政府、政协等多元主体一起进行国家治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力量,因而也是民主的一种表现,这次提出的协商民主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重要一环;第四,方式是法治的,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治理方式是法治化的,而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

的管理。

亮点3 市场的作用从“基础”变为“决定”。

这一论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改革有了原则和检验尺度。从“基础”到“决定”,2个字的改变,意义十分重大,是《决定》最大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

与1992年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这一论断具有同等历史地位,将发挥同样的巨大作用。1992年的重大理论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国家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论断,会同样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给我国再争取一个20年的改革红利期,助推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这一论断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最有效率,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遵循。基础性作用,给人的理解是在市场之上还有一个力量在配置资源,那只能是政府。另外,过去对宏观调控也有扩大化理解,似乎宏观调控就是政府配置资源。1992年以来,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虽然在表述上有所调整,但主要是对市场作用“量”的调整、程度的加强,没有质的变化。《决定》2个字的改动,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深层次的问题。“决定性”的意思是,其他力量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者不是别的,只有市场。

这一论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前一段时间,大家对改革的突破口、重点等有很多讨论,有的认为是财税体制,有的认为是金融体制,有的认为是土地制度等。这些改革无疑都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在理论上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据此设计出各领域的经济体制也不可能有质的变化。提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就是改革的突破口和路线图,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改革,都要以此为标尺,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也有了原则和检验尺度。

这一论断抓住了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核心问题是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理的干预太多。产能过剩、城市病、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破坏等,很大程度上都与政府干预过多有关。比如产能过剩,除了市场本身的盲目性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干预,是地方政府推动下的盲目投资。现在产能过剩严重的钢铁、水泥、玻璃、造船以及风电、太阳能,都是政府关照较多的行业,而市场化程度高的轻纺、电器、轻工等产能过剩并不严重。

既然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又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内涵、一般规律,就要解放思想,破除理论障碍,在理论上承认这一规律,在实践上遵循这一规律。

亮点4 清晰界定政府职能和作用。

5项职能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之后,政府应该做些什么?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把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否定或弱化政府作用。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没有市场或没有政府,经济发展都会孤掌难鸣。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行,没有政府的作用也不行。但是,要认识到市场作用与政府

作用内涵的不同。就资源配置而言,政府是引导和影响资源配置,而不是直接配置资源。

只有界定好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不越位,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解决目前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不到位并存的问题。《决定》清晰界定了政府职能和作用,我认为可以概括为5项职能,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与以前对政府职能的界定相比,《决定》没有提经济调节,因为这个概念过于宽泛。调节什么,怎么调节,并不明确,给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留下的空间较大,也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相矛盾。《决定》还强化了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针对性。理论上说公共服务可以包括环境保护,但在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有必要单独列出。在这一问题上,政府干预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不是越位,而是远没有到位。

亮点5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经济都是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老大、老二之分了,深化国企改革有许多新思路、新任务。我们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深化的。过去,我们认为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后来承认是组成部分,但加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这个前提,似乎总有一部分是违法的。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障碍,“玻璃门”、“旋转门”等,根子在于思想上,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放在与公有制经济同等地位上。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决定》有很多新的突破和创新,我的学习体会是,主要体现了一个基本精神和理念,就是更加公平地对待和认识各种所有制经济。

一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也讲过“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来没有与公有制经济放在一起讲,而这次放在一起,十分鲜明,没有老大、老二之分了。

二是在保护产权、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法律保护、市场监管、依法监管等各方面,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公平、公正、统一等关键词。

三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不是新概念,但有新的内涵和定位。今后,既要发展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也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此外,《决定》在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改革方面有许多新思路、新任务。国有企业第一波改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有效实施《决定》关于国企改革的任务和举措,必将掀起国有企业的第二波改革。

三、怎样正确理解贯彻《决定》精神?

第一,《决定》是纲领性文件,不是具体操作规范,关键是把握内含的政治理念。依照大众的迫切心态,《决定》应当告诉大众所希望解决问题的全部对策。其实,《决定》不可能直接规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体制的具体改革,尤其无法确立具体操作性目标。也就是说,决定主要明确指导下一步工作的纲领,有了大决策,大量改革就会在今年的工作中应运而生。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领域的改革十分巨大,但却存在于全过程,产生于“改革开放”这一纲领的产生。

第二,《决定》确立的是价值坐标和评价标准,不是固化形态,关键是弄清党和政府的努力标准和前进方向。如上同理,一部伟大文件,是因为其为我们确立的是一种清晰的价值坐标,以此引领社会。任何涉及具体目标和做法的文件都是阶段性的,走不远,毕竟社会是

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不可能固化于一种状态,而一旦固化意味着僵化。甚至西方许多影响巨大的文件,包括英国大宪章、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等等,都反映着这样的特点。当然,二者不完全具有可比性。

第三,《决定》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不是具体体制制度设计,关键是认清设计思路和走向。政治纲领主要解决政治认识,而政治认识也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年邓小平设计中国的改革道路,也非把话说尽,而是强调做后说,强调不争论。社会和政党在许多方面是相一致的,重大发展走向不可能尽数抛出,很重要的是从方向中感知一种精神的脉动,在此基础上将自己引入改革的洪流,既作追随者,同时又作开拓者。这一点对于富于担当精神者更显重要。

思考题:

1、深入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全面深化改革的15个领域和60项任务是什么?

2、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哪些改革关键词是你最关心的?请举例并说明为什么?

3、大学生如何投入改革的洪流,既做改革的拥护者和追随者,又做改革的践行者和开拓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