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十章 第1节 教学设计

第十章 第1节 教学设计

第十章 第1节 教学设计
第十章 第1节 教学设计

第十章第1节教学设计课题第十章第1节浮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4.初步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大量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浮力的存在;

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

方法

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教师:木块、铁块、弹簧测力计、水槽、烧杯、乒乓球、饮料瓶(去底)、立方体学生(分组):烧杯、水、酒精、细线、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上标有等距离的格)、空饮料罐、水桶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展示教学图片

展示木筏、航空母舰、等图片。

观察图片并思考

思考生活、生产中的浮

从有趣的实际问题

中引入课题,引起学生

情境

引入课题提出问题

1、船为什么能在海面上航行?

2、木块在水面上漂浮,受到浮

力吗?

3、铁块在水中沉底,受到浮力

吗?

力的实例

对问题进行思考

的研究兴趣

连续提出几个与浮力

相关问题,引起学生对

生活中浮力问题的关

注。

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认识浮力的存在,了解

到在生活和生产中浮

力的各种应用。进而引

发浮力的概念的思考。

新课

讲授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

引出概念演示实验

木块在水中受到浮力

提出问题

铁块在水中会沉底,铁块在水中

受浮力吗?

组织学生实验

铁块在水中也受到浮力

板书

一、浮力:

1.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

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

力。

2. 符号:F浮

3.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F浮=

G-F

4.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5. 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观察

观察木块在水中受到浮

力,漂浮在水面上。

思考问题

通过实验得出:铁块在

水中受到水对铁块向上

的托力。

进行实验并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实验得出有关

浮力概念的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

在浮力的作用下可以

漂浮在水面上

引起学生思考,培养迁

移能力。

规范实验操作,

引导学生对浮力

的概念进行总结归纳

6.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有效启发

知识衔接演示实验

浮力产生原因;

上、下两面所受压力关系

∵p向上>p向下

∴F向上>F向下

F浮= F向上-F向下

结论: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

向下的压力差。

演示实验

乒乓球实验

实验现象:

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

水,乒乓球不浮起;

2.将瓶下口堵住,乒乓球浮起。

板书

观察,思考,分析实验

分析结论:

在状态1中乒乓球只受

到液体对它向下的压

力;在状态2中乒乓球

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

下的压力,且向上的压

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

验,分析浮力产生的原

因。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及

体验分析并由此提出

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验二、浮力的产生

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

的压力差。

指导学生做小实验并提问

把空饮料罐用手按入水桶,饮料

罐进入水中越深,手的感觉有什

么变化?你能在此基础上提出

一个什么样的科学问题?

组织学生探究实验

学生实验: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

有关。

巡视指导

1.学生的分工协作是否合理

2.如何设计表格

3.对获取的数据如何处理

4. 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

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1. 探究浮力与浸没后深度的关

深度h/格

生向上的浮力。

做实验

体验饮料罐进入水中越

深,手受到的压力越大。

根据实验体验,讨论交

流,得出结论:饮料罐

进入水中越深,浮力越

大。

由此提出新问题:浮力

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分组实验

选择实验器材

设计表格

实验测量、记录数据。

培养学生依据事实提

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

态度,形成尊重事实的

研究规律

重力G/N

弹簧测力计

示数F/N

浮力F

/N

实验结论:

浮力大小与浸没水后深度无关。

2.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

积的关系

实验结论:

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

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3. 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实验结论:

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

V排/格

重力G/N

测力计

示数F/N

浮力F浮/N

ρ液/kg·m3

重力G/N

弹簧测力计

示数F/N

浮力F浮/N

各组自评互评。

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交

流,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提倡学习方

式的多样化。提高分析

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的能力。

渗透科学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的方法。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表

格设计、规范操作的能

力。

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板书

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探究浮力与浸没后深度的关系。

实验结论:浮力大小与浸没水后深度无关

2.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实验结论: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3. 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结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例题分析

1.浸没在湖水中的物体,随着

浸没深度的增加,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压强增大

B.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增大

C.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差增大

D.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答案:ABD

2.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铝球,分

别挂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上,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若

挂铁球的示数变为F1,挂铝球的

示数变为F2,则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比较

答案:A

了解压强、压力和浮力

与深度是否有关,什么

关系。

由学生根据重力G=ρVg

判断质量相同的铁球和

铝球的V排大小;进一步

分析得出铁球和铝球所

受浮力大小;最后根据

浮力的测量公式

F浮=G-F得到弹簧测力

计的拉力大小。

使学生正确区分液体

压强、压力和浮力的概

念。

提高学生运用公式综

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化概念拓展思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浮力的

知识,主要有三个方面:

1.浮力的概念:包括浮力的定

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浮力

的测量方法、浮力的方向、以及

在液体和气体中都有浮力。

学生讨论小结

学生讨论,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

维2.浮力产生原因:浮力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

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只差。

3.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通过探究实验我们得出浮力的

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

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后

液体的深度无关。

除了这些,浮力的大小是否还和其他因素有关呢?如果你想到,不妨自己做实验探究一下。提出新问题和可行的探究方案。

练习与反馈课堂练习

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只有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

体才受到浮力

B. 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

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竖直向上浮

C. 只要下沉的物体就不会受

到浮力

D. 浮力的方向不一定都是向

上的

2.绳子的下端系着一个铁块,

当铁块浸没在水中后剪断绳子,

铁块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

力将()。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练习与反馈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

识,教师通过练习反馈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C. 保持不变

D. 变为零

答案:

1、B;

2、C

板书设计

第十章第一节浮力

一、浮力

1.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2. 符号:F浮

3.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F浮=G-F

4.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5. 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6.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二、浮力的产生

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探究浮力与浸没后深度的关系。

实验结论:浮力大小与浸没水后深度无关

2.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实验结论: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3. 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实验结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课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

课题:浮力

岗李乡中心学校:周伟超

机械制图教学设计

《机械制图》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描述 1、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2、总学时:60学时 3、授课对象:机电工程系电气专业电子信息专业 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6、课程要求:必修 7、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机械制图》 张景耀编《机械制图》人民邮电出版社 王冰编《工程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力编《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机械制图是机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机械行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需掌握的一项职业技能。 本课程是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通过投影理论的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分析问题能力、空间想象构形能力以及对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识读和绘制常见机械类专业图样的基本技能;通过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训,掌握应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的技能。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培训职业实用技能。教学对象是高职高专普高机电专业等机械类专业的学生。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1.三种基本能力:绘图、读图和查阅国家标准的基本能力。 2.三种分析能力:空间分析及投影分析的能力、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间的相互转换能力。 3.两种技能:具有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技能。 4.工程文化素质: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达到使学生既具有工程基础又有较高的工程文化素质,既有丰实的工程设计绘图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又有较熟练的绘图和读图能力,还有较敏捷的灵活思维和创新意识,能视野开阔、善于自学,创新思变,跟上时代的步伐,能自觉按照国家标准用各种手段较快地、准确地绘制、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 三《机械制图》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思路 l、理论知识要求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制简单组 合体正等测图的基本方法。 (2)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基本规定,会查阅有关国家标准和手册,养成严格遵守 和执行有关国家标准的各项规定的良好习惯。 2、技能要求 (1)能够较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进行手工绘制仪器图和草图。 (2)所绘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图面整洁美观、尺寸标注正确、完整、清晰。 (3)能够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4)使学生学会用一种典型绘图软件绘制机械图样,掌握计算机绘图基本知识,具备一定 的计算机绘图能力。 3、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本课程教学按以下3个层次进行要求: 1、了解:要求对有关教学内容有一般的了解。 2、掌握:要求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能在掌握的基础上对相 关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3、熟练掌握:对于今后实际工作中需要应用的重要内容,要求熟练掌握。这些内容,不仅 要深入理解,还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及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专科的必修技术基础课。学生必须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并具备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定基本能力,并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继续提高。为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各种实训课乃至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既学到了理论知识也掌握了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第十章 浮力 教案(全)

第1节浮力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浮力以及浮力的方向。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密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和通过实验认识浮力的过程。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尝试应用平衡力和液体压强的相关规律去解释生活中的浮力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并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 1.浮力概念的建立。 2.“称重法”测浮力。 教学难点 1.浮力产生的原因。 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具准备 弹簧测力计、乒乓球、装满水的水槽、细线、石块、烧杯、水、盐水、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扔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奴隶们扔到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认为奴隶们受到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如图甲)由此引入浮力。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浮力 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教师演示:出示一个装满水的水槽,用手将一个乒乓球压入水中,然后放手。(如图乙)现象:乒乓球从水中浮起。 提出问题: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谁?力的方向如何呢? 交流、讨论后,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作浮力。 2.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石块、铜块等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 创设情景:将木块、泡沫塑料、石块、粉笔头投入水中,前两者漂浮,后两者下沉。 提出问题: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浮力作用吗?怎样来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学生展示方案,教师点评后,依据图示演示、讲解并记录: 空气中所受重浸没在水中时的 分析:物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之差说明了什么? 小结:石块在水中静止不动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石块受到的拉力大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所以,浮力大小=石块重力-石块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物理学中把这种测浮力大小的方法,叫作称重法。 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F浮=G -F弹。 注意:在液体中,无论物体上浮还是下沉,形状规则还是不规则,运动还是静止,浸在哪种液体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3.浮力产生的原因。 提出问题:为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引导提示:利用液体压强的知识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方向如何?压力差的作用效果体现在哪里?方向又是如何呢?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由于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所以浸没在液体中并静止的立方体侧面每个位置上受到的液体压力,都会有正对的侧面上同一深度处受到的压力与之抵消。这样立方体侧面所受液体的压力的合力为零。但是,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不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小;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如图所示)。于是,就产生了竖直向上的压力差。立方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零件图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直齿圆锥齿轮和蜗杆、蜗轮的画法和啮合画法。 2、复习滚动轴承和弹簧的种类、用途和规定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制造机器或部件必须首先制造零件。零件图是表单个零件的图样,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本次课开始学习零件图的有关内容。 三、教学内容 (一)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图是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要求装配而成的。 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二)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是生产中指导制造和检验该零件的主要图样,它不仅仅是把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和大小表达清楚,还需要对零件的材料、加工、检验、测量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零件图必须包含制造和检验零件的全部技术资料。因此,一张完整的零件图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如图9—2): (1)一组图形用于正确、完整、清晰和简便地表达出零件内外形状的图形,其中包 括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等。 (2)完整的尺寸零件图中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注出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 寸。 (3)技术要求零件图中必须用规定的代号、数字、字母和文字注解说明制造和检验 零件时在技术指标上应达到的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材料和热处理,检验方法以及其它特殊要求等。技术要求的文字一般注写在标题栏上方图纸空白处。 4)标题栏题栏应配置在图框的右下角。它一般由更改区、签字区、其它区、名称

以及代号区组成。填写的内容主要有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图样代号以及设计、 审核、批准者的姓名、日期等。标题栏的尺寸和格式已经标准化,可参见有关标准。 座体 bt 曲 .1 : 1 禅盛 1 M 囱 图9— 2 铳刀头座体零件图 (三)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应首先考虑看图方便。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选用适当的表示方 法。由于零件的结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所以在画图前,应对零件进行结构形状分析,结合 零件的工作位置和加工位置,选择最能反映零件形状特征的视图作为主视图, 并选好其它视 图,以确定一组最佳的表达方案。 选择表达方案的原则是:在完整、清晰地表示零件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 1零件分析 零件分析是认识零件的过程,是确定零件表达方案的前提。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其工作位 置或加工位置不同, 视图选择也往往不同。因此, 在选择视图之前,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形体 分析和结构分析,并了解零件的工作和加工情况, 以便确切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 反映零 iao 技术委求 1目初附卑绒时瞧両的平Jiff 迟符不大干r? o4/mn. 2未洼铸圆倉曲R3■辰弭 255 //\O. O4/L00|B ^0 0 6X 帶程Q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教案

指导教学书 备课教师:何培旺参与教师:芦加虎李玉桂齐桃芝

指导教学书

课题:第十章浮力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星期()累记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猜想并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教具准备: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弹簧测力计、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一、互阅作业:小组内成员互批作业,并在组内评出作业优秀, 二、感情调节 播放录像。(包含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鸭子、轮船漂在水面 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 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三、自学互帮 (一)自学提示 自学内容: 1、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3、如何拓展阿基米德原理公式,V排、V物有怎样的关系? 自学方法:动手实验观察思考、讨论交流。 (三)互帮小组同学们交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与公式推导过程。 四、探究释疑 1.引入:以上节的称量法F浮=G-F引入 2.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P54图10.2-2浸没在水中石块受到浮力) (1)介绍实验器材。(2)观察的现象。 (2)分析实验:F 浮 =G-F=0.93牛-0.33牛=0.6牛 G 排=G 总 -G 桶 =0.85牛-0.25牛=0.6牛 (3)实验结论的归纳和分析:F 浮= G 排 —G 排 =ρ 液 gV 排 结论: 3.通过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板书:F浮= G排=ρ液gV排) (1) 理解原理的内容 (2) 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3)从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形状,质量等无关。 (4)讲清物体的体积V物与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关系。 4.验证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实验P179图12-7:结论:F浮= G木=G排 5.例题分析(介绍分析法:从问题→已知) F浮= G排 =ρ液gV排 五、练习反馈 “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参加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第8章零件图10

【课题名称】 零件的测绘(一)(零件测绘的一般过程、画零件草图的要求和步骤)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与步骤。 二、能力目标 会测绘零件。 三、素质目标 掌握零件的测绘方法,会测绘零件。 四、教学要求 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与步骤,会测绘零件。 【教学重点】 零件测绘的方法与步骤。 【难点分析】 零件的绘制。 【分析学生】 1.测绘零件要使用测量工具,对已进行过钳工实习入门指导、划线项目的学生,已经学过测量工具使用,在知识上没有困难。若未经过钳工实习,要补充介绍测量工具知识。 2.对未参加过钳工实习的学生,要补充学习测量工具的使用。 3.本次课虽未直接进行零件尺寸的测量,但在介绍零件测绘

的一般过程中,已涉及要测绘的全部尺寸,因此要提前简要介绍测量工具及其用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练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与练习交叉进行,讲授与讨论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5分钟) 1.简述看箱体类零件的步骤,看箱体类零件示例;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3.提问:教材P.205,思考题10(4)题。 二、导入新课 零件测绘是对实际零件进行尺寸测量、绘制视图和综合分析技术要求的工作过程。零件测绘是在机器设备维修、仿制以及技术革新中经常遇到的工作。生产中使用的零件图,其来源有二:一是新设计而绘制出来的图样,二是按实际零件进行测绘而产生的图样。 三、新课教学(65分钟) 教师讲授了解和分析零件;确定表达方案;徒手绘制草图;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

《浮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浮力及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与探究,感受浮力,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的记录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要善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浮力概念的建立。 2、“称重法”测浮力 教学难点 1、浮力产生的原因 2、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教学用具 教师:烧杯、水、弹簧测力计、橡皮泥、乒乓球,小气球学生:烧杯、水、弹簧测力计、橡皮泥、小石块,细线,盐水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演示:将一个乒乓球浸没在水中,放手后逐渐上浮。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物体在水中或空气中的浮沉现象,请大家看课本的插图以及对应的文字,还能举出生产生活中物体受到浮力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师:到底什么是浮力,浮力的大小有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这将是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希望大家积极参与思考,大胆发言交流!(板书:认识浮力) 2、学习新知 (1)什么是浮力 师:乒乓球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受到浮力作用,在水中沉底的物体受浮力作用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践在组内谈谈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展示。 师: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呢?请在组内讨论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展示实验方案。 师:请按照刚才的方案进行试验探究,并将探究的结果填在探究记录单上 学生展示探究结果。 师总结:金属块浸入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它受到了一个向上的托力,可见金属块在水中受浮力。 师:能通过实验知道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吗? 学生交流回答。 板书:浮力=物重一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 师:这种测浮力的方法叫做“称重法”请再陈述一下“称重法”测浮力的的步骤。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同步练习题

第十章浮力 第一节浮力同步练习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 1.如图所示,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内(瓶颈的截面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从上 面倒入水,观察到有水从乒乓球与瓶颈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对 乓乒球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重力、浮力、压力 B. 浮力、压力、支持力 C. 重力、支持力、浮力 D. 重力、压力、支持力 2.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A. 在水中嬉戏的小鸭 B. 在蓝天飞翔的老鹰 C. 深海潜游的鲸鱼 D. 深入河底的桥墩 3.下列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A. 遨游的“天空一号” B. 航行的“辽宁号” C. 下潜的“蛟龙”号 D. 上升的热气球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同一地点,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C.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 D.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5.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 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 F1 B. F2 C. F3 D. F4 6.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A. 空气 B. 乒乓球 C. 水 D. 盛水容器 7.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第一次如甲图所示直立浮在水面上, 所受浮力为F1,此时水对其底部压强为P1;第二次变为如乙图所示横浮在 水面上,所受浮力为F2,此时水对其底部压强为P2;则 A. F1=F2,P1>P2 B. F1>F2,P1>P2 C. F1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章浮力复习 教案

第十章《浮力》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和浮力的方向,了解浮力现象;会探究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2、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深 刻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能书写其数学表达式,能应用公式F浮=G排和F浮=ρ 计算浮力问题。 液gV排 3、知道物体的浮沉状态,会用重力与浮力之间的大小关系、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之间的比较来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 4、知道浮力的应用,能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轮船、潜水艇、热气球的工作原理;认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5、正确选择公式进行浮力计算;会从图像中分析出和浮力有关的信息。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1、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2、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加强浮力知识的系统性。 难点:从众多计算浮力的一般方法中正确选择出合适的公式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应用浮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铝块、细线、小石块、溢水杯、水、烧杯、盐、小桶、鸡蛋、橡皮泥、密度计、导学案 【前置准备】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多媒体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看过上面几幅图片,你知道我们本节课要复习什么内容吗?你能说出哪些有关浮力的知识吗?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答所学过的浮力知识,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浮力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景,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分析,把各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问题展示给学生;通过学生思考回答,把浮力知识串联起来,明确复习目标。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浮力的基础知识 (一)知识点聚焦: 1.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_________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 2.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不同,这就是浮

CAD与机械制图的教学教案

CAD与机械制图的教学教案《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学院、系: 任课教师: 授课专业: 课程学分: 课程总学时:64 课程周学时: 2010年9月1日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教学进程

第 1 次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绪论 一、本课程的性质 机械制图是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介绍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基本内容;研究和阐述手工和计算机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方法的课程。它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机械图样是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工程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可以手工绘制,也可以由计算机生成,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二、本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具体要求: 1.培养使用正投影法以及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 2.培养对空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3.培养创造性构形设计能力。 4.培养仪器绘图、徒手画图和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 5.培养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 6.培养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以及进行三维造型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内容结构、特点和学习方法 本课程包括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三部分内容。 画法几何是研究图示形体、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机械制图是介绍有关国家制图标准,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理论;计算机绘图是运用所学的制图理论,借助计算机及绘图软件绘制机械图样。 画法几何部分系统性强、逻辑严谨,空间与平面紧密联系。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多做习题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机械制图部分内容广泛,实践性强,并有大量的图家标准需要遵守。除了要认真听讲、及时复习外,还需识记一些知识点、多观察、多动手,逐步培养绘图和读图的能力。 计算机绘图是在学完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后开设的,要求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绘图软件的使用,摸索绘图技巧,提高绘图速度。 四、投影法简介 1.中心投影法投影中心——投影元素——投影面 2.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线——投影元素——投影面 正投影: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 斜投影: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一、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1993) 1.图纸幅面:图纸幅面指的是图纸宽度与长度组成的图面。绘制技术图样时应优先采用A0、A1、A2、A3、A4五种规格尺寸。图纸尺寸不够可沿长边加长。 2.图框格式:可分留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格式。 3.标题栏: 注意三个问题:格式、位置、填写 4.附加符号对中符号、方向符号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 浮力》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十章第一节 《浮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什么是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影响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什么是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能够根据条件比较浮力的大小。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2)渗透物理学方法教育,在充分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三、重难点 重点:浮力的概念、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四、教学准备

乒乓球、金属块、弹簧测力计、水、塑料瓶、酒精、细绳、玻璃小瓶、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铜块、烧杯、水、水槽;自制课件;安排学生准备学习用具;探究活动记录表。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六、教学突破 积极创设条件,提供比较好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通过演示实验、体验,让学生亲身实验探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七、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多媒体展示与浮力有关的几幅图片,学生利用浮力知识 取出落入杯中的乒乓球,引出本节课题《浮力》 2.通过小实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浮力,并引出浮力的定义等有 关内容 (二)合作学习 浮力 1.动手动脑 让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呢?鼓励学生提出猜 想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提出具体要求:①利用所 给器材,可以参照教材50页给出的实验步骤,也可以自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

1:浮力的存在 磁 毬注探究实验1 :将乒乓球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你看到什么现象?乒乓球 三三 = ------------------- K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为什么不沉入水中呢? 暗卜 探究实验2: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 (或铜)块块,记下铝块 的重力G 物;用手向上托金属块,测力计示数如何?在把金属块浸没入 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拉。比较前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这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结论:1.液体(或者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 _____ 的托力,叫做 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__ ,浮力的方向是 _______ 。 2?称重法测量浮力F 浮=G-F 合作探究2 (坐庄法):浮力产生的原因 1. 理论分析:如右图,假设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有一个边长为 L 的 正方体,上表面距离水面 H,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分析 1) 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 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 2) 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 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 — 3)左右表面和前后表面受到压强的关系—,受到压力的关系—,可以 相互—。 实验结论:浮力产生的本质原因:F 浮二— 二、合作探究1 (坐庄法) 10.1《浮力》导学案 银川市第八中学李杰 [学习目标] 学术性目标: 1、 知道浮力及浮力的方向,认识到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 浮力的作用。 2、 会用称重法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3、 能够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合作性目标 1?学会运用“坐庄法” “组间批阅法”的合作学习方式。 2?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倾听、提问和应答”的合作技能。 实验器材:体积相等的铜圆柱体和铝圆柱体,烧杯 2个,水槽一个,弹 簧秤一个,塑料可乐瓶2个,乒乓球一个,水和盐水。需备 9组。 [重点]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复习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_______ 方向都有 压强;液体压强随 ________ 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 强都 ________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 _________ 有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课程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第一节 《浮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二、具体教学任务分析

学习目标阐明一、物理观念: 1.认识浮力的概念、方向、大小; 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二、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以及动手做实验,体会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大胆猜想浮力产生的原因,并严谨科学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三、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浮力的影响因素; 2.运用上一章学习过的压强的知识,推导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1.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策略制定 课堂中拟 使用的教 学方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3.实验法 4.演示法 拟选用的 教学媒体 及教学资 源 1.教材 2.多媒体课件 3.教材参考书 4.网上资料 三、本节课知识梳理及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1环节具体任务新课导入预计时间3分钟教学目标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学生课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引起他们的思考【引语】相传2000年前,罗马帝国 的远征军来到了死海附近,击溃了这 里的土著人,并抓获了一群俘虏,统 帅命令士兵把俘虏们投进死海。奇怪 的是,这些俘虏竟然没有沉下去,而 是个个都浮在水面之上,统帅以为这 是神灵在保佑他们,就把俘虏释放 了。 【提问】俘虏们为什么淹不死呢? 学生回答后… 【小结】俘虏们可以浮在海面上是由 于受到浮力的作用。 【板书】§10.1浮力 带着浓厚的兴趣听故事,听 完后认真思考并回答老师 提出的问题 通过讲解故事, 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引起学生 的思考,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 为后面内容讲 解打下基础。 小结与过渡: 俘虏们可以浮在海面上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船可以浮在水面上,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下游动等等都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那么从本节起,我们开始学习新的一章《浮力》。 第2环节具体任务浮力的概念与方向预计时间5分钟 教学目标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学生课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 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 面上静止不动。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 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进行受力分析,思考问 题。 演示实验中出 现的现象,引起 学生的思考,激 发他们的学习 兴趣,为后面内 容讲解打下基 础。

零件图的概述教案23

第23 次课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 步骤1:复习巩固、检查课后搜集的资料(10分钟) 一、复习滚动轴承的画法。

二、复习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的计算 三、复习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四、检查预习情况 步骤2:本节课学习任务、情境设计(5分钟)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的。在实际生产中,工人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零件图制造出经检验后合格的每个零件,然后再装配成机器或部件。用来制造、检验零件的图样称为零件工作图(简称零件图)。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就是要求选用适当、简练的表达方案,将零件的结构形状完整、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便于看图。要达到这个要求,首先必须选择好主视图,然后选配其它视图。 步骤3-1:讲授知识(30分钟) 第8章典型零件绘制和识读 8.1零件图的概述 一、零件图的作用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的。在实际生产中,工人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零件图制造出经检验后合格的每个零件,然后再装配成机器或部件。用来制造、检验零件的图样称为零件工作图(简称零件图)。零件图要反映出设计者的意图,表达出机器或部件对该零件的要求,还要表达出该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及尺寸大小,同时要考虑到结构和制造的合理性,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技术依据。 二零件图的要求: 必须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大小和制造要求,以符合生产的需要。 三、零件图的内容 (一). 图形 该组视图要综合运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及各种规定和简化画法,完整、清晰、准确和简便地表达出零件的内、外结构和形状。 (二). 尺寸 图样上必须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出零件各部分结构形状的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全部尺寸,以便于零件的制造和检验。 (三). 技术要求 用规定的代号或文字说明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时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其它特殊要求。 (四). 标题栏 标题栏应配置在图框的右下角,主要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图号、比例以及设计、审核、批准者的姓名、日期等。 四、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为满足生产的需要,零件图应视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形状而采用不同的视图及表达方法。 (一)、零件图的视图选择要求 完全:将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其相对位置表达完全。 正确: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表达方法要正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复习教案 一、本章知识网络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得出结论 直方图 折线图 扇形图 条形图 据 收集数据 抽样调查 全面调查 二、知识要点归纳 1、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容易表示出一个对象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 可以表示出各种情况下各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 可以表现出同一对象的发展变化情况 2、全面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 抽样调差中的总体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 个体 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 样本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容量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3、直方图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三、例题 例1、右图和下图是根据某中学为地震灾区捐款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在校学生2000人,请你根据统计图 计算该校七年级有学生_____ 人, 七年级共捐款_____ __元, 该校三个年级共捐款_____ ___元。 人均捐款数(元)0 246810121416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年级

例 2、某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体育测试,七年级(2)班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从左到右各矩形的高之比是2:3:7:5:3,最后一组的频数是6,根据直方图所表达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班有多少名男生? (2)若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0米以上(包括2.0米)为合格率是多少 练习 一、精心选一选,你一定能行 1.下列调查适合作全面调查的是( ) A.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B.了解我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 C.日光灯管长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 D.对甲型HINI流感患者的同一车厢乘客进行医学检查 2.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作抽样方法比较合适的是() A.调查全校女生 B.调查全校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人 3.要反映某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 4.小明在选举班委时得了28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率不变 B. 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数不变 C.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人数不少于28人 D.小明的选票的频率不能大于1 5.一个班有40名学生,在期末体育考试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代表体育优秀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 ) A.144o B.162o C.216o D.250o 二、耐心填一填,你一定很棒的! 6.为了考察某校七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调查了60名男生的身高,那么它的总体是-

第十章第一节浮力学案

第十章第一节浮力学案 乐昌中学岳海燕 学习内容: 浮力这一节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浮力是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进一步延伸,它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作用力,与其相关的应用综合了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漂浮的物体受浮力,且浮力方向向上;而对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则存在疑惑,或对浮力方向描述不准确.为此,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浮力的方向,以及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的事实.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感受浮力的存在,认识浮力,并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2.通过理论分析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3.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实验,领会影响浮力的因素有哪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适应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生活中浮力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 2.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中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完成实验探究活动,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 乒乓球、大量筒、弹簧测力、细线、石块、铝块、铜块、橡皮泥、烧杯、水、酒精、浓盐水、多媒体课件等。 学习流程: 一、预习导学: 1、鸭子能漂在水面,是因为受到了水的。钢铁制造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水的。 2、什么是浮力?它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谁? 3、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也受到浮力吗?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 4、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块,再把铝块浸入水中,比较铝块浸水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这说明什么问题?用测力计能否测物体受到的浮力? 5、阅读课本51页的想想做做,思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课内探究: (一)引入新课: 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问: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 (二)浮力 1、浮力及其方向 ②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把乒乓球放在右手手心上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 ③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学生体验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 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乒乓球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师生一起分析受力情况:

第十章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 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的区域自然环境特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极地地区两幅图的内容为中心,将教材文字内容逐一落实到图上,将两幅图的各个自然要素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地球仪。 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外出旅游考察吗?如果我们一直往南或往北走最终会分别到达什么地方? 学生探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辨别:地球最南端、地球最北端;南极、北极;南极洲、北冰洋;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小结板书:第十章 极地地区 [讲授新课] 假设提问:同学们,假如我们要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那么,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有关问题呢? 探讨小结: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列举交流后,教师评价概括大家的意见: 首先,需要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其次,需要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第三,需要确定去两极地区考察的时间。

第四,需要了解科学家考察的原因所在。 第五,需要了解在科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0图10.1“北极地区”和P101图10.2“南极地区”。 读图分析:把学生分成A、B两组,请A组同学观察“南极地区”图,B组同学观察“北极地区”图,思考下列问题:图的中心点是什么地方? 图中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表示什么线? 图中的每一条纬线是如何分布的? 图中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图中应如何标注? 东西经度是如何确定的? 在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哪里? 找出北极圈,说明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的广大地区;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的广大区域〕 指出北极地区跨越了多大的经度范围?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说出北极地区中心大洋的名称,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学设计

第十章第1节《浮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浮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前面所学的力学知识的延伸扩展,为以后研究物体浮沉条件奠定基础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由于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学起来总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视频学习,拓展延伸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感。 二、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浮力”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说陌生,是因为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等重要知识,还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称重法求浮力的大小,视频学习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为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铺垫和准备。 三、教法选择 1、将被动观察改为主动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验。 2、通过实验视频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指导 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 1、学生的活动空间。让不同的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涉及相关的探究过程。 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 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 的愉悦。 五、课堂主线设计: 情景线索:(明线)通过不同物体在液体气体中的浮沉情况,总结归纳对浮力的认识知识线索:(隐线)通过情景设置,体验用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 逻辑线索:(思维线索)通过分析物体的浮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六、教学过程

第十章第1节浮力教学设计

浮力教学设计课题第十章第1节浮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4.初步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大量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浮力的存在; 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 方法 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教师:木块、铁块、弹簧测力计、水槽、烧杯、乒乓球、饮料瓶(去底)、立方体液体压力显示装置 学生(分组):烧杯、水、酒精、浓盐水、细线、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上标有等距离的格)、空饮料罐、水桶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展示教学图片观察图片并思考从有趣的实际问题

设情境 引入课题展示木筏、帆船、轮船、航空母 舰、鸭子、救生圈、热气球、飞 艇、潜水艇等图片。 提出问题 1、船为什么能在海面上航行? 2、救生圈、救生衣的作用是什 么? 3、人在死海中游泳,为什么漂 浮在海面上? 4、孔明灯为什么能升空? 5、木块在水面上漂浮,受到浮 力吗? 6、铁块在水中沉底,受到浮力 吗? 思考生活、生产中的浮 力的实例 对问题进行思考 中引入课题,引起学生 的研究兴趣 连续提出几个与浮力 相关问题,引起学生对 生活中浮力问题的关 注。 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认识浮力的存在,了解 到在生活和生产中浮 力的各种应用。进而引 发浮力的概念的思考。 新课 讲授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 引出概念演示实验 木块在水中受到浮力 提出问题 铁块在水中会沉底,铁块在水中 受浮力吗? 观察 观察木块在水中受到浮 力,漂浮在水面上。 思考问题 通过实验得出:铁块在 水中受到水对铁块向上 的托力。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 在浮力的作用下可以 漂浮在水面上 引起学生思考,培养迁 移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