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中国的土地政策变迁

完整版中国的土地政策变迁

完整版中国的土地政策变迁
完整版中国的土地政策变迁

实用标准文案

60年回眸与前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土地问题无疑是当前中国农村最为基础、最为广泛,也最为复杂和棘手的经济社会

本文着力还原不同历史时而土地制度则是一切土地问题的缘起和总根源。为此,问题之一,政策法规视角来审视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央决议、法律文件等,由于社会制度是一个渐进式的演进过程,存在必然的“路径依赖”,而很难在短期“脱胎换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不可能脱离历史过程而“另起炉灶”,而这正“制度变迁的社所不能无视的是当前理论工作者在进行理论创新和提供改革路径的过程中,对于历史进程的重新审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因此,会成本”。并能提供更为可行和从而对农村土地问题的现实困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选择的历史渊源,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一、土地集体所有制形成的政策过程

年通过实施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指导新中国的土地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947

《大纲》确立了均分农村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由此也奠定了日后土地制度变迁的基调。“乡村中一切地化的农民私有制。第三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归农户所有“。第六条规定,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主的土地及公地,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配“,从而彻底实现按人口均分土地的分配形式。年颁布实施的《土地改革法》进一步从法律层面对土地制度进行了规范和细化, 1950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土地改革完成后,第三十条规定,并进一步保障了农民的所有权。亿多。土改运动使3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的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有证,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农业合作化运动加快为应对小农户与大生产之间的矛盾,50年代,20 然而,进入世纪个不同时期:推进,逐步完成了从土地的农民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转变。具体可分为4建立基于农民所有制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 1.

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为标志,全年12 以1951一3种形式:国各地开始普遍发展互助组和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互助合作主要有三是以土地入股为特点的土地合是临时性的或季节性的简单劳动互助;二是常年的互助组;作社。这种互助合作仍然维持土地的农民所有制。逐步完成所有制转变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2.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开始由初级社和互助合作1953

“从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向高级农业合作社“阔步迈进”。第一条明确指明,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农民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地入股、。,(集体农庄)就是对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公有制的更高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年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为标志,合作化运动完成了从初级形式以1956向高级形式的彻底转变,也完成了由土地的农民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转变。迈向“大集体”的人民公社。 3.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年19583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这是人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其8民公社化的前奏。同年“社的组织规模,第二条指出,“政社合一”“巨型化”本质特征是规模和实行的管理体制。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有的地方根据自然地形条件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两千户左右较为合适”,一般以一乡一社、六

七千户左右。至于达到万户或两万户以上的,也不要也可以由数乡并为一乡,组成一社,去反对”,“实行政社合一,乡党委就是社党委,乡人民委员会就是社务委员会”。同年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对人民公社进一步规范化,指12同时又是社会主义“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出政权组织的基层单位”。“三级所有”集体所有制的最终确立。 4.1962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之后,中央开始纠正一哄而上办人民公社的冒进做法,

月中共中央正式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俗称“农业六十条“),年9“以队其最核心的内容是下放基本核算单位,明确对人民公社体制进行了适度纠正和调整。“的核算管理模式。第二条明确“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是生产队。根据各地方不为基础同的情况,人民公社的组织,可以是两级,即公社和生产队,也可以是三级,即公社、大队“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集体所有的和生产队”。第二十一条规定,山林、水面和草原,凡是归生产队所有比较有利的,都归生产队所有“,由此强化和奠定了这一规定也奠定了日后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人的政策基础。生产队作为土地”集体所有制所有制的基础,也是追溯当前土地权属的重要历史文件依据。二、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确立及演进历程

针对传统土地产权制度缺乏激励的弊端,诸多国家都采取了私有化的激进式改革思路,

“的而中国则采取了在使用权上做文章的迂回路径。通过在维持传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所有制基础上,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逐步下放到农户。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包产到户“打破坚冰。 1.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9一直以来,包产到户都是受到批判和禁止的,直到1979年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适合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仍指出,,但“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决不允许任意改变”于我国目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尽管也不许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但《决定》开了一个小口子,允许山区单门独户搞“包产到户”。由此,各建立各种形式生产责全国农村基本核算单位中,10月,种生产责任制迅速推开,到1981年真正为“包产到户”正名,其中“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占到50%.97.8%任制的已占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的是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正式确立。2.

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确立了家庭联产承1 1983年文94.5%.年底,全国已有1.75亿农户实行了包产到户,占农户总数的包责任制。到1983“联产承包制采第一条从政治高度指出,件充分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长期发展方向。是在党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要从两方面进行改革。第五条指出,“人民公社的体制,也标志着人民公社体制的正式解体。年,人民公社政1985这就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实行政社分设”。到(镇)9.1万多个乡5.6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完成,原有的万多个人民公社转变为万多个村民委员会,这标志着人民公社体制的正式终结。人民政府,下辖94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使用权的长期努力。 3.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年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之后,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即在所有权和使用权1983 在“两权分离“的轨道上,沿着“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使用权”的方向长期努力。《关中共中央发布了1月,其一,体现为延长土地承包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1984年

“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指出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年11以上”。1993策与措施》,指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且规定“为避免承包耕地的频繁变动,防止耕地经营规模不断被细分,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年6减人不减地'的办法”。1997“开展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要使绝大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强调指出,更不能随意打不能将原来的承包地打乱重新发包,多数农户原有的承包土地继续保持稳定。破原生产队土地所有权的界限,在全村范围内平均承包”。同时规定,土地承包关系“大稳,不能对所有农户进行普遍调整”,且“小调整限于人地矛盾突出的个别农户,定、小调整”人民政府和(镇)以上成员同意,并报乡“小调整的方案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2/3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批”。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年4 其二,体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法制化过程。1986“公民、集体依法对和国民法通则》从司法角度对土地使用权进行了规范。第八十条规定,承包双方的权利和受法律保护。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年61986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土地管理法》以立法形式对土地所有权土地管理法》,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土地管理法。可以由集体或个人“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承包经营权进行立法保护。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月通82002承包经营,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年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可以说进一步强化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长期稳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承包期内,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开启了一个以土地利用为中心的用益物权制度的新阶段。2007“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第二十七条规定,“用真正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第三编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年“土地承包经益物权”第十一章专章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规定,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及前瞻

年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关政策法规的变迁过程不难看出,农村通过以上回顾60

时至今日已初步形成了中国特殊应当说,土地制度历经了一个十分复杂而曲折的演进过程。也有别于诸如“理想模式”,的土地制度变迁路径,这不同于经典产权理论所倡导的私有化即采的替代性方式,中东欧国家完全私有化的激进式改革方式。中国采取的是一种“迂回”正是这种创造性的制度变迁催生了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急取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渐进路径。年的令世人瞩目的历程。剧变化,也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30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城郊土地然而,这种渐进式的制度变迁也带来了诸多现实困境。

由农业补贴的增加也使得远郊土地大幅升值。土地的增值导致了大量土地纠纷,迅速升值,此土地产权不明晰的深层次矛盾开始凸显。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的复杂历史变迁农村土地所有权历经从私有化到集体化,其一,

条“为主要原则,即“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年的“农业60过程。早期的集体所有制以1962行政年代的农村改革逐步被乡镇、世纪这一框架随着“,且生产队拥有土地所有权。2080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但法律规定始终未明确到底哪一级集体是农村土地的主要所取代。村和村民小组(自然村)年最新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2004所有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所有的,管理;已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这比“农业条”中“生产队是集体

土地所有者”的规定更为模糊。尽管这种“有意的产权模糊”起60到了搁置争议、减少矛盾的历史作用,但在新时期确权却成为不容回避的难题。其二,从理论上说,村民小组(自然村)最接近和最能代表农民利益,但却不具备行使

其所有权容易被上一由于村民小组功能不断弱化,在现实中,土地所有权的行政管理能力。从调查来看,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级集体组织行政村乃至地方政府所盗用或侵蚀,的土地所有权是村民小组作为权利主90%10%的土地所有权是乡镇和村一级作为权利主体,体,但村民小组的组织形式最弱,难以维护好自身的权益。其三,一直以来农村土地都处于“模糊管理”状态,并未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地籍册。

“四固1962年世纪2050年代土改时期国家向农民颁发了土地证,但这无法得到制度保护。定”将土地等归入生产队,但却一直未对地权进行审查和登记,也就无法获得书面证明。且现实中农村土地的“家底”不清,农村耕地面积统计失真,有计税面积、实测面积等不同数据,这也成为农村土地精确化管理的基础性障碍。新时期农村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进一步明晰和稳定土地的所有权和承包正因如此,

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关于推进农年102008经营权,加强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长久不变”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月以来,国土资源部启12007并明确提出“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自年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包括农村其中农村土地调查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重点,动了大规模的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农村土地权属调查两部分,目标是查清全国耕地、园地、草地、林地、并充分利用土地调查以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居民点等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现状,从而进一步明晰和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成果,加快推进土地登记发证,新时期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为农民提供更全面、毫无疑问,保护集体和农民的财产权利。并最终为土地要素的城乡一资产化,更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利,真正实现土地要素的财产化、体化和市场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中国土地法大纲[Z].1947-9-13 [1]。[Z].1950-6-28 [2]土地改革法。[Z].1951-12-15 [3]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4]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Z].1953-12-16

。年版)[Z].1986-6-2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Z].2002-8-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Z].2007-3-16

。[Z].2004-8-2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版)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9][Z].1956-6-30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10]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Z].1958-4-8

。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Z].1958-8-29 [11]。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Z].1958-12-10 [12]。[Z].1961-6-15 [13]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Z].1979-9-28 [14]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15][Z].1982-1-1

。[16]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Z].1983-1-2

。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Z].1984-1-1 [17]。[Z].1993-11-5 [18]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19]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Z].1997-6-24

。[Z].1986-4-12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Z].2008-10-19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 [21]精彩文档.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在中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 (2)按土地类型利用,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枣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已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查明目前暂不能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对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3)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各种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矿、盐场等)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

戈壁沙漠等。按《世界资源,1983》一的可比资料,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土规模较大的国家相比,农业用地比重偏小。 (4)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中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其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向西经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宁夏盐池同心地区,再延伸到景泰、永登、湟水谷地,转向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南部是全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区,耕地约占全国的90%,土地垦殖指数较高,西北部以牧业用地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垦殖指数低。 水土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显,长江、珠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浙、闽、台地区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1%,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5.9%。黄河、淮河及其它北方诸河流域水量占全国水量的14.4%,而这些半湿润、半干旱区需用灌溉的耕地却占全国耕地的58.3%。 总结: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一、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km2,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4%,仅次于前苏联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最新统计结果表明,我国1995年有耕地面积94970.9千hm2,占国土面积不足10%,概括起来,我国土地资源有以下特点: 1.类型多样我国北起寒温带,南至热带,南北长约5 500kin,跨越49个纬度。其中,中温带至热带的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72%,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占28%,热量条件良好。东起太平洋沿岸,西达欧亚大陆中部,东西长达5200km,跨越62个经度。其中,湿润、半湿润区土地面积占5 2.6%,干旱、半干旱区占47.4%。由于水热条件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组合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生物资源很丰富。 2.山地面积大国是个多山国家,丘陵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6%,平地仅占34%,按海拔高程统计,低于500m的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7%,500~1000m的约占16%,1000~1 500m 的约占18%,1 500~3000m,约占14%,超过3000m的约占25%,广大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复杂,自然资源丰富,据粗略统计,全国耕地面积的40%,有林地的90%,天然草场的一半分布在丘陵山区。 3.农用土地资源比重小按现在技术经济条件,可以被农林牧渔各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资源仅627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5%。其他的1/3的土地是难以被农业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石山、高寒荒原等,在可被农业利用的土地中,耕地和林地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其中耕地约1.35 亿hm2,林地约1.67亿hm2,天然草地约2.8亿hm2,淡水水面约0.18亿hm2,建设用地约0.27亿hm2。 4.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据统计,我国尚有疏林地、灌木林地与宜林宜牧的荒山荒地约1.23亿hm2,其中,适宜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工牧草和经济林果者约3 530万hm2,仅占国土面积的3.7%,而质量较好的一等地仅有310万hm2,质量中等的二等地有800万hm2,质量差的三等地有 2430万hm2,可见,数量少、质量差是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主要特点。同时,这些后备土地资源又大多数分布在边远地区,开垦难度大。 二、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土地浪费严重尽管有了土地管理法,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特别是一些地方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开发利用土地,致使滥占滥用土地现象严重。许多基建项目用地不报请批准或先用后报,宽打宽用,少征多用,早征晚用,多征少用,甚至征而不用,可以用劣地、空地、荒地的占用良田现象普遍。1998年仅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就有三起严重违法滥占土地事件,并揭露了一些地区为了赶在国务院冻结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规定之前抢征、虚征甚至弄虚作假,许多良田被占用。 2.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括动破坏植被,就会引起水力对土壤的侵蚀,随即引起水土流失,这是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主要问题。我国解放初期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km2,20世纪90年代初已增至150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土壤流失量每年达50亿t,居世界第一位,水土流失的黄土高原最为突出,年侵蚀模数5000~15000t/km2,长江流域由于上游森林砍伐,水土流失也很严重,目前其泥沙量已接近黄河,1998年长江流量特大洪水同时也是一次特大范围、集中性的水土流失,对土地造成的破坏难以估量。我国水上流失造成土壤肥力的损失量每年相当于4000万t化肥,价值340亿元。水土流失区使江河湖库淤积,内河通航里程缩短,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增加。

中国的土地资源和中国的水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三大林区的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奋斗目标又是同人均1000美元的追求相联系的。1980年9月,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名师教学设计

《中国的土地资源》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3)通过联系前面学过的地形和气候知识进行读图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思考、讨论等方法来主动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念。 【教学重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读图分析地形、气候对土地资源的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合作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温故知新: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学生回答) 明确: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过渡: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 二、新课学习 (一)人多地少 展示中国与美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

提问:中国与美国陆地面积差不多,为何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学生思考) 展示:中国和美国地形比较 提问: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面积较大的是哪种地形?美国地形中面积较大的是哪一种类型?(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中国地形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2/3;美国平原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 中国和美国人口比较: 提问:中国有多少人口?美国有多少人口?(学生回答) 明确:我国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人口总量却远远多于美国。 出示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与世界人均数的比较图 提问:计算出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相对于世界人均数的百分数,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学生计算后回答) 明确:中国人均草地占世界平均数的30%,人均林地占世界平均数的13%,说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21·世纪*教育网 展示图片: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和世界人均土地面积比较图和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与部分国家和世界人均土地面积比较图 提问:我国和俄罗斯、美国、印度、世界人均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分别是多少?我国与其他国家和世界之间的差距大吗?(学生读图回答)学生绘图:仿照老师给出的图,也可自行设计,绘制我国人均林地、草地面积与其他国家和世界比较图。绘制完学生读图分析我国人均林地面积和人均草地面积与其他国家和世界之间的差距。 讲解: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面积的1/3;人均林地面积约占世界平均面积的1/9;人均草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面积的1/3。由此得出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类型齐全 提问:我国土地资源有哪几种类型?(学生回答) 明确:我国土地资源有耕地、林地、草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和石山。 展示:中国土地利用比重图 提问:耕地、林地、草地、宜林荒山和荒地、宜农荒地各自占的百分比是多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说课讲解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 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 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 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的土地资源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的土地资源一、单选题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2000—2008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处于高紧张状态的地带是 A.1300米以下地带B.1300~1600米地带 C.1600~1900米地带D.1900~2500米地带 2.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D.柴达木盆地2009年6月25日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读1998~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回答4~5题。 4.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年份是 A.1999~2000年B.2000~2001年C.2001~2002年D.2002~2003年5.下列对耕地减少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道路、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扩张②农村有大量土地闲置③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而出让大量土地④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等⑤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制度。据此完成6~7题。 6.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B.控制城市化增长速度 C.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 7.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可 ①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②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④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读中国南方、北方水资源、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对比图,回答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主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水土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 B.南方地区热量、水分条件优于北方地区,故耕地面积多于北方 C.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于北方地区 D.北方地区人口较南方地区少,故人均水资源量多于南方 9.我国的四大牧区是 A.宁夏、新疆、青海、四川B.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C.陕西、西藏、甘肃、宁夏D.山西、西藏、甘肃、青海 读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回答10~11题。

我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变迁

主题:政策变迁和政策调整 结合下文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生育政策,回答文后问题。 我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变迁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政策始终是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和人民幸福的基本国策。而如何结合国情制定适宜的生育政策,无疑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 1.新中国早期的生育政策 1949年末,全国(不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地区)总人口为54167万人,出生率为1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总和生育率为6.14。1953年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1953年6月30日24时,中国总人口为60193.8万余人。 1956年9月15—17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指出:“适当地提倡节制生育。” 1957年7月,马寅初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发表《新人口论》,强调为了经济的发展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 2.我国六十年代的生育政策 1960年4月10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第二十九条规定:“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负担,使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就业的机会。” 1962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指出: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问题由毫无计划的状态逐渐走向有计划的状态,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既定的政策。 1968年,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73年12月11—27日,国务院计划生育

新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 田雪原《人民日报》(2009年12月4日07 版)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转变的加速推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以降低生育率为主旨的人口政策的有效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目前社会上对我国人口政策还有不同看法和一些猜测,需要澄清;同时,步入低生育水平阶段以后,人口的变动又走到十字路口,人口政策面临新的抉择。 历史的足迹 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封建社会“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影响深远。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出生率上升到37.0%。,死亡率下降到14.0%。,自然增长率创下23.0%。的新高。这表明,在短短的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就完成了由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向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转变,随后迎来第一次生育高潮。这种情况引起了党和政府的关注,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三次会议(扩大)的讲话中,提出抓人口问题“三年试点,三年推广,四年普遍实行”的设想,展露出新中国人口政策的雏形。1957年7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分析了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主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曾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但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一起,将适当控制人口增长当作马尔萨斯人口论批判,进而形成了“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积累越多、发展越快”——人口越多越好的理论教条,人口问题成为无人敢于问津的“禁区”。虽然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文件曾提及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但没有真正贯彻下去。在10年“文革”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

新中国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新中国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人口的态度从放任人口增长变为有意识要限制人口增长,再到后来颁发“计划生育”这个稍有点震惊世界的政策,直到2015年实施的普遍二孩政策。这些改变并不是空穴来风,其间夹杂的人民生存生活发展问题、国家经济发展及自然环境的恶化等等问题都十分复杂,所以任何政策的下达都是要经过全方位的考虑及利弊分析的。中国对人口的管理过程一波三折,这都是政府对经济等各方面的统筹结果。 关键词:人口政策,计划生育,二孩政策,老龄化,经济发展。 正文:从不干预人口增长,到计划生育一家一胎,再到2015年的二胎政策,新中国的人口政策可谓一波三折,其中的考虑和牵扯颇多,每一个政策都有其原因和一系列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毛主席说过:“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还指出“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也完全有办法”,“这个办法就是生产”,“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毛泽东唯心史观的破产毛泽东选集第2版)所以政府放纵人口增长,并没有政策对人口增长进行直接干预。另一方面,在当时特定地背景下,苏联鼓励人口增长、奖励多子女母亲的政策和做法,也得到了新中国政府的支持并广为传播。此外,有关部门从维护妇女的健康角度所颁发的限制打胎、节育和人工流产等规定则从侧面鼓励了人口的增长。而事实上我们知道国家的进步和落后、富裕和贫穷,与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不成正比,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富裕强大,以及社会文明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政治制度。 1950年4月20日,中央人民卫生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卫生部联合发布的《机关部队妇女干部打胎限制的办法》、以及1952年12月卫生部制定的、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同意实施的《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暂行办法(草案)》,以保障妇女生育安全和保护母亲和婴儿的健康为原则,明令禁止非法打胎,并对妇女打胎、节育及人工流产做出了非常详细的限制性规定。1953年1月12日,卫生部通知海关“查避孕药和用具与国家政策不符,应禁止进口”。(《史海纵横》2009年第一期)建国初期政府关于禁止人民群众进行节育、人工流产和避孕的这些规定,以及对节育用具的严格管制,虽然是着眼于母亲和子女的健康,但却使广大有节育要求的群众失去了节育的可能性。所以直接导致这段时期,全国人口全力增长。 直到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为6.02亿,远远高于当初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的:“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巨大的人口基数和不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使得人口大大增长,但同时尤其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并没有与人口等比例增长,人民在吃、穿、住、交通、教育、卫生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困难,也就产生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在这种背景下,1955年3月中共中央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节制生育问题的报告的批示中明确“我们党是赞成适当地节制生育的”。毛泽东也提到“将来要做到完全有计划的生育”。(反复与摇摆:新中国人口政策发展历程社会观察22

中国古代人口政策的变迁

中国古代人口政策的变迁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普遍二胎”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生政策成为历史。其实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人口政策也是依各朝国情和发展的需要而适时作出调整的,并随之呈现出了不同的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规模…… 中国人口最早何时开始骤增 中国人口统计数据最早见于西晋人皇甫谧所撰的《帝王世纪》一书。学术界认为较靠谱的是东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的数字,当时已出现“料民”这一人口调查统计活动,此时中国有“一千一百八十四万七千人”。 先秦时,各诸侯国出于强国、征战和称霸的需要,纷纷推出积极的人口政策,鼓励生育。如东部齐国,管仲治齐时,国内采取奖励生育政策,对外推出移民政策,欢迎“外国人”到齐国定居;被吴国打败的越国,越王勾践尤重人口发展,国内所有育龄妇女只要生孩子,从医疗到护理,费用国家全包。 西部的秦国,秦孝公继位后也赶紧调整人口政策,重用商鞅,实施变法,对内奖励农耕,改善老百姓生

活,提高生育能力;对外“利其田宅,免其兵役”,欢迎三晋百姓移民秦国,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 到秦始皇时,秦国进一步加强人口管理。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开始要求男子登记年龄,即《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谓“初令男子书年”。据《帝王世纪》,秦代时中国总人口达“二千余万”,这是中国总人口首破0.2亿。 汉朝,中国人口增长加速,形成了中国人口史上第一个生育高峰期。刘启(景帝)当皇帝末年(公元前141年),中国总人口已超0.3亿;到西汉后期又翻近一倍,约0.6亿人,中国首过半亿人。据《汉书?地理志》: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 西汉人口增加如此之快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力有关,更重要的是,西汉朝廷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措施。据《汉书?惠帝纪》,汉惠帝时“民产子复勿事二岁”,生了一个孩子即可免徭役2年。 中国总人口过亿出现在哪个朝代 据路遇、滕泽之著《中国人口通史》数据,三国鼎立前后,中国版图内总人口,加上少数民族仅约0.19

《人口政策分析》

人口政策分析 学校:北京开放大学班级:2016年春行政本学号:16111000190 姓名:冯铁军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大且素质偏低,人均占有资源量相对缺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不足,人口结构风险加大,人口分布不平衡且流动加快,是现阶段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人口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计划生育的广泛深入推进,我国的人口形势、人口问题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更长的时期看,过低生育率、性别比失衡、人口老龄化、人口安全等问题已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介绍我国现行人口政策演变入手,试图揭示现行人口政策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从历史的角度还原该政策的拟定过程与出发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访问研究法分析介绍现行人口政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开放事业所造成的影响,以分析政策所产生的问题为主。如实行人口计划生育造成的生育率的超快速下降、过分重视控制人口数量而从客观上导致了对人口素质的忽视、严格限制生育数量而产生的人口性别比失衡、区别对待的民族生育政策显失社会公平、过早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等问题,都对我国人口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详细阐述了我国现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地区、民族差异化,有违社会公平原则,甚至有造成我国人口发展逆淘汰的危险。考虑到现有问题,笔者从全局高度、从长远发展

的角度出发,运用适度人口理论和人口优化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和消除男女退休年龄差异化的建议。此外,还提出了逐步放开二胎政策、扭转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局面,稳定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希望能通过对相应问题的分析研究为我国现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及时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也为深化我国人口学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人口政策定义与分类 人口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对于调节、指导人口发展变化所持的态度、所指定的法律、条例和所釆取的手段和措施的总和。其按作用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口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了实现预定的与人口有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采取的旨在影响生育率、死亡率、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健康素质、文化素质以及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等方面的政策。狭义的人口政策是指政府直接针对人口再生产采取生育、死亡、优生和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其按政府调节生育率方向.有鼓励增殖和限制增殖之分。鼓励增殖的人口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采取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技术的手段来干预生育行为,从而刺激人口较快增长。限制增殖的人口政策是指一个国家

中国人口政策的沿革(1)

本章回顾了1949年以后中国人口政策沿革;分析了人口政策从数量、质量、结构到分布的主要目标;根据案例提出了人口现代化目标和人口均衡发展的目标;分析了目前人口政策的制度措施与框架。 第1节中国人口政策沿革 18世纪之前,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缓慢(如图4-1所示)。18世纪初,人口总量明显增加,总人口突破2亿,又经过一百多年,到1851年左右翻了一番达到4亿。1920年以前出生的妇女平均每人只生五个孩子。由于那时婴幼儿死亡率非常高,代与代的更迭人数只略有增加。(安德烈·比尔基埃,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约5.4亿,1959~1961年中国的非正常死亡人口多达3250万。(曹树基,2005)除了这一时期的总人口下降外,人口数量一直快速增长,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人口已超过13亿,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图1.1中国历代人口数(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人口和计划生育常用数据手册》,中国人口出版社。20世纪早期,人口数量控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陈长蘅就开始关注中国人口问题,著有《中国人口论》(1918)、《三民主义与人口政策》(1930)、《洪亮吉之人口论及物竞论》、《中国近百八十余年人口增加之徐速及今后之调剂方法》等,在《三民主义与人口政策》中提出,以“最高生活的最大民数”为理想、“最低生活的最大民数”为不足取的思想。1933年,陈达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了《关于生育节制几种刊物的介绍》,引介节育思想(陈达,1933);1940

年1月,北京大学教授张竞生在《京报副刊》发表《美治政策》一文,主张节制生育,提出在全国实行避孕措施,使全国人口维持在4亿左右,最好减少到3亿。1941年秋,国民政府社会部组织了研究人口政策的委员会,邀请当时各大学教授专家及政府部门中对人口政策有兴趣的人参加。抗战期间,这个委员会对人口数量、人口品质、婚姻家庭及移民运动等问题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制定过一些议案,如“主张国家在大多数人民还处在普遍贫穷、愚昧及生活程度低下的状况下,不应该也不能够鼓励无条件及普遍的增加人口,应积极推进人口品质研究和优生学的探讨”(陈文联,2007)。1945年,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承认“优生节育”的合法地位。1949年建国以后,人口思想与生育政策发展过程曲折,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1949-1962年这一阶段,人口基本处于自然增长状态,人口数量的激增引起关注和大讨论。 1949年,中国人口约为5.42亿,建国后人民生活稳定,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降低了死亡率,人口数量增加很快。1955年2月《中央卫生部党组关于节制生育问题向党中央的报告》中提出“节育是男女公民自己的事情,政府不应加以反对。”这样就提出公民可以自己节育,3月1日的《中共中央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节制生育问题的报告的批示》(总号[55]045)认为,“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国家、家族和新生一代的利益,我们党是赞成适当地节制生育的。”这是计划生育生育政策的开端,从“不应加以反对”转变为“赞成适当地节育”。1956年《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强调“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必须继续发展卫生医疗事业,进一步开展体育运动,并且适当地提倡节制生育”,当时节育问题由卫生部门负责,并引起国外学者关注,如艾琳·B·图勃(1956)在《人口索引》上发表的《共产党中国的人口政策》(何炳棣,2000)。第一代领导人开始注意人口数量问题。毛泽东早在50年代在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人,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1993年12月27日,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中国人口报》发表经中央文献办公室审定的本报编辑部编辑的《毛泽东论人口和计划生育》,总结了毛泽东的人口思想。)周恩来认为,“中国人口问题应首先从生存权、发展权来考虑,衣食住行,首先是食,我国人口现在平均每年增长2%,每年增加1000多万人,这是一个可观的数目,而我们的粮食平均每年增长3%左右,增长量并不大。要提倡节育……”,“如人口都不能计划,还谈什么计划经济”,计划人口的思想契合当时的计划经济观念,并且提出节制生育是为了生存权与发展权。但是,梁中堂认为,毛泽东放弃了计划生育的想法,事实也基本如此。1954年12月27日,刘少奇强调要重视计划生育,作了题为《提倡节育》的讲话,“指出党是赞成节育的,原因是中国目前人口已很多,达6亿人,而且增长速度很快,平均年增长2%。如果不节制生育,人口增长过快,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许多困难。”但是,“对节育问题,目前公开宣传还不必要,应首先搞一个党内指示,在党刊上发表,把党内的思想统一起来。同时要适当地传播节育技术常识”,(刘少奇,1954)可见,当时的主要提法是“节制生育”。1957年7月5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提出“经济是计划经济,生育也要有计划”。这是计划生育后来成为中国基本国策的主要理论根据之一。甚至有人提出“将食用棉油来节制生育的刍议”(刘宝善,1957)。但是,《新人口论》

区域地理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5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区域图或地形图掌握其分布的规律性。 2.掌握我国水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理解水资源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的主要措施。 3.理解我国的环境整治与资源的合理开发之间的关系,会综合分析我国主要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理解海洋国土的含义,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状况,分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 ‘\\\;;l k0 jkkkkx km,./. 提示:①太阳能②石油③地热能④旱地⑤水资源⑥一+⑦二⑧水田 考点一自然资源概况及我国的土地资源 1.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 (1)总量大,种类多。 (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相对短缺——人口众多。 (3)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2.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①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 ③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④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着。

(2)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主要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乱占耕地、土地污染等。 ②解决措施: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 2.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①旱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第(1)题,读此图时一定要注意图中反映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有正、负之分,判断前后差值时必须注意。第(2)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好图例,仔细读图,然后判断土地利用前后期的变化,进而推理变化给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答案:(1)D (2)B 考点二水资源与水能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少,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 (2)时空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南多北少;年际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匹配。 2.我国水能资源的基本特点 (1)蕴藏量大,可开发量居世界第一。 (2)地区分布不均,按地区来说,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其次是中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按河流来说,长江流域最丰富。 (3)大型水电站的比重很大。 (4)开发利用率低。 3.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措施 (1)修建水库,解决时间分配不均。 (2)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1.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2.跨流域调水

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其防护

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其防护 摘要:土壤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也在人类社会的建立、繁衍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力量,是社会进步的关键砝码。土地作为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不但是动植物生命的支持系统,还是固液态废物的堆放地和人居住及活动的基础,对动植物繁衍和人类生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几年土地污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篇文章中结合我国现有耕地现状,对我国耕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出一些相关耕地保护措施。 关键词土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立法 一、现状 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1】。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2】。1052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6.2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8亩。当时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5.5亩。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却是中国50多年的最高水平。10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4.3亿亩,人均只有1.15亩,比1052年下降了一倍多。1052-1097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近2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亿5千万,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剧。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亩以下【3】。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土地污染严重 土地污染是指土地因受到采矿或工业废弃物或农用化学物质的侵入,恶化了土壤原有的理化性状,使土地生产潜力减退、产品质量恶化并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和过程【4】。据统计,农村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年总量达6.5亿吨【5】,工业“三废”和城乡垃圾对村庄的污染正由局部向整体蔓延,农村的污染排放已经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继续加重,水、空气、土壤污染十分突出,环境不安全隐患增多【6】。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的利用与规划已经被党中央提升到了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高度。大量的乡镇企业与产业园区在农村落户,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也得到了普遍使用与推广,这些做法都是为了使农村的发展与国家各项经济建设相统一、相协调。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在地方各级政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经济建设的时候,农村土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