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管婷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09文本班)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它扩展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并被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加以探讨,并寻求解决之道。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量的速增,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凭一支粉笔、一本书就能上好课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对于现在来说,已经不能满足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的需要。如今,作为一种课堂中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有人把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合起来称为现代教育技术。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和发展飞快,信息量大大增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化与多媒体化,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方法,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试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探讨分析。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积极影响

在教育改革大潮不断展开的当代,现代教育技术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媒体和网络化,教师将硕大的知识信息量传递到课堂中,相比传统教学,学生们吸收的更多、更快。现代技术教学旨在使课堂教学得以优化,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情境,得以声情并茂的效果。(一)扩展了教学内容,让知识更加丰富

阅读、写字、计算一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这些领域发生了质的变化,阅读从线形文本式走向多媒体读物,由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阅读形式书写开始从一笔一画的纸笔练习走向键盘输入、鼠标输入、语音输入等,高速计算是计算机的原始功能,掌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将能取代计算的技巧和方法。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象、代号、动画构成的动态教材。通过互联网络,可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大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计算机网络使世界一体化,丰富了教育资源,而此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的知识源。

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教师更要不断的获取知识,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量。如今,很多的教师都不再盲从于书本的知识,甚至有教师不让学生带书,因为书本的知识太过于局限,书本上只要学生自己看看就够了,而更多的在于吸取书本之外的知识,扩充自己的见识,让学生看到社会,看到大局,而不限制,为走上社会备好基础。

现在信息化社会,教学资源呈现了教学资源数字化、多媒化、传输网络化、组织的超文

本化、开放化和增殖化等特点,在课堂中式教师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来进行教学,在课外,学生亦可以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发掘自我感兴趣的内容,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我吸收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可推动学习不断成功。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综合感受,并能引发学生的特别注意和特别兴趣,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

如今,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学校里都是装有多媒体的教室,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图形等信息的特殊处理功能,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的教材单一,教学方式枯燥的现象,多媒体生成的图文并茂的情景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感的不足,使一些抽象的、难懂的内容变的易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自学能力自由的追求和吸取自己想学的知识,使学生不断产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以演示应用为例。

如ppt课件的使用,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课件演示的直观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形成表象及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思维和练习的一类教学行为。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拓展学生视野,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教师备课只要做好课件就可以,上网查找资料也极其方便,在课件中融入大量的信息,可以有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让学生在课堂中吸收到更多的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深刻,在学习中思考,挖掘及创新,并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知识巩固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刺激当它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就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则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积极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景所决定的,生动良好的教学情景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召力、感染力。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通过图文闪烁、变色、动画以及平移、翻折和旋转,产生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效果,有利于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唤起情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以往,教师再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重述知识的内容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巩固学生的知识,现在,在多媒体的运用下,不仅可以重复使用,更容易刺激学生吸收知识。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四)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情景,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

传统教学的教学情景是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偶尔老师提问学生应答,而多媒体的使用改变了这一情况,语言的描绘、文字的表达、图像的演示、动画的模拟、音乐的渲染等为学生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特别是多媒体中网络的使用,更是为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训练提供了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

教育作为一种传播活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要和谐发展,产生一种互动的双向沟通和交流。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张以学生的自我活动或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在网络环境中,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和交互性为师生提供了相对平等、民主对话的平台。使教师和学生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彼此,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接纳和融洽。信息时代里,教师从“填鸭”走向聆听,从教学

走向导学,信息时代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变“教”为“导”,在课堂中通过特定媒介,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与及时反馈,传播知识信息灵活,信息化的教学,满足了“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从大量的信息中去帅选重要、有用的信息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辅助教师去培养创新型人才,加深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及共同寻知的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对文字、图象、声音、图形等信息的特殊处理功能,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的教材单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扩展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进而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负面影响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时髦化,忽视了学生学习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适当适时的运用,给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讲授都带来了便利,图、声的综合使用给学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在课堂教学中,人是潮流的主导者,追随者,作为广大教师,无疑也是教育改革大潮的主导者,追逐者。

教师易在备课的过程中,追逐课件的完美化,花更多的时间把课件做的精美,而忽视知识的内容要点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现今教育改革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成为改革的标致之一,是教学的时髦化手段,许多教师纷纷效仿。但有些教师为了展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于不顾,一味地追求时髦,以录像代讲课,以录音代范读,以屏显代板书,忽视了对传统教学媒体的再研究和利用,更有甚者,在课件制作时为了体现自己的制作水平,把课件制作得花花绿绿,处处有动感,画面较时尚,这样的课件看起来十分漂亮,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只是对画面、动画产生了好奇和兴趣,忽视了对学习内容的学习,没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结果化,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的运用就是要抓住要点,化难为易,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而现今,许多教育者是注重了教育技术展示的结果,忽视了语言阅读的过程和思维的训练。例如,教师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抓住了课文的难点“中部凿井法”。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没有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有关文字,使用多媒体演示了“中部凿井法”的全部,一经演示,学生很快就懂得了结果,而后教师才让学生读课文上有关文字来印证一下,从表面看,在媒体的帮助下,似乎难点已突破,问题已解决,然而这只教给了学生结果,却削弱乃至取代了阅读和思维过程的训练。

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更多的信息被放映出来,在学生脑中产生的更多是一时的记忆,而思考力度大大降低。学习过程过于简单化。有的教师仅仅将自己备好的课件在课堂中复述一遍,这对学生来说相当于没有上过一样,整堂课中,没有发生一点自己的思考。

(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单一化,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开发

作家高尔基曾说过:只有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情景,“能历历浮现在读者眼前,才能使读者各式各样地去想像它们,并以读者自己的经验印象及知识积蓄去补充”,这也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境界。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与知识积蓄各不相同,学生的想像是各式各样的,丰

富多彩的,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许多人读后都不禁在自己脑海中建构荷塘月色的美景,并且每个人想象的应该都不是一样的,这样读者通过阅读文章,加上丰富的联想会更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但若直接用多媒体播放一组荷的图片,则效果不是很好,学生的思维就不会得到激发,他们可能就认为画面上的就是文章中的荷塘月色的景象了。

对于学生来说看了多媒体演示,总是先入为主,其想像活动一下子被媒体“定格”了,学生思维中那丰富多彩,个性十足的想象也就消失殆尽这样的媒体运用不但不能给学生以灵感,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这样不是适得其反吗?

(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垄断化,忽视了师生情感的交流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直观形象,优教促学,因而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评课、上级视导,也常常将有无多媒体的应用作为评定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这样就使得多媒体在教学中畸形应用,使媒体教学满堂灌,大有“垄断”之势。如阅读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兴趣,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但过多地使用媒体,边演示边讲解的课件播放等,大大减少了学生和教师的语言沟通,学生在多媒体演示内容的提示下,思维被“定格”,问题了,自己思考的东西少了,而是对多媒体所展示的图片、动画、音乐感兴趣了。这样就干扰了学生的学习,并且影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给学生传授了知识,更有利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教师在学生心中是真实的,具体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在无形中教给他们的知识,并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人的需求之一,别人的真诚赞美表扬,会使一个人的心情舒畅,朋友的关心帮助,使一个孤独无助的人走出困境,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不可或缺的。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为避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出现负面影响,我们应在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适时、适量、适宜、适度的统一

现代教育技术得到最佳应用的办法是适时、适量、适宜、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既不能使多媒体垄断化,满堂灌,也不能将多媒体的使用形式化。所谓适时,适量、适度的使用多媒体,就是指能够审时度势,认识到什么时候可以应用,什么时候不能应用,什么时候多用,什么时候少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的比例不可太大,多媒体中声、画使用比例也要科学合理,最重要的是既能使学生感兴趣,又不可使学生沉醉于多媒体中,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兴趣,毕竟使用多媒体的最终目标是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所谓适宜是指教学内容适合用多媒体则用,不适合则不用,并非什么课什么内容都用,某些学科的某些章节,不适宜用多媒体的内容就不要用多媒体,以免起到反作用。

(二)注意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合理结合

要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应该使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最佳切合点。这样就避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有垄断化、单一化的趋势,有利于师生情感作用在课堂上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讲解、板书和直观教具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现代教育媒体与之结合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教师边朗读边放哀乐,悲凉低沉的哀乐声和朗读声揉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同时在课文结束前,教师请全体学生起立,面对周总理遗

像默哀,同时播放哀乐。这样,使学生对周总理充满了无限的敬仰与怀念之情,事半功倍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注意理论和技术、实践的整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多媒体的兴起,使得很多教学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有误解,他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纯技术,不需要理论指导,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在制作教学软件时为技术而技术,缺乏理论指导,使得教学中媒体利用和课件制作多是技术的堆积,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效果并不好。其主要问题是媒体和相关软件的利用不能从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出发,不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因而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理论应该是灵魂,理论和技术应该是齐头并进、缺一不可的,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理论和技术整合起来,才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学了理论知识后,必须要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来考察、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教师才能更好的去指导学生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产生互动,以情景模拟或者分组完成一个关于主题的大项目等形式来让学生去实践,不仅活跃学生的思维,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四)注意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更新

在信息化时代,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电脑,而学生在课后必然会在上网过程中浏览到很多或许教师也不知道的信息,学生的信息量不定超过于教师,在这种状态下,教师所需要吸收更多的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教师知识的更新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知识观念等方面,通过培训进修和再教育,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在知识结构上,教师要根据教育发展的变化趋势,掌握教学方法和进行理念的更新,同时要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及时更新;在知识观念上,教师要及时转变获取知识、传播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教师技能的更新,包括多媒体操作、课件制作等信息化教育中对教学手法的技能培养和训练。

教师在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该更加注重社会时事政治的关注,如此,让学生了解到更多,获得的信息更多。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陈明: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3]胡钦太:信息时代的教育传播[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9

[4]周克红,罗琴:现代教育技术[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5]王以宁:教师教育技术[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6]谢登斌,李福灼: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7]焦中明,赖晓云: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