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理论文章: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理论文章: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理论文章: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理论文章: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实现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和乡风建设的文明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这一战略的实现将会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而且要加强农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统一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追求,重树农民形象,构建文明乡风。

一、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必要性(弘利教育)

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实现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实现生产经营的信息化、实现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和实现乡风建设的文明化四方面的内容。因此,农民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精神风貌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当前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是判断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与否的重要依据。要实现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和乡风建设的文明化就必须加强对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统一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价值追求。由于农民群众存在文化素质不高、价值观多样、思想难以统一的现象,在产业发展、乡风建设方面会缺乏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现出精神动力不足。要激发农民群众投入到乡村振兴中的热情和动力,必须加强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践及其乡村建设的满意程度作为根本要求,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进行提供精神动力。农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主动性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动力。脱离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缺乏动力源泉。对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够提升农民素质,树立农民理想信念,统一农民思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把农民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去。只有树立农民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坚定农民实现乡村振兴的意志,明确乡村振兴的方向,才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乡村振兴凝聚力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需要亿万农民群众戮力同心,不懈奋斗。“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

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力量,亿万农民群众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力量之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奋斗。这就需要一种精神凝聚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确保持续不断的人力资源,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凝聚农民群众力量的精神。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被农民群众接纳并化为行动,就能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

二、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困境(弘利教育)

农民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当前,在农村存在部分农民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满足,而忽略了内在精神追求的现象。一是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由于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再者农村知识青年都外出务工,在乡村大多是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没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对一些社会现象缺乏敏锐性和鉴别力,为非法宗教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致使封建迷信、邪教活动在农村迅速蔓延。二是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融合,各种思潮、价值观念纷纷传入农村,在城乡文化交融过程中,部分农民群众受到腐朽文化的浸湿

浅谈乡村振兴实施的路径

浅谈乡村振兴实施的路径 发表时间:2019-04-02T09:54:37.2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作者:吴雅文 [导读] 摘要:分析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含义,进一步介绍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路径,即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创新科技,引进人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身份证号码:43038119910525XXXX0 摘要:分析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含义,进一步介绍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路径,即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创新科技,引进人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把握农村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注重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将实现农民富裕这一目标放在突出位置,真正实现美丽乡村的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含义;实施路径;农业;农村 一、乡村振兴的含义 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体现,同时也是中国迈进新时代发展城乡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的内涵要结合理论和实践去理解,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去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农业、农村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根据我国现有国情,农业与农村的发展是基础,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应当牢牢把握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这个基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战略实施进程适时做出调整。始终坚持完善农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注重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推进乡村优秀文化传承,加快乡风文明建设;健全农村治理体系,实现有效治理;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民富裕。此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包括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应当发挥农村特色产业的优势,将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飞跃。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 1.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领域的问题,是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改革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共同作为优先发展的事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把“三农”工作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位置,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原则,在新时代必须坚持。 2.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两相对比,虽然同样是五个方面20个字,但除“乡风文明”外有四句话不一样,这四个方面已经根据新情况进行了调整,是根据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设定的一个新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这个战略的实施将会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3.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比以前单一的农业现代化涵盖的范围更加宽广,这是一个崭新的表述,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涉及农村的经济、农村的政治、农村的文化、农村的社会、农村的生态文明各个方面的建设。 4.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巩固和完善r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将有利于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首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全面推进农村改革,让农村换上新面貌迎接新变化。在政府引导方面,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政府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贯彻落实政策。但同时,要明确政府的引导是为了与市场配合共同起作用,而不是限制市场的灵活与自由。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其一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其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深化,应当明晰集体产权,保障农民权益;其三是要将小农经营与现代化农业大生产发展有机结合,挖掘发展特色农业与规模化经营的潜力与优势。 (二)因地制宜,加快农村产业发展 由于乡村的气候、地形等条件不一,适合发展的特色产业不一,所以应当结合每个乡村自身的特点和可利用的资源情况,发展可持续的产业。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有关键作用,其对人才培养、增加就业等有积极作用。加快农村产业发展首先要结合乡村实际情况选择主导产业,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其次要促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以农业为基础,推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再次,要合理利用当下“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然,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不可少,从而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创新科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代科技的发展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当前,我国乡村普遍存在生活条件较差、教育水平较低、人才匮乏等问题,科技的创新和教育的进步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前提。创新科技,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发挥科技在新型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资源节约、绿色发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当加强教育,培养有利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专业型人才。此外,应提供相关激励政策,吸引人才回乡村建设。 (四)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建设美丽绿色的乡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在乡村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千万不能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发展了经济,丢了环境,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取。二是要有意识地保护环境,重视乡村垃圾处理、污水排放以及秸秆焚烧等问题,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生态化发展。

理论文章:立足实际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立足实际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继承了党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并进行了创新发展,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明确了新思路。襄阳 市X市区是传统农业大区,农业对X市而言,既是优势、也有短板、更存机遇。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 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找准自身问题,突出X市特色,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X 市乡村广袤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X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哪些优势 农业发展规模是我们的坚实基础。X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国粮食 生产先进县(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全省著名的畜牧养殖大县(区)。 在粮食产量上,全区耕地面积166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39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31.5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28亿斤以上,创下了“十三连增”的历史记录。在畜牧总产上,全区现拥有规模养殖场(户)13628家,猪、牛、羊、禽出栏总量分别达到200万头、26.5万头、45万只和2850万羽;肉类总产26.8万吨,禽蛋总产 6.3万吨。在农业产业化上,我区现有以襄阳正大、襄阳鲁花为龙头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1家,2016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250亿元。 现有板块格局是我们的有力抓手。近年来,X市按照“全国一流、全省领先、全市样板”的要求,创建了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业已形成“农村新社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高效农业项目区和农村机制体制创新”四位一体的板块格局,引领带动了全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我们以激发镇域经济活力为抓手,推动农

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按照“一主两翼三重六特”的布局,大力实施“镇域经济振兴工程”,出台并落实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镇域经济对县域经济贡献率 达到35%。 传统农业品牌是我们的独特优势。X市的农业有地位、有形象、有品牌,很多产品在全省、全国都有影响。全区有“农”字号国家驰名商标3件(“万宝”牌菜籽油、“孔明菜”牌大头菜、“聚香达”牌食用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件,国家集体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17件,湖北省名牌产品6个。20多种农副产品在国内大中城市和大型超市占据重要位置。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X市精品名牌农产品”发展战略已经初见成效。 广阔的平台是我们的成长空间。X市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特殊,农业发展空间广阔。X市从东北两个方向半环襄阳市主城区,依托近郊的优势,紧紧盯 住市民的餐桌子、菜篮子、果盘子,实现生产地和消费地的无缝对接。此外,还 可以将农业和旅游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等新 兴业态,拓展发展空间,让惠农富民的道路愈走愈宽。 X市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X市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大区向现代农业强区转型跨越,要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质量变革,以内涵诠释X市品质。坚持产业转型与生态建设并举,经济发展 与乡村治理同步,实现乡村面貌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演进的过程中实现三有:一是产业有支撑。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

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实施路径 摘要:在新时代建设背景影响下,国家将乡村振兴作为首要任务,从而致使农 村在发展过程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及新的要求标准。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必须 从制度创新、产业发展、文化注入以及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四个方面进行规划,从 而完成预期的战略目标。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实施路径进 行详细的探讨说明。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促使人们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与物质 水平不平衡,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有效解决这个矛盾问题,我国结合 乡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且提出乡村振兴发展策略,从而对乡村经济滞后的短板 现象进行合理的解决。 1、对农村改革以及体制进行创新完善 农村改革和体制创新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必须不断完善农村体制以及 市场化配置,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市场相关要素进行激活,从而大大提高农村市场 水平,尤其是土地方面涉及的生产要素,必须对其加强重视和关注,保证乡村集 体经济顺利开展。因此,必须对农村现有的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现阶段,农村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的生产水平相对比 较低,最终无法满足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农村对旅游行业并未给 予足够的重视,致使乡村旅游在农业观光体验层面一直停滞不前,导致价值链比 较短。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规划:首先,主要采用家庭 农场、农业种植企业等经营体系,促使土地快速流转,并且运用机械化、智能化 进行生产,不仅有效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还可以解放劳动力;其次,对土地资 源进行合理规划,设置相应的集团商业用地,从而开展集体经济,而农民可以获 得相应的经济红利;最后,对农民宅基地三权分置进行落实,鼓励和帮助农民利 用限制的房屋开展农家乐、民宿等服务,从而获得经济效益。 2、利用特色资源推动产业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产业类型复制和模仿变得易如反掌,因此,要结合乡村当地特有的资源特色对农业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 从而促使产业正常有序发展。首先,要对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合理的培育,并且 利用当地特色农作物的优势建设相应的加工厂,例如食品加工厂酒厂等,从而对 农作物进行二次利用,促使农作物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形成一条专业且具有 特色的农业产业链,不仅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可以带动农村的经济。 其次,由于各个乡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的不同,促使乡村自然资源独具特色,各有千秋,因此,结合乡村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业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对于既有农产品特色又有自然资源特色的乡村,必须对主导产业进行明确 的规划,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吸引资本对乡村进行合理的开发。比如乡村可以建 设田园综合体,其主要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将循环产业、创意农业以及农事体 验结合为一体,促使乡村快速发展。 3、注入先进文化及正能量精神助力乡村发展 先进文化不仅是乡村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之力。先进 且优秀的文化会给乡村淳朴的民风以及秀丽的风景注入新鲜力,而乡村缺乏先进 文化的注入,则会增大全面振兴的难度。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必须结合当地 的实际情况,对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和传承,同时还要将先进文化注入

乡村振兴调研文章

以产业振兴为引领,促进乡村全面发展 试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我见—财政三处邓朝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深入学习,我们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题,分别采取调研问卷、现场走访等方式,对北界镇王宅桥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1.环境状况:王宅桥村位于北界镇东北部,地处遂昌、衢州、金华三市交界。距龙丽高速公路北界出口13公里,杭金衢高速金华西出口35公里,与金华市婺城区塔石镇张村毗邻,距交界处1.5公里。平均海拔396米,森林覆盖率为89.6%,是一个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古村落,至今仍保存有王宅桥通往遂昌县城古称“七上八下的马戌岭”官道。在村内寨下自然村保留下来的历史300多年古村寨。

2.人口现状和产业基础:全村共有240户752人(其中:劳动力人口486有),农村党员38名。耕地面积608亩(其中:水田536.4亩),园地155亩,并且大多数是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垅田,一类畈田仅人均0.12亩,林地面积16620亩。本村产业除以保障自给自足的粮食外,农产品商品率极低,20—60岁的青状年劳动力绝大多数出门在金华、义乌、武义、龙游等经商或打工为主,201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6082元。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落后,属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1万元。 3.乡村建设状况:近年来该村积极响应遂昌县提出并实施“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以绿水青山依托,进行村庄整治、农村污水处理、村内步行街和休闲区以及原生态石斑鱼等打造文化休闲旅游区建设。曾先后被评为丽水美丽乡村,市级卫生村,县级先进党支部、五星级勤廉村、生态公益村建设先进单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十佳洁净村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达标村,农村五好党支部、人口与计划生育规范化建设示范村及创业好搭档示范村等荣誉。

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路径

前瞻产业研究院二零一八年六月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路径 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率。首先是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与城市化战略的关系,其次是把握好“二十字”方针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关系,再次是协调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一、“五个激活”的驱动路径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激活市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政策、激活组织。这“五个激活”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换言之,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靠改革来驱动,这是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推进路径。 1、激活市场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乡村振兴 尤其是在实现产业兴旺中的作用。激活市场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改革。一是推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功能的改革。即以完善产权制度

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二是推进政府职能转换的改革。即改变政府干预与包办过多,进而替代市场的状况,以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合理分工。就乡村振兴的诸多建设任务而言,如果没有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单纯靠各级政府主导和投入,乡村振兴所采取的举措充其量只是在短期内可行,长期不一定可持续。 2、激活主体就是要激活乡村振兴中的经营主体 首先,经营主体能否被激活取决于它是否是市场的主体。从这一意义上讲,激活市场是激活主体的前提,市场不活,主体一定不活。其次,激活主体还必须赋权于主体。换言之,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通过产权制度和经营制度的改革,赋予广大农民更多的财产权益和经营权利,使其能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主体权利。 3、激活要素就是要激活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这些基本生产要素 激活要素实际上是市场能否被激活和要素所有者能否被激活的 基础与关键。因此,还是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 4、激活政策实质上仍要通过激活政府的途径来实现 这并不是要求政府无所不能,而是要求政府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有为的政府应该既能在“市场失灵”时替代市场,又能在“市场有效”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也就是说,政府的政策应该既能及时弥补“市场失灵”,又能有效发挥“市场作用”。 5、激活组织既与主体有关,又与制度有关

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沿循、总体布局与路径省思

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沿循、总体布局与路径省思 一、“发展”议题的时代切换:从乡村建设运动到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实践, 其所立基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命题只有置于中国现代化这一“大历史”中才能完整地再思。在中国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具体有两次乡土重建的方案, 构成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前奏, 即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的时代情境规限了乡土重建的现实任务和成就规模, 而在这接近百年的乡土重建探索中, 无论是乡村建设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抑或是乡村振兴战略, 始终离不开“发展”这一主题词。三次不同的实践分别侧重于关注“发展”的不同方面。(一) 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如何实现发展?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回答的是“乡村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这里的“发展”更多具有“社会转型”的意味。在20世纪前半叶, 西方现代化的冲击引发中国社会结构全 面震荡, 乡村表现出政治失序、经济破产以及文化失调的整体性颓败。晏阳初甚至认为, 中国农村问题表现为“愚、贫、弱、私”四大病症, 而“愚”是其他三种病的根源……在这几个缺点之下, 任何建设事业都是谈不上的。(2) “拯救乡村”成为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现实关怀。以晏阳初、梁漱溟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推动的乡村建设运动开始在各地勃兴。

乡村建设运动的核心是“人”的建设, 而改造“人心”是“人”的建设的原点。晏阳初将“平民教育”楔入乡村建设实验中, 目的是再造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的新民” (3) 。而梁漱溟不仅坚持以文化“化人”的理念, 更力图以“乡村建设”作为兼蓄中国儒家伦理本位和西方职业本位的综合方案, 以此实现中华文化“老衰性”的创造性转化, 以“新的礼俗”作为乡村建设存在的基础, 继而实现乡村自救和社会结构再造。梁漱溟认为, 中国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中西具体事实之沟通调和”, 这需要以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构造———即建设新的礼俗为具体途径, (1) 其建设的路径并 不是激进式革命, 而是“逐步地让社会自身发生作用, 慢慢地扩大起来, 解决社会自身的问题”(2) 。费孝通也以乡村建设运动的根本问题, 即“以什么文化及其价值为准则或目标确立中国社会、文化、国家的变革方向”, 来审视中国乡村自救的现实路径。(3) 承袭“社区研究法”的费孝通主张, 乡村建设或乡土重建不能破坏原有社会的有机性, 必须在剖析社区的基础上实现总体性变革。据此, 费孝通提出关于中国乡村建设的方案, 即在农民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公平的乡村工业化, 并以分散化和自下而上的乡村工业化道路逐步复原中国乡土社会的完整性, 进而实现乡村的现代化转型。这种以保存乡村总体性和主体性为原则的乡土重建道路, 力图在中国向西方式现代化模式的直接转渡和传统复旧之间创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918440104.html,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作者:闫见英 来源:《乡村科技》2019年第02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 略实施的重要载体之一,也呈现了新的发展活力。本文根据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要求,首先对乡村振兴的发展重点和路径进行简要分析,然后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乡村振兴示范点规划研究为例,探索并阐述乡村振兴战略在村庄具体建设中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实施路径;黄龙村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2-13-2 1 政策梳理 2012年,党的十八大先后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田园 综合体的战略部署。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 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1]。 2 建设重点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2],围绕村居 产业发展特点,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实现“三生”共融为目标,以增加村民收益、完善产业结构为前提,以改善村居环境、增加村民幸福感为主导,以当地文化为依托,结合食、住、行、游、购和娱等因素,将生态旅游体验融入村庄产业规划,把握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与发展契机,将整治提升村容村貌、补齐设施短板、加强基层治理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具体建设重点。 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3.1 开展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通过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推动农业由平面扩张向立体拓展,实现一二三产融合。第一,以农业为本底,推动农业品牌化建设,发展市民农园、共享农业、体验农业等丰富市民和农民的文化生活,发展都市型农业。第二,组织开展农业区“控、搬、拆、改、捡、修、建”综合整治,推进观赏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景观化改造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地景观化。第三,通过美丽田园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业休闲化,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业一产三产化。第四,加强产业整合,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五,建设综合型网络服务平台,普及和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对村内居民提供购物、售物、缴费、创业和资讯等方面一站式生活服

【理论文章】以改革创新促进乡村振兴

以改革创新促进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未来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战略,也是未来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真正做到乡村振兴,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清除阻碍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种障碍,激发农村各类要素的潜能和各类主体的活力,不断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同步现代化这一根本目标 进入新世纪以来,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均立足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三农”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过去十几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仍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结构性问题、农业农村发展滞后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表现。从收入和消费看,尽管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但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仍分别高达农村居民的2.72倍和2.28倍,城乡居民家庭家用

汽车、空调、计算机等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差距仍然很大。从全员劳动生产率看,2016年非农产业达到人均12.13万元,而农业只有2.96万元,前者是后者的4.09倍。从基础设施看,2016年全国农村还有46.2%的家庭使用普通旱厕,甚至还有2%的家庭没有厕所;26.1%的村生活垃圾、82.6%的村生活污水未得到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38.1%的村村内主要道路没有路灯。从基本公共服务看,2016年67.7%的村没有幼儿园、托儿所;18.1%的村没有卫生室、45.1%的村没有执业(助理)医师。从社会保障看,目前农村低保、新农保、新农合保障标准也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这还仅仅是数量上的差距,如果看质量,城乡差距就更大了。 根据党的十九大的部署,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比以前的部署提前了15年;2050年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比以前描绘的目标更高。尽管在未来3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农业农村还会发生新的变化、取得新的进步,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仍将相当突出。从这个起点出发,我国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农业农村发展如何跟上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如果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那么也可以说,现代化不现代化关键看农业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使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整个国家现代化保持同步。 二、牢牢把握优先发展和融合发展两大原则 在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背景下,要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同步,必须深化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这一重大论断的认识,真正做到“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特别是要贯彻新发展

理论文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握三个重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握三个重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国情农情,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从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国情农情,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之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效益。 其一,要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显著改变几亿农民生产生活面貌,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需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要解决好“物”的问题,又要解决好“人”的问题;既要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又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其二,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要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将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质量与调动亿万农民的积

乡村振兴论文3000字

乡村振兴论文 按照县委《关于开展“我为金寨乡村振兴建言献策”调研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党校近期组织教职工并成立乡村振兴调研小组深入花石乡、吴家店镇、斑竹园镇以及桃岭乡,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采取访谈、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调研发现,全县以脱贫攻坚工作为抓手,围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创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茶产业、猕猴桃产业等),加大农业创新驱动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产业脱贫有成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绿色农业,保护生态环境,深入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传承红色基因,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移风易俗等活动,倡导乡村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民间民俗文化,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引航,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开展对标创争,突出政治功能,构建完善村民自治、农村法治、农村德治三个体系,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推广应用综治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乡村治理得到了改善;以金寨职业技术学院(金寨技师学院)为依托,大力培育乡土人才,围绕主导产品和产业,积极组织各领域的专家人才到村开展现场指导、科技培训等活动,扶持培养一批农业农村实用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乡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成绩,但同时也发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未根本解决,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

理论文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目前,我国的农业农村的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最大的发展问题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也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当下我们必须要着力地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地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形势下的战略需要 1.1 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需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在此之外,美好生活需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物质层面、精神文化层面、生态层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农村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浪潮,充分发挥农村在经济发展、粮食供

给、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得农业逐渐成为兴旺发达的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建设美好农村。 1.2 顺应我国现代化目标战略性提升的需要 无论是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来说,都必须要充实农业和农村的问题。农业和农村一直都是全面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也一直是我国现代化水平的体现。因此,为了顺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战略提升,必须要充分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加强乡村振兴,不断地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2 实施城乡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措施 2.1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直是其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地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的价值,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打造优势的农业产业集群,积极地推动农村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还要积极地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积极地开发农业

理论文章:关于乡村振兴的几点具体做法

关于乡村振兴的几点具体做法 产业兴旺是重点 实施智慧农林水工程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完善支持政策。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防洪除涝能力。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种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标准建设国家南繁育种基地。进一步提高大宗农作物机械国产化水平,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建立健全质量兴农评价、政策、工作和考核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实施兴林富民行动,推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加强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做大做强民族奶业。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切实发挥农垦在质量兴农中的带动引领作

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重点提高基层监管能力。 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研究制定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意见。 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高附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