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定位

摘要

人力资源是一种可持续性的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仅关系到一个组织的兴衰,更影响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公共部门承担着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维持公共秩序的重要职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是社会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公共部门服务多元化的关键要素。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风险社会,其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要求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因此,本文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研究,分析与现代风险社会相适应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并为其开发利用做出目标定位。

Abstract

Human resources are the most valuable resource a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and use of human resource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f an organization, but also affect a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Public sector bears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services, to maintain important functions of public order, public sector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the public sector is a key element of diversified services.

Modern society is a complex muti-risk society, the requirements of public sector human resources and on a new level. Therefo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isk of social theory based on risk analysis and modern society to adapt to public sector human resources and their exploitation to make targeting.

关键词:风险社会公共人力资源开发新要求目标

Key words:risk society Human resources of development new requirements target

一、现代风险社会的相关理论

贝克在《自由与资本主义》一书中, 指出: “风险概念是一个很现代的概念, 是个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或者换句话说: 在自然和传统失去它们的无限效力并依赖于人的决定的地方, 才谈得上风险。风险概念表明人们创造了一种文明, 以便使自己的决定将会造成的不可预见的后果具备可预见性, 从而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 通过有意采取的预防性行动以及相应的制度化的措施战胜种种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 风险社会一般具有四个特性: 1.风险社会是具有普遍性的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类在走向现代化和迈向全球化中所遭遇到的共同问题。对于风险社会的认识和关注, 实际上也是我们对于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的一种自觉行动。风险及其可能导致或引发的灾难, 可以通过人们的积极预防和主动的修正实践, 加以调整和改善。2.风险

社会是一种社会性的危机状态。风险社会是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结果, 是各种自然和社会张力积蓄、发展的结果, 它的极端表现就是各种突发事件频繁发生, 人为的各种危机状况占有极大比例, 同时,危机的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 没有所谓的游戏规则,其防范和治理的难度极大。3.社会风险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扩张有着密切相关性。社会风险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具有正比关系, 经济活动越频繁, 竞争越激烈, 利益冲突也最容易引发, 由此所形成的社会张力和社会风险也会随之增强。4.这种风险和危机破坏性极强。它可以是全局性的, 也可能是局部的, 或是在某些特定领域发生。危机可能是周期性的, 也可能是继发性或连续性的, 但是, 不管怎样, 其危机一旦发生, 轻则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重则造成社会恐慌, 秩序混乱, 甚至是社会解体, 同时, 它还可能造成某些连锁反映。对贝克风险社会的观点, 我国有学者认为风险社会既包括制度层次的意义, 也有文化层次的内涵, 二者都是构成风险社会的基本要素,单纯从一个方面来解释风险社会都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

二、现代风险社会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要求

当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基点: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树立便民、廉洁、高效的公共部门形象为目标,转变观念,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准则,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完善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尤其在全球化风险社会更要注重建立国际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现代培训体系,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国际性的、多元性的、创新性的、高压性的复合型人才。

(一)树立科学人才发展观

1.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公共部门发展的第一资源,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需要人去认识、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的优劣程度决定着其他资源使用效率的高低,而且人才资源具有增值性、重复利用性和可无限开发性等。

2.要充分认识人才是社会生产的第一资本。人才资本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实质上是一种核心资本。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应该认真研究人才资本理论和人才资本的实现形式,千方百计促进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

3.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尊重人才,用好人才,建立完善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来选人用人,实现人才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使各类人才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有贡献社会的成就感,有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

(二)建设学习型公共组织

随着我国公共部门改革的深化,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影响发展公共部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学习成为公共部门的核心能力,构筑学习型公共组织,及时有效地学习将成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者的重要职能,不仅学习政策、法规、技术、方法,而且学习公共部门管理理念、公共部门核心价值观、公共部门行为伦理和哲学。培育公共部门共同价值观,提高其团队凝聚力,建设公共部门的“公共组织”文化。同时,必须深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把个人自我学习的动力、兴趣与工作分析、职

位评价有机结合;把人才考核测评、人力资源规划与市场运作机制、公平竞争制度整体推进;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大力推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加速人才市场的规范化、法制化。积极推动学习型公共部门建设,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改善公共部门终身教育体系。

(三)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心或者着力点应放在公务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上,尤其是发展创新能力建设上。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个体的自我发展和生存能力;二是为人力资源开发而开展活动的组织机构适应变化能力;三是为个体和组织提供发展的环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从两方面体现: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知识更新的需求日益迫切,促使公共部门对教育、培训更加重视;另一方面,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效能的提高,而且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创新意识、文明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促进公共部门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人才的全球化,人才的的跨国流动必将迅速增加。为避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人才流动失衡,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须尽快推进市场化的人才机制,必须尽快培养和造就能够将资源和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创造商业价值的公共管理团队型人才。

在建设我国“国际化人才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大胆抛弃传统陈旧的思想方法,与时俱进,吸收、采纳新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念和技术,引进企业化管理,用“企业家精神”改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引进新的测评体系和方法,在更新观念的同时,寻求制度创新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以期取得“后发竞争性”优势。

三、实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的对策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政府提出的要求而设立的。它既要满足政府实行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实现政府组织管理和发展目标的人才需求,获取与开发各类、各层次人才,也要满足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同其它公共管理活动一样,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而是运行在现实的社会、组织、价值和制度环境之中的,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或支持的,时刻同环境发生着相互作用并进行着信息、资源的交换。所以实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优价值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价值环境支撑。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重视情感投资。

罗纳德·克林格勒指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可以被视为经常发生冲突的基本社会价值之间连续互动的过程。比如政治回应性要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对公民意志作出回应,任用政治

忠诚度高的官员;组织效率更加关注投入-产出的关系,以知识、技能和能力作为选拔人员的主要标准;个人权利要求侧重于对公共雇员在雇佣关系中的保护,以使其公共权力的侵害。

人的生存与发展是离不开环境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环境是人力资源健康成长和合理使用的基础。良好的愉悦的环境将有助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效果达到最优。

(二)制度环境支撑。改革旧的人事行政开发管理体制,重视体制改革。

这里主要指的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实际运行的微观环境――公务员制度。反映了其理性、效率、公平、法治的价值追求。在制度上,要明确培训工作在基层公务员考核工作中的地位,建立参加培训情况的奖惩机制,从制度上保证调训工作的顺利,在思想上,要使基层公务员提高对参加培训的认识,提高思想上对培训工作的重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贯穿于公共部门人员的招募、甄选、录用、配置、培训、激励、开发、评估的全过程。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是应对社会风险是的重要条件。

(三)重视机制创新。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开发管理机制,重视系统分析与全面协调的能力支撑。

公务员能力是由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复合而成的,具有复合性的特点。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努力成为具备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公务员能力是国家对有志于公务员职业者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特殊性、差异性、适应性特点都表示国家公务员能力是一个发展提高过程,即公务员通过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和组织的引导、培训、激励,使公务员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具有可塑性特点。

公务员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不是国家机关的勤杂工人,绝不能湮没于机关的日常琐事之中。与之相适应的是,公务员应具备较高规划与协调水平,管理、监督、执行水平,宏观决策水平以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各级公务员需要依靠这种能力来预测和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现实公共需要和社会一心理,提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方面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战略,制定和执行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公共政策,引导、组织、调节和推动整个国家更加全面、理性、稳步地向前发展。

(四)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公务人员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内驱动力。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有助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监控机制等行之有效方法与手段。

内驱动力是强化我国公务人员能力建设、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保障。公务人员能力建设的内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公务员激励机制的驱动。而当前公务人员激励机制还存在着物质激励不平衡、精神激励流于形式,晋升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五)加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法制化建设,重视法制理念。

加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规范政府的人事行政管理行为,为吸引优秀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拥有优秀人才提供制度保证,促进公平、公正、公开。

(六)建立一套科学的开发管理方法手段,重视规范程序。

长期以来,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上,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缺乏科学的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面对当前全球化的社会风险,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急需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的、科学的、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使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更趋于科学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贝克.自由与资本主义[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2]周战超.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引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 3).

[3]张康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

[4]李德志.当代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科学出版社 2004,6.

[5]余兴安.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创新[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5,4.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1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1.1编制依据 1.1.1政策文件及规范性文件 (1)《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2]2492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13]428号); (3)《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第471号令); (4)水利部关于印发《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水规计[2012]474号);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169-2004); (7)《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290-2009); (8)《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省建立重大决策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的通知》(黔委厅[2010]18号); (9)《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移民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10]12号); (10)《贵州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黔移发22号)。 1.1.2社会经济资料 (1)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统计年鉴(2012年、2013年); (2)项目所在地市、县民族志、地方志; (3)项目涉及乡(镇)经济统计年报(2011~2013)。 1.1.3工程相关资料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 (2)《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以下称“三位一体”

科学的社会意义

科学的社会意义 什么是科学?综合来说,科学就是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同时,它反映了人类意识对客观自然的一种正确的认识。它是来源于人类实践并且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改造自然的活动,它指导着人类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进行具体有续的整理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科学就如霍金的黑洞,神秘而深奥。但是我们人类正有着夸父逐日般的执着,我们对科学的探索永不止步,并且趋于完美。但我们要注意到的是,科学仅仅是趋于完美而非达到完美。科学是个成长过程,而成长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不可避免的错误,普通人犯错误是经常的,伟人也会犯错误。象牛顿、爱因斯坦和马克思这样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有错误的理论。罗素的著作中,经常描写伟人的自相矛盾,比如,提倡用节育手段控制人口的马尔萨斯四年内添三个孩子;提倡无为的叔本华对晚来的荣誉欣喜若狂;被称为实验科学的始祖的培根则不知道为他治病的哈维发明血液大循环理论。伟人尚且如此,那么集所有伟人智慧的科学内容要想没有一点自相矛盾的暇点则十分困难,而且体系越大越难以没有错误,特别是新学科,需要时间的检验。任何科学都有个成熟的过程。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科学也许是某种情境下的近似,在无限推广时就可能出现矛盾,而科学决不会装作没有看见,必定要去解决这一矛盾,使科学向前迈进。正如由迈克尔逊实验引起的相对论、由黑体辐射实验引起的量子力学以及理发师悖论引起的数学革命,正是排除了那些自相矛盾后发展起来的。因此,没有探索的精神,没有敢于接受一切新观点的勇气,没有铲除一切旧观念的决心,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是无法存在的。 很多人总是片面的认为,科学只产生于近代,因为近现代的社会技术决定了科学的发展。其实不然,科学的诞生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700万年,据考古发现,大约距今30万年前,原始人就在制造石器的过程中,开始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在距今一两万年前,原始人发明了新的劳动工具—弓箭。弓箭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利用弓箭有组织地狩猎,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剩余的猎物则被饲养起来,使人类由狩猎进入的畜牧时代;另一方面利用弓弦绕钻杆打孔的方法钻木取火,又发明了摩擦生热的制火技术,不仅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生产的手段;用火炼制粘土,发明了制陶技术;用火熔化铜和铁,制造出金属农具,使人类结束了一万多

风险管理

? 1.多维的风险识别不包括() ? o A 按项目系统要素进行分析 o B 按管理的过程分析 o C 项目的进度 o D 按风险对目标的影响分析 ? 2.下列不是回避风险的是() ? o A 回避风险大的项目 o B 选择风险小或适中的项目 o C 选择风险大、利润大的项目 o D 及时中断危险项目 ? 3.风险控制贯穿在项目的()等过程中。 ? o A 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 o B 质量控制和合同控制 o C 进度控制和合同控制 o D 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合同控制 ? 4.现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除了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风险对策和风险控制外还有()? o A 风险回避 o B 风险对比 o C 风险预警 o D 风险分析

======多选题部分====== ? 5.现代工程项目中的风险主要有() ? o A 项目规模大、技术新颖、结构复杂、持续时间长、与环境接口复杂,导致实施技术和管理的难度增加 o B 工程的参加单位和协作单位多,各方面责任界限的划分、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异常复杂,设计、计划和合同文件等出错和矛盾的可能性加大 o C 由于工程实施时间长,涉及面广,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如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法律和自然条件的变化等。这些因素是项目上难以预测,不能控制。 o D 现代工程项目高科技含量较高,是研究、开发、建设、运行的结合,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工程 o E 现代企业、投资者、业主、社会各方面对工程项目的期望、要求和干预越来越多 ? 6.风险分析的方法主要有() ? o A 列举法 o B 专家经验法(Delphi法) o C 蒙特卡罗法 o D 决策树方法 o E 推测法 ?7.项目环境要素风险主要有() ? o A 政治风险 o B 法律风险 o C 经济风险 o D 自然条件

供应链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的

供应链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的“四步曲” 2009-02-10 15:53 文章来源:《WTO经济导刊》 https://www.sodocs.net/doc/2318524774.html,/column/print.shtml?/by/ca/200902/20090206045414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 供应链社会责任风险管理关系品牌的声誉、员工的道德凝聚力和士气,以及消费者的认同,是品牌公司经营全球供应链不能省略的必要步骤。供应链的社会责任风险控制是与产品质量控制同等重要的领域,也是一个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必要过程。 文/蒋贞蕾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我们看到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跨国公司拥有越来越长和复杂的供应链。资料显示,耐克公司的全球供应商有900个,供应链上的工人达66万人;沃尔玛则光供应商就有4万个。 一个跨国公司的完整供应链,首先是全球的,即在全球寻求最佳生产要素配置,包括从劳动力、资本到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组合。其次是多层次的,即供应商的关系和位置是有层级划分的。一个全球的和多层次的供应链,涉及到工人、供应商、制造商、储运中心、批发和零售商、客户多个利益相关者,以及采购、运输、制造、储存、分销等各环节的经济活动。 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存在着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供应链存在着内部和外部的风险。一般而言,供应链风险从外部来讲外部风险主要指环境风险,包括自然环境风险(如自然灾害)、社会环境风险(如恐怖事件、危机事件)和经济环境风险(如经济萧条、经济大滑坡等)。内部风险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供应商风险、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分发和交付过程中的风险。 责任消费拷问“血汗工厂” 大家知道,长期以来,我们对一个商品的基本要求,就是品质要过关,即物美。在物美的基础上,如果能价廉,当然更好。但随着公平观念的深入,最早在西方的消费者中间开始逐渐关心商品后面的环境安全和劳工权益问题。 比如,在购买的时候开始关心这个商品在生产的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生产它的工人是否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下生产,是否能拿到能维持生计的工资,是否每月能有合理的休息时间,而不是过度加班。更期望这些工人不是未满16岁的童工,没有遭受工厂虐待或性骚扰等等。如果发现商品的生产不能符合法定要求的劳动标准和要求,这些生产商就会被称为“血汗工厂”。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从服装行业,玩具行业到电子行业,先后有多个超大跨国公司卷入“血汗工厂”的丑闻,导致西方消费者对品牌产品声势浩大的罢买和抵制活动,无论对品牌公司的声誉,还是实际财务绩效,均造成巨大损失。 “反血汗工厂”运动最后则成功地使公司开始意识到,必须认识到供应链的社会责任风险,并加以有效控制,承担供应链条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 是品牌公司经营全球供应链不能省略的必要步骤,供应链的社会责任风险控制是与产品质量控制同等重要的领域。“反血汗工厂”运动之所以能够成功,则是因为消费者作为品牌公司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发挥了重要的监督和团结作用。 供应链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的“四步曲” 供应链的社会责任风险,关涉公司品牌声誉和财务绩效,当前大部分领先的公司已经在开始发展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 “对症下药”供应链风险管理 在风险分析方面,应首先全面了解供应链,确定公司目标中要监控和管理的供应链能够到哪个层次。通常,一个跨国公司的供应链是富于层次的,根据供应商的地位和作用,可归类5类:

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是指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威胁。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开始进入一个“风险社会”时代。现代风险在本质、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上与传统风险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它已经从制度上和文化上改变了传统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 专家在面临新风险时往往也难以对其做出准确的说明与预测. 现代风险是隐形的,并且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现代风险与科技发展和全球化联系在一起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这种高度复杂性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对科技发展后果的控制能力越来越低。 现代风险所造成的影响将不再限制在传统民族国家的疆界之内,而是会迅速地涉及到其他国家甚至全世界。

世界正进入一个新的“风险社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开始进入一个“风险社会”时代。现代风险在本质、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上与传统风险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它已经从制度上和文化上改变了传统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德国社会学家贝克(Ulrich Beck)所提出的“风险社会”(risk society)概念,并认为他的观点从特定的角度把握了现代社会的本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社会并制订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提供了独特的参考价值。 贝克认为,我们现在正生活在一个与传统的现代化社会完全不同的“风险社会”之中。在传统的现代化社会中,人们相信人的理性力量可以控制自然和社会,使人类社会有秩序、有规则地发展。这种对社会的看法可以称为一种“常态社会”的观点。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前进以及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这种“常态”社会的观点已经日益不能符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不得不正视世界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风险社会”这一事实。 贝克指出,“风险”(risk)本身并不是“危险”(danger)或“灾难”(disaster),而是一种危险和灾难的可能性。当人类试图去控制自然和传统、并试图控制由此产生的种种难以预料的后果时,人类就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风险在人类

风险社会理论以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和英国社会理论家吉登斯的理论为代表

风险社会理论以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和英国社会理论家吉登斯的理论为代表。贝克认为,风险社会是现代性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工业化社会道路上所产生的威胁开始占主导地位。风险社会的概念在三个参照领域内带来了划时代的、系统性转变。首先是现代工业社会与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化完全确立后这些资源逐渐消失了;其次是社会与其自身所产生的、超越了社会对安全的理解范围的威胁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人们一旦意识到这些威胁和问题的存在,就很可能动摇旧社会秩序的根本假设。第三,工业社会文化中的集体的或具体团体的意义之源(比如阶级意识或进步信念) 正在枯竭、失去魅力。与贝克相比,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有两个鲜明特点。一个是前面提到的他对制度性风险的强调,另一个是他分析了风险社会对个人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在吉登斯看来,生活在高度现代性世界里,便是生活在一种机遇与风险的世界中。这个世界的风险与现代制度发展的早期阶段不同,是人为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吉登斯的风险社会不仅仅意味着社会中的风险不断,更重要的是根据规避风险的原则来组织社会,风险社会是关注人类未来的社会。(徐艳晴-p32)风险社会理论告诉我们作为众多社会现代化努力方向的工业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风险社会,如技术发展带来的风险(核污染、电子污染等)、环境风险、金融风险以及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带来的社会震荡等等,一旦发生,就将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这些作为现代性本身后果的诸多社会风险也同样是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我们所同样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近些年的汶川地震、舟曲的泥石流、南方雪灾以及去年的海南的40年一遇的超强台风威马逊等自然灾害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抵抗突发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要提高,启发我们政府及社会组织要提高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在实践中,要求政府及社会做好灾害的应急预警和预防,做好自然灾害前的应急动员工作。(徐艳晴-p34)

社会互动理论及其意义完整版

社会互动理论及其意义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 作为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互动理所当然地引起了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浓厚兴趣。马克思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交往这一概念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对社会互动有比较完整系统的研究,继其之后布鲁默率先使用了“符号互动论”一词来指代以米德思想为核心的若干理论形态。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通过对人们在日常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则的研究提出了常人方法论;还有社会学家如霍曼斯、布劳用交换的理论来解释人们之间的交往,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互动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互动理论,但这些理论极大的增加了人们对人与社会的了解,促进了社会化的进程,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正确有效的方式,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这些交往是人的从事共同活动的过程。这里包括人们之间的生产活动和产品交换,人们之间思想的交流和沟通,也包括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战争等。交往对于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第一,交往是个体生存的需要;第二,社会交往是人自我表现的方式,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展示自己真正的天性;第三,社会交往构建着社会,人们相互之间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由于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人们之间的交往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 李芹女士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做过一个研究,她发现在年级间大三学生幸福感指数明显高于大生四学生,在独生间,非独生子女幸福感指数略高于独生子女。而在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差中,大四学生的心理状况远低于大三学生,在心理适应性和平衡性上非独生子女优于独生子女,而乡村生源比起城市生源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敌对。这些充分显示社会交往对一个人正常生活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交流和交往才能了解其他人,才能将自己的特性展现出来被他人了解,这构成了了我们生活的基础。 二、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也称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大家(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如文字、语言、物品、情境等。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有:第一,人类的最本质的特征是用符号表示各种体验的能力,人是符号的使用者;第二,人类运用符号彼此沟通,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中发挥看中介作用;第三,人们通过解释他人行动中所具有的符号意义进行交流和互动;第四,在互动过程中由于互动情境的变化,人们也在不断地修改对事物的定义;第五,角色扮演是最基本的互动方式,在角色扮演中人们不断进行内部解释,即想象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行动的意义。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1、风险(1)概念: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各种造成损失的风险事故发生的不确定 性,这种不确定性是可以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估计出来的。 (2)特征:客观性、突发性、损害性、不确定性、发展性、社会性。 (3)类型: 产生的原因: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 风险的性质:纯粹风险、投机风险。 产生的环境:静态风险、动态风险。 风险的对象: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都是纯粹风险) 损失的范围:基本风险、特定风险。 分担的方式:可分散风险、不可分散风险。 (4)构成要素:风险因素:分为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引起损失的直接原因。 损失:实质损失、费用损失、收入损失、责任损失。 2、风险管理(1)概念:是指风险管理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风险 决策管理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的过 程。 (2)特点:风险管理的对象具有特殊性; 风险管理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风险管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风险管理具有全面性。 (3)作用: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 减少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 转嫁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 保证风险管理单位的财务稳定; 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 (4)收益:是指风险管理单位采取风险管理措施所减少的损失。 风险管理的收益=风险管理不存在的损失-风险管理存在的损失-风险管理成本 (5)目标:确定目标的原则:现实性、明确性、层次性、定量性。 损失前的风险管理目标1、经济合理目标 2、安全系数目标 3、社会责任目标 损失后的风险管理目标1、维持生存目标 2、保持经营连续性目标 3、稳定收益目标 4、履行社会责任目标 3、风险管理的程序: 进入下一个风险管理周期

《风险社会》读书报告

公共事业管理5班201030810524 刘瓅璠 《世界风险社会》读书报告 一、作者 [德]乌尔里希·贝克著,吴英姿,孙淑敏译。 乌尔里希·贝克(1944-),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慕尼黑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与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和拉什共同提出“第二现代”的观念,力图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开辟出“第三条道路”。主要著作有:《风险社会》(1986)、《反毒物》(1991)、《生态启蒙》(1992)和《风险时代的生态政治》(1994)等。 吴英姿,1971年生,海南文昌人,南京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美国格林奈尔学院访问学者。 二、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三、页数 243页 四、内容大意 由欧洲的这位杰出社会和政治理论家所写的这本重要著作集中了一些重要的论文。这些论文认为,为了理解我们当今生活于其中的世界风险社会、需要一种新的参考框架。贝克关注风险的生态和技术问题及其社会和政治涵义。与此同时。他讨论与回答了由其以前的、被引用较多的关于风险社会的著作所引起的批评。本书视点主要集中在风险的生态和技术上的问题,及其社会学和政治上的启示。贝克提出,我们现在拥有了一个在若干年前尚未有过的“地球政治”,并且它可以被置于世界风险社会的动力和冲突的说法中来理解和组织。什么是环境?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荒野?什么是人类中的“人”?这些及类似问题必须在跨国环境中被记住、重置、重新考虑和重新讨论,即使无人得出答案。 五、读后心得 贝克在第一章提到现代性,包括第一现代性和第二现代性,那么什么是现代性?它不仅是资本主义(马克思)、合理化(韦伯)、功能差异(帕斯森和卢曼),还包括政治自由,市民身份以及市民社会的动力。答案的关键在于,对于现代社

风险社会——贝克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 《风险社会》 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新图C91/157 1、风险的概念直接与反思性现代化的概念相关。风险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威胁和不安全感的方式。风险,与早期的危险相对,是与现代化的威胁力量以及现代化引致的怀疑的全球化相关的一些后果。它们在政治上是反思性的。(P19) 2、暗含的因果关系常常维持着或多或少的不确定性和暂时性。因此,我们甚至在风险的日常意识中,都是在处理一种理论的进而是科学化的意识。(P27) 3、即便在风险穿着数字和公式的外衣无声无息地接近我们的地方,它仍旧在根本上是局部化的,是值得去过的生活的受伤形象的数字浓缩。这些观念必须再度获得信仰,就是说,它们不能像那个样子被经历。在这个意义上,风险是客观化的乌托邦的消极意象,在那里,人类(或者还会剩下什么)在现代化进程中被保护和恢复。(P27) 4、就此而言,风险社会控制了冲突和一致的新的源泉。消除短缺的位置被消除风险所代替。即使仍旧缺乏旨在消除风险的政治组织的意识和形式,你仍可以说风险社会通过它释放的带来威胁的动力而削弱了民族国家以及那些军事同盟和经济集团的边界。阶级社会能够被组织为民族国家,风险社会则带来了“危险社区”,它最终只能被组织为联合国。(P54) 5、首先,风险的科学化程度在增加;其次,并与之相互联系,与风险的交往在增长。对现代化危险和风险的证明远不仅仅是批判,它也是一种首要的经济发展要素。在风险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被明确地去掉了它们最后的自然因素的支撑,并进而去掉它们的有限性和可满足性。(P65) 6、在西方福利国家,反思性现代化消解了工业社会的传统参数:阶级文化和意识、性别和家庭角色。对具有身份特征的社会阶级的“脱离”,结合着一种对性别身份的“脱离”,这首先表现在妇女变化了的状况上。(P108) 7、个体化的存在通过很多定性访谈和研究已经在经验上得到证明,它们都指向了一个核心的关注点:对控制个人自己的财富、时间、生活空间和身体要素。换言之,人们要求发展他们自己的生活观念并且能够据以行动的权利。无论这些要求如何可能是错觉和意识形态,它们都是不能忽略的现实。(P113) 8、学校教育意味着选择和规划自己的教育生活过程。受过教育的人成为他们自己的劳动境况的生产者,并且这种方式成为他们自己的社会生涯的生产者。受过教育的人将对境况的反思性知识与现代性前景结合起来,并且以这种方式变成反思性现代化的一个动因。(P115) 9、阶级不会仅仅因为传统的生活方式衰微就消失,结果,社会阶级从地区性的和特殊性的束缚和限制中解放出来。公司和工作场所都失去了作为冲突和认同形成的场所的意义。新的社会纽带形成和冲突发展的源泉出现了。它们首先存在于可归因的人种、种族、民族、性别、年龄等等的差别中;其次存在于新的和变化着的分化中,这些分化产生于社会关系和私人生活与认同方式领域里的反思性中,因而,内在于持续存在的社会不平等中的新的生活方式和群体认同开始出现。阶级社会的终结不是某种激烈的革命。(P121) 10、走向一种个体化雇员社会——个体化过程剥夺了社会认同的阶级差别(社会群体在自我理解和与其他群体的关系上都失去了他们的独有特征,它们也失去了它们独立的认同和成为一个成长性政治势力的机会),不平等绝没有消失(它们仅仅是以社会风险的个体化形式被重新界定了),为了应付社会问题,人们被迫组成政治和社会的联盟(然而这些不一定遵循如阶级模式这样的单一的模式,与其他所有的私人化生活隔离开的私人化生活的孤立,可以被异质化的社会和政治的事件和发展所击碎),永久的冲突倾向于依据可归因的特征而出现,这些特征现在和以往一样无可否认地和歧视联系在一起。(P123) 11、性别特征的归因是工业社会的基础,而某些传统的遗留不容易加以驱除;使人脱离阶级文化的个体化的动力,并没有在家庭的大门前停住脚步;在所有男女共同生活的模式中(婚前、婚姻、婚后),世纪的冲突爆发了。(P127、128) 12、生涯结构、生活阶段的替续已经被不断增长的生活期望所转变了;现代化,特别是在二战后这个阶段,重构了家庭劳动,一方面,家庭劳动的社会孤立决不是一种固有的结构性特征,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即生活世界解传统化的结果,在个体化过程之后,核心家庭加深了它们的边界,并且一种“孤立的生活”形成了,它依据保留下来的责任(阶级文化、邻里和熟人)来自我管理,只有以那种方式,家庭主妇的生活才是典型的孤立的工人的生活,另一方面,技术自动化的过程延伸进家庭劳动;如果母性仍旧是与传统女性角色的最牢固的联系纽带,就很难过分估价避孕和计划生育措施以及为了使妇女摆脱传统的要求而合法地终止妊娠的可能性的重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编制依据 1.1.1政策文件及规范性文件 (1)《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2]2492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13]428号); (3)《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第471号令); (4)水利部关于印发《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水规计[2012]474号);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169-2004); (7)《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290-2009); (8)《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省建立重大决策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的通知》(黔委厅[2010]18号); (9)《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移民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10]12号); (10)《贵州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黔移发22号)。 1.1.2社会经济资料 (1)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统计年鉴(2012年、2013年); (2)项目所在地市、县民族志、地方志; (3)项目涉及乡(镇)经济统计年报(2011~2013)。 1.1.3工程相关资料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 (2)《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以下称“三位一体”综合规划)。 风险调查 1.1.4调查范围 根据《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13】428号)的规定,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工作开展风险调查的范围为“凡项目涉及到利益相关者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因素,都应纳入调查范围,应当涵盖拟建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范围。” 1.1.5调查过程 调查组织:为查清登盆水库工程涉及的各种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因素,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项目业主、设计单位等,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12】2492号)及《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13】428号)共同开展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调查工作。 由地方人民政府、项目业主、设计单位等共同组成了登盆水库工程社会风险调查工作小组,小组组成成员包括社会、移民、环保、经济、管理、地质等各方面专家和学者。调查流程图如图16-1。 图16-1 社会风险调查流程图

社会学答案

单选题 2.第2题 孔德的代表作是() A.《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B.《权力精英》 C.《实证哲学教程》 D.《神圣的帷幕》 C 4.第4题 下列关于角色的理解,正确的是 A.角色内含着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关系 B.角色与身份是相同的 C.角色与地位是相同的 D.角色与社会期待无关 A 10.第15题 个体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指() A.身份 B.地位 C.角色 D.角色丛 B 15.第22题 认为存在许多相互冲突的文化要素,不同文化要素代表不同群体或社会阶级的利益的文化分析视角是() A.生态学视角 B.互动论视角 C.功能论视角 D.冲突论视角 D 26.第50题 一般认为,最早使用“社会互动”的社会学家是() A.齐美尔 B.涂尔干 C.滕尼斯 D.帕累托 标准答案:A 28.第52题 如同们师兄弟这样群体成员对其有忠诚感的群体,属于() A.外群体 B.内群体 C.正式群体 D.次级群体 标准答案:B 4.第4题 以下沟通方式,属于语言沟通的是()A.借助面部表情的沟通 B.借助身体姿势的沟通 C.借助行为举止的沟通 D.借助文字的沟通 标准答案:D 16.第16题 家庭的本质关系是() A.婚姻关系 B.血缘关系 C.收养关系 D.同代关系 标准答案:A 18.第18题 社区发展的直接目标是() A.培养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 B.协助社区成员认识到自己的共同需要,协助社区运用外部援助和内部资源 C.提高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经济收入水平 D.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人际关系和合理的社会结构 标准答案:B 23.第23题 按照霍尔的观点,45至120厘米的距离属于() A.个人距离 B.公众距离 C.亲密距离 D.社会距离 标准答案:A 30.第30题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的区别是() A.再社会化的环境相对开放,继续社会化的环境相对封闭 B.再社会化具有自主选择性,继续社会化具有强制性 C.再社会化在成年早期进行,继续社会化在成年之后进行 D.再社会化具有强制性,继续社会化具有自主选择性标准答案:D 1.第1题 假设教师、警察和消防员的职业声望分别是75分、70分和65分(满分100分),如果一个人从警察变成了教师,他的社会流动属于() A.向上流动 B.水平流动 C.向下流动 D.地理流动 标准答案:A 3.第3题 被假设为会对其他变量造成影响的原因变量是() A.控制变量 B.因变量

职业心理健康与职场心理社会风险管理

职业心理健康与职场心理社会风险管理 针对痛点: ?不知道维护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 ?不知道影响员工职业心理健康与造成员工职场心理社会风险的因素?不知道如何帮助员工维护心理健康,处理职场心理社会风险 培训后感受与关键收获 ?感受:组织、管理者的言行会影响每一个员工的心理健康 ?知道:影响员工职业心理健康与造成员工职场心理社会风险的因素?掌握:建设一个有利于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的组织的方法 ?掌握:帮助员工维护心理健康,处理职场心理社会风险的方法 培训对象: ?公司中高层管理者 培训时间:3天*6小时/天 课程形式: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演练法;案例分析法 课程大纲 分享与分析 ?您认为公司和员工是怎样的关系的 ?您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中会感到舒服 ?您不喜欢怎样的公司 ?您喜欢做怎样的事情

?您不喜欢怎样的工作环境 ?您不喜欢怎样的同事 ?您不喜欢做怎样的事情 ?您认为怎样的公司是应该被忠诚的 ?工作中怎样的事情或让您有压力 ?职场中别人怎样的言行会让您觉得沮丧?怎样的身体状况会让您工作中不舒服?怎样的物理工作环境会让您觉得不舒服 1.什么是健康的工作场所 2.什么是心理社会风险 3.什么是心理社会危害 4.十种最重要的心理社会风险 5.压力与幸福感 ?刺激导向(工程模型) ?反应导向(生理模型) ?相互作用(结构导向) ◆人与环境相互匹配 ◆工作需求——控制 ◆工作需求——控制——支持 ◆付出——回馈失衡 ?交互作用(过程导向)

6.工作组织与健康 ?工作场所的工作特性与组织的压力源 ◆工作本身的内在特征 ◆个人在组织中的角色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职业的期待与发展 ◆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的结构、文化和气氛◆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相互影响 ◆工作的安全性 ◆薪资和福利 ◆资源与交流 ?工作场所的心理社会压力源 ◆工作需求 ◆工作时间与模式 ◆工作的控制 ◆社会支持 ◆工作家庭冲突 ◆角色转换 ◆反社会行为 ?造成心理社会危害的十类要素 ◆工作内容 ◆工作量和工作节奏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风险的相互影响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风险的相互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以2008―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风险、市场风险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均没有影响。企业风险、市场风险对企业社会责履行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没有影响。 【关键字】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企业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 一、引言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不仅企业开始积极行动,政府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层次也逐步提高(陈政,2007)。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指引、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四号等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规定和报告也相继出台。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便成了学术界与相关组织的关注焦点。而企业在追求利润时不可避免地会有风险相伴,那么,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风险是否会有联系呢? 本文将视线放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风险关系上,弄清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化企业对企

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促使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还可以为企业以及其他相关方提供调控风险的理论依据。 二、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自1923年Sheldon 在其《管理哲学》一书中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这一概念以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CSR)问题开始受到各界关注,学术界对其关注点主要有两点:其一,何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其二,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哪些经济后果。 而何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仍然有很多争论。欧盟白皮书对CSR是这样定义的“CSR是一种观念,凭借这种观念,公司将对社会与环境的关注同经营活动连为一体,同时也把与股东的相互作用连为一体”(万晓文、李明望,2010);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是指企业在对股东承担经济责任的同时,基于一套制度安排(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债权人、政府、供应商、客户、员工和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环境所必尽(法律上的)或应尽(道德上的)的责任。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定义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是对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经济后果研究中,Moskowitz (1972)对样本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赋值后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得越好越多,股票平均回报率越高。Spicer(1978)通过对污染行业的股价变动进行分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

5 3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公共危机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项目编号:03J ZD0021)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09201211  [作者简介]张成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研究;陈占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研究;谢一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研究。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 3 张成福,陈占锋,谢一帆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关键词] 风险;风险社会;风险治理 [摘 要] 风险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征和理解世界的无所不包的背景。风险社会 的根本选择在于风险治理。应尽快将风险治理纳入议程,在政府和全社会培育和建立风险治 理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和保障条件,形成风险治理的共识与合力,最终实现风险善治。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26(2009)0520005207 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发生,危机常态化已现端倪。实践一再证明,认识危机,解决危机,局限于危机本身就显得捉襟见肘。危机的内核是风险,将着眼点从危机转向风险,从如何预防和处置危机转向如何理解和管理风险,是认识危机的更高境界,也是解决危机的根本之道。尤其在风险社会的现实背景下,风险因素异常活跃,风险局面纷繁复杂,只有尽快将风险治理纳入议程,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危机频发的严峻态势,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对风险的基本认识 风险的典型定义可界定为影响未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某种不确定性,也可用函数表示为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后果的乘积。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只要具 有不确定性,就会存在风险。实际上,任何事情和行为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亦都存在风险。 作为一个复杂概念,风险具有一系列的双重属性:(1)客观性与主观性。一方面,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相伴随,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与各种风险共存和抗争的过程。另一方面,风险又是高度主观的。风险不仅仅在于风险本身,也在于风险附着的对象。任何事情本身都不是风险,任何事情也都能成为风险,这有赖于人们对风险的认知。人类运用知识和经验做出风险决定,确定风险的可接受水平和容忍度,甚至于建构风险,因此风险又是主观的。(2)潜在性与现实性。一方面,风险并不在于它正在发生,而在于它可能会发生,从可能变为现实尚有一段距离,还有赖于其他相关条件,这就是风险的潜在性。正是这一特征使得人类可以利用相关方法和技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模板

20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20.1基本情况 20.1.1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岚城组团开发建设有限公司2)拟建地点:平潭综合实验区综合服务区 3)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对台先行先试政策,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需要;构建城市骨架路网体系,加快城市发展的需要;沿线各组团开发的需要;是旧城区和新城区交通联络的重要通道;对促进沿线乡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市政管线的重要通道。 4)建设方案 我院受平潭综合实验区岚城组团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龙凤路(坛西大道~翠园路段)工程的设计任务。经与业主及各部门沟通,根据本项目选址意见书结合项目沿线拆迁情况,确定龙凤路(坛西大道~翠园路段)采用分期实施,近期实施龙凤路(坛西大道~坛东大道段),远期实施龙凤路(坛东大道~翠园路段)。本次设计范围为坛西大道至坛东大道段,西起坛西大道,东至坛东大道,由西至东依次与坛西大道、平岚一路、平岚二路、规划

一路、规划二路、坛东大道相交,路线设计长度约 2.84km,规划红线宽60m,主线双向6车道,其设计车速50km/h,辅道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40km/h。 5)建设期:龙凤路坛西大道-坛东大道段,计划于2012年9月完成项目前期及工程设计工作,2013年5月开工建设,2015年5月投入使用。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次设计龙凤路(坛西大道-坛东大道段)为生活性城市主干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13.6章节。 7)环境影响 本工程设计在选线、施工期、运行期均充分考虑环保因素,气、水、渣、噪等污染降至尽可能低的程度,同时注重水土保持及动植物保护,使工程对环境影响降至较低程度。 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是本工程的重点控制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标准,并按规范措施施工,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 总之,本工程的实施将使区域的交通状况得到改善,实现雨、污分流。使水环境得到改善,现状污染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 8)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 本项目施工征用土地面积382.8亩(道路红线占地面积284.7亩);拆迁建筑物面积为38212,其中混合结构房301m2、简易房489m 2、石房2672 m2、其他房359m2。 当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已对涉及的征地拆迁制定了合理可行的移民安置方案,能够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对社会学几个方面的认识

认识社会学 1、对于社会学的接触 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我才接触到这门被人关注甚少的专业——社会学,然后又阴差阳错的进入了这门专业,带着我的憧憬与好奇,我开始走进社会学的世界。 2、对于社会学几个方面的认识 (1)什么事社会学。这是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在我脑中,社会学的概念很是模糊的,更谈不上中形成具体的内容了,所以首先我思考的是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的概念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具体社会科学,并且,它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来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我对这个概念是这样理解的,社会学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看这个概念就能够理解,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因素,所以社会学是会借鉴了很多其他学科来研究怎么解释这些问题的产生以及如何解决。从老师口中我也了解到,社会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有社会学原理,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统计这几门最核心的课程,而要想真正的研究社会学,还必须对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有深刻的认识,否则也就无法真正掌握社会学。 (2)学习社会学的意义所在。每一门科学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社会学的价值和人们学习社会学的意义又何在呢?我觉得其意义之一就是社会学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客观的认识社会,并且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认识社会是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将来会怎样变化,社会学会提供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其意义之二是社会学的实践功能和实践意义。社会学帮助人们

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基础,帮助人们在维持和改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等方面避免了盲目性,增强了自觉性,制定出正确的社会政策,为社会改革服务,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最终为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学习社会学的意义,就是可以利用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我们周围的问题,以便于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 (3)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优势所在。首先是讲对于社会学这个专业学科来说在中国还是比较年轻的学科,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我们的学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是经济学唱主角的话,现在和未来20年应该是社会学和相关学科可以更多的发出声音来。因为当我们强调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时候,我们会更多的涉及到非经济因素,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各种统筹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的进入我们的视野,进入政府决策的过程,老百姓也会越来越关注。所以我们的学科还是处在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对于刚进大学学习这门专业的同学来说可能有很多机会在等着我们。 (4)社会学这门专业的职业去向是什么。我们所学习的专业和我们以后的就业有着直接或间接上的联系,那社会学的就业趋势也是我们学这个专业的学生必须考虑的问题。社会学在国内还没有被大多数的用人单位所理解,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学科正在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因为今天的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迁的时期,社会结构分化加剧,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因素更趋复杂,现实社会的协调发展开始出现困难。而这一切,都需要社会学来逐一解决。社会学专业的职业去向主要有哪些呢?目前,在社会领域还没有一个部门是必须由社会学来提供专门人才的,但是除了纯技术性职业(比如会计),大多数的社会领域,如新闻机构、政府部门、市场运销、企业管理、公共关系等部门,社会学毕业的学生都时能够胜任的。因为社会学的训练不但赋予我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