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欧盟对穷国开放市场的影响分析

欧盟对穷国开放市场的影响分析

欧盟对穷国开放市场的影响分析
欧盟对穷国开放市场的影响分析

欧盟对穷国开放市场的影响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从今年3月5日起,欧盟对联合国确定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完全开放除武器以外的所有产品市场,不再实施配额和关税限制。欧盟这一举措有利于这些不发达国家扩大对欧盟出口、吸引外资流入、加快改革开放,从而减少贫困。但这一歧视其他欠发达国家的政策会加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领域的矛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是受害者之一。对欧盟来说,有利于其推动新一轮世贸谈判,减缓美国等国家要求其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压力,提高欧盟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发言权和地位。我国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把国内过剩和比较优势减弱的部分产业转移到这些不发达国家,间接扩大我对欧盟出口。

最近,欧盟委员会宣布,从今年3月5日起,欧盟对联合国确定的世界上48个最不发达国家(见附录)开放除武器以外的所有产品市场,不再实施配额和关税限制。但对糖、大米和香蕉三种敏感商品设定了过渡期,其中香蕉的关税从2002年1月1日起,每年降低20%,到2006年1月1日实行零关税;大米的关税从2006年9月1

日起减少20%,2007年9月1日起减少50%,2008年9月1日起减少80%,到2009年9月1日全部免税;糖的关税从2006年7月1日起减少20%,2007年7月1日起减少50%,2008年7月1日起减少80%,到2009年7月1日全部实行零关税。同时,为这三种商品自由进口的延缓进行补偿,把糖和大米的零关税进口配额在90年代出口数量最多的一年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5%。

为防止其他国家通过这48个国家转出口商品到欧盟,欧盟成立了专门机构严格检查进口商品,确保商品原产地规则的实行,以防欺诈。

欧盟的这一举措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贫穷国家的欢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认为,欧盟的这一行动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信息,即欧盟希望开展自由贸易,贫困国家有真正的机会通过出口减少贫困。安南并敦促其他发达国家步欧盟后尘对贫困国家开放市场。那么,欧盟的措施会对贫穷国家和欧盟有何影响?

一、对贫穷国家的影响

世界上48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口约6亿,占全球人口的10%以上,按购买力评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天不到1美元。其出口额约为25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0.4%,出口商品80%以上是

农产品和矿产品,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每年不到50亿美元。欧盟是这48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市场,1999年对欧盟出口总额为90亿欧元,占其总出口35%。

从目前情况看,欧盟的这一措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政治姿态,对48个贫穷国家的直接经济意义不大。首先,这些国家除农产品、纺织品以外的其他产品基本可以自由进入欧盟市场,平均关税不到4%,而对大米和糖这两种大宗出口商品,欧盟设置了配额,到2009年,大米的配额才达到6696吨,糖的配额为19.7万吨;其次,这些国家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国内生产的产品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除了自身消费外已没有什么剩余产品可供出口,短期内不可能利用欧盟对其放开市场的机会扩大生产;第三,许多国家经济体制僵化、国内战乱、政局动荡、腐败丛生、管理混乱,国内出口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对外贸易活动。尽管如此,欧盟的政策毕竟关注了最不发达国家的利益,会对这些国家努力减少贫困带来积极影响。

(一)增加对欧盟的出口,特别是农产品和纺织品的出口。虽然欧盟的平均关税仅为4%,但对主要粮食产品如肉类、糖、牛奶、奶制品、巧克力等关税税率为100%,香蕉的税率高达150%,果汁、肉类罐头、糖果的税率超过30%,纺织品、服装和鞋类的税率在15%-30%之间。农产品、加工食品和纺织品都是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

优势的产品,欧盟对这些产品进口设置高贸易壁垒,使发展中国家的这些产品难以进入欧盟市场。同时,欧盟又通过共同农业政策保护内部市场价格,导致欧盟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差别较大(见表1),有的产品如糖、羊肉、黄油等价格相差2-3倍。

欧盟放开市场,使这些国家在农产品和纺织品上的价格竞争优势大幅度提高,这些国家可以通过从周边国家低价进口产品用于国内消费、高价出口本国产品到欧盟换取价格差,以及从欧盟进口原料在本国进行加工后再转口欧盟实现增值这两种方式迅速扩大其出口,克服其国内生产能力不足的弊端。据欧盟有关机构估计,欧盟的这一举措可使48个最不发达国家每年增加对欧盟出口15亿欧元左右。如果这些国家未来的生产能力增强,出口会更多。

(二)有利于吸引外资。欧盟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在欧盟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各国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发展本国经济的首要目标。但欧盟相对美国来说,进口限制较多,除实行关税和配额等贸易壁垒外,动辄对一些国家实施反倾销,严重影响了一些国家对欧盟的出口。欧盟开放市场,可促使其他没有享受这一待遇的国家把某些产业转移到这48国中政局稳定、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势头好的国家去生产,利用欧盟开放市场的机会,间接扩大对欧盟出口。

(三)为贫困国家经济改革提供动力。80年代以后,经济全

球化趋势明显,推动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但世界上许多贫穷国家未能从全球经济日益开放中获益,除了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外,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自身政策和机构问题,一些国家固守过时的、陈旧的体制和观念,不思进取。同时,由于贫穷国家被排斥在全球化之外,导致国与国之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引发反全球化、反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不断高涨,一些贫困国家对贸易和经济自由化的态度更为消极,体制改革裹足不前。欧盟的举措将促使这些国家接受开放的经济体制和自由贸易法则,为其改革开放提供了动力,有利于其长期的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

(四)欧盟仅给48个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对其他欠发达国家有失公允。短期内欧盟的市场容量一定,贫穷国家出口结构基本一致,最不发达国家对欧盟出口多就意味着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相应减少。因此,这一歧视性政策会加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领域的竞争与矛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是受害者之一。

二、对欧盟的影响

欧盟从这48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仅占欧盟从区外进口的1%,与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可忽略不计,从经济总量看不会对欧盟造成影响。但欧盟的举措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提高了欧盟在国际

贸易领域的发言权和地位。

(一)有利于新一轮世界贸易谈判取得成效。由于最不发达国家没有从世贸组织和多边贸易体系中得到好处,对开展新的全球多边贸易谈判态度消极,导致1999年年底的美国西雅图世贸会议失败。这之后,欧盟急于重新启动新一轮世贸谈判,解决农业和金融、保险、电讯等服务领域的全球市场开放问题,以获取自身的最大利益。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拉米就多次表示,由于世贸组织无法进行新一轮谈判,目前的区域性贸易集团和双边贸易协议正呈愈演愈烈之势,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着仅仅作为一个世界贸易法庭的危险。要改变这一状况,今年必须启动新一轮世贸谈判,并应重点考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

欧盟的举动,满足了世贸谈判中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对其开放市场的部分要求,增加了今年5月份在布鲁塞尔召开的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会议和11份卡塔尔第四次世贸部长会议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二)减缓欧盟改革共同农业政策的压力。设立于40年前的共同农业政策是欧盟最主要的共同政策,也是欧盟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之一。该政策通过保护内部市场价格、进口滑准税、限制产量(对牛奶和糖)以及出口补贴等形式对农业给予支持,以解决食品短缺问题,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共同农业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目前,占欧盟就业人口不到5%的农业劳动力不仅解决了欧盟近3.8亿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使欧盟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

美国和凯恩斯集团等农业出口国家对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颇有微词,不断压欧盟改变其共同农业政策,减少价格补贴,实行农产品自由贸易,并希望在新一轮贸易谈判中解决这一问题。但鉴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重要作用以及必须照顾农民的利益,欧盟彻底改变共同农业政策是不可能的。欧盟对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一方面满足了美国和凯恩斯集团要求欧盟开放农产品市场的部分条件,而且最不发达国家出口能力有限,不会对欧盟农产品市场造成太大冲击;另一方面,占世贸成员三分之一的最不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经贸利益,会站在欧盟的一边,共同抵制美国等国家要欧盟彻底改变共同农业政策的要求,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三)对部分农产品生产造成影响,增加农民失业。欧盟市场需求量多、和国际市场价格差别大的农产品如香蕉、黄油、肉类的进口会增加,生产将相应减少,价格会有所下跌。如果欧盟要保持现在的市场保护价格不变,每年欧盟需要增加10-20亿欧元的补贴,同时,上万名农民将失业。因此,对于这一政策,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比利时等农业大国持谨慎态度,而一再遭受疯牛病、口蹄疫、颤羊病打击的欧盟农民激烈反对,正因为如此,欧盟才对糖、大米和香蕉设

置过渡期,以缓解农民利益集团的压力。

三、政策建议

欧盟的总体经济规模和对外贸易量已接近美国,大大高于日本,但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明显低于对日本出口,仅为对美国出口的一半。欧盟还在反倾销、进口配额、质量和卫生标准等方面对我国采取较为严厉的政策,阻碍了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相当一部分产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减弱。我国应充分利用欧盟向最不发达国家完全开放市场的机会,把国内过剩和比较优势减弱的部分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玩具、机械等转移到这些国家生产并出口欧盟,带动我国对这些最不发达国家的出口,从而绕开欧盟对我的限制,间接扩大对欧盟出口。

表1:欧盟市场和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比较商品欧盟市场价格(欧元/1000吨

商品

欧盟市场价格

(欧元/1000吨)国际市场价格

(欧元/1000吨)价格差别

小麦

133

118

13%

玉米

140

92

52%

大米

600

300

100%

650 250 160%

香蕉660 360 83%

柑橘485 467 4%

西红柿787 633 24%

牛肉

1776 57%

猪肉1120 1113 1%

鸡肉1335 977 37%

羊肉3333 1476 126%

全脂奶粉2605 1384

脱脂奶粉

2055

1419

45%

黄油

2954

1307

126%

奶酪

3500

2154

62%

附录: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为苏丹、毛里塔尼亚、马里、布吉纳法索、尼日尔、乍得、佛得角、冈比亚、几内亚比绍、几内亚、塞拉里昂、利比里亚、汤加、贝宁、中非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刚果(金)、卢旺达、布隆迪、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喀麦隆、赞比亚、马拉维、莱索托、海地、所罗门群岛、

图阿鲁、也门、阿富汗、孟加拉、马尔代夫、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柬埔寨。

欧元区的历史与现状、未来讲解

湖南大学《国际金融》课程设计 论文题目:欧元的历史、现状和展望学院名称:金融与统计学院 专业班级:11级金融三班 小组成员:邓顾俊兰201118113** 肖蕾20111811314 廖凯20111811321 丛琳20111811311 周碧芸201118113** 指导老师:何娟文

2013年6月4日 目录 一、欧元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原因分析 1、欧元的产生 2、欧元产生的历史背景 3、欧盟为什么要统一货币 二、欧元的国际影响 1、欧元与国际贸易结算货币 2、欧元与国际储备货币结构 3、欧元与国际汇率制度改革 三、欧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欧元与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2、欧元与中国对外贸易 3、欧元与中国外汇储备 四、欧元给欧盟各成员国带来的有利影响 1、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 2、减少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 4、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 五、欧元存在的弊端 1、欧元区各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 2、统一的货币政策制度缺乏灵活性 3、联盟内部在政治上缺乏信任 六、欧元的现状以及前景分析

一、欧元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原因分析 1、欧元的产生 欧元(EURO)是欧洲货币联盟(EMU)国家单一货币的名称,是EMU国家的统一法定货币。经过漫长的孕育期,1999年1月1日欧元问世,2002年1月1日全面进入流通。作为欧盟15个成员国中11个国家的跨国货币,即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以后又有 希腊加入)的统一货币,它的诞生不仅是欧洲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际性的一件大事,在国际金融史乃至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一种无国界的、超越国家主权的和稳定比值的特殊信用货币。 2、欧元产生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欧洲国家一直偏爱固定汇率制度,也是在纷乱之中追求联合的一个 注脚。1914年之前,欧洲各国一直采用的是金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从自我调节结果看,金本位固定汇率制度可以说是效果最佳的制度。但主战场位于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黄金储备大规模流向美国,严重削弱了欧洲金本位汇率制度的基础。1920年前后,彼时的欧洲霸主——英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不惜压迫新兴的美国数次调低其国内利率,配合其恢复金本位制度。但后见之明的我们知道,结果只是造就了美国的一轮人造信用繁荣,并最终引发了大萧条。1931年,英国率先宣布退出金本位制度,宣告了欧洲金本位固定汇率制度的彻底失败。 二战之后,欧洲诸强反思孤军作战屡战屡败的历史,从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得出结论:单独求发展的局限性很大,只有联合起来才是出路。以法国总统戴高乐为首的政治家提出了从产业合作开始,经过贸易、关税、货币等方面共同合作发展,最终过渡到政治联盟的战略思想,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共 同发展,确实取得了内部互惠的便利,实现了比各个国家以单体发展更大的增长。为了要维持这一增长,求得进一步发展,实现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等要素 更加自由的流动,就需要实现货币的统一,以便彻底排除各国分散的价格、利率、汇率所造成的客观障碍。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大纲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大纲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大纲 分析结构概况 一、形势分析 1、需求的性质。 2、需求的范围。 3、竞争的性质。 4、环境状况。 5、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6、行业的成本构成。 7、企业的技能。 8、企业的资金来源。 9、分销渠道。 二、问题和机会 1、关键问题所在。 2、主要的机会。 3、平衡状况下的形势。 三、备选营销方案的产生与评估 1、定义的目标。 2、营销组合决策。 四、决策 分析结构评述 一、形势分析 (一)需求的性质 本部分的目的是让你对调查得出的对商品或劳务的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或工业者)有明确的见解和假设。在案例分析中,我们首先涉及到提高你的分析技能以辨别问题和机会所在,并且发展出论据充分的营销方案建议。学生所持的相反的见解和假设应该会激发大家的兴趣并且在对有关购买决策过程的性质及其在市场营销方案中的延伸的课堂讨论中起到启发作用。我们希望通过这类课堂讨论,能增加你对购买者及其行为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再者,这类分析的价值在于它的运用使营销方案决策理由更充分、论据更有力,希望你在这方面能力的提高对你判断能力的提高以及对营销决策的理解的增加有所裨益。 分析的范围和问题:

1、通常购买者(消费者和工业者)如何去购买现有的产品或服务?描述行为方式和态度的主要类型。 (1)出售(该商品或劳务)的商店的数目或有关的行业来源。 (2)公开的信息收集的程度。 (3)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 (4)作出产品购买种类决策的位置(家庭或销售点)。 (5)作出品牌决策的位置(家庭或销售点)。 (6)产品信息的来源以及现有的了解和知识水平。 (7)谁作出购买决策——男人、女人、成人、孩子、购买代理人、采购委员会或其他)。 (8)谁影响决策者? (9)个人或集体决策。 (10)购买过程的持续时间(重复、偶尔或者新的购买)。 (11)与购买有关的购买者的兴趣、性格或好恶。 (12)消极购买结果的风险或不确定性——高、中或者低。 (13)功能上的与心理上的考虑(如电锯与新衣服)。 (14)假设的时间。 一般地,我们试图确定购买决策中的谁、什么、哪里、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么办。 提示:运用上述分析的关键是提出与营销方案相关连的是什么。比如,如果购买(或品牌)决策是在商店里作出而且品牌对购买者并不重要,那么这与什么有关联?全国性电视广告还是店内陈列?你认为你该如何利用这一信息来支持你的密集分销、营业点促销和商品陈列建议? 2、市场能进行有意义的细分吗?或者考虑到“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怎样购买”而分解为几个同质群体? 变数: (1)年龄。 (2)家庭生命周期。 (3)地理位置。 (4)重度与轻度使用者。 (5)购买过程的性质。 (6)产品用途。 提示:对每一个案例来说,你都要决定是对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制定出一个更有效的营销方案呢,还是为所有的细分市场制定出一个总体方案。 真正的问题是将你的方案去适应一个细分市场是否能给你带来竞争优势。当然,这个策略也许会有消极的方面,比如考虑到销售数量和成本。 (二)需求的范围 本部分的目的是为了用合计或量比的方式来估计需求。从根本上说我们涉及到总体市场的实际规模或潜在规模,并对公司销售潜量作出合理的估计。 分析的范围和问题: 1、目前的市场规模(数量和价值)有多大?将来会怎样? 2、目前的市场份额有多大?需求的选择性倾向是什么(数量和价值)? 3、在总计的或细分的基础上分析市场是不是最好? 提示:从根本上说我们是要作出有关首位的和选择性需求倾向的明确的假设。这些估计对确定备选营销

国际市场营销华为案例分析

华为案例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华为案例分析 一、华为国际营销战略分析 (一)华为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二)华为公司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从华为的产品性质来看,在国际市场上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 1、政治环境分析 作为一种跨国界的经济与贸易行为,国际营销脱离不了各国的政治法律环境的制约。世界各国由于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政治局势,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条约,公约及协定等,使得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开展营销时,面临不同的情况,也使得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是缩影考虑的因素差异较大。鉴于此,华为在从事国际营销时,在全面了解各国的政治和法律环境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1)寻求当地的合作者,利用当地合作者在东道国的关系和影响,增进企业对东道国社会各方面的了解,从而减少政治风险。 (2)政府搭台—跟着外交路线走 (3)借助融资伙伴的力量 2、文化环境分析文化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化已渗透于营销活动的各个方面,文化环境正逐渐成为影响国际市场营销的核心因素。华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跨文化管理: (1)实施本土化策略 (2)文化规避策略 (3)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 (三)华为国际化战略的路径选择 华为国际化采取的是务实的“先易后难”的战略。华为的任正非是“学毛标兵”,他的国际化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海外”翻版。华为的国内市场也是通过先做县城再做城市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创建起来的。 华为“先易后难”的发展道路具有两层含义:在国内,华为通过先做县城再做城市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创建了企业的国内市场;在国外,华为避免与欧美跨国公司争夺欧美市场,迂回侧翼地把非洲和亚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企业国际化的起点。 1996年华为启动了拓展国际市场的漫长之旅,起点就是非洲、中东、亚太、独联体以及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在经过长达10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磨砺和考验后,华为的产品、技术、团队、服务等已日趋成熟,完全具备了与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竞争的强大实力。华为才陆续登陆欧洲、日本、美国市场。农村包围城市的“先易后难”的战略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四)华为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1、市场细分 华为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根据地理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将目标市场分为俄罗斯市场、拉美市场、非洲市场、欧美市场。 2、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 根据华为对市场的细分,在综合考虑了企业的资源条件、产品市场的性质,选择首先将俄罗斯和拉美作为目标市场,制定一套营销方案,集中力量争取在这些目标市场上占有较高份额。同时,华为的市场定位是“业界最佳设备供应商”。 3、产品差异化策略 华为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以满足世界不同地方的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二、华为国际市场营销带来的启发

从多方面进行市场营销分析(一)

从多方面进行市场营销分析(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改革体制、革新技术、创新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权。然而,更多的企业虽然打着改革的旗子,却仍然转变不了旧的观念,坚持走老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究其根源,是多方面的。 市场营销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简称“营销”,台湾常称作“行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它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动词理解,指企业的具体活动或行为,这时称之为市场营销或市场营销分析经营;另一种是名词理解,指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或行为的学科,称之为市场营销学、营销学或市场学等。市场营销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市场营销分析本质的把握有误。 市场营销分析,本身就是一种服务的行业,强调的是一种服务态度和精神。但是,很多的企业虽然强调一种服务,但在运行的过程中却大量地投机,挪用供应商的价值,甚至自己很多时候也陷入其中,于是形成一个链,牵一发而动全身。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观念可归纳为五种,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市

场营销观念。其产生和存在都有其历史背景和必然性,都是与一定的条件相联系、相适应的。当前,许多企业正在从生产型向经营型或经营服务型转变,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具有现代意识的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当今许多企业不是都树立了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事实上,还有许多企业仍然以产品观念及推销观念为导向。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及市场发展趋势,经济体制改革的状况及广大居民收入状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企业经营观念仍处于以推销观念为主、多种观念并存的阶段。 现代营销强调的整体攻防能力,当前许多企业的业务人员没有真正地组织起来,从而难以有效地进行市场开发和管理。这就象两军对垒抢占地盘一样,其中一方军队管理不善,组织不起来,没有像样的攻势或者抢到了地盘却没有能力固守,这样的军队必输无疑。可见,高层的市场营销管理在市场营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市场开发需要,建立销售组织体系、市场信息管理体系、目标和计划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销售管理体系明确销售管理层次及其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将目标市场和市场目标、销售管理人员和业务员、经销商、市场信息以最佳方式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攻防能力,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实现最佳的市场营销分析目标。

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 (重定向自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Marketing Tactics) [编辑] 什么是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编辑] 市场营销策略的演变与发展[1] 在人类已跨人21世纪的今天,由于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消费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市场行情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任何企业要想成功进入、占领、巩固和扩展市场,采用正确的营销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被营销理论界广为接受的4Ps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杰罗姆·麦卡锡(Jerome McCarthy)提出的,4Ps营销策略能从复杂的营销变数中找到最为重要的因素,并从单纯的因素上升为一组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营销环境。 随着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发展,出现6Ps、10Ps、11Ps策略都是4Ps营销策略的扩展,其核心仍是4Ps。40多年来,每位营销经理在策划营销活动时,都基本从4Ps理论出发考虑问题[2],1990年美国学者劳特朋(Lauterborn)首次提出了用4Cs取代传统4Ps,为营销策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比而言,4Cs 更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Ps相比,4Cs在理念上有了很大进步与发展。但从企业和市场发展趋势看,4Cs抑制了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舒尔茨(Don E.Schultz)提出的4Rs阐述了一个全新的市场营销策略的4个新要素[4]。4Rs以竞争为导向,在新的哲学层次上概括了营销的新框架,它将企业的营销活动提高到宏观和社会层面来考虑,提出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应建立起事业和命运共同体,建立、巩固和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强调关系管理而不是市场交易。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4Vs 营销策略旨在培养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具体途径,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新着眼点。4种营销策略及其优劣势,如表1所示: 表14种营销策略的内容及优劣比较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篇一 《在巴西进行市场营销》讨论题 1. 巴西在限制进口方面有哪些规定,其实质是什么? 答:巴西在限制进口方面的规定有:1进口许可证。必须持有巴西中央银行发放的进 口许可证,才能进口某种商品。2高额进口税。巴西对消费品的进口无一例外地征收较高 的进口税。3其它税。对进口货物除了征收较高关税外,往往还要征收其它一些税,其中 较重的是营业税。4反倾销。一般情况下,当某种商品的进口量非常大且增长速度较快时,巴西国内有关产业或产业协会就可以向政府提出反倾销申请。 5政府采购。只要国内有同类产品,巴西政府部门、官方机构和国营企业就根本不买 国外货。即使巴西国内没有同类产品,进口也受到严格的限制。巴西限制进口的实质是本 国保护主义,主要目的是保护本国产业。 2. 为什么在巴西进行投资的外国公司在不断增加? 答:在巴西进行投资的外国公司在不断增加的原因有:1向巴西出口商品受到很大的 限制,大多数外国公司如果考虑进入巴西市场的话,只有在合资经营或独资经营的基础上 进行当地化生产,才是最好选择。 2除了某些领域如银行或传播媒介部门,外国公司可以向巴西或某个巴西公司投资, 其资本金额与利润汇回在数量上没有任何限制。3巴西有许多州对进行生产性投资的投资 者给予鼓励性政策,投资可以获得许多特权。4巴西自然资源丰富,其许多矿产资源和能 源资源均列世界前,而且森林覆盖率高,水力资源丰富。5巴西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通 货膨胀受到控制,投资风险减少。6巴西区位优势明显,它在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好,经济结构正在调整完善。 3. 巴西通货膨胀可能对跨国营销的影响有哪些? 答:巴西通货膨胀可能对跨国营销的影响有:1对巴西国内的消费需求变得复杂。从 理论上讲,一国发生通货膨胀,人们的实际工资下降,购买力下降,需求也会下降;但从 实际上看,消费者从心理上担心物价进一步上涨,所以纷纷抢购商品,这样,通货膨胀反 而刺激了需求。2通货膨胀会使企业的成本控制变得复杂化。一方面,通货膨胀会降低贷 款成本;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可能导致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3消费需求和成本控件制的复杂化会使定价决策变形得更为复杂化。4通货膨胀会导致投资风险增加,实际利润缩水, 从而会出现资本外逃,FDI减少等情况。 4. 在巴西投资可能会遇到哪些政治风险?

亚美尼亚加入欧盟的前景分析

亚美尼亚加入欧盟的前景分析 [亚美尼亚]阿依科·马尔季罗相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第3 期 【内容提要】亚美尼亚自独立以来非常重视与欧盟的关系,其对外政策追求“多方互补”,力求与欧盟、俄罗斯和美国保持稳固关系。在当前区域性地缘政治形式下,亚美尼亚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和保障本国及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安全。解决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冲突问题也是其加入欧盟的必要条件。亚美尼亚不仅将加入欧盟视为融入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且将其视为文化与精神价值回归的良机及其与欧洲历史关联的延续,尽管亚美尼亚至尚未正式表示加入欧盟的愿望。 【关键词】亚美尼亚欧盟俄罗斯南高加索 【作者简介】阿依科·马尔季罗相,198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北京1000875) 欧盟经济货币共同体的建立,欧盟制度的加强和欧盟的扩大是为其政治经济问题和冲突寻求文明的解决方法的一种尝试。由此,全球最大经济中心得以建立。即使它不像其他相似的中心那么对立,但从客观上讲,其不断独立发展的进程以及与其发展相伴的、与西方政治认识不同的趋势,也使得它与其他中心形成竞争。 在这艰难的发展之路上(甚至在法国到了颠覆立法公民投票的程度),欧盟以其不断自我加强和自我制度肯定的独特方式继续前行着。 欧盟在已拥有强大的政治和军事政治力量,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不断增强的情形下,其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各成员国关系的形成有着全新的因素。 欧盟作为某种价值体系的承担者,其吸引力首先在于它在成员国(以及非成员国)之间创造了合作的可能性,加强了国家主权。这对文中提到的新的世界秩序和地缘政治运动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亚美尼亚所处的南高加索地区正在更加积极地参与扩大全球影响力的进程,自然地接受了欧盟的构成,抓住这一崭新而且特殊的机会,加强亚美尼亚国家在安全与经济上的发展,并重建历史和文明价值。 亚美尼亚与欧洲组织的结合从国家独立之初就已开始,并为自己保留了对外政策优先权。显而易见,这对亚美尼亚与欧盟、欧委会、北约及其他欧洲组

关于沃尔玛的市场营销分析

*******************************************************************************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设计报告 沃尔玛的市场营销分析 指导教师: 班级:091优秀生班 学生姓名: 学号: 2011年11月30日

摘要 本文章主要从沃尔玛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的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和沃尔玛对于政策环境、市场需求、消费者行为、竞争等问题独特应对的分析等方面论述了沃尔玛在中国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营销现状环境消费者市场需求竞争

一、企业概述 沃尔玛是由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于1945年在小镇本顿威尔开始经营零售业,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建立起的全球最大的零售业王国。沃尔玛是全美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企业之一,其投资回报率为46%,即使在1991年不景气时期也达32%.虽然其历史并没有美国零售业百年老店"西尔斯"那么久远,但在短短的40多年时间里,它就发展壮大成为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目前,沃尔玛的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的总和,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如今沃尔玛店遍布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南非,中国,印尼等处. 在1992年7月,获得了中国国务院的的批准,进驻中国。它首先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专门从事中国市场的调查工作,以奠定其在中国发展的基础。从1996年在深圳开设第一家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店至今,沃尔玛已经在华开设了46家商店,并逐步由沿海向内地蔓延,形成了华南以深圳为中心,西南以昆明为中心,华北以北京为中心,东北以大连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格局。 公司宗旨是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原则是服务胜人一筹,员工与众不同。二、企业目前营销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营销现状 在做了长达6年的关于经济政策,官方支持,城市经济,国民收入,零售市场,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的调查后,沃尔玛在其经营理念中极力注重本土化的观念: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当地经营管理人才,并且非常重视创新和成本管理;不但积极拓展在华的消费市场,更将中国作为了自己新的主要的采购市场,推动了当地商品的发展;与政府的良好关系,积极热中社会公益事业,为沃尔玛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1)管理团队本土化.沃尔玛公司一直以其良好的团队建设及对员工的有效培训著称.1996年在中国开设第一家商店之前,沃尔玛曾花了整整8个月的时间对其主管级以上的管理层进行系统的培训. 让员工参与管理,任何员工都可以口

多芬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多芬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洗发水是个人护理用品中的一个大品类,而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洗发水生产量和 销售量最高的国家。从长远看,营销决策以及生产和技术提供参考数据,现在,我 们以多芬来进行一个分析。 从事美容行业已有将近 50 年历史的多芬是全球著名品牌,是联合利华最有价值 的品牌。多芬是世界第一的清洁品牌,在全球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年销售额 超过 25 亿欧元。 2008 年,联合利华携手湖南卫视,将其多个品牌广告植入湖南 卫视自制励志喜剧《丑女无敌》剧情之中,使得他们纷纷登陆中国市场,闯进中国 消费者的实现,多芬就是其中一员。 多芬是全球 500 强企业——联合利华旗下日化产品的第一品牌,产品行销全球 80 多个国家。多芬是一个建立在简单而持久的原理之上的品牌:给消费者 一个真实可信的承诺,并且始终如一地保持这个承诺。自 2002 年进入中国以来增 长迅速,其“简约而真实的美丽理念”与其代表产品——经典润肤香块和沐浴乳一样,渐渐为中国女性所熟悉。 多芬为了占领中国市场,让多芬形象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野,也采取了一些出 色的公关手段。 (1)促进销售策略 --广告 以下是这次活动在地铁站投放的平面广告: 以下是多芬 2005 年在中国地区展开的“多芬真美女人”活动的一则公告:就 算没有赵薇那样水汪汪的双眼皮大眼睛,你的眯眯眼照样可以电倒一片;就 算没有梦露那样玲珑附凸的身材,你的挺拔纤细照样能吸引一批观众;就算 你已经年过五十,你端庄优雅的成熟风韵,照样能让所有人眼前放亮?? 没有超级名模般的标准三围,没有广告明星般的花容月貌,那又如何? 女人有多少样,美丽就有多少样! 简单而真实的化身,就是多芬正在寻找的真美女人。 由新闻晚报与联合利华多芬品牌组联合主办的“多芬真美百分百”——寻找 100位多芬真美女人活动即日起全面展开。

《国际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 保暖内衣市场的争夺战 近年来,中国企业最流行、最有用的经营套路是走贵族化路线,请名人、炒概念、卖高价。以期在短期内迅速扩大知名度,获得暴利。正是由此,才有中国企业营销推广初级时期“标王”的悲剧,然而悲剧并未因时刻的流逝而不再上演,VCD的辉煌与败落,哈药的喧嚣,紧随其后又走来了保暖内衣,与哈药不同的只是一个更大的群体。 据统计,在1998年,全国保暖内衣市场上只有10多家企业,市场实际销售量为300万套。到了1999年,生产企业就差不多进展到近70家,全国保暖内衣销售量达到750万到800万套。2000年,我国生产内衣的企业共有3000多家,其中生产保暖内衣的企业就有近500家,即每6家内衣企业里就有一家在打保暖牌,而且参与保暖内衣市场竞争的品牌已达300多个,销售量达到2500万到3000万套,显现3年增长10倍的奇迹(依照国家统计局的资料)。由此我们能够发觉,3年来,平均每个厂商的销量从1998年的30万套降至1999年的10万套,再降至2000年的6万套(见表一)。 广告开路 由于大伙儿都在争夺保暖内衣这一块蛋糕,使保暖内衣市场竞争越来越猛烈,各厂家明里暗里较劲,不惜血本大打广告战。北京经略智成信息咨询的电视广告监测系统,2000年8月对全国34个大中都市的150家电视频道(从中央台、省卫视台、省台到市台和要紧省市有线台)进行了广告播出状况监测(18:00---0:30)。 监测结果显示,8月,全国内衣行业的企业在74家电视频道上共投播了45个品牌,共计播出了2116次,广告总时长达40975秒(11小时22分55秒),估量这些企业为此至少投入广告费用约1409万元。 2000年11月对全国33个大中都市的170个电视频道每天16:00---0:30分时段进行监测,共有488个品牌的服装厂家在全国的139个电视频道上一个月播出了18030条服装类广告,其总时长271732秒,广告费用至少投入63568695元。在费用排行榜上,位列前3名的时恒源祥衬衫8858325元,俞兆林内衣3403260元和南极人内衣2516835元,它们分别占费用投入总量的13.94%、5.35%、3.90%。 除了电视广告外,各厂家还采取了其它形式的广告。据统计,仅《中国经营报》2000年8月1日至22日4期报纸中就有9各品牌的保暖内衣厂家做了12次招商广告,其中4个品牌宣称将在中央一级媒体投入广告进行品牌支持。而且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广场上,几千平方米的广场被广告牌挤占的密密麻麻,南极人、北极绒、俞兆林等厂家更是不惜重金,家家推出六七块大广告牌,其声势一点也不亚于5月的汽车展。 名人促销 不管采取如何样的形式,各品牌差不多上斥巨资请各路名人前来助威,演绎出一场酷暑

市场营销各类分析法(1)

PEST分析法是一个常用的分析工具,它通过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1)P即Politics,政治要素,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当政治制度与体制、政府对组织所经营业务的态度发生变化时,当政府发布了对企业经营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时,企业的经营战略必须随之做出调整。 (2)E即Economic,经济要素,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要素包括GDP的变化发展趋势、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程度及趋势、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汇率水平等等。 (3)S即Society,社会要素,是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构成社会环境的要素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种族结构、收入分布、消费结构和水平、人口流动性等。其中人口规模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的容量,年龄结构则决定消费品的种类及推广方式。 (4)T即Technology,技术要素。技术要素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最迅速的变化就发生在技术领域,像微软、惠普、通用电气等高技术公司的崛起改变着世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样,技术领先的医院、大学等非盈利性组织,也比没有采用先进技术的同类组织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BCG法—— 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是美国一家著名管理咨询公司,该公司建议用“成长—份额矩阵”进行评估,简称BCG法。纵坐标上的市场增长率代表这项业务所在的市场的年增长率;横坐标上的相对市场份额表示该战略业务单位的市场份额与该市场最大竞争者的市场份额之比。 矩阵图把企业所有的战略业务单位分为四种不同类型: (1)问号类。这类战略业务单位是高市场增长率和低相对市场占有率的战略业务单位。 (2)明星类。问号类的战略业务单位如果经营成功,就会转入明星类。这类战略业务单位是高市场增长率和高相对市场占有率的单位。 (3)现金牛类。明星类的战略业务单位的市场增长率下降到10%以下,就会转入现金牛类。这类单位是低市场增长率和高相对市场占有率的单位。 (4)狗类。这类战略业务单位是低市场增长率和低相对市场占有率的单位,赢利少或有亏损。 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对其所有的战略业务单位加以分类和评价之后,就应采取适当的战略。在这方面可供选择的战略有四种: (1)发展增大。这种战略的目标是提高战略业务单位的相对市场占有率。 (2)保持。这种战略的目标是维持战略业务单位的相对市场占有率。 (3)收割。这种战略的目标是增加战略业务单位的短期现金流量,而不顾长期效益。 (4)放弃。这种战略的目标是清理、变卖某些战略业务单位,以便把有限的资源用于经营效益较高的业务,从而增加赢利。 5W1H分析法 “5W+ 1H”原则 1.“5W/1H”是一种定律,是一种原理,也是一种流程,更是一种工具,广泛运用至企业管理和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 2.“5W/1H”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常常被运用到制定计划草案上和对工作的分析与规划中,并能使我们提高效率和使工作的有效执行。 起源: 1.“5W”最早是由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的一套传播模式; 2.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1H”模式。 内容: 5W+1H: 5W是指:why(为什么) What(是什么) Where(在哪儿) Who(谁) When(什么时候) 1H是指:How(如何) 核心点:5W+1H就是对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某一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即"5W"、"1H"进行书面描述,并按此描述进行操作,达到完成职务任务的目标。 案例运用: 1.QC对策表 QC课题中几乎100%使用了对策表,对策表是按“5W /1H”原则制定的。在对策表中分别对应的是: What 对策

中国与欧盟贸易现状与发展分析

[论文摘要]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虽然双方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许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波折,但总体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积极的。21世纪,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欧经贸合作;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世界舞台上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欧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欧盟自2004年起跃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稳居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欧盟还是中国吸收外资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和技术引进第一大来源地,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领域与范围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 1.中欧双边贸易关系稳定发展 在中欧合作的诸多领域中,经贸关系是最具活力、收获最多的领域之一。进入2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欧双边贸易在原先基数较大的基础上又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大约每3年就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如今,“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上已随处可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4-2007年中国对欧盟年均进出口额增长率在27%以上,欧盟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中欧进出口总额达到35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中方出口2451.9亿美元,增长29.2%;进口1109.6亿美元,增长22.4%,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上升至16.4%,占到中国总出口额的近1/5。2008年中欧双方的贸易额更是一举达到了4255.8亿美元,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6.5个百分点。 中欧直接投资合作不断深化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作为中国第4大投资伙伴,欧盟对华投资的项目数自1986年以来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截至2008年4月底,欧盟累计在华投资项目27139个,实际投资额585亿美元。欧盟对华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大,技术含量较高,且多投资于生产领域。改革开放30年来,欧盟一大批优秀企业尤其是大的跨国公司已大举进入中国,空中客车飞机、大众汽车、壳牌石油、联合利华日用品、西门子电器、诺基亚通信等等众多欧盟跨国企业巨头已在中国的相关领域中占据了显着地位,并先后成为了在华投资成功的典范。 在中国对欧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方面,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实施,以华为、中兴、海尔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优秀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到欧盟国家投资创业。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中国在欧盟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十分有限,远远低于欧盟国家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对欧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累计投资存量为14亿美元。双方合作尚存在巨大潜力和空间。 二、中欧经贸关系的突出特点 1.中欧经贸合作呈现互补性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市场,彼此间的经贸关系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相互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欧盟拥有庞大的剩余资本,在技术的转让上比较开放,又极度依赖世界贸易。欧盟所具有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使得中国通过发展中欧关系获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场、更好的技术来源与更多的资本来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对欧盟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存量与增量庞大的市场、与欧盟差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

---------------------------------------------------------------范文最新推荐------------------------------------------------------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欧盟经济模式的讨论可以上追至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当时,德国由于产业革命进行较晚,工业基础薄弱,敌不过英国工业品的强力竞争。而经济学论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潮是以英国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观点,德国学者李斯特从德国工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英国古典学派自由贸易观点具有世界主义的根本缺陷以及不重视各个特定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各自特殊利益的倾向,从而必然以世界范围的经济学来代替国家主义的经济学,为了给本国指明发展民族工业和取得权力的道路,李斯特用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来同英国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相对抗,用德国的实际来同英国的理论相对抗。由此初步形成了实行保护主张的德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主张自由贸易的英国经济模式。二战结束后,受马歇尔计划的推动,欧盟经济进入了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的30年“黄金时期”(“trenteglorieuses”,1945年至1975年)。一般来说,政界和学界通过回顾欧盟经济成功发展历程,总结出了两种经济模式,即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模式”和英国、爱尔兰为代表的“盎格鲁模式”。[1]“大陆模式”在主张市场竞争的同时,强调有序竞争和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盎格鲁模式”则主张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竞争,反对市场垄断,不主张国家过多干预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或者说,两种经济模式回归到经济学的主题之一,即公 1 / 10

市场营销策略和市场分析报告

《报刊》市场营销方略计划设计 市场营销战略形式和战略选择分析 3.1 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对企业或企业某一方面进行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分析。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企业或企业某一方面的内外部条件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但是,外部环境的同一变化给具有不同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却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两者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分析见下表:

3.2 竞争状况分析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至今,除党政机关报《四川日报》外,下辖《报刊》、《天府早报》等多种子报,2002年9月26日,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正式宣布成立,包括《成都日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等。这一时期整个成都报业市场相对平稳,出现了整合趋势。从成都报业的竞争历史看,一些报纸已经主动或被动地退出了战场,从最初的7家都市类报纸竞争到今天两大报业集团的竞争,成都报业正面临着一些新的竞争环境,这主要表现为:

1.竞争形态发生了变化。 成都本地报纸过去散兵游勇的竞争态势被集团间的竞争形态所取代,除去《四川日报》和《成都日报》两份党政机关报,本土都市类报纸的竞争将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华西报、早报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的商报、晚报之间展开。 2.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2001年成都各家都市类报纸对外公布的发行量按大小依次是:商报65万份;华西报54万份;晚报30万份;早报16万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在2001年做的市场调查则显示了各报在零售市场上所占的份额,2002年这种格局并未发生显著的变化(见表4-1)。因此,根据以上结果,我认为成都本土的都市类报纸的市场格局已经大体形成并趋于稳定,其中居于领头位置的是商报和华西报,第二梯队则是晚报与早报。 表3-1 2002年成都市报纸零售市场份额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清扬洗发水的市场细分与定位 一、“清扬”品牌介绍 2007年4月27日,国际快速消费品业巨头联合利华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该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十年以来推出的第一款新产品、全国首款“男女区分”去屑洗发水“清扬”正式上市。期间,联合利华高层更指出,从 2007年开始将凭借“清扬”在全球去屑洗发水领域的专业优势抢占去屑洗发水市场。“如果有人一次又一次对你撒谎,你要做的就是立刻甩了他”——这是清扬广告片中的广告语,置身当前竞争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清扬离奇、自信的画外之音显得意味深长。一时间,台湾知名艺人小S (徐熙娣)所代言的清扬洗发水广告频频出现在各种高端杂志上,占据了全国各大城市户外广告的核心位置,打开电视机——无论央视、卫视及地方电视台,点击进入国内各大门户网站,清扬广告无处不在。 长期以来,在宝洁与联合利华的洗发水大战中,宝洁无论是在品牌影响力、市场规模还是在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特别是在去屑洗发水市场领域,联合利华一直都没有一个优势品牌足以同宝洁的海飞丝相抗衡。作为联合利华十年来首次推出的新品牌,清扬旨在弥补、提升其在去屑洗发水市场竞争中的不足和短板。 二、“清扬”洗发水的:功能定位:去屑 1.“清扬”洗发水面市的市场背景 在联合利华等外国日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前,消费者对洗发水的要求无非是干净、清爽,并无去屑、柔/顷、营养等多重要求。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消费者对洗发水的品牌意识已经被各大公司培养出来,同时消费者对头发的关注日益增加,为新的洗发水概念进入市场提供了广泛的顾客基础。各洗发水晶牌纷纷打出富有新意的定位以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洗发水晶牌的繁荣。赛迪顾问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洗护发产品市场销售额达220亿元左右,市场上的洗发水晶牌超过3 000个,其中宝洁(中国)有限公司的洗发水市场就占到60%多。中国洗发水市场已经高度集中和垄断。宝洁、联合利华、丝宝集团、拉芳集团占去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好迪、采乐、蒂花之秀、飘影等二线品牌又抢占了13%;剩下7%左右的市场,则被上千个三线、四线品牌瓜分。更为严峻的是,自2006年开始中国洗发水市场增长减慢,2007年各洗发水晶牌的竞争更是激烈异常。市场的压力和巨大的利润蛋糕使各品牌在定位上各创新招,期望找到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新亮点。 2.去屑洗发水市场现状 就洗发水的功能定位而言,去屑洗发水是洗发水目前最大的细分市场,大约占洗发水市场一半的比例。作为一个有着100多亿元的市场,巨大的蛋糕吸引几乎所有的洗发护发品牌里都建立了去屑的品种。经过十余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演变,海飞丝的“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只要一想到去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海飞丝。另外,随着风影的“去屑不伤发”的承诺,使之在这个细分市场也拥有了一席之地。专业市场调查资料显示,去屑市场80%的市场份额一直以来都被宝洁系列的海飞丝品牌所占据,而众多本土品牌则蚕食着剩余的20%的市场存量,相比之下,呈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 去屑概念一直是洗发水市场一个重要诉求点,市场竞争激烈。但消费者调查表明,人们对现有产品的去屑效果并不满意。2007年4月2日,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公布最近对 5 351人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对于“去头屑”这个日常问题,60%的人对去屑效果不满意。由此可见,消费者对去屑品牌认同的程度并不太理想,市场潜力仍然巨大。 尽管进入中国市场早于宝洁并拥有力士、夏士莲等知名品牌,相对于宝洁巨大的洗发水晶牌家族所取得的成绩而言,联合利华的表现差强人意。特别是在去屑市场上,联合利华没有一个像“海飞丝”那样专门的去屑品牌,使其洗发水晶牌族在市场覆盖面上产生很大的缺

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差异、整合前景及启示.

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差异、整合前景及启示. 摘要:欧盟东扩后新成员国的产业结构尽管不断趋向合理但与老成员国间仍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分析这种差异的主要特征对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前景进行预测并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关键词:欧盟东扩产业结构差异整合 欧盟在完成第五次东扩后面临新的经济整合任务。与前四次的扩张和整合不同欧盟在20__年的扩张是一次异质性扩张此次扩张后新老成员国间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所以新人盟成员国面临的经济整合过程将是差异性整合过程即在异质性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不同质的经济要素进行调整提升处于低端的要素水平提供新的制度安排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实现同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成员国产业结构整合是经济整合中的基础和核心问题。它不仅是盟内贸易充分发展的基础也是欧盟在投资、货币、金融以及社会保障等其他领域顺利实施整合的保障。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对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差异的现状和整合前景进行分析提出我国未来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 一、欧盟成员国产业结构的差异 20__年欧盟15个老成员国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一般都在2%左右希腊的水平偏高为5.2%;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一般在20%至30%之间。其中德国工

业较为发达比重为25.8%西班牙的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为11.6%;由贸易、运输、通信和金融等产业构成的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均在70%左右卢森堡甚至达到83.3%。这种产业结构明显体现出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特征。而各国不同的产业增长率反映出产业结构总体的发展趋势。从1999年至20__年间的各产业产值平均年增长率看增长速度最慢的是农业一般在1%左右法国、卢森堡、瑞典、葡萄牙、希腊甚至出现负增长;工业和建筑业增长速度居中各国的平均水平为2.3%和1.9%多数国家工业的增长速度都快于建筑业。尤其是瑞典和芬兰的工业实现了较快增长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4.1%。而在建筑业方面具有悠久传统和技术积累的西班牙和希腊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分别为5.3%和4.5%;服务业是发展最迅猛的行业各国的服务业都实现持续增长从而使服务业在CDP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总的看不论是比重还是增长速度老成员国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优势十分明显产业结构体现出合理化的态势。而欧盟新成员国的产业结构也大体与老成员国类似。20__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最小平均为4%但个别国家(如匈牙利)达7.5%;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最重要地位平均比重超过65%。其中塞浦路斯达77%超过许多老成员国。各国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居中但工业明显高于建筑业。从新成员国产业发展状况看农业从1999年到20__年这1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最低平均为1.2%;工业、建筑业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类似平均约在4%至5%之间。与老成员国相比新成员国的部分国家还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