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静电防护基本知识

静电防护基本知识

静电防护基本知识
静电防护基本知识

静电防护基本知识

1静电防护的基本概念

静电(Electrostatic):

静电就是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静止电荷。静电是一种电能,它留存于物体的表面;静电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静电是通过电子或离子的转移而形成的。

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

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感应引起物体间的静电电荷转移。

静电感应(Electrostatic induction):

当带静电的物体靠近某一介质时,在该介质表面因感应而带电荷,并形成感应电场。

静电敏感器(Static sensitivity device-SSD):

对静电放电敏感的器件

中和(Neutralization):

利用异性电荷使静电消失

接地(Grounding):

电气连接到能提供或接受大量电荷物体上(如大地、船舰或运载工具外壳)

泄放(Leakage):

将静电荷安全泄放到大地

硬接地(Hard ground):

直接与大地电极作导电性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R〈10Ω〉

软接地(Soft ground):

通过一足以限制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安全值的电阻连接到大地电极的一种接地方式(100 ,000Ω〈R〈1,000,000Ω〉

防静电工作区(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ed area):配备各种防静电设备和器材,能限制静电电位具有确定边界和专门标记的适于从事静电防护操作的场所。

ESD保护材料(ESD-Protected materials):

具备下列特征的材料:

防止产生摩擦起电;

免受静电场的影响;

防止与带电人体或与带电物体接触而产生直接放电。

2静电的产生

摩擦起电:

两物体接触时,在界面处由于两个作用面能态的差异,如电子逸出功(功函数)、温度、电荷载体浓度等不同,发生转移而形成偶电层。这种转移可能是电子,也可能是离子。

感应起电

导体或介电质处在静电场中均会感应起电。导体在静电场的作用下,表面不同部位将感应出不同电荷或使导体表面上原有电荷发生重新分布,引起带电。

在电场中介电质会发生极化,极化后的介电质在电力线方向的两面出现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并形成新的电场源。当外部电场消失后,介电质上的束缚电荷将逐渐消失,最后恢复到中性介电质。如果束缚电荷之一,因某种原因而消失。则介电质上的剩余束缚电荷将使它处于带电状态。

3人体静电

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操作者的人是主要的静电发生源之一。人体的静电放电是导致元器件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表1列举了人体带电电位与电击程度。

表1:人体带电电位与电击程度

4静电的危害

4.1静电吸附

吸附灰尘、杂物和潮气,改变线路板之间的阻抗,影响绝缘性、安全性,直接影响产品的功能和寿命。

4.2静电击穿

在航天计算机生产过程中,元器件的传送、老化、筛选、测试、插装、焊接、清洗以及单板测试、总装、调试、三防、包装运输、贮存等过程,由于接触-分离、摩擦、碰撞、感应等作用,都会使与元器件、组件、整件接触或接近的操作人员、工具、及工作台面等带电;加之在生产和工作环境中广泛使用合成橡胶、塑料、化纤等高分子绝缘材料制品,而更使带电加剧,随时可能发生对器件的ESD损害。

另一方面,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波器件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由于集成和速度的迅速提高,器件尺寸的变小和绝缘层的变薄,使器件承受静电放电的能力降低。目前,在一般电子装配厂房内,不致使静电敏感器件发生ESD损害的静电安全电压为100V。

ESD对元器件的损害后果是导致其硬击穿和软击穿。所谓硬击穿是一次性地造成器件的永久性失效;软击穿是造成器件的性能劣化或参数的下降而成为隐患。软击穿比的危害比硬击穿更为严重。对于硬击穿,一般可在产品的测试、调试过程中发现并及时更换。软击穿在初期很难发现,往往器件的参数没有变化或稍微有点变化,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并可正常工作,所以极易通过出厂前的检验而流入用户手中。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软击穿就会逐步发展成为元器件的永久性失效,给用户造成损失,也影响了厂家的声誉。

5静电敏感器件的分类

静电敏感器件按其静电敏感度分为三级。

表2:静电敏感器件的分级

从上表可见大部分器件的静电破坏电压都在几百至几千伏,而在干燥的环境中人活动所产生的静电可达几千伏到几万伏。

6静电防护

6.1 ESD防护的基本原则:

6.1.1抑制静电荷的积聚,严格控制静电源。

6.1.2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荷。

6.1.3防静电工作区应按电子元器件静电放电灵敏度确定保护程度。一般情况下静电压不超过100V。

6.2 防静电工作区:

6.2.1地面材料

6.2.1.1禁止直接使用木质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

6.2.1.2应该选用由静电导体材料构成的地面,例如:防静电浮动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有效接地。

6.2.1.3允许使用经特殊处理过的水磨石地面,如:事先敷设地线网,渗碳或在地面喷涂防静电剂等。

6.2.2接地:

6.2.2.1防静电系统必须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4欧,接入时,增加限流电阻。

6.2.2.2防静电地线不得接于电源零线上,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6.2.2.3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其大地线可以作业防静电地线(零线、地线不可混接)。

6.2.2.4防静电设备连接端子应确保接触可靠,易装拆,允许使用各种夹式连接器,如鳄鱼夹、插头座等。

6.2.2.5静电地:软接地,电源地、设备地:硬接地。

6.2.2.6接地系统泄漏电流不超过5mA,极限流电阻下限阻值取1MΩ。

6.2.3天花板材料:

应选用抗静电型材料制品,如石膏板制品。

6.2.4墙壁面料

应使用抗静电型墙纸,例如:石膏涂料、石灰涂料。

6.2.5湿度控制:

保持环境有一定的湿度。实践证明,北方地区或在干燥的冬季,因静电产生故障的事例要远远大于在东南沿海地区或其他季节,所以在一些重要场所,如计算机机房、实验室、电子仪器的装调车间应考虑保持一定湿度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封闭形的空调房间,更应有一定控制湿度的设备。防静电工作区的环境相对湿度以不低于50%为宜。

6.3 防静电设施:

6.3.1静电安全工作台:通过限流电阻接地,工作台不可串联接地,由工作台、防静电桌垫、腕带接头和接大地线等组成,静电安全工作台上不允许堆放塑料盒(片)、橡皮、纸板、玻璃等易产生静电的杂物,图纸资料应装入防静电文件袋内。

6.3.2防静电腕带:

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均应戴防静电腕带,腕带应与人体皮肤良好接触,腕带系统对地电阻为1M-10M范围内。

6.3.3防静电容器:

在电子元件、产品、设备研制生产过程中,一切贮存、周转ESD的容器(元件袋、转运车、存放盒等)应具备静电防护性能。不允许使用金属和普通塑料容器,必要时,存放部件用的周转车(箱)应接地6.3.4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帽、防静电工作鞋应使用防静电布料制作。

6.3.5工位:工作台面、工作凳面,采用ESD保护材料。

6.3.6包装:

静电敏感的元器件、产品采用对用对应的保护性包装,包装的器具必须采用防静电存放盒、防静电塑料袋等。

6.4生产厂一般防静电要求。

6.4.1 防静电腕带使用前一定要先检查(每天一次)。

6.4.2所有元器件,基板在不使用的状态下一定要用防静电袋或防静电箱包起来或装起来。

6.4.3未戴静电腕带时不可接触工作台面。

6.4.4基板所用的垫子应该是粉红色和防静电的,气泡袋也应该是粉红色和防静电的。

6.4.5工作人员要保护自己的地盘:不让无防静电措施人员接触自己的台面、基板、元件。

6.4.6把所有的元器件都当作静电元器件看待。

6.4.7工作台上不可放多余的包装材料。

6.4.8 进入防静电工作区前要进行静电放电。

6.4.9流动人员手拿元器件、机板时必须有防静电措施,如:戴防静电手套或元件机板用防静电袋包装。

6.4.10移转元器件、机板必须有防静电措施。

6.5电子产品制造中防静电技术指标要求

a 防静电地极接地电阻<10Ω。

b 地面或地垫—表面电阻值105-109Ω摩擦电压<100V。

c 墙壁—电阻值5×104~109Ω。

d 工作台面或垫—表面电阻值106~109Ω(采购时应加严)摩擦电压<100V;对地系统电阻106—108Ω。

e工作椅面对脚轮电阻106~108Ω。

f工作服、帽、手套摩擦电压<300V;鞋底摩擦电压<100V。

G腕带连接电缆电阻1MΩ;佩带腕带时系统电阻1-10MΩ。脚跟带(鞋束)系统电阻0.5×105~108Ω。

h物流车台面对车轮系统电阻106-109Ω。

i料盒、周转箱、PCB架等物流传递器具—表面电阻值103~108Ω;摩擦电压<100V。

j包装袋、盒—摩擦电压<100V。

k人体综合电阻106~108Ω。

7 ESD防护中常发现的错误

7.1 腕带套在衣袖上,未与皮肤接触。

7.2腕带松动,与皮肤表面接触不良。

7.3腕带夹在桌面上,桌面的另一侧才接地。

7.4使用的白色泡沫垫基板。

7.5 箱子无防静电屏蔽盖。

7.6 特殊场合才带腕带。

7.7 使用白色铁氟龙光头烙铁。

7.8使用一般的塑胶包装材料包装。

7.9用普通溶剂清洗工作台表面。

7.10粉红色就是抗静电(应用静电表测量是否达到防静电要求)。7.11 不用静电表测试静电压。

7.12 任何过路人皆可拿工作台上的零件和基板。

7.13 鳄鱼夹夹在机器设备油漆部分。

7.14鳄鱼夹的最内圆孔部夹住铜线,最内圆孔部内径比铜线外径大。

7.15 鳄鱼夹夹在铜线胶皮上。

7.16 零件与机板无任何防静电措施时随处乱放。

7.17 工作台铜线未接地。

7.18 測试设备和机器外壳未接地。

8各级领导的静电防护职责

对于一个单位和部门来说,那里的领导对防静电的认识有多深,

那里的防静电工作成就就有多大。

8.1 认真学习静电防护的基本知识。

8.2模范执行防静电的规章制度,落实本单位人员的防静电知识培训,培训的对象包括。

新入所的职工

接触或操作静电敏感元器件、组件、产品的有关人员。

有关采购、设计、工艺、操作及管理人员。

可能进入防静电工作区的维修人员等。

8.3将静电防护作为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的制度,组织制定本单位的防静电制度。(参照本讲义第6章、QJ2711及我所防静电工艺规范制定)。

8.4对生产过程中静电防护制度的执行进行检查。

检查防静电制度的执行情况。

8.5指定专人对防静电设施接地和连接的靠性进行检查和维护。

8.6教育全体职工遵守监督执行,形成人人都自觉遵守静电防护制度的良好局面。

静电危害与消除知识

静电的危害与消除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 最常见的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 cm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其次,因物体电阻率的不同而产生,电阻率高的物体,其导电性能差,带电层中的电子转移较困难,构成了静电荷集聚的条件。据有关资料介绍,液体的电阻率在1010~1015Ω?m时,能产生危险的静电,而在1013Ω?m时产生的静电最大,高于1015Ω?m或者低于1010Ω?m时,静电的产生和积聚小到可以忽视的程度。特别是电阻率在106Ω?m以下时,对静电来说就等于是导体的作用了,这时可以不考虑静电的问题。 二、静电的危害 静电的危害有三种:一是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且易放电,出现静电火花;二是可能产生电击。静电产生的电击虽然不会致人死亡,但是往往会导致二次事故,因此也要加以防范;三是可能影响生产。在生产中,静电有可能会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或降低产品的质量。此外,静电还会引起电子自动

元件的误操作。 三、静电的消除措施 静电最为严重的危害是引起爆炸和火灾,其在瞬间即释,放电能量大是其引发静电危害的突出特点。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消除静电危害。防止静电危害的关键是:防止或减少静电的产生;设法导走或中和产生的电荷,并使它无法积聚;防止有足够能量的静电放电;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消除静电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创造条件加速静电泄漏或中和;二是控制工艺过程,即限制静电的产生。 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剂等属于泄漏法;运用感应静电消除器、放射线静电消除器及离子流静电消除器等属于中和法,一般企业都采用接地的措施。 第二条途径就是工艺控制法,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及操作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一、泄漏法和中和法 (一)静电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灾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静电接地连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环,可采取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方式,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采取正确的接地措施。 1、固定设备 (1)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离心机等)外壳,

防静电基础知识

一、目的: 1.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应用,静电对元器件的破坏作用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静电对元件所造成的破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及持续性,被破坏之元件往往在当时并不会立即出现异常,而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失效,因当场判定元件是否遭到静电破坏的程序复杂,设备昂贵,故目前业界一旦发现元件有遭到静电破坏之嫌疑,往往只能整批元件全数更换,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2. 为减少静电对线路板上静电敏感之元件所造成的破坏,以确保生产出的线路板品质不受影响,特制定此规范。 二、适用范围: 適用于森中基板车间的所有制程(含成品车间及协力厂商、客户端有接触到线路板之工位)。 三、权责: 1. 制定:技术科。 2. 执行:森中厂内所有接触到线路板之单位,其中设备接地之检查则有总务科电工负责;协力厂商由采购负责联络,客户端由业务部负责联络。 3. 检查:品管科。 四、名词定义: 1. 静电: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静止电荷。 2. 静电场:静电在物体表面周围所形成的电场。

3. 静电放电:俩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场感应引起的俩物体间的静电电荷转移。静电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击穿其间介质而造成的放电现象就称为静电放电。 4. 静电敏感度: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一般来说,单体元件比组装在线路板上的元件静电敏感度要低。 5. 静电敏感元件:对静电放电敏感的元件,如蓝光LED,白光LED,高亮绿光LED,高速运算放大器,MOS管等。 6. 接地:电气连接到能供给或接受到大量电荷的物体,如大地,船等。 7. 中和:利用异性电荷使静电抵消。 8. 防静电工作区:配备各种防静电之器材和设备,能限制静电电位,具有明确的区域界限及防护标识,能从事防静电操作的工作场所。 五、內容: 1. 接地:所有接触到线路板及电子元件之工作台,设备均须可靠接地,接地线的埋设应符合电子/电工行业之要求,实测接地电阻应<4Ω,且至少每年检测一次。 1.1. 接地线不得接在电源零线上,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 1.2. 接地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与150平方mm,设备及工作台的接地线截面积应不小与1.25平方mm,接地线颜色以黄滚绿为宜。 1.3. 防静电设备与地线之间的连接允许使用各种夹式连接器,如鳄鱼夹,插头座等。 1.4. 防静电设备与地线之间的电阻应在1~15Ω范围内(理想值是0Ω)。

静电放电及防护基础知识(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静电放电及防护基础知识(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静电放电及防护基础知识(新编版) 一、术语及定义 1、静电: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静止的电荷. 2、静电场:静电在其周围形成的电场. 3、静电放电:两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场感应引起两物体间的静电电荷的转移.静电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击穿其间介质而进行放电的现象就是静电放电. 4、静电敏感度: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 5、静电敏感器件:对静电放电敏感的器件. 6、接地:电气连接到能供给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体,如大地、船等. 7、中和:利用异性电荷使静电消失. 8、防静电工作区:配备各种防静电设备和器材,能限制静电电位,具有明确的区域界限和专门标记的适于从事静电防护操作的工

作场地. 二、静电的产生 1、摩擦: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而产生静电的最普通方法,就是摩擦生电.材料的绝缘性越好,越容易摩擦生电.另外,任何两种不同物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也能产生静电. 2、感应:针对导电材料而言,因电子能在它的表面自由流动,如将其置于一电场中,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正负离子就会转移. 3、传导:针对导电材料而言,因电子能在它的表面自由流动,如与带电物体接触,将发生电荷转移. 三、静电对电子工业的影响 集成电路元器件的线路缩小,线路面积减小,耐压降低,使得器件耐静电冲击能力的减弱,静电电场(StaticElectricField)和静电电流(ESDcurrent)成为这些高密度元器件的致命杀手.同时大量的塑料制品等高绝缘材料的普遍应用,导致产生静电的机会大

防静电培训试题

生产管理部防静电知识培训考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共 33 分) 1、静电防护的核心是( B ) A、静电的产生; B、静电的消除; C、静电的利用; D、静电的防护。 2、为了保证防静电手环在操作者工作时可以有效、及时的将静电释放掉,需要在( B )上岗前检查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A、每周; B、每日; C、每月; D、每次。 3、对经常移动的人员 (含现场管理人员 ),接触元器件、线路板时,要( A ) A、佩戴防静电手套; B、佩戴防静电手环; C、穿防静电工作服; D、可以不作任何防护。 4、操作人员上岗前,防静电手环进行测试,并按要求填写( C ) A、《设备点检记录表》; B、《过程状态标识卡》; C、《防静电手环测试记录》; D、《工装验证检查表》。 5、佩戴防静电手环目的是为减少( A )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损害,减少在线产品的 返修量,提高产品质量。 A、静电; B、磕碰线路板; C、员工; D、随意走动。 6、从静电防护角度出发,环境( C ),对静电的防护就越有利。 A、温度越高,湿度越大; B、温度越低,湿度越小; C、温度越低,湿度越大; D、温度越高,湿度越小。 7、烧录程序等静电敏感工位需要配备( B ),操作人员要穿戴好防静电护具。 A、防静电手环; B、离子风机; C、防静电手套; D、防静电工作服。 8、操作员工所戴防静电手环,其要与紧密接触,防静电与要紧密接触,可靠接地。 1 环内金属片, 2 手环插头, 3皮肤, 4接地插座;上面四个空依次填入的顺序为( C ) A、 1234; B、2314; C、 1324; D、 4321。 9、在存储、搬运、使用贴片阻容类元器件过程中,要求使用( B )的相应包装物(如包装盒、专用塑料袋、料盘)进行防护。 A、公司专用; B、厂家自带; C、塑料制成; D、金属制成 10、在防静电中空板箱中存放半成品时,每层间要垫加( C )隔开,较重产品叠放层数不能超过规定层数。 A、黑色纸板; B、黄色纸板; C、防静电纸板; D、软纸板 11、清洗线路板时应该( B )

静电放电及防护基础知识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静电放电及防护基础知识 简易版

静电放电及防护基础知识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术语及定义 1、静电: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静止的电荷. 2、静电场:静电在其周围形成的电场. 3、静电放电:两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场感应引起两物体间的静电电荷的转移.静电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击穿其间介质而进行放电的现象就是静电放电. 4、静电敏感度: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 5、静电敏感器件:对静电放电敏感的器

件. 6、接地:电气连接到能供给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体,如大地、船等. 7、中和:利用异性电荷使静电消失. 8、防静电工作区:配备各种防静电设备和器材,能限制静电电位,具有明确的区域界限和专门标记的适于从事静电防护操作的工作场地. 二、静电的产生 1、摩擦: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而产生静电的最普通方法,就是摩擦生电.材料的绝缘性越好,越容易摩擦生电.另外,任何两种不同物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也能产生静电.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行业资料:________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9 页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1、静电的产生: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x10-8厘米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产生静电。 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工艺过程: 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 1、电压高。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固体静电可达20万伏,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伏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伏以上。 2、泄漏慢。因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的静电很慢。 3、影响因素多。如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性强 3、静电的危害: 第 2 页共 9 页

工艺过程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 如:合成分厂306车间xx年12月2日上午,丙叉反应工序在投料时发生的闪爆事故。一分厂109车间xx年11月11日上午三楼配料工段一步制粒机内部物料发生爆燃事故皆为静电放点所致。 4、放电与引燃 1、各类静电放电种类 1.1电晕放电。即在两电极间放电,引燃能力很小。 1.2刷形放电。非导体与导体间易发生,引燃能力中等。 1.3火花放电。发生在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导体间,释放能量集中,引燃力很强。 1.4传播型刷形放电。发生在具有高速起电的场所,放电能量大,引燃能力很强。 2、在相同电位条件下,液面或固体表面带负电荷时发生的放电,比带正电荷时发生的放电对可燃气体的引燃能力大。 3、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燃物更易点燃: 3.1可燃物的温度比常温高。 3.2局部环境含氧量(或其它助燃气含量)比正常空气中的高。 3.3爆炸性气体的压力比常压高。 二、静电防护措施 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爆炸和火灾。因此,静电安全防护主要是对爆炸和火灾防护。 各种静电防护措施应根据现场环境、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工物件的特性以及发生静电引燃(爆)的可能程度等制定。 第 3 页共 9 页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1、静电的产生: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x10-8厘米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产生静电。 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工艺过程: 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 1、电压高。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固体静电可达20万伏,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伏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伏以上。 2、泄漏慢。因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的静电很慢。 3、影响因素多。如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性强 3、静电的危害: 工艺过程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 如:合成分厂306车间2007年12月2日上午,丙叉反应工序在投料时发生的闪爆事故。一分厂109车间2010年11月11日上午三楼配料工段一步制粒机内部物料发生爆燃事故皆为静电放点所致。 4、放电与引燃

1、各类静电放电种类 1.1 电晕放电。即在两电极间放电,引燃能力很小。 1.2 刷形放电。非导体与导体间易发生,引燃能力中等。 1.3 火花放电。发生在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导体间,释放能量集中,引燃力很强。 1.4 传播型刷形放电。发生在具有高速起电的场所,放电能量大,引燃能力很强。 2、在相同电位条件下,液面或固体表面带负电荷时发生的放电,比带正电荷时发生的放电对可燃气体的引燃能力大。 3、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燃物更易点燃: 3.1可燃物的温度比常温高。 3.2局部环境含氧量(或其它助燃气含量)比正常空气中的高。 3.3爆炸性气体的压力比常压高。 二、静电防护措施 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爆炸和火灾。因此,静电安全防护主要是对爆炸和火灾防护。 各种静电防护措施应根据现场环境、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工物件的特性以及发生静电引燃(爆)的可能程度等制定。 1、基本防护措施 1.1 减少静电荷产生 1.1.1对接触起电的物料,应选用在带电序列中位置较临近的、或对生产正负电荷的物料加以适当组合,使最终达到起电量最小。 1.1.2在生产工艺的设计上,对物料应做到接触面积小、压力较小,接触次数较少,运动和分离速度较慢。 1.2 使静电荷尽快对地泄漏 1.2.1在存在静电引爆危险的场所,所有属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对金属物体应采用金属导体与大地作导通连接,对金属以外的静电导体及亚导体则应作间接接地。 1.2.2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最好保持湿度到65%-70%。 1.2.3在生产现场使用静电导体制作的操作工具,应予接地。

油品安全知识——防止静电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油品安全知识——防止静 电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542-39 油品安全知识——防止静电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静电的产生 油品在收发、输转、灌装过程中,油品分子之间和油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其电压随着摩擦的加剧而增大,如不及时导除,当电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两带电体之间调火(即静电放电)而引起油品爆炸着火。 静电电压越高越容易放电。电压的高低或静电电荷量大小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灌油流速越快,摩擦越剧烈,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②空气越干燥,静电越不容易从空气中消除,电压越容易升高。 ③油管出口与油面的距离越大,油品与空气摩擦越剧烈,油流对油面的搅动和冲击越厉害,电压就越

高。 ④管道内壁越粗糙,流经的弯头阀门越多,产生静电电压越高。油品在输转中含有水分时,比不含水分产生的电压高几倍到几十倍。 ⑤非金属管道,如帆布、橡胶、石棉、水泥、塑料等管道比金属管道更容易产生静电。 ⑥管道上安装滤网其栅网越密,产生静电电压越高。稠毡过滤网产生的静电电压更高。 ⑦大气的温度较高(22-40℃),空气的相对湿度在13-24%时,极易产生静电。 ⑧在同等条件下,轻质燃料油比润滑油易产生静电。 2.防止静电放电的方法 ①一切用于储存、输转油品的油罐、管线、装卸设备,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及时把静电导入地下,并应经常检查静电接地装置技术状况和测试接地电阻。油库中油罐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包括静电及安全接地)。立式油罐的接地极按油罐圆周长计,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7 页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1、静电的产生: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x10-8厘米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产生静电。 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工艺过程: 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 1、电压高。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固体静电可达20万伏,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伏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伏以上。 2、泄漏慢。因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的静电很慢。 3、影响因素多。如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性强 3、静电的危害: 工艺过程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给人以电击,还可 第 2 页共 7 页

能妨碍生产。 如:合成分厂306车间2007年12月2日上午,丙叉反应工序在投料时发生的闪爆事故。一分厂109车间2010年11月11日上午三楼配料工段一步制粒机内部物料发生爆燃事故皆为静电放点所致。 4、放电与引燃 1、各类静电放电种类 1.1电晕放电。即在两电极间放电,引燃能力很小。 1.2刷形放电。非导体与导体间易发生,引燃能力中等。 1.3火花放电。发生在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导体间,释放能量集中,引燃力很强。 1.4传播型刷形放电。发生在具有高速起电的场所,放电能量大,引燃能力很强。 2、在相同电位条件下,液面或固体表面带负电荷时发生的放电,比带正电荷时发生的放电对可燃气体的引燃能力大。 3、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燃物更易点燃: 3.1可燃物的温度比常温高。 3.2局部环境含氧量(或其它助燃气含量)比正常空气中的高。 3.3爆炸性气体的压力比常压高。 二、静电防护措施 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爆炸和火灾。因此,静电安全防护主要是对爆炸和火灾防护。 各种静电防护措施应根据现场环境、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工物件的特性以及发生静电引燃(爆)的可能程度等制定。 1、基本防护措施 第 3 页共 7 页

ESD(静电防护)测试试题

ESD测试题 一、选择题 1.ESD控制的目的含有达到更好品质和客户更满意。( √) 2.静电由接触或磨擦而产生。( √) 3.ESD意思是储存静电瞬间放电。( √) 4.非现场人员若不具ESD资格,碰触电子零件亦无所谓。( ×) 5.隔离(绝缘)所有东西是建立一个防静电工作区的一个步骤。( √) 6.6( ╳)手带静电环即可处理对静电敏感之材料。 7.防静电鞋须两脚都穿着,且只须在有接地之地板上工作才穿着。( √) 8.防静电包装必须有封闭式的静电遮蔽容器。( √) 9.防ESD包装材料或容器可以无限期使用。( ╳) 10.通过ESD资格考试一生有效。( ╳) 11.每天必须做工作桌之自我检查和接地测试。( √) 12.假如我在防静电工作区穿上防静电鞋后,当我坐下来后就必须戴上静电环。( √) 13.当发现缺失或不足时,ESD标准规范必须修正。( √) 14.防静电工作桌或工作区内每个处理ESD敏感零组件的工作站必须有标示。( √) 15.全部防静电工作桌必须有接地静电环插座且其阻抗低于2Ω。( √) 16.距离工作桌1公尺内之所有物品其静电电压不需低于100V。( ╳) 17.内装有ESD敏感零组件之包装是需有标示。( √) 18.只有单独置放的零件怕静电。若已装在PCB上就不怕静电破坏。( ╳) 19.粉红/蓝/黑色的塑料材料表示不易于静电产生。( ╳) 20.每周必须检查静电环一次。( ╳) 21.拿取基板成品、半成品时,手不可触及焊锡面,金手指,测试点及配线等。( √) 22.作业中掉落地板上的电子ESDS类零件可以继续使用。( ╳) 23.检验静电敏感器件时必须佩带有线静电环,无线静电环不能使用。( √) 24.冬天皮肤干燥,可以在佩带静电环的手腕处擦润肤霜。( ╳) 25.作业人员进入车间须做防护措施,但客户可以不用。( ╳) 26.日常工作产生的静电强度与周围空气之相对湿度成正比,相对湿度愈高,产生的静电的强度愈 高。( ╳) 27.如果高绝缘材料的静电不能被消除,可以通过用离子风机来消除静电或采用防静电喷雾方式对其 进行隔离。(√) 28.建立静电安全工作区的步骤之一是把每件东西都绝缘. () 29.设备外壳接地与静电线接地端为同一接地端. () 30.E SD防护措施的各种接地不但可以有效防止带电,也可以防止静电的产生. () 31.防静电包装袋和中转箱可以永远重复使用. (╳) 32.防静电标准要求当缺陷被发现时应及时釆取补救措施. (√) 33.任何一个可导通并有按扣的导线都可用来做ESD防护区的接地线. (╳) 34.温湿度对静电的控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若控制不好,易产生高静电,导致ESD事件率高。(√) 35.移动电话发出的电磁波会对产品产生干扰,并产生感应电流使产品失效或机器误动作。(√) 36.3.好的防静电环境,接地系统及良好的防静电地板是最最重要的。(√) 37.是一种静电放电现象,它具有偶然性,瞬时性,不可见性。所以对ESD的控制需要提高治理手段, 坚持“先破坏,后治理”。( ╳) 38.防静电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好的品质和满足顾客的要求。(√) 39.在个别情况下可以让没有静电防护的人用手直接触摸元件。(╳)

安全及防静电常识范文

安全及防静电常识 一、安全常识 在工厂里,安全对于我们非常重要,而且我们所讲的安全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通常我们所讲的安全是指人身安全。但这里我们须树立一个较为全面的安全常识,就是在强调人身安全的同时亦必须注意设备、产品的安全。 1、电气知识 根椐事故统计证明,极大部分的触电事故是由于偶然接触电气装置无防护的裸体载流部分所造成,如果具有电气安全知识,就会有意识去预防触电事故发生。 ⑴、触电是怎么回事,对人体会造成怎的损伤? 人碰到带电的裸露导线或物体,电流就要通过人体,这就叫触电。 电流通过人体,对于人的身 体和内部组织就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分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使内部组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电击伤会使人觉得全身发热、发麻,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抽搐,逐渐失去知觉,如果电流继续通过人体,将使触电者的心脏、呼吸机能和神经系统受伤,直到停止呼吸,心脏活动停顿而死亡。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损伤。电伤从外观看一般有电弧伤、电的烙印和熔化的金属渗入皮肤(称皮肤金属化)等伤害。总之,当人触电后,由于电流通过人体和发生电弧、往往使人体烧伤,严重时造成死亡。 ⑵、触电危险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触电后将要威胁触电者的生命安全,其危险程度和下列因素有关: ①、通过人体的电压; ②、通过人体的电流; ③、电流作用时间的长短; ④、频率的高低; ⑤、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⑥、触电者的体质状况; ⑦、人体的电阻。 上述因素的危险程度分述如下: 通过人体的电压:较高的电压对人体的危害十分严重,轻的引起灼伤,重的则足以使人致死。较低的电压,人体抵抗得住,可以避免伤亡。从人触碰的电压情况来看,一般除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外,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6192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示范 文本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示范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1、静电的产生: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x10-8厘米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产生静电。 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工艺过程: 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

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 1、电压高。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固体静电可达20万伏,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伏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伏以上。 2、泄漏慢。因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的静电很慢。 3、影响因素多。如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由于静电

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性强 3、静电的危害: 工艺过程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 如:合成分厂306车间20xx年12月2日上午,丙叉反应工序在投料时发生的闪爆事故。一分厂109车间20xx年11月11日上午三楼配料工段一步制粒机内部物料发生爆燃事故皆为静电放点所致。 4、放电与引燃 1、各类静电放电种类 1.1 电晕放电。即在两电极间放电,引燃能力很小。 1.2 刷形放电。非导体与导体间易发生,引燃能力中等。

安全防护知识

第七章安全防护知识 一、防火、防爆 1、火灾的定义、形成条件、 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形成的灾害。 灭火基本原理 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燃烧的三要素。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和维持,因此,在火灾防治中,如果能阻断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火灾过程一般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熄灭五个阶段。在灭火中,要抓紧时机,正确运用灭火原理,力争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2、点火源概念及分类 点火源是指能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这种能量可以是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也可以是机械能,根据点火源产生能量的来源不同,点火源可分为火星、火焰、高热物体、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摩擦、化学反应热、光线聚焦等。 ①在原材料使用会用到一些易燃易爆物品,这些物料具有闪点低,易挥发等特性,遇到明火或静电,很容易发生着火事故; ②在设备改造、检修过程中,违章动火或防范措施未落实到位,极易发生火灾; ③由于电气设备老化、短路,造成过载、过热现象,很容易发生火灾; ④雷击也是造成建筑物、配电设施火灾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归结火灾爆炸的常见原因有:1.吸烟引起的事故。2.在使用、运输、储存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尘时引起的事故。3.使用明火引起的事故。4.静电引起的事故。5.由于电气设施使用、安装、管理不当引起的事故。6.物质自燃引起的事故。7.雷击引起的事故。8.压力容器、锅炉等设备及其附件,如果带病运行或管理不善时,都会发生事故。例如安全阀、液压计失灵,压力过高而无法泄出,液位不准就会烧干锅等,都会发生爆炸。 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控制这些点火源引起的火灾,为防止电器火源引起的火灾,电器线路、接头必须牢固,不准乱拉乱接电线,不准随便使用电炉、电热水器等。为防止机械点火源引起的火灾,在易燃易爆场所不能使用铁制工具,应使用铜制或木制工具,不准穿带钉鞋,对机械传动轴与轴套,应定期加润滑油,以防止摩擦发热引燃轴套附近散落的可燃粉尘等,为防止静电引起火灾,生产场所不准穿化纤工作服,必须穿棉布工作服等。 3、爆炸、爆炸极限 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或转化过程,是系统蕴藏的或瞬间形成的大量能量在有限的体积和极短的时间内骤然释放或转化的现象。爆炸可以由不同原因引起,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归根结底必须有一定的能源,按能量来源爆炸可分为三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爆炸极限:当可燃气体、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到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把能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作爆炸下限,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蒸汽和可燃粉尘危险性的主要参数,物质的爆炸

防静电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第一章:静电学基础 1. 1概述: 高科技的发展历程中,电子技术和高分子化学技术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电子产品设计的小型化和高集成化,相应的加工技术日趋微、细、薄,使得对静电危害不可忽视。随着电子技术和产品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广泛渗透,静电的影响面越加普遍。 正是由于高分子化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高分子材料在工业、国防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普通高分子材料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具有很高的电阻率,使其特别易于产生静电。 静电造成的故障与危害,通称静电障害。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它是火工、化工、石油、粉碎加工等行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也是亚麻、化纤等纺织行业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事故隐患之一,还是造成人体电击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静电防护是各行业最为关注的安全问题之一。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静电障害所造成的后果已突破了安全问题的界限。静电放电造成的频谱干扰危害,是在电子、通信、航空、航天以及一切应用现代电子设备、仪器的场合导致设备运转故障、信号丢失、误码的直接原因之一。例如,电子计算机和程控交换机是两种有代表性的现代电子设备,如安装、使用环境不当,它们的工作都会受到静电的困扰。此外,静电造成敏感电子元器件的潜在失效,是降低电子产品工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据日本80年代中期的一项统计资料,在失效的半导体器件中,有45%是因静电危害造成的。 降低静电障害是最有效的手段是实施防护。因为,静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不让它产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把它的存在控制在危险水平以下,使其造成的障害尽可能小,则是可能的。有效地进行静电防护与控制,依赖于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和对其发生、存在、清除的控制,依赖于掌握和了解静电与环境条件的关联性和静电发生的规律。 以上观点是从静电危害的防护角度而言的。对静电的应用研究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高科技门类,但鉴于不属于本书讨论的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2. 1静电: 根据分子和原子结构的理论,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单质的分子由一个或几个相同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原子组成。高分子材料具有更复杂的原子结构点阵排列,并含有更多种类及数量的原子。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元素的最小粒子,它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电的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组成,电子的个数及排列层次因元素而异。 在自然状态下,原子中的这种正、负电荷是相等的,物质处于电平衡的中性状态,即不带电。在静电学中称不带电的物体为电的中性体。 在某种条件下,当物质原子中的这种电平衡状态被打破,丢失或获得电子,物质即由中性状态改变为带电状态。处于带电状态的物体在静电学术语中称为带电体。物质在获得电子而形成带电体时称为电子带电,所带电荷称为负电荷;因失去电子而形成带电体时,称为空穴带电,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物质呈现带电的现象,称为带电现象。物质的带电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按照物质所带动电荷的存在与变化状态可分为动电(流电)现象和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指相对于观察者而言,所带的电荷处于静止或缓慢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动电现象则与此相反。 显然,在静电情况下,由于电荷静止不动或其运动非常缓慢,故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划内。 静电可因多种原因而发生,例如物体间的磨擦、电场感应、介质极化、带电微粒附着等许多物理过程都有可能导致静电。

精品范文--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1、静电的产生: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x10-8厘米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产生静电。 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工艺过程: 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 1、电压高。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固体静电可达20万伏,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伏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伏以上。

2、泄漏慢。因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的静电很慢。 3、影响因素多。如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性强 3、静电的危害: 工艺过程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 如:合成分厂306车间2007年12月2日上午,丙叉反应工序在投料时发生的闪爆事故。一分厂109车间2010年11月11日上午三楼配料工段一步制粒机内部物料发生爆燃事故皆为静电放点所致。 4、放电与引燃 1、各类静电放电种类 1.1电晕放电。即在两电极间放电,引燃能力很小。 1.2刷形放电。非导体与导体间易发生,引燃能力中等。 1.3火花放电。发生在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导体间,释放能量集中,引燃力很强。 1.4传播型刷形放电。发生在具有高速起电的场所,放电能量大,引燃能力很强。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1、静电的产生: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x10-8厘米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产生静电。 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工艺过程: 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 1、电压高。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固体静电可达20万伏,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伏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伏以上。 2、泄漏慢。因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的静电很慢。 3、影响因素多。如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性强 3、静电的危害: 工艺过程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 如:合成分厂306车间2007年12月2日上午,丙叉反应工序在投料时发生的闪爆事故。一分厂109车间2010年11月11日上午三楼配料工段一步制粒机内部物料发生爆燃事故皆为静电放点所致。

安全防护知识

安全防护知识第七章 一、防火、防爆、火灾的定义、形成条件、1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 控制的燃烧所形成的灾害。灭火基本原理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燃烧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和维持,因此,在火灾的三要素。火灾过程一般分防治中,如果能阻断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熄灭五个阶段。在灭火中,要抓紧时机,正确运用灭火原理,力争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2、点火源概念及分类 点火源是指能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这种能量可以是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也可以是机械能,根据点火源产生能量的来源不同,点火源可分为火星、火焰、高热物体、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摩擦、化学反应热、光线聚焦等。 ①在原材料使用会用到一些易燃易爆物品,这些物料具有闪点低,易挥发等特性,遇到明火或静电,很容易发生着火事故; ②在设备改造、检修过程中,违章动火或防范措施未落实到位,极易发生火灾; ③由于电气设备老化、短路,造成过载、过热现象,很容易发生火灾; ④雷击也是造成建筑物、配电设施火灾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归结火灾爆炸的常见原因有:1.吸烟引起的事故。2.在使用、运输、储存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尘时引起的事故。3.使用明火引起的事故。4.静电引起的事故。5.由于电气设施使用、安装、管理不当引起的事故。6.物质自燃引起的事故。7.雷击引起的事故。8.压力容器、锅炉等设备及其附件,如果带病运行或管理不善时,都会发生事故。例如安全阀、液压计失灵,压力过高而无法泄出,液位不准就会烧干锅等,都会发生爆炸。 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控制这些点火源引起的火灾,为防止电器火源引起的火灾,电器线路、接头必须牢固,不准乱拉乱接电线,不准随便使用电炉、电热水器等。为防止机械点火源引起的火灾,在易燃易爆场所不能使用铁制工具,应使用铜制或木制工具,不准穿带钉鞋,对机械传动轴与轴套,应定期加润滑油,以防止摩擦发热引燃轴套附近散落的可燃粉尘等,为防止静电引起火灾,生产场所不准穿化纤工作服,必须穿棉布工作服等。 3、爆炸、爆炸极限 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或转化过程,是系统蕴藏的或瞬间形成的大量能量在有限的体积和极短的时间内骤然释放或转化的现象。爆炸可以由不同原因引起,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归根结底必须有一定的能源,按能量来源爆炸可分为三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爆炸极限:当可燃气体、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到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把能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作爆炸下限,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蒸汽和可燃粉尘危险性的主要参数,物质的爆炸

静电基础知识(2)

静电基础知识 部门内部培训教材 一、静电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静电: 静电(Electrostatic)就是物体表面过剩和不足的静止电荷.静电是一种电能,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静电是通过电子和离子的转移而形成的。 2、静电放电(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带有不同静电电势的物体, 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感应引起物体间的静电电荷转移。其放电有两种形式:接触放电,电场击穿放电。 3、关于静电放电名词: 1)静电敏感度(ESDS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ity) 2)静电敏感器件(ESSD Electrostatic Sensitive Devices) 3)EPA:ESD Protect Area(ESD防护区域) 4)ECA:ESD Control Area(ESD控制区域) 4、接地(Grounding): 电气连接到能提供或接受大量电荷物体上(如大地、船舰或运载工具外壳). 5、静电存在方式: 静电依附于物体(气、液、固体)而存在。如果物体带有过剩的电荷则成为带电体。物体间的电荷转移过程就是起电过程。 6、静电产生方式: 静电产生的方式很多,接触、摩擦、冲流、冷冻、电解、压电、温差等都可以产生静电。但基本过程可归纳为:接触--》电荷转移 --》偶电层的形成 --》电荷分离 7、静电产生大小关系: 静电的产生及其大小与环境湿度和空气中的离子浓度有密切的关系。在高湿度环境中由于物体表面吸附有一定数量杂质离子的水分子,形成弱导电的湿气薄层,提高了绝缘体的表面电导率,可将静电荷散逸到整个材料的表面,从而使静电势降低。所以,在相对湿度高的场合,如海洋性气候地区(如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或潮湿的梅雨季节,静电势较低。在相对湿度低的场合,如大陆性气候地区(如我国的北方地区)或干燥的冬季,静电势就高。与普通场所相比,在空气纯净的场所(如超净车间)内,因空气中的离子浓度低,所以静电更加容易产生、 8、静电放电的三种方式: 1)带电人体的放电方式(HBM) 由于人体会与各种物体间发生接触和磨擦,又与元器件接触,所以人体易带静电,也容易对元器件造成静电损伤。普遍认为大部分元器件静电损伤是由人体静电造成的。 2)带电机器的放电方式(MM)机器因为摩擦或感应也会带电。带电机器通过电子元器件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