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国内外隔代抚养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大,隔代抚养成了一种广受关注的社会现象。本综述的主要目的是对当前国内外隔代抚养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为以后有关隔代抚养的实证研究做一些初始工作。

关键字:国内外;隔代抚养;研究综述

作者介绍:李亚妮(1984—),女,山东青岛人,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

引言

《新闻周刊》2004年报道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关于隔代抚养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城乡有近一半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也就是说,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抚养的国家。与西方主张独立的观念不同,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重,“老少同堂”更是一个家庭和乐融融的表现。所以隔代抚养现象和研究比国外更丰富。纵观国内外近年对隔代抚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隔代抚养定义、隔代抚养成因、隔代抚养类型、隔代抚养利弊等。

一、概念界定

隔代抚养(skip-generation raising)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关于隔代抚养的界定,外国学者一般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广义的隔代抚养,泛指祖父母或任何一方与孙子女有共处的时间,并承担任何抚养之责。而狭义的隔代抚养,则指孙子女的父母完全放弃担负孩子的抚养责任者,家庭中仅祖父母与孙子女同住,而孩子的父母几乎不出现,祖父母承担父母全部抚养责任。国外的研究中隔代抚养多指上述狭义的定义,而在我国,主要是指广义的隔代抚养。

二、对于隔代抚养家庭类型的研究

(一)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根据父母在某一阶段转让抚育责任的程度与转让出去的抚育责任被承

担的程度,将我国城乡隔代抚养家庭类型分为四类:部分转让,较完善替代型;部分转让,局部替代型;全部转让,局部替代型;全部转让,较完善替代型。1目前我国城市中的最多出现的“部分转让·较完善替代型”隔代抚育家庭。即父辈仍承担着一定的抚育责任,对祖辈的教育起补充监督作用。在我国农村,“全部转让·局部替代型”是主流。农村年轻父母长期离家,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抚育责任基本是由祖辈承担,但由于祖辈教育程度较低,只能局部地、有限地承担转让而来的抚育责任。

(2)国外研究

在西方社会,传统上祖辈的作用更多定位于与孙辈们娱乐而没有太多的责任。所1郑杨,对中国城乡家庭隔代抚育问题的探讨,学术交流,2008年9月

以对于隔代家庭的分类,与国内有所不同。主要是按一般家庭结构、祖父母对孙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划分。

三、对于隔代抚养存在的原因研究

(一)国内研究

首先,我国传统家庭观的影响。李赐平认为,我国民众根深蒂固的家庭伦理观念,奠定了隔代教育的历史渊源。2祖辈们将对孙辈的抚养,看作是他们肩负的自觉责任,所谓“含饴弄孙”、“儿孙满堂”更是祖辈追求的理想境界。

其次,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郑日金认为,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主观上人们的竞争意识、自我实现意识不断增强,客观上就业的压力,年轻的父母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和学习,无暇照料孩子。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家庭结构和家庭模式的变化,如城乡家庭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的增加,也促使隔代抚养方式的生成。3

再次,祖辈自身的需要。城市中女性的退休年龄基本上在50-55岁之间,她们中大多数在体力和精力上都是有能力抚养第三代的。同时,与孙辈一起生活也可以使祖辈排解退休后的心里空虚,重寻自己的价值。

最后,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独生子女家庭成为我国家庭的主要形式,当这些受尽万千宠爱的独生子女为人父母时,往往对其子女的教育显得力不从心。4

(二)国外研究

与国内多种原因相比,国外学者把隔代抚养存在归因于社会问题及家庭问题,如儿童的父母离婚、去世、酗酒、吸毒、入狱等,父母的精神疾病和贫穷等,或者是家庭暴力、家庭性侵犯、爱滋病、儿童虐待、少女妈妈等因素,其中父母亲虐待、暴力遗弃是最主要的因素。5在这些情况下,父母无法正常对子女抚养,祖辈才会承担起对孙辈的抚养责任,成为其监护人。

三、对于隔代抚养的利弊分析

(一)国内研究

(1)隔代抚养的优势分析

郑日金等指出,对祖辈来说,隔代抚养“与孙辈玩耍游戏的天伦之乐,不仅可以解除老人的孤寂,还能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生命活力,老有所为。”6对孙辈来说,北京大学教授黄海波认为,祖辈有爱心、充裕的时间和实践经验来照顾孙辈,比父母更加细心,是对亲子教育的补充,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另外,隔代抚养把父辈的竞争

2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8月

3郑日金,家庭隔代教育的正负效应与良性联动机制的建构,新余高专学报,2006年(第11卷)

4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8月

5Pinson-millburn,Nancy M,Fabian E11en S,Schlossberg Nancy K, et a1.Grandparents Raising

Grandchildren[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6,74(6):548-555.

6郑日金等,家庭隔代教育的正负效应与良性联动机制的建构,新余高专学报,2006年(第11卷)

性教育和祖辈的宽容等传统美德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最后,李赐平指出,隔代教育还是年轻父母的身心解放,使他们更专注于工作和事业,这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2)隔代抚养的弊端分析

国内学者们大多认为隔代教养其弊大于利。其对弊端的分析,多侧重于隔代抚养对孩子的性格及个性形成方面的不利影响,并且多将这种不利影响归因于祖辈对孙辈的教育上。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认为,隔代教育中,祖辈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和传统,孩子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语言和行为,极有可能使孩子的心理老化,缺乏活力,不善与人交际,固执,偏激等;另外,在隔代家庭中,祖辈对孙辈的教育重情感轻理智,再加上老年人的慈幼之性和补偿心理,容易造成他们对孩子过分溺爱、迁就、过度保护,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

对于祖辈的不利影响方面,李赐平认为隔代教育加重了一些老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照顾孙辈对他们而言是个苦差事。7

从亲子关系方面看,何左岸认为,隔代抚养会使孩子跟父母的关系疏远,甚至引起对父母抵触情绪而发生“隔阂”。8李克钦指出,祖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无论多么细致入微,和亲子教育相比总是不尽完美的。9

(二)国外研究

国外对于隔代抚养的弊端的研究多从对儿童的情绪、情感和行为产生不利影响方面进行的。Kleiner,Hertzog与Targ(1999)认为隔代教养下的女孩易在情绪与情感方面存在问题,而男孩最易有行为失序的问题。此外,Golbert-Glen等人(1998)指出隔代教养的儿童易有焦虑、不安全的情感问题,也较易产生发展迟缓及行为分裂问题,同时也较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国外学者在隔代抚养对祖辈产生的压力方面也有一定研究。Megan

L.Dolbin-MacNab 通过调查发现,祖辈在隔代抚养中面临着年龄方面的挑战,这种挑战反映在健康问题和精力有限上,这些因素限制了家庭外出以及孙辈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10。

参考文献:

[1]郑日金等.家庭隔代教育的正负效应与良性联动机制的建构[J].新余高专学报,

2006年

[2]何左岸.隔代教育细说利弊[J].健康人生,2006(1):20‐20

[3]李克钦.隔代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12月

7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8月

8何左岸,隔代教育细说利弊,健康人生,2006(1):20‐20

9李克钦,隔代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12月

10Megan L. Dolbin-Macnab, Just like Raising Your Own? Grandmother’s Perceptions of Parenting a Second Time Around, Family Relations, 55 (December 2006), 564–575. Blackwell Publishing .Copyright 2006 by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Family Relations.

[4]Megan L. Dolbin-Macnab, Just like Raising Your Own? Grandmother’s Perceptions of Parenting a Second Time Around, Family Relations, 55 (December 2006), 564–575. Blackwell Publishing .Copyright 2006 by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Family Relations.

[5]郑杨.对中国城乡家庭隔代抚育问题的探讨[J].学术交流,2008年9月

[6]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8月

作者电话:186********

Email:liyani0725@https://www.sodocs.net/doc/3e533380.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