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当前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马铃薯的生长条件是由大自然和种植者提供的。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生物,免不了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自然气候也经常骤然变化,种植者的管理也有不及时或达不到要求的时候。由于环境条件的作用,就会使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使产量和质量受到不良的影响。了解这些问题,及早采取一定的措施,就能减少、减轻或避免问题的出现,达到丰产优质的目。

(一)种性退化现象

马铃薯连续种植几年后,常会出现植株矮化、丛生、长势衰退,或叶片卷曲、皱缩、变脆、变色及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环斑、条斑,或叶脉黑褐色、坏死、叶子脱落,严重的全株枯死。它的块茎长得越来越小,有的块茎切开后薯肉上有褐色网纹,甚至坏死。特别是在马铃薯生长季节气温较高的地方,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而新从种薯生产部门调进的种薯,在第一年种植时则很少有这种现象出现。人们把马铃薯种植中自然出现长势衰退、茎叶病态、产量质量降低的现象,叫做马铃薯种性退化现象。

科学家多年研究的结果表明:马铃薯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多种传染性病毒病对马铃薯的侵染所造成的。这些病毒通过健康植株与带病植株茎叶的接触和摩擦,昆虫特别是蚜虫和跳甲的咬食,或刺吸病叶汁液后再咬食或刺吸健株叶片,就把病毒传给了健康植株。通过工具和人的衣物碰撞等也能传毒。健康植株受

感染后,病毒会在植株体内繁殖,增加数量,并在体内活动,引起不同症状。病毒也会积累在块茎中,经过块茎的无性繁殖,世代传递,并且数量越积累越多,病毒种类也随之增加。所以,危害逐年加重,使马铃薯的种性丧失。这就是为什么马铃薯种植时间越长、退化越厉害、减产越多的原因。

科学家发现,病毒病的发展与温度有关。温度低,病毒增加慢,在马铃薯植株中发展也慢;温度高,病毒增殖快,在马铃薯植株中引起病状也快。这就是在低纬度、低海拔、高温度的南方,马铃薯退化快,而在高纬度、高海拔、低温度的北方,马铃薯退化慢的原因。

科学家还发现,使马铃薯受感染的病毒,在茄科植物和烟草等植物上也有,说明它的毒源是比较多的。但是,马铃薯体内感染的病毒,在幼龄部位也就是新芽或茎的尖端,含病毒量最少或者投有病毒。

侵染马铃薯的除病毒外还有类病毒,目前发现的病毒和类病毒巳达20余种。在我国发现的危害马铃薯的病毒有5~6种,类病毒有1种。引起退化最严重的有卷叶病毒、轻花叶病毒和重花叶病毒,还有纺锤块茎类病毒。如果马铃薯不被感染上述几种病毒或类病毒,就能健康生长,获得高产。

(二)品种混杂现象

在有自留种薯习惯的地方,连续使用几年后的种薯,在田间所长出的植株除了出现退化现象外,还常常出现不同于原品种的

植株。它们长相不一样,高矮不一致,叶色不相同,花色各相异,分枝有多有少,成熟有先有后,薯形也不同,单株产量多少不一。从而导致马铃薯产量下降、品质不理想、商品率下落,产值降低。有人说这是“串花”即杂交所造成的,其实这是不确切的。因为“串花”只有进行有性繁殖才会出现,而马铃薯在生产上,是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的,无性繁殖不会有“串花”的可能。田间品种混杂的主要原因是种薯的机械混杂。一般一个农户种植马铃薯都在两个品种以上,还常相邻种植,收获时虽分别收获,但稍一不注意,就会有小量掺混的可能。在贮藏过程中,混进几块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也不可避免。下一年把它们种到地里,又不认真去杂,这样就越种越混,几年过后就成了混杂的品种了。

要解决品种混杂问题,第一要定期选用种薯生产部门专门生产的种薯,更替旧种薯,第二自己留种时必须在有隔离条件的地块单独建立留种田,在生育期中认真去杂去劣去病株,方可保证种薯的纯度,使田间不出现品种混杂的现象。

(三)块茎畸形现象

在收获马铃薯时,经常可以看到与正常块茎不一样的奇形怪状的薯块,比如有的薯块顶端或侧面长出1个小脑袋,有的呈哑铃状,有的在原块茎前端又长出1段匍匐茎,茎端又膨大成块茎形成串薯,也有的在原块茎上长出几个小块茎呈瘤状,还有的在块茎上裂出l条或几条沟,这些奇形怪状的块茎叫畸形薯,或称为二次生长薯和次生薯。

畸形薯主要是块茎的生长条件发生变化所造成的。薯块在生长时条件发生了变化,生长受到抑制,暂时停止了生长,比如遇到高温和干早,地温过高或严重缺水。后来,生长条件得到恢复,块茎也恢复了生长。这时进入块茎的有机营养,又重新开辟贮存场所,就形成了明显的。二次生长,出现了畸形块茎。总之,不均衡的营养或水分,极端的温度,以及冰雹、霜冻等灾害,都可导致块茎的二次生长。但在同一条件下,也有的品种不出现畸形,这就是品种本身特性的缘故。

当出现二次生长时,有时原形成的块茎里贮存的有机营养如淀粉等,会转化成糖被输送到新生长的小块茎中,从面使原块茎中的淀粉含量下降,品质变劣。由于形状特别,品质降低,就失去了食用价值和种用价值。因此,畸形薯会降低上市商品率,使产值降低。

上述问题容易出现在田间高温和干旱的条件下,所以,在生产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尽量保持生产条件的稳定,适时灌溉,保持适量的土壤水分和较低的地温。同时注意不选用二次生长严重的品种。

(四)块茎青头现象

在收获的马铃薯块茎中,经常发现有一端变成绿色的块茎,俗称青头。这部分除表皮呈绿色外,薯肉内2厘米以上的地方也呈绿色,薯肉内含有大量茄碱(也叫马铃薯素、龙葵素),味麻辣,人吃下去会中毒,症状为头晕,口吐白沫。青头现象使块茎完全

丧失了食用价值,从而降低了商品率和经济效益。

出现青头的原因是播种深度不够,垄小,培土薄,或是有的品种结薯接近地面,块茎又长得很大,露出了土层,或将土层顶出了缝隙,阳光直接照射或散射到块茎上,使块茎的白色体变成了叶绿体,组织变成绿色。

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种植时应当加大行距、播种深度和墙土厚度。必要时对生长着的块茎,进行有效的覆盖,比如用稻草等盏在植株的基部。

另外,在贮藏过程中,块茎较长时间见到阳光或灯光,也会使表面变绿,与上述青头有同样的毒害作用,所以食用薯一定要避光贮藏。

(五)块茎空心现象

把马铃薯块茎切开,有时会见到在块茎中心附近有一个空腔,腔的边缘角状,整个空腔呈放射的星状,空腔壁为白色或浅棕色。空腔附近淀粉含量少,煮熟吃时会感到发硬发脆,这种现象就叫空心。一般个大的块茎容易发生空心。空心块茎表面和它所生长的植株上都没有任何症状,但空心块茎却对质量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用以炸条、炸片的块茎,如果出现空心,会使薯条的长度变短,薯片不整齐,颜色不正常。

块茎的空心,主要是其生长条件突然过于优越所造成的。在马铃薯生长期,突然遇到极其优越的生长条件,使块茎极度快速地膨大,内部营养转化再利用,逐步使中间干物质越来越少,组

织被吸收,从而在中间形成了空洞。一般说,在马铃薯生长遭度比较平稳的地块里。空心现象比马铃薯生长速度上下被动的地块比例要小。在种植密度结构不合理的地块,比如种的太稀,或缺苗大多,造成生长空间太大,都各使空心事增高。钾肥供应不足,也是导致空心率增高的一个因素。另外,空心事高低也与品种的特性有—定关系。

为防止马铃薯空心的发生,应选择空心发病率低的品种;适当调整密度,缩小株距,减少缺苗率;使植株营养面积均匀,保证群体结构的良好状态;在管理上保持田间水肥条件平稳;增施钾肥等。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不断深化,农民可以自己依据市场需求及经济效益的预测,来决定种植计划、管理措施及生产投入等。特别在当前,农村妇女已成为一支支撑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村男人大部在乡镇企业工作或外出打工、做生意,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全都交给了妇女这个“半边天”,农业生产几乎都由妇女们主宰着,妇女实际已成了农业生产上的“整个天”了。

但是,由于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经济基础和生产技术水平不一样,妇女们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以及种植习惯上存在着区别,致使一些农村在农业新技术的学习和落实上也有了好坏之分。在马铃薯种植技术方面,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

引以为戒,尽量避免,才能把马铃薯种得更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一)品种选择不当

种植马铃薯,产品必须有市场,有销路,才能变成钱。如果品种不对路,当然不好出手,或者即使能卖出去,价格也不会很高,单位面积的产值肯定要低于适销对路的品种。有的人没按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马铃薯品种,结果使自己的产品卖不上好价钱,还耽误了下一茬。例如无霜期较长的城市附近,一般都选择在早春播种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如费乌瑞它、早大白、超白、中薯3号和东农303等。这样的品种出苗后50~60天就能收获,可以抢先上市,赶上好行情。同时可以及早安排下一茬,使下一茬又能赶前,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如果选择出苗后100天才能收获的品种,其效果就会大大相反,上市要晚40天,行情肯定会下降,同时把播种下一茬的时间也耽误了。所以说,品种选择得当,收获期、产量和效益才会令人满意。

(二)品种更换不及时

有的地方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灵,不知道别的地方还有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品种,一直用着老辈子流传下来的马铃薯品种,还有的墨守陈规,对新品种挑三拣四,总抱着老品种不放,品种得不到更换;有的农户舍不得花钱购买新品种;还有的是乡、村农业的主管人员,投有搞好试验、示范和组织好马铃薯新品种的推广工作,造成个别地方马铃薯品种更换不及时,产量停滞不

前,影响着马铃薯增产潜力的发挥及马铃薯生产的发展。

(三)轮作倒茬做得不好

马铃薯是忌连作的作物,喜欢轮作倒茬。不倒茬进行连作的地块,第二年就要降低产量,块茎质量也有下降,特别是病、虫、草害会发生得更加严重。有报道说,连作8年的马铃薯地块,疮痂病发病事为96%,而中间接种一茬萝卜,再种马铃薯的,疮痂病的发生则显著下降,只有28%。青枯病和黑胫病的病苗,在土壤里都能存活,土壤是它的传播途径之一,连作田发病显著高于换茬的地块。另外,连作的马铃薯,由于营养吸收单一,可使土壤中钾肥含量很快下降,影响土壤肥力和下一茬产量,对种地养地、墙肥地力大为不利。轮作的前茬以谷子、麦类、玉米等作物为最好,既有利于把病害发病率压到最低限度。又有利于消灭杂草。最好不用茄科作物作前茬,如番茄、茄子、辣椒等,因为它们与马铃薯有相同的病害。

在我国北方一季马铃薯集中产区,出现种马铃薯不认真执行轮作倒茬的较多。特别是一些无霜期短,只能播种马铃薯、小麦、莜麦、小油莱的区域,因为只有马铃薯单位面积的产值最高,一些农民因而对它连作较多。俗话说“换茬如上粪”,这是很有道理的,应当认真执行轮作倒茬的耕作制度。

(四)播种芽块太小

我国农民种植马铃薯用的种薯芽块都偏小,只有5~l0克(1~2钱)重。使用小芽块播种,已有很长的历史了。过去农民在

挖马铃薯芽块时,只把芽眼及一小部分薯肉挖下来,留下大部分没有芽眼的薯肉“山药楔子”糊口,从而形成了挖小芽块的习惯。

国内外的试验结果一致表明,大芽块要比小芽块抗旱能力强,出苗整齐,出苗壮。大芽块平均每块可长出l.8~2.4个芽条,而小芽块平均每块只有1~1.1个芽条。产量统计表明,大芽块播种的产量与小芽块播种的产量显著不同。国外资料显示:芽块重14克(2.8钱)的,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1440.1千克,而芽块重56克(1.12两)的,亩产量达2144.7千克,播种大芽块比播种小芽块每亩增产704.6千克,即增产48.9%。我们国内的试验,增产也很显著,用30克(6钱)重的芽块播种比用10克(2钱)重的芽块播种增产32.6%.

“母大儿肥”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一个50克重的芽块,其中含水分40克左右。播种到地里就是遇到最干旱的土壤,这个芽块靠自己的水分也能长出苗子。芽块里的营养不仅可以供给发芽出苗,甚至扎根、出苗后仍有营养供给幼苗,如同小孩吃“接奶”一样,植株自然会更加健壮,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也会增强。相反,一块10克重的芽块,含8克左右的水分,若遇严重干旱,芽块的水分有可能被蒸发完了,芽块也就成了“薯干”,哪还有能力发芽生长呢?即使墒情好能够发芽,芽块里边营养少,长出的苗子也非常细弱,只能靠自己生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进行生长发育,自然役有大芽块长的苗子健壮。

(五)营养面积不足

以往种植马铃薯,由于肥料少,营养不足,地力不佳,芽块大小等原因,使马钤薯的单株生产能力不高。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些地方就采用增加单位面积棵数的办法,依靠群体优势提高产量。这种办法在农业生产水平不高、投入较少的情况下,一时可以取得些效果。所以有些人就产生了种得越密、棵数越多产量越高的片面认识。由于密度过大,地上植株非常拥挤,节间长,茎秆高而细弱,枝叶互相交错,遮挡阳光,影响叶片营养的制造。地下部分由于垄小棵密,营养面积大小,也会出现营养不足和块茎生长空间不够的问题。因此,植株上部容易出现倒伏,下部枝叶死亡腐烂,引起病害,还会出现垄太小培不上土,匍匐茎“窜箭”等问题,造成小薯块大多,青头多,产量下降,商品串不高的情况。

(六)播种深度不足

马铃薯的营养贮存器官——块茎,直接生长在地下,主要着生在地下茎中部节的匍匐茎上。如播种太浅,地下茎的深度不够,节数减少,对匍匐茎的形成和块茎形成及膨大都不利。也容易出现匍匐茎“窜箭”现象,结的块茎也容易露出地面见光形成青头薯等。播种浅,根系扎得浅,不但抗早能力差,营养吸收也受到限制。

有些地方的农民只图在播种和收获时省事,开沟只有6~7厘米,垄沟中坐土后,芽块只能播种在距地面5厘米左右的地方。而适宜的播种深度应当是开沟达到12~13厘米,垄沟中回落坐

土2~3厘米,把芽块播在距地面10厘米的地方,再覆土最为理想。在土壤较粘的地方播种可以稍浅一点,但垄必须大,覆土和培土必须厚。

(七)中耕培土既晚又浅

有的地方在马铃薯田间管理上注意不够,特别是中耕培土,进行得晚,培土又浅,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对马铃薯生长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有的在马铃薯现蕾后期或开花期才进行中耕培土,这时植株已经封垄,枝叶交错又很嫩,作业过程中牲畜农具不可避免地要碰伤枝叶。据调查,这个时期进行中耕培土的有60%以上植株被不同程度地碰伤,影响了植株的正常生长,还易感染病害。而这个时期匍匐茎基本都形成并伸长了,还有一部分匍匐茎形成了小块茎。当中耕培土时,犁铧人地就可能把一部分长得长的匍匐茎弄断,使它不能再形成块茎,或使匍匐茎顶端离垅沟帮近了,往往造成“窜箭”。据调查,中耕培土晚,弄断匍匐茎和“窜箭”的达12%~17%,对产量影响很大。

培土太薄,使马铃薯块茎在地下生长发育的环境得不到满足。一是块茎膨大期地下温度易升高,水分散失快,对生长不利。二是块茎生长易顶出地表,见光形成青头,降低品质。三是由于土薄,晚疫病菌易随雨水渗到薯块上,使块茎感病率增加而降低产量。同时也不利于贮藏。

(八)氮肥施用过多

氮肥在马铃薯生长中确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施用了氮肥后

茎叶生长繁茂,颜色墨绿,增产的作用非常明显。所以有些人对氮肥就产生了偏爱。一提到增加肥料,就是增加氮肥。有的地方土地本来很肥沃,可是种马铃薯时仍然施用大量尿素,每667平方米(1亩)施用量达到50千克,纯氮量达23千克之多,结果把秧子催得很高,上部叶片很大,头重脚轻,倒伏严重,茎叶铺到地上30多厘米厚,下部叶片不见阳光不进气,出现腐烂,面地下茎结薯很晚,块茎很嫩,淀粉含量低,总产量也不高。

(九)投入不够

种植马铃薯舍不得投入,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不愿意花钱买种性好的健康的脱毒种薯,面使用自己种植多年种性退化、品种混杂的病杂薯。如果选用脱毒种薯,其单位面积产量会比用普通种薯增加30%~60%。二是舍不得肥料的投入。马铃薯生长时需要吸收许多无机营养.才能制造出有机营养来,最后获得较高的产量。土壤中的无机物是有一定数量的,加上连年种植被作物吸取,便会逐年减少。如果不加以补充,不仅当年马铃薯长不好,产量低,地力也会越种越下降,影响下一年的产量。所以种植马铃薯不仅要施用大量农家肥,还要购买含有氮磷钾各种成分的化肥,给予补充,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保证高产。三是防治病虫害打农药舍不得花钱。如果在准确的预测预报的指导下,及时打2—3遍农药,每667平方米(1亩)就可以挽回500千克的产量损失,按0.6元1千克马铃薯计算,可挽回损失300元,而农药款有40元就够了。所以说,农药的投入不白搭,能

够以1(元)换回8(元)。

(十)收获不适时

马铃薯地上的茎叶由绿变黄,叶片脱落,茎枯萎,地下块茎停止生长,并易与薯秧分离。这时的产量达到最高峰。

收获不适时有两种情况。一是无霜期较短、霜冻来得早的地方,没有采取药剂杀秧、轧秧。割秧等办法提前催熟,及早收获,以致遭受了霜冻的损失。二是在城郊蔬菜供应区域,没有选择马铃薯已达到商品成熟就进行收获,抓住市场量高价格的时机,及时上市,增加收入,而是等待生理成熟、产量最高时再收获,以致造成了高产量、低产值的不良结果。

马铃薯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

马铃薯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秦晓萍甘肃?酒泉 730500) 摘要本论文主要从培养基的制作、脱毒苗的制取、继代培养、培养条件、瓶装苗污染控制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脱毒苗快繁技术,为马铃薯快繁生产提供参考。关键词马铃薯脱毒苗快繁技术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蔬菜及工业原料作物,其国民经济意义十分重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在连年的栽培过程中,病毒或类病毒不断的侵染和积累,从而导致马铃薯种性变劣,长势逐步减弱,产量逐年降低。马铃薯快繁是在短时间内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大量高质量的试管苗,应用种薯脱毒技术, [1]培养无毒组培苗,在提高产量、保证品质、耐贮藏方面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1 培养基的制作 1.1培养基的配方 利用提供的母液和材料MS+0.01mg/L NAA+3%蔗糖+0.56%的琼脂,PH为5.8,配置培养基1000ml,并均匀分装到24个培养瓶,进行灭菌。 母液浓度/扩大倍数配置体积(ml) 母液吸取量(ml) 称取量(g) 大量元素 20 50 — 钙盐母液 20 50 — 磷酸盐溶液 20 50 — 铁盐 100 10 — 微量元素 100 10 — 1000 有机物 100 10 — 萘乙酸(NAA) 0.1mg/L 0.1 —

蔗糖 3% — 30 琼脂粉 0.56% — 5.6 1.2 培养基的配制 1.2.1仪器、用具与试剂 (1)仪器:PH试纸、电磁炉、高压灭菌锅 (2)用具:移液抢、移液管、量筒、容量瓶、培养瓶、玻璃棒、洗瓶、烧杯、搪瓷缸、镊子、钥匙、称量纸、胶头滴管、抹布、卷纸、标签纸、 (3)试剂:配置MS培养基的各种母液、激素母液、琼脂、蔗糖、蒸馏水、 0.1mol/LHCL、0.1mol/LNaOH 1.2.2 培养基制作 (1)准备工作将配置好的MS培养基母液从冰箱中取出,检查是否沉淀或变色,避免使用已失效的母液。 (2)移取母液用移液管移取各种母液,在移取时冲洗移液管,移取出后加入事先准备好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定容,然后加入熬好的培养基中。 (3)称取蔗糖、琼脂然后融化琼脂,边加热边搅拌防止糊底。直至琼脂全部融化及清撤见底,加入准备好的母液和蒸馏水。 (4)混合培养基各个成分并定容,调整PH值。用0.1mol/LNaOH或HCL液把PH 值调5.8左右后,连续调三次所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用量值。加后一定要搅拌均匀。 1.3 培养基的分装 培养基合成后要趁热分装,1000ml的培养基要分装到24个培养瓶中每瓶约30,40ml培养基。分装时要垂直向下,不要让培养基沾到杯壁上。然后快速的盖上盖子,盖子要拧紧。 1.4灭菌操作步骤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马铃薯在我国已经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栽培作物。由于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巨大的增产潜力和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正在从数量扩张阶段转向稳定规模、提升质量、持续创新的繁荣发展阶段。政策和科技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力发动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农业部2006年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又进一步把马铃薯纳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推广应用、专用品种的开发、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从科技层面有效支撑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1马铃薯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 近年来,由于受到马铃薯食用消费需求和工业加工需求强劲增长势头的激励,以及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国马铃薯生产形势喜人,面积和产量增长迅速(图1略)。1990-2006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从3455万t增长到7435.50万t,增加了一倍;播种面积从286万hm2扩大到443万hm2,增加了54%。 2007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8000多万吨,种植面积超过566.67万hm2,产量和面积均占到世界的22%,我国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根据目前各地马铃薯收获情况看,2008年我国马铃薯产量较2007年增产已成定局,2008年9月农业部全国秋冬种视频会议公布,2008年南方冬种马铃薯比2007年扩大20万hm2。 我国马铃薯生产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措施是政府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规划,马铃薯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马铃薯作为重要的旱作农作物,生产主要集中于具有生产优势的西部地区,马铃薯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中,九个均为西部省份。其中,甘肃、内蒙古、贵州三省(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高居三甲。马铃薯产量和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马铃薯总产量占全国的82%,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5%。 2马铃薯加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自2001年温家宝总理对马铃薯产业批示以来,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迅速。一方面,我国膳食结构变化以及快餐业的迅猛发展对马铃薯加工业提出了发展要求;另一方面,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创新与传播对加工业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业正处于迅速开拓和提升的时期,小土豆正在成长为大产业。 第一,适用于加工的马铃薯专用品种得到了开发和推广。目前,我国已培育、引种和选育出具有较大市场前景的四大系列约20余个专用品种,主要包括高产型、早熟型、油炸型和高淀粉型品种。一批适合淀粉、全粉、油炸食品加工需要的新品种正在按专用化要求批量生产和供应市场。 第二,生产加工逐步向规模化发展。我国的马铃薯薯条加工企业从无到有,现已发展到数十家,企业生产规模由过去的百吨级发展为现在的万吨级。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马铃薯淀粉厂由过去的几家发展至30多家,企业生产规模由过去的千吨级发展为现在的万吨级。全国马铃薯加工企业总数已经达到4500多家,其中规模化企业已经达到100多家冈。 第三,产业化模式取得进展。具备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项目带动优势的马铃薯产区,马铃薯加工业均不同程度地按“龙头企业+基地十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发展,在甘肃、内蒙古、宁夏及云南等马铃薯产区基本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化体系,大多以龙头企业带动,采用集生产、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系统化运作和管理。目前,全国具有产业化特色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已有一百家以上。其中,内蒙古华欧、云南润凯、宁夏北方及四川光友等一批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马铃薯加工骨干企业。

厨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厨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厨房的常规卫生环境要求 1、保持地面及墙瓷砖无油腻、无水迹、无卫生死角、无杂物。 2、厨房内必须杜绝“四害”。 3、厨房内的各种用电设备必须定期检修保养不能发出噪音。 4、厨房的设备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及定期清洗。 5、厨房的用具用餐具必须保持符合卫生标准。 6、厨房工作人员在厨房工作环境必须遵守“厨房个人卫生标准”以及必须持有政府规定的卫生合格证及培训合格证。 二、厨房各作业区的卫生管理制度 1、热厨区域: (1) 炉头必须保持清洁,各炉火必须燃烧火焰正常。 (2) 炉灶瓷砖清洁、无油腻,炉灶排风及运水烟罩要定期清洗,不得有油垢。 (3) 各种调料罐、缸必须清洁卫生并加盖,各种料头必须定时冲水及更换。 (4) 所以汁水及加工成品酱料必须定期检查及清理。 (5) 定时定期清洗雪柜及清理各种干货杜绝使用过期或变质餐料。 (6) 地板及下水沟必须保持清洁无油腻、无水迹、无卫生死角及无杂物堆放。 2、切配区域:

(1) 各种刀具及砧板必须保持清洁状态。 (2) 雪柜必须定期清洗及检修保养。 (3) 生熟食品必须严格分开储存。 (4) 必须定时定期清理存放蔬菜及肉类的区域。 (5) 地板及下水沟必须保持清洁无油腻、无水迹、无卫生死角及无杂物堆放。 3、冷菜区域: (1) 所以汁水必须定期清理及制作。 (2) 生熟食品必须严格分开储存。 (3) 雪柜必须定期清洗及检修保养。 (4) 操作人员在制作食品前后时必须清洁双手及带上一次性手套。 (5) 所有凉菜必须当日用完不能过夜再用以防滋生细菌。 (6) 地板及下水沟必须保持清洁无油腻、无水迹、无卫生死角及无杂物堆放。 4、饼房区域: (1) 地板及下水沟必须保持清洁无油腻、无水迹、无卫生死角及无杂物堆放。 (2) 烘焙炉及雪柜必须定期检修及保养。 (3) 所以面包出炉后必须完全常温后才方可用保鲜膜包起储存。 (4) 必须定时定期检查各种罐头各干货的生产日期及质量。 (5) 制作包点及糕点时必须严格遵守制作制作手则执行。 (6) 地板及下水沟必须保持清洁无油腻、无水迹、无卫生死角及无杂物堆 放。 三、燃油、液化气安全管理守则

中国马铃薯淀粉加工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马铃薯淀粉加工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一、 马铃薯淀粉、变性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消费价值 马铃薯淀粉颗粒大,直链淀粉聚合度大,具有糊化温度较低、糊黏度高、弹性好、蛋白质含量低,无刺激,颜色较白,不易凝胶和不易退化等特性,用途广泛,在一些行业中具有其它淀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铃薯淀粉即可作为食品加工原料或添加剂用于粉丝、凉粉、雪糕、方便面等食品加工,也可作为工业生产辅料用于印染、浆纱、造纸、铸造、医药、化工、轻工、皮革等多种工业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原淀粉为原料,经物理、化学方法及酶制剂的处理,可改变原淀粉的溶解度、黏度、渗透性、凝胶性、吸水性等理化性能,产生一系列不同性能的变性淀粉和淀粉衍生物。变性淀粉和淀粉衍生物的产品种类很多,用途更加广泛,不但提高了淀粉的经济价值,而且各种新产品的性质更适于工业生产的需要。 主要变性淀粉有:氧化淀粉、酯类淀粉、醚类淀粉、阳性淀粉、接枝共聚淀粉等。 主要淀粉衍生物 淀粉发酵产品:如醇、多元醇、酮、有机酸、氨基酸、微生物多糖、酶制剂、生物体抗菌索、维生素、激素等有 糖品:如葡萄糖、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糊精、糊精、酒精等 。 二、 马铃薯精制淀粉的市场分析 1、 国际市场分析 目前,国际马铃薯淀粉年产量约600多万吨,欧共体国家的产量占85%,其中,荷兰阿韦贝公司年产马铃薯淀粉80多万吨,行销全世界,年收入达8亿美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马铃薯淀粉的生产和应用在不断增加,如德国1982--1983年马铃薯淀粉产量为15万吨,1993--1994年达50万吨,增加了2.3倍,年平均递增11.6%。亚洲是马铃薯淀粉国际市场的重要销售地区,据有关方面分析,中国目前进口马铃薯淀粉20多万吨,日本需要进口15--20万吨,韩国12--16万吨,台湾地区8--10万吨,东盟国家20--30万吨,合计70--100万吨。1996年以前,欧共体国家每出口1吨马铃薯淀粉,补贴50美元;从1998年起,欧共体国家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深入,逐步取消了补贴政策,导致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减少,国际市场上的供应将趋紧。 2、 国内市场分析 据有关资料,目前国内马铃薯淀粉年需求量为70多万吨,我国现有淀粉生产5000吨以上规模的厂家只有10家,达到一极品的产量仅5万多吨, 约占国内需求总量的7%。通过各种渠道进口20多万吨,国内市场尚缺口40多万吨。目前,缺口部分主要由低挡产品或其它产品替代。 3、 发展趋势分析 从人均消费淀粉量上看,目前我国只有2.5千克,而欧洲、日本为10千克以上,我国人均水平还比较低,增长潜力较大。需求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从国产马铃薯淀粉的市场竞争力分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马铃薯淀粉的进口税率降低到17%,目前马铃薯淀粉的到岸价为500美元,而国产的价格仅4000--4500元/吨。因此,国产马铃薯淀粉产品,只要保证质量,适销对路,在国内不仅有市场,也是具有竞争力的。从国际市场上看,我国与日、韩及东南亚国家相邻,具有地缘优势,只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打入这些国家的市场是有可能的。 目前,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减少,国际市场的供应趋紧,是我国马铃薯淀粉行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较好的时机。 从行业利用上看,发达国家80%的马铃薯淀粉用于医药、纺织、造纸及石油工业等领域,而我国目前90%的马铃薯淀粉是用于食品工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的推进,食品工业以外的行业对马铃薯淀粉的使用将不断增加。我国未来马铃薯淀粉市场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马铃薯淀粉民用空间较大 从调查情况来看,宾馆、饭店、小型火腿肠生产厂、罐头厂、粉丝厂等,均需要质量好,黏度大的马铃薯淀粉。据有关典型调查资料,东北省会城市每年需求量在100吨以上,年平均在1200吨以上,考虑到南北方消费习惯问题,全国200多大众城市每年民用马铃薯淀粉的需要量也将在10万吨以上。 三、马铃薯变性淀粉的市场分析 ①、用于纸制品 国外变性淀粉用于造纸和纸制品工业量非常大,美国用于此行业的变性淀粉占总量的60%左右,我国目前使用较少,变性淀粉以其黏度高,成膜性较好,无毒等特性,将在纸制品行业中逐步扩大使用,并将完全替代现在使用的原料。据分析,变性淀粉在纸制品行业中将有1万吨以上

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世界马铃薯生产现状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安第斯山区及乌拉圭以及墨西哥等地,16世纪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向世界各地传播,17世纪初由荷兰人带到我国台湾。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果和工业原料作物,由于它耐旱、耐瘠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而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在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目前全世界主要种植马铃薯的国家有148个,总面积2.8亿亩,总产量达3亿吨。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3亿亩上下,面积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40%和38%,二者合计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78%,而马铃薯的发祥地南美洲马铃薯种植面积只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5%。近年世界马铃薯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却有较大变化,除整个美洲大陆保持相对稳定外,欧洲发达国家因栽培技术水平提高、机械化程度高、单产增加而种植面积在持续减少,而亚洲、非洲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欧洲马铃薯面积由1.56亿亩下降到了目前的1.23亿亩,下降了21%。其中,主要种植国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德国均有下降,减幅分别为6%、58%、49%和45%。亚洲种植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6255万亩增加到1.17万亩,增加了87%。其中,中国的种植面积增幅达60%,印度和孟加拉增幅分别达到43%和52%,朝鲜面积增加了2倍。非洲的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083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683万亩,增加了55%。其中,尼日利亚由12万亩增加到目前的263万亩,卢旺达、肯尼亚、马拉维的面积增长幅度也分别达到190%、140%和80%。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为1167公斤/亩,单产最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大洋洲,单产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新西兰,达到2950公斤/亩,

(安全生产)安全知识试题

安全知识竞赛试题 标准答案附后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由江泽民主席于2002年签署第七十号令予以公布,自2002年( )起施行。 A、10月1日 B、11月1日 C、12月1日 D、12月5日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负责。 A、主要 B、全部 C、全面 D、部分 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 )。 A、工艺、设备 B、工具 C、原材料 D、设备 4、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质是:( ) A、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B、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D、提高社会效益 5、安全生产管理应坚持的方针( ) A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 、“安全第一、预防为辅” B、“安全第一、经营为主” D、“安全第一、效益第一” 6、管理要以人为本,以调动( )为根本,这就是人本原理。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以人为主来展开的。 A、人的积极性 B、人的主动性 C、人的创造性 D、人的本能 7、《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实施日期为2003年( )。 A. 5月19日 B.7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8、《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 A、2003年10月28日 B、2003年10月1日 C、2003年10月8日 D、2003年10月18日 9、《道路交通安全法》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 A、2003年1月1日 B、2004年5月1日 B、2004年5月18日 D、2004年6月1日 10、《道路交通安全法》总共有多少条?( ) A、124 B、123 C、122 D、121 11、国务院哪个部门负责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 A、公安部门 B、交警部门 C、交通管理部门 D、公路部门 12、《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法律、法规、规章还是规范性文件?( ) A、法律 B、法规 C、规章 D、条例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何时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外)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马铃薯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适应性强、栽培模式多、经济效益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种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谷物类食品。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于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经济等意义重大。 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马铃薯品质的好坏和产量高低关键在种 薯。因此,马铃薯种薯产业在马铃薯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 1.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德国、孟加拉国、波兰、法国和白俄罗斯是世界上十大马铃薯生产国。其中,荷兰是全球第 一马铃薯种薯出口大国,出口量超过了其他国家出口量的总和,种薯出口到60多个国家,其种薯生 产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21%,种薯单产达到30?35t/hm2,所种植种薯的75%用于出口,是农作物中产量、种植面积及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作物。 1 、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 英国、荷兰主要以田间无性系筛选的方法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 种薯,而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种薯生产国家都采用茎尖脱毒、分生 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种薯。 2、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 成熟和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为生产优质、高产的种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有效的质量保证。在荷兰,利用无性系选择、无性系快速繁殖、种薯催芽播种、种薯生产合理密植、测土精准施肥、GPS精细播种、GPS引导机械中耕 和除草、全自动灌溉系统及卫星图像分析应用、晚疫病防治专家预警系统、适时灭 秧等多种生产技术提高了马铃薯种薯的产量及品质,使其成为全球第一马铃薯种薯 出口大国。美国的爱达荷州被誉为“马铃薯之州”,驰名世界,该州马铃薯年种 植面积约15万hm2,平均产量达30t/hm2以上,面积和产量都占全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爱达荷州马铃薯普遍丰产的原因也与其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密不可分。 3、马铃薯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 完善的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为种薯生产和质量定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制。 荷兰发达的种薯产业与其健全的马铃薯种薯检测、认证体系关系密切。在荷兰,承担种薯检测和认证工作的是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服务公司(NAK )。该组织是荷兰农业部指定的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检测及定级的唯一权威组织。任何在荷兰生产经营马铃薯种薯和申请种薯合格证的个人和组织,必须得到NAK的批准。生产者和经销商必须服从NAK委员会为其制定的检测标准和规则,该检测标准应能符合任何国家的最严格的质量要求。在荷兰,每批出售的种薯的所有相关信息均被列在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一、世界马铃薯的面积分布;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近年世界马铃薯的总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从国家看,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2003;二、世界马铃薯产量与单产水平;在总产上,欧、亚两洲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目前已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统计,2003年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890万公顷(约2.8亿亩),总产为3.1亿吨,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有150个。 一、世界马铃薯的面积分布 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 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公顷(3亿亩)上下,在近年略有下降。面积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其中,欧洲2003年马铃薯面积为820万公顷(1.23亿亩),占40%;亚洲为780万公顷(1.17亿亩),占38%;两者合计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78%,而马铃薯的发祥地南美洲种植面积仅94万公顷(约1400万亩),只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5%。 近年世界马铃薯的总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却有较大变化,除整个美洲大陆保持相对稳定外,欧洲的种植面积在持续减少,而亚洲、非洲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欧洲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042万公顷(1.56亿亩,1992年数字),下降到了目前的820万公顷(1.23亿亩),下降了21%。其中,主要种植国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德国均有下降,面积分别减少20万、104万、50万和23万公顷,减幅分别为6%、58%、49%和45%。亚洲种植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417万公顷(6255万亩)增加到780万公

我国马铃薯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分析教学内容

我国马铃薯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分析

我国马铃薯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分析 学院:园艺学院 班级:园艺092 姓名:马克 学号:2009010507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消费大国近期马铃薯产业 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消费旺盛,对外贸易活跃。其发展都朝着有利于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方向转化。 关键词: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销售情况生产与销售特点 马铃薯在我国已经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栽培作物。由于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巨大的增产潜力和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正在从数量扩张阶段转向稳定规模、提升质量、持续创新的繁荣发展阶段。政策和科技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力发动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农业部2006年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又进一步把马铃薯纳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推广应用、专用品种的开发、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从科技层面有效支撑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一、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 1.面积规模和产量 近年来,由于受到马铃薯使用消费需求和工业加工需求强劲增长势头的激励,以及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国马铃薯生产形势喜人,面积和产量增长迅速。1990-2006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从

3455万t增长到7435.50万t,增加了一倍;播种面积从286万hm2扩大到443万hm2,增加了54%。2007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8000多万吨,种植面积超过566.67万hm2,产量和面积均占到世界的22%,我国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2008年播种面积为466.34 hm2 ,折粮(马铃薯产量按5kg折1kg粮食计算)总产量为1415.60万吨。2009年播种面积达到508.8万hm2,折粮总产量有1464.6万吨。而2010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了7808万亩和8154万吨,较前几年大幅度增加。 2.主要产地及其所占比例 我国马铃薯栽培区可分为4个具有特点的类型: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南方二作区、西南单双季混作区。主产区为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1/3。山东滕州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而近年我国马铃薯生产中心总体呈现西移南移趋势,区域比较优势呈现东部下降西部增强的趋势。目前生产主要集中于具有生产优势的西部地区,马铃薯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中,九个均为西部省份。其中,甘肃、内蒙古、贵州三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高居三甲。马铃薯产量和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马铃薯总产量占全国的82%,种植面积占

马铃薯收获机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马铃薯收获机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 分析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以及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的意义; 综述了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机械发展现状; 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马铃薯收获机,,并针对目前国内马铃薯收获机械产品本身及其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马铃薯; 收获机; 发展现状。 0 引言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英文:potato),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 马铃薯分布广泛,营养丰富,素有“地下苹果””饮食新贵“和”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称。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年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在1050公顷和 8000 万吨左右。同时,我国马铃薯消费量以年均 8%的速度增长,是世界上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马铃薯适应性强,产业链长且产值高,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及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却不是强国,国际竞争力差。我国马铃薯生产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品种单一"农艺标准不一"生产技术粗放"管理水平差及机械化水平低等。其中,生产机械化水平低严重制约着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在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转变以及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提高马铃薯机种和机收的水平对于马铃薯生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机械发展现状 1.1 国外马铃薯收获机械现状 国外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起步早、发展快、技术水平高。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到80年代初,多数国家通过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直接收获的方式,或挖掘-捡拾装载机加固定分选装置来进行分段收获的方式,相继实现了马铃薯生产机械化[Dal。其机器具有生产效率高、技术水平高以及稳定性高的“三高”特点,并广泛应用当前高新技术。例如,在生产制造方面,采用虚拟制造技术、微细加工、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等,大大提高了国外机具的制造精度和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在工作方面,采用振动和液压技术进行仿形挖掘,采用传感技术控制土壤喂人量、马铃薯传运量以及分级装载,采用气压、气流和光电技术进行碎土及分离清选,并搭载了基于PDA/GPS/GPRS/GIS 等技术的农机终端操作系统,可利用微机完成相关的监控、控制和调度等操作。 目前,国外马铃薯收获机中挖掘机比例显著下降。马铃薯挖掘机主要集中在一些以山地面积和种植田块小且分散为主的国家,如意大利、波兰、韩国和日本等,而德国、美国和比利时等国家主要以应用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为主。其中,根据联合收获方式不同,又分为分级装袋式、机载储物箱式和侧输出式。相关代表机型如下: 波兰Akpil公司考虑到波兰土地制度以及马铃薯田块特点,生产马铃薯挖掘机和联合收获机。该公司生产的BULWA2系列挖掘机,配套动力约为25kW,将挖掘出的马铃薯条铺于田间。其中,BULWA2 - 2(如图1所示)整机总长为5 000 mm,机宽为1 660 mm,高度在1 200mm左右,设有两级升运链式土薯分离装置,其中一级土薯分离装置震动幅度可以调节,适用于625 -750mm的行距;而BULWA2一1仅有一级土薯分离装置,整机总长为4 000 mm,在其他各方面同前者相似。

2020年(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宣传栏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宣传

关注安全、珍爱生命、共享平安 前言 预防事故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认识事故的特点,掌握事故 发生规律,是预防事故必不可少的条件。要真正做到预防和控制事故,必须在安全的基础上强化安全意识和提高安全能力,清除安全隐患。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有壹个起因、爆发、致害过程。 因此预防事故的关键是控制事故的起因,把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对各种危险因素的认识和预防放在首位,从根本上杜绝 危险源,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放生。 交通安全 安全行车十五想: 出车之前想壹想,检查车况要周详;马达壹响想壹想,集中精力别乱想;起步之前想壹想,观察清楚再前往;自行车前想壹想,中速行驶莫着忙;要过道口想壹想,莫闯红灯勤了望;遇到障碍想壹想,提前处理别惊慌;转弯之前想壹想,需防左右有车辆;会车之前想壹想,先慢后停多礼让;超车之前想壹想,没有把握别勉强;倒车之前想壹想,注意行人和路障;夜间行车想壹想,仪表车灯亮不亮; 通过城镇想壹想,减速鸣号切莫望; 雨雾天气想壹想,防滑要把车速降; 长途行车想壹想,劳逸结合放心上; 停车之前想壹想,选择地点要适当。 消防安全小常识 壹、火灾发生后应如何报警?拨打“ 119 ”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

报 二、发生火灾切勿慌张必须坚持“三要” 、“三救”、“三不”的原则, 要熟悉自己办公场所的环境;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要警惕烟毒的侵害。 三救: 选择逃生通道自救;结绳下滑自救;向外界求救。 三不:不乘普通电梯;不轻易跳楼;不贪恋财物。三、逃生时如何避免火和烟的危害。 1、用湿毛巾掩口鼻,降低姿势,减少浓烟的吸入。 2、在逃生途中经过火焰区,应先弄湿衣物或者以湿棉被、地毯裹在身上迅速通过。 3、烟雾弥漫中可采用弯腰底姿逃生。且贴墙边前进,以免错失方向 4、火灾逃生过程中,要壹路关闭所有背后的门,它能降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 使用灭火器三字经灭火器,结构简。操作便,易掌握。安全销,先拔去。 壹只手,握压把。壹只手,托底圈。用力压,喷药剂。 使用前,切勿颠。顺着风,开阀喷。火焰根,要对准。 左右摆,远及近。快速推,火势灭。不留残,防复燃。 安全生产十二忌

2020年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年度总结模板

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年度总结 【导语】总结主要写一下重点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得出结论,以此改正缺点及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 篇一: 今年,xx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紧紧围绕“农业跨越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工作主题,立足“防范风险保安全”,以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围绕“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目标任务,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加强“从生产到市场”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了xx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职责 按照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局制定下发了《20xx年xx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升行动方案》,列入了“农业科技促进年”的十大行动之一,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站、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州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升协调小组,组织、协调各相关单位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升行动的相关工作,进一步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负全责,相关职能机构具体抓的综合协调机制,整合农业部门力量,切实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同时,

在三月初召开的xx农业工作会上,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各项目标纳入了对各县农业部门的目标考核,逐县签定了职责书。各县农业部门从维护xx社会稳定的高度,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职责意识和政治敏锐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落实专门人员,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 二、深化源头治理,加强农业执法 一是以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为突破口,广泛开展送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将放心农资送到千家万户。并结合青稞、玉米、油菜、马铃薯等高产示范片的建设,实行了农用物资四统一服务(统购、统供、统配、统施),组织调运各类农作物良种2561.4吨,肥料3797吨,地膜342.7吨,农药89.25吨,调运喷雾器3092台,农机具2.63万台套。二是对东路地区农资经营网点较多的泸定、康定、丹巴等地,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以种子打假为重中之重,抽取13个种子经营户销售的主推品种玉米、水稻进行了抽样,扦取样品23个,经检测,样品合格率100%。对3户无证经营杂交玉米种和水稻种的经营户进行了取缔。出动执法人员381人次,发放非法使用添加五种甲*磷高毒农药等资料为主的宣传资料 1.96万份,督促农资经营户规范仓储保管、规范销售货架。规范进货销售台账及索证索票制度,并向农资经营户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农资经营户要进一步增强职责意识、守法意识、诚信意识,保证销售产品质量合格,做好售后服务。 三、健全工作机构,夯实监管基础

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其生长发育规律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相吻合,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乌兰察布市市委、政府顺应自然和经济规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把马铃薯作为全市农村牧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培育,使我市马铃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由1995年15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40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10%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总产量40多亿公斤,占全市粮食总产的60%左右。马铃薯生产年可实现总产值20多亿元,折合增加值达到12亿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52.8%,已成为乌兰察布市的一项主导产业,是我市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情况 1、马铃薯生产稳步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 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原则指导下,我市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目前稳定在400万亩。我市马铃薯主栽品种目前主要有紫花白、克新一号、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底西芮等优良品种,马铃薯良种普及率显著提高。从区域布局上看,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后山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县、化德县,这五个旗县约占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60%。马铃薯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如四子王旗乌兰花、东八号、大黑河,察右中旗铁沙盖、义发泉、土城子,察右后旗红格尔图、乌兰哈达、白音察干,商都县西井子、大拉子等马铃薯产业带和产业区。 2、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种薯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全市现有马铃薯脱毒组培室5处(市种子公司、市农科所、福瑞特薯业公司、察右后旗种子公司、兴和县扶贫办),面积1800平方米,标准化温室22亩,网室1250亩,原种田1.5万亩,具备了年生产脱毒瓶苗1000多万株,扦插苗1000多万株,脱毒小薯1500多万粒,原原种189万公斤,原种225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同时建设一级种薯田15万亩,二级种薯田60万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已形成从组培快繁、温室扦插、网室栽培、原种繁育到一、二级种薯生产的完整体系,达到马铃薯田每四年更换一次良种。 3、马铃薯加工业蓬勃发展,进一步伸延了产业链条 为了进一步伸延马铃薯产业链条,提升加工转化能力,全市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兴建马铃薯加工企业,近几年全市先后引进建设了察右前旗富广、集宁奈伦、兴和飞马、卓资龙的、商都旭美等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十多家,其中富广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全粉生产企业,奈伦是国内最大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再加上遍布全市城乡的粉皮、粉条、粗淀粉加工点1.2万多个,全市年加工转化鲜薯可达10亿公斤。生产的马铃薯全粉、膨化食品、薯条、精淀粉、变性淀粉、脱水性膳食纤维等加工产品市场十分看好。 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市马铃薯的加工转化能力,为促进马铃薯的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站许振林 2015.5.1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已直接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意愿。近年来我省农业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2014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农业生产方式呈现以人畜力为主到机械化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农机化发展仍然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如:马铃薯播种、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在近两年出现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也仅为16%,田间管理环节仍以人工为主。机械化问题如不尽快予以重视和解决,我省马铃薯的生产前景不容乐观。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造成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发展较慢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问题:一是农机农艺脱节。主要表现在:农机与农艺的联合研发机制尚未建立,一些作物品种培育、耕作制度、栽植方式不适应或不考虑农机作业的要求,农民种植养殖习惯差异大,种植标准化程度偏低等。 我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多处浅脑山干旱区,自然条件差异大,马铃薯栽培模式多达十余种,技术参数差异较大,难以开展标准化和机械化作业;再如我省大面积推广的全膜双垄集雨栽培技术,其农艺创新

设计之初就完全抛弃了农机作业基本要求,土地全覆膜后,农机根本无法进地作业,点播、压土保苗等完全依赖人工,后期的收获也因和市场上的拖拉机轮距、马铃薯收获机收获宽度不相匹配,收获作业还得依靠人工去完成,丰产不丰收现象较为普遍。农艺农机各行其道,机械化水平上不去也就理所当然。 二是土地流转缓慢,规模化生产水平低下。农机作业需要一定的空间发挥。高低不平、布局凌乱的土地无法发挥农机的作用,也难以推行土地流转。一家一户搞生产不仅使种植技术模式五花八门,而且导致低质低效的小型机具广泛应用,机具利用率低,效益差,同时也限制了高质高效的大中型农机具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空间。只有集约化、规模化才是有效催生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真正提高农机化水平。就目前而言,我省规模化的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组织或大户仅有二三十家,年种植面积还不足四万亩,其机械化水平除田间管理阶段外的种植、收获环节非常高,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和农民自种自收形成巨大反差。 国内外实践表明,农机农艺融合,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积极有效的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当前,我省农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机化已经到了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机农艺有机融合与土地规模化经营,不仅关系到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应用,关系到薄弱环节机械化的突破,影响农机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实现农机农艺的融合,广泛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目前已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统计,2003年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890万hm2,总产为3.1亿t,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有150个。 一、世界马铃薯的面积分布 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 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hm2上下,在近年略有下降。面积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其中,欧洲2003年马铃薯面积为820万hm2,占40%;亚洲为780万lam2,占38%;两者合计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78%,而马铃薯的发祥地南美洲种植面积仅94万hm2,只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5%。 近年世界马铃薯的总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却有较大变化,除整个美洲大陆保持相对稳定外,欧洲的种植面积在持续减少,而亚洲、非洲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欧洲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042万hm2下降到了目前的820万hm2,下降了21%。其中,主要种植国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德国均有下降,面积分别减少20万、104万、50万和23万hm2,减幅分别为6%、58%、49%和45%。亚洲种植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417万hm2增加到780万hm2,增加了87%。其中,中国的种植面积由285万hm2增加到450万hm2,增加60%:印度、孟加拉国的种植面积分别增加了40万和13万hm2,增幅达到43%和52%;朝鲜的面积则由6.1万hm2猛增到18.8万hm2,增加了两倍。非洲的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72.2万hm2增加到目前的112.2万hm2,增加了55%。其中,尼日利亚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仅仅0.8万hm2增加到目前的17.5万hm2,10多年间面积增加了21倍,一跃成为非洲第一大马铃薯种植国;卢旺达、肯尼亚、马拉维的面积增长幅度也分别达到190%、140%和80%。 从国家看,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450万hm2,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22%,亚洲的58%。苏联解体前曾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常年面积在600万hm2以上,产量在7000万t左右。苏联解体后,中国即成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种植国。 排在世界第二位的是俄罗斯,2003年种植面积为317万hm2,占世界的15%;再次是乌克兰和印度,面积分别为160万hm2和134万hm2,占世界的8%和6%;四大生产国占世界马铃薯总面积的50%。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50万hm2的国家还有波兰(77万hm2)、白俄罗斯(52万hm2)和美国(51万hm2)。 二、世界马铃薯产量与单产水平 在总产上,欧、亚两洲占世界总产的80%,主要生产国地位突出。在单产上世界平均单产水平不高,不同区域单产水平差异极大。

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其生长发育规律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相吻合,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乌兰察布市市委、政府顺应自然和经济规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把马铃薯作为全市农村牧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培育,使我市马铃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由1995年15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40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10%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总产量40多亿公斤,占全市粮食总产的60%左右。马铃薯生产年可实现总产值20多亿元,折合增加值达到12亿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52.8%,已成为乌兰察布市的一项主导产业,是我市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情况 1、马铃薯生产稳步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 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原则指导下,我市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目前稳定在400万亩。我市马铃薯主栽品种目前主要有紫花白、克新一号、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底西芮等优良品种,马铃薯良种普及率显著提高。从区域布局上看,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后山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县、化德县,这五个旗县约占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60%。马铃薯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如四子王旗乌兰花、东八号、大黑河,察右中旗铁沙盖、义发泉、土城子,察右后旗红格尔图、乌兰哈达、白音察干,商都县西井子、大拉子等马铃薯产业带和产业区。 2、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种薯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全市现有马铃薯脱毒组培室5处(市种子公司、市农科所、福瑞特薯业公司、察右后旗种子公司、兴和县扶贫办),面积1800平方米,标准化温室22亩,网室1250亩,原种田1.5万亩,具备了年生产脱毒瓶苗1000多万株,扦插苗1000多万株,脱毒小薯1500多万粒,原原种189万公斤,原种225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同时建设一级种薯田15万亩,二级种薯田60万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已形成从组培快繁、温室扦插、网室栽培、原种繁育到一、二级种薯生产的完整体系,达到马铃薯田每四年更换一次良种。 3、马铃薯加工业蓬勃发展,进一步伸延了产业链条 为了进一步伸延马铃薯产业链条,提升加工转化能力,全市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兴建马铃薯加工企业,近几年全市先后引进建设了察右前旗富广、集宁奈伦、兴和飞马、卓资龙的、商都旭美等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十多家,其中富广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全粉生产企业,奈伦是国内最大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再加上遍布全市城乡的粉皮、粉条、粗淀粉加工点1.2万多个,全市年加工转化鲜薯可达10亿公斤。生产的马铃薯全粉、膨化食品、薯条、精淀粉、变性淀粉、脱水性膳食纤维等加工产品市场十分看好。 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市马铃薯的加工转化能力,为促进马铃薯的转化增值、增加当地财政收入、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4、马铃薯加工专用薯基地建设发展迅速,原料供应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为解决加工企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各旗县市区想方设法建设加工专用薯基地。重点是依托龙头企业,配套先进的种植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原料保障率。先后引进推广了一系列节水灌溉设施和技术,如喷灌、微灌、膜下滴灌等。为了进一步调整我市马铃薯品种结构,扩大优质专用薯种植面积,提升我市马铃薯产业的整体水平,特别是2006年市政府拿出2260万元,集中力量建成面积为500亩的指针式喷灌圈95套,面积为200亩的移动式、卷盘式喷灌圈10套。加上原有的,使指针式喷灌圈达到107套,移动式、卷盘式喷灌圈14套,建成了设施配套的加工专用薯基地5万多亩,进一步提高了全市马铃薯专业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