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姥姥的剪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一幅喜鹊登枝图、各式剪纸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导入教学

1、读题。

2、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姥姥的剪纸怎么样?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活灵活现……)

二、学习1——6小节

1、过渡:姥姥的剪纸的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书上有个词就能很好地来形容姥姥的剪纸,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能不能找到这个词。

2、交流。相机板书:神

3、姥姥的剪纸那么神,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请你读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读后交流:

(1)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在这句话里,你最关注哪个词?(都)一个“都”字,让你感觉到什么?(姥姥的剪纸作品很受家乡人们的欢迎,到处贴着她的作品。我感觉到姥姥这个人真好,是有求必应。)你想想,当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赞叹、开心……)请你带着自豪的心情读读,请你带着赞叹的心情读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2)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

师: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指导朗读。

(3)“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姥姥的剪纸形象逼真)

猫、虎、母鸡、公鸡都是动物,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

其它东西,同桌先互相夸夸。(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剪个。)

(4)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

①这种情境一定也是作者至今难以忘怀的!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姥姥的神奇?(死死地捂住、工夫不大、形象生动、无可挑剔)

②看,这就是姥姥剪鹊登枝图(出示:喜鹊登枝图)。

③看到姥姥被蒙着双眼也能剪出如此生动形象的“喜鹊登枝”,我的心情一定是——(惊喜、敬佩)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指导朗读。

(5)“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说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我们对姥姥不由产生了一种什么感情?

指导朗读,读出姥姥的技术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读出来)

4、姥姥这神奇的剪纸技艺是如何练就呢?姥姥告诉我们答案了吗?从文中找一找。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句子,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①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姥姥“总剪”、不停地剪的?

(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这就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这就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这就叫——(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姥姥就是这样——(引读)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熟能生巧、巧能出“神”。你自己的生活中有“熟能生巧”这样的体验吗?(举例说明:练习打字,实现盲打。……)

小结:是啊,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勤练不止,就能创造神奇!姥姥的绝活就是这样练就的。

(2)“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姥姥的手就是眼睛是因为——姥姥的手有家数,有分寸,有把握,也就是姥姥说的有“准头”;说剪刀好使,就像姥姥延长的手指是因为——姥姥的手非常灵巧,把剪刀运用得灵活自如。)

过渡:姥姥剪纸技艺高超,除了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还有什么原因呢?

(3)“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理解:身指——身体,心指——精神,入境是指——进入某种状态或境界。

姥姥剪纸是什么神态呢?请同学们看书中插图,姥姥剪纸时眼睛——

紧盯着手中的剪刀和彩纸,眼神——专注,对手中的活儿是——一丝不苟,整个的身体和精都沉浸到了非常快乐的剪纸活动中了。这就是“身心入境”的神态。

三、学习7——12小节。

1、过渡:读到这里,那个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姥姥似乎就站在我们的面前。除了喜鹊登枝、除了家家户户窗户上的窗花,姥姥剪得最多的是什么?自己读7——12,姥姥剪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剪?

2、交流:剪得最多的是老牛和兔子。姥姥是用剪纸来拴住我。板书:拴

3“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你从‘拴’中体会到什么?

4、自由朗读课文7-12小节,找找,文中具体描写了几幅剪纸“牛兔图”?用浪线画下来。你从这几幅作品中体会到姥姥怎样的情感?

5、讨论交流

兔子骑在牛背上——疼爱;一起啃食青草——疼爱

6、能不能给这两张剪纸起个名字?

7、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的慈祥疼爱感染着作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同桌分角色朗读,表现出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

8、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

9、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们形象各异——引读——

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赞美、依恋)

四、学习12小节。

1、是呀,姥姥那神奇的剪纸,牢牢地拴住了上学前的“我”。剪呀剪,拴呀拴,剪只兔,剪头牛,牢牢拴住萝卜头。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拴住了我上学前的一个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还拴得住我吗?何以见得?

(还拴得住。因为“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2、师: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

(凝望、浓浓的爱……)

3:同学们,姥姥寄给我的剪纸,想对我说什么呀?看到这幅剪纸,我想对姥姥说什么话呢?让我们把姥姥和“我”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请左边两组同学写姥姥想对我说的话,右边两组同学写我想对姥姥说的话。

4、交流学生的写话。

5:师:同学们,这仅仅是一幅剪纸吗?这分明是我和姥姥之间浓浓的情啊!板书:情

6、过渡:引读——(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7、师:我心飞扬,我梦依旧,如果说童年时,姥姥的剪纸拴住的是我的身体,姥姥的剪纸将拴我一生,拴我一世,那么现在拴住我的就是——板书:拴住我的心和梦。让我们饱含真情地齐读这段话。

五、总结课文

1、多么深情的话语啊!我读懂了作者的那颗心,我们沉浸于作者的那个梦。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心上,你认为姥姥的剪纸拴住的是一颗什么之心?

(生:思念之心。依恋之心。怀旧之心。感恩之心。回归之心……)2是呀,思念之心、依恋之心、怀旧之心、感恩之心、回归之心统统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有一首歌这样唱着: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随后陈红《感恩的心》响起。)

(在音乐声中)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有没有令你想到我们的爷爷、奶奶也许并没有这么一手令人惊叹不已的绝活,但是他们一个亲热的动作、一句关切的叮咛、一顿可口的饭菜、一次雨中的等候……都值得我们去捕捉、记忆和感恩。请你也像作者一样,用手中的笔把那美丽的瞬间变成永恒的记忆。(写出他们令你感动的瞬间几分钟几句话)同学们,记住: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亲人、故乡永远是你情归的港湾,感谢亲人、感谢命运、感谢生活

六、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3、4题。

板书设计:

12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神!

六年级语文上册 12《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苏教版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结构。 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文章写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剪纸赞人,我们看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喻理,姥姥通过剪纸告诉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剪纸传情,小小的剪纸却传递着浓厚的祖孙情。 2、三个部分都在写情,作者又有所偏重,把祖孙情放在第三部分着重描写。好,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课文。 二、剪纸赞人。 1、先看第一部分剪纸赞人。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1-3段。 2、姥姥的心灵手巧具体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句子一: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哪儿可以看出姥姥心灵手巧呢? 学生体会:普普通通、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无所不能 (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工具虽然简单,但作品内容广泛,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无所不能”。) 句子二: “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你找的句子真棒,给我们示范读读?生读句子。 真棒!同学们,你从哪儿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呢? 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 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 (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句子三: 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你从哪儿看出姥姥的心灵手巧?(体会“左邻右舍”、“都”) 句子四: 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 你又是从哪儿可以看出她的心灵手巧呢 3、小结(出示小结) 4、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前后同学先互相夸夸。(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剪个。)

公开课《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善良勤劳,以及通过剪纸联结着的“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 【目标预设】 1.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读薄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好词佳句,领悟体会文本的表达方式。 3.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把课文读厚,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夸张、反衬、正面描写与反面描写等文章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学会概括段意。 2.领悟文本表达方式。 【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它还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 【设计思路】课文内容极富生活化,平实中饱含深情。因此我想以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围绕设计理念把第一课时教学主要分为两大板块。首先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把课文读薄。其间让学生讲述分段的理由,理清脉络。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 2.解题。 ①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叫起来很亲切。我们学着北方孩子,来叫一声——姥姥。 俗语激情:俗话说“猫恋食,狗恋家,小孩最恋姥姥家。叫亲切一些。齐读。 ②这位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③想欣赏一下姥姥的剪纸吗?课件出示(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

公开课姥姥的剪纸时教学设计何素舟

公开课姥姥的剪纸时教学设计何素舟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柳江县基隆开发区小学何素舟 【教材简解】:《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善良勤劳,以及通过剪纸联结着的“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 【目标预设】 1.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读薄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好词佳句,领悟体会文本的表达方式。 3.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把课文读厚,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 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夸张、反衬、正面描写与反面描写等文章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学会概括段意。 2.领悟文本表达方式。。 【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它还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 【设计思路】课文内容极富生活化,平实中饱含深情。因此我想以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围绕设计理念把第一课时教学主要分为两大板块。首先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把课文读薄。其间让学生讲述分段的理由,理清脉络。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 2.解题。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包学红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全文总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2、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从文字中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及对我浓浓的亲情,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悟到作者流露的对姥姥的思念。从而让学生能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或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一些重点句子。 二、说教法、学法: 结合新课程理念,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以读为本的出发点及本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的特点,这节课我采用导读法、谈话法,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在课上引导学生读、悟、交流、理解,从而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课题】姥姥的剪纸 【课时】第二课时 【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第12课就是《姥姥的剪纸》。这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在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这篇教案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既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又让学生感受是如何写的。也就是不仅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去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体会到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的亲情,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一些表达的技巧,从中学会学到必需的一些写作方法,真正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思路】 本节课从欣赏姥姥的剪纸入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并调动他们积累丰富的表示剪纸技艺高超的成语。紧接着第二块呢就是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1—6段,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随后第三块的教学就是从姥姥对我爱的的一些细节中引入学习课文7—12段,感受浓浓的祖孙情,体会作者对姥姥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块的学习就是让学生拿出笔来,描绘作者与姥姥在一起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升华学生的情感!随文学习中还要不露痕迹地点出课文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学生能感受文中一些表达的技巧。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这一课。通过上一课1-3小节

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我”的姥姥,“我”的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广结善缘、剪纸技艺高超、平凡而又不平凡等)(板书:姥姥) 这么一位善良、勤劳的好姥姥还身怀绝技呢。她的剪纸技艺高超、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你们也想见识一下精美的窗花吗?好,现在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欣赏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适当评价评价这些剪纸。(展示剪纸)我想姥姥的剪纸肯定比这些还要漂亮。 二、学习课文4-6小节 1、是呀,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课文第四小节中也有很精彩的描写?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4-6小节。 自读思考,指名回答。 小黑板出示: a、“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 学生齐读。 “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了什么?(说明此时剪窗花难度大)“工夫不大”说明了什么?(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娴熟、功夫深、本

语文:小学六上13《姥姥的剪纸》教案2(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六上《姥姥的剪纸》教案2 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很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抓住这个主线,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我把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二段为第一部分,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剪纸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接着,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学生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对姥姥高超的剪纸非常佩服,我能从他们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这一点。 我们知道,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我感觉到自己的眼角润湿了,亲情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学生。我听到教室一片静默。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能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又能感悟祖孙俩之间的浓浓亲情,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读题 1、读题 2、再读,想像姥姥的剪纸作品 用词语形容 相机板书: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意味深长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 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剪纸。能用一些成语来形容这些剪纸吗?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巧夺天工、出神入化……)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姥姥的剪纸 2、复习词语:啧啧赞叹、悦耳至极、清清爽爽; 心灵手巧、翻来折去、技艺高超 二、感受姥姥心灵手巧、技艺高超 1、通过初读,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姥姥?板书:心灵手巧一/ 2、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 出示: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a从两个“普普通通”读出了什么?可见材料平常;“翻来折去”呢?方法简单 b但就是这么简单的几下,便“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这一对比表现了什么?

c她真是个剪纸行家!这从正面把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一下子表达得淋漓尽致。 d “啧啧赞叹”是什么意思?(不停地赞叹)谁来赞叹一下姥姥的技艺? 一个字高度概括了姥姥的剪纸技艺?点出“神”,姥姥的剪纸“神”在哪里?(学生说) 这是个什么句?(夸张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更加生动传神,突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e猫、虎、母鸡、公鸡都是动物,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学生交流 请你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也来夸夸姥姥 (你姥姥神了,剪____ 像 ___ ,剪___ 像,剪个_____________ ,剪个__________ 。) 你姥姥神了,剪小孩像小孩,剪老人像老人,剪个娃娃会哭笑,剪个老汉长胡须 你姥姥神了,剪树像树,剪花像花,剪个桃子红通通,剪个香蕉长溜溜。 你姥姥神了,剪凳子像凳子,剪桌子像桌子,剪个花篮喜洋洋,剪个房子好气派。 f指导读好这段话。(你能读好这段话吗?指名读,评价:老师仿佛看到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手中翻转;老师似乎听到了左邻右舍的称赞。) 过渡:当然,左邻右舍的称赞有些夸张,但是反映了姥姥剪纸技艺的深入人心。 也难怪,村里老老小小都爱来找姥姥剪纸呢!出示第三节 1创设情境: 瞧,村东头的王大爷来了,“他姥姥,家里添了小孙子,麻烦给剪个纸吧?”姥姥呢? 只见姥姥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一一“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 接着干活儿 这时,村西头的李大妈来了,“他姥姥,闺女明天出嫁,麻烦给剪个纸吧?”只见她一一 2 “任谁开口都行”,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难怪一开头,作者就饱含深情充满自豪的写 到:“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点出“都”,从“都”体会到什么?(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善良热心) 3再看这句话在描写上有什么特色?(从大平原到小屯到左邻右舍最后到窗子,作者由远到 近地写的,一步一步缩进,像电影镜头推进一样,最后定格在窗户上,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 的感觉。) 4乡亲们的赞叹,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这一切都从侧面说明了姥姥剪纸技 艺的高超和她的心灵手巧。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本文是关于《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题(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姥姥的剪纸怎么样?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活灵活现……) 二、学习1——6 1、过渡:姥姥的剪纸的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书上有个词就能很好地来形容姥姥的剪纸,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能不能找到这个词。 2、交流。相机板书:神 3、姥姥的剪纸那么神,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请你读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读后交流: (1)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在这句话里,你最关注哪个词?(都)一个“都”字,让你感觉到什么?(姥姥的剪纸作品很受家乡人们的欢迎,到处贴着她的作品。我感觉到姥姥这个人真好,是有求必应。)

你想想,当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赞叹、开心……)请你带着自豪的心情读读,请你带着赞叹的心情读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2)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 师: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指导朗读。 (3)“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师: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姥姥的剪纸形象逼真) 师:猫、虎、母鸡、公鸡都是动物,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师: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同桌先互相夸夸。(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剪个。) (学生讨论,互相夸夸。) 师:来,这位老乡,你来赞叹赞叹。 (生:“你姥姥神了,剪小孩像小孩,剪老人像老人,剪个娃娃会哭笑,剪个老汉长胡须。” ……) (4)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剪窗花难度之大,“工夫不大”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由此可见她技术高超。)指导朗读。 (5)“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说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

姥姥的剪纸教案

备课概述: 备课之前,思考着如何深入解读教材,优化设计,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备课前,我是这样整理出文章的线索的:在乡亲们眼里:剪纸很“神”,深入人心;在我的刁难下展才艺,发现姥姥是因“熟”而巧,因巧而神;剪牛剪兔,亲情融融;剪纸表牵挂,往事成追忆。这样一气呵成的文章是不好随意“打散”开上的,教学设计时,我得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技艺高超”和“浓浓亲情”有机融合,不仅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一个“巧”字,一个“神”,一个“善”字,一个“熟”字,一个“拴”字,一个“缠”字。一个“梦”字。这些,都是表情达意的字眼。品的时候,我从关键字入手,然后到句,到段。作者用词如此精妙,感觉抓字词更容易抓住情感的聚焦之点,而抓句子就容易走向涣散。而一涣散,情感也就容易生出太多的触角,而不容易把握了。读文、想象、体味、感悟,学生随作者笔下的文字展开梦幻般的翅膀,也就激起了灵性的浪花,从而达到语文感觉的细腻敏捷,以促进心灵的诗化。 此外,“工具性”不容忽视。复习词语时将课中词以“词串”形式出现,用简单词句描述剪纸图案,模仿句式进行造段练习,想象村口祖孙俩对话,练笔设计等,给了学生语言实践的空间。这个单元的习作内容正好是观察剪纸想象作文,在上这节课时就可让学生欣赏形象生动、风格各异的剪纸,结合课文感受剪纸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剪纸所表达不仅是“形”,还有浓浓的“情”,那么,在上习作指导课时学生的观察想象就会有自己的独特视角,有富于个性的体验了,我的作前指导应该不会那么费劲了。 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 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诵读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心灵手巧无所不能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数九隆冬三伏盛夏身心入境熟能生巧

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姥姥的剪纸》教学案列及反思 田庄小学刘明明 近日,围绕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题,我执教了一节校级语文公开课,课题是《姥姥的剪纸》,苏教版六上的教材。在执教之前,我对文本进行深入地解读和细致的研究,主要从儿童视角、读者视角、教师视角三个方面来进行整合。在执教以后,针对课题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又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下面,就分三个板块来具体谈谈自己执教的《姥姥的剪纸》这一课: A、备课篇 一、教什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最后两节。 2、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并会灵活运用。 3、凭借课文语言,感知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的技艺高超,出神入化以及因剪纸而连接起来的深厚的祖孙情意。 4、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利用口语化语言真实的再现生活场景,朴实、自然的突出人物形象。 二、初步的解读: 1、儿童视角: 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水平高超,常会帮助别人。为了拴住贪玩的小外孙,还剪出了连环画一样的“老牛小兔图”。作者长大了,但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姥姥和她的剪纸。 2、读者视角: 姥姥心地善良,勤劳能干,有着剪纸的绝活又是那样的乐于助人。姥姥对外孙无比疼爱,同时又寄予厚望。文章最后所一节所描述的浓浓亲情,令人读后很受感动。 3、教师视角: 文章写得生动活泼,而又蕴含着作者对姥姥的喜爱与思念。文中既有对姥姥剪纸水平技艺高超的正面描写,又有通过别人的赞叹来进行的侧面烘

托。文中清新、流畅的语言,正是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与内化的好范例。同时,文中的对话部分极具生活情趣,能够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和培养语感。 三、怎样教? 1、读字当头: 本文以读为主,默读便于感受、思考、体悟;放声朗读利于习得语言,内化积累,培养语感。在读书中,想象文中的画面,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和祖孙间情感的真挚。边读边悟,悟中揣摩。形式可以有:自读、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师生配合读、配乐读等形式。 2、自主探究: a、文中1---6节哪些地方能看出姥姥剪纸的水平技艺高超? b、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浓浓爱意? (方式:可以用圈画、批注法,先同位讨论再集体交流) 3、口语训练:(详见执教篇) 四、预期学生在本节课上将能达成的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用读书声传递自己的内心情感。 2、凭借课文语言能体会出姥姥剪纸水平的出神入化,技艺高超。 3、能通过阅读感悟、用心揣摩,感悟到祖孙间的浓浓亲情及作者对姥姥永远的思念。 4、领会文中的正面、侧面、夸张、反衬等写作手法。领会作者利用口语化语言表达,能更贴近生活,让文章更生动、朴实的写作风格。 B、执教篇 一、诵读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学习课文之前先请同学们读一读本课的生词,如果读的好,会送你们神秘礼物哦! 心灵手巧无所不能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数九隆冬三伏盛夏身心入境熟能生巧 清清爽爽悦耳至极形象生动无可挑剔

公开课《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何素舟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柳江县基隆开发区小学何素舟 【教材简解】:《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善良勤劳,以及通过剪纸联结着的“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 【目标预设】 1.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读薄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好词佳句,领悟体会文本的表达方式。 3.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把课文读厚,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容,体会夸、反衬、正面描写与反面描写等文章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学会概括段意。 2.领悟文本表达方式。。 【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它还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 【设计思路】课文容极富生活化,平实中饱含深情。因此我想以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围绕设计理念把第一课时教学主要分为两大板块。首先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把课文读薄。其间让学生讲述分段的理由,理清脉络。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 2.解题。 ①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叫起来很亲切。我们学着北方孩子,来叫一声——姥姥。 俗语激情:俗话说“猫恋食,狗恋家,小孩最恋姥姥家。叫亲切一些。齐读。 ②这位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一) 一、导入 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 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 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 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 4、指导朗读。 5、小结: 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天天练》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二) 目标预设:

姥姥的剪纸优秀教案课程

姥姥的剪纸优秀教案课程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姥姥的剪纸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欣赏剪纸导入新课,拴住了学生的心,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圏划、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体会作者和姥姥浓浓的亲情。 3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及时做出评价,肯定学生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性。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1、预习课文,掌握字词,初步探究课文内容。

2、查资料,了解剪纸。 教师:1、教学课件 2、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情,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检查预习------ 初读感知------ 细读感悟 一、欣赏剪纸,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姥姥的剪纸可有名了,我们来欣赏一下,细细品味。(媒体出示,欣赏剪纸) 看着这么精美的剪纸,你能否用一个词来赞美它(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活灵活现、鬼斧神工、出神入化……)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认识作者笑源的姥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提生朗读,集体纠正,并理解意义。 心灵手巧无所不能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数九隆冬三伏盛夏身心入境熟能生巧 清清爽爽悦耳至极形象生动无可挑剔 调皮蛋刁难耍赖拴在屋檐下缠着姥姥 2、交流查阅的剪纸的信息。(肯定学生的学习方法) 3、提生朗读(读你感悟最深的一段),检查朗读情况。 三、初读感知(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内容。)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江苏省靖江市靖城镇虹桥小学姚亚星214500 [ 课题(学科和年级)]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 [教材简解] 本文被选入苏教版十一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课文都带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本文作为单元第一篇,核心语文价值有二:一是通过感受姥姥剪纸的“神”,让学生领略传统剪纸文化的巨大魅力。二是通过剪纸这个情感载体,感悟典型的中国式姥姥对晚辈的浓浓爱意,以及我对姥姥深深的思念和感恩。 [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剪纸技艺的高超。 4、整体感知全文,感悟剪纸中饱含的浓浓“祖孙情”。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教学难点:通过让学生与文本接触,整体感知全文,为下一节课体会“祖孙情”打下基础。 [ 设计理念] 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我围绕“剪纸”,把全文给统一起来。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走进语言文字,走进姥姥的剪纸艺术世界,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在第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学习一至三小节,让学生感悟描写姥姥剪纸“神”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栩栩如生、出神入化。当然整篇课文要表

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 设计思路] 新课程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第一课时的设计重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课堂环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情感,为实现学生的深入探究以及与文本的深度对话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流程分六大块进行,紧扣剪纸,层层深入,力求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 “姥姥”就是谁?哪里的人会这样称呼呢?本文的作者笑源就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让我们也学着他亲切地喊一声——姥姥(轻声) 这位姥姥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剪纸。再读一遍课题。(齐读) 二、初读 1、请生对其质疑 2、带着疑问,生自由朗读课文,(多媒体出示预习提纲)用快速阅读法阅读课 文,小组讨论并思考: (1)读通课文,读懂词语,思考课文为什么以“姥姥的剪纸”为题?(2)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姥姥的剪纸? (3)姥姥都剪了些什么? 3、生自由朗读课文 4、检查自读效果 ①出示生字词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课文为我们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烧饭、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化不开的亲情。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通过这剪纸的高超技艺,姥姥那纯朴、善良、热情的形象,以及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似在我们眼前清晰、丰满起来。 教学中,我通过抓住姥姥的“剪纸”,让学生找出“剪纸”图的语句,并从中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例如“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突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娴熟。然后紧扣环节设计问题“姥姥的剪纸为什么那么神呢?”又带领学生围绕“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一句进行引导学习,品味语言,体现姥姥的技艺的高超是付出了努力练成的,再抓住“身心入境”一词,深刻表现剪纸给姥姥带来的投入与快乐。 前一个环节,我所讲的较多,让学生自己体会理解的较少,我授课时表达的语速也较快,这给学生造成一定的障碍。在一个是教学的后半部分从“牛兔图”体会我和姥姥之间的情感不够深入,特别是出示了三幅剪纸图,应该让学生说说姥姥剪这三幅图的寓意是什么,明白姥姥对我的疼爱。但是,我只是集中起来理解,缺少深入的挖掘体会,为后面对以“姥姥的剪纸”为题的理解产生了一点阻碍,特别是学生的语言组织上明显有了障碍,而一部分中等生和后进生理解上就要再花一点时间才行,这也是我在挖掘语言文字上最大的问题,常常点到为止,应该多考虑理解能力差的学生。 这一课,个别老师给我提出了建议,应抓两条线,一个是“神”,一个是“情”,把文章结成一个整体,让学生挖掘文字,至于这样的设计可能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但是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总之,从今天的这节课我看到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为了使自己的语文课堂充实起来,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动起来,我要尽快解决不足之处。

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 本文是关于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苏教版国标本六(上)执教江苏省特级教师许红琴 本文为自己听课后整理略有差错 一、齐读课题整体回忆内容 师: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叙事性的散文往往通过对人或事的叙述,抒发作者的感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生:两件事,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姥姥的剪纸深深地吸引了我。 师:学习这一类散文,我们弄清了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那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生:(略) 师:我们有的想了解课文的内容,刚才这位同学想了解作者为什么写,我们高年级的同学还应该想想课文是怎么写的,这三方面的内容。 二、寻找文眼明确学习目标 师:姥姥剪纸的技艺和剪纸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 生:略 师:找到文中最能体现姥姥技艺高超的一个字? 板书:艺高神 师:姥姥怎么会有这么高超的技艺? 生:总剪。 板书:总剪 师:今天我们循着“神”字,走进姥姥,走进姥姥的剪纸,看看姥姥的剪纸神在哪里?作者是怎样来写出这种“神”的? 三、学生自主阅读 师:请大家带着问题默读全文,在重点的词句或感受深刻的词句上圈划,写写批注。 (教师巡视,相机指点:写批注可以简单一些,用一、两个词语即可……有的同学还关注用什么方法写的,很好……重要的句子中一些关键的词语打上点,

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四、学生交流品读文本 生1:朗读并交流阅读感受。教师出示交流内容:“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师:你说到姥姥的剪纸栩栩如生,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略) 师:对同一句话有没有不同的感受? 生:(略) 师:教师划出关键词句(上划线部分)为什么不说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像母鸡,剪只公鸡像公鸡? 生:略 师:对,如果说“像”字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形似,那么“能”字则写出了神似,这样写用一个词语形容就叫(出示词语)形神兼备。我们读文章时就应该像这样细细地品读语言。 板书:品语言 师:这个同学的感受特别好,奖励你来由衷地赞一赞姥姥的剪纸。 生:2生个别读——齐读 师:姥姥不仅剪出的动物形神兼备,还能剪各种植物、人物、器物,我们也来像课文一样说一说。 出示仿说句式:剪像,剪像,剪能,剪能。 (后半句教师引导:剪朵鲜花——;剪只喜鹊——剪条鲤鱼——剪盏电灯——) 师:你看,连器物也活了,还有别地地方看出“神”吗? 生2:交流岂知工夫不大,一只‘喜鹊登枝’便完成了…… 师:(打断)不要忘了前文,姥姥是在什么情况下剪的,读书要前后勾连。 生:朗读并交流阅读感受。教师出示交流内容:“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只‘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师:谁还有自己的感受?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 课文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又实在太普通,每天烧饭、择菜、淘米、喂猪,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化不开的亲情。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通过这剪纸的高超技艺,姥姥那纯朴、善良、热情的形象,以及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似在我们眼前清晰、丰满起来。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味来。读着语言文字,有一股北方特有的民风民情迎面扑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剪纸,导入教学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姥姥的剪纸》,学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笑源有一位不平常的姥姥,姥姥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呢?(剪纸)姥姥的剪纸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大家想不想见识一下?老师有一个要求,看过之后,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特点。 3、(课件演示):一组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和器物的剪纸图片 4、学生欣赏后,自主交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特点。 (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无所不能、技艺高超、心灵手巧……) 二、研读课文1—6自然段,体会姥姥的特点 1、那么,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媒体出示) 2、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下列句子,指导学生朗读,体会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姥姥的剪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一幅喜鹊登枝图、各式剪纸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导入教学 1、读题。 2、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姥姥的剪纸怎么样?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活灵活现……) 二、学习1——6小节 1、过渡:姥姥的剪纸的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书上有个词就能很好地来形容姥姥的剪纸,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能不能找到这个词。 2、交流。相机板书:神

3、姥姥的剪纸那么神,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请你读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读后交流: (1)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在这句话里,你最关注哪个词?(都)一个“都”字,让你感觉到什么?(姥姥的剪纸作品很受家乡人们的欢迎,到处贴着她的作品。我感觉到姥姥这个人真好,是有求必应。)你想想,当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赞叹、开心……)请你带着自豪的心情读读,请你带着赞叹的心情读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2)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 师: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指导朗读。 (3)“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姥姥的剪纸形象逼真) 猫、虎、母鸡、公鸡都是动物,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