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学

指导教师

二O一三年五月七日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2)

二企业研发的概念以及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 (3)

(一)研究开发的相关概念 (3)

(二)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 (5)

三费用化与资本化的比较以及我国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历程 (6)

(一)费用化与资本化的比较 (6)

(二)我国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历程 (7)

(三)我国采用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深层动因 (8)

四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9)

(一)实际操作难度较大 (9)

(二)给企业盈余管理留下空间 (10)

(三)未规范研发失败后资本化处理的确认与计量 (10)

五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建议 (10)

(一)对企业进行分类,分行业进行处理 (10)

(二)提高有条件资本化的可操作性 (11)

(三)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会计计量方法 (11)

(四)加强研发信息披露力度 (13)

(五)加强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审计监督 (13)

六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管中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会计系,南京 210044

摘要:创新是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样的共识促使着各企业须加大研发支出。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开发的基本概念以及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费用化和资本化两种典型模式的优缺点,然后回顾了我国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历程并剖析了采用现行准则规定的动因,最后总结了有条件资本化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研发费用;资本化;费用化;有条件资本化;会计准则;会计处理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到了21世纪,科技进步和创新逐渐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各国都投入了巨额资金和科研人员在研发活动上,强度也非常大(表1-1所示)。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增强风险抵抗能力,研发投入的支出不断增长(表1-2所示)。对研发费用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并且充分披露研发相关信息能帮助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投资潜力、市场价值和发展能力。因此会计作为反映和监督资金运动的经济管理活动和信息系统,必须正确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及披露。

表1-1 2006年各国研发投入情况

数据来源:维基百科研发投入词条网站

表1-2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开发支出

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产业部网站

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主要有以下三种。当研发费用数额很少或较少发生,根据重要性的原则,可以费用化处理,计入当期损益,这种方法较为简便也容易理解。然而随着研发费用的比重逐渐上升,费用化处理方法的弊端逐渐显现,于是资本化成为另一种选择。2006年以前,我国对研发支出的处理是采取全部费用化的方法,2006年以后新准则允许企业研发费用符合条件的可以资本化,这一规定能更全面、合理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并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对企业自身而言,这一政策能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速产品升级更新,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水平。但如果该政策未能得到严格执行,便会成为企业盈余操纵的手段,如此就不能达到该政策的预期效果。因此要根据我国的国情、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资本市场、企业发展状况来分析有条件资本化的动因,积极影响和消极后果,并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处理经验,探讨出比较完善的研发费用处理方法和披露机制,避免部分企业利用这一政策进行盈余操纵,这都是本文将要进行论述的问题。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选择资本化还是费用化是国外学者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主要分歧。有学者指出研发支出费用化符合稳健性、谨慎性和可靠性原则,因为其消除了企业将成功概率极低的项目支出予以资本化虚增资产的可能;而资本化的支持者认为不将研发费用资本化确认为资产损害相关性,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

美国会计准则认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研发支出和未来收益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不符合资产定义中的“可控制”和“可带来预期收益”的要求,因此只能费用化处理。所以尽管近年来美国一直在开展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和趋同工作,但在研发费用的处理方面美国一直坚持全部费用化的原则。

此外,爱丽丝、科特斯和凯莉(Ellis, Curtis, Carey)在《快速增长的研发费用:带来的收益如何》(Speedy R&D:How Beneficial)一文中认为研发未必都成功,技术可行性的测试

也未必准确,有力支持了研发支出的费用化观点。

巴什、戴隆和贾克伯(Baruch ,Doron, Jacob)在2005年发表的《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摊销与价值相关性》(about the Informational Usefulness of R&D Capitalization and Amortization)中提出,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现行处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数据都是由研发支出费用化得出的,作者在研究中将研发支出资本化并在生命周期内摊销,以此来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状况和利润表的经营成果,并预测接下来一年的数据变化,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数据与公司股价和股票收益率呈显著相关趋势,因此可以得出研发费用资本化能提供价值相关、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结论。

2006年以前我国采取的是研发支出费用化的方法,但其弊端逐渐显现,已被新准则中有条件资本化的规定所取代,这也是目前学界基本倾向采用的处理方法。

杨文武在《论企业研发费用的管理及会计处理方法》一文中充分阐述了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利弊,研究表明有条件资本化的处理能够较真实反映企业的价值,与股价也呈正相关趋势,证明了有条件资本化比全部费用化、全部资本化更合理。

通过回顾上述国内外的文献,可以发现国外对于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的有条件资本化与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为代表的全部费用化的两种模式的争论上。国内研究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倾向于有条件资本化的方法,具体如何处理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二企业研发的概念以及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

(一)研究开发的相关概念

1.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将研发定义为:研究是一项具有创造性和计划性的调查活动,它以获取并理解新的科技知识为目的;开发指通过技术可行性测试,准备应用研究成果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产品,通常发生在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对研究开发作如下定义:研究是有计划的研究或关键性调查,开发是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设计新产品、新工序、新服务或对现有生产工序和销售手段进行实质性改进的活动。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将研发项目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其定义为:研究是探索性的独创性的有计划的初步调查,以获取并理解新的科技知识为目的,风险性较大;开发是已通过技术可行性测试,运用已获得的研究成果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产品。

基于以上论述可见,对研究和开发各国的定义大同小异,都把研发活动分成两个阶段:

研究活动和开发活动。在研究的定义上,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都指明研究是“创造性”活动,美国准则指出研究的目的是发现新知识。国际和我国准则中“研究”定义中都包含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部分,而美国侧重于应用性研究,与新产品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除了一些细微的差别,各国在研发的定义上没有太大分歧。

2.研发支出的范围

直接归属于研发阶段的费用以及以合理的基础分配计入的费用都应包含在研发支出的范围内。在研发费用的组成内容问题上各国规定类似,一般包括以下方面:①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费等;②消耗的材料和劳务费用;③固定资产折旧费;④无形资产的摊销费;

⑤管理费;⑥其他费用:如水电费、装修费、保险费等。

3.研发活动的特征

第一,不确定性。与其他投资活动不同,研发项目能否成功、成果是否具有有用性,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能否准确计量都是不确定的,存在着相当的风险性,而且不同阶段的风险水平也不尽相同,前期基础研究阶段风险最大。如图2-1所示。

图2-1无形资产研发和风险水平的关系

研发阶段

进行,或者一个项目多方受益的情况。这往往使研发费用难以归集分配,研究与开发的阶段也难以划分。

第三,滞后性。研发活动从最初的设想到初步分析和调查、技术可行性测试到产品的形成及商业化生产是个漫长的过程,有的甚至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第四,政府支持。国家近年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实践证明研发活动不仅能对有关企业的产品升级、技术领先有积极作用,更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同时研发活动具有溢出效应,研发活动对社会的影响超过企业本身,所以政府都会扶持企业的研发活动,如提供税收优惠等等。

上述特征是研发活动的一般性特征,具体到我国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可以总结出我国研发活动的主要特征。首先我国研发活动的主体基本都是大企业,行业规模特征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信息通信、生物科学、能源材料等大型企业;其次,研发领域以传统制造业

为主(如表2-1所示)。

我国企业研发战略往往都着眼于成果可直接商品化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风险较小,基础研究耗时长、风险大、投入比较薄弱,主要依赖外国技术。大型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具有优势,倾向于独立承担整个研究过程,中小企业在资金以及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下,倾向于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商品化研究。最后,我国研发活动的产学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力度逐渐增大。

表2-1 2009年我国R&D经费投向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产业部网站

(二)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IAS将研发活动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研究阶段需要进行初步分析和调查,并不确定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风险性较大,因此研究阶段的费用支出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开发活动通常要进行技术可行性测试,估计其成功概率,确定其能形成无形资产的价值。因此,当开发费用符合下述标准时,可以被资本化并在预计使用或销售的期限内予以摊销:(1)项目能够明白确认且相关成本能够计量;(2)项目被证明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且管理层有生产使用或销售该成果的意图;(3)项目成果存在市场商业化的潜力;(4)具有完成项目的相关附加资源。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规定研究与开发成本必须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英国准则中开发成本如果能够通过可行的技术测试和商业计划且预计能产生充足的净收入补偿开发成本则可资本化,具体有资产基础法和立即注销法两种。澳大利亚会计准则评议委员会的基本观点是:只对成功的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按照系统摊销法在20年内进行摊销;若研发项目失败,首先按公允价值的比例冲减非货币资产,余额计入当期损益。日本准则规定如果有足够的收入弥补研究和开发费用,那么研发费用就可以资本化。

表3-1国际上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比较

在对上面各国准则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研发支出的会计研究相对比较完善,在制定会计准则时,考虑了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通

过前述国际准则的比较,我国在对研发费用进行会计处理时必须适合国情,要根据国家的科技水平、研发投入做出相应的处理。

三费用化与资本化的比较以及我国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历程(一)费用化与资本化的比较

1.费用化

研发支出的费用化即将研发费用——技术开发费用列作管理费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发生当期计入当期损益。

费用化的处理方法符合稳健性原则,主要考虑了研发活动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所以不能多计资产或收益。会计实务中采用这种处理方法便于操作也容易理解。在这种处理方法下,企业重视的是生产管理,研发活动的支出并不很大。另外,这种方法使当期利润减少,可以得到节税的好处。

研发支出费用化也有很大的弊端:①首先,费用化处理会直接减少企业本期的利润,会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股市表现,进而削弱企业在市场上的融资能力;②费用化处理往往使企业达不到预期的短期利润,这会使企业大量削减研发费用,甚至放弃具有很大潜力的研究开发项目;③自行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费用化处理与外购无形资产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④费用化的简单处理隐藏了很多重要的研发信息,造成了会计信息披露不足,无法详细了解公司的研发状况。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企业非常重视技术的先进程度、更替速度及其运用。企业研发支出日益增加、范围越广、成功概率提高、成果商品化越来越普遍,所以企业需要对研发费用做出更加科学的会计处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研发费用信息的质量要求都在逐渐提高:要求了解企业每期研发活动投入的金额、研发成果的价值形成过程等等,所以单一费用化的处理肯定是不合适的。

2.资本化

研发费用资本化即将企业当期的研发费用确认为无形资产价值的一部分,并在数年内予以摊销。资本化又可分成全部资本化和部分资本化或者说有条件资本化:前者是将整个过程的研发费用全部确认为无形资产;后者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费用计入损益,开发阶段费用计入无形资产。

研发的目的在于研究新技术改进旧产品带来未来的收益,其本质是投资,符合资产定义中的有关要求。它和其他投资一样都能带来未来收益,只是它的不确定性更大一些。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符合研发活动的投资性质,也符合会计相关性和配比性原则,研发活动一旦成

功,作为其成果的专利权、商标权、技术秘密、软件往往使若干会计期间受益,因此应将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并在一定期间内予以摊销。

资本化的另一优点是可以正确地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因为企业的价值是将未来自由现金流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现后的现值之和,虽然资本化对当前的现金流没有影响,却影响了增长率,改变了对未来盈利的预测。所以说资本化处理对企业价值评估有很大影响。

不够稳健是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的主要问题。虽然研发活动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但风险性很大。因此部分资本化比完全资本化具稳健性,但这又带来研究费用与开发费用很难区分这一难题。

综合来看,虽然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的不确定性很高,但这种方法能够促使企业树立战略性的长远眼光,积极投资研发活动,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推动高新技术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

(二)我国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历程

在我国,研发费用会计处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历史沿革如下:

1.资本化阶段

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外购或者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支出通常都予以资本化,确认其账面价值并在企业的受益期内予以分摊。

2.费用化阶段

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自行研发并成功申请专利取得的无形资产,应按取得时发生的申请费、评估费、律师费为基础确认其账面价值,而在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劳务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做出了与《企业会计制度》相类似的规定,都是将研发过程中所有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2.有条件资本化阶段

2006年新会计准则对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作出区分,研究是探索性的独创性的有计划的初步调查,以获取并理解新的科技知识为目的,风险性较大;开发是已通过技术可行性测试,运用已获得的研究成果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产品。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资本化。

我国对研发支出的处理模式转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我国的财务通则规定研发支出全部资本化,在2001年的会计准则中又对所有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之后2006年新会计准则开始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开发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当然,研发支出会计模式转变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与本国的国情,经济制度,科技水平有密切关系。那么我国选择有条件资本化的动因是什么?本文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采用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模式的原因。

(三)我国采用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深层动因

1.理论动因

我国采用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处理的理论因素主要是在该模式下,研发投资符合资产的定义,也符合会计核算原则,有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具体表述如下:(1)符合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研发投资满足如下要求,符合资产的定义。研发形成的商标专利等保证了企业对研发活动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有足够的控制能力。其次该经济事项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的研发支出与未来的收益以及股价的变动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研发支出在一定情况下仍可以满足资产定义。

(2)符合会计核算原则

会计核算原则也可以理解为会计质量特征要求,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倾向于资产负债观,符合如下会计核算原则:

第一,相关性原则。相关性要求会计要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研发投入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增加企业未来价值的有力手段。有条件资本化处理为外部人员提供了有关项目研发进程和成功概率的信息,还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

第二,一致性原则。按照准则规定,企业外购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价值的一部分,如果自行研发的支出采用费用化的处理方法,那么就会出现同样的无形资产,因其获得途径不同,却采取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失去一致性和可比性。所以有条件资本化处理保证了会计处理原则的一致性。

第三,配比原则。在费用化方法模式下,研发支出在费用发生当年不产生任何收益,却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成功后的受益会计期间却不负担费用,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采用有条件资本化的处理,研发项目在授予专利权、商标权后,会在以后会计期间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将其资本化并在未来收益期间内摊销符合配比原则。

2.现实动因

(1)与企业的长远利益相一致

第一,有利于反映自行研发形成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

费用化的处理会降低无形资产的价值,而有的企业为了技术保密甚至根本就不会去注册研发成功的无形资产,这会直接影响了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估。理论上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主要依据其未来现金流以合适的资产报酬率予以折现的现值之和,因此,在研发支出全部予以费用化时,该项指标显然是被缩小了。有条件资本化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以比较高的资产回报率进行折现能够提高企业的价值。

第二,有利于减轻经营者利润指标压力,促进产品更新升级,提高企业业绩。

政府为鼓励技术创新,对高新企业提供了很多支持,这样的会计及税收配套政策,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业绩与现金流同向增长,避免利润波动太大,忽增忽减,使经营者有利润压

力。研发费用资本化还能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速产品升级更新,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水平

第三,增强企业对外筹资、投资能力。

规模较大的高科技公司可以通过银行或在股票市场上筹集到大量资金成功上市。此时,如果把研究开发费用直接费用化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会削弱企业在社会中向公众募集资金的能力。而资本化的处理方法不会直接扣减当期利润,先确认为无形资产,然后在未来的收益期内分摊,投资者和债权人就可以清楚了解企业的科研能力和转化成经济利益的效率,所以可以增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心,从而为企业筹集到大量资金。

(2)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

第一,顺应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融入国际经济环境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允许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这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姐姐。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要求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以此角度来讲,选择有条件资本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够使我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大环境,减少贸易摩擦,从而在国际上更具有竞争力。

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我国对创新能力非常重视,多次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所以国家一直在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考虑到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所以研发投入采用部分资本化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真实价值,更能体现出国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这样有利于企业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国家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也利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以上内容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分析了我国采取有条件资本化的深层动因,即为什么取消旧准则费用化的模式而采用有条件资本化的方法,也可以理解为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的优点。

四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采用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尽管有诸多利处,但是该模式在实际操作时却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

(一)实际操作难度较大

新会计准则关于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规定是比较合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尽管我国已经借鉴我国际会计准则对研究开发分别进行了定义,但眼下我国资本市场还没建立起完善的资产评估体系,实际上很难确定研究与开发的阶段。主要原因在于,研究活动与开发活动本就同属同一科技活动的整体过程,二者往往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区分难

免会带有会计人员很强的随意性、模糊性和主观性。另外,根据新准则规定,开发支出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可以被资本化,这些条件判定的量化标准准则中并没有给出,这在实际操作时很难把握。

(二)给企业盈余管理留下空间

如前所述,无论是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还是有条件资本化条件的判断,都要依靠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这就增大了企业盈余操纵的空间。企业按自己的标准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就可决定费用化与资本化的数额,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果,从而实现操纵业绩、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

在税收方面,国家为了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给出了税收优惠。按照准则规定,管理费用是在税前利润扣除的,所以企业为了节税,就有可能模糊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通过增加属于研究阶段的费用或减少资本化的金额来进行纳税筹划。

(三)未规范研发失败后资本化处理的确认与计量

现行准则只对研发项目成功的情况下作出有条件资本化的处理,研发失败后应该如何处理,新规则并没有做出说明。研发项目失败显然是不能是资本化处理的,因为它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的定义,所以不能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但如果不转入无形资产,这部分支出究竟是一次性计入研发当年的损益还是归集起来递延到以后年度分摊处理,现行准则没有做出详细说明。

五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建议

(一)对企业进行分类,分行业进行处理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研发活动必然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企业不同的规模、研发能力以及管理模式进行分类,对应不同的类别,需要选择不同的研发费用会计核算方式。有的企业研发活动很少发生,根据会计重要性原则,研发支出可全部费用化处理,而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是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例如软件开发企业或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研发费用可全部资本化处理。最后当企业符合以下标准时,则可以采用有条件资本化的处理方式:例如企业拥有比较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的研发支出占到年利润总额的5%以上、企业高新技术带来的收入占到企业总收人的60%以上、企业的科研人员占全体职工的比例超过30%;企业对于研发活动有比较完善的计划和管理,能够区分成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因此对企业分类是正确处理研发费用的前提。

(二)提高有条件资本化的可操作性

1.严格制定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

明确界定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可以防止企业利用有条件资本化进行盈余操纵。研究阶段主要是初步性分析和研究型调查,能否成功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开发阶段是通过技术可行性测试,很大程度上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基本条件。对于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支出的划分,可根据行业惯例制定具体的定量指标。比如:借助完工百分比法;或者限定一定的资本化比例等等。在开发阶段,企业应对还项目费用的发生立项备案:办理立项手续,整理并保管有关资料,同时还要对开发费用入账进行严格审查。

2.资本化条件的判定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决研发费用资本化条件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第一,在可行性测试中采纳同行评议法。为判定研发项目是否通过技术可行性测试,可邀请相关技术专家对该项目进行审查,以界定资本化开始的时点。对技术可行性的分析评估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同行评审、权威决策,主要是定性的方法;也有量化的如排序、决策树、线性规划等。其中,同行评议是使用最广泛也较简单的方法,同行评议法的判定可增加技术可行性测试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第二,借鉴英国日本等国的处理方法

英国对研发项目可行性测试的判断比较全面,在确定研发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与商业可行性时必须考虑到本国国情、经济状况科研水平等因素,只有综合这些因素,才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和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另外日本准则规定:必须充分分析研发费用的内容,不合理的部分,即使是发生在研发过程当中,也不能够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当然,其中进行充分的分析采用的方法可能与上述的各种技术测试方法相同,但不管何种方法只要能够合理地确定资本化的数额即可。

(三)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会计计量方法

1.研究阶段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研究阶段是指研发设想的形成到通过技术可行性测试的期间,这段时间企业主要对研究项目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调查,这一阶段的支出能否给未来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很高不确定性,风险性较大。根据稳健性原则,研究支出应进行费用化处理。企业可以设立“管理费用——研究开发支出”账户,专门反映研究阶段的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原材料以及劳务费等有关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2.研发成功的无形资产的确认及后续计量

当企业研发项目获得成功,并申请到专利、商标时,企业应把整个研发阶段的费用都资本化以反映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研究阶段已经计入“管理费用———研究开发支出”的费用要转回,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这种方法同时符合谨慎性和相关性原则,能够更真

实有效的描述企业的研发活动,更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无形资产开发成功后,对其的后续计量是必不可少的。投入使用的无形资产应该聘请权威的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进行价值评估,该价值应当为未来的现金流量以适当的资产报酬率折现之和,并适当参考同类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此后,若评估的该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有限,企业须对其价值进行合理的摊销(如直线法);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当设立“研发支出减值准备”账户,期末根据当前市场公允价值进行减值测试,低于市场公允价值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①研发项目发生支出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

②期末:

借: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③期未与市场同类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比较,如发生减值的则做减值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研发支出减值准备

④次年度再次发生支出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

⑤专利权获得成功时:

借: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无形资产

研发支出减值准备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3.开发失败的会计计量

研发项目也有失败的可能,失败不能获得专利商标显然不可资本化,若是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必然使当年的利润骤然缩减,波动太大。况且这次的研发失败能为以后积累成功经验,一定程度上会使未来会计期间收益,所以企业应将所有研发费用转入“长期待摊费用”账户,

确定合理的摊销年限,分期计入损益,符合配比原则。

(四)加强研发信息披露力度

由于企业研发费用会计信息的披露不足,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不能仅通过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研发费用的详细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容易使企业管理者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进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所以加强研发信息披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企业的管理者的行为,同时充分披露研发费用的会计信息能帮助财务信息使用者和企业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具体如何加强披露,可以从证券市场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着手,例如加大会计报表附注对研发费用的披露力度,划分研究与开发的标准,资本化的条件,所形成的无形资产的类型和价值变化,本期研发投入的金额以及分别资本化、费用化的数额等等。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还可设立“研发费用信息披露表”(表5-1)。

表5-1研发支出信息披露表

(五)加强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审计监督

加强对研发费用的审计监督,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国家的审计部门需要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制定具体严格的审计程序,在法律制度层面防止企业利用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进行会计造假;其次,在社会审计方面。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保持谨慎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素养来实施研发费用的审计和监督工作,要通过实地考察获取尽量准确充分的证据来评价有关企业在对研发费用进行会计处理时是否规范合理。最后企业自身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完善研发支出相关档案的保管备查等工作。

六结语

为了对企业研发费用做出科学合理的会计处理,我国以及世界各国的会计学者都进行了

苦心研究,提出了各种观点。为了逐步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家会计准则的趋同,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2006年新准则对研发费用采取了有条件资本化的处理方法。对我国自身而讲,改项规定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能更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所以有条件资本化的会计处理能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等的信息需求,同时这也有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研发观念,形成长远的战略性眼光,克服追求短期利益的动机,加大投资,加速产品的更新和升级,更有利于整个高新技术行业的整体进步和国家创新水平的提高。

本文在系统介绍研究开发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比国际上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式和费用化和资本化两种典型模式下的优缺点,进而得出对我国研发费用处理的启示。回顾我国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历史沿革,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以及资本市场运行状况,可以得出我国采取有条件资本化的深层动因。当然该处理方法在运用中会存在诸如划分标准不清晰、可操作性差,存在盈余操纵,披露不足等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对企业进行分类别处理、增强有条件资本化的可操作性、完善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加强审计监督等等。由于上述建议中的方法只是理论层面的,需要依靠一定的制度才能在现实中得以贯彻,其合理性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加以完善。所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必将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会计领域。

参考文献

[1]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人民出版社,2008.

[2]陈立军,刘永泽. 中级财务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袁广达,姚辉. 会计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会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5]陈丽花,王跃堂. 财务会计[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https://www.sodocs.net/doc/3115208785.html,/wiki/%E7%A0%94%E7%99%BC

[7]https://www.sodocs.net/doc/3115208785.html,/n11293472/index.html

[8]https://www.sodocs.net/doc/3115208785.html,/n11293472/n12822216/n13918851/index.html

[9]汪洪湘. 研发费用资本化会计核算应用[J],财会通讯,2011(1).

[10]钟辉. 新会计准则下研发费用资本化会计处理的新思考[J],商业会计,2009(3).

[11]陈利红,李红. 浅析无形资产研发费用资本化问题[J],时代经贸,2007(11).

[12]王莉霞,刘建勇. 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之我见[J],商业会计,2007(6).

[13]阮忠飞. 试析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改进[J],财会月刊,2008(7).

[14]彭喜阳,左旦平. 我国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8).

[15]季永佩. 我国新旧会计准则下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比较[J],财会研究,2007(8).

[16]谢苇孔,庆林,屈萌. 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财会通讯,2010(5).

[17]Chan H W H, Faff R W, Gharghori P, et al. The relation between R&D intensity and future market returns: does expensing versus capitalization matter?[J]. 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07, 29(1): 25-51.

[18]Lev B, Nissim D, Thomas J. On the informational usefulness of R&D capitalization and amortization[J]. Pages. stern. nyu. edu, 2002.

[19]Ellis L W. Et Curtis CC.(1995),?Speedy R&D: How beneficial??[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8(4): 43-51.

[20]Zhao R. Relative value relevance of R&D reporting: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 Accounting, 2002, 13(2): 153-174.

Accounting problem of R&D Expenditure in Enterprise

Guan Zhonghui

The accounting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the national progress and driving force of national prosperity .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element to win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Enterprise must pay attention to innovation, and appl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duction, this means we must enhanc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pending. So the R&D expenditure has become the enterprise and even the whole accounting world attention and the difficult problem.In 2006,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say that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R&D project should be divided into research phase and development phase , the spending in research stage should be expensed, and the spending in the development phase which meet the conditions of the capitalization,should be recognized as an intangible asset. This regulation reflects the convergence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s also important to our country’s high-tech industry and progress of technology. So,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 accounting research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R&D expenses, based on analysis of cost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typical mode of capitalization, then reviewed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course of China's R&D expenses and analysisthe existing criteria for conditional capital Motives and, finally,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the existing criteria specified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and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Keywords:R&D expenditure ;Expense;Capitalization;Surplus management

研发费用账务处理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研究阶段(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购置资产 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3、期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二、开发阶段(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应资本化即形成资产,否则应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开发项目完工时 借:无形资产—××资产(资本化部分) 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费用化部分)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三、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的核算 1、收到财政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银行 贷:递延收益—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2、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支付项目费用时 A、支付费用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 B、购置固定资产(或用于项目建设) 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在建工程—××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工程物资等) C、项目完成形成费用部分 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D、项目完成形成资产部分 借:无形资产—××项目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借:固定资产—××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在建工程—××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3、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分配递延收益(按年或按月) A、与费用相对应(即费用化部分)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借:递延收益—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B、与资产相对应(即资本化部分:起点自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 借:递延收益—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开发间接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开发间接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发生的开发间接费用如何归集,以及开发间接费用如何分摊,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同时还影响到土地增值税清算。 一、允许税前扣除的开发间接费用组成内容 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开发间接费用,是指直接组织、管理开发项目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周转房摊销等。”由此可见,土地增值税中的开发间接费用,与当时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开发间接费用”的组成内容是完全一致的。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规定:“开发间接费用指企业为直接组织和管理开发项目所发生的,且不能将其归属于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费用性支出。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工程管理费、周转房摊销以及项目营销设施建造费等。”从土地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各自对开发间接费用的表述来看,土地增值税中的开发间接费用并未包括企业所得税中列举的工程管理费,以及项目营销设施建造费。虽然土地增值税开发费用中并未列举“工程管理费”,但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应当允许扣除;

对房地产企业单独修建的售楼部、样板房等营销设施费,在土地增值税上应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一是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小区内、主体外修建临时性建筑物作为售楼部、样板房的,其发生的设计、建造、装修等费用,应计入房地产销售费用扣除。售楼部、样板房内的资产,如空调、电视机等资产性购置支出不得在销售费用中列支。 二是房地产企业在主体内修建临时售楼部、样板房的,其发生的设计、建造、装修等费用,建成后有偿转让的,应计算收入并准予扣除。三是房地产企业利用规划配套设施(如:会所、物业管理用房),发生的售楼部、样板房的设计、建造、装修等费用,按以下原则处理:(1)建成后产权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其成本、费用可以扣除。(2)建成后无偿移交给政府、公用事业单位用于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的,其成本、费用可以扣除。(3)建成后有偿转让的,应计算收入,并准予扣除成本、费用。 借款费用是组成开发期间的一项重要费用,但在房地产企业财务制度、土地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列举的“开发间接费用”中均未列举“借款费用”这一项,是否意味着开发间接费用就不包括“借款费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含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所称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

研发支出会计分录

新准则中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企业应能够证明可以取得无形资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以提供支持的,应能够证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声明愿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等。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这要求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则需计入当期损益。 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需要转入无形资产。

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探讨

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探讨 xx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研发费用的规定依托于新会计准则,但新准则、指南及讲解中对研发费用在不同情况下所得税会计处理都没有进一步说明。现通过案例分析,分情况对研发费用所得税账务处理进行探讨。 一、新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研发费用的规定 (一)新套计准则对研发费用的规定无形资产准则中规定,企业内部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人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规定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各项支出应通过“研发支出”科目进行归集,并分别“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期(月)末,应将“研发支出”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将“研发支出”科目归集的资本化支出金额转入“无形资产”科目。年末“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中尚未开发成功的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中反映。 (二)新旧企业所得税法对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

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xx]88号)规定,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收的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其研究开发薪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对上述企业在1个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xx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规定:“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二、研发费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一)研发活动不跨年度且成功时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资料1:xx年1月1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新技术,共发生研发费用10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600万元。xx年12月31日,该项技术已达到预定用途。预计使用寿命为lO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其价值。xx年度会计利润为2000万元,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33%;假定xx年度会计利润仍为2000万元,但

研发费用财务核算制度

研发费用财务核算制度 编制: 审批: 批准

1、目的 为规范公司项目研发,加强研发项目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和研发产品的特点,特制订研发项目财务核算制度,望研究院及相关部门遵照执行。 2、适用范围 东莞市凯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项目的财务核算工作。 3、职责 3.1研发中心经办人负责编制《研发项目人员分配表》、填写《领料单》、《工作联系单》、《设 备(研发专用)使用汇总表》。 3.2研发项目负责人负责审核《领料单》。 3.3研发中心总监负责审核《研发项目人员分配表》、《设备(研发专用)使用汇总表》、《借用 设备统计表》。 3.4仓库主管负责收集、保管研发中心填制的《领料单》,月末将《领料单》提交财务部。 3.5生产部文员负责保管《工作联系单》,并依据《工作联系单》及设备实际使用情况,编制《设 备使用表》。 3.6生产部经理负责审核《工作联系单》及《借用设备统计表》。 3.7财务部会计负责计算各研发项目费用支出,并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 4、制度内容 4.1研究开发费用的归集范围 4.1.1职工薪酬 包括参与研发中心参与研发项目的员工,以及研发过程中借调的其他部门员工的工资、奖金、社保和住房公积金。 4.1.2直接投入费用 直接投入费用是指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活动而实际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等。 4.1.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折旧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长期待摊费用是指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1.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软件、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的摊销费用。 4.1.5设备调试费用

研发支出的概念和会计核算

研发支出的概念和会计核算 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淮安会计咨询网上公布相关研发支出的概念和会计核算等内容总结如下: 随着科技创新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从企业到政府都加大了对研发项目的投入。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显示,我国2006年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943亿元,同比增长20.1%,占GDP的1.4%。 在新准则实施的条件下,研发支出有特别的规定,另外2008年1月1日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也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将实行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研发支出的正确核算,对企业意义重大。 1、研发支出的概念 所谓研发支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就是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得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新准则规定,对于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当期归集后计入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则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资本化。由于不同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差异巨大,正确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就成为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关键。 2、研究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 研究阶段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是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由于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该阶段的支出,新准则规定应计入当期损益。 如何将研发活动人为划分为两个阶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研究开发项目很可能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研究和开发很可能是交叉同时进行的。在新准则的相关应用指南中,对可以计入研究阶段的活动,是以列举的形式说明的:“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会计人员在对属于这一阶段的支出进行判断时,一定要非常确定之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因为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对于同一项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计入损益的支出不能进行调整。 这一阶段的相关账务处理为:费用发生时记“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相关科目”;期末记“借管理费用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3、开发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 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比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新准则中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上市公司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研究-会计 上市公司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研究 阳晓晖 摘要:当前,研究开发费用在上市公司经营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投资者也日益关注研究开发费用相关信息披露,研究开发支出不仅反映上市公司研发能力和投入水平,同时也可能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本文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监管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规范上市公司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提供参考。 一、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存在主要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核算范围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部分公司将公司文化、企业战略研究列入研发项目,与会计准则规定的“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不符;二是与研发项目未能有效匹配,部分上市公司会计核算科目设置、核算流程与研发业务模式结合不紧密,如有些公司科研项目按三级管理,而财务核算只到二级,导致计算结转无形资产金额时无法与研发项目实际资源耗费相匹配,影响无形资产计量的准确性;三是会计核算流程不规范,有些公司将首批新产品研发费用先通过“生产成本”科目归集,分配到各具体产品后,再通过“库存商品”结转进入管理费用,归集流程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四是重研发活动结果,轻研发管理及会计核算,上市公司研发项目少则几十项,多则上百项,部分上市公司研发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人员配置与实际需求不匹配,难以保证各研发项目科学管理、准确核算。

(二)信息披露存在主要问题 上市公司往往仅局限于满足合规性信息披露要求,对于研发涉及的其他信息主动披露意愿不强,对于投资者更为关心的研发投入的目的和效果披露不够详尽。 2012 年证监会修订了年报格式准则,提高了研发费用披露的强制性标准,要求公司应当说明报告期内研发项目的进展和拟达到的目标,预计对公司未来的影响等情况,但部分公司并未严格执行上述要求。 (三)中介机构执业存在不足 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不足。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大多以公司提供的资料为主,以询问、测试内控等程序为辅,无法保障研发项目的真实性、资本化金额的合理性。如部分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依据的审计时,仅以获取公司提交的内部支撑性文件如项目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作为审计证据,由此做出相关审计判断,审计证据的不充分,最终导致出具不适当的审计意见。 二、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存在的问题相关影响因素 (一)影响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会计核算的因素 1.研发活动复杂性增加会计核算的难度 研究开发活动专业性强,是一项复杂程度较高的创造性工作,研究开发活动整个过程依赖研发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具有投入大、结果不确定性高的特点。对于会计人员来说,不具备从技术上判断研发项目实质状况的能力,在会计确认时需依赖研发人员的判断,研发人员出于其自身的利益需要(研发人员薪酬与研发结果挂钩)且其缺乏相应会计知识,因此其判断既难以保证客观性,也难以完

研发费用账务处理完整版

研发费用账务处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研究阶段(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购置资产 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3、期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二、开发阶段(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应资本化即形成资产,否则应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开发项目完工时 借:无形资产—××资产(资本化部分) 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费用化部分)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三、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的核算 1、收到财政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银行 贷:递延收益—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2、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支付项目费用时 A、支付费用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 B、购置固定资产(或用于项目建设) 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在建工程—××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工程物资等) C、项目完成形成费用部分 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D、项目完成形成资产部分 借:无形资产—××项目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借:固定资产—××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在建工程—××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3、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分配递延收益(按年或按月) A、与费用相对应(即费用化部分)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研发支出会计分录

1、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研发支出,不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研发支出,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2、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等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4、期末,转销费用化支出金额 借:管理费用等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新准则中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研发费用账务处理

研发费用账务处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研究阶段(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购置资产 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3、期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二、开发阶段(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应资本化即形成资产,否则应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开发项目完工时 借:无形资产—××资产(资本化部分) 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费用化部分)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三、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的核算 1、收到财政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银行 贷:递延收益—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2、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支付项目费用时 A、支付费用 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 B、购置固定资产(或用于项目建设) 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在建工程—××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工程物资等) C、项目完成形成费用部分 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D、项目完成形成资产部分 借:无形资产—××项目 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研发费用核算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研发费用核算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研发费用核算综述 研发费用核算与普通的会计核算原理是一样的。 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核算,就是对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活动中发生的这些费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确认解决的费用是性质问题,首先判断是不是研发费用,这个主要与研发项目的立项相关,是否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范围;这个领域选定要由技术部门牵头,通过申报立项、科技部门的鉴定来解决。 会计人员要核实实际发生的费用与研发计划和研发预算中的费用是否性质一致,将来能否加计扣除; 计量解决的费用是数量问题,所归集的费用与研发预算是否大体相等,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研发预算,所归集的费用中各成本项目的比例基本符合常理; 记录解决的是费用归集流程是否合理问题,会计记录是各种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及发票、合同、单据等其他原始资料的统称。费用发生后,在确认和计量以后,记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使用研发费用归集的专用报账批准格式,要有研发负责人审核批准的签字,凭证摘要规范,要按对照研发项目的时间归集费用,。 报告解决的所列费用是对外反映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的问题,在研发经费明细表中规定的八项费用,要根据项目账面情况如实填写。 一句话,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要明确确认、分别计量、单独记录和专门报告。

二、研发费用核算中的具体要求 1.人工费用,核算的为项目部整体正式工的工资及部分合同工工资,工资要与研发项目参与人员及研发期间相符;项目要根据研发计划和研发预算合理确定研发人员。注意:架子队劳务费是不能认定为研发费用支出的。 2.直接投入材料,领用单要明确列示研发领用,研发项目中不得将设备直接计入,不得一笔记入研发费或者直接由工程施工调整记入,要按照研发进度分次分月计入; 3.设备租赁费主要核算研发所用设备的租赁费用,不是项目部租赁车辆的费用; 4.其他费用不包含部门招待费及食堂等费用。 5、研发项目辅助明细账名称要与事实相符,有研发项目的项目会计要按照年度科技研发计划及时向财务部申请加设科目,通过集团公司加设研发项目辅助明细核算科目。工程技术部门在研发立项名称调整后,要及时的通知财务部门。 6、研发费用凭证摘要明确写明为研发所用费用,严禁“架子队工资”、“施工用材料出库”等字样出现,今后一律以研发项目名称(简写)加费用名称列示。 三、可核算的研发费用与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关系 (一)人员人工 公司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研发人员)的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出勤奖、奖金、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职工福利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研发支出会计分录

研发支出会计分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1、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不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等 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等 2、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 借:研发支出— 贷:

应付账款等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 4、期末,转销费用化支出金额 借:管理费用等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新准则中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

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企业应能够证明可以取得无形资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企业不足以提供支持的,应能够证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声明愿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等。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这要求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则需。 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需要转入无形资产。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益阳会计咨询网上公布相关会计实务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等内容总结如下: (一)研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会计的计量总是依托于会计确认,确认的不同也决定了计量的差异。可以看出,企业在对研究与开发费用进行处理时,有以下三种方法:(1)全额费用法,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作期间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2)全额资本法,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期内归集起来,待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时列作无形资产,分期摊销。(3)成果决定法,即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期内,设置多栏式账户专门记录其相关支出,最后按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成果来决定采用何种处理方法。倘若已经取得成果并预计能够产生收益时,就将相关支出全部资本化;反之则将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笔者认为,就我国来说,各类企业应该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但需强调的是同行业应该采取大致相同的方法,在不同行业,则可以酌情选择:(1)若研发费用支出较小,可以采取全额费用法。这一般应用于传统产业,它遵照了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即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适当简化核算并反映。(2)研发费用比重较大的企业,则采取成果决定法。这主要应用于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如果宣告失败的开发活动,由于时间长且成本大,采用全额费用法使得当期利润的波动过于剧烈时,可以考虑列作“待摊费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分期摊销,并在会计报表中如实披露该项目的有关内容、失败成本处理方法及其对利润的影响程度等,以便有关方面详细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3)目前,有的企业专门以研究开发或是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主,在这些以研究开发为主要业务活动的单位,可以采用全额资本法,将研发费用全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如果研究开发活动失败,则应将失败成本全部、及时地转入管理费用。 由于全额费用法是传统的记账方法,且在会计制度上与会计准则上有明确的规范,本文不作更多的阐述。而全额资本法,其实质就是把研发时发生的所有支出都列作资产,这种方法简单且适用面不广。所以,下文将重点讨论成果决定法。 成果决定法,笔者认为当今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采用此方法。高科技产业其本身的制造费用相对较低,间接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包含在间接费用内的研发费用就有必要按照相关的作业分别进行归集,然后,再根据最后的研发结果,来决定费用的分配。这是作业成本思想的体现。 由于研究开发并不一定能最终取得成果,所以,在处理研发费用时,应该分别对待开发不成功与开发成功两种可能。当然,不管研究开发是否成功,在最初的研发期间并不能知道未来的结果,但是研究开发费却发生了,所以需要有一个过渡账户来登记这笔费用。笔者认为较为合适的账户是“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即在费用发生期,作会计分录: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贷记相应科目。 这里应注意一个问题:企业研究开发某项产品、技术、设备,初衷是认为会成功的,会获得收益的,而不是相反,而且,企业毕竟是一个营利性的组织,所以预期研发收益高于成本是我们继续讨论的前提。 研发是否取得成功,在最初阶段无法确知。此时可以设置一个类似于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的“坏账准备”一样的备抵账户,建立一个“研发费用备抵”与研发的“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相对应,期末以技术分析其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来决定各期应该提取和实际提取的“研发费用备抵”(以下简称费用备抵)。企业每期期末应该计提的费用备抵=总的投资额×(1-期望成功率),而每期实际计提费用备抵应为当期应该计提的减去其账户的贷方余额(或加上借方余额)。当期计提的费用备抵,计入管理费用,予以费用化,待研发成功时,计提的费用备抵一次转回。 (二)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 基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实质重于形式”和对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要求,企业应将研究开发费用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单独披露。“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及“研发费用备抵”的期末余额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以向报表使用者明示企业在研究开发的投资力度,提示报表使用者对研发进程的关注。对于自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细则

一.研发费用按以下八大范围进行归集: (1)人员人工费用 包括企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科技人员的劳务费用。 (2)直接投入费用 直接投入费用是指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活动而实际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 ——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检测、维修等费用,以及通过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用于研发活动的固定资产租赁费。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折旧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和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软件、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许可证、设计和计算方法等)的摊销费用。 (5)设计费用 设计费用是指为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规程制定、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包括为获得创新性、创意性、突破性产品进行的创意设计活动发生的相关费用。 (6)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装备调试费用是指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研制特殊、专用的生产机器,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活动所

发生的费用。 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归集范围。 试验费用包括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田间试验费等。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外其他机构或个人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研究开发活动成果为委托方企业拥有,且与该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总额。 (8)其他费用(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 20%) 其他费用是指上述费用之外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的检索、论证、评审、鉴定、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会议费、差旅费、通讯费等。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 20%,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会计科目设置 研发支出可以作为一级科目进行核算,也可以在管理费用下面设研发费用进行核算。如果财务软件支持项目辅助核算,建议按研发项目进行项目辅助核算。 1、研发费用作一级科目进行核算,按研发项目进行项目辅助核算。 科目级次辅助核算项目 科目一级科目代二级三级科四级科 代码科目码科目目目XX 研发 项目 (RD01 ) XX 研发项 目(RD02) XX 研发 项目 (RD03) 工资

新准则下研发支出如何核算

新准则下研发支出如何核算 随着科技创新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从企业到政府都加大了对研发项目的投入。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显示,我国2006年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943亿元,同比增长20.1%,占GDP的1.4%。 在新准则实施的条件下,研发支出有特别的规定,另外2008年1月1日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也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将实行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研发支出的正确核算,对企业意义重大。 研发支出的概念 所谓研发支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就是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得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新准则规定,对于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当期归集后计入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则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资本化。由于不同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差异巨大,正确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就成为研发支出会

计处理的关键。 研究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 研究阶段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是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由于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该阶段的支出,新准则规定应计入当期损益。 如何将研发活动人为划分为两个阶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研究开发项目很可能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研究和开发很可能是交叉同时进行的。在新准则的相关应用指南中,对可以计入研究阶段的活动,是以列举的形式说明的:“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会计人员在对属于这一阶段的支出进行判断时,一定要非常确定之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因为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对于同一项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计入损益的支出不能进行调整。 这一阶段的相关账务处理为:费用发生时记“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相关科目”;期末记“借管理费用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开发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 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

研发费用会计科目设置

研发费用会计科目设置 研究开发费是核算归集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研究开发费明细科目设置事关研究开发费用准确核算。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研究开发费支出,可以享受所得税前加计扣除50%的税收优惠。而能否准确核算和归集研发费支出是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享受所得税税收优惠的重要条件。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归集,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国科发火[2008]362号)中有相关的说明:企业应该按照认定中的样表设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账目,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并按照《工作指引》要求进行核算。 随着我公司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认定,技术研发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技术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改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再简单查询相应的资料后,现提出两个较为符合现实的科技科目设置方案。 方案一:根据高新技术认定的要求设置 一、研究开发费明细科目设置(一)设立研发支出一级科目 建议设立研发支出一级科目,根据需要再进行3级明细核算,同时针对具体研发项目进行项目核算(财务软件)或手工辅助核算。以下为9大研发支出二级明细科目: 1、人员人工 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直接投入:下设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试验试制费

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租赁费、试验试制费。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 3、折旧:折旧费用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 4、长期费用摊销: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5、设计费: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6、设备调试费: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 7、无形资产摊销: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8、委外投入: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成果为企业拥有,且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金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 9、其他费用:下设新工艺规程制定费、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成果评鉴费(指:研发成果论证、鉴定、评审、验收费用)、专利申请维护费、其他(办公

研发支出账务处理办法(初稿)

企业研发支出账务处理办法(初稿) 一、费用类别: 企业在研发无形资产的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对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发生的费用区别对待:对于研究阶段产生的费用进行“费用化”;对于开发阶段发生的费用,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允许“资本化”。 1、研发支出分类: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研究阶段)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开发阶段) 2、研发支出核算范围: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3、研发支出科目应当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二、账务处理原则: (一)资本化支出账务处理 1、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且能够直接确认研发项目的在当期直接计入该项目费用,如公司本期研发项目为A,则归属于A的相关资本化费用都列入该科目: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项目A。 2、企业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应按确定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以后发生的研发支出,应当比照上述1规定进行处理。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本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 (二)费用化支出账务处理 1、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属于费用化的,列入“研发费用---费用化支出”科目; 2、属于费用化的支出处理:期末应将“研发费用---费用化支出”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研发费””科目,贷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 (三)研发费用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三、会计处理办法: (一)研发支出费用发生时 1、资本化研发费:符合资本化条件,且研发费用能够明确到相应的研发项目A

相关主题